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主义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21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过剩经济取代短缺经济,消费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消费和消费服务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从原来所扮演的“边缘角色”变为了“时代的主角”之一,在商家消费舆论和引导下,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消费主义彻底的改变了社会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本文将对消费主义进行解读,并阐述如何面对消费主义。
1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起于发达国家美国,60年代起迅速波及到西欧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受到其影响。
关于什么是消费主义,有学者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以商品的购买、使用和消费作为人生的出发点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其目的主要并不是享受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所带来的对需要的满足,而在于消费品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更在意消费过程中的自我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在意消费的符号性质,对商品的需求已不再是其使用价值,而把商品看作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不断地追求和无限制的增加非基本的需要,消费主义更多的是为了炫耀而消费,用消费来满足其社会心理需要。在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中,消费被异化,消费具有了物质性、符号性、占有性、炫耀性的特点,无限制的追求消费,作为其追求幸福的方式。
2 对消费主义的看法
在消费主义文化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许多学者对当代消费社会和文化性质进行探讨。在学术界有关消费主义的论述中,批判主义占主导,他们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病态、异化或离轨现象,呼吁大家“抵制”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同时,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在消费主义诞生初期,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肯定。
对消费主义认同的观念,主要认为其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的道德责任。消费主义以非政治化的方式,以普通的伦理、风俗文化的形式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他们还认为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英雄,消费者构成了现代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买故我在”,消费成为个人存在的理由。消费主义的功能在于不断加强欲望更替的频率,提升了欲望的水平,从而扩大消费市场。消费主义的盛行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在社会政治、经济力量的推动下,消费主义将以更猛烈的势头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对消费主义反对的观念,主要认为消费主义已经背离了人的消费本质,成为一种异化的消费观和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消费主义重身体消费,轻精神消费,消费的目的本应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在消费主义下,消费已经不再满足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是疯狂的追求享乐和享受,尤其是物质的享受,认为只有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感望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2)消费主义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轻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主义社会中,消费不再是吃、穿、住、行之类的活动,而是它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例如奢侈品就是因为他所体现的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以及能满足虚荣心。
(3)消费主义重个体占有,轻自然生态。消费是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是无法完全满足和克制的。消费主义奉行的是“你的消费决定了你的存在和价值”,占有的财物越多越能证明自我的价值,而不管这些财物能不能带来幸福。从而肆意掠夺自然,破坏自然,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
消费主义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特别是价值观的危机。消费主义的危害具体表现为:①生态危机,消费主义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相背驰。②社会稳定,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③价值观的危机,消费主义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丧失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能力,否定了人的精神向度的价值,会导致精神的贫乏和心灵的空虚。④消费主义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蚀人的思想,贪图享乐而放弃社会责任感。
在消费主义产生初期,物质匮乏,消费主义能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随着福特主义的发展,大众消费的兴起,人们对消费欲望和需求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消费主义只会带来资源资源的枯竭,人的精神境界的降低,人们感到空虚无聊,生活无意义,在消费浮华的外表下掩盖不了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
3 消费主义下的选择
在中国当代社会,消费文化已经发生变化,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已经从萌芽到盛行,特别是当下中国的观念中已经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消费主义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如果顺应消费主义的发展将会对社会及个人产生危害,同时消费主义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彻底的把它从生活中剔除已经不再可能,那我们面对消费主义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我们要走出消费主义所造成的危害,就必须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建立适度消费的理论,要求消费过程中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彻底否定消费主义,追求对于物质财富的适度消费,使人类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的消费水平与环境的供给能力相适应,消费的增长速度应以不超过生态潜力的增长为界限,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为原则。
第二,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虽然使人们占有和消费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消费品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生目的的实现。适度消费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平衡,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概念,所反映的不是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享乐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是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的人们心灵的愉悦、情感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人们只有关注精神生活,才能够合理地调整当代人畸形的需要结构,抑制人的不合理的、过渡的物质需要,使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真正做到适度消费,不是提出一种理念,废除一种想法就行,需要全社会人的努力乃至国家的支持。国家在制度上进行安排,转换消费主义的经济模式。同时在文化程度上引导消费者,注重精神满足,在物质消费的同时,能限制人们目前过渡膨胀的不合理的畸形消费,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出发,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的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更为人道的相对均衡公平的消费。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国家和个人的长远利益,每个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付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国秀.探究西方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J].商业文化,2011(6):132.
[2]胡金凤.试析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倾向[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4):15-16.
关键词: 消费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100-04
Reflecting and Surpassing on Consumeris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HE Yun
(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 Xi’an 710068, China)
Abstract: Consumerism has been a value conception that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are longing for. People try to identify themselves through consumption, and make their increasing material appetite satisfied. However, this does not bring them feeling of happiness and worthiness of their existence. people that pursuing the value conception of consumerism deviate from the essential significance of consumption, being empty and bored in their spiritual world, facing the common existence of spiritual ecological crisis. Therefore, consumerism will eventually becomes a short-time value system,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ultimate target of people’s personal value pursuance.
