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世界经济数字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数字化

第1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医院工程 洁净手术部 净化空调系统 自动化设计

引 言

手术感染一直都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医院洁净手术部在净化室内空气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可有效防止各类污染的发生且避免病菌的扩散。这不仅有助于医院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也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的健康的环境。高空气洁净度对于洁净手术室而言是很重点的要求,空气净化处理有助于达到手术室洁净标准的要求。因此,洁净手术室对空调自动控制技术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舒适性空调。必须有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才能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使洁净手术室可以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1、实例概况

某医院病房大楼洁净工程处在5层手术部及6层重症监护室(ICU)。具体情况为,百级、千级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选择一拖一形式,一台洁净空调循环机组供应一间手术室。万级洁净手术室选择一拖三形式,新风集中预处理。4台洁净空调循环机组运用于洁净走廊、污物走廊、辅助用房等。在重症监护室、辅助用房之间建立独立的系统,选择1台洁净空调循环机组,新风自取,空调系统选择一次回风方式。大楼洁净工程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为独立运行,选择4台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内置冷冻水泵)集中布置于6层裙房屋面。

2、空调控制系统的监控设计

2.1空调循环机组

2.1.1配置构成:空调循环机组结构中要设计多个功能段,包括:风管、送风、表冷、电加热、电极加湿等,选择的是二管制。机组把冷热盘管分布在正压段,这对冷凝水的排出有促进作用,避免机内积水而造成滋生细菌,防止空调系统出现新的污染。考虑到实现空气净化的效果,对循环机组布置初效、中效2级过滤,同时对静压箱处布置高效过滤器。

2.1.2 DDC监控:采取空调循环机组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压差调节、空气处理等。采取的监控方法包括:(1)状态监视方面。主要是检查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等元器件的具体状态,也包括风机变频器、过滤器等方面的情况。(2)温度湿度方面。主要是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包括:①送风温度自动控制。冬季时对热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回风温度的科学性;夏季对冷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回风温度的科学性。②回风湿度自动控制。按照湿度标准要求对加湿阀有效调整,确保湿度能达到洁净手术部要求。除湿控制一般包括:自动调节冷水阀开度、冷冻除湿机等。另外,结合温度的要求应该对电加热给予调整,通过加热处理保证湿度满足设定值要求。(3)压差调节。对空调循环机组的新风支管需添加相应的装置,通常都要安装电动双位定风量器,以持续把新风传送到各个循环系统中,确保了新风量及正压的条件。(4)空气洁净度。对空气洁净度的控制主要是设计过滤网,通常是利用3级过滤,即:初效、中效、高效等,保证室内空气满足标准的洁净度。(5)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箱需添加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日常运行期间要保持在自动状态。护士站则根据自动控制系统中的远程控制对风机起/停进行操作。(6)联锁控制。电磁调节阀新风风门、风机起动之间的联锁反应。送风机开启之后,开冷水阀和新风风门,调节冷水阀。风机中断之后,新回风风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自动关闭。通过这样的控制流程来实现空调机组的有效监控。

2.2新风系统

2.2.1配置组成:此次案例工程里提到的手术室新风选择集中预处理方法,一共布置了2台新风机组。新风机组的功能段较多,如:风机、均流、中效、亚高效过滤、表冷、抽湿再热、出风等,也选择二管制。机组把冷热盘管布置在正压段,这对冷凝水的有效排除有促进作用,可避免机内积水造成的滋生细菌,放置空调系统出现二次污染。考虑到这增强系统的净化空气效果,对新风处理机组同样设计了3级过滤,包括:初效、中效、亚高效等级别。另外,机组内配置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有助于过滤网及盘管的杀菌处理。

2.2.2DDC监控:新风机组监控涉及到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空气洁净度处理。新风系统的各类模拟量输入(AI)、输出点(AO)与数字量输入(DI)、输出点(DO)等。

采取新风机组监控能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但在控制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具体情况为:(1)状态监视。对初效、中效、亚高效过滤器的具体状况详细检查分析,同时观察风机变频器、故障报警、过滤器堵塞等方面的情况。(2)实现温度、湿度的有效调控。①送风温度。冬季对热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送风温度处于标准范围;夏季对冷水阀开度自动调节,维持送风温度在标准范围内。②送风湿度。考虑大医院建筑内无蒸汽,且该区域冬季湿度偏大,手术室空调净化系统冬季加湿选择新风集中加湿后送入各循环机组的方式。要想达到Ⅰ级手术室、ICU的湿度标准,循环机组内要添加相应的电极式加湿器。 (3)空气洁净度控制。利用所分布的3级过滤网,保证空气的洁净度处于标准范围。(4)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箱一般设计了手动/自动选择开关,正常情况下都属于自动状态。由护士站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对风机起/停进行操控。(5)联锁控制。主要是电磁调节阀、新风风门与风机起动联锁。在送风机起动状态下,开冷水阀和新风风门,调节冷水阀;当风机中断运行后,新回风风门、电动调节阀、电磁阀则会自行关闭。通过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之间的相互连接,可以发挥出更好的调节作用,保证空调机组的正常运行。如果院内某一件手术室正在使用,则新风系统便会开启运行;而当手术部关闭后,新风机组才会随之中断工作。

