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底线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上所施, 下所效也”。教师在言传身教过程中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一般要求教师的道德达到一定的高尚境界。然而对道德的评判难以一概而论,何况人非圣贤,过高的道德期盼必然在现实中落空。能否找到教师从事身教的底线呢?
1 “身教”的历史渊源
1.1 “身教”的源起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规定了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标准。“学为人师”要求教师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足以传道授业解惑;“行为世范”则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要求,足以为众人楷模。教师学为人师,传道授业时为“言传”,而行为世范则为“身教”。教师的工作可用“言传身教”来概括。言传身教一词出自《庄子・天道》,意为“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在言语行动上起模范作用”,其中“身教”意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榜样,对人进行教育”。
中华文明从来没有忽视教师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孔子在与弟子的交流中以自己安贫乐道,谦恭和逊,勤勉学习的精神成为学生的榜样。 “由于孔子德行高尚,学知渊博, 诲人不倦,教导有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爱之劳之,忠焉诲之,既重言教,又重身教,经常以善言嘉行感化学生,因而树立了威重高大的师表形象,深得学生爱戴和由衷的敬重。”①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学生信服。古人又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意为用行动来教育的,别人会跟着做;用空话来教育的,只能导致争吵。身教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国教育史上与“言教”并驾齐驱;而在德行的教育上,身教的重要性则甚于言教。
1.2 “身教”的传统底线
教师只有在言行举止上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才能起到行为世范的身教作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教师,他们的德行不愧为世代的榜样。
孔子是中国一代名师。《论语》详细记载了他值得尊敬的道德品质:好学,安贫乐道,一以贯之,依礼而行,谦恭和逊。②这在弟子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而荀子认为教师的道德标准在“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同时他也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条件:“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一代名师叶圣陶则说,“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叶老以身作则,为子女和学生的品德教育立下了榜样。
传统对教师身教已经做出了定义:做像孔子一样品行高尚的君子,安贫乐道,讲仁义礼信。“正其身”是教师身教的标准。然而,“正”只是对教师行为的一个笼统概括。孔子当年的道德标准在今天还适用吗?
2 “身教”在今天
2.1 当今身教的标准
“用崇高的理想激励自己,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自己,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用严明的组织纪律约束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明文列举了教师的六条基本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现在,教师数量已经远远多于孔子所在的时期。而“身教”的榜样却难以找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做”与“不做”都给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标准的实施却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和质问:人非圣贤,难道教师就不允许犯错吗?
2.2 身教标准与现实的矛盾
身教的重要性使得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时刻要注意“自我形象”,无论是课堂,课间还是周末。《规范》提出教师要做到: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然而,过高的道德标准必给教师带来极大生存压力。讽刺的是,升学率已经剥夺了包括师生的休息权在内的一切权利。同时,拜金主义的盛行使重利轻义的道德观已经不被大数人认可;让教师独守此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有少数人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也可能造成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一条道德底线急需建立。
3 身教的道德底线是与人为善
教师为人师表,其身教的道德底线必高于社会一般人的道德底线。社会一般人的道德底线可以概括为:不违法,不作恶,即可以不做好事,但不能做坏事。
与社会一般人不同的是,教师是社会知识和道德的指路明灯。社会必须是向上、向善发展的,教师则是带动社会发展的齿轮。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人,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其道德底线是与人为善。不作恶是对所有公民的要求,与人为善则是对所有公民的期待。
与人为善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在职教师必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一一探寻。《规范》中要求教师 “知荣明耻”,要对他人怀有善心,引导社会向这一底线靠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意在遵守法律。“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讲的是团队精神中的与人为善,在团队中本分地完成自己的认为,这是社会一般底线,教师则要对团队有主动奉献精神,并引导以奉献为荣的精神风向。“衣着得体”指教师的衣着可休闲不可性感,可严肃不可嘻哈,这是教师与社会一般人在衣着上的区别。“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以“规范”和“文明”作为两大衡量的砝码,教师要以礼服人,以带领社会向文明进军。“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是与人交往中的善心,与人不仅有义务上合作,更有态度上的主动尊重。“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指渴望为职业奉献。总之,教师的道德底线是在社会一般人的底线的基础上向善更靠拢一步,可以“与人为善”来概括。
4 结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自儒家开始,身教就给教师的道德行为立下了很高的标准。在今天,以儒家为代表道德规范已经与市场经济下的现实出现了矛盾。笔者认为,身教的道德底线在于与人为善。教师在不违法,不作恶的基础上先成为合格的公民,然后以“与人为善”的道德标准成为合格的教师。在这样的道德基础上,教师已经教给学生与人为善的美好道德品质,将为社会道德导向做出贡献。
注释
① 王志华.浅说孔子的言教与身教.运城高专学报,1991(3).
