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不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是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迫切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出路在于发展畜牧经济,因为畜牧业不仅生产周期短,易于形成规模,而且最适于产业化经营,一旦做大、做强,其辐射力和带动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如正大集团的肉鸡生产、河南双汇火腿肠加工集团,不仅从走畜牧产业化的路子名扬天下,而且也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也充分证明,社会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越大,其农业生产水平也就越高。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江西省2004年畜牧业产值虽然突破300亿大关,但只占到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3%,差距还是存在的,那么,如何抓住契机,把江西畜牧经济做强、做大,是目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把握发展畜牧经济的方向
1.1畜牧业作为“中轴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畜牧经济必须发挥当地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围绕市场作文章。市场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必须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调整畜牧经济发展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生产什么。要努力加强市场引导,让农民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搞好畜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畜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又是一个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的“中轴产业”,对种植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有着承上启下的、强大的、特殊的拉动作用。在种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更高、比较效益更大的畜牧业,并以此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成功之路。目前,欧美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65%,荷兰、丹麦则高达80%,这些国家以畜牧业为支撑,牵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此,必须重新审视畜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以这个“中轴产业”为核心和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1.2畜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明显因为农民每年种植粮食、蔬菜只有2季,况且产量也有限,那么农民的收入也有限,而发展畜牧产业就不同了。从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构成看,畜牧收入呈现增长趋势。江西省2004年传统的养猪业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农民补栏积极性高涨,如农民养1头猪获毛利200~300元。
1.3实现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发展以生态畜牧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养殖业,江西省2004年有46个县(市、区)的主导畜产品产值超过了当地粮食作物产值,显示全省优势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见成效。
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2.1以绿色为根本抓畜牧“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畜牧产品出口的瓶颈。作为政府要强化绿色理念,以绿色为根本,积极推进绿色生产进程。一方面,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尽快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畜产品加工项目,抓紧调研论证、包装,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要坚持能引进则引进,能联合则联合,能“借船出海”就“借船出海”,能“借鸡生蛋”就“借鸡生蛋”,千方百计把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来,把一些大企业、大财团的资金引进来,利用现成的绿色生产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同时,在资金、土地、产品宣传及服务环境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基地提升畜产品内在素质,大力开展绿色饲养、绿色生产。
关键词: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前景;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06-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畜牧业的现代化需要大批畜牧业实用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出有效的对策。
1.畜牧兽医专业前景广阔,人才紧缺
1.1国家重视。中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的强盛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农村三大出路之一。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加工业,促进种植业,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1.2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发展畜牧业,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要,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畜产品安全卫生,需要大量的具备动物科学的实用性人才。同时,宠物饲养越来越流行,平均每年按30%的比例增长。
1.3加入世贸组织,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的牛肉、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价格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农村劳动力闲置较多,相对便宜,肉鸡等畜产品的分割和加工具有明显的优势,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1.4畜禽疾病千变万化,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畜牧技术发展很快,说到底,只有经过动物科学系统专业的学习,才能掌握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发生、诊治的机理,以稳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应对多变的疾病对技术的需求。
1.5畜产品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行业管理要求掌握专业知识。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的残留,危害人民健康,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兽药、饲料的生产和经营已进行行业管理,下一步将和医院一样,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不具备动物科学专业知识,不能从事这个职业。抓住机遇,争取主动,早学习,早受益。
1.6好就业。学好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可以到兽药、饲料企业去担任工厂技术人员或者担任市场部技术指导,可以到规模养殖厂当技术负责人,可以自己搞养殖,可以自办兽药、饲料门市部、兽医门诊、宠物医院,自己当老板。学畜牧兽医不愁就业,不愁没饭吃,冷门不冷,就业率高。
2.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的现状
本科院校毕业生找工作时不愿下基层;大专生理论可以,实际动手能力欠缺,同样也不想下基层;中专生虽然要求条件相对较低,但动手能力较差;大部分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只重视理论教学,很少(甚至就没有)进行实践教学。这就是说,无论是本科层次的教育、大专层次的教育还是中专层次的教育,目前都难以培养出满足农村地区现实需要的实用型畜牧兽医人才。
3.设计合理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寻求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新出路
3.1优化师资组合,加强教师专业培养。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强硬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和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可相互提高;第二,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学习;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专业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3.2设计合理课程结构。课程设计理念:以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畜牧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禽类生产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秉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指导思想,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地方特色,以学生来源和就业方向的地域性为重要参考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开设课程:畜禽解剖学与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诊断学、动物疫病、动物普通病、饲料营养、畜禽生产(养鸡、养猪、养牛、养羊、养兔、特种养殖)、犬猫疾病学、宠物营养学、宠物美容基础、宠物临床实践操作等。
3.3严把教学关,注重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教学质量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根据专业特点,按顺序、按季节安排教学计划,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按学生的意愿,学习基础好的可主攻兽医,学习基础差的可主攻养殖。在学习上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循善诱,在实践操作中要及时纠正示范,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与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成才,必先成人,所以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当今社会中食品、药品方面的热点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让学生明白畜牧业在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学生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学习专业的责任感。同时,要把那些学习功底较好、吃苦耐劳、真正愿意从事牧医专业的学生招进来,保证培养出高素质、能动手的畜牧兽医人才。
