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经济学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数学;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69—02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需要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创造了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它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其次,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大量地存在于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数学工具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诚然,使用数学比较简练,表达概念比较准确,运用数学模型可以处理几个变量的一般情况。但是,一些教科书上,往往容易以数学代替知识,以计算代替理解,把研究的范围局限于数学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为了数学上的方便任意采用不适当的假设,以致追求数学技巧而抛弃经济原则。也就是说,让数学从“仆人”变成了“主人”,不是数学分析为经济分析服务,而是经济分析为数学分析服务。这是大忌。加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不容易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同文字描述统一起来,从而很难真正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很容易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忽视数学的作用,认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数学的过度运用无助于经济思想的表达,反而使很多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又没有较强数学基础的人望而却步,使经济学由令人肃然起敬变成令人望而生畏、望而生厌。因此,他们更主张使用纯语言的方式进行教学。另一种倾向是主张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强调数学推导,按数学模式讲授经济学[1]。笔者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的确,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数学在经济学中由有节制的引入转为“炫耀性”的滥用,经济学由使人“沉闷”变得令人“窒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的使用能使人们更严格地阐述、更精练地表达他们的经济思想,通过各种前提假设条件精确化,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经济理论体系更为严谨,经济学思维方式更趋严密。但是,滥用数学会使经济学理论脱离现实,与其社会科学的身份相背离。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对数学的运用问题,关键应该掌握必要的度。
一、明确教学目的
方福前教授曾经说:“在我国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2]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经济学教学目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兴趣培养与能力的提升。通过一个又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提炼问题、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第二,学会对经济思想用数学表述。第三,数学模型建立、求解以及解释。一个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表述为数学模型,用解(即均衡)来帮助解释经济现象,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改善经济。因此,最高层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挖掘解(均衡)所隐含的经济现象,从而提高对经济现象的洞察能力。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能一次实现,必须循序渐进地完成。
二、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大量使用数学工具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它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比如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都需要借助高等数学。数学对于推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学好数学已经成为真正学好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条件。田国强教授指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具有如下作用:第一,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练,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第二,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用范围;第三,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第四,数学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3]
目前,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大量地存在于西方经济学教材中,随着数学化倾向的不断加强,有弱化对基本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的倾向。为此,西方经济学任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弄清楚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适度使用数学。具体来讲,能够通过文字表述的经济原理就尽量用文字表述,尽量少用或不用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必须通过数学形式或几何图形进行描述的,则要详细解释每一个图形和数学公式的经济学含义,将文字表述、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结合起来予以解释;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和数学公式,则要本着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授。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总劳动分配上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它实现商品的价值量。对于价值构成,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C);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剩余价值的部分(M)。商品的价值(W)=C+V+M。对于价值规律,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既包括价值交换的关系,又包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关系。总的说来,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以现实价格波动为中心。在简单商品生产情况下,价格是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价格不再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直接围绕转形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转形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参与分配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不创造价值,但资本仍然参与价格的形成。所费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K),又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P)。这样,就转化为生产价格=K+P。其次价值由于商业资本的参与转化为完全的生产价格。商业资本是有一部分产业资本形成的。商业资本不具有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具有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因而也属于职能资本,从而也要求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商品的价格就由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加商业利润加纯粹流通费用构成,这就完成形态的生产价格转变。最后价值通过土地所有权的参与再转化为垄断价格。土地由于所有权的存在使它具有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的地租。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最终形成垄断价格。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1)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边际效用,该理论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等。以后以杰文斯和瓦尔拉为代表的数理经济学派与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大都是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
(2)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又称均衡价格论,它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价格相交之点。供给价格受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受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均衡价格论是当代西方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中主要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为代表,一直到后来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动态均衡价格。
(3)“创新”价值论。这种观点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引用新的原材料、实现企业的新组合等。自动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创新”价值论又称自动化价值论。这种理论是由美籍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年)等书中宣称边际效用价值论要优胜于劳动价值论,而他的“创新”价值论则最为科学。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价值问题都作了详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二者也具有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二者的区别是极为深刻的。