Key words: consumerism;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person; value conception
对于消费主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消费主义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的学者从商品的符号消费角度对消费主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的学者从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进行控制给予了批判;也有学者针对消费主义传播过程中媒体的责任进行了单独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应倡导和树立科学消费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consumption)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释义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1]982在《经济大辞典》中被解释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消耗。[2]123消费,在经济学中被看作是以货币为代价实现人们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耗、使用,消费与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环节;在心理学中被看作是一种心理行为和心理态势,因为在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情感的投入,它是一种愉悦感的激发与流逝过程;在伦理学中被看作是维持人之生命、肉体的必需,它对人之存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英国社会理论大师齐格蒙・鲍曼认为,“消费,不只是一种满足物质欲望或满足胃纳需要的行为,同时还是一种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对象征物进行操控的行为,因此,强调象征性物质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生活层面上,消费是为了达到建构身份、建构自身以及建构与他人的关系等这些目的;在社会层面上,消费是为了支撑体制、机构、团体等的存在与持续运作;在制度层面上,消费则是为了保证种种条件的再生产,而正是这些条件使得以上所有这些活动得以成为可能。”[3]22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主义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它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是享乐主义的一种变体,认为幸福就是物质欲望的不断满足。其次,消费主义中的消费行为带有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利益的倾向,带有自私自利的性质,促进了个人主义的危机。再次,消费主义倡导下的消费行为不再是一种满足自然本能的需要,而是一种审美化的心理需求,人们通过消费行为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体验。最后,消费主义中的消费是表征自我存在和确证自身地位的需要。
就本质而言,消费是对需要的满足,是人维持生存的手段。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满足需要是消费的目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手段。而消费主义颠倒了需要和消费的关系,通过不断制造“虚假的需要”,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将人置于被消费统治的境地。它也不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注重其符号价值,从而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根本转换。这种关系一旦被颠倒,就必将发生消费的异化,同时也将发生人的异化,这正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生物体,人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有限度的,但是对于符号价值的消费却是无止境的。符号具有“认知”、“交际”的基本功能和“示同”、“示异”①的社会功能。通过消费行为,使这二者相结合,人们就完成了自身在社会中的身份建构和自我定位。此时,人们进入了物的符号价值消费的领域,消费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生存需要,也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主要在于自我身份和地位的界定,并向社会群众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这样,“表面上是以物品和享受为轴心和导向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指向的是其他完全不同的目标:即对欲求进行曲折隐喻式表达的目标、通过区别符号来生产‘社会价值编码’的目标。”[4]49这样的消费背离了其本质意义。对此,凡勃伦的评价一针见血:“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物品既然是富裕的证明,那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了光荣的行为;相反地,不能按照适当数量和适当的品质来进行消费,就意味着屈服和卑贱。”[5]59弗洛姆也认为:“我们现在的消费欲望已经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消费已然变成了目的本身。”[6]136加尔布瑞斯进一步指出,获得和享受更多更好的商品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目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个社会以人们所占有的物品来评价他们。换言之,价值体系要为我们的消费驱动力负责。
二、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清华大学的卢风教授在《论消费主义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信奉消费主义的人认为只有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感望的满足才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只有人所占有和享用的物质财富才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象征。”[7]36消费主义把对物质产品的消费看作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唯一方式,人们在相互的消费攀比中追逐着一种无限的物质欲求。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消费是一种象征性消费,此时,消费品不再作为实用的物质而存在,而作为表达某种社会规则的载体而存在。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既消费了物品的符号价值,也获得了尊荣的心理满足。但是,“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8]1
消费主义在把消费行为转变成一种文化行为的同时,也把其自身铸造成了“消费社会”②的主流文化,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消费主义作为消费社会的主流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人们评价一切的价值尺度。这必然会造成人们过度关注个人的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对政治失去兴趣,放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认为自我价值只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忘记了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否定了人的内在价值,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发展③,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造成消费者人生意义的迷茫和生存的压力。
美国学者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中写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在消费社会中的许多人感觉到我们充裕的世界莫名其妙地空虚――由于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必不可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9]6因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的财富是无限度的,物质生活日趋丰富,而人的消费心理期待也在提高、消费欲望相应在增长。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当一种要求被满足的时候,一个新的要求又替代了它的位置。人们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却有了致富的压力。市场经济孕育并生成的自主性、开放性文化价值理念,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逐渐失去了传统社会中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更没有真、善、美等文化价值追求,导致精神支柱和灵魂召唤缺失、人的存在意义失落和以消费作为个人幸福源泉导致人生目的的虚无感。所以,尽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了丰富多彩、民主自由的生活景象,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人们没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价值追求的精神支撑后,作为完整全面的人被市场经济、世俗文化和价值理念给日益地平面化、感性化了之后的一种不可选择的选择结果而已。如同曾建平教授所说:“在人们把消费变成一种对豪华、名牌、美观的疯狂追求的同时,掩盖的是他们内在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聊,‘丰饶中的无度’掩藏的却是狭隘的价值世界和贫乏的精神世界,”[10]75即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艾伦・杜宁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过度的消费主义是异常的价值体系。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对人类文化经过几百年发展起来的保守定位的彻底背离。不论是因为我们选择抗拒它,还是因为它毁灭了我们的生态依托,消费主义终将是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9]106而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12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活动特别是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关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界著述颇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但要说明的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意味着需要是随着活动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包括生存、享受和发展等层次递进的丰富体系。个人应按照自己的自主活动来发展合理的需要,并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当作发展较高层次需要的前提。需要作为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是人们进行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因,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不断满足而得以逐步实现的。人是需要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就其本质而言,人的需要主要是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在于物质欲望的满足,也不只是单纯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就是说,当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到达一个理想生活的高度时,并不需要太多物质财富的拥有,而是在消耗极少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提高消费质量和满足度,也可以创造一种健康积极的精神生活方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内涵,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一)政府
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言人和制度的制定者,政府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主体,它的行为规定了这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以及成败,其行为具有强制性和有效性。
1. 政府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帮助人们摆脱对物质的依赖,追求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2. 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规范和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同时,通过加强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并使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从物质的一端转向非物质的一端。
3. 要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消费主义归根到底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我们现在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移植和嫁接,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规避消费主义所带来的弊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文化的调控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和媒体导向,创造更多更好更具教育意义的优秀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4. 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将科学消费观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之中。教育是改变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认识到人生价值体现于财富的创造,而非财富的消费。素质教育应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着眼于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它可以让每个人形成健康并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人们进行科学消费能力的培养,使人们通过科学理性的消费,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满足度,既使个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又能有效降低资源的消耗程度。
5.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两极分化。政府在对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以税收的形式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到国家,然后通过养老金支付、社会救济、优抚保障等方式支付给生活无保障的社会成员,进而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过这些措施,把收入的差距缩小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限制过度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
(二)企业
企业出于利益的驱使,通过依附于他们的大众传媒的广告或其他各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推销给大众,以增加产品的销量,提高利润。但是,从构建科学消费模式的角度来看,企业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因此要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1. 企业要尊重消费者的人格权,诚实宣传企业商品,向消费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不应从纯商业的角度将消费者视作销售对象和利润来源。
2. 企业应将生产方向转向那些实际需要还未完全满足的领域,而不是那些人为制造需要的领域。企业应该本着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而生产更多更好更适用的消费品,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与媒体通过利润共享达成同盟,层层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潮流来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实现企业销售量的增长和利润额的增加。
(三)消费者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本身也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12]111在试图超越消费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消费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发产生,而只能靠灌输――教育。因此,广泛深入的消费观教育是帮助个人超越消费主义,获得全面发展的主要方法。
消费观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对于消费的比较系统和稳定的看法与见解,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将会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消费模式。消费观教育要实现有效性,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不仅要在大中专院校,还要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正规、系统的教育;不仅通过学校教育,还要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再教育。同时,还要和传播媒介进行紧密联系,通过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宣传消费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个人全面发展和个人与社会关系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曝光各种消费主义的行为,引导公民建立科学消费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从过去那种挥霍无度、追求符号意义的消费方式中解脱出来。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运用显性教育方法,还应特别注重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显性教育最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是灌输,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果显著等优点。隐性教育则是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培育一种环境文化,使尽可能多的人们以相对自然的方式接受教育,因而具有教育作用的广泛性、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和教育效能的渗透性等特点。这些使隐性教育具有显性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教育魅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其效果也更持久,更具抗干扰力。
通过教育,使人们在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后,有意识地将消费的重点转移到精神消费上,不再视物质产品的占有和无限消费为个人地位的象征和生活优越的体现,而是通过增加精神消费,加强个人对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思考,确立和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真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进程,使自身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大众传媒
公众社会学认为,消费需要是社会化的产物,受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接受何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定型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大众媒体是消费主义的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媒体通常会根据商品生产者的需要,制造各种时尚来诱惑消费者抛弃那些还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来购买新的、时尚的消费品,而时尚是不停变换的,消费者也就跟着媒体的魔棒不停地购买,产品被不断制造并消耗。媒体向人们灌输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引起消费者对财富和地位的幻想,商品的使用价值被严重弱化了,而符号意义却被无限夸大。
1. 政府应该规范媒体的行为,制订相关政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要求媒体不得进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媒体进行科学消费和环保方面的宣传和知识普及。注重科学消费榜样的示范效应,教育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种种畸形消费、炫耀消费以及种种消费陋习。
2. 媒体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自律。大众媒体应该主动解除与商品生产者在创造和传播消费主义文化方面的同盟关系,不再致力于对商品的符号意义的创造和对消费者的精神控制。媒体应当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为社会和公众服务,这种服务不能以媒体自己的利益为基础,而应从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出发。
3. 大众媒体应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抵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消费主义使人异化而失去自我,那么媒体就应该帮助消费者重新找回自我,鼓励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出发,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超越消费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上几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交叉。超越消费主义,并不意味着放弃消费,压制人们的正当需要,放缓社会的发展步伐,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反,会帮助人们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冲破消费异化的怪圈,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重拾心灵的自由宁静,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于光远.经济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 Richard Kilminster.Culture,Modernity and Revolution:Essays in Honor of Zygmunt Bauman[M].New York:Rout ledge,1996.
