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我县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的基本情况
达县位于**省东北部,地处**结合部,幅员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64个乡镇,81个居委会,828个村,总人口126.9万,人口总数名列全省第十位,其中,农村人口106.1万,占人口总数的84.3%。我县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未有效形成,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以西地区交通落后,生产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食品药品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二)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1.农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不强。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农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缺乏必须的辨别力和抵制力,不能抗拒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价格低廉的诱惑,纵使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在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农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低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条件制约,消费心态“畸形”。我县农村群众特别是山区群众收入低,经济条件差,消费能力弱,贪“便宜”、图“相因”的“畸形”消费心态十分普遍,购买食品药品仅看价格高低成为相当部分农村群众的首要考虑。二是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匮乏。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更为欠缺,不能正确判别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认识不到伪劣食品药品对人体的危害性。三是消费习惯不易轻易改变。相当部分农村群众在消费食品药品这类特殊商品时凭经验、想当然,诱使一些不法经营者投其所好,趁机钻营,大力推销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四是随众心理作崇。部分农村群众在消费食品药品时随众心态严重,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甚至认为即使“吃亏”、“上当”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抱有侥幸心理。
2.农村食品药品经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我县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加之县级职能部门因各种要素制约,对食品药品监管存在不少盲点区域,客观上给一些食品药品经营业主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经营者缺乏食品药品专业知识和诚信守法经营理念,法律意识淡薄,只顾追求利益最大化,价值取向严重扭曲,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体系十分脆弱。据调查,我县农村食品药品市场普遍存在着经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无证经营现象普遍;食品药品储藏条件简陋;过期、劣质食品、药品大肆经营、出售;无进货台帐,进货渠道混乱;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小食品加工厂大量存在;“三无”劣质保健食品在农村市场方兴未艾,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二、浅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部分乡镇甚至个别县级部门领导领导干部认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应该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家的事情,与乡镇和部门没有关系;还有的认为食品药品特别是食品应该出不了多大的安全问题,出点问题也大不了是住院治疗而已;有的搞不清楚食品药品安全到底归属哪个部门管理,干脆装糊涂,不管不问;有的认为经营食品药品多为场镇上的居民,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去讨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的认为现在乡(镇)政府职能有限,不应管也不该管。
(二)群众维权意识差
农村群众在消费食品药品方面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绝多数都认为反正不严重也没有危及生命,往往采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他们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了解应该到哪里去申诉。也有相当部分群众“面子”思想严重,即便被坑受骗,也不愿检举揭发,害怕受到乡邻的嘲笑。农村群众落后的维权意识诱使一些违法经营者铤而走险,也造成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在农村市场整而不净,打而不绝。
(三)监管主体不明确
我国食品药品特别是食品的安全管理已经形成多部门综合监管的格局,在不同的环节、品种或领域都有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执法监督,形成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工作局面,必然造成多头监管、重复监管,以致于监管缺位、监管出现空白和盲区现象。我县虽然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这种情形在我县依然存在。城区范围内,食品药品安全有众多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市场秩序较为规范,信用体系较为健全,而农村不少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多处于监管空白状态。
(四)行政监管效率低
一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仅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例,全局现有职工26人,其中工勤人员7人,离岗待退人员4人,现有人员既要行使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职能,还要负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专项执法监督和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应急救援工作,人手紧张,力量单薄;二是各监管部门把监管重点习惯于放在城区及中心场镇,对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疏于管理,形成农村市场监管薄弱甚至无人监管。加之,查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案件取证困难,查处案件率低。三是部分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工作专业性不强,执法素养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
三、构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对策初探
(一)主要思路
构建信息网络,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构建监督网络,解决监督不力的问题;构建管理网络,解决管理缺位的问题。
(二)工作机制
1.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县委、县政府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全县大安全生产工作范畴,成立县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纳入全县安全工作一盘棋,年初同安排、同部署,年中同检查、同督办,年末同考核、同奖惩,强化乡(镇)政府的责任;乡(镇)要建立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或卫生工作的副乡(镇)长为第二责任人,安办、医院、工商、农技、广播、畜牧、派出所等组成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协调机构,该机构挂靠乡(镇)安办。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食品药品的日常监管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相关的善后工作,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处置辖区内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
2.落实人员,定职定责。构建食品药品信息网络,关键在于是否有信息联络员,信息联络员是否认真负责。各乡(镇)务必落实食品药品兼职信息联络人员,强化信息联络员的管理,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健全信息目标考核。根据乡镇工作特点,建议乡(镇)一级的信息联络员为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村一级的信息联络员为村主任。各乡(镇)要畅通信息渠道,为及时、妥善解决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提供信息资源,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3.加强监督,确保安全。各乡(镇)要针对农村群众食品药品意识淡薄、知识匮乏、维权意识差以及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多的现状,充分利用乡(镇)广播电视网络、赶场咨询、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坚决抵制,监督和净化食品药品市场,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要依托农村“两网”人员,聘请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单位人员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积极搭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平台,切实加大监督力度。
(三)保障措施
1.积极落实经费。构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面广事多,任务繁重,为了保证监管网络建设进程和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加大经费的落实力度。一是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全县安全总体工作部署,列入财政预算;二是争取县政府拨付专项经费;三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信息联络工作成绩突出人员予以适当奖励,稳定和巩固信息网络队伍。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伦理道德 网络语境
综观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人类信息传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则是千百年来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麦克卢汉当年预言的“地球村”已经实现。网络传播作为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最互动的传播方式,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网络传播的日渐成熟,形成了网络语境这个新的话语平台,人们只要上网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在这里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恰恰是因为它的这些优势,很多时候也成了它的弊端,由于我国网民结构复杂,每个人都希望表达自己个性的观点以博得点击率,这种各抒己见的、散漫的意见常常容易走向偏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发展成为网络暴力。网络语境下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
一、何谓网络语境
1、网络语境的定义。要明白何为网络语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语境。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话语环境。“语境”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最早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语境?笔者认为,网络语境就是互联网上的语言和言语环境,即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对言语表达者、接受者造成的影响和约束。这种因素有主客观之分,其中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包括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
