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媒体融合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融合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融合的内涵

第1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中国演进 坦帕模式 学术喧闹 理论变异

媒介融合自译介到中国以来,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遭人质疑,使人反思。笔者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逻辑归谬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吗,还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象和领域的媒介融合?当媒介融合从一种理念变成媒体实验(实践)时,媒介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规范就愈显重要。

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的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50多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闻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娱乐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发展推到极致就会产生谬误。基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s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准确、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认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rays),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的生发和外延,使其本来就富有歧义的概念更难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作为产业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但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一些国人的著作中从媒介融合分类看都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国外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应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义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将媒介聚合界定为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拟态行为。诚然,媒介技术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鉴于此,笔者反对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万能化,主张将其限定在新闻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与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样荒唐。

第2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媒介;坦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59-08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媒介融合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还是有规律、有边界、有目的和有层次的融合?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的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既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70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信息和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自然科学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信息融合在一起。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的发展推到极致就会就会产生谬误。基于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

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wil-liam deham)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and divergence);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媒介融合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的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地生发和外延,使媒介融合本来就可能产生歧义的界定更加难以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媒介作为信息产业它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产业有第一产业的农业,也有第二产业之工业,也有第三产业之服务业,何况,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融合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若作偏正词组则有前者修饰后者之别;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是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外国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我们应顺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来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具体说来,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且有化学反应的“合成一体”之意,按media convergence一词的原意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聚合”就是和而不同,各种媒介各有其位,互不湮灭,只是传播强势程度不同而已。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媒介聚合就是指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不失其自身形态的新闻生产的理念和方式的新业态。目前在中国的媒介土壤中,这种新业态还是一种拟态行为。如果将媒介融合放在新媒体技术变迁、媒介规制变迁和媒介运营规则变迁的三维坐标中去衡量,那么,媒介技术就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角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而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因此,不应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和万能化,应将媒介融合限定在新闻媒介的新闻业务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媒介融合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闻生产的新理念、新方式呈现出的拟态行为;其实质是一些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传媒企业利用跨国企业全球扩张寻求传媒企业新闻生产最大利润和传播效果的良好愿望和企图;其诱因是新闻竞争的加剧和新媒体技术传播传受互动、网主天下规则的改变。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媒介融合不是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业态淘汰传统的传播方式和通用业态,而是吸纳优长,共体同生。目前的书、报、刊、广、电、台作为人类信息传播通用方式已被历史证明各自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功用,给受众的感觉似乎被新媒介的便捷方式逼其退出大众传播领域,这在将来也许是完全有可能的。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专业媒介与传播娱乐信息的大众媒介融合在一起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那样“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一样荒唐。但是,这种混淆媒介不同形态和传播属性的论调却大有人在。当下,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老总热衷赢者通吃,强调企业的盈利属性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作为信息产业文化企业不像一般的经济企业,它的精神文化属性受到文化品位和质量的制约,它的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和重复率高会影响传

播效果的认知生成,因为受众在新媒体语境下是积极主动的,网主天下的信息爆炸和遥控天下的选择自由是辩证统一的。何况历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和检测都如潘忠党所言,几乎每一个大家熟悉的媒介效果的假设都将假设当理论,将理论简约为现象。因此,传媒企业老总想象的媒介融合后新闻·次生产,复次、多次传播也许同样难逃传播效果理论假设的臆想和猜度之嫌。 媒介融合的实质有何不同:媒介融合的路径障碍与文化认同差异

以上从历史逻辑的时空观和现实逻辑的问题意识来反观、总结和归纳媒介融合的内涵、实质,前期的翻译、介绍、研究以蔡雯、章于炎、宋昭勋等人为代表,将媒介融合放在新闻业务综合运作的创新维度进行研究。应该说前期的重点在新闻传媒业务论域之内,其视野是开阔的,方法是恰当的。作为一新生事物,媒介融合负载了美国媒体实践和传媒环境中太多的“隐喻”。故其定义至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认同,不仅给美国留下了诸多歧义的解释,而且也给中国带来了认识上的混乱。中美对媒介融合理解不同的实质性差异在于:翻译语义信息负载了两国媒介环境中太多的歧义,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认同的差异。时至今日,媒介融合在中国迅疾向多元化、全方位和纵深化发展,却难有权威性的认同,这集中体现在研究向媒介形态融合、媒介组织融合、媒介规制融合、媒介所有制融合、媒介教育融合、媒介产业融合等方面渗透和推进并呈辐射式发展。学术论文、著作和学术会议、讲座明显增多。好之者大加称赞,迷之者趋之若骛,行之者勇于实践,疑之者一头雾水。解谜之扣似乎都集中在对媒介融合的实质的理解上。媒介融合,从中文字面意思理解,是不同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受众通用的媒体。这一解释在现有学者的论文中屡见不鲜。然而常识性的问题让人质疑:报、刊、广、电都变成以网媒为主的全媒体或通媒体,向不同受众传播信息,这可能吗?这现实吗?因为,人类传播五种方式的演变即可证明,新生传媒对传统传媒都是在继承中“叠加”发展的,至今仍不见原始的声音传播消失在新生媒介上就是证据。正像丹尼斯·麦奎尔所言:“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显示‘大众媒介’正处于衰落中”。因此,媒介融合其功能性的实质应为不同新闻传媒控者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又不失其自身形态综合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拟态行为。这一行为随着媒体演化目前难以界定其性质、功能的走向,因主观色彩强,还难以进行科学测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种、哪一区域媒介是由于媒介融合创造了令人仰观的效益。就媒介融合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传媒企业为传播效果最大化而寻求媒介的新业态,这样媒介融合的演化方向和结果自然是要诞生新质态的媒介,但是,新媒介应吸纳传统媒体优长而不能横空出世,即使新业态的媒体诞生也应与传统媒体并存发展。当前的报、刊、广、电和网竞争发展,只是在传播强势上有所不同,但也不会被新生媒介吞食消亡。就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媒介会覆盖全世界的受众,这就好像不能让全世界的人穿一种衣服吃一种食品一样。另外,任何媒介的单一化都可能导致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单一化,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当然,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现存大众媒介成为专业或特殊媒介,比如报纸受数字媒介、手机报等的冲击不再受大众的青睐可能退出大众媒介领域,这不仅有可能,而且也许会转化成现实。

