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从化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对策
发展旅游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1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3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近年来,从化区积极实施“旅游旺市”战略,开展了农家乐评星级、扶贫、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更是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2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景点资料,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5月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分为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乡村建筑与设施、乡村旅游商品、乡村人文活动等。
3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级
根据现有旅游资源的评定,将生态庄园定位6级、五星级农家乐为5级、四星级农家乐为4级,以此类推,一星级农家乐,未评定景点为零级,共计7个级别。
4从化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4.1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
目前,从化区旅游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大多是依托城区、景区的菜品饮食类,乡村建筑与设施次之,以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和动物与植物展示地为主,人文活动、生物景观较少。
4.2分布以道路及重点
景区为导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道路导向特征明显,主要沿105国道延伸发展,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5发展对策
5.1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从化区市乡村旅游现有产品主要以生态观光、特色美食、生活体验类居多,而这些产品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针对从化区现状,未来发展产品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增加绿野田园游览、野菜野果采摘、教育劳作体验等产品;(2)丰富和挖掘民俗节庆类活动产品;(3)扶持完善乡村民宿类产品。
5.2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根据从化区地形地貌特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总体规划为“一带一轴五片”的空间结构形态。“一带”指沿105国道发展的旅游休闲汇集带;“一轴”指沿355省道发展的旅游休闲延伸轴;“五片”指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划分为5大片区,分别为:山野乡村、温泉乡村、田园乡村、古风乡村、西部乡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景点分布特征,划出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具体如下:万花园名花示范区、大金峰花果示范区、外婆家兰花生态示范区、良口镇美食休闲示范区、温泉乡村教育示范区、溪头乡村生态示范区、灌村果园度假示范区、响水峡农家野趣示范区、蝴蝶谷科普示范区、太平街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钱岗古村落示范区、茂墩水库库区养殖示范区。
5.3基础设施建设
5.3.1道路交通设施。拓宽、改建一批镇村级道路,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增加停车设施、路标指示,完善道路管理、修缮部分山道,对于一些难、险路段增加防护措施。5.3.2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完善细致的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和维护,实现各示范村“村村上网、户户可查、双语宣传”。5.3.3服务网点建设。根据需求建立旅游服务网络,建设旅游集散地6处,乡村旅游服务点11处,结合从化区绿道9处驿站,共同形成旅游服务网络,承担旅游宣传、指导、问询、安全、卫生等工作。
参考文献
1从化区农业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从化区市[R],2011(10)
摘要:通过对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类别、级别分析,归纳出从化区资源分布特征,在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从化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对策
发展旅游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1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3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近年来,从化区积极实施“旅游旺市”战略,开展了农家乐评星级、扶贫、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更是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2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景点资料,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5月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分为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乡村建筑与设施、乡村旅游商品、乡村人文活动等。
3从化区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级
根据现有旅游资源的评定,将生态庄园定位6级、五星级农家乐为5级、四星级农家乐为4级,以此类推,一星级农家乐,未评定景点为零级,共计7个级别。
4从化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4.1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
目前,从化区旅游资源以旅游商品类居多,大多是依托城区、景区的菜品饮食类,乡村建筑与设施次之,以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和动物与植物展示地为主,人文活动、生物景观较少。
4.2分布以道路及重点景区为导向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道路导向特征明显,主要沿105国道延伸发展,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5发展对策
5.1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从化区市乡村旅游现有产品主要以生态观光、特色美食、生活体验类居多,而这些产品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针对从化区现状,未来发展产品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增加绿野田园游览、野菜野果采摘、教育劳作体验等产品;(2)丰富和挖掘民俗节庆类活动产品;(3)扶持完善乡村民宿类产品。
5.2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根据从化区地形地貌特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总体规划为“一带一轴五片”的空间结构形态。“一带”指沿105国道发展的旅游休闲汇集带;“一轴”指沿355省道发展的旅游休闲延伸轴;“五片”指将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划分为5大片区,分别为:山野乡村、温泉乡村、田园乡村、古风鄉村、西部乡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景点分布特征,划出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具体如下:万花园名花示范区、大金峰花果示范区、外婆家兰花生态示范区、良口镇美食休闲示范区、温泉乡村教育示范区、溪头乡村生态示范区、灌村果园度假示范区、响水峡农家野趣示范区、蝴蝶谷科普示范区、太平街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钱岗古村落示范区、茂墩水库库区养殖示范区。
5.3基础设施建设
