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地震灾害有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灾害有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震灾害有特点

第1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关键词:灾情信息;分类编码;互联网;鲁甸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664-09

0 引言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灾区的破坏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次生灾害等,这些信息通称为灾情信息。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已日益普及,互联网以其时效性高、互动性强、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艳,李文学,2011)。当地震发生后,大量信息会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来自互联网的灾情信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徐敬海等,2010)。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编码规则和结构,如何将这些多源复杂、离散异构的互联网灾情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存储,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服务,已成为应急信息服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基于网络的地震灾情信息特点

通过对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5个特点:

(1)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由于互联网传播内容的自由度高,使得互联网所蕴涵的地震灾情信息内容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灾情信息内容涉及面多而广泛,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应急响应、救灾情况等信息与灾情信息并存。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增加灾情信息真实性辨别的难度,网络地震灾情信息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2)表达方式的随意性。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表达形式较为口头化和随意化。由于灾情信息上报者主要是灾区当地政府部门、媒体、民众等,他们大多不是地震行业从事者,也没经过专业化培训,对科学规范标准的地震破坏、地震烈度等表达方式不熟悉,并且信息上报者文化、性别、年龄、所从事行业各有差异,上报的灾情信息表达方式参差不齐,最终呈现在互联网中的灾情信息表达形式多样随意性较大。

(3)传播载体的多样性。互联网中地震灾情信息的传播载体兼具文本、表格、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模式。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下,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已不局限于图文方式,在地震发生后各种文字、图形、音视频等多媒体灾情信息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

(4)传播速度的及时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具有快捷方便的特性。建立在互联网中传播的所有灾情信息都是数字化的,其生成过程和传播速度都较快。不同的信息形式可以方便地互相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文、表格、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化的信息生动、形象,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真实性。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全方位的反复传播,使人们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影响。

(5)影响效果的交互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传播的方式已不再是单向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可以在收到灾情信息后,及时反馈自己感知或掌握的信息,并可与许多人在网络上相互交流和互动,这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各式各样,由于个人感知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导致信息在交互传递中发生偏差,真假难辨。

2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

2.1 分类目的

对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目标是实现从多源异构和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摘取受灾程度信息,快速形成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图,以便尽快采取合理的地震应急决策和救援力量部署。根据互联网灾情信息多源异构、离散复杂的特点,按照设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不同网络渠道上基于不同方法获得的灾情信息进行科学分类,解决灾情信息的界定问题,如哪些属于地震灾情信息;哪些是地震后出现频度最高、出现最及时、对评估受灾范围和程度最有效的灾情信息。通过分类,将这些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本文所研究的灾情信息分类就是要在标准规范和市井大众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把市井大众的互联网灾情信息最终转为标准规范的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

2.2 分类原则与方法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随意的特点,其信息分类既要遵循《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2002),也要兼顾灵活性和实用性。根据地震灾情信息的复杂特征和标准体系研究的特征,要求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既要有系统性、确定性特征,又要有可扩充性的特点。因此分类按下列原则进行(白仙富等,2010):①实用性原则:分类的主旨是为地震灾情会商服务,这些信息要能为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快速圈定服务;②习惯性原则:考虑灾情信息分类不是针对专业、行业化的信息分类,面对的是多源异构、不规范、不专业的信息,是针对习惯的、日常的、大众的信息分类,为了分类结果与信息来源的高度匹配,分类时特别考虑这些信息在日常使用或出现的习惯性;③精简性原则:同一类灾情信息从逻辑上可能涵盖无数条下一个层级的信息,在分类时从使用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灾情这一关键指标,而且是地震发生后在不同层面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信息;④兼容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内已有地震信息或者其他相关信息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⑤可扩展性原则:互联网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传播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等特点,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及新需求的分类保留扩展能力。分类方法参考以往研究对灾情信息的分类情况,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采用最基本、最常用的线分类方法(刘植婷,2004),按选定对象(关键词)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将其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

2.3 分类结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为震感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房屋破坏信息、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包括电力、通信、交通、供排水、水利工程、燃气、输油系统)、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其他次生灾害信息(苏桂武等,2003)共6个大类。

震感信息是指地震发生时人的直观感受和看到的器物反映,不同烈度区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明显震感、头晕、惊醒、惊慌、摇晃、颠簸、抛起、摔倒等这些感觉;同样,在不同的地震下器物反应也不一样,比如悬挂物摆动、门窗作响、器皿翻落、铁轨弯曲等。

人员伤亡信息是指因地震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信息,包括死亡、失踪、重伤和轻伤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是最为关注的灾情信息,也是地震发生后来源最多、流传最广的信息。

房屋破坏信息是地震造成的不同使用类型的房屋的破坏信息。地震后从不同渠道得到房屋破坏信息主要为民房、学校、医院、其他公房、厂房、寺庙、棚圈等破坏信息。

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利工程、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等破坏信息。

地震地质灾害信息是由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或灾害链信息,最为常见的有滑坡、崩塌、滚石、落石、塌方、堰塞湖、喷砂冒水、地裂、塌陷等,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往往把崩塌、滚石也都归并到滑坡中。

其他次生灾害信息是指地震引起的非地质类的次生灾害,比如水灾、火灾、毒气、爆炸、放射性污染等。但是,这一类信息往往和地震烈度没有很明显的关联关系,但作为灾情信息分类的完整性和灾情信息的特征看,这些灾情信息也是来源比较多、传播比较远、影响比较大的对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的判断也有辅助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如表1所示。

3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编码

3.1 编码目的

针对互联网中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分散异构、交互兼容的特点,编码的目的是利用通俗简单的字符串和数据描述语言表来代替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灾情信息编码机制,实现灾情信息的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管理(曹彦波等,2010),为计算机系统实现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在地震应急响应中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灾情汇集、处理、分析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聂高众等,2012),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3.2 编码原则

在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方便计算机存储、查询和使用,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的目的,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关键词和程度词进行分析与规范,制定出适合实际应用的互联网灾情信息编码规则,本文按下列原则进行编码:①唯一性: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体系中,每一条灾情信息仅对应一个代码,编码所表示的对象或对象集合必须具有唯一性(马晓萍等,2002);②合理性: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结构要与其分类体系相适应;③实用性:设计的代码要尽可能地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有助记忆,易识别,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和使用;④灵活性:编码要具有灵活性,当新增或删除一个分类的编码时,不应影响整体的编码体系;⑤可扩展性:编码结构要具有可扩充性,结合地震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的特点,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的编码留有余地,保证其扩展能力。

3.3 编码方法

利用层次码编码方式设计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代码由类别码和描述码共同组成。类别码表示地震灾情信息的类别标识,类别码有大类码和小类码之分,用于唯一地标识受地震影响的元素类别;描述码是对某类物体受灾情况进行描述,反映了受影响的元素的破坏程度(郑向向,帅向华,2012)。

