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

第1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理论;方法

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行刑实践中。为了有效地预防重新犯罪,在监禁行刑过程中,除必要的监管手段外,还须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治疗拘禁期间的特殊心理问题。通常罪犯被投入监狱后,大多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拘禁心理现象,如果不对这些心理缺陷和其他不良心理现象进行矫治,不仅影响到对罪犯的正常改造,而且不能有效防止罪犯重新犯罪。这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被引入到罪犯的改造中,并逐渐成为监狱行刑的重要手段。

一、心理矫治的理论依据

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和监禁心理,这些心理不仅不利于罪犯的顺利改造,也严重影响着他们回归社会。然而这些不同的心理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除的规律,是能够依据一定的方法进行矫治的。其理论依据是:

1、社会学依据。社会学认为,一些人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消极社会信息,就会出现不完全的社会化或错误的社会化,以致形成不健全的、不成熟的个性,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鉴于此种情况,如果向有心理障碍的人输入新的、积极的社会信息,势必会引起他们心理状态的改变,并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因此,罪犯被判刑入狱后,导致其形成心理和人格障碍的不良社会信息源基本被切断,这便会对消除罪犯的心理障碍带来正面的影响,促其发生改变。

2、心理学依据。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罪犯的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是罪犯在头脑中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即条件反射。其中,罪犯作为社会的人,其在后天的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在罪犯的心理和心理障碍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种条件反射是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条件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根据巴甫洛夫的学说,在一定条件下,罪犯头脑中那种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的暂时神经联系是可以改变的,它同样具有可塑性和灵活性。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就是矫治工作者自觉地、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改变罪犯原来生活中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最终形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的新的暂时神经联系,从而达到矫治的目的。

3、精神医学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认为:“神经症、精神病、成长障碍等等,也都是认识上的病症,它们毒化了人的认识、学识、记忆力和思维”i。罪犯的很多心身疾病就是由于认知、情绪、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不良的心理因素能够导致罪犯产生心身疾病,而利用一定的心理因素也能够治疗罪犯的心身疾病。如利用认知因素治疗心神疾病的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利用情绪因素矫治罪犯的各种心理障碍的音乐疗法、色彩疗法等;充分利用意志因素矫治罪犯的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各种方法等。

二、心理矫治的具体方法

由于罪犯心理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依据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及监狱改造工作的需要,对罪犯的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主要通过以下方法与措施予以矫治:

1、心理评估。罪犯心理评估,是指心理矫治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罪犯的心理现象、心理品质及心理水平所做出的评价。罪犯心理评估是罪犯特殊心理矫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罪犯的个性特点、心理缺陷及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罪犯特点制定心理矫治方案,而且能够根据前期的矫治效果,为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再犯预测与危机干预等提供实证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向罪犯宣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罪犯提高对自身不良心理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节,消除不良心理障碍,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步恢复健康心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罪犯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引导罪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罪犯的心理承受能力。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利用板报、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罪犯心理辅导活动等。

3、心理咨询。罪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帮助求询罪犯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通过挖掘其潜在能力的方式实现对其原有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监禁生活和提高应对各种消极事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在心理咨询的方式上,既要运用个别咨询的方式解决女犯的个体问题,也要运用团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解决女犯群体的共性问题;不仅要使用常规的咨询手段进行咨询,还要运用心理测试技术进行辅助。在咨询形式上,目前限于监狱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电话咨询和面谈咨询两种形式。

4、心理治疗。罪犯心理治疗,是心理矫治人员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有心理疾病的罪犯进行治疗,消除其心理疾患,恢复健康、协调的心理状态。罪犯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罪犯中的变态心理者、人格障碍者、产生拘禁反应者,以及在精神上出现其他异常状态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分析疗法、行为治疗法、支持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危机干预等。ii

注释:

第2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

1、消费者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包括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也涉及消费者作为个别人的心理特征和差异性。由于消费者对产品情感程度不同,最后会反映在产品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上。消费者的心理现象,有共性也有差异。通过对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可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个人偏好,并以此对产品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

消费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不仅受消费者自身的需要、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消费者活动的外界社会环境,诸如: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文化背景、消费者家庭环境、消费者群体、消费时尚、习俗、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当代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速度非常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者心理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心理稳定性减小,转换速度加快。消费者对消费行为追求的心理趋向逐步转向表层化,对附加的、高雅的、有现代感的产品的需求均呈流行趋势,如各种轻薄家具、时尚炫酷的电子产品、个性与流行等。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产品生命周期不停缩短,消费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品种样式层出不穷,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例如,洗衣机由单缸-双缸-全自动的更新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心理因素而设计的;电视机在中国由黑白发展到彩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但现在每年均有采用新技术、新功能的电视机推出,消费者今年购买的电视机,明年可能就过时了。以至于某些别出心裁的商家开始经营电视机的出租业务,以配合某些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

