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云计算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计算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云计算的好处

第1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云存储的价值在于生活模式创新

问题一:什么是云存储,存储虚拟化与云存储有何不同?

龚伟兵:云存储是通过网络提供的可配置虚拟化存储和相关数据服务,这个服务级别是可以按需要来保证的。云存储的第一个涵义是网络,最早我们通过云的图示表示网络,这是云存储的由来。“云存储”实际上借助了网络的概念,所以它有网络的意思在里面。

再有一个含义就是它的服务,如果没有存储作为服务提供给大家就没有“云存储”这个词。包括虚拟化存储,提供一个存储池,屏蔽后台的所有细节,提供传统的存储很难做到按需服务。包括很多厂商,包括惠普作为领导厂商也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

杜国强:云存储等于存储虚拟化加上存储自动化,以存储虚拟化为最基本的核心,上面提供很多自动化的功能就可以达到云存储的效果,这是最简单的公式。

问题二:目前“云存储”有没有标准?

龚伟兵:特别清晰的标准目前还没有,SNIA目前正在着手规范相关标准。

问题三:“云存储”到底有什么好处?

朱晓兵:创新就是对用户最大的好处。今天正快速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几乎每一天都要跟因特网、跟手机终端等信息工具打交道,在这样的信息潮流下我们必须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我理解“云存储”是“云计算”落地的很基础、很底层的保障,带给普通用户和商用用户很直观深刻的改变,涵盖商业模式,客户服务的方式、业务流程,甚至管理模式和理念。

普通用户经常和互联网打交道,目前可能主要还是习惯在PC上写文章,传照片,将来可能都会发生改变。“将来子孙寻找遗产的时候要到网上找一下微博”,云存储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

杜国强:二十年前互联网兴起,全世界第一个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发生在加州披萨店,可以通过互联网下披萨订单,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今天的习惯。今天的“云”,不管是“云存储”还是“云计算”也会改变未来所有人应用IT的习惯。

云需要法律法规等配套设施的成熟

问题四:惠普的融合基础设施跟“云存储”有什么关系?

范圣俭:这里有一个从英文翻译到中文的障碍,最重要的词就是“融合”和“基础架构”,所有事情最终都要落地,“云计算”和“云存储”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础架构问题。

第2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三模式构成完整战略

在2009年12月的《让云触手可及――微软云计算解决方案白皮书》中,微软将自己的云战略分成了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和客户自建三个部分,并将微软云计算的特点概括为软件+服务、平台战略和自由选择。谢恩伟介绍,微软的云计算的特点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传统软件或是不同层面的云服务。“微软提供从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到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全面选择,用户和合作伙伴可直接应用微软运营的云计算服务,也可以采用微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技术工具自建云计算应用,还可以选择运营微软的云计算服务或者自己在微软云平台上开发云计算应用。”

对于选择使用不同层面云服务的用户,微软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面向选择SaaS的用户推出的以Windows Live、Office Live、Bing等组成的Live解决方案和以Exchange Online、Sharepoint Online、Cynamics CRM Online等服务组成的Online解决方案;面向选择PaaS模式的用户,微软提供了Windows Azure Platform云计算平台;另外,微软还提供了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的优化和管理方案DDTK(Dynamic Data Center Toolkit)。

无缝是最大优势

在传统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方面,微软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在向云计算的迁移过程中,“无缝”也成为微软的重要砝码之一。使用微软云计算的好处之一,就是建立在旧有的Windows Server平台上的应用程序可能只需很少的改动就能够迁移到微软的平台上,而无需从头重新编写。在微软的总体架构中,采用Windows Azure平台与采用传统的WindowsServer平台同样可以用.NET模型以及Visual Studio进行编程。这意味着,用户无需为了开发应用再去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另外,微软的SQL Azure可以把关系型的数据库从客户自有的环境放到在线的环境中。谢恩伟表示:“微软是全球惟一一家对关系型数据库在线方面有支持的厂商。”

实际上,统一的应用体验正是微软的整体战略之一。谢恩伟表示,在未来,电脑、手机、电视都可能成为云端,而微软希望“用户能在使用不同设备访问服务时,得到完全相同的无缝体验”。

第3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Forrester认为一个服务已经适合企业应用的标志是:大量的企业客户不得不采用它。就当前而言,这还未发生在云计算身上。当然,并不是说云计算本身不好,几乎每一种技术在出现伊始都会出现各种评价的声音。Forrester认为,云平台正在逐渐成熟,在两三年后,采用云计算将会是一条明智的道路。

目前业界似乎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迅速增强计算能力和加大存储容量,而又不想在物理上增加新的基础架构或者人力方面的投资,那么云计算是一个能使梦想变成现实的选择。对于很多公司,包括那些大型企业而言,云计算提供了一种策略,这种策略能够在还没有实施之前,就将IT能力与用户需求进行很紧密地匹配。

云计算能带来的好处是已经众所周知,它能解决IT公司日常经常面临的一些关键挑战: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终端用户体验?如何满足可用性及其他基于SLA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处理不可避免的业务中断?

云计算实际上可以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但IT企业如果过于简化了对云计算的看法,并且在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技术迁移风险的情况下付诸行动,那么必然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而不会使其有所改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云计算会带来一些重要的策略和管理问题,这些都必须在充分理解云计算是否能够真的会带来那些所谓好处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并非虚拟化这么简单

大多数的IT从业者都会将云计算和在虚拟化环境中部署应用程序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虚拟化在云计算的实现中的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确实能够开拓新的资源,但云计算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分配这些资源,何时分配以及分配给谁使用等问题。但不幸的是,这些方面却经常被忽视。实际上,云计算会为IT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效率的最大化?如何确保这样的决策不会对应用程序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如何避免因为仓促决定带来的业务中断等副作用?