(1)关于价值的本质和决定。马克思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的分析,抽象出价值并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区分开来。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体现生产者的一种神会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把交换价值、价值同价格融为一体。如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的均衡价格论,取消了价值作为商品本质特征的地位,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归纳为价值决定,并采取价格决定价格循环论证的方法,把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归结为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供求关系。另外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知识可以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关于商品价格的形成。在价格形成上,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个别商品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两个方面分析其决定和变化的,二者都认为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个别商品的价格,而纸币发行过多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即出现通货膨胀。但西方经济学更进一步地对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变动的伸缩性(弹性)作了更为具体的量的分析,提出了计算弹性大小的公式,进而分析了决定一种商品弹性大小的因素。
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上,马克思坚持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则把商品的边际效用或商品的生产费用作为价格基础,进而又以供求的均衡价格作为决定价格的基础。(2)在对待供求均衡的经济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供求均衡只具有分析方法上的理论意义,对于分析商品价值决定则毫无实际经济意义,而且从长期的平均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把供求均衡作为决定商品价值(他们称为均衡价格)的基本条件,供求不均衡则被视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3)在决定供求变化的因素上,马克思特别强调了收入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和商品的价值变化对于供求的调节作用;而当代西方经济学是从供求的变化和生产费用的变化来说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一、通俗式教学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接触西方经济学,对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因此,“术语陌生症”时有发生,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理解术语的经济含义,由此,老师可能已经讲到下一知识点,而学生还在理解前一句话的含义,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不同步。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通俗的、非专业化的语言为学生打开经济学的大门,使初学者能克服生涩的术语工具,顺利进入经济学的宫殿。
例如,在讲解弹性的概念时,除了强调弹性是自变量变动1%时,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笔者还特别总结为弹性是百分比与百分比之比,只要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所有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都迎刃而解。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时,笔者针对农历新年刚过去这一特点,先设问“过年前,为什么超市中的年货如瓜子、糖果不降价促销,而衣服皮具等却会较大幅度降价?”,然后再讲明各种商品弹性值不同的道理。瓜子、糖果作为年货,为应景和待客,一般家庭都必备,而衣物任何时间点都可购买,不必局限于某一时点。也就是说,在新春前,年货的购买是弹性值较小的,而衣物类商品的弹性值却较大。为达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对于弹性值小商品,提价(至少不降价、不打折)会增加销售收入,而弹性大的商品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销售收入。如此一来,弹性对价格策略选择及销售收入的影响之间关系就不再是生硬的纸上谈兵。
二、案例式教学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更注重事实,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使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激发和升华。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迫使他们不能只带眼睛和耳朵来听课,必须开动脑筋,必须在课下充实自己,课上积极参与,否则只能停留在记住知识的层次上,而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实际上,各类西方经济学教材或专著中也不乏非常经典的案例。有些原理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著名的科斯定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来阐述;公共物品则可以通过“灯塔”的故事来阐述。这些例子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经典的例子,具有了不可替代性,给经济学留下一个永恒的传统,使西方经济学诗意盎然。但是,仅仅分析这些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西方经济学与中国本土经济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这是因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感性上更容易接受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三、提问式教学
提问式教学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事先设计出要学生理解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教师做点评,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授消费者行为理论这一章时,老师提出“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请运用所学西方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价值悖论。”显然要回答这一问题必然要了解前一章供求理论与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且难易适中,回答量适当,既要有让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又要有让学生书面回答的问题,以增加这种方式的教学量,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对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要当堂予以点评,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对学生书面回答的问题,要在课后阅评,对阅评中发现的问题要在下堂课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科书内容,而是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行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即时地成为主导者。例如在讲解了西方经济学的某一理论后,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价格的作用、规模经济、垄断的利弊、寡头之间的依存性、失业与下岗、宏观经济政策等现实经济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定位。首先,教师在整个讨论中,始终起到一个“暗线引领”的作用。课堂讨论的内容一般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发的。教师论题出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讨论中必须当好讨论的引导者,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讨论中要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其中,并适时给发言的学生以启发、引导;对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离题现象和理解上的偏差等,要及时加以纠正,而不是提出问题后就袖手旁观、放任自流。最后,教师对讨论要做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问题的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还可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在确定讨论问题时应注意:学生应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把那些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得出正确的结论。
3.讨论的时间。讨论有它特有的功能,但只有在足够的时间里,讨论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功能才能得以发挥。既然组织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就成了为“ 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辛宪.西方经济学形象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地方本科财经院校;《西方经济学》;准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4-02
