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媒体融合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融合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融合概论

第1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关键词 遥感概论 教学策略 地理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遥感概论是系统介绍遥感技术系统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课程,其融合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不仅是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测绘科学等学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在地理师范生教学体系中,尤其在推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六所部属高校的地理教学中,也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随着我国对专业教师培养力度的加大,高等教育地理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趋于科学和规范。作为培养方案中的基础课程,遥感概论课程成为越来越多的地理师范生要面对的课程,以笔者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的地理免费师范生为例,每年约有250个地理师范生要学习该课程,不仅要学,还要学好。然而,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师范专业的特殊性,笔者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困扰着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对遥感概论课程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成为提高地理师范学科教育质量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遥感概论课程的“教”与地理师范生在“学”中存在问题

按照地理师范生教学大纲要求,该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力培养方面则要求了解并掌握遥感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而,该学科是一门学科融合和交叉很强的学科,涉及测绘科学、空间信息科学、电子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在针对师范生授课时,其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地理基础课程,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教与学之间,存在诸多矛盾,诸如: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知识点众多与地理师范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矛盾、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生兴趣点不对接的矛盾、遵从科研实践案例引导教学还是遵从模式化课程体系引导教学的矛盾、海量遥感影像信息与单一课堂呈现模式的矛盾以及教学内容与师范生工作实践脱节的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总结出针对以上矛盾的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2 解决方案探讨

2.1 深入浅出,教学初期避免提及过多专业术语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学生而言,遥感概论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已经接受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等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师使用专业术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加专业素养培训。然而,在面对地理师范专业学生教授遥感概论课程时,很多的GIS专业老师忽略了知识储备层面上的差异,在教学初期,使用了大量的GIS行业术语,诸如:栅格数据、数据格式、解译等师范专业学生在日常所接触不多的术语,从而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出现困难,产生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知识点众多,与地理师范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矛盾。在与学生沟通时,很多学生均提到这一矛盾。鉴于此,希望教师在该课程授课初期,尽量避免提及大量的GIS行业的专业术语,在不可避免提到时,应尽量按照学生熟悉的理解方式,进行详尽深入的阐释,加强教学初期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5%的学生认可该看法。

2.2 注重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应用,用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是GIS专业学生,在初次接触遥感概论课程时,最渴望获得解答的问题是遥感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应用和科学研究活动中,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在针对师范生授课时,更加突出。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理告知学生,学生会失去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出现学科知识体系与学生兴趣点不对接的矛盾。例如,对于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问题,虽然经过原理解析和几何结算,但很多学生仍然存在困惑。笔者引入了在拍大头照和照镜子发现影像存在误差的生活小细节进行类比,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3%的学生认可该方法。

2.3 注重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直观的数字遥感成果

遥感技术作为GIS学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遥感影像数据,例如对于高光谱遥感原理的讲解,文字的描述显得极为乏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展示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数字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增加学生对遥感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调研结果显示,几乎全部学生认可多媒体的使用。

2.4 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实践,灵活使用科研项目引导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如若过分遵从模式化课程体系引导,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目的性丧失、盲从的结果。如果结合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按照科研项目引导教学的方式,在该课程教学中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实验。针对在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讲解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该指数进行大规模的农作物估产,使学生认识到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调研结果显示,超过85%的学生对该方式接受或认可。

2.5 寓“教”于学,注重学生教学技能的熏陶

地理师范生与GIS行业学生最大的不同,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的地理教学工作而非从事GIS工程或科研,从而产生教学内容与师范生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课堂上尝试尽可能利用遥感原理去解释中学地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例如,通过动态气象卫星数据监测洋流变化、通过热红外影像解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尽可能地顾及师范生的工作实践需求。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对该方式接受或认可。

项目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GK 20110201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国伟,赖绍聪.深化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2] 汪闽,汤国安.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空间数据挖掘”本科教学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第2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关键词:材料概论 教学模式 改革