2.3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

此次研究的工程中,建立了一套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系统,由于该系统是独立运行操控,可以给空调系统输送必要的冷热源。从现有的设计方案看,设计冷水机组的监控集中在以下两种方式:(1)经过RS-232或RS-485/422串口通信,将其和冷水机组构成全部开放式的数据通信。通过净化自控系统的协助运行下,中央站可随意收集冷水机组内部数据,最后得到系统具体的参数指标,从而改善了冷冻系统内部的控制性能,减小了机组故障的发生率。(2)干接点的方式。这种方案是在冷水机组的控制箱内传输干接点信号,且与控制器的I/O点之间相互连接。

风冷热泵、冷水机组的具体情况为:(1)冷负荷需求量。计算这一指标时要参照空调供水、回水温度、供水流量等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空调需要的冷冻负荷量自动计算。(2)冷水机组台数。控制台数是要按照建筑所需冷负荷、差压旁通阀开度等方面的情况自动调整,以保证系统运行后的能耗最小。(3)机组联锁控制。实现空调水蝶阀、起动循环水泵和开热泵机组的开启,以及停热泵机组和关闭循环水泵及空调水蝶阀。(4)空调水压差控制。根据空调供水与回水压差,自动调节旁通调节阀,维持供水压差恒定。(5)水泵保护。当开启水泵之后,水流开关则会对水流的状态进行检测,在发生故障之后则会自行中断系统。(6)机组定时起/停。按照之前安排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对机组的起/停定时操作。(7)机组参数。主要指的是系统的运行参数,监测系统会完成多个参数的检测,如:温度、压差等,根据参数指标情况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8)水箱补水。对进水电磁阀的开起与关闭进行自动控制,让膨胀水箱水位处于标准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后可及时报警。

2.4排风机的控制

设计排风系统时都要对结构上添加手动风量调节阀、止回阀。而手术室排风口要添加F8中效过滤器,别的洁净区排风口带F5中效过滤器。排风系统具备的相关功能与操控方法:

(1)风机控制。通常控制风机可借助于两种开关方式,即:手动开关、自动开关。正常工作中的开关位属于自动状态,经过护士站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风机的起停。(2)联锁保护。这种保护分布的地方较多,如: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污物走廊、重症监护室等,都属于机械定风量排风系统。室内排风机中添加了相应的延迟设备,能发挥出瞬间开门、快速调控的效果。 (3)过滤器堵塞报警。通常报警系统动作都是在中效空气过滤网两端压差偏大时,以告知医院人员尽快清理。

3、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根据现有的空调系统技术看,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式控制、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等两大方式,集散式控制系统则是运用最广泛的。其主要包括:中央管理站、DDC控制器、传感器、阀门等部分构成,从而实现了多个方面的控制管理效果。

中央控制系统主机分布在手术部的监控室里,DDC控制器则涉及在技术夹层,护士站设置了监控分站。与常规基本配置的空调机组相比,手术部的净化空调机组工艺系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在管理方面相对独立写,协调主要服务于手术部内医护人员。因而必须在手术部单独建立一个置监控室,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务人员对手术部的净化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保证更加全面、可靠的净化效果,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可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第2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2016年9月在G20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这些判断引起了与会各国的强烈共鸣。

作为“中国方案”里的重要内容,《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出炉,让数字经济成为与会各国创新增长方式、注入经济新动力的共识。面对起伏不定的世界经济形势,网络信息技术等产业再一次提供了发展的风口。时隔半年,新华三于日前在G20峰会会场上举办了一场以“新IT 新经济”为主题的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

新IT 新经济

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信息技术为内生动力,融合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数字经济革故鼎新、大势已现,自身发展及其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安全则成为关涉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此时新华三提出的“新IT”无疑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看来,新IT+新经济的组合,不仅促进各行各业的进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制度建设与行业形态的重大变革。

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加工处理的专业化与产业化。数字经济的规模包括了“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本身;以及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与效率提升的“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下,新华三提出“应用驱动 云领未来”全新IT战略,将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以信息化的手段为载体,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去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数字经济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数字经济,正为中国经济营造出热气腾腾的发展场景。

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也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站在城市的街头,串街走巷的外卖小哥、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甚至连路边的煎饼果子都可以扫二维码支付,明显能感受到数字浪潮带来的冲击。

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四个主要的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移动。新IT带来新的数据,数字经济已经实际出现,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转型是必须的。

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和制度变革,正以数字化的形式发挥作用,当实体经济搭上数字化的顺风车,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第三方研究机构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认为:“未来,企业IT基础设施和软件支出有三分之二以上将用于基于云的产品,全球每5个互联‘事物’就有1个在中国。”

数字化经济的六大特点

IDC的数据显示,第三平台和解决方案支配IT支出,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11.8%,到2020年将达到4万亿美元。在中国,数字化转型经济时代来临,政府将大力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第三平台市场,信息和通信技术花费将达到8440亿美元。

IDC从互联“事物”、巨型云平台、DX开发人员/数字化供应链、数据提供商、渠道/数字化GTM合作伙伴、客户/DX使用案例这6大维度,全面阐释当今的数字化经济,评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