3.4开门办学,走向社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门诊窗口接触医疗实践,对群众带来的病畜、禽,引导学生现场诊治、解剖,每次出诊和疾病注射,兽医教师带学生实习,手把手地教学生,使学生能诊断、敢开药治病。另一方面,每年应定期到种猪场、饲养场和兽医站实习,不定期带学生参观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特种动物养殖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以练代养,实习与人才供养互助。
总之,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应当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出既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能深入基层、不怕脏、不怕累、能俯下身子干工作的实用畜牧兽医人才。
加快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的思路和建议
推进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培育科技型畜牧龙头企业推进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质量的核心,是实现畜禽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加大科技型畜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通过建设稳固的产业基地、拓展销售市场、发展深加工等途径,使小规模、分散饲养与大市场进行有效连接,使养殖从业者在加工和流通等诸多领域得到收益,形成畜牧业的良性循环。畜牧业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解决目前小规模生产模式导致产品质量不稳、投入不足、产业化水平低、品牌优势不明显、无序竞争等问题的可行途径[3]。建立完善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应按照畜产品安全管理规律建立动物检疫检验机构、行业组织检疫检验协会、企业质量安全自律体系以及出入境检疫检验体系,这些机构应在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发挥其执法、监督、检查职责,使畜产品的生产、销售与消费置于严密的监控中,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与管理,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4]。同时,要建立畜产品安全快速警报体系,专门应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的防范与补救问题。在日常管理中,相关部门应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饲料生产经营等企业进行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饲料和畜产品违禁添加物等的检测工作,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大对涉及畜产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健全畜产品生产许可证、产(成)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畜产品的强制召回制度,从源头上铲除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滋长的土壤,切实解决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和病死畜的危害,有效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5]。
走生态畜牧业之路,提高畜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废水和恶臭气体,已逐渐成为广大社区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使新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6]。在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将养殖业中的生态保护列入最基本的质量标准控制之中,对养殖场地、禽畜粪便的处理、畜产品废弃物、病死畜禽的无公害化处理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降低各种畜禽病菌的滋生与传播概率,以免危害人类安全。因此,应尽早实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7-8]。大力发展现代参与式畜牧业现代参与式畜牧业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即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消费者共同参与畜牧业生产、加工、管理、投资和营销等过程,与畜牧从业者结成紧密的联结关系。现代参与式畜牧业主要针对工业化时代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违禁原料带来的畜产品污染问题,以及现代都市文明远离大自然和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变被动接受畜牧业为主动参与畜牧业,既可保证获得安全优质的畜产品,同时又找到了治疗“城市病”的有效方式[9]。现代参与式畜牧业包括生态畜牧业、观光休闲畜牧业与文化畜牧业。畜牧业经营者向参与者提供体验畜牧生产和乡村生活的服务,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积极展示国内外优质畜禽品种,并使之得到现代畜牧业科技成果带给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极大满足。
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可行的新型养殖合作模式
新型养殖合作主要模式———养殖小区养殖小区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环境下,符合现代畜牧业养殖规律且易于被接受的主要合作模式,它取代了传统落后的分散养殖,实现了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养殖小区模式将原来分散经营的养殖户组织起来,把生产同类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组织起来,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养殖小区的建设可以满足发展现代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10]。股份制运作模式,提升产业水平股份制养殖模式即畜禽散养户以畜禽、设备、劳力、资金等形式,加入养殖公司的股份经营管理,由公司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及市场供需信息的方式与股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公司负责向股东提供品种认定、畜禽防疫、疾病防治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帮助,调动股东养殖的积极性。公司各股东也可以原经营项目为主,管理经营自己承包的核算单位,采用融情、理、法于一体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来的养殖、市场、技术等资源优势,充分调动每位股东的积极性,增强股东的责任感,促进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壮大,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采取集中寄养模式,实行公司化运作以规模化养殖企业为龙头组建核心公司,畜禽所有者将畜禽寄养于公司,畜禽所有者也可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并纳入公司的管理,其场地、设备等原有生产资料若能达到标准要求,公司原则上应优先租赁。公司与畜禽所有者之间签订“统一人员管理、统一配送种苗、统一配送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疾病防控”的“五统一”寄养协议,公司将畜禽所有者应获份额的养殖利润和场地、设备租赁等费用实行按时分配。该模式有利于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公司化经营,让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落到实处。
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中的风险防范
保护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稳步推进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要从维护养殖者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养殖者参与有关政策的制定,在履行中监督政策的执行。要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宽松环境,建立养殖者广泛参与和监督的机制[11],打通政府政策传递和基层民意表达的途径,让统筹城乡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广大畜牧从业者的合法权益,稳步推进新型畜牧养殖业的进程。转变畜牧业发展观念,积极规避养殖风险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中得到的深刻教训是:应转变畜牧业的发展观念,树立为消费者着想和行业健康发展的全局观念。在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中,应实现由传统型畜牧业向生态型畜牧业的转变、由传统型畜产品向生态型畜产品的转变。建立切实可行的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便于广大消费者进行监督,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12]。畜牧从业者要增强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对市场行情预判的准确性和养殖风险的应对能力,正确认识市场规律,积极规避风险,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13]。养殖业主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行情变化,当风险来临时,不必过度紧张,要对整个养殖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借助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参与到新型畜牧养殖的产业化队伍中来,共同延长畜牧养殖的产业链条,尽最大可能来规避养殖风险,实现畜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畜牧业规模化生产不可违背自然规律畜牧业规模化是指采用工业化思路谋划畜牧业,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来提高畜牧业的产出效率。在畜牧业中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一定要符合不同禽畜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不可随意扩大规模化程度。由于过度的规模化养殖中畜禽数量多、密度高,如有个别畜禽发病,则会迅速导致群体感染,加之反应时间短、应对难度大,群体一旦发病则极不容易控制。同时,规模化饲养可导致疫病交叉感染,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加快了疫病的传播进程,造成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潜在风险[14]。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应该遵循自然和生物学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畜牧业的现代化。#p#分页标题#e#
1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背景
