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会计专业 一体化 问题 机制

知识经济的兴起加速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内部技术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一些新型的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正在不断涌现,社会急需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职毕业生很难涉足这些领域,而高职教育由于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能满足现代职场需求,这就形成了相当一部分岗位人满为患,另一部分岗位“一技难求”的局面。因此,必须整合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目前,全国有部分职业院校开始中高职对接培养试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研究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机制,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等角度对中高职对接过程展开研究,努力探索适合现代教育体系的中高职一体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现状

会计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办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都强调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技能的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中职教育属于基础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它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比中职更高、更全面,教学内容也更广泛更深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时间较长,开设该专业学校众多,开设的专业课程务实性较强。随着各地中高职衔接的推动和发展,对会计专业中高职阶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受到各院校的重视。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年报统计,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 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 000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教育部门提出要提高中职生升学继续深造的比例。目前,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一贯制、对口升学和直通制等衔接模式。然而,具体到各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来看,中职生占高职院校生源比例仍然非常小,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是以高中毕业生作为培养对象而制定,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

二、目前我国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专业非对口衔接

目前高职学生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完成高中教育作为高考大军进来的,文理科学生兼有,另一种是中职毕业生通过升学考试而进入更高阶段学习,前者是以学生升学教育为主,学生主要学习中学阶段的文化基础课。后者以就业教育为主,以会计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学习为主,公共课为辅。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源在专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高职学习阶段吸收文化知识和实践动力能力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交差重复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而中职生招收的比例较少,人才培养方案更多的是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专业基础。所以,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专业零起点这一前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主干课程中高职院校同时开设,且教学内容差异度较小,未体现层次的差异性。课程设置的重复造成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仍然要学习一些基础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也无法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职业资格证书错位断层

职业资格证书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途径。中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认定的重要途径都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但这种认定的前提是中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生源都是无专业基础的普通中学毕业生。对于会计专业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已经具备会计专业基础能力,会计从业资格证便无法体现中高职衔接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途径的职业技能认定。

(四)实验实训脱节、专业技能倒挂

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几乎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升学通道问题,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几乎是以高中毕业生作为主要的生源渠道,这样便造成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政”,专业衔接基础无法关联。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更符合实际会计岗位的基本需求。高职院校虽然多数也是从原来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来,但走的高等教育的模式,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没有中职院校那么具体、务实,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业务处理的专业技能,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的零散造成其专业技能不如中职学生掌握的那么全面,进而出现专业技能倒挂的现象,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的重新界定

(一)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基层生产服务一线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统计、开票制单、管理(领班、主管)等方面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会计专业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培养具备精通会计核算、掌握纳税筹划、分析财务信息、参与组织决策的能力,能够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预测和预算等方面工作,具有团队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二)制订贯通的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重复是中高职课程问题的“顽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统筹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打破院校壁垒,打破专业设置各自为政的状态,由教育部教指委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进行顶层系统化设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制定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体系,合理采用课程衔接模式、分层确立课程目标,为课程设置明确划线定界,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另外,积极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保证中高职课程对接畅通。

(三)提高中高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契合度

目前,我国各中职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高职院校则应要求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与助理会计师证相衔接的制度,匹配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岗证合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选择的参加社会上认可度比较高的其他会计类资格证书,如: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 应用资格认证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涉外会计岗位证等,给就业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四)实验实训相挂勾、提高专业技能

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确定相关能力领域。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应突出对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则应突出对会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如通过建立财务管理、ERP沙盘等仿真模拟实训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索联合行业企业开展会计专业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打通学生由中职到高职阶段会计专业技能提升的通道,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会计专业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五)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以组建职教集团为依托,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校企实质性合作,培养不同层次的具有职业标准的人才。近年来,部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部分对口中职院校共同参与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一方面,集团内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除了部分就业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历提升去向,同时,高职院校扩大了生源渠道,将集团内中职院校毕业生纳入到招生体系,使得生源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推动实施中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定位中高职院校在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职责,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接受高端技能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就会计专业来说,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会计工作岗位层次对人才能力的不同需求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比重,建立立体化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使会计职业教育真正实现“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打造会计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

