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第1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17-01

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我国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比较新的一门学科,但是其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该课程的发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该课程的开设注重对个体心理问题的辅导,偏离了以提高整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心理以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中学教育需要把积极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了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对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了教育式的心理辅导,这样不仅没有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还引起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抵触心理,并且会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时应先改变教学重点,同时要消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偏差。心理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不是只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采用公式化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育。课堂上教师要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并对每一位同学都平等对待;课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的关系,还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学生大概的心理状态。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对待,就会主动地将心理烦恼诉说给老师听。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生会很乐意接受老师的帮助,从而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关注学生的优点发挥其潜能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青春期,既想快点长大不被约束又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等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希望获得关注、理解、支持和关心,因此处于这个年纪的中学生具有叛逆的特点。学校就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中学生逆反、调皮、冲动等特点被看成是消极心理表现或者出现的预兆,于是将这些学生划入重点关注和教育的对象,不自觉中就放大了学生的这些缺点而忽略了学生积极具有优点的一面。如果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就会发现中学生正是因为处于青春期而具有富有朝气、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敢于创新等很多的优点和潜能。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积极潜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看待事物。比如中学生在意外在形象、学习成绩不好、家庭条件一般等,均可能使他们产生自卑、烦躁等消极心理。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互相夸奖的活动,每组成员都讲出对方两个以上的优点,通过互相夸奖让每个学生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眼中有很多的优点,就会从心理肯定自己,提高自信心,并且会更努力地去放大这些别人眼中的优点,甚至还能自我挖掘自身的潜能。总之,关注学生的优点发挥其潜能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从源头上避免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增加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

积极心理注重的是个人的主体性还有发展性,这启示我们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并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空间方面,而不是着眼于个体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整体去把握课程的安排,同时根据每个阶段学生主要面临的可能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作针对性的引导教育,让学生通过各种积极性体验提高自信心,避免负面心理的出现。例如,新生由于面临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以及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等可能会出现害怕、羞怯、紧张的心理情况,长期没有自我改善更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学生自闭、压力过大等类型的心理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情况设计认识与交际、如何适应中学学习等相关的活动,鼓励每位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去体验成功交际、分享等积极的体验,从体验中获得信心和快乐的心情,达到心理积极发展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虽然是易出现逆反、焦躁等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的群体,但是学校和教师不能因此将性格特点比较激进的学生看成“问题学生”而作为重点心理教育对象。如果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些中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很鲜明的优点和积极的潜能。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促进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积极潜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其心理的发展,增加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上,使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王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对学校心理团体活动课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1).

[2]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第2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发展 新研究 方向

引言

随着通过生化技术来治疗心理疾病和情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和心理对抗运动的研究兴趣也逐渐增大。而最早意识到积极心理学作用的是:马丁・赛里格曼博士,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鼻祖,并且用了40多年的时间致力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忽视了精神追求,因此负面心理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传统的心理学中的诸多理论把人过于机械化,忽略了人内在的潜能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以及研究层面

1.积极心理学简介

在过去10年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其研究以及应用合理的囊括了人类经历的精神层面曾经被视为消极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病态的心理现象已经不再为人鄙视,而更多的心理学专家对其表现出了积极地态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地品质,它与消极心理学对立而生,相对于消极心理学的负面、低落,积极心理学能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生活更加的幸福安定。积极心理学本身利用了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发现的问题

单就目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来研究其对人产生的影响。

首先由内而外,在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而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积极情绪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往往在体验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会间接的感受到其他的积极情绪。

单就个人而言,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天赋、智慧等等,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在群体的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公民美德和使公民更具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以及民间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责任的媒体等等。

在对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条件做相应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了诸多矛盾的问题。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积极的心理学强调获得积极情绪,必须存在快乐、满足、幸福等必要因素,但是中国古人却留下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名言,而一些常识也进一步证明,有些成功,也要面对负面情绪的积累,而长期处于优渥环境下的人,反而丧志,所以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如何转化?如何塑造更健全的人格? 这些也给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这也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的探究。

二、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完善心理学理论体系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是全新的流派,它是将以前各种专业研究中忽略的积极心理元素整合在一起,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创新,促进心理学分支中人性积极层面的发掘。如今,积极心理学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重视,逐渐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所以积极心理学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同时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及水平,使之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匹配,由此带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2.积极心理学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的对象是个人,而且其关注的是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人性中的积极的成分,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人心理状况,更有利于展开积极的干预和诱导,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更好的建立健全人格。

