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铁建设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LinkedIn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博阳。
“对于中国高铁建设,已经不能停留在高铁发展拉动经济的视角上,应该站在中国正进入高铁社会的高度上看高铁战略格局。高铁正在改变中国,包括春运、产业、生活、物流等等,需要从高铁对中国经济社会文明带来变化的层面,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认识,这点更重要。”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崔书文。
“互联网公司生命力不够了,传统企业的春天来了。我觉得今年叫‘互联网的2.0时代’,之前都叫应该1.0时代。2.0时代到来,传统企业的机会来了,因为传统企业能提品,真正的互联网企业该焦虑了,为什么?他得想办法说服传统企业跟他合作,自己再往下走的生命力不够了。”
――知名教授,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春花。
“格力是家电业黄埔军校,我绝不到外面挖一个人。挖人不是良性竞争,格力也老是被人挖。”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我们在争夺高端市场的同时,千万不能把低端市场丢了。我们现在是‘针尖’战略,聚焦全力往前攻,我很担心一点,‘脑袋’钻进去了,‘屁股’还露在外面。如果低端产品让别人占据了市场,有可能就培育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将来高端市场也会受到影响。华为就是从低端聚集了能量,才能进入高端的,别人怎么不能重复走我们的道路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滔天巨浪,早晚要对所有的行业发出汹涌冲击。如果今天作为一个创业者,面对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样巨头云集的互联网行业,我会选择做‘互联网+’这样的领域,致力于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因为这里边还有很多空间。”
――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柳传志。
“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问题,并非在于企业成本过快上升,根本原因是制度成本过高。应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制度成本曲线,促进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
“我在商业上的榜样是披头士乐队。他们四人始终坚持一个传统,即互相监督不良倾向。他们互相平衡,集体力量总比个人分别取得的成就更大。我在商业上也有类似感悟: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但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许多人协作的结果。”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实际上互联网在改造所有的产业,所有的产业要想办法从一次性的提供服务或者产品,变成体验互联网化,产品互联网化,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互联网化。”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礻韦。
“平台化将把大中型企业全部毁掉,剩下的平台就是会把小微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人型的企业联结在一起。但是这种小微企业并不是不赚钱,只是他的尺寸和大企业比要变得很小,小米跟联想比,规模也就是1/10,所以它相比联想来讲就是个小微企业。未来做产品会是这样一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不会再拥有很多的渠道和很多的销售,这些东西都会被取代,甚至可能就剩下几个基础研发。”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感悟体会
【中图分类号】F540.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099-01
一、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和工作遗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想整部机器运转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无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底要建立哪些制度,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其二,制度要便于操作执行,言简意骇。其三,制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认为目前应抓紧制定《高速公路维修工程定额及编制办法》,《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办法及标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手册》,并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既路况调查记录、桥梁定期检查记录,交通情况调查记录、桥涵淤积(冲刷)情况崐观测记录、路面纵横缝观测记录、桥梁伸缩缝观测记录等等。制定这些原始记录目的是将公路及与公路有关的情况及时准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以便“对症下药”,为做到“预防养护”打好基础,最终达到早发现、早预防、少支出、效果好。把危害降低在萌牙状态。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以最好的制度指导广西高铁的运行。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在我国高速公路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已建章立制,规范了管理工作。而我们广西柳州才开始进入高铁时代,我们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否则,高速公路的效益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
高速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
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以路面为主的公路大修,专项工程养护工作,下设公路工程作业队:负责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河槽维护与抢修;房屋维修工程队:负责局管房屋,水、电、暖维修与养护;交通工程队:负责路面标线、标志、防撞护栏、隔离栅、收费、通讯、监控系统维修与养护。公司内设工程技术部:负责下达生产任务、质量检查、工程量审核。计划财务部负责年度计划制定与资金支出控制,工程决算。综合部:负责日常行政、后勤及人事、劳资等工作。
在机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佣社会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目前社会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
最终达到:路面坑槽修补不过夜,防撞护栏维修不过天。听到命令就能迅速出动、园满完成,使高速公路封路率为“零”。
三、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的转变。
(3)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感悟体会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参考文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贵定县推动旅游业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新形势下,贵定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为此,贵定县依托全省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好、资源禀赋优、民族风情美、文化底蕴深等优势,结合“一带一路”、黔南“一圈两翼”战略和“两高”经济带的机遇,围绕“一核两山六区联动”布局,加快推进对阳宝山文化旅游区、“金海雪山”乡村休闲养生度假区、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区的开发,大力推进四季花谷、花海水乡、盘江千户布依寨景区提质升级等项目建设,探索打造“四态旅游”,破解旅游季节性、产品结构单一、区域壁垒、助农增收四个难题,全力打造贵定旅游发展“升级版”。
打造“全年性旅游”
破解旅游季节性难题
坚持规划引领。制定了《贵定县旅游总体规划》《贵定县区域农业产业、文化旅游、城镇景观整合发展总体规划》等10大类120项旅游规划,有效支撑保障景区景点的规格和品质。将全县划分为南、中、北三大旅游区,南部以“茶+旅游”为重点推动云雾茶旅与平塘射电科普游相结合、中部以“金海雪山”休闲农业观光游与千户布依寨农耕体验游相结合、北部以洛北河惊险刺激游与阳宝山佛教文化感悟游相结合。
坚持四季发力。着力打造春有“金海雪山”“四季花谷”“茶旅之行”;夏有冰脆酥李、洛北河漂流;秋有民族民俗风情、稻雕艺术体验;冬有甘溪国家森林公园养身温泉、阳宝山感悟佛教文化的旅游景点组合,努力做到景区景点互联互补,实现串点成链、串景成片发展态势,破解旅游季节性难题。
坚持高效筹会。策划以“金海雪山”景区“花”“稻”为主题,阳宝山“佛”为主题,云雾山“茶”为主题的系列节庆活动。今年元旦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稻雕文化艺术节”,并获“中国稻雕艺术之乡”“中国稻雕艺术传承基地”称号,活动期间游客人数达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97亿元。今年3月正式启动“贵州动起来”贵定首届金海雪山全国最美花海公路赛,探索体旅融合发展路子。今年还将举办全国性稻雕作品创作大赛,“中国稻雕艺术之乡”走进上海、广州,“佛教专家倾情贵定行”“全国佛教名山相约贵定阳宝山”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
打造“融合性旅游”
破解产品结构单一难题
强化“生态与旅游”相融合。坚定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制定“绿色贵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甘溪森林公园为核心,划分甘溪森林公园阳宝景区、独木河景区等进行规划建设,突出抓好阳宝山文化旅游区建设,加快推进甘溪国家森林公园和摆龙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开发。目前,甘溪森林公园共整合项目资金1.7亿元,先后实施了钻探地热项目、环城连接路项目、河道整治和景观打造,开发景点20余处。2015年10月,贵定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此外,甘溪森林公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摆龙河湿地公园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
强化“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围绕“阳宝山佛教感悟游、洛北河探险刺激游、金海雪山乡村养生旅游、云雾山联动平塘科普游”四大定位,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配套、文明道德提升等工作,力争将贵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禅修圣地、国内知名的休闲养生圣地。融资28亿元建设贵定阳宝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并将于今年7月建成对外开放;融资38亿元实施“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改造,打造新景区景点36个,其中水巷街市、农耕文化、馆布依乡愁园等景点已于4月底建成对外开放。
强化“保护与开发”相融合。成立贵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坚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要求,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旅游工作协调发展。筹备成立了贵定阳宝山文化研究会,完成“盘江瓮城桥”“巩固牌坊”“邱禾实墓”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上报工作,成功申报鼓龙鼓虎・长衫龙、苗族长鼓舞、白苗鼓歌、布依山歌十八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
打造“协作性旅游”
破解区域壁垒难题
在全省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下,贵定不仅要自我发展,更要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联动协作发展,抱团推介旅游资源,做好大旅游文章。
大力实施通畅工程,打造旅游精品路线。2015年以来,全县完成总投资2.5亿元总里程380公里的县乡道改造,完成通村水泥路项目37个,全县114个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通客运率均达100%;围绕沪昆、贵广高铁,完成昌明客运枢纽站建设,启动贵定汽车客运枢纽总站建设,努力实现高铁旅客“零换乘”目标;策划打造了“千户布依寨+金海雪山+四季花谷”“金海雪山+洛北河漂流+阳宝山”“甘溪森林公园+金海雪山+摆龙河湿地公园”“云雾茶旅游+平塘救星石”等多元融合旅游精品和区域组合旅游线路。