实际上,IT运营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而云计算为了满足其提供灵活性的需要,将会使系统复杂性倍增。虚拟化虽然是实现云计算的一种重要技术,但是不能将云计算等同于虚拟化。理解云计算的这些特性,对于决定是否采用这项技术相当重要。

多层策略须权衡

在云计算的实施中,需要考虑资源、应用和运营三种层次的策略。资源层策略主要关注的是CPU、内存和带宽等硬件资源的管理。应用层策略关注的是应用程序的性能,例如可用性、交易处理延时和其他可以在SLA(服务等级协定)中找到的性能指标。运营层策略则涉及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营事宜,需要考虑各种应用程序之间可能存在的依赖性,以及跨多个应用程序的诸如相对优先级等运营策略。

那些没能将这三个层次考虑周全的策略,或者在某些领域缺乏策略,都将带来麻烦。例如,应用程序A受一个应用层策略的控制,当事务处理延时时,就寻求额外的资源,而应用程序B也受一个类似策略的控制。如果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那么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应用程序C因资源不足而运行异常。如果应用程序C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或者应用程序A是依赖于C来提供输入的,那么这些程度都将无法顺利运行。所以,在虚拟化环境中,管理应用程序的策略必须将所有的关系都考虑在内。

除了以上三种层次运行之外,策略还通过紧耦合、可编程和相互协作三种不同的模型来实现。在紧耦合模型中,策略和一定的实现平台休戚相关。可编程模型为IT管理者在一个已有的框架中提供了一定的选项,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定制。相互协作模型,通常能够考虑非常复杂的情况,实现全面自动化。所有这些,都是在引进云服务之前要考虑的。

站在云计算的高度

在利用云服务之前,有很多和决策相关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这并非虚拟化技术能解决的。打算使用云计算技术的IT企业,必须将其复杂性考虑进去。

策略的自动化可以动态地增加云服务的效率,但这需要在所有三个层次都进行正确地管理,而建立这样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框架来处理基础架构虚拟化的复杂性是相当困难的。相反,如果没有恰当的策略自动化,云计算的复杂性就可能影响性能,甚至有时还会造成宕机。作为一个可行的选择,企业可以向服务提供商购买云计算服务,他们应该理解需要的策略,从而避免定义和管理这些策略的负担。

企业在评估云计算服务时,必须理解所购买的策略实现模式。他们需要考虑在资源、应用和运营层次各自需要多少控制力。当决定使用云计算后,虚拟化可以作为起点。

第4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在此背景下,本期推出虚拟化技术专题,希望能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项技术,借此也能对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进入2009年,在云计算大潮

的推动下,虚拟化技术的风头不减。供应商们在虚拟化技术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上不敢松懈,纷纷谋划通过虚拟化技术抢得云计算市场的先机。虚拟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VMware、Citrix(思杰)、微软不断对各自的虚拟化产品进行升级,同时通过降价或者免费等促销手段抢占市场,而软件巨头Oracle在收购Sun和Virtual Iron之后也参与到这个市场的争夺中,还有红帽从Xen转向KVM阵营等事件也给今年的虚拟化市场带来很大变数,这都使得今年的虚拟化技术应用呈现出新的特点。

虚拟化借势云计算

在当今IT领域,云计算是最热门的词汇。从2007年年末云计算一词开始见诸报端,至今人们对云计算的关注热情从未消退过。进入2009年,这种热情在IBM、微软、Google等厂商的推动下,有增无减,一浪高过一浪。

云计算通过提供灵活、自助服务式的IT基础架构,促使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在这场变革中,虚拟化技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它通过在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引入一个虚拟管理层,来消除长期存在的软件与物理主机之间的紧耦合特性,使得应用的部署更为轻松便捷,也使得应用的迁移非常方便。应该说,没有虚拟化,云计算是无法想像的,未来的数据中心版图将由虚拟化和云计算一起重新勾勒。

正是由于虚拟化与云计算之间的这种联系,使得虚拟化管理软件供应商,包括VMware、Citrix等都很自然地过渡为云计算技术供应商。

vSphere 4是VMware于今年4月份推出的最新一代虚拟化产品,也被VMware称为业界首款云操作系统。VMware称,vSphere 4能够管理大型基础架构资源池,包括处理器、存储和网络等,使其形成一种无缝、灵活、动态的操作环境。换而言之,也就是能为数据中心带来云计算的实际好处。Citrix也在去年推出了自己的云中心(Citrix Cloud Center ,C3),这是面向云服务提供商推出的一个产品组合。新一代云提供商可以利用面向托管云业务的虚拟基础架构平台,将业务安全可靠地交付给云客户和企业数据中心。

虚拟化与云计算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得有人把虚拟化就等同于云计算。而实际上,云计算与虚拟化还是有区别的,IBM云计算软件负责人Kristof Kloeckner在其“虚拟化不是云计算”的文章中说,尽管虚拟化是云计算关键的实现技术,但是,在一台服务器上安装了vSphere并不意味着就建立了一个私有的云计算。虚拟化只是云计算的一个组件,部署虚拟化也只是迈向云计算的第一步,除此之外,云计算还需要服务自动化技术和用于配置新资源的自助服务工具等。