5.3.1道路交通设施。拓宽、改建一批镇村级道路,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增加停车设施、路标指示,完善道路管理、修缮部分山道,对于一些难、险路段增加防护措施。
5.3.2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完善细致的从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平台软硬件建设和维护,实现各示范村“村村上网、户户可查、双语宣传”。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化;产品完整性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要求也随之上涨,中国地大物博,五千年璀璨的文明留下了诸多的文化瑰宝,这就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世界旅游组织于2011年对旅游行业的调研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世界炙手可热的顶级产业之一,其吸金量已经超过了石油甚至军火,成为新时期推动各个国家发展的直接动力。就当前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步入市场化奠定好了发展基础,而近期作为大型亲子栏目而出现的《爸爸去哪儿》更是将中国各地的乡村美景及人文景观推上了市场化、品牌化的历史舞台,成为当前旅游行业炙手可热的热门旅游产品之一。
一、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表现
乡村旅游产品的兴起并不是偶然,就江苏省来说到2010年年底,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就已经步入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全省的农业旅游示范区域达到99家,其中苏州占有比例最大为30家,依靠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而斧凿的乡村旅游产品在近些年的旅游风潮中为江苏省带来了不可估计的利润,而南京市的“打造绿都建设人文旅游文化城市”规划立足点更是为各种休闲农村、花木世界、生态园、风光带等乡村旅游产品的创建提供了滋养的土壤。仅就南通市近两年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来看,从2010年的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到2013年的10个国家A级旅游示范区域、4个3A级旅游景区、5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乡村旅游项目等,从此点来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前景非常乐观。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表现
市场是检验产品效益的试金石,随着消费者对乡村旅游产品选择率的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自身的机构也逐步向多层次化方向发展,就当前的层次机构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已经从包含乡村文化、乡村田园、自然生态等的观光消费过渡到了一乡村民俗风情文化体验、乡村养生保健、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等为主的提升层次,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包含乡村商务会议、乡村探险、乡村体育综合训练、乡村休闲式度假等为核心价值点的特级旅游服务方向。乡村旅游产品的雏形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而存在的基础猎奇层次的产品开发,如农家乐、渔家观光园等,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才会出现的基于养生和对文化风情享受而出现的升级产品,如度假村、休闲农庄等,以及对特级旅游产品的开发时出现的主题庄园、乡村商务会所等综合型乡村旅游产品。
从单纯的自然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的体验旅游到多种资源整合并举的度假探险式专业层次的特色旅游,很明显消费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逐渐提升的服务需要以及各行各业对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层级改革的需求,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趋势日渐明晰,随之而来的市场激烈竞争化模式下,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改革和品牌化发展及未来的多效并举整合营销,也将伴随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乡村地区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而接踵而至。
三、解析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趋向
(一)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化的趋向土壤
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乡村当前的村野资源为基础,利用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来吸引消费者,而消费者的主体多为城市或者城镇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则成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推广的最好宣传口号,从这点来看,可以说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主要是从体验入手进行回忆型和自然型消费,并享受相应的服务,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近些年来服务经济模式的转变和旅游产业的升级所带来的旅游者的消费心态和消费观念都随之进行了改变,相对于旅游购物需求来说,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融入需求更为强烈。因此,相对于当前旅游业中出现的各类历史人文景观和文化古迹来说,这种自助式生活共融的参与体验则更符合当前旅游行业消费者对心灵疏导和压力释放的需要。
(二)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就当前乡村旅游产品的架构和相关服务来看,以体验和参与为消费切入点的乡村旅游产品对消费者心态的把握和分析虽然已经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也相当于符合了市场需要,但是从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尽管乡村旅游产品以市场化为发展重点,如取原汁原味的农家产品和环境,建立多种帮助旅游者可以在乡村环境中体验乡村生活的项目,如采摘等,但是从总体来看,依然无法摆脱市场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同质化、产品开发落后、服务质量与消费者需求无法同步等问题,尽管乡村旅游产品对自身的定位非常明确,按照不同的消费者层次,主题分明地构建了不同的消费产品,并按照产品包装和宣传的正常需要进行推广,但其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时所存在的完整性缺失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如垂钓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中多有体现,但是其他的捕鱼方式却尚未被普及和推广,此问题的出现极其不利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化发展,更不利于某乡村旅游产品从与其他同类项目的区隔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乡村旅游;品牌形象;问题;实施对策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更加向往乡村的淳朴民风、清新空气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正逐步兴起和发展。由于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快,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难题。树立品牌形象能够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步被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接受。乡村品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只有走品牌发展道路,乡村旅游才会取得可持续发展。
