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农区家庭养殖方式,不仅是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即使朴实的村民能够忍受长年累月的气味和粪便污染,但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却难以满足。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养殖及放养已经没有扩大生产所需要的空间,农民迫切需要有足够的饲养场地扩大畜禽生产,增加出栏量,提高收入。
3、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在过去几年间,“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接连不断,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下,利润追逐和道德法律冲突问题频频发生,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畜产品是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加入WTO后,希望畜产品能够增加出口。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难以形成加工出口要求的规模,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加工业和出口竞争。
5、疫病防治困难。由于大量的分散饲养,难以有效的防止交叉传染、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传统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变化,无法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畜禽业的整个产业波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在吃饭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粮食生产特别是满足十多亿人的口粮问题就是最大的目标。一旦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保证人们口粮供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食物上的多种需求,就成为新的目标。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所以,在中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建设现代畜牧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畜产品的安全面临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挥优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和经验,也将是我国畜牧业在未来几年里发展的大趋势。
在未来几年、十几年,我国肉类和禽蛋产品将长期保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与肉类产品和蛋产品相反,我国奶产品则长期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肉类、禽蛋的增长速度将越来越趋缓,在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继续下降,禽肉和牛羊肉比重持续上升。而奶类产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几年,中国人的畜产品消费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城市有很少一部分人消费已饱和、甚至出现量的减少,但这只是食物之间的品种替代,而从整体上看,仍处在稳步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的“上升”阶段,特别是牛羊肉、禽肉、液态奶和乳制品、水产品,还将出现迅速增加的态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大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肉类和蛋类消费将会出现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农村奶类消费的现实需求的出现可能会晚一些年,但潜力会更大。
关键词:畜牧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
一、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1.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地位显著上升
畜牧业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及经验总结后,生产能力普遍提高,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据的比例逐渐上升,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批养殖专业户,不仅规模呈现扩大化趋势,发展速度更是相当可观,为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做出了一定贡献,畜牧业也就成为改善农民经济环境又一重要产业类型,对农村经济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畜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于明显化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经济发展不断带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对天然奶牛及肉牛等的产出量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肉牛及肉羊等的以草为食的畜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遇,这其中奶牛的需求前景尤其广阔。在目前部分地区的畜牧业将养殖重点放在了奶牛饲养上,这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更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发展较好的奶牛饲养区更成为了城市,甚至省内的奶牛生产基地,肩负着优质奶源的供应源。而部分肉牛及肉羊的生产也不断向现代化发展形式靠拢,形成了产业化的畜牧生产模式,为肉食品的大量需求提供基本保障,由此可以看出,畜牧业结构的优化及转变是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这不仅解决了肉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滞后性问题,更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实力。
3.产业化经营获得新突破
在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同时,以往的养殖基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需求,因此养殖规模的扩大是必然的,而小型养殖户在拓展规模的大潮中发展速度较快,这其中小型养殖户多以个体形式存在,有奶站、牛奶冷配点、饲料加工、市场信息等的多中形式为一体的中介组织已经初步形成,是服务于畜牧业从始至终流程的产业格局。
4.畜产品安全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畜产品安全是保证畜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与畜牧业的发展形象息息相关,更会对人们的健康存在着直接影响。因此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以法律、条例的为基础的前提下,对畜牧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并对单位及个体养殖户进行安全检查、时时监督,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就会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对不良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及处罚,不仅从根本上使畜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证,更净化了畜产品市场的不良风气,使市场经济更加平稳的向前发展。
5.畜牧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为了促进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实现更高的经济利益,提高养殖产业的科技水平,开展大量的科技培训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从能使养殖户认识到科技的应用力量,提高养殖效率及质量。首先我国将畜牧兽医的实用技术进行了推广及延伸,实现了畜品种的优质改良,并且改良效果较为明显,覆盖水平达到标准一半以上等等。通过将科学技术融入畜牧产业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规范畜牧产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更实现了科技领域的延伸,使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高效。
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按照“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以农牧联动、草畜结合,打造农区畜牧强县为目标,按照“扩牛、增羊、稳猪、发展禽蛋和獭兔”的工作思路,坚持小群体、扶大户,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培育品牌、点面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统筹整合支农资金,将肉羊产业、草业经济、养殖基地、龙头企业、标准化养殖场(区),畜产品交易市场作为今后投资发展的重点。加大种养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协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标准、生态、无公害养殖技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努力推进畜牧业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促进畜牧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
三、畜牧业调整的对策
1.用新的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
一是加快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支撑和保障作用显著的产业龙头,强化和提升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以挤奶站建设、饲草料加工机械配置、中介组织的扶持、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2.积极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
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型畜牧业的要求,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观念,改变饲养方式,以项目扶持、科技支撑、农户投入、社会融资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区),培育以奶牛、肉牛、肉羊、獭兔等草食畜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养殖基地,实现畜牧业草食畜生产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式的转变。一是要积极培植饲养专业户,从兼营饲养向专业规模饲养转变。二是要积极开展畜牧小区建设。三是积极发展协会组织,畅通畜产品销售渠道。
3.积极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对生产环节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国内外对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发展趋势,注重畜产品安全;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大力打造品牌,积极向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努力开拓省内外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外销的比重。