关键词:道德底线;道德问题;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20-02
近几年在引起广大媒体和群众关注的一个热议的话题是“老人摔倒扶不扶”,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我们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应该伸出援手去帮助,可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我们的一个善意的举动,也许会给自己惹上很大的麻烦甚至是官司,这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很多人会说并不是自身没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而是在大社会环境下层出不穷的类似案例,让人不敢去帮助别人,深怕会引火烧身。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在前不久又出现类似案例,而这一次被讹的人竟是外国人。
案例: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被讹1800元衣服被撕烂(2013.12.3网易主页)。
12月2日,“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一组图片在网上不胫而走,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众多网友对大妈予以谴责。据了解,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具有东北口音的李女士在经过骑摩托车的一名外籍青年及其中国女友时突然摔倒,引起围观,最后该外籍青年向李女士赔偿了1800元。
路边小卖部店主称,“当时大妈已经倒在地上了,我看见俩人把老太太往路边拽,后来人越聚越多,东外交警大队和新源里派出所的警察都来了,纠纷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一位环卫工人称,当时他工作时路过,只看到老外的衣服已经被扯拦,“羽绒芯都露出来了”。
今天,舆论方向逆转,多个目击人称报道不实,大妈确是受害者,老外还当场对其破口大骂。最初在网络上组图的目击者李先生提供了其在现场拍摄的两段视频。
第一段视频里,李女士蹲在外籍青年的黑色摩托车前,左手抓着车把,右手抱着车座嚷嚷着。外籍青年的女友对李女士说:“是,要跑我们早跑了,还在这评理,你吵什么架呀?”她试图掰开大妈紧攥车把的手,却没有成功。站在一旁的外籍青年,左下方的羽绒服已被撕开,露出大面积内芯,黑色绒布向外翻出。外籍青年对其女友说:“帮帮我,让她下车。”而李女士一边依旧用手抓着黑色摩托车,不让车离开,一边大喊:“我要报警!”
另一段由路边复印店工作人员拍摄并提供给笔者的现场视频中,老外不断用流利的中文说脏话、“你骗人,你看我是外国人,想讹我钱”等。
接下来的一幕把事情推向争议的。李先生说:“外籍青年站开了两步,也不是说要走,但大娘一看不在身边,就扑上去,把小伙子揪扯住,死死地抱住,连撕带打,抱住腰、腿撕扯,现场人都看到了。老太太说,你撞我啊,你想跑咋的。”紧接着,双方互相有推搡,围观者也越来越多。
“照片中,她也没有受伤。外籍青年的女友说,本来老太太要几千元,后来砍价砍到1800元。老太太后来自己走了,没留电话。”
李女士表示,自己患有心脏病,当天被撞后引起高血压,反应比较激烈,全身抽搐,她看到老外要走,才扑上去。“据李女生称,1800元为医疗费,但并未出示详细单据。”
此案例中可以看出体现出三种社会现象:(1)近日社会出现悲催而又奇怪的社会现象,老人跌倒,扶了会被讹,不扶又是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谴责。好心群众的帮助换来是被倒打一耙,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人不敢在伸出援手。(2)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有更多的好人,帮助他人同时又能满足自身道德成就感,促使社会健康发展,进而实现道德的重要保障。本案例中外国人扶老人反被讹取1800元,严重有违社会公德。(3)道德是一种积极社会价值,但如果践行道德伴随着过高的风险,甚至对人的自利本性构成太大的挑战,道德就变成了凡人难以奇迹的境界,最终只能当多数人望而止步。案例中外国人对老人的帮助反被讹的现象,只会造成极坏影响。
从这个简单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如今我国道德问题十分严重,出现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案例,冲击伦理道德底线。案例中出现的诈骗讹人行为已经把国人的脸面丢失了,外国人作为游客,在异乡磕碰到老人,更多出于本能和好意去搀扶结果反被讹,这会给中国优秀的道德品质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对国人来讲,近几年频繁出现扶老人反被敲诈的事情,有些人也因这个惹上官司倾家荡产,慢慢的网络宣传和人们口口相传,大家对老人在路上摔倒都是绕道而行,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人情冷漠,而是无人敢伸出援手,同时在出现类似被讹事件时,更多人表现出看热闹的心情。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传统道德文化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具有延续道德文化的能力。在社会物质财富有所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之后,道德文明和道德底线受到冲击,每况愈下的情况让人措手不及。严重的讲,会危及中华民族道德导致崩溃,作为国家的一员、社会进步的先驱者,不能关闭视听、必须面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是否该从新认识什么是道德和道德底线?所谓的“底线”指的是一个事物的最低层次和最低限度,低于这个“度”事物的根本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如此道德底线就成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良知、尊严和善心的最低阀值,超过这个零界点也许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社会关系也不再是原来的社会关系了。马克思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的人出现的,因而人的意识从产生开始就是社会意识,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之间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就形成了道德意识。从人出现就有了道德意识,但发展几千年以后我们的道德意识却越来越薄弱,道德品质却一点一点消失掉。从每天的网络上的信息来看,每天都有新的道德案例出现,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畸形案件都有发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道德品质是一种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起到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作用,而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指导教育。然而由于我国现在整个社会的大转型,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难免受到影响,而统一的、有权威的和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又得不到重视。在当前本应该重视德育的教育却被重视成绩所完全替代,在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在社会中道德方面的教育不被重视,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工人的技能提高能直接带动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带来更高的利润,因而造成这些人出现“道德短腿”的现象,没有较高的道德自律意识,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本身并不坚固的道德大厦开始坍塌,道德底线不断丧失。