“互联”事物: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物联网的逐步成熟,万物互联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简言之,现在主要处于人与人连接的时代,以后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将会普及,万物互联是最终目标。

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互联的物联网端点达到150亿,到2020年将达到300亿,2025年更是达到800亿。而包括农业、公路、金融等各行各业的物联网支出将达到1.3万亿美元。

巨型云平台:云已经成为IT发展的主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云计算都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驱动力。而云2.0的到来,分布式架构的采用,到2019年,43%的互联网数据将在云边缘地带得到处理。

云的普及让安全成为一切的基础。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IT领域顶级安全服务将从云端提供:云驱动加密、威胁分析、区块链和合规性。同时,值得信任的云或者“可信云”成为企业上云的重要考量因素。

DX开发人员/数字化供应链:到2020年,DX团队将从外部开发者社区(通常为开源社区)采购80%以上的解决方案组件。

数据提供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能够创造价值,发现新东西。但是现在各行各业的数据不流通,企业数据源依然有限。然而到2018年,拥有DX战略的企业将把外部数据源扩大至少3到5倍。

渠道/数字化GTM合作伙伴:到2020年,云服务提供商70%以上的收入将借由渠道合作伙伴/经纪人产生。

客户/DX使用案例:IDC预计,2019年,全球企业将在技术和相关服务上支出2.1万亿美元来实施和管理DX举措。

信息技术走向融合

数字化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从流程、业务和运营都在走向数字化。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波浪潮,技术成为企业转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企业正迎来新技术产业的黎明。

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交替引领、彼此促进。新IT则是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技术变革的聚合,它从IT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资源池化开始,融合了大数据、大互联平台、大安全防护以及创新的服务与模式,为应用的创新提供支撑。

于英涛表示,新华三一直十分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并将“引领新IT,助推新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诉求。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完善的服务以及全面的生态合作,新华三有信心也有能力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更好地支撑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与转型升级需求,橹泄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

第3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近代世界经济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当前正在经历第三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起因都是新技术的出现并在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推动生产率成倍的增长,社会总财富扩张。但是由于财富分配不均,并没有带来需求的成倍增长,从而导致生产力的过剩。必须淘汰过剩的生产力,创造新的需求,使供需恢复平衡,社会生产才能延续。解决办法无非两条:一是调整收入分配,创造国内需求;二是向海外市场扩张,抢占殖民地。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殖民化的完成,第二选择已不存在。但世界经济逐步向全球化演变。

有些学者认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便揭开了序幕。前两次工业革命都起因于单项技术突破,我们现在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时代,它同前两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共同点,都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会对旧的产业结构、生产技能产生巨大冲击,对就业形势和部分人群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即破旧立新。每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同前两次革命有着巨大的差别,有着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差别何在呢?第一,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多种新技术的聚合,如数字化设计和生产技术,如软件技术、机器人、新材料、可再生能源技术、三维印刷以及各式各样的网络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共同作用将对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涌现将部分替代现有产业如钢铁和铝材以及化石能源。第二,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全球95%以上的贸易都已融入多边贸易体系。贸易的开放和扩张为各方提供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会。全球产业链形成,把各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的影响力将扩及全球,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自由竞争的优胜劣汰的规律必然导致各国在产业链的地位的大洗牌。第三,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将加速新技术的传播,正在迅速改变生产、消费、管理和营销的模式,同时也要求政府改变旧的治理方式。数字化生产模式将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第四,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以上,制造业走上国际化,外包到成本低的国家是很正常的经济现象。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市场的一支生力军,富有活力的竞争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工业发达国家既要拓展服务业市场,又要保护失去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不切实际的保守行为,保护主义将拖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使全球经济复苏更加遥远。唯一有效的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让低收入国家快速提高购买力水平,从而大幅度扩张全球需求总量。

多边贸易体系已为全球经济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实际上已经把几乎所有的非市场经济体纳入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尽管多边贸易体系仍有诸多不合理的规则,但只要各方都坚持继续开放,世界经济就会在增长中达到新的平衡。新兴经济体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应该创造条件使其成为现实的市场。亚洲在实行开放贸易方面起了领头作用。据亚行预测,亚洲不久将占到全球产值、贸易和投资的一半。当前,世界贸易的百分之六十属半成品贸易,而在亚洲几近三分之二。亚洲区内一体化是亚洲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支柱。自贸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人主张自贸区协定多边化,换句话说,将自贸区协议的市场开放承诺自动适用所有世贸成员,这有助于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但是只有所有自贸区,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大国签订的自贸协定都多边化才有意义。像TPP那样的谈判,太过专注权谋,不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日本加入了谈判,但要排除农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三左右,世贸组织规则为他们提供了过当的保护,他们不肯放弃。多哈回合谈判没有进展,原因盖出于此。中国的农业人口刚刚降低到一半以下,一个农业国却要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买了美国60%的大豆出口、30%的棉花出口。主要工业化国家美欧日都实行农业的高保护、高补贴,以农为生的低收入国家得不到公平竞争机会,被剥夺了利用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权利。