材料概论是我院材料科学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行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本课程融合了材料学各个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及最新进展,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了基础,从而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及合理过渡,同时,为我院学生第四学期选择专业方向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材料概论的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并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程的展开、实施以及教学效果。材料概论的内容较多,涉及各种材料(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教师对此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并且材料概论涉及很多抽象知识,如晶体结构、相图、结晶、缺陷等,对此,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讲授这些抽象知识时仅使用语言和文字很难解释清楚,而学生在学习上述内容时,理解较困难,学习效果不明显,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因此,积极探索本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采用这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会逐渐丧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由于材料概论课程的学时数仅有28学时,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的框架需要我们优化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材料概论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把握四个方面。

一、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应主要介绍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对于其他的基础知识及新材料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安排学生自学或尽量简单介绍。在四部分主要内容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第一,教师应先教学基础知识,包括一些综述性、科普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关于材料概论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对于刚接触材料概论课程的学生来说,可以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和增加信心。第二,教师详细介绍有关材料的基本种类、特点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切实保证专业知识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不同材料的具体应用,教师可以借助视频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既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又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扼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思想,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善于设置悬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注重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在问题的讨论中,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个人的观点及见解,既强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达到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调节课堂氛围,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采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统领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够变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又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参与感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多媒体具有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使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多媒体具有交互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微观过程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演示出来,而且还可以采用实时影像向学生展示材料加工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传统教学方式和课件难以表达的教学意图,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采用新颖的考核方式

通常课程的考核办法是采用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相应的内容的记忆。由于材料概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概念多,往往使学生感到不好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不愿学到喜欢学,改革考核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效果。对于考核方式的改革,我们主要是考虑在原有的闭卷考试基础上,增加一项论文写作及答辩的内容,整个课程的考核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小论文+PPT制作答辩和期末考试五项组成,各项所占的比例初步定为5%、10%、5%、10%、70%。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有利于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期末试卷命题强调突出重点内容,同时着重基本理论的考查,在填空和选择两种题型中,以课程中基本内容的广度为主;在综合分析题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综合应用基本理论的能力。试题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力求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使考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又便于反映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不同掌握程度。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制度,使学生通过学习材料概论课程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并社.材料科学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传播;公众号;社交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71-02

作为一种在线信息的新来源,社会化媒体反映了“消费者为了相互增进对产品、品牌、服务、个性和其他问题的了解,而创造、发起、转发及运用这些信息”的沟通及传播过程。①由于国内部分外网或者国外社交软件的限制使用,中国本土的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社会化媒体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与沟通交流、商务金融等应用融合,借助其他应用的用户,形成强大的关系链。

一、移动端的热潮

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2.5%,较2015年底增长了2.4个百分点,使用率远远超过电脑等其他常见设备。网民向移动端聚拢的趋势加快了部分主流社交媒体的发展,如微博、微信、QQ。具备社会交往功能的社交软件成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社会化媒体的社交性表现在赋予用户创造内容并进行传播的权利上。

二、微信公众号:微信与媒体的功能结合

微信公众号共有三种类型,即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服务号主要偏向于服务交互,现在多将服务号与电子商务结合,每个月可群发4条消息;订阅号主要偏向于向用户传达资讯,是重要的宣传渠道,每天只可以群发一条消息;企业号主要用于公司内部通讯,需要先有成员的通讯信息验证才可以关注。根据2016年腾讯用户数据报告,截至2016年2月,微信已有公众账号超过1000万,公众号日提交超过70万的群发消息,获取资讯是用户关注公众号的第一需求,其次是了解企业动态和商家优惠。

(一)公众号是一种社交型内容平台

公众号的社交性让用户有更多参与感。公众号为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承载了新媒体传播的逻辑拓扑结构(环形),将双向交流的频率增多,交流更深入。用户与传播者地位平等,用户不再轻易受转播者摆布,而是可以通过媒体以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发出更多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二)公众号是一种内容融合型媒体

内容融合就是将不同媒介形态的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跨平台、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型产品。②在互联网推动作用下,新媒体发展日盛,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转型成为传统媒体共同的出路。如今,大部分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杂志,积极开拓新媒体道路,其中一种就是开设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所体现的包容性为传统媒体开拓新媒体市场提供了渠道。