构建资源互补、优势互得、利益互享的发展格局。先后与平塘、荔波等周边县市签订旅游协议,打造旅游联盟,分别与广西、广东等地旅游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参加旅游推介活动。目前,昌明、云雾联动平塘“三天”科普游服务项目正加快跟进,服务联动平塘旅游的昌明至云雾309省道正加速建设,“黔南大射电大酒店”“云雾大酒店”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探索实施PPP模式,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参与。按照“政府项目、基金注资、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核心理念,探索实施PPP模式,通过开展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经营产业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投资开发工作。2015年以PPP模式与四川中大、贵阳鸿飞地产集团签订建设贵定阳宝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四季花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协议。
打造“富民性旅游”
破解助农增收难题
按照“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的要求,贵定在加快推动“富民性”旅游发展,实现景区“提质升级”和农户同步增收致富上进行有益探索。
景区升级变旅游收益。2015年,全县投入资金38亿元打造新景区景点,全年旅游人数达40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77亿元。今年以来,“稻梦空间”“四季花谷”相继开园,目前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8亿元,吸纳旅游从业人员1350余人,景区群众小康率达98%以上。今年第一季度,贵定旅游人数达15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4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42亿元,同比增长68.26%,呈现“井喷式”增长。
农户变旅游经营户。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观光体验旅游”模式加快旅游发展,推进旅游扶贫。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家乐经营户星级评定”活动,打造了盘江狗肉美食街、沿山美食三岔街、贵州特色美食风情街等特色美食街。截至目前,全县有旅游服务经营户5000家以上,农家乐200家以上,解决就业400余人,吸纳贫困人口600余人,带动5.73万村民致富脱贫,景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关键词:交通运输 高速铁路 发展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40-01
1 会议内容及意义
2013年10月,第四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TE 2013),在我国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国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近300人参会。大会举行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进程”等13场特邀报告,并设“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绿色交通与低碳交通”“交通安全环境”“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主题的分会场进行研讨。
2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发展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的发展,是瞄准世界高速铁路先进技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2.1 CRH1型动车组
CRH1型动车组原型是瑞典Regina型动车组。瑞典国铁于2000年开发Regina动车组系列。Regina系列动车组车体宽,采用低地板,每组可容纳165到294人。其中,X52 9062动车组被用于庞巴迪“绿色火车计划”[2]。“绿色火车”计划(2004-2015)旨在发展适合瑞典本国国情的铁路建筑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应用庞巴迪可持续发展技术“ECO4”产品组合,Regina车型在车底架的稳定性与控制力方面均有改善,2006年试验中,Regina最高试验时速曾达303 km/h,2010年,其运行速度已达250 km/h。
2.2 CRH2型动车组
CRH2型动车组原型是日本新干线。新干线由日本国有铁道部研发,1964年开始通车运营,是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干线。
日本新干线的建成,是为了满足日本人口密集度大,运输负担重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的动力集中式设计(使用机车车头牵引无动力车厢),日本新干线采用动力分散式设计,更好地解决了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的蛇行问题,减少了维修保养费用。同时,车辆运行过程中摇晃小,平稳性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新干线实验时速曾达443 km/h,目前运行速度一般在270~300 km/h。
2.3 CRH3型动车组
CRH3型动车组原型是德国西门子ICE-3ICE-3型列车。ICE-3ICE-3型列车运行于德国国内,是德国最高速的铁路列车,该车型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30 km/h,实验速度达368 km/h。ICE-3型列车无动力机车头,整部列车可安排旅客座位(包括第一节车厢),行李车厢直接安排在驾驶室后,仅一面玻璃墙之隔。ICE-3型列车,同样采用动力分散式技术,将动力分散到各车轮上,在相同能源基础上,大大提高列车列车稳定性和倾斜度。
NEW ICE-3系列计划于2008年实施,其目的在于建设更宽、更节能减噪的列车,降低故障率,并集成额外的防撞性和防火措施。这种新型安全措施同样有利于隧道内运行,将于2015年应用于从阿姆斯特丹到法兰克福的DB计划[3]。
2.4 CRH5型动车组
CRH5型动车组原型是阿尔斯通 New Pendolino及芬兰Sm3型动车组。Pendolino由意大利设计、生产与发展,2000年被法国阿尔斯通收购。其主要采用主动倾斜式技术,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
(1)以固定车厢配上可倾斜座椅,该原理应用于1969年生产的ETR Y 0160,是第一批以Pendolino命名的车型。(2)1982年,菲亚特在命途多舛的英国先进旅客列车项目上使用摆动转向架,为ETR 450型列车出现铺平了道路。(3)1993年,用于驱动反摆动装置的活塞,从车体外部移动至转向架。应用该技术的ETR 460型列车最大摆动倾角有13度减小到8度。大大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和旅客的舒适度。
中国CRH5系列动车组,利用SM3型严寒作业的优势,服务于华北东北地区,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3 中国铁路提速历程
中国铁路提速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提速之前、提速初期、提速后期和高速时代[1]。
3.1 提速之前
1990年之前,中国铁路运行速度仅90~100 km/h,标准低,运能与运量之间矛盾突出,严重紧张的运输状况,迫使改变铁路运营模式,提高列车标准。
3.2 提速初期
中国铁路提速初期从1997年至2004年,期间进行了五次大提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160 km/h,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普通铁路客运速度。
3.3 提速后期
中国铁路提速后期始于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提速,成功引进基于瑞典Regina C 2008系列的CRH1型、基于日本E2-1000的CRH2型以及基于法国SM3的CRH5型动车组,三种动车组均采用分散式动力系统,最高运行速度250 km/h,持续运行速度200 km/h。至此,中国既有铁路提速幅度位居世界之首。
3.4 高速时代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2008年开始运行的CRH2-300和CRH3-300系列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350 km/h,持续运行速度300 km/h。2011年投入使用的CRH380A和CRH380B型列车,运行速度达350 km/h,其中,CRH380A型动车组实验速度达到486.1 km/h,居世界第二。
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4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走在世界最前列。
参考文献
[1] 翟婉明.第四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报告[CP/OL].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2013-10-22.
[2] Swedish Transport Adm. green target[CP/OP].Grna Tget, background.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地理;趣味性;实施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其中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必修二是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必修三以区域地理为主。这些内容都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等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中的系统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不同。自然地理学习起来虽然难点多,但其科学性、推理性较强,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授课脉络易于把握,而人文地理内容庞杂,不易记忆,学生的知识兴趣点较低,人文地理知识还与历史、政治等学科有交叉现象,这就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难点。况且在文综考试中,人文地理知识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目知识的兴趣,增强人文地理学习的氛围。
一、人文地理教学的意义
人文地理学与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地理格局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它的教育价值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用性。现代社会中除了经济增长之外,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需求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关系的改善,都已成为社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和建设者,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必须具备上述的人文地理知识。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外交流的扩大,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等问题,未来社会对高中生的人文地理素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经济生活。
二、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研究和实施策略
1、精心设计课题导言、精炼点题、诱发兴趣
课题导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因此,有一个诱人的课题导言在课堂开始中显得至关重要。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喜欢追根问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新课题导言设计的需求,而经过精心设计、诱发引导的、带有悬念的课题导言,则能够很好地在课堂开始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兴趣学习、探讨方面上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学习,直到悬念化解,问题解决。
课题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创设情景、激感、展示图表、实例开讲、趣引故事,巧用诗歌、名言引入等。举个例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从这一引言中,可以导入影响农业生长的区位因素知识。
2、利用情景假设、赏识激励、诱导点拔、激发兴趣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以增添课堂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找到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假设你有足够的财产,你想建一个××工厂,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建厂?
