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

第1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耳鼻喉病区在护士长带领下全科护士积极转变护理理念,以饱满的服务热情,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并踊跃提出各种好的想法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力争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

首先,我们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每天护理人员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实行小组包干制。每组每天指定了专人对入院病人进行宣教及健康教育,制定了健康教育反馈表和调查表,并定期开展病人健康知识讲座。每组内的护士由组长指派负责床位管理,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更换液体、更换床单、健康教育、预手术及出院病人宣教、及满足病人的即时需要等全部内容:如洗头、洗澡、剪指(趾)甲、及时更换带血的病员服、床单等等。工作开展以来,红灯呼叫现象已明显减少,这样既加强了我们的责任心,也使我们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发生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同时还可以减少陪护,减轻病人的负担,保持病房安静。坚持给病人做班外基础护理,小到为病人盖上被盖,服药时端上一杯热水,与病人相遇时主动问候一声,微笑示意。做好这些细节的事情,体现了我科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改进。

第二,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护理工作并不是仅仅给病人打针、输液、发药而已,它是一份很细、很琐碎的工作,要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措施,切实为病人的需要服务,要让病人得到实处。为此我们科坚决做到见面问声"您好"、"请"字当头、"谢"字不离口。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和刁难病人。热情接待患者的咨询,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提供多项便民措施等。每天我们对病人说的最多就是"您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巡视病房时帮卧床病人翻身——扣背等的同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闲暇时多转转病房,陪病人聊聊天——解解闷儿的同时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患者做好护理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这样,通过密切接触患者,我们就有可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和处理患者病情变化的早期反映,从而避免各种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实行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得到了病人的称赞。我们每天早晨有两名护理人员07:20开始做晨间护理,认真的整理床单位,保持每个床单位整洁干净并协助患者取得舒适的卧位,并开窗通风等等。上午就有充足的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和巡视病房。同时根据卫生部下达的文件,大大简化了的护理文件书写,把许多时间返还给我们,我们可以为病人解决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做到住院病人少陪护,无陪护,陪而不护,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取得让社会满意的效果。

第2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服务作为一种手段之一所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高,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加快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方便肿瘤患者就医,营造亲情化、人文化的氛围,提供规范化、特色化的护理服务,2011年在全院所有病区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服务中心作为后勤支持系统,紧紧围绕各个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打造临床服务中心这块“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关键单元,全心全意为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夯实基础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临床服务中心作为临床一线工作的后勤支持系统,从细节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持优质护理服务全程化、无缝隙,最终达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首先是提供服务的人员的正确树立服务理念,在管理上人性化,亲情化,让工作人员开心、快乐工作着,塑造医院良好的形象,为医院创造社会效益。先将具体做法如下。

建立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人性化服务理念,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环境,优质服务也能为医院提供某种竞争优势1。始终秉承“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我们卓越的追求”的服务理念。践行“有忙必帮、有求必应、有助必到、有难必解”的承诺。提高了服务质量,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得到领导和护理同仁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一定层面上提升了我院的社会信誉。

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力

2010年以来将45个病区先后建立成“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床服务中心担负着这些病区的各类检验标本、血液制品、午夜间药物的取送、护送患者入院、转科及离休老干部的检查工作。在病区对临床服务中心的求助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临床服务中心为保证及时完成各项任务,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一切紧紧围绕临床一线开展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分派人力,把任务难易搭配。例如早晨收取病区的检验标本量大,时间紧急,就根据不同病区的工作规律和习惯,确定临床服务中心的班次,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将标本种类多、难以收集的病区和容易收集的病区搭配组合,划分成相应的责任区,调整上班时间,保证检验标本陆续送达到位,改变了以往集中扎堆把标本送达检验科,使检验科人员在刚上班时没事可做,12∶00下不了班的现象,经过我们优化工作流程后,既让检验报告能提前发出,及时为患者的诊治提供医学参考信息,又保证了上午11∶00以后病区求助高峰时段有充足的人力,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让患者得到了高效的护理服务。