在面对每况愈下的道德问题是我们迫在眉睫要做的是加强广大人民的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和阶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又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道德教育,任何道德要想深入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都是不可能。古时孔子就提出要“以德教民”,只有对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民众才能做到“有耻且格”。古代思想家对道德教育之社会调控功能的深刻认识,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仍具有启发意义。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个人道德品质,这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提到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确立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和养成道德习惯。有了这五种对于我们提高自身道德品质有很大作用。对于我们自身的道德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的细心教导,在学校中我们认真听受老师的谆谆教导学做有用的人,在社会上将自己调试到社会所希望的方向上来,自觉维护和遵守一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规范。通过这三种教育我们的途径,加之我们对善恶的自身认识,做到规范自身行为,坚决与违背道德、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同时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道德问题,国家和社会应该重视,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底线的构建必须以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经济中的社会成员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为基础,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与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不够高,这对人们认知道德规范的程度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底线的构建中必须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融入到当中,只有这样道德底线的构建才会有基础、有保证。其次,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诚信是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守住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底线的构建才能卓有成效,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当今我国有很多人缺少诚信这是造成道德底线滑坡的关键因素,这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形象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高尚道德,普及诚信教育,在加强道德底线构建的同时加强诚信教育加大打击不诚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道德底线的构建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范跑跑事件 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论断鲜明地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传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传媒为载体,就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脑等工具,向人们传输思想教育内容,使人们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服从、服务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任务。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制造和形成正确的舆论,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范跑跑事件作为一桩典型的事关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的突发事件,可成为我们反思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切入口。
一、范跑跑事件是一个思想道德伪议题
传媒行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对议题的选择很重要。所谓议题设置,就是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议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较早得到媒介注意的议题将日益为人们所淡忘。议题要符合社会情境,就能对当下思想具有重大启蒙作用,或对流行思潮具有纠弊改偏功能。传媒的目的就是敏锐抓住此种议题,进而一石激起千斤浪,引发社会反响。
1 合理的思想道德议题特点
首先,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变动时期,人们许多思想问题,都与对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发生误解或认识不足有关。因此,议题要具备政策导向作用,从宏观上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展开关注和引导。
其次,具有可争辩性,即多数人对议题有模糊认识。这时廓清议题对引导社会思潮就具有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
再次,符合基本的思想道德底线。底线以下的问题是不能争论的,不能拿一个根本不成立的伪道德命题来争论,如要不要见死不救,要不要背信弃义?纠缠在伪道德的命题争辩中,不但不能提升整体性的道德水准,还会降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水平,模糊人们本已清晰的道德视界。
2 范跑跑事件不是合理的思想道德议题
首先,它不具备政策导向价值。汶川地震赈灾期间,党和国家的最大的政治和政策就是“救人”。范美忠临难独自脱逃,无论如何不符合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方针的,充其量只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从范跑跑事件衍发大规模的传媒讨论,背离了国家抗震救灾的政策大方向。
其次,它不存在认识模糊性。人们对范跑跑事件的定性,早有答案。人们在赈灾中的表现,也说明了整体性的道德认识要高于范美忠的个体道德认识。
最后,它不符合基本的道德底线。应不应该在地震中救人的争论,是一个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底线之下的争论。它不但没有起到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心中阴暗的心理,降低整体性的道德水准。
二、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挑战
从范跑跑事件可以看出某些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
首先,某些传媒重情绪宣泄功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范跑跑事件并未成为一种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反面典型范本。某些传媒庸俗理解了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缺乏承担整体性社会思想改良和公民理性构建使命的责任感。
其次,某些传媒的报道只停留在“客观”反映转型期社会的功利思想,却不采取合理策略进行引导。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发展,不时产生出“雷锋做好事该不该”、“用胸口堵机枪到底明智不明智”等讨论,这标志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于金钱和道德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反思,恰可以成为传媒构建新时期思想道德秩序的重要切入口。但是某些传媒对之的报道却只注重表面的热闹和喧嚣,并未揭开隐匿其后的思想根源,把简单的道德判断引向恶搞式的诡辩,放弃对基本道德观的引导和教育。
再次,某些传媒的娱乐功能遮盖了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具有道德范本价值的事件往往被当成简单的娱乐事件来炒作。从表面看是对范跑跑事件的争论。实际上忽视对事件终极价值的道德评判,转而注重对当事双方的娱乐性争辩。重要的表现就是伪事件、伪话题正在逐渐增多,它们打思想教育的幌子,行娱乐闹剧之实。不进行有建设意义的传媒构建,而沉溺于作秀式的传媒表演,从貌似有意义的事件中展开伪教育活动。
第四,某些传媒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和首创精神。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范美忠本人有行使自己自由的权利,即可以选择在地震来临时该跑还是不跑,而且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传媒不把范美忠作为议题,他也不过是万千人中的普通一员,比他道德更加恶劣的人大有人在,并不值得如此大规模地口诛笔伐。传媒的失误在于把他搬上舞台。无限炒作,并为之展开伪道德审判。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传媒不但没有起到对民众道德提升的作用,反而连起码的尊重人、理解人的思想道德任务都放弃了。某些传媒对范美忠大肆谩骂,随意使用“可耻、”的字眼,实际已经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在用一种“非道德”攻击另一种“非道德”,走到非人本的一面去了。
