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

第1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

一、发挥现有器材的多种功能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的门框,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利用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可以用来当作负重物、障碍物,还可以用来打保龄球。只要我们能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这样就不会因为器材的短缺而制约我们的教学,而且一物多用也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自制具有地方特色的简易器材

在农村,各种生活废旧物品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和生活工具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改善教学条件,这是一个“因陋就简”的好办法。我们曾结合本校实际,发动家长和学生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制作器械。例如,用废旧的锄头把制作成接力棒,做接力跑的游戏;用砖头水泥砌成乒乓球台;用易拉罐做成“竹筒”,进行“踩竹筒”游戏……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器械,自由练习。此外,在自制器材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既让他们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发挥农村地域广阔的优势

农村有广阔的田野和空地,这些都是学生活动的好场所。在田野里,学生可以参加越野跑,也可以在田埂上练习直线跑。虽说这些学生都生活在农村,但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在田野里活动。广阔的田野给体育课提供了很好的场所,也给学生带来了无比的快乐。这样好的资源放在面前,稍不留神就会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教师摆脱传统体育理念的束缚,走出校园上体育课,为学生的需要提供服务。

农村小学受场地限制,可活动的范围不多。尤其是雨天,就要充分利用过道、走廊、教室的空间,同时要变换游戏的方式。像“猜数字”“打电话”“点名”“集体像”……这样既可以把教室或走廊上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又避免了室内体育课的单调乏味。

四、开展传统民间体育运动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儿童体能,开发儿童智力,增进友谊,丰富生活,还能培养儿童的机智、勇敢、坚忍、顽强的性格。例如,“踩高跷”这一传统运动项目,能有效锻炼儿童的全身各个关节,其形式有双脚踩、单脚跳、迈门槛、麻花阵、跑跳赛等。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地域条件,我们应该灵活地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1]叶立军.新课程教学研究[C].杭州出版社,2005-07.

第2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学前教育体育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种多元、开放、尊重个体差异的现代智能观既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那么,作为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教学就应该设置可供学生选择与发展的多元立体的课程,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年~3年级体育课程,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1.2研究方法。本文以体育教育学、幼儿教育学、课程论、体育概论、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主要采用分析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分析、判断、整理,来建构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 构建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002年8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们构建的课程必须是在这个纲要精神中的课程,并有机结合课程的目标、设置、结构、内容、评价等来实施。

2.1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1.1运动参与目标

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能后,可以组织和带动大家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欣赏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时,考虑到一系列的有关智能的开发,要把组织体育运动与参与体育运动等相关内容涉猎到课程的目标中来。

2.1.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利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掌握最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2.1.3身心健康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的方法,并能利用一些有效手段提高身体素质,使机体生理指标达到较高的层次;同时,能对健康营养食品、恢复性锻炼等有较高认识,也就是通过学习后我们能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目标必须在多元智能的身体智能中来实现。另外,学生经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后能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应该自觉地通过身体活动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这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

2.1.4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活动的参与,实际上是需要竞争与合作完成的运动过程,这可以很好的解决因独处引起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合作,需要有对手的竞争,无论是对手还是同伴,我们都是在合作中进行体育运动,这是人际关系智能的达成表现。同时,我们在欣赏大众体育时,不仅仅是欣赏体育技术和战术,我们还要欣赏和认同一种体育精神,传承一种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与精神,这对于鼓舞我们国民的奋发上进的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是多元智能中的内省智能体现。

2.2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

一年级课程设置“选项课”,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开设“选项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每学期选学1个项目。应有8大智能领域整合后的多个项目可供学生选择。1000m (800m )、100m(50m)作为必修课的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其组织形式是学校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出席教师、学生进行选项。学校为二年级学生开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体育活动课、竞赛,(每一专项根据学生特点、层次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体育教学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其形式是教师授课项目固定、学生自由选择专项课教学;其组织形式是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内容、教师。将那些具有一定天赋的三、四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并把各运动队的训练纳入其中(注:要求每一个学生尽可能有选择的加入一个代表队的训练,各代表队欢迎普通生加入代表队的训练)。

2.3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结构

为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各项智能的发展,其课程结构有以下两种类型:

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我们应加大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不会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他们会探讨其中的文化蕴涵。同时,在一般的高等学校,学生自我锻炼的场地器材能基本保证。再说,随着学生的自我锻炼的意识的增强,理解体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随之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相对多点的理论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强理论学习,这并不代表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增多,而是在每次体育实践课上讲解与之对应的体育理论知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就建立起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课程结构。

2.3.2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在实践课的课程结构上,我们要立足实际来设计,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比赛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同时,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程才能关注每个学生,才能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来开设有关体育课程。另外,我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到具体的场所后,可以对当地的体育事业有推进作用,这种结合可以很好地弥补我们体育课程的不足。

2.4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分别为田径、体操、球类、水上运动等。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加追求学生的个性,更加强调学生的需求,也更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具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基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地域的实际,按照《纲要》精神,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加以整合,表1是一个多元、交叉的课程内容的构建。

表1课程内容

2.5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拥有的多元智能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用以沟通学生的桥梁与手段。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多元智能的学习、专题教学与合作教学等几种方式。

表2课程实施

2.6体育课程的评价

2.6.1学生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应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自评是学生自省智能的表现,是对自己的体育知识和能力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等综合评价。他评主要是同学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参与状况、考试达标、进步幅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一项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分数。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确立以定量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组成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2.6.2教师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模式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业务素养包括: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的评价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运动负荷、道德教育的构建、教学结果等。

教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自评和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但是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既要多元进行,也要具有个别对待的评价,看到教师的努力和成绩,对教师也要进行过程评价,不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因为体育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检验和反馈过程。

2.6.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能够使受教育者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自我建构。

3.1.2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1.3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增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

3.2建议

3.2.1研究者应与学习领导及管理部门应积极大力倡导该评价方法的推行,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因为学校领导的意愿,是实施课程改革和贯彻多元智能的主要张力。

3.2.2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们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发展多种类型的智能,增加自己的才能,熟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学生沟通。

3.2.3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智能观,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智能强项的基础上,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变换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不同的智慧,采用最适宜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把体育运动的技能和体育运动知识掌握好。

3.2.4体育教师应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不断反思中,逐渐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社,1990.

[2]郑金州.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杨立龙.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白晋湘.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教育部.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6]张晓峰.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开发[J].教育导刊,2002,(02).

[7]李健.基于多元智能的校本课程编制[J].教学与管理,2005,(20).

第3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有效教学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时效性。一堂体育新课教学有没有效果,就看老师课前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后,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与身体、心智健康发育方面的有益知识和技能。这里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要课前做好精心设计,课中组织教学能驾驭自如,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成功而且是有效的。那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课堂纪律,从细节抓起

加强课堂纪律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生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是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上如果让学生自由散漫,放任自流,养成“散”“懒”的习惯,那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显得不景气。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从我做起,以师之行为示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纪律是课前准备到结课师生共同的准则和实施课程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细节决定成败。要从细节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确保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从第一堂课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堂纪律要求,平时也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改正。比如课前课后站队集合时,教师或者体育委员发出口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对于没有做到的学生,给予必要处罚措施,集合队伍时就基本能做到快、静、齐了。又如对于穿牛仔裤、穿皮鞋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措施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要结合新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其发展。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学生没有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体育课程目标就全部变成水中月,镜中花。也就是说运动技能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习领域中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实现其他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此可见,新课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的角色定位,体育课程教育中不但没有“淡化”技能学习,而应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设计出新颖的教学内容,如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球类、田径、体操项等项目要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进入课堂,就必须做好教材与地方课程的有机结合,如何设计好课程内容使教学效益扩大化,就需要将“体育与健康”内容与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结合形成效益合力。这才是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激发让孩子学习体育的兴趣

体育是一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提高国民素质的学科。采用游戏化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和锻炼身体,而且在游戏中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但这需要教师课前对各个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如教师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在创设游戏情景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利用纸板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一次以小彩旗表示胜负,胜的一方可跳下一张纸板,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学生又玩得很有兴致,收到的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体育源于生活,要使体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是生活中的发现者,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体育课结合起来,备课时选取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与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上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身体条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不能跨越儿童思维和身体发展阶段,也不能低于现有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要权衡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进度,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体育课上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

体育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更换,用新的课程标准代替过去的教学大纲的问题。目的是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攫取和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推进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吕莹.心血管运动生理与运动处方[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287.