实行首问负责制

临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班次职责有的是按病区划分,有的是按项目划分,这样有时候到病区取急查标本时,会遇到另外的班次发送的报告单不是该病区的情况(原因是医技科室将患者的科别打印错误、或者是患者已经转到其他科室),为了杜绝临床服务中心的个别人不负责任推诿,就实行首问负责制,即病区人员向谁反映的问题,在不影响自己的工作情况下,谁要想方设法彻底解决,不可拖延时间,及时将报告单送到患者实际所在的病区,一旦发现有故意不处理的,科室会给予批评,严重的给予经济处罚。实行首问负责制以来,杜绝了在科室集存报告单的现象,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建立事物交接本,杜绝安全隐患

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病区医师写的化验申请单不符合检验科室的要求,临床服务中心的护士发现后,有时得不到及时的更正,无法收取标本,造成标本漏收,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另外,有时临床服务中心的夜班护士,遇到检验报告单上的科别是该病区的,但是患者实际不是该病区的,而此时无法与医技科室联系,只有等到次日上班时间才能解决,口头交接不清楚,耽误把报告送到患者实际所在病区,还容易造成推责,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就健全科室的制度,建立了事物交接本,用文字记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交代事项,强化了临床服务中心护士的责任意识,杜绝了安全隐患。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实行个性化排班:近年来,我院发展迅猛,各个病区都有加床患者,除了求助任务量大外,还有医技科室的检验报告数量也大,而且报告单在正常上班时间出不完,医技科室需要加班加点出报告,为了不使报告单过夜,临床服务中心实行弹性排班制,分时段休息,在晚夜间各增加一个班次,将所有医技科室加班出的报告单及时分发到病区,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医学信息,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3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一名护理工作者,从工作就踏上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就注定了我的不平凡。病人是个特殊群体,他们都是带着悲伤和疾病来到医院;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义无反顾的用尽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除他们的痛苦。

从普通话服务到微笑服务,再到现今的优质服务,都离不开服务,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是特殊的服务工作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怜悯,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

作为一位护士,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比以往更清晰的意识到我的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我知道,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我,而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他们负责;其实对待病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他们是那样的脆弱,是那样的渴求知识(疾病相关知识)有时我的一句问候的话,一个抚摸的动作,甚至一个微笑,这些对于我的病人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从科室开展“优质服务”半年以来,科室每一位同时都比以往积极向上了,工作时也充足了劲。对着病人的疑问也能比以往更耐心细致的解释;像计费的工作人员每天面对无数查费的病人都能耐心细致的一一回答他们的疑问;刚到科室上班的小妹妹也认真的为病人讲解所用的药物;换药护理人员也仔细的一边为病人换药一边给病人讲着鼓励的话语。大家都积极的为着优质服务作着最美的诠释!

比如有一位老婆婆来看病,就更应该对她的疾病,身体,生活多加关照!没人陪她做检查,我们的护士陪着去,没人陪她上厕所,我们的护士扶着去,没人给她买饭吃,我们的护士自己掏腰包给她买着吃,而且,还准备好了婆婆出院后的营养品。潘婆婆出院后第一次复查,还专程回病房看了照顾她一个礼拜的孙女们。这让我非常的感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因为我们的付出,而让她感激,从而我们也为之感动!

烂的微笑”,也是我们优质服务的主题,因为我的付出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其实仔细想想,我并没做什么事,只是常规的护理,多了些问候,多了些微笑,多了些简单的抚摸,就是这平常的简单,让人感觉温暖,我也为之骄傲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患者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工作的一贯平凡,我们从容不迫;面对肩负的神圣职责,我们兢兢业业;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一往无前,因为我们的双手撑起的是希望,因为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能听见世上最美妙的声音而我们眼耳鼻咽喉科的工作者正是打开心灵的窗户,传送美妙声音的使者。我为我身为科室的一员而自豪!