4.加大饲草料开发,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草业投资力度,改良退耕还草地和部分退化天然草场,提高产草量,推广紫花苜蓿、高丹草、燕、箭舌豌豆、玉米等优良饲料作物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合理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三元种植结构,建立高质量的饲草料生产基地。二是推广饲草料青贮窖、袋装、裹包青贮及草粉加工技术,推进饲草商品化,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0%以上,玉米桔秆青贮利用率达到20%以上。三是健全饲料加工体系,扶持建立大型饲料加工企业,生产和供应肉牛、肉羊、生猪、奶牛、獭兔和鸡的配合饲料,夯实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现代畜牧业 发展 问题和对策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畜牧业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生产方式仍比较落后;②畜牧业的增长方式仍以数量为主,饲料管理大多较为粗放,整体经济效益较低;③畜牧业的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不强;④畜牧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十分弱,支撑和引领畜牧业的能力也不强;⑤畜牧业经营者对畜牧兽医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少且其组织及管理水平较低;⑥饲草饲料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标准,饲草饲料的质量安全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⑦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养殖场的粪污处理技术落后,从而严重污染环境;⑧畜牧业的流通加工体系发展比较滞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急需提高。
2 推进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2.1 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和产品加工 发展畜产品加工流通业,是扩大畜产品市场需求、实现畜产品转化增值、带动畜牧业结构调整、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提升畜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大力发展各类畜牧市场营销主体,扶持一批畜牧兽医行业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其他营销组织,并按照现代营销业的要求,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电子商务交易等流通方式;大力支持动物养殖基地在所属区域建立动物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冷、鲜动物产品交易,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等交易方式;支持动物养殖企业和动物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动物产品营销推广活动,支持动物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国外动物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和推介会等,努力扩大动物产品出口量。
2.2 加强科技培训和教育力度 政府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及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和教育力度,并要保持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培训,可以使其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
2.3 实行依法治牧 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动物卫生标准和规范体系, 以实现与国际兽医制度的接轨。各级政府应依照畜牧兽医行业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要持续加强畜牧兽医行业的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法律的执法体系。 进一步加强畜牧法制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逐步完善相关法律的执法环境,提升其执法效率。
3 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3.1 结构调整 首先,要对品种结构进行调整。 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相关品种的遗传育种和繁殖体系,并加大其推广利用力度,来不断提高动物优良品种的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动物的生产能力。 其次,要对当地饲养的动物品种结构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消费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择适应该地区饲养环境的动物品种, 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规模适宜、优势明显、经济效益高的动物品种结构。 最后,要对动物的群体结构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类型动物的遗传繁育特征, 合理确定动物群体的比例和结构,如种母畜、种公畜和后备畜等的比例,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周转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动物群体。
3.2 转变模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一是动物养殖模式的转变。 要将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模式尽快转变为具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并持续加快畜牧兽医行业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的步伐,扶持一批畜牧兽医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养殖户。 二是增长模式的转变。 将以依靠数量为主的畜牧业增长模式尽快向依靠质量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形成以依靠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主的内涵式增长模式。 三是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 将传统的以饲养耗粮型畜禽(猪、鸡)为主的养殖方式尽快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畜禽(牛、羊)养殖方式转变,最终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友好发展。
日前,农民日报记者就我国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就未来5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形势、目标、政策和措施等做了分析和解读。
问: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始终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构建畜禽标准化生产、畜禽牧草种业、现代饲草料产业、现代畜牧业服务、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草原生态保护支撑等“六大体系”。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坚持数量质量发展并重,加强农牧结合,坚持科技兴牧。
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违禁添加物检出率控制在0.1%以下。生鲜乳收购站100%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个~15个百分点,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面达到50%以上。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亿吨,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集团达到5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全国牧区草原确权基本完成,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8亿亩,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原累计保留面积达到4.5亿亩,全国40%可利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天然草原超载过牧总体得到缓解,牲畜超载率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以上,生猪出栏率达到140%,成年奶牛年平均单产超过5500千克。在品种培育、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化养殖、草原保护建设、重大疫病防控、机械化生产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问:在谋划全局的同时,如何重点突破,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答:从我国未来发展趋势看,畜产品生产要围绕稳定畜产品供给,优化畜产品结构,提高优势产区供给率,稳定销售区域自给率。在区域布局上,生猪和家禽生产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奶牛养殖仍以北方为主,加快南方发展;肉牛生产以牧区与半农半牧区为主要繁殖区,粮食主产区集中育肥;肉羊生产坚持农区牧区并重发展,绒毛羊养殖以东北、西北地区为主。继续加强北方草原的保护建设,加大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草原畜牧业。饲料工业要进一步提高发展东部,稳定发展中部,加快发展西部。
在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六大体系”战略建设的同时,将实施5大重点工程: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对畜禽养殖优势区域和畜产品主产区的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畜禽圈舍、水电路、畜禽标准养殖档案饲养与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建设。启动实施草原牧区生产方式转变工程。
畜禽良种工程。重点支持畜禽原种场、种公畜站、西部地区扩繁场和配送站建设,扶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畜禽新品种(系)选育,建设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
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工程。着力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重点进行饲料安全评价基地、饲料安全检测和饲料安全监督执法等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安全评价、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三位一体、部省市县职能各有侧重的饲料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建设国家级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区域级和省市级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县级生鲜乳质量检验监督站,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配备检验检测设施设备。