本文利用逻辑规律方法界定媒介融合的实质,客观地说,在大众信息传播领域,新闻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受众市场的最大化或全方位覆盖,克服信息间歇和信息分级对受众造成的瞬间盲区,同时为了提高新闻生产力完全有可能、有必要进行媒介融合。但受众信息饱和之后,即使信息再“一鱼多吃”,毕竟还是同质信息,受众拒绝接受。对于专业媒体,诸如科学、文化媒体,如果都能融合,不但泯灭了事物的个性,也扼杀了受众的个性。因此,在界定媒介融合的内涵之后,还应对媒介所有权融合、产业融合等关键问题作一分析。

如何评价“媒介所有权融合”?这是如何看待媒介融合性质的另一佐证性的问题,中外认识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国家媒介所有制大多是私有制,媒介是由传媒公司和新闻集团掌握,媒介受市场驱动,在利益制衡条件下可以自我调整,“坦帕模式”就是很现实的例子。西蒙·詹科夫等人在对媒介控制调查中发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媒体被家族或国家所控制。在97个国家的调查对象中,只有4%的媒体、企业是多方控股。不到2%的媒体企业是其他形式的所有权结构,仅仅2%的媒体企业归雇员所有。平均起来,家族控股的报纸占报纸总数的57%,家族控股的电视台占报纸总数的34%”。这种家族控股的媒介企业发展成为默多克传媒帝国,其媒介融合的程度自然会相当高的,而其麾下的报刊电台的“窃听”事件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难道还不能证明垄断对社会的危害吗?而在中国,媒体为国有制,其所有制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受众群体的公有组织。任何媒体所有权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利益大调整,而且关乎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和谐等问题。因此,媒介融合既要考虑到行业自身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其他部门,尤其是后者,这是影响中国传媒融合慢于美国的主要因素。

中美媒介融合进程有其共同的演进特点:都是以技术进步为牵引,以惠及受众为目标,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诱因,从而形成媒介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特点似乎无人质疑。然而,在媒介融合的路径中产生分歧,到底是像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所言的“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fing convergence)、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presentation convergence),还是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戴默所言的交互推广(cross-promotion)、克隆(clo-ning)、合竞(competition)、内容分享(content sha-ring),抑或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甚或大媒体产业融合以及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的融合。凡此种种,有关媒介融合的分类形态,如果涉及内在本质,因中美国情以及文化认同的差异,会呈现出迥然各异的观点。美国媒介自1996年《电信法》公布以后逐渐打破信息设置行业、信息内容生产行业、信息资本投入行业、信息监管行业的界限,在利润制衡前提下,会寻找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的联盟。媒介融合“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扩张的有机表现”。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媒介融合当然是依靠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而路径障碍则是在利益结盟之前提下谁先试水?从哪个环节试水?虽然有21世纪初时代华纳的结盟,但2009年12月9日最终还是分道扬镳,走向分裂。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集团,尤其是跨国、跨洲际的传媒集团并未出现,而人们目前公认的美国最著名的媒介融合例子——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媒介总公司小试牛刀,这家公司的《坦帕论坛报》、wfa电视台和tbo.com网站在2000年3月份搬入一座占地12.1万平方英尺、造价4 000万美元的新的新闻中心。这3个媒体的新闻编辑部的员工不再只为一家媒体服务,而是通过媒体平台同步“消息”。这一媒介融合的雏形是从新闻表达融合开始的。新闻业作为大众传播业,社会关注度高,受众参与广泛,商家盈利高,媒介融合的障碍在一集团或公司、地域自然少些。加之美国的传播业监管淡化意识形态,信息产业和其他行业之间转换相对自由,故媒介融合初露端倪,而我国的媒介融合似乎还缺少这样的案例。国内一些报纸在“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下,“纷纷在实践中大兴土木,落实它”。但是,“取得实际收效的有多少呢?”“一些报纸的新闻网站也做了十几年了,又有几家能实现赢利或者形成一定规模呢?”在跨媒体出版中似乎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多数出版社跨媒体出版尚未实现赢利,其中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的图书出版社占了较大的比重”。中国媒介融合的进程较为复杂,其路径障碍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除政策体制以外,还有行业壁垒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 体所有权私有制不同,中国的媒体所有权是国有(公有)制,媒体格局是四级建制、混合覆盖:既有中央纵向宏观管理,又有地方横向行业管理;媒体市场分布和占有就更复杂,既有党报、党刊、党台,又有都市报、刊、台,也有行业报、刊、台,加之以互联网做平台,都集中在信息传播内容生产改革这一焦点上。最近三网联合,又使电信业、it业媒介产业垄断经营需要打破之声呼之欲出。那么,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到底是谁吞并谁?谁是龙头?从目前工作进程看,由于利益制衡和行业壁垒坚实,这一工程正在12个城市试点,其效果还难以评估。但是,三网