3.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于传统研究技术的沿用,促进其更新变革。

从某种角度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消极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碎片化的整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继续沿用了消极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例如:问卷、访谈、实验等,但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变革,研究方法更加的标准、醇熟,从而使研究方法更高的服务于心理学研究体系。

三、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遵循当前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访谈,实验等各种方法,同时中间还融合了人本主义思想。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的美德、爱、宽恕、感激等各种积极的方面,引导人们不断的发现自身长处,使普通的个体对社会及生活充满积极情绪,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从某种意义上来来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

但是换言之,积极心理学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新鲜事物,在以前的心理学研究中,就已经存在了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只是它们当初相对的分散,没有被整合成一个整体,虽然西方学者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振奋人心的结论,但是上述研究中发现的矛盾及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曹爱红,陈晓芳,宋惠佳.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方向及价值核心.[J].心里科学进展,2008,5(9):30-37

[2]严文斌,宋佳鑫.社会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支持和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5,11(8):56-69

第3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41

1 积极心理学及青春期

积极心理学指的是对人类力量与美德等积极因素运用较为完善而有效的心理学方法与手段来进行研究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在这一思潮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辩证观,使青少年的积极力量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等等。

所谓青春期指的是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并出现了第二性征的一个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界定,10至20岁都属于青春期范围,青少年从10岁到12岁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一直到20岁时身体基本成熟。在中国,青春期一般指的是11岁至17岁的青少年。这一时期,青少年由于身体发育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可是心理成长却相对比较缓慢,所以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心理转折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非同步,青少年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所以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是难以避免的,如情绪激动、冲动以及对异性的爱慕等等。在传统研究中,很多心理学家都关注检测与矫正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可是却极少有明显的效果。此时,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从而让我们对青春期能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2 积极心理学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主旨就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它认为人的本性就追求积极的,在研究人的心理品质时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在解释问题时也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从理论上讲,建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就是假设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积极的人格品质。这一理论认为,人是能够做到自我生成、管理、导向以及适应的一个有机体,在应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坚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心理学家在面对人类潜能时能够使用更开放的欣赏眼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一理论中有了更加充分地体现,因此也就真正地担负起了心理学的功能与使命。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树立辩证观,发挥青春期积极力量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青春期是一个相对比较危险的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容易出现各种消极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比较狭隘的,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青春期的青少年。我们不但需要对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研究问题解决的途径,还需要对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例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情绪都比较容易产生波动,这样的情绪虽然会让人无所适从,可是若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了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敏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心理教育者,应该对青少年给予更多的关心,认真而耐心地与之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掌握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方法,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再比如说,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别容易冲动,经常容易惹事,可是若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这些孩子充满了青春活力,勇于作为,对于这种积极的行为表现,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就能够让这些孩子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3.2 开展积极心理素质课设计,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

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行为是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对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其中,设计一些可以增强青少年幸福感的课程。幸福课的基础就是积极心理学理论,这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挖掘人类的优势,帮助人类获得幸福与快乐。现在我国部分心理学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参考了欧美国家的幸福课实践经验,并结合一些学校的心理课活动,共同编写了《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幸福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网络自助、团体心理活动、讲座等等。这些内容为我们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人生的追求目标离不开幸福,教育活动要发挥真正的效果也不能离开幸福。所以说,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对青春期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关键。

3.3 开展积极价值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在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时,我们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看到那些所谓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青少年有着极大的潜能,他们能够通过努力来进行自我愈合,并获得积极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要尤其关注开发青少年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实际上,青少年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即使是烦恼、痛苦等看起来比较消极的体验,实际上可以让青少年的阅历更加丰富。

3.4 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创造积极乐观的环境

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要形成积极的人格就必须有一个积极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说良好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能够互相尊重,在遇到问题时民主讨论,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幸福快乐,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反之,家庭中如果经常吵架或者不民主,孩子就会感觉到压抑、恐惧、自卑,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孤僻、悲观的心理特点。第二,良好的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尊重与爱护,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并积极地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第三,政府部门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施行有效的政策策略,各个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与宣传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就可以积极乐观地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健康的青春期。

参考文献:

[1]杨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3).