饲草料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继续实施秸秆养畜项目,推动实施百万亩苜蓿生产工程,支持建设饼粕、糟渣、糠麸等粮油食品工业副产品和草产品优质化加工处理示范基地,为饲料工业提供优质原料。支持建设主要畜禽品种的饲料生物学效价评价基地,提供测料配方服务,推广精准饲养技术。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施退牧还草、草原防灾减灾和南方草地保护建设等工程,建设草原围栏,推进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推进草原防灾减灾工程,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物资保障体系及指挥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治应急反应能力。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区、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地区的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问:“十二五”畜牧业发展有哪些重大的利好政策?
答:为实现“十二五”畜牧业的发展目标,我国将在5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全力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转型。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继续对畜禽养殖和牧草生产机械购置给予补贴,持续增加资源保护经费。增加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投入,加大对畜禽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和范围。增加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开展草原防火隔离带建设、加强物资储备和草原鼠虫害及毒害草防治,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继续支持开展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持。拓宽畜牧业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担保机制,稳步扩大生猪、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提高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健全完善畜牧业监测预警及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准确高效的生产和市场信息监测调度系统,强化形势分析研判,完善信息服务和预警机制,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防范市场风险。在稳定生猪生产方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在稳定奶牛生产方面,逐步建立生鲜乳价格协调和利益联动机制;在稳定蛋鸡生产方面,探索建立通过调控种鸡生产减缓产业波动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畜牧业;清洁生产;问题;应对措施;作用
中图分类号 X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65-0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对清洁生产作出如下定义: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状态下,充分利用合理的自然资源与自然能源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在合理范围内尽量降低资源成本的投入,保证生产无毒化、资源化及节约化。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导致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有了进一步要求,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成为未来主要发展趋势。清洁生产即是通过不断提高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争取采用可循环使用生产原材料的方式进行加工生产,全面引进环保生产设施,全面控制成本资源投入总量,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降低产品生产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压力。
1 畜牧业清洁生产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不断变革,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与林业共同成为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支柱型产业,我国整体畜禽养殖数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即是动物粪便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通过研究大量国外发展案例,分析清洁生产在工业、农业等生产行业中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畜牧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加强清洁生产建设,将清洁生产方式全面结合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能力,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清洁等做出卓越贡献,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1-2]。
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环境污染问题
据专业人士计算,一个1 000头的养猪场平均每天排出畜牧粪便可达6 t以上,如果只是选择水冲形式清洁,日耗费水资源是总粪便量的5倍左右。另外,通过对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分析,还发现被猪场污染的水资源中需氧量、虚浮颗粒等都严重超出国家的规定水平,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提到的重污染产品,污水中COD、氮、磷等含量都严重超标,污染后的水资源无法对小麦、水稻等农作物进行浇灌,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的营养所需,更无从谈及因“绿肥”作用产生的农作物“高收入”。除此之外,规模性养殖与普通家庭饲养相比,其牲畜的排泄物所导致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更为严重,尤其是产生的甲烷气体是普通粪便污染物的2倍以上。在造成大气升温的众多因素中,牛羊等畜牧养殖也是二氧化碳、甲烷等可能引起大气温度升高的释放源之一。因此,畜牧业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收益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2.2 主要应对措施
对于畜禽养殖业而言,只有在整个生产过程充分融入环保与预防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目标。通过选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改善传统技术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有害物排放,避免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清洁生产的直接方式,对于畜禽养殖业而言,只有从初级生产开始即融入清洁生产思想,并在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目标要求,进而才能充分发挥清洁生产的有效作用[3]。
3 畜牧业清洁生产的作用
3.1 资源节约的需要
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投入高、消耗高、产出低等粗犷式发展特征。畜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损害大量生产资源,水资源浪费量尤其大。据统计,每1 kg猪肉或者牛肉的生产会利用3.9~4.3 t的水资源,浙江省人均消耗猪肉18.66 kg左右,平均计算单食用猪肉一项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为206 L,是水资源日平均用量的1.5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畜禽养殖业部分食物在没有经过完全消化吸收的情况下就已经排出,也为此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利用清洁生产方式全面改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
3.2 国家环境保护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将农业污染问题纳入城市环境治理范围,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就已明确指出改善畜禽养殖业环境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为顺应时势,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降低畜禽养殖业在生产过程中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环也势在必行。
3.3 国内市场的需要
社会经济水平在稳步升高,人们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为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开始对生活产品有了更高层次需求。畜禽养殖企业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也需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健康、绿色产品的生产[4]。
3.4 突破贸易壁垒的需要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畜禽养殖业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发展中国家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导致产品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均差距较大。部分国家开始大批量地向我国输送成本低、质量
优的畜禽产品,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为了保护我国畜牧业自身利益,我国畜禽养殖企业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清洁产品生产,才可能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抢占一定市场份额。
3.5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不浪费、不破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通过清洁生产可最终实现生产效益的提高,推动社会向健康、有序的发展方向不断进步。
4 结语
当前形势下,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意识日趋“升温”,并且环保清洁工作越来越到位,成绩斐然。然而,从目前发展情形来看还不容乐观。环境清洁只是在工业生产领域进行实施,对于环境破坏严重的畜牧业领域,还没有广泛延伸到。因此,将清洁生产纳入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温和畜牧产品的生产降低畜牧业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
5 参考文献
[1] 孙东升.论清洁生产与我国畜牧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1(2):43-46.