最后,网络媒体对传统大众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在弱化,甚至有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传媒彻底的民间性和话语的非理性特征,容易改变传统纸媒和电媒的立场,进而发生网媒和非网媒的集体狂欢。并有可能发展成价值判断力部分丧失的集体晕眩。
其一,有可能间接助长整体性的社会非理性情绪。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科学民主精神明显增强,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对于同一事件,人们的看法丰富多彩,但是其中会有非理性的成分。如网络上动辄兴起的通缉令事件,就是非理性思想的外在表现。传媒如果不能很好的履行目标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的功能,整体性的社会非理性情绪不但不会消亡,还会潜滋暗长。
其二,议题设置发生偏颇,会导致对具有主流意义事件的忽视。汶川地震赈灾期间,有比范跑跑事件更值得关注的事件,如灾后重建、捐款审计,都需充分被关注。关注主流意义的事件,更有助灾后生产秩序和精神秩序的重建。让范跑跑事件占据报道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影响到人们对主流意义事件的关注,没有发挥传媒对灾后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向构建作用,它未产生启蒙,却导致了屏蔽――屏蔽了更有意义的事件。
三、充分发挥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策,略
首先,提升传媒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对传媒的宏观
管理和指导。传媒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不利的一面。不同的信息使传媒的教育作用可能出相互抵触相互干扰的矛盾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传媒的自身管理,其中提升媒介思想政治素养是重中之重。媒介思想政治素养既包括政治、法律、政策素养,也包括业务素养,更包括道德素养。仅仅是道德观素养,就应包括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素养。范跑跑事件中反映出的,正是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某些传媒不但不去探寻事件背后的道德意义,反而用娱乐的方式炒作,本身就反映出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淡漠。在传媒报道中修好思想政治内功,才是传媒对外报道的理性基础。
其次,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要和谐共振,走好平衡木。网络传媒是双刃剑。很多具有道德评判意义的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传媒最先传达的,其中有许多有非理性色彩的、借道德大旗行作秀之实的事件。网络通过BBS论坛和热贴的形式把负面的狂躁情绪传染给传统媒体,因而造成更大规模的思想混乱。2008年6月20日,同人民日报社编委会谈话时鲜明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因此,我们既要发挥网络传媒对传统传媒的舆论监督和信息促进作用,也要发挥传统传媒对网络传媒的思想引导和理性疏导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的舆论文化环境。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网络 道德 教育 方法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面对所有新鲜事时所做出的最直接、本能的反映,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的不同就会使我们在面对事件发生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产生对事件不同的看法。因此,学校的思想道德课程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方向以及处理事件的方法。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也是在为将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塑造一个坚强、坚定的内心世界,对于广大学生们来说意义非凡。然而由于课堂上所传授的内容多又枯燥,而且不是学生所亲身经历等原因而造成了教学效果非常差的现象。
一、在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道德教育在农村学校的普遍性通常存在于学校德育教师素质太低。主要表现在师资严重缺乏,代课的教师特别多; 教师学历的合格率也很低; 大多数的不够重视农村教师的道德教育,还有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他们的任务是教纪律完成任务。据调查,大部分农村教师与学生对于德育新教材不适应。面对新教材,农村教师和学生认为新的材料不符合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都市气息太重,教材内容是在农村地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
二、影响道德教育农村初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影响多样性的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逐渐多元化形式,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精神理念和现实的提高开发效率,但它也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想膨胀。从社会现实中看来,很多地区都遭遇了危机的诚信、道德示范、,假冒伪劣等。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严重挑战,但新的道德体系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眼前这个时期的社会是道德评价、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的多元化并存,其表现是双道德变准的并存,导致是非好坏的界限非常模糊,出现了道德无序的不良局面。来自不同世界、不同地区的价值观冲击,农村青少年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道德教育太正式
农村初中一谈到德育教育就是在学校成立德育处、制订德育计划、成立德育小组、设立德育校长等,这些表面是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但实质忽略了德育的本源,阻碍了德育本色回归。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没有认识到农村学生个性差异,不研究时代的特点,不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是形式化的搞德育,这些是不可能让德育深入人心的,也不能让农村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
3.受影响的家庭
我们知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这个因素也对农村各类教育发展的影响力,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农村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仍然存在三个误区: 重成绩轻平行、重物质轻精神、特别是溺爱性家庭居多。主要的原因有很多问题的学生来自家庭。
三、提高网络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时代在进步农村初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目前影响网络的主要因素普遍性问题。新时期的农村,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到网络,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虚拟性、无约束性,通过互联网能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这个信息是有好有坏,要注重道德教育。
1.提高网络道德观念
网络教育不能在新的时代被忽略,不能因为农村经济条件差,而不积极的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初中学生具有一个非常敏锐的头脑和一定的求知欲望,在网络中有不明白的知识、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多数老师认为,学生将任意互联网是“滥用” ,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让学生恶化。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学生存在,教师必须推进思想,自我提升的新时代,网络不只是娱乐。使用得当可以得到更有利的知识,开阔眼界,从而达到更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让学生及时反思道德教育,从心理,道德让网络特殊的网络开始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学生。