3.4 编码结构

灾情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位是大类码,它表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大类,如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第二位是小类码,代表了遭受破坏的某一大类下面的小类,如房屋破坏下的民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等不同行业房屋的破坏情况;第三位是描述码,描述受到地震影响物体的破坏程度。

在灾情编码中,类别码由大类码和小类码组成,类别码代表对应的灾情类别,为两位字母,第一位为大类码,第二位为小类码,如仅有一类,则小类码用a表示;描述码代表物体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由一位数字组成。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如表2所示。

4 实际应用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我们依托云南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利用灾情信息收集平台,快速在网络上收集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灾情信息,共计收到各类灾情信息309条,其中震感信息17条、人员伤亡信息119条、房屋破坏信息68条、生命线工程破坏66条、地质灾害35条、其他灾害信息4条。将收集到的灾情按照本文提出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进行分类编码。根据每一条灾情的关键词和受灾程度,按照上述分类体系中每类灾情信息的5种受灾程度,用编码结构中的1~5表示,其中1代表一般灾区、2代表轻灾区、3代表中等灾区、4代表重灾区、5代表极重灾区,大致对应地震烈度的Ⅵ、Ⅶ、Ⅷ、Ⅸ、Ⅹ度。结合灾情信息的地理位置,利用聚类分析、插值分析等一系列空间处理算法模型在GIS平台上反演本次地震造成的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并与中国地震局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做对比,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通过分类标注和绘制的基于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的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与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图的范围和受灾程度较为接近,基本满足地震应急评估需求。地震发生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在互联网上快速开展灾情信息收集、分类编码、分析研判工作,为参与地震应急的部门和单位快速提供可视化的灾区范围图,体现出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5 结语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与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之间建立桥梁,将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既解决了灾情信息界定和分类问题,又解决了受灾严重程度区分问题。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的核心目标是将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系统能识别的语言,为计算机系统实现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提高互联网灾情信息处理能力,快速产出灾情信息服务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和编码成果在鲁甸地震中的初步应用体现出了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分类和编码成果可应用于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和决策的灾情信息汇集处理、分析研判工作,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灾情速报。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编码方法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灾情的种类和描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扩充,灾情的受灾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需要在实震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其更好的在灾情信息处理分析和应急指挥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白仙富,李永强,陈建华等.2010.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地震研究,33(1):111-118.

曹彦波,李永强,胡秀玉等.2010.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编码研究.地震研究,33(3):344-348.

刘植婷.2004.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研究综述.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4):50-52.

马晓萍,肖学年,张坤.2002.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测绘标准化,(1):1-5.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2012.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地震地质,34(4):782-791.

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2003.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地震,23(3):27-35.

徐敬海,聂高众,刘伟庆等.2010.多源异构地震灾情分类与编码研究.灾害学,25(增刊1):286-290.

第2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地震的烈度。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的破坏和影响程度。影响烈度高低的因素有震级、离震源的远近,也就是震中距,还有建筑物的类型、地表的状况,以及地层结构等。一般一次地震它的烈度分布是由人的感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震对地面破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在全球的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在中国或者在美国、日本测的同一次地震的震级应该是相同的,一般来讲差别很小,在0.2级左右。但是,同一个地震,震级相同,破坏的程度却不一样。随着它离震源的距离或者位置不一样,所造成的破坏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它可以划分出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像1976年的唐山地震,震级是7.8级,震中的烈度是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的烈度是8度,北京的烈度是6度。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震源或者叫震源区。理论上讲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的震源是一个区域。像汶川地震,震源在地表破裂有500多公里,所以从整个大的范围来讲震源是一个点,而实际上我们在它的附近的时候又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面,或者叫破裂面,那么它是一个区域。

震源深度。我们把震源看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为震源深度。一般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几公里到700公里范围之内。相应的这些地震随着它在地下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地震从成因的角度分为这么几类,第一就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的地质体断裂突然错动产生的地震。第二类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岩浆喷发,地下出现空洞,地下岩层不平衡就产生振动。还有塌陷地震,比如采矿或者其他也会产生地震。还可以分为人工诱发地震,比如说一个大的水库蓄水的时候要产生地震,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诱发地震。

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突发性强。地震发生一般都在一两分钟内,非常突然,猝不及防。地震灾害是瞬时突发性的社会灾害,地震发生是十分突然,一次地震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地震可以在几秒或者几十秒内摧毁一座文明的城市,能与一场核战争相比,像汶川地震就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的能量。事前有时没有明显的预兆,以至来不及逃避造成大规模的灾难。

二是破坏性大。地震波到达地面以后造成了大面积的房屋和工程设施的破坏。若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发生在城市里,像国际上在上世纪90年生的几次大的地震,造成很多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三是社会影响深远。地震由于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它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比其他自然灾害更为广泛、强烈,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它波及面比较广,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四是预防难度大。与洪水、干旱和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的预测要困难得多,地震的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协调与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

五是产生次生灾害。地震不仅产生严重的直接灾害,而且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次生灾害。有的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直接灾害造成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次生或间接灾害是直接经济损害的两倍,像大的滑坡都属于次生灾害,还有火灾等等。在次生灾害中,不是单一的火灾、水灾,还有泥石流、滑坡和瘟疫等。这些都属于次生灾害。

六是持续时间比较长。这个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在近期内还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余震。虽然没有主震大,但是这些余震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这样影响时间就比较长。另外,由于破坏性大,使灾区的恢复和重建的周期比较长。地震造成了房倒屋塌,接下来要进行重建。在这之前还要对建筑物进行鉴别,还能不能住人,或者是将来重建的时候要不要进行一些规划,规划到什么程度等等。

第3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一、总则

1、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指非地震系统的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从事的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防御行为。

2、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的重要内容。

3、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包括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社区地震应急和民居抗震设防指导。

4、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测防结合、平震结合的原则。

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络建设

1、各镇乡(街道)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地震业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镇乡(街道)要设立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具体人员由各镇乡(街道)自行指派。

2、各镇乡(街道)、社区要建立一支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辖区地震应急工作。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由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负责筹建。

三、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职责

(一)地震宏观异常测报

1、地震宏观现象的观察与观测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应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如动物、地下水、地形变、电磁、气象等,认识其正常的变化规律,了解造成这些变化的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观测,并把观测结果进行记录。

2、地震宏观异常的调查与核实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发现宏观异常后,应及时进行异常的调查核实。首先是调查出现的异常本身是否可靠,其次是分析异常的原因。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应配合上级防震减灾业务主管部门到现场访问有关人员,把握异常的真实性,必要时也可进行简单的测量、试验与分析。

