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传媒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文本;明星形象;周星驰
0 绪论
当今世界大众传媒高度发达,我们生活在各种媒介之中。因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相当有限,所以必须通过大众传媒来感知世界。但是,在大众传媒出现和兴盛之后,出现了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是明星的出现和流行。随着明星出现在各种传媒文本之中,并通过不断的重复表现为我们所熟知乃至喜爱,明星就像我们生活在传媒文本世界中的朋友和家人,让我们产生了期待和信任感。
针对“明星”一词,英国学者理查德・戴尔说:“我们从来都不直接把明星看成真实的人来理解……明星存在于电影以及其它媒介的文本当中,是被结构的多义体。”[1]而美国学者罗伯特・C.艾伦和道格拉斯・戈梅里也有类似表述:“公众并不直接‘认识’某个成为明星的银幕外真人,他们知道的仅是通过各种来源……传播出来的那位明星的特定表象。”
本文更关注媒介文本如何建构明星形象,继而产生了何种意义。大众传媒建构明星形象的一个突出策略是流动,即明星穿梭于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文本中。明星形象是一种多元文本互相指涉之后的产物。
作为文化研究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被译为“文本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2]引入互文性的概念是希望强调明星形象是一个复杂体,同一明星的不同文本之间、不同明星的文本之间、不同时代的明星文本之间乃至明星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都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互文本场。
本文将以周星驰这一明星作为实例来分析明星形象是如何在文本间建构、分野和缝合的。之所以选择周星驰,是因为其自20世纪80年代走红以来历经几十年,仍旧具有极大的票房感召力,受到了中国几代人的喜爱,是十分典型的明星现象。本文对周星驰的形象分析主要分为银幕内、外两部分。
1 银幕中的周星驰
自1988年出演电影处女座《霹雳先锋》以来,周星驰20多年来出演并主演了大量电影作品,塑造了诸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电影角色。本文将以这些角色为基础,分析周星驰的银幕形象。
第一,一以贯之的正面形象,有缺点的英雄。纵观周星驰主演的几十部电影作品,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中未曾有一个反派。不管周星驰饰演的角色如何搞怪、如何无厘头乃至如何充满了各种人性的局限和缺点,或许没有那么崇高伟大,但是,这些角色都被赋予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认同和肯定的正面价值。以《整蛊专家》为例,片中周星驰饰演一个专门用各种低劣手段捉弄他人的整蛊专家――古晶,他被反派雇去捉弄宅心仁厚的车家父子,这时他在故事中虽处于反派一方,但他身上有着聪敏、幽默和想象力丰富的正面形象的特点。
第二,无厘头式的风趣幽默。无厘头的风格特征是周氏电影普遍存在的风格特征之一,尤其在早期大量产出的喜剧片里十分突出。虽然后期周星驰电影不再过于追求低俗、搞笑,搞笑的任务也更多地从周星驰饰演的主角上分配给其他配角,但其电影仍然在总体上延续了之前创立的无厘头风格。这种风格在角色塑造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跳脱的、随意的话语。在周星驰电影中,角色,尤其是担任制造笑料的主要角色,其说话方式常常是不按逻辑和所处环境,说出具有制造笑料功能的话语。[3]二是人物想法和行为的出格和怪诞。这些行为的出格和夸张,一方面是为了制造笑料,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对权威、正统和严肃的反讽、解构和嘲笑。比如在《国产凌凌漆》中,凌凌漆向李香琴展示自己改装后的各种器具,把剃须刀改成了电吹风、把手提电话改成了剃须刀等等。
第三,为理想艰辛奋斗的底层平民。综观周星驰电影,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市井气息以及一种浓厚的底层心态。这不仅体现在那些讲述底层故事的影片中,如《喜剧之王》等,也体现在那些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中,如《大内密探零零发》,这些影片里充满了底层对上流社会的想象,以及市井平民对上流社会的解构和嘲讽。可以说,在周星驰电影中,底层主角的命运是非常残酷的。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总结了周星驰银幕形象的四个面向:有缺点的英雄、无厘头式的风趣幽默、为理想艰辛奋斗的底层平民以及回头是岸的浪子,这些侧面互相交叉、互相影响,形成了周星驰多面、复杂和独特的银幕形象。
2 银幕之外的周星驰
这一部分根据电影之外大众媒体对周星驰的报道来分析其形象。在电影之外,大众媒体是人们认知明星的唯一方式。对大众媒体进行内容分析,能有效地判断媒体建构了怎样的明星形象。
第一,大众文化偶像。周星驰自走红以来,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作品。并且借助这些成功作品的影响力,他已经成为几代人文化记忆以及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是几十年来最为流行的大众文化偶像。他不仅登上了《时代周刊》,还被国内外学界反复研究和讲述。正是周星Y作为大众文化偶像的巨大影响力,让学界看到了研究“周星驰现象”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第二,喜剧之王。周星驰从影20多年来,一直坚持拍摄喜剧,将无厘头喜剧推至大江南北,引领了整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截至2016年,他主演的电影6次打破了香港地区的票房纪录,并有8部电影获得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并且,他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都打破了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自周星驰电影大获成功以来,媒体就将“喜剧之王”这一称号赋予了他,并且多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媒体不断重复和强化,周星驰几乎等同于喜剧之王。