一、开展《西方经济学》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发展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应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以提高高教人才的竞争力。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西方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而且,作为一门国外引入学科,其本身的特性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决定了其采用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选择适当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学科教学过程中使用外语的程度不同,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1)维持式。该模式比较注重在学习专业课时,主要用母语来理解专业知识与交流,而个别术语用外语来说明。(2)过渡式。该模式是适当地用母语来教授课程,教材、板书、笔记、作业等使用外语,而讲授时母语与外语较为灵活地互为主体语言,这既便于外语为非母语的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3)沉浸式。该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在授课期间全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还要求教材、讲授、板书、笔记、作业、课堂讨论等均用外语进行,母语几乎不在课堂内使用。
维持式这种模式应该是专业外语教授的一种模式,与真正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在学业起始时不掉队,先通过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结合,最终过渡到纯外语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在这里我们把它称之为“准双语教学模式”。对地方本科财经院校而言。在当前的办学条件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采用沉浸式双语教学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和知名高校相比,地方本科财经院校还存在一系列的差距,比如说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对《西方经济学》实施“准”双语教学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备选方案。
二、实施《西方经济学》准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
实施《西方经济学》准双语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含教学目标的确定,双语教材的选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支持系统等教学流程的制定,还应包括具有双向互动的学生评测体系的建立,且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1.教学目标的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实施准双语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西方经济学》实施准双语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像《西方经济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从课程的重要性来讲,它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继续深造,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项目。所以,准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用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便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国际前沿理论。
2.双语教材的选定。使用原版西方经济学教材,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所著的《Economics》第18版和曼昆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等,一方面能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但是,使用原版教材也存在些弊端:首先,国外原版教材缺乏像国内教材(如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和宋承先版《西方经济学》)那样严谨的逻辑结构,这使得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脉络。其次,国外教材普遍缺乏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系统阐述,这必然会给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任课教师最好能结合国内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来讲授《西方经济学》外版教材,同时向学生提供一套只有理论介绍的、逻辑清楚的英文讲义,让学生明白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争取编写一本结合基本原理并加上中国国情的英文案例的教材进行讲授。
3.教学方法的采用。为打消许多学生存在惧怕英语的畏难心理,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要注重知识点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课本章、节、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本课程的逻辑结构。做到每次新课开始的时候,都对本次所讲授内容的背景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在每章结束的时候,也要对其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注意引出下一章节要讲授的内容。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前几章节背景知识的介绍,汉语比例可以稍重,之后逐渐增加,内容总结则应尽量采用全英文讲授。二要尽量多采用图表。对于本科阶段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来说,它的难度应该属于初级水平,最多也就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应尽量避免大量使用数学知识,在对模型进行介绍时应该多采用图表。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需求―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部分的IS―LM模型等。图表表达更加形象直观,既可以避免复杂的理论阐述,又可以绕开语言障碍,若再配以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就可更清晰明了。三要多运用案例法与学生互动。师生之间多开展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在课堂上多开展案例讨论。这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4.教学支持系统的利用。学生获取知识除了老师课堂讲授以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支持系统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国外有些出版社专门为经济学教材设立网站,提供许多免费的资源,如课件、教师手册、教师演示手册、教师资源手册、学习指南、习题库、视频资料、阅读材料等。国内也有许多网站,如人大经济论坛等,可以免费下载到许多经济学资源,有知名高校老师的课件(PPT)、讲义和视频资料等。同时,国内许多知名高校都为《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建立了课程网站,上面大量精彩的教学资源也为地方本科财经院校的教师开展《西方经济学》的准双语教学提供帮助。
5.学生测试体系的建立。建立贯穿教学全过程,并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的学生测试体系。既可强制培养学生兴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使老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来源。任课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提问,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在每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时要给学生布置练习,鼓励学生用英语作答。课程的最终成绩应是综合评定的结果,包括平时成绩、期中小测验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出勤、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课后的作业完成等等。老师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中最好安排一两次随堂小测试,试卷的制作应该突出专业性,尽量减少语言障碍,最好加重客观题如判断、选择、改错等的分量,主观题也最好少出简答题和论述题,尽量侧重于计算题等,不至于让学生因语言基础而影响到真实成绩。
三、实施《西方经济学》准双语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1.强师资。教师是准双语教学中重要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充实学校的双语教师队伍,学校在招聘人才时应对外语口语好的教师予以适当倾斜。可以利用校际之间的合作选送英语基础比较好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大学进行专门所任课程的培训。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利用高校本身的外教资源对教师进行英语口语集中强化训练,或者为拟进行准双语教学的教师举办各种活动开展英语交流,以促进其自身素质的迅速提高。
2.重机制。要使准双语教学不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地方本科财经院校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学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监督和激励。除常规检查督导,如可以通过随机听课、走访学生、发放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加强对双语教学效果的监督。管理层还应针对备课―授课―互动讨论―作业―考试全过程制定规范、规程和双语教学质量标准,并定期检查教材的选取、课件和教案、大纲的质量、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等情况。另外,由于地方本科财经院校的各种条件限制,准双语教学的确是一件内容新、分量重的工作任务。因此,设置准双语教学激励机制对相关教学人员进行业绩奖励,是教学过程管理链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适当增加双语教学课时权重,在评先、评优、评职称或出国交流等工作中,双语教师都应优先考虑或占有更大比重。
3.渐推进。本科阶段只是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和提高经济学基本素养的阶段,夯实经济学的理论功底应该更加侧重。如果在此阶段强行全面推行准双语教学,往往会让学生两头都顾不上:一方面既要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理解专业英语的含义,这样会使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够分配,反而是得不偿失的。加之,我们现阶段双语教学还属于探索起步、积累经验的时期,不宜大规模地铺开,只宜小范围地试验,可先在个别外向型专业(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上试验,等有了较为充足的教学经验和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后方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倩.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8).
