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

第1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1.安全问题制约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开展安全工程实验是研究煤矿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通风等与煤矿安全息息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室内有瓦斯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用电、消防等安全问题都是制约实验室开放工作开展的基础问题。2.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实验室是开放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之初,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很少有本科生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通过与学生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得知,很多学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更不知道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开放类型、开放时间、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实验室开放的效果。3.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实验室开放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时数势必大幅度增加,单靠专职实验人员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实验指导工作量的需要,因此就需要理论课教师参与到指导开放实验项目中来,而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重点是理论知识,因此他们的实验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二、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为了确保开放实验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实验室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读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的实验项目重点强调本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验并实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负责供气、供电、开机,实验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负责停机、断气、断水、断电。2.加大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这一影响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新生入学教育是进行宣传;(2)理论课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进行宣传和解释;(3)班主任老师在开班会时进行宣传和解释;(4)在安全工程学院网站上《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计划表》、《实验室开放学生申请、教师工作流程》(见图1)等相关详细信息,学生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请工作。3.成立教研组,提高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力量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问题,我院要求所有副高级以下职称的理论课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成立了通风安全、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火灾防治、机电安全等五个实验室开放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教授或副教授任组长,并由几名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由教授或副教授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实验能力进行指导,同时规定青年教师要定期进行提高实验指导能力的研讨。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放实验的指导力量,我院还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制度,即对一部分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并熟习与实验室有关的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能够具备组织同学学习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及指导简单实验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

三、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效果分析

两年来,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由原来的只有在上固定实验项目是使用到现在的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随时都可以使用。(2)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也有了普遍提高。(3)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两年来,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共计2046人次参加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82人次参加开放实验。安全工程专业15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与指导工作。

四、结语

第2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模式;开放类型;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实验室开放是指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开放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室开放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实验室大多只是为了配合某一门课程而有针对性地开设几个实验,以便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深化,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们很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工科类相关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部分的工矿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不仅注重其在校期间的理论课学习成绩,而且更加注重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为此,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2]。

一、实验室开放类型分析

当前,国内各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类型主要有:(1)既定实验项目型;(2)学生自拟课题型;(3)自选实验项目型;(4)学生创新项目型;(5)学生参与科研型;(6)学生科技活动型;(7)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型;(8)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开赛前开放)型;(9)对校外开放型;(10)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型[3~4]。

二、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类型

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实验室总面积563平方米,现有实验设备120种型号266台件,总价值600余万元。下设瓦斯实验室、煤尘实验室、火灾实验室、通风管道实验室、通风参数测定实验室、通风网络解算计算机室、瓦斯抽采实验室、机电安全实验室等8个分室。承担着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及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本实验室对以上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放,结合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本实验室目前开放的类型主要有:(1)既定实验项目型;(2)自选实验项目型;(3)学生参与科研型;(4)学生科技活动型。

三、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问题制约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开展

安全工程实验是研究煤矿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通风等与煤矿安全息息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室内有瓦斯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用电、消防等安全问题都是制约实验室开放工作开展的基础问题。

2.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实验室是开放的

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之初,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很少有本科生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通过与学生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得知,很多学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更不知道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开放类型、开放时间、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实验室开放的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

实验室开放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时数势必大幅度增加,单靠专职实验人员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实验指导工作量的需要,因此就需要理论课教师参与到指导开放实验项目中来,而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重点是理论知识,因此他们的实验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四、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

为了确保开放实验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实验室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读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的实验项目重点强调本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验并实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负责供气、供电、开机,实验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负责停机、断气、断水、断电。

2.加大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宣传力度

针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这一影响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新生入学教育是进行宣传;(2)理论课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进行宣传和解释;(3)班主任老师在开班会时进行宣传和解释;(4)在安全工程学院网站上《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计划表》、《实验室开放学生申请、教师工作流程》(见图1)等相关详细信息,学生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请工作。

