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气象灾害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灾害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象灾害的定义

第1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25-02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expounded the defini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introduced the stages and transmission way of that,put forward the imagine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publishing system,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eteorological service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 meteorology;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comprehensive publishing system

我国土面积辽阔,地理区域分布广泛,自然灾害频发,且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阔、影响严重,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威胁。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除地震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死亡人数超过1 000人[1-2]。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恶劣自然天气所造成的灾难,包括但不限于大风、台风、低温、寒潮、雷电、冰雹、高温、干旱等。根据气象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状况日益恶化,从而引发高温、干旱、强台风、强降雨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危害程度明显高于20年前的任何时期,由气象灾害导致的人身安全威胁、经济财产损失日益突出。据统计,汛期通常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常会造成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3]。如何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将自然灾害等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千家万户,是气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亟待突破的课题。

1 定义

为了从理论上更好地研究论述气象灾害,并降低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将气象防灾减灾事件定义为各阶段工作及信息传递组合效应,具体为如下公式:

E=ML+MS+SN+DC+ID

式中,E代表象防灾减灾事件,ML为中长期发现,MS为中短期跟踪,SN为短时临近锁定,DC为灾情搜集,ID为各个阶段的信息传播。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能够提前预测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并通过有效手段将信息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进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2 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的不同阶段

2.1 中长期阶段

中长期通常是指未来8~30 d这一阶段,可通过分析旬报、月报以及历史资料等对中长期阶段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宝贵依据,也为中短期工作奠定了基础。

2.2 中短期阶段

中短期天气阶段通常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未来1周内的天气情况,该阶段的工作十分关键,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协调、公众协调等应急响应决策提供依据。

中短期阶段工作通常承担着重要的决策服务角色,包括提供政府汇报材料、接听一线指挥电话、发送紧急报告短信等。此外,为了更好地落实中短期工作,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公众气象服务,主要在于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时效和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的理解能力。

2.3 短时临近阶段

对于短时临近阶段的自然灾害,虽然现阶段经过跟踪技术手段能够大概预测灾害的发生时间,但由于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很难精准确定灾害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目前往往通过雷达、卫星等技术手段进行短时监测与预警。

2.4 灾情搜集阶段

重大气象灾害发生中以及发生后,及时对灾情情况进行搜集有利于政府部门抗灾救灾,同时也是对气象部门灾难预测准确性、时效性的有效检验。

3 气象防灾减灾事件的传播方式

3.1 新闻会

目前,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强化[4],应当秉承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灾害预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时在灾害来临之前进行灾害信息的。其中,新闻会是政府或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新闻会均是一个良好的信息传达途径。通常情况下,参加新闻会的媒体类型众多,包括电视台、网络媒体、报刊等,因而这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受众面广、时效性强,具有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此外,通过新闻会的形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让民众们能够对各种气象灾害的特征、成因以及合理防御等方面均有所了解,使民众在发生气象灾害时能够科学应对处理,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3.2 媒体传播

目前,由于中长期天气信息的精准度不高,因而通常作为气象内部资料使用,不对外传播;对于中短期天气信息来说,传播通常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体,内容上除了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外,还可以较详细地宣传相关防灾避灾的科普知识;对于短时临近预警,为了增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扩大信息传播的受众范围,可重点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途径进行预警信号的传播。

通常情况下,在灾害性天气锁定后,气象部门应当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对社会公众进行及时传播,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应当协调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及时传播出去,同时增加天气预报节目播出频次,扩大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受众面。

3.3 气象信息员

在气象信息的传播方面,除了要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外,气象信息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信息员通常需要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并在当地发生气象灾害时能够发挥指挥和指导作用,进行科学防灾、紧急避难。

4 气象信息综合系统

4.1 需求现状

为了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拓展气象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气象信息、传播系统的建设,将最新气象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5]。在气象信息系统的研究建设方面,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唐仰华等利用中国移动GSM 的SMS 技术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系统,朱保平等研制了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应急信息接收显示系统,王庆余等完善了“12121”气象热线电话为用户提供气象信息。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气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中,但相比于基本业务系统的建设,气象信息综合系统仍处于远远落后的境地[6]。因此,气象信息化建设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气象信息综合系统的研发建设将具有深远意义。

4.2 功能设想

该系统的基础架构将采用C/S结构实现,具体功能具备如下几点:一是信息群发功能。系统管理者可根据具体需求向客户端群发信息,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以及预警信息,确保受众的全面性,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二是信息共享功能。该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可服务于气象、公安、民政、土资源、建设、交通、铁路、民航等多个相关部门,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使各部门之间形成高效联动,进而产生工作合力。三是信息回馈功能。通过信息回馈功能相关部门能够将自身监测信息(灾情、水情、旱情等)回馈到信息平台,对该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与完善。

总而言之,该系统能够在气象灾难来临之前,及时将预警信息通过系统发送到客户端,提前告知做好防灾准备,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以达到减灾避险的目的。此系统成功开发后,将能很好地解决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5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危害程度也逐步加重,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做好、做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应当注重灾害预测能力的提升,实现灾害预警信息的精准、高效传播,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开发气象信息综合系统将能为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手段。

6 参考文献

[1] 严玉彬,姬社英.气象灾害防御立体式宣传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84.

[2] 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1-8.

[3] 黄海峰,王世梅,普怀恩.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处置知识构成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1(1):86-91.

[4] 符国槐.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气象,2009,30(4):40-42.

