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作家范文

中国作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作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作家

第1篇:中国作家范文

据悉,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是依据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中国作家(含港澳台)在内地主要作品的版税总收入进行排行的,相关数据以图书版税为基础。与2012年不同的是,2013年的作家富豪榜席位由30位增加到60位。而在这批榜单中,越来越多年轻的偶像派作家进入了榜单,如韩寒、郭敬明、南派三叔等,这些作家大多成名于网络时代,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与此同时,一些并非专业作家的名人明星也进入了作家富豪榜之列,如易中天、柴静、乐嘉、冯小刚。不过,在本次公布的榜单中,纯文学作家上榜人数极少,贾平凹、实、苏童等人勉强排在榜单最后几位。

2013中国作家富豪榜一,舆论哗然。有人认为,文学的外延在拓展,但文学的审美能力却在下降。也有人认为,这个榜单评价标准单一,漏洞百出,是过度关注财富才出现的“怪胎”,是出版商和畅销书作家们打着文学的幌子行娱乐八卦之事。

多维解读

作家成为富豪是时代之惠

今天文化产业的发达,让作家、文人们不仅可以成名,也可以得利。作家固然不应该以逐利为本,但富裕和堕落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们痛恨某些权贵,只是因为其财富是不义之财,而作家以笔耕耘,谋取正当财富,不存在侮辱文学的问题。“人穷而辞工”与“愤怒出诗人”一样,说的是逆境可激发作家空前的创作激情,但这更多是电光石火、瞬间灿烂,并不长久。实际上,有一定生活保障的环境更有利于作家保持稳定的创作状态,能源源不断地拿出新作品、好作品。如此,作家才能摆脱小众群体,社会也才会拥有更好的文化氛围。作家成为富豪,是时展之惠。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发达健康的社会中,任何正当职业都有谋生的可能,文化从业者也可以站在财富榜的前列。富豪榜与文学无关

2013中国作家富豪榜排行的依据是一年内出版作品的版税高低,一些好作家今年不出书就上不了榜。所以与其说是作家富豪榜,不如说是年度畅销书排行榜。而且它只是商业标准,而不是文学标准,和作家写作所产生的文学影响关系不大。榜单上名人多于大家,这背后的实质性问题是,国民并非追随作品阅读,而是追随名人阅读,这是一种盲目和不成熟的表现。不少人认为,纯文学式微已成世界性的趋势,没必要再看重它。这个说法显然是荒谬的,就像由于大气污染、环境恶化是目前的趋势,因此人类就不需要纯净的空气和美好的家园了一样荒谬。相反,只要人类还存续,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纯文学就肯定大有作为。通俗文学善于赢得读者,纯文学却可能细水长流,自然规律而已。

相关链接

驻校作家重燃校园文学火光

第2篇:中国作家范文

不是梗,是个人,娱乐圈碰瓷带师,谁火找谁,不听他的就宣布驱逐出娱乐圈。彻头彻尾的小丑,号称自己是作协会员的“知名娱乐博主”。

如果好奇可以直接在逼乎搜索刘信达,瓜一堆堆的还保熟。

这里就不贴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中国作家范文

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以《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小说独步文坛;

花甲之年,他跃入了商海,靠“出卖荒凉”,成了中国作家中的首富,他称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以玩的心态做大事”;

70多岁的他喜欢飙车,养着50多条世界名犬,平时喜欢练练书法,遛遛狗;

他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宁夏名片”的张贤亮,一位历经沧桑而又安之若素的可敬老人。

废墟上“玩”出了一座影城

1936年,张贤亮出生于江苏南京,家里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这样的出身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自古雄才多磨难。13岁那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张家从此衰落。两年后,张贤亮被迫辍学。此后不久,他的父亲病死狱中。18岁那年,为了生存,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流落到甘肃,在那里定居下来。

1957年,张贤亮因为在一家刊物发表《大风歌》被划为,被关进了银川市附近的一个劳改农场。从此,张贤亮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劳改生涯。