[4] 让・博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7] 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6).
[8] L・P・梅耶.波德里亚:前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6.
[9] 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 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一、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节约型社会包含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节约型的消费结构以及树立节约型的社会观念。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笔者认为,公民节约习惯的养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突出表现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消费模式方面。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已进入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阶段,与此相伴随,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经济为主要特征,所以,在生产方式上的资源浪费,生活方式中的炫耀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消费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起搏器,也是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使我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主义对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价值诉求的制约
社会消费结构与社会消费方式的形成,从宏观视角出发,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有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生产力与生产水平、人口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国内外政治形势、生产与消费的指导思想等都会对社会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起着重要的影响。
回顾我国消费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以节俭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方式,到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方式的转变,我们不得不说,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流行于西方的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消费观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消费主义是19世纪中叶,随着近代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畸形的消费形式;它的准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试图以物欲的满足和占有来构筑其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把人的价值单一地定位于物质财富的享用和高消费的基础之上,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
在消费主义思潮看来,从哲学意义上看来,消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刺激起来的消费欲望。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再生产和利润的获得。通过消费来促进资本快速周转,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循环,推动扩大再生产。由于生产具有无限扩大性,生产者对利润的追求无止境,因而只有消费具有无限性,才能顺利地完成再生产和利润的获取。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身份构建,通过消费来达到自我表达和自我价值认同,通过消费显示人的身份和地位的高贵。
消费主义在我国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为,超过自身经济实力与实际需求,过分贪大求洋、奢侈浪费主要特征的超前消费型、以比阔斗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求得心理上的满足为特征的炫耀性消费型,以及少数暴富而又素质低下的人,例如“黄金宴”、“人体盛”等形式为特征的病态消费型。
消费主义的实质正像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和被巩固的,他把这种异化看作是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他认为:“仅仅供享乐的、不活动的挥霍的财富和规定在于:享受这种财富的人,一方面,仅仅作为短暂的、恣意放纵的个人而行动,并且把人本身――因而也把他本身――看作毫无价值的牺牲品。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放纵的欲望、古怪的癖好和离奇的念头的实现。”丹尼尔・贝尔也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因而它是无限的要求。”在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消费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与商品、技术一起扩张到中国各地。消费主义的蔓延、畸形消费的膨胀、消费伦理的迷茫等等,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
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消费主义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活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因为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诱导的人类欲望将超越地球生态圈的承受限度,而大量废弃所造成的垃圾过剩将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生态危机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节。
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引发严重的资源危机。一方面,消费主义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另一方面,消费主义主张个人的无限消费,导致人均消耗资源量上升,资源消耗总量增加,而地球的资源存量是有限的,由此带来了资源危机。另外,消费主义倡导高档消费、过度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仅使企业加快了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而且使得消费者将大量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抛弃,这样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重了资源危机。
第三,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导致价值观危机,严重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主义没有带来幸福感。牛津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阿吉尔在其《幸福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盖了的社会关系、工作和闲暇。而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尽管消费者能够得到充裕的物质满足,但他们也并不感到特别的快乐。风险消费文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道德伦理秩序,在法制规则不健全的状况下,其危害程度更深,违背了消费作为满足快乐的终极意义,对于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秩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把人生的目的及人的价值实现都归结为物质消费,必然导致对精神文化的忽视,丧失辩证思维能力,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认为自我价值只是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否定人的内在价值,使人成为被动、贪婪的消费者,丧失了道德信仰和能动创造性。再次,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人们越来越重视赚钱和享受,而忽视德性、品格以及指导人全面发展的哲学智慧的培养。最后导致人的道德水准逐步降低,人的智慧也为物所累而呈现退化趋势,人的综合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差。我们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但价值观的危机可能是我们面对的最深刻的危机。我们只知道以疯狂的消费来满足感性的欲望,却根本不想,也不愿意去想,我们这样做是否真的感到幸福、进步?是否真的对人有好处?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尺度去评价我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没有一个深刻的反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三、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势在必行
1.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必须澄清的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之一:消费中提倡节约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相悖,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相悖。如果说在经济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那么,经济发展与消费方式之间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消费水平是由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消费水平只能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而提高。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主导的消费方式只能是适度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人民生活持续的改善,保证人们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居和生存环境、社会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享有、社会治安状况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认识误区之二:消费中提倡节约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学中,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生产的规模决定于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大小,要促进生产发展,必须扩大需求,成为被普遍信奉的真理。改革开放以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也被我国广为接受,这体现在强调刺激或抑制需求对推动或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上。我们并不否认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然而,有利必有弊。片面强调消费需求对生产的作用,并把消费中节约同生产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是失之偏颇的。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可以无限供给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函数,而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无关的前提下。二次大战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教育了我们:自然资源紧缺,早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在今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消费中注重节约,杜绝浪费,从而促进生产的节约,就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适度消费的原则。
适度消费是指摒弃“消费和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就更幸福”的价值观,把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作为消费标准。同过度消费相比较,适度消费以节俭为特征,它不反对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只是反对“为地位而消费”的过度消费的挥霍和浪费。正像印度的圣雄甘地曾经说过的那样:“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有资料表示,假如以现有的美国的生活方式为标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达到其水平,至少需要四个地球来支撑。适度消费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需求,只有向这样的消费结构过渡,才能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二,和谐消费的原则。
和谐消费,是指消费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如消费、要素、消费结构、消费组织、消费理念与其他外部环境都处于和谐运转状态,从而达到良性消费,实现提高消费效益的目的。和谐消费不仅注重消费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还强调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生态之间有机协调,树立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