(六)以自主招生、技能高考等创新形式实现中高职通道衔接

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是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唯一途径,保证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参与实施三校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等形式使更多的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但范围和深度还应继续加强,原有的中高职院校均以普通初高中毕业生作为最主要的生源来源渠道,这种招生形势将随着生源的不断萎缩而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由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联合招生,实行注册入学,打破招生模式自说自话的状态,扩大高职院校生源构成中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通过中职、高职对接,使进入中职院校就读的初中毕业生提前建立学历提升的通道,在具体实施中可先由中职院校负责对这类学生进行中职阶段的录取、培养工作,学生完成中职阶段学习任务后,经考核合格转入高职院校接受后两年的教育,由对接的高职院校负责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一、解决认识问题,教育学生热爱护理学专业

护理通常给人的印象,就是打针、喂药、伺候病人,传统观念认为只要中专、专科水平就够了,所以高中毕业生很少有人愿意报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我们第一届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对此,我们就加大宣传力度。国外护士是一种社会地位高,并且收入也高的职业,在美国更是最受尊敬的两个职业之一(另一个是警察)。在国内,护士这种对专业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职业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护士的社会地位也有很大提高;其次,高护对医学理论与实践有较高的要求,其工作职责也不仅仅是打针、喂药,还要承担对医生病情处置、用药及用量的监督,逐步改变了人们思想中传统的护理观念,考生的思想逐渐与国际接轨。这样一来,考生的思想包袱解除了,对高护专业的认识端正了,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届新生录取数已超过招生计划数,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二、创新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护理本科人才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医学类专业,契合了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思路,但护理学本科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统一,培养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坚持以思维创新和观念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方位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突破了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传统的学科型人才培养范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培养环节,细化培养过程,收到明显的培养效果。

(一)明确高护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护理本科应兼顾护理学实践性强,医学理论要求较深,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这三方面特色,培养目标为: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分析及解决医护问题的能力,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医学及护理学基础理论,护理学专业理论及职业技能,能够胜任专科护理、社区健康服务、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

(二)创新高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高护专业应坚持“以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护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素质拓展提升体系。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框图由图1给出。

图1  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

1、理论教学体系(图2)。

理论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个模块。在保证思想政治、人文社科等通识类课程的基础上,从分析学生专业能力出发,科学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性护理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培养。对护理学的课程进行整体优化组合,突出了10门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保证了本科人才培养必须的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环节,兼顾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图2  理论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图3)。

这是我院首创、率先设计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导向实践、专业基础实践及综合实践三个模块。入学初期设置的专业导向实践模块,目的是使学生对护理学专业具备最初的感性认识;专业基础实践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及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见图3。

图3  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时分配上,实践教学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以上,临床实习达到1年,超过总学时的1/4。职业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强化。

课程实验安排。建立完善的校内外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实践考核标准。专业临床实践安排。选择具有长期护理临床教学经验的省内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校外临床实习基地,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并与这四所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实习效果。

临床实习的考核。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制定了严格的实习要求,包括各专科的知识、态度及技能考核指标,学生需要完成的护理病历、临床查房、健康教育及出院计划,毕业时需要选择临床护理病历作为课题进行毕业答辩等。

3、素质拓展提升体系

图4给出了学生素质拓展提升体系结构。

在素质培养方面,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及作为护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平台,为学生创造各种服务社会的机会。同时也开展与课程同步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举措丰富了学生的经历。

三、三证并举,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成为教学质量优劣的判别标准。为此,我们实行“理论教学、实践强化、临床实训、双证并举”的教育模式,通过毕业与执业三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外,还要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近三届毕业生获取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情况见表1。

表1  近三届学生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

四、实行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思路清晰,设计的三体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可操作性强,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就业层次逐年提高。表2给出了本专业近三年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表3给出了历年就业情况。

表2  近三年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

以及就业情况

表3  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3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一、引言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医学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用人单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共同负责人才选拔、培养与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这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瞻远瞩为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护理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护理系近3年的就业统计和护理人才市场调查,河南省县区二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护理人才缺口较大,用人单位急需一批能够从实习开始就能适应本院要求的护理人才,作为漯河市医学院校,担负着尽快培养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一线高质量护理的人才的重任。三年来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共计3000名学生的毕业就业调查数据表明,86.5%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0.8%的学生表明现实工作与理想中的工作差别较大,对医院的归属感较差或心理适应期较长。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及班级文化建