[2] 张春霞.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3] 刘玲.西方经济学英汉双语教学探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5).
【关键词】失业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一致性分析
(一)在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上两者存在相似之处。
效率工资理论中提到,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工人的离职的机会成本,有利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工资水平的提高,工人会减少或者避免怠工偷懒行为,吸引熟练技术工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厂商的利润,而平均工资的上升,导致出现非自愿失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厂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所引起的。而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则认为,资本家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是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所决定的,这种本性促使着资本不断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结果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出现。非自愿失业的劳动者,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过剩的,这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含义是类似的。
(二)两者都认为失业存在对资本家有利。
失业的存在,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一方面会造成劳动力的供应远远大于劳动力的需求,这样就促使,在职工人为了避免失业,不得不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丰富,加剧了外部竞争程度,造成“粥少僧多”的局面,使得雇佣方处于优势地位,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从而得到更多的利润。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是必要的和有利的。这种必要性和有利性首先体现在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促进资本积累。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微观差异性分析。
1.马克思失业理论与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差异性分析
马克思失业理论与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的根本的分歧在,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认为,只要工资具有伸缩性,失业并不具有必然性,否认失业或者短期失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而马克思失业理论认为,由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与获利的内在动力,资本有机构成必然提高,资本主义必然存在失业。尤其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来说明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在经济衰退时,必然会有失业。
2.马克思失业理论与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差异性分析
马克思失业理论与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存在着相似性,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失业,但分析失业的原因的层次却不一样;马克思分析失业的原因,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层面上展开分析的,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商品货币关系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必然造成相对过剩人口,所以要解决失业,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及该制度下的商品货币关系。而凯恩斯虽然承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但并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失业的原因,只是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另外,在分析造成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时,凯恩斯把这种原因归结为消费倾向、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三者的不协调,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导致了这种不协调,如此以来,就把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因素。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宏观差异性分析。
1.失业的原因
马克思失业理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初期的失业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上来分析相对剩余人口或者失业产生的原因,指出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的,另一方面,又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指出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存在着根本矛盾,使得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加深理论失业的发生程度。所以,马克思就业理论可以归结为在生产领域研究资本主义失业问题。
而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在古典学派并不存在失业,或者是长期失业,因为在其看来,资本主义的均衡机制总会解决这种失业,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面对经济大萧条造成的失业这样的事实面前才承认失业的存在。对资本主义失业的产生和存在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交换领域,对失业发生的必然性与根源的形成认为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认为是市场运行机制本身或者人们的心理等主观因素导致失业的必然产生,更多的从经济变量及相互关系的均衡来分析。
2.资本主义失业形式
马克思失业理论中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中,明确的指出了三种失业形式: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和停止形式;而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在失业形式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认知过程,在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那里,失业是不存在或者是暂时的、短期的事情,这些失业是自愿的、带有摩擦性的,而凯恩斯主义则把失业因经济规律而呈现规律性,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更关注结构性失业,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中,萨米尔森归结了失业的四种形式: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3.对失业的治理