1.乡村旅游和品牌形象的联系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生活、文化、地方民俗或田园风光等作为旅游吸引物,通过城乡之间生活习俗、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游览和观光活动。乡村旅游的市场经营主体是农民,目标市场是城市居民。它既有乡村农村观光,也有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民俗文化表演。而品牌形象是为了让消费者区分和辨别不同产品,并表现出产品个性和独特品质。树立品牌形象,能够发挥出旅游产业综合带动效果,让乡村旅游和所在村民组合为利益共同体,全面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设施需逐步完善好,为树立品牌形象提供一些硬件和软件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和品牌形象共赢。
2.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树立中的问题
2.1品牌开发缺少规划
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处在较低层次。开发时未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而是由经营者盲目开发和投资,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因为缺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建设的水平低、档次低、形式单一。这样就致使旅游客源不断减少。一些经营者为自身利益,过度开发资源,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使得原本良好乡土特色和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2品牌意识淡薄
旅游业品牌形象建设比其他产业要落后一些,这是因为旅游产品品牌推广要由旅游者流动情况来维持。旅游者享受旅游服务是长期的过程,旅游业品牌形象树立也是需要投入较长时间、财力和物力。一些乡村旅游最初阶段并未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物力,而是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最大化利润。一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忽视了地方文化内涵和特色。因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和消费心理,这些不特殊的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吸引眼球,达不到旅游者多样化和多层次旅游需求。
2.3乡村基础建设落后
乡村旅游不仅要有美丽的乡村景观和民风民俗,还应有便捷交通和优良食宿。许多地区虽有引人入胜的风景,但因为基础设施不足,接待旅客能力弱而陷入停滞。经营者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一些道路标示、停车场配置不完善。小作坊和家族式经营在乡村旅游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住宿设施卫生情况较差。
2.4服务质量和形象较弱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由从业人员工作素质决定。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多是当地农民,缺少有效性、系统性培训。当地农民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和现代旅游业的需求脱节。而这种供需矛盾,阻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3.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实施对策
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树立是为了让旅游者区分不同产品,这也是不同产品服务、性能、质量等方面综合体现。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战略属于庞大工程,要做好品牌定位、推广、设计的工作。
3.1找准品牌形象的定位
任何一种商品品牌都要有自身准确的定位,树立满足消费者需要、区别竞争对手品牌形象,从而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得到他们认可,二是该产品要有特殊点,让旅游者对该品牌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确定品牌定位要考虑当地生态环境、地理环境、社区环境、物产资源等地方特色资源,找寻乡村旅游和当地特色旅游最佳契合点。比如北京怀柔搞乡村旅游和红鳟鱼养殖有关,平谷搞乡村旅游与桃产业发展有关,房山搞乡村旅游与山区特色农产品发展有关。
3.2树立良好外部形象
乡村旅游品牌外部形象,要有良好的品牌名称。品牌名称可以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增加旅游产品市场份额。名称设计需明快、简洁,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名称设计还要有品牌标志设计,其包括标志色、标志物和标志字。标志应当生动、形象、便于识别,让旅游者有良好的联想。乡村旅游大部分是回归大自然,但宣传外部形象的方法可以不同。比如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在全镇建立特色中药材基地,打造“英雄谭东故里——白马中药材之乡”品牌。
3.3打造个性化产品形象
乡村旅游不单单拥有美丽乡野风光,而且有农村节庆、农事劳作和乡村生活习惯等人文旅游资源。这些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城镇旅游者较为青睐的部分。乡村旅游最大的特征在于城乡文化差异,城镇旅游者希望在乡村旅游中体会到和城市生活不同的方式,放松身心。故此,乡村旅游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观光旅游,而要开发乡土传统和农耕文化的旅游方式,让旅游者心中树立个性化产品形象。〖BP(〗旅游产品重在好看、好吃和好玩,任何一个乡村旅游景点都有优美自然风光,还应制造一些吸引眼球的人文景致。比如某乡村旅游景点以茶叶景观为主,可选择一些采茶姑娘统一着装迎宾,让城镇旅游者参与到有机茶种植、加工全过程中,旅游者还可随机购承包茶树享用产品。打造个性化产品形象,并推动当地人文景致的宣传,让这些概念和产品形象相得益彰。〖BP)〗
3.4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管理
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树立之后,可能会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若要实现品牌形象长远发展需开展高效严格、长期性的品牌管理,完成营销、形象、质量等管理工作,修正、提高和完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创造更大化的经济价值。质量管理上,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竞争力由品牌质量主导。依据市场需求,品牌形象需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质量意识,提高游客满意度。
3.5创建和推广品牌营销
由于旅游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故此需采取全方位、多样化的旅游立体营销,而这也是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多种形式营销活动,传递旅游产品信息给潜在旅游者,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促成购买经济。营销渠道方面,不仅要利用直接营销,还要有效利用旅游批发商、零售商和其他旅游环节间接营销,提高交易效率、拓展市场规模。营销宣传方面,需加强传统人员推销、公共关系推销,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信息传递迅速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积极推广网络营销,为旅游品牌注入更多活力。
结束语:
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将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品牌形象经营成为必然。但是,品牌形象塑造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需要长期积累和探索。乡村旅游必须要重视品牌形象设计,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为了让城镇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有着良好的认知,在品牌设计上要弄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同时,乡村旅游还应与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作者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商务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董正秀,周晓平.乡村旅游品牌战略研究——以苏南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6).
