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心理学感觉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感觉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感觉的含义

第1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孤独≠孤单(或空虚)

孤独的状态,并不能用孤单来形容,因为两者并不相同。孤单更多是外部的,而孤独则是内心的真实体验。孤独也不是空虚。因为空虚是指自己内心很空,需要某些东西来满足它,主观看不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孤独的含义,首先要对这种情感有所接纳,因为孤独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同时,做些有意义的事,如加强与人交往、充实生活等,这样才可能消除孤独。

雄心≠骄傲

有人说:没有雄心,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学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雄心对于实现目标来说是必需的。雄心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如果没有竞争、没有推动力,很多人都会一事无成。一些人误认为雄心是一种骄傲,其实两者大不相同。骄傲一般是指自己取得了某种成就或获得了某种成功后的情感状态。骄傲可带来诸多的虚荣,或自我的膨胀,所以过于骄傲是有害的。而雄心是发生在取得成功之前,是一种动力。所以,不能因为害怕自己变得骄傲而不要雄心。

愤怒≠怨恨

愤怒是所面对的事实不符合自己意愿时的一种情绪宣泄。某种程度上讲,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状态。愤怒情绪可以有,但如果因为愤怒情绪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就变成一件坏事了。所以,要学会克制愤怒,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忘记愤怒。愤怒不是怨恨。如果某一事物或某个人的愤怒长期存在并积聚,就可能变成为怨恨。显然,预防怨恨的产生,就要避免对同一事、同一人长期积累愤怒。怨恨危害性往往更大,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个人。消除怨恨,最需要宽恕这一剂解药。

内疚≠羞愧

内疚是种非常普遍的情感。从孩提时代起,大人告诉自己做什么事情,自己不能做成或没有做,而自己又觉得应该做时,内疚的情感就会产生。心理学上认为,内疚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一种反省,当事者会感觉自己对行为负有责任。而羞耻则是消极的行为出现后,个人感觉自身能力不足,并为此而感到羞耻。如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有的感到羞耻,有的感到内疚。感到羞耻,是认为作弊是自己能力弱的表现(能力弱属于不可控制的原因);相比之下,内疚者将作弊归因于自己不好好学习、缺乏努力(缺乏努力属于可控制的因素)。

结语

第2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室内装修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Human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1、人体构造

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组成,脊柱可完成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3、人体动作域

人们在室内各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依据因素之一。以各种计测方法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

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适宜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

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适当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上搁板或挂钩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

二、人体生理计测

根据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情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

人体生理计测方法主要有:

1、肌电图方法

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确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

2、能量代谢率方法

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

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

能量代谢率(RMR)

基础代谢率耗量

3、精神反射电流方法

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从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确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

三、人体心理计测

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

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异。

2、尺度法

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

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

第三节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

一、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二、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

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四节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诉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

第3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认知心理 信号检测理论 注意选择理论

一、引言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幼儿园应通过适当的艺术教育,使幼儿初步学会感受美、喜爱美,并敢于用自己喜爱的艺术方式表达情感与体验。适当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爱的情感的培养及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但从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实际是要求幼儿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心理。为此,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简要探讨。

二、信号检测理论与音乐课前准备

根据认知心理学,外界事物进入个体大脑形成一种知识,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刺激换能感觉感知记忆,即:首先是个体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其次是感觉器官对刺激进行换能,将接受的刺激转变成大脑能读懂的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皮层;再次,大脑皮层从感觉器官传送来的神经信号中提取有关刺激的基本性质的信号;第四,大脑对提取的信号进行解释,赋予其具体含义;第五,大脑将感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读取。

上述环节中,个体探测到有关刺激,这是形成知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号检测理论,个体能否探测到某种刺激,取决于刺激的种类、探测刺激时其他的干扰因素与感觉器官的敏锐性。一般来说,感觉器官对刺激均有一个绝对阈限,阈限之下的刺激不能被感觉器官探测到;阈限之上的刺激可被探测到。但此阈限不是绝对而是因人而异的。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其体验主要是靠听觉器官获得。幼儿的听觉器官一般不存在问题,课堂音乐一般也是特定的,故影响其获得声音刺激的因素主要是上课的情绪与背景噪声。在组织幼儿园儿童上音乐课时,应当通过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调整幼儿心情,至少在上课前听音乐时,应使用适当方法让其保持安静,以便其听觉器官都能接受音符的刺激。