二、网络语境下伦理道德的新变化
1、“把关人”角色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就是拥有信息处理权的人,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过滤,再传播给受众,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信息传播的垄断权。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相当重要,体现权威、规范和专业。传统的“把关”实质上是媒体内部的控制机制,虽然其中也有记者和编辑的参与,但是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一只信息漏斗,那么新的传播技术结构就是一种分散型的信息交流结构,这种结构宛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四通八达,把分散的个体联系在一起。同一个人或者组织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者或者传送者,任何一个交接点都可能生产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把关人角色开始出现泛化现象和不确定性,出现了多元化的“把关人”。
2、网络语境下“人肉搜索”的道德尺度。研究认为,“人肉搜索”,即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网上互助,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的活动,它是一种“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搜索体验。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人问人”的搜索工具确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使灾难中失散的亲人及时联系上。当一个求助信息后,响声四起,大家互不认识但却尽力传递这个信息,信息接力棒传到最后信息量越来越大,直到求助的问题得到解决。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肉搜索”起到正面作用的实例,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人说“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一种形式。也有人说“人肉搜索”可以让那些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言行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批判,可以更好地监督社会。但是网络上的盲从性和缺乏核心价值取向性,经常让“人肉搜索”搜索“太多”,以至于侵犯人们的个人隐私,而失去了它最初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人肉搜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网络搜索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至于怎么把握好这个“度”还是取决于广大网友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最终还是取决于网络传播者的自律性和责任心。
3、网络群体中的乌合之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随着媒体的发展,3G技术的应用,开启了众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该报告还显示,2010年我国手机网民已达3.03亿。互联网已经渗透社会生活,我国网民群体特性呈多元化发展。这个群体得益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网络成了他们的宣泄平台,瞎起哄、谩骂、造谣、甚至恶意中伤,屡见不鲜。如2005年的反日游行,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都是由网友先在网络上号召起来的,虽然其中也有一些理智的声音,但是当冲动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反对者的声音被押了下去,“多数意见”的压力让它们变成了“沉默的螺旋”,最后形成了强大的“意见环境”,最终达成一致的行动。由于网络上也有很多“草根”阶层,他们平时缺乏话语权,但在网络上却能实现自我表达,于是也参与进来,他们大多数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往往夸大感情,于是网络上的“乌合之众”形成了。
4、“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在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分配很不平衡。互联网促进全球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不平等状况,造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侵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是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其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最早源自美国,这有利于英语国家在全球推广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以至于网络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英语文化势力。这样一来,英语成了一些非英语国家推广计算机技术的“瓶颈”,而人们要学习电脑同时也必须学习英语,这种“语言霸权”常常被称为“网络殖民主义”。在英语为主的网络语境里,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颠覆,掌握着世界话语权。“数字鸿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给社会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
三、构建和谐的网络语境
“构筑‘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是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是负有重大社会责任的传媒业对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回应。”要创造健康而理智的网络环境,首先网络公民要自律,先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进行他律。其次,我们还需要专业精神。虽然现在网上出现了很多的“公民记者”、“草根记者”,但是作为职业传播者,我们的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精神还要不断加强。我们常信奉“专业的东西更可靠”,只有专业了才能增强可信度。如果我们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新闻时总是力求公平、公正,追求客观真实的报道,那么人们就不会轻易相信一些非专业渠道报道出来的虚假新闻,而是选择传统正规的媒体获取信息。当然要想做得更专业,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相信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会变得更加专业。
在网络语境下,恪守媒体伦理,坚持传播道德是每个网络传播者应该履行的责任,我们要在理智的情况下运用情感,各方共同努力共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语境。■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主体性意识 媒介暴力 高层信息活动
我国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媒介的发展已经形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组织,这个组织现今演化为我们生存的外部空间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中国也面临着西方至今仍十分头疼的“媒介生存问题”。从众多的事实来看,国内青少年的“媒介生存问题”十分严重。过去一些研究部门也做了相关的社会调查,但某些调查所得结论的乐观倾向与现实暴露出的问题的严重性有很大出入。比如2004年9月中国社科院媒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与青少年发展中心了《中国7城市青少年互连网使用状况及影响报告》,这份报告得出一个结论:上网对大部分孩子有好处。①但是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指出目前中国青少年有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而且数字还在成增加趋势,如果这个数据是基于科学设计的调查结果,那么这个比例确实让人怀疑“上网对大部分孩子有好处”这类调查的结论。为什么调查之间的结论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笔者不得不怀疑调查的实际操作的科学性。2003年9月至12月,西安市某高校和西安市的一家主流媒体开展了一项以“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发表在2004年第五期的《新闻记者》中题为《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通读这份调查后,笔者发现该调查的问卷内容和结论都有一些可供商榷之处,因此想借分析此项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为今后类似调查的问卷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一、调查问卷对象构成分析
该项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在各大高校随机发放问卷、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6%。此外,该调查的对象专业构成情况为理、工、农医类分别占29%、16%、5%,文科占42.68%(其中新闻专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8%),其他占7.4%;调查对象所在年级的构成状况为大学一年级占10.3%,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分别为65.5%,17.8%,四年级占总样本的6.4%。从该调查的对象构成来看,以文科为主将近半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本身的专业就是新闻专业。此专业的学生接触各种媒体的机率显然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接触媒体的态度也较为理性,而且对调查的目的有专业性的分析能力,若要调查均衡的媒介素养现状应避开或最大限度减少此专业的人数。文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即知识获取和研究路径主要以查阅资料为主,因此对媒介,尤其是网络的使用在很多情况下是在查阅资料的先行目的下展开的,但行为前的动机在行为过程中能否贯彻始终是另外回事,这很可能导致该项调查问卷信度偏低。另外从对象的年级分属来看,二年级竟占了65.5%,这个比例过大,很让人联想到,问卷的发放者可能贪图方便将大部分问卷给了熟知的人群。而我们知道熟知人群对于调查有着顺应性的特点。综上所述,此项调查的对象设置存在较大纰漏。
二、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之一:“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
接着我们分析此项调查的具体内容设置。调查共设置了四项内容,每项内容分别设计了若干细目,其中第一项内容是调查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调查的形式是提出“您接触媒介的实际需求是什么”这一问题,以不定选的方式给出答案。调查结果可以用下表显示。
根据以上的统计,调查者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接触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呈现一种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理性色彩。