[2] 廖新d.动物废弃物管理与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111-112.
关键词:工业化 内蒙古 草原经济
一、草原经济的含义与特点
草原经济内涵是在草原上进行一系列的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总称。由于草原所涉及的范围较大,进而除了草原区域的经济行为外,还包括利用草原上的各种自然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对于草原经济的特点来说,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最主要的是草原经济是以具有再生性的草地生态资源为基础而发展的经济,进而草原经济可以被划分为特色经济;其次,草原经济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经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影响着草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对草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草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其附属资源的完整性为目标;最后,在草原经济进行的同时,一定要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目标,不能进行传统的高污染的工业模式。
二、内蒙古工业化对草原经济影响
以内蒙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阶段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后,认为内蒙古工业化对于草原经济的影响主要包含了农业、畜牧业以及旅游业三大模块。
(一)内蒙古工业化对农业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在内蒙古工业化模式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在积累了工业资本的同时,为当地的农民工打开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对内蒙古的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内蒙古工业化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此外,工业化的发展还对内蒙古当地的农业产生拉力,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在这种形势下需要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满足农业的实际需求,进而带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2.负面影响
在内蒙古地区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百姓逐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这对于以农业为生存的农民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工业化还会导致工业员工与农民收入逐渐拉大,进而有很多农民迫不得己卖掉土地来换取一次高额的土地赔偿费来维持生活。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并没有其他技能,导致他们的再就业趋势十分困难,因此不利于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在内蒙古工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建造工厂,特别是工厂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排泄物,这些废物会对附近土地资源污染,进而会导致农业减产。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所示,内蒙古的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51.2万公顷减少为2012年的707.1万公顷,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导致农业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内蒙古工业化的发展不但涉及到了农业,同时对于与其息息相关的畜牧业有一定的影响。
(二)内蒙古工业化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在内蒙古发展工业化的多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达到了一种非常脆弱的阶段,进而简单的传统的维护方式已经对草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来维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在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为内蒙古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逐步加大对草原生态建设投入,有助于草原经济的循环发展,最终达到发展可持续的草原经济目标。
可以说内蒙古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大多数是依赖于草原资源的。在草原资源充足的背景下,农民在草原资源中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随着人类的需求逐渐增大,草原资源就会受到人类的超载需求而无法支撑庞大的牲畜数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三化”的现象发生。内蒙古工业化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畜牧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工业化模式带动了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与生产,使得牧民经济上升一个更高的层次。
2.负面影响
由于草原畜牧业是为草原资源为基础的,草原中的环境以及外界因素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在工业化背景下人们想要增加日常收入,就会产生过度放牧的行为,进而破坏草原系统的生态平衡;其二,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引进外界前来开发,并且这些企业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过度地开采草原资源,进而破环了草原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在工业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还有可能导致草原的水土资源流失。总之,内蒙古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给当地的畜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在保证草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采。
(三)内蒙古工业化对草原旅游业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在草原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外推力之一。这种外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工业化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六大基本要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例如钢材、水泥、电子设备以及游乐设备等;其次,工业化还给与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帮助,其中最明显的是交通设施的建设。在内蒙古地区工业化逐渐成熟的模式下,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同时,工业化为旅游产品的生产与创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保证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
2.负面影响
草原旅游业是以草原为基础的。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就会占据草原的空间,特别是在工业化为基础的超载放牧使得内蒙古草原面积逐渐减少。根据我国勘察院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卫星遥感测定的数据中,显示内蒙古的草原面积为7000万公顷,比上个世纪的80年代减少了380万公顷。草原面积的逐渐减少给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中有很多游客想到内蒙古找到大自然的感觉,但是由于草原面积的减少使得游客另寻他处。
同时,在工业化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拜金主义的渗透,在此背景下对内蒙古草原游玩的游客失去了原有的滋味。特别是在工业化与旅游结合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不顾草原旅游业的声誉而乘机大捞一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企业对草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不但影响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使游客无法感觉到草原旅游的真正意义。
三、关于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发展绿色农业
要想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的草原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发展草原绿色农业的过程中需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内蒙古农业中的作用。其中主要包含采用高科技来解决当前农药以及施肥等存在的困境,同时还可以生物技术来对作物的品种进行改良。除了可以大幅度提升内蒙古地区农作物产量外,还会防止病虫侵害。虽然农业是以土地来发展的,但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的水平。在绿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对农民给予支持,例如种植补贴、农用设备购买补贴以及补助等。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工业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在拉大了工业与农业收入的同时,一定要采取补贴的方式来稳定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