和谐消费,首先体现在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统一。如果说19世纪是生产者创造世界的话,那么20世纪,特别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进入消费者创造世界的时代。而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技进步,体现在消费领域中,物欲横流,人成为物质消费的“奴隶”,“单向度”的人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和谐消费恰恰是对人的“单向度”的制约。
其次,和谐消费体现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常青的主题。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是根本;消费表现为终点,是生产的最后完成;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联结生产与消费;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消费是社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归宿和根本动力。实现消费和谐正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主导力量。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既有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的过度消费,与节约型社会的本质背道而驰,也有需要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两个极端的做法,都未能体现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协调统一。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消费问题,高度重视消费经济研究加强消费经济学科建设。
最后,和谐消费体现在物质消费、精神消费与生态消费的和谐统一。既能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又能确保人、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谐消费观念不仅注重消费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性和适度性,更注重消费作为社会调节器,在协调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双赢互利,协调发展的社会,消费作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和结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因素。
3.构建节约型消费方式需要树立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理念。合理的消费应当是人性化的消费,即以人为目的消费。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体现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正像马克思而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既有形而下的各种物欲的追求又有形而上的精神与理性的追求。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消费,但消费不过是实现人的存在价值的形而下的手段与过程,而不是人的存在价值的终极目的。通过消费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满足人精神生活上的各种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第二,树立尊重生态价值的绿色消费理念。其实质就是要求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有序,人的发展才能走上可持续化道路。生态消费要求我们把握的消费尺度,既要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要确保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开发和利用。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和贯彻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环保意识,反对出于贪欲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要把人们的消费和享乐限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挥霍地球资源的条件下,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
关键词:消费文化 文化价值观 物质消费文化 表现消费文化 差异化发展
消费文化是人类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和纵深发展,已日益成为整个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消费文化呈现出新的特性和趋向,即消费对象的全球化共享,消费时尚的全球化蔓延,以及消费文化的全球同质化趋同。消费文化的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丰富了各国的消费文化内容,丰富了消费市场,也为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周笑冰,2010)。然而,“有必要指出,亚洲国家与亚洲文化近年来已经开始迷恋上西方的技术及随之而来的消费时尚,迷恋上西方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偶像……”,“东方的这种‘现代化’进程并不是从东方文化的本土之根绽放出来的花朵,它是在西方侵入的状况下、由于西方的要求而产生的”。
西方国家以商业化、市场化为特征,以消费至上、享乐文化为价值追求,以自身利益为旨趣,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合适宜的“消费主义”倾向,也助长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商业化、世俗化、功利化趋势。促进消费文化的差异化发展,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还是全球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来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差异化发展趋向
每一个民族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规范系统,这一系统不但调节人们的行为,而且通过社会化过程内化为每一代人的人格结构,代代相传延绵下去,形成有序的、模式化和连贯化的行为方式。消费是个体行为,同时还是一种共有行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消费模式,这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关联。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观照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在认同差异的同时,辩证地分析之间的关系,对在全球化语境中,推动不同文明的和解和理解,消解不同文化交汇中带来的消费文化上的迷茫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东西方文化在最基本价值观,即“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集体主义是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干,个人主义是西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从价值内涵角度来看,集体主义强调人的相互依赖性和集体的重要性,要求集体内的成员能对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且关注群体和社会问题,将各种社会关系视为人的本质。个人主义强调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要求社会要体现个人意愿,并且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将个体的“自我”视为是人的内在本质;从价值权衡角度来讲,集体主义者会更少体验到个人价值与社会标准之间的冲突,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少的孤独。个人主义者更多关注个人成就,当然也能较好地协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文化价值体系上看,集体主义讲求集体内部利益高于一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以威望和形象得到集体的认可。个人主义同样注重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比集体主义更高,如对涉及到个人隐私、权益、人权等方面,因为个人主义强调平等,即尊重自我权益,也尊重他人权益。所以说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在处理自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上虽然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东方文化倡导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的存在价值,因为任何个体都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个人主义也不是必然否定集体主义,因为在社会这个大的框架中个体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个体不可能与社会脱离。求真、求善、求美的普遍道德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同目标。
其次,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另一差异表现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不同,这种差异的形成或许是与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从总的方面看,主要表现在综合辨证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的不同。一些学者常用综合(整体)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不管怎样,所有的文化都是植根于特定的土壤、社会的需要,都是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生活实践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态度的价值或观念及其思想体系,都是以科学世界观和相关真理为基础理论前提,都是经过较长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检验的。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不会受到科学的冲击,只是会受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化的影响”(韦正翔,2008)。这一点也是与西方社会不同的。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日趋广泛和加深,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是全球化和谐发展的需要。今天,强调个体与群体、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相依,地区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和谐发展,更具有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
最后,我们来看最具活跃和可变性的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个体的终极性(目标)或工具性(行为)的信念。作为一种现实的、生动的、活的观念,是私人的、异质化的。个人价值观是可变的,人们在接受一些价值观的同时,也会摒弃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价值观。相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稳定,社会价值观也是一直变化的。所以,我们可以跟随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来挖掘消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架构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一直处在变动之中的,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起和谐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发展的原则是方向性的。
关键词:消费主义;90后大学生;消费观;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41-03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发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把崇高和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实践。”[1]源于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表现为娱乐主义和享乐主义,不仅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80年代末,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伴随着全球化蔓延到中国,通常表现为符号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和超前性消费三种形态。其主张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冲击着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消解着中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动摇着青年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发展,威胁中国文化安全。基于此类消极影响,中国学者对消费主义秉持批判态度。
90后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观不仅对当代社会消费观推波助澜,还将主导未来数十年社会主流消费观。因此,研究消费主义视角下的90后大学生消费观,通过反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在全球化时代,对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塑造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消费主义视角下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时代境遇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主义文化侵略