全球化和多极化实际上是相伴而行。由于有更多的经济中心涌现,各国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全球经济的结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各国都需意识到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志同道合的国家携手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将是正确的选择,而且会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4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测控技术;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一种符合大众需求的现代化测控技术随之产生,这是一种以电子信息的检测、控制为基础,构建在计算机信息资源上的高新技术。其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监控等,对于国家各方面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大作用[1]。由于国家大力开展对现代高科技的使用,对现代测控技术的推广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人们会慢慢认识到现代测控技术对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及作用。

一、现代测控技术的特征

(一)网络化

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的现代测控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测控技术具有网络化的特征,测控技术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使现代测控技术更为广泛的发展与传播[2]。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的广泛应用,现代测控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电子信息、环境监测、军事防御等诸多重要方面。

(二)智能化

现代测控体系拥有智能的现代测控技术,其特征是使问题得以简便的解决,运用比较方便,技术形式多种多样。在现代测控技术方面,其设施都是智能化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测控技术的利用率,智能的测控设施及技术得以应用,也提高了测控人员的测控效率、计算效率,使测控方法得以进步。

(三)数字化

现代测控技术的数字化是其另一个特征,此特征对于测控技术的应用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测控技术上重点表现在几个方面:(1)使传感器技术更趋于数字化;(2)使主机与终端服务器的处理更为数字化;(3)对于信号器的数字化控制;(4)互联网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四)广泛分布

现代测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测控设施也被建立在不同的机构,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都要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测控设施及测控方法。因此,现代测控技术得以广泛分布,分布式的现代测控技术主要运用互联网的传播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测控体系中广泛分布的并且适合领域的测控仪器组合起来,形成合理的为企业或国家部门服务的测控体制[3]。其主要作用是:当测控设施进行工作时,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不至于导致整体系统的瘫痪,而是可以分开进行工作,对其它设施并不能造成太大影响,这样保证了测控工作合理有效的进行,此技术并没有局限于测控某个方面,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现有的测控技术基础上,增加新型的测控技术,以此提高测控技术的功能,使其拥有更强大的测控体系、合理的测控方案及处理测控的方法等。现代测控技术运用方式多变,既可只运用一个功能的测控技术也可多功能进行组合、运用。

二、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前景

(一)现在测控技术的基本情况

如今,现代测控技术已经在很多方面得以运用与创新。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水平要求的增高,测控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壮大与创新。但事实上,现代测控技术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对比国外的高科技测控技术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将外国的高技术型测控体系引入国内,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再结合我国测控技术的不足与测控人员的经验,对测控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使我国跟上世界测控技术发展的潮流。

(二)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前景

由于新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把世界各地紧密的结合起来,包括测控技术方面,如今的测控技术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以改革与更新,应该使其迎合世界经济市场的需要,在其它国家的测控技术推动下,实现全球性的测控发展方向,适应各行业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长久有效的发展下去。

(三)现代测控技术的影响及意义

对于我国的各行业来说,现代测控技术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行业前进步伐的原动力。尤其在我国的军事、科学、航天等重要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测控技术与现代科学发展事业的良好结合,使测控技术在增加经济产业竞争力和改善社会发展体系上起到重要作用[4]。也就是说,现代测控技术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

(一)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例如在国家防护、环境测试、医院检测、灾难监测、科学研究、军事监控、物理图像监测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之,现代测控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在对业务进行远程控制时,也有显著的作用。主要的远程测控技术有:专有远程测控技术、网络电话远程测控技术及无线通信远程测控技术等。远程测控技术重点作用于:对网络及发电站监测时的远程测控、对石油运输的远程测控、对现代机器人应用的远程测控等。现代测控技术还可以对各行业的设施进行监测,排除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控制。

四、总结

现代测控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对社会科学事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也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结合现代测控技术的重要特征与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根据其发展情况,使测控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更加世界化。

参考文献:

[1]况迎辉,祝学云,陈建元.现代测控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实验[J].技术与管理,2009,26(11):67-74.

[2]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16):67-74.

第5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数字城管;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73-02

一、“数字城管”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推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具有独创性,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观摩北京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实施情况后就赞叹这是“世界级的案例”。

1.“数字城管”的概念探析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数字城管”极为重视,尤其国家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更是重视“数字城管”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利弊。对“数字城管”而言,较为普遍性的观点认为,“数字城管”全称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它是一个关于城市建设的系统,该系统是基于万米单元格划分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理法,建立起城市的管理数据库,以对城市管理对象实现数字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这不仅有助于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和管理流程重塑,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运行,也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动观城市动态,把握城市发展动向,从而进一步解决城市管理中信息滞后、管理被动、职能不清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了城市管理的品质[1]。

2.我国“数字城管”模式的初步探究

我国学者有关“数字城管”模式的专门研究始于2004年底,相关的刊物和书目不断增加。其中学术著作中,2006年7月,数字化城管模式的提出者和设计者陈平编著的《网络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一书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专著。2006年6月,由建筑部主编的《城市数字化工程》正式出版,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册,系统介绍了城市数字化工程的若干问题,其中,专门研究论述了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问题,目前这项理论研究正在被国家付诸于实际,国家在各大省市建立试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城管”模式的初步探究,目前以北京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最为引人注目。