(三)多媒体阅读模式

在移动端,微信公众号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图文,音乐、视频的插入增加了公众号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公众号的图文排版形式也在改变着用户的阅读习惯,区别于纸质文章,在移动端阅读的时候用户是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去仔细钻研文字的。点开文章,影响用户第一印象的是排版,用户是否愿意继续往下阅读则是由内容的价值与质量决定的。

三、社会化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社会化媒体传播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碎片化的特征。首先,内容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订阅公众号或者关注不同的信息,自由选择接收地点、时间以及媒介表现形式。其次,交流互动性强。用户与传播者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及时交流,用户意见在第一时间让传播者知晓。再次,信息传播即时性强。去掉复杂的后期加工程序和审核,社交化媒体在网络的帮助下实现了咨询传播“零时差”。最后,信息碎片化。社交媒体的快节奏传播模式是导致信息碎片化的主要原因。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颠覆了媒体的概念,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这一概念是对新兴媒体的重新诠释,也是社会化媒体最形象的表述。社会化媒体将人际交往发生的场所移向了云端,受众接收信息、受众间交流都由现实转向虚拟。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时候借助媒介延伸理论能够让研究人员更好理解“社会化媒体”本身。

下面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对社交化媒体进行深入分析。

(一)网状传播

从图1.0可见,公众号流量的持续提升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户转载而形成网状式传播。在此结构中的每一个用户作为一个中心原点进行线性扩散,接收到信息的人又成为新的传播中心,传播效果就像核裂变一样产生出强大的传播影响力,信息的传播效率大大提高。用户由过去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参与。

据2016年微信数据化报告,促成用户分享的三大要素为价值、趣味、感动。对于热点的追踪,由于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条数的限制,导致了公众号时效性不如微博。所以要构成网状式传播需要一定条件,只有当公众号内容能够引发用户产生转发的行为,传播过程才能持续不断。霍夫兰“刺激-反应”理论提到,在新态度的传播过程中,注意、理解和接受三个变量的重要性。基本假设用户只有在采取一种新的反应能带来更大的利益,用户才会改变他们的态度。在公众号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从如何引起用户注意,让用户对内容一目了然,再到引起用户共鸣,这是一个成熟的公众号传播过程。

(二)传播的相对封闭性

微信自媒体更突出的特点是相对的封闭性。微信群体受众是“物以类聚”的细分,每个使用者的内容都只能在自己的微信好友圈中看得见,不同于在微博上发送的消息,是可以选择向全网公开的。公众号是只有当用户选择关注该公众号之后才会接收到公众号推送的消息,这时候的传播很难形成体系和大范围的再次传播,导致的问题就是推广难。所以很多运营者的策略是在活动中要求用户转发至朋友圈获得奖励,以此来鼓励用户形成二次传播。

(三)强交互性

在传播过程中没有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而且任何两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交流的途径不止一条。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用户在接收公众号推送的信息的时候是受众,当受众要将内容转载并附上几句感言的时候,又成为了新一轮的传播者。

微信的功能设定决定了公众号强交互性的特点,具体功能体现在自定义菜单、自动回复、文章留言。在成功关注公众号之后会进入主菜单页面,一般的公众号会在下方设置一些基本资讯的查询选择,也可以选择直接发消息给公众号后台,传播者与受众能进行及时沟通。文章留言类似于文章评论,但是公众号留言是经过工作人员筛选后才会在文章末尾显示。公众号留言区成为了用户交流的“社区”,评论的开放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

注释:

①MANGOLD W G,FAULDS D J.Social Media: The New Hybrid Element of the Promotion Mix[J].Business Horizons,2009,(52):357-365.

②宫承波,庄捷,翁立伟.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22.

参考文献:

[1]杨佳昕,谷悦.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启示――从微信公众号谈起[J].编辑之友,2014,(10):55-57.

[2]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2):112-117.