个性化消费的回归,在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使消费者的个性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中。随着当前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不断更新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脱离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众化、趋同化的传统消费方式及理念,慢慢演变为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又或者说市场已进入了个性化得消费时代。个性化消费的典型特征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选择的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其他“延伸物”,也就是说,他们希望所选择和使用的产品是能够体现自我的产品,是能够表达特定时期自己心境的产品,或者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理想的产品。

3、工业设计的概念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给出的最新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产品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设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狭义的工业设计是指产品的造型和形态;广义是指针对维持与发展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所进行的设计。

4、消费者心理以及当代消费发展趋势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工业设计虽然已物质功能为表现前提,却也明确心理欲求在购买行为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是否购买某一产品,常常取决于该产品是否满足其心理欲求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必须立足于对消费者心理的充分研究,在工业设计上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关怀,转却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知觉心理、认知心理和消费习惯,才能投其所好,设计出消费者主观上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在工业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消费群体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握消费者心理,不断创新,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只有注重消费者心理的设计才能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针对消费者心理的设计原t如下:

审美情趣设计原t:不同地域、文化、民族背景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审美情趣。 因此,工业设计要建立在对消费者审美情趣的研究基础之上,根据消费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消费群体行为及心理特点的产品。

个性化的设计原t:代社会是一个崇尚自我,个性鲜明的年代,产品设计的个性化是要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差异性,如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别的消费群体设计出具有不同个性化的产品,从同类产品中突现自身产品的独特个性,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手机,通过简单易操作的界面和放大的字体就做到了这一点。

标志社会地位的设计原则: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当人们在满足物质方面的追求基础上,就会在精神需求上有更多的要求,渴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认可及尊重,渴望通过产品标志其社会地位,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为此会追求产品的地位功能,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显示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人类的情感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如此,产品设计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符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以求取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在心理上的共鸣。美国设计师哈里森教授为老年人专门设计的厨房餐具,故意采用较为粗大的调节器和超大的手柄,满足了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生活中好的创意设计不仅带给人便利,其新颖的外表和奇特的设计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功能的创新、人性化的产品设计都通过向消费者传达消费理念及消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促进人们的消费,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消费者心理及其发展趋势是设计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并影响着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设计师也已经把消费者心理作为在工业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各种具有标志性的消费群体的出现,更是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苹果公司推出的一系列产品,不仅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也向消费者传达着便捷、随性的消费理念,这无疑在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潘惠德《消费新需求的沟通策略》[J].市场与消费,2000年

[2]罗江《企业形象的公关策划》[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

[3]杨凡《消费者需要什么》[J].市场与消费,2000年

第3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情绪;意识;被动性;意向性;实在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044-02

情绪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早期哲学崇尚理智,把情绪设为理智的对立物,贬低情绪;近代实验心理学蓬勃发展,从心理、生理等方面展开对情绪的研究,情绪被简单地划归于被动的心理现象。19世纪兴起的现象哲学试图对情绪问题进行一种非实证主义心理学的探讨。萨特在早期对情绪问题予以关注,继承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工作,立足现象学视野,汲取海德格尔情绪理论的思想资源,将情绪放置到人的存在之中,挖掘情绪的本质与背后的哲学支撑。梳理萨特情绪问题的缘起,廓清其现象学情绪论的理论前提。

一、批判情绪的被动性

萨特的情绪问题研究,是从批判詹姆斯情绪理论着手的。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身体变化的感知,即身体中生理变化的反射产物。通常认为,人先有情绪如害怕然后才有情绪的生理反应,如发抖、逃跑。詹姆斯则坚持认为,人遇到某种情绪时先身体的反应如发抖、逃跑,然后这些反应引起的内导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所引起的感觉构成情绪,如害怕。他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害怕了才发抖。”[1]319这样,他把情绪严格定义为由身体的反应特别是内脏和肌肉引起的一定经验的名称,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生理的或神经的过程,而非心理或精神的过程。萨特指出,这种强调外周器官对情绪作用的“周缘论”,将情绪还原为生理反应(身体的紊乱),依据这种理论,必然会得出不是悲哀产生眼泪,而是眼泪的流淌导致悲哀。萨特认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其根本错误在于预先假设人的情绪与身体之间的某种联系,这就使得该理论在解释这一情绪与另一情绪的细微差别上无法自圆其说。萨特断言,人的情绪是有内在的规律。他说:“即使情绪客观地感知为生理失调,作为意识事实,它既不是生理失调,也不是简单的纯粹混乱,而是有意义的,是有所指的。”[2]17情绪是一种意识,是心理与世界的某种联系而并非身体的紊乱,它是有规律可循,是一个可以描述的有机结构。