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学生想要建立的工厂是不同的,各自考虑的因素也不同,因而得到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同的。因此,设立开放性的情景假设,一则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则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情景假设,增强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3、结合实际生活,探讨课堂理论知识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要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联系学生生活的学习更有利于其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将生活引入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将熟悉的生活环境与地理学习联系起来。
如揭东经济开发区,这是我们学校学生所熟悉的一个工业园区,教学工业这一章时,可利用其中某个五金公司作为例子,让学生分析工厂的选择区位因素,也可通过出示地图介绍地理位置,分析交通条件等方法,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相关信息,如开发区位于揭东区东部,交通条件优越,国道、省道在此交汇,紧邻火车站,高速公路,揭阳潮汕机场,码头等,这些都是工业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交通区位条件。区内的工业公司众多,有广东巨轮模具,榕泰化工、宏兴达塑胶、雅迪高五合塑料、泰丰侨金属制品、恒业不锈钢、天润鞋业,欣达化纤纺织公司等等。这些大家熟悉的工业企业,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哪些工厂和公司是有联系的,哪些彼此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也较容易分析出没联系的公司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是:为了彼此之间的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信息联系,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具有生产协作联系的工厂发生近距离聚集的现象,从而促进工业区域的形成。
学习产业转移类型时,一种是区域产业的转移;一种是国际产业转移,所举的案例可用:广东巨轮模具公司总公司在揭东,但有一部分分公司已转移到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或国家(如印度),此时学生会有兴趣分析探讨其转移的原因及带来的好处,并进行讨论、发言提问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收获、感受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4、巧用游戏或活动诱发学习兴趣
如:以小组为单位,以“交通与生活”为主题,说说交通运输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及关系:
第一小组房地产开发商
第二小组城市规划部门
第三小组服装批发市场
第四小组城市居民
通过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调动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5、课外知识的延伸
在地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信息材料,能有效防止单纯从文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
例如:讲到交通运输,可以把内容扩展到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干线,告诉学生,在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根据规划,2020年全国高铁线路图将形成“四纵四横”的格局。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课外知识的延伸程度与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人文地理素养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外之余,要多学习,扩展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人文地理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扩展、延伸,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文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总结
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点。学生获得人文地理知识,提高人文地理素养,掌握人文地理学习方法,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存在的魅力,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趣味性和知识的记忆理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巧妙导入新课,巧用情景假设,赏识激励,诱导点拔,妙用游戏或活动,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相关知识的延伸扩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才能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利.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155-156.
[2]吴海忠.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J].地理教育.2010(5);11.
据悉,《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已获得国务院同意,方案提到: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将免收通行费。只因一个高速免费的政策,使得本就火热的国庆变得火爆,大家忙着赶高速的免费时段,忙着排队上路,忙着找停车位、忙着被人挤着观风景,当然,对于烟民来讲,有包香烟陪伴,这些自然不觉得累。这就是生活!
这个长假让大家大呼过瘾,从而也让人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人生何处不停车,度过寂寞与等待,掸一掸烟灰,继续赶路。
去远方,到何方?这是每个人动身前必然要考虑的事情。从消费的普遍性心理来看,既然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来看风景,就要看那最经典的部分。于是乎品牌效应就显现出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地奔向各大顶级景区,造成爆满的场面。
需求,一切都源于需求。有人说是高速免费吸走小景区客源,其实更确切地说是高速免费的政策激发了大家潜在的旅游需求。
“旅游”与“烟草”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但这两个行业之间却真切地存在着共同,特别是品牌建设与品牌效应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故宫、长城、黄山、泰山、西湖等景区堪比烟草行业的“华楼溪王”;而丽江、武夷山、张家界等景区宛如烟草行业的重点骨干品牌,对行业品牌的整体布局及培育起到支撑作用;众多的小景区则与区域品牌卷烟的处境相似。
从消费角度来看,景区与卷烟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卷烟不是生存的必须品,但它却能在满足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经过反复购买,最终形成较为固定的消费方式;同样,景区也不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场所,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有车族,更是周末休闲的主要方式。
当然,旅游市场与烟草市场的消费模式也有巨大差别。国庆长假之所以称为旅游市场的黄金周,这是对集中消费模式的高度总结。人们日常疲于工作,难得一长假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而烟草消费则是不同,节假日除了对卷烟结构有所影响外,对销量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虽然从各烟草公司的销售数据上看,重要节日销量会有所增加,但紧随其后的就是销量的下滑,对总体的销量拉升没有多大意义,所以这种集中销售或是所谓的“开门红”只是早卖晚卖的问题,因为这一切都源于消费模式,源于市场。
高速免费的利好政策刺激了旅游市场,但由于景区影响力不同,大小景区从中受益也不尽相同。如果烟草市场也释放出一个利好政策,结果又会是怎样呢?这种政策并不是没有过,例如从2009年5月1日开始,我国对烟产品消费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一道5%从价税。这个从价税的开征既可以提高国家的税收,又是推动卷烟上水平的一个直接因素,直接抑制了社会对卷烟的有害需求,达到控烟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其实,从品牌培育角度来讲,从价税的征收对行业品牌的影响更大,也更为深远。从2009年至今,中国卷烟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力越来越明显。想当初,在提出“532”、“461”品牌发展目标时,我们注意到,国家局在确定期限时提到“通过五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可见那时对五年之内是否能实现目标还是心里没底,所以从期限方面设置了回旋余地,但从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当前就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实现了这一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直接的动力就是基于开征从价税利好政策的释放,导致“卷烟上水平”能真正付诸实际,促进品牌实力的增强。
关键词 干部管理;企业;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在新时期,企业建设面临烟具的挑战,领导干部作为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是,从现在领导感悟队伍建设以及管理的现象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离新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对现阶段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地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一、现阶段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时俱进意识不强
基于新时期新要求这一现状,作为企业建设中坚力量的领导干部队伍而言,更新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显得尤为迫切了。但是从目前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应理念的更新并不及时,甚至被忽略;只立足现在,并不着眼于未来,发展观念不强。
(二)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监督措施是每一整体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保障。从目前领导干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说,缺乏严谨的监督环节,就算管理模式或机制里有监督的环节,但是也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和功能。
(三)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除了理念更新不及时、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外,目前企业领导干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另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管理模式过于陈旧。虽然我们始终强调,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合理性及科学性,但是,管理模式却没有跟上需求的发展,依旧停留在过去“演讲”的阶段,培训或是学习,基本都是靠某一领导口述,其他干部重在参与。
二、新时期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创新管理理念的同时,丰富管理的实用性及内涵。
(一)加强风险的防控能力
新时期条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开始面临更多风险及挑战,作为领导干部来说,也应与企业发展步伐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就新时期背景下领导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来说,首先应增强领导干部的风险、忧患以及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做好各自岗位的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国务院的相关规定,规范相应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干部培训及学习中;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强调紧抓源头不放的管理思想,从安全文化宣传及建设入手,对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深度挖掘。其次,还应着力于筑牢安全基础,清晰界定相应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责。再次,要仔细分析季节性安全特点,着力点为高铁、动车及普速客车的安全。不仅要做好设备质量整治及防火防爆防范,而且要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控制,更要重视浓雾、暴雪、狂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及应急处置。
(二)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重要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干部的潜能,释放他们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发放奖金等物质激励手段,也可以通过授予荣誉称号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企业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树立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企业内部其他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增强干部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
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想要提高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必须依赖远远不断的思想支持以及精神动力。因此,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应不断灌输自我学习的意识,让干部有意识的接触、学习一些新的知识,自己要求上进,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学习、企业业务知识学习以及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活动中。应该加强企业干部的理论知识建设,丰富干部的工作方式,指导干部首先应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行为作风,提高自己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督促自己不断前行,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提高企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强化领导干部管理经营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航空的不断蓬勃,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懂得经营管理理念、善于用人、懂得筹划,能够紧紧围绕发展建设的主题,以生产经营为基本中心,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在领导干部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经营管理能力的加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建议可以从树立领导干部“挑战自我、力求上进”的意识开始,对领导干部的经营才智、经营管理艺术进行培养,充分保证领导干部的建设激情;有力地整合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方面资源,控制有效成本的支出,科学组织、协调管理,鼓励领导干部积极引导职工,争取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以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发展进行统筹和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其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还积极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以及形象意识,积极带领员工,以过硬品牌及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三)加强联系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
首先,应对工作作风进行改进,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坚决履行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宗旨。以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推动企业建设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和思想,争取做到“内心装群众、好事惦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科学目标。其次,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一道过程中,都要尽全力呵护职工的基本利益及实际利益,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帮助服务等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必须做好稳定维护这一刚性工作及任务,强化维护员工队伍稳定的能力,带动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三、总结
领导干部作为企业建设及发展的重要组织、引导力量,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现阶段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及管理的实际情况,除了从理念入手,落实科学发展政策外,建议还应从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管理经营能力以及维护稳定能力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领导干部管理质量,创新管理模式,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做好各自岗位的安全工作,规范相应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干部培训及学习中;从安全文化宣传及建设入手,对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深度挖掘,争取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喜贵.加强干部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改革与开放,2010,22:65+67.
[2]蒋英勤,李.关于做好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4,12:116-117.