[2]余宏宇,余压芳.贵州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识别与设计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含谷镇; 城郊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A715 文献标识码: A
2009年国务院的3号文件确定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要打造渝东南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加快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宏伟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在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为渝东南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通过大力发展渝东南城郊乡村旅游,推动产业升级,最大程度促进渝东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从乡村旅游的空间特征上,主要分为城郊型、景郊型和村寨型三种。城郊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既特殊又活跃。
1.发展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含谷镇已形成了烤烟为主的耕地产业、中药材为主的林业产业、生猪为主的林畜产业、林家乐等主导产业和鸡鸭牛羊养殖以及笋竹、枣子等后续产业。含谷镇作为全县的旅游集散中心,为了承接景区、留住游客,含谷镇投入巨资,对武仙路、巷江路进行了改造和美化,并围绕这两线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土特产店,使全镇农家乐总数达到了122余家,新增住宿餐饮服务企业309个,个体工商户达5615家。
2.存在问题分析
2.1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含谷镇的城镇用地面积仅326公顷。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镇的城镇用地规模也仅有398公顷,新增的量仅72公顷。即使按人均用地70平方米计算,2020年的城镇规模也仅能容得下5.7万人。作为县城,这一规模实在太小,无法保证做大城镇并进一步带动农村发展的目标。此外,作为全县旅游集散地的旅游服务功能、作为县城的文化教育服务功能等还不完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县城城市风貌有待进一步改善。
2.2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镇农业生产水平与效益有待提高,尽管在烤烟、蔬菜、中药村等方面有一定的规模,但无品牌、规模小,距离“农业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建设水平仍很滞后,山区农村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居住条件仍很差;在农村人力资源方面,全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生产人口的文化低素质低,市场意识淡薄;在农业组织方面,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除了县城周边的村有一定的集体经济以外,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无法保证农民根本性、集体性的致富。
2.3乡村旅游开发程度低,接待服务能力有限
与含谷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含谷镇的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是黄柏渡漂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和乌江水域。除此之外,全县在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在吃的方面,尽管有一些特色餐饮店和农家乐,但总体规模和品牌建设都还不够;在住的方面,接待能力还不足,经常出现游客无店居住的情况;在行方面,旅游公交线路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信息的与查询还不方便;在“娱”方面,含谷镇的旅游文化活动较单一,目前还不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购”方面,还缺乏专业的旅游商品市场。
3.含谷镇城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深化三大产业融合,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结合含谷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整个含谷镇应形成以“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引导,第三产业为亮点”的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依托含谷镇较好的农业产业化基础和自然生态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时含谷镇应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整合、优化农业生产品种,规避种植业观赏效果差、生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农户小资本集中,按照旅游需求,逐步提升乡村田园的环境优美度,提高产业吸引力。其次,以第二产业为引导,依靠烤烟、蔬菜、中药村种植和鸡鸭牛羊生态养殖,进行规模化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值和附加值。
3.2结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要推进城郊乡村旅游的快色发展,含谷镇急需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开发较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含谷镇有更多的游乐项目选择。通过对含谷镇的乡村旅游资源情况和地形地势的分析,根据有效整合资源和合理组织线路的原则,笔者建议可主要打造乡村旅游三大产品体系:乡村观光产品,乡村农耕体验产品,乡村民俗文化休闲产品。从含谷镇的自然旅游资源分析,乌江画廊不仅有宽阔的水域,同时还有纯朴自然的乡村景观点缀其间,可以通过对水域、江边和周边自然朴质的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利用建筑小品和项目设计提升整个区域的主题形象和审美度,开展一系列乡村观光休闲产品,从而与仙女山形成“山”、“水”互补的旅游产品结构。比如可设置乌江水市的旅游项目,沿江边散布木船,单元卖场以木船为基准,为游客提供含谷镇绿色农业食品以及花卉水果等,游客乘木船,穿梭在水中商贸区中购物,让游客享受乡村生态自然的游赏体验。
3.3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给予更多政策激励
目前含谷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第一,应将含谷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建设成就纳入各级政府及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让乡村旅游既富民又强县,使政府和领导真正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准确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第三,制定含谷镇地区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通过减、免、奖等措施在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第四,加强财政预算,加快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土地、审批等瓶颈障碍,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第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氛围,积极招商引资。
参考文献:
[1]杨振之,黄葵,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2010,(03)
摘要:绿道是乡村旅游体系中独特的生态走廊,具有多重功效。从国内外绿道建设的现状分析,还存在相应的提升空间,需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加以变革,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关键词:绿道系统;乡村旅游;探索实践
在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中,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的绿道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这也是近郊都市休闲产业与旅游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一、绿道的发展溯源
(一)绿道的内涵
所谓“绿道”,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1959年,并被威廉﹒怀特所引用。于1987年,美国户外游憩委员会的官方首次认可绿道的概念。从词源上讲,绿道(greenway)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绿道(greenway)的概念也可分为两部分,自然存在的境物是“green”的意思,如河岸,湖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环境要素;“way”的意思是通道,包括自行车道,廊道,游步道等。合起来的是一种自然景观走廊,并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是用来连接人与自然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
一般而言,绿道通常都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为人类进入自然,进行休闲游憩活动提供开敞空间,二是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关于绿道的国际研究成果