3.有关“数字城管”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从理论研究了数字化环境下的城市管理问题,主要由如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在电子政务这个日趋普遍的环境下,政府管理应具有新的特点,那就是管理要具有集成化、敏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本化的特点。就以上几个特点,政府管理进行重塑的路径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是有群体参与的政府管理模式,即促使政府结构更加扁平化,积极鼓励公务员和公众的参与。第二是弹性式政府管理模式,即随现代环境的变化而采取应事件的对策进行弹性不固定的方式进行回应。第三是精干效益式政府管理模式,即政府注重引进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府办公效率的提高,办事质量的提升。第四是利益均衡式政府管理模式,即政府在进行决策时,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争取实现利益的均衡。

另一种观点与前者相似,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在城市管理数字化过程中,政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点都要有所创新,具体有几种表现:第一是组织的决策需要创新,也就是由以前的满意决策向最优决策转变;第二是组织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也就是对组织信息进行开放式管理;第三是组织的结构进行创新,也就是由原来的层级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第四是激励机制上的创新,也就是由经济人向社会人和信息人的转化。

另外,还有些学者从城市管理组织模式出发,认为在城市数字化时代下,城市管理模式的核心应该是构建“网络状态水平管理模式”,意思是建立一个以信息做基础的纵横网状结构,促使信息畅通传递,以便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在这个网络状态水平管理模式中,可以设置技术管理、服务管理、参与管理、效率管理等板块。

二、“数字城管”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促进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率先提出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化基础设施计划;与此同时,欧洲也开始实施信息社会的战略;亚洲国家新加坡也制定了建设东南亚“智慧岛”的知识经济发展战略。为此,数字城市的概念不断涌现,并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在数字城市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进行一体化、数字化发展,而数字城管正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国外学者关于数字城管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字化环境下的城市行政管理行为,也就是“数字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是研究数字技术工具对城市管理的辅助作用。

“数字治理”问题在20世纪末期初见,在本世纪越发明显,到现在为止仍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有学者对数字治理进行了定义,认为数字治理在广义上是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整个社会的运行和组织形式,这里包括对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综合治理;在狭义上是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社会互动,以及政府内部在运行中运用电子技术易化政府行政及简化办事程序,并提高民主化程度。有研究报告曾指出,数字治理是新技术革命推动的结果和全球发展的需要,其必将成为一个简易的、道德的、负责任的、回应性的、透明的治理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在信息化城市发展的模式中,政府的自不断减少,而公众的参与权正在不断提升。还有些国外学者通过对欧洲一些城市的调查,研究了数字治理方式给政府与公众带来的好处,认为信息技术是对传统行政的有益补充;美国和韩国的大学学者们通过安全性、实用性、内容丰富性、服务种类、公众回应与参与程度等几个因素进行考察,对全世界几十个主要城市的数字治理和数字民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也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字治理方面存在的差距[2]。

关于数字技术工具对城市管理的辅助的研究是伴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是以具体的城市公共事务作为分析对象的。例如:国外学者Repetti Alexandre以塞内加尔某城市为例,研究了基于GIS的公共参与式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他认为如果将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与公众参与的行政理念很好地进行结合,将会更好地实现“善治”(Good Governance)。另外,著名学者Button Kenneth研究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自动反馈系统中有关城市经济和环境的检测指标,为城市管理进行更好地服务。由此可见,国外有关数字城管的研究比较深入,且经验颇深,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3]。

三、我国“数字城管”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发展呈现出明显快速城市化的特点,而我国长期“重建设、轻管理”造成条块分割,相关法制不健全;计划性强,难以应对激增的社会需求。城市高速建设、密集建设进程中没有配套的城市管理跟进,使发达国家100多年城市化进程中分阶段逐步出现的各种污染和混乱的城市管理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近三十年里集中显现出来,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则需要现代化的理念和方法。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探索实践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称“数字城管”)正是总结经验和运用现念的集中体现。其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城市管理体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监管分离,建立起闭环的工作流程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了城市管理体制和手段上的创新。一经推广,在全国各试点城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我国“数字城管”建设中存在着管理成本和难度高、管理资源分散度大、重平台建设,轻管理制度、重硬件形象,轻实际效用、重新建扩建,轻资源整合等问题,只有解决掉这些棘手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城管”的效用[4]。俗话说: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所以在“数字城管”建设的未来发展中,首要目标就是要抓住如下几点。

1.更快地发现问题

对一般管理问题应实时化处理,复杂问题咨询专家,应急问题启动预案。“数字城管”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要对城市的细小问题能进行网格式发现,并在短时间内解决掉这个问题,例如:井盖丢失,作为“城管数字”的实际执行者需要一经发现,立即给予合理的处理。数字化管理与预案编制相协调是高效处理的前提条件,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2.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于收到的信息或者采集到的信息,要果断判定其归属部门,由于国情,各部门将接到不计其数的信息,如果相关部门处理不处理一个样,处理快慢一个样,处理好坏一个样,那么数字城管系统很快就会崩溃。为此,就必须进行分门别类的安排,对来信进行分类,对问题进行分部门处理,并且与新闻媒介联系,就处理结果请群众来监督并给予评价,从而有助于改进服务,促使“数字城管”系统不断优化。