融合慢的主要原因恐怕是电信基础设施行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于传媒产业,传媒产业进行产业融合犹如小蛇吞象难以撼动电信业。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中心的《2009年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220.82亿元。而中国电信业2月份总产值为556.14亿元。两相比较,孰重孰轻,不言自明。另一重要问题是,从媒介的产业属性来看,中国恐怕和外国也一样,任何政治逻辑都要大于经济和产业逻辑,何况产业属性要远远大于传媒产业。当下,一些研究者屡屡提出三网合一,传媒业做大头。然而现实的逻辑是谁有资本谁腰粗。在外国,也许可以由于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但在中国必须靠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更何况三网合并以后人们期望的媒介融合是谁主政前景难卜。

对媒介融合实质的不同理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文化认同的差异。如果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认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因为“认同”本身就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寻求认识的真谛。正如社会家汉斯·摩尔所认为的那样,“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面,认同是对一个基本的普遍拥有的信仰、模仿及价值的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对于媒介融合,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来认识,这里的“积极的防御”不是排斥,更不是拒绝,而是合理的吸收为我所用。这里的“维续自身”,就是能维护民族文化血脉的健康流淌。对此,我们要警惕媒介融合在商业逻辑掩盖下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媒介文化的侵袭。尹韵公认为,“科学技术的背后都或浅或深地隐藏着文化和制度的逻辑,接受一项别国的技术往往意味着要接纳其背后的文化乃至制度。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在文化乃至传媒制度方面同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除此之外,更应警惕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对人文主义的戕害。正如马尔库塞所认为的,技术理性已经取代价值理性成为统治理性,即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化,成为控制人、社会、自然的主要手段,社会文明愈是发展,科学技术愈是进步,就愈扩大对人性的奴役和摧残。技术理性使得个人意识、内心自由、心理本性的私人天地被完全占有,个人成了没有反抗性和挑战性,只满足物质需求的单面人;社会成了没有反对派,没有反对思想的单面社会。以此来衡量,媒介融合到底应是人文至上,还是技术至上?这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到单个的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和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受众在认知中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心理来判断事情的正误,从而形成一种先人为主的刻板效应。中国的受众对传播业的认识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政治家加商家加专家办报(台、刊、社、网)的思维模式,似乎媒体做内容产业是天经地义的,电信业做内容产业似乎不务正业,旁门左道。而在现有的政策规制中是不允许电信业做内容产业、办媒体的。一旦放开,电信业凭借雄厚资本和现有技术,吸引高端媒体人才,现有媒体哪有招架之力?谁融合谁,谁做主业则很难预料。因此,人们文化认同的差异也是媒介融合缓慢的原因。

三、是实然性的现象归纳还是应然性的理论假设:学术喧闹与理论变异

社会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人的认识受客观事物发展的限制。正如康德所言:“知识是外部经验加诸于内在认知结构的产物。”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进行实然性的现象归纳研究,探究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应然性理论假设研究,预测事物发展的前景。这两者都应具有科学性并以实践为基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认为,“近来社会科学界包括传播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以为纯思辨可以罔顾现实。罔顾现实有时候就让我莫名其妙,中国的现象是这么回事吗?所以从事思辨研究是一种路径,跟从事经验研究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你的根要扎在现实中,要接地气。”纵观媒介融合进程及其研究现状,基本上采取了上述两种研究进路。在所有的研究中,无论是微观研究技术融合,还是中观研究媒介形态融合,还是宏观研究媒介产业融合,都基本上是现象归纳和理论假设研究。美国

的假设研究以安德鲁·纳齐森的“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和布莱恩·布鲁克斯的“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以及最早提出简练定义的浦尔所说的“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各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为代表。这种“假设”、“趋势”、“联盟”到底是否具有科学性,要受到美国传媒实践的证实。蔡雯认为,“媒介融合”在西方新闻传播界成为研究热点,是新闻媒体的融合实践发展,然而致力于现象归纳研究最多的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章于炎、肯尼迪、弗里兹、克罗普等人,为寻找媒介融合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性,对15位媒介融合的编辑、记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调研,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新闻业务探讨;凯文·曼尼(kevin maney)是对“大媒体”(mega-media)产业融合的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学者,维森兰特·f·福莱克(vincent f.flaik)与澳大利亚斯蒂弗里·奎因(ste-phen quinn)合著《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也是探讨实务操作较早的著作。这些研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在新闻实践的新闻业务融合上。不难看出,美国最初的媒介融合意图是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获得最大传播效果。 如何呢?诚如上述所言,前期是翻译引进,然后是将媒介当成一种理论在中国的媒体实践中寻找“关联性”。根据柳絮青研究《“媒介融合”的研究评述——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为依据》所涉及的论文作者身份进行统计,竟然69%出自学界,而业界人士研究仅占31%,且都是理论假设研究。近期出版的媒介融合的著作中,大多是博士论文。从研究方法上看,几乎全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少实证和调查研究。从中国媒介实践看,还找不出像《坦帕先驱报》那样媒介融合实践的例证。有人认为,河南报业集团进行报网互动是这方面的尝试。《河南日报》与河南报业网共同主办的《焦点网谈》栏目,每周二、四在报纸上刊登两个版;报社的总编和记者协助网站开设《总编在线》《记者连线》栏目,网站则为报纸提供征稿园地。这种姑且算是媒介融合雏形的例证,遭到业界人士的质疑:这与跨媒体传播、媒介联动何异?这是媒介融合原初意义上的实践行为吗?因此,国内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能否像美国一些学者那样,做一些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会更有说服力。笔者2010年9月为西安市宣传部组织的记者、编辑培训班授课时做过问卷调查,在受访的104人中,当问及“您是否知晓是哪位学者提出媒介融合的”时,竟然有95%的学员不知道,而问及“当前媒介融合的困难障碍是什么”时,86%的学员未填,由此看来,业界对这一术语并不了解。因此,无论如何,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理论假设还是一种现象归纳,无论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趋势,还是一种现实,都要顾及媒介实践,不能靠想象去研究。只要有利于传媒业提高生产力、惠及受众、促进社会进步,都应以期待、关注、扶持的态度善待它。