漫长得看不到边际的苦日子并没有磨灭张贤亮的乐观心性,尽管每天都要进行18个小时的劳动改造,可他总是在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当他偶然接触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后,一有时间就沉浸其中精心研读,十多年间,他把《资本论》研读了不下百遍。

后来,回忆起自己漫长的牢狱生涯,张贤亮深有感慨地说,“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让我活了下来,我能经商成功,也完全得益于《资本论》。”

张贤亮出狱后,以饱满的激情创作出了《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蜚声文坛的作品,并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主席。1993年,全国兴起了“下海经商”热,张贤亮就想着给文联创办个经济实体。他考察了很多项目,都被否定了。这时,多年前的一个经历,给他带来了灵感。

那还是1961年的冬天,张贤亮当时戴着分子的帽子,从宁夏贺兰县的一个农场释放出来,转入银川附近的南梁农场当工人。工友告诉他说附近有个集市在镇北堡,缺什么东西可以到那里去买。

一天,张贤亮一路打听着到镇北堡买盐。等找到地方时,他被眼前的荒凉与悲壮深深震撼了:只见一片荒滩上耸立着两个古堡的废墟,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像是从地底下生长出来的,它的周围没有任何建筑物,连一棵树也没有。

张贤亮进入古堡,却发现里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这里已自发形成了一个小集镇,有人带来蔬菜烟叶,有人带来羊只和粮食,他们用手中的货物和别人交换着自己用得着的东西。这里原来采取的是一种不用货币的原始商业形式。

张贤亮就这样被两座古堡感动着,他从这里感受到一股不屈不挠的、发自黄土地深处的顽强生命力。古堡虽然坍塌而气势犹存,城墙上斑驳的累累伤痕表现出它隐含的斗争性格,有着一种悲壮的精神内涵。

张贤亮以他作家的独特审美眼光,料想,如果在这里建一座影城,以大西北独特的自然风光来吸引各地的影视制作单位和游客,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建影城需要投入资金,但宁夏文联惟一的固定资产就是文联大楼,而大楼作为国有资产不能作申请贷款的抵押。银行工作人员给他出主意说:“张主席,把您的外汇存款存到行里来就可以作抵押了”。

当时,张贤亮的作品有20多种外文译本,每种译本都给他一定的的版权补贴,他存在银行里的外文版税就有78万元,这在当时的中国作家里算是很富有的。于是,张贤亮把它拿出来,做了货款抵押。

可就在张贤亮作贷款抵押后的第二年,中央就下文件要求企业经营与行政管理脱钩,于是,影视城的责权只能由张贤亮来承担了。就这样,张贤亮别无选择地走上了经商之路。现实没有给他留任何余地,如果他不把企业办成功,那他抵押在银行的钱就会没了。

于是,张贤亮以极大的热情建起了宁夏西部影城,他以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化腐朽为神奇,把废墟装点成了艺术的瑰宝。在他看来,镇北堡里到处都是宝,除了充满荒漠气息的自然风光外,上世纪80年代许多影片摄制组在这里留下来的场景都是很好的资源。他把这一切装点出来,甚至加以创造和发挥。

“实际上,影城是我‘玩’出来的。”张贤亮对许多采访他的记者说。“因为这个项目是我的兴趣所在,所以,对我来说,工作就是娱乐,我的娱乐也可以是工作,这也符合《资本论》中马克思所提倡的把谋生的需要变成享乐,也就是‘劳动娱乐化’。”