人类已进入由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较快发展。伴随着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则往往利用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以多种方式推行西方化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观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形成冲击和挑战。”[2]
20世纪二三十年源于美国的消费主义思潮,利用发达国家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以隐形的文化强制形式,通过资本输出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进入中国,以对资本主义经济繁荣表象和西方社会多元文化的宣扬,刺激、诱导着90后大学生盲目追逐被这种文化霸权制造出的消费欲望。部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冲击下转向个人主导,他们在消费中逐渐对消费品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产生诉求。
(二)现当代中国国内消费环境的改变
伴随中国经济运行三次大型周期性波动而发生的积极变化,现当代中国国内消费资源环境、金融环境、信息环境和流通环境不断改善,与之相应的社会消费观念、模式和水平亦不断发生改变。国民在增加物质享受消费比重和扩大享受型消费所占比率的同时,逐渐弱化了生存消费的国民消费主体性。
消费主义所提倡的享乐、自由、奢侈的消费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重义、节欲的消费道德相冲突,在市场经济趋利性导向下消解着中国传统的消费道德。在消费品充足和信息来源广泛的全球市场下,青年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在消费中体现着开放性和先锋性。伴随着近年消费主义思潮逐步蔓延至高校,不断冲击90后大学生传统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消费主义视角下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基本表征
(一)存在炫耀性消费
在西方国家以消费主义为代表的文化渗透下,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部分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中体现出崇拜和追逐符号性消费的特点。他们在这种变异了的消费选择中盲目地追新求异,推崇个性,喜欢时尚,崇尚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片面地把消费数额和消费档次的高低作为博取同辈群体的认同和羡慕的重要标志,渴望“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及身份,从而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3]
(二)倾向于享乐主义消费
部分90后大学生奉行“消费至上”的享乐主义消费观,消费结构本末倒置,彻底将个人消费娱乐化、符号化。在这种异于伊壁鸠鲁享乐主义的极端享乐主义支配下,青年学生作为“新的享乐主义消费群体已经形成,他们的需求不再受到‘需求经济’的约束,而是受到‘欲望和梦想经济’的约束,或者对新事物和新体验的渴望的约束。”[4]为维系享乐主义消费支出,部分青年学生选择信贷消费,却因高透支额和低偿还率陷入个人经济危机和信用危机,导致失衡消费。倾向于享乐主义消费的大学生更多地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的生活方式的产生,与浮华消费和风格化的自我呈现融为一体”[5]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
(三)追求实用性消费
90后大学生主流消费趋于追求物有所值的实用消费。有着独立主体意识的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尝试欲,易接受新鲜事物。即使在当代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下,在个人固有消费观与消费主义思想发生碰撞时,更多地表现出其理性的消费观――选择在实用消费的基础上兼顾自我个性的彰显。他们通过对商品,尤其是贵重商品相关信息的了解,综合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本人经济承受力,理性选择消费对象。
(四)暗含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的从众心理实验结果证明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这在部分90后大学生中也是适用的。在当代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大众传媒的刺激和诱导下,一部分大学生因无法坚定其已初步树立的理性消费意识,个体消费观受同辈群体消费观引导,在群体压力下抛弃个人独立消费意识和消费主张,通过对同辈群体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采取与群体一致的消费行为,形成群体模仿式消费。这种通过将自我认同危机外化为依赖外部力量进行的自我身份定位,体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
三、消费主义视角下的90后大学生消费观分析
(一)消费主义文化侵略威胁部分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树立
西方文化霸权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侵略,将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造成中国国民价值观不同程度的扭曲、错位,消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威胁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树立带来众多负面影响。消费主义下价值转换通过思想灌输和形象启发等途径背离了商品价值规律,导致消费使用价值萎缩和符号消费泛滥。作为未来社会消费主体的90后大学生消费群体,对社会主流消费观的导向推波助澜。
因青年学生的消费观还未定型,“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大众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潜移默化地动摇了青年学生既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年学生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上的迷失。”[6]传统的节俭美德在消费主义过分强调娱乐性和享受性的意识形态冲击下被青年学生忽视了。
在消费主义文化侵略影响下变异了的消费观在这部分90后大学生中不断蔓延,“不仅表现在购买时尚、高档消费品的实际行动之中,也表现在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对时尚、高档消费品欲购不能的焦虑心理以及压缩基本消费需求以追求时尚和高档的消费取向上。”[7]这种异化的消费观不可避免地陷入物质至上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最终导致大学生人生理想失落和人格缺陷。
(二)消费观教育缺失的客观因素
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伴随着家庭消费环境改善和消费能力普遍增强,家庭成员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部分家庭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家长本身就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践行者,在家庭和个体消费中体现出明显的符号性、炫耀性和超前性的消费烙印。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消费观本身就带有消费主义倾向。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对发展教育多元化的积极诉求,通过文化殖民将消费主义作为宣扬西方意识形态的普世准则渗透扩张到校园。中国部分高校对消费主义辨识不足,民族文化“免疫力”薄弱,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且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课程中对“三观”足够重视却缺乏针对消费观的专题教育,或在涉及消费观的教育中,教育内容过于空泛、流于表象。导致青年学生培养树立科学消费观得不到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三)消费观主体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激荡,多元文化纷至沓来、涌入校园。由于部分90后大学生对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对中国国情和个人消费水平不能清晰定位,对文化安全威胁缺乏警惕,对消费主义本质及影响缺少认识,导致这部分大学生受消费主义影响,过于重视物质消费,轻忽精神消费,缺乏消费自律。伴随着理性消费意识的弱化,他们的消费观在消费主义思潮与中国传统消费观的碰撞冲击中产生了困惑和动摇。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扩张中,这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为科学消费观的树立带来消极影响。
四、对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反思
(一)维护文化安全,抵御消费主义文化殖民
“长期以来,教育始终是一个政治的战场,而且到21世纪的新千年之初依然如此。”[8]在当代,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强势扩张,折射出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尤其青年学生价值观不同程度的弱化。文化危机意识不足、文化安全意识缺乏的90后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最易受到影响的群体。
因此,90后大学生应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前提下,重新审视并理性对待西方多元文化,清醒认识到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输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其重点将消费主义作为普世准则予以推行的目的是消解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意图改造和重构国民生活方式。
为此,大学生们应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弘扬勤俭节约的消费道德,将中华民族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人价值观的构建要素,增强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学生们应将个人思想道德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予以重视,警惕文化侵略,抵制文化霸权,强化个人文化自觉意识,对抗消费主义文化殖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补位社会教育责任,引导消费观塑造
首先,家庭要端正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的培养,引导子女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和适度消费的行为习惯,避免经济上的盲目纵容。改进教育方法,纠正子女不当的模仿消费,克服媒体诱导,减少消费主义对消费观的冲击。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减少物质挥霍浪费,在生活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树立科学消费观,为子女抵制消费主义做出表率。
其次,高校需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理论概括、案例分析、开放研讨和考察实践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将消费观专题教育的理论学习与深入实践统一,将学生的消费道德考察制度化并落实到评优制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和思辨思维。通过校园传媒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辨识并抵制消费主义,削减商业传媒宣扬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费诱导,教育学生在科学消费观指导下理性消费。
再次,党和政府有义务树立勤俭节约、廉洁朴素的形象,提供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弘扬传统美德,提倡节俭消费、适度消费等理性消费观。从社会主体舆论导向上抵制消费主义,批判符号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和超前性消费。建立健全传媒约束机制,将商业传媒消费至上和享乐主义观念的宣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对大学生科学消费观树立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主体教育,健全人格
作为独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90后大学生已具备是非判断能力,在消费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他们在消费中通过客观评价自身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经过自身审视,确立合理消费期望,正确引导和控制个人消费行为,能够有意识地发展健康的消费心理,健全人格。
90后大学生应加强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性的消费观念,明确认识到“超过一定界限之后,更多的消费并不等于更多的充实”[9]。尤其注重个人消费道德的建设,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增强个人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财能力,在消费观受到消费主义思潮冲击时能理性直面消费文化多元化。
90后大学生还应增强自我评价能力。对非理性消费心理及失范行为自我剖析,将科学的理性消费观念内化为个人消费行为准则。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消费理性,有效控制消费中的冲动性和被动性,减少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等缺乏理性的消费,以树立节俭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促进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总之,引导90后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消解消费主义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对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保障我国文化安全同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金伟.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01.
