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对环境监测定义,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传统的环境监测,如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污染监测,仅仅局限于对单因子的测定与评价,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力度。
1.基本概念
1.1生态环境
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先生对于生态环境一词的解释于文章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应包含污染以及其他各种环境问题,而不应将生态与环境二词分开解释。刘昌明和沈国舫等院士对生态环境一词作如下解释:所谓生态就是与生物关联的关系总称,以群体的形式存在,而环境则属于客体。生态环境诠释的自然环境并不包括所有的环境问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就是环境。
1.2环境监测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指正确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系列现代科技手段,持续性地或者是间断地对三者污染因素实施现场勘测,进而准确判断环境质量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监测的范围呈多方面发展,其中还包括对工业污染源的检测以及生态环境的检测,进而使检测对象由狭隘的污染环境的因子扩展到生态变化和生物的监测,其目的主要是及时、确切、全方位的展现环境质量状况,从而为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和规划等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1.3生态环境监测
由于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存在较多异议,所以本文选取一种观点加以论述。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物监测,其主要功能就是监测与评判大自然和人类变化在生态系统里的相关反应,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以及生态监测。具体说来生态环境监测指运用生命系统和与生命系统存在关联的系统变化作用于监测环境质量和变化的工作中。
1.4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的联系
环境监测作为研究以及检测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科学研究环境的必备手段。生态环境监测则使用各项技术检测手段以及生命系统对自然与人为举止的评判,进而将二者对环境的危害、影响和对应变化规律加以分析总结,从而为环境质量的控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理据。
2.发展历程
2.1国外
环境监测一词首先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提出的,在美国主要是由卫生部门带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土质、水质、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随着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并由其统一指挥监测工作,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国家环保局有力落实其环境监测的主导功能。上世纪初马森等人提出的污水生态系统标志着生态监测的发展;克列门茨将研究指标定位于植物个体和群落作用于农、林、牧业中,积极倡导将高效率检测仪器视为植物这一观点。
2.2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有所发展并且于省市之间创建了环境监测站点,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应以“五化”为目标、数据以“五性”为标准、质量以“五报”为反应形态的具体要求。直至目前,我国已推出四百多项环境准则,包含了土质、水质、大气、噪声、废物等各个领域。
3.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3.1检测的基本原理
3.1.1代表性原理
即将有限的断面和点位代替无限的整体环境情况,其主要反映空间状况;运用有限的采样频率代替可变动的整体环境情况,主要反映时间状况;运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整体环境信息。
3.1.2规范性原理
将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检测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监测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体现。
3.1.3完整性原理
检测过程运用要素与相素以及压力三者混合监测程序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并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3.2检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化学指标;②生态学指标;③环境质量指标;④生物学指标;⑤环境建设指标等。
4.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缘于本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容易缺乏统一有序的监测标准且对于技术规范的制定尚未落实,只是在海洋和农业方面推出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章程制度。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监测地位、作用、性质均无规范性法律法规;②运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不符合监测需求;③无有力财政措施作为平台;④监测队伍缺乏规范性且资质与机制尚处于青涩阶段;⑤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连贯性,监测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
5.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3S技术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是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都在制定新的观测计划,国内北京、上海、重庆、厦门等地都在推进基础数字化工作,推广GPS定位观测,这些计划的实施将为区域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数据。传统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三S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测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最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
生态监测的总体趋势是:三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网络设计趋于一体化,考虑全球生态质量变化,在生态质量评价上逐步从生态质量现状评价转为生态风险评价,以提供早期预警;在信息管理上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逐步认识和掌握。 [科]
【参考文献】
[1]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62-63.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ask,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onitoring index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with China'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earch work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work.
Keywords: ecology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生态定位站进行了大量的生态研究工作,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国内在生态监测指标及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影响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
三、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
四、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五、微观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六、生态监测的特点与任务
(一)、生态监测的任务
加强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的特点综合性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二是: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三是: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七、生态监测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除上述自然指标外,指标体系的选择要根据生态站各自的特点,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干扰方式同时兼顾以下三方面,即人为指标、一般监测指标和应急监测指标。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应当看到,复杂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多样性、可变性,生态监测内容涉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环境质量监测和工业污染源监测。目前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对监测部门显得太多,监测方法不规范,微观和宏观生态监测尚未有机结合,特别是一些指标和方法路线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八、结语
生态监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建设工程监理[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尹常庆.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8.