[3]宫承波,庄捷,翁立伟.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

第4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的信息传播特点与方式 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及电视采编应对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之道 浅议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思考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品牌传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 新媒体时代传播规范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的医药传播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品牌传播 新媒体时代“山寨”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时代“礼”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传播变革 新媒体时代对台信息传播策略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卟国际新闻界,1997(3):18-25

[3]张健挺.“议程设置”中的反设置[C].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2006(8):1116—1123

[4]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rp://.cn/dtygg/dtggt201207/t20120719—32230.html

[5](美)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自媒体研究报告[J].转引自刘景东.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2011(3):41

[6]何梓华,徐心华,尹韵公,雷跃捷等.新闻学概论[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63—165

[7]南长森,石义彬.媒介融合的中国释义及其本土化致思与评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59-166)

第5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新闻传播学教育担负着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任。随着媒体融合传播环境的改变,新闻传播学教育方式也应随之有相应的改变。但现今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模式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

国内一些高校的新闻教育都因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大多以采写编评为主,以培养文字记者或文字编辑的标准来培养学生。而一部分高校又缺乏实践的空间,学生只能在理论范畴内消化这些知识,导致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2.教师知识的更新落后于传播现实

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知识更新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但有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这导致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也造成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更新速度上与社会现实脱节。

3.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其他知识的培养

传统新闻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专业细分与业务实践能力的不匹配。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需要的是综合知识人才,而现实中的一些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例如有的新闻专业学生除了新闻学方面知识以外,其他知识掌握甚少,在现今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学生综合知识的欠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跨媒体、新媒体教育滞后

媒体融合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跨媒体新闻的人才,而国内一些高校在新媒体教育方面很缺乏。一些新闻学院并没有把媒介融合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们只接受了纯理论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这种教育体系与现实的媒介融合传播环境存在脱节的问题。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2培养模式探讨

针对以上的问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12年9月开始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复旦2+2培养模式,其实也是新闻学界与业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融合创新模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本科生专业教育采取2+2培养模式,即新生入学的第一、第二学年,先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第三、第四年才开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这样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将有望至少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真正成为适应媒介变化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以下笔者就以复旦模式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通识课程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相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新生入学伊始,先接受两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的专业教育。所谓通识教育,即重在育而非教,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

从2012年开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就将本科四年制培养分成两个阶段,即第一、二学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和第二三、四学年的专业教育阶段。在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可以在经济学、社会学、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学、行政管理这九个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在这种通识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第三、四学年学生转入专业新闻传播学教育阶段。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们按照自己的新闻传播学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从以上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并没有专业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专业进行学习。新闻传播学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法律、中文、计算机、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或某一方面的知识,单一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对这一方面知识的要求。复旦新闻学院这种改革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之前,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其他专业知识。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现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能够很快地融入其中,而且能很快胜任各种传播环境,也能很快胜任各个岗位的T作,为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学界业界结合,传授新媒体前沿知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不仅利用自身资源讲授新媒体前沿知识,也引入业界资源,由业界人士进行授课,让学生对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首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新媒体传播与发展》、《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媒介融合概论》课程。《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和《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分别由对新媒体有一定研究的杨鹏副教授和邓建国副教授讲授。而《媒介融合概论》则以理论为基础,以技术为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学会对技术的应用,并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此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大三上半学期开始开设《新闻传播前言讲座》这门课,由业界人士进行讲授:另外,还举办复旦新闻大讲堂,请业界人士给学生讲授新媒体前言知识。比如在2014年秋季,学院分别请了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澎湃新闻网时事新闻总监、澎湃新闻产品总监孙翔、新媒体排行榜创始人徐达内、界面高级编辑彭朋、东方网媒体中心副主任陈旭东、上海观察执行总编尤莼清、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张翔等前来讲授新媒体经验。这些人都是新媒体的领军人物,让他们来讲授业界情况,让学生对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直接的引导。

3.推行本科生专职兼职导师制度

复旦大学自2008年开始就在全校推行本科生专职、兼职和特邀导师制度。这些导师各自分工不同,比如专职导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复旦大学教师组成,主要给予学生生活、学业和人生指导。兼职导师由各院系具有学术能力的教师组成,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指导。特邀导师则由社会名流组成,从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给学生加以指导。

在2+2培养制度和学校导师制的基础上,在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安排,以本院老师为依托,实行有异于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新闻学院在学生入学伊始,就由相应的导师进行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指导。每位导师所带学生原则上不能超过20个。学生在大学4年期间所有关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要求等都由这位导师解决,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导师制中存在的一对多的问题。