马克思失业理论在对待失业问题的解决上,分析的并不多,其更多的是分析失业的原因和过程。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不能被选择的,因为分工细化,生产力不断进步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另外一种就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改变或者消除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根源,也是改变资本主义失业的唯一可选途径。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在失业的治理上,根据不同的失业原因分析,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有拉动需求带动就业,增加培训改变或缓解结构性失业等等很多,但是它们这些对资本主义失业的治理,与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论经济学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所作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关键词] 数学推理 可靠性 偏见 定量分析 博弈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市场经济规律的复杂对于资源的使用,如何满足人类的欲望实现科学的物质分配,以及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大化的产出的要求也就更加精细起来,那么经济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的学科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效率,最优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以要定量的分析,有优化组合,就要用数学作为定量分析的工具。因此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可以更好地表述经济学原理,使经济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把经济问题分析的更加具体。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价值
我们知道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与使用相对稀少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要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活动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如何进行选择,以及通过这种选择来有效使用资源的一门学科。也就是说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甚至具体到经济活动中,经济问题也就难度陡增。在经济学中,我们追求的是精确,因此精确也就成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显著作用。在数学中的优化组合对于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就是最好的例证;数学推理在经济活动中有利于企业组织或者企业中的个人做出选择,有利于生产资源产生最大效率;而具体的熟数据定量分析在经济活动中是完全可以把经济问题有机地转化成数学模型,使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加具体化;当然博弈论的相互比对作用,更有利于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学研究的全面展开。所以说,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价值是非常普遍,而且影响深远。
二、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
笔者以为,在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工具上,数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其作用是不可小看的,我们可以具体到数据的统计,计量,投入产出的计算,效率的优化等等;第二则是在思想方面,众所周知数学是严谨的,其严谨的追求与作风在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应用中数学理论的概括与科学发展数学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更加严密的逻辑性与其非常实用的价值使得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也相对广泛。
1.数学的工具性应用
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和虚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自然,在经济研究中,少不了数学这样一个工具。经济学是研究在约束的条件下的最优化选择,即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达到收益的最大化。于是,在研究中就存在成本、收益等等的概念和运算。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研究的错综复杂。而数学其用处就在于为许多复杂的思想和现象提供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为许多错综的数据提供了计算模型,从而使经济研究简洁条理。
2.数学的思想性应用
数学的应用性不仅仅体现在其工具性上,更在其思想性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明显感觉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深刻特点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也正是这一特征使人们常常把经济学看成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起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笔者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
三、数学与经济学的内在关系
自从19世纪以后,数学的发展为西方经济学家提供了方便。西方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大量地运用数学,他们所用的数学方法几乎遍及纯数学的各主要分支。不可否认,数理分析的方法要比单纯文字说明、推理更方便、更精确,有时也更能说服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较为简洁、清晰。然而,当前西方经济学似乎越来越追求经济学的数学形式。微观经济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甚至比物理学家使用的还多。过去使用数学工具较少的宏观经济学,现在也连篇累牍地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但是,必须注意,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不能滥用数学。数学不是经济学本身,而是一种工具。数学本身不能创造任何经济理论,不能创造任何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数学是从前提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时,要结论正确,首先要求前提正确。自然科学家懂得,不管用了多少数学和多么复杂的数学,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数学可以给错误的经济理论披上科学的外衣,但不可能赋予错误理论以科学的内容。离开了思想,工具就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也不只是数学一种,应提倡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摘 要 价值论关系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分配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坚持客观效用价值论。马歇尔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再无对价值的研究。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列举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几位代表人物的价值论观点,研究西方经济学中价值决定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客观效用价值论 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得出了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西方经济学家再无对价值决定的探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成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在我国,从1983年开始,便有人开始对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决定问题做出探索。本文主要使用归纳法,从客观的角度实证分析,探讨西方经济学价值论研究的脉络。