(二)推广现代模式的草原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在整个草原经济中都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下,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继续发展现代模式的草原畜牧业,这也是现阶段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草原畜牧业为我们提供更多利益空间的同时, 一定要注重草原资源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提倡绿色的草原畜牧业经济,追求资源、生态、经济和文化均衡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
现代模式的草原畜牧业不但能够解决传统草原畜牧业处理不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提升畜牧业的产量,进而提升畜牧业在整个草原经济发展的地位。另外,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发展核心已经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而是通过草原畜牧业来带动整体的发展。通过提升牧民的日常收入来缩短与工业化人员之间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健康水平。
(三)加强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管理
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或多或少给当地的草原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首先,需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在降低重复性建设和改变破坏性开发的基础上,对旅游环境进一步控制,最终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目标。其次,需要对草原文化进行保护,主要是保护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免受拜金主义的冲击变异。民族文化是人文旅游的重要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免受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十分重要。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是草原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保护民族文化,即能维护草原文化的可持续性,也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要环节。
另外,草原旅游业是发展较快的产业,因此在没有处理好旅游收益分配问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的草原经济和谐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基础上,保证内蒙古地区人们的公平与正义,达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标。
通过对当前内蒙古工业化与草原经济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草原经济在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与内蒙古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应该形成一种和谐稳定发展的模式。总的来说,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谋求经济增长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茶娜.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
长模式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07.
[2]多金荣.内蒙古生态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
济, 2010(11).
[3]宝音都仍.内蒙古矿产开发与草原生态服务关系实证分析
[D]. 内蒙古大学 ,2009 .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
0引言
近年畜牧业也开始面向规模化与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在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影响
1.1频发自然灾害
部分地区依然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草场过量放牧动物,大量优质牧草逐渐消失,有毒有害牧草开始增加,草原大地,并在雨水侵蚀下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弱化了草场的生产能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降雨量逐渐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地下水位出现断层甚至严重不足问题,草场缺水十分严重。
1.2降低草场利用率
大多地区畜牧产业与经济发展并未考虑林木与草原资源情况,存在乱砍乱伐与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部分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养殖业发展难度较大,无法发挥草原资源优势,降低了草场资源的利用率。
1.3降低科技水平
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并未科学设置,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多农牧民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在基层地区推广使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整体养殖科技含量较低,畜牧养殖处于落后状态[1]。
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首先,畜牧生产经营方式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多草原牧区养殖时依靠自然生态资源,常见饲养方式为全年放牧、冬季补饲,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甚至在此基础上开展轮牧生产方式,导致草地超载,转而影响牲畜养殖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盲目发展畜牧业,草原资源支持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草原对牲畜的承载力有限。部分牧民在未考虑草原资源的情况下便大肆发展养殖业,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草原承载力。最后,缺乏资金支持,虽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改善生产方式,但实际保护期间依然缺乏人力、物力、技术及资金支持,尤其在修复草原生态环境时没有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无法更好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与草原恢复等工作。
3改善对策
3.1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为解决制度不合理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应在草原地区实行“双权一制”政策,落实草原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实行草原牧场有偿使用的。期间应明确此政策可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探索“双权一制”政策落实的技术方法,保证公平性与公正性。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以往承包的草牧场,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此外,应建设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保护较好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与物质补贴,严厉惩罚过度开发草场的农牧户,对于承包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强化草地租用管理力度,尤其严厉惩罚租用草牧场却不养护的农牧户,严重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通过强力措施,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使其恢复原始状态[2]。
3.2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畜牧业无法实现产业与规模化发展,对此应合理调整以往畜牧养殖模式,对于放牧养殖的群体严格控制草原牲畜放养量,避免超出草原承载力,给予草场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避免草原荒漠化。目前农牧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在完善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确定草原人口承载力,并合理安置。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落实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合理利用草原牧场。给予现代畜牧养殖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良品种,引进新型养殖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3严格落实草原建设保护措施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应围栏封育,实行轮牧与阶段性的修复措施,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对于退化严重的草场,应长期禁止放牧,保证草场具备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及时恢复生机。若草场退化十分严重,存在明显的荒漠现象,还应建设人工草地,做好改良工作,保证牧草供给,必要时还应考虑生态移民。在建设人工草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扩大饲料资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在旱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人工草地产草量高于天然草地产草量3~5倍,灌溉条件下还可以增加10倍左右,饲草质量水平高,可以解决冬春季饲草不足问题。养殖人员应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发高产饲料地,如高粱、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发展舍饲化、规模化的养殖业,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可以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副产品,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回收农作物秸秆,并进行青贮处理,充足供给青绿饲料,降低对草原的危害。