3.成立教研组,提高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力量

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问题,我院要求所有副高级以下职称的理论课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成立了通风安全、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火灾防治、机电安全等五个实验室开放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教授或副教授任组长,并由几名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由教授或副教授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实验能力进行指导,同时规定青年教师要定期进行提高实验指导能力的研讨。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放实验的指导力量,我院还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制度,即对一部分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并熟习与实验室有关的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能够具备组织同学学习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及指导简单实验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

五、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效果分析

两年来,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由原来的只有在上固定实验项目是使用到现在的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随时都可以使用。

(2)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也有了普遍提高。

(3)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两年来,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共计2046人次参加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82人次参加开放实验。安全工程专业15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与指导工作。

六、结语

实验室开放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但实验室开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学院、理论课教师、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实验室开放模式与管理办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芬,刘中成,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81-183.

[2]彭儒武,徐海花.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129-132.

[3]易黎.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23-225.

第3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1.教学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

(1)教学实验室的设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注重效益。

(2)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学实验室原则上只设院、部集中管理的实验室,不重复设置实验内容相同的公共课教学实验室。

(3)学校教学实验室的设置、调整、撤消与合并,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

2.正式建制的教学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教学实验室必须有规定的教学实验工作量,必须有明确的建设方向和长期稳定的教学任务。

(2)有完善的实验室建设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按上级批准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任务以及现有条件为依据,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实验任务、考核标准等内容。

(3)具有与完成教学任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应在30万元以上。应具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实验用房及场地,教学实验室生均实验用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总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

(4)有相对稳定的专职实验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3人。应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

(5)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3.教学实验室设置、调整、撤消与合并的申报和审批手续

(1)因教学需要新建实验室,应由院、部根据学科发展进行充分论证,提出筹建规划,经资产管理处会同教务处共同审核,报学校批准。筹建工作结束,由资产管理处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学校人事处备案,由学校正式公布实验室建制。

(2)批准筹建实验室的同时,由院、部聘任(任命)实验室主任,报人事处备案。

(3)因实验教学任务变动需要调整、撤消或合并实验室,由院、部提出申请,资产管理处、教务处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批准。经批准调整、撤消或合并的实验室,由资产管理处报人事处备案,其所属的房屋及仪器设备等资产由资产管理处负责统一调配,所属实验技术人员由资产管理处会同人事处提出调配意见。

(4)正式建制的教学实验室,长期不能履行教学实验任务的,由资产管理处会同教务处进行核查论证,提出调整或撤并意见。

4.正式建制的教学实验室和经批准筹建的教学实验室有资格申请核定人员编制,建立资产账户,按教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4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高校计算中心 实验室建设 管理方法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得以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的一种工具,这也使高校中计算机教学得以普及,不仅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需求也日益增大。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就是为了满足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的实验平台,它主要承担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包括课外开放、课程设计和考试等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针对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经验体会。

2、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生源扩招,原有的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学校也定期补充机器,这就导致了机器购买和已使用时间参差不齐,机器运行速度快慢不一;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实验室几乎全天处于运行状态,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了计算机故障率高,硬件维修任务较重[1];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由于操作能力及其个人素质的差异,导致的病毒入侵、玩游戏等现象也屡禁不止。以上问题都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3、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法研究

3.1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想管好计算机实验室就要建立一套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想适应的制度,制定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一般讲,制度应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及防护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等,并将制度在墙上醒目位置张贴,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认真遵守,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要维护好计算机,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使这支队伍团结、有战斗力,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客观反映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绩,在职称评定等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这对留住高水平的实验人员,稳定实验室队伍很有必要。二要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教学的质量、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积极提供实验室人员参加学习、科研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三要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实验室工作如果任务分配不明确,往往会造成实验人员降低工作热情。必须把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工作量,灵活地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调动工作积极性,年终考核也可以有十分明确的依据。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应该爱岗敬业,努力探索创新,做出好成绩。