另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还邀请一些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等作为兼职导师。他们或开设讲座,或者直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直接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在2014年9月学院就聘请袁隆平、韩美林、崔永元、海岩、冯仑、刘胜义、袁夏良等为新闻学院兼职教授。这些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有业界的实践经历,而且这些内容与媒介融合的环境非常接近,让学生从另一个方面了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环境。比如文汇报的高级记者袁夏良就曾经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上过一个学期的课。他主要以自身经验为主,讲述其在采访中的过程和细节,通过自己这个当事人现身说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这种学界和业界结合的导师模式,让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学术能力方面得到帮助,而且在实践能力、业务能力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结论

第6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

第7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关键词:三网融合 媒介素养 受众 问题分析

一、传播学视域下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1]。

在对三网融合的解读中,网络融合的技术层面属于信息科学的范畴,网络资源的整合管理则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在三网融合的整个进程中,必然还会对媒介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而一旦大众传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发生了变化,就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影响到受众的媒介素养。

二、受众层面的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辩性回应能力[2]。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3]。这一定义显然认同了1992 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主要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受众媒介素养问题分析

1、媒介信息批判能力偏弱

相对于传统媒体,三网融合时代的“把关性”弱化,信息转载的频率较高,各种主观因素容易加入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降低,而面对这些虚实难分的媒介信息,受众的批判辨别能力却堪忧。这表现在,多数受众对媒介信息的真伪并不在意,很少有人会通过其他渠道去验证(中学生16.2%、大学生28.4%、市民3.1%),且有50%的中学生对网络信息很信赖。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面对的将是海量的媒介信息,若不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则三网融合带来的媒介信息极大丰富化也许会弊大于利。

2、媒介信息的无效积累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信息在量上的膨胀却没能带来质上的提高,信息的量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把关和信息处理,满足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较少,泡沫信息泛滥,受众近乎机械地接触着这些媒介信息,却少有人会进一步地去加以利用,如问卷调查中82.4%的中学生和71.9%的市民对手机上网获得的信息仅是“看看而已”,并不会加以利用。在这一方面,大学生的反应颇令人欣慰,72.8%的大学生表示会对手机上网获得的信息加以充分利用,这说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是有一定的导向性的,而非盲目地积累媒介信息,但年幼于大学生的中学生和长于大学生的市民却存在着信息的无效积累。

3、双向互动习惯的匮乏

三网融合时代的一大优势是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受众与媒体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三网融合为受众提供了众多的双向互动平台。然而,令人忧虑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媒体单向接受性的影响,很多受众缺乏与媒体双向互动性的习惯,问卷显示,喜欢利用手机参与互动,互动频率高的受众并不多(中学生7.4%、大学生21.0%、市民12.5%),这就使得三网融合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这既不利于媒体的发展,也是对受众主体地位的忽视。

4、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

网络媒介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在这里,受众可以做到互不相见也可交流沟通,这就形成了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在这种匿名性的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如网络恶搞、网络诈骗、网络、信息垃圾、暴露隐私、群体挑衅行为、侮辱谩骂性的言论等等。三网融合时代,尤其需要受众进行自律,提升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受众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并不高,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受众(中学生75.0%、大学生85.2%、市民81.2%)经常在手机上网时接触到涉及侵犯隐私等问题的信息,但仅有13.6%的大学生和6.3%市民不能容忍,会报警或采取其他手段,年龄较小的中学生却更具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高达44.1%的中学生会采取措施制止这种隐私侵犯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冰.三网融合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1,(2) .

第8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高新科技催生的跨媒介舞台表现形式,是艺术创意产业中深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标示了数字艺术发展的未来。从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到普及化,跨媒介数字艺术正在成为现代大型舞台表演设计中的新宠。本文初步探索了LED显示技术、声光电数字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数字艺术前沿手段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关键词]跨媒介 数字艺术 舞台设计