构的实施过程第一“,订单式”班级的组建。2013年9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为301医院护理人才定向培养基地之一,将校内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刚入学开始进行订单式人才选拔,选拔标准根据高等教育要求,通过和用人单位协商沟通,包含理论基础知识和护理临床技能等,最后根据考核标准及学生意向,确定“订单班”。校院双方精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学习-实习-就业”三个环节相互协调,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实践学习和毕业就业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办法。前期由学校与合作医院共同协商确定订单培养目标,学校指定订单培养班导师去合作医院学习8-12个月,熟悉医院的文化及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素质人文教育为重点,从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全程渗透到学生日常培养工作中去。第二阶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选聘专业教师从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全程护理技能培训与指导,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授、技能训练、学习辅导等;班级管理采取“小组管理模式”和“动态淘汰制”,根据考核标准实行动态淘汰和增补,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危机意识。第三阶段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对“订单式”学生岗前考核,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考核办法,对于合格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实习期间学校经常与医院沟通交流,定期派专业教师去医院了解调查学生岗位能力表现情况和护理理论、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不断改进在校期间教育方式并完善培养方案。第四阶段以就业评价为重点。学生毕业后,不仅仅只是为了统计就业率,通过主动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薪酬待遇等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质量,了解学生对于学校培养过程的态度和状况是否满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优化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护理专业301医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实践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较高[4],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突出,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反馈良好”。第一,学校方面。经过两年在校期间的培养,首届301医院定向培养班的学生顺利通过医院考核,全部进入301医院实习并全部留院工作,就业率达100%;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和社会满意度高,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301定向培养班模式也为其他医院的定向培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医院方面。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将用人单位的文化、规章制度等融入人才培养,让学生尽早认知用人单位,增强服务医院的信心和意志,用人单位也大大节约了时间,避免了隐形成本浪费。第三,学生方面。根据对2012、2013级两届301定向培养班学生跟踪调查,班级所有学生专业课平均成绩85分以上,85%获得奖学金,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荣获取得优异成绩,部分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护理技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五、结束语

开展订单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动态的专业方向调整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开展专科方向,扎实推进“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完善培养方案,拓展订单项目,护理系将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不断探索完善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就业工作,对护理专业就业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将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立足大学基本需求,不断探索完善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贴近市场,强化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涛,谢璐.“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7-9.

[2]艮芳,何海艳,何梅.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1):115-116.

[3]李燕.高职护理“订单式”班级管理方法初探[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5.

第4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给高等护理教育也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求不同层次的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护理服务的功能。几年来经过研究与实践明确了我校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定位,构建了应用型护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了我校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 构建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及“面向基层、服务区域,坚持培养‘三得’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强化现有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同时,要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积极探索开放型教育,开创一条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之路;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南,对护理学专业进行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整合,更新教学内容。是构建我校护理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几年来笔者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学分制改革和全面素质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教学建设,加快教学现代化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动护理教学工作上台阶。

2 构建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2.1 准确定位原则 我校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省属医学院校,为了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的认可,学校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证,从地域角度出发,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统一办学思想,找准位置,定准培养目标。经过笔者的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成为应用型特色、紧缺型、高素质的护理学专业人才。

2.2 贯穿高素质、特色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原则。

2.3 强化护理实践教学原则。

2.4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5 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相同步原则。

2.6 国际化培养原则。

3 高素质、应用型特色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现途径

以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应用型高素质特色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以护理技能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照医疗服务机构对护理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护理职业技能和护理职业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1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把更新和完善具有先进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作为难点予以突破,努力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按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实验大纲、实纲等教学文件,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调整。

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连动,鼓励、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经常性地举办“护士礼仪大赛”、“护理技能大赛”、“专业思想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2004年我院学生参加黑龙江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9名选手全部获奖。

3.2 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是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护理行业需求联系为一体,从单纯的学科教育向综合化、整体化教育转变,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和高技能的护理专门人才。

3.3 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护理理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入式”的教学方法。推广“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选用“病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演讲法”、“小论文法”、“角色扮演法”“PBL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鼓励教师开发和制作教学课件,学院还定期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探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课的改革和管理,增加了《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程带教教师比例,通过示教、回示、强化训练、开放实验室、技能达标考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4 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形成以教育教学督导组为中心,学院、社会包括家长、学生和系自身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课堂教学的督导,教学环节的检查,教学质量的评估。建立教学督导体系,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三个层次:学校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系督导委员会评价。两个学年为1个周期,最后对教师做出总体评价,根据评价得分每个教师得到一个评价级别,为A、B、C三个等级。根据教师教学级别的不同确定讲课费的等级,学院还对A级教师给予奖励。