精神分析学是最先强调心理事实所指的,但他们强调意识是同外在因素关联的。例如,有位妇女患月桂树恐惧症,即她看到月桂树便立即昏厥。精神分析师的解释是,该妇女在孩提时代有一次“性”的痛苦经历,且该事件与月桂树有关。于是,恐惧这种情绪便自然地与月桂树联系起来。由于整个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出发点是无意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欲望和本能,那么意识现象则被看作是“被压抑的欲望的象征性实现”,而对于意识来说,这个欲望并不是包含于其象征性的实现之中,它是要通过意识而在意识之中实现的。用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又可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则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稽查者”身份。意识行为同外在事物联系,并且要返回到是无意识之中的找到其象征性的含义,那么意识事实相对于其含义而言,是一种外在的性质,即被指与所指是分离的。萨特因此评论道:“相对于被指而言,把意识构成为物,也就是承认,意识可以自我构成为意义,却没有意识到它所构成的意义。”[2]30精神分析学派把意识划归于无意识之下,把意识当作是象征望的实现,意识在这里也是被动的。因此,通过对上述理论的批判,萨特总结他们的共同错误在于并没有用意识的原始行动来解释情绪的本源,因此要想寻找到情绪的本质意义,就要用现象学的方法到情绪自身中寻找。

二、现象学方法及情绪的意向性分析

第4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舞蹈美学是舞蹈学中的一种学科,由于舞蹈美学体系主线的缺乏、层次不够分明、逻辑不够连贯、内容不明确,所以把舞蹈美学归类为二级学科。学术上,需以美学的眼光去看待早期的舞蹈学,对舞蹈美学体系的内容和现状以及整体的层次结构和难度等因素进行了整理后发现理论结果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在舞蹈学资源的规划和总结的基础上,对于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美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参照舞蹈美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尝试去勾勒舞蹈美学体系的框架。

一、舞蹈美学体系现状

从古至今的很多形式的舞蹈艺术表现力都很丰富,其中包含了很多美学思维。但是就现在所处的阶段而言,舞蹈美学还是初级阶段。在舞蹈与美学的关系上,从来都很难至善至美。只有不断的去开拓才能改变舞蹈美学现在所处的尴尬位置。最开始的舞蹈往往会取得博人眼球的效果,而之后的往往都是效仿前者的作为。很少有突破的效果。

我国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当时建立的舞蹈美学研究会为最主要的标准。我国内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与舞蹈美学相关的文章与书籍。例如资华筠、刘青弋研究的舞蹈美育,于平研究的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欧建平研究的舞蹈美学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提到的相应的舞蹈美学的概念等等内容。

就对于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来说,我过的舞蹈美学体系还是比较落后的。其中于平的《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这是一种舞蹈文化体系与舞蹈审美眼光相互影响的的模式。主要内容是对舞蹈历史、民族、舞蹈的地域、文化领域、风情等进行相应的研究。同时也包含了对舞蹈在形态审美、视觉效果以及感情氛围和审美眼光的结合。

资华筠、刘青弋提出的对于《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的思维。这是一种舞蹈美育的模式。它主要研究的是舞蹈美育。包括其中的舞蹈美育生理学、评价以及作用。舞蹈美育对于心理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对舞蹈美育的内容、原则、原理都有促进影响作用,就有较强的实践性。

对于欧建平的《舞蹈美学》,主要偏重于以哲学的模式诠释舞蹈美,有很强的哲学思辨。通过不同的角度对舞蹈历史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舞蹈特点的表达。用舞蹈也有的姿态美,最舞蹈审美的心理现象展开相应的研究。即对舞蹈历史展开研究同时对舞蹈形态美展开研究。

我国大多数专家学者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都已经有了深刻的见解。他们通过不同的痛经以及方法对舞蹈进行研究。专家学者通常把将舞蹈美学分为舞蹈的类别、历史以及舞蹈文化等。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舞蹈美学体系研究中仍然是空白状态,因此对与构建一个完整的舞蹈美学体力很有必要。