3.更好地监督考核

“数字城管”系统必须有一个自身的奖惩机制,这样在信息处理后,系统自动会给予一个评价。对于处理及时与否以及处理好坏进行记录,最后进行奖惩处理。并将奖惩机制与人事劳资制度相结合,这样就会激励在职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不敢怠慢。通过这个机制,对试点城市传导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数字城管”系统不断向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探究,才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邹阳.常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任志儒.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

第6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因特网是集机,网络,数据库以及分布计算机为一体的网络综合体,它已成为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突破点,使软件向网络发展。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动摇了传统商业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相继问世的信息产品及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了的竞争能力。因特网的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含量和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人们之间的通讯变越来越便捷,信息的传递往往是一瞬间的事,企业因而能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来进行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由于因特网的广泛运用,企业在因特网上建立各自的主页来推销自己,在因特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网,及时地掌握市场的全新动向,使企业不致于被淘汰。

家们预测,21世纪将是网络化的时代。据美国市场机构国际数据公司公布的最新预测显示,全球因特网经济发展迅猛,到2001年预计将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到2003年渴望达到3万亿美元。1998年,商务所获每一美元的收入中纯利润只有7美分但到2003年,投资的汇报率可能会有提高。

因特网经济不再是一个生疏的名词,它已成为人们口中最热门的话题,它可分为三大要素,即因特网商业,因特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因特网公司的基础设施。而对于企业而言,因特网经济带来的一种机遇,一种能使企业迅速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因特网上的商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因特网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给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企业可以自己开发网络,把一幢大楼,数幢大楼连接起来,甚至异地乃至全球连接起来,在地球另一端工作的同事好象就在你隔壁的办公室里工作。银行系统和商家连网,开始无纸币交易;国际化的货物运输将减少经常的繁文缛节。因特网技术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节奏,办公不久将实行无纸化,远程化和信息化;并且近几年来,因特网上建立了网上商店,网上药房等等,世界变成道地的地球村。

纵观人类生产力发展史,每次大的技术革命的兴起总要由此引起一场空前规模的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因特网技术能够不断地改善和促进社会经济趋于优化合理状态,可促进社会产业结构,如分配结构,技术机构,结构以及科技分布体系的优化更新。以因特网为主的信息产业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先导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二、信息产业必将产生新的革命——网络会计

经济的发展迫使会计与作出改革,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如何改革则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疑难。过去二十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在本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会计正处在一个大转折时期,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世纪之交,需要我们对中国坏机如何走向未来作出冷静的思考。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转轨时期会计工作的特点和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必须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规范,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议作出应有的贡献。

互连网络与信息时代造就了数字化的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企业的经营方式,也给传统的会计学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通过INTRANET和INTERNET技术,极大地突破了传统会计的时空限制,会计系统不仅实现了内部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实时跟踪,反映,处理而且通过数字的远程运输与查询,使电子联机实时报告成为可能,实现了会计信息在INTERNET上的共享。

另一方面,商务活动由人工书面有形的活动发展到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活动,也必然会给传统的会计学科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人们希望自己使用的财会式软件在网络环境下,达到技术开放性、运营机动性、及时交互性、用户亲和性,随着音特网使用程度的不断极高,研究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物基础上的。因特网的极大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环境,也必然对会计理论带来影响。如在数字化社会中,许多公司可能只是一个虚拟公司(VIRTURAL FIRM),其主要资产是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它的外延不断变化。另外,因特网造就的是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传统经济活动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伴随业务过程的信息流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会计核算制度,审计制度等均离不开这些原始资料。因此,需要根据新的相关,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即对无纸化,数字化会计资料的存在形式及其合法性和有效性予以确认。还有,在传统商务活动中,诸如计算机软件,报刊影视产品等是以实物产品出现,在会计上作为存货需进行进,销,存数量金额核算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上。在商务电子化条件下,这些产品变成了没有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的无形产品。因特王对企业传统货币结算体系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传统的支票,现金将逐步被电子货币(如信用卡、智能卡等)所替代。今后,电子货币还可能采取真正的数字形式,即作为以字节形式储存在个人电脑中的数字价值单位(DVU)而存在,这些数字货币可以通过INTERNET从一个作为付款而提供的账户上下载,也可以用信用卡从网上购买。企业所需的信息必须及时,单纯的定期的货币信息和成本信息也已很难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因而,会计期间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所有这些都对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假设等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必须进行会计变革,去研究会计的一个新领域;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我把他称为网络会计。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会计的研究将会跟贾突出。下面介绍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三、自助式系统

自助式会计系统简介

会计系统即在财会领域机信息处理环境的一体化系统。自助式系统即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系统中的任意子系统(模块)进行应用。自助式会计系统就是让每一个用户按照自己的个性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自由选择各种模块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满足用户多元化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自助式会计系统是一个新名词。当人们只是用某一财会软件时,根本无法想象一家有两个不同数字的利润。更不知道应当以哪个数字的利润来进行分配更好。随着的,许多跨国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标准,从而产生不同数字的利润;许多新上市的股份公司提供前三年业绩的模拟财务报表,这些利润数字并非只是用于财富分配,而是用于评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就向进入超市一样,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模板(如:工资核算、现金管理、销售预测等),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同时提供两种不同成本计量属性的信息多元模式,便不会出现由于统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信息难以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双重要求的情况。用户企业通过使用自助式会计系统,不仅可以为企业所有理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可以明确不同利益关系人在企业中所。拥有的利益大小。