第4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质量;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 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 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 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 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 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 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3)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 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4)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 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 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 、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 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 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 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4)内外联系。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 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三、“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 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 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 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 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 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 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 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 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 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 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 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

四、“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 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 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 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 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 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 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 躲闪游戏活动。

第5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大课间;竹竿舞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199-02

1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1.1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实施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的关键一环是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技术和知识的现状,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关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小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兴趣与需求是直接推动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是实施新课标的关键。

1.2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大课间活动中包含许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自主练习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技术动作,使课堂上的内容得到很好的消化,可以将技术熟练的应用到实际当中,既大大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也能提高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可以将技能教学编入大课间活动中,不但可以掌握复杂、枯燥的内容,还可以熟练简单、易学的内容。如将田径项目的素质练习融入到体育游戏——竹竿舞,把运动与游戏有机结合,配以动听的音乐,将大大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1.3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

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精神。首先,它能满足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体育运动的需要,能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有助于体质的增强。大课间的实施正是改革课间操,将原课间操延长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很好地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达到学生渴望运动的心理。不少学生觉得大课间活动更刺激、更活泼、更好运动(玩)、更能表现自我。就是练得满头大汗也是乐此不疲,从而使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在大课间的活动中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1.4大课间活动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活动中,学生一同游戏、比赛学习的机会很多,如跳绳、比赛、接力等。另外可以给学生们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比赛。因此学生们彼此之间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从而提高同学间的交往能力。另外,通常大课间活动都配以节奏明快、富于律动的音乐,使此项活动更有艺术性,更吸引人去共同参与,学生边做操边欣赏音乐,心情轻松愉快,动作不拘一格,感觉是一种享受。这样能达到愉悦身心,调节情绪的目的。

1.5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验前的课间活动随意性强,学生们追逐打闹,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大、小课间体育活动后,学生们提高了自律能力,克服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课间活动井然有序,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又正确地引导了学生课间和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2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大课间可行性

2.1国家政策的统领作用

2007年3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4月29日上午,“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由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艺术教育活动资源,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国家的重视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宏观层面上让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成为必然。

2.2相关研究得到普遍开展

近年来,国内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民间体育在我国蓬勃开展,全国已经举行了九届民族体育运动会,部分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继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但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民族小学,对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小学校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维普和中国知网的检索发现从事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资料还不多,其中有恩施实验小学的研究课题“土家族传统体育游艺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研究”、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开展有民族特色的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等。他们研究并整理出了民族体育游戏集、论文集和案例分析,同时制订出有关的音像资料和其他资料,可供我们参考。如今,各级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蓬勃开展,为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因此,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将更强调系统性、阶段性、融合性,让少年儿童在音乐、动作、思维、创新中培养具有良好个性,身体强健、充满自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努力。

2.3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大课间有助于文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特别的教育价值,应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校本课程形式开发出来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必将为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2.4广西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民族众多,在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对民族体育的兴趣非常浓厚。黎族在广西也有不少居民,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战天斗地,用热血和汗水缔造了美好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的竹竿舞即是其典型代表。

3黎族竹竿舞可在大课间焕发生机

3.1黎族竹竿舞的发展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或“跳竹竿”。黎语称“跳竹竿”为“俊孪”、“卡咯”。黎族祖先生活的地域高山林立、丛林密布,环境错综复杂。黎族先人们建竹屋以挡风雨猛兽,建屋时竹竿经常从屋顶滑落,人们为了躲避竹竿碰头、刺脸、砸脚,便不断地跳跃。此情形趣味非常,于是人们逐渐模仿和改进,形成了“跳柴”和“打柴”。“打柴”是人们按照一致的节拍叩击竹竿,跳柴者则遵循打柴的节奏在竹竿间穿插跳跃。黎族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万余年前的远古时代。刀耕火种的黎人祖先就创造了竹竿舞。由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所以之后悠远的岁月里,竹竿舞只能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工具而存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黎族人民的经济社会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之相伴,竹竿舞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除了形式上更加多种多样,动作上更加丰富多彩外,竹竿舞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原始的宗教属性开始弱化,社会娱乐属性增强。时下,“三月三节”是黎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同时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寻找幸福的美好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而竹竿舞已经成为人们促进交流、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

