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80-01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即:载体网络媒介、产生语言的主体网民还有网络网民共存其内的社会,从这三个维度可窥见其产生带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唯有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全方位透视,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分析
(一)社会客体
1.社会矛盾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演化
网络语言暴力展现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当中非理性的层面,反映了人们在情绪上存在的盲从心理,而我们发现执行网络语言暴力的人大都具备缺乏个体判断力、盲从且情绪化的特征,这些都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冲突下产生的个体病态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诟病的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巨浪袭击下我国文化界出现了由较为纯粹的精神理性活动转变为肉体感官活动的审美异化,而这种异化直接在影响力深厚的文化界作家圈反映出来,更引发众生效仿。再转看非本土社会的文化影响,譬如音乐文化中的Rap元素,原本取材西方黑帮文化,当中带有较多暴力、反体制、性滥交、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想。美国好莱坞电影、外国研发的暴力电子游戏,这些文化产业的附属产品都明带着各类暴力语言的元素。
3.社会经济及法律层面的缺陷
网络语言暴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就在“人肉搜索”上,而这一方式无疑是众多依赖网络营销盈利的网络最成功的商业操作,因为每次成功的“人肉搜索”,都将造成网民的大肆跟帖和点击,这为网站所带来的影响度和收入不可估料,这些非正当的商业动机致使网络语言暴力频繁出现。当前社会层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所特定的法律法规并非完善,而且由于网民的虚拟身份以及网络自身的特性,造成了诸多法律法规存在盲点,因此未能真正从法律的层面彻底解决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而“人肉搜索”对网络外和法律外的社会自由人所形成的危害亦是无法估料的。
(二)网民主体
语言无主体则构不成语言源。当前我国社会的网民主体,大部分都是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即知识基础的群体,其间以年轻人居多,结合这类群体的年龄特征和个人心理机制(譬如爆发阴影原型之说、自卑感影响、社会无意识的释放等),标新立异的出格行为和网络暴力语言成为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形式。在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过程中,网民盲目从众心理也是关键的心理因素,道听途说而后人云亦云,往往加大网络舆论的效果。
(三)网络媒介
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从主体和客体方面论述,还需要联系到主客体间的衔接者,即网络媒介。网络媒介所带有的特性,也会成为衍生语言暴力的因素。譬如网络文化的大众性质,使其具备娱乐性,因此网络语言也被增添游戏、夸张的成分,若这类语言未能有序正常的展现出来,被居心不良的网民肆意粗暴利用,则会产生暴力性语言。网络媒介的本质属性便是其虚拟性,这也是其与现实社会区分的最大特性,由于其虚拟,因此为网民们无形间套上防护罩,使其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而肆意对正常规范造成破坏。这是网络媒介的固有弊端,也是社会管理在法制法规上存在盲点的根本所在。网络媒介的管理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层面,因此网管在传播内容审核监控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也是致使该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语言暴力对策略谈
网络语言暴力介于其存在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根除只能加以预防和稀释。首先必须完善对网络管理法规的制定,在《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也有体现,争取以后台实名制的方式来避免网络匿名所带来的各类麻烦,特别是当前各大高校的BBS论坛,以广州大学的惠风和畅论坛为例,多采取实名学号和个人信息登记的方式来维护网络的安全环境;其次是不断完善网络语言的监管机制,定期监控和检查网络页面中出现的污言秽语内容,加强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语言规范培训,提高网络技术升级的管理,采取类似“防火墙”的网络语言过滤程序;此外还要对网络传播教育进行普及和强化,引导社会上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念,家长和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网络语言的传播现象并及时加以疏导,网络媒体自身亦要关注文明网络的建设,集体摈弃“愤青型”的言论方式,利用专业媒体来营造文明空间,在校园网络社区方面可以多设一些权威性专业学术站点,如中国知网和维普、万方等网站镜像,开设网络讲座及名师专家的谈话内容,组织带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客体、网民主体和主客间网络媒介三个维度简单论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现行网络环境和社会情况略谈网络语言暴力处理的有效对策,旨在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犯罪社会学;暴力犯罪;社会控制论;微观分析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血腥、逼真、交互性和竞技性强的特征,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网络游戏,抑制其对青少年犯罪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不能因噎废食,网络游戏也有自身存在的重大的意义,我们也要认识到网络游戏的正面作用。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及其发展状况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虚拟性、社区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增强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虚拟性是互联网世界的最大特点,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极尽夸张,华丽,满足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想法和愿望。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我国网络游戏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几百亿元,而且未来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对于经济的带动也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一)网络游戏引起的“满足冲动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渴望自我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是很难的,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只有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找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在网络游戏虚拟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约束,更没有法律规范,在网络游戏中"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其犯罪的罪恶感也会大大减弱。这不仅极易导致青少年不良思维定式的形成,而且会使他们轻易地从最初的冲动作案发展到习惯性作案,青少年连续实施暴力性犯罪行为也就在所难免。
(二)网络游戏引起的“侵财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网络游戏的费用负担是青少年侵财性暴力犯罪的诱因。青少年玩网络游戏需要相当的费用负担,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其侵财型暴力犯罪。青少年用于网络游戏的费用数额较大的且是持续性的开销,对于没有太多经济来源的青少年而言,用以支持自己游戏进程的费用负担的确是一个问题。网络游戏的费用承担和游戏中疯狂肆意的打怪杀人即可获得金钱形成鲜明对比,这对于每一位游戏玩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冲击,这也正是多数青少年实施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网络游戏引起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微观分析
(一)社会控制论的分析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一名17岁的男生钟平将网络中的血腥杀戮克隆到现实中,将同班一女生残忍杀害后分尸。“他在网络里找到了自我,可能到最后,他已经分不清现实和网络了”,一名老师说。通过进一步了解钟平的成长轨迹可知道他犯罪的真正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中仅剩年迈的奶奶照顾他。他学习不好,时常逃课。老师发现后,把他赶出教室,钟平就去泡网吧。他经常通宵上网,白天上课就在课桌上打瞌睡。“他喜欢(在游戏里)杀人,战士能量最强、最暴力,很适合他。”他的一个同学觉得这种游戏环境影响了钟平,“在网络里,杀人是不用负责任的。”我们从犯罪社会学的社会控制论对此做一些分析。社会控制论是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解释犯罪的一种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法犯罪,而是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违法犯罪,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犯罪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要受到许多社会约束:个人的、父母的、同事的以及像学校这样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机构的。当这些约束加强时,个人因担心越轨犯罪行为会危及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应地位,他就不会冒险去参与越轨犯罪行为。反之,当对个人的社会约束削弱时,他们就会更“自由”地实施犯罪行为。钟平的暴力犯罪正是由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教育,缺少监护人、学校或者社区来纠正其不良行为,最终导致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亚文化群体及差异交往论分析