1.1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草食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草食畜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是生产总量和生产方式仍然明显滞后,尤其是饲草料供需缺口巨大,严重阻碍了草食畜牧业乃至整个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1.2农牧结合的需要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巨大约束,“调结构、转方式”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1.3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推行“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增加青贮玉米、青贮甘蔗和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通过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才能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1.4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下降了16%,肉蛋奶消费上升了226%。未来的粮食问题不是口粮短缺,而是饲料粮保障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小麦、玉米、稻米是人们俗称的粮食,其实,畜产品实际上也是粮食。从这个角度来讲,发展食草型畜牧业也是为了改善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选择。
1.5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更加严厉的环保法规相断出台,特别是我区“美丽广西”建设活动的全面深入推进,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粮改饲,可以将养殖粪污施肥还田,很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符合国际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2发展前景分析
2.1粮草资源丰富
广西气候温暖、降水充足,适宜鲜草生长,目前天然草地有1688万亩,可利用面积1266万亩,年鲜草总产量900万吨。另外,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94万亩,玉米籽粒产量269万吨,秸秆产量54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48万吨;甘蔗是广西最大宗经济作物(广西是全国产糖第一大省),种植面积1620万亩,原料蔗产量7630万吨,秸秆产量229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120万吨。丰富的粮草资源为广西推进“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奠定了有利基础。
2.2草食畜牧业基础好
“十二五”期间,我区畜牧业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015年末,我区牛存栏445.94万头,出栏149.28万头;羊存栏202.64万只,出栏205.33万只;奶水牛存栏8.98万头,鹅出栏1082.4万只,兔出栏757.1万只。良好的草食畜牧业基础,对牧草饲料需求量非常大,发展“粮改饲”有可靠市场。
2.3产生效益可观
2.3.1经济效益
我区种植青贮玉米亩产量大约为6吨/年(全株),按照目前我区收贮公司对全株青贮玉米收购价350元/吨计算,亩产值2100元。而种植普通玉米亩产玉米大约0.9吨/年,按收购价2000元/吨计算,亩产值1800元。种植青贮玉米比普通玉米每亩增收300元/年,提高16.67%。以试点项目计算,种植青贮玉米饲草料2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200万元,助农增收600万元。而据资料可查,全株青贮玉米的可消化率可以比秸秆加玉米高30%以上,一般每3~3.5千克全株青贮玉米中约含0.5千克玉米籽粒。如育肥牛每天喂青贮玉米20千克或喂玉米秸秆加玉米粒26千克(24.5千克秸秆+1.5千克玉米粒),同样获得日增重0.6千克;按市场青贮玉米青贮料600元/吨、一般玉米秸秆青贮料400元/吨计算,每天喂青贮玉米成本为12元,而喂一般玉米秸秆加玉米粒的成本12.8元(玉米粒2.0元/千克),喂青贮玉米比喂玉米秸秆加玉米粒减少饲料成本0.8元,饲料成本降低6.25%。
2.3.2社会效益
规模发展“粮改饲”草食畜牧业,既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还可以对稳定肉制品、奶制品市场供应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拉动家畜屠宰业、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增加税收。全株青贮玉米收割时省去了脱粒、晾晒、处理秸秆等环节,能够有效缓解收割时农村缺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另外,规模种植青贮饲草料,也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按人均可种植5亩计,每种植1万亩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同时,大规模推广粮改饲,可以拉动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并可带动辐射周边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生态乡村”建设。
2.3.3生态效益
“粮改饲”的前提是一定要种养结合,草食家畜养殖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就近消纳利用,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改善耕地结构。“粮改饲”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通过全株青贮养殖,不仅不用考虑秸秆的二次收贮问题,而且还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就是通过收集家畜粪尿,推广“家畜-有机肥料-粮食(牧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生态能源开发建设。同时,利用家畜粪尿或沼渣,起到了改土肥土的作用,解决因化肥用量越来越多所造成的土壤理化性状日益劣化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化肥用量及有害物残留,这既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又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
3.1种养加工生产规模小
种植业各家各户小地块分散种植,养殖场和饲草加工厂规模也小且分散,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
3.2“粮改饲”尚未形成产业
由于“粮改饲”刚起步,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种植、加工、销售和养殖产业链还没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没有形成一体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3机械装备和科技支撑不强
没有适合南方坡地小块地作业的饲草收获机械,人工收获成本高;青贮微贮加工储存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缺乏适合广西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
4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粮改饲”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新常态下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粮改饲”工程推进,形成从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围绕发展中遇到的,如金融协调、土地流转等问题和困难,不断优化完善扶持推进粮改饲发展的政策,营造出有利于粮改饲发展的政策环境。
4.2推广试点经验及时总结
兴宾区、武宣县作为我区2016年“粮改饲”试点县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并加以推广,遵循政策引导、农户自愿、市场拉动、因地制宜、合理改种、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原则,根据草食家畜养殖规模和发展潜力和当地土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因素,结合种植条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合理选择“粮改饲”作物种植品种,发挥耕地产出最大效益。
4.3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的补助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尽可能吸引社会力量和资金来参与“粮改饲”项目实施,积极协助项目承担主体通过贷款或引进民间资本,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确保饲草料种植和收贮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4.4提供技术支撑
成立“粮改饲”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区)农业、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县(区)农业、水产畜牧兽医部门二层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为成员,并以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畜牧总站等相关科研院校为依托,解决种植、青贮和加工环节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种植加工等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技术指导,加强协作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学习培训与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支撑水平。
4.5加大宣传力度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监测统计,20__年上半年,全区生猪出栏84.3万头,肉牛出栏8.65万头,肉羊出栏16.1万只,禽出笼1022万只,实现了全区畜牧业生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回顾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为了切实保障全区畜牧生产的发展,今年区委、区政府以襄区发[20__]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明确了全区20__年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围绕保持全省“畜牧大县”地位的目标, 继续深入开展畜牧板块基地、畜牧大镇建设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积极推广高效养殖模式和标准化生产技术。20__年,__区在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区政府继续对新建的“150”、“500”养殖模式进行奖励,凡新建一栋标准化“150”、“500”模式猪舍,经验收合格后,奖励1.5或3万元。由于奖励政策的推动,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建“150”标准化猪舍58栋,“500”标准化猪舍6栋。
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客观影响,生猪市场出现供需矛盾,价格频频走低,养殖利润不断缩水。为了及时恢复养殖户的信心和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区畜牧兽医局采取办电视专栏、送科技下乡、贴宣传标语、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特别是在生猪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区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深入各镇指导养殖户及时调整母猪存栏结构,控制养殖规模,加强疫病防控,在市场低谷期,进行猪舍标准化改造,推行健康养殖和清洁生产。上半年,我局对全区养殖大场大户进行了轮训,共培训养殖大场大户人员20__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册,提高了养殖户对疫病的防控能力和对标准化养殖的应用水平。
三是加大养殖新模式推广力度。在抓好“150”、“500”标准化养猪模式、“1235”养羊模式、“165”养牛模式、“100”养牛模式、“500”养牛模式工作的同时,区畜牧兽医局继续与正大公司联合推广猪小龙、鸡小龙“代养”模式,经区畜牧兽医局牵线搭桥,宣传推广,该模式已在全区得到广泛应用,吸引了诸多商家资本投入到畜牧养殖事业上来。在20__年全区建设鸡小龙22栋、猪小龙10栋的基础上,20__年上半年新发展猪小龙5栋,鸡小龙5栋。以上“代养”模式适合于有经济实力欠缺养殖技术的投资者,而针对不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农户,20__年正大公司同时推出了适合散养户发展的“正大散养标准化1+1+1模式(一定饲养量+自由采食和自动饮水+科学防疫)。目前该模式在__区已发展了34家,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东津镇李运生,一次性养殖45头,年出栏90头,年利润3万元,龙王镇陈义生一次性养殖50头,年出栏100头,年利润3万余元。