“媒介融合”作为译介的外来词语,由于其发展具有动态和不确定因素,因此梳理、反思、研究媒介融合在中国的释义具有更大的难度。然而,反观后视镜是为了前进,学术致思是为了提高学术进步。这一发展日炽且更趋火爆的传媒现象,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比20世纪末传媒界出现的“新闻策划”动用的学术资源、涉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已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毋庸置疑,媒介融合受技术和市场两轮驱动,在世界传媒领域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无人怀疑。但是,这一正在发生、变化的新事物,能否就是一种新模式、新理论去指导业界的实践则是令人置疑的。结合坦帕(tampa)实验,高钢在媒介融合刚进入中国就质问:“本学科的同行们能否同意——假说经过了有效检验?从实验的资料、数据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概括出某些结论,这些结论是否来自被检验的范围之内?”对于上述这些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坦帕仅仅是“媒介融合”研究的开始,还没有提供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资料,不但不能得出结论,也没有完整的理论可言,在媒介领域发生的种种融合行为(业界兼并和购买股权、控股、技术更新)能够称为“媒介融合”?这与媒介融合的内涵、本质之规定性何涉?则是令人置疑的。作为实验,就有成功与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高钢教授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再结合最早翻译并研究“媒介融合”的学者蔡雯、章于炎的论文,他们都将其限定在一定新闻研究论域之内,没有超出新闻业务融合的范围。

而,最近媒介融合研究的炽热波及业界的践行和教育界开办媒介融合新专业。这在中国媒介融合较贫瘠的土壤里长出的是“恶之花”,还是结出的丰硕果实确实令人置疑。

第3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媒介融合;生存;问题;发展策略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就将媒介融合视为是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互动性合作战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文化联盟。从技术角度来看,媒介融合会为媒介产业提供两种融合路径:以媒介行业企业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而实现媒介行业及资源集中的“硬融合”模式,也包括以媒介资源自由合理组合配置,基于市场动机共性所实现的“软融合”模式。

1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内涵

对于传统主流传媒广播电视而言,它目前正在受到来自于新媒体环境的冲击挑战,就比如说网络数字媒体。当然网络数字媒体也并非没有局限性,客观讲二者还是存在自身优劣势的,而广播电视若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更广阔生存发展空间,它需要学会去迎合技术及市场环境需要,与新媒体形成相互互补,因此促成二者之间的媒介融合对于双方发展都有好处。二者应该首先实现传播技术的有效融合,这将涉及多种传播技术融合。传统广播电视具有它的普适性传媒技术优势,它的技术特征有目共睹。而新媒体技术则具有独特性与独立性,实质上它已经将传统四大媒体的传播技术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有所优化更新。因此广播电视才必须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求融合发展,为自身更新换代,下定决心走“硬融合”与“软融合”兼顾推进路线[1]。

2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利弊问题

2.1有利分析

首先,广播电视如果能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那么传统媒介资源就能实现跨地域性的多角度利用,这也实现了媒介业务形态的相互融合,即多媒体化演变。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创造性组合,因为它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广播电视内容,也为新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受众。目前基于广播电视与网络新媒体的合作项目很多,例如电视新闻栏目、广播专栏等都实现了在网络上的有效延伸扩展,它们也丰富了新媒体环境,为大众传媒发展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双方都利用各自的优势传播技术并强化了信息传输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其次,媒介融合为广播电视实现了受众角色的创新转变,即从单一线性到多重交叉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与网络功能的全新融合,同时扮演观众、听众、读者、参与者以及用户,这也提高了受众与媒介的接触频率,可以将其理解为交叉渠道的受众优质融合,它高效、独一无二且拥有极高的信息化特征,这是一种良性的传受互动关系,能够提高广播媒介的美誉度和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受众的忠诚度,避免受众流失。在新媒介融合角度下,电视广播与网络媒体共同合作形成集团竞争力,为新媒体终端发展提供了更多优势要素和发展机遇。再次,媒介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传播指向,它让广播电视也实现了从共享型传播到分享型传播的无缝转化。广播电视若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生存空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传播指向,满足受众收视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媒体融合为受众创造更大可选择空间。比如说接入互联网,为受众提供有关节目内容的主动搜索、兴趣搜索、时间搜索、自定义搜索等智能化模式,从宏观方面定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策略,然后再在微观层面策划具体节目内容与受众服务形式。以上就是对广播电视在传统中全向性共享型传播方式到现如今定向性分享型传播方式的创新转变,也就是对节目内容的有效分化。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这种分化确实能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新的优势。