第2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短信通讯;数据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互动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4013502

基金项目:陕西省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0M-35)

0引言

气象信息员队伍是基层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1\],承担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气象灾害调查上报、气象服务需求反馈、协助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气象设施巡查维护及气象科普宣传等任务\[2\]。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有限、灾情信息反馈不及时、气象信息员对气象防灾减灾认识不够等问题。建立气象信息员与气象部门的互动平台,有利于增强气象服务针对性、提高气象信息员工作技能、发挥其重要作用。短信模块作为一种全新无线通讯技术,在信息、信息监控、双向互动等领域,有着传输稳定、成本低廉、易于扩展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以气象预警信息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例,详细讨论了短信模块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气象预警领域的具体应用。

1系统描述

(1)气象信息员信息数据库。按应急联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类别,对气象灾害预警对象进行分区域、分级别管理。支持指定格式的Excel信息表的导入功能,实现录入、查询、统计和信息维护、日志管理等功能。

(2)信息。利用短信模块实现气象信息快速和传递,为气象信息员及时提供气象预警信息,对下行信息进行查询、统计。

(3)信息上报。气象信息员通过手机短信规定格式上报灾情。气象部门对信息员上报的灾情调查信息,可进行统计、查询,完成上报信息审核、转发、审签、导出等操作。

(4)信息交互。以手机短信形式气象信息员工作动态、气象科普、灾害防御、政策法规等工作信息。通过定期下发短信对气象信息员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知识培训。

2短信模块技术应用及编码

2.1短信通讯接口

短信模块俗称短信猫,是一种内嵌GSM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业级MODEM,插入移动运营商的手机SIM卡,可以与移动运营商的短信中心建立无线连接\[3\]。在该系统开发中,短信模块通过串口RS232与计算机连接,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采用底层API串口通讯技术与标准 的GSM AT指令集,达到当前信号检测、短信单发或群发以及新信息的接收、通讯录操作等功能。开发语言采用C/C++、开发环境VC++,系统数据库采用Access 2003。建立一个以短信模块收发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气象部门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互动。

2.2GSM AT指令支持

首先连接设备,将设备接入电脑,安装设备驱动。运行该系统,打开指定串口。向串口发送AT指令,判断串口是否可以正常操作。如果设备连接成功,程序将自动检测SIM卡及当前信号强度,自动下载SIM卡信息。初始化设备,使用AT+CPIN指令检测SIM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系统继续下一步操作,否则提示无SIM卡,并自动关闭串口。信号检测,通过发送AT+CSQ来检测当前设备的信号强度。设备信号强度范围为:1-31,如果返回99表示无信号,31表示信号最好。下载SIM卡信息,同样需要设置短信存储类型,指令为AT+CPMS=“SM”。设置成功后,将自动下载SIM卡信息并同时保存至该系统“收件箱”(SMS_Inbox)表中。

2.3短信操作

发送短信AT指令:在发送短信之前,确定使用PDU模式发送,设置指令为:AT+CMGF=0。设置成功之后再发送短信,指令为:AT+CMGS。

信息接收:开启一个线程,在设备初始化成功之后,线程将启动。并时时向串口发送AT+CMGL=0来检测串口是否有新信息到达。

信息群发:定义一个存储当前要发送短信的联系人的Vector容器。

使用FOR循环发送:如果一条信息发送成功则自动保存在“已发件箱”(SMS_Sendbox)表中。如果发送失败则保存至“未发件箱”(SMS_Outbox)表中。

信息删除:支持对短信的删除,使用AT+CMGD=信息索引;如果发送成功,则返回OK。

2.4短信收发过程W

3.3XML语言应用

系统开发中,大量使用了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对天气预报、工作动态、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知识等短信息模板进行结构性的数据标记和定义。

4结语

该系统通过短信模块技术、数据库技术和XML技术的共同使用,为气象部门和气象信息员搭建了畅通、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满足了气象预警短信全网发送的需求,提高了发送能力。气象信息员信息数据库结构完整、数据管理规范。短信下发、上报、转发、审核等功能非常实用,在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丰富了气象服务内容,扩充了气象信息员管理职能,便于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及时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果,采取防灾抗灾对策,促进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

2010—2012年,组织了对该系统开展业务应用检验,在暴雨、干旱、雷电冰雹大风等灾害过程中,为气象信息员免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3万余条。基层气象信息员通过手机短信向预警互动平台报告灾情及时,受灾情况描述正确,为指导抗灾救灾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该系统在气象信息员规范化管理和信息交互工作中有比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发送速率,引进第三方短信平台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可视化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网、精准”,全面发挥气象信息员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健.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第3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Scala;框架;数据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115-01

采用将国外较为成熟的数字标牌系统Scala系统应用到气象信息中来,标牌系统为核心,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数字标牌系统之一,但由于自主研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系统存在着数据传输方式可靠性不足、多媒体应用方式单一、系统整体不够稳定、信息描述方式简单、维护成本较大等种种问题。研究Scala的突发性灾害预警系统,以3D立体数字它能有效的融合各种多媒体信息,运用多种3D效果将气象信息展示在电子显示屏上。可以把文字、图像和音视频结合进一体化的显示页面之中并支持flash脚本。由于接口比较完善,该软件能够灵活的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实现预警信息的普遍性、灵活性、多样性、实时性、安全性。

1 系统关键技术

系统基于J2EE架构,采用Spring、Hibernate等先进开源框架,结合Scala Infochanel V3/5 (Player,Network Manager,Designer)等scala工具,配合VBScript脚本编程语言,以SQL Server为中心数据库编制,通过GPRS或者有线宽带等方式联网。其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如下。

1.1 网络故障下的可靠性设计

系统被设计成为能够在网络实效情况下维持基本功能运行的高可靠系统。这种可靠性依赖以下的设计来实现:

1)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自动站信息等数据在控制中心制作完成后需要通过网络下发到各个终端播放器本地进行播放,而不是采用集中式的直接访问方式。这种播放方式避免了在网络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停止运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网络通信的带宽需求,因为数据下发任务可以在系统正常运营结束后进行,或者在播放内容发生变化后再进行更新,这样避免关键业务由于网络阻塞而延迟甚至失败。