第4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5月的株洲市二医院心血管内科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一周后,为患者实施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并且给予统计。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好,不但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形象与素质。

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需求,不但完全尊重患者,而且为患者的隐私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另外,优质护理服务也可以增强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素质,加强护理工作者的知识面和护患沟通的技巧,应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心血管内科 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1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6-02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医学技术与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以往的医学护理遵照疾病为中心的原则,现在慢慢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所以,现在护理理念为对患者充分尊重、关怀和理解,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将人为关怀作为重点,满足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 [1]。本文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5月的在株洲市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护理疗效观察,护理一周后,为观察对象实施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并且给予统计,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5月的200例株洲市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8.7±7.1岁,平均体重为68.66±4.1kg,其中冠心病的患者45例,高血压病患者有3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有1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7.7±8.5岁,平均体重为67.82±4.3kg,其中冠心病的患者43例,高血压病患者有4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例,心力衰竭患者有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一般资料上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管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实施有效的隔离并且进行消毒防护,减少出现感染的几率 [2];提高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及时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为患者做好每天的日常护理,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争取为患者做到全天候的护理服务工作 [3];提高医护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与修养,使护理工作者能够有计划性的进行护理服务,为患者多多考虑;在进行日常的管理中,护理工作者的态度应该诚恳、语言应该和蔼、端庄大方,同患者建立起亲密的友好关系,增强护理工作的效果。

1.3 评价标准。对200例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内容有: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与此同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施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一周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

表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与服务行为比较(例)

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表2 患者和家属对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例)

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在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以来的护理服务看,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也属于非常困难的工作 [4]。我们医院在实施护理工作时,也面对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患者和护理工作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护理工作的效率比较低,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也相对比较低,造成了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之中受到了多多少少的影响,为患者带来了很多压力,也使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受到影响。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工作获得了显著的增强,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坚持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实施相对应的处理,使患者能够及时的获得服务,针对精神紧张、容易激动、焦躁以及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理工作者和患者家属需要多加关注,积极的耐心的进行劝解,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5]。通过对本研究所选的200例心内科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一周后,为200例患者实施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并且给予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不但完全尊重患者,而且为患者的隐私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另外,优质护理服务也可以增强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素质,加强护理工作者的知识面和护患沟通的技巧,应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56-157

[2] 唐蓉.APN排班模式推进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6):621-622

[3] 刘小明.心内科护理安全防范[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8):1269-1270

第5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急性心肌梗死;身心疾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16-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病死率高[1]。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康复能力,而且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让绝大多数患者杜绝了不良生活嗜好,改善了生活质量,为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起到了积极的干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分布62-86岁,平均年龄68.5岁,按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常规入住CCU病房,卧床、吸氧、心电监护;(2)床旁全导联心电图,标记导联位置;急诊完善血常规、凝血分析、心肌酶、肌钙蛋白、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脑钠肽;(3)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氯吡格雷300mg、辛伐他汀40mg口服,低分子肝素5000IU皮下注射,建立静脉通道,给予0.9%NS 100ml+尿激酶 150U静脉注射,30分钟内滴注完毕,避免静脉旁注射[3];(4)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优质理护理服务方式。

1.3 优质护理

患者因急性发病加之胸痛剧烈,往往有惊恐、焦虑或是沮丧等心理反应,管床护士应加强病情观察,主动、耐心的进行解释和疏导,尽可能消除患者恐慌和不安情绪,给予心理支持,训练患者床上解便,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一切日常生活由责任护士负责协助完成,指导膳食的科学摄入。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在溶栓过程中极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应随时记录心电图、血压变化和做好抢救药物的使用,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要领[4]。

1.4评价指标

(1)身心疾病发生率;(2)患者出院满意度和疾病认知度。

1.5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9.O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进行相关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身心疾病出现情况比较见表1。

3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5]。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证病人的安全,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不仅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基础护理向纵深方向不断发展[6]。

参考文献

[1]刘东,刘长培,董军等,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2):64.