四是成立养猪行业协会。近年来,我区生猪产业发展迅猛,生猪出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市最大的生猪产区,但同时也存在品种结构不优,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产品市场信息不灵等不足,影响了我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全区生猪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流通,增加生猪养殖收入,推进我区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在__区畜牧兽医局的积极筹备和协调下,我区成立了 “襄樊市__区养猪行业协会”,网络了全区建设标准高、技术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养猪大场大户近百家。我区养猪行业协会的建立,将在促进全区生猪市场信息和技术交流、抵御市场风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20__年,我区在继续注重规模化养殖场户的培植,优先支持大户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了各类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努力使全区畜牧业提档升级。在区畜牧兽医局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支持下,全区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较快,据统计,20__年上半年,全区新建各类养殖小区10余个,其中硒山禽业养殖小区有限公司、古驿镇罗岗养鸡场等5家蛋鸡养殖小区通过了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奖代补项目建设的验收,金农惠种畜禽有限公司、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已建设完毕,准备迎接省市检查。
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__区是全省的畜牧大县,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少,配套功能不强。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争取年内引进1—2家龙头企业。区畜牧兽医局在去年成功引进良友金牛的基础上,目前正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肉鸡养殖项目进行洽谈,我们将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周到的服务,争取龙头企业早日入驻我区,以进一步推动全区畜牧业提档升级。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__年上半年全区畜牧业得到了一定得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生猪市场面临着周期性波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和“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恐慌,使猪肉消费量减少,猪肉价格频频走低,生猪价格的波动暴露出生猪生产、加工、消费产业链的
脆弱,生猪产业在抵御风险方面存在隐患。为了稳定发展全区畜牧业发展,我们下半年打算从五个方面入手: 1、在落实国家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对养殖户发展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奖励扶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鼓励高标准、规模化养殖。
2、加强畜牧适用技术推广,科学引导养殖户稳步发展生产,提高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的防控质量。
3、 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培育各种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把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4、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减少养殖风险。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畜禽养殖和加工企业,带动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
抗生素的使用一度推动了我国的畜牧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抗生素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禁用之后,中草药凭借着天然、无污染、药用价值以及营养调理的作用代替了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畜牧业生产中。本文对中草药添加剂的功能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功能;研究方向
抗生素曾经对畜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抗生素无限制地滥用,造成了动物体内的抗生素残留,对于人体的危害极大。所以对于畜牧业来说,需要寻找一种对于人体健康威胁比较小,但是同时又拥有抗生素的作用的畜牧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是如今广受欢迎的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添加剂具有促进畜禽生长以及保健的功能,而且有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无残留、无污染等优势。
1中草药添加剂的功能
免疫功能。现代的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在很多的中草药中都含有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蒽类等,这些物质在动物的机体内能够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促进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细胞免疫反应。多糖是中草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芪多糖能够有效地促进血液中白细胞以及单核白细胞的数量得到显著的增加,使得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吞噬指数明显的上升,有效地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板蓝根多糖中可以明显提高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挥发油在养殖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说大蒜中的挥发油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提高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和一些酶的活性。
营养功能。在中草药当中含有糖类、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所以中草药的营养比较大,例如在韭菜籽中含有粗脂肪、粗蛋白、铜、锌、半胱氨酸、蛋氨酸等物质;山楂中的谷氨酸、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黄芪中含有蔗糖、黄芪多糖、胆碱、叶酸、葡萄糖醛酸以及锌、硒、铜等多种微量元素;万寿菊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以及黄叶素。抗菌功能。根据实验显示,中草药对于比较常见的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一般来说具有抗菌功能的中草药有蒲公英、金银花、大蒜、艾叶、连翘、黄芪、野、姜、芦荟等。黄连的主要成分就是黄连素,有着广谱抗菌的作用,低浓度时可以抑制细菌,高浓度时就可以消灭细菌。大青叶挥发油也有着一定的抑菌作用。抗应激功能。目前,在防治畜禽应激综合征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喂养中加入一些中草药如人参、延胡等可以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调节济源作用;黄芪等中草药可以对机体进行调节,可以起到抗应激作用。
2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方向
中草药的资源虽然说很丰富,但是目前来说,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仍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现在用于饲料添加中的中草药数量不多。中国的中草药数量千千万,还有很多种类处于待开发的地位。由于每一味中草药的作用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充分地发挥每一味中草药的作用,将每一味中草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开发复合型中草药添加剂,以增强中草药的效果。中西药结合。中草药和化学合成药物各有各的特点,中西药结合就是将中草药和化学合成药进行复配,按照需要可以以中草药为主,化学药物为辅;也可以以化学合成药为主,中草药为辅,相辅相成,以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抗生素以及化学合成药的弊端日益地显露出来,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的就是一些西药对于畜禽疾病的确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日后的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方向就是要寻找中草药与化学合成药之间的结合规律,取长补短,以求得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合现代医学。加强现代医学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在生产中的应用,这样能够加快中草药添加剂的现代化。在对中草药研究的同时,结合现代医药学、营养学和免疫学的方法,从多种方面进行探讨,以达到目的。这种现代医学就包括超滤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在原料药品的鉴定以及中草药的应用等等。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动物体内药物残留不断增加,再加上人们现在对于自身健康也是越来越关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不断地提高,所以作为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中草药添加剂为畜禽产品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将来的日子里,化学合成添加剂的使用会逐渐的减少,绿色的中草药添加剂也势必会取代化学合成剂。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添加剂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饲料添加剂的市场中中草药添加剂凭借着其自身的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无残留、无污染的特点脱颖而出,势必会逐步地取代化学合成添加剂。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提高,所以中草药添加剂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另外我国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在中草药应用方面得天独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的中草药添加剂技术,加速对中草药添加剂的现代化发展,大力支持创建具有特色的中草药添加剂的品牌,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皇座,张志阳,何万领.中草药添加剂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5,(17).