交通本是为人而生,为人而用,却成了困人之路,害人之途。
诚可见,交通拥堵、交通安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顽疾。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十二五”末,中国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如何破解因交通而带来的诸多难题显得尤为迫切。除了采取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和措施外,有效运用科技创新,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系统,也是非常必要的治理手段。
5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会,介绍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十二五”期间,中国交通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约6.2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总投资4.7万亿元略有增长。“十二五”末,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目前,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ITS)呼声最高,被称为“治堵”和“安防”的利器。资本市场也是一片看好智能交通产业及其相关概念股,各大券商不遗余力地纷纷撰写研究报告,点评智能交通的巨大发展潜力。更有不少分析师预计,未来5年国内智能交通行业的投入将达数千亿元。
中国的智能交通处于什么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对解决交通难题究竟起到多大作用?带着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专门求教于业内权威专家关积珍。
《新经济导刊》: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智能交通系统(ITS)备受关注,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
关积珍:从国外来讲,社会机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咱们现在面临的交通拥堵、污染、安全问题,以及交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一些影响,它们在几十年前就遇到了。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它们陆续重视这些问题,那时没有明确提智能交通,主要从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安全、交通可持续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到了20世纪80年代左右,形成了智能化的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这个概念慢慢形成了。
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启蒙阶段。主要通过两次比较大的学术性会议,一次是科技部发起的中欧国际智能交通研讨会,另一次是亚太智能交通研讨会,这两次会议对国内业界认识智能交通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科技部与建设部、公安部、交通部组团参加了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等国际性会议。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真正开始于“十五”期间,这五年是概念形成和理念导入阶段。主要做了一些科技性的引导工作,当时还确定了首批10个智能交通应用示范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还包括一些中小型城市,如中山,对智能交通在国内的普及和导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是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阶段。这期间有几个大的标志性事件:第一,科技部首次设立了现代交通基础领域的863,把智能交通和交通安全作为专题,同时也启动了一批863项目和几个比较大的支撑计划项目,这样科技对智能交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很明显。第二,原来做的一些基础性工作,结合一些重大的应用需求,显现了很好的效果,比较典型的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面向奥运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保障和运用,还有上海2010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等。那一轮共启动了7个支撑计划,叫国家智能交通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这种支撑计划对行业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好的格局。这期间基本上是有一定交通专业基础的、又掌握一定高新技术领域的、对这行业有一定感悟的企业,实现了稳定的发展。2000~2005年,大家对智能交通的理解和认识也有限,感觉市场很大,但是做什么不是很明确,所以许多企业都想挤进来,包括一些大IT公司,但是后来都退出去了,因为交通的专业性很强,没有这方面的积淀很难开展业务。当时我们开玩笑说,不要把智能交通系统ITS理解成IT+S,到现在业内认识到,traffic或transportation这个概念一定要强化。
到了“十二五”,我认为智能交通系统进入到了一个提升阶段,不管从技术水平还是产业格局,都会有一些大的调整和突破,智能交通将真正走上一个比较好的快速通道。
《新经济导刊》:从资本市场看,原来智能交通的概念成分偏多,是否可以说从“十二五”开始,智能交通更多转向应用了呢?
关积珍:“十五”、“十一五”期间,大家对ITS的内涵和本质认识不太清楚,“智能交通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装”,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也是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机动化进程是最近几年突然加速的,原来机动车保有量也有限,整个社会不是一个机动化的社会,对路和车的理解还有偏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也很不完善,这与有没有智能交通没关系。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大家一看,智能交通原来就是干这个的?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误解。
有人认为,交通到底有多少技术含量,因为每个人都是交通的参与者和感受者,都可以对交通发表意见。我们刚开始确实从理论体系上到技术支撑体系上,也没有拿出很先进的东西,这样让大家产生了误会,“智能交通继续搞下去,有什么好搞的。”有认识误区很正常,也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十二五”可能会有大的转变,原来大的城市应用效果已经很明显了,同时全国范围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很快,这两方面对交通带来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原来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拥堵,现在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甚至许多小城市都拥堵了,恐怕仅靠修路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拆迁修路成本太高,占用太多耕地、绿地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既有的道路资源怎么利用好,把管理水平提高上去,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发挥更好的效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大家觉得智能交通必须要搞。尽管有这个实际需求,但概念这东西是难免的,有时候概念是为了强化大家的理解和认识,比如车联网,虽然有所认识了,但其本质和内涵需要去进一步挖掘;还有物联网,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后来咱们提出物联网,一直在推进,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物联网究竟是要干什么?交通物联网从本质上说还是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但这些大的背景大的趋势大的变化无疑将给智能交通注入新的内涵,促进一些新的领域技术方面的发展,有效结合好,发挥积极作用,就是有意义的。
智能交通里面有一个核心系统――采集处理,从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到,可以给管理者,包括交管局、交通指挥中心等,同时也面向社会。在北京路上开车可以看到路况显示,前方是否拥堵,这个过程就是“采处发”。从采集来讲就是感知,原来在路上设检测器感知,将来车上都有ID了,那就变成车辆感知了,再先进一点,车与车之间可以通信了,车联网就形成了。另外路旁边有信息采集装置,跟车辆实时交互,那就车路联网了。路再通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连接起来,那就构成一个大的物联网概念了。不管叫车联网、路联网还是物联网,只要大家接受就行。本质意义是广泛的获取信息比以前要多。如果说以前是路边设一个检测断面来获取信息,现在是广义的多维的网络化的全景式的交通信息环境的建立。这在物联网背景下,是一个重大变化。在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概念是难免的,但不要单纯追求概念。
《新经济导刊》: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发展十几年了,有哪些自主创新成果?
关积珍:交通本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素,比如道路指示牌,国外的拿过来中国人看不懂,中国人在认知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惯性思维和文化传统,把国外的高速公路编号G25、G18拿到中国,建立不起概念来,不适用。只有以地域概念命名,中国人才能记得住,比如京藏、京沪。
智能交通是与国情、地域相关的,除了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一样,在应用层面有很大区别,我们成功的地方恰恰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一些领域,比如联网不停车收费(ETC),日本早就有,而且做得还比较成功,欧洲也有相关标准,美国发展比较慢,因为美国高速公路不收费。中国因收费造成排队拥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针对中国的国情、车况和收费管理等要求,需要一套很复杂的体系。我们在ETC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国标,建立了相应的示范项目,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示范项目做得很好,现在向全国进行推广。基于此,下一步将延伸到城市交通拥堵收费。
另外,我们在面向重大应用需求上,做得还是很成功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有人说这是国家项目,有政府力量,但政府推动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最终变成现实需要技术去实现,我们实现了,这是很大的成功。有些典型的系统与国外相比一点都不差,像北京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二、三、四、五环以及进出京高速公路都设有专门的检测器,现正向主干路延伸。首先检测手段不是单一的,有微波、超声波、视频、旅行实验检测,把这些数据汇集上来以后,实时地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对外,这需要的技术手段还是比较高的。而国外区域性的有,整个城市这么做并不多。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从周边省市进入上海的客流状况的获取,基于移动的手机定位进行客流预警、宏观状况信息的采集,做得也很好。北京还做了交通拥堵评价,对交通拥堵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指标是拥堵指数,把拥堵从0~10分成五个区间,分别代表非常畅通、畅通、缓行、拥堵、严重拥堵。这套智能化交通运行分析系统很有价值,将来有机会可以适合公众接受的形式对外出去。
这些年,智能交通在基础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果,重大应用上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形成了初步的智能交通标准体系,在国际的智能交通发展格局里,中国也占有一席之地了。
《新经济导刊》:现在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都讲究顶层设计,您所领导的企业也是做解决方案的,你们如何实现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顶层设计?
关积珍:你问得很好。智能交通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去做智能交通,首先要有整体的顶层设计,明确总体目标和任务,然后决定投入多少,如何分步落实。我们在做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时候,首先建议对方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然后再制定安全管理规划和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规划。智能交通管理规划,包括需求、路线、发展目标、系统建设的远景规划等,特别是面向中小城市,更需要去引导。这样做才有意义,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在上世纪90年代末2000年初的时候,我就对一些地方城市交通主管部门说,建设智能交通系统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交通意识和素质 ;三是做各种系统,用先进的技术来保障。这样的智能交通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无法保障交通的畅通和安全,因为与人的交通素质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我认为,这种倡导到现在依然管用。所以我们公司一直设置一个部门―交通工程事业部,业务职能就是做交通标志、交通区划等,这是天大的小事。作为企业,我们不能只盯着市场和项目挣钱,要把智能交通当成民生工程来做。
《新经济导刊》:中国的智能交通产业链是否形成?现在有分析人士说,“十二五”智能交通产业规模有几千亿,你怎么看?哪些领域发展潜力大?
