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人文精神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精神的含义

第1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摘要: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关怀与重视,这也正是现代人所呼唤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质所在。倡导弘扬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反思医学的功能和本质,给病人以人性的关怀,重振中国医学人文精神,目前仍然是医学高校和医务界广大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孙思邈;医德思想;医学人文精神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今陕西耀县孙原村人,世人称之为“药王”,其所著《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是中医古典中的名著,受到日本、朝鲜等国医药学家的世代推崇。在医学史上,他与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三大医圣”;在道教史上,他又与葛洪、陶弘景并称“三大道医”。他十分重视医学理论研究,注重博览群书,在《大医苍生》中提出了作为“苍生大医”的四个基本条件。特别是其著作《大医精诚》是中华医学宝典中最典范的一部医德著作,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医学人文思想与精神。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主要有一下十个方面:①医生必须以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疾苦为唯一职责,而不应有别的欲望;②医生对待病人必须一视同仁,不得因任何原因加以歧视;③医生必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一心救助;④医生不能沽名钓誉;⑤医生为病人治病要不怕脏不怕累;⑥医生诊病必须仔细准确;⑦医生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⑧医生应替病人着想,尽量使用便宜药替代贵重药,对医方不要保密不传;⑨医生必须精研医术,切忌浮躁骄傲;⑩医生应尊重同行,互相学习,而不应互相嫉害。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关怀与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即尊重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关怀病人,同情病人,给病人以亲人般的人道之爱。孙思邈医德思想正是现代人所呼唤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质所在。具体地说,孙思邈医德思想中所蕴涵的中医人文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人命至重的人本精神

“崇尚生命,重视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医人文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中医强调以人为本,它不仅是治病的医术,更是治人的医道。《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只有人的生命最为宝贵。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的思想,他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其医著命名为《千金方》,“千金”两字内涵意味深长。以人为本、人命至重是中医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特征。肖纲在《劝医论》中写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张景岳在《类经图翼?序》中说:“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由此可见,作为医生一定要对人的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决不可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

二、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仁爱精神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其中包含着儒家“仁爱”、同情恻隐、助人的思想,道出了不忍之心是医者首要必备的品质,是行医救人的前提。他又说,医生若凭借医术“邀射名誉”、“经略财物”,是“甚不仁矣!”可见他对仁爱救人的推崇。祖国传统医学认识到了“仁”是医学的核心和特质,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仁”即“仁爱”,是对病人的恻隐之心、怜爱之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中庸》中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儒家的伦理观念对历代医家均有深刻影响,对中医人文精神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说:“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爱至善的精神内涵,不仅强化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而且更加充分体现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

三、不畏艰险、一心赴救的责任精神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医生治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又谓:“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相传孙思邈即使对当时人们认为有强烈传染性的麻风病人,也不趋避推托,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治疗,甚至亲自护理。他说:“予尝手疗(麻风病)六百余人,差着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孙思邈这种视病人疾苦为己事,不畏艰辛劳累,不嫌脏怕苦,一心赴救,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家忠于职守,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品德。与此同时,孙思邈也对医生提出了明确的责任要求:医生要一切从病人出发,认真负责、不畏艰险、舍己忘我、全力救治,要具有以救治病人生命、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四、详察形侯、纤毫勿失的科学精神

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来说,工作作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工作作风的好坏对事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端庄的仪表和得体的行为举止,都直接影响到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对治疗的信心,所以孙思邈告诫医生:“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要求医生在处方用药或行针时,要细心揣摩,谨慎行事,不得出差错。切忌盲目定论、轻率行事以误人性命。此外,他还强调临证之时,行为举止要得当:“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并指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这种行为“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在当今医务工作者中仍应大力倡导和必须具备的。

五、谦虚好学、尊重同道的人格精神

孙思邈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作为医生,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如果“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则不会学到什么渊博的知识。医生“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等,及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他立志从医后,从不懈怠,他曾自述道:“余幼智蔑闻,老成无已。所以志学之岁,弛百金而徇经方。耄及之年,竞三余而勤药饵。酌华公(佗)之录帙,异术同窥;采葛生(洪)之《玉函》,奇方毕综。” “余早慕方技,长崇医道。偶逢一法,岂吝千金?遂使名方异术,莫能隐秘。”并且,“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揭示了骄傲自满的害处。而对于那些“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的医生,孙思邈则是嗤之以鼻,谓之为医者的不治之症。故医者必须“涉猎群书”,“博极医源”,才能成为苍生大医,救含灵之苦。特别令他痛心的是,学医的后生不认真。为帮助这些后生,孙氏不遗余力。他说:“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之可贵。自恨孤陋寡闻。所以悯其如此,忘寝与食,讨幽探微,辑缀成部,以贻未悟。有能善斯一卷,足为大医。”

