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第1篇: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

Abstract: Ningxia Polytechnic as a national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t mad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target, major setup, curriculum system and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rocess, admissions system, evaluation mechanism, teacher training, industry guidance, and collectivize school-running joint etc., and explored the way and method of the joint of medium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ractice.

关键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中探索;中高职衔接

Key words: Ningxia Polytechnic;exploration in the practice;the joint of medium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303-02

0 引言

2013年4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教育部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视频会议”作了《全面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讲话,她指出:下一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那就是中高职衔接。鲁昕强调,中高职衔接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重在系统地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有助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衔接工作要以制度、体制、机制、学制和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以课程体系构建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

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形成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结构。宁夏地区需要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行业主要是:农业、水利、林业、能源、信息产业、交通、通讯、旅游等。需要的专业主要是:畜牧兽医、生物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财会、商务英语、旅游服务、能源化工、农业经营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根据宁夏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宁夏应用性人才主要是通过中、高等职业院校来培养。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职院校,办学类型涉及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在多年办学中,学校一直致力于几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贯通、协调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

1 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的是本校中职(宁夏农业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学生两次入学,分阶段学习。前两年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列入中等职校的招生计划,后三年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列入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两年后,由本校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毕业或结业性质的考试,成绩合格者,不再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并参加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经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宁夏农业学校在服务面向和专业设置上,农牧类专业和装备制造类专业相交,而且也是各自发展的重点,学校对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是:紧跟宁夏产业发展需求,中职教育以培养面向农业、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操作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以培养面向农业工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其层次上的差别,又能体现其协调发展一致性,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学院目前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六个专业和中职打通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由分管校长召集相关专业中职和高职任课教师,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完成培养方案制定,既分阶段又相互衔接,各取所需,节约了教学资源,保证了培养质量。

2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办学的实践中,培育了一批在自治区起引领示范作用的专业。在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中高职协调发展,专业有效衔接起关键作用。我们首先规范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当地的实际岗位需求,通过对当地各农村产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与当地经济发展导向相结合,研究制订了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农产品保鲜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九个专业学科,23个专业,形成了以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3个自治区骨干专业为核心,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10个骨干专业为重点的专业建设格局。

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上,中职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行模块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融入课程中,把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纳入课程建设中,实现了中高职教育资源共享。

3 打造中高职一体化师资队伍

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中高职教师进行合理配备,中高职教师互兼互聘,中高职领导良性流动,强化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提高了办学层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中高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引进一批高学历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加强中高职教师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历结构;制定教师进修培养条例,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在培训中,把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中高职教师熟悉并参与企业的技术、组织和管理工作,学习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

共建兼职教师资源库,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为中高职教育共享。借助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项目,学校对已有的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平台进行整合,把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中职教学资源、高职教学资源进行按类整合,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4 创建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职教集团是一种由多个成员主体自愿结盟、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组织方式,它以专业和行业为纽带,以国家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以相关职业院校为成员,联合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与校校合作。职教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教师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在教师培养上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一直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针对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资源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征,基于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指导,使学校和企业都成为办学主体,以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为基础,建立起结构性的伙伴关系,集团内教师资源的无障碍共享成为可能,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中高职之间师资的互补和有计划流动成为必须。

为促进宁夏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速构建高标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开放办学和多元办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中高职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教集团的组建是实施职教体制创新、依托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了中高职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链。在职教集团下,中高职与企业、行业共同统筹规划中高职教育办学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高水平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阶梯式培养,提高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和“双师型”教师达标率,在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规模和联动发展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引领指导下,学院与23家宁夏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余百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十一五”期间订单培养学生2117名,驻场教学、开办“晓鸣禽业班”、“金河乳业班”等冠名班,形成校企合作的创新亮点。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中做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与新形势下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增加贯通培养专业数量、招生规模还很有限,招生的形式相对单一,还没能够在宁夏推广。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实践,在推动宁夏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协商、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环境改变,形成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和谐发展。高职院校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更新人才观念,转变发展方向,健全办学机制,创新培养模式,要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探路者的作用,从而使中高职教育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寿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福建教育(职成版),2012(02):12-14.

[2]中高职衔接专题研究报告[R].中国高职高专网,2007(07).

[3]邵天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师院学报,2009(03).

[4]黄鑫,金盛.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1(08):38-41.

[5]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7(07).

第2篇: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为迎接新的挑战积累信心

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增加、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特殊环境下,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保供、增收、可持续发展三大基本任务,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势头。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1.62亿元,同比增长4.87%(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89.36亿元,同比增长2.55%;牧业产值25.27亿元,同比增长6.0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9.56亿元,同比增长4.54%。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7元,同比增长13%。深入实施扩大规模、优化升级、省工节本、服务引导、盘活资源、政策扶持“六项计划”,全年为农民增收5.37亿元。

--粮猪等主要农产品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8.55万亩,总产量82.74万吨,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年末全市生猪出栏100万头,家禽出栏2200万只。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和重大动植物疫情平稳。切实加强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的监管,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有效遏制违禁投入品的销售、使用行为,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采取专项行动和非常措施,确保了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供沪供粤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两区”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7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落实了年度10万亩粮食功能区创建任务;编制完成了11个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和4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6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建设方案。启动8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8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在建项目114个,实际资金投入达4.53亿元,完成规划总投资的20.6%。