一、研究方法
1.协调度的计算本文用协调度来衡量城市或者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设城市化集合:X={X1,X2,…,Xi,…,Xm}Xi>0,m是自然数,是描述城市化的特征向量。设生态环境集合:Y={Y1,Y2,…,Yi,…,Yn},Yi>0,n是自然数,是描述城市化的特征向量;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分别为。1,,取值越大越协调;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2≤K≤5。
2.协调发展度协调度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反映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发展水平,即:相同协调度的城市或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高低会有所不同。因此用协调发展度D来度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高低,计算公式为:式中D为协调发展度;T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了两者的整体效益与水平;α和β为待定系数,本文取α=β=0.5。
3.协调发展类型的分类及标准根据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状况划分为10类,按等级分为三类区间,依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数(fX)和(fY)的对比关系也可以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如下表所示。
二、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演进分析
根据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熵值法确定的权重,代入到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的计算公式,求出2000—2012年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的数值。计算过程中,为了消除数据的数量级和量纲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运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设调节系数K=2,计算出吉林省从2000—2012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并据此确定协调发展类型。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指数快速提升。生态环境指数波动较大,先下降后上升。2000—2012年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逐年提高,协调发展类型经历了严重失调衰退、中度失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共8个发展阶段。2000—2002年为失调衰退阶段这个时期是研究时段内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都较低,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内部关系中,生态环境保护相对超前,而城市化的发展相对滞后。
2002—2005为过渡调和阶段这个时段内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但是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对生态环境破坏及资源的利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这个时段城市化的发展仍滞后于生态环境的发展。2006—2012为协调发展阶段这个时段内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加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二者间走向协调发展阶段。2010—2012年二者协调发展处于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的发展阶段,并且城市化发展水平超前,而生态环境保护相对滞后。
三、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消纳地;监管
发展畜牧业可以丰富人们餐桌,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保障了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但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平衡发展,如无序地发展养猪业,也会给社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问题。如何规范发展养猪业,是目前相关监管部门、生猪养殖户必须面对并认真做好的问题。
1树立养殖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可通过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宣传,如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养殖行业相关文件资料学习培训等,提高养殖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建设养殖场前应对养殖户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并应取得相应的证书。
2提高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准入门槛
2.1专业知识
养殖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管理人应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污染物处理、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知识)。
2.2场址选择
既要符合生猪生产疫病防控和利于生猪生产与管理人员生活方便的要求,也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符合当地政府的养殖规划要求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要求。
2.3设施设备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三条作出了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且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或建设配套其它有利于现代化污染物处理的设施。
2.4措施方案
养殖企业要有明确的可行性的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方案、无害化处理产物最终去向,可作为生产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依据。
2.5消纳地
有足够便于无害化处理产物消纳的消纳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明确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导向就是通过“种养结合”、“就地就近”、“还田”等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明确了还田利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做到无害化,二是不过量。3强化科技研发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科技工作人员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相关科技的研究,提供实用、低运作成本、可持续运作、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且养殖废弃物处理后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态养殖模式,如“猪-沼-牧草-牛(羊)-肥料”模式、“猪-牧草-牛(羊)-肥料”模式、“猪-沼-果树(林木)”模式、“猪-沼-牧草-猪”模式及养殖户因地制宜自己设计的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模式等,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解决养殖污染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科学依据,同时政府审批部门要对养殖户提出的污染物处理方案进行具体的科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终身负责。政府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污染物处理方案进行认真监管,要把责任具体化。