2.回到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德育教育,道德教育,不要让流于形式人们可以划分为不同领域的知识,但是思想道德却不能分划化不同的部分,也不能单纯的认为德育在不同领域教学中的渗透是具体教师的工作。无论哪一个学科,无论哪一个教师都应该将“教书”、“育人”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各类活动都要有序、重点的发挥德育功效。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要大力构建农村初中全员德育的体系,德育是全校每一个人的德育,让德育逐渐转化为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让德育的氛围无处不在。
3. 提高底线伦理教育,重视习惯养成
在通常的德育教育中,老师时常会为学生提供或者创设一些虚假的德育教育情境,这些无谓是给学生机会说“高尚的谎言”。目前的德育通常都是提供一些没有生命力的目标,甚至超前灌输他们并不理解的道德概念,没有掌握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发展努力的目标。初中学生要从习惯养成上进行,如扫好地、走好路、唱好歌、行好礼等,这些其实很多教师都懂,只需要每一段时间针对一个重点开展,每天进步一点,自然会提高道德底线,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是培养良好的小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校肩负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它要承受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的勇气。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不断地充实自己,要多思考,多分析,多研究,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练习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农村初中德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一、质量管理与企业伦理的重要性
(一)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体现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坏,关乎着消费者的健康。当质量出现问题时,企业应主动承认错误,担起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必须有的良心和社会责任。
(二)加强质量管理使企业竞争力增强,信用度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经济主体必须遵守经济伦理,如果企业视产品质量为生命,那么企业信用度和竞争力都会得到提升。市场上某些企业不遵循相关行业标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突破道德底线,添加有害于消费者的物质,这种行为,只会使这些企业降低竞争力和信用度,最终失去顾客和市场。
(三)质量第一:企业伦理的首要规则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没有产品质量,市场就无从谈起。质量不仅是产品使用者对产品供应者的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产品生产者的自我道德追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把握好质量,没有质量市场就无从谈起。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质量第一,提供优质产品,是企业遵守伦理规则的体现。
(四)企业质量文化已成为企业伦理的核心
《质量振兴纲要》中指出:“企业应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自身质量文化。”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质量伦理的体现。团队质量观――事情第一次就要做对,这是海尔的口号,这一口号凝聚了海尔所有员工的汗水、辛劳和努力,拥有深厚的质量文化和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海尔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伦理角度的思考与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企业之所以选择放弃伦理道德,是因为巨大利益的驱使。要使企业主动按照社会伦理规范自身行为,就必须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对企业败德的惩治力度,使“败德”、“失范”的企业没有生存的制度土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二)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有规则约束,而法律不是进行约束的唯一尺度。作为社会重要成员,企业有义务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经营者不能只做对自身有利的经营活动,应全面考虑自身行为与决策可能对公众、环境以及公共利益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用伦理作为约束企业经营活动的又一尺度。
(三)加强企业家的伦理教育
马克思曾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所以,资本无道德。由于“资本无道德”,控制资本使用权的企业家就要承担道德义务。企业家自身体现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价值,肩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是一种及其宝贵的资源。因此,企业家自身的伦理观念对于企业伦理观的塑造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强对企业家的伦理教育。
(四)增强舆论监督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应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体的监督。由政府、消费者、媒体、员工等共同组成的舆论监督体,要时时刻刻监督企业的行为,对其施压,迫使其主动放弃非伦理行为,自觉遵守本应遵循的伦理标准,最终实现监督企业、防止企?I突破伦理标准的目的。
1 中小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1社会对道德的需求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科技文明更离不开精神文明。任何经济活动与经济模式的背后,总存在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道德意识的支配。而如今,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所的同时,精神文明之道德却遭遇到冲击,精神道德的滑坡与物质文明的日益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目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十多年后,他们是中国社会的顶梁柱。然而,中小学生现存许诸如健全人格缺失、法纪观念淡薄、道德底线下滑等道德问题。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建设不仅事关每一家庭,更关系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加强发展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是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1.2个体对道德的内在诉求
心理学家皮亚杰实验得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经历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皮亚杰看来,5岁以前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这阶段儿童处于“自我中心”,行为受结果支配,只做规定的事。5岁到8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接受权威,服从规则。9岁到11岁的儿童开始进入自律阶段,但是要到十一二岁后才能独立判断。这一心理学论断佐证了中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然而,部分家长甚至教师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育而轻德育。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会明辨是非,不必多花时间进行道德教育。
2 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念与行动反思
2.1德育概念异化