二、舞蹈美学体系构建依据

舞蹈美学的规律为:相关人员对舞蹈的创作过程、表现过程以及审美过程的经验总结。舞蹈美学的逻辑可看做是对于舞蹈的创作、表现、以及欣赏的审美活动。我们可参照上述结论,对舞蹈的创作、舞蹈的表现以及舞蹈的美学欣赏的综合以及理性思维进行研究,建立宏观的舞蹈美学模式。我们之所以用舞蹈的审美活动作为舞蹈美学体系的逻辑点,是因为舞蹈审美的基础因素。其综合了舞蹈在作品、创作、表现、欣赏等一切思维上的载体,在舞蹈审美体系的生长中能够起到催化的作用。以舞蹈的审美为起点,从其中就可以提炼许多的舞蹈审美创作、现演以及欣赏规律,继而去探究舞蹈美学体系的本质。这样就能运用各类学科,对舞蹈美学艺术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面的研究。

对于舞蹈美学在学科上的定位是体现在舞蹈审美的特征以及形态等多方面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同时也是对审美活动在内容上进行丰富多样表现的一种,将舞蹈运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这样就形成了舞蹈审美的学科。

三、舞蹈美学研究遇到的障碍

在对舞蹈美学进行研究时,需注意的是,内容的丰富和模式的严谨,要有理论性的分析。如何深层次、多角度、全方面的研究,再者需要将这些成果结合起来,至善至美的包罗舞蹈美学的研究方式,是难点之一。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心理学、生理学、艺术学等的其他学科,需要巧妙的利用这些学科进行研究。舞蹈美学既要重视它的科学性、规律性,又要重视它的实践性、规范性,所以需要把理论与内容相结合。

第5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加强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从理论上看。交际一词译自英文的communication,也有译为交流、传播等,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①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的双方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互换的。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人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Hall主张将文化与交际等同起来,认为文化就是交际。而Kleinjans认为,文化包括三个层面:认知、行为和情感,它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思想、信仰、情感和行为的方式。②Geertz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意义系统,决定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对世界主要事物的感知、认识和态度。③他的这一定义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理论界没有太大争议,都认同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这一定义。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需要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如果本民族文化在这种交际中缺失,只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极为不利。由此,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

其次,从时代的需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政治、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也日益增多。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了逐渐的提升,对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育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非常注重对外国文化的学习与吸收和中外文化差异的比较,主动融入对方的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因为文化输出不足,不少国家的人们对我国文化认识不深、误解不断,不利于进一步地深入理解和交际。

最后,从教学要求来看。2004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教学性质中把跨文化交际当做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目标上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然而,在对教学要求的具体阐述时,却全然忽视了性质和目标中所提到的跨文化交际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内容。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化素养培养的要求比较明确,指出:应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便如此,大纲仍然缺少对培养学生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规定。因此,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长期欠缺。

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途径

首先,加强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感知到的心理现象。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意识到作用于感官的外界环境(如感知到各种颜色、声音、车辆、街道、人群,等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标,对行为的控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体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还能意识到“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意识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它涉及我们心理现象的广大范围,包含着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消息、观念、情感、希望和需要等。对母语文化传播的正确认识、评价以及实现,都离不开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可以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促进、学生与教师相互动等方式,分层次、多渠道地循序渐进。强化母语文化传播意识,可以使人们了解母语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有意识地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教学大纲(要求)是课程教学的指向标,它确定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原则、方法和评价手段等。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必须把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级英语教学的大纲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这一培养目标。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同样重要,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教学地位相当,既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学习和吸收目的语文化以及文化差异比较的重要性,又注重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让跨文化交际真正成为一种双向的活动,实现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彼此促进,为我们国家更好地融入国际大家庭、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打下基础。

最后,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意识、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光有意识、规定和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地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是教学中的实施工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统筹规划,相互配合。第一,在目标设计上,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体现文化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合理全面地描述各项目标,把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明确化。第二,在教材编写和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上,必须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综合考虑,有机结合,给母语文化的学习、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留有一席之地。同时,可以通过教学环境、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通过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感受母语文化在交际中的作用,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另外,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母语文化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要求,是我国国际交往的现实需要,也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就要加强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注 释:

①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Kleinjans.On Cultur Learning(E).Honolulu,Hawaii:East-west Center,1973.3。

③Geerc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C).New York:Basic Books,1973,89。