4配备全方位的监管设施
为了更好、全方位地对养殖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管,特别是在现代规模养殖场所为了减少人员往来、避免造成疫病传播又得保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对养殖废弃物的去向监管到位,养殖场应配备好便于监管部门对生产中产生的养殖废弃物进行实时、全方位网络远程监管的设施设备,并对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负责。同时,养殖场所也得有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管的条件。
5养殖企业要有详细准确的废弃物处理方案
养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生产规模,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产模式,选择适合本场养殖废弃物处理具体的方法、流程、去向,消纳地如何对污染物进行消纳等。总的原则是,不管用何种方式处置废弃物,最终都得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发生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不得在养殖场周边及养殖废弃物处置地下游出现因无害化处理产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
6规模场建设均应进行相关专家现场考察论证
规模养殖场建设之前均应经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农学、兽医、环保、水利等专业)、环保风险评估,对业主的整个养殖生产方案(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案、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方案)作出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负责。同时对相关设备设施建设进行验收,特别是对养殖废弃物远程监管设施建设也得进行同步验收。
7结论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途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A
一、北京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北京市一直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从城市绿化建设、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固体废弃物处理、城市交通体系、等方面 运用综合手段,建设北京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就要将城市的生态建设、环境绿化放到首位,在北京市在城 市绿地建设、城市园林建设方面都做了很多突出贡献。人均绿地面积由 2006年的39.96平方米/人增长到 2011年的 53 平方米/人,与 2006年相比增长了 32%。公共绿地面积由 2006年的11365公顷增长到2011年的 19020 公顷,增长率达到了67.3% 。 在能源方面,加大重点领域的节能,充分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提升技术进步对高耗能产业的节能减排的作用,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建筑节能,创新完善政策机制,全市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下降4.04%。在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北京市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开发总量从2006年的60万吨标准煤增长到 2011年的 223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幅达到 30.1%。从各种新能源所占比例来看,太阳能利用总量约为98万吨标煤,约占总量的43.9%;生物质能36万吨标煤,约占 16.1%;风能8万吨标煤,约占3.6%;地热能78万吨标煤,约占35.1%;小水电3万吨标煤,约占1.3%。
总体来看,北京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与 2005 年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无论从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的政策与措施都已经开始逐渐成效。一个城市的生 态建设都是跟随其经济发展水平而发展的。北京市在近十年间,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功能明确,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与支持。
二、北京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不足
虽然北京市已经针对目前的经济水平、发展状况、 城市定位等因素,做出了很多相应的改进,但是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北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等问题,也绝不是一朝一夕、 一两个政策能够解决的。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花大力气改善。
(一)城市规划不合理、发展过程矛盾凸显
北京城市布局基本沿袭了老北京城的框架。在近30 年的快速的城市建设中,忽略了城市经济、商圈等功能区域与居民住宅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的平衡。在集中的超大规模社区中,并没有与企业、商业相结合。造成居住区相对独立, 不能解决居民的就近就业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弊病。比如,上世 纪八九十年代,对于南城的开发主要针对住宅区和工厂,并没有商业性质的布 局。到目前来看,南城仍然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商圈。还有天通苑、回龙观 这类的超大型社区,提供的就业机会大部分是较为低端的生活服务类岗位,为 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居民的就业需求,就必须要到城市中心区域工作。这就产生 了一个交通上的现象,每天早上人流从城市的四周向城市中心区流动,晚上又 从中心区回到城市的四周。不仅造成了非常拥堵的城市早晚高峰,环境的污染、 而且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大量人口对于这些大型的居住区所在的区县的经济增长 贡献率极低,加剧了区县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能源再循环利用体系不完善
目前北京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以污水处理为例,截止到 2011年北京市的污 水处理厂已经达到 60 座,日处理能力总量达到 337.3 万吨/日。目前,绝大部 门的污水处理厂仅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并没有将污水中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第一,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处置简单,对环境影响也很大。目前污泥主要送 到郊区填埋、堆肥,但是无论堆肥和填埋,都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虽然堆肥 可以为农业和园林提供非常丰富的有机肥,但是北京市的污泥产生量大,受到 堆肥产能和销售渠道的限制,并不能将污泥资源化利用达到最佳,目前整体缺乏对污泥的综合利用。第二,通常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都具有很高的温度,并非自然界中的水体温度。通常污水处理厂仅能解决净化的问题,而不能对水体中的热能加以利用。高于正常水体的被净化的污水排放到自然河道和景观回用时,都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导致河湖水温升高,水体中的生物死亡或者植物生长异常。例如,北京有一些河湖,冬天并不能结冰,正是因为排放到自然界的水虽然满足排污标准,但是还是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水平较低
北京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已经超过十个年头,但是到目前为止进展非常缓慢。 但是分类垃圾桶进入社区已经多年,垃圾分类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2011年才 真正开始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的在社区的试点工作。总体来看,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第一,缺乏官方的宣传、指导以及相关政策、实施方法等。第二,拾荒人通常会将垃圾中回收价值较高的部分捡走,造成已分拣的垃圾再次混合。第三,受到目前垃圾处理能力的制约,垃圾分类后也并非分类处置,而是混合后进行填埋。这种处理方式也降低了居民将垃圾分类的意愿。