[2]林燕.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方式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第4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研究性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38-03

作者简介:贺俊燕(1972-),女,浙江临海人,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研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应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并外化为行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当我们对学生的这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又会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存在欠缺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缺乏自我管理、目标不明确、存在惰性心理和依赖性心理等方面。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想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策略。

目前,国内研究者在“学习策略”的概念上尚没有达成共识。有的研究者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有的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有的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还有的认为,学习策略表现为有效学习的程序、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等[1]。综合以上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学习策略是主动学习者为开展有效学习活动而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态度相关。

一、增强教师的积极情感体验,克服教学的倦怠心理对教师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繁重的工作,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而传统教学强调对教育者的施教过程进行研究。在传统教学的教室里,教师通过规范课堂纪律来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已经超越了教室这一传统的教学环境,并深入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各个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中。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教师对教学活动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得不到任何保障。

基础课教学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因而需要教师自身拥有健全的人格。近几年来,从各媒体所披露的信息中我们发现,教师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之高不容忽视。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教师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影响着教师工作和教学的质量。积极心理学的本意是为了帮助个人实现其幸福的人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该类课程的效果;还可以使教师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意义,使他们在思考实现自身积极快乐的人生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对幸福人生的追求。

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感觉上的愉悦,还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我们对积极情感的内在反应不是限制了我们的选择范围,而是扩大了我们选择的范围。积极情感所引起的进化性决定作用,不是表现在当前,而是表现在未来。或许体验积极的情感,其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指引我们参与到增强我们认知能力的活动中来”。“被带入实验室进行积极情感体验的被试们,出现了认知能力方面的一些变化,如注意力的宽度增加了、记忆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也增强了”[2]41。由此看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带给我们更好的研究成果。

那么,应该如何增强教师的积极情感体验呢?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我们希望改善我们的心境,就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行动上。这种具体的行动可以表现为一个带有个体主动性的练习,即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去感受愉悦,并能够主动去延长这种愉悦的感觉,从而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对个体持续产生作用的积极心境。对于基础课教师来说,当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一些消极状态时,他们自然会产生不良情绪,我们在允许这种情绪存在的同时,在行动上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把它们看做是一种挑战,并运用心理学中的情绪管理原则来转化这些消极情绪,在教学中不能因个人的情绪波动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让积极情绪在自己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此外,对于学校管理者和教育部门来说,应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使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以防止教师产生倦怠心理。

第5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生;自我教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化的社会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考研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选择,但就业市场并非如此乐观。有些人开始抱怨高学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提升的空间和价值,甚至有人称研究生已经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正视这种心理问题,正确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并指导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上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积极的克服困难,并利用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这对提高并完善研究生自我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理念,主要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等;在个人品格层面上表现为爱的能力、潜力等;在团体或组织层面上表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等。其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他们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指出了其本质的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贯穿其中的整体研究特点有:首先,研究积极情绪。从主观经验的角度来看,它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以及对构建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其次,研究积极特质。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潜力和创造力,构建积极的关人际系能力。最后,研究积极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活动的团体和社会机构,这将有益于学校和社会等组织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特质,并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二、 研究生自我教育分析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自我教育又称自我修养,是指受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广义的自我教育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过程。狭义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我批评的道德教育方法。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可定义为研究生在高校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我的活动。“自我教育决定整个教育的成败”,教育虽然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但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而所谓“内化”,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 2000) 3 号]指出,“在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指导的同时, 充分调动研究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研究生是国家高端人才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自我教育是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这有力地说明了自我教育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第一, 从研究生自身特点来看,自我教育有较大优势。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研究生的学生类型范围较广:有本科应届或往届毕业生,还有一段工作经历的脱产学生或在职学生;研究生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比较大。此外,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群体, 知识面更广,知识结构更完整。各方面比本科生更为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更具备自我教育的条件。

第二, 从研究生培养目标来看,自我教育举足轻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自我教育主要是个体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达到人格的升华, 使品性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将完善个体与素质联系起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全人格。

第三, 从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自我教育不可或缺。现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采用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导师负责制,这种模式对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的培养和学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学习生活相对分散。这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克服和矫正不良意识和习惯。

第四,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看,自我教育是保障。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科研意识和学术研究水平,而学术发展亟需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独立科研的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都依赖于研究生自主发展水平的提升,而自主发展的前提就是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只有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才有保障。