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囊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杂糅了众多的内容致使道德教育自身的最本质结构受到了忽视。道德作为基本的价值体系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学校德育政治化倾向明显。德育中重政治而轻公民教育。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优良品德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次,我们“把‘道德规范’人为地太高直‘法律规章’,减弱了道德对多数人的约束作用。”[2]这种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的做法容易使人们把道德的内化过程视如法律般执行条文,继而道德在社会影响中崇高地位被弱化。
2.2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
我国的德育课程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所受道德教育均是一贯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种缺乏层次性的德育使现在产生这样的现象:小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 大学生却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概念模糊。从小就接受“最高目标”的教育,长大了却连一个公民的“最低要求”都不甚清楚。“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划降的严峻现实,使如何保持学生品德水平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划降,成为我们难以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学生品德水平的‘底线’出发,实施‘底线’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3]
2.3德育内容理想化,与社会生活脱节
课程是实现目标的重要载体。如果德育课程不能反映时代的精神,不能指导学生面对当前社会指导实践,德育自然无法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可,德育目标也终将会落空。
当前德育内容存在回避社会现实的问题。一些人将德育的困惑归咎于社会的不良环境,因为想把学校德育作为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与外界隔绝起来,给学生们呈现的是一副理想化的简单的育人环境。这种片面的企图将学生限于 “无菌”环境中的观点,必将使结果适得其反,培养出来的学生“免疫力”自然不高。当学校德育与外部射界丧失了复杂性的联系的同时,它也就失去了活力。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但这绝对不能作为学校德育与社会脱节的理由。对社会的消极因素一味的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学生进入现实社会生活中,学校与社会的落差容易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导致道德迷失。
2.4德育方法为单一的灌输式
灌输理论是我在国学习俄国教育阶段获得的经验。它由列宁提出,在于说明“科学思想体系、正确世界观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而自觉形成,不可能自发产生”。[4]该理论旨在强调学习正确的思想是理论灌输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然而,在我国当今的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将灌输视为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将德育当做知识来教授,仅仅是将符号性的书面道德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样,衡量学生道德水平高低也就简单的依靠考察所教授的道德知道的掌握程度。“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5]以“教”为主导的灌输式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知和实际生活,受教育者学到的只是道德规范。要想将道德内化到学生心灵,仅靠灌输是行不通的。
3 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建议
3.1理念上的转变:注入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注重政治方面教育,学习外国的先进德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很有必要。从人本主义处获得启示,首先在教育目标上,道德要与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人本主义教育指向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满人性”,为了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启示我们,德育目标在追求社会性的同时,要从人这一本体出发。这要求德育课程要切实有助于学生成长,德育的管理活动也要围绕学生的个人发展。其次,人本主义理念突出受教育这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道德教育中应转变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的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再次,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而不依靠强制服从等手段。道德认知只有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才得以内化于学生心中,才能获得长足成效。
3.2树立正确的目标层次观
鉴于前文对当前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的分析,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我们应该确立起正确的目标序列。这个多层次的德育网络包含有:在目标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角色区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小学生、中学生不同年龄段要有所区分,不能搞一刀切;在教育内容上,要体现每一教育内容、规范要求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层次顺序;在方法上,既要组织安排统一的活动,又要分别不同层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政策上,要注意区分哪些是宣传提倡的,哪些是要求做到的。只有多层次的分清具体目标,使育人的体系发挥功能,才能使学生的道德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螺旋似的上升。
3.3道德内容生活化
德育知识即德育内容方面。首先,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可以多站在学生的视角来设置。过分以角注重教条理论的德育教材已很难引学生兴趣也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其次,教材的内容应该关注社会动态,及时注入符合新时代的新的文明。突出时代精神和人文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在道德教育中渗透外域文化和当下社会问题。如果只将学生局限于人生观、价值观等高层次内容上,而脱离生活基础,我们的德育将收效甚微。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讲什么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表示它。应当使语言通过他们的心,才能使他们说了解。”当我们的德育能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时,那么道德离“心”也就不远了。
3.4道德体验式
体验式教育即身体力行去感知是实施德育的宝贵策略,而其却常常被教育工作者摒弃,从而造成体验的缺位现象在我国的德育中极其显著。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实际或模拟情境,是学生亲身参与、亲身经历,从而获得个人感悟的体验。经济发达国家,如在美国中小学生都必须完成社区服务的实际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而且还可以通过亲身的服务和实践形成个人的道德规范。这种视道德既是行动的准则,又为生活的理念,这很是值得我们借鉴。只有“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已有的现实规定中奋起,去追求新的自我、新的世界;是一切文化、只是、道德规范等等的接纳,在他们身上得以发生生成性的变化,转化为创造的潜力,是的受教育者能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去面对、掌握、审视现实生活和现实世界。”[6]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9. 192.
[2]许继生.道德教育应该让孩子们感动[J].山西教育,2005,(1).