在处理和协调同道关系方面,孙思邈反对“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提倡敬重同道,互相学习,对于其他医者“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龚延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就形象地描述过一些反面的例子:“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然而就在当今社会竟然有一些所谓的“名人”,公然提出“废除中医中药”,虽说中西医学研究方向有区别,但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治病救人,所以不管从事中医或西医的医者都是同道,既是同道就应该互相尊重。

六、贵义贱利、一视同仁的平等精神

贵义贱利是孟子性善论所倡导、体现的价值观,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之一。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一种博爱,“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贫富,不论长幼,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都同样施以深切的同情与救助,这是对病人最好的关爱和尊重,是中医人文精神的最佳体现。”。他还告诫医生到病人家诊病,“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足可见我国古代良医重义贱利、一视同仁、专心救治的高尚品德。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钱、权力、地位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小视,所以医生如何做到贵义贱利,一视同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七、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实践精神

为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能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孙思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即“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园而行欲方”。“胆大”是指充满自信而有气度;“心小”是指要时时小心、谨慎行事;“智圆”是指遇事要随机应变,不刻板;“行方”是指心胸宽阔、不贪图名利。孙思邈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既要敢作敢当,当机立断,又要细致周到、严谨慎独。既要灵活变通,不循规蹈矩,又要实事求是,不主观武断。在医疗实践中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这是为医者行医实践的准则。

参考文献:

[1]郭宏伟.古代中医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探析[J].中医教育,2008,27(6):71.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93.39l,1,367,12,337,2.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93.126,191,1,266,76,51.

[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93.39l,1,367,12,337,2.

第2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摘 要 在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真正做好高校的体育教学,除了要让同学们加强锻炼、增强体魄、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借助体育锻炼这一手段将体育精神也传递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热爱体育,真正达到健身育人的效果。本文主要讲述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高校体育教学中未能好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之后继续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培养方法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发展

其实,时至今日,关于“人文精神”是什么的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但是总体上来讲“人文精神”是一种对理想和信仰高度统一的追求,是一种对崇高的追求。人文精神是真正的追求主义,它可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人文精神还是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旦没有了人文精神,那么人类也将无法延续生命,人的生命价值将无法体现。

“人文”这一用词最早可在东周时期《周易》的《贲卦・辞》中找到出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说的“化”就是教化,“文明以止”是说文明是由人掌握的,所以叫做“人文”。

多年过后,“人文”这一词汇也有了更多的含义,它增加了“人的文化、文明、人格”这一层含义。其实,按照中国的传统,人格和道德具有相似的内涵。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体育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和健全的心理。尤其是进入到本世纪之后,中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加强体育教育的功能,并将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关于体育运动,加强锻炼注重技术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让大学生有一个好的习惯,这些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起来。其实,高校的体育教育已经远远不是那个单纯的体育锻炼的问题了,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一个媒介,成为一种方式方法,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让人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下去,有一个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受到传统“健康第一”的思想,许多高校设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与健康做了完美的诠释。总的来说,体育与健康的结合体现了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所面对的对象是高校的所有学生,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发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大学生增强了体育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所以,高校体育教育是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同时高校还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特别是在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时,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因此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作为人才的输出地,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人文精神部分的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向上,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二)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校的体育教育往往都是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大多数高校只注重对学生体育运动的锻炼,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体育这一学科是一个追求正义追求公平的学科,体育运动是注重相互竞争注重相互合作的运动。因此,对体育方面的教学活动不只是要求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更是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许多高校总是说要提倡“健康第一”,因此高校应当采取一些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包括对学生价值观、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培养进行改革,以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近年恚中国的高校体育教学逐步走向一个极端,许多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越来越片面,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些传授者已经参考了国外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这也给了高校体育教学新的希望,不过就目前中国高校所面临的问题来看,情况依然比较糟糕。

(一)教学目标片面化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通常觉得体育是一种增强个人身体素质的方法。这样的思想就会导致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是提倡健身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培养,进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也致使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教学内容竞技化

现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都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没有注意对学生意志力、态度等各方面的把握。另外,许多高校在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也会首先选择竞技类体育项目,而没有很好地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况。教学内容的竞技化虽然有可能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却丧失了体育所蕴含的一些心理素质、意志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价值,也导致人文精神丧失。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

中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作为评价,而却没有在意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自身的进步程度;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运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却没有在意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也会使学生缺少人文精神。

(四)教育过程技术化

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知识追求体育锻炼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坚决听从教师的指挥,但这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和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教师团队中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工作者,但却也还有很多缺乏教育理念、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素质较低的工作者。这也会对高校实现体育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造成障碍。