第三,从社会底层一路艰辛奋斗而来的超级明星。周星驰成功之后,媒体报道他的时候,大多喜欢讲述他出身底层、从小贫苦,数次考演员班落榜,考入之后一直只能跑龙套以及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的经历。经过媒体无数次的报道渲染,稍微了解周星驰的人,都知道他的这段艰辛经历。
第四,“刻薄寡恩、众叛亲离”的成功者。这一形象主要来自周星驰之前的合作伙伴对他的炮轰。比如王晶说“他是真小人,周星驰是伪君子”等。这些报道乃至传闻一直在大众媒体中流传,建构了周星驰一种“刻薄寡恩、众叛亲离”的形象。
3 结语
不管是在银幕内还是在银幕外,周星驰都塑造了多面的、独特的以及极具辨识度的明星形象。这些形象互相影响、互相建构,一个丰富的、多层的、具有人情味的周星驰便建立了起来。首先,这样一个明星形象使其能够以多样的特质吸引大量的观众;其次,周星驰能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而不显违和,最终在众多成功电影的加持之下,周星驰这一形象便具有了极高的商业价值。由此,周星驰便成为华语世界几十年来较成功的明星形象之一。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戴尔(英).明星[M].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9.
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它能够将文化传递给社会公众,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发挥好这一功能对于民族地区传媒尤为重要,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传媒为例,探究民族地区传媒的文化引领力建构问题。
针对宁夏地处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实际,通过媒体信息传播引领民族团结和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引领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特色
第一,通过生动鲜活的新闻及广播影视作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先进文化,要做到报纸有民族团结专栏、广播电视有民族团结专题节目、网络媒体有民族团结专题策划。宁夏是少数民族地区,回族文化、回乡文化既是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宣传资源。近年来,宁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宁夏媒体要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挖掘民族团结的鲜活宣传案例,在区内外宣传宁夏在民族团结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宣传宁夏回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繁荣,宣传宁夏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新举措、新经验,宣传当代宁夏回商文化的新发展,宣传当代宁夏回族文学作家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与发展的贡献。
第二,弘扬“解放思想、不甘落后、自加压力、干事创业”的先进文化,营造全区民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宁夏地处祖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从自治区成立以来的54年,宁夏人民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宁夏传媒要弘扬并引领“解放思想、不甘落后、自加压力、干事创业”的先进文化,大力宣传各行业中由宁夏先行先试,推向全国的“宁夏经验”,宣传宁夏近年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实施的成功的改革经验,宣传宁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的精神,宣传宁夏人民“小省区要有大作为”的雄心壮志和“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魄力。
深入宣传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引领科学发展的现代生态文化
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宁夏要为构筑祖国生态屏障贡献更大力量。”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宁夏在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王有德等先进典型人物,宁夏传媒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新闻宣传引领现代生态文化在宁夏继续发扬光大,要大力宣传防沙治沙战线模范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宣传宁夏在生态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要把宁夏生态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与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提高文化引领的针对性和时代特色。