诚如调查者所认识到的,媒介的社会功能对于不同的社群往往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受众接触媒介动机的调查,是衡量受众在媒介前主体性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笔者对该问题的调查方式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很难苟同。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了解社会”和“了解生活资讯”是被选最多的项均超过50%,“学习”项也是被选较多的项,达到43.7%,而“寻求娱乐或刺激”、“忘记烦恼”、“消磨时间”等项均未超过25%。这些选项的设置本身并没有不妥,但是却忽略了大学生特殊的心态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了解社会”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了解社会的强烈的要求,尤其是现在,就业的压力使大学生认识到和社会保持密切接触的必要性。但是这种由于对前途的担忧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很有可能转化为一种潜意识,以至他们的问卷选择极易受到这种潜意识的左右,而并没有认真比对实际情况。媒介是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最便捷的工具,当他们面对各种媒介时很可能将“了解社会”做为一个合法理由前置于媒介所导致的不良影响。另外“了解生活资讯”也是个颇有争议的选项。现在一些大学生将网上购物,下载手机铃声,在线观看大片以及在一些时尚期刊里搜索与时尚有关的讯息等都等同于“了解生活资讯”,通过调查者得出的乐观结论来看,这些媒介专家很可能将“了解生活咨询”片面的理解为他们所认为的理性的方面,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处理学习与娱乐的比例问题、如何认真对待早恋问题等。而这种对概念分向理解的可能性并没有被调查者察觉。 “寻求娱乐或刺激”、“忘记烦恼”、“消磨时间”等项均未超过25%,这个结果也是让调查者得出乐观结论的一个重要根据。笔者想指出的是,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有着较高的自我定位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很可能有意识地隐去了真实但并不光彩的想法,比如接触媒介是为了“寻求娱乐和刺激”、为了“忘记烦恼”、为了“消磨时间”等等。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问卷细目设置很可能导致极低的问卷效度。
三、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之二: “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
该项调查的另一项内容是调查“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最喜欢的媒介是什么?”调查方式和前项一致,结果如下表。
笔者非常惊讶,调查者竟从上述表格中的调查结果轻易得出以下结论:当代大学生在媒介的选择上还是体现出较高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因特网中选率为27.9%,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受大学生青睐的媒介,足见大学生对这种高知识水平媒介的驾驭能力。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对不同媒介的选择受到其受教育程度的制约。文化程度越高的受众越倾向于选择印刷媒介。因为学识较高的受众在阅读印刷作品时更能发挥主体性意识,更能理性的处理信息;而稍纵即逝的影像媒介相比之下较能打动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原因是这类媒介信息的接受方式趋向于娱乐化,在接受过程中理性容易被忽视。至于网络的杂乱纷呈,更容易让人迷失,各种各样的信息,呈现方式的眼花缭乱,泛娱乐的总体趋势让大部分的青少年沉溺于其中。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顾海根教授对上海8所大学39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率高达12.9%,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退学大学生中有80%是因为沉溺网络荒废学业。血淋淋的现实实在很难让笔者认同“足见大学生对这种高知识水平媒介的驾驭能力”这样的结论。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处在学识的储备过程中,应该更倾向于接触对主体性要求较高的印刷媒介,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调查者更乐意接触对主体性要求较低的电视媒体。我们都知道,现在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极为严重,很多大学生都是冲着娱乐节目奔向电视的,收看新闻、关注热点时事的收看目的所占的比例恐怕很少。每个大学都有藏量丰富的图书馆,书籍和期刊的收录基本上是完备的,可是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15%的大学生相比其他的媒介而言更喜欢书刊。这种调查结果实在很难让人认同调查者的乐观结论。
四、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之三:――“大学生对抵御媒介暴力影响的自我评价”
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主体性意识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包括受众关于媒介对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因此从对媒介的社会角色和媒介的暴力影响的认识等方面来调查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是可行的方向。但是可行的方向必须配备准确的细目设计。该项调查针对此内容,设置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三问是:大学生对抵御媒介暴力影响的自我评价如何?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既然表明是 “自我评价” ,说明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着差距。那么在下结论的时候就要谨慎的考虑这些因素。但调查者却仅凭着这“自我评价”得出了“大学生对大众传媒中诸如暴力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的结论是有待商榷的。媒介的暴力并不是具像的,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抵制媒介暴力的唯一有效利器就是培养受众的“主体性意识”。“主体性意识”意味着一种高层信息活动,邬教授在著作《信息认识论》中指出:“人的高层信息活动对低层信息活动存在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导向。即人的高层信息活动总是从自身的活动的目的、要求、性质和特点出发对低层信息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便把低层信息活动纳入为自身服务的轨道;二是抑制。即高层信息活动迫使低层信息活动减少盲目性、自由度,从而保证更为积极自觉地服从高层信息活动。” ②高层信息活动是一种处理信息时自觉产生的批判意识,一旦受众形成了“主体性意识”,那么高层信息活动就会有效起到抵御媒介暴力的作用。而受众主体性意识的具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我认定过程。我们可以借助于学者鲁宾的理论来了解这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鲁宾认为个体的媒介素养能力可以由三个模式来认识,即“能力模式”、“理解模式”和“知识模式”。③所谓的“能力模式”侧重于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认知过程;“理解模式”指受众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等力量的牵制作用;“知识模式”则指了解媒介产生社会功能的知识体系。这三个模式直接指向三种能力,理解媒介的能力;理解信息的能力;理解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三种能力的全面具备才有资格被认定形成“主体性意识”,而这三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主体长期的积累,但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未设置系统的媒介理论指导课程,因此多数大学生目前的媒介素养尚处于一种萌芽和自发状态远谈不上成熟、完善。这种不完善、自发的状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面对媒介暴力时容易受其不良影响,或者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
在主体性意识形成之前,海量的信息会使脆弱的受众处于被异化的境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信息需要的异化。所谓“信息需要的异化”是指 “主体性意识”形成之前,受众将处于被信息支配的处境,对信息的需要偏离正常的状态,进而抑制主体性的形成,受众日益沦为“信息动物”。一旦沦为“信息动物”,受众根本没有媒介暴力的意识,何谈抵御媒介暴力。这项内容设置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假设了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先验前提即设定了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存在。很可能因为缺乏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部分大学生根本没意识到媒介暴力的存在,那么对于问卷的这项内容的回答就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能力,根本不足以作为结论的依据。前提尚且不能肯定,结论又从何谈起。
五、结论
对于如何设计一份合格的问卷,研究者不仅要了解调查问卷在理论上的结构模式,更要注意问卷在很多细节问题上可能存在的“隐患”。就本文对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分析来看,该问卷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在于忽视了问卷的细节。其中第一项关于“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的调查,由于调查者在设计细目时只沿循了自己的思维轨迹从而忽视了调查对象在细目选择时可能产生的复杂心理,进而得出与事实可能存在偏差的结论。
另外我们在设计问卷时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调查者在分析问题时,细目的调查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并不能作为结论的唯一依据。正是由于研究者将细目的调查数据作为了结论的唯一依据,才使得研究者得出了“大学生对大众传媒中诸如暴力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的结论。
此外对于研究者来说,还有一个问题也容易被忽略: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才能更准确的理解每项调查数据的实质性内涵。在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中,正是由于忽略了“不同受众对媒介选择受其教育程度制约”这一传播学上非常重要的理论事实,从而使得研究者根据表面的数据结构对“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得出了一个轻率的结论。
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践调查是我们研究媒介素养问题及系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事实依据,只有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肃性,才能真正有助于国人认清问题,切实的解决问题。而问卷的设计则是关乎调查客观与否的核心所在。通过对《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份问卷建构的偏颇,会严重影响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使调查结论偏离事实。
注释
① 《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22日。
关键词:铁路 严重暴力 特点 对策
我国铁路运载仍为国民主要的交通运载工具,由于季节、假日、工作性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铁路客运的拥挤,特别是在打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重叠时,铁路站的人、财、物流动达到了巅峰。这给铁路治安管理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并且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
一、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概述
严重暴力犯罪不是刑法上的具体罪名,而是由于犯罪行为人的作案手段、方法、作案结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和一般的暴力犯罪相比,暴力程度更高,危害更大,所以将具有这类犯罪概括为严重暴力犯罪。在侦查实务中,将这类案件划分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侦破案件。
学界对严重暴力犯罪的定义不同,对铁路严重暴力犯罪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应从铁路这一特定领域和犯罪行为人的作案手段、作案方法、作案结果的特殊性角度,对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进行概括: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是指发生在铁路领域内,使用破坏性强的作案工具、危害性大的作案手段对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一类案件的总称。
二、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犯罪现场环境复杂
铁路上人、财物流动很大,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场所。我国目前的铁路线几乎覆盖了全国。铁路暴力犯罪案件的犯罪现场环境不仅包括各铁路站点还包括所在行政区划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站点及所在行政区划的社会环境。
1、铁路行业开放性大