三、北京生态城市建设体系分析与建议
(一)制定经济发展与居住环境优化相协调的城市规划
经济中心已经 明确的从北京市城市定位中移去,那么未来的城市规划应更多考虑“宜居城市” 这一主题。未来北京市城市建设的一个方向就是经济发展与居住环境优化相协调。城市规划从来都离不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城市建设 提供经济支持,而且直接指导了城市的格局不同。综合考虑北京市目前的经济 中心、商业中心与居住区域在城市格局中的分配。在城区规划中,充分考虑已 有的居住区域附近的商业中心设置,利用旧城改造等建设项目平衡北京市区内 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通过轨道交通将北京的新城与目前已有的经济、商业中心相串联,带动北 京新城的发展。另外,积极在新城附近积极考虑配套产业格局、配套设施等, 以带动新城经济自身的发展,而不仅仅将新城建为一座“睡城”。
(二)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可持续能源利用可以分为两个体系来看,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和日常生活舒 适度、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对能源获取方式 的转变—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瑞典的哈马碧生态城就是将水资源中的能源充分提取并通过合理分解于城 市的能源供应的成功案例。哈马碧生态城中的污水首先作为区域供热与供冷的冷热源,提取其中超出正常水体温度部分的热能,对水质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影响而且可以将污水中的余热加以利用。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污水从被净化,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或者为污水处理设备运营提供能源,产生的污泥通过 干燥制成泥饼,焚烧发电。这样以来,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但净化了污水,而 且还将其产生的废物资源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废弃物,成为了电力生产部 门的原材料,及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又可以提高资源化效率,使能源在污水处理厂、电力部门之间流转。
(三)提高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水平
目前北京市的垃圾资源化率非常低,大部分生活垃圾用于填埋,不仅浪费 土地资源、而且渗液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巨大的。建议通过焚烧发电和厌氧发酵 产生沼气等方式,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减少垃圾填埋比例。在瑞典 99%的生活 垃圾都用于焚烧发电或者制沼气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仅有不到 1%的垃圾被填 埋。可见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垃圾焚烧对环境较小而且对二恶英的控制也非 常好,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大小周边居民的顾虑,瑞典有的城市将垃圾 焚烧厂房设在政府办公楼的附近,以向居民证实垃圾焚烧的无害性。并且目前 市政垃圾经过发酵产生沼气也已成为一种普遍成熟的技术,经过提纯的沼气可 以为交通工具提供车载能源。
总之,北京市作为一个资源能源相对短缺的城市,北京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在打造 “人文、科技、绿色”的首都名片过程中,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注重环境治理与保护,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狠抓大气治理工作,推动生态修复工 程,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和环保产业,积极利用 新能源与清洁技术,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再生水 利用水平。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提倡科学发展,北京的城市建设才能长期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程梅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随着市区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作为穿越市区的唯一水系—乌鲁木齐河,无疑是本市一项独特而宝贵的资源。在保证下游地区供水、灌溉防洪等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河道两岸的滩涂於地,改造主河道,开凿支道,改变原有的渠道骨架,扩大的人工湖面,使其尽可能多的在市区环绕流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水流所到之处,可植树造林,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由此,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对乌鲁木齐河珠江路段(风华园)进行了工程试点改造。本次试点改造相当成功,得到了市民及各界的好评。乌河改造工程南起乌拉泊水库分水闸北至东西渠分岔口(大寨闸),全长7537m,本次改造设计过水流量约25m3/s,它是乌河进城市的首段;东渠自大寨闸起,止于展览馆路,全长9313.8m,本次设计流量10m3/s;西渠自大寨闸起,止于展览馆,全长8410.6m,本次设计流量15m3/s;中渠自展览馆附近东西渠汇合点到迎宾路,全长8531.5m,维持现输水流量14m3/s;西北渠是乌河东渠末端分出的一条南北向支渠,它起始
于友好路西北渠管理处,终止于河南东路以北的铁路桥,全长约13547.9m,维持现过水流量约2.5m3/s。
2乌鲁木齐河改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概述
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内陆干旱地区,市区三面均为荒山,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城市。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乌鲁木齐绿地覆盖率指标低于其他全国大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绿地及荒山绿化的力度,绿化面积有了较大提高,但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2.2乌鲁木齐河改造的原则
乌河现状每年向下游放水约6000~7000×104m3左右,但水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和利用,其原因主要是给水时间极不均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本次改造把创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景观与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相结合,使水资源在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结合乌鲁木齐市防洪总体规划,在保证其下游灌溉、防洪、供水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渠道两岸的余地扩大乌河的水网作用,改善城市生态水环境景观。2)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并与即将实施的“引额济乌”供水工程规划相结合,利用局部扩大或延伸的水面形成绿核、绿心、绿楔与城市园林绿化相协调,让城市有了滨水之感,周边的空气湿润起来,沿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健全我市全面而旺盛的绿色大动脉。3)结合城市环境建设的现状和规划,沿环城的水系和绿地设计有特色的景点,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根据不同的地势特点,可在渠上建造不同建筑,如在渠面较窄的地方建造绿林、雕像、石碑、石刻,在渠流经人多的地方应建造新疆特色美食馆和民族歌舞基地等。充分考虑枯水期和冬季乌河景观问题,延长乌河系列景观的观赏期,使其成为我市的形象工程。
2.3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效果