把影城“玩”到了峰巅

张贤亮的西部影城,到处是坑坑洼洼的黄土,四周是断壁残垣,堡子里摆放着各种木制囚车、布满木桩的练武场、简易茶馆、泥巴屋、马厩等一些不值钱的“破烂”,这些“破烂”,看似一文不值,但张贤亮这个聪明的大玩家给这些“破烂”都赋予了一种文化内涵――这里的每一个景点都是人们熟悉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道具都使人们产生对影星的联想。如《红高粱》里的“月亮门”,其实“月亮门”根本不是城墙上的什么“门”,完全是艺术家想象的产物,仅仅用几块土坯砌成的圆形拱门而已。但在电影《红高粱》里,张艺谋在这个场景中制作出了震撼人心的景象,使得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于是,这个“土坯门”就不再是现实中的几块土坯,而是《红高粱》里的“月亮门”。

张贤亮和前来的摄影组都签有合同,甲方给乙方免费提供场地,乙方要给甲方免费留下景物和道具。另外,甲方为剧组提供水、电、群众演员、道具原材料等,只收成本价,这项举措在全国的影视基地都是没有的。因此,海内外来此拍摄电影的剧组越来越多,有些场景不需要重新制作,只需要根据现有的实物稍加改动,就成了一部新电影的场景。

在这里,拍摄的剧组留下来的任何一点点东西,包括场景、道具、演员行头、明星轶事等,都能成为资源,并迅速转化为资本。每一段烂木头,每一根烂稻草都是大量文化和艺术的载体。这个水瓶是姜文用过的,就跟普通人用过的不一样;这个东西是巩俐用过的,游客就会对它产生兴趣。

在西部影城,张贤亮把他爱“玩”的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把剧组拍摄后的道具全都留了下来,然后变着法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张艺谋在镇北堡拍《红高粱》时,曾在那里搭建了一个酒作坊,张贤亮把它进行了进一步加工,不仅按原样复制了这个酒作坊,而且把整套制酒工艺也搬了过来。游客不仅可以亲见电影的拍摄场面,更能亲历酿酒繁复而又有趣的程序。为了复制影片《黄河谣》中的古戏台,张贤亮专程赶到山西,找到了一个残存的古戏台,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把这个戏台原封不动地迁到了影城。

张贤亮称自己是一个大玩家,即使在平时散步的时候,他也在琢磨一些好玩的点子。比如安装在塑料身体里的喇叭,刻在石头上的明星签名,“来时是游客,走时是明星”的MTV制作,还有被命名为“轻松一处”的厕所,这些充满情趣,引人注目的创意,都是张贤亮休闲时的想出来的杰作。

张艺谋还成功策划包装了“中华民族的乳汁”的项链坠,所谓乳汁则是一滴黄河水,可这滴黄河水却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黄河水。因为只有2毫升的黄河水,市场售价就要10元。2毫升也就一滴水珠这样大,黄河自古以来哺育着中华儿女,所以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水就应该是母亲的乳汁了。而当黄河水被赋予这样的文化内涵时,它就不再是一滴不起眼的水滴了,而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文化包装的力量。

张贤亮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是玩出来的,玩出艺术来的人叫艺术家,为了挣钱而做艺术的叫匠人。如果一个人为了成名、取利而去搞艺术,就很难有一种轻松的心态,也很难追求到乐趣。”

飙车、养狗、写作

――再“玩”30年

年逾古稀的张贤亮不求名利,凭着一股子热情,一脑子想法,兴致勃勃地经营着自己的影视城。而生活中的他有着很多爱好,他把这些爱好当作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影城”是玩出来的,写作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开车对于张贤亮来说,就更好玩了。

张贤亮六十五岁学会开车,不久,便成了飙车一族,车开不到100码不过瘾,而且开着车还要放着音乐,这时的张贤亮就感到自己特别年轻。

当张贤亮开动他的座驾宝马车时,他就找到了一种兴奋点,浑身的感觉都被调动起来了。他曾用剑术中的“人剑合一”来形容自己开车所达到的人车合一境界。他说:“我虽然年逾古稀,但只要一上车,我的眼睛、头脑、手脚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自从张贤亮买了车,每次去北京开会他都是自己驾车去的,很多人见他这个年龄了还驾车走这么远,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他却自我感觉非常好。