《美国的绿道》(GreenwaysforAmerica)中查理斯.莱托认为:绿道是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如:自然保护地、历史古迹、连接公园、名胜区等,它可能沿着溪谷、河滨等风景道路、自然走廊等的人工走廊。
法伯斯是著名的美国麻省大学景观设计与区域规划系的教授,他认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通道以及有生态意义的廊道才是绿道的定义。
杰克·埃亨是美国马塞诸塞州立大学景观建筑学系教授,他认为:绿道具有文化、生态、娱乐、审美等多种功能,是经过规划、管理、设计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在2000年,关于绿道欧洲绿道联合会作了以下界定:①专门用于轻型非机动车的运输线路;②已被开发成为了承担必要的日常往返需要(上班、上学、购物等)或以游憩为目的交通线路;③曾经作为交通线路,但被改造成适合于非机动交通的使用者,如骑自行车、徒步、滑雪、轮滑、骑马以及被限速或特指类型的机动车等。
汤姆特纳作为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的教授,他则认为绿道具有环境意义,在环境角度,绿道就是一种好的道路。
(三)中国的实践基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文件中提出:在绿道建设总体上,应以城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沿线绿化为网络,如河渠、铁路、公路、堤坝等,发展有效的国土绿化战略。为了达到改善沿线生态环境的目的,必须实施绿色通道工程,保护河渠、铁路、公路、堤坝等,一方面,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能够全面推进全国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国内各级政府以及部门应该对绿色通道建设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实现祖国山川秀美的重要意义。
二、绿道的多元化功能
(一)生态维护功能
绿道系统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涵养水源,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维护了生态的平衡;绿道保护了动植物的栖息地,有利于生物的发展;绿道减轻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保护了自然景观;绿道为动物运动提供了通道,有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现代旅游强调的是生态旅游,而绿道系统强调的是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绿道系统的完善将更好的促进生态的保护,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健康休闲度假功能
绿道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条件,使更多的游客可以进入绿道进行休闲娱乐观光,特别是参加绿道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自行车等,为游客提供轻松自在,放松心情的空间,缓解压力,提供轻松舒适的环境,让游客保持健康的身体。
(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功能
绿道范围涵盖城市和乡村,能够大幅度提高城乡统筹的进度,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功能。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在绿道系统建设处于领先的国家,绿道能促进城市和乡村发展,尤其是落后乡村的经济发展,使得更多的游客进入乡村旅游,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社会教育功能
绿道的发展促进了游客数量的扩大,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人们对于绿道的认识以及生态环境的感悟开始提升,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农民也学会保护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农村的精神文明程度。绿道建设将城市文明带入乡村,农民的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将会大幅度提升,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绿道未来发展的思考
尽管绿道为生态环境维护、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然存在继续提升的空间。未来我国绿道建设需要在原有的多元功能基础之上,重点突出“产业融合与联接”的作用。以成都绿道为例,整合都市周边乡村鲜花,田园、果园菜园等农业产业基地,串连了农家乐餐馆、驿站,小卖店等服务企业。通过环境和设施的改造,绿道建设提升了乡村居民居住的适宜性,促进周边区域新型人居社区的形成和房地产业的发展。通过绿道建设引客上门,实现乡村产业资源与城市市场的有效对接。
总之,绿道将沿岸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和农家风光等分散的旅游资源融入其中,并连接成网。通过整合这些分散的资源元素,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徐文辉.生态浙江绿道建设的战略设想[J].中国城市林业,2004(6).
关键词:乡村 度假 旅游产品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旅游作为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单业态的观光旅游转向观光、休闲、度假三驾马车并行的复合型业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区域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的旅游时空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在空间上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需求上逐渐由观光猎奇向舒适型、享受型方向过渡。旅游发展与旅游消费的转型客观需求,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乡村度假旅游应运而生。
2 乡村旅游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早,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其旅游管理体系上,相对比较集中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作用,大多数学者们都认同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还探讨过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一些学者还提出,应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尽管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或兼而有之的管理模式,但都强调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 国内研究综述。樊岸青(2007)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四种成长模式: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客源地依托模式;借助于与该乡村自己的或者相邻的原有名胜地的引力优势所开发的目的地依托模式;产品组合中混合着许多不属于乡村,或者乡村关系并不明显的产品组成的非典型模式;由多种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组成的复合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主要包括景区边缘型、大中城市郊区型两种,城郊乡村旅游往往最为发达和典型,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有比较多的成功案例。吴必虎等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在客源地城市周边出现两个乡村旅游密集区域,第一个最密集区域往往出现在距城市中心20km左右的地区,第二个次密集区域出现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区。在第一个最密集区域的城郊乡村的客源市场、产品结构来看,都受城市影响显著而强烈,区域内旅游景观特征和产品构成具有从大都市旅游产品向典型乡村地区的旅游产品过渡的特征,因而也被称为都市型乡村旅游。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表现为以下特征:①是依托都市客源和乡村背景,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娱乐放松的空间场所;②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显著,乡村特征不典型或缺乏“原真性”,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③主要集中在距都市中心区25-30km范围内,是都市环城游憩的有机构成部分;④主要产品以田园风光欣赏、农事活动体验、农家乐餐饮等为主。
3 乡村度假旅游的需求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的消费模式主要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学农家艺、享农家乐”。这种旅游产品的缺点显而易见:产品以农副产品品尝、购买及观赏田园风光为主,兼及农事体验活动,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游客活动空间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农”味不浓,乡村景观特色不明显,城市化、现代化痕迹明显,核心吸引力不强;环境卫生不佳,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亟需转型升级,极大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需求,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3.1 农家野趣的恬淡追求。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之一:农家乐,起初很多都是以农家餐馆的形式开办的。农家菜意味着纯朴、绿色。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有一句营销学的名言:“卖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农家乐里吃的不是菜,或许是游客对自然、绿色与健康的心理期望,对回归自然的亲切和惬意。如何让心灵放松?值得乡村旅游的建设者从“心”考虑,避免迷失于项目“硬件”的开发与建设之中。