3.5 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 从组织上加强对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计划、成果管理、实践推广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从内容上要求教学研究项目在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互动机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和检验教研成果,使教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教案比赛、教师讲课比赛、板书竞赛、科研讲座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4 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4.1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适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新形势,与时俱进,形成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办学理念,强化质量意识,指导、统领护理学系的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4.2 要以人为本,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明确一切为学生、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教风、学风、考风、系风建设。

4.3 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学校所处的办学层次的质量要求与标准,规范笔者的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确立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

4.4 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从整体上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5 加强教学建设管理,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分期进行教学建设。为保证教学建设的力度和效益,从学校实情出发,在建立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级地进行教学建设,逐步加以落实,以保证护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雪莉,余永贵,殷翠.适应21世纪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护理杂志,2005,22(6):76-78[2] 李剑.五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1,(6):19-23.

[3]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1-24.

第5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双元制 高职 护理专业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10-01

1 “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特点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指各类职业学校与各行业企业构建紧密合作的关系,促进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锻炼所获取的技能有机结合,确保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学生不仅要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到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总学时为2~3年半,其中40%的时间在校学习,60%的时间在企业实践。“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实训的地点包括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这使得学生拥有两种不同的身份,即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实习教学计划、考试形式、毕业论文要求等,必须由职业学院与企业在共同研究的前提下决定。学校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的实习实训必须提供给学生最先进的设备和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成绩评定和技能考核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负责理论考试,企业负责实习实训评定,并且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实际问题;其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能够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职业性,学生所学专业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从而保证毕业生就业率可在90%以上;其三,德国高职院校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资格,不仅拥有高学历,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其四,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必须与培训企业或培训场所签订培训合同,在此前提下才能获取到职业学校就读的资格,同时在企业培训期间,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由此可见,职业学校的招生和教学是为企业服务的,以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应用启示

2.1 明确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定位

“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工人为职业学校教育目标。由于护理学是综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所以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可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中对职业教育的定位,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护理工作方法,以满足卫生医疗机构对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护理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认真分析高职护理人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技术应用能力、满足第一线护理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2.2 重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当前,受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导致毕业生在进入医院工作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无法胜任护理岗位,迫使医院不得不投入资源和精力对毕业生进行再培训。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教育现状,高职护理专业教育要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强调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培养,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高职护理专业要模拟医院的真实环境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构建以工程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3 建立医院与学校紧密合作的关系

为了给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高职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我国可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由政府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医院与学校合作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可与医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研究决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医院参与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习安排、成绩评定、毕业设计等环节中,这样既可以使学校节省建设实训基地的资源,又可以帮助医院招聘到能够胜任护理岗位的优秀毕业生。

2.4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双元制”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和实际工作经验,以满足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职业教育需求。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充分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当前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外聘教师理论基础欠缺的现状。高职院校要给予专职教师到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学习锻炼的机会,让在职教师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还要直接引进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人才,为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

3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育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在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准确定位护理专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院校合作”育人的路径,以此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为卫生医疗机构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书婕.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2(10):158.

[2] 易淼清.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看我国高职教育师资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9(2):69-71.

第6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Abstract: Medical talents is the key to promot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oncept, defin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s, and presents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o improve hospital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promoting the hospi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医院;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hospital;core competitiveness;talent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319-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院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已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而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标杆,是提升医院形象的保障,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体现。

1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1.1 医学人才培养的概念 医学人才是指在医学实践中,具有临床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遵循医学诊疗规律,并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创造价值而造福人类者。其具有晚熟性、实践性、专业性、创造性及协同性等特点。

医学人才培养是指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医学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以符合医疗岗位和医学发展的要求。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医学人才要有积极学习、获取新知识的热情,及时捕捉医学领域各种信息,掌握新技术、手段、方法,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循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

1.2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医院根据人才队伍现状,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并加以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估的全过程,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培养目标、为实现目标的实施内容、管理和评估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科学培养方法。

医学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医院文化、人才价值观及人才发展思路的综合体现,是提升专科技术和学科建设的助推器,更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2]。