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年为“十一五”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是我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全市农业产值、牧业产值分别比年增长了35.66%、38.31%,也就是说,短短5年,我市农牧业的块头大了1/3以上,这是一个惊人的发展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跨越了万元大关,年均增幅持续在两位数以上并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全市农业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全面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安全供种体系,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加强品种改良,5年来,仅推广水稻主导品种就达400多万亩。加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加大中国农业台州湾、农民信箱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网络覆盖9个县市区所有乡镇和85%以上的行政村。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先后制修订各类农业标准463项,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56%以上。市内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了无公害的目标,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累计通过“三品”认证种植基地面积71万亩。将农产品加工业纳入“工业立市”大战略之中,农产品加工业这条“短腿”有所改观。注重农产品营销,发展了35家农产品配送机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西兰花、山地蔬菜、设施蔬菜、大棚葡萄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占据了重要位置。

(二)主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农民培训进一步强化。建立了6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累计培养农民中专生3768名,组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2.40万人,举办了首期大学生农民培训班。已有3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我市农业农村就业、创业。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已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992个,市级规范化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700个。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经营总收入50多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了55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1家。年全市农业组织化程度达59.68%,比年提高了19.07个百分点。

(三)空间竞争力大幅提升。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融合,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领域。有7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4万多农户“走出去”实行跨区域经营,建立市外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百万亩以上,“追着太阳种西瓜”已成为我市农业“走出去”的生动写照。农产品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农业品牌建设与效应不断增强,已拥有5563件农业注册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4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2个浙江名牌农产品、37个浙江名牌产品(农业)、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依托这些品牌,仙居杨梅、玉环文旦、临海西兰花、涌泉蜜桔、三门青蟹等名特优农产品走向了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外向型农业快速发展,年引进外资4979.44万美元,实现农副产品出口总额7.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6%和19.27%。

(四)制度竞争力大幅提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提升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和土地利用率。年土地流转面积81.94万亩,流转率43.19%,分别比年增加了32.1万亩和16.92个百分点。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成立了一批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创新经营机制,建立了合作社·公司·农民“三位一体”复合型经营模式。创新质量安全机制,基本形成以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大力推广仙居县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的成功经验,推动建立优质农产品专卖市场或专门交易区(专卖区)。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探索建立政府支农新机制。

(五)农业生产方式和装备条件不断改善。把现代农业定义为“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初见成效,产生了一批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种植养殖循环化、环境影响无害化的典型,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73%,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涌现出了以西兰花茎叶加工饲料、秸杆致密利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制作等一批新型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机总动力达211万千瓦,机耕机械化程度达73%,机收机械化程度47%。农业设施化程度达21.83%。

(六)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工厂化育秧配套机插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水稻栽种机械化水平由原来的近乎空白发展到10%。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420多万亩,每亩减少施用化肥4.76公斤;累计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151万亩,每亩减少农药使用量21.4%。开展供种育秧、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各类专业服务逐步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开展农作制度创新,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力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七)公共服务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面建立“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积极推进政府性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生猪市场风险预警和调节机制。

五年来,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前沉着应对,经受住了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各种考验,全系统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大力推动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赢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成效,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奋战在一线的农业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农业发展的各位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一五”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准确定位。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始终自觉坚持的根本指针。我们把加快发展以高效生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作为“十一五”台州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战略层面上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更新了发展理念,明确了发展方向,营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大力构建现代农业“四大体系”、“三大平台”,即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科技与物质保障体系,构筑以黄岩西部现代农业开发区为标志的“特殊区域平台”、以“万元田工程”为载体的“普适平台”和以仙居县浙江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代表的“县域平台”建设。“四大体系”建设促进了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了发展机制,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了农业发展的活力。“三大平台”建设,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找到了合适的载体,为我们推进“两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三是全力提升“四大竞争力”。我们在全面分析市场化、国际化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竞争力跃升工程”,并且分解为产业、主体、空间、制度四大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一抓信息服务,二抓种子种苗工程,三抓标准化生产,四抓农产品加工,五抓现代物流配送;主体竞争力的提升,一抓经营主体素质培训,二抓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空间竞争力提升,一抓农业内涵拓展,二抓“走出去”扩张;制度竞争力的提升,就是不断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竞争力跃升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素质。

四是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我们通过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决策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人才基础。

二、解放思想,提升理念,为完成新的使命夯实思想基础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新跨越。

(一)为什么又要提“解放思想”?

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的决定,这是一项非常有针对性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就是要是突破思维惯性,突破旧的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顺势应变,与时俱进,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

“十二五”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一些矛盾更加突出,新的任务更为艰巨。具体而言,我市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农业保供、增收、可持续发展“三大任务”繁重。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生产成本上升与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矛盾进一步突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服务均质化还刚刚起步,强农惠农的政府机制还不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缺乏现代农民,农业的装备和设施还比较落后。总之,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也非常艰巨。“十一五”的发展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珍贵的经验,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面对“十二五”的新任务、新要求,囿于原有的经验是不行的,我们只有在汲取经验的同时解放思想,才能破解固有的和新生的难题,才能确保“十二五”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怎样解放思想?