三、注意选择理论与音乐教学组织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注意选择理论,只有被注意,刺激才可能被加工而通过工作记忆进入大脑成为一种知识,那些没被注意的刺激往往未被加工或被衰减加工,从而不能通过工作记忆成为一种知识。引导个体注意某个物体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目的指向选择,二是刺激驱动捕获。个体的注意可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干涉,要求个体集中注意即同时向个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但只要求对其中一个做出反应时,个体往往会选择注意被要求的刺激,其他刺激则很少被加工成知识;要求个体分散注意即同时向个体呈现两个刺激,并要求其均做出反应时,这些刺激能否均被加工成为知识,取决于任务的相似性。个体注意的选择还存在注意偏向,不同情绪的个体往往会对情绪具有一致性的刺激表现出注意倾向。

在幼儿园上音乐课时,很多老师都面临着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难题。这涉及上述注意选择理论问题,应当根据该理论选择适当方式进行解决:一是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并无明确目标需求,其注意种类属于一种刺激驱动捕获,但是,这可通过教师的课前激趣,将部分活动内容转化为目的指向选择,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向音乐活动的内容;二是音乐对于幼儿来说是难度比较高的任务,而且他们以前未受过训练,在音乐刺激与其他刺激相竞争时,很可能导致他们注意其他刺激而不注意音乐刺激,因此教师应当以集中注意的方式进行干涉,同时采取如调低教室光线等措施,避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三是幼儿音乐一般是比较欢快、活泼的内容,为避免幼儿的注意偏向,应当在课前采取一些措施,调整他们的情绪,使其与音乐内容相一致。

第4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1)黄色。黄色属土,包含橙色,橙黄色等颜色。中医认为,黄色系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由于在古代黄色是属于皇家的专用色,所以黄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位尊贵的含义。在我国的宗教用色中,黄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黄色还具有一种宗教色彩。由于“柠檬黄”是最显眼的颜色,所以黄色还代表一种青春、阳光和高调的意义。

(2)青色。青色属木,包含绿色,黄绿等颜色。现代色彩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青色系具有缓解视觉疲劳、精神疲劳的作用,具有舒缓心情、缓解躁动的作用,具有稳定血压、调节血压的作用。由于绿色代表自然,故在很多的色彩设计案例中,绿色往往是和环保、生态相关联。

(3)红色。红色属火。红色具有使人精神兴奋的作用,会导致人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红色和血液颜色一样,所以在某种程度下,红色具有一定的恐怖之感。由于红色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色彩,所以红色在中国还具有一种精神作用,而且常用于政治场合。

(4)黑色。黑色入肾,属水。黑色能使人从激动的情绪中回复平静,但过度的黑色也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在现代的色彩心理学研究中发现,黑色常给人尊贵典雅的感觉,也会给人一种高档之感。

(5)白色。白色入肺,属金。白色具有巩固并净化人体的作用,可以保证人的新陈代谢。经过现代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白色给人一种纯洁无暇的心理感觉,故在很多的色彩设计中运用到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设计之中。

二、五色理论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同平面设计一样,页面的色彩设计能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能在一瞬间决定读者是否有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评判一个网页设计的好坏,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是对于页面的色彩设计和搭配。网页页面上的色彩块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设计时应考虑运用类比方法和同构成原理,用最简化的配色方法完成五色理论中“可接受的着色”原则。下面我们相对应的来看五色理论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1)红色。红色是激情、昂扬、冲动、活力的色彩代表,可以树立积极的形象。而我国的国旗、国徽等政治性的标志等都是以红色为主,所以红色有具有一种特俗的含义。但是在已有的网页设计中,整体红色的设计风格显然是没有案例存在的,以红色为主调的设计的数量也不多,所以红色往往是以较小面积的陪衬的形式出现。相对的,运用红色的网页设计主要是政府网站、党政机关的页面。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页设计,该页面红色的应用相对于其他网页就算多了。但是面积却并不大,最显眼的中上部位置,用红色的版块将网站名称标出,起到提示作用。同样,页面中主要的标题也采用红色标出,起到提示和强调的目的。