四、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一)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关注人文体育

现阶段,中国的体育教学理念非常片面、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也不丰富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高校的体育教学观念非常守旧,没有对体育的人文精神有足够高的重视程度。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高校的体育教学思想,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以人为本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强调人的个性发展,讲究要尊重人的创造性。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活动都要从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第二,体育教学要依靠和谐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第三,高校还应当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是一生的事情,让学生树立起终身都要做体育锻炼的思想,努力让学生自发自愿地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享受生活,愉悦身心。

(二)调整体育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

中国的高校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体育锻炼课程,而很少有人文教育的课程。因此,首先,高校应当改善体育教学的体系,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其次,高校体育教学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设教学课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最后,还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让学生为中国运动员而骄傲,为中国人而骄傲。

(三)优化教学方法,渗透人文精神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不应当仅仅按照老师在黑板上传授知识的方式进行教W,而是应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来,还要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首先,高校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考察学生不同能力的体育运动,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后,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应该运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中国体育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一方面增强课堂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方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如果高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将学生培养成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传递体育相关的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大学生传递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的知识,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要对体育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养,培养教师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广泛深入的人文知识。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教师大多数都只有过多的专业知识,却没有很多的人文精神传授经验。所以,高校要努力为体育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为提高人文精神打下基础。

(五)营造校园体育文化人文环境,培养人文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j人文精神的培养还与高校的环境有关,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学校的体育馆或者操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会对学生的人文精神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一些课外体育活动也可能会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意志力。运用各种体育资源可以举办一些体育相关的活动,例如体育竞赛、运动会、体育相关的讲座报告等等,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摄影、海报设计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丧失对高校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入一些人文思想的教育,把体育作为一种媒介,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定非常艰难,而且也会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工作,这需要高校的努力配合,只有高校真正将“以人为本”作为治校理念,努力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东升.论当代体育中的人文精神[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2):40―41.

[2] 杜爱俭.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矛盾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6):78―80.

[3] 陈少宇.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J].体育学刊.2014(4):30―32.

[4] 马永红.研究体育人文精神价值的意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5):140―141.

[5] 姜艺.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11(3):21―22.

第3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理论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了重大课题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人文精神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将人文精神这一重要的人格品质在学生身心中打好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之间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而人文学科是对人文精神教育的知识体系,思想品德教学正是一门以人文为主要对象的重要学科。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以后学生的人生观和身心健康。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一些事项。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扎实的知识理论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整天面对的就是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老师的个人行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思想品德教师要在道德素质、思想品德思想、个人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能做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人要讲诚信,那么自己就要在生活中诚信待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在课下干些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情。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人文精神的真实性。

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还要用丰富的知识储备来给学生具体地讲解人文精神的具体含义。古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的,所以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师还要学会接受新鲜的事物,在这个更新换代异常快的时代,思想品德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和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积极探索出新时代的思想品德教学手段和方法,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状态,随时都能够用思想思想品德的手法向学生讲解现代的一些事实,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感兴趣,对教师产生敬重感,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二、在课堂上加强人文教育的培养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综合发展,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加强对人文教育的培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将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切实改变传统的观念,真正贯彻人文思想,一切从学生本身出发,建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品质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进行讨论时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释放、人格修养以及道德情操。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以后长大成人形成有益的影响。

在课本中善于发掘人文精神的养分,在思想品德课这一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上,每一课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结合初一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本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懂得人的一生所要经历的种种困难和失败,磨炼意志,优化性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爱国主义感。在初二时结合课本上的法律知识在课堂模拟小型的法庭,让学生充当原告、被告、法官等角色,在实战中具体地理解法律的意义,并且了解到法律的作用和法律的公平,最终让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社会上见到违法的行为要勇敢地揭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初三的课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体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正确认识现实的世界所面临的人口、环境、战争等问题,使学生有一种使命感,自觉肩负起报效国家的责任,把自己和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并且落实到以后的行动中去。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人文精神的培养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健康愉快的交流沟通,对于初中教育来说,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大前提。在课堂上营造这样一个环境有利于学生自尊、自信、自强性格的培养。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就要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能力,师生之间应该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又体现了人文的关怀。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老师要转变角色,老师不再是一个威严的知识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陪伴,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的现实,成为学生的亲人,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这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学生会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感情,这种人文的关怀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保障人文精神培养的实施,改进评判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只是老师的权利,学生也应该参与其中。而对学生的评价正是人文精神的一项重大体现,可以通过自评和小组投票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向比自己好的同学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保障了学生的地位,将原来简单的评价变成对自己的反思和提高,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学生学习到了人文精神的优点。