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通过大众传媒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传媒要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一,办好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和《小龙人报》,使其成为全区青少年获取新知、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少儿频道要坚持公益频道定位,要在现有节目的基础上,“开门办频道”,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要支持少儿频道举办寓教于乐的青少年节目,通过各方参与,打造本土精品青少年节目,要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举办参与性较强的少儿才艺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类电视赛事活动,提高频道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小龙人报》是宁夏唯一的少儿类报纸媒体,目前该报纸的定位是学习辅导类报纸,功能较为单一,要创造条件使其扩展服务少年儿童的媒体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关注农村地区,特别是南部山区青少年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体信息需求,在传媒资源配置方面要适当倾斜。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当前,宁夏青少年传媒资源配置依然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南部山区及农村留守儿童的传媒占有量、接触率较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宁夏南部山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先后通过兴建六盘山中学、育才中学扶持山区学子走出大山,还在农村地区实施营养早餐工程,这些德政工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下一步,还准备在山区青少年教育的软件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有新的作为,实施媒介援助就是一个好做法。建议将《小龙人报》整体办成服务山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免费报纸,开创全国首个由政府投资举办,以赠阅形式免费向山区青少年发行的农村少年儿童公益报纸,这将是宁夏传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个创举。
第三,传媒应针对宁夏实际情况,主动出击,结合学校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作为媒介受众,青少年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分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群体作用力巨大,一些青少年迷恋网络、乐于接受过度成人化的内容、不能分辨信息优劣,有的甚至沉迷于信息。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内一些省区已经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等教育教学机构的工作内容,传媒自身也应该承担起这项社会责任,宁夏传媒特别是定位于青少年的传媒,应该在此方面先行一步,在青少年中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领先进文化。
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当前,宁夏网络文化建设应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做大做强宁夏新闻网等门户主流网站,使其成为向国内外传播宁夏本土信息的主渠道。要加强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业板块建设,在做好现有的数字报纸、手机报、公交移动视频、报网互动栏目、宁夏新闻网的基础上,瞄准新闻媒体发展的未来方向,准确选择和建构新媒体盈利模式,未雨绸缪,在Web3.0数字媒体、移动传播媒体建设领域提早介入、深度介入;要做好以宁夏新闻网和五市新闻网为代表的主流新闻网,特别是五市新闻网,当前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新闻时效性差、更新率低、专题栏目无特色的缺点,与城市主流新闻网的良好标准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下大力气建设。
其次,做好专题网站建设规划,针对新闻宣传、外宣报道的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做好视频类、民族文化类、文化旅游宣传类、重点项目建设类的代表性网站。
再次,协助党政部门做好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形成主流新闻网、重点专题网和政务信息网的协同互动。
关键词 偶像崇拜 偏差 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1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
崇拜现象所具有的正面心理价值是使人们感到有所期望、向往和追求。而在人们的崇拜心理形成的过程中,极易基于从众心理或晕轮效应而形成一种比较盲目的崇拜心理,并形成了对某些对象的盲目性膜拜和追逐。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自我确证的重要手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青少年可以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依恋和认同中肯定自我的价值。偶像崇拜作为一种新萌发的偶像文化正以其特有的方式越来越强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一项关于“偶像的认识途径、偶像来自的地域、偶像的类别”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你认识偶像的途径”,33%的青少年选择了“电视台和电台”,32%的青少年选择了“网络”,两项合起来占到了65%。对于“你的偶像来自哪里?”40%的青少年认为是“内地和港台”,30%的青少年认为是“日本”,20%的青少年认为是“欧美”。而对于“偶像类别”的选择,64%的青少年认为是“影视歌星”。