张贤亮的生活里少不了车,也不能缺少狗,在张贤亮的家里,来访者看到更多的是一个老人和他的狗,这似乎就是当年在这里拍摄的一部电影的名字。

早些年,张贤亮养了多年的一条狗死掉了,很是伤感。此后几年,他一直不愿意再养狗。有一天,张贤亮在网上看到了一条酷似他先前那条小狗的图片,对于狗的喜爱之情又陡然间被唤醒。很快,他又拥有了一只爱犬,此后,他索性当起了“养狗专业户”,身边的狗家族渐渐庞大起来。

每逢客人来访,养狗是张贤亮最感兴趣的话题,他还兴致勃勃地带客人去参观他的狗园。他的狗园里几乎都是名犬,大大小小有50多条。其中有威风八面的藏獒,有4条阿拉斯加雪橇犬,还有爱尔兰牧羊犬、松狮犬……为了养好这些个性十足的名犬,张贤亮专门开恳了几十亩土地,用来种植高粱、玉米等农作物,每年这些作物的产量能有数十万斤,也正好是这些名犬们的“绿色食品”。

第4篇:中国作家范文

(连载,上接第7 期)除了我上篇提到的生存竞争和华人自身表现出来的弱点以外,我想,早期华人之所以被渲染成那种形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有意丑化华人形象的人,不了解并且拒绝了解另一种和他们不同的文化。

比如,他们提到华人的时候,有一种提法,说华人是很难被同化的。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我十分惊讶。在中国文化里长大的我,很难理解难以同化怎么能成为被人指责的理由。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学者。她告诉我:我们美国和中国不一样。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世界各地来的。来到这块土地上,在我们看来,你就应该尽快地融入美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由此我理解了当时的美国人为什么这样指责华人。但是,如果在中国,你拒绝或者始终不肯被中国人同化,这永远不会成为你被排斥或者被瞧不起的理由的。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在中国生活,只要你们自己愿意,你们可以永远保持你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你们从美国带来的习俗。你的邻居可能会好奇,会问你:你为什么不喜欢吃米饭和水饺,为什么要把菜和肉分开做而不是像我们一样放在一起炒?然后,回到自己家里,他说不定会关上门模仿你。但是,他不会指责你没道理,他不会说“这家人家,真不象话,他居然不按照我的样子生活。”我想,在这一点上,由于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中美两个国家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的。

同理,我们对当时美国人对华人的指责,许多都可以用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和隔阂来解释。比如让美国人非常看不惯,嘲笑为猪尾巴的男人的长辫子。在现代的中国人和当时的中国人看来,那同样是其丑无比。但你们知道,中国人当初为了拒绝留这种发式曾经用生命的牺牲进行过长期的反抗,那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时强制推行的。当时,清政府曾经提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意思是,如果你想保留原来汉族人的发式,那么你就不要再留下脑袋了,如果你还想保留你这颗脑袋,那么就要按那种发式,把前面的头发剃光,后面的留成长辫子。当时来美谋生的中国人无一例外是想回到中国和家人团聚的,但如果他们剃掉了他们的长辫子,那么他们可能在回到国内的时候丢掉自己的脑袋。

我这样说,是不是更符合常理和人性呢?