22岁的易华面对现实的不如意选择了逃避,躲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很快,他找到了一些同道网友在虚拟世界中“打打杀杀,闯荡社会”,并组建了游戏战队,自封为“忠义造反者”。易华向未成年的队友灌输“忠义”和“造反”的观念,要求队友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但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经济入不敷出,易华感到了现实的无奈,他急需钱,决心在现实中“干一把”,这是网络游戏亚文化群体的典型。差异交往论正好可以解释这个案例,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交往的互动中习得的。犯罪行为的习得主要发生在与犯罪者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种群体中,群体成员频繁接触,其中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会在互动中被学到,这种接触是不同接触。在这个案例中易华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渐渐产生影响,使爱好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逐渐行成一个群体,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即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在这种亚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下,他们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结论
网络游戏并不是引发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网络游戏只是一个诱发原因。在犯罪社会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还是早期教育的缺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很多:社会方面,可供青少年进行良好的课余生活的地方少之又少,因此许多青少年选择结伙去网吧娱乐。其次,政府对网吧等营业场所监管不力,导致黑网吧丛生,滋生网瘾青少年。通过犯罪社会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只归于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来还青少年一片美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陈晨.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广聪.犯罪学中社会控制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6).
[4]陆玉林.虚拟时空中的角色探索--论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6(9).
关键词:网络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对策
网络传播具有快捷性、时效性等特征,大学生通过网络传播可以及时收发各种网络信息。然而,网络传播也很有一定的危险性,使学生的正常身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要分析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然后提出相应的结局对策。
一、关于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1.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改变
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需要利用现代化课程的授课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想教育工作,而不是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一些政治知识的灌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上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智能化,学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传播中获取所需要的内容[1]。随着网络传播对社会很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转变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网络对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网络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具有虚拟性、想象性等特征,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信,更加尽情的享乐。因此,这就造成网络时代下,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情况。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传播则会在学生不断沉迷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例如,不少学生在网络传播中查看到社会暴力事件的发展,从而产生严重的“愤青”思想或者产生以暴制暴的想法等。这些都给以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导致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
3.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突出
在网络传播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从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已成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在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和思想也开始突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例如,不少学生受网络思潮的影响和网络世界虚拟性的保护,开始在网络传播中肆意谩骂,并接收网络中虚假、低俗、暴力的网络信息,这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教授学生应该如何区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何在网络世界中进行正确的行为,实现学生更好的网络道德素质发展。
二、网络传播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1.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网络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高校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要加快创新,尤其是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能够显著提高。新时期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而开展中应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越性,让学生建立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在微信中和QQ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不止可以在课堂中学习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更加相关的内容。而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以便于更好的开展课堂准备工作,随时观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性。
2.强化学生网络知识教育
随着网络传播在人们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对网络表现出依赖性,但是网络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低俗信息和暴力信息,学生在缺乏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情况下极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影响,制约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认识,让学生具备正确甄别网络信息判断的能力,并同时提高学生的资料能力。这样,大学生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就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道德判断,鉴别网络信息真伪,识别积极向上有用信息,进而促进高校学生思想觉悟。
3.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高校能够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性,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学校需要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系统,将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以网络文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输,同时满足了学生网络学习的需要,还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在网络文化信息的输出过程中,学校应该要重视网络信息的思想性、知识性、主流性以及丰富性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站为学生推送的网络信息既要符合学生的主流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在向学生渗透知识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最后,学校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提升自身网络文化建设,利于学生思想教育的提升。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正逐渐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有了变化,网络影响了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及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正确和道德素养,学校应该在该方面提高效率,让网络提高在知识教育的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爱民.对网络心理和网络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4,03:176-179.