[2]沙良萍 温馨服务在心内科实施的体会[J];中国校医;2008年06期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21

[4]玉娟 夯实基础护理开展优质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09期

第6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关键词] 护理服务;优质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5-116-02

Discussion on Develop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linical Experience

SUN Feng

Shandong Province Zibo Mining Group Central Hospital Heart Internal Medicine,Zibo 255120,China

[Abstract] To take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providing quality services. Cultivating the whole concept of quality service,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ervice attitude,rais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care,at the same time,strengthen management,and constantly sum up experien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to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ursing service;Quality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对健康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市场的竞争也促使我们必须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满足患者的要求,适应市场的需要[1]。尤其是心内科的患者,思想波动特别大,情绪直接能够影响到患者的病情转归,关注患者情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势在必行。2011年我科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从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改变服务理念

根据我科每个护士的特点,了解她们的心理动态,逐个进行沟通,然后召开动员大会,让每个护士知晓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要搞好优质护理服务,首先必须端正服务思想,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不能机械地只是重复治疗,而不愿做基础护理,要用真心、真情、真爱对待患者,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进行换位思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为此,科室护理人员达成了一致共识,以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为工作切人点,改变工作态度,提升自己的护理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信念。护理服务不仅要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还要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在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得到体现[2]。

2 改善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3]。首先,从护士着装形象入手,要求着装落落大方,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交接班时面带微笑,亲切地问候患者的感受,主动告诉患者自己的名字,让患者记住自己,有需要帮助时,自己会全力以赴。自己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患者家属融为一体,尤其我科以心血管患者为主,思想情绪波动很大,病情变化快,更加需要护士耐心、细心、爱心、亲情般的关爱,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大小便情况、睡眠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有没有困难、是否需要帮助等,要放下架子,真正成为患者的朋友,真诚地帮助他们。这样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3 提升技术水平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4]。我科护士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及业务技术操作的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知识,特别是对于五年以下的年轻护士,我院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定期组织考试,尤其是专业知识,我科每周进行一次理论学习,并组织考试,对于一些疑难病、复杂病例,由高年资的主管护士负责讲解,在工作中进行一带一的教学。心血管患者都是身心疾病,健康教育不仅是宣教的形式,更是一种治疗的手段,不断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不存有侥幸的心理,抢救患者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比如,责任组长每天检查低年资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指导疑难护理技术的工作;年轻护士每天认真书写交班报告,疑难问题及时汇报。切实做到能级对应。做好心理疏导,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要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护士工作认真负责。

4 提高管理水平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服务品质。护理服务是最直接、最快捷为患者所感受到的[5]。我们每个月集中护士学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质量监控,成立质控小组,保证防范于未然。每天有护理小组长按时检查各班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基础护理不到位、观察患者不到位的,要及时纠正,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比如,低血压休克的患者使用多巴胺时,要经常巡视,观察输液时皮肤有无外渗情况,可以防止静脉炎;心力衰竭的患者夜间易发生胸闷憋喘,夜间加强巡视;危重患者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无异味,皮肤无压疮;烦躁不安的患者要加强安全管理,正确使用床挡,床头有醒目的温馨提示牌;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加强陪护等。加强护患沟通,正确履行告知义务,加强管理力度,杜绝事故发生。

5 进行阶段性总结

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培养集体荣誉感、对做得好的护士表扬和鼓励,调动护士积极性。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实行绩效考核,每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选出最佳护士,同时听取护理部以及各科护士长的意见和建议,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逐步提高护士的素质,了解护士的个人感受,尽量满足她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体现人性化关怀[6,7]。

6 护士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护理人员是“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主体,通过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强化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与责任感。尤其是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优化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与高度信任,其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被动工作变为主动服务,得到了社会认可、患者认可、医院的认可[8]。

7 总结经验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管理得到改变,人人都参与管理,病房里干净整齐,井然有序,到处都是温馨小提示。比如:为了你的健康,不要随意调节滴速,不要在病房里高声喧哗,保证患者的午休等。尤其是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得很到位,给患者洗头、剪指甲、洗脚显得那么自然、得体,赢得患者的满意,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院领导的重视不够,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支持不够,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运转,就会出现职业怠倦。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不断升级,报酬没有相应提高,后勤保障工作做得不够,护士花在非护理工作上的时间过多,同时少数护士没有转变服务理念,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我们医院起步较晚,有些硬件和软件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只有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边工作、边改进和完善。

实践证明“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是目前护理工作更科学、更合理的新型管理模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赢得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保证,这种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护理工作从“以完成任务为重心的被动护理转向”“对患者全方位的主动护理的过程”,是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切实实现群众利益的大胆改革。

[参考文献]

[1] 杜慧华. 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7,22(7):62-63.