2)本地数据的生成。系统根据所要显示的气象数据建立镜像数据库,与气象台数据库同步,通过数据收发系统对各个数据的显示时效进行精确判断,及时可靠的到各终端。

系统考虑了较完整的广播系统信号备份机制,在系统正常情况下,中心服务器会向终端的信息播放控制器广播系统信号。如果中心服务器出现故障,各个终端播放器会自动启动该模块,产生本地倒计,并在一定时间后终止数据显示,以保证各终端的显示屏组不会播放过时信息。当中心服务器恢复正常工作时,各车站的信息播放控制器立即恢复从中心服务器获取广播系统信号,更新数据后显示最新数据信息,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整个过程终端方观看者不会明显感到系统有发生故障。

1.2 系统角色分类

按照气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联动机制,系统可划分不同的角色并赋予相关权限,使终端当地部门能够对终端进行本地化管理,对于各角色采取Ukey准入机制,以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性。同时,对于各部门分发的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

1.3 系统管理监控

系统监控管理模通过部署在被管设备上的SNMP采集器,采集网络中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占用情况、内存占用情况和硬盘使用情况。针对采集到的设备状态,系统可以设定阈值,当超过阈值时,系统将产生告警,提醒系统管理员对某些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如系统预定义当CPU占用率大于80%时产生告警,那么当采集到CPU占用情况为80%以上时,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告警,在告警列表中呈现,由系统管理员对告警进行判断和处理。

1.4 系统框架

系统包括管理控制子系统、数据收发子系统、接口子系统、终端控制子系统、终端播放子系统、网络维护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系统的开发使用模块式开发,例如接口子系统可能包含气象数据接口模块、公众信息接口模块、时钟信号接口模块等等

1.5 终端及信息管理

系统根据不同的区域设定不同的预警功能,使预警终端的工作效果适合当地的预警接收,并对预警终端的安装区域进行分类、分行业管理,根据不同的分类、行业调整终端的不同预警模式,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1.6 面向各行业的子系统

本系统可使整个网络可以实现各行业的共享,而各行业的预警信息都将通过面向各行业服务子系统进行处理。各行各业通过互联网络登入,根据各自的权限实行本行业的预警信息在 气象部门建立预警信息网络上进行信息。系统将与气象部门 建立的各种信息平台连接,实现行业预警信息的全方位。

1.7 行业部门管理

通过USB密钥认证,其他行业部门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登入到预警控制中心。并在给定终端的指定区域相关行业的信息。在行业管理中,由气象局统一建立行业并配给USB密匙以及相关权限配置,在行业内部将由行业内部的管理员管理;

1.8 信息审核管理

系统中心管理平台负责管理全市范围内信息情况,可对全市范围内的预警终端进行信息和结果监控,并提供完善的信息制作监管、流程控制机制和预警信息内容审查、审核、签发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同时,审核功能提供多种方式,例如批量审核、自动审核、自定义时间内审核等等。

2 气象模板制作

2.1 所显示气象数据内容

数据表现形式包括:文字、图片等常规形式、Flash形式,例如曲线图、柱状图、色斑图、温度计、风向仪等动态表现形式以及视频格式。

通过scala的媒体管理与模板制作软件,我们可以轻松的将上述内容用灵活的所见即所得设计方式进行编排,各媒体可以自由叠加、缩放、旋转以及按照时效的要求进行有序显示播放。同时,系统可以对各节目及节目列表进行管理,并可以在中心端预览到各地终端的播放画面,进行分组管理、远程操作更新的操作。

4 结束语

目前数字告示领域的3D应用,从产品到软件再到内容都已经有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3D数字标牌其实也已经有很多实际应用的案例,比如部分麦当劳快餐店的3D数字标牌等,但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气象领域却并未见有先例。系统投入使用后,得到了来自群众的良好反馈,通过本系统,极大的增强了气象数据的表现力以及便民性,使民众可以从更多渠道了解和掌握气象相关的信息以及灾害预警信息。

参考文献

[1]张蕾.暴雨台风预警信号组合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2000,03.

[2]张雪晨,郑媛媛,姚晨.安微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系统[J].气象,2007,06.

[3]卢健壮.预警信号工作问题初步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S1.

[4]石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析与探讨[J].贵州气象,2010,04.

第4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刚刚跨进新年的大门,一次又一次的冷空气便肆无忌惮地入侵我国西南地区,今年1月5日,贵州省冰冻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400多万人在寒潮中受灾。原本温暖湿润的贵州却呈现出“林海雪原”般的“美丽”。贵州,已在寒冷的侵害中逐渐适应了凝冻。

2010年的脚步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无论是西南地区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还是南方连续14轮强降雨;无论是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还是南方气势汹汹的高温热浪,都给2010年留下深深的印迹。它们挥之不去,影响深远。

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也是本世纪以来气候比较异常的一年。2010年,我国降水多、气温高,天气气候十分异常,旱涝灾害相连,冷热事件突出,气象灾害损失重。

“一反常态”的常态

回眸2010年,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这一年我国的天气气候特点,那么,“异常”“极端”“罕见”一定榜上有名。从专业角度来看,气候永远不会处于均态,但不会偏离得太多。如果偏离太多,便被称为“极端异常”。而2010年渐成“常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则无疑集中表现了气候的极端异常。

历史罕见特大干旱、一轮又一轮的强降水过程、来势汹汹的高温热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约而至,“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频频刷新气候极值的同时,撩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侵扰着人们疲惫的身心。有人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渐显“常态化”之势,更多的人一边为“历史罕见”“突破气象纪录”等字眼瞠目结舌,一边不禁发问:“老天爷”究竟怎么了?