[2]吕青.文化安全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34.
[3][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7.
[4]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
[5]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4.
[6]吕青.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1):71.
[7]范美霞.现代“消费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同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5.
关键词:生态学;异化消费;资本逻辑;生态逻辑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31-03
生态学是当代西方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本・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学者致力于结合理论与当代全球性生态问题,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呈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本・阿格尔在其关于生态学的论述著作《西方概论》中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角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在其论著中系统阐述了异化消费理论。通过对其异化消费理论的解读,对于遏制当代社会出现的“物质至上”等社会风气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一、生态学的异化消费理论内涵
在对于经济领域的论述中,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作为生态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本・阿格尔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并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加以发展,形成了异化消费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的生产是在满足动物机能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的,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懂得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上从而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类特性就是实践活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物欲享受却成了普遍追求,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反而作为痛苦的存在――“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结果造成“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55
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是在当代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产物。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均已步入生产绝对过剩,商品极大丰富的消费型社会。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水平,但劳动异化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本・阿格尔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洞察,在继承理论的基础上,将目光关注点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在阿格尔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为消费领域的异化,而消费异化导致的生态危机已取代了生产领域的经济危机。阿格尔对异化消费的定义是“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2]494。他认为,劳动异化是产生消费异化的根源。正是因为工人在劳动时身心受到压抑,追求自由自主的本性使他们迫切地寻找发泄的突破口,即“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2]493。阿格尔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消费两大特征是“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为媒介变得十分复杂”以及“人们把贯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2]495。正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大众传媒的联合作用下,无产阶级妄图通过消费逃避痛苦以寻求自由,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沉溺于这种虚幻的幸福中并在不知不觉中默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
阿格尔针对如何解决异化消费问题,提出了“期望破灭的辩证法”这一社会变革模式。他提出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内涵是:异化消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再生产,而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性与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必将发生冲突进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在生产领域生态危机会演变成为商品的供应危机。当人们发现原本被激发的消费期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难以被满足时,一方面会对资本主义能够满足人的无限需求失去信心,继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会对自身的消费欲望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淘汰掉那些腐朽的价值观念,意识到“人的满足最终取决于生产活动”[3]644。在自发地重新审视制度和调整自身消费观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遏制盲目的消费欲望,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变革,建立起“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实现符合生态逻辑的发展。
二、Y本逻辑支配下异化消费的负面影响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始动机,而资本家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家的思维模式就是资本的逻辑。正如马克思对于资本家的形象描述:“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是每个人都希望暴风雨在自己发了大财并把钱藏好以后,落到邻人头上。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资本逻辑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向,通过各种途径力求实现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并不断扩大再生产以保证利润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家的腰包。
受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异化消费有两大负面影响。一方面,异化消费易造成无产阶级沉溺于虚妄的“避难所”中无法自拔,丧失了阶级意识,难以清醒地识别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阿格尔认为,由于异化劳动的影响,本应为自由自主的类特性变成了仅仅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工具。人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是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和不自由,因此期盼寻找到一个避难所,以图在其中寻觅自身的自由和幸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空前发展,能够向无产阶级提供足量的过去只属于资产阶级的消费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领域以“效用”和“增值”为原则,以获取利润和扩大再生产为目标时,消费市场难免会存在商品过剩的现象。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550,资产阶级不仅在物质生产上占统治地位,同时也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当生产与消费呈现供过于求的问题时,为了保证生产过剩的产品得以被大众消耗,生产商联合广告商用多种渠道和形式不断地刺激、激发甚至创造出大众的“需求”,使得消费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头脑中从而做出非理性、不适度的购买行为。在消费领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承诺提供源源不断的商品,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资产阶级是平等的,只要拥有钱就可以享受和他们同等的待遇和物资,借此来缓解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为了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自由”和“权利”,无产阶级又重新燃起激情继续投入到异化劳动中,然后拿着出卖剩余价值的工资来“自由”地消费。无产阶级在这个恶性循环中逐渐失去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任凭其蒙蔽和驱使而不自知,只能麻木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
另一方面,异化消费使得商品的符号性价值极大地超越了使用价值,无产阶级的消费成了病态的、盲目的非理,资本的扩张主义和异化消费共同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生态危机。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社会,影视、新闻等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以财富定义成功的价值观,成功人士和名人的消费水平也成为大众关注和羡慕的焦点,进而导致一部分人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品牌潮流度而非实用性。与此同时,异化消费的存在使得商品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购买了商品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厂商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和随处渗透的广告都在召唤着人们淘汰掉旧物,跟上新的消费热潮。他们期盼通过购买这种商品来获得他人对他们的社会地位、能力的认可和尊重。人们不再是出于真实的需求去购买商品,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的激发下,不断地去填补内心贪婪的欲望,期盼从消费中获得幸福感。在他们看来似乎“幸福就是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音乐、电影、娱乐、、酒和香烟”[5]330,始终以追求更多更好的手机、衣服、电脑等为生活乐趣。如此一来,商品被迅速地消费、淘汰,这就意味着环境需要供给更多的原材料和承载更多的废弃物。由于过度生产带来的商品过剩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异化消费,商品的高淘汰率使得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越来越多不可降解物投入自然中,使得环境污染越发严重;而异化消费的普遍性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的扩大,资产阶级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由此双向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
三、生态学异化消费理论的当代启示
不可否认的是,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存在一些局限:例如他过于关注消费领域而忽略了背后的本质因素,其解决方案具有乌托邦色彩等等。但他对于的异化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新形态的积极探索,以及对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分析对于遏制当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解决生态问题仍具有警醒意义。
(一)抵制消费主义价值观,转变消费行为模式