第一是转变观念,提升发展理念。我们的观念和理念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与时代要求相一致。农业工作是否坚持科学发展,主要有四条判断标准:一是我们的认识、决策、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二是我们的认识、决策、行为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三是我们的认识、决策、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四是我们的认识、决策、行为是否符合自然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一要处理好粮、经关系,平衡好保供与增效的关系。即便是粮食生产,也有个转变生产方式、改善服务节本增效的问题。二要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为了人,农业创业创新的所有举措,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对农产品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必须切实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三要处理好短期增长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代价问题,杜绝短期掠夺行为,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上把“高效”与“生态”更好地统一起来。四要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装备和设施固然重要,但更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提高他们驾驭现代农业的能力。五要处理好发展的质与量的关系,亦即好与快的关系,使农业从数量型、粗放型发展转到精品精致发展的轨道上来。

第二是要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定位。当今时代,农业发展不能自我封闭,要跳出农业看农业,站在全局看农业,把农业发展放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谋划,放在市场化背景下衡量,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中审视。要在市场化、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找准定位,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三是要激活群众创业创新的活力,强化政府的推动力。这里的关键,一是要继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要明确发展路径,三要有给力的手段。

(三)解放思想要解决哪些重点问题?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我们既要客观地看待改革开放的历史成果、冷静总结历史经验,又要对即将面临的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要通过解放思想,盯牢几个事关农业发展的大问题,一个一个攻坚突破。这里我重点讲几个问题:一是资源制约问题。我市人均占有耕地仅0.38亩,低于全省的0.52亩,更是不到全国1.2亩的1/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700立方米,远低于全国2200立方米的人均拥有量。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力、社会资金等优质资源不可避免地大量外流,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农业投资亟需增加,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集聚必需的资源?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二是产业化经营水平问题。尽管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早,但低、小、散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问题。我市50%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70%以上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这种状况,显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四是农业事关吃喝,事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农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必须强化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五是农业装备和设施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装备和设施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仍然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六是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问题。农业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宗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还没有建立,农业主导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越来越大;基层“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起步早,建设慢。我们要高度重视以上这些问题。

三、把握大局,抢抓机遇,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绘好蓝图

“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年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指出,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把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创业就业方式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三农”工作的关键问题来抓。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也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省农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基于对形势和任务的研判,“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农业部门保供、增收、可持续发展三大基本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生态循环、精品精致为取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健全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科技与物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空间竞争力、主体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推动农业发展由传统产业向精品精致产业转变,由依靠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经营向依靠智力、资本、技术紧密结合的集约型经营转变,由依靠纯农业态的单一型增长方式向依靠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多元型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建设优势凸现、经营集约、功能多元、发展持续的现代农业。

“十二五”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明显提升,主导产业突出、经济生态文化多重功能彰显、一二三次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66万吨左右,主导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基本建立起现代农业物流配送体系。农业信息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农业产权交易等现代服务业得到新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有效改善,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基本普及。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40万亩以上。农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在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把农地制度、农村金融、农业风险控制、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政经资源整合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成长,培育一批年轻有为的现代职业农民,农民合作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品牌农业加快发展。全市通过“三品”认证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模式得到普遍推广,水资源、肥料、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支撑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农牧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和9%。

重点建设区域是农业“两区”:

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市所有承担粮食生产任务的县(市、区),都要选择适宜种植水稻、地势平坦、田面平整、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00亩(山区连片50亩)以上的区域,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重点建设。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建设吨粮田为核心,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长久保护,强化管理,使粮食生产功能区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基础。

现代农业园区。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主体明确,水平领先;整合力量,注重示范”的要求,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农林牧渔综合配套的区域,创建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用明显的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突出建设理念的先进性、设施装备的先进性、适用技术的先进性、经营机制的先进性、管理体制的先进性、公共服务的先进性,按照更高的标准,建设质量更高的现代农业大平台,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农业工作,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将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主旋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以转型促发展、以升级强后劲,着力推进农业产业、主体、物质基础、经营机制、经营方式、支农政策体系等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面积、产量向更加注重品质、更加注重生态、更加注重效益转变,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二是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两区”建设是“十二五”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坚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并重,精心编制规划和实施计划,突出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在规划的引领下落实项目,提高规划的执行力。要整合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和优质要素投入“两区”。加强部门协作,引导相关部门共同为“两区”服务。做到经营主体、技术措施、资金项目、管理服务到位,使“两区”真正成为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管理服务高效的现代农业先行区。

三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是“十二五”期间推动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也是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要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范工业和生活污染影响农业生产。要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力推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和农作制度创新,力推畜牧业进“两区”,鼓励施用有机肥,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形成既使产业持续发展又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的良性互动新机制。

四是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着力解决农业转型升级中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加快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关节环节的改革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明朗,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也要看到,今年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多、起点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国内通胀预期加大,农产品价格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人工、土地、农资成本较快上涨,农业生产效益收窄。对今年农业生产形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在态度上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在工作上不能有片刻的放松。

(一)扎实推进“两区”建设。今年“两区”建设的重点要转到项目实施和项目推进上来,着重从抓项目实施入手,建立项目跟踪制度,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同时要做好项目申报和项目招商工作。各地还要抓紧出台“两区”建设政策,探索、研究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模式,加强园区建设的指导、管理、服务和保护。