再比如,很长时间以来,华人社会一直被指责为道德败坏,说他们抽鸦片、赌博、妓。许许多多中国妇女试图进入美国和她们的丈夫团聚的时候,被移民官们以可能是的理由关押在天使岛上,拒之门外。初次读到这些资料的时候,我为我的先人们脸红,我知道,当时的美国人指责的那些现象,吸鸦片、赌博、妓是真实地存在于华人社会的。但是,在仔细研究了更多的资料后,每次提到这个问题,我都禁不住内心的难过。我们知道,一个正常的人活在世上,除了要有通过劳动得到维持生命的足够的食品以外,他还有其他的需要。比如,他应该有正常的性生活,应该得到家庭和亲人的爱,应该能看到生活的希望。我在想象100 多年前的那些华工。他们全部都是男性,为了谋生,飘洋过海,远离亲人,通过付出比别人艰苦得多的劳动,得到比别人少得多的工资。他们都是些精壮青年,在他们这个年龄,他们应该在劳动之余,守着妻子儿女,得到劳动之后的享受。可是那些可怜的华工们有什么?而且,他们面前的生活是这样的令人绝望,有的人终生回不到家乡,娶不上老婆,有的人侥幸积攒多年钱回一趟中国,匆匆娶个老婆又赶回来,继续从事这无穷无尽,没有任何欢乐可言的劳动。工作之余,他们强壮的身体总觉得某些方面是欠缺的。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只有赌博、鸦片和妓,才能让他们在片刻间忘却人生的苦痛。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想说,与其指责当年的华工道德败坏,不如说是当年给他们提供的生存环境缺乏人道更有道理。我这样说,是不是更符合常理和人性呢?

用“是”与“非”、“对”与“错”品论人间

在回首当年美国工人和在美的中国华工的这些是是非非的时候,我总是怀着一种宽谅之心。我理解我的先人,也理解当时那些讨厌和排斥华人的美国普通民众。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用生存利益之争来宽谅,但另外一些事情,我们则认为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是大非,无论什么时候说起来,都要说一句“是”,或者“非”,“对”,或者“错”的。

比如,当时的中国政府,以一种陈腐落后的观念,把自己出海谋生的人民,当成是对国家的背叛,拒绝给予必要的保护,这是永远也无法原谅的。事实上,正是当时政府的软弱和对海外华人的抛弃,才使他们成了弃儿,任人欺侮。再比如,由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的排华法案,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也必须说一声“不”!因为,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种族的原因对另一个民族的排斥和迫害,它与美国的立国立法精神和人类进步精神是根本相悖的。

同时,在阅读历史资料的时候,我经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读到一些存留下来很少,但却因此显得更加珍贵的文字。透过它们,我了解到,100 多年来,在美国,有许多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和善良的美国人,在与华工的长期共处中,了解了这些沉默寡言、看上去逆来顺受的中国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经常想,普通的善良,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条件下,什么人群中都是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精神永远值得珍惜的火种。

缅怀克拉克、唐纳丁娜・ 卡梅伦罗斯福

也许我们首先应该怀念的就是当年铁路工程师克拉克先生。尽管我得到的他的文字材料还很少,但在这些有限的文字中,我知道,当初,当他的上司要求他使用华工的时候,他曾经一口拒绝。他觉得华工身材矮小、懒惰,素质低下,他无法领导他们。但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他了解了华工,改变了对华工的印象。当后来排华浪潮兴起的时候,他表现出人的人性中最高贵和优秀的一面,勇敢地走上法庭,为华工做证,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华工。这次到美国来,我非常希望能得到他的更多、更详尽的材料,我希望,将来在我的作品中,能塑造出这位伟大的、正义的、富有爱心的美国人的形象。

我想,在美华人,中国人还应该永远地记住另外一个伟大的女性的名字,她的名字叫唐纳丁娜・ 卡梅伦,是当时旧金山一个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她曾经致力于保护和拯救在美国沦为和家庭奴隶的不幸的中国妇女,从1895 年到1938 年期间,经她手救出的中国妇女不计其数。曾经有一次,为了救出一个中国妇女,她前后奔走于法庭30 多次,终于使她得救。因此之故,在当时的旧金山华人社会里,华人,特别是女性,充满尊敬和爱意地称她为“姆妈”。同样作为一个女性,我像几十年前我那些不幸的姐妹一样,对这位美国女性充满了感激之情。我想,也许她那颗心脏,才真正能称得上叫做“人类之心”。