[2]王改琴,王恬.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0,(10).
[3]赵智华,左福元.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06,(01).
[4]黄耿光.浅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其发展前景[C].2010.
1临夏县发展现状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南以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为界,西与青海省循化县毗连。总面积1212.4km2。海拔1735~4636m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323.5h,无霜期150d左右,降水量631mm。县辖2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38.12万人。临夏县畜牧业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州委“六抓”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县上“摆好三个主战场,打好三个硬仗”的总体部署,以促农增收为中心,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为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为标准,突出规模养殖,狠抓草产业开发、品种改良、疫病防控、检疫监督和科技推广工作,全力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全县已形成了“三大产业带,两大基地”。临夏县先后被省上列为民族地区养羊大县、奶牛养殖重点县、秸秆饲料化示范县和草地农业试点县。截止2016年底,全县畜禽存栏170.38万头只,畜禽出栏158.35万头(只),生产肉类20111.45t、鲜奶71740.25t、禽蛋4029.62t、水产品111.24t,预计到2016年底,牧业产值可达5.65亿元,牧业增加值可达4.12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可达1058.28元。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场(小区)360个,养殖大户4080多户,发展龙头企业18家,创建标准化示范场37个。建设青贮池24.1万m3,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量19.5万t,其中玉米全贮5.3万t,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68%。畜牧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存在的问题
2.1草产业开发亟需提高
目前,全县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仅为69%,而剩余31%的玉米秸秆由于机械设备少,不能再黄金时段有效的收割贮存而被焚烧处理,不仅造成饲草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但随着牛羊存栏数量不断上升,大量牛羊饲草供应严重不足,并制约着临夏县畜牧产业的发展壮大。面对养殖业饲草供应不足和种植业玉米秸秆无法存贮而浪费的这一供需矛盾,临夏县要急需引进一批玉米秸秆收割、打捆、包膜机,有效解决饲草紧缺和玉米秸秆浪费之间的矛盾问题。
2.2无牛羊定点屠宰场
由于没有牛羊定点屠宰场,广大群众和各屠宰户只能在街道两旁和自家巷道屠宰,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同时,疾病传播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极大,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
全县现有各类规模养殖场360个,其中已完成粪污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场为12个,其余养殖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原因,将产生的粪污没有经过发酵、固液分离、雨污分离、防漏、防渗等必要措施而排出场外,严重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等生态资源。
2.4病死畜禽无害处理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大量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加之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意识差、资金不足等原因,没有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程序并随意深埋,存在生态环境污染和潜在的疫病传播风险。
2.5基础办公实施设备不足
近年来,临夏县实施了标准化乡站建设,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大中专学生分配到基层乡镇畜牧站就业,造成了基层畜牧站出现技术干部多,办公设备少的现象,导致部分乡站工作效率有所降低,为进一步提高单位办公效率,提升群众服务水平,对基层畜牧站配备应有办公设施设备迫在眉睫。
3发展前景
临夏县畜牧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蒙牛壹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甘肃临夏燎原奶粉生产基地、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庄园乳业等一批具有竞争力和成长性的旗舰企业,这些企业带领着临夏县广大养殖企业开拓市场,为进一步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引导,典型示范,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等多措并举,现已构成了“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以后的发展路子中临夏县充分利用临夏县的畜牧业具有背靠甘南青海牧区、面向兰州的区位优势,当地少数民族善养殖懂经营的民族优势和玉米播种面积大饲草料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品种改良,并通过与国内外的著名企业开展合作,提高科技含量,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民族优势的清真品牌,开拓中东等国际市场。
4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废弃物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养殖,促进种养循环,建立病死畜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做大做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道路。
5工作意见及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挑战:市场需求刚性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国外农产品和外资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增强;饲料粮长期供应短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等。问题:我国畜牧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发展方式落后;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市场价格波动加剧等。
所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畜牧业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我国肉来消费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畜牧业现代化道路,对我国畜牧业和肉鸡业发展尤为重要。
一、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
1.存栏和出栏。畜禽存出栏数量不断增加,家禽、生猪生产发展最快。存栏数: 2009 年世界生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达到94 121 万头、157 055 万头、193 924 万头和205 亿只,分别比1961 年增长了131%、52%、44% 和376%。出栏数:生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33 721 万头、31 693 万头、91 529 万头和555 亿只,分别比1961 年增长了255%、75%、111% 和691%。
2. 畜产品质量。肉蛋奶产量持续提高,蛋类和肉类的产量增速较快。在肉类产量中,禽肉产量增长最快,猪肉其次,而牛羊肉产量的增长比较缓慢。发达国家畜禽出栏率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但肉羊的较低。
3.畜禽出栏率。世界肉鸡和生猪出栏率高且提高最快,牛羊出栏率低且增加很缓慢。
4.个体生产水平。世界畜牧业个体畜禽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奶牛、蛋鸡、肉牛个体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差别明显。
5. 人均占有量。世界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不断提高,蛋类和肉类提高较多,奶类相对较慢。发达国家的人均肉类占有量和奶类占有量高于发展中国家,而蛋类的人均占有量低于发展中国家。
二、全球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现状。2008-2010 年世界肉鸡生产量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巴西第三,但美国的国际份额有所下降,中国的份额不断上升,巴西的份额稍有波动。印度、俄罗斯、阿根廷、泰国、伊朗的份额也呈上升态势。墨西哥份额也有所下降。
2. 消费现状。消费总量:美国第一,2010 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8.31% ;中国第二,占17.04% ;欧盟27国第三,占11.95% ;巴西第四,占11.01% ;墨西哥第五,占4.53% ;俄罗斯第六,占3.36%。人均消费量: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年人均肉鸡产品消费量较高,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肉鸡产品消费量较低。美国、巴西年人均肉鸡产品消费量40 kg 左右,中国年人均消费量不到10 kg,中国与世界鸡肉生产大国的人均消费差距较大,同时一定程度表明中国国内肉鸡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很大3.进出口现状。进口量:2008-2009 年俄罗斯属于世界第一进口大国,但2010 年下降到第五位,而且进口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日本、欧盟进口有所波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9% 左右。2010 年中国进口32 万吨,较上年减少了18.7% ;香港的进口是稳定增加的;而美国的进口量非常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0.5% 左右。出口量:近年来,巴西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0 年其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8.66% ;美国第二,出口份额是33.87%,比2008 年下降了3.66 个百分点;欧盟27 国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三位,并有稳步增长趋势;泰国处于世界第四位,出口量高于中国。2010 年中国出口量是世界第五位,2008 年以来,中国出口量以及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重有所增长,2010 年出口38 万吨,占世界出口份额的4.38%。