铁路各站点是人财物的集散地。站点与站点之间以及站点与地方区划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案件发生后,不仅涉及一个站点及所在区划,还涉及其他站点和区划。
2、社会不确定因素多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当社会不能满足行为人要求时,行为人将犯罪的矛头指向了社会。铁路因其人财物集中,在铁路领域内作案容易造成大的社会影响,犯罪行为人往往会选择铁路作为犯罪目标。
(二)社会影响大
1、涉案区域广
铁路暴力犯罪案件造成的危险或直接危害后果会从一个站点辐射到其他站点和区域,破案难度大。
2、危害性大
铁路暴力犯罪案件的种类很多。在人员集中的铁路站点使用爆炸、放火的方法进行犯罪,会伤及大量无辜旅客。对铁路公众饮用的水源或食品投放有害物质,构成了对公众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以制造政治事端为目的,劫持人质或使用暴力手段劫持火车,都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犯罪人手段残忍、行为偏激
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作案人多是有犯罪前科或负案在逃、流窜作案的人员,这些人对社会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在某些突发性的暴力犯罪案件中,行为人往往情绪波动大,行为偏激,为满足个人的私利,不计后果。当犯罪行为人采取犯罪手段来实现个人目的时,其行为已经具有了很强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性。
三、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
1、针对预谋案件的侦查对策
(1)广辟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线索来源
预谋暴力犯罪案件往往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预谋性,犯罪行为人要进行精密的策划,其经历的时间比一般犯罪的预谋时间长。侦查部门可以从以下途径获得线索:(一)通过人民群众的举报获得线索。(二)从侦查讯问和深挖余罪中发现线索(三)从侦查基础工作中发现线索(四)从治安、巡逻等其他警察部门和工商、城管等部门获得的信息中发现可能转化为暴力犯罪案件的线索。
(2)严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控
侦查部门在发现行为人确有犯罪预备活动,要安排秘密力量对其实施严密的监控,消灭犯罪于萌芽状态。进行监控时,要取得基层居委会、单位内部保卫部门等群众性组织的协助和配合。秘密力量要将发现的情况和信息及时报告给指挥部门,以便指挥部门及时了解案情动态,做出正确决策。
(3)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犯罪嫌疑人,防止危害后果的发生
侦查部门在判明犯罪行为人欲将犯罪预谋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应及时制定抓捕计划。制定抓捕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抓捕现场的环境,我方警力及嫌疑人所持枪、爆炸物等作案工具的情况,确定正确的抓捕方法。
2、已发案件的侦查对策
对已发案件处理的好与坏不仅关系着人民警察的形象,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制定各类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侦查预案
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种类多,针对不同的案件的特殊性应制定不同的侦查预案。不同的案件要采取不同的侦查对策。侦查部门在了解每类案件特点的基础,经过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制定出侦查预案。最后,还要对预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使预案更加科学和合理。
(2)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专业化的反暴队伍
侦查部门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处置是与犯罪行为人进行的一场智和勇的较量。严重暴力犯罪因其明显的暴力性,必须要有一支精干、高效,与犯罪行为人进行对抗的反暴队伍。反暴队伍还应广泛吸纳各种专业人才。处理劫持人质案件中,需要有优秀的谈判专家。行为人因心理异常而引发的报复社会的犯罪案件,需要心理专家对行为人进行心理疏导。
(3)建立信息化的堵卡网络
铁路严重暴力犯罪造成的社会危害大,为防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建立堵卡,将犯罪后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各铁路公安机关应根据铁路内部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所在行政区划内的地理、社会状况的情况,在合适的地点建立堵卡,整体上形成一个堵卡网络。各卡点除了要配备一定的警力和物质装备外,还要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地接收到最新信息并将本卡点的信息传递出去。
参考文献:
[1]肖燕明、范玉,铁路刑事案件侦查[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2]乔宗楼,社会转型期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和侦查策略[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1,(1).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分类号 B849
1.引言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均有发生。欺负在中小学生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且它给卷入其中的学生和校园环境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欺负现象也成为青少年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欺负的形式包括言语欺负、关系欺负和身体欺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欺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欺负(cyberbunying)。多项研究发现,4%-57%的青少年曾遭受过网络欺负,网络欺负行为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学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以往学校教育更重视对传统欺负的预防与干预,而忽视了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网络欺负现象。近十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欺负,对网络欺负概念界定、普遍率、与传统欺负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究。在国内,关于欺负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传统欺负领域。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网络欺负的概念、特征、危害及其影响因素,评述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走向,为制定有效的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特征
2.1网络欺负的概念
最早专门研究欺负行为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g提出,传统欺负是指带有目的性、反复性,同时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不平衡性的一种攻击行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手机日益普及,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出现,它是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方式,多次重复性地伤害不容易自我保护的个体的攻击行为。实施网络欺负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通信设备。可以看出,网络欺负是传统欺负在电子通信平台上的一种延伸。
2.2网络欺负的特征
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一样,包含有三个特征: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然而在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上,网络欺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欺负的表现方式。首先网络欺负的反复性,在网络欺负者发送大量的恶意短信或邮件给受欺负者时,体现得很明确。但是在网络环境中,欺负者的一次攻击行为也可能被他人重复实施,如上传的令受欺负者难堪的照片会被多次转发,使得受欺负者反复遭受伤害。如果这种重复行为不是由欺负者实施的,这种行为还算是网络欺负吗?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认为一次网络攻击行为就足以被界定为网络欺负行为,特别是这种行为会引发一系列线下的欺负事件。Fauman也认为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被广泛地传播,欺负者行为的反复性可能没有在传统欺负行为中那样重要。因此网络欺负的反复性不仅体现在欺负者的行为次数,还体现在受欺负者实际遭受到的欺负次数。
其次,就力量不平衡性这一特点而言,网络欺负行为中欺负者强健的体魄并不是必要条件,网络欺负中的力量不平衡性,体现在技术使用能力、匿名性两个方面上。在线关系中,掌握更多先进通信技术的一方,更具有优势。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发现懂得更多网络使用技能的小学生更可能参与不正常的网络或手机活动。相比于没有实施过网络欺负的人,网络欺负者更多地会将自己定义为网络专家。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小学生经历的都是短信或网页欺负,所需的技术技能很少。除了技术的使用能力外,匿名性也能导致欺负者与受欺负者间存在力量的不平衡性。大量研究表明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的身份,这就使得他们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对遭受到的欺负行为进行有效的回应。Vandebosch和Van Cleemput在对受欺负者的访谈中也发现,是信息的匿名而不是信息的内容,让他们感到威胁。
由此可见,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可能导致两者所带来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也启示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网络欺负的干预措施。
3.网络欺负的危害
所有形式的欺负行为都会对受欺负者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带来的伤害类似,遭受到网络欺负后,受欺负者也会产生情绪上的痛苦、生气和悲伤,出现社会焦虑和自尊心的降低。但是与传统欺负相比,网络欺负对受欺负者心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在网络欺负中,两者虽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受欺负者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能收到恶意的短信、邮件、视频等,这种持续不断又无法躲避的欺负行为,会给受欺负者带来更严重的心理折磨。Perren等人就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抑郁水平上的得分比传统欺负中的受害者要高。网络欺负的匿名性也使得受害者可能永远不知道谁欺负了他,也就无力反抗,由此可能对青少年情感的发展及其幸福感产生更大的影响。
网络欺负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会进一步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新的难题。研究表明,网络欺负者的学业成绩会下降,同伴关系不和谐,存在吸烟、饮酒甚至药物滥用等问题行为。反复遭受网络欺负的个体也会出现学业成绩的突然下降,逃学旷课次数增加,甚至会选择辍学,开始认为学校不再安全。网络受欺负者还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其自杀的可能性也会提高。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快而广,大量的网络旁观者会浏览到针对网络受欺负者的不良信息,并可能将其转载扩散,进而在线上造成对受欺负者的再次伤害,同时这些旁观者也有可能在线下对受欺负者做出嘲笑、辱骂等欺负行为。有研究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受到欺负。这种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伤害,可能使网络受欺负者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例如:Ybam等人的调查发现,网络受欺负者携带武器到学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8倍。