2.2弊端分析

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学家Marshall.McLuhan曾经指出“媒体的形式规定了媒体的内容,因为不同媒体由于信息符码传送技术、接收工具以及媒介特性上的差异而影响到了传播内容的形态甚至内容本身。因此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它们在主动寻求彼此融合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生产新内容、新模式以适应新媒介形式。但也不得不承认,媒介融合在发展初期也常常会面临用户短缺和收益分配模式不明等问题,这使得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双方在新内容创造过程中的积极性都有所降低,同时投资者的资金注入行为也相对变得更加谨慎,直接造成了新媒体市场内容的匮乏,短期内无法实现有效填补,形成巨大的传播内容缺口。另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还没有找到适合于自身融合新媒体环境的有效运营模式,这对他们打造新生存空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它需要全新的运营模式与经营理念。虽然说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接收状态及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本质并未改变,此时就需要广播电视根据传播格局与媒介市场发展的此消彼长来积极求变,创造出不同的内容产品来改变自身生存形态,产生新的媒介效益。因此广播电视必须考虑自己新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如何找到更好的信息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输送状态,将产品以最大价值交易给受众和广告商,迎合新媒介环境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节奏,促成真正有利可图的盈利模式[2]。

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

1)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定位新传媒机构运营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必须找到自身准确的内容定位,即偏向于对“窄众”的有效把握,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把握机遇,表现出为个人针对的特别属性,即做到基于新技术新媒体的“私人内容定制化”。面向于广播电视客户及网民的网络电视节目体验订制,同时也为广告运营商提供全新的广告推广模式。例如,北京传媒就利用资源整合、品牌运营、产业连接、市场驱动等联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对本地广播电视主营业务的网络化突出,将广播电视娱乐与新媒体业务融合,促成了资本运作活跃模式,形成了较强市场竞争力,让北京传媒能够跃居全国领先位置,实现了广播电视媒介与新媒体环境的有效媒介融合。2)为广播电视更新盈利模式。广播电视靠广告维生,但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广告市场就被重新划分,这就压缩了广播电视行业生存空间,所以广播电视若想继续保持高盈利模式,就必须实现与新媒体的“硬融合”,走跨媒体整合路线,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传播模式。广播电视要将自己的节目内容进行多元化扩展,让它能够适应于各个平台,构建“跨媒体平台”,就比如说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全平台直播,让所有客户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收看到直播,且实现对节目的智能化、灵活化定制功能。就像《纽约时报》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卖的并不是报纸,我们卖的是新闻,是信息和知识,这和新媒体的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电视广播仅仅提供的是载体,它如果希望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能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内容发展,强调内容之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形成互媒体形式。这就需要广播电视领域应用到更多更新颖的技术手段,寻找更多渠道,扩展自己的内容传播方式,进而实现与新媒体环境的“硬融合”,最终获得更多利益。3)灵活充分利用品牌资源优势。传统广播电视进入新媒体环境其实就是品牌的延伸,它并非是仅仅针对产品本身,它也是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品牌资源优势的有效提升。新媒体丰富了广播电视的品牌内涵及知名度,提升了品牌效益,也使得媒介融合发挥了巨大的媒体发展促进作用。在海外,成功跨媒体运营案例数不胜数,他们都合理利用了品牌资源优势,例如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纽约时报公司就成功借用了《纽约时报》这一老品牌,在新数字媒介创办第一年就已经赢利。另外像《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也秉承了传统报刊品牌风格内涵,成为全球付费用户最多、网站运营最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实际上,广播电视媒介在融入新媒介环境后,它必须要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建立市场优势并保持受众忠诚度[3]。

4总结

现代传媒环境要求广播电视必须走创新道路,发展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所以基于以上论述,广播电视必须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与新媒体环境融合的利与弊,然后从软硬融合方面做到双管齐下,为自身在新时展创设更开阔空间,迎接新媒体新挑战,为广播电视适应并融入新媒体环境寻找到一条可行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陈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17-35.

[2]田甜.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128-129.

第4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动漫产业 经济力 文化资源 文化资本 转化

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经济力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力量。在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内,经济力与产业元素、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高度关联,能够对产业形成更高层次的作用力。动漫产业经济力形成过程中,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使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动漫产业的品质和效益。

一、经济力的内涵

管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对经济力作了不尽相同的定义。本文从动漫产业角度,界定经济力的内涵,对动漫产业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方式进行分析。

从管理学角度讲,经济力是指企业运用资产产生收益和收益分配对企业管理活动的驱动力,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包括生产率、资本增值能力、自我改造和成长的能力。一个企业经济力越强,就越有发展前途。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文化精神活动是通过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实现的,这四个环节的全过程都涉及经济问题,哪一个环节都体现这些部门的经济能力,即经济力。

从文化产业学角度讲,经济力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化要素的重组、融合、裂变等创意方式,赋予原有文化要素新的内涵,形成文化产品,并满足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与喜好,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文化资本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构成文化发展的作用力,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推动作用。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动漫文化元素在现代技术手段和创意思维的作用下,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外形塑造、结构重组、内容融合,生产出受众欢迎的动漫产品,为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资本做内容上的准备,是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资本过程中的基础环节。