今日的竹竿舞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海南符号”——竹竿舞已经成为欢迎来宾的一种形式,而在外地人的眼中,竹竿舞也已经成为海南和黎族的一种象征符号,被广泛运用。竹竿舞的健身、娱乐、观赏价值以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前来黎家做客,古老而又青春的竹竿舞所蕴涵的丰富的黎族文化也被游客们带到了世界各地。

3.2大课间开展竹竿舞必将其发扬光大

将竹竿舞引入大课间,可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加深学生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豪感,使他们在学有所成之后积极投身于本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中,从而促进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校园里通过竹竿舞教育,可以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因此,在继承竹竿舞最原始的动作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的社会发展和人们对艺术、音乐和舞蹈的认识,创编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的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在大课间开展竹竿舞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创新。校园是一个很好发展竹竿舞的平台,因竹竿舞它具有独特的魅力表现出自然明快、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性强等,它没有受到场地限制、性别、年龄、气候等的影响,特别符合校园体育文化的要求。校园也是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竹竿舞的技术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把这种舞蹈带回自己的家乡传授身边的朋友。

3.3把竹竿舞引入大课间的优势

把竹竿舞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着其独特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一是与现在体育项目相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场地、规则和动作规范上有更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加大了对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克服了体育课的场地器材的限制,从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竞技项目队场地器材要求严格,很多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很难具备,从而限制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有着很大的弹性,一般的学校都能够具备,便于开展。

4大课间开展竹竿舞的设想

4.1师生重视是土壤

领导、老师、学生的重视对这一活动的展开影响重大,领导不重视,管理就脱节;老师不重视,也缺乏指导;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学习而不参加大课间活动则更是对这一活动的致命打击。学校的运动氛围,就是一种无形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学生的选择。如果学校流行着各种体育运动,大部分学生都追求着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参加的人数多了,那么对于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影响力必然大增。

4.2完善管理是保证

管理、组织不够严密成为影响现今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活动的人数较多,活动范围较大,难于组织管理;二是学校管理组织大课间活动的人员有限,使得体育教师在管理组织也有不便。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学校管理体制成了大课间开展竹竿舞的重用保证。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因为所需的竹竿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这更需要学校的妥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6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410205;2.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小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我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并未引起重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角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可行的,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常态化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渗透 生命安全教育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07—03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编号:XYS4S07。

作者简介:1.钟小燕(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理论。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实施生命教育,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开设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将生命与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 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而且事故发生也减少了。

生命安全教育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呈现,大部分都是将生命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减少了。

目前, 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进行理论宣传,作为特殊的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开始。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1],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2]。

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

我国0~14 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 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1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我国每年大概有10 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哀悼死者缺乏自救能力,也反映出学校和社会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安全事故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6 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 号)》,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2]。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概念尚未达成统一,相关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课本和教材,重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教育者留下了不少弊端, 师生思维放不开、缺乏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勇气而习惯于循规蹈矩[3],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受到限制。

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处理事情的判断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传统教育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年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生命安全案例,使教育工作者陷入了困惑、尴尬与无奈。

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报道, 一些知识竞赛,甚至用相关安全装置代替。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更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得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当学生真正面临危险时还是不知所措,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学生受伤;第二,教学过程中强调运动损伤的相关内容;第三,教学中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第四,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的讲解及注意事项;第五,利用课堂对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依托“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方式很难保护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仅仅依靠空荡荡的讲座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 运动安全,缺乏体育卫生,体育急救等,使保护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1.4 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

当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系统发展均不完善;个人认知水平低,缺乏对风险预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传授生存的安全常识,使学生掌握生命发展的基本技术、技能,在实践练习中体会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学会珍爱生命、享受生命。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4]。由于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以及大量的课外活动为载体。

因此,除了体育与健身课程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还能有效地提高自救能力, 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的意识,掌握增强体质的有效锻炼方法和意外发生时救助的技能, 并能够具备应对危险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体育运动为主体,最终实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6]。

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使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活和人生价值观。通过急救技能和避险能力的学习、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教学目的具有统一性。

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安全、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加以营养、健康、疾病预防、避险和其他健康教育等辅助教学。同时,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升华, 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3 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

据相关报道,2014 年岁末, 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6 死47 伤的严重后果, 此次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后的应对措施都表明了国人在应对突发事故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运动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运动损伤、运动猝死事件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促进身体的健康是发展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生命意识和能力。