3.3 建立一套完善的硬、软件维护和管理体系

(1)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精密的电子设备,对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及电源稳定性都较为敏感。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是延长硬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打开机箱检查接线、插口等有无松动。内存条、显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净,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等一些常见故障,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关闭显示器,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禁止带电拆卸设备,维修时要先释放人体静电,可以用手触摸大的金属外壳,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干手后再行操作,以免产生静电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3]。

(2)课堂教学软件管理:传统的实验课教学都是基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单机辅导和交流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既不科学,又使实验课老师负担过重。目前我校计算中心安装和使用了万欣多媒体教学软件,该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了局域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教学广播,可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功能。具有屏幕广播与点播、屏幕监视、屏幕录制、同步文件传输、提交作业、联机讨论、远程命令、获取远端信息、电子教鞭、电子点名、电子举手、黑屏肃静、远程开关机和重启、班级和学生管理等许多功能,可以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管理,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减轻教师负担,有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3)数据安全与维护:第一、采用硬件保护卡。现在我校采用联想电脑提供的硬件保护卡,可以防止同学们在不熟操作或误操作时,将计算机系统文件删除的情况,也能有效的控制优盘病毒的传播。保护卡会大大减少了安装计算机系统信息的次数,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进行。第二、使用网络对拷软件。我校采用联想电脑网络对拷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装机速度。使用这一软件必须要求首先作好一个母机,其它的计算机应与母机的配置相同。在母机上将硬件和软件都安装配置完成, 局域网内在DOS状态下的母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互相联接,并启动软件。在母机上选择“ 发送机”命令后,再选择传送的数据内容;而其它计算机上选择“接收机”,在母机接到一个信号后,向其它计算机发送信息;其它计算机接受到相应的数据信息,根据系统传输内容的多少,传送的时间长短各有不同。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管理制度、师资力量、以及软、硬件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使计算中心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宇鹏.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224.

第5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231-02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开放是进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

青岛农业大学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是由山东易创电子公司开发的显微互动教学系统,配置了40套学生用机和1套教师用机,由数字化多功能数码显微镜、软件教学平台、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块、双向语音交流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组成。实验室投资较大,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和实验室的利用率,2009年开始进行开放管理和建设的探索。

1 信息化建设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隶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微生物学实验》。面向全校生物类课程及学生开放后,课程数目及使用人员显著增加,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在硬件条件上,建立了监控系统,对实验室进行24小时监控运行,主控室设置在实验中心办公室,由实验室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根据使用时间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软件条件上,我们开发了一套网络预约系统,在校园网上运行,供全校师生预约使用。该系统除主要的预约功能外,同时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设有指导教师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科目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和实验安排管理等。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室介绍、配置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员等。实验中心各实验室的有关信息,同时搜集各高等院校公开发行的实验课件做成网络实验库,并链接至国家精品课程,供使用者参考。

2 实验室管理

2.1 管理人员保障 青岛农业大学的实验室管理实行校、院二级制管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中心由学院院长担任中心主任,下设1名副主任。每一教学实验室均配有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义务,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实验室开放以后,使用时间延长,为了减轻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我们采用勤工助学人员进行辅助管理。每学期初,根据勤工助学学生的上课情况,合理安排好值班顺序,在每天实验技术人员下班之前半小时进行交接,并做好记录。

2.2 管理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规则》等规章制度,学院制定了《实验室预约开放管理办法》和《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开放实验室根据本实验室的特点还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如《互动显微镜室开放管理办法》、《互动显微镜室的安全和卫生制度》等,维护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使用人首先进行网上预约,并填写《实验室预约开放申请表》和《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申请表》。由管理者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和实验项目,统筹安排,签字批准。使用时,使用人首先学习有关的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然后才可以使用,使用后要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及实验室使用记录。实现了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

2.3 安全保障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的仪器主要是电脑和显微镜。电线分布密集容易发生火灾,为此我们除了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以外,还要求每位使用者在使用前都要学习《互动显微镜室的安全和卫生制度》,尽可能减少意外的发生。