在宏观异常的调查核实中,还要注意分析异常规模、出现的区域与时间等特征。

调查核实后,可进行异常的识别,是否与未来的地震有关,即能否作为地震宏观异常。

3、地震宏观异常的上报

调查核实后的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应及时填写“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附件)上报。

上报的方式一般应将填写的表格以尽可能快的形式报给市地震部门。对突然出现的、规模较大的、情况严重的异常,除了按规定填报外,还应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上报市地震部门,也可同时上报省、xx市地震部门。

(二)地震灾情速报

1、地震灾情的观察和估计

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观察所处环境及附近的房屋、景物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结合人的感觉,对照《中国地震列度表》中的三类基本标志性现象,粗略估计地震灾害程度。

2、将地震灾情的初步观察结果及时向市地震部门报告。

3、地震灾情的调查

在做出首次速报后,应尽快调查了解辖区内的三类基本现象。调点是:

(1)人员的伤亡及分布情况。

(2)建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毁情况,家庭财产损失,牲畜死伤情况。

(3)社会影响,包括群众情绪,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影响情况等。

(4)地震造成的其他灾害现象。

4、地震灾情的后续速报

将调查结果进行第二次速报,以后还应不断调查核实和补充新情况,尤其人员伤亡变化情况须随时上报。

(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在市地震部门指导下,配合镇乡(街道)有关部门承担本辖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任务。

1、宣传方式

(1)设立宣传橱窗、墙报。

(2)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3)播放地震科普宣传声像资料片。

(4)散发地震科普读物、挂图、宣传页。

(5)利用科技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三下乡”等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6)组织各种地震应急演练。

2、宣传内容

(1)平时宣传

我国及本地区地震环境和地震活动特点;地震基本科学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与救援的有关知识;个人及社会防震减灾基本技能常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知识与措施;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地震科学水平和防震减灾工作成就与现状。

(2)临震宣传

地震应急预案与应急对策措施的主要内容与启动程序;地震监测预报的方法,现阶段地震预报科学水平;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识别和临震异常信息的上报;各类房屋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特点与抗震防灾措施;社会公众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地震灾情速报知识和速报渠道

与程序;地震谣传的识别与预防知识;有关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的法律、法规知识。

(3)震后宣传

有关地震震级、灾情情况和震后趋势判定公告的内容;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对策措施;伤病员抢救转移的知识和方法;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知识;震后恢复重建时场地选择及抗震设防要求方面的知识;有关识别和预防地震谣传的知识。

(四)社区地震应急

1、社区地震应急准备

(1)制定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包括社区应急、邻里自救互救、人员疏散、人员密集场所疏导、重要目标岗位应急抢险抢修、家庭应急等。

(2)组织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明确组织者、人员、职责、任务,并协助上级防震减灾业务主管部门对志愿者的培训、训练和演练工作。

(3)指导社区居民掌握地震灾害自防、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熟知附近的避难场所,并开展适当的演练。

2、临震应急措施

(1)本辖区的应急预案启动后,防震减灾助理员(联络员)协助实施应急预案。

(2)密切关注震情变化,随时与市地震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宏观信息。

(3)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部署,协助居民避震疏散。

(4)指导家庭贮存各种必备生活用品和工具。

3、震后应急措施

(1)协助辖区内的震后快速反应工作,迅速报告灾情和紧急救助情况。

(2)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居民开展救助,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协助疏散灾民和发放救援物品。

(4)协助有关部门维护辖区秩序。

(五)镇乡(街道)民居抗震设防

1、宣传房屋抗震知识,包括民居震害和特点、抗震设防要求、房屋建造的抗震措施。

第4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震保险;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4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97-03

中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之上,占到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总能量的67%,以及全球地震总能量的22%。人类历史上20次伤亡惨重、破坏力极强的特大地震中,11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口5万以上的17次地震中,中国占到了13次,占比高达76.4%;伤亡人数在20万以上的特大地震中,中国占了2/3。2005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次地震灾害中,受灾人口约208.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6.3亿元。在2006年14次5级以上地震中,共约66.7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8亿元;2007年更是损失了20.2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无数次余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 451.4亿元,其中不包括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1]。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地震灾害十分严峻,亟待建立有效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作为财务型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应当是将地震损害尽可能减少的最适宜方式。然而,从目前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来看,地震保险产品缺乏,所提供的各类险种少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在家财综合险、企业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中,地震损失多属免赔范围,地震保险仍处于初级水平或探索阶段。

一、中国地震保险面临重大挑战

(一) 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赔付程度低下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灾害发生频率高,而且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 000亿元以上,而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 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只占到全部损失的0.2%,而通常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都能达到损失的36%[2]。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地震高危地带,而国民财富大部分也积聚于城市,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资本存量的积累,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显著提高,所造成的财产与人身损害也呈急速增加趋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失折合人民币259亿,但如果发生在今天的京津唐地区,损失将达到8 000亿。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分散地震风险损失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地震风险管理落后

较一般风险管理而言,地震风险管理需要更多相关技术支持和科学性管理措施。目前人们对地震的预测主要通过卫星对地球板块的运动进行观测和分析,基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深层结构的了解局限,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因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服务质量和经营技术水平都有限,许多巨灾险种的开发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地震风险数据库信息资料的不完备,在相应地震保险产品设计及产品定价的确定造成技术上的阻碍,导致庞大而复杂的地震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地震保险因缺少基本技术配套而造成管理困难。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普遍缺少地震保险的专业人才,无法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和厘定合理费率,保险公司因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保险市场的扩张[3]。

(三)地震风险保障面狭窄,且保障程度低

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一直采取谨小慎微的承保策略,地震保险并没有在灾害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保险功能及承保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政策与法律支持缺损,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设计和创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地震保险正常发展[4];二是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功能界定模糊,只在少数建工险的附加险种中出现,灾后投保能得到损失赔偿的金额近乎微乎其微;三是地震破坏力巨大,保险标的具有受灾面积广、人数多的特点,在保险业务中通常被列为责任免除范畴,尤其是作为地震风险主要承保险种的财产保险,历经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之后,仍没有以地震为保险标的主险险种。