(二)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力推畜牧业进“两区”,推广种养结合、清洁生产、能量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扶持一批再生能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加工、废弃物回收企业,促进产业循环。广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鼓励施用有机肥,努力减少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大力创新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等农作制度,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

(三)大力发展粗粮杂粮。粗粮杂粮作为健康食品已为消费者普遍接受,发展粗粮杂粮是人们食物结构和消费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低山缓坡资源把发展精品粗粮杂粮作为我市农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粗粮精做”,按产业化、精品化、精致化的要求,争取经过几年努力,全部达到万元田的标准。今年重点要做好规划,先行试点。粗粮精做的关键环节,一是要选好有特色、品质优、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二是设施建设要跟上,三是要实行规模经营,四是要产加销配套,进行深度开发。

(四)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没有强大的生产经营主体,就不会有现代农业的生机和活力。培育新一代职业农民,争取出台政策,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建立创业扶持基金,提供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吸引和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五)大力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农业组织体制,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经营模式。健全产地准出机制,建立以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动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大力推广仙居县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的成功经验,推动建立优质农产品专卖市场或专门交易区(专卖区),实施产销直通、亮牌贴码销售,充分实现优质优价,激发农产品生产者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内在动力。鼓励各类主体和社会力量开展供种育秧、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等服务,引导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延伸,使服务逐步覆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六)加强农业支撑和保障体系建设。农业公益体系存在建设滞后、功能不强、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不能适应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要求,不能满足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农业支撑和保障能力,十分必要和紧迫。要精心设计项目和载体,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现代农业;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努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能。在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同时,争取建立大宗农产品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市场风险调节基金,避免农业主导产业大起大落。

五、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为圆满完成“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目标任务提供组织和智力保障

农业系统干部队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升驾驭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切实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一)提升学习与思辨能力。加快队伍知识更新速度,加大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为优秀技术骨干、专家型人才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同时要鼓励他们向实践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使自己成为真正掌握先进适用知识的专业人才、技术专家,与时俱进地研究事关农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善于从发展变化中分析研究问题,善于从复杂局势中把握发展规律,善于从矛盾困难中寻求破解措施,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

(二)提升谋划与决策能力。着眼科学发展,科学谋划,科学决策,多搞调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专家,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重大情况公开通报,重大决策咨询论证,重大事项公示听证,实现议事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监督经常化。要以全国的、全球的眼光看台州农业、谋台州农业,切实提高农业部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第3篇: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文

摘 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的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今后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但和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当前,西部开发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又需要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西部开发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文章希望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找出新阶段西部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即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探索如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的空间,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其理论意义则是通过分析欠发达地区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

论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部分,导言。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产业结构理论。主要介绍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首先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以及西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比较和西部地区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指出西部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第四部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系。就产业结构和特色优势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而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并指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首先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认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为:能源资源产业、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以及旅游业。随后,文章进一步论述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西部地区应着重抓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论,给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的落后,除了自身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外,还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发育不成熟、技术进步缓慢等因素。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层次偏低、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产业结构虚高度化、双重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地区应立足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目前,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有:(1)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括畜牧业及其相关加工业、特色医药产业和某些省(区)特有的优势产业。(2)能矿资源的开发及高耗能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新型建材工业。(3)装备制造业。包括机械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4)高新技术产业。在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如西安、重庆、成都-绵阳)形成具有局部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手段对西部特有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5)旅游业。以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历史、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的开发为主体,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形成游、食、住、行、购、娱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格局,使旅游产业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

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西部地区应着重抓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西部各省区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在 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为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当前国家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继续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特色经济;优势产业

【论文类型】基础型

目 录

1 导论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

1.2.1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1

1.2.2对中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的研究2

1.2.3关于特色经济的研究2

1.2.4关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的研究3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3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

2 产业结构理论5

2.1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5

2.1.1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5

2.1.2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6

2.2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8

2.2.1供给因素9

2.2.2需求因素10

2.2.3对外贸易结构11

2.2.4产业政策11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13

3.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3.1.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13

3.1.2第二产业发展滞后14

3.1.3第三产业层次偏低17

3.1.4产业趋同现象严重20

3.1.5三重的二元经济结构20

3.2 区域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23

3.2.1产业布局政策不合理23

3.2.2市场化进程缓慢24

3.2.3技术进步缓慢27

3.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30

3.3.1加快推进工业化30

3.3.2产业结构高度化31

3.3.3产业结构合理化32

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系33

4.1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33

4.2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更好地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33