第4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一)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人文精神发轫于文艺复兴时代,基点源于对神学和宗教的反抗,其重心在于关心人的需要,弘扬人的理性。人文精神者站在尘世去追求精神,反对宗教用天国生活来限制和压抑尘世生活。人文精神的内蕴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首先体现为人性关怀。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和人格尊严的权利,这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的体现,这种对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其提倡的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包容,关怀的重点在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本身的全面价值的体现。其次是对真理理性思考。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执着于对真理的追求,这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再次,是超越性,人类对生活生存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寻觅是其重要含义。

    (二)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1.“人本观念。”人的存在是衡量社会选择的标尺。从“君本位”到“人本位”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个巨大拐点,是一种质的飞跃。纵观洛克的学说体系,不难看出,“人本位”就是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一个重大发现。科学为人文研究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则告知科学要以恩泽人类为圭臬。

    2.“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也就是认可和尊重个人的思维理念,其是以“君本位”为靶标的。古今中外的君主无不是以“天下”“国家”为名,行专制之实。“个人观念”的反面即是专制。“个人观念”是以保护个人权利为目的,有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的倾向和行为。在这个语境下,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政府的权力是后天产生的人民授予的,假如人民认为必要,有权随时收回赋予政府的权力。“个人观念”就是民本思想,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能否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是衡量包括组织、社会,乃至政府一切行为的标尺。

    3.“自由观念。”政府的合法性的基础在于选民的认可和承认,其宗旨或者说归宿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当政府无力保护人民自由的社会,人民有权用脚投票。在人的权利体系中,自由是最为宝贵的。而只有民主的政府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是保护人民自由的政府。虽然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对于法律的缺点或优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全社会的福利”。[1]58治理社会靠的是人民能够与政府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这种制度仰赖于人类的理性。而人类的理性创造了规则,创造了法律,一切规则以保护人的自由为标尺,这是现代法制和法治的基本理念,规则的作用在于保护人的自由。规则意识应该也必须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国民的基本素质。但“如果把自由理解成绝对排除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的一种完全的独立,这种自由就会成为完全放任自流的状态。真正的自由主义,绝非恣意妄为,无法无天。

    二、民法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碰撞

    (一)何为民法的人文精神

    民法精神是民法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与内核,是民法文明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民法的最高原则。个人本位是市民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民法上的具体写照。正因为个人本位思想的支撑,民法才因其私人性、个人性,被喻为“权利法”;市民据此拥有了和强大的国家相对抗的力量,得以追求个人财富、享受个人自由。而意思自治则是民法精神的另一个层面。民法抑或私法的实现过程正是人文精神逐步实现和矫正发展的过程。

    1.私权神圣。私权神圣也就是(1)民事权利是自然和当然的权利;(2)民事权利系统是开放的;(3)私权神圣的重点在于人格权神圣和所有权神圣。[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追求利益可谓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将这种利益给予法律的确认就是权利。民法就是要为人们确定缔结市民社会财产关系与人身权利的权利预期,通过对权利的设置与保护而达到维护市民社会关系的顺畅与有序的目的。所以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以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说,民法对权利的肯定,凝结了民法对于个人价值的高扬,对于市场制度的信念,同时也隐含了对与权力、特权的冷静界定与警惕的意蕴。如前文所述,人文精神最关心的也就是个人观念与自由观念,所以,权利意识,权利概念成为民法的核心概念,这也是民法之所以呈现为一个庞大的权利体系的原因所在。这也就是先哲的“权利本位”意识的体现。

    2.私法自治。私法自治指的是“各个主体根据他的意志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原则”。[4]在现代民法体系中,私法自治已然是无可撼动的准则和基础。这一理念保障和支持个人依照自己的本意参与市场交易,使得当事人在交易中能够形成合理预期,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这一点在契约法中尤显突出。但“一旦当‘私法自治’原则的行使使社会正义遭受严重损害时,国家就必须经常有规则地干预。保护经济上的弱者的任务对法律来说不断增加”[5]。20世纪,理论界将社会控制理论引入民法体系,这是对于私法自治的约束和矫正。当然,现代民法强调的是社会控制下的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的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的认识当是更多注意传统的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上的自愿原则的共性的法律底蕴,而不应该执拗于二者在历史上存在的法学观念或语言上的些许差异,这有益于我国民法及民法文化的成熟和进步。

第5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今年1月13日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凝练和精准的关于贵州人文精神的概括。这两个“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核心概念,本义都在思辨的语境中。正确理解两个“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内涵,需要结合贵州实际,析出其“立面”与“结构”,才能进行精当读解。