(四)地震保险基金匮乏

巨灾的发生频度较低,几十年或近百年才发生一次,但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为应付这种远远超出正常损失的异常赔付,必须设立巨灾准备金。而目前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基金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破产风险和管理压力的同时,还对国家财政的年度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5]。通常来说,地震基金来源于总保费中的意外附加部分,保险公司必须设立超长赔款准备金,才能应对经营过程中巨额赔款。但客观现实是,中国现有巨灾准备金的规模与它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一是保险企业税负过重,仍沿袭苏联的模式,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把保险公司未兑现的责任课税;二是全国重大资产及企业的投保密度低,保费收入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巨灾准备金积累,在承保标的较少情况下,小震尚可理赔,一旦发生大中型地震,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5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通过提供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尤其在21世纪,频繁发生的巨灾给社会人类造成的危害使防灾减灾成为重点关注话题。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其教学在灾害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则主要从各个方面分析灾害教育教学策略,望给予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成为威胁人类发展不可避免的因素,灾害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就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际和国内都很重视灾害教育,运用了多种措施保证灾害教育的有效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作为灾害教育的实施主体,研究其教学策略对提高灾害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挖掘地理教材知识,合理构建灾害教育体系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极力呼吁加强灾害教育,特别是自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新编的《自然灾害与防治》让学校越来越重视灾害教育,该教材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其中第二章讲述中国主要自然灾害时给出了点位图和成灾人口示意图以及中国因灾难死亡牲畜图和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图。而在教材第30页讲解地震灾害中只单独标识了地震在中国某些区域多发图,并没有标识世界地震多发区域图。本文研究认为如果要提升学生生存和能力和学习地理能力,就必须深度挖掘地理教材内容。首先在教材第81页中有关洪水和地震自救、互救方法中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讲解,但教材只单纯描述了灾害情况,还可增加自然灾后逃生器材如何使用、逃生方法、逃生路线、逃生措施等。其次教师还要对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灾害教育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联系实际情况合理扩充。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内容涉及到地震波,此时教师就可以恰当的引入地震灾害使学生思考,设置问题时多偏向“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地震会造成什么危害”、“地震发生前有哪些预兆?”、“地震后应注意哪些事情?”借助问题延伸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地震灾害病掌握相应的救助措施,提升学生灾害素养。

二、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提高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应科学合理设计灾害教学,提高灾害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效果。一般灾害教育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灾害情感教育、灾害知识教育以及灾害技能教育,其教学设计载体素材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接近,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地震灾害与防御》一课时,某高中地理教师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首先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上地震带分布,在学习此章节内容后能准确口述地震灾害产生机制和发生过程及列举相应的应急措施。教学目标为通过查看地图寻找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了解地震特点和地震灾害监测与防御,从而掌握有效的避震方法。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活动促使学生讲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梳理正确的灾害观。具体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方式创设情境并播放一段汶川大地震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制作小实验,用手掰断木头感受断裂时的声音和震动,尝试总结发生地震原因。最后通过观察地震带分布,课堂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堂课的知识脉络,进一步提高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三、加强灾害教育综合实践,提高学生应对灾害能力

一般灾害都有突发性,灾害发生以前可能没有预料到,因此预防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根据国际通行的规则得到,一旦发生灾害就要按照事先制定的灾害预案进入应急状态。灾害应急预案是为了降低突发性意外事件建立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装备、人员、组织、器材等。其内容有:①基本要求;②应急事故预防、应急危险辨识、应急风险评价;③应急控制与指挥;④应急反应机构;⑤疏散与警戒;⑥应急关闭程序等。为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当应急预案出来后要进行相应的演练,加强学生掌握。同时教师可在地球日、消防日、世界水日、交通安全日等节日组织演讲比赛或知识讲座,请亲身经历过灾害的人讲述实际感受或邀请交通、消防部门的专家向学生介绍知识,进一步渗透灾害意识。必要时还可进入当前普遍应用的信息技术,例如某高中就建立了相应的网站宣传防灾知识,其中包括地震、火山爆发等一系列灾害信息和气象信息,便于学生查阅。

四、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已高度重视地理灾害教育,并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规模。但在具体教学中仍缺乏灾害演习实践及系统的灾害教育体系,影响灾害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知识,不断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加强灾害教育综合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应对灾害能力和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作者:李尊宝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慧婷.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第6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恢复重建;地震烈度;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

中图分类号:P315.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3)02-0207-08

0 前言

2011年3月10日12时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2012年6月24日15时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2012年9月7日11时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12时再次发生5.6级地震,2013年3月3日13时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发生5.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派出专家开展现场调查,以专业人员现场考察圈定地震烈度,通过抽样调查确定建(构)筑物的破坏比、损失比,从而评估计算破坏程度及经济损失,形成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报告,具有科学性和快捷性,是省发改委编制规划的科学依据。

同时,省发改委迅速启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以省地震局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为主要依据,参照地震烈度分布、受灾范围、受灾人口、各类别经济损失和直接经济总损失确定灾区恢复重建的范围、标准以及总规模。规划编制过程中,省发改委以灾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进村入户”现场普查和专项规划编制为基础,对口衔接,形成总规划初稿。反复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灾区政府意见后,形成最终规划,提交实施。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报告经过灾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专项普查和核实,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恢复重建规划经过可行性论证和后期实施检验,可以进一步检验灾评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开展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相关性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路线、途径,提升相关技术,恢复重建规划的定位、标准及规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震烈度分布与恢复重建范围

1.1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

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涉及中缅两国,中国境内灾区总面积约4180km2,极震区烈度为Ⅷ度。Ⅷ度区面积约70km2,主要分布在盈江县2个乡镇,盈江县城为Ⅷ度区;Ⅶ度区面积490km2,主要分布在盈江县4个乡镇;Ⅵ度区面积3620km2,主要分布在盈江、梁河、陇川的21个乡镇(图1)。

恢复重建规划对象主要为Ⅷ度区、Ⅶ度区以及Ⅵ度区中受损民房和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涉及盈江县16个乡镇(农场)及梁河县、陇川县部分乡镇。

1.2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

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涉及云南、四川两省,云南灾区总面积约1365km2,极震区烈度Ⅶ度。Ⅶ度区241km2,主要分布在宁蒗县永宁乡境内;Ⅵ度区面积约1124km2,主要涉及宁蒗县4个乡镇(图2)。

恢复重建规划对象主要为Ⅶ度区以及Ⅵ度区受损民房、教育、卫生等公用设施,主要以重灾区永宁乡为重点,涉及宁蒗县Ⅵ度区4个乡镇,兼顾宁蒗县大兴、烂泥箐、新营盘、宁利及玉龙县奉科、宝山、鸣音等乡镇。

1.32012年9月7日彝良5.7、5.6级地震

2012年9月7日彝良5.7、5.6级地震涉及云南、贵州两省,云南灾区面积3118km2,极震区烈度达Ⅷ度。Ⅷ度区面积约263km2,主要涉及彝良县4个镇;Ⅶ度区面积约674km2,主要分布在彝良、昭阳2县14个乡镇;Ⅵ度区面积约2181km2,主要涉及彝良、昭阳、大关、镇雄4县27个乡镇(图3)。