由此可见,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高校要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及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因此,自我教育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关键环节。

三、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应用

(一)体验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对过去的满意、对现在的幸福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强调大家要主动去选择快乐,学会建构快乐的方式,从实践中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行为。自我体验是我们的客观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各种情感体验,从低到高有认同、体验、内化三个环节。如果学生有积极乐观的情绪,那么它将有强大的自我控制力,能够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工作热情,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研究生参加自我教育、自我体验的活动。为此,应提倡人性关怀,更加注重尊重研究生具有个性的积极经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三个方面去明确研究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相互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我教育。

(二)塑造积极的特质

积极的心理特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培训和发展这些积极的特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的品质,就可以减轻人类的痛苦和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开设研究生积极心理学课程,其内容包括如何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以及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感。旨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潜力,提高积极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因此,如果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用积极心理学分析问题的话,这有助于学生积极和客观的认识自我,有意识地提高自我,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并从积极的角度完成自我评价,从而改进教育的过程。

(三)树立积极的榜样

积极心理学除了内在的积极作用外,还需要外在的动力去牵引和指导,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导师应该为研究生自我教育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执行者和主导者,其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成功或失败。在学校,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与导师的关系十分密切。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上的授受关系,还是一种人格上的民主平等的关系。研究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从思想道德上来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其次,发挥研究生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积极分子,研究生充分发挥着自身在学校和研究生群体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通过严格的研究生干部选拔制度,以提高整体水平和各方面素质、充分发挥榜样为目的,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措施,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充分履行学生党员和干部在其中的带头作用。

(四)构建积极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人的积极特质是与环境、社会都分不开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校园文化和环境属于学校潜在课程范畴,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服务重要岗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和展现积极的力量,对实现自我教育非常有用,而个人也可以在与校园环境的互动中充分地表现积极,造成两人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为实现研究生自我教育,学校、教师和研究生管理机构应开展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志和期望,支持他们按规定独立自主地展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发展一个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一个民主,文明,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在一个安静和美丽的校园里。

四、总结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把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其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积极的人性论。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种种理念与自我教育通过主体的潜能开发而发生作用机制不谋而合,对研究生独立人格养成和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自我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艳霞.当代中国研究生心理问题及自我教育的实现[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32-34.

[2]全鑫,张栋科.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1(02):09-11.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4]胡晓芳.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

[5]朱一飞,武琳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阅读,2011(10):28.

[6]银星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J].传承,2009(11):86.

[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8]翁诗环.大学生自我教育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15.

[9]秦训学.自我教育——研究生德育的重要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4):58-59.

[10]陈闻.研究生自我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8)::23-26.

[11]柳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47.

第6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总的来看,案例中的激励又细分为几个不同层次和阶段:基本生存需要;工作绩效差别奖励;养老退休保障;股份制;人才培养计划。这则案例给管理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不同阶段的需求,科学制订和实施激励方案,从而充分激发其个人潜能及工作动机,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目标的统一。

一、激励理论简介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核心内容。具体指企业管理者采取积极的手段,引导和激发员工产生内在驱动力,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努力。高效的激励手段首先是奖励的内容必须是员工所最需要的东西,同时奖励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呈排他性,最后激励要把握“度”,合理运用,“过多过滥”和“不痛不痒”都起不到作用。

二、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的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激励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文章中首次提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阶段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逐步在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激励要差别对待、因人而异,管理者要动态掌握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二)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三种需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该理论详细阐述了实现激励的三种需要:分别是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个体都存在这三种需要,但不同的人对此产生的重要性明显不同。高级管理者更偏好权力需要,人际亲和者更喜欢亲和氛围需要,而成就者更追求获得成功的需要。具体来说,事业心强、有一定成就的人,偏好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需要;而对年轻人来说,成就需要与亲和需要所占比重更大一些。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要认真分析员工的需要并进行细分,从个体差异出发,针对成就、权力需要的员工,侧重于授予荣誉和提升等级;而对于合群和友谊的需求,则侧重于营造和谐氛围等措施。

(三)双因素理论

“激励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激励因素,另一个是保健因素。激励因素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而不会带来满意感。双因素理论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影响深远,管理者为了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就要注意发挥保健因素;同时要多考虑发挥激励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两种因素同时起作用,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期望效价理论