两个“合一”的贵州语义

在贵州,“天人合一”的具体所指,可能不是这个概念在形而上语境中的哲学关系,也不是道士术者追求的修炼幻境,更多是一种活在民间、用在民间的宇宙观、生命观、价值观、生态观,是提纯社会思想、民众心性、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导则与操守范式。

贵州是多民族省。多民族和谐相处、相濡以沫、共同奋斗、协力争先,这种充满包容性与吸附力的人文环境,是贵州突出的特征。多个民族的历史进程和心史记忆表明,这种区域性的人文环境,并非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传入后形成的。在贵州的民族民间,精神世界的现时态,虽然交织着道、佛、儒等多个“立面”的观念,但其“零立面”,即基础部分,乃是“原生信仰”。“原生信仰”的核心是“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相安”的仪轨;民族民间建构和维系万类生命“相和相安”关系的“原生信仰”,遵照的是“万类有命、万命同尊”和“生命同源、生命平等、生命平凡、生命欢乐、生命美丽、生命神圣”的元哲学思想,并用其所形成的认知模式,接受道、佛、儒等的介入和假说。各种诞生于不同原理的文化,因此能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民族民间之“原生信仰”倡导和遵循的“理”,与“天人合一”倡导和遵循的“理”天然契合。所以,贵州不排外、不自大、不滋养称王称霸的野心,当外来的包括道、儒、佛在内的文化势能,强于贵州本土文化内生动能之后,民族民间的“原生信仰”,自然就接受了包括“天人合一”在内的说明力较高的术语概括和逻辑演绎。久而久之,贵州这片孤寂的山地,就沉淀出了能够用“天人合一”概括的人文精神,成为不同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乐园。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的学说,是行动哲学的高度凝练和精确概括。

贵州是“知行合一”的思想产地。自阳明心学诞生以降,数百年来,黔地精英多以“知行合一”作为思想行动的模范,锤炼品格、提升品位,砥砺意志、增强能力。经“知行合一”思想的长期化育,贵州的世代英雄和各方贤达,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智慧、德操品性、胆气魄力,具有大山的高度、泉水的纯度和岩崖的硬度,具有类似于阳明先生特有的那种峻奇的风骨;黔地之众,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是质朴而和顺、重义而轻利、贫苦而欢乐、隐忍而顽强,不乏奇志,不乏创想,总能在重大历史关头挺身而出,大义凛然,无私无畏,死而后已。

“合一”之要义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结果都是“合一”。“合一”,白话是何意,具象是何态,应当明白。

“合”,本义是“闭口”“咬合”。其在生产劳动中的含义是“散件组合”,是“结构”或“结构化”。其哲学含义是“实践”和“构建”,是行动过程。“合”的必要条件是“有”“需”“严”“能”。“合”,遍及世事。“合”是“和”的根本基础和实现方式。没有“合”,就不可能有“和”。

“一”在中华传统哲学中是一个高度抽象而内涵丰富的概念。实践层面之“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一”,是我国古代算术明确定义的用以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整体一”,是大师巨匠用以表达思想与行动、技艺与工具、道德与操守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的“一”。

“合”与“一”组合出来的“合一”,更多是哲学的概念,语义是“组合成整体一”或“结构成整体”。它描述的不是领悟的最终境界和最后的状态,而是不断迈向更高境界的行动过程。即,“合一”是行动,是不断构建完美的行动和不断使行动更加完美。

以“合一”为法,概念和具象贵州人文精神,必须认识贵州人文精神的母体,这就是贵州历史文化的整体性,贵州人文的现时态与历时态,以及代表贵州人文的点线面。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贵州人文精神是如何“合”起来的,合成的“一”是怎样的状态、怎样的结构、怎样的强度,进而预见这个具有“类人生命”的“整体一”的存在能力。

贵州现在的辖地,是由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的边角地带割来“合”成的“整体一”。贵州的主要民族,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背景下从不同地方迁来的,是以贵州生境的安全性、生活的自由性和文化的宽容性为纽带,缔结而成的具有“整体一”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贵州文化的底蕴,有巴蜀文化的特点,有湘楚文化的内容,有滇桂文化的韵味,有黔地原生文化的根基。这样的本原结构,使得贵州不仅具有对内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涵养与容量,而且具有对周边区域保持无缝衔接的亲和与谦逊。600多年的历史已然证明,贵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重大关头积蓄反击力和再生力的战略后方,是我国大西南社会环境“致序”、政治生态“致优”的战略要地,是民族和谐“立模”、文化生态“立范”、自然生态“立藩”的精神高地。在大生态、大数据、大交通等新的“结构力”和“结构方式”作用下,贵州更是我国大西南“合”力的关键。其可能“合”成的“整体一”,会远远大于行政区划的范围,贵州应当提早为此准备足够的雄心与魄力。