恢复重建规划对象主要为Ⅷ、Ⅶ度区以及Ⅵ度区受损民房、教育、卫生等公用设施。以重灾区彝良县为重点,兼顾其余受灾县。其中,Ⅵ度区恢复重建涉及彝良、昭阳、大关、镇雄4县(区)32个乡镇,考虑了评估区外一些乡镇。

1.4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

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灾区总面积2081km2,极震区烈度达Ⅶ度。Ⅶ度区面积约279km2,主要分布在洱源、漾濞2县3个乡镇;Ⅵ度区面积约1802km2,主要涉及洱源、漾濞及云龙3县12个乡镇(图4)。

恢复重建规划对象主要为Ⅶ度区以及Ⅵ度区受损民房、教育、卫生等公用设施。以重灾区洱源县为重点,兼顾其余受灾县。

以上4次地震恢复重建规划都以灾评报告圈定的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为恢复重建的主要范围(周光全等,2006),有效地控制规模,提高了恢复重建资金使用效益。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结合后期普查,适度增加评估区外个别地区纳入恢复重建一并考虑,符合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的实际。

2 地震失去住所人数与灾后过渡性安置规模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灾后过渡性安置与恢复重建为两个不同阶段,但灾后过渡性安置有赖于政府部门统筹资金,必须纳入恢复重建规划予以考虑。

地震部门开展灾评工作较早,并且执行相应的标准(GB/T 18208.4-2005),失去住所人数评估是灾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失去住所人数是指因地震失去住所而在室外避难的人数,用T表示为

T=c+d+e/2/a×6-f. (1)

式中,a为户均居住面积,b为户均人口,c为所有住宅房屋的毁坏面积,d为非简易房屋的严重破坏面积,e为非简易房屋中等破坏面积与简易房屋破坏面积之和,f为死亡人数,参数a、b、c、d、e、f由统计或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计算得到(周光全,2011)。

发改部门从2011年开始对云南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规划编制内容正逐步完善。从2012年彝良地震开始,把应急抢险救援及过渡期性安置纳入规划。

应急抢险救援资金主要用于遇难人员抚慰金发放、伤员救治、转移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基础设施抢险救援等。

目前,国家对过渡期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的相关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钱、1斤粮(折算为每天救助12.5元),每人每月补助375元,救助时间一般按3个月计。

2012年9月7日彝良5.7、5.6级、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的灾评和恢复重建规划分别给出了失去住所人数、过渡性安置人数和补助,数据完整。恢复重建规划以后期普查为基础,结合地方相关部门统计情况给出过渡性安置人数,彝良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已顺利结束,说明过渡性安置人数测算符合实际。换言之,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过渡性安置人数更为接近实际安置的人数。从表1数据来看,过渡性安置人数仅是灾评失去住所人数71.9%、74.9%。灾评失去住所人数大于实际安置人数。

3 地震灾害总损失与恢复重建投资规模

在地震现场,灾评人员通过抽样调查圈定烈度分布,获取建(构)筑物破坏比、损失比等,结合灾区当地提供的基础资料评估计算经济损失。4次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与恢复重建投资规模见表2。

4次地震恢复重建投资额比灾评总损失值高,是地震灾评损失的1.3~2.3倍,通过恢复重建促进灾区社会经济发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立足于恢复灾区原貌进行评估,如云南灾区量大面广的土坯房,其造价相对较低,遭受破坏时,按土坯房重置单价进行经济损失评估计算,相应地,经济损失值也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舍、卫生院所、相关部门的公用房屋和大部分民房恢复重建时,不宜再恢复为土坯房,而是按砖砌体结构,甚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恢复重建,从而导致恢复重建投资额远远大于灾评损失值。

4 民房破坏与恢复重建规模

《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 18208.4-2005)把未经抗震设计的木结构房屋、砖柱土坯房、土坯房等简易房屋划分为毁坏、破坏和基本完好3个破坏等级,非简易房屋划分为毁坏、严重破坏、中等破坏、轻微破坏和基本完好5个等级。简易房屋中全部毁坏和破坏达25%的房屋,以及非简易房屋中毁坏和严重破坏房屋不具备修复价值,需要恢复重建。

一般地,云南地区民房每户建筑面积平均值为150m2。按平均值对灾评民房面积折算,得出4次地震不具修复价值面积、破坏需要修复民房面积的大致户数(表3)。实际上各家各户民房面积不同,按平均值估算结果会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总体上看,恢复重建规划倒塌重建、损坏修复的民房户数略高于灾评估计值,偏差不大,主要原因是恢复重建时把评估区外的破坏民房纳入规划总体考虑。

总体而言,民房恢复重建补助不超过损失的40%,城市拆除重建1户补助2.5万元;农村拆除重建1户补助2.0万元;不论城市、农村,损坏补助0.2万元/户;特殊困难群体通过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给予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计划资金向灾区群众倾斜补助。反映了民房恢复重建以自筹方式为主、财政救灾补助为辅的原则。

5 教育、卫生系统房屋破坏与恢复重建规模

教育系统房屋建筑恢复重建以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厕所为主,卫生系统房屋建筑恢复重建以门诊楼、住院楼、急救中心业务楼、卫生室、计生服务站为主,多采用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统计彝良地震恢复重建规模,把计生系统房屋建筑的恢复重建纳入卫生系统一并统计。

资料整理统计时发现,不同灾区单栋恢复重建面积和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其中彝良灾区规模是其他灾区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可能与彝良灾区人口稠密,房屋破坏总量和发展规划量大有关。彝良灾区人口密度达230人/km2,显著大于其他灾区(盈江灾区85人/km2、宁蒗灾区44人/km2、洱源灾区68人/km2)(表4)。

对多数灾区而言,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规划的重建或修复房屋建筑面积小于灾评破坏面积。规划重建或修复房屋建筑面积经过后期灾情普查,或者据各受灾单位如实统计上报,数据相对准确。灾评破坏面积较大,原因是有较大比例的房屋建筑为轻微破坏,无须修理或稍加修理后继续使用,并非所有破坏的房屋建筑都需要拆除重建或修复才能使用。

4次地震恢复重建投资额显著大于灾评损失值,教育系统平均值为3.7倍,最大是宁蒗-盐源5.7级,达6.6倍;卫生系统平均值为9.2倍,最大是宁蒗-盐源5.7级,达28倍。其原因一是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原有房屋建筑面积偏小,难以满足人口及教育快速增长的需要;二是原有房屋造价过低,抗震设防水平偏低,建筑质量难以保证,地震中灾区校舍和卫生用房破坏严重;三是近年来物价上涨过快,恢复重建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四是汶川地震以后,当地政府深刻总结汶川地震灾难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建校舍、医院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提出较高要求,提高一个抗震设防等级。结构形式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替代原有砖木、土木或者未经抗震设计、抗震设防水平较低的建筑结构,相应地造价提高,恢复重建的投资额也就显著增加。