3.4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农牧民群众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草地资源保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全体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草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理解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意识,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改变以往的草原畜牧方式。增强相关保护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立良好规划,平衡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改善草原生态。
3.5实行动态监测
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便是草地资源,受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多草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合放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草地区域特点,开发草地资源,并发展草业经济战略,保证草业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还应实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草原管理部门应将草场资源划分为不同区域,做好网格化跟踪监管,随时了解草场资源动态,一旦发现草地资源破坏问题应立即制止,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根据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严格的养殖计划,为牧民技术提供生产指导服务,强化监管,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3]。
3.6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草原可持续发展属于综合性、知识性的密集发展模式,需要在畜牧生产方式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因此,相关部门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及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等因素,集成高新技术,建设集培训、选择、吸引人才与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示范基地,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生产高质量牧草种子,开设牧草种子工程,以资源为依据、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良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种植出更多优良牧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草畜平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结束语
牧民应充分认识到草原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放牧,转变以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东.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发展措施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0(7):52.
[2]宋文婷.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5):187-188.
【关键词】 兽医行业 生物技术 应用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其主要是指在现代生命科学与其他基础性科学的条件下,通过预先设计对生物原料进行加工或改造生物体,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学为基础,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控制生物控制系统,涉及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一系列技术,属于高新实用技术的集合体。总体而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现代科技科研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有利于促进科技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1 兽医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是指人们加工动植物体和微生物等物质原料,为社会提品服务,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等。一般兽医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从动物育种、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饲料资源开发、畜禽环境净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1 动物育种
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是胚胎技术、DNA技术、克隆技术和转基因等的应用,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传统人工育种的形式加以改善,加快培育和品种优选的时间,缩短培育的周期,提高育种质量,实现分子级的培育效果。例如通过生物技术可提取特殊基因,在插入基因簇的基础上开展生物的遗传性再造,这样能够对品种的某一特性加以改变,优化品种或改造种群。然后利用相关的生物技术,有效进行检测与诊断,对遗传改造效果进行科学分辨,保留达到预期的小组,提高育种过程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1.2 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运用生物技术来诊断与防治动物疫病,其主要是通过该技术培育基因工程兽用疫苗,其培育时间比常规疫苗生产时间要短,并且疫苗具有更加强大的效果和更多的种类,降低因污染或残毒而导致的生物污染几率。一般来说,常见的包括预防禽痘病毒的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有效的诊断方法用于畜禽的疾病诊断中,尤其是多种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法、核酸探针法、免疫印迹法、限制酶分析法等。
1.3 饲料资源开发
动物的养殖需要以饲料为基础,其直接关系到畜牲畜的成长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而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有效推动了畜牧业与农业的技术变革,为饲料资源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条件。将生物技术应用在饲料研发中,能够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提高,减少因饲料短缺而产生的压力情况,为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基础。如生物技术在发酵饲料中的应用,其对传统饲料来源加以改变,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减少畜禽的发病率。澳大利亚的部分科学家已经研制出新的首蓓,其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去除相关基因之后可作为新型的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
1.4 畜禽环境净化
由于养殖业大多较为集中,因此畜舍中会散发出含有氨气的难闻气味,这些物质会严重威胁到对人畜的健康,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措施来防治这一情况。如由于畜舍中含有大量氨气,导致肉鸡情况的出现,或者是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提取莫哈欠丝兰中的糖化合物,从而减少畜舍内含有的粪臭素、氨气和硫化氢,促进牲畜血液中含氧成分的增强,避免鸡产生腹水症的现象,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2 兽医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DNA重组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其操作对象主要是遗传物质、基因或细胞机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其为畜禽类疾病的诊疗与疫苗的研发等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畜禽类疾病的预防,减少人类部分疾病的产生。当前基因治疗仍然是动物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如利用何种方式认识和利用基因等,其需要以动物疾病模型为依据研究与分析基因治疗问题,从而完善兽医临床的相关理念。此外,生物制药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畜牧生产者对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耐药菌株的传播,引发了部分人畜共患的疾病,给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生物类医药的应用是未来药物的使用准则,其有利于预防疾病与疫苗接种,对兽药的研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现代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优越性,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如何简化分析方法、降低技术的使用成本及操作难度,仍然是该项技术在实际发展中需重点解决的难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其多应用于动物育种、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饲料资源开发、畜禽环境净化等方面,有效推动了兽医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在研发生物技术层面相对落后,尤其是动物育种和饲料研发等方面的应用,但是我国正在不断提高对该项技术的认识,今后其在牲畜养殖方面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普及。