[2] 郭燕红. 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使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3] 刘庆素,安秀艳. 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07,6(21):21-23.

[4] 赵东艳.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23-24.

[5] 耿秀娟. 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B):693-694.

[6] 杨钦娟.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提高患者满意度[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79-80.

[7] 朱天婵.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8):110-111.

第7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摘要:目的 研究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文件,强化思想认识;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素质;落实责任包干制,推进整体化护理。实行弹性排班,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绩效考核,激发工作激情等。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谐了医护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一般的护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于住院患者需求。特别是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转变后,护理也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作为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在全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作为我院的核心科室,按照医院部署,结合心内科护工特点,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良好效果。

1、具体做法

1.1 消除错误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启动后,由于科室个别护士对“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的活动主题理解偏差,错误的认为加强基础护理,建立“无陪护”病房,就是简单地帮助患者做洗头、剪指甲等生活护理“苦力活”,有一定的抵触和畏难情绪。根据这一情况,科室及时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了《护士条例》、卫生部《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河南省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和《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引导大家准确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实质, 明确活动指导思想、目标、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相关标准和要求。在科室组织了优质护理服务大讨论,统一思想,充分调动了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1.2 加强人员培训,夯实服务基础。科室站在做实基础护理、做精专科护理高度,除医院的培训外,科室内部利用业务学习、晨间提问等时间,根据高、低年资护士及辅助人员实际,分级分类进行了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知识、心脏介入治疗、合理简化护理病历、心理疏导方法、服务礼仪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求科室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优质服务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

1.3落实责任包干制,推进整体化护理。实行了护理责任包干制,每名护士所管患者原则上不超过8名,每天实行微调。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实施完整、连续的照顾,即对“包干”的患者全面负责,包括入出院处理、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病房管理等,了解患者社会及心理需要,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此外,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查房,参加病例讨论,进一步熟悉患者病情 [2] 。当责任护士因手术、休假等不在病房时,要求做好与其他班次护士的交接班工作,向患者说明情况,确保护理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和连续性。

1.4实行弹性排班,创新服务模式。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危重患者、急救患者多,护理工作任务繁重的具体情况,科室实行弹性排班制,创建了“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安排灵活机动的二线班和双夜班,应对突发事件。排班时,综合考虑医生和护理资源合力调配,形成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优化护理层级管理、细化工作流程、缩短护理半径;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与一致性 [3]。

1.5加强绩效考核,激发工作激情。为激发护士工作潜能,提高工作积极性,科室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制度,从工作态度、病人满意度、床位数、基础护理工作完成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每周考评一次,每月汇总上报,作为奖金分配、晋职晋级、在职培训、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较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开展。

2、效果与体会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严格落实责任制护理,增强了护士责任感,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发挥,护士更加细致、周到,病房里呼叫器响声明显减少,陪护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经济、社会负担明显减轻,病房秩序明显好转,家属放心,病人满意,医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由于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得到社会认可,经济和社会效益凸显。

参考文献:

[1]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7.

第8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内科 云南省普洱市 6650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将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行为、护理差错发生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评价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绞痛是典型的临床症状,患者承受了极大的身体痛苦及心理压力[1]。为了打破常规护理模式的单一性,本研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力求做到整体化、个性化、创新化,为冠心病的护理提供新的思路,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 例,男39 例,女21 例,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62.3+4.2)岁,病程1-6 年不等;对照组60 例,男42 例,女18 例,年龄43-79 岁,平均年龄(60.6+4.4)岁, 病程1-8 年不等; 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 年WHO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单纯性心肌梗死64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3 例,心绞痛间歇期33 例;冠脉单支病变57 例,冠脉二支病变32 例,冠脉三支病变31 例;排除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严重程度、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可对比分析。