由此可见,若不及时干预网络欺负行为,校园环境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就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教育外,更应当重视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网络受欺负严重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减少或防止网络欺负行为。另外,网络安全教育也不能忽视,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4.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
4.1个体因素
网络欺负有可能和传统欺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以12-20岁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就发现网络受欺负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10-15岁的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大,遭受网络欺负频率越高。Williams和Guerra进一步将被试按年龄段分为5、8和11年级三组,发现5年级学生受欺负的比率最小,只有4.5%,8年级学生受网络欺负的人数比率最高,达到12.9%,到了高中这个比率就下降到9.9%。由此他们推测,年龄和网络受欺负的频率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网络受欺负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在7-8年级。纵观上述结果,有关网络受欺负与年龄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研究者们选取的被试年龄阶段存在不同,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要考虑到所选样本的年龄跨度。明确网络欺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能为学校重点针对哪个年级实施干预提供依据,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传统欺负中,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可能成为欺负者及受欺负者。然而目前有关网络欺负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不一致。Calvete等人发现和传统欺负一样,男性实施网络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但是大量研究也表明网络欺负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传统欺负中,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进行身体欺负。由于网络欺负中的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更多地与言语欺负类似,且不同于身体欺负,这就可能使女性会像选择言语或关系欺负一样,更多地选择网络欺负。同时网络空间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实施攻击的途径,而不需要她们使用身体暴力。因此,在制定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时,不能忽视女生群体。
4.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小时候曾受到家庭成员不良对待,如遭受虐待、忽视、冷落等,或者家庭环境差、成员关系不和,都会使儿童日后成为群体欺负、攻击的对象。传统欺负中,亲子关系不和谐会使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欺负者。同样在网络欺负中,欺负者的行为与其亲子关系质量存在相关,自我报告亲子关系较差的青少年会参与更多的网络欺负事件。
另一方面,父母调节也可以在青少年网络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父母调节是指父母为了保护孩子,避免网络危险而采取的活动。已有研究表明,长期上网的青少年更可能遭受到网络欺负。同时青少年频繁使用在线应用程序,特别是在线聊天工具,会提高他们遭受网络欺负的风险。因此,如果父母更多地参与到青少年的上网活动中去,则受到父母监控和限制的青少年会较少地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邮箱地址等,也会更少地访问不良网站、约见网友。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制定的关于网络活动的规定会降低青少年在网上遭遇危险的可能性。所以今后在对网络欺负的预防与干预中,需要父母更多地参与进来,采取适当的限制性措施,降低青少年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4.3社会环境因素
近年来,受社会生态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环境对欺负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显示,学校整体氛围影响欺负及与攻击相关行为(如对抗行为、伤害老师行为等)的发生,积极的学习氛围与欺负相关行为的降低有关。而网络欺负同样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Calvete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欺负行为和暴力环境因素成正相关,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成负相关。青少年感受到的学校环境越是处于信任、公平和愉快的氛围中,他们实施网络欺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越少,青少年越可能实施网络欺负行为。Williams和Guerra也指出,感知到同伴是可信任的、关怀的和有帮助的青少年,存在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由此也可以推测,孤独感和社会关系的缺乏可能是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还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Li分别选取加拿大和中国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国的青少年在传统欺负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网络欺负行为上,加拿大的青少年会比中国的青少年更多地实施网络欺负,而中国青少年中网络欺负的受害者和旁观者,则更可能将所发生的网络欺负事件告知成年人。并且,中国学校里的成年人在得知网络欺负事件后,会更多地进行干预。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其社会生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由个体或外部环境的某一种或几种因素所决定。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综合性地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网络欺负的影响,以期制定出更全面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5.研究展望
国外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网络欺负主要采用的是以问卷量表统计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网络欺负事件,心理测量固然可以测出研究样本的一些症状,但其缺点在于很难触及受欺负者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有些问题是仅凭测量难以发现的。而质性研究则是一种更人性化、更贴近实践生活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兼用质性分析去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同时,综合考虑同伴、父母或老师的报告,可以获得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信息。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多是采用横向研究,难以检验网络欺负与其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关于社会心理问题是使个体遭受更多网络欺负的前提条件还是网络欺负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结果,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获得纵向研究数据,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网络欺负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二,就研究对象而言,大多数研究选取青少年作为被试,限制了相应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已有研究表明,17%的教师曾遭受过网络欺负。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网络欺负研究对象的范围,从而丰富网络欺负领域。Kowalski和Limber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网络欺负事件中也存在着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以及未参与者四种角色。在网络欺负事件中的每一种角色的人格特质、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在网络欺负事件中所遭受到的危害和影响等,均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信息安全;邮件
目前,网络大数据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随之而来的信息在网络上被窃取,用于非法的事件也不断频发,对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不仅跟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更是国家信息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庞大,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有较强的依赖性,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时代开始灌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很可能错误地理解网络信息安全,更可能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下面就教育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做个简单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校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
当前大多数学校对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比起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学校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认知相对滞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保证,也是网络化社会安全的基本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学生因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引导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信息安全人才提供了保障。
2.对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学校校园网络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经逐步走上正轨。许多学校都配备了无线、有线网络,使学生和老师的生活和教学更加方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普遍开设信息课程,但是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开设信息安全教育只是较为简单的论述,导致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校也没有正规、科学地把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校应该重视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这对加速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教育方法较为落后单一
部分学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教材、教育方法落后,只有老旧的理论教育,缺乏与现实的紧密联系,相关信息安全的教育人才缺失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学校应该顺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挑选教材和更新教育方法,使之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需求。
二、信息网络安全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
1.自然灾害