4.3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34

4.3.1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34

4.3.2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34

4.3.3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34

5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37

5.1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37

5.1.1产业配套能力不足37

5.1.2市场体系不健全37

5.1.3科技水平不高,资源转化率低37

5.1.4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缺失38

5.2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38

5.2.1能源资源产业38

5.2.2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40

5.2.3重大装备制造业44

5.2.4高技术产业46

5.2.5旅游业49

5.3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53

5.3.1成渝经济区54

5.3.2关中-天水经济区56

5.3.3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57

6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措施59

6.1 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59

6.2 提高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60

6.3 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支撑能力61

6.4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62

6.5 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63

6.6 建立健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64

附录67

参考文献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79

致谢81

1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西部开发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论文选题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探索如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西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的空间,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型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结构转型的研究,找出西部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何雄浪,)。早期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主要是w.阿瑟&8226;刘易斯(1954)的“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和霍利斯&8226;b.钱纳里(1979)的各种“发展模式”的经验分析。在国际区域的角度上,汪斌()对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含义和主要思路。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一些学者就产业结构成长的阶段、障碍、外部条件以及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成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成长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合理化问题(朱争鸣等,1989);有的学者则根据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剖析了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和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探讨了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应采取的对策(王家新等,),孙伯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教育产业为核心、以资本国际流动为手段、国际国内市场相统一的结构调整思路,形成具有弹性的、与国际生产力和世界市场紧密相连的多层次产业结构。一些学者运用统计资料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行了定量研究与实证检验(郁鸿胜,;李华等,),另外一些学者则从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探讨了产业结构合理运动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机制进行根本性的创新,才是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运动并不断升级发展的根本保障(严旭阳,)。在国内区域的层面上,张平()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含义和规律、指标和选择、条件和约束轨迹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导向和战略以及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除此之外,杨德勇等()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研究结构转型,讨论产业结构升级的运行机制,通过对资本市场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分析,证明随着资本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变迁起到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西部地区结构调整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较注重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2对中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的研究

一些学者对西北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如李宗植()、董锁成()对西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定性研究;曹林等()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以及针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效应的政策建议。在实证的角度,卢中原()根据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环境变化。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发展战略选择、结构转换与制度变迁相统一的过程,西部地区的市场制度无力支撑由中央政府国家意志催生的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这种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及其所决定的主导产业特征导致其产业扩散能力弱,制约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削弱了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潜力(孙早,;卓玛措,)。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所表现的问题,如西部各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严重,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张婧,),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黄泓,)。针对西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增强工业竞争力(李京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课题组,),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避免产业趋同(庞跃辉,;周靖等,),根据西部地区的南北差距选择有区别的开发战略(马俊等,),以及立足比较优势,基于区际分工转型的视角构造合理的“垂直—水平型”产业分工格局,促进西部地区产业成长(孟昌,)。尹希果等()则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指导非常有害,忽视了资源禀赋的限制作用,易造成经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此必须确立“生态产业主义+国家战略+市场经济”的新产业发展观。这些研究对本文的写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是对微观主体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1.2.3关于特色经济的研究

阎恒()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源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就是要依托区域优势条件,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李渤(1999)认为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高低,关键在于区域经济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区域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化的前提。

针对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整个西部地区出发,二是针对不同产业的研究,三是对西部各省(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研究。对整个西部地区的研究如王文长等()从三次产业的角度论述了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周毅()对建设西部区域特色经济的研究;杨钢等()指出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应坚持的原则及政策措施;崔巧环()认为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白永秀(;)从西部经济市场化入手,对西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西部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做了探索;安树伟()指出了加快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政策措施;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认为西部开发要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对某个产业的研究如李树民等(;)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和障碍分析;雷兴长()对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王洁等()对西部蓝莓特色产业发展的研究。对西部各省(市、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研究如《西部开发中的云南特色经济》(李峻峰,)、《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新疆区域特色经济》(张文全,)和《发展新疆区域特色经济的几点思考》(刘紫玉,)等。这些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把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分工体系中进行研究。

1.2.4关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的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常毅,1997),西部地区的落后属于“结构性衰退”,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并退出丧失竞争力、低附加值且污染严重的行业(陈耀,)。鉴于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以此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周明伟,;李竹青等,)。沙志芳等()的研究也认为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避免产业雷同,是西部地区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张丽君等()认为产业结构优化是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切入点。同时,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处理好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举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郑长德,);刘静等()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后认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角色定位就是发展特色产业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竞争优势产业。高新才等()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和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产业布局及其遵循的原则和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徐丽华等()认为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设计。这些成果无疑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多为对策分析,对理论的研究缺乏深入。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

论文的基本思路遵循“宏观背景理论基础现实目标约束条件工具选择”。在对西部开发的目标及其面临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深入分析西部经济结构调整对西部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促进作用,并指出西部地区应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竞争优势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论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占有大量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并运用理论推理与对策分析、历史分析与现状研究,结合实地调查与经验交流进行多方论证。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文章的创新点在于:

(1)文章论述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增长,不断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2)文章通过系统分析西部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一个落脚点,那就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文章图文并茂,数据翔实,通过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战略,以及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4)文章探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并针对当前经济整体形势及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实现机制。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模型的建立,以及西部地区的投入产出分析,以便于准确了解西部地区各个产业的投资效率。

(2)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那些优势和劣势,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区域利益协调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深入。

(3)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西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及促进衰退产业退出之间的关系、退出机制,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实现顺利接替的研究。

(4)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

产业结构的概念指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2.1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2.1.1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规律。

(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经历了如下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在前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些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微乎其微。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缩小,地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比较小。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开始上升。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在三次产业中占有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

(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在农业为主导的阶段,农业比重占有绝对地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很有限;在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轻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在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阶段,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很小,轻纺工业发展速度逐渐放慢下来,而以原料、燃料、动力、基础设施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逐渐取代轻纺工业的位置成为主导产业;在低加工度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传统型、技术要求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其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主导产业;在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技术要求较高的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快,内部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仍有较快发展,但比重已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人们也常把这一阶段称为后工业化社会或工业化后期阶段。