2 基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1 实施医学人才培养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是科技的载体。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只有依靠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才能展示出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科学研究实力、教学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和业绩以及医院的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医学人才培养是医院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2.2 实施医学人才培养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医院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体制,更离不开高素质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医院发展,人才为本,只有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拘一格选人才,并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才能挖掘学科后备力量,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2.3 实施医学人才培养是稳定医务人员队伍的需要

医院的主体是医务人员队伍,是从事医疗、护理及辅助诊治的群体。实施医学人才培养,使他们在培训教育中得到个人素质提升,获得社会尊重,实现价值体现,更能稳定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为医院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3 构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医学的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其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长的培养新模式[3]。为此,医院在如何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3.1 实施能级管理,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 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是一项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医疗改革模式。借鉴国外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成熟经验,医院从2004年8月在胸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三科室试点“主诊医生负责制”,于2009年全面推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共成立54个主诊医师负责制小组。主诊组原则上“因岗设人、以岗定责”,允许“高职低配、低职高配”,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按1:1:1(即1名主诊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构成。通过两轮全方位、全员性地双向选择,医院实现了病人选医生,医生对病人实施门诊、病房、手术一条龙全程负责的管理新模式。医院将主诊小组公示上墙,病人的选择、医疗服务质量和纠纷量与主诊组的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挂钩,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机制,既实现了患者选择医生的要求,又缩短了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

自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以来,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院部、科主任、主诊医师三级医疗管理框架,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学科发展。这项能级管理制度赋予主诊医师更多的质量管理权、技术把关权,培养了中青年医师的管理意识与能力。在医政管理指标上,医院药比、平均住院天数、医疗纠纷数等管理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上级部门或第三方组织的调查中,医院综合满意度均在98%以上,位居无锡市卫生系统前列。

3.2 凸显分级管理,推行护理垂直化管理 2009年,医院在全院推行了护理垂直化管理。将原有的块状型护理管理改革为条状型垂直化管理,即护理部全面负责全院护士的专业技能的辅导与评价、“三基三严”理论和操作的强化与考核、岗位任用和调配的量度与统筹、绩效分配的量化与激励。院部成立了“人力资源调配委员会”、“护理临床质量与感染管理委员会”、“护理科教研管理与专业化培训委员会”三大专业发展委员会管理体制。科主任则侧重于对本部门护士的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等工作行为进行考评。

在护理队伍管理上,参照《江苏省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试行)》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将我院护士设定为临床一线护士和非临床一线护士二大类。临床一线护士根据实际工作、三基考核、科研论文、同事测评等分为临床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护士、四级护士、五级护士五个等级,实施积分制滚动管理。各级护士按照岗位风险、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专科水平等因素确定分配方案,尽可能做到按岗取酬,按能取酬,体现不同层次护士的劳动价值。在此基础上,开展“护士星级服务”活动,提倡星级化服务举措,通过动态的评星活动使全院护士人人有压力有动力,互相激励,互相促进。

推行护理垂直化管理后,凸显了专业化分级管理,护理规范执行更有力,有效优化了护理人力资源,各科室以工作量定人,以工作量定绩效,有力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扶持重点人才,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为努力打造新一代名医雏形,医院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普仁青年学者”和“普仁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下达培养目标任务书,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学术水平、论文、科研、获奖、综合素质),明确量化指标,使培养对象明确周期内应达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明确考核和奖惩。并通过临床实践、阅读文献、参加学术活动、专项讲座、外文学习、科研指导、论文写作等方式,以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其中对“普仁青年学者”对象实施“一对二”导师制,即院内、院外导师各1名;对“普仁医学人才”实行院内导师培养院内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对象的日常管理和指导,院外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对象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培养对象因精力有限、工学矛盾及家庭原因等,出现畏难情绪,导致计划推进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医院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一方面加强保障机制,实行政策倾斜,设立“青年科技发展基金”,制订基金项目申报、管理和资金使用办法,明确基金资助内容主要是临床应用研究、业务基础研究和部分软科学研究课题,将基金的日常管理机构设在团委,实行预算管理,由申报人按规定编制项目经费使用预算,经基金管理机构审查通过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对各培养对象共组情况实行双考制和动态管理[4],采取个人自评、科室测评和职能科室测评相结合的程序和方式,对表现突出、成果显著者给予实行年度和周期末双重奖励,对于业绩不明显者则实行淘汰和退出机制。

经过三年的严格培养,使培养对象成为素质优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人才,为创建医学专家队伍、形成优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奠定基础[5]。

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医院战略层面的重要内容。要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是关键。只有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施人才培养新举措,才能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斌,李捷玮,许苹等,谈医院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2):145-146.