自助式会计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组建化开发

会计信息技术的实质性应用为企业获取大量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过去在手工发式下会计人员向都不敢想的东西,今天在计算机处理方式下变得唾手可得。要发挥计算机的这种优势,就必须对会计信息及其生产会计信息的全过程进行改革。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是采用组建化结构,整个系统有三个层次、即会计数据处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组成,组件化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可重用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调用组件,数据只需一次导入即可共享,接口解决。

INTERNET的发展史的浏览器/服务器(B/S)这种INTERNET架构成为应用程序的主流结构,只有通过INTERNET,企业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所有采用INTERNET架构是理想之选,这种架构可以降低实施成本,也有利于向会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过渡。所以,自助式会计系统将成为以客户为中心、开放式的、以INTERNET为基础的当代企业财会管理平台。自助式会计系统软件并不是从地层开始开发,而是在系列产品中挑选使用模块进行集成组装,对许多组件还要进行修改或二次开发,时期提供的功能能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样也可以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

专业咨询服务在我国是新鲜事,对推广自助式会计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加强人员的培训,扶持财会行业的发展,以确保财务软件在企业的使用,自助式会计系统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的有力武器。中小企业在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必须选用符合自身特点集成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财务软件,而自助式会计系统软件就是这样的软件。他可以在环境下做到:在线办公、分散办公、移动办公、远程传输和查询及在线,完全符合网络财务工作方式。使得会计工作变得原始数据收集分散化,信息处理与管理集中化,财会信息查询动态化、实时化,数据输入、处理、输出无纸化。

第7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开发,我国的图书馆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储存技术等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些应用使我国现代化图书馆建设进入到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我国的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就针对当前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1 数字化图书馆的概述

1.1 数字化图书馆的含义和特点

数字化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事物,数字化图书馆主要指的是将数字化信息和数字化技术与图书馆结合,注入图书馆服务中,同时提供高效的图书馆服务。目前,图书馆通过数字化建设将载体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相关的采购、编目、查询以及信息检索等经过数字化建设,读者可通过网络访问数字图书馆完成所有的活动项目,数字化图书馆不仅对自身的图书馆管理提高效率,还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使得图书资源的分享变得更加便利。数字图书馆有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特点不同,第一,信息存储载体不同,传统图书馆在馆藏方面主要是纸质制品,例如图书、报纸,非纸质的制品有CD、录音带等,而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载体是数据库,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的基础。第二,数字化图书馆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化图书馆要建立信息数据库必须依靠网络,网络提供的服务最大的便利就是更加方便读者进入图书馆,通过网络传输,读者选择和获取文献的方式更为便捷。第三,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更为广泛。由于数字化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为不同地区的读者提供所需的服务,网络使得资源共享范围更广,读者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在家中即可轻松的访问数字化图书馆,远程访问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近年来,世界各地广泛发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高科技竞争中的标志,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

2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

2.1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首先要建立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数字文献资源建立是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需要进行数字文献的采购,同时要对图书馆已有的文献类型进行分析,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字信息资源采购方案,将数字信息资源和传统图书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此外,要对图书馆现有的馆藏做数字化处理,图书馆的现有传统馆藏要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进行分类和管理,同时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传统信息资源转变为数字化资源也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内容之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信息的来源渠道较为宽泛,要特别注意网络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通过网络对一些信息资源内容丰富的政府组织、出版社等进行资源搜集和分类,从而有效的提高和优化信息资源的管理,使得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各行各业读者的需求。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能有效组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一方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建立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数据库有利于对数量巨大的数据进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站。此导航站可使数字化图书馆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提高读者的快速定位和捕获信息的能力。数字化图书馆还需建立指引库。数字化图书馆可以通过指引库实现图书馆网页和读者之间的沟通,能够提供读者所需的馆藏信息与网址信息,为读者读取信息提高了效率。

2.2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趋势

第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向数字资源建设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学化图书馆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数字资源的范围也变得广阔,形式也较为多样化。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开始注重数字资源的建设发展,许多大学已经建立了图书馆网站,通过网站提供图书信息的检索服务,同时组建自己的电子信息资源库,这些建设中比较有名的是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等。第二,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将信息资源进行最大范围的共建和共享。在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早起,很多图书馆直接没有合作与联系,大多数图书馆都各自为营,进行自己的运行。这种情况对于图书馆发展是极其不利和不合理的。图书馆之间彼此缺乏合作和共享,不仅会浪费大量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和财力资源,不能有效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没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下,会造成许多图书馆做重复建设,降低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速度。只有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直接的交流合作,才能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从而促进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第三,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应制定国际化的建设标准。目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的全球化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与全球发展紧密结合,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变得越发频繁,因此,就要求我国数字化图书馆设立的建设标准要与国际接轨,从而有效的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阻隔,才能为国际学术交流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平台,加快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的综合建设水平。

综上所述,如何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好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最为迫切的需求,二十一世纪全球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作用就是讲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存储和管理,确保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要求。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完善科学的信息服务平台,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逶.电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2]师俏梅,田苍林,黄辉,相平,刘秋让.中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二十年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02).