计算机是常用的工具,而图像采集需要存储设备,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有U盘或MP3等移动存储设备,这些设备在许多机房使用,非常容易感染病毒,一旦其设备携带有病毒,并在实验室里使用,会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甚至整个局域网瘫痪,严重威胁到正常的实验教学。为此我们安装了硬盘保护系统。并要求学生把文件放置于桌面上,用完删除,实验技术人员会在每周一上午进行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

显微镜属于精密仪器,镜头的保养尤其重要,我们除了要求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擦拭镜头外,实验技术人员还会定期进行全面维护,延长镜头的使用寿命。

实验室配有监控系统,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管理者发现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时,有权处罚。管理制度规定第1次违规可以当面纠正,第2次违规给予警告,第3次违规可以停止其使用权。

3 实验室开放的实施

3.1 实验室的开放时间 可分为随时开放和定时开放,使用时均需要预约。

随时开放主要针对数量较少的使用对象。实验室管理员在开学第一周,进行仪器保养和维护,然后根据实验教学计划任务的安排列出时间表,在预约系统上,供使用者参考。使用者通过网上预约,事先向实验室提出要做的实验内容和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只要实验室没有计划教学实验任务及实验设备满足预约要求,使用者就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实验。

第6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55-02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当代医学生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时代需求。实验教学是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场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好坏。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实验室管理,为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服务。

2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医药卫生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等医学院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实验教学应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理论教学应为实验教学服务。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要求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1]。

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许多新方法新技术也在此产生,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实验教学的质量。近年来,由于国家和高校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视,对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大力支持,实验室的各项资源不断增多,将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规章制度不仅是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也是对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实验室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约束实验室人员的行为,使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化,还可以对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2]。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与要求,使实验室管理制度更具科学化、规范化,是实验室有效开展日常工作与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3]。

吉林医药学院预防医学实验室利用率较高,共承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卫生学等5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为本科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课题及教师科研提供支撑。由于学生、实验课带教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且实验员少,增加了实验室的管理难度。以预防医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并完善实验室工作的管理规定,如实验课带教教师责任制、仪器设备与易耗品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式管理规定等。只有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并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充分合理使用实验室,才能确保科研与实验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4 加强仪器设备与易耗品管理,保证实验教学有序进行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不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随之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专人专管,使用仪器设备必须申请并完整填写使用记录,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的要求。另外,由于预防医学实验室承担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项目繁多,所需试剂、耗材等消耗量大,如果管理不当,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为此,根据实验项目对试剂及耗材进行分类管理是相当必要的,每门实验课的带教教师负责统一领取每次实验课所需的试剂及耗材并进行登记,课后及时收回。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情况建立电子档案,方便随时查阅其使用、维护及库存等相关信息。只有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的管理,充分利用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

5 重视对实验员及实验课带教教师的培养,提高专业素质、管理及教学水平

在高等医学院校中,一个建设完备的实验室不仅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精密的仪器设备及试剂易耗品,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起关键作用的人员因素。合格的实验室人员必须具备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精湛的实验操作技术、科学的管理能力及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更好地完成实验室的本职工作。实验员及实验课带教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力量,其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的高低,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实验室建设的日趋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不断扩充,需要实验员与实验课带教教师在自身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高,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实验室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就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应注重对实验员及实验课带教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专业技能的提高创造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实验员参与教学及科研研究,并安排到其他医学院校重点实验室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经验,为更好地开展实验室管理及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6 加强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开放式实验室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在时间上的开放,也包括在内容上的开放,即实验项目、实验课程及研究课题的开放[4]。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结合预防医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学校着力推进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目前由于预防医学实验课程多,实验项目繁杂,而实验课学时又相对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熟练地掌握该项实验的操作技能。定期开放实验室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相关实验操作,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由于实验室数量有限,为避免与学生实验课冲突,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教师科研等必须在无实验课的情况下进行,利用课余时间及休息日对实验室进行开放,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还可以保证实验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7 结语

总之,从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实验员及实验课带教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以及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是高等医学院校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要积极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殷静燕.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风,

2015(5):247-254.