关积珍:坦率地说,现在智能交通产业链是初步形成,但还不成熟,分工也不合理。许多企业发展定位不清晰,产品、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什么都想做,但又做不精。没有形成比较大的稳定的各环节的龙头企业。这是任何产业都要经历的阶段,需要一个逐步发展过程。
至于产业规模,智能交通的产业空间确实不小,到底有多大,不好预测。首先产业边际就不好界定;其次,交通管理、交通服务、投入主体都是多元的,政府投入只是一方面,还有企业投入、风险投资等。我认为每年几百亿的投入还是有的,现在没有一个全国的智能交通投入汇总数据,因为城市智能交通都是地方政府主导的。
中国的智能交通有个特点,是民航、铁路、公路、轨道、城市道路、水运等综合交通领域全面推进,而国外更多关注的是道路智能交通,中国把道路交通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两块。中国正在进行交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和智能交通很难分清楚。民航的业务系统一直跟国际接轨,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如客票订制。铁路业务运营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面向公众服务这一块还比较欠缺,现在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正在改进。这两个都是行业纵向管理。公路比较分散,各管一段,全国公路资源统一协调难度比较大,交通部也是积极推进,并且计划对全国公路进行智能监管和紧急处置,从国家战略角度也是很有必要。真正热点和比较关注的是城市道路交通,主要是解决拥堵,但智能交通不可能完全解决拥堵,只能为缓解拥堵提供一个技术支撑手段。解决拥堵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公众出行方式、城市交通的结构构成等有很大关系。智能交通只是这一揽子交通解决方案中的一个,这一块,智能交通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不仅仅是硬件建设,人的观念也要转变,要尽快适应城市化的要求。
《新经济导刊》:据了解,交通运输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也表示将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请问什么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关积珍:新是相对的,业内对此说法也有不同认识。我认为,新一代必须从本质上有突破。当然,这种提法也反映出一个趋势。智能交通发展到现在,对中国来讲,除了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满足国内的应用需求,有很多不太成熟的技术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我们需要结合国内需求去创新发展,这是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现在的技术环境与美日欧当时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了,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新技术日新月异,如何运用现有的高新技术来提升中国的交通管理水平和效率,这需要去重点探讨。还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享受新技术成果运用的需求也不一样了,智能交通技术、服务和运用的理念也需要调整,要实现安全、通畅、环保、智能化服务等多元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原来的技术系统无法满足,需要集成创新,有新的技术手段来支撑,实现新的展示,这也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内容。新的需求、新的技术环境、新的理念上的突破,这样才能对智能交通有一个新的发展。
《新经济导刊》:“十二五”期间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关积珍:第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能提升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十二五”是智能交通提升的阶段,包括关键技术要有新突破,比如车路协同技术,智能交通服务于交通管理和出行的需求要有一个提升。中国的特殊性是综合交通运输,公铁水民都要一体化去考虑,不能偏颇哪一个。在863支撑计划里有一些交通枢纽的布局,加强枢纽之间的能力协同。典型的讲,从天津坐高铁到北京南站,从北京南站换乘地铁到中关村,这样就比原来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提高了出行效率。
第二是智能化交通管理向智能化服务转变。原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侧重于管理上的需求,服务的理念体现不充分。实际上交通是面向服务的,应该面向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让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更高。民航这方面走在了前面,网上可以订机票,走不了可以改签,登机牌通过手机和网络都可以换,这都是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方便。其他火车等出行方式都可以这么去做,最近火车实行网络售票,这就是一个进步。还有诱导,不能光告诉哪里堵哪里不堵,应该在出门之前告诉全市的交通状况,你所去的区域是否有重大活动,通往那个区域的道路,哪条交通流量大,以便提前绕行。
第三是交通安全要下功夫。机动车保有量、道路增加、人口流动快、交通安全意识淡漠等因素将对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压力。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在“十一五”启动了一项《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对有效防治、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系统的技术研究,这也要继续深入开展。另外还要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无小事。交通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交通宣传要日常化,新闻媒体要加大舆论引导和监督力度,开辟专栏天天讲交通知识,日日讲交通法规,形成良好的交通文化氛围。
第四是提高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水平。现在信息化发展很快,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是智能交通的一个核心系统,这方面还有很多要做。因为不管是科学的管理还是高效率高水平的服务,都要依赖于对交通实际状况的充分了解,这就要靠信息的获取和采集,同时还要快速地处理和高效率地。
第五是建立公共的智能化交通服务平台。原来智能交通是做单项技术、重大集成应用,现在要转向构建面向公众的多媒介、多功能、方便快捷的交通信息服务大平台,切实发挥为民服务的智能交通作用,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出行计划和方式,从源头化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通畅。
第六是要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智能交通是典型的产学研用多技术领域集成的体系,发展到现在,要扩大和提升产业规模,否则技术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我国已经在特大型城市、大城市集中应用了许多很好的技术成果,要加快产业化推进,结合各地特点向全国进行商业推广。要加强对智能交通产业和企业的引导和支持,这方面已经有迹象了。最近资本层面的运作如并购、上市已经开始。未来五年,将形成有梯次的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格局。
《新经济导刊》: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终于在2004年11月22日再次踏上了去安多的路程,沿途看到了正在修建中的轨道和架梁,在牦牛和羊群惊愕的眼光中,青藏铁路正一米一米地向拉萨延伸。想像着火车与汽车同时奔驰在皑皑的雪山下,那将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刚到安多就遇到一场大雪,漫天的雪花飘摇而坠,空气洁净而稀薄。周围的雪山银装素裹,更远处是银色勾勒的柔和线条。一眼望不到边的雪野,宽广而辽远。就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我却看到另外一番景象:在中铁十一局青藏铁路的铺架基地,机车鸣着汽笛在钢轨叉线上来回穿梭;轨排作业线响着电铃翻枕铺轨;龙门吊卷钢丝的电机呼呼作响;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无论谁看到这个场面都会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中铁十一局指挥部了解到,轨排队女工班是2004年3月组成并来到安多铺架基地的。26位女工中,有18位是龙门吊司机,1位控制柜司机,1位材料员,其余的工作是摆扣件和上扣件。龙门吊是距离地面十几米可以来回移动的起重机械,上面有一个像鸟巢一样的小操作室,下面连接着粗粗的钢丝和吊钩,司机们在操作室里操纵着几十吨水泥枕的排放。摆扣件和上扣件就是在排列整齐的轨排摆放和安上挡板、弹条、垫片、螺帽,是四个周而复始的程序。
女工们讲述的故事