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电视、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分量,这些媒体为孩子认识和了解偶像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崇拜什么偶像跟青少年平时接触的传媒类型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接触的电视、书刊、网络比例的不同,往往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偶像崇拜现象在青少年中已普遍存在,并逐渐深入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喜欢自己的偶像,50%左右的青少年都表示会模仿自己的偶像,偶尔模仿的比例相对较高,经常模仿的在10%以内。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更容易产生对偶像的崇拜,通常她们对偶像崇拜的痴迷程度也更高。据调查,在他们所崇拜的各种类型的偶像中,女生更倾向于对“影星歌星”的崇拜和痴迷,大约占了偶像崇拜总数的80%左右,反观男生,他们则更倾向于对体育明星和部分虚构人物的崇拜。具体来说,青少年偶像崇拜有以下特征:
第一,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尽管其存在比例不能最终确定下来,但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具体的方式还是非常清晰和确定的。青少年在讨论“偶像崇拜”现象之时,更多不是自己介入其中的“现实”,而是更愿意把它作为“他者”看待。
第二,现代社会中,青少年进行偶像选择的范围十分宽广,他们大多具有比较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和独立性价值取向,能够比较大胆地去追求自我才华和人格魅力,青少年个体的“主观评判”正在取代“社会评判”。
第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偶像崇拜”现象可以说就是一种青少年群体的集体性娱乐活动,或者说它就是一个有着某些类似或共同属性群体的生命体验之旅。有超过七成的青少年个体真诚地期盼与偶像进行互动与对话。青少年主要采取对话、互动、模仿等方式来表达对偶像的崇拜之情。模仿自己的偶像,是许多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一部分。而青少年比较流行的 “偶像崇拜”方式是收集和分享收集。
第四,大众媒体的宣传和报道是青少年了解偶像的主要渠道。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对现有的某些电视节目表示不满,大多数青少年对某些“明星”的过度性“包装”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第五,大多数青少年把“偶像崇拜”视为正常的、普遍的价值追求,并对此表示理解和共鸣,而非“青春期”独有的反应。他们希望具体辨别和分析偶像崇拜,而不愿意对“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和评价。
2 教育对策思路
首先,对于个体而言,要树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的主体性意识。一个人只有具有了主体性的意识和独立思想见解,才不会随波逐流从众性地去盲目崇拜某些明星。这就需要青少年把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之中。要对他们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积极的引导,让青少年学会用批判的思维和眼光去认识和看待偶像崇拜现象。当然,这需要整个社会对此作出努力。我们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而应采取积极引导的策略,鼓励他们理性地看待偶像的缺点和闪光点。另外,整个社会应该积极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活动平台,比如定期举行相关的文化艺术和演出演出活动。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和培育青少年中的“某某迷”文化,并把它与整个社会的教育休闲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青少年可以借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高品质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并受到文化的熏陶,陶冶情操,这有助于青少年减少在选择偶像时产生的偏差。
其次,要大力加强对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消除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现代电子信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拓展,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大众传媒在对各类“偶像”的宣传报道中有必要大力加强其宣传报道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识,用更加鲜活、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青少年以丰富的感情熏陶和科学理性的启迪。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并非都是健康的积极的,通常会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某些负面的影响。从而使得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某些异化现象。因此,对大众媒体宣传中过分商业化的“炒作”、明显功利化的诱导、低级趣味的广告和缺乏理性的“捧杀”等负面的东西应十分警惕。以法律的手段治理社会尤其是某些明星偶像和公众人物的“恶行”,以文化批评、反思等方式来积极引导社会对偶像或公众人物的某些非议或质疑,最终确立积极健康的正面“偶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试想一下,倘若整个社会充斥的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正能量,那么,青少年又怎么会去盲目崇拜所谓的偶像、明星呢?又怎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寻那些对自身发展和提升毫无意义的偶像明星的个人信息呢?