此外,我们还不能忘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他的一生,和中国、和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当州长以前,作为一个成功的律师,他曾经过华人社团的法律事务,为华人仗义执言,当选州长之后,他曾经亲自过问华人遇到的不公,后来,正是在他当总统期间,经他的提议,美国最终撤消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所有的排华法案。

我想,我们看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所达到的高度,要看这个民族最优秀的成员。在我看来,当年那些掀起排华浪潮的普通美国人,我们理解他们,但无疑,他们不是美利坚民族最优秀的分子。而正是这些充满了理解、正义和人类之爱的人,赢得了我们后人长久的尊敬和怀念。今天,我来到了美丽、富足、代表着世界文明高度的美国,在我看来,眼前的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但是,对从100 多年前开始的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以后,我更深地认识到,所有的进步,都是从落后而来,所有的文明,都有过不那么文明的阶段。今天来看100 多年前我的先人们在这块土地上所经历的一切,我为他们对美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自豪,也为他们曾经遭遇的不幸而感慨。在我看来,在他们和当时的美国人之间发生的一切,有许多,是这两种文化的隔阂和不沟通所造成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来做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之所在。

我来做这项工作,首先的目的,是为了我的民族的发展,我想让我的同胞们知道,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曾经怎样艰辛地到世界各地谋生和发展,通过这部作品,使我的同胞对美国、美国历史和美国文化有所了解。同时,当然,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增进美国人对另一种文明的了解和沟通。一种存留了5000 年的文明不可能没它的道理的,它可能和你们习惯的、适应的文明不一样,但是,它肯定有它的优势所在。

第5篇:中国作家范文

坚持锻炼是杨绛老人长寿的一大要诀。杨绛习惯早上散步’做体操,慢慢做各种动作。她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步入高龄,她将以前坚持的户外散步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弯腰还能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良好的生活习惯。她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家的早餐多是牛奶红茶、鸡蛋、面包配黄油或果酱。豆浆也是他们家经常吃的东西。“每天给他们亲手做豆浆,要打得非常非常细。我还会做杏仁酱,那个杏仁酱好吃着呢,我自己做豆浆,我还发明花生可以搁在里头,核桃也可以做……”杨绛如是说。

简单的生活,平和的心态。杨绛认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这便是她的人生哲学与养生哲学。在朋友眼里,杨绛异常俭朴,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一切都是老旧的样式。对此,杨绛始终安之若素。室内没有昂贵的摆设。抢眼的只是浓浓的书卷气。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爱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她曾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这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使她永远保持着平和、宁静的心态,知足常乐,自然对健康有利。

第6篇:中国作家范文

【关键词】援非工作 中国国家形象 塑造策略

中国援非工作的历史回顾及现状

中国援非工作的历史回顾。中国的援非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非洲国家正在为完成民族独立而奋斗。中国出于深切同情和需要相互支持的国内外环境,伸出了援助之手。20世纪60年代总理所提出的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对非洲援助政策的正式形成。从此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援非工作的重点是帮助非洲国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帮助非洲培训争取民族解放的“自由战士”以及适量的经济援助。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经济建设成为中国国家工作的中心,中国对非援助政策也做出了适当调整。到20世纪末,逐步完成了从强调到弱化意识形态、从单一到多元交流领域及从注重经济援助到强调互利双赢的三重转变。

步入21世纪,中国援非工作出现了新的形式与成效: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成为新的重要的援非形式;通过开发生产性项目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资合作项目,援非工作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向非盟驻苏丹维和部队捐赠,为非洲相关国家提供维和的支持与援助,与当地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中国援非工作的现状。从以往中国援非工作所获得的成就和经验来看,现阶段中国援非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援非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从中国援非工作的援助方式上看,主要有八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从中国援非工作的领域来看,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重点帮助受援国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改善基础教育和医疗状况。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然而,伴随着中国援非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等一些对于中国的援非工作的指责也从未间断过,这些声音有来自西方国家的,也有来自受援助国国内的,这些言论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了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成本。