(2)黄色。黄色象征着青春、活力、希望和快乐,是明度最高、最跳跃的色彩。黄色是在网页设计中运用最多的色彩之一,为了达到清晰明了和突出的作用,往往和黑色搭配使用。我们观察一些少儿类的网页设计,他们大量使用黄色,能达到吸引小朋友目光和喜爱的目的。

(3)青色。青色包含绿色,代表了生命、资源、环保等意义。看到青色系的色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满目葱郁的山林之类的景象。如中国环境保护网的主页设计,刚打开页面,展现在人眼前的就是满目的绿色,绿色的版块,绿色的文字。让人从看到页面的之初就产生一种自然和谐的心理感觉,让人联想到此网站的名称和功能。

(4)黑色。黑色除了在特定场合有丧葬的含义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代表的是尊贵和典雅。在中国古代,很多诸侯国或是名族就常以黑色为名族色。在网站设计中,一些大型的会所等场所经常以黑色最为页面的主色调,以突显高档和时尚。并且在网页设计中,多数的页面设计在字体上均采用黑色字体,给人稳重、踏实之感。

(5)白色。白色可以说在网页设计上面积使用最大的色彩之一,有些页面整体以白色为底,这也是最百搭的颜色,这种搭配一般是不会出错的,是最能让人接受的设计。因为很多的字体均采用深色,白色为底,能有效的突出页面上的所有内容。

三、结语

第5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尺度空间一、心理尺度环境论是衍化的产物

--------------------------------------------------------------------------------

在阐述心理尺度环境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

对于心理尺度环境论从环境心理学中独立出来①,应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巴克等人对自然定居点中居民行为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霍尔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个体使用空间的研究,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城市表象和环境认知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加上当时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减少等现实困境,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的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心理学家也更加重视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纷纷研究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课题。

当今,心理尺度环境论中社会心理学的痕迹仍很明显,因为许多环境心理学家都受过社会心理学的训练。然而,这种“联姻”也造成了一些麻烦。这些现象对于环境心理学在起步比较晚的中国也同样存在着。传统上,社会心理学依赖于由理论构建的实验和接近科学的假设检验方法。普罗夏斯基(1976)曾多次声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最终会被证明是环境心理学家的巨大财富。社会心理学对环境心理学的影响无疑很大,但我们相信,当一批在某些领域(发展心理学、艺术、建筑、社会学)受过训练的环境-行为研究者成长起来时,这种影响将会减弱。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人体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类是最求完美的,为了使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于是从人体工程学内部就又衍化出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外也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尺度、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室内空间等等。

二、心理尺度环境论对室内设计的启示

关于心理尺度环境论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1、心理尺度环境论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a、环境和行为的关系;b、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c、环境和空间的利用;d、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e、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2、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a、领域性与人际距离,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对于不同民族、、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b、私密性与尽端趋向,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c、依托的安全感,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d、从众与趋光心理,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诉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e、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三、室内设计行为对心理尺度环境论的影响

建筑结构和室内空间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室内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套房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对此,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得到广泛地运用,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多元化多媒体的需求行为。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确定

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要求也越高,例如玄关、卫生间、厨房等住宅空间的设计;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

3、人和人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确定

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例如办公区的分块、展示厅的分块和其他休闲娱乐空间的设计。

4、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的使用功能更能全方位的启动自身的各个感觉器官以至达到舒适状态。

5、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在设计特殊室内场合时需要一套科学的参数,如剧院、医院、多媒体厅等,这要求必须有正确的决策方案,其中主要考虑到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物理环境等环境参数。

6、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都对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等视觉要素提出很高的要求,环境心理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结语

心理尺度环境论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室内环境作为人类所处时间最长的空间环境,与人关系很密切,如何将其内部人的行为和心理结合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设计学、色彩学、工造学等学科,去做最符合人们心愿的健康舒适安全的室内空间还是个复杂庞大的课题。

注释:

①有的学者将心理尺度环境论等同于环境心理学,实为欠妥。心理尺度环境论是环境心理学的分支,它更注重室内环境对人在室内行为中的影响。

②环境设计研究学会,世界最权威的环境设计研究论坛会,这个学会每年都在美国举行年会。

参考文献:

1.吴硕贤等,室内环境与设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美]伦纳德·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暴永宁、吴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第6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词汇量 认知心理学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一、引言

高中阶段课业压力大,很多教师在课上争分夺秒地讲解语言知识点,将单词的记忆作为学生的课下作业。能在课下记单词的学生不是很多,在这些学生中,又有部分学生不会记忆单词,记单词特别慢,忘得却很快,还有部分学生即使记住了也不会应用这些单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适当做些教学调整,利用课上时间集中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深刻的认知,知道如何记忆应用这些单词。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课下再次记忆单词就会相对容易。虽然课上单词的讲解会占用一些时间,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很强的。生动地讲解,会让学生更了解这些单词的用法,运用这些单词,尤其是认知心理学下的单词记忆形式丰富多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包括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我们在感觉记忆阶段会接收很多的新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经过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只有那些被人们特别注意到的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感觉记忆这一阶段会有大量的信息呈现,只有那些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进入感觉记忆。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未经加工的,这一阶段的记忆只有1秒钟,这些信息只有经过感觉记忆再进入短时记忆在进入长时记忆才能被永久记住。

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只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中,进而被记住。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难度加大。乱码信息的每个信息都占了一个位置,占用短时记忆的容量,同时乱序排列增加记忆的难度。因此在记忆时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让信息以一定的规律呈现。在这一阶段需要把信息有序排列,有序编码的信息可以以信息块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中,这样每个信息块只占用一个位置,可以相对增加记忆内容。

在短时记忆过程中,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进入到长时记忆中,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以永久储存,而未经加工的消息则被遗忘。然而,遗忘是长时记忆的最大障碍。遗忘有一定的规律,通过这个规律可以知道人们遗忘的速度在最初非常快,而后速度下降变缓直至不再变化。为应对这一现象,复习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复习要非常及时,最初复习的周期比较短,而后期复习周期则变长。因为人们最初和最后记住的东西不容易被遗忘,中间的记忆容易被遗忘,因此在记忆时要格外注意中间知识的记忆。

三、心理认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感觉记忆

在感觉记忆阶段,只有被注意到的事物才能进入短时记忆中。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需要注意单词呈现的第一瞬间,学生对单词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对这个单词的第一印象很深刻,这个单词就会被注意到。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这个单词,可以利用学生的视觉记忆,用色彩斑斓的图片让学生记住这个单词,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听觉记忆,通过夸张读法让学生注意到它。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故事讲解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每个单词都有特定的词性和含义,教师可以根据单词的词性来呈现这个单词,如果这个单词是动词,可以做出这个动作让学生印象深刻,如果这个词是拟声词,可以让学生发出这个声音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果是名词,可以利用一些图片或是具体事物吸引学生,还可以讲些与这个单词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形容词则可以通过描绘让同学猜测这个词的含义,等等。只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这个单词的记忆就成功了一半。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注意单词的呈现方式。

2.短时记忆

在感觉记忆阶段,经过注意的单词进入了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信息是否经过编码加工,决定这个单词能否被记住。在这一阶段可以用分类、联想、相似、对比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1)分类。因为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所以每次呈现的单词数量不能太大,把单词进行分类记忆则使记忆变得有序,有利于记忆的加深。正确的排序可以使记忆的单位变大,便于记忆。如果十个字母是乱序排列的,我们就很难记住,但如果它是有序排在一起的,与我们以后认知吻合,那么排序后我们就可以记住更多。(2)联想,很多生词都会和我们以往学过的知识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时我们如果运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这个单词想到别的事物,对这个单词的印象也会加深。这里的联想可以是夸张地使两个原本互不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越夸张的想象可能会让学生对这个单词记忆更加深刻。例如,有个人行走在帽子上。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联想是荒谬的,但这种夸张却也是最能引起人注意的。因此,联想是不受现实条件拘束的,学生和老师可以自由发挥想象。(3)相似,在英语中有很多相似意思的词,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原有词的基础上记忆新的知识。(4)对比,通常指反义词,通过呈现一个已知的意思相反的词来记忆这个生词。这是在利用原有知识进行学习。在这里,分类、相似、对比都会用到原有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结构重新整合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一点。