6 工程结构破坏与恢复重建规模

工程结构包括通信、电力、交通、市政、水利等工程结构。4次地震中,通信系统广播电视光缆、电杆、发射台转播设备、有线电视、村村通设备、业务办公楼、基站及通信光缆、设备、电源设备、杆路、基站设备、机房等;电力系统有高压线塔、线杆、水电站、电站隧洞、公路、电站沟渠、压力管道、厂房、仓库、空压机、变压器等;交通系统有公路、桥梁、隧道、涵洞、农村公路、业务用房等;市政工程主要有市政道路、桥梁、路灯、供水管网、河堤、污水管网、环卫设施、业务用房等;水利工程主要有水库、坝塘、堤防、水池水窖、灌溉排涝、人畜饮水工程、水文、水保、业务用房等设施,遭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恢复重建规划以遭受地震破坏的工程结构为主要对象,针对地震灾害自身特征和灾区不同的具体特点,投资侧重点各有不同。宁蒗灾区电力(能源)系统上拉垮煤矿遭受破坏,是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导致电力(能源)系统恢复重建投资额远远超过灾评损失,高达5.5倍。洱源5.5级、彝良5.7、5.6级地震灾区主要为山区,交通运输能力欠发达,恢复重建把交通系统的恢复确定为重点,规划投资金额巨大,分别是3.93亿元和4.87亿元。盈江5.8级、洱源5.5级地震通信系统损失评估值高于恢复重建规划投资额,说明灾评损失偏大;宁蒗灾区通信系统恢复重建规划投资额远远大于损失评估值,超过6倍,主要原因是灾区为宁蒗泸沽湖景区,恢复重建规划突出重点,支持灾区旅游业恢复和发展。盈江5.8级地震为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盈江县城破坏严重,地震烈度达Ⅷ度,损失巨大,因此,恢复重建规划加大市政设施的建设,投资额达18.3亿元,是评估损失值13.8倍。水利设施规划投资额与灾评损失值之间的差异不大,基本持平(表5)。

7 认识与讨论

(1)云南省地震灾害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以灾害损失评估报告为依据,规划范围严格以地震烈度Ⅵ以上的区域为主要对象,以区域内县(区、市)为重点,适度兼顾评估区以外的少数地区或项目,科学合理。

(2)恢复重建规划以后期普查和灾区当地相关部门统计为基础,给出需要过渡性安置的人数,并经彝良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的检验,规划测算的过渡性安置人数符合实际。彝良5.7、5.6级地震和洱源5.5级地震规划给出的过渡性安置人数仅是灾评失去住所人数71.9%、74.9%。失去住所人数评估数大于实际安置人数,值得灾评国家标准修订时考虑。

(3)民房恢复重建采取财政补助、特困救助、救灾捐赠、银行贴息贷款、自筹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给予土地税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4次地震财政对民房恢复重建补助平均为42%,以灾民自筹为主,体现了自力更生、多方支持的原则。能源(以电力为主)、交通、通信、城镇建设(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工程的恢复重建项目投资大于灾评损失值,体现了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恢复重建促进长远发展的原则。

第7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我院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物资供应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突发事件提供经验教训和参考例证。方法 分析我院灾后特点,总结医院物资供应具体做法和经验。结果 在地震灾害中组织有力,应对及时,基本满足了救治伤病员的各类物资要求。结论 实践证明,我院的具体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地震;物资供应;后勤管理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绵阳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城、陈家坝乡,平武南坝镇、平通镇等地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伤严重。 截至到6月10日18时,绵阳市地震灾害死亡21963人,受伤167742人,失踪8744人。我院是距离特重灾区最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地震发生后,责无旁贷承担着全市救治伤员的重任,是全市救死扶伤的中坚力量。

震后短短10分钟,我院已收治伤员30多人,当日收治伤员610余人,次日剧增至1000余人,加上医院原有的1000多住院病人,以及大批自愿者、家属、灾民等,医院日均滞留人数上万余人,各类物资需求剧增,医疗急救物资、药品、耗材、生活物资、食品等出现严重短缺。

医院是伤员最集中的地方,加之灾后全部搬入帐篷区域、门诊大厅、过道等,就医条件差,极易导致伤口感染、传染病流行[1]。医院防疫任务极其艰巨、紧迫。为总结经验,现将我们在地震后的医院物资供应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具体做法

院党委统一部署,紧急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全院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火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抗震救灾后勤保障部等部门。

1.1 快速应对,紧急启动后勤应急预案

为应对各类型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我院专门制定有《绵阳市中心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后勤处也建立有一套自己专业的诸如洪水灾害、大型公共突发事件、大型车祸、大范围中毒、传染病、流行病的突发等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并定期在各部门进行演练。

根据预案,我院立即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总指挥,医用物资办主任、后勤主任、副主任为主要成员的物资供应指挥部,负责对各类物资的调拨、协调、采购和供应等。

1.2 争分夺秒,一线设点

震后,立即组织人员从已沦为危房的医用物资库房抢出大量的应急物资,并采取了库房前移的措施,直接在门诊大楼、急诊科设立临时物资发放点,实行24小时开放供应。此举,大大缩短了供货时间,提高了临床抢救生命的效率。

1.3 启动突发灾害事件供应商绿色通道应急预案

平时,为减少支出,对常规物资,我院实行的是零库存管理模式。但针对突发事件,我们却建立有一套供应商网络绿色通道应急机制,保持绿色通道畅通,要求货物随要随到。

地震发生后,库房、物资办在第一时间与供货商、生产商取得联系,对可能短缺的货品立即订货,甚至直接到厂家购货。各供货厂商甚至派专人蹲守我院,及时了解货物需求情况,及时调拨货物。此举,极大地缓解了我院急救物资短缺的难题,为伤员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1.4 积极寻求外援,补充我物资供应缺口

由于伤员多、需求大,物资缺口仍然很大,我们在第一时间积极与省、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救援医疗队等取得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捐助,快速补充了40多个品种的医疗急救物资,保障了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5 针对布类需求量大,货品短缺的特点,洗浆房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满足布类需求

由于病员增多,各种消毒、洗涤任务加重,洗浆房工作量突然从平时300~400套/天,增加到每天1000多套。为了保障临床需求,洗浆房全体人员实行24小时轮轴转,每日六次到各病区及时将病员使用过的布类收回洗涤消毒,并及时送到各科室、各病房。

在布类物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为了让伤员用上干净的布类,洗浆房还将伤员自带的被单洗涤消毒后使用,并从捐赠物品中筛选出床单、被套,进行清洗、缝补、消毒后供伤员使用。此举,极大地缓解了布类匮乏的难题。