第6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慨括的反映,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有规律联系的心理过程。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其中思维是最重要的,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也是衡量学生智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中去,只有通过思考的作用,依靠思维过程来完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就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认识水平。

但是人的思维并非一开始就非常完善。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训练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因此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在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过程中,有效地加强思维训练,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对教师的讲解具有主观选择性,只有符合他们愿望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所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激发学生思维的因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利用课题,激发学生思维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课题起着揭示课文中心,点明主题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审题,激发学生思维。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可让学生思考:课题讲的是什么?为什么把教科书说成是“珍贵”的?进而又提出:文章的课题与课文各段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2.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思维

教材中有许多插图,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让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意境,进行思维训练。如《小珊迪》一课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推想他们的心理活动,再分别进行描述,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会小珊迪的美好品质。

教学时。要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思维,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对学习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是指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善于钻研问题,喜欢探索深究,不满足于发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挖掘句子的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翠鸟》一课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让学生联系上文,深入领会这句话的含义,进一步理解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

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加深,学生不仅领会了课文的意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趋于深刻,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段的训练,段的训练本身就是逻辑思维训练。一段话是由一句话一句话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要让学生先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再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以理解词为主的具体思维过渡到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为主的抽象思维,有助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如《喜鹊》一课,让学生先弄清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是什么意思,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第一句是说喜鹊的羽毛朴素洁净;第二句是说它体态轻盈优美;第三句是说它不畏严寒生机勃勃;第四句是说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前三句是说喜鹊之所以受到人们喜受的原因,第四句是说结果。这一段的几句话是按先因后果的关系联系起来的。然后让学生找出能概括这一段意思的中心句,使学生认识到前三句都是围绕最后一句“喜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写的。最后还要让学生明白一段话的记叙顺序,懂得句与句之间的内容联系要紧密连贯。

教学时要紧紧抓住思维训练,通过搞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既

使学生领会句子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连句成段的规律.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

归纳段意是中年级段的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归纳段意,学生不仅掌握全段的主要内容,也为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手段。如学习《捞铁牛》第三段时,先让学生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的?然后让学生考虑打捞的办法共分几步?再互相讨论:为什么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铁牛就浮了起来?铁牛在什么时候离开的河底?为什么水手要使劲地划?学生搞清了这些问题,既掌握了作者思路,又理解了课文内容,再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这段内容的理解,从而概括出这段段意,明白了和尚捞铁牛的过程。

第7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

(一)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它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使人们具有科学的理想、信念、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的价值理念支撑和世界观、方法论基础。

世界观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观点,决定了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人生观是指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人生观教育主要包括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教育等。

(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政治观是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从根本上决定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指引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道德教育。道德是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能够判断社会成员的行为是否正当。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合格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引领和提升作用。在我国,道德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

(四)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是是维护政治原则和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法纪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使其对象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功能,因此,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性内容。在我国,法纪教育包括法制观教育和纪律观念教育。

(五)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发挥心理潜能、增进心理成长。心理教育通过对人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其它内容的实施提供赖以依靠的基础和平台。在我国,心理教育主要包括心理现象知识教育、心理健康与调适的基本知识教育、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教育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定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要很好地解决复杂的思想问题,全面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运用多种内容要素,发挥“合力”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以整体的形态存在,并且构成有机的系统,是整体功能优化。只有这样教育内容才能较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各环境因素进行着不断的交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相协调,与各种环境因素密切联系、协同作用,才能发挥其影响和作用。

(三)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进行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中,每个层次的要素都有从系统中分解出来的目标。

(四)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各要素的目标都是这个目的的展开或具体体现,都必须与这个目的相一致,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的总目标。

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主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受教育对象的层次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教育活动所要传授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授这些内容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内容体系的确定就受到目的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自身是一个系统,其内容具有层次化、系统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受到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的影响。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处理方式或呈现形式也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在思想道德价值引导下的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实施都必须从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实际、心理特点等前提出发。

第8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1.课程标准制定依据职业岗位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任何课程都是依托这两者而设置的。社区康复专业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亚健康理疗保健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具有康复治疗能力、康复资源协调能力、心理康复能力的社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亚健康保健员、心理康复员,能够在各级社区卫生康复中心、社会理疗保健机构和康复企业、残联等社会团体从事康复治疗与康复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假肢矫形器的制作等康复治疗技能,具备在康复医疗点、综合医院康复科、社区医疗服务康复点、各级疗养院、保健康复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健康促进等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以上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无论社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还是康复治疗师,他们面对的的服务对象是老人、残障儿童、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等,是为人服务,所以要了解其心理特征,掌握心理交流技巧,另外自身也应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因此,社区康复专业在对毕业生的“身心素质”描述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康复治疗专业对毕业生“业务素质”的描述为“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的运用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从事卫生工作;具有独立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以此做为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附合康复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任职要求。