计算机是一个电子设备,其使用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受环境影响也比较大。目前大部分学校机房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较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保护措施,导致电脑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恶意”网络软件和“后门”
网络世界的开放及多样性导致软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其安全性也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审核,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软件中的漏洞或缺陷攻击或破坏计算机系统。另外,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出于某种目的,会在开发的软件代码中留有“后门”,一般不为普通用户所知,在特定的情况下,“后门”会被打开,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是不可估量的。2014年的“Shellshock”和美国的“棱镜门”事件是近年来最为典型的网络安全事件。
3.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自从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其中也包括“黑客”技术。黑客通常指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侵入他人系统,这是信息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攻击手段一般可分为破坏性攻击和假冒型攻击(非破坏型攻击)。破坏性攻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侵入网络电脑系统、盗取系统资料信息、破坏网络系统的数据。黑客们常用的攻击手段有获取口令、木马攻击、电子邮件攻击的欺骗技术和寻找系统漏洞等,假冒型攻击是指黑客冒用你的账号向别人输送信息。
4.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和“可广播性”强行给别人发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一般是带有广告推销性质或是带有恶意代码,一旦打开邮件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间谍软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系统造成破坏,而是窃取系统或是用户数据。
三、加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信息安全教育体制
首先将信息安全教育归纳进学校的安全教育中,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和计划。在日常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开展信息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2.增加学生信息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空间,使学习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在帮助作用。在网络上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学生对这些信息缺乏辨别能力,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网络的自律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诱惑,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既能保护自己的信息,又能抵制进行网络犯罪,共创安全和谐信息网络环境。
3.加强信息安全的教学实践
信息安全不仅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广泛组织以《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观,竖立信息网络正能量,提高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勇于直面网络的善与恶,投入到建设安全网络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 德育工作 网络化
根据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达到4.2亿,其中10~19岁的网民占到29.9%。这意味着我国中学生网民几乎占到了网民总数的1/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应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网络环境的德育工作正成为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交流直接、预警及时等优势,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涵盖面和时效性;另一方面,网络的信息混乱,理性缺乏、管理困难也为各种负面、不良信息的生存提供了便利。如何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是摆在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1.网络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双重影响
在分析和探讨网络德育的作用以及对策的同时,中学德育工作者应该看到网络带给中学生的影响。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并不全部是糟粕,如毒瘤一样毒害着青少年的成长。其作为时代文明的产物,对青少年认知世界、接受新事物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尽管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和整合,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老师在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道德问题,而后从管理角度加以分析,组织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这就要求中学德育老师能够准确把握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去其弊,取其利。
正面影响:网络可以满足中学生现有心理成长阶段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网络资源涵盖极其广泛和丰富,可以帮助中学生开阔眼界。形成创新思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是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负面影响:网络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网络打破了校园传统教育的围墙,带给中学生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在庞大信息涌入的同时。一些暴力、低俗、违道德的信息也在其中鱼目混珠。如果学生长期面对电脑在虚拟中活动,将会出现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等不健康心理。尤其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无法摆脱虚拟世界的血腥与暴力,不利于良好品德和介性的形成。
2.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途径
无论阻碍有多大,机遇有多好,中学德育工作者应该清楚认识到,将网络德育工作纳入中学德育工作体系,将其作为重要一环深入开展、探索新知已经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如何排除阻碍,抓住机遇,更好地开展中学网络德育工作。本文将提出以下建议:
2.1 注重塑造中学生健康的个性。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探索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做人的重要阶段,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宣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自由地抒发自己对待人处事的理解和自己的理想,毫无拘束地参与聊天,浏览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其中也不乏因现实生活中的无助、无奈而在网络点击中寻求心灵的释放与寄托。只要网络与网络空间是现实存在的,就无法避免中学生在以多元化为特征的网络世界寻求实现他们多元化的愿望与需求,无法避免网络对中学生思想、情感、品质、心理的影响。德育工作是立足于引导中学生思想、品质、情感与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的,网络的出现,使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真正重视了对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塑造,才是抓住了德育的根本,才会使每个中学生在网络面前不迷失,不会因沉迷网络而形成利已自私和自由放纵的不良品性。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下,我们习惯于希望中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或中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品德,也习惯于让中学生去学习各种被认为是优秀的品质和模仿值得学习的榜样,然而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却缺乏主体性。现在不是仅仅要思考网络会不会和会怎样影响德育有效性的问题,而是需要重新审视这一现状。
2.2 加强引导中学生学会选择。
网络与传统教育载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和主体选择。我们以往所说的“占领阵地”,在网络这一无限膨胀的世界里几乎是与风车作战。面对一些不良信息,如何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学会选择,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中学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积极引导中学生自我教育,其目的之一在于将培养目标依据个人具体情况内化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跟上,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家庭社会都要支持配合思想教育工作介入网络,致力于网上道德建设,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中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中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针对中学生沉迷电脑、网络的现象,教育的着眼点应当是教育他们学会选择。首先要懂得选择什么,使“选择什么”的问题转化为把握“度”的能力。二是知道如何选择。人在网络,有时会身不由己地受网络虚拟世界的规则、情感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断。人总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谓“有利有害”都应当以社会实践为标准。所以,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条件。基于这一思路,管理的着力点应当是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及当今中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纪律,使中学生认识到,在电脑、网络面前必须自行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即使有个别中学生因把握不住“度”而影响学业,该淘汰就得淘汰,因为把握事物的“度”,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才是我们要培养的满足社会需要、经得住市场竞争考验的合格人才。
2.3 促进学生民主和法制意识的提高。
网络社会不分对象,只要真实合理,就会得到承认和接受。如果虚假伪饰,就会受到摒弃和批判。这就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一再强调的民主精神。信息的多向传播不是单一的灌输,而是将真善美、假恶丑一同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他们自己去判断、甄别。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使社会参与率和认同指数大大提高,政治民主的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成为可能,中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也将在其中得到培养和锻炼。道德法制意识的发育和健全与个体社会交往的形式、范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经济条件、、风俗习惯,决定了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冲突必然频繁发生,为了避免引起冲突,能够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存活下去,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和中学生共享多元化信息世界的乐趣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中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只有把握好了中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密切互动,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趋利避害,稳扎稳打,方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邓雪南,范字刚.浅析网络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推进作用.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9,(1).
