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少大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调整自己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本文列举了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失利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作为
我国特殊的就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虽然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由于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的竞争逐年激烈,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仍然会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成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另外,大学生刚走出校园,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智的认识,因而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高职生求职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是自卑。在激烈竞争的求职场上,因为所学专业就业前景黯淡,或自身感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过程中经历过很多次的碰壁,部分高职生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自卑感,慢慢就演变成自卑心理。一旦有了这种心理,高职生往往就没有力量和信心去面对心仪的用人单位,甚至不能够恰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更有甚者把自身的长处变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针对这种心理,首先应正确评价自己。要多找找自己的优势,修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即使非常细微也不要忽视,这些对于恢复个人信心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做法,不仅对求职有积极的作用,对一步步走好人生路,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次,一定要客服惧怕心理。在就业路上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要认真分析暂时的失败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客观条件苛刻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
2.浮躁焦虑。就业是高职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做出正确的时代抉择,是让每一个涉世不深的高职生最为困惑的难题,尤其是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如此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此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如此多样的工作环境。要客服焦虑心理,主要是必须更新个人求职观念,打破事事求稳的传统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新观念。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个人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
3.盲目等待。等待心理是高职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十分明显的一种心理。许多高职生会认为,简历交给用人单位就等着用人单位通知了。因而在双向选择会后,许多学生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即使是面对自己心仪而且自己各方面有优势的用人单位,部分学生也是被动等待对方打电话通知很多也就没有下文。
二、高职学生就业失利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理想自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高职学生毕竟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毕竟踏进社会在所有事情的处理上不够细致思想也过于单纯简单心理承受能力差,就业一旦失利,这些片面的自我实现价值的标签被现实无情粉碎。
2.固执地追求公平。目前高职生就业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行业限制还没有打破。不少学生感到市场原则并没有在自己身上得到体现,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发展的观点。
3挫折承受能力不佳。高职生求职过程中的挫折难以避免。有的高职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对于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不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一蹶不振,陷入失望和苦闷中。
三、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1.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就业过程就是主体的条件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个人能否适应客观的社会要求,与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自我评价等有关。每个高职生都应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有个客观的认识。就业的自我评估包括自我知识结构、自我综合素质、自我社会角色地位及对自我个性特征的认识与评价。高职生在就业时,应当如实地介绍和评价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特长、个性特点等。既不要做广告宣传式的评价,也不要做单纯罗列式的评价。
2.认真做好求职的准备。社会需求信息是高职生确立就业目标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现行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就业市场的行情,增强对社会及市场的适应性。高职生应尽可能早地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多参加招聘活动。同时,高职生应充分准备好求职材料,包括简历,求职信及各种证书证明材料等。
3.积极主动推销自己。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高职生具有一定的推销意识,积极地推销自我,对于顺利完成就业是非常有必要的。高职生应选择恰当的方式向用人单位主动推销自己。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点:⑴各种招聘现场⑵通过书面材料⑶通过网络求职⑷利用校友推荐就业。同时,高职生应充分准备好面试工作。在面试环节,高职生能否积极主动推销自己,巧妙展示自己的优势,直接关系到求职的成败。
4.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维护和保护就业心理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对每一个高职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掌握一定的方法,对高职毕业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求职过程中,大部分高职生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出现负面情绪,进而产生情绪障碍。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高职生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能因为暂时接触困难或处于不利境地就悲观失望,而要在遇到挫折时,通过自我鼓舞和自我激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外,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进行职业心理咨询,是高职生释放心理压力,调适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2]吕宝云,牛丽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10.