(一)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外形塑造

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产品过程中,通过对动漫文化要素中原有形象进行创意和运用创造性思维实现“无中生有”,创作出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中不存在的动漫形象或作品,实现外形塑造。

1.对动漫文化要素中原有形象进行创意。通过夸张、拟人、变形等创作手法,调整和改变原有的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在形象,创作出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动漫作品。以老鼠的动画形象为例,《猫和老鼠》中运用圆弧线造型等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老鼠和猫的体积形成反差,突出老鼠的机灵和猫的笨拙。《精灵鼠小弟》中三维立体地展现了穿着背带裤、一身白色小短毛的机灵小老鼠,突出了精灵鼠的可爱。

2.运用创造性思维,实现“无中生有”。运用创造性思维,结合传统或现代动漫文化要素,独立地进行动漫创作,实现“无中生有”,创作出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中不存在的动漫形象或作品。

(二)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结构重组

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产品过程中,通过横向和纵向实现对动漫文化元素的结构重组。

1.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横向重组。横向重组的动漫作品是项链结构,每集作品自成体系,上下集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随时加入新的动画角色。主要人物构成项链的主线,起到连接链珠的作用。

2.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纵向重组。纵向重组的动漫作品是“冰糖葫芦”结构,每集之间通过故事主线串接,元素之间逻辑缜密,每集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三)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内容融合

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产品过程中,对动漫文化要素中的不同文化要素、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动漫形象生命个体进行融合,实现内容融合。

宏观上讲,促进不同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内容融合,促进民族文化元素与世界文化元素相融合,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文化要素相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进步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中观上讲,促进不同价值观念或形象进行融合。微观上讲,促进不同动漫形象生命个体进行融合。要促进对每个具体动漫形象生命个体价值存在追问的融合,在动漫形象创作过程中,融入普适或通用的价值理念或风格。

三、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资本

动漫产业市场包括播映市场和衍生品开发市场。衍生品开发市场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衍生品市场,以动漫作品情节为主要内容的图书、音像制品等为主;一类是动漫形象衍生品市场,在动漫形象品牌化后,通过品牌授权,获取收入。成熟的动漫产业,以品牌授权收益为主,播映市场收益为辅,国际通行的品牌授权与播映市场收益比例一般为7:3。

动漫文化产品通过播映方式、衍生品开发方式、品牌形象塑造方式等与社会互动,产生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为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资本做渠道和平台上的准备,也是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播映方式

动漫作品的播映方式走了一条从半媒体、单一媒体向全媒体转变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整合播映等三种基本播映方式。

1.传统媒体播映方式。主要有电影、电视等影视渠道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渠道,是动漫作品的主要播映和宣传方式,通过广告回收投资和实现盈利。

2.现代媒体播映方式。主要有网络媒体播映渠道、手机等新媒体播映渠道,是动漫作品的重要播映方式,主要依赖手机、互联网、博客、播客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动漫作品,通过下载、广告等收回投资和实现盈利。

3.整合播映方式。主要以全媒体播映为代表,搭建动漫产品的多媒体互动平台,如电影、手机动画、网络动画、网络游戏、掌上动画等,强化培育成熟的动漫形象,增加其商业开发的含金量,通过品牌授权或衍生品开发等来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收益。

(二)衍生品开发方式

按国际惯例,衍生品开发收入占动漫产业总收入的2/3以上,是动漫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文化资本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内容和形象等两种主要开发方式。

1.基于内容的开发方式。音像制品、电影、书籍小说、各种游戏、玩具、动漫形象模型、服饰、饮料、保健品、袜业、鞋业、文具等动漫衍生品,是动漫形象或作品的物化方式,是动漫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也是动漫产业实现盈利的主要手段。

2.基于形象的开发方式。通过产业化方式打造动漫形象,形成品牌效应,以形象授权的方式,转移至其他产业门类,推广动漫产品及其相关衍生产品,利用形象产品的商业价值取得收益,回收动漫产品70%左右的资金投入。形象授权具有收取转让费、形象版权参股、收取版税或红利等三种方式,主要有主题餐饮、漫画咖啡馆、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及服务行业等。

(三)品牌形象塑造方式

第5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六大方向

 

201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推进结构调整、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在国家的最新规划中,三网融合被作为新兴信息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与下—代通信网络、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商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并列,十分引人注目。

 

我们注意到,在上述六个新兴信息产业的重点方向中,新兴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属于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为基础的产业开发范畴;下一代通信网络引领的产业涵盖了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服务开发与集成以及应用开发与集成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信息基础设施产业各个层面的水平集成;物联网所代表的产业发展趋势,则是以传感器技术开发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开发带动的端到端的产业垂直集成。

 

如果发展新兴信息产业选择的六个方向具有不同内涵的话,在国家战略新兴信息产业层面上的三网融合应该具有特别的含义。

 

 

国家把三网融合定位在战略新兴产业,就已经表明了三网融合不会是应对性的短期政策,也不会是简单的局部利益平衡措施。同时,既然作为新兴产业,它就不应该是传统产业体系的发展和延伸,而应该以全新的产业结构出现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这正是国家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所以,从产业政策分类的角度看,三网融合不应该与下一代通信网络产业方向混淆,更不可能与物联网混为一谈。

 

遵循上述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媒体上不少关于三网融合的定义是不够准确的。那么,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一个产业方向。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目标,具备什么样的内涵和外延呢?