3.长时记忆

经过编码进入长时记忆的单词,还需要及时复习才不会被遗忘。教师要根据遗忘规律组织学生复习单词,可以利用测验的方式鼓励学生复习单词,开始的时候测验的周期短一些,慢慢的周期变长,可以在学生背诵单词的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一个月、半年后进行测验,经过这几次的循环记忆第一天背诵的单词,学生已经不会再遗忘。总是复习看似很麻烦,但实际上,除却第一次背单词花费的时间稍长一些,在以后的复习里,只是花费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所以每次复习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学校每次组织的月考和期中考试也会检测学生的单词,所以如果教师可以只在第2,4,7天进行测试。遗忘规律还告诉我们先记住的知识和后记住的不容易遗忘,中间部分容易忘记。在长单词记忆时,学生较容易忘记中间部分只记住开头和末尾的单词。这样在长单词中,教师就可以将单词分为三个部分,突出中间部分的讲解,如果可以尽量将中间部分化为学生熟悉的单词,这样这个单词就不容易遗忘。例如,Plastic,可以将这个单词化为p-last-ic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熟悉的单词,学生就不会容易忘记这个词的中间部分。

四、认知心理学在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优势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非常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利用认知心理学进行单词讲解,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形式多样的单词讲解会让课堂生动活泼,改变传统上单词讲解枯燥无味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讲解后会对这个单词印象非常深刻,这样课堂上就可以记住大部分单词,课下进行专门记忆时就会省时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师课上的讲解,学生对这个单词的理解将更深刻,对这个单词也可以应用得更好。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词汇运用能力增强了,英语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9.

[2]召区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M].外语与外语教,2001,(6).

第7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 锻炼干预

中图分类号: G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08-02

一、前言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身体活动是个上位概念,它是指任何由骨骼肌肉产生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移动,包括体育锻炼以及职业劳动。也有学者认为,身体活动是指那些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活动,通常指那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有助于健康的身体活动,如有规律的长时间散步、骑单车、爬楼梯等等。而体育锻炼则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一)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这一方面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生物医学领域大脑-机体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该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相互分割,所有的疾病和身体不适都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生理过程的紊乱有关,与大脑无任何关系。因此,这种身心分割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运动心理学家们开始将注意力从研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到研究普通人体育锻炼的心理状态,锻炼心理学因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都市环境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国家这疾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不适或损伤变成了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此前,一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胃肠炎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疾病的预防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作为健康行为之一的体育锻炼有着积极的身心效应,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还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愉悦感。因此,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也被受广泛的注意。

(三)导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得到发展的一个因素

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传统治疗手段有限等因素的出现是致使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其使用价值局限很大,价格也非常的昂贵,如一盒五行针价格在100-200元之间,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近半个月的收入了;都市上班族现在的假期越来越多,闲暇时间就多了,而玩的机会也普遍上升,上网打游戏,使其大脑受到辐射,严重得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很明显,体育锻炼是一种非常经济、合算的健康行为。因而,体育锻炼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纷纷涌现出来,而锻炼心理学也就因此又寻回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四)现代人健康观念发生了变化

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现代人在健康观念上发生的变化,是促进锻炼心理学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全新的理解,健康不再被看作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被看作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也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关于锻炼的心理疗效的研究,其中很多涉及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锻炼疗法,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等。据统计,1983年至1990期间,对抑郁群体的研究增加了约40%,有23项研究是针对锻炼的抗抑郁效能,有42项研究是针对焦虑、心境和其他自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是对抑郁、焦虑以及自我概念等所进行的元素分析。此后,研究者又对锻炼处方、锻炼动机、锻炼人群、锻炼干预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及衡量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解释。在《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国际心理卫生学会确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反应协调,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为: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精神舒畅;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季浏(1995)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作出适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1]。王极盛(1998)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智力正常;(2)心理特点符合年龄;(3)情绪稳定而愉快;(4)意志健全;(5)行为协调;(6)人际关系适应;(7)反应适度[2]。