3.2 城市环境与压力的平衡、释放。在城里,人们的内心装满错综复杂的压力和人事:剪不断,理还乱;到乡村,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亲近自然,勾起内心柔软的对大自然无私无欲的情感,投入纯朴、简单的怀抱。通过旅游活动,摆脱了社会关系的羁绊,抛却了大堆的日常琐事寻找生活中另一个摆脱束缚和压力后的真实自我。通过捕捉美好景物的声、色、形,获得感观的愉悦,继而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入领会景物的精粹,从而获得由外及内的舒畅感觉。
3.3 在乡村旅游中养心,在养心中融入自然。我们去旅游的每个乡村,每一处山水、田园,某种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宝库,我们的心灵很现代,也因此很疲惫,但乡村的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山水、自然、恒古长青。面对自然,我们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心灵何不在山水间作一次回归原始与天真的“保养”呢!乡村度假旅游是调整自我、实现身心和谐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乡村度假旅游的实质就是给旅游者一个真实的、质朴的、原美的乡村度假环境,一个与都市完全两样的旅游天地,一种恍若隔世的视觉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4 乡村度假旅游开发
乡村度假是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与农家乐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过客转变为滞留度假休闲。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华丽转身,而是新时代的功能升级、业态延伸、服务提高,是游客依托乡村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休闲度假活动。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的话来说,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与乡村观光游相比,乡村度假旅游要求更好的环境氛围(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更便捷的交通条件;与其他类型度假产品不同,乡村度假以乡村景观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性”为核心吸引力。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
4.1 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为依托。人们走出都市出游乡村总体可分为健康、生态、经济、文化、体验、社交动机。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看,健康、生态和经济动机主要源于对生理和安全层次需要,文化、体验和社交动机主要源于对社交以及更高层面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是一次乡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够带回的不仅是照片和土特产,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深刻体验,游客的身心收益也将更大。通过整合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将农业的文化与休憩完美结合,营造出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
4.2 打造以休闲、教育、体验为主的多功能度假功能区。过去的乡村旅游多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功能单一,层次较低,现在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已不满足“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还需开发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增加休闲、娱乐、养生、健身和回归自然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使乡村旅游向高品味、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娱乐项目、体验项目、配套项目,打造成个性突出、服务上乘的乡村度假功能区。
4.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吃,传统地道乡菜。农家餐厅的未来发展方面应该是“定位主题化、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品质化”。住,拙朴野奢乡居。乡村旅游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非都市化的睡眠感觉,在房间装饰中适当的融入文化概念,提炼主题元素,与乡村旅游的整体市场定位吻合。最终,要形成与众不同的睡眠体验,回归自然的睡眠空间。行,绿色生态乡径。将绿色、生态、环保的出行理念植入产品设计中,使行走艺术化、幸福化。游,美丽乡村田园。在乡村原有景色的基础上,经过安排展示出自然之美,经过修饰与包装,使其特色真正的流露出来,引导消费者领略美丽的乡村田园。购,安全健康有机农产品。娱,农趣活动参与、农耕文化体验。
4.4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全民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旅游发展需要硬环境,更需要软服务,也就是好客的人文环境。新加坡、日本和台湾地区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美丽的山水风光固然是吸引游客到访的本底资源,但是服务人员的专业与效率,民众对游客的友善与包容更能够让游客有美好的体验和满意的评价。台湾旅游业界在对外宣传推广时最自豪的一句话就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如何培养市民、村民特别是窗口行业的员工对游客的友善性,至少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和大活动同等重要。
4.5 寻求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在项目规划建设中只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多种方式使农民直接参与到项目开发、运营中,直接受益,才能使乡村度假旅游有稳定的发展基础;然后通过有市场吸引力的乡村度假旅游项目体系带动农村的城镇化、社区化发展;再通过借鉴、引入日本、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实现农业从大田农业到精细化、多元化农业的发展转型。
5 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是产品链的延伸拓展,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如艺术写生、康体疗养、运动拓展、商务会议等;其次是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体系,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三是利益链的纵向共享,加强旅游开发商、农户、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最后是要素链的全面升级,包括交通、饮食、住宿、通信以及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构建多层次、内容丰富、市场针对性强的乡村度假产品体系,对于促进现代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岸青.浅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09:65-67.
[2]赵承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2,1:13-15.
[3]张晓慧.乡村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路径以及启示――以成都五朵金花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0-132.
[4]高佩佩.西安市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5]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34.
[6]党宁.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视角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
[8]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8.
[9]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http://davost.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浙江省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王文娟的办公室,领略这位旅游掌门人如何打造全域诗画浙江,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浙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景点独角戏到全省一盘棋,全域旅游串联起一个浙江大景区
本刊记者:王局长,近两年在旅游界兴起了一个新词“全域旅游”。对这一新词,该如何理解?