期望效价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出。与前三种理论不同的是,佛鲁姆认为,针对不同的员工,激励的效果不同,即效用的大小决定于目标的感知效价和期望值。也就是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程度越高,所达到的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励的力量就越大。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一定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努力与成绩的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期望效价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管理者要将每个员工内心深处的目标挖掘出来,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并逐步引导、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员工的目标越强烈,实现愿望越迫切,责任感就越强,目标效果就越好。

(五)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教授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该理论重点研究工作酬劳与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亚当斯认为,激励制度首先要保持公平感,员工感到公平与否会直接影响其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具体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对外具有竞争力;二是内部公平性;三是个人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指应参照同类外部单位或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的奖励和薪酬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保障其所得与所付出的劳动相一致。个人公平性是指企业内部类似的员工之间,薪酬决定于其对企业的贡献程度。

(六)目标―动机理论

该理论指出,目标和动机本身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目标能把员工需要转化为工作动力,对员工行为产生内在驱动力,同时在工作中不断与既定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高效完成预定目标。心理学理论把目标称为诱因(自变量),由诱因激发动机(应变量),最后达成目标的过程便是激励全过程。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合理科学的目标,可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激励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薪酬和评价方案要科学合理

薪酬方案和绩效考评非常重要,可起到杠杆作用,有效激励员工投身于工作。因此,管理者制定目标合理与否尤为关键,应当考虑以下几点:①薪酬设计要突出绩效和技能,强调多劳多得、多才多得,按对企业贡献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薪酬;②注重公开公平公正,避免制造矛盾,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能保持员工的心理平衡,利于团结士气、凝心聚力、融洽关系;③绩效考评体系要综合全面,要注重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表彰鼓励先进,鞭策警醒后进,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晋职晋级。

(二)激励要因人而异、动态管理

这就需要首先对员工进行分层分类,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员工的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奖励方案。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类别的人希望得到的奖励是不同的。对于企业来说,在分类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员工需求进行细分,以采取合理的激励手段。在持续激励过程中,管理者要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员工的真正需求,才能够使激励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实现组织和个人和谐双赢的目的 。

(三)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

双因素理论启发我们,在确保物质激励效果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把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制定出一套合理先进的奖励方案。在精神激励中,情感关怀是精神激励的重要方式。管理者应重视员工“尊重与自我实现”的较高层次需要,实现员工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发挥,从而给予员工荣誉感和责任感、归属感,员工才会感觉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倾向,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与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员工有信心、有干劲,让员工能清楚地看到个人发展的前途,从而与企业形成互相推动、荣辱与共的关系。

(四)制定合理科学的目标

根据期望效价理论,合理的目标对员工可以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反之会打消员工积极性。因此,在设定激励目标和实施措施时应注意:首先,设置的目标要考虑到员工现有的能力,让他经过一定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其次,要考虑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综合研究制订方案;第三,要动态调整并因人而异,要及时掌握员工需求和能力的变化;第四,目标实现后要予以强化,对应有的奖励及时给予,使其保持较高的效价。

第7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思想对于营造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有一定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的心理学研究新思潮,它消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偏重于研究“治疗心理疾病、从负面来界定和研究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提倡积极的人性论,认为预防心理问题的最好工具是培养个体的积极品质、提升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积极情感体验,主要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机制;积极人格,主要研究各种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在这其中又主要以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为研究重点;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积极心理学的三方面内容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的发展,并形成积极的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校园区域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等活动过程中,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为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师生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下面说一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不合理的认识。例如,第一,长久以来,公众甚至专业人士都习惯于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等同于办学条件,认为建漂亮的教学楼、完善的设施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其实真正意义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除了外显的办学条件外,还应包括内隐的师资力量、学科结构等;第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片面认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好的校园文化,用学习氛围代替校园文化,或者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娱乐活动,通过开展学生活动来代替校园文化,忽视了学生的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第一,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明建设,把精力放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学生精神风貌的改善;第二,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大学精神。如功利意识浓厚,学生的学习和校园活动都以是否有直接利益为标准,学校教育也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直接环境因素。“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为校园文化建设指出了一个积极的方向,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这些研究内容对于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强积极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主要途径。