援非工作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一是在非洲政治精英中营造“友善中国、朋友中国”的良好氛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很多非洲国家受到饥饿、战乱的困扰,依靠其自身力量很难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给非洲政治精英带来很大压力,外来的援助对他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西方政府和社会对非洲提供的援助或多或少都带有附加条件,其中很大一部分蕴含着非洲政治精英难以达到的政治诉求。相比之下,中国援非工作历来尊重非洲国家,支持他们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援建项目从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就缓解了非洲政治精英的压力,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了中方无私支援非洲大陆的坚定立场,在非洲政治精英层面营造了“友善中国、朋友中国”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中非民间交往,赢得非洲国家普通民众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援非工作越来越注重提高受援国人民生活质量,努力扩大援助受益面,帮助受援国人民消除贫困。通过设立农业示范中心、农村学校、援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药品等民生项目的援助,中国援非工作人员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让非洲普通民众直观地感受中国亲非洲的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在非洲公民社会中的国家形象和政治威望,为加强中非民间友谊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非洲民间层面,中国援非工作无疑加强了中国对非洲人民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减少了以往因交往不足而产生的偏见、隔阂和误解,是中国在非洲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援非工作中国家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对非援助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应对文化差异。相对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中华文化在非洲处于弱势,加之近些年来中国援非工作中经济援助是主流,文化交流与沟通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很多非洲民众对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并不了解和接受,反而是受某些西方媒体所宣扬的“新殖民主义论”、“中国”等影响较大,文化方面的差异增加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阻力。援非工作人员在非洲人民中形成了“勤劳”、“不注意自身形象”、“扰乱市场”、“不团结”、“没”、“什么都吃”等形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的确是国人的特点或陋习,但是有些却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非洲普通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

二是援非工作的领域、主体有待调整。经济是中国援非的主阵地,文化、社会、医疗、体育等方面的援助很少,不利于非洲国家和民众从多个角度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政府、人民的无私援助和人文关怀。中国政府是中国对非援助的主体,承办和包揽了几乎全部对非援建工作,但是中国的民间力量并没有充分参与进来。相对于政府力量,民间组织和行为更能够“稀释”对非官方援助的政治性,也更容易为非洲人民所接受。一国公民对他国的善意表达,有时候比为表达政治意愿而进行发展援助的政府有更强的感染力。在公民社会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民间组织和力量在中国对非援助工作中应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是西方某些媒体对中国援非工作进行诋毁、指责。近年来,中非双方越走越近,双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间合作与交流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和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秩序。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在非洲利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虑,对中国在非洲的援助工作给予了特别关注。部分西方媒体肆意放大中国援非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诋毁中国在非洲开展的援助工作是“掠夺资源战”、“新殖民主义”等等。这些言论干扰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建设,让部分非洲官员和民众对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援助工作产生了忧虑甚至抵触情绪,损害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和利益。

关于援非工作中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策略的思考

注重文化项目的建设,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沟通。面对诋毁与指责,中国更需要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分析和回击“中国”,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赴非工作人员是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最好载体,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使者和代表。对于参与援非工作的人员,在其赴非洲前应开展相关培训,向其宣扬“和平发展”、“中非友好”的理念,同时增进其对非洲文化及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度;这些人员进入非洲后,结合“中非文化主题年”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交流活动,消除隔阂和偏见,增进其和非洲普通民众间的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同时,对参与援非工作企业在非洲的相关活动,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和指导。

加强对非“民生”项目援建,推进援建主体多元化。中国的援非工作应该以广大非洲人民切身的福祉为起点,为提高非洲人民生活质量、消除疾病、贫困和痛苦服务,将工作重心向民生方面倾斜。具体而言,就是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领域开展对非援助,搞好惠及非洲国家民生的项目,帮助其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中方对非援助的辐射面更加广泛,推动中非关系取得新进展。在对非援助的主体方面,中方应该在国内出台相关的行政和财政机制、政策,支持赴非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让民间组织响应政府号召成长为中国援非工作的重要力量,树立开放友善的中国国家形象。在新时期开展全方位的对非援助工作,其重点就在于中国政府要动员广大民众和整个社会力量参与到对非外交中去,形成一种“大外交”格局,从而把中非友好交流与合作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第7篇:中国作家范文