 

垂直整合、水平分解与融合重构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新兴产业,特别是新兴信息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

 

在过去企业垂直化经营的时代,企业形态是大而全的。从钢铁业、汽车业、电信业,直到计算机制造业都是如此。随着全球化大分工的加剧,为了集中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传统产业开始了延伸性的水平功能分解。例如把制造、零部件加工、销售、人力资源、财务、呼叫中心等业务外包,企业自身转型为设计、集成和服务的提供商。互联网技术,为这种延伸性的水平分解提供了技术手段。这种外包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更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但是,这种转型只是业务的水平延伸。并没有改变原有产业的形态。该模式的优势,仅仅是相对于那些依然保持垂直化经营模式企业的,一旦所有企业都进入这种新的模式,产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遇到新的瓶颈。与之相对,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新型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网络电子商务和许多Web 2.0的聚合服务、工业界的敏捷制造都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从传统产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到过去十年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通信信息服务业,都已经到了需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调整经济结构,从生产角度看是转变生产关系,意味着在更大的格局下对产业治理结构进行优化。这种优化,不仅仅要靠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还需要开发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由于生产关系的转变不仅涉及到传统产业中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功能的改变,还会打破传统的产业划分,建立跨越传统产业结构的全新的新兴产业治理结构;同时,传统产业中的监管体制、投资体制和企业治理结构也需要重新建立。

 

所以,与业务水平延伸的“分解”模式相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关系,建立全新的产业治理结构正是一种新环境下的“融合”。这种融合,将以它自身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为突破传统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优化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工具。

 

三网融合的方向感

 

在本轮国家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推动产业融合从三网融合开始,也就是从媒体产业开始,是因为媒体产业的职能就是信息传播,应该成为产业融合的最好切入点。

 

互联网的发展是最好的例证。

 

互联网产业兴起时,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涉及信息和传播的媒体产业进行水平延伸。提供信息服务的门户网站,包括新闻网站、黄页服务、网络阅读,远程教育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Web 1.0,已经被公认为互联网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其后,互联网进入了信息融合的发展阶段:搜索引擎、信息聚合RSS、电子商务平台、可编程Web、服务聚合等Web 2.0服务大量涌现。Web 2.0,其本质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传播生产关系的重构。正是这种生产关系的转变,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飞跃,这是有目共睹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由于媒体产业只涉及信息传播,它应该是、也必然是通信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一个切入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互联网上复制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并根据互联网的特点进行功能的水平延伸,包括时间、空间和承载媒体的延伸;第二个阶段则是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产关系,转变了传统传媒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以融合为基础的网络新媒体产业,在互联网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产业治理结构。

 

按照互联网信息传播产业发展的轨迹做推论,三网融合实质上是在推动更大范同内对媒体产业的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并蕴含着未来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对媒体产业以外的传统产业,通过经济结构的变革推动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在这个意义上,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于融合,融合不是传统产业的功能延伸,不是传统产业利益的再分配,融合是创新,融合是颠覆性的创新,融合是生产关系革命,融合是经济结构转型,融合是建立新的产业治理结构!

 

同理,目前以广电掌握着播控权为基础对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开展的三网融合,仅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上的产业融合的序曲。等待着我们的,将是通信、广电和互联网的媒体产业意义上的融合,而推动和实现这种融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将形成一个新的“三网融合产业”,为媒体产业的融合服务,还为同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服务,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第6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新旧媒体;融合

一、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会发展需要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体

现代社会,信息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活动有重要指导意义。人们根据获得的信息安排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信息在商业竞争中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是各商家竞相追逐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人们普遍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媒体。

二、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

互联网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也被赋予了“第四媒体”的称号,而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大众媒介则被称之为“传统媒体”、早期学术界认为传统媒体将会被互联网替代,但新世纪之后,替代论逐渐被淡化,研究者们己经认识到这两者在长时间内竞争共存乃至相互融合的趋势。

三、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内涵

(一)内容才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

无论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只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不同而已,媒体传递的信息才是受众真正关心的内容。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单位剑走偏锋,在平台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新闻质量却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投入巨资打造的网络平台却只是一个花架子,这样的发展策略也是违背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初衷的。但以南方报业集团等为例的一批报业企业通过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媒体之路。这些单位成功转型的经验再次证明“内容为王”才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

四、新时期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以传统媒体为支持,打造新的新媒体品牌

在媒体融合发展思路提出后,国内不少媒体开始尝试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其中以湖南卫视的芒果TV最为成功。从芒果TV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视网络平台品牌打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借助湖南卫视的电视媒体,可以为芒果TV平台做足广告;另一方面,科学进行品牌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新旧媒体合作,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传统旧媒体有市场积累和客户口碑积累,新媒体有新媒介优势。在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加强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擅长新闻采编的报业、电视媒体可以为网络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支持,网络媒体通过自己的媒介将新闻采编效益最大化。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监管体制。一些消极、不利社会安定的信息常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在社会中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将不断增加。制定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制止一些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

五、结论

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传统媒体发展的立足点,严格的监管是新旧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面对多样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也是不可磨灭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仍有较强的依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熊忠辉.社会关系重构下媒体融合的未来[J].视听界,2015.