乌鲁木齐河改造工程针对不同地段,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渠道两侧可利用的15~50m范围进行了生态景观建设。同时水体两侧的绿地中多种乔灌木,形成富有季节变化的绿地层次,尤其多种常绿乔木,丰富冬季的景观效果。1)大寨闸段水系改造,增设了5万m2的人工湖面和12万m2的绿化面积,形成了局域水网和水循环圈,不仅为改善城区的小气候提供支撑,还为城区的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2)珠江路的风华园,在剖面布置上以梯形渠、梯形复式断面小跌水渠、陡坡渠、多级大跌水渠等各种形式相连,通过设置缓流池、小跌水、大跌水段等工程设施减缓渠道底坡,使水流变缓、降低流速、增加水深,改善水景,缓流池及大跌水等工程措施本身也可形成人工湖、瀑布和水帘等水面景观,丰富水量内涵。3)苏州路的和平园和和新医路的协和园,在平面布置上宽窄相间,湖渠相联,有条件的渠段,断面尽量扩大,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分别达到0.5万m2和0.3万m2;同时增加绿化面积1.4万m2和0.5万m2;此外还增设了各类园林小品及构筑物,提高了城市生活品质,改善了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使其成为乌河风光带的亮点。4)奇台路至西公园段改造后总水面面积1.8万m2,绿化总面积0.4万m2。通过对现有渠道的扩宽,驳岸线的改造,营造简约明快的亲水空间,设置亲水设施,满足了人们观水、亲水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渠道在非供水季节及枯水期的景观处理,效仿自然做出各种造型,使之在有水时更生动、无水时也自成一景。
2.4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环境效益
首先,乌河改造的实施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自然生态效益,若按照《乌鲁木齐河改造专项规划》实际完成后,乌鲁木齐河总水面面积约276hm2,控制绿地415hm2。其次,改造后开辟了大量的滨水活动空间,滨水景观的塑造延续了城市文脉、并与民风民俗、警世教育、科技宣传结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价值。
3乌鲁木齐河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1乌鲁木齐河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1)城市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程度、开放意识和管理水平的窗口。2)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无序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功近利,大量水面被侵蚀。使原本老化的渠道破损严重,过水断面严重不足,效益逐年递减。因此,无论从绿化城市形象,美化首府景观,还是缩短乌市与先进城市的差距等方面考虑,改造乌鲁木齐河确是十分必要的。3)乌河改造实施后,环城水网在市区内形成多处景观,可以作为新疆面向全国展示其改革开放成果、风俗风貌的窗口,也体现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同时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达到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可推动城市生态化的发展,又必将带动城市文明的进程。
3.2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社会效益
乌河改造后从社会效益来讲,不仅能有效完成城市的分洪任务,而且能有效的疏导、储存分洪时多余的水,使乌河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遍布于城市南北的水网贯穿商住区,其两岸景色怡人,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滨水空间,这些空间因其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种种特点成为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性。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乌河沿线上所塑造的重要景观节点成为城市对外展示其形象的重要窗口,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并将拉动城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3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3.3.1防洪效益乌市的水源地和几个大型水库皆处在城市的上方,乌河既是一条重要的输水通道,也是一条重要的泄洪通道,对城市的防洪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乌河穿过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如果有洪水突降,水流不畅,给整个城市带来的各项损失,少则几亿元,多则无法估量。
3.3.2绿化灌溉效益由于乌河水网系统设置的不够完善,用于绿化灌溉的水利用率太低,平均约700万m3/a,约占乌河总水量的1/10~1/12,大多数水通过主干渠进入猛进水库和北郊农田。在2005年“引额济乌”工程建成以后,因此而节余的农田灌溉用水将主要用于乌市的绿化灌溉,从而降低自来水绿化灌溉的比例,形成一项可观的经济收益。
3.3.3水产养殖业效益利用乌河上的蓄水点和人工湖,可以适当开展水产养殖,并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如今大寨闸段已成为钓鱼爱好者休闲的好去处。
3.3.4地价升值效益工程建成后,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必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可带动地价的攀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3.5增加旅游效益工程实施后,沿渠可以修建各类大型公园、游乐设施、绿地等休闲场所,提供市民娱乐休闲,带动周边商业区的发展,带来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
4结论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影响,恢复措施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urban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d causes soil erosion, and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water resources, etc.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water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can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ly "the idea of optim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source, science the re alignment of river courses ecology.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 construction, influence, recover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和城市占地成倍增加,使得城市规模越来愈大,随之供水紧缺,水质遭到污染,水资源问题层出不穷。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日益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水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得到人们的重视。
2 城市建设中水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2.1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
在城市建设中,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和开矿、修路等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严重破坏,的土壤在自然力如风力、水力等作用下,水土流失量远远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最终使土质层消失,留下暴露的岩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性,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壤硬石化、沙化,不仅导致群众生活条件下降,更严重阻碍了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加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城市人口的生命安全。因为水土能涵养水源,削减小流域洪峰,增加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径流,还能减少泥沙入河。即使长期遭到大雨时,水土对下游洪峰有益影响不大,但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2.2水质污染严重