尽管体操学习对大学生心理而言具有上述等消极因素,但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多样性的体育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还在积极地探索消极心理暗示转化的办法。由于消极心理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加强主观认识与知识的教育,也要加强体操技术技能训练,从技巧上实现实力成长。
1信心训练给大学生树立体操学习与健身的信心是教师首要任务。尽管大学生们学习体操的信心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来得到提高与巩固,但必须结合体操学习的实践,让大学生们在切实的成长体验中通过自我学习的积累来强化信心。根据教学实践,信心训练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在逐渐成长中来树立信心。首先,难度梯级训练。即让大学生们在体操动作难度降低的学习中首先收获自己体操锻炼的能力与信心,例如:可以把跳马或双杠的高度标准适当的相对降低,再如:把一些动作的难度降低等,只要大学生们能自我完成就可以了,对于动作等美感可稍作要求,通过这种体操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收获来树立信心。其次,技巧掌握训练。在当前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大学生学习体操技巧的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体操训练中安全系数,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相关技巧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在个人学习目标的逐渐实现中,稳定个人的学习认识,并进一步树立信心。最后,榜样引领训练。当然,每个班级或院系都有哪些体育素质较为全面的学生,教师可以积极地挖掘这样的典型,让他们用较为准确与优美的动作来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自己的学习感悟中去强化体操的体育享受。
2自我保护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的体操技能教学,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体操运动员,而是培养大学生们对体操的技能与兴趣。其中安全防护能力也是主要能力之一,因而,高校体育教师加强体操训练教学中的自我防护教育,对大学生的体操学习起到稳定与激励作用。根据大学生在体操训练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伤病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教育:(1)意外落地自我保护教育。在体操学习中由于学生的体能与技巧问题,常常会出现各种跌落现象,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在防护措施做的较好的情况下,也对大学生的体操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会无形中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潜在制约,加强跌落时的自我保护教育尤为重要,这种教育主要是落地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与技巧,让他们尽可能地减少受伤的程度。(2)失误撞击自我保护教育。在体操运动中如跳马、鞍马与平衡木等项目,在训练中很容易因为大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技术技能等,干扰其正常训练导致他们出现失误,最常见的就是撞击到各种器材,无论是哪个部位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如何在失误时刻避开这些器材,减少受伤的可能甚或无法避开情况的受伤程度。
3平衡训练大学生在体操训练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从体操专业技术技能上讲,往往是其平衡能力差最终导致其运动失衡造成的。加强大学生的平衡训练尤为重要,根据体操本身的特点结合大学生们的体操基础,高校教师在体操训练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训练:(1)静态平衡训练。即采用分解动作的方式来加强学习的平衡能力训练,例如在倒立训练中,就可以针对性的训练屈臂直伸、直臂屈伸等静态训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在倒立架上,也可以选择在体操凳上等,只要他们能提高自身静态的平衡能力就行。(2)动态平衡训练。相对静态平衡而言这种难度更大,各种难度都在动态中得到全部的展现。但是,因为大学生体操基础,教师要针对性地降低难度,如在做单杠弹杠腹回环时可以降低器材高度,也可放海绵包。在做前后滚翻时教师可用15度斜坡等。开始练习时动作标准可以欠佳,随着学生们熟练程度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渐地对他们加强动态美感的要求。
二、结语
【关键词】自信;从众;心理;行为;倾向性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个体的从众心理越大那么在行为上与他人行为模式保持一致的可能性越高。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信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可能影响人的从众性倾向性。
“考证热”是大学校园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面,导致许多大学生大学期间选择考取不同的证书,来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多数人对大学生考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人的行为是受外部原因比如社会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的影响,和内部原因如自信程度、个性特征、自我认知等的影响。揭示大学生“考证热”的内在影响因素,能使大学生更好应对外部影响,理性选择考证更有帮助。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考证行为具有盲目性和从众性。文章以考证从众倾向性为例,探讨了内在因素自信对行为从众倾向性的影响,为引导学生理性管理自己的考证行为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韶关学院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问卷有效率为96.75%。其中男生占27.3%,女生占72.7%。
(二)问卷
我们使用的自信心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Rosenberg)制订,是世界上最常用自信心的量表。它共有10个测题,用以测量个人对自我感觉的好坏程度。
大学生考从众现状调查问卷共9道题目,6道主要调查大学生对考证的认识和考证的动机。另外4道为考证从众倾向性问卷包含3道题,包括“我尽可能去考不同的证”、“我尽量多的去考证”、“同学考了的证,我一般都会考,否则会很不舒服”。7点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则考证从众倾向性越高。
从众行为倾向性的情景测试参照付康等的研究,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穿了一件和人一模一样的衣服”引起大家疏远,要求被试在回答此时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预测,7点评分,1为一点也不难受或者以后会继续这样穿,7为非常难受或者为以后坚决不会这样穿。若此时心理感受为“非常难受”时主要表现为心理“求同”,若以后再也不会这样穿着时,主要表现为行为“求同”;若此时心理感受为“一点也不难受”时主要表现为心理“不求同”心理,若以后会继续这样穿时,则表现为行为“不求同”。“求同”得分越高从众倾向性越大,“不求同”得分越高从众可能性越大。
二、结果
(一)大学生对考证的认知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正在或者正准备考证,其中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驾驶证等考试。对大学生对考证的作用(如证明个人能力、就业帮助、未来发展的帮助)认识和考证动机进行调查。在证书是否反应个人能力方面,认为证书能较好反应个人能力占40.10%,认为证书不一定能反应个人能力占44.67%,认为证书不太能反应个人能力占7.61%。证书对就业的帮助问题上,认为证书对就业帮助很大的占44.16%,对就业帮助一般占38.07%,对就业没有帮助占8.12%。从长远的规划来看,认为证书对未来发展帮助很大的只有3.05%,对未来帮助不是很大占49.24%,对未来帮助较大的占46.19%。以上结果显示,不到50%的人认为考证能反映个人能力;但对就业帮助比较大,认为对就业有帮助或者帮助较大超过80%;但对证书为未来发展上超过50%的人认为对未来发展没有太大帮助。说明,目前大学生对考证作用大多数是为就业提供帮助,是种近景性规划而不是远景性规划
在考证动机有62.72%的大学生认为由于自己的兴趣或者职业生涯规划,有11.84%的同学认为是家长要求,另有8.77%的人认为是受同学的影响,因为学校要求考证的为5.26%。因此,从整体情况看来,大学生在考证方面多数以个人兴趣为主,“人考我考”盲目跟风的情况并不多。
(二)大学生考证从众倾向性、从众倾向性特征与自信评分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求同总分为15.22±3.3,行为求同总分为12±4.01。结果说明,大学生的心理求同的从众倾向性特征高于行为从众倾向性。