让人们无法忽视的是,类似异常的气候并非2010年的“孤本”。翻看近十年来的“气象记录本”,我们容易发现:极端高温的影响范围是多年平均的近4倍;暴雨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呈增加和扩大的趋势,十年间有7年暴雨日数超过常年;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干旱也呈增多趋势,1996年以来的15年,平均每年出现中等以上干旱的日数分别增加了37%、16%和近10%;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中有一半以上最大风速达到或超过12级,登陆我国的台风和强台风次数也有明显增加。

以下一组绝非耸人听闻的数据,在无言中传递着一股巨大的力量:2010年,我国因气象灾害和气象次生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多亿元,为近20年以来最高值;死亡(含失踪)人数达4800多人,为近十年来最多。从2010年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统计来看,暴雨洪涝和干旱为主要气象灾害,受灾面积分别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41%和38% ,低温冷冻和雪灾以及风雹灾害均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10%。

当拉尼娜遭遇极地环流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气候是受大气、海洋、冰雪、陆地和岩石五大圈层影响的复杂系统,当其中某一方面出现异常,必然导致一些地区的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连锁反应。2010年天气气候异常就与气候系统各圈层的异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最明显的异常是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快速转换。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出现海温偏冷之后,可以定义为拉尼娜状态,但只有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常年气温平均值0.5℃以上,并连续出现6个月之后,才可以定义说进入了一次拉尼娜事件。而厄尔尼诺及其事件恰恰与之相反。这对“孪生兄妹”是热带太平洋海洋与大气最为重要的相互作用信号和异常特征,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热带太平洋及其邻近地区,也通过影响气候系统的其他成员,间接地影响着全球气候。

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热带太平洋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它对东亚地区大气环流产生了强烈的作用,且具有滞后效应,导致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春夏季节异常偏强、面积偏大。强大的副热带高压一方面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另一方面副热带高压控制区也恰恰是高温频发的地区。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0年5月,厄尔尼诺结束,6月份开始向拉尼娜迅速转化,7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事件已经形成。近60年来,一共发生了10余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事件之后,其维持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甚至可以维持3年之久。与过去10余次拉尼娜事件相比,2010年的拉尼娜发展速度相当快。

另一个明显的异常是极地大气环流的异常调整,这使得极地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强烈影响中高纬度地区。2010年,从冬季到初夏,冷空气活动都非常频繁,致使我国新疆、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出现雪灾或持续低温。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的海冰在近几年持续融化,范围迅速减小,这可能与极地环流异常调整的频繁出现有密切联系,但其中的关系和机理非常复杂,尚待深入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幕

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易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全球气候变化是极端事件增多、增强的大背景。但近些年一直在强调全球气候变暖,为什么会有极端冷事件的产生?是不是全球气候并不是在变暖?

第5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气象 预测 农业气象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98-1

1前言

农业气象预测是气象部门较传统的业务工作,是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该工作的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欧美和日本的气象部门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相关工作。中国60年代开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农用天气预测,80年代开始将农业气象向农林牧副渔各业拓展,并开展了相应的科学研究!近几年,农业气象工作者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出发,认为农业气象服务是农业生产管理活动和农业防灾减灾所需预测及其影响分析,是农业气象预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预测是其中重要环节!

2现代农业气象预测的定义和方式

农业气象预测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率。

天气预测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测(2~3天)、中期天气预测(4~9天),长期天气预测(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测。

农业气象服务是从农业生产需要出发,在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农业气象定量评价技术等,预测未来对农业有影响的天气条件”天气状况,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的农业气象专项业务。

农业天气预测的方式。如何将天气预报及时提供使用部门和人民群众,是预报服务的中心环节。最广泛而有效的服务手段有:报刊登载,电台广播,电视播送,天气电话咨询等。此外,还通过专线电话、电传和书面等形式,为专门部门服务。天气预报的专用收音机,是一种可随时打开收到当时的天气预报广播的收音机,在即将发生灾害性天气时,专用的气象广播电台可用一定波长的信号,使这种收音机自动开启呼叫,这样,入睡的人也能被其信号唤醒,收听到灾害性天气警报,这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可能性。

气象台制作好了天气预报,就通过各种途径将天气预报向社会公布。传播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电话等。通过互联网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将是未来的趋势。比较有名的气象预报网站有天气在线、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台等,中国气象台网站提供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实时天气预报信息及一周天气预报预测信息。

3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1气象信息的准确度不够精确

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对天气情况的预测能力,即天气预测和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气象情况的预测能力。目前,气象台采用了人机交互,把数据分析作为预报产品的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及服务技术,其中也离不开天气预报员的经验订正过程。

3.2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农村人口对防灾减灾的需求非常强烈,但与县城相比,农村的防灾减灾知识与信息相当匮乏,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对于防灾减灾的认识均不高.广大农村的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基础十分薄弱,仍处于初级阶段.要及时得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有效地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将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3.3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目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均未经过气候论证,存在较大的风险。大规模引种未经过气候论证,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我国目前开展的主要是针对农事季节的农业气象服务,而针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农田小气候要素的预报较少。从2008年开始,各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要求,逐步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作物病虫害预报、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农牧事活动天气预报等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服务效果。然而,就目前各省级农牧业气象服务工作,只是开展一些观测资料的分析和上报工作,基础薄弱,不论在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服务产品的种类、自动化程度,情报预报制作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服务产品的及时性等方面均不适应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急需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

5农业气象服务的预测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极端气象灾害趋多趋强,引发了暴雪等事件增多,影响加重,同时还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形成了负面影响,造成农业的脆弱性增强,产量和品质年际间的波动性增大,使得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更加密切,合理利用气象条件,科学进行农业生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科学组织好气象为农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从气象学引出了农业气象学的分支,从气象角度研究农业,为气象部门准确把握农业生产对气象的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农业气象服务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专业化,产品分类越来越细化,在此大背景下,近几年出现了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但如何开展,怎样发展,国内尚无明确界定。业务工作需要业务技术规范支持,科研成果支撑,业务能力维持,社会需求引领,才能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农业气象 [j],2012年02期.