■聂志娥:坚守自己的理想
见到聂志娥是在她的工作岗位控制柜上,她正全神贯注地操作按纽。聂志娥是控制柜司机。散枕、铆固、摆扣件、压钢轨、上扣件、电动紧固、质检、出轨排……从一根根零散的枕木、铁轨组装完成一段完整的可供铺架的轨排,需经历15道工序。聂志娥每天就是这样站在控制柜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15道工序,从左看到右,再从右看到左,她的每一个操作,每一条指令,都对这15道工序的顺利衔接和正常运转产生直接影响,她要对所有的工序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这条245米长的轨排生产线的“最高首长”。同时她还是女工班的班长兼团支部书记。见到她之前,我已在项目部办的一份内部杂志《自在高原》中看到她写的几篇小文章,文笔流畅,情真意切。来自湖北的24岁的聂志娥容貌秀丽,身材苗条,白皙的皮肤透着微红,眼神清澈,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自信。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我老家是湖北应城的。父母也都是铁路上的职工,我爱人也在铁路上,包括他们全家都是铁路上的,我们是典型的铁路家庭。
我家人知道我想到青藏线时都极力反对,差一点都断绝关系了。但后来我把他们都给说服了。现在我们常常电话联系,他们最关心我的身体情况。我刚来时,他们来电话问我这儿跟内地有什么不同,我告诉他们我昨晚吸了一晚上的氧,以前看到别人生病了才吸氧,现在我自己也吸氧了。听完这句话家里人就哭了,让我不适应就回来,干嘛吸氧了还在那里?我笑着跟他们解释高原缺氧,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0%,我们平时一定要补充氧分。他们将信将疑地问我说的是不是真的,有事情一定要告诉家人,不要瞒着他们。我让他们放心,就算有什么事情,像身体不合格的话,领导也会让我们下山的。
我们家还有一件让我很感动的事。我弟弟今年上大学四年级,是学医的,现在实习。他一听说我来高原了,就特意到他们学校图书馆查阅高原方面的医学知识,如高原保健、注意事项等。有一天我们通电话,打了半个小时,其它的都没说,就光给我念书了。那一天我都愣了,过后我觉得好奇怪哟,想问他的事都忘了问,只听他给我念课本了。他其实并不太了解高原方面的知识,在图书馆查阅了许多资料,做好记号后,专门在电话里念给我听。我们感情特好,几乎无话不谈。
我爱人比我参加工作早,对铁路上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当时非常反对,后来也拿我没办法。他给我发短信说:很遗憾,只有等你放假回来再举办婚礼了。因为我们刚领了结婚证还没来得及举办婚礼我就来到青藏线了。我曾看到一则青藏线职工在风火山举行婚礼的报道,真是羡慕。我希望也能在唐古拉山下举行一次终生难忘的婚礼。
其实在这里非常充实,充实得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了。
我们与当地人联系不太多,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也没什么机会。偶尔到安多买东西会碰到他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去安多,碰到一位藏族同胞,他给我们说扎西德勒,我就听懂了,是吉祥如意的意思。那天我们看到他在刻东西,很好奇,三四个人就上前按照我们内地的习惯友好地给他打招呼,可他没听懂。我们看了一会儿,要走时给他说再见,然后他就说了一串话,前面的我们也没听懂,最后一句扎西德勒我们听懂了,感觉好高兴哟。刻字的那个人看年龄有三、四十多岁,特别热情、善意地给我们说了句扎西德勒。
参加青藏铁路建设是我期盼已久的事,能成为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一员我感到特别荣幸。我那些朋友听说我要来时都取笑我这么一个柔弱女子怎么能到这世界第三极,等我来了之后,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挺羡慕我的。
平时我们聊天,那些有孩子的都聊些自己的孩子,聊着聊着都哭了。许多孩子来电话都说开家长会别的同学都有妈妈,为什么我妈妈不回来呢,她们就告诉孩子“你在家里数着吧,我还有两个月就回来了”。等两个月过去后,孩子记的很清楚,会问她们两个月都到了,为什么还不回来,她们无言以对,只有眼泪扑簌簌地流。参加青藏铁路建设对我们女职工来说是一种光荣,但对于家庭来说还是欠缺了许多。
当然也不排除来这儿收入比较高,但是大家都认识到高原对身体的损耗,金钱固然重要,但生命更重要。我个人并不是冲着收入而来的。比起其他同事我还年轻,我要干些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我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些平凡的事情,但我一定要做好。我正在做一件让自己难以忘怀和值得自豪骄傲的事情。
■李红:英雄情结铸就的女性
李红是女工班的副工班长兼女工委主任,她的工作是材料员。李红是个性格爽朗,待人诚恳的人。她说自己是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但她说起话来却是慢条丝理,娓娓道来。她是女工班里年龄最大的,所以总是以大姐姐的身份来照顾大家。同事们都亲热地叫她“红姐”。她有一个伤心的故事,讲到动情处她忧郁的眼睛里盈满泪水,但她的坚强,她的英雄情结令我感动。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西部对我们的吸引力很大。因为我一直在南方,虽然也是四海为家,但还没来过,只是从媒体上了解到的神秘和美丽。当时我觉得能建设青藏铁路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有这个愿望。但是又听说女同志不能来,觉得特别遗憾,为什么男同志能参加建设青藏铁路,女同志就不能呢?直到今年开了职代会允许女同志来了,我立即就申请了,只要身体合格,我就一定要来看看这片神奇的土地,也趁着年轻的时候干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
我妈妈文化程度不太高,听别人说这里很恐怖,缺氧高寒什么的,所以不赞成我来。我爸爸70年代当兵时就在格尔木一带修过铁路,对这儿有些了解。他说你别听他们说的那么悬乎,别人都能生存的地方,你去闯一闯有什么?我年轻的时候也在格尔木工作过。我爱人在十四局,是打隧道的,我们结婚十年了。他说你要去我也不阻拦你,要是我们单位能上青藏线的话我也会第一个报名的,你去了首先要考虑到身体,别人能坚持,你一定能行。儿子10岁了,上小学,放在我们的基地江西鹰潭,老人带着呢。我们平时都约好他爸爸星期三给他去电话,我星期六给他打电话,错开时间,沟通会好一些。我现在最牵挂的是老人和孩子。
我是坐着火车一路过来的。由于是从南方过来,那儿比较繁华,出西安后就觉得比较空旷,渐渐地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了。进入沙漠时我们一个同事说,如果这片沙漠要是变成沃土,那能收获多少呀。我就想我们现在不就是去建设青藏,把那一片荒凉的土地建设得繁华吗?多有意义啊。一到青藏线,特别是可可西里,看见野驴、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在车轮滚滚的路边悠闲地吃草,对人一点都没有畏惧,觉得很惊奇,这在我们那儿是很少看到的。特别是一到基地,看到那蓝天、白云,每一天的景色都不一样,每一会儿的景色都不一样,不仅吸引我,更让我感动。我还参加了环保小组,我们应该自觉地保护人类的环境。有时看到晴天下雪,感触很深。我很少看到下雪,看到雪花很激动。每次下雪,我都喜欢走在雪中,体会那种纯净的感觉。
我是个急性子。不管是干工作还是别的什么事,慢着干不来。平时我们学习高原保健常识,说到在这里要三慢“说话慢、走路慢、干活慢”,所以指挥长或书记只要看到谁走路快了,都要提醒他们。可只要有人在电话里说工地上缺了什么材料,我就动作特别快地拿东西。指挥长看到我急促的脚步,总是对我说:“李红,你动作慢一点,这可不是内地,别晕倒了。”我稍微注意了一些,但要是碰到急一点事情,我又控制不住了,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我就这风风火火的性格。所以大家经常取笑我,别看李红腿短,走起路来唰唰的脚底生风。
到这儿就觉得气喘的厉害。我原来比较胖,上来后胃口比以前差了很多,瘦了十多斤,身材倒是比以前好多了,我心想这下可真是一举两得,既参加了青藏铁路建设,又减了肥。其实在家里减肥是很困难的,不仅要加大运动量,而且还要节食。
我在队里是年龄最大的女工,所以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好她们,起到大姐的作用。平时她们如果生病什么的,只要在不影响我工作的情况下,都会去照顾她们,安慰她们。因为别人都是两班倒,时间有些紧张,我的工作机动时间比较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她们。
我觉得我在这儿遇到一件最难的事是两个月以前,我弟弟在这里因公殉职,当时我觉得就是一道坎,好难迈过去(哽咽)。领导立即就让我回去处理后事,回去后看到父母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看到弟弟那原本无忧无虑的孩子突然忧郁的眼神,心里像刀割似的。本来领导安排我在家里照顾父母和孩子,自己也好好休整一下,今年就不要上来了,反正也就两、三个月了。我在家里安顿完毕就给领导打电话询问上面的情况,领导说还是很紧张的。我就和家人商量想上去,他们说你那么远回来一趟多不容易,领导都叫你不要上去了,就在家多休息几天。他们已失去一个亲人了,就更加担心我。可我父亲却说不能因为这些事影响工作,你想去就去吧,我们不拖累你。如果是在别的工点,我可能就会呆在家里了,可这儿工作那么紧张,人手又缺,我真怕影响进度。于是我马上就买了火车票,一路赶上来。到了格尔木也没休息,搭了顺车就回到基地。现在工作时还好,只要稍微闲下来,心里面真是……那种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我弟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他和我弟媳妇都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同事对他的评价都不错,可是却天降横祸。