[3]百中军.学校德育的新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5).
[4]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7.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美德在物质文化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社会群体日益漠视了传统美德教育,随之而来的就是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这些道德沦丧的事件委实让人痛心,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校园自杀事件和青少年犯罪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事件无不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道德教育缺失有关,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下的传统美德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精华集中体现了古圣先贤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这些文化珍品可归纳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最后浓缩成两个字---“道德”。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治国经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一贯遵循的原则,祖先教导我们要把做人的大原则和大规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无德的人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而我们现行的教育方针确恰恰是智育为先,忽视德育教学,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思想,几十年来,从社会导向到学校,然后到家庭。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只重视了教书,重视升学,而忽视了育人,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让人们逐渐沦丧了道德的底线,所以今天我们从孩子们身上越来越看不到仁爱了,社会也越来越暴露出诸多的不和谐因素,现在的孩子有学历没能力、有教育没教养;个子在长,体质在降;经济在长,素质在降。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
《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道德的根本就在一个“孝”字。我们的老祖宗是非常有智慧的,我们看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文”就是在告诉我们先有孝后学文,才叫教,不孝不教,一个不孝父母的人,学的东西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人生五伦孝当先”的说法,传统美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孝”入手,以孝为根本,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这实质就是教育孩子感恩报恩的思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他懂得孝道的同时,自然也就明白了“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道理,进而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成为一个心胸宽广,有仁爱大爱的有道德的人,一个人孝门打开了,万善之门就全开了。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藏中的瑰宝,《论语》《孝经》《道德经》《弟子规》等经典是中华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源泉,孔孟之学以“仁义”为根本,老庄之言以“道德”为宗旨,这些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的用来纠正青少年思想错误倾向,引导孩子正面发展,使之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的传统美德教材。校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培育未来国家人才的摇篮。在学校开展传统道德教育。能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营造道德文化氛围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极力营造传统美德浓郁的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中华传统美德的温馨旋律中陶冶心灵。国家应把传统美德教育设计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安排适量的道德教育课程。如果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能够把这些经典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学习和力行的话,那么今天这些让人头疼的德行教育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养成教育 实践育人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全面l展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讲话中提到大学生要“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并强调要“提升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其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现实,从生活细微处入手,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然而,作为高校系统开展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育人作用的现象仍普遍。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颁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了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使实践育人理念更深入人心。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可以解决认知问题,但无法解决实践中学生的行为养成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割裂、知与行脱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不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创新、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只有将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才能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养成和行为习惯,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因此,基于实践育人理念,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是促使大学生全面成才的迫切要求。
一、养成教育的特点研究
1.规范性――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皮亚杰在《发生的认识论》中提出:“所有道德都是一个规则体系,而且,所有道德的实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求得。”养成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在学会尊重规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基础,是养成教育应遵循的规则,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违反国家、学校法律法规的。明确行为规范,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2.实践性――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的关键。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是必然,只有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教育效果,而养成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所使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英国教育家劳伦斯・豪尔特在著作中多次肯定行为训练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应积极开展行为训练活动,从实践出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3.长期性――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体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长期培养,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优秀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使其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4.反复性――评价反馈是养成教育的调节器。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育、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不断感悟、逐步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反复的行为训练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达到合乎规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评价反馈机制,对已形成的德育成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以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养成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利己主义。二是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勤奋刻苦精神,得过且过者较多,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荒废学业者不在少数。三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寝室卫生差、生活不规律等情况严重。四是一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下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学生不自信、抗挫能力弱、人际交往困难、家庭矛盾等情况日益复杂和严重。
2.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道德教育欠缺,人文素养培养匮乏。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功利化,导致一些家长、学校和社会忽略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的培养,重学业培养轻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尚未真正成熟,一些人缺乏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易受西方文化恶意渗透的影响。
三是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生源质量难以保障,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规范理解力,帮助个体实现思想品德的社会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有的学生表现为不遵守校纪校规、不尊重师长、自我意识过强等,需要通过规范行为,促进其端正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塑造个体良好的道德形象。
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经久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能够敦促学生自我约束,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
3.完善大学生德行人格,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只有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性、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把道德变为自觉的德行人格,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措施研究――创建并完善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
1.创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配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学工、后勤、教学等多支队伍的联动。
人性化原则。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紧扣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
公正性原则。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组织中个体行为的方向取决于他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大学生是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高智力群体,对是否受到公正对待特别敏感。在激励与惩罚过程中,要公正对待每一个个体,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科学化原则。处理好标准育人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在理念上、工作过程中及政策制度层面,坚持分类、分层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2.创建学生行为养成实践体系的基本做法。
(1)规范学生道德底线――实施学生行为量化考核。创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体系,目的是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又力所能及的实践,使学生在行为体验与自我反思中受到教育,并最终促使其“内化践行”,形成良好的品行。
(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设立《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设置相应学分。其考核成绩为每个学生8个学期的行为考核平均分。根据班级考核平均分排名情况评定等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更充分地反映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行为考核挂钩。学生行为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在下一学期内通过志愿者服务进行补考。通过这一举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力求将志愿服务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责任感。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的协作态度。
(4)纳入综合测评范畴,与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优评奖体系,配套修改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奖学金评定条件及管理办法、个人荣誉称号评选条件及管理办法和入党推优办法,综合运用约束、引导、干预、激励和惩戒等手段,既体现基本要求,又鼓励个性发展。
(5)队伍形成合力,构建大德育的全员育人格局。在有效整合和利用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资源、思政课教学单位及后勤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资源共享、合力育人的格局。
3.完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的措施研究。
探索大学生分类分层的量化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志愿服务补分体系,突出量化考核的重点,进一步优化考核程序,逐步形成大一、大二以建底线、严规范为主,大三大四以设通道、重个性发展为主的大学生行为养成实践体系。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行”最为关键。衡量德育活动成功与否,判断一个人是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非仅仅以口头语言表达为标准,行为才是个人品德最重要的外显标志。通过实践育人,将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真正贯彻执行,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培养健康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邹春雷.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教育模式初探[J].北方经贸,2012(11).