三、我国鸡肉产品消费变动趋势及特点
消费变动的影响因素:收入和价格、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烹调方式、市场体系、质量安全水平。鸡肉是便宜的畜产品,过去鸡肉消费主要是替代猪肉而增长。目前,牛羊肉价格不断上升,为鸡肉替代牛羊肉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鸡肉消费已经进入替代牛羊肉的发展时期。
快餐兴起,麦当劳、肯德基,西餐出现。烤鸡肉串潜力巨大。加工品和熟食,当加工品和熟食变得方便有30% 的城市居民和40% 的农民居民表示愿意再增加消费。
四、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前景
1. 供需现状。生产量:2011 年中国肉鸡生产保持平稳增长,肉鸡饲养量大体为100 亿只,产量达到1 320 万吨, 占总肉类的比重大体为17%, 比2010 年增长5.18%,近60 万吨。预计2012,增长率将放缓至4.61%,生产量将达到1 380.9 万吨。消费量:2011 年中国肉鸡消费也呈现增长态势,消费量达到了1302 万吨,比2010 年增长4.52%,人均约9.8 kg,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5 kg,增长率为5.3%。预计2012 增长率会维持在4.5% 左右,消费量将会达到1 360.5 万吨。进出口:2011 年中国鸡肉出口达到了41 万吨,同比增长了8.2%,预计2012 年鸡肉出口仍会维持较高速增长,增长率为8.5%,出口达到44.5 万吨。2010 年中国第一次成为鸡肉的净出口国家,2011 年中国鸡肉进口量进一步下降,出口量约30 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
2. 面临形势。有利因素:(1)全球及中国肉鸡生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据FAPRI 预测,到2018 年,全球肉鸡产量将接近8 000 万吨,即今后10 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有望达到2%,而中国同期有望达到 2.5%。(2)国家对畜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3)肉鸡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面临新契机。(4)全国肉鸡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科技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现代肉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不利因素:(1)动物疫病威胁依然存在。国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外来疫病防控难度大。(2)产品价格波动,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我国活鸡生产成本仅次于欧洲,位于世界第二,高出阿根廷85.7%,比美国高20% 以上。(3)药残超标现象严重,产品质量安全堪忧。(4)养殖污染治理不到位,环境压力越来越大。(5)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美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超过20 亿只,而我国的仅1 亿只,美国前十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全国72.3% 的鸡肉,而我国前十位累计不到12%。
3.发展前景。(1)鸡肉产品具有更强的生产优势。肉鸡饲养周期短,料肉比高,生产效率高,与猪肉、牛肉相比,鸡肉饲料转化率最高,每生产1 kg 肉,猪肉需消耗饲料3.5 kg 左右,牛肉则需6 ~ 7 kg 饲料,而鸡肉仅消耗饲料1.8 kg,作为最经济的肉类蛋白质来源已经为世界所公认。肉鸡是畜牧业中最适宜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品种。(2)鸡肉产品品质优良。鸡肉是高热量、低脂肪健康肉类,受消费者欢迎。鸡肉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能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五、促进肉鸡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1.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以标准化鸡舍为核心,在整个肉鸡产业中,实现“人管理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提高标准化水平和鸡肉产品的整体水平。
2.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目标定位,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走企业和农民合作的道路,实行饲料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智能化管理、工厂化屠宰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一条龙模式。
3.走深加工和品牌化之路。拉长鸡肉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加快有地方特色的鸡肉加工制品、冷藏鸡肉制品、高附加值鸡肉制品的开发力度,做大做强肉鸡产品和企业品牌。
4.高度重视疫情和疫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突破标准化健康养殖,依靠科学,依靠设施(人工隔离养殖环境)防疫。
5. 建立和完善肉鸡产业预测预警系统。在市场环境频繁波动的条件下,短期内依靠科技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相对有限,加强市场研究,科学决策,盈利潜力巨大。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工程建设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 法人代表:林霞
4、建设地点:内蒙古鄂前旗毛盖图苏木
5、项目申报单位:内蒙古鄂前旗扶贫开发办 法人代表:贺西格道格陶呼
6、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40万元,其中购买种畜38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
7、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
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之后,将直接带动毛盖图苏木150户农牧户,可使毛盖图苏木牲畜良种率和单位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良繁体系的建设,畜种质量的改善,销售利润大幅度增长,可使项目区农牧户人均纯收入增加500—800元。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
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3、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鄂前旗“十五”经济建设规划;
5、鄂尔多斯市《建立畜牧业强市、绿色大市的决定》。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畜牧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鄂前旗有着广阔的草原资源和庞大的牲畜养殖阵地,鄂前旗畜产品清真市场已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由于清真市场产品以无污染和高质量而拥有了较高的信誉,对项目产品的销售极为有利。目前市尝产品已与宁夏有长期销售合同。整个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比传统牲畜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牲畜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牧民培训和当地的技术服务是保证项目技术路线贯彻执行的基础,必须加强。在项目安排有关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应在项目实施后就此制定有效的政策。
2、建议尽快实施项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毛盖图苏木是鄂前旗的一个纯牧业苏木,XX年全苏木牲畜头数达到19万头(只)。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下,全苏木经济及各项事业建设迅猛发展,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在跨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全苏木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如何使全苏木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是摆在全苏木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鄂前旗党委、政府制定“十五”规划,做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确立了鄂前旗经济发展的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的远景发展规划,全面推动饲养业发展。为适应国家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特提出“鄂前旗毛盖图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项目由来和简述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也向纵深方向发展,XX年,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在“西部大开发”、“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中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势在必行。