1.6 针对食品匮乏,我院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地震期间,滞留我院的伤员、灾民、自愿者等日均达到一万多人,食堂供餐量突然增加了十倍。在余震不断、市场关闭、外援未到、食品匮乏的危急时刻,我院采取了如下措施,保障了食品供应:

(1)发动各种力量,以大海捞针的劲头,四处收寻,甚至直接到田里去采摘、到农家去购买;并发动亲戚朋友捐赠;

(2)把职工食堂与营养科两个科室的存货进行统一调配,分类制作,对需食用流质饮食的病员,由营养科指派人员专门配制、烹饪,对普通人员实行快餐供应模式,并制定优先保证伤员、家属、灾民,其次外援医疗队、志愿者,最后本院医务人员的供餐顺序。

(3)设专职食品安全员,对食品入、出、制作等环节重点监测,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保证就餐安全。

(4)号召全院职工节约资源,尽量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5)对志愿者给灾民的供餐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调配,避免食品安全隐患、或送餐不到或重复供餐,减少浪费,增加供餐覆盖率。

(6)积极与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联系,寻求社会援助,尽量补充货源,解决食品匮乏难题。地震期间,我院共利用蔬菜、大米、面、食用油等捐助食物数吨。

1.7 想方设法,搭建帐篷、铺设床位,安置病员 震后伤员过多,安置困难,医院想法设法寻找帐篷,先后搭建了100多个病区帐篷、 临时手术室等,并在门诊大厅、过道、候诊处等地铺设了上千张临时床位,保证了伤员的基本就医条件。

1.8 高效组织、快速分发救灾物资,确保每一份救灾物资使用到灾民身上 灾后政府部门和红十字会向我院调拨了大量的药品、设备、耗材、设施等救灾物资,我院立即组织职工、自愿者进行装卸,并专门下发了救灾物资管理办法及运行流程,要求各个相关部门在所收到的物资上打上捐赠字样,并在计费栏上一律计成“5.12”这个特殊的日子,以确保捐赠物资用在灾民身上、不收费。各相关部门做好出入库登记,并及时向财务科、审计科报送报表。

1.9 针对灾后防疫要求,立即组织一批防疫物资、药品和工具,在第一时间开展防疫工作,避免了传染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2 体 会

此次地震灾害,是对我院应急机制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后勤物资供应的一次检阅,我院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组织有力,在病员多、时间紧、物资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多方努力,基本满足了临床救治伤病员和其他抗震救灾的各类物资需求。地震期间我们共提供了3000多个品种的各类物资、器械,为8批急救医疗队、两个北川医疗点、援北川防疫专家组提供了包括食品在内的后勤保障,为抗震救灾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过此次地震灾害,我们认识到,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机制是当今社会必备之道,医院应加强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风险教育、预防突发灾害事件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工作,提高职工、患者及家属等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8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防震减灾;实践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世界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由于我国处于这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面对灾难我们不仅要全力做好防震救灾工作,还要痛定思痛,尽量做好以后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地理教学中,地震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教育统称为灾害教育。我认为地理教学对今后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理教学在防震减灾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而且具有地震发生频度高、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所以在我国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加强防震教育对我们的防震减灾工作有更加突出的作用。

地理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与众多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等为基础内容的学科。它不仅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且与实际的联系更是紧密,通过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价值观,而且可以直接在课堂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灾害意识教育。地理教学的目标是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灾害意识教育本来就是地理教育的一大任务。

二、加强地理教学中防震减灾教育的迫切性

在汶川地震灾害中,有一位老师紧急采取措施,让学生躲在附近铁质椅子下使得全班学生无一遇难,最严重的学生也只是受了一点轻伤。据媒体报道这是由于教师的经验丰富,临危不乱。但是也有的学生“地震未伤人,无知先自残”,表现在慌乱中的人员踩踏,失措中的跳楼避险等。更有让人气愤的是有一段学生自拍的震后视频中,有些高中生还幸灾乐祸,而且有一名学生还表示希望天天都发生地震,原因是他们可以不用上课!

但是相比之下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一位10岁的英国小女孩运用自己的地理知识拯救了数百人的性命;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广东汕头市和福建漳州市距震中均约200千米,汕头市有6000多人受伤,而漳州市无一人伤亡,原因是漳州市从1989年就开始了在地理课程中对中小学生的灾害意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对学生的面对自然灾害知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而地理教学也是责无旁贷的。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强防震减灾教育

(一)丰富课程中关于防震减灾的内容

地震的知识虽然是中学地理教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们在初高中的地理教学课本上只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地震概念、分类、成因、分布等知识。我们对于灾害发生的缘由讲的比较透彻,对国家宏观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进行灾后防护工作讲得比较细致,但是对于具体到学生个人应该如何在灾害中拯救自己进而拯救他人,我们却没有一处地方提及!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地震地理教学中拓宽课本内容,增加防震减灾知识。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回归地理知识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与实际,补充书本知识在实践方面的不足,丰富书本中关于地震灾害的知识。把自救办法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切实有效地进行一些地震应急对策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经过训练后,能表现出良好的防震意识和应急素质:在听到地震警报后都要迅速、紧张、有序、准确地做出应急躲避动作;在听到疏散信号后,楼上楼下的学生从教室的前后两个门有序撤离,在安全区内排列好一个个方队。从而使学生具备一般的自救能力和生存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应急技能,把单纯的知识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二)注重地理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面对自然灾害,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没有更多的更有效的预测手段和设备,但是我们可以联系实际地理现象对自然灾害做出初步的判断。以地质灾害这一节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就地质灾害发生前的征兆做细致的总结,并且联系其他学科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与实际地质灾害的正确联系几率有几层,这种现象放到其他地区是否有效,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首先做出什么样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是否有效。比如:汶川地震前是绵竹有明显的大规模的蟾蜍异动,这种现象与地质灾害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联系生物知识说明这种关联性的几率,发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等。

(三)注重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

第9篇:地震灾害有特点范文

【关键词】 地震; 伤员; 救护; 灾害护理教育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针对灾害医学的教育和训练,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灾害医学体系。2008年5月我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抗震医疗救护工作中,我院护理人员直接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现伤救护、灾区伤员转运和伤员在医院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四川地震伤员的救护,探讨中国的灾害护理教育问题。