[2]张聂炎,范宪周,王兴邦.高等学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作用、制定要素及质量依据标准[J].中国科技论文,2002,

19(1):104-107.

第7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教学评价 实验室建设 以评促建

1 抓住契机,以评促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检验高校的教学质量。以此推动高等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工作,使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效果显著。不久,军队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随即展开,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有必要抓住教学评价之契机,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转变观念,完善基础实验室硬件设施、实验教学环境、教学单一模式等,推进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2009年总部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大学领导高度重视,于2006年成立“评价与建设领导小组”,把评价工作作为大学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教学评价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高校普遍对实验室工作、实验教学及实验课教员重视不够,认为实验室只是教学的辅助部分,实验教学是理论课的附属手段,由于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实验教学工作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与依附地位,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过:“科学毕竟有90%的是实验活动,科学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和提高办学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索性是其它教学环节所无法取代的,对培养学员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具有特别的优势,在影响学员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 持续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

物理实验室部分仪器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内容落后等状况一直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本科教学评价体系指标要求,大学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使实验教学规模和层次得到明显提升。

2006年学校对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场地、教学环境、设施等进行摸底统计,明确建设目标,并出台实验室建设三年规划,07年投资150万元,建设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物理研究创新实验室,填补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空白。2008年学校持续追加投入170万元,建设物理演示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和智能物理实验室,实物实验项目由原20项增加为现有的42项。对物理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跨越式改革,扩大实验教学面积,从原有的640平米扩大为现在1500平米,使传统的一室单项目实验教学改为一室多项目实验教学;利用展板进行墙式、走廊式教学;彻底改变以往实验教学模式,实行实验课程网络选课、网上预约,刷卡上课;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开放自主式,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目前,实验室二期建设第二步计划正在实施,对实验室建设中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补充与完善。

按照教学评价要求,通过加大投入并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我校物理实验室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上得到实质性改变,实验项目增多且实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规模和层次,另外,实验室的装备、环境和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教学评价要求并通过大学专家组自评检测。

4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开展正常工作的依据和有效保障,是反映实验教学工作和管理水平的标志,是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本要求。

我校物理实验室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完善了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大学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规定”、“物理实验教员守则”、“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管理办法”、“物理实验网络选课指南”、“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规则”等十余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印制手册、制作墙面展示框等加强宣传力度,各项管理办法的实施,使物理实验室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有章可循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有序,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

5 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创新理念

实验教学长期以来固守按部就班的施教模式正在被逐渐打破,从教材编写到实验教学形式,都体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这是基础实验教学的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迎接军队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利好形势下,我校物理实验室以总部“物理实验室建设标准”为依据,对实验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是对实验教材进行必要的项目增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淘汰简单验证性实验,使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总部6:3:1要求。二是扩大实验项目的可选择性,每学期学员在15-16个实验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10-11项,在开放自主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实验内容。三是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在实物实验教学的同时,开设虚拟仿真实验,有效地扩大了物理实验的数量和训练范围。四是实行分层次教学,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设计实践,再到研究性探索实验——“三小”创新活动(小制作、小改进、小论文),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学员实践能力从初步掌握、灵活应用直到创新突破的过程培养。

教学评价工作对推进物理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所以,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时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超前思维,勇于实践。努力实现基础实验教学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质性跨越,为我校物理实验教学特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凤荣,张向阳,冯彬等.实验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27):126-129.