【参考文献】
(接上期)三、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措施
调整畜牧业结构,就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促进畜牧业市场化,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过程。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这两方面的调整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结构调整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前提。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经营的三个重要环节――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基地建设是结构调整的切入点,结构调整是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促进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是专业化生产的载体,结构调整推动专业化生产。锡盟把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途径,坚持产业化经营的方向,认真抓了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三个环节。
(一)抓好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基地建设决定着能不能引进龙头企业,能不能把龙头做大做强,抓基地建设本身就是扶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必须从结构调整起步,基地建设的过程就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锡盟根据本盟畜牧业资源特点和龙头企业对畜产品原料的需求,围绕发展特色经济,以畜产品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对畜牧业结构进行了五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调整品种结构。根据草场特点和环境条件,引进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提纯复壮地方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推进技术进步,培育优势产业。锡盟采用冷配、人工授精以及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提高了牲畜良改比重。到2004年6月末,全盟良改牲畜达1311.5万头只,较2001年增加316.4万头只,良改畜比重达78.8%,比2001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二是调整畜种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状况、植被类型和牧民生产经验,选择有比较优势的畜种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嘎查乃至专业苏木,培育特色产业。到2004年6月末,锡盟奶牛发展到36527头,较2002年增加了25004头,良种肉牛发展到11万头,较2001年增加4.5万头,羔羊育肥规模达到150万只,较2001年增加82万只,年均分别以78.0%、19.2%和20.2%的速度增长。
三是调整畜群结构。根据不同畜种的繁育特性,合理确定畜群内部基础母畜、后备母畜和种公畜比例,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锡盟不断提高出栏率,基本形成了母畜比例高、总增高、周转快、持续发展的畜群结构。2003年末,牛的母畜比重达到63.2%,羊的母畜比重达到80.5%。
四是调整饲养方式。由单一放养向放养与圈养结合转变,推广“设施齐备、长草短喂、饲料粉碎、营养搭配”的饲喂方式,推进模式化饲养,转变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到2004年,全盟基本实现模式化饲养的牧户1.2万个,牲畜已达300万头(只),分别占牧户和牲畜总头数的21.9%和18%。
五是调整繁育方式。改善母畜营养状况,增强母畜体质,运用人工和同期技术,缩短繁殖周期,增加繁殖次数,逐步实现常年育肥,四季出栏,均衡上市。锡盟已由传统的春季接羔向冬季接羔延伸,由秋季出栏向夏、秋、冬三季出栏扩展,实现了羔羊当年出栏。
(二)扶持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的设备、技术、规模、实力和经营管理理念,决定着对结构调整的带动力,决定着产业化基地的发展,决定着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基地与龙头是基地促进龙头、龙头带动基地的关系。锡盟围绕培育主导产业,着眼于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着力扶持有竞争优势的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扶持流通龙头企业,立足于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农畜产品集散地,形成了若干功能较全、辐射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近几年,锡盟引进了草原兴发、伊利、完达山等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培育了自己的品牌“伊盛”,形成了技术装备一流、加工能力较大、后来居上的羊肉加工龙头。太仆寺旗“京北”蔬菜市场的销售已辐射南方十几个省。
(三)引导牧民组织化
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是产业化基地的载体,是牧民实现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决定着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进程,决定着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决定着牧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与龙头企业关系中维护自身利益的地位和能力。锡盟着眼于产业化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立足于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坚持自愿、互利、自主经营的原则,发展了股份合作、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到2004年,锡盟肉、乳、菜、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年销售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140多家,带动农牧户39000户,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7个,吸纳农牧户16700户。2003年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增收230元。
四、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思路和措施
生产力布局的实质是人口布局。人口布局要注重人居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条件。调整生产力布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使生产力在区域和城乡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布局。锡盟乃至整个牧区的特点是,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工业化程度低,城镇缺少产业支撑,生产生活成本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调整生产力布局,将人口向优势地区转移,将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减少牧区人口,减轻对草原的压力,这是围封转移战略实现收缩转移的主要措施,是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锡盟围绕调整生产力布局,重点抓了三个环节。
(一)加快示范园区建设
围封转移示范园区,是指建立在“五通”地区的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的生产生活集聚区。所谓“五通”地区,就是水资源相对较好、已经或可以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电的地区。将生态极度恶化、已经失去生产生活条件的地区的牧民往这样的优势地区转移,有利于开辟高产饲草料基地,有利于搞舍饲圈养、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推广适用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事业,尽快提高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围封转移战略的具体实施,就是从建设围封转移示范园区启动的。搞好示范园区建设的关键是两条:一是选准适合舍饲圈养、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二是搞好包括产品销售、推广适用技术在内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确保移民能够移得进、稳得住、富起来。到2004年,全盟12个旗县市已建成围封转移示范园区72个,移民5880户、24027人,其中,从事养殖业的4337户、18451人,从事种植业的742户、2875人,从事服务业的73户、309人。绝大多数示范园区有了主导产业,已显现集约化经营雏形,移民人心稳定,收入逐步增长,生活质量改善。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的实质是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加快牧区城镇化进程,是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的重要依托,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措施。加快牧区城镇化进程,需要加快发展城镇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牧区劳动力;需要提高牧民的劳动技能,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需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镇功能;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稳步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消除体制,形成有利于以城带乡、以工促牧、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围绕上述问题,锡盟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若干措施》,稳步推进城镇化,到2003年,转移到城镇的农牧民2.6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1%,比2001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加快牧区工业化进程,是调整牧区经济结构的过程,也是调整生产力布局的必要条件。按照国际通用工业化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要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要达到60%以上。2001年,锡盟的上述三个指标比工业化指标分别相差14.6、38.6和23.3个百分点。