我在里面安静的入睡;

家乡,犹如一个美丽芬芳的花园,

令我如醉如痴;

家乡,仿佛一座知识厚实的宝库,

丰富了我的阅历,

使我知书达理。

顺溪古屋包蕴的厚重,

提线木偶演绎的传奇故事,

温州南拳挥舞的刚劲有力,

敷设出平阳文化的丰富底蕴。

这里是苏步青的故乡,

数学古城;

这里是革命者的根据地,

红星闪耀着灿灿光辉。

而今的平阳文化风生水起,

向世界递出漂亮的文化名片。

身为平阳鳌江人,

我骄傲,

第8篇:中国作家范文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to travel in their holidays。 the other day i read a report about the ways people spend their holidays。 it is reported that in recent yiars several new holiday habits have been developed。 among them, the most interesting one is the growth of the so-called holiday camps。

from the report we can see that in 1990,40 percent of people stayed at home for holidays。 but now the proportion has reduced to 9 percent。 more people go out for fun。 the proportion of camping and traveling abroad was increasing steadily, from 10 percent in 1990 to 38 percent in 2002, and 12 percent in 1990 to 26 percent in 2002 respectively。 people enjoy the fresh air, clean water and green hills when they go camping in the suburbs。 in 1990,38 percent people enjoyed going to the seaside while in 2002 only 27 percent prefer to go there。 what great changes!

why did those changes appear? i think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irst, it' s because people can afford traveling。 second, people prefer to pursue a high-quality and colorful life。 third, their attitudes to relaxation have changed。 less people want to save much money by leading a simple life。 in shor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oday has been rising greatly。

[英语作文中国的假期]:

第9篇:中国作家范文

风格、流派的多样性是当今中国画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20世纪经受了风风雨雨的中国画,在保护传统和拓展创新的争论中获得了锻炼和向前推进的动力。社会“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人们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保护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渊源的中国画,面对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必然有自己的多种回应方式,概括说来是在维护传统中寻找创新途径和在运用引进外来营养、以西补中的方法。应该说这两者不是相互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它们都在面向现实、面向自然的大趋势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中国画的新格局。毋容置疑,当今中国画坛仍有以强调以笔墨为中心的复归传统派,也有主张融合西法来丰富中国画表现语言的另一派,在后一派中,还有引进西画古典造型与借鉴现代语言的不同主张。这些不同观念的争论与不同艺术实践的探索,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和增加了当代中国画的容量。当然,评价一个时代艺术标准的不是它的包容度,而是它的艺术水平和质量,但是艺术的包容度也很重要,这是衡量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我们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民主化的进程,我们的中国画艺术不可能如此观念多元、风格多样,形式如此绚丽多姿。

参展手卷作品的题材有现实和古代人物画,有山水和花鸟;艺术手法有写意、工笔和兼工兼写。在参展的作者中,有的受过中西融合的教育,有的是从临摹传统走向中国画创作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作者却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力求在作品中运用笔墨语言的黑白、虚实、浓淡、轻重等对立因素的辩证统一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中和”精神,这是中国画特有的魅力,也是中国画的民族特色。而这种民族特色在每位艺术家那里通过个性的发挥,使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

对于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和个性风格一般没有疑义,而涉及到中国画是否具有时代性这一点,有人产生了疑问。最近有人撰文对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说法表示质疑,认为绘画创作没有时代性。

包括绘画在内的一切文艺创作必然带有它产生时代的特征,刻有时代的烙印,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以笔墨为主要表现语言的中国画是否有其特殊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