在考证从众倾向性分析,对大学生考证意愿越大、心理受同学影响越大、考证行动越高,考证从众性越高。每项7点评分,行为倾向性满分21分,大学生得分11.22±3.21。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从众倾向性特征的心理求同倾向性与考证从众倾向性与其成正相关,但行为求同倾向性与考证从众倾向性没有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考证从众倾向性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分离,即虽然心理具有从众性,但行为表现不从众。
自信评分与从众倾向性的相关分析,显示自信与心理求同倾向性成显著相关,但与行为求同倾向性没有显著相关与考证从众倾向性成负相关,但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自信程度越高,考证从众倾向性越小。
表1 大学生自信、从众倾向性特征和考证倾向性的相关分析
心理求同倾向性 行为求同倾向性 考证从众倾向性
行为求同倾向性 0.101
考证从众倾向性 0.482** 0.130
自信 0 .371** 0.104 -0.152
注:* p < 0.05,** p < 0.01
三、讨论
文章调查了大学生对考证的认识,并分析了从众倾向性对大学生考证从众倾向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都表示参加考证,对考证现象的认识也比较理性,但大多数人考证是一个近景规划,认为考证的作用在于帮助就业,而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帮助不大,证书也并不能很好一个人的能力。
文章从从心理和行为两个维度上分析大学生从众倾向性,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求同倾向性高于行为求同倾向性,说明大学生的心理从众倾向性高于行为从众倾向性,也就是说在与他人行为保持一致性方面,心理内隐的倾向性比外显行为的倾向性更高。其原因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比较理论进行解释。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大多数人会通过参照他人的行为获得行为引导。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对偏离的恐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众心理也是普遍心理现象。
大学生面对考证问题上,存在心理和行为的分离倾向。即虽然存在考证心理求同意向,但考证行为付出上并不一定与他人保持一致。其原因可能与自信有关。自信评分与心理从众成显著正相关,与考证从众倾向成负相关趋势。也就是自信心越高,其内心也具有较高的求同心理,但也坚持自己的行为模式。在行为上受他人的影响较小。
文章证明了自信与从众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自信能力越高的大学生,也存求较大的求同,但考证从众倾向性的得分上较低。因此,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力,提高自我觉知、判断和认识,可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的考证自我管理,避免盲目从众。
参考文献
[1]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 付康.大学生群体“考证热”现象研究――基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视角[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 梁瑛楠.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0(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大众教育的实现,使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由“少数人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权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45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280万,2005年达338万,2006年达到了40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
一、择业心理的错位
(一)认知心理误区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大学生拓宽了择业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大大激发了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在择业时,一部分毕业生表现出对自我的不信任,不敢向用人单位显示自己的优势,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结果让人觉得没有多大能耐;另一部分毕业生自吹自擂,在招聘人员面前把自己吹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样反而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和不信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名校毕业生,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对就业要求相对较高,以至于期望值超过现实可能和自身的条件,求职表现出自命不凡,自负自大的心态,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挑来挑去,有的就造成失误,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很可能会失去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情绪心理误区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常使他们难以取舍、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表现出焦虑情绪。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恐惧: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某种可怕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产生了恐惧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学生低估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过度自卑,会使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自傲:是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一种心理现象。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具体表现为面试时随意迟到、态度傲慢,缺乏谦虚、尊重他人的品质。因而在择业过程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则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怕吃苦,不愿到墓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若巨大的反差。
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一直固于校园,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找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急躁:急躁是一种不良心境,和冷静是对立的,其主要特征是情绪高涨或低落。大学生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以前,普遍都有急躁心理。一部分学生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这种急躁的心理,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引起异常的生理反应,出现头痛、头昏、消化紊乱、心慌、睡眠障碍等躯体化障碍,有时还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嗜烟、嗜酒等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违纪违法。
(三)社会心理误区
功利心理: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现今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过分强调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要的追求。收入、待遇、住房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职业选择的标准是“三高”、“三点”,“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三点”即工作名声要好一点、牌子要响一点、管理要松一点。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因群体行为的影响或压力而放弃自己的观念与主张,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些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对于择业,受到追求热门职业和热门地区这种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热衷于沿海开放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外资与合资企业,不愿问津边远地区、农村以及清贫的职业。结果造成大城市“人满为患”,人才过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金融、通讯等行业。这种盲从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择业难”。与此同时,他们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于是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趋向上。“事事与人攀比”,结果让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最终迷失自我。