(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在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从技术水平低下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要求较高的集约型农业,再向生物、环境、生化、生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种植型农业向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向工厂型农业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进朝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从资源结构变动情况来看,产业结构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包括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演进。从市场导向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朝着 “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方向演进。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沿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演进。

(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基础上,其中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基础上。同样,只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2.1.2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

产业结构的变动总是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经济增长不能不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许多理论依据。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刘易斯的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上: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工资水平由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决定;城市工业中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入中的储蓄倾向。由于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供给价格低,且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工资,因此,工业发展就可以从农业中获得无限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获得巨额利润,又由于工业利润中储蓄倾向高,由此产生一种累积性效应。这种累积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下降,以至于工、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

(2)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早在17世纪,配第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通过进一步考察后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后来,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

(3)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4)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他还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包括牛顿之前的整个世界;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高额大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5)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发现了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输出率的影响小。进而,他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期和后期,将制造业也按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初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品等部门;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他的这些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特点的理论总结被称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6)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率,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75%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 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 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在实际应用中,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来表示。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阐述的主要是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结构演变情形。

(7)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两基准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两基准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两基准理论是由以下条件为基本前提的:一是基础产业相当完善,不存在瓶颈制约,或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制约,但要素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资源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向瓶颈部门转移,尽快缓解瓶颈状态;二是产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约束;三是不存在资金约束。如果上述条件不存在,两基准理论就未必成立,利用两基准理论选择优先发展产业也不一定可行。

(8)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他认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可以通过如下四个阶段来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第二阶段,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第三阶段,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产和销售;第四阶段,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

2.2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研究和了解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产业结构的现状、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规律以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来改变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演进。

2.2.1供给因素

(1)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

一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地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性。当然,如果该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那么该国也可能成为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而资源匮乏的国家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的产业,最多只能成为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一般是人力因素难以改变的,同时资源禀赋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因而对一国的产业形成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受资源制约的国家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发展和贸易来克服资源匮乏的弱点。

(2)人口因素

从供给的角度来说,人口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程度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以及可供给能力的程度。从人口—资源平衡的角度来讲,过度的人口增长会过度地把国内的有限资源转化为衣食供给,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其结果,一方面减少了其他资源的供给,另一方面又减慢了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从而延缓了工业化的进程,阻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所以,依据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水平,保持适当的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资金缺乏的国家应该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不足而资金较充裕的国家应多发展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从这个角度说,劳动力资源的多寡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产业发展战略。

(3)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一国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发生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科技的日益现代化促使产业各部门发生变革,并通过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高度化;技术进步不断拓宽劳动对象,使产业部门不断细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技术进步还不断地引发人们新的需求,从而使新需求成为产业部门成长的动力。

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技术进步又引起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来自比较生产率的差异,它表现为生产要素从比较生产率低的部门向比较生产率高的生产部门转移;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率的差异。不同的部门由于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同,其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也不同。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能够最先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率提高最快和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这是由部门内在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

(4)资金供应状况

资金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一方面包括资金的充裕程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包括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偏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前者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储蓄率、资本积累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后者主要受投资倾斜政策、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利率、资金回报率等方面的影响。前者主要是资金总量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后者主要是投资结构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投资结构决定了资源向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与再配置,因而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资金供应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

(5)商品供应状况

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商品包括原材料、中间投入品、零部件、进口品等商品。一般来说,后向关联系数越大的产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越大。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商品供应还可以包括电力、原料、燃料的供应,服务的提供,技术的供应等更广的范围。这些商品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基础工业、上游工业、后向关联产业等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是在基础产业、上游产业或后向关联系数较大的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下游产业或前向关联系数较大的产业才能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6)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国内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或称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一国的国际政治环境对该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有重大的影响。文化环境和法律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大。良好的法律环境会促进投资的增加,加速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法律环境还对科学技术等活动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使知识产权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必然刺激科技进步,从而刺激产业结构加速高速化和合理化。

2.2.2需求因素

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下面,主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动与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周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需求变化一是需求总量的增长,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总量与结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也会引起新产业部门的产生和旧产业部门的衰落。从总量角度来考虑,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同,消费水平通常也会不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各种消费需求也会出现波动。从结构角度来考虑,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需求结构的变化促使生产结构和供给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1)消费需求

一般地,人口愈多,消费需求的绝对量就愈大。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人口的增加将会降低一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阻碍该国产业结构的提升;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和国民收入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产业结构已进入高度化阶段,人口的适度增加将会有助于稳定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使其进一步合理化。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促使需求总量的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投资需求

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向不同产业方向投入所形成投资配置量的比例就是投资结构。不同方向的投资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张,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对全部产业投资,但投资比例不同,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由于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所以,政府往往采用一定的投资政策,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2.2.3对外贸易结构

(1)国际贸易因素

社会分工打破国家界限,导致了国与国在资源、产品、技术、劳务等方面的交换,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有:资源、商品、劳务的出口,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紧缺资源、劳务的进口,可以弥补本国生产该类商品的产业不足,同时进口某些新产品、新技术还对开拓本国市场、为本国发展同类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当然,有些商品的进口,也可能会对本国某些产业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2)国际投资因素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资企业直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品种的变化和数量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原来的产业结构。二是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后,其中间产品的供应可以来自国内,也可以来自国外;其最终产品可以在国内销售,也可以在国外销售。这样,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导致国内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改变,从而促使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间接地影响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