[2] 程化军.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问题浅议.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外国文学;立体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人们的学习范围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校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由于东西方文化视角的差异,学生的接受与课堂知识传授、文本内在含蕴的传达都存在落差。采用新媒体等新兴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制作、慕课式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发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学习作用,既可以调整这些落差,又可以保障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实现“用中国人的灵魂”研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
一、在教材处理上,改变大学生课外不读教材,上课不带教材、不记听课笔记的现象
立足权威版本,选取以郑克鲁为主编,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外国文学史》及《外国文学作品选》为主讲教材,以其他原典书目为辅助,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将课堂文学史教学和文学原典阅读相结合,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讲解重要作品,将之改编成课本剧或进行诗歌朗诵会等,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以及表演能力,从而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促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沟通。
二、在教学内容上,融合创新思维理念,将专业理论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比重,将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受课时量限制而在课堂上不能讲解的,但有助于理解作家作品、文学大思潮、文学现象的相关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做课外独立学习。具体方法:(1)每次课程之前,利用课程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料、教案、课件、教学笔记、参考书目、教学视频等,要求学生自学相应章节,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并总结思考题,在课后练习。(2)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网络提供教师讲义、经典作品选读与分析、外国文化背景、英文作家作品介绍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3)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在线测试,衡量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及时汇总、整理,建立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的心得体会,建立社会调查报告、音视频等资料档案,并及时上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其社会实践活动能力。(5)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并及时整理相关数据,以利于教学内容的适当增补。
如,在讲授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时,课前在课程平台上预习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朗诵视频,了解作家生平及社会影响,按照书目阅读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理解和把握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的密切联系。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分析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以及“宗法制农民思想”与创作的密切联系,讨论托尔斯泰主义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课后学生自己总结“托尔斯泰主义”的概念,写到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总结。
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学等多角度、多形式配合课堂教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恢复自我主导“角色”意识,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1.在课堂教学上,以传统的课堂讲论法、讲演法为主,辅之以多媒体,依托课程平台,适当引入慕课式教学方法。(1)发挥多媒体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密度大、容量多的特点,精选经典视频片段和图片,摘录原著篇章,利用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拓展学生视野。(2)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技术辅助高师文学课教学,如,利用校园网课程平台,采用微课、慕课式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上传教学资源,实现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具体方法是:①遵循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从985、211高校引进MOOC教学视频,链接慕课中文网、网易公开课等,针对主讲教师不能亲临,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设课程时设置辅讲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将教学视频内容深化;②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辅助式微课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思考。教师课堂上引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在第二课堂设计上,注重实践性教学。具体方法:(1)适当采用人性化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按照思考题,自主地、以自己的节奏、用一种较放松的心态在家学习。(2)每学期预留50本图书目录,其中必读10本,学生按照兴趣在预留书目里自由阅读文学原典,选择性地做读书笔记或在课堂读书报告会上以“我喜欢的一本书”方式向同学推荐。(3)鼓励学生公开、文学作品等,完成学生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补充与完善。
3.在考核方式上,避免以往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估体系。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在课堂表现中引入在线讨论、在线测试、调查问卷等环节。具体由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在综述性论文报告、闭卷考试和平时出勤、平时表现基础上,引入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学生发表作品可作为实践学分记入平时或考查课成绩,增大实践性测试部分的分值比重。
平时成绩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项占总成绩的20%),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组成。课堂表现除包括学生当堂表现之外,也可通过在课程平台在线测试、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以研讨性教学方式进行。
课堂出勤占10%。教学周16~18周,一学期至少点名10次。缺勤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每两次扣1分。事病假每3次扣1分。
课上表现占10%。研讨会或读书报告会发言、课堂笔记检查、读书笔记检查;课程平台在线讨论和测试等各占5分。
在课堂表现环节尝试进行慕课教学测试方式,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学生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同步或异步的解答。
期中测评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项占总成绩的30%。(1)引入半开卷考核形式。①从参考书目必读10本中,任选其一,要求当堂完成配合教学内容的从文论或文学批评角度进行的课程论文。(有原创观点,能自圆其说,字数不少于1500字。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②每章中选择一个代表性作家或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课本剧活动。(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发表文章,学术论文,参加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获得奖励等,可作为优秀成绩取得的一个衡量依据。(3)每一次教学是讨论课的,可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为其打一个分数;有论文写作要求的,则依照论文写作情况,为其打一个分数。一个学期下来,为每个学生合算一个分数,列入本学期的期中成绩。核算百分比后记入期末成绩。
期末闭卷考试部分占总成绩50%,对期末考核环节的考题类型进行革新,减少考查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的数量,增加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论述和作品原典阅读的文本分析题型比重,百分试卷里各占50%。五道大题中的最后一道为文本分析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主题思想清晰,利用学过的文论、叙事结构等方面观点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上述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革新外,为适应新时展趋势,整合校际教学资源,外国文学课程可进行如下资源建设。①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平台建设将已有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上传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笔记、阅读书目、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对转化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编目存档,实行专业化规范管理。②参加外国文学慕课教学课题开发任务。MOOC(慕课)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核心概念是“微视频、小测验、在线互动”,将在线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外国文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可以采取申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助来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③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外国文学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范式。