[2]焦连志,黄一玲,焦凤梅.网络媒介“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黑河学刊,2013,05:170-172.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瘾; 临床表现; 干预
[中图分类号] C913.5; D6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7- 0104- 01
1 网瘾及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瘾又称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的科学性定义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次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存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网络成瘾的临床表现和分类。网瘾的核心症状由以下3个因素构成:① 耐受性 。随着反复使用网络,感觉阈值增高,对原有的上网行为不敏感,为了达到同样的快乐体验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或投入程度。② 反复性 。指网络成瘾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后,依然可能因为某种应激事件和情绪问题诱发而反复发作。③ 戒断反应。一旦停止或减少上网行为,就会出现强烈的上网冲动和渴望,表现出坐立不安、情绪波动、失眠、焦虑、双手颤抖、烦躁等症状。
同时,病理性上网会对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首先是对身体的影响。病理性上网导致视力下降、鼠标手(腕管综合征 )、疲劳综合征 ,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 。其次是对心理的影响。导致认知改变 ,精神恍惚,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偶尔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等。再次,是对家庭的影响。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导致亲子冲突,家庭破裂。最后,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热衷于网络交流,忽视现实交流,导致自我封闭。
网瘾不仅给人带来以上影响,还易诱发犯罪,具体原因是:① 因人际关系障碍而诱发犯罪 。网络游戏使未成年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个性特征无法完全对应和重合,使他们产生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诸如攻击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和多重人格等,部分未成年人因人格障碍而产生行为偏差,导致行为失范。对于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学校和家庭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教育和挽救。② 因网游暴力而诱发犯罪。网络暴力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沉迷网络暴力游戏,妨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在现实社会中遵循游戏法则,使用暴力解决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二是暴力游戏过于残酷、血腥,未成年人长期接触暴力游戏,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容易变得情感冷酷、心灵麻木,蔑视人的生命价值。山东省对未成年犯进行抽样调查,其数据显示,未成年犯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犯罪行为的比例为10%,其中,犯罪与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有关的比例为33.3%。③ 因交友不良而诱发团伙犯罪 。未成年人具有渴望被同龄人关注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以网络为纽带,易与同辈群体结成小团体。如果团体中有不良行为的成员,就会形成亚文化,这种小团体化的不良现象往往是团体化犯罪的前身。
广大青少年如果不理性地控制上网的时间,易导致网瘾。网瘾的类型有以下几种:①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游戏成瘾通常是指沉溺于不同的网络游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取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通过游戏,成瘾者发现人的生命不是唯一的,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生命观改变。网络游戏成瘾发生比例最高且最难以治愈。② 网络信息成瘾 。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对自身学习、生活并无实际意义的各类信息,由于搜索策略不当或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注意分散,迷失在信息的大海里,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③ 网络交易成瘾。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交易或者拍卖、购物、参与网上讨论等而不能自拔。
2 应对方法
面对家有网瘾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应对。① 计算机设备宜摆放在家中公共场所,使家人有共同参与或互动之机会。② 父母本身若对计算机网络有所了解,可以协助子女,让他们使用网络的经验变得愉快、安全且具教育性。③ 学习与青少年的有效沟通方法,以免父母在约束子女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员。④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的优劣上。⑤ 帮助孩子认识到危害性。家长和网瘾孩子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发育、发展的关键。然后理出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老师配合。
另外还可采取需求替代方案。心理需求1: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差,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提出最低要求,让他能够达到,然后给予鼓励,在达到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学习方面找到成功的感觉,就可以解决问题。心理需求2: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是因为缺少其他玩耍方式。替代方案:家长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减少孩子因为孤独、寂寞而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只要亲子关系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网络成瘾就比较容易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育冷暴力 普、职学生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文中教育冷暴力指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以下统称教育冷暴力)。我们认为:所谓教育冷暴力是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或无意的不公平对待,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教育冷暴力分为语言冷暴力、行为冷暴力、制度冷暴力、网络冷暴力。