在城市化过程中,成倍增加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源,一旦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水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使得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水质污染,水体污染给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受到严重污染的水资源不符合人体需要的水质标准,从而加剧水资源紧缺程度。而且受污染的水资源中含有大量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微生物,一旦这些微生物随着自然循环进入生物体类和人体内,都危害着各类生物体和人类的生命活动。据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饮用水近一半不安全,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当然水中的污染物也会随着水的全球循环进入其他圈层,如大气圈、土壤圈,使得这些圈层也同样受到污染。纵观城市建设过程,其对水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破坏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过去在城区内总会有几条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上水草丛生,如今这种景象完全被浑浊发臭的河水和蓝藻泛滥的水面所代替,在这种河水中,鱼、虾等生物早已绝迹,水中浮游生物也大量死亡,严重破坏生物食物链的结构,导致水中生物群落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涉水生物死亡甚至灭绝。因此在看到城市快速建设所带来有利面的同时,全国水污染造成的经济、环境损失也不能忽视。
2.3水资源紧缺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没有哪种生物可以离开水而生活。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屡次出现人与水面争土地现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水面、湿地、河道、滩地往往都无法摆脱被人们随意倾倒垃圾、被企业随意排放污染物的宿命,从而逐渐造成河道堵塞、缩窄,这往往成为河道被填没或改造的理由,在那些曾经的水面、滩地上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乐土,使得水源面积大大减小。过去作为城市主要供水源的地下水,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大,遭到过度开采,也逐渐从丰沛走向枯竭。虽然人们已认识到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但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日趋严重,人们对水资源紧缺的认识,从思想和行为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3城市建设中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在城市建设中,人们往往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珍贵的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为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从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城市建设
城市建筑物,是城市人工生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导致水生态环境趋于脆弱的关键因素。城市建筑物与周围的水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和谐导致一些灾害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时,应当把建筑物和水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以水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来协调城市建筑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水生态环境与城市建筑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协调规划城市建筑及水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生产力、保持生命力支持系统的战略举措,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为。
3.2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优化管理水资源
为使水生态系统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并保持动态平衡,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对水资源的利用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旦对水资源的开发超过其本身所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将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对城市区域内的河流进行水体保护、开发利用、防洪分析。相关部门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状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河流的水体保护、开发利用、防洪标准。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既要给洪水出路,又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并尽可能使洪水资源化。其次,对枯水季的河流进行水资源分配计算,确定水资源开发的极限值,以满足河流系统的生态用水,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
3.3治理水体污染源头
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三大水生态问题:水体污染、洪涝和干旱,且其中水体污染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治理城市水污染,应从治理污染源入手。工业废水是最主要城市水污染源,相关部门应设定排放标准,并严格把关。其次是合理布局水处理设施及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在城市工业建设中,应注重河流流量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尾水排放呈现最优化的方式。并优先采用生态处理方法,把废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降至最低。第三是建立健全“水权”制度,规范用水、排水的法律责任。
3.4科学整治河道生态化
科学整治城市河道,不仅能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休闲所需的水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时也能强化河道在防洪排涝,城市水环境整体调节方面的作用,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顺应河道自然地势,抓好防涝泄洪。在城市生态化河道的整治与规划过程中,本着人水和谐的原则,应注重顺应河道自然的地势特点和自身的合理性,禁止人为地随意改变河流去向,阻塞河道。同时对河道进行清理淤泥,除黑除臭等工作,保持河道畅通,减少洪水的破坏性和突发性;第二,建设生态堤岸,设立亲水设施,严把材料关。为了让人们能更多的接触水体,需要建立人工型生态堤岸,在堤岸选材上,要尽量使用自然材料,避免水体的二次污染。建设的生态堤岸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水道的自我修复能力;第三,理顺机制,落实职责,坚持长效,细化管理。建立和健全市区河道管理机制,对其管理责任进行细分和调整,并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城市建筑、交通、景观、人文、环境等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求当今的城市建设不仅要体现科技的进步,还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水生态环境,达到人们生理心理需求和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国明,王贺,杨帆. 浅谈生态化河道的整治与规划[J].民营科技,2011(04).