王文娟: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精神财富中的价值。
本刊记者:也就是说全域旅游,不仅仅是某一地区旅游局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整个地区的所有部门都应参与,对吗?那么,浙江的全域旅游是如何发展的?
王文娟:对。“把浙江作为一个大景区”,这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浙江的全域旅游从一开始的探石问路,到逐渐勇立潮头,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在实践工作当中,我们概括来说是三句话: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融合发展,促进共建共享。
在顶层设计方面,浙江省委省政府成立由省长兼组长的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将旅游打造成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万亿产业之一;明确提出按照各地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把环境保护纳入考核体系,弱化GDP在评价干部实绩中所产生的影响;重点培育发展海洋海岛旅游、生态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四大都市区,全力实施全域旅游“三级创优”工程(即县级: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乡级:培育一批旅游风情小镇;村级:认定一批休闲旅游示范村)。尤其是明确通过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聚焦旅游,助推茶叶、黄酒、青瓷等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推动信息、时尚、健康等产业形成规模。未来3年,重点培育100个国家3A级景区以上的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建成5A级景区,重点培育100个旅游风情小镇。
在融合l展方面,“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一大核心路径。它不仅能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更能帮助相关产业提高附加值和知名度,共融共生,以更节约、高效的方式,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推动“小旅游”转向“大旅游”,让全域旅游“大家庭”里有更多新成员、新内涵,实现“处处宜旅游、行行有旅游、时时可旅游”,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而这正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嘉兴桐乡为代表的市县,深谙“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内在关联。桐乡市把“旅游+”当作推进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提升的抓手,大胆尝试以旅游业驱动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探索出以“一业驱四化”夯实全域旅游根基的新路径。
在共建共享方面,“人人为旅游出力、人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浙江正用自己的实践,不仅让世人分享到她的景色之美,更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了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和红利。金华的浦江县,在治水、拆违、美化等全省战略行动影响下,全县生态环境得以极大美化,乡村旅游发展异军突起,不仅吸引众多村民参与创业,更引来各路大学生、民间工艺大师进驻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创客一片盎然生机,形成了“创客+乡村旅游+互联网”的独特发展模式。“旅游越兴旺,群众越参与。群众越参与,旅游越兴旺”,这一良性循环,在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体现得更为明显。乡里截污纳管一次性投资6000多万元,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不少于3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和长效管理,斥资数千万提升交通、游览、通信等公共服务工程,成功创建为国内首批全乡域开放国家4A级景区,村民纷纷将自家房屋改造利用,全乡基本实现“一家一户一民宿”,年接待游客量超过290万人次,户均营业收入超过70万元。
信息化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推动力量
本刊记者:王局长,信息化也是当今的一个热词,各行各业也都在“互联网+”或“+互联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信息化之于旅游的意义?
王文娟: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基础,它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信息既影响人们了解和选择目的地的决策,也影响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者开始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旅游经营服务者、组织管理者以及市场开发者来说,首要任务是收集和信息。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视联网等在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直观、生动、便捷程度,且可互动。所以,信息化无疑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推动力量。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旅游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也不可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信息化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对于提高旅游质量,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需要随时获取信息,做出必要的反馈和调控。所以说,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旅游信息化架构,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这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旅游业信息化是实现旅游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使旅游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可以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实现途径,并尽可能满足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较高水平实现“蛙跳战略”,后来居上。
信息化能扩大旅游业在全球的知名度,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旅游业就其性质来看,是一种自愿和自发的消费活动,无法依靠指令性计划强制进行,因此,它具有天然的市场经济个性。旅游业信息化能为旅游市场体制的完善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使信息导向下的旅游市场的发展有通畅的旅游信息网络和优质的旅游信息服务的支持,满足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游客的信息消费,完善旅游业的市场经济个性。旅游活动的国际化、资本流向的国际化使得世界各国的旅游业越来越相互依赖、紧密联系,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也都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呈现一体化的无国界旅游状态。
本刊记者: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王文娟:旅游信息化可以弥补传统价值链中灵活性差、效率低下的不足,使价值链上的各环节间联系更加通畅,促进价值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我认椋可以从四方面加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制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信息技术能针对每个旅游消费者要求提供特殊的差别的产品,通过把旅游产品拆包,让消费者加入一切个人需求要素,重新组合产品;信息化能使企业的个性化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得以真正实现,改变传统旅游服务的方式,改变旅游服务的增值化方向。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实现旅游管理最优化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可使旅游饭店之间结成营销预订联盟,共享顾客数据,实施优惠组合和消费累积计划,并联合开发网络预订平台,实现高效的信息化旅游管理服务。
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经营效益。信息化在信息收集、处理和使用的时间性上优势明显,能有效控制成本,比如,旅游相关企业通过网上交易或电子中介,可大大减少中介佣金成本。信息化能使旅游企业的功能根本变化,结算方式将更简便快速,如为游客预定客房、机票、车票、船票等工作都可在网上实现,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旅游企业效益。
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景区形象。信息化的广泛运用可整合旅游目的地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和传递,打造现代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实现网络营销和异地出版,使旅游者在出行前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他所向往的目的地;使到达目的地的游客通过旅游信息中心、公共场所的触摸屏幕和移动网络通讯等方便地获得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结束后,还能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利用网络进行旅游业的促销,是信息时代旅游宣传促销的新课题和新选择,其不但成本低廉且营销形式多样,还可以有效的通过对数据的监测,控制投入与回报之间的比例。
以互联网为引领构建全域旅游信息化
本刊记者:可以说,旅游业是一个信息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大力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王局长,下一步,浙江省将如何谋划全域旅游信息化?