中职教育本不在基础教育规定的范围内,但职业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年龄相同,现在许多地方要求普职招生比例要达到1:1,所以目前我国职高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我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冷暴力的同时,也展开了对职业高中教育冷暴力的调查。我们调查的目的:一是搞清楚在职高阶段是否存在教育冷暴力,如存在,它的表现形式怎样、施力者是谁、如何规避教育冷暴力。二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冷暴力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二、 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本次实施调查的对象是欠发达地区县城内的一所综合中学,普通高中属于市重点学校,职业高中属于省重点学校,我们分别在普、职高的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挑选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普高197人参加,职高229人参加,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部分学生对本人的特征信息没有填写,所以表中合计与总参加人数不一致。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见下表: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统计
(一)教职工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情况
在问卷设置中,假定教育冷暴力的施力者是教职工,受力者是学生,问卷中设置了九项四个方面的内容,问卷中属于语言冷暴力方面有下列表述:老师有时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说:“你真笨!”, “你天生就不是读书的”、“你长大成不了才!”、“你纯属弱智!”;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时老师说 “你这孩子糟糕透了!”,“神经病!”“缺心眼儿!”;当学生给集体抹了黑时,有时老师说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是害群之马”;教师有时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说: “你再不遵守纪律,我把你调到最后一排去”、“把你家长叫来”、“再这样,回家反省一周。” “我要报告学校开除你” 。属于行为冷暴力的表述:对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教师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无视学生的存在;对一些经常违纪的学生,教师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的后排或较偏的地方,从空间上把他们孤立起来; 教师明确或委婉暗示自己不喜欢哪些学生,不让其他学生与其接触,从精神上把他们孤立起来。属于制度冷暴力:班级制定了一些制度,比如班规班纪,使一部分成绩差的同学受到了伤害。属于网络冷暴力:教师有时利用给家长发短信伤害了部分同学。调查结果统计情况如下表:
(二)学生之间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九项学生之间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情况调查内容,语言冷暴力的表述:同学之间散布谣言、说别人坏话、讽刺、挖苦同伴;行为冷暴力有如下表述:有些同学联合同学一起孤立某些同学、有些同学漠视同伴的存在,蔑视同伴、成绩好的同学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看不起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干部子女看不起普通家庭子女、身体健康的同学歧视身体有缺陷的特殊同学、城里的同学看不惯农村的同学;网络冷暴力:同学发短信或者用别的网络方式伤害同学;制度冷暴力在学生之间未涉及,因为学生的一切班规都要老师批准才能实施。其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表:
(三)部分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七项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情况调查内容,语言冷暴力的表述:学校调查老师教学情况时有学生故意夸大老师缺点,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就联合几个同学恶搞让老师无法下台,学生上课故意大呼小叫扰乱课堂秩序以报复老师;行为冷暴力的表述:学生受到正当批评教育后有向学校领导诬告老师、学校在调查老师为人师表时有故意进行较差评、没有教我的老师值日批评了我,我一定会报复他;网络冷暴力: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在背后说老师坏话;制度冷暴力在学生对老师方面未涉及。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表:
(四)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调查情况
问卷设置了五种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群体。其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
四、 调查分析
(一) 高中教育阶段存在教育冷暴力现象
统计表中A表示调查所列现象不存在,C表示普遍存在,E表示存在的各种程度之和。第一,从表二、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无论普高还是职高都有A≠0,且 A
(二)教育冷暴力在普高、职高中的比较
从表二、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第一,普高A的值大于职高A的职。第二,普高C、E的值小于职高C、E的职。说明职高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较,职高学生受教育冷暴力的程度高于普高学生。本次调查的这一结论与有关研究的“职高学生是受教育冷暴力的重灾区”相吻合。
(三)教育冷暴力在普高、职高中的分布
由表二得出,教职工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主要分布在行为冷暴力和语言冷暴力方面,职高主要分布在制度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方面。由表三得出,学生之间的教育冷暴力,无论是普高还是职高主要分布在语言冷暴力方面,职高网络冷暴力也是比较突出的。由表四得出,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主要分布在语言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方面。总之教育冷暴力以语言冷暴力为主,行为冷暴力次之,制度冷暴力也比较突出,网络冷暴力存在。
(四)普高、职高中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分布
从表五看本次调查结果,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无论普高还是职高都是学生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家庭相对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差的,遵守纪律方面有缺陷的、性格特征内向的、身体情况特殊的。
五、 建议
教育冷暴力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而受害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为有效地避勉教育冷暴力的出现,特作如下建议:
(一)育人理念科学,评价标准客观