加快牧区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远离市场中心等。牧区推进工业化,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工业园区起步,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切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调整生产力布局、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反哺畜牧业的实力。
加快工业化进程,锡盟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除了驰名中外的锡林郭勒羊肉等畜产品资源以外还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锡盟的矿产资源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石油、煤炭、天然碱储量分别为1.8亿吨、722亿吨和4500万吨,特别是煤炭资源有近百个含煤盆地,13个煤田储量超过10亿吨,其中两处超过100亿吨。锡盟还有独具特色的旅游业资源。锡盟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努力争取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于2002年修通锡桑铁路,结束了盟府不通火车的历史,扩建了锡林浩特机场,公路建设和城镇建设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上都电厂等电源项目相继开工,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锡盟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6%。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特别是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牧民增收。
五、围村转移战略任重而道远
锡盟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以来,在三年严重旱灾中空前恶化的草原生态逐步恢复,畜牧业结构得以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产经营方式正在转变,生产力布局初步调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2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61元。更为可贵的是,锡盟在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推动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施围封转移战略能在短短三年内取得初步成效,原因在于:
首先,国家投入发挥了关键作用。2000年以来的五年间,对草原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达到14.1亿元,是历史以来最多的。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克服以往对投入管理上的条条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撒胡椒面的做法,围绕总目标和各项战略措施,整合项目,整合投入,打捆使用,以招投标方式规范管理和监督,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其次,完善了政策法规。锡盟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实施围封转移战略若干政策规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草畜平衡实施细则》、《扶持奶牛业快速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十几个配套政策,把各项主要工作纳入了以政策法规管理的轨道。
第三,强化了科技支撑。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是对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挑战。围封转移战略能不能顺利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各族干部群众的观念能不能转变,素质能不能提高。锡盟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于2002年作出《关于实施全民素质工程的决定》,重视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按照“推广技术,培训到人”的要求,实施农牧民“1315”科技培训计划,即围绕13项重点适用技术每年培训农牧民15万人次,为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创造了思想和技术条件。
第四,自治区直属部门定点帮扶成效显著。144个部门在2002、2003两年间,干部下乡3500多人次,投入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使西部5个旗103个嘎查的围封转移工作得到有力的帮助。
第五,天帮忙,降雨量增加。近三年,较之严重干旱的前三年,降雨量有了明显增加,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生长、植被恢复。
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是草原畜牧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围封转移战略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是对草原畜牧业发展趋势的理性认识和制度创新。三年来的实践,仅仅是一个有益的开端,距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比如,观念问题,传统观念是传统经济形态的反映。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必须转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观念;牧民的观念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也需要转变。转变观念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需要加强教育来转变,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转变。再比如,城镇经济问题,加快发展城镇经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选准和培育围封转移示范园区的主导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调整生产力布局,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举措,是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进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现代草原畜牧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阶段。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要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以产业化为基本途径。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是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现实途径。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思路,加强各项措施,继续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扎实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投入较少、见效较快的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的根本性措施。从锡盟的情况看,20.3万平方公里面积,21万牧民,简单算账,转移一个牧民就是保护和恢复一平方公里草原。调整生产力布局,转移牧区人口,要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为依托,适当调整投入投向,扩大转移人口的补助投入,进一步加大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力度。
二是扎实推进产业化生产。这是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基本途径。要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扩大龙头企业辐射面;切实抓好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基地的覆盖面;切实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面。
三是扎实推进集约化经营。这是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方向。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抓好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坚持放养与圈养相结合,推广模式化饲养,促进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把改善草原生态与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