一、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
17世纪初期,英国封建制度走上了最后解体的阶段。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对粮食和原料需要不断扩大,促使英国农业向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转化。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遭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质疑。与此同时,古典经济学产生。
配第的价值论主要发表在《赋税论》中。他提出四个术语:“政治价格”“实际的市场价格”“自然价值”和“自然价格”。把实际投入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在实际存在劳动力数量的基础上加以计算可得政治价格;政治价格的货币表示即实际市场价格;自然价值指商品的价值;自然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自然价值;他试图解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价值又以劳动来衡量。他还说明了商品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配第在探讨商品价值时,一方面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他意识到作为物质的财富,不仅需要人类劳动,还要依靠自然界及其自然力即土地。这样,配第在价值探讨中走入了迷途。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家都给予亚当•斯密以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亚当•斯密的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70年代。18世纪中叶,英国已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流离失所的农民转化为资产阶级的雇佣工人。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展开。英国在18世纪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社会分化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大阶级,阶级冲突日益显现。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亚当•斯密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斯密无法说明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斯密的交换价值指商品交换的市场价格。
(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及其两种价值规定
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提出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价值规定。然而,斯密在说明劳动价值论时,已经意识到商品价值由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价值规定。可以说,这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全的劳动价值论。由于斯密对劳动价值论的不坚定,他继而又提出“三种收入价值论”,之后,斯密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提出“斯密教条”,给后人留下一些矛盾和混乱。
(三)三种收入价值论
斯密认为,资本家只是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才组织生产。生产出商品的价格除了要支付劳动者工资外还要为资本家提供利润,也即资本家的收入。同时,一旦土地私有,地主们也要对租用他们土地的经营者收取地租作为收入。这样商品的价格就被分为劳动者的工资,资本家的利润和地主的地租三部分收入。这表明,商品价值或交换价值取决于三种收入,从而脱离了劳动价值论。
(四)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斯密在对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研究时,指出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中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
斯密沿用了配第提出的“自然价格”的概念。他所讲的自然价格以存在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一种平均率为条件。自然价格即指按自然率支付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总和。斯密说:“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叫做它的市场价格,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时高于它的自然价格,有时低于它的市场价格,有时和它的自然价格相同”。斯密同配第一样,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的自然价格上下变动。
三、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李嘉图将英国古典经济学推向了顶峰。李嘉图所生活的时代,英国产业革命正蓬勃开展。这样就加快了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脚步。
李嘉图认为一方面,使用价值不能用已知的任何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不同的评价,所以,使用价值不能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无论怎样稀缺,也无论生产产品时耗费了多少劳动,都不具有交换价值。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大小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只由它们的稀少性决定,如罕见的雕像,图画,古书和古钱币等,这些商品是极少数的且交换价值不受供求关系影响。另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李嘉图提出“相对价值” 的概念,并赋予其两种含义:一方面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耗费的劳动决定;另一方面,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在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前者,李嘉图称之为“绝对价值”“真实价值”“实在价值”或“价值一般”。后者被称之“比较价值”。此外,李嘉图还认为,商品价值不仅包括工人生产商品的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还包括间接劳动(生产资料中凝结的劳动转化所体现的物化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
四、边际三杰的价值论
19世纪70年代初,西方社会已普遍认可了资本主义。在英国,奥地利和法国的经济学界,爆发了推动经济学研究的 “边际革命”。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及瑞士的瓦尔拉斯被冠以“边际三杰”的称号。
五、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杰文斯认为经济学价值研究应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入手。他认为应当区分商品的总效用和效用程度。总效用指一个人从所有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效用程度指某个时点或某单位时间内的消费所获得的增量满足感。他说“最后效应程度是经济理论以之为基础的函数……最后效用程度这个函数变化是经济问题中最为重要之点。其一般法则可表述如下:效用程度随商品量而变化,其量增加,其效用程度最终会减少”。这就是后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类似于戈森第二定律。
六、门格尔的主观价值论
门格尔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需求量超过消费主体可支配量产生的。因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产生于主观心理欲望,所以商品价值的产生并非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
门格尔进一步指出,价值随着人们消费欲望的逐步满足而递减。
他认为人们消费时会先将商品用来满足自己最重要的用途,其次用来满足次要用途,这样逐级递减,将最后一单位商品用在最不重要的用途上。当所有未被满足的欲望中最重要的具有相当的重要程度时,消费者在消费该种产品与消费其他产品之间无差异。