其实建这条铁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别的工地条件没这么艰苦。每次与同学同事打电话,我都很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现在在青藏线工作,等我们把铁路修通了,你们一定要来旅游,的自然风景非常迷人,都是以前我们没有见过的。我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天堂,去了错那湖后,我对天堂就有印象了。
这次我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生意人,他知道我在青藏线上工作,非常惊讶,他说你一个女同志到那儿工作真了不起。然后他说他一直在南方做生意,对一点都不了解。我告诉他你也许在媒体上看过有关青藏的介绍,如果你真去了,会发现这一切都不是虚言,比介绍的更美,对蓝天和大地都会有更深的认识。他很感兴趣,说那我们保持联系吧,我一定要乘着火车到,沿着你们修的铁路感受一下。我告诉他在这里虽然艰苦,但特别自豪。从小我就崇拜英雄,有理想主义情结,所以我觉得无怨无悔。
■张荣:她的心中充满爱
张荣是个细眉细眼的川妹子,特别爱笑,一笑俩眼就眯起来。穿着军棉衣,刚从工地上下来,一进屋就先搓着双手,那双手又红又肿。张荣是那种埋头苦干不善言辞的人,宿舍没水了,她悄悄地打来水;厕所脏了,她悄悄地打扫干净。说起工作的劳累她是那么地轻描淡写。她是女工一班的班长兼“爱心互动组”组长。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我以前在京九线、秦沈线开过龙门吊,工作近10年了。这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挺神秘的,许多人都特想来。我来时父母不太愿意,但我爱人比较支持我,他也来了,在我们运输队。他最近押车去了,今晚也许能回来。如果他不出车,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能见到,见到了也就打个招呼,我们这儿有规定,夫妻不允许在一起。在以前的单位都是有家属房的,夫妻可以在一起,这里因为条件限制,只有分开住,领导也是为我们的身体着想。以前在别的工点,都是我帮他洗衣服,在这里只能他帮我洗衣服了,我平时根本没有时间,他时间稍宽裕些。
刚来时觉得这里太美了,平时开龙门吊轻松下来时,就会探出脑袋看看天空,再看看远处的草地、牛羊,再累也不觉得累了。
初上高原头特别痛,好像要裂开似的,老流鼻血,不想吃饭。这段时间又老想睡觉,不知是缺氧还是休息太少的缘故。每天工作时都捂得严严的,可到了晚上洗脸时,皮肤还是特别疼。现在两班倒,有时还要在下面干活,两只手都肿了,痛的呀……
我的孩子已经6岁了,昨晚他给我打电话问我:妈妈,你们那儿还在下雪吗?我告诉他:妈妈这儿都下半个月的雪了。他说:你回来能不能给我带点雪花?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面对孩子,我总感到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等放假了要好好地陪他。来这里我感到特自豪,有时工作累了,想着能来参加建设这么有意义的大工程,就什么也不觉得了,能为青藏铁路的早日铺通作出自己的一些贡献,再苦再累也没什么,唯一觉得对不起孩子。他总是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昨天我告诉他快了,还有20多天,他高兴的不得了。可现在时间还不好说,看完成任务的速度了。
等通车后,我肯定会把我父母和孩子都带来旅游一圈,让他们看看我们这世界最高的铁路,告诉孩子这儿的艰辛,让他受一些教育。
■赖军超:雪野上的乐天派
第一眼见到赖军超觉得她像个北方女子,浓眉大眼,高大的个头,显得特别壮实。外表朴实憨厚的赖军超,却是个乐天派,性格活泼好动,喜欢与伙伴们说说笑笑。往往大大咧咧的人内心都有细腻的一面,在谈到丈夫与她同处一地却不能亲热时,她形容这种咫尺天涯的感觉用的是陕北情歌“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来这儿之前我在浙赣线工作,在西施的故乡会稽,那里的风景和这里截然不同,一个是江南水乡,一个是藏北大草原,阴柔和阳刚的区别。
当时这儿需要龙门吊司机,我就来了。说实在的,这儿收入也比较高。想着那么多姐妹都来了,我怎么就不能来呢?我从小就挺向往拉萨的,很想来看看。
我老家是四川渠县的,现在家安在襄樊,我们全家都在铁路上工作。这次来我家里人都挺支持,他们说那儿条件艰苦,要我做好思想准备。我公公婆婆特别好,让我放心去吧,孩子他们一定给带好,家里的事就不要操心了。我爱人也在我们这里的运输队里,我们在这里工作特感激家里有那么坚强的后盾支持我们。
我和我爱人虽在一起工作,但见面的机会却不多。他是车长,经常跑前方,我的工作也挺忙的。平时他来我们宿舍,姐妹们就拿我们开玩笑。我们宿舍有6个姐妹,只要谁的爱人来了,大家就拿他们取乐。因为我们这儿有规定夫妻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所以我和他就像陕北民歌里唱的: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其实领导也是为我们身体着想,我们也很理解,见个面,说个话也就行了,夫妻是一辈子的事,下去了有的是时间在一块,不在这一时一刻。我们这儿业余生活也比较丰富,举办各种活动,也就没时间想老公了,只有在做梦时梦到他。
六七月份在这儿可以看到绿草,现在我们都渴望看到绿色植物。等火车开通了,我们一定要坐着火车沿路看风景到拉萨,到布达拉宫看看。
孩子6岁了,和他打电话一聊就是半个小时,小家伙可能聊了。他经常谈他学校里的事情,有次他问我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我说这儿好玩的可多了,我在龙门吊上能看到蓝天白云,还有牦牛,他说他也想来看牦牛。
很荣幸参加这个工程,以后老了回想到参加青藏铁路建设,会觉得一生无憾。前段时间自治区总工会来慰问我们,发给我们的金箔布达拉宫像我们都好喜欢,一定会好好珍藏。我参加过京九大会战,我们那些姐妹修过兰昆、内昆、保中等不少大型的项目建设,再加上这条青藏线,觉得一点遗憾也没有。我们回去时,那些朋友都很羡慕我们天南海北都去过,真有些成就感。
■严春燕:美丽的忘我精神
严春燕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蛋,戴着军棉帽,穿着军棉衣,很像部队文工团的女战士。我见到她时她正从龙门吊上下来,在厂房的小火炉旁吸氧。从她的脸上可以看出一丝疲倦。她是个特别忘我的人,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带病坚持工作,直到晕倒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也是个特别爱美的女人,在恶劣的环境和繁忙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容颜的娇媚。她的美丽直抵心灵。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这儿的神秘吸引了我,特想来体验一下。来之前我爱人特反对,我使劲说服了他才来的。现在他和我在一个工点。我母亲也反对,因为平时我身体不是特别好。来后第一次给她打电话,她听说我拉肚子又晕倒了,急坏了,非要我回去。
刚来第一天一晚上睡不着,眼睁睁地盯着天花板到天亮,第二天头痛欲裂,就给我爱人打电话,哭着向他诉苦。一个月后才慢慢缓过来。
我们宿舍的李红对我们特别关心照顾,平时我们下班晚了,红姐就帮我们洗衣服,烧开水。姐妹们都特别合的来。6月份时有一天,我上午都好好的,下午一上班上龙门吊时感觉肚子不舒服就跑厕所,后来跑了好几次,我的搭档看我不舒服,劝我回去休息,因为当时工作挺紧张的,我想能坚持就坚持。就这样,我最后实在不行了,刚爬上龙门吊就晕过去了。到了医院书记他们来看我时,我感觉躺在床上床都在摇晃,好像还在龙门吊上。医生给我打了补充能量的吊瓶,第二天我就又去上班了。
我是个新手,刚开始挺紧张的。晚上睡觉老梦见龙门吊在响,在吊轨排,醒来就出去看,到处找按纽。我一般在早上吃饭点名之前,就要去检修一遍,免得影响工程进度。我也不是什么废寝忘食,只不过干一行爱一行,有点责任心吧。
我比较爱美,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描眉画眼什么的,她们都笑我臭美。平时我们经常搞活动,唱歌跳舞下棋打牌,一点也不感到寂寞。当然晚上夜深人静时还是想家人,想孩子。大家经常开玩笑,一到夜里我们的爱情热线就开通了,但这么多人,还是不好说悄悄话。
■陶维维:在工作和风景中生动
陶维维是这里学历最高的女孩,今年23岁。小巧、斯文,架着一副眼镜,很文气的小姑娘,但又有些稚气未脱,像学校的小女生。在女工班整齐而又温馨的宿舍见到她时,她正倚在床上看书。这个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小姑娘一定比较有性格和闯劲,要不怎么会来到这么艰苦的地方。的许多东西都令她感动,她在形容感动时的神情尤其可爱。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我2000年毕业后在新桥线,2001年又去襄樊进修,读了大专,学的是财务会计,接着就来到。我特别喜欢,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专门讲的,有布达拉宫,有喜马拉雅山,好漂亮,好神奇。我就特别向往。听说我们单位中了标,我一定要来。
上来之前,家里挺反对的。我在家属于比较娇生惯养的那种,我妈老说我十指不沾阳春水,很少做家务,长年在外读书,回家后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他们特别反对我上青藏线,说家里养得活你,用不着去挣这份辛苦钱,再说你还小,又没结婚,万一落下个高原后遗症怎么办?我说我都23了,又不是小孩,如果你们不让我独自出去闯一闯,我就永远长不大。临行的几天里,父母还是不肯给我去青藏线的路费,我心里特着急。怎么办?我想了一招,主动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把从没干过的家务活都干了一遍。最后,妈妈含着泪把路费交到我手里,他们说以前去哪里都是我们把你送到目的地,这次我们也去不了了,既然你自己选择了,那就好好的干吧,就是放心不下呀。后来经常来电话询问这里的情况,问有没有洗澡的地方、每天吸几次氧、住宿和伙食怎么样,问的特别细。到现在还是两天打一次电话,什么都问。