第8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关键词 多学科 交叉融合 创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完善,地方高校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基地。华北理工大学作为河北省地方骨干院校,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大力支持下,集中优势资源,累计投入400多万元,于2013年建设完成了2500平方米的以升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是以秉承“创新、创意、创造”三创理念,鼓励学生们“勤学、勤思、勤辨”三勤精神,采取学校统一资源配置、实验室自主管理、校院共同建设的运行模式,以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资源优化、功能集约、开放合理、运作高效的创新实验中心。

1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平台

1.1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学科交叉融合对于科学进步、知识传承、人才培养意义深远,以组建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团队为纽带,精心设计综合性研究项目,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与,发挥专业特长,加强团队合作项目训练,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升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涵盖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艺术学、数学、矿业工程等30多个专业,每年能容纳500余名学生开展各项创新活动。中心目前建有机电创新类、设计创新类、软件开发类、实践创新类、模拟仿真类等共16个实验室。中心融合了多学科在一个创新平台共同开展创新活动,因而可以更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

1.2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实现

中心按学科分为五大类,其中学科交叉融合既包括同类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也包括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前者体现在相同或相似学科类别不同专业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融合、后者体现不同学科类别专业实验室之间,通过设计创新实践项目,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参与科研训练,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1.3同类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如机电创新类平台面向机械类、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推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引导的组织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教学内容的融合,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自动化等方向多学科教学实践内容。通过共同设计创新项目、共同开展创新课程、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协作参与科技竞赛、共同组织项目验收,从而实现了同类学科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全面融合。

1.4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多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华北理工大学作为集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更多的构建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其中文理融合、工科和艺术类融合、工科和管理类融合等。如工科实践类与设计创新类学科融合案例:基于工科类的矿业创新实践作品工作室与基于艺术类动画工作室共同合作,完成了“竖井多绳提升与井底车场动漫演示模型”创新项目,将动画艺术与矿井运输与提升过程相结合,用动画艺术演绎传统实践作品的魅力。在本项目中,项目成员运用Maya等软件,以矿山实际提升与运输系统为基础平台,对矿山竖井多绳提升与环形井底车场系统等进行了建模,以竖井多绳提升与井底车场的演示动画模型的展示效果,实现了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在矿业实践作品大赛中获奖。

1.5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心探索将创新实践教育有效纳入本科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将创新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以科研项目训练和学科竞赛双驱动的培养模式。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创新实践课程为载体,以科研项目训练、学科竞赛为双驱动,通过开展各种创新项目训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创新课程为载体,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协调、沟通、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发符合中心各实验室特征的创新实践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创新课程针对小班教学、实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学生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给他们在就业和后续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校院共建、学生自主管理、开放运行的管理模式

3.1校院共建管理模式

中心实行“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创新教育建设团队”管理模式,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由教务处处长担任,其它成员由教务处副处长及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专家组成,负责中心各实验室运行情况的指导、督导、评价和验收工作。创新教育建设团队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由教务处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实验室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中心及各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协调解决相关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室相关的创新活动。规范有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心健康常态的发展。

3.2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中心的日常管理由“大学生教学管理团队”负责, 该管理团队是由“大学生科技创新联盟”和各个学术社团协会组织构成。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联盟”成员来源于全校公开选拔的优秀学生组成,并成立了秘书处,办公室,网络编辑部,宣传部,活动部等负责中心日常运行与创新活动开展,实现学生自主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各个实验室独立的学生创新学术团队,不断扩大学生团队规模,逐步形成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

3.3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

中心建立三开放的管理模式,即人员开放:中心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打破了传统班级建制,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通过选拔考核后即可进入实验室;时间开放:全天开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出入实验室时间;项目开放:基于项目式的中心管理模式,使学生的自研项目在实验室开展创新活动,有助于学生个人特长的发挥。

4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中心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4.1建立实验室教学质量运行保障体系

为保障各实验室教学活动的高效运转,中心建立了日常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负责人每月例会制,每学期进行工作总结和计划制度,坚持开展每学期教学检查制度;实施实验室年终考核制度,采取各实验室的年终工作汇报的形式,结合专家现场打分结果,评选出优秀、良好和合格实验室,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实验室予以奖励与表彰,激励师生共同建设实验室。

4.2建立实验室激励和管理保障制度

为激励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出台了《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和进行激励,正在拟出台《中心自培育创新项目管理办法》、《中心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学分置换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结合中心的各相关规定和措施,各实验也拟定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实验室内部管理规定和措施,保障了每个实验室的良性高效地运行。