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策略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的相关教材, 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有章可循,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实践。相信这一举措能为体育教师安全教育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育部门要构造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供其他教师参考,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为新老师能够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探讨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

3.2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生命与安全的知识和素养,加强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结合生活开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应依托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对体育教师进行“生命。生存安全”系列课程培训,如:“生命教育”、“如何识别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课程的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把“生命、生存”理论放在培训课程中,改变以往培训对运动技术和知识的“再翻抄”,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打造成以“生命第一”为取向,以培养生命、安全、健康为目标,实现生命教育的广度、渗透生存能力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gov.cn/ziliao/flfg/2006-07/12/content_333420.htm.

第7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本学期,在课程教学处的统一部署下,本组确立了“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重点,教研组分别召开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实施高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两次专题研讨会,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积极研讨体育高效教学模式和程序,通过组内开设公开课听课、评课,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高效教学”的概念,认识到了高效体育教学的内涵不仅要有效果、有效益,而且要有效率,同时也明确了高效教学的考量标准不仅包含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包含学习体验。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高效教学的构建,必须做到教学预设的有效性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必须做到教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学”的有效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做到精选化、整合化,选择教学方法必须做到灵活化、最优化;同时,在教学评价时要做到多元化、激励化。

二、创建学习性教研组,促进专业化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手段,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学习,本学期教研组学习蔚然成风,相互之间交流听课就达80节次,外出学习达30人次,有业务培训,有研修活动,有观摩学习,有教学研讨,形式多样。每一次活动归来,与会者都进行交流,及时传达有关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传达课改信息,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发展。此外,为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根据教师发展处和课程教学处的统一安排,本组于每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大家先在自学的基础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收获。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着力向更深层推进

由俞波老师负责、全体组员参与的xx省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子课题《以游戏为载体设计多元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但结题并没有结束我组研究。本学期初,又继续向教育局申报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项目学校,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研究》并已批准立项,意味着我们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组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围绕课题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改进和改良我校大课间,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良中进步。本学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组织了全校的春季趣味运动会,从项目设置、场地安排、报名和比赛、学生参与率,都超过以往各届。

四、强化毕业班体育教学,体育中考成绩优良

上届初三体育中考我校取得了39。8的好成绩,而本届初三毕业班面临人数多,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学校和全体教研组同志非常重视。九年级两位教师抓早、抓紧、抓细、抓实,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同时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中考标准,群策群力,经常交流,不断探索提高成绩的方法,并及时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学、训练、考核相结合。本学期,我们又先后召开两次学生家长会,认真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分管领导和教研组先后多次进行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分析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在5月进行的体育中考中,我校再次取得优良成绩,全校均分达到了39。7分,圆满完成学校要求。

第8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个体差异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28-01

课改的深入,对体育与健康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也给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因此,在40分钟的小学体育课堂这个特殊运动场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习效果,切实增强教学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

1.定“数”,明确目标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现代体育教学活动的“自主化、生活化、终身化”。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心中有数,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

在立定跳远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设定一些目标,公布三条线:60分线、80分线、90分线,明确定“数”,也就是合格、良好、优秀的标准,根据标准设置练习点,规定练习的次数和要求,并可灵活采用一些辅助练习、诱导练习,如师生共同创设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这样一来,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练习效果明显。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了,处在成功的喜悦中时,练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重量或强度的缓慢增加是使学生逐渐而牢固掌握技术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快速跑的教学中,为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可以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来实现。练习时,可以每课时制定一个目标,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先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每次完成5-7组,每组4-5次。又如,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通常从“零”开始,首先进行徒手练习,再持轻器械练习,最后才持球练习,随着课时的增加,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最终达到完全掌握推铅球的技术。