教育冷暴力发生在教育者和受教教者,受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它的实施者是人,是人从自身的理念和评价标准要求别人,而别人达不到而产生对他人的一种不良心理驱动。因此要避勉冷暴力的产生,这就必须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树立“人人皆人才,个个有潜力”的育人理念,受教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博爱之心与人相交,以宽容之心与人相处。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优点,并不断鼓励受教者要洞察其个性潜能,并不断激发,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活动中,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让受教者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充满自信。
(二)认识到位,家校结合
普通高中学校教育大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分数拼智力,部分家长成了教育冷暴力的帮凶;职高本该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部分学校和家长定位不准,也去赶比分数拼智力的热闹,致使教育冷暴力在在职高教育中成了重灾区。所以,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对教育冷暴力有清醒的认识,要提高到培养人才,有关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从思想上要预防和杜绝教育冷暴力在学校的出现;其次是适时召开家长会,教职工会,让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特别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摧残,对学生性格的扭曲,对学生高尚品德形成的阻碍,对学生未来成就的影响要认识到位,争取家校结合,共同避勉。
(三)制度保障,措施有力
教育管理者要把避勉教育冷暴力的发生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针对学校的实际,每月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中进行调查,适时提醒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冷暴力,若出现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现个性潜能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让自卑者找到自信,认知能力暂时落后的适时赶超,从而让受教者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
【参考文献】
[1]王友强、刘玉碧,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博览》,2013年1期,总232期,第2-6页。
[2]王友强、刘玉碧,论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对师生的危害——基于对143名一线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年12月(上)总182期,第135-136页。
[3]张升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冷暴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1.23。
[4]张 烁,就业率超95%认可度却走低 中职教育为何不受待见[N],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02月28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注: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研究(CJF012068)”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王友强。
作者简介:
韩鹏,男,1977年生于四川通江, 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刘杰 ,女,1978年生于四川通江,中学二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刘玉芝,女,1973年生于四川通江,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
媒体的公信度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树立一个客观公正、值得信赖的公众形象,是每一个媒体所执着追求的目标。随着网络媒体日益成为主流媒体的今天,网络媒体的公信度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网络已然成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但大多数的网民也对网络中的信息持不信任或怀疑态度。作为公众自由言说、获取信息的公共平台,网络空间还存在公信度偏低的问题。公信度是网络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公信度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至关重要。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广大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发表言论,而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空间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虚假信息泛滥。荷兰的一位学者说,网络媒体正在从内容为王的时代,演变到谣言为王,甚至谎言为王的时代。由于网络信息发表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人们发表信息更带有某种程度的随意性。网络编辑作为网络信息“把关人”,为了争抢时效往往缩减把关环节,在没有进行信息核实的情况下将其转载。在信源和把关人方面都存在着产生虚假信息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媒体、大腕记者、大牌主笔被有钱人、投资者、有权人、广告商左右和操纵。一些媒体根据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通过组织研讨会、策划专家论坛,来制造新闻热点,操纵公众眼球。这也是虚假、夸张信息的主要来源。
闻风言事。在网络公共空间里,每个网民可以是信息的者,也可以是接收者。作为信息者,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或与现实身份不对应性,使得很多网民不负责任的娱乐、甚至捏造事实。而作为信息接受者,当网民获知一个事件之后,他们很容易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一种意见的倾向性,闻风言事,甚至是没有根据的肆意发挥,扭曲事实,从而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如在一些网络事件中,网民对事件过程、事件牵涉人物的身份、背景进行没有根据的猜测,从而产生对其他公众的误导。
“速度和时效是准确、公正、完整和平衡的敌人。”互联网是匆忙制作和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上,一条新闻几秒钟就可传遍全世界。媒体都在争夺第一时间发稿和独家新闻。网络媒体在发稿前,几乎没有留给被其报道批评的人在出版前,有任何辩驳的时间。在这种时间压力下,无法完成信息的核实和平衡。
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出现使网络空间贴上了“激进”和“暴力”的标签。受到网络暴力影响,政府在采纳网民意见时,某种程度上持谨慎态度,从而削弱了网络空间民意的作用力。如果网络中继续充斥网友不理性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和网络违法行为,网络媒体就很难在广大公众中赢得信任,也就无法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公信度。'
网络媒体想要赢得主流媒体的传媒影响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公众信任自己,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传媒形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网络空间的公信度?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探索性的对策。