4.3细化中心实验室考评机制

实验中心实行实验室责任制管理,在中心基本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各实验室教师及学生负责人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特点细化本实验室考评机制,中心负责人不定期地对创新实验活动及创新课程进行抽查,抽查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并纳入到年终评优和创新成果统计中,与教师及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效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中心建设成效

中心通过定期举办开放日、各类校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讲座、学术沙龙、创办学术刊物、举行各类全校大型宣传活动等方式,不断扩大中心的校内外辐射功能,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支持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 李涛,宗士增,徐建成,飞.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2] 高翅,徐跃进,王平祥,王春潮.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第9篇: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范文

作者:李久会 贾湘平 李佳佩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系统管理主要介绍实验室基本情况,如实验室的分布、师资和人员构成、各个实验室的分布和位置、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实验项目简介、实验项目的合理安排与优化、实验的进程、教师指导实验的安排、学生选课人数的确定,供学生了解,学生可以根据实验项目提出的预习要求、各种资源进行预习,了解实验的原理、主要测量方法和直接测量量与间接测量量间的关系等。系统管理的权限分为三级,分别是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的三种用户,完成成绩修改与输出、实验项目的成绩录入与修改以及学生的实验成绩查询等。教师控制模块教师控制模块主要完成教师的选课查询、实验课程名单的打印等,实验过程的考核和实验总成绩等的录入和修改。学生选课模块学生选课模块主要完成学生登陆和注册,预约实验项目,查询实验选课信息和实验成绩查询以及学生个人信息更改等。学生预约实验采用动态预约方式,学期初一直到该项目实验开出前一周时间都可以进行实验的预约和取消预约,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己的学习实际。该系统是一个功能完整、结构合理、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灵活的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将本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易于广大师生接受,可操作性强。特别适合于远程教育环境下,开放物理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运行的部分界面(图略)。

大学物理实验室根据学校的教学总体安排和进程,设置实验项目,确定开出实验的时间计划,确定每个实验项目的选课容量及指导教师,在网络上。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课表和自己的空闲时间,自主地选择规定的实验项目和灵活的实验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根据院系、专业、姓名、学号进行注册,设置密码后,进入系统预约实验或修改预约实验,生成实验课表,修改个人资料,查询成绩等。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时间后,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控制模块及时了解学生选课信息,确定选课名单,录入学生成绩等。该系统于2004年末设计完成并使用。在2005年水平评估期间,受到教育部实验专家的肯定,大学物理实验室成为辽宁工业大学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之一。每年有接近2400名学生利用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借鉴原沈阳航空学院、大连海事大学的实验教学经验,对实验教学的项目设置、成绩管理进行了总结和创新,确定了“以人为本,以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为平台,学校指导与院系、教研室大力协作”的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由于学生选课的错选、漏选、改选,时间选择冲突,忘记时间,错过实验等事情,与学生的接触增多,增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实验教师和学生在指导实验时只是教学角色不同,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充分尊重学生的渴望关心、关爱的心理需求,特别要注意哪些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的心理需求,这部分学生往往在实验过程中被忽视。

教师与学生间和谐融洽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基本条件,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完成实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动手能力和学习基础都不尽相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标也千差万别,应分别采取不同的要求。小部分学生基础厚实,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们不满足现有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遵循适当丰富实验内容,拓展实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可以测量在工程实际中使用的不同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并和厂家提供的参数进行对比,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相反,对学习基础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少数学生,教师通过与学生探讨与研究,了解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鼓励学生完成实验任务;这时的学生最需要获得教师发自内心的鼓励与支持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安慰,树立学生完成实验的信心。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适时沟通,不断交流,协助他们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开展。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的实验平台公布的实验题目(如利用旋光现象检测糖溶液的浓度,利用布儒斯特定律测定不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光电池的伏安特性研究等),也可以根据学生思考拟定的项目,经教师与学生的研讨确定的可行性题目,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该系统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易于师生接受,可操作性强,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