新媒介技术的强势崛起带来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全面变革, 一种现代科技与艺术手法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业态——“数字艺术”应运而生。广义的数字艺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传播手段的艺术创意及表达方法,是艺术、科技、文化、传媒、影视等领域的高度融合和交叉,包括交互媒体、数字影像艺术、虚拟现实、新媒体艺术等。相对于传统艺术,数字艺术在传播、存储、复制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舞台表演为数字艺术应用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随着新媒体手段的日益丰富,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开始使用数字化展示方案,跨媒介数字艺术给舞台表演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出现了革命性转型。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表演为标志,中国的跨媒介数字艺术走向了国际舞台。从数字艺术的产生、发展到今日的广泛运用,跨媒体艺术正在成为大型舞台表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有机融合多元艺术表现载体和形式,能够有效突破单一艺术的表现局限。为此,本文初步探索了LED显示技术、声光电数字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等在现代舞台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LED显示技术的诞生,深刻影响了舞台装饰艺术。近年来,LED屏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中。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易组合拼接更是赋予舞台灵动和生命。LED屏可按需被打造成各种形态,既能作为背景屏使用,也可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和布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又是舞台安全的最佳保证。高性能的全彩LED屏一出现即成为舞台设计的新宠,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都异常璀璨。

声光电的技术嬗变与舞台效果的发展是并存的。目前,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成分。跨媒介技术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拓展,舞台音效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数字技术业已成为舞台音效的重要表现手段。例如,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其间的观众能清晰听到雨水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能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亦能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以往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感受,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能为观众营造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舞台布光系统作为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的全方位灯光设计。有一套名为“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艺术灯光三维设计软件,可帮助灯光师在完全没有设备和环境的条件下,根据现有环境结构图与设备清单,利用电脑虚拟技术,在电脑上组合每场演出所需的舞台大小、形状, 再配上吊挂、各类灯具,经过配接、加上回路、色彩,可模拟真正演出时的一切效果。以百老汇的经典名剧《猫》为例,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

舞台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混合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这种技术缩短了虚拟效果和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的同时空特质。现代大型舞台表演的多媒体艺术囊括实时混合现实的尖端技术,将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融合,让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官感受和更具吸引力的舞台意境。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作品中已采用了一些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营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譬如,中国音乐剧《蝶》就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剧中,以全息虚拟造像的影像技术来代替演员和LED大屏幕动画出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舞台空间都得到了更大的扩展,让人赞不绝口。

舞台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舞台控制系统的可视性和便捷性。使用者可从多个视角、多个层次来观察单个舞台设备,还能观察设备之间的位置、互联等关系,在第一时间从虚拟模型中获得足够的数据。操作人员可以任意移动、缩放及旋转画面,可从任意视角对任意设备及相关环境进行观察。在标准的虚拟现实控制系统界面,操作人员能通过友好的界面任意选择、查看想要得到的设备信息;另外,还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直接从3D画面中选择设备及提取设备参数的功能。虚拟场景、表格及选项菜单相结合,使3D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操控的“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想”,所有舞台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客户。2010年日本世嘉公司举办的一场名为“初音之日”的3D全息影像演唱会就充分展示了跨媒介艺术创意方法集成的舞台效果。此次演唱会采用了一款3D全息透明屏幕来全方位显示“初音”这个虚拟的3D卡通动画人物形象。观众无论从任何位置观看,舞台上投射出来的虚拟动画人物都是明亮、清晰、完整的影像。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一个完全虚拟化人物在现实舞台上的表演。全数字化的交互体验不仅更人性化,而且带来了各种触控程序开发的可能性。

总之,高新科技催生的跨媒介舞台表现形式,是艺术创意产业中深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标示了数字艺术发展的未来。为了创设前卫性、艺术性、感染力强的高端数字化舞台展示平台, 开发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表演模式及技术应用是设计的关键环节。若能集合4D技术、实时在线剪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最前沿的舞台技术手段,再配以灯光、音效等数码编程,就能实现舞台效果的自动化、程序化控制,从而提升舞台表演的眼球引爆力和情境感染力。

固然,科技是引导整个数字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素,但要让尖端数字技术服务于舞台效果,还必须集合独具创意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多元化的数字技术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而艺术的革新也将带动舞台技术走向更具人性化、体验化的未来。尤其是现代大型精品舞台表演集成项目的跨媒介艺术设计,更需要全方位整合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动漫、虚拟表演、舞台美术、数字媒体、立体仿真等多元化的舞台元素,更需要探索既突出艺术本体又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创新样式,拓展舞台或实景演出的展示空间,展现舞台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媒介融合;新闻生产