[2]曹凌燕.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医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0,7.

[3]易利华.医院管理创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157).

第7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1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护理人才培养起步相对晚,护理人才培养还有部分按医学生培养模式,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设置不合理,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时偏多、偏难,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现象严重,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甚至医学生和护理本科生同用一本教材,不能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临床实践,重医疗,轻护理。更重要的是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及社区的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在西医院还是中医院,由于临床缺乏中医护理引导人才,导致以西医规范带教为主,忽视了中医护理的规范带教,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中西医护理的发展不能并进,学生专业特色不突出,毕业生在医院难以较快地发挥中医护理的带头作用。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 培养“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顺应市场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不在是“有病治病,而是未病先防”,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体现以人为本、个体化特色服务优势,加之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体现“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特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符合当代人们的健康理念。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结合以上特点,采取以下的措施。

2.1 调整课程结构 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时,特别是增加临床实践的课时,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系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传统的中医护理技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2 整合中医护理教材 不能原用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更不能共用同样的教材。中医护理的教材虽然编著了不少的书刊,但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饮食护理等等教材,内容重复,可以将中医护理教材整合成2本《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具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实用于临床实践。

2.3 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由于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临床缺乏中医护理教育人才,中医医院中医护士比例极少,西医院就更加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不能得到规范的带教,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为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综合护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2.4 “中西医护理并举” 中医护理专业的护士,在接受祖国医学的护理知识外,还应重视西医学知识及现代护理技术的学习,在临床工作中既掌握西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体现中医护理的思维特色和专业技能,将中西医护理之长有机结合而服务于人类,更加体现中医护士的双重优势。

第8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15Z20);西安财经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6):地方财经类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研究

1.研究的背景

1.1社会需求大量合格养老人才

据统计,到2050年,我国将有4.8亿人步入老年,占总人口数的35%左右。2016年10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共同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目前约需养老护理人员1000多万。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100万,其中,经过专业训练、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不足10%。目前养老护理人员不足百万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养老产业发展。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护工以40多岁、50多岁的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为主。她们普遍存在学历低,缺乏专业护理技能,有些甚至是半文盲,即使参加培训,也拿不到国家要求的上岗资格证。但承担养老服务主力的民营养老机构却面临护工短缺的尴尬,不仅专业护工缺乏,满足日常照料都人手紧张。专家认为,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如何更好地“养”老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不足百所,招生规模都相对较小,有的学校仅有专业没有学生,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

1.2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培养更多合格养老人才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做好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论述中,特别强调养老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明确指出:“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2014年,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组织保障。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三部委联合下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部署了9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1.3学校培养的养老人才从业能力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开设老年与服务专业的高职院校不足百所,最高学历设置为高职层面。最早开设老年与服务专业的院校为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学校于1999年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南京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运学院和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先期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相对师资和实训设备较为完善,后续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大多在师资和实训设备上都不尽如人意。目前,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都不完善,虽然不少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都较为先进,但被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很是有限,故该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也相对较弱,大多数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不能满足养老机构岗位的实际需求。

另外,学生的从业心态不稳定,从养老机构流失率特别高。这虽然与养老行业的整体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未达到一定高度有关,但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教育和培养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体现出该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毕竟是学了几年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若不能从事养老行业,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1.4养老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明显不足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高职院校在逐年重视教师引进,但由于目前国内高校还没有开设本科以上层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相关专业跨转而来的,教师的知识系统性存在一定不足。加之当前国内养老机构发展的现状,没有形成一批专家型和高水平的专业养老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无法从企业聘任到合适的师资。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队伍虽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更多的“老服”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高职院校若造就“双师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还有较大难度。

1.5养老机构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利益共赢是校企协同育人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企业能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前提是使企业获得收益,但现实中有不少养老机构不愿意与学校合作,认为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服务,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操作事故风险,同时还要投入精力和时间来协调管理实习学生,尤其是大多教学实习都是时间较短,机构刚把学生培训入手,又面临实习时间结束 ,由此造成养老机构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力不足。目前,较多校企合作育人形式属于签订一纸框架合作协议,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标准,养老机构大多是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场地,在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指导方面合作形式多于内容,缺少规范,企业的育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