丰富和发展贵州人文精神

贵州的人文精神,是贵州各民族适应环境条件和历史变迁的哲学思想、智慧知识和经验理念,不断接纳新的优秀文明基质,叠累而成的“整体一”。它的“第五立面”特征是:多元、多样、多彩;它的“中轴线”是:珍视和用好历史累积下来的成熟智慧、有用知识、成功经验与深刻教训,认同和尊重全民普信的最大共识、全民默认的公理框架和全民接受的观念系统。

贵州的人文精神不是固化的,而是不断充实新的基质、不断发展新内涵的演进过程。其自主发展的内动力,来自贵州各民族主动融入国家体制,构建贵州历史文化整体性的愿望与行动,来自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在整体性之下保持多样性、在多彩性之下突出代表性的“自组织”机理。

贵州的人文精神,根本依托是以贵州为原产地、传播地、成熟地的思想智慧,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包括王阳明先生在内的万千英雄、贤达和无名智者,渐悟与顿悟的累积。这些思想智慧,是思辨与行动的互相证实,富有心性的灵气和贵州的地气;这些思想智慧,重成效而不是重程序,重笃行而不是重巧思,是行动的自觉与自规。

第6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

1、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精神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坚持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又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已经存在的客观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2、人文精神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注重意识形态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其思想政治水平不落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对社会主义高度认可,并最终在思想指导下付诸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关爱人生,伦理至善,求善、求美、求自由的精神,重视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趋势

人类社会文明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之后,物质文明已经日趋完善,科技飞速进步,客观物质世界正以人类需要的样子在被改变。

当下,当科技已经极大的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发展似乎是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是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我们的发展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经济而发展,为了强大而发展,却很少为了我们的精神需求而发展,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发展。当我们的经济、国防、政治步入正轨,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精神文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也就客观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并驾齐驱,更多的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关怀。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能性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互相对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科学精神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渴求,尊重客观规律及事实;人文精神侧重于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精神需要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使科学精神中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有更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即尊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终极目的又是人文关怀的学科,科学精神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能性更高。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

单单只注重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培养教育,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会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产生障碍。这样大学生往往存在理想信念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现象严重,社会责任感不强烈,缺乏奉献精神。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培养会动手、有思想,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如果高校教育中还不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很有可能是个有极强动手能力,缺乏责任感的不定时炸弹,这无疑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切实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融合,就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应仅仅只重视培养有知识、会动手的大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会工作的“机器”,以往大学教育过分注重科学教育,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大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能比翼齐飞。应当树立起追求自由、科学与创新的理念,以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头等大事。

2、及时更新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当今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必须要及时的更新换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高校教育的其他学科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性,因为它必须要进行的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及政治方针的宣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时刻紧随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教材的及时更新换代,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有效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借助这种形式能够发生互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会议、活动、课堂教学都能成为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4、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熏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一个优秀的高校少不了优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主要导向,涵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虽然大多数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但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能够通过自学等方式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弥补课堂的不足之处。

5、应用合理有效的检验方式

一种教育体制,教学体系,教材结构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检验,高校应当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合理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检验方式,而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评价检验,教师在教育教学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丝毫不能忽视包括教育体制,教学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作用。只有综合全面因素的考评制度才是合理有效的,符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当然,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何,而不是大学生的试卷做的怎么样,分数高不高,应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6、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育者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教育者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学习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念的影响,满足受教育者在特定阶段的发展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又要注重熏陶与灌输相结合,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及发展需求,以满足大学的全面发展要求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渠长根,耿金虎.论活动和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彭晓燕.当代大学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科学中国人,2015.03

[4]袁张帆,黄瑞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江西社会科学,2010.07

[5]张明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转变与人文精神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9.06

第7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20世纪以来的社会问题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问题。20世纪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似乎证明科学是无所不能的。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又表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却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也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价值问题,也不可能无条件地导致社会进步。

2.重视人文精神的必要性。纵观20世纪以来的社会现象,我们只有科学和人文并重,才能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有育才和育人相结合,才能扭转教育的偏差。所以在新的世纪里,课程改革要突出人文教育,基础教育要强化人文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3.新课程改革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等,即学生应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对人文精神的解读

1.“人文”的含义。在中国,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在西方,古希腊中的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现在,一般把人文定位于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这些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动、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思考。

2.新课程改革重视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中心内容。在新的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而必须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三、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应突出的主题

1.人与自然的和谐。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人类开始了一场对自然的疯狂征战和掠夺,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巨大的破坏: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我们今天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和交流。