从具体的教育上来看,我们要积极展开对青少年的“偶像教育”活动。这一教育活动的目的是要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和心理进行合理干预,它不仅要实现偶像教育之德性意义和价值,更要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活动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和方法,吸引青少年主动参与这一教育实践活动,运用主客体间对话和沟通形式,实现青少年理性增长与内心释放的统一。
参考文献
一、外因
1.大众传媒的推动。追星热是社会诱导的结果。有的商家和“星”的经纪人们利用各种手段,对“星”们大肆包装,以追求最大的利益;企业家出资“炒星”,为的是更大的利润和广告效应;记者“炒星”,为的是新闻的所谓“轰动效应”。这些“星”高高在上被推了出来,从而“诱使”一批批青少年步入了崇拜明星的行列。
2.“光环效应”。青少年对其偶像产生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多源于“光环效应”作用的结果。“光环效应”使人们对偶像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使偶像变成一个没有缺点,尽善尽美的人。经过精心包装后的明星,大都是长相俊美、风度潇洒、气质优雅,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财富、社会地位、过着体面的生活。青少年最崇拜的就是这样的成功者的形象。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唱的歌就是好听的歌,所拍的电影就是好看的电影,所代言的产品也是货真价实的,偶像所说的和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几乎是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二、内因
1.明星崇拜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他们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成为心中的渴求和与成人对话的一座桥梁。
2.明星崇拜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形象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
3.明星崇拜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从心理学来讲,明星崇拜是青少年过渡期的表现。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特点是从父母、教师的教育和管制之下过渡到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学会自我决策的状态的过程,这当中需要对一些人物的依恋和认同来强化自我,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更完满的形象。青少年最渴望的一种人格状态是:有钱、有貌、有反叛精神、有风度。而这些,正是明星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4.明星崇拜是青少年学生减压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升学的压力,学生相互竞争的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教育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无暇为自己减压。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明星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幻的感觉,却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首先,明星崇拜可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奋斗的目标。一些杰出或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会成为青少年的偶像,青少年会认定他们为目标,朝着偶像杰出的那方向而努力,学习明星那种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其次,偶像可作为青少年的好榜样。一些形象健康,有良好习惯和品质的明星或歌星等,都会是青少年的偶像。他们学习偶像的精神或优点,并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明星崇拜既有利也有弊。大部分明星都是通过商业炒作而不断推出,并且一夜成名的,这使部分青少年滋长了浮躁和投机心理。还有些青少年过于沉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仅荒废了学业,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明星在青春舞台的娱乐功能上为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宣泄渠道,维护了人的身心平衡。面对明星,我们要引导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追星方向,从崇拜偶像中获得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动力。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合理化。
[关键词]《百家讲坛》;知识分子;电视;责任意识
知识分子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扮演怎样的角色的问题一直是知识分子在社会存在中追问的问题。“出则仕,人则隐”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士大夫的生存模式,在大众传媒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选择用传媒的大众的传播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伴随着《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等学术类电视节目的热播,这种文学知识分子用电视媒体传播学术思想的现象也被学界炒得沸沸扬扬,知识分子是否应该用电视来实现自己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知识分子是否应该走向媒体?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个背景:晚清报业的兴起与古代的士大夫向知识分子转型。