阿格尔指出“生态学的目的也是双重的,它要设计将打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控制的社会主义的未来。”[2]420在论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时将重心放在了消除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两个方面。在消费领域,关于如何遏制异化消费现象,应从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两方面考虑。阿格尔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当市场经济发生了供应危机时,早已习惯将消费作为乏味劳动之补偿的无产阶级会从对资本主义的期待中清醒过来,实现最初的觉醒并改变将幸福等同于消费的价值观念,从而改变以往的异化消费行为。由此观之,消费观念对于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首先要加强对消费观念的引导,提高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抵制消费主义并不是要求无产阶级要以牺牲生活质量为前提进行修道士般的清贫生活,而是指要以自身的真实需求和消费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对被广告等传媒激发的虚假需求的甄别能力,克制被资本操控的消费欲望,自觉抵制符号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行为。其次,鼓励消费者开展理性消费行为,具体包括在消费 “量”上的适度消费和“质”上的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是指人们在消费中应遵循适可而止,而非多多益善,应意识到商品因人的需要而存在,而非人存在的意义是追求更多更新的商品。绿色消费是指兼顾下一代人消费需求以及不同物种间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在理性干预之下, 也许人类最终可以“依据质的消费(更好的文化、艺术、精神的享受和实现)来确定幸福”[2]493,从消费理念到消费行为加以调整,在消费领域告别以物为尺度的单面的人。
(二)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如果说资本逻辑是异化消费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助长消费欲望的大众传媒对于消费主义的传播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阿格尔所言“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位媒介而变得十分复杂”[2]495,异化消费现象既是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同时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鼓吹和宣传作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支配下的大众传媒为了高额利润以商业广告、植入性广告等形式不断地刺激着人们对于物质无节制地渴求和消遣,促使人们的物质欲望空前增长。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对于奢侈品等的广告要予以限制,对于充斥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影视要加以监管,有效制止大众传媒对于符号性消费的鼓吹和渲染。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公益广告的投入,使绿色消费观渗入主流媒体的宣传之中。大众传媒是受众极广的媒介,在当代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的塑造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政府可以借助其巨大的影响力宣传可持续消费理念,使之成为有效的社会教育手段,使人们意识到存在意义不在于“占有”继而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借此营造健康良好的社风气。
(三)从资本逻辑向生态逻辑转变,实现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
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在消费领域的衍生现象。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是互相矛盾,根本对立的,资本逻辑的存在必然导致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要破除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首先,应破除劳动领域的异化现象,增加人在劳动中得到自我实现的可能性。阿格尔认为只有劳动变成了“闲暇性生产”,人们在劳动中就不会将其“看作是获得应用于未来消费的财富的源泉。人们可以在社会有用的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身的基本愿望和价值。”[2]497也就是说,只有在自主的劳动中获得创造性和价值感,人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人的价值在于生产,而不在于消费,继而摒弃了对物的依赖性,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中重新定位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观。其次,转变资本逻辑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符合生态逻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异化消费理论给予我们的警示在于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态系统无力支撑无限增长,从而将需要缩减旨在为人的消费提供源源不断商品的工业生产”[2]497之前,主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落入被动停止增长的局面。发展经济时首先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向大众提供耐用、可回收的商品而非奢侈品。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唤醒无产阶级的生态意识,从而发展新的生态化的健康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阿格尔根据当代社会呈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通过对消费领域的批判性分析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主张人的满足最终在于创造性的非异化的生产劳动而非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从而将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地统一到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生态逻辑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哲学流派新编[M]//西方卷(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消费异化 科学技术 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引起了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的重视,他通过对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研究,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通过对异化消费的操纵控制人们,以及为了维护其存在对科学技术的滥用,都需要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一、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
(一)自然的异化。
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为了通过消费异化操纵控制人们,必须不断制造“虚假需要”。为了提供无止境的物质资料从而保证不断制造“虚假需要”,资本家将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利益客体,不择手段地对大自然进行剥削和榨取。自然界在无形中,成为了其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通过对自然的控制达到了对人的操纵与控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的异化、自然的工具化成为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消费的异化。
消费本来应该是人们自由的选择,给人一种满足和幸福的感觉,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被资本家所操纵,成为统治者实施社会控制的新形式。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其政治需要,将幸福等同于物质消费,然后通过无休止的对自然的掠夺提供高标准的物质消费,不断产生和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从而消除了人们因为物质无法满足而对现存制度产生的不满。在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虚假需求下,人们为了进行消费而生活,这种异化的消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无限增长紧密联系,势必会产生生态问题。
(三)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成为了资本主义实现其控制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及欲望得到满足,加大了消费异化以及对人和自然的奴役。科技的发展与政治意识联系在一起,科技不再是技术知识,它开始执行政治的功能,发挥维护现存制度的功能,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意向性。科学技术不仅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也加强了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为了维持高生产、高消费的社会形势,科学技术的运用无形中加大了资本主义国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能力,带来了危害人类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
(四)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危机。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相应的统治制度、统治方式的完善,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了无对立面和否定面的“单向度”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在追求无止境的物质享受中逐渐被商品所奴役,只剩下维护、肯定现存秩序的向度,丧失了具有创造性社会批判功能的那个向度。在这种“单向度”的社会中,人们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无限膨胀,造成生产的无节制性,给有限的地球物质资源造成了危害。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一)解放自然。
马尔库塞认为,新的社会革命与生态革命紧密相连,解放自然是推进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和手段,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人的统治是依赖于人对自然的统治,那么人的解放同样也应该依赖于自然的解放实现。马尔库塞虽然颠倒了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但是将自然看作是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领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自然解放对人的解放的重要性等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改变人的消费异化行为。
人们在资本主义制造的消费商品中迷失了自己,将幸福的程度与消费的数量等同起来,因此要改变人们的处境,必须改变消费与幸福相联系的观念。马尔库塞将人们的消费分为“真实消费”和“虚假消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却将二者等同起来,为了满足人们的高消费,破坏自然、剥削自然。马尔库塞强调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来满足真实的消费,克制个人追求不属于真正需要的需求,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谐化。
(三)指引科学技术的发展。
马尔库塞把科学异化视为是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他批判技术但不反对技术。技术在成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同时,完全可以在一定时期成为解放的工具。马尔库塞不仅主张通过技术的发展来实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更希望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予以引导,使自然和人得到最终的解放。遗憾的是,马尔库塞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矛盾,过分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矛盾。
(四)建立符合生态学的社会模式。
马尔库塞认为,虽然现存的技术是服务于剥削自然、破坏自然的,但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自然观基础上的社会模式中,新的技术可以实现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这种社会模式,不仅可以使人与自然获得解放,更能使二者在和谐平等中长远的发展。马尔库塞主张通过限制生产和缩减人口来建立生态学社会模式,他看到了无止境的经济增长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储藏量之间的矛盾,提出放慢经济增长,缩小生产规模,限制社会经济发展来维护生态平衡。虽然显然与当今的世界形势不符,但我们仍可以看到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小云.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探微.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05月.