三、体育锻炼造成的心理耗竭

心理耗竭的含义及测量。

心理耗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一种运动应激症状,它是指运动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应付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它与运动者的认知因素直接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是体力和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表现不佳的综合表现。心理耗竭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而且往往会直接导致运动者中途退出锻炼。其主要症状如下:失去活动的欲望;失眠;躯体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消极的自我意识;头痛;心境变化;药物滥用;价值观和信念的变化;孤立感;焦虑等。

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耗竭测量工具是心理耗竭量表,它主要用来测量自我报告的疲劳感的频率和强度。该量表主要测量心理耗竭的三个成分:(1)心理上的耗竭:自我感觉精疲力竭。(2)去人性化:消极的自我意识和一种对生活、工作、他人的消极态度。这是一种对人疏远的感觉和宛如行尸走肉般的经验。(3)个人成就感:是一个人具有胜任能力和成功愿望的感觉。疲劳者常常会感到低成就感,这通常是由于自己感到缺乏控制情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颜军等.体育运动对神经心理免疫影响的研究述评[J].体育与科学,1999,18(5):48-52.

[2] 王极盛.体育心理健康的标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1-25.

[3] 颜军.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52-55.

[4] 王长生.体育健身中的心理疲劳及其疗法[J].湖北体育科技,2000(2):61-64.

[5] 简耀辉等译.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J].台湾运动心理学会,2002(3):44-46.

[6] 符明秋.季浏.当代运动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4-203.

第8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隶属,有以下几种含义:

1、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2、是佛洛姆(E.Fromm)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3、多年漂泊在外人回到家后的心安,心安即有了归属感

第9篇:心理学感觉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表征;创新表征;信息加工;创新性信息加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2-0004-03

一、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整个国际社会对创新的关注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特别是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外,创新主体的心理加工机制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创新主体的行为和认知水平,有关创新心理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创新的认知过程与一般的认知过程之间没有大的区别,创新性信息加工过程是以一般认知过程为基础的[1]。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般认知过程来揭示创新性信息加工的过程,分析一般认知过程中的信息筛选、模式识别、激活扩散和表征等环节在创新性信息加工中的影响作用,势必对创新的心理加工机制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就表征对创新性信息加工的影响作用作初步的探讨。

二、表征的研究现状

1.表征的概念

表征 (representation)在英语里有代表、表示、象征等意义,即以一物作为另一物的代表,或用一种信号代表一种事物。霍布斯(Hobbes,Thomas)认为,心理的思考活动就是心理的计算活动,这是心理计算理论的思想原则。笛卡尔(Descartes)认为,心理的认知活动就是心理的表征活动,这是心理表征理论的思想原则。心理的认知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也就是心理的表征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表征。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不同的学者赋予其不同的含义。皮亚杰(Piaget)认为,表征是指在心理结构基础上的智力活动而不是仅在知觉和动作基础上的智力活动。新皮亚杰主义者凯斯(R・Case,1992)认为,儿童最初只能表征单纯的感觉输入,随着不断的成长,表征就包含了具体的内部形象,之后,表征也将变得更抽象、复杂、相互联系和系统化。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表征是对环境刺激的内部编码(Klahr & Mac Whinney,1998)。还有学者认为,信息加工的结果最终要在头脑中组织呈现和贮存,这一过程称为表征。

我们可以说,表征有静态和动态两层基本含义。从静态上讲,它是一种形式或方式,即信息或意义的存在或呈现形式或方式;从动态上讲,它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即建立符号与信息或意义间联结的活动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一般认为表征是指用以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符号把信息或对象的意义在头脑中表示出来,是信息或意义在人的头脑中储存或表现的方式。如用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来表征陈述性知识,用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表征程序性知识。其基本构成要素是符号、信息或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2]。

2.表征的类型

表征可以分为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外部表征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地图、油画等),内部表征同样也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如关系、对象等)。通常情况下,对某一知识的表征涉及到两种表征的综合作用,而不是某一表征形式的单一功能或作用。例如,我们表征这样一个句子:“他走出了房子。”这个命题中,整个语句作为语言是通过外部表征的形式而存在的,而该句中的“走”“房子”是分别作为关系和对象这种内部表征形式存在的。只有在两种表征形式的联合作用下我们才能准确、快速地让该命题组织进入我们的记忆系统并理解该命题的含义。