1.指导学生规划未来,树立切合自身的目标。目标能增强人们对未来价值的感知,如果人们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期望,并感知到未来价值与目前状况越相关,就越能建立健康的习惯,且在目标的实现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然而,过高的目标会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给自己带来压力;过低的目标不需付出太多努力便可以实现,则难以形成动力。因此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自身的条件,要适宜。高校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人生的长期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并在目标的实现上获得积极体验。

2.建立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品质,通过激励也提高了学生对未来的预期。因此,在文化制度建设中,要充分注重人性要素,要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鼓励和赏识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民主的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

3.丰富课外活动,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课外活动能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转移内心的紧张,提高自我满意度。因此,高校要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指导的社团建设,不仅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完善自我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缓和不良情绪。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形成积极的情绪特质,也在无形与有形中塑造了积极的人格。

(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

1.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将难以找到心理的认同对象,会因此而缺乏心理归属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搞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1)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师生观是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伴成长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展现自身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其次要用爱心和诚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获知识。(2)和谐的同学关系。高校要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为大学生创设人际交往情境。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沟通技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利于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质,如真诚、可靠、信任、宽容等。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通过开设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节, 用积极的心理去替换不良心理, 化解不良情绪, 促进身心健康”。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幸福感问卷、情绪问卷、生活投入问卷、生活意义问卷、生命满足问卷等积极的心理测量技术,科学、客观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刻反映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3)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让学生学会区分自己的正面和负面心理状态,客观地看待自身及冲突对象的品质,改变以往的认知评价模式,消除自身视野的狭隘性。

(三)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第8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学;自我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28-03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赵雅红(1980-),女,广州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广东 广州/511300)

一、中职学生 “自我控制”优势品格培养研究背景

自我控制就是以自我为主题,根据情境需要和主体意图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施加影响,并制定某种标准或规范,从而对行为做出执行或停止。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高中阶段(15-18岁)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高中生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也是改善高中生自身主观因素的有效途径。而自我控制作为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情绪控制、行为控制及情绪敏感性,这些指标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控制越好,其主观幸福感也越强。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控制在学生稳定情绪,快乐学习,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国内更多的是在消极心理学背景下“找问题” 、查原因,或是关注中职生的择业、就业等发展类研究。事实上,中职生作为一个高中阶段的特殊群体,他们比之普通的高中生心理更复杂、更脆弱。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基于积极心理学,关注中职生对于成功的渴望,肯定他们的成就动机,在方式方法上予以引导,帮助其疏导情绪、调整心理落差、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的高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操性强,灵活度大,学生可自由支配、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课程会更多。因此,中职教育的课程属性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有效的自我管理。

二、中职学生 “自我控制”优势品格培养目的和意义

积极心理学眼中的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着眼于积极心理学的大背景,科学的分析如中职学生自我控制现状,自我控制优势品格的影响因素,能有效的解决中职教育中的管理困扰,为当代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自我控制力是各种学习和生活教育的前提,是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当代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有效开展中职生自我控制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等方面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控制优势品格有助于帮助年轻的职校学生从容面对社会,积极面对成长,处理好与他人,尤其是群体的关系,为以后长足的发展提供准备。

三、影响中职学生自我控制力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主要有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媒体的刺激干扰,以及要完成的任务的特点等。

中职学生正在自我控制力形成的过程中。当今世界处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期,书刊、广播、影视、尤其是网络给了学生很多接触各种文化思想的机会。很多不良信息也同时大肆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进行过滤。同时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模仿也常常很大程度上影响中职学生自我控制力。氛围好、竞争性强的集体中个体的自我控制力会不自觉提高,反之则相反。另外来自己外界的过大压力会让学生有时候有无力感,很想逃避。要完成任务的特点,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任务量太大、过难,会打击到自信心使自己难以坚持下去。而任务过多、又无聊时也很使自己容易放弃当前任务,进而影响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形成。

(二)内部因素

主要表现为情绪、注意力、意志力、自信、兴趣、行为习惯、以往的经验体会以及生理原因等。

每个学生天生气质是有差异的,有的急躁、有的安静。生活中不良情绪影响自我控制力。虽然中职学生已经告别初中懵懂走向人生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仍然存在着自控能力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刚进入中职学校,学业目标的不同和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会让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产生阶段性的突变,导致自控能力较差的现象。思想封闭,情绪善变,意志薄弱,独立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暗示,经不起挫折和磨难考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差;缺乏自信、兴趣,以往的成败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习得无助。