2.1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养老机构的岗位能力需求,重新定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规范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突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2.2“工学交替-511”定义解读

在三年制学生教学过程中,前“5”个学期每学期最后“1”个月到养老机构进行实践学习,最后“1”学期(第6学期)为毕业顶岗实习。第1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涉老”机构,认知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的各个岗位,属于参观实习;第2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具有康复训练室的养老机构或医院康复中心,提高老年保健、康复训练的实践能力,正确熟练使用保健康复设备设施;第3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养老机构,学徒制的方式实践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护;第4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养老机构,尝试独立担负对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第5学期的最后1个月,学生进入“涉老”单位的行政岗位,提高办公、活动组织,沟通能力;第6学期为毕业顶岗实习。

2.3学生企业实践期间的教育教学模式

学生在企业期间,管理上采用双重管理方式,学生既受企业以准员工模式进行管理,还要接受带队教师的安全和教育管理。带队教师对学生实践期间还要按照校企合作制定的企业教学计划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企业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实际操作培训,同时进行企业制度和文化教育,使学生对养老行业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为毕业时更好地适应养老机构岗位需求打好基础。

3. “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破解的问题

3.1提高养老机构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大多都是学历层次不高或非养老专业的人员,其中有不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员由于没有什么技术能力,所以工资待遇不高,这样对于务工人员离职成本较低,故企业流失率较高。尤其是遇到收割季节和逢年过节期间(大多都在高校每个学期末的时间),大多在进城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心思更重,容易造成养老机构阶段性人力紧张。如果采取校企合作,尤其是在每学期末让学生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实习,加之与暑假或寒假相续,可以缓解养老机构的燃眉之急,在时间长度上也更能为养老机构所接受,可以解除企业刚把学生培训上手,实习教学就结束的顾虑,从而也更能提高养老机构的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2实现高职“学徒制”教育的良好途径

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以教职成〔2014〕9号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校企双方要紧密结合,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校企合作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按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每个学期学生进入机构的一个月,由机构集中培训,可有效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由养老机构有经验的员工带领学生就某个养老护理业务进行传帮带,对提升学生专项业务能力有很大作用。

3.3有利于提升养老人才的专业技能

当前,大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接触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机会十分有限,这样无法真正掌握老年人养护方面的专业技能。“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更多的接触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资源以及老年人群体。大多养老机构在养老设施设备上都比较完备,这可有效弥补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条件,在养老机构实训期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养老设施、设备进行动手实践,同时在机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3.4有利于打造高职 “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十分重要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过程中,需要老师带队教育和管理,学校可以把带队老师作为下企业挂职锻炼进行考核对待,这样可以解Q教师在学校不能进行企业实践的问题,也解决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学校考核任务。教师下企业锻炼,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需求,扩充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学校打造出更多优秀的“双师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同时,在教师锻炼过程中也使教师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教育教学方法。

3.5有利于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率

“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可以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的效果和水平,让学校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时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善,进而培养出更多能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型人才。“工学交替-51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实训与实习过程中,对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和熟悉,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适应社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于晓杰.校企合作模式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6(05)

[2]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作者简介:

第9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护理专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护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教育的目标是为护生完成向护士角色转变做准备,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

1.工学结合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主要表现在护理专业的理论学习与护理临床工作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培训过程与工作岗位结合。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更进一步重视学校与医院结合:院校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医院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医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并提供一部分“双师型”师资;双方共建实训基地;优秀护生毕业后由医院聘用,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双证结合,护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证的同时,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获得护士执业证书,在教学中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学院及医院的更高要求

高职卫生类护理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学校积极与医疗单位合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校内实训场所模拟真实的医院工作环境,保障学校学习内容最大程度的接近医院工作的实际;要求学生深入医院顶岗实习,接受实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融会贯通;要求学校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考虑理论知识,还要安排充足的实训课程,使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岗位要求保持一致;要求实习医院树立社会责任感,与高职卫生类院校进行深度融合,尽可能提供给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实践、进修的机会;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将最实用最先进的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3.学院与医院的双赢策略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在于完善的合作机制,这个机制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学院、医疗单位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并实现学院和医院利益的双赢。