[2] 董建伟. 对生态城市规划及管理中水生态修复问题的探讨[J].吉林水力,2006(01).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各自发展的特点,根据数据的易得性、连续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二者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见表1),数据摘自2005—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二)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互相作用耦合模型④,即:
,上式中,C 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度,C ∈[0,1]。a为生态环境综合指标,b为旅游经济综合指标。C 值越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联系越小,趋向于向无序混乱方向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 C值越大,系统之间相关联系越大,趋向于向有序良性方向发展。但是,为了更精确的反应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借鉴相应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协调发展度D,进行实证分析,见下式。
, T=ma+mb
上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是耦合度,T是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m和n是待定系数,经讨论,我们将m,n均取值为0.5。为了方便判定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本文特引用协调发展度级别及划分标准如表2⑥。(以T代表旅游经济系统,E代表生态环境系统)
二、结果分析
由计算可得2005—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指数a、b及耦合协调度D,划分标准如下:在D值为0.1—0.19时为严重失调衰退类;在0.2—0.29时为中度失调衰退类,在0.3—0.39时为轻度失调衰退类,在0.4—0.49时为濒临失调衰退类,各分三种情况:①a>b为T损益型;②a=b为T和E共损型;③a<b为E损益型。在D值为0.5—0.59时为勉强协调发展类,在0.6—0.69时为初级协调发展类,在0.7—0.79时中级协调发展类,在0.8—0.89时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在0.9—1.0时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各分三种情况:①a>b为T滞后型;②a=b为T和E同步型;③a<b为E滞后型。
下文对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关系的具体分析。
(一)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
从旅游方面看: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经济评价指数 b由2005年的 0.04上升到 2010年的 0.60,旅游经济的 5项指标中,都实现了正增长,国际旅游人数由最初的331145人增长到1065261人,年均增长率为36.95% ; 国际旅游收入由 10008.9万美元增长到36844万美元; 新疆的旅游社总数由378个上升到462个。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良好,同时旅游业的基础产业发展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新疆旅游在2005—2010六年的发展中发生过两次重大衰退,分别由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09年新疆的“七五”事件所引发。 说明危机事件对旅游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其发展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但是, 由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较大,旅游经济的恢复力很强。从2010年旅游经济评价指数b的快速反弹可以看出,“七五”解决后, 旅游经济又呈现一个增长势头。同时,我们还须清醒的认识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来说是把双刃剑,利用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以旅游为时尚引领的新型经济, 但是, 如果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则会适得其反, 环境的破坏必然会造成相应程度的经济损失。
从生态环境方面看:新疆生态环境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境综合发展指数a由2005年的0.38增长到2010年的0.59。但是,2006年,2008年,2010年这三年有所下降。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容,能耗的增加,环境治理设施投入的不足,使得我区城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指标的排放较前一年有所增加。但是政府做出的一些实质性措施明显的改善了新疆的环境质量。例如:乌鲁木齐的“蓝天计划”让乌鲁木齐拥有更多的晴天天数;新疆跨国界河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进一步强调了河流保护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新疆环保和交通部门联手,杜绝公路施工破坏生态能更好的防止人为破坏生态行为的发生;学习贯彻十精神,为做好我区排污费征收工作等环保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由表2可知, 2005—2010年D由中度失调晋升为勉强协调, 同时C的持续上升说明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有密切的耦合互动关系,两大系统趋向于向良性状态发展。由于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各自发展水平等级lunwen.1kejiAN.com的不同, 可将每个耦合协调度类别再分为 3 种类型:a< b, E滞后型;a= b, T与E同步型; a> b,T滞后型。由表2可以看出, 新疆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出现转变, 大致分为 3个阶段:( 2005—2006年)中度失调衰退类经济损益型, T滞后;( 2007—2009 年) 轻度失调衰退类经济损益型,T滞后;2010年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E滞后。说明早期新疆经济落后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大,相比较而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很少。但从2009年开始,新疆旅游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提高,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对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破坏,导致环境的滞后。
三、结论与讨论
2005—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08—2009年有所下降,耦合协调等级由2005年的中等失调到2010年的勉强协调。这说明新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呈良性的正向发展。取得此进步,源于新疆对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要想做到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因地制宜”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殊环境规划。在设计旅游产品时,突破传统的旅游产品观念,设计体验型旅游产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机理, 二者主要存在两种基础作用:一是生态环境承载并约束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是旅游经济促进并胁迫生态环境的建设。就新疆的实际情况看, 二者的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 旅游资源的开发通常会改变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 从空间和时间上来看地区的环境也需要适应旅游发展差异而不断调整, 使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发挥最大效益。这就是旅游发展胁迫地区环境时空格局的调整。新疆的实际情况反映出, 我们现阶段应加强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协同效应, 才能使得旅游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修复—再改变—再修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①宋进喜,王伯铎,李怀恩. 西安市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及环境整治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6):683—686