一出格尔木,我是一路吐过来的。我心里想:司机呀,把我带我回去算了吧。当时我真忍受不了了。后来他们告诉我这是正常的,喝了红景天、葡萄糖也就熬过来了。刚来四五天时,头疼的要命,耳朵嗡嗡作响。渐渐地就感觉没什么了,跟平时一样,还挺适应的。我现在每天戴着帽子,捂着口罩,所以皮肤保养的还可以,就怕晒黑了,怎么嫁的出去哟。
来这儿最大的感触是人好少呀,而且天特别蓝,这里的人可好了。我认识队里的几个藏族民工,经常和他们聊天,觉得他们特别真诚和实在,每次干活都抢着干,从不挑三拣四的。
我的工作是上扣件,就是在轨排上把垫片、螺帽、弹簧依次上好,放到下一个工序,他们再用电动扳手打上。工作比较机械重复,但要特别细致才行。一开始觉得这个工作好累呀。有时太累了,自己都能听见自己的喘气声。我给妈妈打电话诉苦,妈妈让我回来。我又说看着大家都干的那么起劲,我一个人老说累挺不好意思的。
上次我去了错那湖,第一次看到那么美的湖。那次是青年志愿者环保活动。我看到一窝小鸟,那毛茸茸的小生命让我特别感动,很奇怪,鸟巢是搭在草地上的。的风景好美啊。
■欧晓清:超越平庸的生活
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遮住半个脸的帽子、口罩,当欧晓清从十几米高的龙门架上下来时,很难从体形、动作上看出她是女性,而且还是6岁孩子的妈妈。当她摘下帽子和口罩,发现她是个眉清目秀,特别俊俏的女性。她的歌唱得特别好,职工卡拉OK赛中她得了第一。听说她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过许多大型的项目施工,技术非常好,很有工作经验。她坦言工作是辛苦的,但自己是荣耀的,虽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但绝不平庸。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我以前在林芝 ,那儿气候比较好,人称小江南,在那儿呆了5个多月。我是因为工作需要才来的,这儿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孩子6岁了,在鹰潭爷爷奶奶带着。很想孩子,基本上两天打一次电话。我女儿长的特别可爱,也很调皮,性格像男孩,老师总说她上课爱做小动作,可也特别喜欢她,说她反应很快,学习成绩也好。我女儿给我打电话叫我要注意身体,被子要盖的厚厚的就不冷了。每次打电话都要哭鼻子。
这儿的天真蓝,在内地从来没见过这么蓝的天。七八月份的时候,早上天快亮时看着天上的云彩,美极了。我每天早上只要把枕一摆完,就会出去看一会儿,简直是一种享受。这里的水也特别绿。
工作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开龙门吊的一天差不多要工作整整12个小时,有时甚至14个小时,来回不停地吊轨,在这儿钢条特别脆,稍微不小心就要出事故。我参加过京九一期、京九附线和新长线建设,还有一些工作经验。他们男同志都很佩服我们这些女工,说我们干活太厉害了。
我爱人也在这里的运输队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在一起散散步,聊聊天,虽然不能住在一起,习惯了也无所谓。有一天晚上我工作到十点半还没下班,我“男朋友”,(也就是我爱人,我们这儿都这么称呼自己的丈夫)就在寒风中一直站着等我,我的心就陪着他一块挨冻。等我回到宿舍时,突然腿一软就晕倒了,嘴都磕出了血,他和姐妹们把我安顿好后,只好一人悄悄离开,我看到他的眼角有一滴泪水。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挺有意义的,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也不平淡平庸,能参加那么多重点工程的建设,也值得了。等高原铁路修通,到时坐上火车,心情一定特别舒畅。
■范萍: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份梦想
范萍是个很有思想和个性的女孩,她是从外资企业来到青藏高原的,说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份梦想。在繁忙的轨排生产线,她戴着一顶厚厚的帽子,罩着一件肥大的围裙,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那份专注的神情令我想起一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她的谈吐不仅条理清晰,而且很善于思考。她是个追求完美的女孩,现在从事的看似枯燥的工作,她也是那么严谨认真地面对,她说只要是她决定了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
――摘自《青藏铁路采访日记》
我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在来此之前我在广州一家外企工作,当时我正趁着休假的时间去体验另一种生活。在一家马来西亚公司做采购助理,那儿的环境和待遇都还不错,老板也比较赏识我,一般的英语对话我都没问题。7月份接到通知说我们公司中了青藏铁路的标,我就辞掉了那份工作。他们再三挽留我,我也动心过,矛盾了十几天,最后还是忍痛割爱了。
路过可可西里时看到藏羚羊,我以前在《南方周末》上看到过连续报道,这么珍贵的动物,在这么美的地方,我看见了,真的好激动,好刺激。经过唐古拉山的时候太兴奋了,自己能到海拔5000多米的世界之巅,简直难以想像,我当时给许多朋友都发了短信。
刚来身体肯定有些不适,头痛、胸闷,很不舒服,休息几天也就好了。我现在的工作是上扣件。工序其实很简单,但非常枯燥。我的工作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是摆扣件,后边是铺钢轨,我是中间一个衔接的环节。工作还是有些累,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我觉得要学会自己去调节,把劳动当做一种快乐。我喜欢听歌,更喜欢看书,自己也喜欢写些散文。青年书屋定期有新书进来,这些书可以算是我们的精神粮食吧。我们这里还有闭路电视,我们不是与世隔绝。
刚来时,有次上夜班,大概凌晨4点左右,我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我睁开双眼,看见几个同事在我身边,我正躺在医院打吊瓶。我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输液,而且一连输了8瓶。回来后大家嘘寒问暖,帮我打饭打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这在现在是很珍贵的。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也许经历很多,但真正能让人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事情可能没有几件。参加青藏铁路的建设,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能留下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是值得我一生去珍藏的。既然来了,苦也罢,累也罢,我都要好好地干下去,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段历程,我要好好地走下去。有了这段经历人生会更加丰富,更有意义。以后我要是回忆起这段往事,一定会有一种成就感。
我希望青藏铁路能够早日铺通,这是一条政治和经济意义都很重大的铁路。青藏铁路的铺通能够带给人民更多的财富,与外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能使人民和别的各族人民联系的更加紧密。那时我要坐着火车,看着脚下的铁路想想有多少螺帽都是自己亲手上上的。
女工们工作之外的生活片段
为做好高原环保工作,26名女工自行成立了“高原环保小分队”。队长由团支部书记聂志娥担任。小分队成立后,她们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做一些有关环保公益的事。例如:在工地拉环保绿网,给职工讲述高原环保知识,定期向职工宣传国家、铁道部有关青藏高原环保政策和要求等,以增强广大职工的环保意识。她们严格按照“预防为主,保护环境,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和《青藏铁路高原环境保护施工技术细则》进行施工过程的环保设计与管理。针对轨排生产每个工序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始终把环保理念贯穿在施工生产全过程,做到生产与环保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兼职环保女工坚持有空就深入生产一线,认真检查,及时处理生产一线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2004年7月17日,26名女工和部分青年在青藏铁路经过的圣湖――措那湖旁举行青年环保志愿者青藏铁路沿线环保行活动启动仪式。她们庄严承诺:要做青藏铁路建设的先锋,做高原环境保护的模范。仪式结束,她们随即将措那湖旁游客丢下的垃圾进行了清理。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横跨青藏高原腹地,全长1142公里,铁路沿线经过神山、圣湖、天葬台、寺庙和风景区等敏感地带,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她们要以自己的行动将环保活动同工程建设一样坚持下去。
9月12日,她们在生产作业线外发现2只受伤的国家保护动物大鹰,就赶紧将大鹰送往工地医院就治,给它们建了个临时的“新家”,然后轮流调养保护它们,使它们尽快康复,重返大自然。看着雄鹰又展翅飞翔在蓝天,她们笑的特别开心。
世界海拔最高的安多铺架基地建成以后,迎来了321 个团体来此参观、学习,26名女工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向来宾介绍我国铁路的发展史、自治区结束没有铁路历史的过程、自治区首台火车(机车)进藏的艰辛历程、世界最高铁路铺架基地的建设经过以及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她们良好的素养赢得了来宾的广泛好评。
由她们倡议发起的为安多贫困学生进行助学捐款活动,在青藏线搞得轰轰烈烈,女工们共为当地贫困学生募捐助学资金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