2.2.4产业政策

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政策是指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意依据。为了实现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因此而相应变动。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就是通过产业政策来实现的。政府可以对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诸因素进行调整,包括通过政府投资、管制得到措施,通过制定财政、货币等政策,通过立法、协调等手段来调整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本文研究的中国四大区域划分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3.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部各省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省份,而农业是比较效益偏低的产业。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向,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与全国及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西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于东部地区,呈现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迹象,但其第三产业的高比重是工业化不发达所致,是一种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和东部地区不可同日而语。同时西部地区的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缺乏竞争力。除此之外,西部各省区内部的差距也在拉大,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也在强化,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3-1)。

表3-1 西部各省区三次产业构成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地 区第一产业比重(&61477;)第二产业比重(&61477;)第三产业比重(&61477;)人均gdp(元)

内蒙古13.648.637.83

广西21.438.939.710296

重庆12.243.044.812457

四川18.543.737.810546

贵州17.243.039.85787

云南18.742.838.58970

西藏17.527.555.010430

陕西10.853.935.312138

甘肃14.745.839.58757

青海10.951.637.511762

宁夏11.249.239.611847

新疆17.348.034.7150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3.1.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兴农等措施,第一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存在着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兴农措施实施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东西部之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不断增加,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武康平等,)。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为6396.1亿元,高于东北地区的2386.7亿元,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只有东部地区的68.5&6147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16.2&61477;)最高,高出东部地区8.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4.5个百分点(表3-2)。从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人数来看,西部地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职工数为149.4万人,是东部地区的2.17倍,中部地区的2.16倍,东北地区的1.30倍(表3-3)。

表3-2 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较

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

gdp(亿元)128593.143218.039527.119715.2210871.0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9343.36614.16396.12386.724737.0

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61477;)7.315.316.212.111.7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表3-3 底各地区农林牧渔业职工人数比较

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

农林牧渔业职工数(万人)68.769.2149.4114.7402.1

占全部职工人数(%)1.42.75.99.63.6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10666.8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54.8&61477;,为各地区中最高,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只有5924.6亿元;而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8156.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32.9&61477;,为各地区中最低,而其第一产业人均产值为8681.8亿元(表3-4)。

表3-4 底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比较

地 区就业人员数(万人)构成(合计=100)

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东部地区24810.28156.78236.88416.532.933.233.9

中部地区19065.69622.14024.75417.550.521.128.4

西部地区1944810666.82915.85865.454.815.030.2

东北地区4703.82030.51045.91627.443.222.234.6

全 国68027.630476.116223.221326.844.823.83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3.1.2第二产业发展滞后

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17879.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5%,而同期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66798.1亿元,是西部地区的3.7倍,占全国的比重为57.8%。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1499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4.6%,而同期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60561.4亿元,是西部地区的4.0倍,占全国的比重为59.0%(表3-5)。据康晓玲()的测算,西部地区工业贡献率为28.5%,较的30.7%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的工业贡献率则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工业贡献率与东部地区相比,由的8.1个百分点扩大到12.5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这表明尽管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但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于东部且趋于下降,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表3-5 各地区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核算比较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国

绝对数比重(%)绝对数比重(%)绝对数比重(%)绝对数比重(%)总计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28593.155.743218.018.739527.117.119715.28.5210871.0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66798.157.820958.618.117879.615.510010.18.7103162.0

工业增加值

(亿元)60561.459.018135.917.714993.314.68883.78.791310.9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特别是信息产业—it产业),一个是资源型工业和制造工业。一般地,“现代工业”主要包括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这是西部地区的弱项,今后应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其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比较而言,以冶金、石油、煤炭、纺织、机械、航运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发展的重点不是以过去那样的速度扩展规模,而是应调整生产的结构布局,提高增长质量,从外延型发展转向内涵型发展。同时,在这种工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中,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工业关系的重要联接方式,用现代工业的相关手段如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自身的改造和转型,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不是游离于世界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新趋势之外,而是置于这种趋势之中,为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打下基础。

西部地区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资源型工业超前发展,制造型加工业严重滞后。庞智强等()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重工业总产值及从业人员在整个工业中占比很大,两项指标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按照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考核,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这显然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相反这也恰恰暴露出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西部地区各项能源消耗指标普遍高于其它地区,其中以宁夏地区尤为显著,其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4.099吨标准煤,为全国最高,是最低的广东地区的5.32倍;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等价值)5528.2千瓦时,亦为全国最高,相比上升了10.61%,是最低的北京地区的7.02倍;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当量值)8.68吨标准煤,亦最高,是最低的广东地区的8.35倍(表3-6)。未来西部地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要处理好“资源型工业”和“制造工业”的关系,从战略角度看,附着于西部国土之下、地面、地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相对来说几乎是永远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我国可能会在不太久远的将来面临比较严重的资源危机。这就要求从现在起,在工业发展的结构部署中,要及早考虑努力发展再生资源的同时,对现存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一定时期“资源型工业”的增长应受到抑制,工业增长的来源应当更为依赖加工制造业而不是资源采掘业。