主流网络媒体加强把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难免被某些人利用,通过发表负面言论,煽动网民情绪,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应该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从而压缩和抑制失实、有害和破坏性的言论。尤其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应该第一时间介入事件报道,以主流的声音、权威的言论及时帮助人们形成对舆论事件正确的认识。
加强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网络上之所以会出现虚假信息泛滥,网友的情绪性言论,而这些信息和言论往往又很容易引发其他网友的积极回应。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相关事件信息没有及时的为公众所知晓,网友和社会公众在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对事件做出猜测和臆断。面对网友的广泛质疑,政府部门迅速做出回应,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网友们不满情绪的扩展和蔓延。
【关键词】网络战;伦理问题;性质
网络战具有发动突然、行事隐蔽、跨越地域、代价低廉、实力不对称等特点。因而受到全世界军事力量的广泛关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家都先后组建了“网络部队”,研制新型网络战武器装备,准备抢占网络战争的制高点。据2012年9月18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政府认为,网络袭击可能等同于武装袭击……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国受到网络武器的袭击,它可以使用常规军事力量或网络武器进行反击。”表明美国已将网络袭击与武力袭击划上等号。本文拟着重分析网络攻击能否算是战争行为,怎样的网络攻击才算是战争行为等问题。
一、网络攻击是否等同于武力袭击
网络攻击,就是指利用敌方信息系统存在的软件漏洞和其硬件设备的易损性,通过使用网络命令和专用黑客软件,进入敌方的网络系统之内,或者使用电磁脉冲武器摧毁、破坏其硬件的攻击手段。网络攻击可以说是网络战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现代战争中使用武力的一种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网络攻击呈现出的表象异于传统的火力攻击。传统火力攻击偏重于对敌武装人员和军事设施的武力摧毁,在特定时候也对高价值的非军事目标实施火力摧毁。而网络攻击手段则着重对军、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破坏,主要目标是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终端,而非作战人员。
然而衡量一种网络攻击是不是武力袭击,关键就要看使用网络攻击手段的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后果究竟如何。
一方面,由于网络攻击手段的隐蔽性质,将会导致某些国家和集团广泛地采用以达成其非正义的政治、经济目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计算机正在影响和改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军事机构也早已运用计算机网络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网络攻击的目的在于破坏对方的网络系统,破坏的有可能是民用网络、也有可能是军用网络。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攻击技术“兵不血刃”地攻击、破坏与摧毁敌方的信息设备和设施,而受攻击的一方却没有任何有效地防御与反击的能力。
另一方面,遭受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后果却可以和遭受火力摧毁一样严重。虽然网络攻击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武装人员,但由网络攻击引起的网络瘫痪却一样可以影响到战争进程。
二、网络攻击的性质究竟如何界定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网络攻防行为都是战争行为?当然不是。我们认为,要深刻地理解哪些网络攻击行为称得上是战争行为,就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才是战争:在总结人类社会战争史时给战争下的定义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战争,都必须满足政治性、暴力性和集团性这三个基本特性……”而网络战无疑是符合这些特性的。
政治性。对敌方采取的网络攻击就是为了取得明确的政治目的。战争与一般武力冲突的主要区别在于,战争是一种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武装暴力冲突。即战争的目的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的意志。而实现战争目的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占领对方领土、杀戮对方军民,也可以通过摧毁对方的经济基础等等来实现。网络攻击作为战争手段的一种样式,也具有明确的战争目的,只不过这种手段和传统手段比起来更加 “温和”和隐蔽罢了。
暴力性。网络战中呈现出的暴力性与传统战争大相径庭,传统战争的暴力性表现为对人员的杀伤和设施的大规模破坏,常常带来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网络攻击却并不会直接作用于人员,所以网络战争与传统战争的暴力性是不相同的。网络攻击一般都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包括盗取高价值的情报、篡改重要数据、阻塞通信信道以致网络瘫痪等等;这些虽然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设施破坏,但是带来的高阶效应同样具有破坏性。由于网络攻击造成的通信中断、网路崩溃、甚至基础设施如水电系统的瘫痪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比之常规武器的狂轰滥炸有过之而无不及。
集团性。网络空间中的个体行为不能够视为战争行为。例如极个别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技术高超”,传播几个计算机病毒,进入军方或政府部门网站“恶作剧”的行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网络犯罪行为,不属于战争的范畴。未来网络战中的中坚力量是那些由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具有集团性质的“网络部队”,也是网络攻击的实践者。一旦战争发起,他们就会有组织的攻击敌方计算机网络、保证己方的网络安全畅通。这些 “网络部队”具备集团性质的网络攻击,由于其组织性,就能够与个人行为区别开来。
三、网络作战让战争伦理发生质变
时至今日,虽然大规模的网络战还没有出现,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攻击技术的日趋成熟,终将有一天网络战将会登上战争舞台,并将彻底改变裸的血与火的传统对抗。正是这些特点,在战争伦理质变的过程中,使网络战成为了推动力量。
首先,网络战攻击涉及范围广,在对攻击目标的区分上将会难上加难。一方面,使用网络攻击可以忽略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在传统战争中,火力打击的范围有限,且往往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对火力延伸的范围之外杀伤较小;但在网络空间当中却并没有地理条件的制约,只要是网络能够延伸的地方,不管是陆地、海洋、空中还是太空的目标,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军、民网络系统原理一致、结构相同,对军用网络的攻击必然会通过军、民网络之间的部分接口而殃及国际互联网。一旦互联网当中主控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计算机遭到攻击,后果将是一场灾难。