异构平台互操作是大势所趋

2009年7月21日,微软宣布面向Linux社区了两万行的设备驱动程序代码,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是微软在开源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如果站在虚拟化的角度可以很客观地理解微软的用意。微软公开的这两万行代码包括3个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代码,支持Linux操作系统版本基于微软Hyper-V进行虚拟化,并明显提高性能。Linux设备驱动程序将赋予Linux各版本操作系统与Windows虚拟机在Hyper-V上运行一样的优化整合设备。简单地说,就是微软公开的代码可以提高在Hyper-V上的Linux虚拟机性能。

8月5日来华的红帽CEO卫赫士(Jim Whitehurst)就曾对记者表示:“微软的目标是让更多的Linux用户能够在微软自己的虚拟化平台Hyper-V上运行Linux,从根本上说,是想卖出更多的虚拟化产品。”

尽管微软公开这两万行代码带有很明确的目的性,但是,鉴于微软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indows与Linux平台的互操作性,能给用户带来好处,业界特别是开源领域还是给予了微软高度的肯定。实际上,异构平台的互操作性是虚拟化遇到的一个难题。一般来说,在Hyper-V上的Windows虚拟机可以很好地工作,而大多数版本的Linux虚拟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过来,在Xen上大多数的Linux虚拟机会工作得很好,而Windows虚拟机则可能会遇到问题。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微软在2006年年末与Novell联合成立了互操作实验室,为同时使用Windows和SUSE Linux的用户提供帮助,其中就包括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在对方的虚拟化平台上运行提供支持。今年的2月16日,红帽与微软在虚拟化互操作性上也首度携手合作。红帽将验证在红帽的虚拟化平台上的Windows服务器虚拟机并获得技术支持,而微软将验证在微软Hyper-V上运行的红帽虚拟机并获得技术支持。预计今年下半年,整个验证工作将完成,此后,用户将能够放心地在微软和红帽的Hypervior上部署虚拟的Windows Server和红帽Linux。

目前,除了与Novell、红帽以外,微软还与Citrix、VMware进行了类似的验证,此外,Windows和红帽Linux都可以部署到VMware 的ESX上。有些遗憾的是,目前这种互操作还是厂商之间一对一完成的,这也给异构平台上的互操作蒙上一层阴影。

桌面虚拟化蓄势待发

尽管人们在谈到虚拟化时,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服务器虚拟化,而实际上,桌面虚拟化也是虚拟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而且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与服务器虚拟化一样,桌面虚拟化技术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具体体现在成本、管理、安全三个方面。对桌面电脑而言,每年安装、使用补丁和管理的成本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采用了桌面虚拟化技术,管理员只需在后台集中管理服务器上的程序,所有程序的更新都可以在数据中心进行,简化了管理,节约了成本。另外,桌面虚拟化降低了对客户端设备的要求,将PC的寿命从标准的3年延长到5年,而且,由于集中管控,还带来了更好的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考虑到目前全球PC数量超过10亿台,不难想像桌面虚拟化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据IDC预测,2011年桌面虚拟化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个虚拟化技术供应商都对这个市场给予了高度重视,Citrix在今年年初了新一代的桌面虚拟化产品Citrix XenDesktop 3。此外,它还对外宣布,将与英特尔合作开发针对采用英特尔vPro技术的酷睿2桌面级处理器以及迅驰2笔记本平台处理器设计的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另一个主要供应商VMware也有大动作,继2008年岁末了新版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VMware View 3之后,又了开源客户端VMware View Open Client,以推动与渠道商的合作。

目前已经有用户率先使用了桌面虚拟化技术,如IBM的中国开发中心(CDL)就已经部署超过200台Wyse的瘦终端,未来准备在其5000名研发人员中普及。IBM中国开发中心虚拟基础架构访问服务首席架构师王守慧告诉记者:“好处非常明显,所有的系统升级和打补丁都可以在服务器端进行,这大大减轻了IT管理人员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方案还能满足研发中心的安全需求,比如,瘦客户端没有光驱,其USP接口也可以禁止使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说,桌面虚拟化市场启动可能会更晚一些。因为桌面虚拟化与服务器虚拟化在实施方法上有很大不同,由于用户数量大,也可能更复杂。另外,桌面虚拟化并不像部署虚拟服务器那样会立竿见影地节省成本,其收益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标准和安全掣肘

虚拟化给用户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通过把多台服务器整合到一台高性能服务器上,不仅节约了硬件成本,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数据中心宝贵的空间,虚拟化还可以用于数据恢复和灾难备份等。但是,这不意味着在虚拟化技术入驻数据中心的道路上就一帆风顺,实际上还面临不少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人们对虚拟机安全的担心,以及因缺乏标准导致的用户在选择时无所适从。

实际上,对虚拟机安全问题的担心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一方面,多个服务器整合为一个服务器客观上形成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格局,很容易一损俱损; 另一方面,尽管虚拟机在大型机上的应用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但其在开放架构服务器上应用的历史并不长,管理方法甚至管理工具都还有一个完善过程。基于此,人们很自然地提出了“虚拟化技术是否安全”的疑问。

对此,各个虚拟化供应商在多种场合表示,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降低IT系统的安全性反而对安全性还会有改善。VMware大中国区技术总监张振伦认为,由于部署虚拟化技术以后,能够实现虚拟机的动态迁移,一旦某个虚拟机出现运行故障或者某个物理服务器出现物理故障,就可以非常迅速地实现虚拟机自动迁移,因而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都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虚拟化技术还支持动态的扩展资源,包括加入存储资源、服务器和内存等,都可以按需增加到资源池,这种可扩展能力也给应用带来很大的保障。