晚清报业的兴起与古代的士大夫向知识分子转型是我们讨论知识分子和传媒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在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价值取向是单一的,惟有通过科举仕途才能实现自己的学统的价值。“学而优则仕”也是一切文人包括有社会责任的学人走向话语岗位的惟一的途径。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康、梁诸君子都把改变中国的命运寄托在开明的君主身上,企图通过白上而下的变法实现自己的经国大业。晚清时期经历了和的再失败这些头脑清醒的士大夫终于明白过来,科举制度的废除也使这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从千年的宦海梦中惊醒起来。晚清报业的兴起正是知识分子转型的实践产物,一方面作为由这种士大夫转型来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期刊连载获取“笔润”,足以谋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士大夫在传统的庙堂之外找到另外一种发表言论的言说方式,使传统的文人可以在庙堂之外从事政治活动,从传统的权力系统之外分割出一个新的政治空间,可以通过这种政治空间的平台实现自己的民主参政理想。而当时的由士大夫转型来的知识分子也乐于利用“报刊”这种形式作为自己的进行思想启蒙的工具,被一些报刊中推上主编岗位的,如主编《小说月报》的茅盾,主编《学生杂志》的杨贤江,也都是经过新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他们选择作为报刊主编也证明他们对于报刊作为工具进行思想启蒙的厚爱。这是在中国讨论传媒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背景,直到今天,知识分子仍然利用报刊来表达自己对于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比如说《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等各个报纸都设立“时评”版面专供知识分子言说便是当代报刊与知识分子的关系的重要体现,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运用大众媒体实现自己的话语言说的典型的事例。
《百家讲坛》和《世纪大讲堂》是知识分子借助于电视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案例。电视这一媒介也使传统的以文字为基础的学者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从宁静的书斋走向了热闹的演播大厅,直接面对在场和不在场的观众进行文化广播。余秋雨是电视对文字型的知识分子收编的典型案例,他的成名最早是在文艺美学的学术领域,后来在他的《文化苦旅》,但他后来也上电视开讲并在电视节目中担任评委,走出了自己的书斋而通过媒体较多地介入到大众文化中来。他在电视中频繁地亮相,他不仅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当评委,而且随《凤凰卫视》拍片,也在迎接十六大的专题片中作嘉宾主持,人们常常对他作为知识分子与媒体频频触电颇多微词,但是他自己却对他参与这些电视活动这样评价说:“这样的文化活动(指的是随凤凰卫视拍片),不仅影响了国内,而且影响了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方,经过我们的介绍,他们认识了中国文明曾经有过的伟大、辉煌和忧伤。”余秋雨认为自己作为一位学者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并没有削弱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意识。再以《百家讲坛》为例,其定位是“让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和普通百姓的桥梁。”而于丹、易中天、王立群这些本是象牙塔里的大学教授的知识分子与电视的结合无疑就是精英知识分子转入大众媒体移换知识分子话语岗位和文化立场的最好佐证。以王立群为例,他自己专注于《文选》研究几十年,很难想象普通的文学大众能够轻松的接受这种纯学术的研究,而借助于电视,王立群却实现了自己的学术传播的理想,也为自己在社会上赢得了声望。可见,传统的知识分子正是借助于电视使自己从精英走向了大众,利用电视这种公共的传播空间实现自己的话语言说,为自己的文化资本的传播找到了场所,而电视也借助于知识分子提高了收视率。
布尔迪厄的《关于电视》针对电视媒介作为传播手段的优缺点的进行了集中论述,他在书中以“快思手”和“媒介常客”概括那些在电视中发言的知识分子,批判电视只是赋予一部分“快思手”以特权,让他们去提供文化快餐,提供已经消化过的文化食粮,提供已经形成的思想,从而使电视只是成为一种极少有的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使“知识分子要经受一种绝妙的审查,一种自主性的丧失,一种‘在固有思想上运作的工具’”。可是悖论却在于他的这本《关于电视》的书的内容正是由他的几次大型的电视讲座汇编而成的,他的这种对于电视的批判正是通过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才得以广泛流传。布尔迪厄对于电视的态度也呈现出两面性,也难怪他在书中也这样说道“抱有偏见,断然拒绝在电视上讲话在我看来是经不起推敲的,我甚至认为在条件合理的情况下有上电视‘讲话’的责任。”。他认为知识分子也有责任利用电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布尔迪厄典型的代表了以文字为基础的知识分子对电视的矛盾的看法,具体到《百家讲坛》中知识分子利用电视进行文化传播的现象,学者也在这种现象的批判中呈现出对于电视的矛盾的态度。首先以陈力丹的《教授走进直播间的学理追问》中提出“教授是电视台的工具性的符号”;黄顺铭等撰文还把教授的概念拓展到知识分子,认为教授在电视中走向明星化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浮躁的表现;与这种态度相反的是一批学院乐观派的学者的态度,例如张国功就指出“知识分子应该走进大众传媒,为在消费社会中饱尝失去焦虑的当代知识分子提供切入社会实践领域的契机”;更有乐观积极的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的不介人才会造成电视的平庸。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李泽厚在评价《百家讲坛》时的观点,他坦言“他们(上电视讲坛的知识分子)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他认为面对20世纪90年代传统的学术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中边缘化的趋势和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知识分子借助于电视传媒的优势,用生动的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传播中国的古典文学,可以焕发大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可以解决精神极度贫乏的人们的道德的困惑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知识分子走向电视这种 大众媒体的现象呢?知识分子又应该如何扮演自己在电视中的角色呢?