一、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浦尔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他指出,媒介融合就是将原先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媒介功能开始交叉,媒介产品逐渐出现融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华尔街日报》表示,这些年美国媒介融合转型初见成效,主要因为全球化、专业化、数字化三方面做得突出。这也被该报视为未来融合发展的核心战略。而这三点显然都是对如何做出更优质内容提出的要求。这一过程在融媒时代背景下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根据CNNIC在2016年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用户达7.10亿,手机网民用户达6.56亿。截至同一时间,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79亿,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达5.18亿,占移动网民的78.9%。移动端已经成为我国网民获取新闻的最主要渠道,而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信息碎片化,加速了网络用户对于新闻内容个性化、垂直化的需求,这也就对新闻生产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闻生产在融媒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新闻生产是指将新闻事实加工成新闻产品的一个过程,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以及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新闻生产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是关键性挑战之一。通常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根基而进行新闻传播的媒介组织,坚持“内容为王”的生产原则,其传播的内容通常更具权威性;而新媒体是以人为根基的媒介组织,坚持用户或者受众至上的传播原则,更多地关注不同用户的需求趋向,进而生产用户喜欢或者感兴趣的内容产品。

其次,新闻生产的采集、编写、发表过程也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愈发明显,泛娱乐化新闻生产事件频发。部分新闻生产者往往会为了追求更多的关注度而忽视新闻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和道德性,“标题党”频现,然而其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甚至还有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新闻媒体平台为了抢发新闻,不惜制作假新闻来吸引受众的关注。

三、新闻生产在融媒时代背景下的新机遇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介融合促进了传统媒体在发展方式、运作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变革,推动了媒体,乃至整个互联网环境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美国硅谷,大大小小科技公司的精力主要分布在两端:“云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研究;“终端”,包括可穿戴设备、无人汽车、家用机器人等的开发。这提醒传统媒体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网站、搜索、二维码、微博、微信、客户端、H5等这些浅层应用上。

对于中国来说,首先,新闻生产开始逐步适应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使得传媒的“大众时代”正过渡为“分众时代”。当然,这些需要海量的内容作支持,媒介的经营开始重视用户的争夺及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新闻接受者的地位正有所提升,新闻生产者也不仅仅只注重阅读量,而更多地去关注读者的反馈,从而可以相对精确自身定位,将用户群进行分类,根据分众用户的不同需求来定制内容,实现自身转型。

再者,新闻生产开始创新盈利模式。从以前固守单一的盈利平台,转变为多种平台和渠道共同盈利,这就产生了一种“多样化新闻”,又称融合新闻,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新旧媒体的融合为“内容为王”增加了新的且更榉岣坏哪诤,使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平台。

当前,各大主流媒体都已经为顺应时代潮流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以微博为例,如今绝大多数的传统媒体都已经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如《人民日报》、《新京报》等传统主流纸媒媒体采取“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三种传播平台和纸媒同时发展、党政机关开通政务微博或政务微信公众号等,中央和各地方媒体都积极向新媒体靠拢;《央视新闻》除“两微一端”外,还积极推动VR直播新闻等新兴传播途径的发展。

这些传统媒体在自己的微博主页上提供及时的新闻信息和独家的深度解读,并与关注者进行即时的互动,使得信息的提供更加专门化和分众化。传统媒体应当找准自身定位,在把握住权威性较强的优势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从抓住受众的角度入手,努力提高受众对其生产的内容的满意度,也达到宣传和传播主流思想、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人们从来不缺内容,但是优质内容仍然是稀缺的,新媒体应在不断开拓新领域的同时,加强对新闻生产内容的把关,无论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无论是专业平台还是用户自产的内容,提升新闻生产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强化自身的公共性和权威性,不能仅仅把发展目标定位在满足受众需求和猎奇心理上,还应作为一种新思维的代表,逐渐提升文化内容的质量与市场价值,引领整个新闻生产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4。

[2]喻国明.《传媒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3。

[3]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2。

[4]戚鸣,黄楚新.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9。

[5]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3.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