1.2 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1)常规护理。完善病房管理制度,制定作息时间,注意休息,规定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对于处于心绞痛发作期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翻身,并加强对皮肤的护理。(2)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常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特别是发病时严重的心绞痛,患者恐惧、焦虑感尤为严重。(3)疼痛护理。分析患者疼痛的原因,判断疼痛程度,制定缓解疼痛的方法防止患者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意外[2]。(4)睡眠护理。对于因疼痛影响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者,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失眠的主诉,帮助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休息氛围。(5)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指导患者生活自理,并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帮助患者逐步开始训练。告知患者如发生疼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用药指导,避免患者漏服误服,定期进行复诊[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包括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行为、护理差错发生,每项评分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质量越好。(2)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17.0 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观察组在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行为、护理差错发生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临床症状重,并发症多,疾病变化快,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要求,患者的满意度也较低。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使护理责任落实到位,专业内涵得到深化,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提升。优质护理服务从身体、心理、饮食、康复等各个方面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想患者所想,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关怀和帮助,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及治疗。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协助治疗效果的发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晓慧, 陈彦刚.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0):4096-4097.

第9篇:优质护理服务心得范文

方法:对本院某科室40个病房开展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护理方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高质量护理”的服务宗旨,并对实施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1个月后病人对各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实施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前后200为患者对基础护理和危重护理、50位医生和30为护士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

结论: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调动广大护士的共做积极性,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创新思维 护理 管理模式 优质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23-01

本院对某科室40个病房开展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并对实施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后病人对各项护理的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同时对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2009年8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某科室40个病房住院的200位患者,其中男性120位,女性80位,年龄28岁-44岁,平均年龄(30±0.5)岁。其中40例患者为本科学历, 55例大专学历,大专以下学历105例。本院某科室共有护理人员20人,其中2人为主管护师, 6人为护师, 12人为护士。在实施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时,增加6为助理护士。

1.2 护理方法。传统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忽视了人文等因素,医患关系不和谐。新型的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努力围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患者满意”的目标开展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全工作制度,设立奖罚机制。改变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通过绩效考核的制度达到责任到人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另外,通过奖罚机制定期对每位护士进程标准量化考核,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的危机感,养成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

1.2.2 护士排班弹性化。对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采取分层上岗制,根据每位护士的年龄、职称、学历及护理经验等进行弹性化排班,使排班更加科学合理化,做到新老搭配,分工明确。制定全程护理服务的工作流程。每周进行同级别护士的轮岗,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将每周护士的排班情况和工作情况在例会上公布,使护士的交接班系统化。同时对新入院的病人要做到重点交接班,利于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了解。

1.2.3 内容专业简单化。护理人员内容的专业化首先表现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上的多样化上,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每位患者讲解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等,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形式,来加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其次体现在护士护理的专科水平上,应调动广大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1.2.4 护理人性化。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本着“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以人为本” 的原则,做到语言规范化、人性化。患者入院后,护士可以给予患者一杯热水、一张温馨的住院卡,对医院的环境、探视时间及规章制度等对患者进行详细介绍,让患者感到一丝温暖。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注意服务的细节,牢记“从心做起,细微之处见真情”的护理理念。

1.2.5 护患关系亲情化。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以询问病人的病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情况,督促病人进行复诊,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1.3 评价标准。通过调查表填写,对200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200位患者对基础护理和危重护理、50位医生和30为护士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施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前后200为患者对基础护理和危重护理、50位医生和30为护士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

3 结论

当代的医疗环境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无论在患者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都有明显的改进,其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在真正意义上展现了当代护理人员的高素质,紧跟国内外的护理动态[1-3]。创新思维在每一个护理细节中的应用,优化了护理模式,展现了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护理程序不在凌乱,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的专业技能,使快捷的护理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进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护理工作在持续稳定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 马秀珍,陈俊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122-123

[2] 邵艳萍, 靖丽娟, 殷艳玲.创新思维护理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33(7):152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