其次,网络战的手段隐蔽而多样,战争的合法性、正义性将会更难分辨。在传统战争中,侵犯别国和的战争会被认定为侵略战争,而捍卫国家的行为则是正义战争。但是在网络空间当中,国家之间却没有明确的界线,难以判定侵犯自己国家的行为。通过网络攻击对他国采取的行动,不仅取证存在难度,而且很难辨别谁是谁非。在未来的网络战争中,传统战争中所形成的正义性原则将会更加难以把握。
最后,网络战的作战目的是在增强己方控制网络权的同时削弱对方,而不是在于究竟消灭了多少对方的有生力量。如果说传统战争是以大规模的杀伤、消灭敌方作战人员为战果的话,那么网络战则是以破坏、摧毁敌方网络来论英雄;前者侧重的是对人的杀伤,而后者却是对网络的破坏与摧毁。因为在以“网络中心战”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战争中,各种作战数据的传输、指令的下达就是依靠着各种网络进行的。而对涉及民用计算机网络的打击,则意味着不仅会给互联网巨大破坏,还会带来后果严重的附带损失。网络战的战场由现实世界转入虚拟世界,这不仅代表了作战对象的转变,也体现了作战理念的转变。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传统战争伦理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战这一新兴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转换视角,在另一个高度和角度对网络战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单纯的网络战并不能达成战争的目的,只有与其它的作战手段相结合才能打赢整场战争。在海湾战争当中,虽然有着一定规模的网络战,但是最终美军取得胜利还是靠大规模的空袭作战和100个小时的地面作战。而在科索沃战争当中,无论南联盟的“黑客”如何努力攻击美军的军事网络,都不能制止北约对南联盟的大规模轰炸。就连网络战能力领先全世界的美国人也认为,尽管美国每年遭受着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但对手不可能仅靠网络战就能够完全摧毁美国。因而,不管用“网络武器”如何打击对方,真正实现战争目的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火力摧毁和军事占领。由此可见,在传统战争伦理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网络战中的伦理关系,可以避免在不远的未来网络战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
【参考文献】
[1]辛华.网络战渐露峥嵘[N].北京日报,2009-07-05.
【关键词】网络监管 网络监管现状 网络监管的问题
一、网络监管的定义
网络监管,主要负责对互联网网络的监督、监管和检查,主要是监管外部的网络状况,类似于网监、网络警察的性质。
二、我国网络环境的现状
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网络宣传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民意表达的发展、网络监督的发展、网络维权的发展。随着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垃圾信息的肆意传播,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分别从网络运营监管、网络内容监管、网络版权监管、网络经营监管、网络安全监管、网络经营许可监管等方面采取怎样的网络监管措施遏制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垃圾信息的肆意传播,为我国数亿网民营造一个文明、绿色的网络环境,这将成为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据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户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QQ、个人空间、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范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另外一方面,也给政治、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网络宣传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网络监督的发展以及网络维权的发展,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全方位作用。
在网络给社会、经济、政治及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同时也存在首不小的监管漏洞。网络谣言借助微博、QQ等方式,瞬间便可“让谣言飞”。网络暴力、黄色网站、网络游戏等各种传播病毒、攻击网站、利用网络从事欺诈、赌博、洗钱等非法活动威胁网络安全,危害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网络垃圾信息、虚假信息以及垃圾邮件等通过网络蔓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
三、我国网络监管现状及其缺陷
(一)我国网络监管的现状
当前大部分国家将互联网管理分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与多方协调型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我们现在主要了解政府网站的监督管理形式,这一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互联网内容管制研究是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体现,即通过政府所承担的角色,对互联网上存在的问题的传播内容进行防范和控制、并通过立法等强制手段来保证网络秩序的正常运行的研究。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政府主导型管理最适合网络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政府主导型管理最适合将网络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政府主导型管理能最有力地维护国家。因此,我国政府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互联网的管理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这集中体现我国是以政府治理和他律为主的网络监管模式,它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各自具有不同的监管对象和方式,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中国网络监管模式。具体来说,我国在网络监管的技术及手段方面,主要通过:技术革新、网络立法、行政手段、行业自律,来实现政府对网络的控制。
(二)我国网络监管的缺陷
1、就法律规范方面来说,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的管理与传统媒体以政策管理为主的管理不同。由于网络媒体主体的多元化,对网络立法,依法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有的网络管理的相关立法中,绝大多数是行政规章,属于国家层次上的网络立法只有一部,即《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政府管理性法规数量远远大于人大的立法。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网络立法还不够完善,导致网络媒体的依法管理显得比较被动。
2、过分强化政府对网络的管制,漠视网络表达自由的保护。我国网络管理的相关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技术还停留在义务本位法的阶段,对网络自由的相关法律的制定的重心仍放在禁止性规定上面,没有顺应网络发展的需要,更没有顺应整个世界法律发展中加强人权保护的大趋势去把重心放在加强作为重要人权的表达自由的保护方面。《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在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效力最高,在依法管理网络的过程中,它的立法目的应被遵守。然而其后颁布的法规和规章更多的是强调维护安全和秩序,很少能够体现这个立法目的,更忽视网络表达自由权的保护。