依赖心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出门靠朋友”的陈旧观念。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求职,他们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并往往成为择业的又一绊脚石。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人事政策、职业制度、社会习俗、职业的社会评价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社会职业的数量、结构和层次。同时也决定了人们对不同职业的接受、赞誉或贬低的程度。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的重要原因。过去,毕业生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熏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消费水平的示范效应,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求,强化了青年学生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显著的位置。
2、学校教育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双向选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人才个体的合理使用问题,从而调动了大学生自主择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但是,“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目前还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学毕业生将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因素。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人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重视,以及父母亲友的职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另外,中国自古就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许多毕业生认为择业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包括地域的选择、职业的类型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对择业行为的影响。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1、认知方式: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固定认知模式,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认知方式对于大学生择业时扬长避短很有参考价值。
2、气质:是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具有不同气质的人对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适应性。同时,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使自身的气质特征适应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要求。
3、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广泛地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适应性,不同职业对从业者地性格也有不同地要求。
4、兴趣:对职业选择与职业成就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按自己稳定的兴趣选择了某种职业,兴趣就会成为巨大的行为推动力,促使你在工作中做出成就;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就会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三、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更新择业观念,提倡理性就业
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更新择业观念,理性就业。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再次,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
(二)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
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
(四)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因此,学校应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可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五)心理调适方法
1、自我心理暗示: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2、适度宣泄法: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放松训练法: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4、注意转移法: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詹木生.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0).
[2]蒋寒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J].科学咨询,2011,(34).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2011年已达76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目前,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1]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
3、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2]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4、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
6、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首先,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分析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地域范围。其次,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3]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教育目标锁定在升学率上,却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另一个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对挫折教育引导不够。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2、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所以,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丧失良机。
3、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4]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总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必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困惑,也将随着日益市场化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只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大学生就业就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 刘慧.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50-52.