更进一步,门格尔得出“最小欲望满足”是价值尺度的结论。也就是说满足最小欲望的物品所具有的价值即为价值尺度。
门格尔的边际效用是价值尺度的结论与杰文斯“最后效用程度”和瓦尔拉斯的“稀少性”原理一致,只是用语不同,均为主观范畴。
七、瓦尔拉斯的“稀少性”价值论
价格决定在瓦尔拉斯看来也就是价值决定;而且,价格又取决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其中,供给方的边际成本和需求方的边际效用共同决定商品价格。
稀少性,指物品具有使用价值,但却数量有限。瓦尔拉斯认为商品的价格为其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具有数理特征。基于数理经济学研究,瓦尔拉斯阐释了一般均衡理论。他先分析参与交换的各方只有一种商品,然后再引申至三种及多种商品。
在市场上有A和B两种商品的场合,它们的有效需求方程为:
Da,b=Fa,b(pa,b)
Db,a=Fb,a(p b,a)
它们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相等的公式为:
Db,a=Da,b(pa,b)
Da,b=Db,a(p b,a)
假定市场上有A,B和C三种商品,它们持有者都打算以自己的一部分商品分别交换另两种商品。那么,所有B的两个需求方程为:
Da,b =Fa,b(pa,b,pc,b)
Dc,b=Fc,b(pa,b,pc,b)
C的两个总需求方程为:
Da,c =Fa,c(pa,c,pb,c)
Db,c =Fb,c(pa,c,pb,c)
同样,所有A的两个总需求方程:
Db,a=Fb,a(p b,a,pc,a)
Dc,a=Fc,a(p b,a,pc,a)
以B换取A和以B换取C的两个方程为:
Db,a= Da,b(pa,b)
Db,c = Dc,b(pc,b)
还有以C换取A和以C换取B的两个方程:
Dc,a= Da,c(pa,c)
Dc,b= Db,c(pb,c)
最后,还有以A换取B和以A换取C的两个方程:
Da,b= Db,a(p b,a)
Da,c = Dc,a(pc,a)
这样,我们得到12个方程,共12个未知量,分别是各以其他商品价格计的3种商品的6个价格,和互相交换的3种商品的6个总量。方程组得到唯一的一组解。由三种商品的交换可推广到多种商品的交换,在此不再陈述。
瓦尔拉斯认为要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互相交换的各种商品的有效需求应等于其有效供给。一般均衡理论用数学方式表现和论证了供求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即边际效用相等规律。
八、马歇尔创建新古典经济学以及供求均衡价值理论
马歇尔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生活在资本主义在西方社会确立统治地位的19世纪末期。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第二本教科书。此书中,他集中了古典经济学及边际革命中的所有精华,在融合了供求理论、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等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以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为核心的西方微观经济学体系。
价值理论是马歇尔经济学的核心。在马歇尔的经济学中,价值和价格是相通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示,它们均指商品交换比例。马歇尔认为价值取决于供求力量的均衡,也就是所谓的剪刀价值论。
马歇尔还提出,极短期内的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因为供给较稳定,而需求较富有弹性;短期(一般指一年)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与需求,因为双方均可做出调整。长期的价格通常决定于供给,因为长期内需求一般较稳定,而长期内供给很有弹性。马歇尔所说的均衡是局部均衡。
马歇尔在对价值决定进行诠释时,着重说明边际和心理的因素对商品价值决定发挥主要作用。供给价格取决于边际生产费用,边际生产费用主要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而边际生产力递减。需求价格取决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且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达均衡点时,双方获得最大满足。马歇尔的价值论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研究基础的。
马歇尔接着提出了均衡价格论。
在图中,纵轴表示商品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产出为OM时,需求价格Md高于供给价格Ms,购买者愿意出高价购买,较高的价格刺激厂商扩大生产。随产出的增加,需求价格下降,供给价格上升,当产量达ON时,供需达到均衡,供需曲线交点E为均衡点。若市场上商品产出为OM1,供给价格高于需求价格,购买者只愿出较低价格进行购买,而生产者的供给价格(成本)很高,生产者必须减少商品供给。随供给量减少,需求价格提高而供给价格下降,直到E点形成稳定均衡。图中ON表示均衡产量,EN表示均衡价格。
马歇尔也对垄断进行了研究。他论述了商品市场上卖方垄断的情况,认为垄断者可以自由调整供给量,垄断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把商品价格调整到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的水平。后来人们发现,垄断价格通常被定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地方。
至此,西方经济学主流思想对于价值的决定问题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至今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
九、结论
纵观西方经济学价值研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对于价值的研究经历了由客观效用价值论到主观效用价值论的演进历程。古典经济学关于价值决定曾提出过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等多种价值决定理论,均属于客观效用价值论。边际革命兴起后,边际三杰――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从消费群体的主观心理(消费欲望)方面剖析商品的价值决定,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将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研究引入新的天地。直到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提出均衡价格(价值)决定论,西方经济学关于价值的研究达到顶峰。均衡价格(价值)决定理论成为此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在整个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社会处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到最终确立统治地位的社会时期,研究价值的决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不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古典经济学时期,资本主义是否要替代封建主义还有待验证,西方学术界质疑并试图检验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承认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于是,他们开始从人的主观心理(消费欲望)方面探讨价值的决定。最终西方社会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价值决定的研究越来越为资本主义的存在服务,并试图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得出价格为价值的货币表示,价格由供需力量共同决定的结论。供给价格由边际生产成本决定,而需求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归纳梳理了西方经济学价值决定的研究过程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经济学价值研究的整个演进过程。但是,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免会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站在客观研究的立场上,我们还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辩证的看待和分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决定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炼成主编,魏杰助编.价值学说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4.