3、行业自律尚处在起步阶段。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网络媒体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立法通常滞后互联网的发展,因此,行业自律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显得尤其突出。2001年,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才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推动下成立了互联网协会,通过诸多活动以促进行业自律顺利开展。然而在政府参与和控制过多的情况下,限制了网络从业者的积极参与,我国的网络行业自律优势必难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我国政府网络监管的现实困境与新路径诠释[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李华清.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欺凌;危害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2002)报告中提到,在英国有4%的年轻人曾经遭受到e-mail骚扰、16%曾经受到文字型讯息骚扰、7%曾经受到网页型式的攻击。美国“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网络欺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影响到几乎所有美国青少年的一半。欧盟的哈泽布林克年度报告(2009)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欧洲约18%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电话被欺负、骚扰,成员国中的青少年网络受骚扰率从10%至52%不等。
中国较发达国家网络的兴起与发展相对落后,但网络欺凌行为却同样频现在中国的网络上,如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的姜岩事件。2013年7月,14岁中国女生潘梦莹因在腾讯微博中侮辱足球明星,引起百度贴吧大战,潘梦莹本人手机、地址、学校、家人被曝光,一个晚上收到上千条辱骂短信,更有好事者给其家人、学校打电话辱骂,并上门围堵。最终,潘梦莹被学校勒令退学,被父亲赶出家门,割腕自杀未遂。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欺凌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中,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影响范围广,并且受到网络欺凌行为影响的人群数量可观,网络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性别差异和产生原因等两个方面,对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期促进网络欺凌现象的相关研究,引起社会对网络欺凌现象的更多关注。
国内学者李醒东等认为,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网络欺负的后果反馈不及时,或者欺负者看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网络有匿名性、隐蔽性;网络的无限边界性和无限受众性;网络管理制度滞后和不完善;应对网络暴力行为方面的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学校对网络欺凌监管不足以及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网络欺凌的重要原因。以日本为例,许多网络欺凌的案例都发生在校园网中。所谓校园网是指学生就学校内的话题进行交谈的网站,是由学生们自发建立的非正式网站。校园网上大部分的版面都是公开免费使用的,没有浏览权限,谁都可以阅读,同时随意留言跟帖等。因此,这种创建容易却又缺乏监督管理的校园网很容易成为滋生网络欺凌的温床。然而,许多学校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反欺凌政策,并且忽视了在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对于网络欺凌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此外,学校亦没有设立专门的处理网络欺凌的相关部门,当学生受到网络伤害后,学校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李宏利将年龄、性别、年级作为网络欺凌的预测因素,分析网络欺凌的发生原因和伤害后果。宋娴经过实证调查后指出,网络欺凌的发生源于诸多内外因:青少年渴望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网络文化的冲击和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缺失,社会和学校对网络社会产生的问题管理不善等。现有的研究认为,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与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有关,同时这种越轨行为日益严重的趋势也与现实世界的法规对其约束的效果不佳有直接的关联。
另外,在诸多网络欺凌研究的文献中,笔者发现欺凌的性别差异是目前较有争议的方面:有研究者认为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成为欺凌的“受害者”,而另外一些调查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加拿大的一项调查发现,在网络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成为被欺负者,但女性受害者通常更倾向于将遭受网络欺凌的事实告诉长辈。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发现,无论是网络欺凌还是传统的欺凌,男生的涉入都多于女生,相较于女生,男生更容易被欺负。而另外一些研究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伦敦大学的研究指出,女生不仅受到网络欺凌的总次数比男生多,而且她们经受的各种欺凌方式如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男生;在男生中,最普遍的是短信形式的欺凌,但是对于女生而言,最普遍的则是移动电话形式的语音欺凌。而从实施欺凌的角度看,某些学者认为,相比男生,女生更倾向使用电子通讯设备来欺负同学。
小结
就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十分普遍,这已经引起了家长、学校、网络公司和政府等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尽管现有研究和相关政策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依然滞后于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的蔓延速度以及造成危害的增长。现阶段,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的针对网络欺凌的研究刚刚起步,无论是青少年研究者还是司法部门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国内各界关于此种现象的交流和协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反欺凌对策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证和理论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醒东,郝艳霞.网络欺:青少年群体面临的新困境[J].上海: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第2期
[2]李宏利.网络欺负的特性、表现及干预[J].上海: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第2期.
[3]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一以上海市宝山区三所高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李静.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中国青年研究[J].20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