四、中职学生自我控制力培养方法

(一)集体约束,行为矫正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因此学校这个大的生态系统就十分重要。学校方可开展纪律教育活动月,通过对《学校日常管理各例》系统解读,规范学生各种日常行为让学生适应自我控制。从制度上约束学生适应自我控制。采用角色扮演、实施反馈和现场指导技术,通过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正强化、塑造、鼓励等方法建立和增加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行为的自我控制力,使用优时奖励,减少问题行为。充分利用新生军训、课间操、第七节课外活动,以及每周的德育活动课、仪容仪表检查的机会,加强学生纪律性、意志力教育。将宿舍内务,个人平时德育分数纳入学生就业实习、工作推荐的重要考察指标。在集体约束中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责任感增强自制力。同时在学校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氛围又能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通过这些举措把日常行为的自我控制内化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二)聆听心灵,改变认知

自我控制力单单从行为上提高技能,并不能解决控制不良,改变认知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积极品质从而影响自我控制品质的培养。但中职学生由于群体的特殊性,常常不能正确的认知。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寻找影响自控力的不良思维行为等,改变对自身不良行为的认知,带着积极的心去面对缺点和恶习,去接纳它,了解它,从而有针对性的控制它。可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组活动等,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及他人的积极品质,学会对24个优势人格的进行解析,了解自我控制积极品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开展法制案例及心理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ABC理论分析案例,了解改变认知,加强自我控制力和不会控制自身情绪,悲观消极的心态放任极端行为两种情况对对自己、家庭、他人和对社会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增强对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力度。

(三)拥抱情绪,调整情绪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越好,自我控制能力越高。不稳定情绪和消极情绪削弱了个体控制冲动的能力,使人们更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和做出冲动的选择。可过心理健康课、团体心理辅导、班团队活动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的产生机制、情绪的种类、情绪的作用、以及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等。对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训练,

促进自我控制力的提高。班级活动及心理课可开展:“镜子中的我”,“我是谁”,“心理悄悄话”“开怀大笑-创造快乐”“拥抱我的不良情绪”等活动,同时让学生每周记录自己情绪的变化,进行自我监控。帮助学生认知和学会调整情绪,有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同时自我鼓励法,和积极自我暗示法也较有成效。自我激励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好必须做好与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然后给自己做出奖励。积极自我暗示,作用在于使学生获得信心,进而提高自制力。当你为不良情结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积极暗示,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四)小组合作,意志训练

意志是指个体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主动地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过程。让学生列出自己的不良行为,如: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抽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互动交流,分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以上不良行为的干扰因素、分析自己,进一步通过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学会抵抗干扰。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设置困难情境,进行模拟训练。当学生在某项活动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控制后,可以模拟过去活动中的具体环节,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开始的新的活动,训练学生在困难和干扰面前不屈不挠,坚持任务直到完成任务。从中发现良好策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质。

(五)特别关注,特别辅导

积极心理学要求师生之间要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关系的特征包括:相互信任、尊重、关心、时间投入、陪伴、体贴、安全、善良、鼓励、有趣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用一种欣赏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动机。每一个不良习惯实际上都是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自己的深层需要。积极心理学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班集体中可将违纪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习惯多的学生个体作为跟踪对象,建立学生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档案。对重点学生的自我控制教育在基于积极的师生关系上,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法。可采取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通过积极关注、个别教育、了解成长背景,积极鼓励表扬等方法和途径实施教育实践。个体关注,家庭的配合极为重要。充满激励情绪情感气氛家庭生活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安全和愉快,产生亲切感,易于接受要求。所以要让家长参与培养过程,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以便观察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掌握多手资料。同时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良性有效沟通,让学生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爱,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肩上的责任,激发了学生加强自我控制、矫正不良行为、合理规划人生的强烈欲望。

自控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配合,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探讨“自我控制”优势品格的培养及策略,探索提升中职生自控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其不良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得到矫正,对营造安宁和谐的校园环境、优化学校日常教育管理,乃至对学生今后个人人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明龙.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1(7).

[2]马丁・塞林格曼.真实的幸福[M].上海:万卷出版公司,2010.

[3]苗元江,余嘉元.试论幸福教育的起点、核心与目标[J].教育评论,2001(5).

[4]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2003(2).