本项目由此而产生,该项目对鄂前旗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项目初步拟定以鄂前旗毛盖图苏木形成基地+农牧户的小尾寒羊改良、养殖经营格局。根据区域划分,在辖区6个嘎查150户农牧民中实施该工程,通过联户生产、经营的格局,形成一定规模的良繁网络。这将对毛盖图苏木的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家庭牧潮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节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毛乌素沙漠腹部,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沙尘暴频发,是边远地区。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毛盖图苏木一切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所以有必要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二是随着农村牧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壮丽草原,有必要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养殖业正适合于这个形势。项目的提出正是现阶段农村牧区生态建设的必要。三是毛盖图苏木是个纯牧业苏木,而且以土种山羊和绵羊为主体经济,经济结构单调,单位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效益低。因此,有必要以畜种改良为主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全面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现阶段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项目的提出正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各个方面考虑,多方面考查,建设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工程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条件
第一节 项目区概况
牲畜良种繁育项目区选在毛盖图苏木,牲畜总饲养量为18万头(只),项目区位于鄂前旗东北部,与鄂托克旗接壤,总面积约293万亩。风大沙多,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全年平均降雨量250—30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四倍左右,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无霜期130—150天,平均风速3米/秒,项目区8个嘎查、34个牧业社、906户农牧户、3399人。项目区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民族杂居。毛盖图苏木现有牲畜16.8万头(只),现已开发饲草料基地1.4万亩,打井配套700多眼,建标准化养殖棚圈480处,青贮窖560多处。项目区各农牧户饲草料基地都很好,最少有20亩水地,最多有100亩水地,养殖业基础良好,饲草料充足,资金、劳力、技术等条件已具备,饲养潜力很大。项目广大农牧民已把草场围封,建立了“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家庭牧潮,户均种植饲草料50亩,家家户户都已建立起了棚圈和青贮窖,饲草料自给有余,已创造了舍饲圈养养殖的各项条件。敖达黑色公路贯穿于项目区,邮电通讯普及全苏木,程控电话遍布项目区。文化娱乐、农贸集市也很发达,南邻敖勒召其镇,北依鄂托克旗,经济社会条件优越,项目具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条件,对毛盖图苏木乃至鄂前旗的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地方“十五”规划中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毛盖图苏木难得的机遇,苏木党委政府已下定决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的把以畜种改良为主的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把该地区建设为鄂前旗小尾寒羊繁育基地。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足够的饲草料和人工草地,尤其适合于进行青贮,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从国家牧区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该地区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证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基础建设发展更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矗二是毛盖图苏木认真坚决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牧区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良畜种的竞争能力很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
第三节 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项目实施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因此,项目将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群众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立项,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把优良畜种推广到千家万户,并向周边地区输送,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
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鄂前旗毛盖图苏木位于鄂托克前旗东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腹地,南与敖勒召其镇毗邻,东与昂素镇相接,北靠鄂托克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牧区苏木。全苏木共辖8个嘎查,34个牧业社,有农牧户906户、3399人,总土地面积29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80万亩,沙化、盐碱化面积40万亩,占总土地的15%。全苏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土质肥沃,为发展粮料经济作物、牧草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该苏木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敖达柏油路从其境内穿过,实现村村通路,开通无线寻呼台、无线接入网,实现村村通电话、公路、农电。XX年粮料总产量突破360万公斤,牲畜存栏数达16.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发展牲畜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有关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五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以建设绿色大旗、现代畜牧业强旗为目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狠抓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和乳产品加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全旗经济的发展。
鄂托克前旗是一个畜牧业大旗,XX年度全旗牲畜饲养量达124万头(只),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现代畜牧业经济在国民生产中比重日渐增大,实施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四个千户富民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优良种畜的占有比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优质的畜种进入广大农牧户中是当前迫在眉捷的大事。毗邻鄂托克前旗的地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把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当前畜牧业经济仍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畜群结构比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大力调整阶段,优质畜种的市场需求仍很大。
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牧区苏木,畜群结构单调,比例失调,是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XX年,毛盖图苏木党委政府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了XX至XX年远景奋斗目标,并对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拟从XX年至XX年平均以10万头(只)牲畜递增的速度,到XX年达到70万头(只)。根据这一目标要求,该项目区的牲畜改良工程任务就十分艰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得以大力发展。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发展集约型养殖业介导的产业政策,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转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向,发展优质、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畜牧业是集约畜牧业,这对于拥有丰富草牧场和大面积饲草料种植基地的毛盖图苏木来说,建设牲畜良种繁育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及鄂前旗畜产品清真市场的销售渠道。项目产品的销售方案如下: 良繁种畜:XX只,当地及周边地区。
项目产品将突出科技和优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特点,逐步打开并占领市常