第8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 数字化 系统框架 构件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企业管理的方面也不例外,企业的正常生产与经营慢慢的被信息技术所渗透,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与改革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了更好的萌芽机会。

在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技术需要方面,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以信息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包括多种阶段的方法论等等。在同一时期,又有很多关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变革的著作,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理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企业管理系统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理论条件,使得信息系统的本质更多的被揭出,虽然很多的论著更多的是站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面来进行阐述的,没有以企业信息管理的角度来进行表达。

企业管理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的变更,更多的影响元素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的理论正在被人们进行更深的探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根据网络时代的发展来进行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指导,以此使得整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凸显。现代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使得企业数字化管理日臻成熟,成为了各大企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企业数字化管理的理论框架的构建

(一)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来源

企业数字管理化的来源可从三方面进行概述:

1.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多次失败,使人们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人们迫切希望调整以往重技术而轻管理的弊端,而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又让人们意识到了数字化管理所带来的巨大便利,这促进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产生。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挽回劣势,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3.企业要想长久的立足于市场,需要紧抓两点,技术和管理。技术和管理之间并不是永不交汇的平行线,而是互为补充而又相互独立的。因而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企业数字化的产生是大势所趋。

(二).企业管理数字化的先进性

数字化对信息处理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数字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可从企业信息的角度方面进行分析。

企业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量的大小,一是信息的方向性。数字化的企业管理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的两大主要优点,强大的存储能力和无限循环的能力。通过数字神经系统,构建数字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其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信息有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是企业得以掌握最新、最全、最可靠的信息资源。

三、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点

数字化的企业管理系统以对各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为目标。它的基本点是实现产生、整合、输送并贮存数字化的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展开,使企业实现对信息的最大程度上的把握。这要求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的完美衔接,对操作系统、通讯网络等支持工具也有很高的要求。

(二)企业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一个企业最大的资本就是它的客户资源。企业如果只注重对技术和管理的把握而疏忽对客户关系的管理,那这个企业注定也是不长久的。因而,怎样在追求企业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关乎企业的未来。一般来说,企业和客户所站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同,因而,在实现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同时要充分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问题,比如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等。企业可以考虑采用CRM等先进的管理思想,谨记顾客即是上帝的观念,争取实现企业和顾客双赢的局面。

四、企业数字化管理框架的现实应用探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让人瞠目的成就,但是它仍然是不完善的,因而,在它的背景下建立的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也存在了一些隐患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内部资源共享的不完善性。数字化企业系统之下包含了多个分支,而怎样将这些分支紧密整合在一起是很重要也是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此外,数字化企业管理系统提出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的关注和加盟,这对信息的检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化企业管理的突破和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对于这些隐患和不足之处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例如我们采用目前已采用最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几乎完美的解决了数字化企业管理系统中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Web Services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更加的成熟、规范。

五、结语

计算机网络将成为社会经济的领路人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形式瞬息即变得市场争得一席之位,就必须也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力量,实现技术、管理的融合发展。就像本文所阐述的那样,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固的发展,就要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及时接轨,这需要企业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企业在运用数字化企业管理系统的时候,要注意学会平衡其与客户管理之间的关系。目前,企业数字化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将占领整个市场。

参考文献:

[1]康鸣,数字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

[2]曾祥基,数字化管理述论[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王健康,寇纪淞,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第9篇:世界经济数字化范文

我国政府高瞻远瞩,较早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规划,但各地执行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当世界经济稳步发展,市场欣欣向荣的时候,我们面临调整的压力是比较小的。所以,许多地方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也是不足的。今天,当国内外市场一起出现危机,市场倒逼我们转变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了。转型,是艰难的,更有阵痛,需要付出短期乃至长期的代价。转型,就必须扔掉原来落后的产业和项目,放弃一部分眼前的利益,逼着人们去创新。

既要创新,又要使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到地方采访,经常有政府和企业家咨询我们:什么是创新经济?如何抓住经济创新的机会快速发展?

按照世界公认的慨念,经济创新指的是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方式的引进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创新就是新的组合,如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过程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原料的组合、新技术与新市场开发的组合以及新技术(或者新的生产力)和新产业组织的组合,等等。创新经济的核心就是以数码信息互联网为元素,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跨界进行全球整合资源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组合。通过与经济生活中的某一活动相组合,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革命。

比如说3D打印。其核心就是数字化、智能化与新材料的结合,它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当然,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也与创新经济息息相关。

经济创新,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自觉行为。各级创新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创新的热情无比高涨。但各地在创新方面尚不平衡。一些地方局限于做表面文章,对概念感兴趣、附庸风雅,创新经济如何落到实处,还需要真抓实干。

全国各地差异较大,当地的资源禀赋、历史人文、环境生态、地理交通、产业特点等都不尽相同,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特色,创造、创新,打造创新经济。学习别人是应该的,经常交流也是必要的。但他人的成功经验,你就未必能够复制模仿。就像海南的植物,那么翠艳欲滴,但到北方,也许她就无法成活。

创新经济,绝不是否定原有的传统产业,也不是机械的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自己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特色之路来。就像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