摘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虽然朴素无华但却意义深远,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经济无为主义理念、社会公平理念和为而不争理念,不但有助于解开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困惑,更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的他山之石。
关键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
伴随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人类物质财富总量的急剧增长,西方经济学(尤其是传统西方经济学)所面对的问题却一点也没有减少,而且与经济危机相伴而生的是经济学所遭遇的理论“困境”,以及“困境”过后并无多少明显改进的理论“创新”。
一、老子道家学说的经济思想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大世纪难题。是持续发展还是停滞不前?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严竣的挑战。鉴于这种危机感,可持续发展理念随即横空出世。该理念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自己走过的发展道路的反思和摒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今后选择的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可持续发展理念刚一问世,马上得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文明背景国家的普遍认同,并日渐风靡于国际社会。
可持续发展被权威的UNCED(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该理念从理论上阐明了发展经济同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该理念也无可掩饰地反映出以人类为中心和“人类中心主义”以利益为本位的价值取向。究其实,可持续发展观还是一种不全面的发展观,仍然没有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势必将人类发展再次带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流行于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先哲老子“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相比,在思想境界上稍逊一筹。老子认为,大自然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不停地运动着的,有其自身存在的客观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谓自然是万物之自然,是万物按其本性成就自己的客观规律。在老子的哲学语境里,人和自然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即所谓天人合一宇宙秩序的奥秘,就在于道不干预万物,万物自然造化而和谐相处。人类只有遵循万物之自然,为无为,事无事,才能无为而治。这就是道法自然的智慧和奥妙。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求,无疑是博大精深和独具慧眼的。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改造自然。如果人为的因素超过自然生态所能忍耐的极限,自然规律就必然会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
二、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缺陷
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带给人们的困惑根源于它的逻辑路径。西方经济学以“稀缺性”作为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莱昂内尔・罗宾斯,1932),认为人们所从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无不是也理应是为了弥合有限资源同无限欲望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稀缺性”概念的实质。其次,西方经济学提出有名的“经济人”假定,包括“理性人遵循成本最小化原理行事”的“效率原则”和“理性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原则”两层含义,而“拥有完全信息和具备完全理性”是该项假定的核心。由此,传统经济学得出的结论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在于鼓励经济人按照“利已以利他”的原则活动一既然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就应当加紧索取和利用。如此一来,绝大多数的国家或地区今天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之间的尖锐矛盾,本应平衡和谐的天人关系近一个世纪以来被显著打破而嬗变为一种天人对抗或人地冲突。而且,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掠夺性的资源大开发所带来的“吃不完”的问题似乎比从前的“吃不饱”更为棘手,这种由“稀缺性”假设出发到“过剩性”矛盾结束的状况同样使众多的学者感到迷惑。因此,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生产过剩问题,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另一方面,对于什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这一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传统西方经济学在完全偏好假定下所作出的回答一个体效用最大化一也越来越与客观现实相矛盾。“效用”一词被定义为“物对于人的有用性”,它内在地包含了物质利益最大化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这一价值取向,作为测量人们心理满足程度的数量指标,其曝露无疑的“精确化”数理倾向本身就是对经济学固有的人文精神的一种背离。
从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理论,到凯恩斯主张的随机而动的政府干预政策,再到新自由主义者把市场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背景下各派学说总会轮流拥有一批自己的信徒和随从,但“现实的市场经济”同“理想的市场经济”之间似乎始终横亘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以至于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无效率、社会不公平成为西方经济学家自己也承认的市场失灵的三大表征。
20世纪70年代末,萨缪尔森就指出“(市场经济)现在反复地闹滞胀病,有利于滞胀中的‘滞’的部分的政策导致‘胀’的部分恶化,而有利于‘胀’的部分的政策导致‘滞’的部分恶化,只是经济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之中”。
市场失灵所产生的“马太效应",与大哲老子对人性贪婪的洞察惊人地吻合。市场经济是非常神奇的,它在短短二百多年内所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以往一切时代社会财富的总和。然而,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的嗜利的本性,使它在公平领域失去了往日的灵光。市场失灵的表征之一,就是社会分配不公。
三、结束语: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从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史来看,以人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亦可归属不同的层级:自然境界中的经济行为以满足人的温饱为意旨,可名为“短缺经济”;功利境界中的经济行为除了满足衣食之欲以外更追求自我之名与自我之利,所谓“成本最小”和“收益最大”的权衡构成该境界的本征;道德境界中的经济行为虽不拒斥自足自利,但无论“义利之辩”抑或“群己之争”均以前者为百行之先;而进入天地境界之后的经济行为则已实现知天、事人、利群、悦己的相容相合,其达于“天人合一”超然之境的意念是人类可持续永恒发展的最高追求。通过对老子哲学思想的深入学习和认真反思,尤其是“天人合一”自然哲学思想的重温,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人生天地境界的领悟,更有利于生活在在时代的我们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明白如何在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明白如何通过“两手抓”来推动两个文明的协调进步和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通过对老子《道德经》的反思,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搞所谓的“全盘西化”既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化,将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主动从中国古代浩繁广博的思想宝库中汲取精神养料,才能把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盛洪.现代经济学的中国渊源[J].读书,1994,12:p.109---115.
[2]蒋自强,史晋川等.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p.390.
[4]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7(2),P.53―66.
关键词: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