1 开展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

1.1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 在人类的历史上, 地震、洪水、森林火灾、传染病等自然灾害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以地震灾害为例,仅在过去的五年间,就发生多次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2003年伊朗巴姆7.10级地震造成4万多人死亡,2004年印度洋8.19级地震海啸造成30多万人死亡,2005年巴基斯坦7.18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因地震受伤的人员则更多[2]。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历史上记载1556年陕西华县8.14级地震及次生灾害火灾和大疫,死亡人数超过83万[4];1976年的唐山地震造成24.12万人死亡,受伤人员近百万人;2008年5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地震导致6.9万多人死亡,1.8万多人失踪,37.4万多人受伤。而在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龙卷风几乎每年都会光顾,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恐怖事件、重大交通事故、核泄露等人为灾害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因此,人类目前正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生命与健康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1.2 护理人员是灾害医疗救援的重要力量 每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需有医务人员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救助行动,抢救伤病员的生命。特别是在重大灾害时,相关医疗部门都要派出大批医务人员对灾区伤病员实施救治、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同时也要收治大批伤病员。在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地震医疗救援行动中,全国有几百支医疗队数千名医务人员赴灾区救援,仅中山大学系统就派出了11支医疗队共10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灾区医疗救护,接收灾区转来伤病员137人。

护理人员是医疗救护的重要力量,在历次灾害救援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在国际地震救援行动医疗人员配备中,每批救援队均有护理人员参加,并且护士在医疗队员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22.73%(5/22)上升至2006年的26.32%(5/19)[3]。本次四川地震灾害救援中,中山大学赴灾区医疗队共有30多名护理人员,在各附属医院内有100多名临床护士直接参与了对灾区转来伤病员的救治和护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中护理人员仍将不可或缺的继续承担重要的救护任务。

1.3 灾害救护的特点与难点 灾害救援与一般急诊救护具有显著的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与难点[5]。

1.3.1 机构的临时性 灾害医疗救护通常是在灾难发生时或灾难发生后才启动紧急救治力量并集中各方力量组成高效率的临时机构救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奔赴灾区,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当完成了救灾任务后,护理人员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1.3.2 时间的紧迫性 现代救灾实践证明要提高灾害伤员抢救的成功率,必须争分夺秒,力求在灾后24 h内展开较为有效的救援。

1.3.3 伤情的复杂性 灾难的种类和受灾情况不同,对人的伤害也不一样。伤员有轻重缓急,有单一伤也有多发伤,以多发伤为主。灾害伤员还常因救治不及时,发生创伤感染,伤情更为复杂。

1.3.4 工作环境的艰险性 自然灾难常使灾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公共设施无法运行,交通、通讯中断,饮水、食物、药品缺乏,再加上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和危险。

1.3.5 救治活动的阶段性 灾害救护一般可分为现场抢救、早期治疗、专科治疗三个阶段。这就要求迅速及时、前后相继,使就地救治与异地专科救治紧密结合,整个救治活动处于流动状态。

2 开展灾害护理教育的内容

灾害医学是研究为受灾伤病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它是医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明显的特殊性[6]。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受害者呈群体性的特征[1]。从灾害医学救援的特征来看,灾害护理教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1 不同类型灾害救护设施的特点、准备及保障 灾害的类型不同,其造成的伤害不同,如地震灾害以机械伤为主,主要以外科救援为主;洪水灾害以疫病为主,主要以内科和传染科救治为主;应根据灾害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主设施准备和提供保障。

2.2 各项急救护理技术 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抗休克、心肺脑复苏、解毒等急救护理技术。

2.3 野外生存和自救技术 由于严重灾害使交通、通讯中断,食物、饮水中断等,有时医护人员也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参与救护人员要具有攀登、游泳、悬浮等技术,才能有效实施高山、水上等救援,并在必要时进行自救。

2.4 伤员检伤分类 伤员检伤分类一般分为现场分类、收容分类、后送转院分类三种基本形式[7];检伤分类要掌握分类的原则,分类的方法,分类的重点。

2.5 伤员运送与转院 包括伤员运送的时机和条件、运送的要求、运送的组织、运送的体制、运送的方式、转运过程中的救护和转院到达后的交接等。在四川地震灾害中空中运送和救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接收的1032名灾区伤员均是通过空中运送,为及时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2.6 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 一般而言,大灾之后有大疫,有时灾后疫病会造成更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防止灾后疫病的发生是灾害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各种灾害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流行的特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等。

2.7 灾害心理危机干预 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发生7.16级地震,除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之外,灾民因家破人亡悲痛而自杀21人[4],因此,要重视灾后危机干预,内容包括灾害引起心理障碍的的类型、表现特点和灾后危机干预措施等。

2.8 灾害护理伦理学 灾难医学的对象往往是大规模的人群,所要解决的问题除医学问题外,还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内容。灾难医学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参与灾难医学救治的医疗工作者提出了特殊的伦理要求,如在伤员量大, 人力、物力有限时, 重伤员不再无条件地比轻伤员优先处理, 应尽可能抢救多数伤员的生命[10]。

2.10 灾害护理管理 包括医疗队中护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职责等。救灾医疗队中主要由医生和护士组成,因此护士除了承担护理工作以外,往往还承担了大量后勤保障工作,如急救药品、器械管理,食品、物质管理等。

3 灾害护理教育的方法

灾害护理教育应以课堂理论教学为辅,模拟现场演练学主。

3.1 灾害理论知识学习 主要是讲授灾害护理救援的理论知识,灾害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不同类型灾害救护设施的特点、准备及保障,灾害护理伦理学、心理学等知识,使护生或护士掌握灾害救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对灾害救护重要性的认识。

3.2 模拟灾害救护演练 灾害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灾害救护是要到灾害现场,临时组建医疗机构,完成灾区伤病员的救护工作。因此,开展灾害护理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灾害救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让学生或护士走出课堂,走出固定的医疗单位,到灾害现场去学习。而真正的灾害现场不可能成为灾害护理教育的训练基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灾害医疗救援的模拟演练[2],为学生和护理人员提供模拟的灾害现场,提供在不同类型的灾害背景下,组织实施伤病员救护的实践机会。护理院校和大型医院每年至少组织学员和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模拟灾害救护演练,在演练的组织与救护中,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指引和流程,从而积累灾害救护的实践经验。

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5]。灾害医学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展灾害护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灾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亟需。护理人员是医疗救护队伍中重要的力量,在灾害伤员救护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我国护理人员在国际、国内灾害救援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郑华.急诊科应对灾害救护的思考.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5):72-73.

[2] 姚卫光.军队医学院校加强灾害医学教育的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4,(3):163-64.

[3] 席梅,侯建盛,刘爱兵.国际地震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分析.灾害学,2007,22(4):138-141.

[4] 列本蒂施,斯托尔茨(王衍发等译).军事医学若干问题.北京:出版社,1984,438-446.

[5] 徐昕明,辛阔林,王涛,等.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和机制的建设构想,西南国防医药,2007,17(4):499-501.

[6] 张鸿基,周国泰,张愈.灾害医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