鄂前旗建设“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将是本项目产品销售的主要优势。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划及内容
改良工程建设:购进小尾寒羊种公羊50只,种母羊400只。改良工程建设拟在毛盖图苏木6个嘎查
1、巴音乌珠嘎查,购进种公羊8只,种母羊68只,项目总投资6.2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
2、乌兰浩舒嘎查,购进种公羊8只,种母羊67只,项目总投资6.2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
3、库伦嘎查,购进种公羊7只,种母羊70只,项目总投资6.0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
4、沙日浩舒嘎查,购进种公羊12只,种母羊70只,项目总投资7.8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
5、伊克乌素嘎查,购进种公羊7只,种母羊60只,项目总投资5.5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
6、巴音什里嘎查,购进种公羊8只,种母羊65只,项目总投资6.1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
二、产品方案
1、繁育区:改良优质畜种1万只,出售XX只。
2、饲草料基地:项目区优质牧草(干草)基地满足良繁基地的饲养需求,且是一家一户小生产形成的良每链,暂不考虑饲草料基地建设。
三、技术方案
1、良种繁育:采用的品种为优质小尾寒羊,采取杂种、引种相配等方式,进行良种繁育。
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服务体系,为改良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提高改良种畜的质量。
由山东梁山地区引入优良种畜。
2、饲草料基地
(1)项目区饲草料基地充足,以就近的农田草牧场为基地,通过采用整地、施肥、播种、中耕清除田间杂草、灌溉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使饲草饲产保苗率达95%以上。
(2)项目区优质人工草地亩产干草达500公斤,饲料专用玉米亩产鲜秸秆3000公斤,亩产籽实400公斤。
(3)牧草以紫花苜蓿、沙打旺为主要品种,玉米以饲用青贮为主要品种。
四、建设期及实施进度 本地区养殖业发展较好,根据项目规划的建设内容,遵循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参与国内其它地区类似项目的建设经验,确定项目从XX年开始建设,建设当年受益。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采取概算指标法进行。引种价格按当地以及产地现行价格估算;投资贷款部门的利息按年息的6.21%进行估算;利用国家和地方开发经营的资金按2.4%的点用费计算。其它投资按照相关行业的有关定额标准进行估算。
按基本费用计,各分项目投资额如下: 良繁工程总投资为40万元,其中购买种畜38万元,其它费用2万元。
二、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投入资金由申请财政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两部分组成。在项目总投资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占总投资的75%;群众自筹10万元,占总投资的25%。
第八章 财务评价
依据颁布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财政部农发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写提纲》,以国家现行的财税和价格体系下,分析和计算项目的成本、费用、效益及现金流量,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计算各种评价指标,以分析本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据以判项目的可行性。
一、产品成本估算
根据项目所用原辅材料在当地的价格,以及同行业的有关调查数据和本项目的实际,对单项成本和费用进行了估算,以此基础上估算总成本费用。其基础数据如下:
1、主要直接原料引种种公羊平均每只按3600元计,种母羊平均每只羊按500元计。
2、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8%计算。
3、管理费用按直接费用的3%计算。
4、建设期内的利息计入项目总投资,其后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5、正常年修理费按折旧的1/3计算。
二、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
1、销售收入 良种繁育年出栏牲畜XX只。项目达产后年总销售收入为80万元。
2、利润及分配 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33%计算,正常年税后利润为23.1万元,提取10%的盈余公积后为本项目的可分配利润。
3、盈利能力分析 计算各项财务指标如下: 投资利润率:42.15% 投资利税率:47.2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6.62%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49.42% 税后财务净现值(ic=10%):130万元 税前财务净现值(ic=10%):212万元 税后投资回收期:3.6年(包括建设期) 税前投资回收期:3年(包括建设期)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财力内部收益率远大于12.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小尾寒羊良种繁育是属生态保护性舍饲圈养项目,对环境不但没有任何污染和破坏,而且对牲畜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畜肥改良土壤、农田加肥等都有很大好处。
第十章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牧民增收
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建设将使毛盖图苏木养殖从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促进当地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辐射和带动当地150户农牧民的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可使当地的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序大大提高。
二、农牧民增收
根据我们的调研,每只改良小尾寒羊的生产成本约200元,出售每只架子牲畜农民可获纯收入400多元。
三、其它影响
项目的实施还将对农牧民进行短期培训,这将有助于提高当地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并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在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将以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营销网络,确保该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和项目建成后的高效运作,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
一、组织机构
毛盖图苏木党委政府对该项目建设十分重视,拟成立政府苏木达任组长,苏木人民政府、农牧业综合服务站等单位参加的良繁基地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以及处理和解决涉及与地方有关的疑难问题。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作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机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面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口负责各自的工作。具体组织管理体系见图。
二、经营管理模式
本项目采劝公司+基地”的模式进行运作和经营。在整个项目的运行结构中,饲草料基地为养殖基地提供饲料,基础畜种由工作人员进行饲养和日常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个良繁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项目各环节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基地工作人员在这一共同体中承担着繁育以及仔畜到架子牲畜的饲养任务。领导小组作为本项目的建设主体,承担着牲畜的改良、科技服务。在项目建成后,各环节之间,即饲料种植与良繁基地之间,工作人员与良繁基地之间都要在领导小组的管理和监控、协调下进行单独核算,相互这间通过合同契约,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商业化运作,通过利益杠杆,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这一运作模式符合规模养殖业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推动农牧业产业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内部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并由项目总部统一调拨和支配,要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严禁项目资金挪作他用,提高资金效率,保证资金安全运转,对项目内物品购进要多方均价降低成本,节约投资,提高质量。要分类制订详细的项目技术标准,在具体施工中严格执行。要建立项目检测评价,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的质量优劣、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效率等进行全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章 结 论
项目区牲畜源及农牧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可开发土地多,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较完善,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为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当地农牧业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建设单位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和高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产品选择适宜,市场需求稳定、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为本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