微软技术经理孔令方表示,安全并不是虚拟化的主要问题,有很多安全问题并非虚拟化技术特有,相反,人们应该多注意虚拟化对管理和流程方面的挑战。

尽管如此,不少用户仍然对虚拟化技术持怀疑态度,这也导致虚拟化的部署主要是在测试、研究等非关键领域,真正承担生产性任务的应用并不多见。

第5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初创型企业最适合采用云服务

简单说,云就是将IT以服务的方式进行交付。企业不必再自建数据中心,当然也就不用再操心IT系统的采购、配置和运维,只要把这些工作全部交给云服务商处理即可。因此,未来企业的CIO或技术主管的工作职能将发生大的转变。CIO不必再对IT的部署和管理亲力亲为,只要做好整体规划,选择适合的IT合作伙伴和服务供应商,并对这些合作伙伴进行监督和管理即可。

现在是“草根”创业的最佳时机。许多规模不大的初创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初创企业拥有的是好的创意和点子,缺少的是资金、人员和马上可以投入使用、又可以随企业业务的飞速发展轻松扩展的IT基础架构。这种初创型的企业其实最适合采用云服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初创型企业要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的设计和开拓上,几乎没有时间再关注IT基础架构和运维。企业采用外包的方式,把与IT相关的事情全部交给云服务商,可以将自己从繁琐的IT运维中解脱出来。第二,初创型企业通常规模不大,资金不太充裕,通常都是轻资产的企业,也不愿意将资金用于采购大量的IT设备,或自建数据中心。企业如果选择云服务,IT资源全部是外包的、租赁的,可以减轻资金、管理的压力。第三,云服务比较灵活,购买、使用和停用都比较方便,像云主机这样的比较基础的IT资源可以即开即用,能够全面满足初创企业的应用需求。

比如,很多游戏公司都倾向于采用云。游戏的开发、上线和运营都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方便快捷。游戏刚上线时,可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应付大量玩家。游戏公司能否在流量骤升的时候为众多玩家带来流畅的游戏体验,至关重要。此外,游戏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运营平台的灵活性和延展性有极高的要求。具备高度延展性且可实现即需即付的云,绝对是满足游戏行业需求,确保其运行流畅的绝佳选择。

初创型的公司适合采用云,那些与之需求类似的中小型企业也是云的拥趸。有些中小企业虽然从办公空间、专业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考量都不适宜自建数据中心,但是为了业务的发展,也不得不勉为其难,在有限的办公空间里“挤”出一块地方放服务器机柜。这种所谓的数据中心既不专业化,很难全面满足企业的应用需求,又需要专门的人来维护和管理,给企业增加了负担。随着云模式的逐步成熟,中小企业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应用和数据迁移到云上。现在市场上大量的公有云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基本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业务需求,无论是性能、容量、安全性还是价格,都可以给用户提供充足的保障。中小企业可以放心选择。

专注于业务经营

而不是IT事务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云可以让它们专注于业务经营而不是IT事务。一个例子是,中国很多城市都有数字园区,这些采用“互联网+园区”思路打造的园区可以为入驻的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办公及IT基础设施资源。企业可以拎包入驻。这种被有些人称为社区云的模式,可以在园区的范围内以类似公有云的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灵活的云资源。同时,园区对外又是一个大型的私有云,可以解除入驻企业对安全问题的担心。

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云提供了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生产力和灵活性的可能。大中型企业通常都已经拥有了一个较完备的数据中心或IT基础设施。在这些企业中,应用也根据对不同服务等级的需求而被划分成了关键应用和非关键应用。关键应用对于IT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关键应用,企业通常会格外重视,在IT系统的选择上尤其挑剔。出于业务本身的需要和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大中型企业通常会把关键应用部署在本地,或企业内部的私有云中,但是那些非关键性的应用和数据,完全可以放到云上,这样可以降低IT的整体拥有成本。

在2014年春节晚会直播过程中,中央电视台就用到了公有云。今年春节期间,12306购票网站也获得了云支援。云已经成了大中型企业IT资源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私有云可让企业在不把数据及应用迁移到外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虚拟化及云服务的好处。公有云则可让企业在解放IT员工的同时,充分利用供应商的基础设施并降低资本性支出及运营成本。混合云则可帮助企业同时实现公有云及私有云的好处。但要真正让混合云充分获取两者好处,企业则需要采用特殊的管理方案。

云管理解决方案应该提供私有云和公有云所有IT行为的可见性、管理和治理能力。IT部门需要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或系统管理工具,还可能只是在私有云的不同领域,将最佳方案整合在一起。因此,云计算管理解决方案必须支持异构数据中心环境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随着IT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它需要提供更高服务等级协议(SLA)来满足现今业务世界的需求。为实现这个目标,IT部门需要具备监测功能的云管理解决方案。该监测功能必须提供对应用的深入洞察,优化性能并交付可预测的SLA。一些云管理解决方案虽然可以监测云操作的某些方面,却不提供必需的端对端服务等级信息。最重要的是,该云计算管理解决方案必须支持混合环境。IT部门需要能灵活挑选适合业务的云,不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云管理工具需要能简化流程,实现自动化管理和监测跨平台应用程序的能力。

最后,由于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一个能支持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进行应用移植的云管理解决方案,来简化应用构建、部署和扩展的方式。