[2]刘仁胜.生态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二战后,纽约成为继巴黎之后新的世界艺术中心,曼哈顿成为艺术家们的聚集地。然而曼哈顿地区昂贵的租金,却不是这些大多年轻的艺术家们―主要是画家和雕塑家―可以负担得起的。而曼哈顿苏霍区(SOHO)的产业转型,使得轻工制造业的大量迁出,原存的厂房和仓库空置废弃。艺术家们找到这些租金低廉的巨大开敞空间,对它们进行简单粗糙的改造,使其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和生活的最基本要求。早期LOFT建筑由于艺术家们经济的拮据,无力对它们进行更多的改造和装饰,所以早期Loft建筑多以墙壁斑驳、管道暴露、地面粗糙和空间完全开敞的形象示人。LOFT风格刚兴起时,因其常成为艺术家们和时尚界前卫人士不分日夜的大规模派对地点,吸毒、混杂其中,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令政府对它进行全面封杀。随着更多专业设计师的进驻及他们所带来的技术支持,他们对废弃厂房和仓库的功能性改造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美学价值。从而吸引到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对LOFT文化的关注和接纳,以及追逐。这股LOFT风潮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推动了它于1975年在纽约的最终合法化。LOFT风格普遍存在于餐馆、咖啡馆和零售机构等商业建筑中。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选择在家办公的机会增多,人们选择LOFT,代表了他们前卫的生活方式,而不再是经济拮据的被动选择,相反却是时尚与前卫的表现。
LOFT自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催生了中国一批改造和利用工业老厂房作为文化中心的项目。杭州杭印路LOFT49、上海苏州河畔的东廊画廊,还有规模较大的北京东郊的大山子艺术区(即原798工厂)。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北京798艺术中心。出自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设计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建筑,为其LOFT改造奠定了基础。而LOFT在中国和在西方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在西方LOFT是以低廉的租金吸引艺术家而兴起。与之相反的是,在中国由于引入之初的前卫标志,使得LOFT风格的艺术中心的租金,比之前贵了几倍不止。
自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加入WTO世贸组织以后,各种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和机构涌入中国。伴随着这些时尚消费品,一同进入中国的还有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和文化消费主义的。中国普通民众之所以能够很快适应和接受这些“洋消费”,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西方消费主义和文化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人类早期社会中的物质消费就开始含有文化因素。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物质消费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凸显,并终于表现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消费形式。在文化消费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仅仅作为文化因素被包含在物质消费中时,这种文化消费是附属于实用价值的消费。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有限,消费什么往往取决于生产。这一点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表现的很明显。而在当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化消费是以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已经摆脱过去对实用价值的依存,演变为一种符号和象征意义。物质消费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生理需求,而文化消费则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关注,赋予了文化消费主义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上世纪90年代,LOFT进入中国催生一批旧厂房改造项目的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也从中嗅到商机,将LOFT这一文化因素纳入到楼盘的市场营销中,开发了一些以家庭办公为卖点的楼盘,套用LOFT的概念,赋予这些楼盘以前卫个性的形象。这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下,将LOFT与文化消费结合的一个大胆尝试。而这之后,国内一批LOFT创意产业园区的成功开发运作,及其产生的强大品牌效应,主要表现:一为LOFT改造对旧建筑本身的价值再现和创新意义;二为提升园区自身的创意与活力、业界对园区的认知程度及园区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参与程度,甚至于提升园区所在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在北京798艺术区对于塑造新北京形象方面的贡献),则是对LOFT建筑风格与文化消费主义在中国结合的完美诠释。
一、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16世纪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在西欧各国逐步有了发展,但那时它还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束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居于统治地位,自由竞争尚未成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现象。自由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它的产生是以封建王朝的崩溃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期。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国富的源泉,增进劳动生产的手段是分工,因分工而起的交换,和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主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在外,保证国内经济活动不受外国侵略的损害,在内保证每一个人不受他人欺负,之外兴办那些私人不愿经营法和不合适经营的事业。建立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并且司法权要和行政权独立存在发展。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
自由竞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一进步的历史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产业革命过程中。产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可见,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属于向上发展时期,它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起即已存在,随着自由竞争的发展而发展。具体表现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发展,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立,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后导致爆发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剥削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激化,马克思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提出了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观点,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劳动力。但马克思认为此一观点被资本主义给扭曲,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的架构下,劳动力已经成为一种消耗性的日用品,传统的商人借由转手买卖赚取商品的差价,而资本家却是靠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来发财致富的。因此,根据马克思的结论,劳工的待遇自然也就不是资本家所会关心的事了。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消费不足,是由工人阶级消费不足,工人是资本主义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但他们的工资的增长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增加,表现为“生产无限增长的冲动与劳动者购买力不足”的矛盾,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是根源,而追求剩余价值的制度来源于生产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矛盾,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或劳动者消费需求不足。
三、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世界经济危机之中,当时单纯的依靠由市场进行经济调节的手段已经失效,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造成危机的加剧,凯恩斯在当时的环境下提出了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发展国家经济,与自由资本主义政府放任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是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经济危机,此次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地表现为不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所以,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国民收人决定于有效需求,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
四、三种经济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亚当斯密是自由放任主义的代表,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代表,而凯恩斯代表的政府干预的经济,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这三种经济体制代表的是不同经济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式,斯密和凯恩斯不论是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还是政府干预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马克思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广大工人的利益,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本质上是矛盾的。
三种经济理论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经济思想将是未来经济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