2.人与社会的统一。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文明世界里,出现了人与社会疏离的现象:“自我化取向”、“现实化取向”和“物质化取向”。这些功利化的倾向使人类社会被异化,出现了危机。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典型示例宣染气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合作。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之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与别人交往、打交道。但人与社会的疏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相互不信任,人与人之间失去温暖的友情和团结的生机。因此,构建人情化的生活世界是人们能够正常生活、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一个社会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培养人们的关爱情怀,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同时通过历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善于和其他人进行合作,一个人的发展也是有限的。

4.人格的完善。人文精神以“人”为核心,高扬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与尊严,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格完善被视为人文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人文精神落实在人生态度上所提倡的精神品位和人格修养,所遵从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申明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天仍然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

5.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清晰昭示:文明的交流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构建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因此,历史教育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已文明的尊重、宽容及至欣赏,是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四、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突出人文精神

1.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确保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的状态。

第8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葛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逻辑序列中,“人文”当是与“天文”相对应的范畴。《周易》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是指天象的变化,可理解为自然;所谓“人文”是指文明,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创立。是以人之所以异于万物者为价值支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建构,表征着人类作为类存在对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人的世界的理性审视和现实关切,以及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显现之实然与应然状态的最初自觉。其精神实质则是强调个体修养的内向式超越以达致全社会人伦和谐为主要价值目标的“人道”。

    “人文主义”一词(德语hmnanismus)因温克尔曼、荷尔德林和席勒等人的倡导而在18世纪的德国首先出现并逐步流行,后被英译成hmnanism,用来指称人文主义者的一般思想倾向—人的美德、修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人文主义”是在“人学”与“神学”的对立中才获得了自己丰富的规定性:人居于世界和价值的中心,人以对自身的生存关切和对世俗生活的无限热情摆脱宗教神学的一元化专制侄桔,高扬人的理性、自由、价值和尊严。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文化传统中的“人文”或“人文主义”虽然共同表达了人类对人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这个人的世界的文化、理、意义与价值关切,但二者的蕴涵各有侧重。“人文主义”因特定的宗教神学背景所致,其复兴的“human-ism”不仅有传统“三艺”,“四艺”,的内容,更包含通才教育所需要的一切世俗文化,以与神学相对抗,确立人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而中国的“人文”处于弱宗教文化和强世俗文化背景中,它们俱为世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分别具有鲜明的人生哲学意蕴和自然科学特征。

    人文精神是“人文”或“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核和价值依托。从“人文”和“人文主义”的思想缘起与历史流变来看,人文精神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人文精神始终以人的关怀为主题,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格局和历史命运;其二,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特征和理想性指向,立足和反思“实然”并不断地追问“应然”,是人文精神的价值目标之所在;其三,人文精神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hism),其价值视域涵摄人所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

    我们今天所讲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以人所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为中心,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从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以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为终极价值指向,从人之价值、意义、目的、权利、义务、责任、良心、道德诸角度追问和探寻个体完整人格、完美人性(即人之应当如何),追问和探询社会理想关系、理想状态(即社会之应当如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即世界之应当如何)的人类精神。

    二、人文精神的哲学意蕴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

    人文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本质的外显,是人性中精神属性的体现。人性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为人所特有的普遍共同属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的。人文精神根植于人性之中,并随着人性的变化而变化。当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后,人的精神需求就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意义和价值,人不是物,不仅有本能,而且有尊严、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想、有追求、有道德、有创造。人不是物的奴隶,人追求的是要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人文精神关心神性和物性统一的整体的人,既熏视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也重视社会发展和精神享受,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最高的理想。

    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文精神是人对自身本质、价值、终极关怀和在世界之中的地位的根本看法和不懈追求。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视为价值世界的核心。人文世界及其建构和发展与世界观有紧密关系。世界观不同,人文追求和人文精神也不同。当代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当代精神的精华。人只有以人为本原才能以人为目的,只有以人为目的才能以人为本原。因此,人必须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以自己为终极关怀。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与愿望,保证人的幸福和发展。人文精神从而也就成为社会的经济运行、政治法律、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及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导向。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强调人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强调人贵于物,精神重于物质,突出不以物而奴役人的人道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代人文精神强调共利精神和双赢精神。共利精神是公益精神,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挖掘、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精神。共利既提倡利他和共同利益,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又尊重个人正当权利的保护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培育个人的创造性,为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创造条件。