大中型企业也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在遇到突发的业务量猛增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快速启用云,应对业务的波峰。

第6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Gartner最新的2013软件业报告显示,甲骨文超越IBM成为最大的企业软件厂商。但赫德称,IBM等“老牌技术公司”已经不再是甲骨文的竞争对手,而更多地成为甲骨文的合作伙伴;甲骨文现在更关注那些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的新兴企业,例如亚马逊、等。

有着数据狂人(numbers man)美称的赫德准确地罗列出甲骨文最新一季财报里的各项超越预期的出色业绩,也再次阐述了甲骨文的四大战略要点:提供同类最佳的产品、软硬件一体的垂直集成、云计算以及面向行业开发最佳解决方案。在过去的2013年,甲骨文全球在研发上共投入了50亿美元。

显然,这些战略方向与2011年Oracle Open World大会上甲骨文宣布向云计算全面转型、同时一揽子云解决方案时的战略框架并无二致。可以说,在经历了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具有鲜明的拉里·埃里森性格特点的战略并购布局阶段之后,自2010年马克·赫德加盟起,甲骨文进入了一个以整合优化和向云交付架构转型的新战略阶段。在以低调务实和高效执行力著称的马克·赫德的领导下,拉里·埃里森勾画的独特战略蓝图所蕴含的竞争优势潜力正在日益彰显。

新战略思路

记者:甲骨文的业务策略有哪些新的调整变化?

马克·赫德:甲骨文基本的战略框架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向市场提供同类最优的产品。我们必须能够在异构的环境下,向客户提供最需要的产品。正因为如此,我们产品在很多领域市场份额都排名第一。

第二是软硬件一体的集成战略。我们在几年前开始推出这个概念,花了一段时间向我们的客户解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认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最新的财报中一体机业绩非常好,上一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30%——甲骨文在上一个季度已经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现在在这个基础上又增长了30%!

第三,云战略。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应用、平台及服务云等,这也是甲骨文的一个战略核心。我们现在要把所有的应用软件都逐步向云迁移。甲骨文云应用的销售在这个财季增长显著,订购量增长超过了60%。我们每个季度的云应用收入现在已经接近3亿美元。我们所有的战略性云应用套件,包括Fusion ERP、Fusion HCM和Fusion Customer Experience,均实现了三位数的收入增长。

第四,以行业为导向的战略。甲骨文在一些重点行业,包括零售、银行、电信等,市占率一直保持第一。我们针对这些行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的核心战略。在全球我们今年大约要投入50亿美元用于研发。

记者:去年十月甲骨文超过了IBM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厂商。现在,你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马克·赫德:我们不喜欢与IBM进行比较,IBM这些老牌技术公司已经不再是甲骨文的竞争对手,而更多的变成我们的合作伙伴。反而是一些新兴的企业,可能在未来会成为我们竞争对手。

甲骨文的优势就在于:第一,我们有庞大的业务体系,以及相应的庞大的现金流;第二,我们的技术能力,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是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第三,我们在各行各业都有庞大的客户基础;第四,我们每年持续在研发方面大力投入,保持着强大的创新能力,使得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未来技术变革的挑战。我们现在希望去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去进行参照,看怎么把甲骨得更好,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把超越别人作为我们的目标,把甲骨文本身做得更好才是我们的目标。

那么目前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是那些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的企业,例如亚马逊、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类企业等。这些企业有的规模还很小,但是他们可能在某些领域已经表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可能会改写未来行业的游戏规则。

在这个过程当中,甲骨文依赖多年积累的竞争优势,以及我们庞大的现金流能力,能够实现超高速的增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迎接这些竞争对手的挑战。

记者:甲骨文最近几年一直强调“简化IT”。对客户来说,他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真正考虑实现这种简化?甲骨文未来会从哪几个方向来进一步帮助客户实现这种简化系统的目标?

马克·赫德:以前企业IT部门的做法是购买各种部件再组装在一起,这样要消耗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才能形成一套解决方案。现在IT行业在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未来IT系统建设的工作更多的应该由像甲骨文公司的研发部门来完成,这样可以以更专业的方式集成软硬件系统,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来帮助客户去完成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甲骨文的战略,也是现在整个市场越来越认可的趋势。

这就是最大的简化。从这个角度讲,集成系统一体机也好,云计算也好,其实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帮助客户去简化。比如我们再来看云计算,它究竟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好处呢?价钱更便宜?更加灵活?亦或是不再依赖某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这些都不一定是最大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集成系统给客户能够带来最大的好处也是简化企业的系统环境,让他们能够少花钱,多办事,达到更好的效果。

记者: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趋势都在对产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您觉得真正影响企业级IT的问题有哪些?甲骨文怎样去应对这些挑战?

马克·赫德:现在消费类IT大规模增长,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已经和以前的电脑一样强大。消费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投资,但是企业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这样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例如,美国很多企业还在用20年前的IT系统,那个时候还没有移动,也没有搜索引擎,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媒体。在那个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系统,20年一成不变,已经不合时宜了。企业现在需要考虑,怎么样利用最新的技术,去和那些已经非常熟悉IT和互联网的消费者接触和对话,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和预期,而且行动要快速。

企业的IT部门面临巨大的压力: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这样一个转型?

甲骨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我们的客户去实现这个转型,让他们有能力去应对消费者或者他们的客户。

现在大部分企业的IT预算,80%以上还是用在维护原先系统的正常运行上,只有20%不到的比例用于创新和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这个状况必须改观。

中国策略

记者:微软和亚马逊的公有云在2013年已经在中国市场落地,这方面甲骨文好像还没有动作?