[5]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第9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现代人对房屋室内装饰装修越发重视。毫无疑问室内设计是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前的关键环节,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不仅关注的是结实耐用、美观大方,更注重精神追求。室内空间是人类长时期居住的环境,影响着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涉及到精神主体的精神变量协调性和稳定性。为了使室内设计满足受众心理需求,应在设计中积极融入视觉心理学,以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满足受众视觉需要与心理需求。

视觉心理学

视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这一心理变化过程是由外而内产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外界影像信息非常丰富多样,信息量大,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所以二者联系建立非常复杂。人类心理变化与视觉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视觉信息具有直观性,人类大脑处理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器官,但这些视觉信息会对人心理产生影响。例如,人们看到美丽的花,会觉得心情愉快、开心。而看到枯萎的花,则会感觉到凄婉。另如,中国人看到龙画像,会觉得吉祥,认为自身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而英国人则讨厌看到龙画像,觉得龙是邪恶的化身。且人心理状态不同,看同一场景,产生的心理变化也会不同。曾有很多心理学家曾针对视觉思维与心理展开过研究。例如,钱家渝、阿恩海姆等学者,都认为视觉影响着人思维活动,能够体现思维的运动特征。显然这些研究分析已证明了视觉信息对心理的影响。

室内设计的基本功能

室内设计是现代建筑投入使用前必须要进行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室内空间环境与建筑功能发挥,指根据室内环境相应标准与室内使用性质,运用建筑美学和物质材料技术,创造出一种优美、舒适、合理,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室内环境的设计活动。不经过室内设计的房屋建筑,不仅缺乏艺术美感,且会影响到室内空间的正常使用,一些建筑基本功能实现都与室内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室内设计在实现建筑基本功能的同时,更赋予了室内空间精神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必须要符合生态、健康、美观的要求,控制对有害化学材料的运用,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提升室内环境质量,考虑到微观环境、宏观环境设计要求。具体设计内容涉及:装饰、家具、门窗、灯光、水电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专业性与复杂性。并且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室内设计中使用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这使得室内设计逐步走向了艺术化、现代化、智能化,设计风格越来越多。

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应用

通过前文对视觉心理学的分析,可以知道视觉信息影响着人类的心理变化,为了使室内设计结果满足业主心理需求,提升业主生活品质,在室内设计中应积极融入视觉心理学理念。学者鲁枢元曾针对人心理变化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展开研究,他认为同一精神主体在不同层面的不同表现就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人类心态健康状态的好与坏和精神主体肉体健康状态也有着直接关系。从室内设计的室内美观性要求来看,就是为了满足业主视觉审美需求,从而通过视觉需求的满足来,进一步满足心理需求。因此,具体室内设计中应基于视觉心理学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构建一种符合视觉与心理需求的和谐室内空间,来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业主渴望轻松自然的室内环境。为了营造这种视觉效果,满足视觉思维需要,设计应突出人本思想,以生活为主题,以满足人类活动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前提进行科学设计。室内环境视觉效果的构建需通过装饰材料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室内装饰材料对视觉思维和心理状态影响差异较大,产生的视觉效果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材料选择必须慎重考虑。例如,暖色室内装饰材料能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而冷色则给一种人宁静、宽敞的感觉,颜色的主基调应满足室内使用要求,符合业主性格特点。图案选择也非常重要,图案对视觉思维影响最大,是引起视觉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图案是赋予室内空间个性的主要因元素,能增强室内空间艺术气息。各类特殊图案的运用,还能点缀室内空间,使室内空间显得更加完整,对于气氛营造有着很大帮助。例如,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就能增强室内文化气氛,彰显主人身份地位,起装饰美化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喻意性。融入“图必有意,意必吉利”的理念。此外,室内装饰品的运用也非常重要,也能对主人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一些特定装饰品,能体现主人性格,同时能激发人们的联想,给人带来不同精神享受。例如,一些书画的运用,营造了一种文雅气息,能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此外,一些绿色植物运用,能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其美化作用满足主人视觉需求的同时,还能净化室内空气,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各类装饰材料的运用,大大提升了设计效果,满足了业主心理需求和视觉需求,使室内环境得到了优化。

结束语

室内设计影响着居民心理变化。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到业主心理,融入视觉心理学理论,合理运用各类装饰材料,来营造室内空间,突显生活主题,提升室内空间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观赏价值,使业主心理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