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高抬腿、50米跑、加速跑、400米耐久跑等培养学生的跳跃、速度这类课程,通过有目标、有趣味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度,教学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2.减“数”,增强信心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体育活动热情高,但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受外界影响,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活动能力有限,而且自身的身体素质差异也大,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年级体育课中,有跳跃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较强,教师可以结合游戏活动,先降低教学要求,让学生从简单动作开始练习,再随着情节的变化,逐步增加动作难度,最终达到训练要求。例如,利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编成模仿游戏,指导学生模仿小蝌蚪、小青蛙的动作。模仿小蝌蚪游戏动作时,让学生区别脚掌和脚跟的部位,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会脚掌用力找感觉,体会脚掌、脚跟分工合作的过程。随着小青蛙的成长,在模仿初长后腿的小青蛙时,要求学生背着双手蹲下,双脚同时轻轻向上跳起,让学生体会把脚跟提起才能跳起的感觉。当小青蛙渐长成大青蛙时,要求学生把双手参加进去,摆动起来,帮助学生再次调整动作,进行模仿,比比谁跳在前面第一个找到妈妈,这时,游戏达到了,学生们也在浑然不觉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起和轻巧落地的跳跃动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支撑跳跃的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用标准的高度来进行教学,学生看到器械如此之高,踏跳板如此之远,很可能未练习就先怯了几分,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完成动作的勇气。这时,减“数”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克服因难的信心。教师可以把器械高度适当降低,同时让踏跳板的距离相对靠近,对积极练习、敢于练习的学生,通过点头和微笑及时给予肯定。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后,再逐渐增高器械高度,直至达标。

3.增“数”,展示自我

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地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要善于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竞争力和创造力。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不少学生好奇心理强,爱表现自己,个性突出,而且有着很高的体育学习热情,有较强的体育运动技能。在教学中,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这些学生,利用这样的增“数”练习,可以给这些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许多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喜欢自由发挥,玩法各种花样。教师不妨因势利导,组织接力运球、活动篮筐、单手肩上投篮游戏,也可以组织比赛,并由学生自己当裁判,这样一来,学生边玩边学,运动兴趣十足,运动量不断增加,运动技巧更加娴熟,从而更加自觉运动。

在教学跳绳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时,教师可以额外增加他们的任务,安排他们学习花样跳绳,还可以让他们当小老师,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这些学生不仅能快乐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满足,而且也培养了相互合作,相互关心的精神。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小学生心理处于不稳定的阶段,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一些“数”的变化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儿童体育运动课程教学范文

重点中学 活动资源 课外体育

2006年12月23日,周济部长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课外体育的重要性。提出配合体育课教学,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保证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现代教育要求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而课外体育则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体育在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中具有独特作用。昆明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很多体育工作者对课外体育活动资源缺少认识和利用的能力,从而造成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枯燥,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阳光体育运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但是学生大部分时间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除了早操、课间操和每周两节体育与健康课程外,很少有人能够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因此,有必要对重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发展课外体育活动资源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昆明市四所重点中学的初二、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详细查阅有关课外体育活动资源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学生发放问卷752份,回收735份,回收率97.7%。

(3)访谈法

与重点中学的体育教研组组长及体育教师进行访谈,掌握该校课外体育活动资源的相关资料。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13.0和Excel2003等应用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5)对比分析法

对昆明市重点中学的初二和高二、男生和女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年龄、性别因素对课外体育活动资源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外体育活动资源拓展现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除了每周两节的体育与健康课外,各学校还分别开展了早操、课间操、体育竞赛、体育节作为课外体育活动。

根据数据显示,平均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的学生占8%,30分钟~1小时的占18%,10分钟到30分钟的占58%,10分钟以下的占16%。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初二学生好于高二学生,男生好于女生。主要原因是高二学生面临高考,学习时间紧;而女生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并且调查的学校为一级一等达标学校,学校重视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习时间紧,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少。这些数据不免让我们体育工作者有些担忧,过重的文化课学习成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A中学、D中学开展早操作为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跑步为主。四所学校都有课间操,并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以眼保健操、广播操为主。四所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如A中学每年在3月份举办的“春风杯”年级球类比赛,冬季运动会;D中学举办体育节,但是体育节仅仅是田径运动会的另一个说法而以,形式单一,并没有将体育征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演讲比赛、体育表演、体育摄影、体育游戏、体育征文、体育绘画等形式融入到体育节中。