3.表征的发展过程

对于表征的发展过程,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表征的水平、深度、广度和形式等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发展。表征所用的符号一般会经历从动作到表象再到抽象符号发展的三个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符号的系统性、抽象概括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或意义与符号之间的联结方式越来越多,越复杂。同一信息或意义可用不同符号来表征,同一符号也可表征不同的信息或意义。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由低到高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儿童的表征水平由具体事物和动作一直到抽象的命题和符号依次发展或提高。布鲁纳(Bruner)认为儿童的表征水平是分阶段有序地发展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发展阶段越高表征水平越高。他依据儿童表征世界的方式把认知发展分为动作式、映象式和符号式三个阶段。上述两种理论虽有所不同,但所认为的儿童表征的发展历程和顺序基本一致。他们代表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对表征发展过程的一般看法。

4.知识的表征

上述我们综述了表征的概念、类型和发展过程等,而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知识的表征。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根据安德森(J.R.Anderson)的观点,通过信息加工人们获得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既然知识有不同的类型,那么它们在人脑中存在的形式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这种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就叫作知识的表征,而不同表征形式被称为编码,不同表征形式所具有的共同信息被称为表征的内容。认知心理学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知识在大脑中是以两种编码形式进行表征的――抽象符号表征和表象表征。而其中的表象表征可以说就是想象。因为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而人们在听课、读书等活动中的表象表征的过程恰恰就是产生再造想象的过程,即对于已形成的表象经过大脑的加工改造后,创造出并未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3]。

前面对表征的论述大都是已经有实验证据的,也是对表征在一般认知过程中的认识,但很少有人把表征在创新认知中的作用作系统的分析,其实我们认为表征不但是认知性信息加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性信息加工的重要环节。

三、表征与创新性信息加工

要想了解表征在创新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对创新性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作个简单的介绍。有关创新性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还没有肯定的结论,然而有些研究者提出创新性信息加工过程包含十分规则的一般性认知加工过程,即创新性信息加工过程是以一般性认知加工过程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一般认知过程比作物理通讯系统,这样,人的认知过程就和一个电子装置的工作方式一样,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探测、编码、贮存和复现的过程。其中,感觉登记和注意对应于探测,主要负责信息的接收和筛选,受到注意的信息被辨认形成知觉经验的过程,乃是模式识别(或编码)的过程。记忆的作用与磁带和磁盘一样,都是用来贮存信息的,信息在记忆系统中保持的时间不同,编码方式也不同,保持时间短的信息,在大脑中多半以语音或原有的物理形态存在,长期贮存的信息则经过再编码,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印刻”在大脑皮层的沟回上,随时等候主体的调用。

创新性信息加工过程就是在这个一般认知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在感觉登记阶段,当外界信息以光能或声能的形式传到人的相应的感觉器官时,感觉器官好比电视接收器的天线,能接收大量的信息,而经过主体的选择性注意,就会淘汰一些与当前认知期望关系不大的信息,而保留一些跟认知需要相关的信息;创新性信息加工在这一阶段的假设是,创新主体不但会保留与当前认知期望相关的信息,可能还保留了与创新期望相关的信息,一旦这些信息保留了,就为以后创新过程中信息提取提供了前提;其次在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搜索的激活―扩散阶段,在一般认知过程中激活―扩散模型的信息加工假设是,当概念出现的时候,语义记忆中相应的概念节点就会被激活,但被激活了的这个概念节点就开始扩散至其他的概念,尤其是那些在语义上有紧密联系的概念,并迅速地扩散到相邻的概念。而创新性信息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双激活”,即在与当前认知对象相关的信息被激活以后,期望―调控系统继续调节扩散过程,搜索与创新期望相关的信息,并将其激活。最后在信息表征阶段,一般认知过程对认知对象进行一次表征以后就结束了,而创新性信息加工要进行二次表征,即在作出符合认知对象的表征以后,继续进行与创新期望相关的再表征,而就在这第二次表征中最有可能产生创新活动[4]。