3.1加大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实现双赢

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临床护理专家成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重要成员,参与研讨护理专业发展规划和重大教学改革的措施,向学院提供实施方案、意见和建议;对新专业的设置、已有专业的调整、招生规模进行调研、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护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指导并提出意见;审议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他们成为连接学院与医院的纽带,加强了学院与医院的广泛接触和联系,为护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提供便利;为专业课教师到医院学习、调研,提供可能的方便和条件。

双赢策略:为了进一步强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除每学期定期召开1~2次工作会议外,还可以通过讲课、报告、座谈、过教师节、听课、实践指导和就业推荐等各种渠道,使他们经常参与到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和他们的感情联系;学院也可以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这一平台向医院和社会宣传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为医疗等相关单位提供更多的技术和服务支持,以达到双赢目的。

3.2工学结合,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实现医院学院双赢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水平无疑决定着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水平的高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医院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为“双师型”教学团队增强了力量。兼职教师是高职“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资料显示,英国的职业教育师资中,兼职教师占63%,澳大利亚TAFE机构中兼职教师数量达2/3,[1]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广开才源”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临床护理专家加入教学团队,缓和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2]。专任教师的教学经验、兼职教师所拥有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本身就是教师相互学习的资源。

双赢策略:学院可以发挥教师的理论优势,承担医疗单位初级人员的理论培训任务,促进其成长;学院可对兼职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可授予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以“双师型”教师称号,在教师薪酬待遇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授予“双师型”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称号并在专业建设方面给予重用等等,使“双师型”教师得到尊重,使兼职教师有收获。

3.3校院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在3年学习中,通过“校内仿真实训一临床见习、社会实践一顶岗实习”三大环节交替进行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综合的教育环境、多种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对护生进行“护理软技能、硬技能并重”的临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3]。学院与医院紧密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校外临床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基地按照“模拟医院环境”、“模拟护理工作场景”、“模拟护理工作流程”的仿真原则,形成实训基地环境模拟临床护理的实际格局,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礼仪等实训过程引导等软环境上模拟护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4]。制订一整套符合实验实训教学规律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和运行机制,并实行紧密连续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真正尽可能地达到岗位要求,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5]。

双赢策略:学院提供资金在教学医院中建立教学办公室和教室,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方便实习学生上课与管理;医院临床专家参与学院护理实训室建设,学院实训室与临床环境高度一致,使学生有真实感,减少到临床工作的适应时间;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和社会服务等为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型的校内护理实训基地,为临床工作者培训及考核提供场所,真正达到互惠双赢。

3.4科研双赢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承的,工学结合模式很好地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学院与医院的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院的各项改革[6]。一方面,学院有条件与医院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医院在分享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来[7],另一方面,医院也为学院的科研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与数据。高职护理专业可以通过工学结合来体现自身科研特色,通过科研途径为护理一线和社会服务。

双赢策略:科研选题方面可以考虑院校合作方向,如实习学生能力评估、地方特色的护理等;学院可为医务人员提供科研实验室等便利条件;学院可以选派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医疗单位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为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作贡献。

3.5毕业生与就业

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岗位对接,核心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有更好的适应岗位的能力。医院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护理专业实训指导兼职教师、实习带教教师等把护理临床所需的能力、要求及新技术等带入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8]。医院可向学院提出所需人才的标准、数量,由高职院按“订单”的要求进行培养,并签定相关合同,对符合要求的优秀毕业生给予直接上岗的安排,提高了毕业的高质量的就业率。

双赢策略:学院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定期收集医疗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为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提供参考。医院直接参与对实习护生的考核,客观地了解实习同学的能力,在选择优秀毕业生时做到“心中有数”。

高职护理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是院校双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有效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达到互利互惠双赢的目的,可以通过院校双方在合作前做深入沟通,在院校双赢的原则下,共同制定合作合同,明确院校双方的责、权、利;双方应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学院和医院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学院要不断地适应医疗单位、服务医疗单位,把办学空间延伸至医院,争取医院对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最大可能地支持,为护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就业岗位,为医院输送适应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晔 重视兼职教师的发展期 构建二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27~29

[2]李学玲 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护理人才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9(4)82~83

[3] 左凤林 赵庆华等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23):2442~2443

[4] 谭严,吴永平,张前菊.高职院校区域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1):3145~3146.

[5] 辛芳芳 郑涛 高职护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新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09,7:78~79

[6]朱慧琴 高职院校教科研的办学重点----工学结合,校企联合[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0: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