王文娟:我们将在两方面继续深化“互联网+”旅游。一方面,让游客享受到便捷通达的服务,让旅游更人性化。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加强旅游主管部门的精准服务和有效监管,在全省重大景区对游客承载量进行测算,避免过度拥挤造成的后果,更好地服务游客。围绕这两个方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加强谋划和制度设计。强化互联网思维,研究制定《浙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省级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制度设计,推动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大数据分析、行业监管、智慧营销等工作上台阶,借势借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
全面构建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服务应用平台。以省级为基础、市级为中枢,县(市、区)为应用节点,依据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全面建立智慧旅游营销系管理系统和游客服务系统,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服务共享的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平台。依托浙江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契机,发起成立旅游大数据联盟,综合收集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示范案例,研究旅游行业需求,为全域旅游创建单位提供建设样本和方案,为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验收提供行业标准和验收指南。
【关键词】美丽乡村 农家乐 休闲旅游 云南
“美丽乡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1]它以国家政策做导向,政府财政为支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云南村镇数量众多,挖掘适合“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家乐发展对策是激活云南生态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云南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伴随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节假日到农村休闲放松、体验乡土气息,这为农家乐的经营夯实了市场根基。近年来云南省农家乐的规模将近2万户,一些经营户依托自身优势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田园风光欣赏、农事参与感悟、古村落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等类型的农家乐。例如,“普洱茶马阁”农家乐结合了普洱浓厚茶文化特色,开发了一系列以茶为主,多种休闲方式共存的新型模式,并荣膺2013“普洱市特色农家乐”。可见,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云南农家乐基本适应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潜力较大。然而,云南农家乐的综合竞争能力仍然较为薄弱,多数农家乐经营依然停留在“菜地、鱼塘、农家饭”等传统层面,发展模式单一、经营地点分散、卖点不鲜明,相对于餐饮业而言差异性偏少,同时也游离于旅游业与农业之间。此外,云南农家乐经营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阻碍了农家乐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和谐快速的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也背道而驰。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云南农家乐运作问题及其剖析
“美丽乡村”的核心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与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总体构思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依托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腾飞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然而现阶段,农家乐运营状况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存在颇多差距。
(一)生产经营粗放,发展协调不足
以往农家乐的发展多属于自发性的经营行为。一是农家乐生产运作较为粗放,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不注重资源的整合使用,不符合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思路;二是部分地区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随意性强,环境净化、美化、绿化的协调性弱;三是基础设施与条件不健全,这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家乐相比,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与改善的空间还很大。
(二)经济水平较差,投入资金匮乏
云南大部分区域,由于受地理、环境、科技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严重等短板问题,约束了农家乐运经营的深度发展。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一些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得不到及时的修复与改良,难以符合“美丽乡村”的客观要求;另外,资金的“瓶颈”也牵制了特色项目的开发,降低了经营活动的趣味性、差异性和目标市场的吸引力。
(三)文明观念欠缺,安全意识淡薄
新时期新型农民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不仅是适应农民、农村、农业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也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必然要求。[3]首先,一些地方性农家乐从业人员文明意识低,不重视服务过程的细节,影响了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培植;其次,较多农家乐的经营场所是老旧土木结构民房的“改造版”,存在电器线路老化、杂物堆积混乱、消防设备缺失等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后,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厨房操作间、消毒保鲜设备等的监管问题仍不到位,很难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利益诉求。
(四)环境境况不佳,资源浪费颇多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彩云之南”的美誉,但也同样面临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农家乐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环境过载的问题,一些经营者环保意识淡漠,往往为实现短期的经济效益不惜涸泽而渔式的粗放开发;另一方面,部分农家乐还存在画地为牢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经营视角狭隘,不善于有效整合与利用外部的相关优势资源,导致资源的浪费现象,这在客观上弱化了产业的集聚程度,不利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打造。
(五)偏重家族经营,缺乏服务规范
目前,多数农家乐的运作采取家族式的管理办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规模与层次的提升。首先,参与主体多为家庭的成员或亲属,往往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技能;其次,经营管理者“特权”思想与个人主义根深蒂固,难以做到重大决策的集思广益,主观性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再次,由于个体的培训投入有限,服务质量明显偏低,满足高层次、特色化的需求能力不足;最后,经营服务规范化程度欠缺,正面的口碑效应难以形成,间接影响了农家乐的经营状况。
三、契合“美丽乡村”的云南农家乐发展的对策
基于云南农家乐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视角探索引领农家乐未来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