马克·赫德:甲骨文在面向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方面会积极地持续投资,但是云计算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够马上实现,云计算投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包括一些应用软件的本地化工作,也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等等,所以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在云计算领域,无论在应用软件、基础设施、还是平台技术服务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投资。比如说在平台技术服务方面,对于开发人员,我们会推出新的Java,还有数据库云服务器等工具;在SaaS方面,未来会有更多的像销售自动化、服务自动化、数字营销自动化的一些应用会上线,提供给亚洲地区的消费者、用户。

记者:去年甲骨文在上海Open World大会上宣布了在中国的三年发展计划,目前这个计划进展情况如何?在云计算方面,甲骨文如何去构建一个新的合作伙伴生态链?

马克·赫德:这个三年计划没有任何变化,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会继续在人力资源、培训、办事机构等方面投入。

在云计算环境下,合作伙伴的作用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过去合作伙伴是帮助我们去做分销,或者帮助我们去做基层,做整合,但是未来在云计算环境下,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是简化的、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而且能够每隔一段时间,不断一些版本更新,客户可以根据需要去自动更新。这时,原先的合作伙伴所发挥作用、他们的角色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与他们合作去做一些部署和整合的工作。

数据安全问题

记者:您如何看待斯诺登事件揭示的数据安全问题?

马克·赫德:对于像甲骨文这样的跟数据相关的企业来说,安全一直是一项根本的、头等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情况是内部人员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窃取系统内的数据;还有一种情况是外部黑客的攻击。

第7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转变安全交付方式

EMC全球执行副总裁、RSA全球总裁亚瑟• W• 科维洛(Arthur W. Coviello, Jr.)在大会开幕主题演讲中指出,信息安全界同仁应拥抱不断壮大的虚拟基础架构带来的挑战和机会,采取更广阔的安全视野,聚集云计算带来的IT变革。这位信息安全行业的“老兵”认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是云计算,但是由于安全的问题没有解决,目前人们对云计算缺乏信心。“有些事情阻碍了云这一愿景的充分实现。简单地说,那就是安全。51%的首席信息官认为安全是对云计算最大的顾虑。在当今日益虚拟化和超扩展的企业迈向云的演进中,安全的步伐没有跟上。简而言之,各地的人们必须能够信任云,即使他们不能真正或似乎看到云。”

如何解决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呢?科维络认为,这需要采取综合、系统化、内嵌的安全方式。正如黑客形成了地下产业链一样,全社会的企业、厂商和政府也要协同工作,形成针锋相对的产业链,才能击败黑客犯罪集团这一共同的敌人。

云计算在为信息安全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其实也创造了变革的机会――云计算将虚拟抽象层嵌入到技术堆栈,为业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实施安全“改装”,这将比我们现有的物理基础架构更安全。企业将从以基础架构为中心、转变到以信息为中心的策略,集中力量处理信息及访问权限等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关注单纯的边界或管道。

在演讲中,科维洛鼓励信息安全业界努力前进,促进私有云基础架构安全、合规,通过某种治理方式,为信息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他指出:“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安全内建到虚拟基础架构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能见度和可管理性,而且可以获得风险决策点,控制无处不在。总之,云计算将彻底转变我们交付安全的方式。同时,信息安全将使云计算充分利用互联网,彻底转变现有IT模式。”

云中的数据安全

云计算给人们带来的一个最大困扰就是:当我们真的把数据放到云里面,而不是自己的电脑里,有没有技术手段能保证这些数据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被他人窃取?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并行处理研究所教授陈海波博士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因为现在没有人能够很肯定地说自己的计算机里面一定没有病毒、自己的操作系统里面一定没有病毒。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云中的数据安全问题?陈海波告诉记者,国外有一个组织叫做可行计算工作组,它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工具TPM,能够在开机的时候判断所启动的操作系统是不是正确的系统,这可以使得用户的电脑在启动的时候不会被人植入软件,启动被人篡改过的系统。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研发了一种虚拟机监控器,通过它来控制操作系统。这有两点好处:一是当我们使用操作系统时,如果操作系统里出现一些恶意的行为,可以通过虚拟机监控器进行控制;二是可以在虚拟机里设置一些新的技术,使得我们在使用操作系统的时候,尽管操作系统可能被装入木马和病毒,但运行一些应用时还是不会作系统上的木马和病毒所攻击。通过虚拟机监控器控制操作系统,主要从CPU、内存、磁盘、网络四个方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据了解,这套系统目前已经在清华大学的云存储平台中得到了应用。

“在云的环境里,安全性是从桌面推送到云端的。云在技术上还有很多缺陷,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的方面。我们把数据放到云上,云服务的提供者需要有足够好的技术和法律手段,包括业务流程,来保证云中数据的安全。”陈海波指出。

云环境更安全

云环境下,安全性从桌面推送到云端,这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用户不需要再关注具体的安全细节,而是把这些东西都交给云。以往终端用户需要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需要不断下载更新、打补丁;云计算出来以后,这些东西都掌握在云服务供应商手中,安全可以被做成一种服务,从云端为用户提供,用户自己不需要再去关注这些具体问题。

“云环境下的安全比原来任何分布式环境下的安全系统都要简单得多、安全得多。”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海认为。