    人文精神在文化的积淀、凝聚、孕育中形成,凝结成人们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理想信念,同时,它又以人的精神品格铸造着人类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内在的灵魂。理性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也是人类文化中不朽的篇章。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属于知识论的范畴,真理是人类追求的第一个理想目标,对真理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之一。“善”归于道德范畴,善是以真理为前提,是人的一种思想道德境界,善的极致之处就是爱。因此,善是主体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实现,是人性完善的境界。“美”具有艺术价值,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是人的最高理想境界。“无论谁要追求人生的理想,都必须认真考察支撑着真、善、美这些价值的爱。爱是使这些价值得以实现的动力。它们的价值表现在既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整人际关系,给人以偷悦和享受;又能够开阔人的眼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陶冶人的情操从而达到对外在自然和人性的超越。人类正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以摆脱自身的局限,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以求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公民文化建设

    人文精神是人性精神本质的外显,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体现着对人是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是人类文化的内在灵魂,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

    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人,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概言之,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人与输出,尤其是输人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匡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概言之,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于,公民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宽容意识。

    从公民文化的内容来看,其核心内容就是号召人们反对狭隘和专制,提倡民主、法制和科学,实质就是要唤醒每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尊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唤醒每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改变人的非理性状态,成为理性主宰自我的人。也就是用人文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中,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几乎贯穿于始终。以人为本,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有三层含义:在古希腊,人不是“自然物”,而是区别于植物、动物并高于它们的独特存在。人有智慧,有语言和思维,有技艺和发明才能。人从自然中凸现出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不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不是“赎罪”,而是获取幸福生活的过程。今天,人本精神意味着人既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的附庸。人不再是物的奴隶,人追求的是要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最高的理想,作为创造力的基础,人自身的自由发展成为人性中的核心理念。人性的本质要求外化为人文精神,它彰显着人性的精神诉求,追求着人性完善和人格的完美。

    在公民文化中,民本思想之民是指公民,是主体。现代民本思想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确定了公民之间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界定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一种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伦理。首先,民本思想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的独立。在高度发达的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中,任何公民无论在社会关系还是在政治关系上都不存在依附关系,他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怀疑的权利,有理性判断的能力,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的独立、个人就能更充分地挖掘自己的能力,整个公民文化就会充满生机。其次,民本思想强调公民有权利和自由,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社会生活各方面法律化、制度化。在高度发达的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中,公民共同制定法律,用以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同时每个人必须遵守法律,不侵犯和剥夺他人的权利。每个人的行动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才能自由,离开法律就没有自由。

    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在公民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应构健不为外物所役使的主体精神。人的主体精神,确定人在外部宇宙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确立人的支配地位和价值,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主体意识,充分培养、发展和利用人的主体能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原则,而且是人类主宰自己命运、不断求得发展所必须的环节。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丰厚的物质成果,而且也使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逐步提高,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不断进步。可见,保持不为外物所奴役的主体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21世纪迈向成功之路的重要的精神动力。

    公民文化塑造赋有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就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转型而言,虽然以经济现代化为契机,但人文精神所体现的对个体现实生活的自亩、幸福权利的尊重与宽容,对人的生命与价值的关怀与尊重,对真善美的文化精神的追求,是公民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公民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人文情怀、主体意识与现代性人格。因此新时期人文精神的重点在于凸显个性,拓展能力,培养以德性为根本,以能力为基础的具有主体人格和实践智慧为特性的现代公民。

    以真善美为导向,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公民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与他人都是相互依赖的,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每一个公民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都应从社会伦理道德出发对自身行为作出价值判断。凡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尽心尽力地去实施,凡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坚决地制止它。在这里也就产生了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善恶观念。一个不懂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会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作出种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因此,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是一个能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社会。公民社会培育的公民文化是以真善美为导向,并以此为价值标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的公民。

    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从而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科学的价值观下的义利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义利观,即利已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相统一的新型义利观;最后科学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政治参与是作为独立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的个体参与。

    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应付现实的能力,而且更是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人自身诸种复杂而对立的素质中的一股整合力量。公民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

第9篇:人文精神的含义范文

《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规定了学生要具备描述和阐释事物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术语完整地描述和阐释问题”。在高考历史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由此可见准确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在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平时学习、考试答题过程中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一、准确阐述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在平时学习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失本文由收集整理

误,在阐述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性的问题。如:评价历史功绩,一些学生认为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就是结束了封建制度。而君主专制是政体,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思想上的等等,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学生却混为一谈。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中:

第一,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而各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含义又不同,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第二,完整归纳历史概念的内容,运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如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但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封建统治需要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到史论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答题时,用口语,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缺乏科学、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要求,多用历史学科语言解答。

例如:(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状况,要求对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中国封建时期农业经济的特征进行概括描述,通过调动、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要求的时代特征描述。依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铁犁牛耕;③精耕细作;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三、教师教学中使用学科语言要规范、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