第7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不断革新,动漫设计行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倘若能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可能将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动漫设计行业应该勇于打破现状,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途径,丰富动漫设计产业,创新动漫设计形式,使动漫设计行业焕发无限生机。

一、动漫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增加动漫作品立体感在以往的动漫设计中,动漫作品的立体感是动漫设计人员孜孜不倦追求但又无法彻底实现的目标。过去,计算机还没有叩响动漫设计的大门,很多场景都必须靠人力物力,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动漫设计流程才能呈现出来,但是其呈现的立体感效果依然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二。在这种情况下,动漫设计人员逐渐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探索出了问题的解决途径。通过使用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人员脑海中那或奇异、或瑰丽、或梦幻、或热血的场面都能如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员完全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动漫效果往往更能让观众满意。以比较经典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阿凡达》为例,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导演以及动漫设计人员就大胆使用了数字媒体艺术,构建了庞大的动漫场景,突出了动漫角色形象,让动漫角色的每一个表情都如此生动逼真,立体感效果绝佳,所以这部影片才能取得里程碑式的胜利。

(二)提高动漫设计效率在传统形式的动漫设计中,每一帧动漫可能都需要动漫设计人员来手工作画,这种模式下不仅动漫作品创作效率低下,而且最终的动漫产品效果可能也与预期存在偏差。在现阶段的动漫设计中,计算机技术代替了人力,动漫设计人员的工作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只需行使好自己的监督、审查职能,就可以等待一部新鲜作品的出炉。通过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动漫设计人员的动漫创作时间大幅度减,他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作品的完善中,或者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为人们带来更优秀的动漫体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第8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 校企深度融合的策略探析 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 缔造财富与绿色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后的战略合作 两化深度融合的“顺德特色” 走向信息社会的深度融合 融合深度信息的BRISK改进算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思维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广东经验”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深度新闻生产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校企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选择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企业战略和国家倡议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初探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 音乐教学,追寻理念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课堂教学中生、师、技的深度融合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9-05.

[3]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4] Yong S & Shaw D.profiles of effectiv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9(70):670-686.转引自: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5]吕广波.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教育, 2012,(4):11-12.

[6][10]王卫东.有效教学的再审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2,(1):20-25.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DB/OL].http:///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 61386.htm,2001-06-08.

第9篇:媒体融合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融媒体;创新意识;电视新闻;挑战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和特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同时在融媒体中新闻编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更强,新闻的时效性也得到增强,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新闻体验,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积极创新,提升融合能力。

一、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其一,从新闻编辑环境方面来看,新闻的及传播都有了全新的途径和方式,在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下,受众不仅可以成为新闻的观看者,同时也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及者,并且在互通性和共享性的情况下,媒体平台的交流和互动更加紧密,这就给电视新闻的编辑和带来极大的挑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二,从电视新闻编辑内涵方面来看,融媒体能够借助数字化的编辑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新闻内容的编辑和,与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相比,时效性更强,传播的范围也更广,能够被更多的受众所观看和熟知。因此,对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采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及新闻的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很多电视新闻编辑思维固化,创新性还不够强,媒体融合能力也不足,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视新闻的编辑效率。其三,在融媒体时代下,受众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接收新闻,而是更具自主性和选择性。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相比以往比较单一的信息采集方式和加工方式,融媒体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采集平台和加工平台,新闻也不再是单一的呈现模式,而是视频、图文、音频等多维化的展示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对新闻编辑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及融合意识的要求会更高。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性和融合性的培养策略

1.增强互联网思维,更新传播理念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在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对融媒体的特征有全面的掌握和熟知,认识到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有效结合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传播理念及模式加以更新,构建与融媒体特征相匹配的编辑理念,同时在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及加工的过程中,结合对话思维、引导思维及服务思维,深入剖析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新格局,并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效率。比如,大数据测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众多的数据进行分类与整合,这也就为新闻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技术支持,编辑人员要对新技术加以学习和应用,并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预判融媒体的发展动态,进而提升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此外,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树立“以人文本”的理念,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为受众编辑和传播其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新闻,增强新闻的个性化传播。比如,可以对新媒体平台加以应用,从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QQ群等渠道收集受众对新闻编辑的建议和意见,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从受众的兴趣点出发,对海量信息加以整理和编辑,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和播放;并且应该从多个角度剖析新闻事件,正确引导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2.创新编辑方式互联网上的新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电视新闻编辑更应该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备融合能力,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新媒体的特色相融合,并在编辑方式上有效借鉴新媒体方式。比如,新媒体中受众对新闻的评论和互动能够通过弹幕的方式体现出来,新闻编辑也可以借助弹幕以及评论、留言等方式完成与受众的互动。再如,央视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主播说联播》,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拉近了新闻评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评论中也可以采用网络热词、新词等,如“喷饭”“我太难了”等,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但是,在新闻编辑形式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秉持真实性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引领舆论方向,去伪存真,提高新闻的质量。

3.结合时展特征,传播正能量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时展的特征,明确新闻传播的价值,对编辑的角色有清晰的定位,并且坚持公平与公正的立场。新闻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必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提高编辑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演播室中,还应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新闻编辑的内涵,切实为受众编辑其所关心的新闻,如物价、交通、医疗等民生话题,让观众成为新闻报道的发声人和评论人,引导更多的观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引起社会的共鸣,从新闻的细节入手,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三、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