②崔峰.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64—69
③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25(1):84—87
④庞闻,马耀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6):2—3
⑤余华银,李超,黄萍.熵值法在EXCEL中的VBA实现[J].统计教育,2004,(3):12—13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改善;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建设
1、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增加,既美化了环境,也增加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地方,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绿色植物,给人们的心情带来愉悦,也带来了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引来各种小动物,给城市增添一份生趣。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也会更加努力,为以后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绿色植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净化空气、改良和巩固土壤、保护水源,如果只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需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可能得不偿失。
2、林业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建设现状
园林绿化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主要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其中有关自然科学方面主要包括风景园林学、植物学以及园艺学等,而社会科学方面主要包括心理学、美学以及林业生态工程学等。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园林绿化工程科技含量不高,对技术要求^低,但是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的变化,园林绿化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距离经济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人们不惜以破坏林业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例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其林业生态环境水平不容乐观,在短时间内单纯依赖自然恢复力来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环境难度较大,因此这些年,各地区都意识到了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作为林业生态环境的管理者没有做好宣传工作,甚至对居民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置若罔闻;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大,对一些污染较为研究的企业主要以罚款为主,治标不治本。
3、探究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发展
3.1运用科学技术,提升林业及园林绿化生态发展质量效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林业及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在今后林业和园林绿化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大对科学技术应用力度。首先,坚持分类经营,结合区域情况选择适宜种植作物,以产业经济区或者是经济带的经营方式对商品行人工产业林进行管理,而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大对一些科技型、创新性产业林企业的投入力度,延长产业链,为林业朝经济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及园林绿化工程
生态功能发挥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及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坚持生态建设的基本理念,创造创新林业及园林绿化工程功能,为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随着我国现代林业和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核心。例如:我国多个地区城市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一些地区冬季雾霾情况已经超出控制范围,即使是限产限行也无法解决,因此在今后今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以生态经济建设角度出发,加大对林业生态及园林生态经济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林业和园林工程生态、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另外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可以植入绿色城市规划的理念,构建生态绿地环境系统,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具备层次性、生态化的园林工程,达到“自然―植物―人”三相合一的一种生态网络系统。
3.3 打造园林绿化工程,改善林业生态环境
园林工程是一个综合系统性工程,它包括多种多样的公园、绿地等,但是无论是何种功能的公园或者是绿地工程,它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自然生态水平。基于此,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工作的过程中,各地区应当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扩大园林绿地的发展范围,使其满足城市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城市中心加大园林绿地工程的建设力度,积极改善中心地带林业生态环境,同时在城市边缘地带也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建设公园、绿地、生态林等工程。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使用材料应当以植物为主,尤其是对一些常绿高大乔木等应当扩大其种植面积,而结构方面应当以复层为主,避免大范围都是硬质铺装或者是单纯的草坪,已在保证林业生态工程绿化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符合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要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态势,对环节当下雾霾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样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添光添彩。但是部分地区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林业生态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还完善,对此应当加大重视力度。
结束语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打造和改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保证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达到最终目标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把握现在,努力整治环境问题,大力发展环保绿色产业,从思想上、文化上,加强环保意识,配以法律法规执行实施相关政策,为建设美好的家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邵文超.加快林业生态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5,(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