关于表征在创新认知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从芬克(Finke)提出的创造性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型[5]――创造力的生成探索模型也可以看出来。该模型主要归纳了创造性活动中的认知过程。该模型指出,创造活动就是对心理表征的提炼和重建的过程。芬克认为创造性活动的认知过程主要有两个:产生过程和探索过程。产生过程是以不完全的形式建构最初的心理表征;而探索过程则是针对任务的创造性要求,对在初级过程中形成的表征进行提炼加工和反复修改。该模型提醒人们注意的是,在生成阶段,人们建构一种叫前发明结构的心理表征。这种表征并不是最终完整的产品或方案,而常常只是一个思想的种子,但是它们有希望产生创造性的成果。该理论模型也支持上述的两次表征假说,即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过程中进行了两次表征,一次是对认知对象的初级表征,也可以说是认知表征,这是进行下一次表征的基础;另一次是对初级表征进行更深刻的表征,这次表征是带着创新期望的,可以叫作创新表征,所以也是最易产生新异联结的过程。

新异联结形成之后,往往还需要继续进行信息结构的重新组合。一般认知过程的信息重新组织属于再造水平的,而以新异联结为基础的信息结构重组则可能产生创新。例如,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最关键的信息重组就是将纽可门蒸汽机的凝结过程由汽缸内部转移到汽缸外部,交给分离式凝结器去完成。结构重组的结果产生了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新事物,因而,这样的信息结构重组属于创造水平的。

信息加工的结果最终要在头脑中组织呈现和贮存,这一过程称为表征。对于反映性信息加工来说完成了对认知结果的表征,认知过程也就终结了。然而,表征过程还可以引发新的创新性信息加工,从而产生表征之后的再表征。例如,法拉利重复戴维的实验,将金属线环绕在软铁上进行通电,结果发现那块软铁表现出磁的特性,这说明电流使软铁磁化了,其结果表征为电能生磁。然而,法拉利在得出电能生磁的结论后,却突发奇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不能生电?于是,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由磁生电”几个字,并展开了实验。有一次,当他把整块磁铁插入铜丝缠绕的圆筒时,电流的指针摆动了!法拉利惊喜万分,于是头脑中再次表征:磁能生电,这就是再表征现象。它是可能形成新异联系并进行创新性信息加工的又一个环节。创新性信息表征的结果表现为知识的创新,可见,知识创新与创新期望是相互作用的,创新期望参与期望监控系统,调节创新性信息加工,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最终完成了知识表征,产生了新的知识;新知识的产生,又作为一种刺激,与创新主体对社会创新需要的认识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创新动机和创新目标,引发新的创新活动,并以期望的形式参与双重监控系统,调节新的创新性信息加工,经过一系列具体的加工过程,又产生新的信息表征,实现新的知识创新。

四、影响创新表征发生的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创新性信息加工过程中知识的表征起了关键的作用,创新主体从外界获取刺激信息,经过选择性注意,把与主体的认知期望和创新期望有关的信息保留,对刺激信息进行初步的表征以后,根据表征结果来进行进一步的表征,即创新表征,有了这个过程,创新主体才能继续进行以后的创新活动。但这个过程的前提是创新主体的认知表征必须表征正确的认知结果,如果第一次表征结果错误,就可能造成一种创新误导;另外创新主体的创新期望也直接影响着第二次表征的发生。在法拉利的例子中,如果他没有强烈的创新期望,“磁能生电”的二次表征是不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次表征发生的因素还包括创新主体原有的知识经验[6],只有创新主体的长时记忆中贮存足够的知识经验,才能顺利地提取与当前认知表征相关的知识经验,从而为创新表征创造条件。最后,由斯腾伯格的认知成分理论可知,创造性认知过程是由其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元成分(元认知)对其他成分的运作进行监控、调节来实现“自监控”的[7]。因此,在创造性认知过程中,元认知也直接监控和调节着创新表征的发生。

(稿件编号:101223018)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崔立中,程顶.创新心理学导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95~196.

[2] 李炳全.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表征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3,21(1):53~64.

[3] 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72~212.

[4] 崔立中.创新心理学[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55~61.

[5] Finke R A,Slayton K. Explorations of creative visual synthesis in mental imagery. Memory&Cognition,1998,16:252~257.

[6] 周丹,施建农.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创造力过程[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7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