[2]马树庆; 王春乙;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气象科技[j],2009年01期.

[3]吴丹娃;刘爱萍;;电视天气预报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第6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丰都;高温;伏旱;变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6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丰都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三峡库区腹心。长江横贯县境,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3/5。在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的大背景下,丰都县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脉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相间分布,形成“四山夹三槽”的地貌特征,又是影响丰都县气候状态、决定丰都县气候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丰都县高温干旱、雾害、冰雹、大风、低温、连阴雨、雷电灾害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其中高温干旱是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干旱在丰都县有冬旱、春旱、夏旱、伏旱、秋旱之分,其中伏旱是丰都县农业生产的一大主要障碍因子,其发生的早迟强弱,对全县大春粮食作物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2006年7月8日到9月4日,≥35℃高温日数达52d,≥37℃暑热日数达42d,≥40℃酷热日数达14d,9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4℃。全县31个乡镇均出现严重旱情,农经作物受旱面积46200hm2(其中绝收面积11387hm2),干旱高温造成73.5万人受灾,39.1万人、37.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县现蓄水总量仅为0.105亿m3,实际蓄水量占应蓄水量15%,高温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85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2165万元。

1 资料来源

气候资料来自丰都县国基本观测站1959~2012年54a的观测资料,农业气象灾害资料来自丰都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县防洪办、县气象局等单位的灾害调查资料以及《丰都县县志》整编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丰都县54a来的伏旱气候变化规律,以及伏旱气候变化对灾害的影响。

2 丰都县1959~2012年伏旱变化特征

根据重庆市气象局关于干旱定义,伏旱时间跨度为6月下旬至9月上旬。伏旱强度划分为一般旱(20~29d)、中等旱(30~39d)和重旱(I>40d),其中还包含早期总雨量和早期高温天数限制。丰都县伏旱平均开始时间是7月中旬,持续时间20~73d,平均天数是40d。历年高温天数l4~63d,平均天数38d。

2.1 丰都伏旱年代变化特征

干旱在丰都县发生是较为普遍的。从表1对全县干旱的统计情况来看,伏旱是发生最多的,54a间有44a不同程度的发生,出现频率81%。其中1959年、1978年、2001年、2006年是较重的。在54a中,其中重伏旱出现14a,频率26%。一般伏旱、中等伏旱出现30a,频率55%。

从表1可以看出伏旱在90年代以前的年份中出现伏旱的频率较高,达88%,在90年代后出现伏旱的频率为73%,从90年代前后的出现情况比较来看,90年代前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90年代后,伏旱的出现频率有降低的趋势。

90年代以前的年份中一般伏旱、中等伏旱的出现频率为57%,严重伏旱的出现频率为30%。90年代后的年份中一般及中等伏旱的出现频率为54%,重伏旱的出现频率为18%。一般伏旱的出现频率比较接近,重伏旱的出现频率明显降低。

2.2 丰都伏旱随高度变化特征

根据伏旱强度计算公式得出丰都县伏旱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海拔400m以下伏旱强度指数为1.321;400~700m为0.984;700~1000m为0.406;≥1000m为0.360。从这可以看出随海拔高度的增高伏旱强度就递减。

2.3 丰都伏旱与高温关系特征

高温往往伴随伏旱出现,也是影响大春作物产量的又一重要因子。高温的出现不一定有伏旱,但是因伏旱的产生而加剧了高温的强度。

丰都县极端最高气温达43.5℃。在53a中年最高气温最低37.9℃。丰都年最高气温在40℃以上的有31a,在38℃以下的只有1a。≥40℃的日数最多有14d,分别是1959年、2006年、2010年。≥35℃的日数最多是2006年有63d,最少是1994年有14d。

从高温发生的时段来看主要为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发生的主要时段。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强度逐渐减弱。

3 抗御伏旱高温的对策建议

冬天应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固水库、塘坝。实行灌溉配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旱天进行人工降雨作业,缓解或解决农田干旱并从天空取水入库;做好天气预报,强化气象服务,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系统”,灾害来临时,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充分利用好伏旱前的降雨天气,做好蓄水保水。保证伏旱期间的灌溉需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荒山育草,提高绿色作物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在作物布局和品种组合上,要以适应伏旱高温活动规律的为主,采取躲避的方式来防御伏旱高温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丰都县气象局.历年气象资料[Z].1959-2012.

[2] 丰都县气象局.伏旱统计资料[Z].1959-2012.

[3] 徐洪,廖晓荔,黄跃华,等.涪陵区近54a伏旱高温气候与2006年特大干旱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34卷(2010)增刊.