综上所述,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在线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外国文学教学融合,实行多重交互的混合式教学法,才能解决外国文学课堂长期以来的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设置更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要求。改变文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毕业生个人没有产生太大意义,缩短所学的文学课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尽量减少文科大学生因就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参考文献:
傅美蓉.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 网瘾防治
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学生是最大的网民群体,所占比例达到网民总数的28.5%;10至19岁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1.8%。网络丰富的全球资源与互动资源,对于青少年树立世界眼光、开阔认知视野、扩大交友范围、丰富业余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联合的我国首份小学生互联网行为调研报告显示,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就已接触网络,100个上网的孩子中有7个属于网瘾用户,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1]
有专家预言,在21世纪,网瘾对社会的危害决不亚于海洛因成瘾,如果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则网瘾不仅会阻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迫切的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问题
关于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增强青少年网瘾戒治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主要有如下问题:
(一)偏重网瘾戒治,忽视网瘾预防。
一方面,家长、教师对青少年进行预防网瘾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薄弱,没有从思想上让广大青少年认识到网瘾的危害,导致青少年对网络成瘾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对网瘾成因与网瘾防治方法的研究还不成熟,家长、教师对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瘾防治中往往侧重治疗,而使得预防缺位。
(二)偏重教育者主体地位,忽视网瘾青少年主体性的发挥。
在网瘾防治过程中,较多地强调网瘾戒治中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把网瘾少年置于消极、被动甚至无视的地位。在网瘾治疗中,采用关押禁闭、殴打、暴力训练、强迫打针吃药、电击等手段而导致网瘾少年死亡的案例屡屡发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没有对青少年戒除网瘾起到实质性效果,反而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偏重灌输型教育,忽视情感型教育。
目前,网瘾防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重视对网瘾青少年进行灌输教育,而忽视了对青少年染上网瘾的心理原因的探求和干预。对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由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方面造成的心理危机缺乏必要的关注,导致青少年网瘾防治的知、情、意、行不能达到有效统一,阻碍了网瘾防治实效性的实现。
(四)偏重学校教育,忽视各种力量的整合。
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之一,但是仅靠学校的教育、宣传、引导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其他力量的密切配合。当前,家庭及社会力量在防治网瘾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忽视,甚至对于青少年网瘾防治起到反作用。专制、冷漠的家庭关系,简单粗暴、放任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社会关怀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堕落成为青少年陷入网瘾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效用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价值导向。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召唤。在网瘾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需要。[2]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坚持网瘾防治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网瘾少年的主体性作用。在网瘾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其效果如何关键要看青少年的态度和接受程度。要将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青少年内化的思想和现实行动,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首先,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实现教育者和青少年的平等对话;其次,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吸引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网瘾防治中来;再次,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发挥优秀青少年的榜样作用。
2.坚持网瘾防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型向情感型转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严肃的政治问题,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灌输型向情感型转变。[3]在网瘾防治中,家长、教师应采用诸如对话、讨论、攀谈、共情、引导、启发等情感的方法,与青少年平等交流,相互磋商,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交人,帮助青少年调整心理状态,克服自卑、冷漠、焦虑等人格缺陷;纠正认知偏差,使其形成对网络、挫折和困扰的正确认识。
3.坚持网瘾防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根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不同类型,分析网络成瘾少年心理特点,探求网络成瘾的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启发。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动力支持。
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连接的纽带。在网瘾防治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保证网瘾防治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首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扩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综合性、便利性等特点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网络平台,不仅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检查和管理,及时清理网络垃圾,而且建立一批集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青少年网站。
其次,实现学科的整合,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网瘾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吸纳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伦理学中“以理导人,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德育方法;现代心理学揭示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规律,结合心理学中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科学方法,多管齐下,共同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能力。Young的A(Anonymity)C(Convenience)E(escape)模型指出,网络的匿名性、便利性及逃避现实是青少年网络成瘾三大主因。青少年由于现实压力、生活枯燥乏味而不得不到网络寻找寄托。因此,网瘾防治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动活泼的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青少年之间及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乐趣,发展兴趣爱好,磨砺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载体支撑。
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瘾防治中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实际,只有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帮助青少年拒绝网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其树立、培养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青少年对于网瘾的免疫力;其次,加强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信息网络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引导青少年辩证地看待和利用网络,提高自律意识和辨别、搜集信息的能力;再次,加强青少年社会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向他们分析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必定存在的某些不足,帮助青少年摒弃幻想,正视和解决所面临的难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外部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重大影响。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品德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营造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浓厚的人文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家长、教师等应与孩子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创设团结互助的生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社区关系,关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成长,帮助青少年正视和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2.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创设学习型家庭环境,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3.创设绿色的网络环境。增强防范意识,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为青少年健康上网保驾护航;加强对青少年上网时间及内容的引导、监管,及时控制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和网络监管力度,依法打击不法行为;提高网吧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行业自律,杜绝违规经营;鼓励软件设计人员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健康、情节生动的游戏产品。
总之,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青少年网瘾防治的实效性、可持续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来共同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北京教育,200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