从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个数为4289个,占全国的比重为13.0%,只是东部地区的19.8%;工业总产值25340.0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2.2%,是东部地区的18.6%;工业增加值9365.9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9%,是东部地区的27.2%;利润总额2526.8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7.6%,是东部地区的30.5%(表3-7)。

表3-6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指标

地区abc

指标值上升或下降(+/-%)指标值上升或下降(+/-%)指标值上升或下降(+/-%)

东部

地区北京0.760-5.25787.0-5.011.33-10.06

天津1.069-3.981024.1-1.611.33-7.99

河北1.895-3.091515.91.904.19-5.59

上海0.873-3.71964.3-4.151.20-6.00

江苏0.891-3.501221.2-1.921.57-7.32

浙江0.864-3.521247.4-2.061.43-1.90

福建0.907-3.20xx49.8-0.171.37-5.30

山东1.231-3.461069.03.352.02-5.70

广东0.771-2.931172.1-1.951.04-2.96

海南0.905-1.17970.36.363.15-5.56

中部

地区山西2.888-1.972348.43.725.89-3.36

安徽1.171-3.441092.60.892.86-6.96

江西1.023-3.18979.41.362.72-5.84

河南1.340-2.981257.5-1.583.78-5.93

湖北1.462-3.211187.5-1.863.33-4.99

湖南1.352-3.391051.91.552.74-4.38

西部

地区内蒙古2.413-2.501913.111.615.37-5.20

广西1.191-2.501252.00.022.88-7.36

重庆1.371-3.411177.03.952.63-6.34

四川1.498-2.101265.7-0.832.82-3.98

贵州3.188-1.852633.87.045.21-3.15

云南1.708-1.521660.83.503.40-4.31

陕西1.426-3.391364.6-2.872.46-7.09

甘肃2.199-2.612487.0-1.744.59-3.03

青海3.1211.514007.95.423.645.96

宁夏4.099-1.015528.210.618.68-3.19

新疆2.092-1.061232.33.472.91-2.13

东北

地区辽宁1.775-3.201372.6-1.012.92-6.10

吉林1.591-3.32990.9-5.152.80-4.41

黑龙江1.412-3.02965.9-4.222.23-5.91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西部地区不包含西藏;a: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吨标准煤/万元)、b: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等价值)(千瓦时/万元)、c: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当量值)(吨标准煤/万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表3-7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地 区企业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利润总额(亿元)

东部地区2162313628734397.448282.15

中部地区507527982.538713.131845.39

西部地区428925340.019365.932526.81

东北地区194318113.446317.211708.88

全 国32930207723.0158793.7114363.23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单位数6520个,占全国的比重为26.1%,而工业总产值为19940.91亿元,只是全国的20.2%,资产总计30997.65亿元,为全国的22.9%,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7619.25亿元,占比为23.4%,利润总额2032.84亿元,占比为24.0%(表3-8),表明西部地区国有工业企业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

表3-8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地 区企业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资产总计

(亿元)利润总额

(亿元)

东部地区1066246939.2613818.4660557.283759.99

中部地区539818443.686194.3227572.361206.64

西部地区652019940.917619.2530997.652032.84

东北地区238113586.64956.7816026.031485.99

全 国2496198910.4532588.81135153.358485.46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3.1.3第三产业层次偏低

总体而言,西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超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5251.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高于中部地区的36.2%和东北地区的37.1%,低于东部地区的40.8%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9.3%(表3-9),由此判断,当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似乎已经实现高度化,但这并不合常理。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演变首先是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转变,然后才是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二产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也就是非物质产品的丰富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对东部地区而言,其第三产业的高比重是建立在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基础上的。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则是建立在产业结构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基础上的,并非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而是由第二产业比重太低、工业化极不发达所致。从就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865.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30.2&61477;,高于中部地区的28.4&61477;,而东部和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33.9&61477;、34.6&61477;和31.4&61477;,均高于西部地区。

表3-9 各地区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核算比较

地 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人均gdp(元)

东部地区128593.152451.640.827567

中部地区43218.015645.336.212269

西部地区39527.115251.438.610959

东北地区19715.27318.437.118277

全 国210871.082972.039.31608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整理得到。

第三产业的演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其发展层次越来越分明,行业间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在新兴行业中,诸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旅游业、租赁服务、文化中介服务等不断发展,而传统的批零商贸、饮食等行业比重逐渐下降。东部发达地区已向这种趋势演变,但目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第三产业的推动,尤其是非生产业的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为2424.76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15.9&61477;,而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6848.0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1;住宿和餐饮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999.98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6.6&61477;,而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2533.5亿元,只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61477;;批发和零售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2889.91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18.9&61477;,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11201.1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4&61477;;金融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1158.63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7.6&61477;,而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5588.7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61477;;房地产业西部地区的增加值为1376.31亿元,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9.0&61477;,东部地区的增加值为6499.4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61477;(表3-10)。

表3-10 各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及其构成比较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产值

(亿元)在三产中的比重(&614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848.0313.12689.9117.22424.7615.91127.5715.4

批发和零售业11201.1721.42962.4718.92889.9118.91815.9324.8

住宿和餐饮业2533.54.81010.396.5999.986.6416.385.7

金融业5588.7610.7924.055.91158.637.6418.625.7

房地产业6499.4312.41418.839.11376.319.0620.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