第7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已经连续二十多年创造了持续增长的奇迹,随之畜牧业也已成为中国农村及草原牧区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中,对于草原与草地的定义还存在着混淆。我国草原科学的奠基人王栋(1955)对草原的定义是:“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他缘故,在自然情况下,不宜于耕种农作,不适宜生长树木,或者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其对于草地的定义是:“凡生长或栽种牧草的土地,无论生长牧草株本之高低,亦无论所生长牧草为单纯之一种或混生多种牧草,皆谓之草地”。前者自然因素较大,后者人工因素较大。李魁(2005)在其著作中指出,草原畜牧业主要是利用草原牧草资源,采取放牧的方式饲养家畜和获取畜产品的畜牧业。作为畜牧学和农学的范畴中的一个术语,草原是指大面积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天然植物群落和其着生的土地总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的采用,是草原畜牧业与其他畜牧业尤其是农区畜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投入成本低、产品质量优、产出效益高的特点,因而历来是我国牧区的主体产业,但也具有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非平衡性、灾害的频发性等致命弱点。

敖仁其(2001)指出了草原畜牧业的优势。第一,草原畜牧业依附自然资源的属性尤为突出,在气候干旱寒冷、资源匮乏、土壤沙质化的地区只有选择了草原畜牧业才能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收益;第二,与粮食作物相比,牧草是一种廉价的营养源,不管是天然草场还是人工草场,其投入要比一般的粮豆作物少几倍到几十倍;第三,草原畜牧业,是对符合生物群落的管理,既是对植物群落的管理,又是对动物群落的管理,同时还是对人工动植物群落和野生动植物群落相互依存和达到有效互补过程的管理。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

二 当今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惑

1.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原退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由于草原植被稀疏,高度降低,覆盖度下降,水蚀和风蚀严重,从而造成沙尘暴和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沙尘暴发生的高频率是草原退化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沙尘暴具有致灾重、成灾面广的特点,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内蒙古2011年气象灾害公报中指出,2011年内蒙古因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719.4万人受灾,死亡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4.9万公顷,其中31.2万公顷绝收;倒塌房屋1.6万间,死亡大牲畜4.9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07.3亿元。其中,干旱、局地暴雨洪涝、局地强对流、雪灾和低温冷害,以及病虫害为主要气象灾害。

2.牧民生计恶化

杨汝荣(2002)研究表明,草地退化的直接后果使草地生产力下降。内蒙古的各类草地产草量平均下降29.2%,严重地区下降60%~80%,其中干旱草原下降最多,为33.3%,荒漠草原30.3%,半荒漠草原30.0%,草甸草原27.3%,森林草原25.0%。随着草地牧草产量的下降,导致草地载畜能力也在下降.目前内蒙古天然草地载畜量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75%,60年代的80%。海山(2007)认为,照搬农村或国外模式,在牧区实行“草畜双承包”政策,支解了放牧五畜(马、牛、驼、绵羊、山羊)的草原生态畜牧业有机整体,迫使畜牧业走上低层次数量型扩张的发展道路,从而导致草场超载过牧,是其必然结果是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进一步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并造成牧民的贫困化。

孟慧君(2010)指出,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这大大增加了农牧民的生产成本。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巨大,需要有农牧民自筹资金解决。牧民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这极大地增加了牧民的负担。其次,购买优良品种、棚圈折旧和水电费大幅度上升,饲养成本明显增加,畜群品种和结构调整也需要牧民持续投入资金,这也直接增加了牧户的生产性投入。再次,近年来,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产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如科技、信息、教育等间接费用投入的增加,使牧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加大,负担加重,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短期内有所下降。

3.草原自身的特殊性

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单一地把农区畜牧业的制度模式照搬套用在草原畜牧业上是不可取的。敖仁其(2005)指出,用一种外来的制度规则迅速取代原有演化出来的制度体系,必定会付出高额的制度变迁成本和长期的难以抵消的诸多负面效应。以农耕思想指导牧区草原畜牧业发展激发了草畜矛盾。事实上,草原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尚不明确。可以这样说,农区的发展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饱的问题,而牧区的生态作用、草原的碳汇价值、青藏草原水塔,是将决定我们生存环境的问题。田艳丽(2009)认为,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土地有清晰的物理界线,而游牧民的土地界线相对模糊,物理界限交错或重叠现象极为普遍。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没有根本解决草地资源的非排他性。因此,在草原执行承包到户政策的前提下,对于移民到牧区来的中原农民来说,明晰土地界限的意识必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与牧民的土地观直接冲突。

由于经济利益及政策实施的不恰当性,牧民的生存和牲畜的生存空间逐渐变小,而以游牧文化为主的牧民逐渐变成生态贫民,甚至传统的游牧文化开始丧失。哈斯塔娜(2011)在其研究中指出,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实质是社会矛盾的冲突,是“农耕文化优于游牧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实际结果,而这种退化又反过来加剧了游牧文化的日渐衰弱。

第8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大风;时空分布;防御对策;山东济宁;汛期

中图分类号 P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11-02

济宁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其南部包含的南四湖为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大风是济宁地区汛期(6―9月)造成农业及生产生活损失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夏秋季强对流局地大风发生突然而且持续时间短,从大风产生到造成影响非常快,由于其突发性强、损害力大,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1-2]。大风过境对农业、城市设施、城市交通和城市居民造成的危害叫大风灾害。大风灾害的种类主要有寒潮大风、冷锋大风、雷雨大风、龙卷风等。因此,大风预报和评估是济宁地区汛期气象预报服务的重点和难点。

1 资料与方法

大风在气象上定义为平均风力≥10.8 m/s(6级或以上)或瞬时风速>17 m/s(8级)的风。参照中国气象局地面天气观测规范,大风分为4个级别:一级为一般大风,6级大风(或且可能持续,下同)(瞬时风速10.8~13.8 m/s)和7级大风(瞬时风速13.9~17.1 m/s);二级为较严重大风,8级大风(瞬时风速17.2~20.7 m/s)和9级大风(瞬时风速20.8~24.4 m/s);三级为严重大风,10级大风(瞬时风速24.5~28.4 m/s)和11级以上大风(瞬时风速28.5~32.6 m/s);四级为特严重大风,12级以上大风(瞬时风速>32.7 m/s)。