(1)运动会内容设置情况

中学一般每年组织一至两次运动会(春季、秋季),主要以田径比赛为主,可以辅助的将广播操比赛、自编操比赛、体育游戏、拔河等多种形式融入到运动会中。

大部分学校以开展田径比赛为主,而开展广播操比赛、自编操比赛、体育游戏和拔河学校很少。可以看出运动会的形式、内容过于单一。对于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来说,就失去了参加运动会的机会。如体育知识竞赛、啦啦操比赛、体育摄影、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均未开展,这些内容适合于所有学生参加,从不同角度发挥学生特长,使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的运动会中,体验体育的乐趣。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通过调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5%;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5%;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占总人数的80.6%;女生占总人数的69.4%。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大部分。经卡方检验,P0.01,男生、女生人数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男生愿意参加的人数远远多于女生人数,出现了男女失衡现象,应该鼓励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通过调查得知,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认为没有时间、没有习惯、不感兴趣、缺少技能、场地器材限制、缺少同伴、没人指导和身体原因。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提倡给学生减负,但是,这一改革并没有彻底落实,所以中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已经被文化课所挤占,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少。经卡方检验,认为没有时间的P0.01,初二、高二人数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二学生认为没有时间的人数多于初二;没人指导的P0.05,在0.05水平上,初二、高二人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二人数多于高二,可见,高中生已经掌握体育运动基本技能,不需要他人指导。不感兴趣、没有习惯、缺少同伴、缺少技能、场地器材限制、身体原因,经检验P0.05,初二、高二学生人数差异无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些因素不受年龄的影响。认为不感兴趣的学生,主要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缺少创新,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于家庭、学校的影响,缺乏体育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也成为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原因。一些客观原因如场地器材限制、缺少同伴、没人指导也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少部分的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身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

2.课外体育活动资源发展与利用

课外指早晨上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早操与课间操、节假日体育活动、运动会及各种体育竞赛资源等。

(1)早操、课间操体育活动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只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体育的重要,学生早操、课间操主要以跑步、广播操、眼保健操固定模式为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经使学生失去了新鲜感,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失去了开展早操、课间操开展的意义。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的体育锻炼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大课间形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根据季节、学生年龄、性别,设计具有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新兴运动内容。例如:集体舞、民族民间体育、健美操、拓展运动、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等多种形式。体育活动可以以班级、年级、全校、性别等为单位,也可以由学生自选项目进行活动。各校要在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成特色。

(2)节假日体育活动

我国的节假日可分三类,一类是法定节假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学校可以组织具有象征意义的体育活动,例如:元旦的拔河、春节的秧歌、儿童节的野外郊游、国庆节的迎新体育竞赛等;第二类是我国农历上的民族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可以组织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例如:元宵节的抖空竹、清明节的踏青郊游、端午节的划龙舟等;第三类节假日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行主题鲜明的民族体育活动,如苗族的“爬山节”、壮族的“陀螺节”等。学校均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运动会、体育竞赛

目前,昆明市的中学一般每年组织一至两次运动会(春季、秋季),或者组织各种体育竞赛(篮球、足球、田径),但实际调动起来的只是少数学生,主要因为设置的项目多数为竞技运动项目,而具有竞技体育能力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导致运动会和体育竞赛就是为少数同学开展的。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从运动项目上出发,将很少开展的、难度很大的项目删掉,例如:跨栏、三级跳、3000米等,增加集体项目、民族民间特色项目、男女接力或趣味游戏;其次增加参与人数,改变运动会每个项目每班只出2~3名运动员的现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运动会或者体育竞赛中,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将教师、家长融入到竞赛中,增加学生与教师、家长的沟通。

(4)体育节

体育节已经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焦点。但是D中学的体育节内容单一,与运动会形式相同。体育节是利用校庆或每年的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开展全校性的体育节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有创新。内容包括体育竞赛、体育征文、体育讲座、体育演讲、体育摄影、体育游戏、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表演等。体育节可以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社会,提倡人人参与;可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将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体现教育特色;可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以往只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才可以参加的情况出现;可以将家、校、社会结合起来,同时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教育及教学的改革。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少部分学生能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以上,初二学生好于高二学生,男生好于女生。

四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一,25%的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女生多于男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依次是认为没有时间、没有习惯、不感兴趣、缺少技能、场地器材限制、缺少同伴、身体原因和没人指导。

2.建议

丰富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根据学校地域、教学特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及新兴体育项目。

通过广泛的课外体育活动、竞赛活动等促进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将家、校、社会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参考文献:

[1]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社,2006.

[2]刘坚,王德义,明庆忠.云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与产业化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3]陈巧弟.甘肃省天水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4]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