[2]孙圣勇.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版),2011(3).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7(3).
[4]邢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
我觉得这当中有着很强的社会因素。学生的心灵是一方净土,我们教给了他们很多美好美丽的东西,他们也在愉快地接受着。可当所学所思跟当下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发生冲突时,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会极大地动摇,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在心理学的概念中,行为区别于一般的动作,是受意识或潜意识支配的动作,其特点为目的性和意志性。而职业道德行为是人类的高级行为,其目的性尤为明显。引起职业道德行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常和目的紧密相连。而引起行为的内在条件是职业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过程带有个人的意志。如果我们把外界的种种现象看做是诱因,即外因的话,那我们的内在条件———认识、情感、意志就是内因。认为,我们的内因是主因。这对教育者的启示是:学生面对外部诱因中的不良影响,需要靠内因去约束和抑制。要让其在职场中坚守其形成的固有的正确职业道德信念,就要让其拥有基本的道德认识和对行为的规则,即是非善恶的理智判断,也即良知。
二、良知的可塑性和职业道德行为
孟子言“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谓之良知”,以“不学而知”来定义“良知”。“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但随着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所谓良知的天赋性,只是为了强调其理所当然,即前人所说的天理。良知的真正起源,在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对受教育者在道德(主要是在人性善恶是非等)方面持久的本质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大都强调良知的综合性、直觉性和自觉性,把良知看作一个包括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种种道德意识成分的整体。我们知道,良知中“知”意味着认识、知识,而对这个“知”的诠释则多解为“理性”,即理性的认识。由此可见,良知的构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情感,坚定其意志,最终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一面。
三、树立良知信念的意义
1.培养良知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时代在各方面都进步了:经济借助于科技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变得较为富庶。古人说“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我们的时代由此也应是一个道德的时代。但不幸的是,我们时代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却正好是道德的危机。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因此,古往今来,在道德出现危机时,都强调良知的重要性,把它作为道德的底线。
2.培养良知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郭沫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没错,如果良知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死亡,那么他和普通的动物有什么区别?良知的形成与发展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中有着重要作用。良知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个人的道德从认知发展为习惯。如果缺乏相应的良知,即使天天在喊着道德口号,也只停留在口头上。正如卢梭所说的“良心,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动作,很多情况是在没有外在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个缺乏良知的人,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他的行为将会只以自身为评判准则,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对社会产生危害。唤醒学生坚守良知,培育学生良知信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的根本。
3.坚守良知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
作为职业道德行为来说,更需要良知的约束。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人的思想发生着巨变,物质至上主义,庸俗的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在一些人的眼中,只要能得到利益,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对于他们来说,成者为王成为信条,良知荡然无存。社会上发生的“大头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无一不告诉人们,没有了良知的职业行为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不公平的做法也加重了对职业道德的侵蚀。人们总是在说商场如战场,过度地强调市场和职场的竞争性。似乎在“适者生存”这一生物法则前,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合理。存在就是合理也成为当前人们的信条。这从反面印证出良知对个体形成正确职业道德行为的极端重要性。
四、良知的内容及培养
1.良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又一说是:知耻、知愧、知恩。笔者认为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培养中的良知内容则为是非观念、责任感和同情心。
2.良知的培养
(1)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先人对我们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有最起码的是非观。所谓“善”,就是“是”;所谓“恶”,即是“非”。在现在的社会中,一些应该坚守的职业道德,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似乎只停留在一些人的口头上。一些原本错误的职业行为,如回扣、人情大于法律等却被披上合理的外衣,给予包容。作为教育者,应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复杂性、错误的职业观念的危害性,以及这些行为存在的暂时性。邪不压正是每个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信条。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马卡连柯这样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责任心是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心也是坚守良知的重要一环。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教育者要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比如,在学生犯错误时,征求犯错者的意见,让他自己说再次犯错应受的惩罚。那么,如果再次犯错,他将付出一定的成本。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渐了解责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