本文利用济宁辖区内的11个国家级气象站1981―2013年共33年汛期(6―9月)逐日大风气象资料,总结出济宁地区汛期大风灾害特点及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济宁地区汛期(6―9月)大风时间分布

2.1.1 济宁地区大风的年际变化。1981―2013年6―9月期间济宁地区大风日数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虽然在2001年出现突然上升,但以后一直变化比较小,总体仍呈现下降趋势(图1)。

2.1.2 济宁地区大风的月变化。从1981―2013年33年6―9月期间的大风资料统计结果看,济宁的6月和7月大风日数较多,而8月大风日数减少,其中9月大风日数最少(图2)。

2.2 济宁地区汛期大风的空间分布

由表1和图3可见,济宁各县市区平均每年6―9月期间出现大风总日数的差别比较大,济宁、兖州和嘉祥为1.5 d左右,兖州最多(1.6 d),汶上、微山、梁山和嘉祥在1.0~1.5 d之间,其他在0.5~1.0 d之间,曲阜最小(0.5 d)。

2.3 济宁地区汛期大风灾害的风险等级

大风灾害采用灾害性天气出现概率确定风险等级[3-4]。概率和等级分月计算,概率计算方法:以年为计算单位,只要该年度某月有某种灾害天气出现,记为1,否则为0,33年的累加和除以31即为某灾种某月的出现概率。

风险等级按照概率范围分为5级,出现概率越大,风险等级越高。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大小来划分大风天气灾害的风险等级。济宁地区汛期(6―9月)出现大风的概率分布特点是:中部地区大于四周,山区大于平原。按照以上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总体出现大风灾害的等级基本都在有可能程度以上。

6月济宁、兖州和嘉祥3个站出现大风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他地市均为有可能出现大风灾害范围;7月兖州的大风灾害出现可能性为很大级别,其他地市的大风灾害出现可能性为较小级别;8月济宁和邹城的大风灾害可能性为很大级别,其他县市区都是有可能等级。总之,汛期济宁地区各地出现大风灾害的等级比较高,特别是中部地区需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3 大风灾害危害和防御对策

3.1 大风灾害的总体影响

大风灾害的影响:大风容易使农作物倒伏受损;大风会吹倒建筑物、刮倒电线杆、吹断电线,引起经济损失和伤亡;加剧火灾,甚至引发火灾;影响交通、航运。同时,对农作物产生破坏;影响室外作业、工伤发生率增加;影响人们正常生产与活动。

3.2 大风灾害防御对策

针对以上大风灾害对农业和城市及生产生活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一是在大风多发时间段,根据预报,农业生产部门提前做好防大风准备工作。二是在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小区布局中应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应尽量避免出现“狭管效应”,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大风增多的天气。三是对易遭大风损坏的户外设施(高大广告牌等)进行拆除或进行加固。四是对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等应做好防风的应急预案,注重线路、设备的防风措施,一旦出现险情可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4 结论与讨论

(1)济宁地区1981―2013年汛期(6―9月)大风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虽然在2001年有突然上升,但以后一直变化比较小,总体仍呈下降趋势。

(2)从1981―2013年33年汛期(6―9月)的大风资料统计结果看,济宁地区的6月和7月大风日数较多,8月大风日数减少,其中9月大风日数最少。

(3)济宁各县市区平均每年6―9月期间出现大风总日数的差别比较大,济宁、兖州和嘉祥为1.5 d左右,兖州最多(1.6 d),汶上、微山、梁山和嘉祥在1.0~1.5 d之间,其他在0.5~1.0 d之间,曲阜最小(0.5 d)。

(4)在济宁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城市设计运行中,要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和大风评估,尽可能减少大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5 参考文献

[1] 杨成芳,王业宏,李静,等.十一运会各赛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J].气象科技,2010(增刊1):88-92.

[2] 李耀辉,张存杰,高学杰.西北地区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沙漠,2004(6):55-63.

第9篇:气象灾害的定义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自然概况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115°50′-120°43′E,23°32′-28°19′N),东西宽约540km,南北长约550km,土地面积1•214×104km2,其中山地丘陵占80%以上。福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21•8℃,各地年平均降雨量基本在10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1754~2482h,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福建省背山临海,其陆域基本由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与浙江、广东隔开,因而地貌上和水系上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的地貌、水系及相应的气候、土壤和植被使得生态环境也表现出很强的相对独立性。福建海域处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处,全区多为台湾海峡所占据,由于陆域丘陵山地与台湾山地的制约使海域本身的气候、地貌和生物生态环境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缺乏金门县的相关数据,在进行生态评价时未将金门县考虑进去。

1•2资料及其来源

采用福建省2006年7-9月全省67个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各地湿润指数和灾害指数,数据包括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mm)、月平均10m风速(m/s)、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压(mb)、饱和水汽压(mb)、灾害面积(hm2),由福建省气象台提供。水体密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各评价因子的面积、类别数据来源于福建省各地土地利用数据,由福建省农业资源综合数据库提供。

1•3评价模型的建立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建立隶属函数,经模糊变换,给每个评价因子赋予一个非负实数,得到评价结果,再与评语集相对照,最终确定评价区域的优劣等级[11]。