2.课程定位《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强调对人的整体性研究,并把深入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全面阐述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论述社会环境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关系等重大课题,从而使医学能够更全面的阐明人类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的本质,更深刻地揭示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科学原则,为人们提供更为宽阔的医学观、疾病观和健康观,以及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所以,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贯穿于医学的其它学科之中。《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把心理学与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医疗卫生实践中,研究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强调运用心理诊断和治疗等技术为临床服务,从而进一步改进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3.确定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的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其任务根据目标制定。根据对课程定位分析,《医学心理学》课程目标与任务为:使学生树立心身相关的观点,形成对人的整体认识,能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医学发展要求;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医学心理学有关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等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掌握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见心身疾病;掌握心理应激的基本理论和中介机制;掌握常见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掌握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了解森田疗法、催眠疗法等;掌握医患关系模式和病人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应当前医学需要的心理学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能适当运用医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中。

4.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与组织是课程标准质量高低的关键。高职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过导向,课程设计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在选择时要考虑职业能力需要,并以课程目标分析为前提。将康复专业毕业后的岗位(社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等)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然后找出其所需知识与技能,结合课程目标与任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知识时应考虑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突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特点,知识遵守“必须、够用”原则。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构建与教学内容

《医学心理学》课程标准主包括课程学习目标、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等部分内容。课程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学习后将要达到的水平,课程能力标准要求细化为知识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教学任务描述,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又细化为能力测试的方法与手段与课程成绩评价办法等。

1.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1)知识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解决病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认识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建立对疾病与健康的整体观,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防、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

(2)职业能力学生会使用心理相关技术,使自己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协调与组织能力、与人沟通及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会简单使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为病患进行心理调适与辅导,促进病患生理康复。

(3)职业素养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很好地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道德高尚,有耐心、爱心、同情心。

2.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该课程包括五个能力单元的学习,能力单元一为掌握医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能力单元二为掌握心理基础知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前者包括两项任务——掌握医学心理概述,包括知晓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关于疾病和健康的观点,从而知晓医学心理学建立的根源所在;掌握医学心理的相关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认理论等,共用6学时。后者包括三项任务——掌握人的基本心理,如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规律;掌握心理应激的概念与处理方法,共用14学时;能力单元三为掌握医学心理相关操作知识,是让学生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实施原则及学会使用常用的心理量表,掌握心理干预的方法,包括两项任务——掌握心理评估;初步了解心理干预方法,共用16学时;能力单元四为掌握医患关系,是让学生掌握医患交往技巧,拥有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包括三项任务——掌握临床访谈技术;掌握医患关系的特点与应对;掌握病人心理特点及应对,共用12学时;能力单元五掌握临床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是让学生知晓心身疾病概念及对临床疾病防治的意义,掌握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掌握简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包括三项任务——掌握临床心身问题特点与调适方法;掌握健康心理问题;掌握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因其后续课程中设计有《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因此,该部分仅用了较少的12学时。在进行教学任务描述时,每个能力单元包括项目标、学时、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任务与教学内容、实作技能、教师注意事项、学习资源等。

3.学习者能力测试方法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手段,该课程改变以往仅采用期末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测试方法,具体而言,即该课程依旧采用百分制,学生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两项之和算总分,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不同能力单元测试中表现。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模式《医学心理学》课程,易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X学时+Y学时”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在校内上X学时课程,在行业锻炼Y学时,即组织学生定期到实训基地临岗见习、实习,让学生把学到的内容用到实践,让学习更贴近社会所需。

2.教学方法与手段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可选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学习、团体游戏、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以赛促学、知识竞赛、网上工作室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即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自信,一举多得。在教学手段上,可选用PPT、视频、录像等。

3.师资配备师资配备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医学心理学》课程配备的教师应具备心理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三十周岁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4.实训条件建立校内建立心理实训室,内设心理测试软件、音乐治疗仪、生物反馈仪等,另外,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寻找相应场所,实现“X+Y”循环学习。另可利用节假日带学生走进社区,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第9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健康人格;情感体验;行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2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3.2.1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3.2.2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3.3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3.3.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用这些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友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

3.3.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可以说,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语文课本就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3.4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