金海指出,云自身的安全目前从技术层面肯定能够保证,一方面,原来传统的互联网安全技术现在在云平台都可以用;另一方面,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在虚拟化中带来云安全保障技术,云的基础就是虚拟化的安全。“从技术层面来说,只要云服务提供商愿意提供安全保证,它就可以做得到。当然任何东西总有被攻破的可能,但从现在的技术层面上说,只要采用了足够的技术,用户是可以放心的。”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隐私和数据可靠性问题,金海认为不是单纯技术上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法律法规层面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更多地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来确保云服务提供商不能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看到用户的数据,不能随便泄露数据,就像银行不可以泄露用户数据一样。

链接

第8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IT从虚拟化出发向云计算演进

IT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公司,成为业务的骨干和支撑。人们最早是将不同的系统部署在各种服务器上,希望这些专一用途的机器可以稳定地支持不断扩大的业务。渐渐的,人们发现这样做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昂贵而性能强大的服务器只用来部署一个应用,很多时候不能全速运转;服务器的利用率不均衡;部署和迁移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虚拟化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设备利用率,使用户能够尽可能地利用系统资源。出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考虑,单个系统只会部署单个应用,但是如果能够在单个服务器上虚拟出多个系统,就能够减少服务器数量从而减小电力、空间、冷却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开支。同时,虚拟化也允许系统整体从一个物理服务器快速迁移到另外的一个,从而更好地根据使用率平衡服务器的负载,做到物尽其用。

人们从虚拟化获得好处的同时,也发现以虚拟化为基础,可以满足用户对业务敏捷性以及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这就催生了云计算。在业务世界里,其实用户并不关心也不需要知道他们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来自哪里,虚拟化将IT服务和物理服务器分开;只要用户的IT需求得到满足,虚拟的和实际的系统都可以接受。把这个概念推广出去,计算能力来自哪里、有多强其实也不重要,只要能够恰到好处的满足IT需求就好。可以想象,如果IT服务像用水一样,需要的时候拧下水龙头即开即用,不用的时候简单的关上,只为用的部分付钱,那是多么美妙。这样的场景在IT服务环境里就是云计算希望达到的:不需要负担昂贵的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按使用付费就好;不需要操心计算需求和数据大小的增长、发出请求就好;不需要担心资料安全和病毒肆虐、相信计算服务提供商就好。

IT管理何去何从

从大型主机时代开始,IT管理就是企业尤其是CIO关注的焦点之一。IT管理的好坏,不仅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从IT技术中获取的收益多少,甚至可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通常来说,IT管理的范畴如图1所示:

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环境下,IT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简而言之就是在最大限度利用这些新技术的同时确保对IT服务的控制。IT管理要回答的一些新问题包括:

1.在云时代,怎么样帮助企业在私有云、公共云或者混合云里来做合适的选择?怎样帮助企业平滑地过渡到云中而不影响现有业务?如果企业要搭建自己的私有云,怎么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好?

2.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性、合规性等怎么样得到保证?

不需要操心数据/应用实际在哪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够确保安全吗?安全性包括数据不泄露给没有对应权限的人、不丢失(有备份和容灾方案)、需要时候就可用。如果使用公有云,数据不泄露的要求可能更突出,毕竟公有云是多人共享的。

此外,世界各国对数据都有不同的法规约束,各个公司对自己的系统也有不同的要求。不符合法规和内部要求,轻则资源浪费、业务受损,重则公司受罚、甚至关门。

3.如何整合与管理不同的虚拟化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更高的要求是,与此同时,如何简化管理?

IT服务根据负载变化可以自动调整所需资源、以求在及时响应和节约成本上取得平衡;同时,计算能力的规模更大,人工管理资源越来越不实际。这些新特性对IT管理的自动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往往希望在不失灵活性的前提下可以得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将IT管理扩展到虚拟化和云计算中,帮助客户从云遮雾罩到拨云见日

作为IT管理的专家,CA Technologies认为IT服务的需求和能力变化如下图,如何满足IT能力和IT需求之间的市场机会、帮助企业在新趋势下提升IT管理能力,就成为CA的主要课题。(如图2)

针对这一课题,CA Technologies提出了全系列的IT解决方案,包括服务自动化系列、基础设施自动化系列和虚拟化管理系列。

其中一些产品,如CA中国技术中心开发的CA ARCserve就是基于微软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的、基于SaaS模式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CA Server Automation则是一款可以集中管理虚拟化和云计算平台、提供自定义规则定制功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用户通过使用事件触发、数据监控触发等方式来自动化IT管理,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响应速度。此外还有AppLogic云平台,它能够帮助客户迅速创建可升级的高可用性私有云和公共云环境,用户只需使用浏览器,通过图形界面拖拽模式操作构建应用即可定义、部署和管理应用。

总之,虚拟化和云计算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通过实施积极的IT管理方案,一定可以提升业务能力并控制风险,让IT成为更强劲的推动引擎。

Michael Tseng

个人简历:Michael Tseng 是CA Technologies中国技术中心业务运营部副总裁。Michael总体负责公司的中国技术中心,该中心位于北京,并拥有300人研发团队。他负责中国技术中心包括产品开发、雇员培训、设施、HR和财政在内的全部主要业务协调。

在2003年来到中国供职之前,Michael是CA Technologies纽约Islandia 总部办公室的软件工程副总裁。他所管理的工程团队负责ARCserve储存管理的生产线。他同时是纽约和北京工程团队的联系枢纽,协助北京产品负责人制定招聘计划和建立境外团队。