1•3•1评价因子集遵循代表性、全面性、综合性、简明性、方便性、适应性原则,选择5个因子为评价因子,则评价因子集V={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然后采用文献[12]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标准化。各评价因子定义如下:(1)湿润指数为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的比值,是判断某一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湿润指数K=R/ET,该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一地的水热平衡状况。按季度进行评价时,季度湿润指数K=Rs/(∑ETi),Rs为季度降水量,∑ETi为该季度三个月潜在蒸散量之和。根据文献[13],月平均潜在蒸散量ETi=22di(1•6+U1/2i)Woi(1-hi)P1/2i(273•2+ti)1/4其中,i是月份编号,Pi为月平均气压(mb),ti为月平均气温(℃),di是月天数,Ui是10m高度观测的月平均风速(m/s),Woi是温度为ti时的饱和水汽压(mb),hi是月平均相对湿度(%)。计算区域生态质量等级时,当K>1时,取K=1。(2)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土地类型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3)水体密度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水域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4)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是反映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数。(5)灾害指数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灾害强度、频率等灾害总量,即评价区域内农田、森林等生态系统遭受气象灾害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1•3•2评价因子权重由于不同的综合评价因子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对参评因子进行权重系数测定。各层次因子权重参照《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13]、采用专家打分法取得,结果见表1。

1•3•3属性同一化根据不同属性因子对总体生态质量的影响方向不同,对全部因子属性进行正相化处理[14]。5项因子中有2项为负相因子(土地退化指数和灾害指数),其正相化指标=1-负相指标。

1•3•4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根据权重集Q={0•25,0•3,0•2,0•15,0•1}和评价因子隶属函数值集合R={K,V,W,L,D},可计算得到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其中,O为算子;i为各区域编号,本文i=1,2,3,…,67,Ai表示福建省各县(市)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价值。#p#分页标题#e#

1•3•5评语集评价区域的生态质量分为5个等级,评语集Z={优,良,一般,较差,差},各等级评语见表2,等级划分参照《评价规范》[13]。

2结果与分析

2•1湿润指数

福建省2006年7-9月湿润指数分布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见:此时段内福建省湿润指数普遍较高,各地湿润指数均在1•0以上;东部地区湿润指数明显高于西部山区,其中东部如平和、诏安、寿宁、永春、云霄、霞浦、宁德、南靖、长泰等地湿润指数较高,均在4•00以上。湿润指数等级较低的地区基本集中在西部如建阳、顺昌、将乐、长汀、永安等,主要是由于7-9月福建省受台风影响比较多,导致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根据《评价规范》[13],当K>1时表示大气降水总体上大于植被生理过程需水量,降水条件一般不成为当地植被生理需水的限制因子,说明福建省该季度降水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量,有利于作物及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

2•2水体密度指数

福建省2006年7-9月水体密度指数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中可见,福建省各地水体密度指数因地理位置、海拔差异和人类生产活动强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东部沿海地区水体密度指数较高,如漳州的诏安县、龙海市、福州管辖下的平潭县、福清市和厦门市等地,最高可达0•15,主要是因为沿海天然水体面积大,同时由于加上养殖业的开展,人工沟渠、围塘数量大,使得沿海水体密度明显高于中西部;中部地区作为三溪汇合点的南平市延平区和古田水库所在古田县水体密度指数也比较高,介于0•037~0•05;西北部作为粮食生产基地的光泽县、武夷山市、建阳市等地水体密度指数稍低,其指数范围为0•016~0•025;中部地区的长汀县、连城县、永安市、大田县等地因海拔较高,人工水库、水塘等较少,因而水体密度指数明显偏低,指数介于0•008~0•016。

2•3植被覆盖指数

福建省2006年7-9月植被覆盖指数分布如图3所示。从图3可见,福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多数县(市)植被覆盖指数可达0•40以上,植被覆盖指数最高的县达到0•56。从图3中还可看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植被指数相对较低,如厦门、晋江、石狮、莆田、长乐等地,内陆植被覆盖指数则明显较高,指数在0•4以上的县(市)有49个,占行政区总数的73•1%,指数值大于0•5的行政区有6个,为武夷山市、松溪县、政和县、大田县、永泰县、华安县。植被指数最高的为武夷山市,原因是其界内包括了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脉脊部,拥有世界上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典型的地带性森林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群落,植被覆盖度很高。图32006年7-9月福建省植被覆盖指数分布

2•4土地退化指数

土地退化是自然侵蚀和人文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福建省坡地多、雨量大,特别是多陡坡、多暴雨的自然环境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客观的基础。福建省2006年7-9月土地退化指数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见,各县(市)土地退化指数在0•002~0•030,泉州地区的南安市土地退化相对严重,其土地退化指数为0•030,寿宁县、安溪县、华安县、平和县土地退化指数较高,介于0•024~0•030,而武夷山、邵武、建阳、漳平、上杭、龙海、漳浦等地退化指数较低,指数值均在0•009以下。

2•5灾害指数

7-9月福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台风,分析期影响的台风有:7月14日在霞浦县北壁镇登陆的“碧利斯”,7月25日在晋江市围头镇登陆的“格美”,8月10日在闽浙交界处的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距离边界约10km)登陆的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据灾情统计:“碧利斯”对宁德、福州、莆田、龙岩、泉州、漳州等六个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造成10933•5hm2农作物受灾,4240•0hm2成灾,762•5hm2绝收。“格美”也对6个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29975•2hm2,成灾面积13056•6hm2,绝收面积1288•7hm2。“桑美”持续时间短,主要影响到南平和宁德,受灾面积4921•4hm2,成灾3259•7hm2,绝收819•3hm2。8月中旬-9月天气转好,未出现重大气象灾害。福建省2006年7-9月灾害指数分布如图5所示。由图中可见,各地区灾害指数介于0•000~0•094,灾害指数地区差异明显,漳州地区灾害指数较高,宁德次之,厦门、南平、三明等地灾害指数值较小。

2•6生态综合评价指数

最终计算得到福建省2006年7-9月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分布结果(见表3)。对照生态质量评价分级标准(表2)可见,此季节内福建省各地生态质量等级差异不明显,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介于0•54~0•67,其中有66个地区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等级为良好,多数县(市)综合评价值达到0•60以上,区域生态质量等级接近优。

3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