[2] 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对策
1.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1.1 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1.1 急近功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1.1.2 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1.1.3 盲目随从。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1.1.4 依赖心理。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1.2 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2.1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1.2.2 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1.2.3 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1.2.4 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2.对策与措施
2.1 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因此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价,才能确立正确择业目标。
2.1.1 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1.2 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2.1.3 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2.2 适时自我调节
2.2.1 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2.2 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2.2.3 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2.2.4 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2.2.5 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2]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
自我认知偏差。首先是自卑心理,这是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低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即对自己的潜能和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其次是自负心理,这在部分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和突出。由于怀着顺利升入大学和“名牌优势”的良好感觉,使他们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过分要求,这也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招用名牌大学生的缘由。过高估计自己,会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优势,因为仅从工作经验上说,学历和文凭绝不是决定因素,个人素质和能力才是关键。
社会认知不全,职业定向偏位。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面临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无不渴望立刻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工作,但由于对社会环境了解得不确切,对就业形势了解比较片面,对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并不怎么清楚。这样一来,部分学生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而过低估计自己能力水平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而经常失去机会。职业定位的偏差,无论是好高骛远还是悲观失望都会严重影响就业。盲目攀高者,对主客观条件估量不准,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单位,对稍不对胃口的职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不肯“屈就”,结果是终难就业。
不良情绪叠加。大学生就业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从外部影响因素看,高校连续扩招以后,势必出现毕业生的高存量和就业饱和,给就业造成新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不同地区的人口聚集特点和各种差异因素影响到就业形势的地区差异性;另外,不同学科、专业也存在着明显的就业乐观差异;部分高校在扩张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技巧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指导,或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当然,从大学生自身素质看,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或者由于平时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不够,胸无大志,只顾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低,特别是对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的认识不足,等等,这些心理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造成求职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顺利就业。
引导大学生保持稳定、健康、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合理就业,需要社会对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包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加大自主创业优惠力度,建立起真正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当然,大学生自身一味抱怨或产生自卑心理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勇敢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接受自我,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是要承认现状,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勇于剖析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其次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包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要知道人无完人,有些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在后天工作岗位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矫正。再次是要学会抓住机遇,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并根据已定的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也并非对任何人都适用,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对自己则不一定合适,因此不能盲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也要注意机遇的实效性,遇到机会要主动积极争取,不能犹豫不决,更不能害怕失败。
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坦然面对就业挫折。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委屈,如有的专业“热”、有的专业则为“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仅抱怨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自我心态的调整,特别是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实,就业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几经挫折最后成功才是正常的。如果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发展自己,促进自己成熟,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都是很有意义的。当求职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客观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不可能期望每次求职都成功;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自己能力不行,也许是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许是个人的价值观念与求职单位的文化不符,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偶然因素;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重要人生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对策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里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训的力度。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疾患。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给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的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而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紧张
交际困难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长辈溺爱,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周围人的立场和感受[3]。而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使得一些学生上大学后仍然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一些大学生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他人的看法、想法等与自己不一致时,他们甚至采取“以牙还牙”、自我封闭等方式予以解决。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则因没有倾述对象而使得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2.情感困扰
大量案例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阶段,老师和家长在学生生活中所占份量越来越低,许多学生在心灵上感到迷茫,找不到真正的归宿,因此有些学生为摆脱孤独寂寞或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其陷入自卑、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
3.学习压力大
很多大学生对个人的成功和自身表现要求过高,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完美,都比别人略胜一筹,却往往忽略自我真实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无法从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乐和喜悦。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便不能接受,继而感到压抑和自卑,诸多压力无从排解。
4.就业和前途危机
部分大学生在入学后,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奋斗目标,不知道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不愿尝试创造性的思维,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择业前表现得盲目乐观,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际水平,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又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旦就业失败就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心理状况,最终导致心理疾患的形成。
二、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大学生群体虽不是一个问题群体,但其所面临的特殊压力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关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和困扰的个体,更应关注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不同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而各个高职院校也应做出相应的干预政策,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4]。
1.拓宽交际范围,提高相处和交际能力
在与同学相处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效的协调与控制情绪,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友好、主动的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要积极主动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在真诚、友善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交际,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以提高相处和交际能力。
2.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要尽早设计明确的职业倾向,在对自己正确定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要正视理想与现实、专业与兴趣的冲突,要学会在现实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不要整日为了忧虑而忧虑,要学会未雨绸缪,利用有限的4年时间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
3.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大学生在找出自身差距的同时,更要找到自己发展的潜力,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时展的要求。要时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善于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并时常带着愉快、自信的心情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当自己的学习、生活出现问题时,不要只顾着伤心、苦闷、彷徨,适当的时候来一点阿Q精神,继而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尽量减少挫折感,缓解外部环境带给自己的种种压力。
4.改变观念,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过去,由于历史文化等传统原因,对人的个性心理问题的关注、认识和研究不够,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碍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恶之人或洪水猛兽,致使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张扬、不能就医。大学生作为一个高学历群体,要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要有一颗平常心。
以上是大学新生中最常见最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及常用的应对方法与措施。在现实的大学校园里,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变化,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因素也会随之而变化。即使克服了一种,在新的复杂的学习与社会环境中,又会随之产生新的心理转变发生。因此做好对大学新生的心理转变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作为任何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职的学生工作辅导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超级秘书网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