Michael在1996年 CA Technologies收购Cheyenne Software时加入公司,此前他是Cheyenne Software 设计ARCserve系列储存产品小组的一员。他最初是位于台湾新竹的电脑通讯实验室(Computer & Communication Lab)多媒体研究部门的软件工程师。

Michael 拥有台湾国立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理科硕士学位。

周荣彪

个人简历:周荣彪先生任CA Technologies中国技术中心开发经理,带领技术团队负责一款虚拟化管理产品的研发。

自2006年10月加入CA Technologies以来,周荣彪先生历任软件工程师、高级技术支持工程师、资深技术组长和开发经理,涉及业务范围包括软件开发、维护、技术和项目管理。

第9篇:云计算的好处范文

餐饮APP让顾客轻松就餐

餐饮APP客户端遍地开花,逐渐改变食客们传统的就餐方式。再也忍受不了干什么都要排队了?上海财经大学的9名学生设计开发了一款“排队无忧”手机APP,通过实时更新各餐饮商家“已排队人数”,让顾客直接通过手机APP预订餐位,实现“远程取号”。这下不用急匆匆地赶到餐厅门口去排长龙凑热闹,让消费者轻松就餐。

易观国际研究报告显示,美食应用类移动客户端市场累计账户数达5080万。如今有很多用户已经习惯在就餐前利用手机搜集餐厅信息。苹果也在APP Store里专门开辟“美食佳饮”专区,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像美食美刻APP这样专门用于美食分享、美食推荐的客户端。APP营销越来越受到餐饮企业的关注,正在逐渐成为餐饮企业吸引消费者的入口。

美食美刻是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图片分享社交平台,通过美食图片展示,给消费者更直观的感受。美食美刻餐饮APP客户端是继团购网之后的另一种餐饮信息化应用。 APP客户端更加方便快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相关信息,以便做出选择。而对于商家来讲,APP客户端是一种自主营销的有力手段,可以使商家更直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的活跃度,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整产品。“美食美刻注重用户的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美食美刻刚刚开始运营,目前还未与餐厅有相关合作,但以后肯定会有的。”美食美刻联合创始人田原说。

移动互联网使消费者更易于分享美食,微博、微信等工具的出现使消费者更乐于分享就餐经历。美食分享者通过展示精美的食物图片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互动,正是这些喜爱分享美食的食客一族,构成了庞大的社交网络,为APP的开发者提供支撑。当美食美刻这样的APP在食客一族中流行起来,就会使餐饮业的营销模式发生转变。在谈到美食美刻的盈利模式时,田原说:“目前来讲,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用户,做好内容,当有了充足的用户数量,以及优质的内容之后,最适合的商业模式自然就呈现出来,我们并不担心盈利模式。”

除了美食美刻这类社交平台,还有一种APP和某些淘宝网店一样,有自己的实体店。例如湘食记、粤色天香等餐厅开发出自己专有的APP,消费者就餐前后都可以通过APP来查找和评价自己喜欢的美食。

北京移动公司移动互联网分析师谢振兴认为:“用户潜在需求和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促使餐饮业和移动互联网结合。餐厅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开发自己的APP客户端是必然趋势。”餐饮业和互联网结合方式有很多,APP、团购只是其中的两种形式,以后还会有很多。田原说:“目前餐饮业与互联网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合作方式,如团购、折扣活动、试吃等等,我想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模式,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我们也更愿意与更多的餐饮企业共同探讨,进行给用户带来更多实惠的合作。”

云计算为餐饮ERP添彩

APP助力餐饮变革的同时,云计算也推动传统餐饮ERP深度应用。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ERP系统和云计算都体现了资源整合理念。金蝶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登坤认为:“云计算,云服务在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餐饮信息化要与世界同步,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社交化ERP,提供餐饮企业互联网云管理服务。”

有人将云计算与传统信息化的关系等比作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与餐饮单店管理模式。传统餐饮信息化实施与餐饮单店管理模式有着类似的特点。首先是对软件实施的要求很高,操作相对比较复杂;其次是数据不能共享,普遍存在对营运数据运用不充分,不能发挥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的优势。但是,餐饮连锁管理模式则有着与传统餐饮单店管理模式不一样的运营思路,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体系下的餐饮企业会花大力气打造一个核心管理团队,这个核心团队承担着经营决策作用,为餐饮连锁店制定战略发展方向,并负责拟定详细的可执行方案。

餐饮业信息化专家把云计算中的“云”比作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中的总部核心团队,云计算的客户端就像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下的分店。如同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一样,数据统一管控,云计算在“云”的另一端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其次,客户端需求低,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就像餐饮连锁管理模式中对连锁分店管理团队的要求一样最低,操作起来也最方便;再次,云计算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就像餐饮连锁各分店之间可以通过集团总部共享管理经验,营运方案,客户档案等资源。随着核心团队的不断壮大,其功能和服务支持的内容范围将会更广更精准,云计算也是一样,会为各客户端提供更多更精准的信息来支持其发展壮大。

云计算成为影响餐饮ERP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重要技术已日渐成为业界的共识。互联网的精神实质是自由、平等和分享。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是推动餐饮ERP深度应用的助推器。

餐饮搜索是新趋势

ERP管理系统、APP客户端等信息化手段给餐饮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目前只有一些较大的餐饮企业开始采用,离普及还有一定距离。餐饮ERP管理模式创始人、餐饮信息化建设专家朱明坤认为:“目前,餐饮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深入,大部分只停留在基础层次,像点单、打单系统这样的底层应用较多,而管理层次、运作层次的应用却不够规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