麦克卢汉曾从媒介演化的历史角度将人类的历史概括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有3种基本的技术革新,一是拼音文字的发明,打破了部落人眼耳口鼻的平衡,突出了眼睛的视觉;二是16世纪机械印刷的推广。进一步加快了感官失衡的进程;三是1844年发明的电报,预告了电子革命的来临,恢复了人的感官平衡态,使人重新部落化,他称这种电子媒介使人整合,回归整体思维的前印刷时代为重新部落化的过程。其实用麦克卢汉的这种对于人类历史“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思考方式来概括人类文化的传播阶段,那就是“口语一书面一口语”的过程。在部落化时期,人类的交流包括文化传播基本上还是通过口耳相传,而在文字发明之后,文化的记载便呈现出了以书面为记载的传承方式。在电报、电视、网络这些文化传播媒介到来之后,以电视为例,电视在进行文化传播的时候不仅调动了人们的视觉,而且将听觉纳入到这种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电视实现了我们可以一边做家务或者喝茶、吃饭时运用听觉这种部落化时期的文化交流方式去阅读名著,实现与大家的交流,我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依靠那种文字型的空间媒介,而是更多地用口语这种时间性的传播媒介进行文化传播。在当代,用QQ视频聊天代替了那种鸿雁传书式的表达思念的方式,恋人之间更多的是运用电话和短信来传递彼此的思念,聊天这种网络媒介的交流也会成为未来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情书和家书的消弭并不是没有可能,电视这种口语传播媒介不仅仅是人类未来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还会成为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
也许,这种变化正应了麦克卢汉的那句话:“媒介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愿意与否,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而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出现也许就会使以文字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终结,使人类重新回到以口语为主的文化传播阶段,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更好地利用这种媒介为我们服务,这就是我们思考电视与知识分子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相对于固定电话,原本是可以跟随人移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拍照、购买商品等服务,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就是迷你电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技的创新,3G等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机的通讯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游戏、移动虚拟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手机像一张大网,正在整合众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传播信息,极为方便。传统媒体的报刊、电视、广播的用户反馈过程相对缓慢,邮寄信件、拨打热线,用户反馈渠道匮乏。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信等方式可以很快的反馈用户意见,传播的互动性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随时与传播机构进行互动交流。手机媒体实现了观众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可以随意选择收看时间、收看地点,甚至收看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这些手机媒体的特点直接给受众提供了新的体验,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国手机网民人数从2007年0.5亿,到2011年的3.56亿,到2014年的5.57亿,可以看到我国手机网民每年都在增长,手机媒体越发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手机媒体的功能多元,手机搜索、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等,手机媒体称为新兴媒体中最亮的一个焦点。
三、手机媒体的创新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计算机网络视频用户数量,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近两年用户在PC端收看视频节目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手机端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这也表明,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能够很好地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手机媒体正日益替代传统媒体和计算机。手机媒体实践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上也有创新意义。
1、内容创新:丰富了新闻产品形态
人人都有手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UGC使新闻产品形态和内容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可以通过手机报发送简要的报纸图文内容,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在手机网站上展示音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推送内容;广播也增加了与受众沟通的渠道,手机广播APP客户端可以随时接受广播信号,并且可以收听任何网络广播电台节目,还可以通过手机广播APP、微博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也可以关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电视的发展,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搜索已播出电视内容,电视传统的线性播出方式缺点得到很好的改进。传统的媒体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打破了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加强,逐渐走向深度融合,现在媒体着手建立的全媒体运营中心,充分调度各方面资源,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给受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
从手机网络的2G到3G,到了如今的4G,移动互联网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促使接收新闻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全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渠道不断出现,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自制将同时并存,共同担当起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2、传播方式创新:融合多种传播类型
手机的通讯具有人际传播的强大功能,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手机媒体也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甚至还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的新闻。
在手机媒体传播中,信息接受者自主性、选择性增强,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发送信息,信息及时互动得以实现。受众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视、电影等多媒体节目信息,也可以分享给朋友,实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传受双方可以迅速实现互动,地位平等。互动性的增强,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十分强调互动性,能够即时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的反馈,例如人民日报微博上一条消息,关注的微博用户都可以收到,不关注的用户也可以检索到,并可以点评或转发,极大地提高用户和媒体提供者的互动性。
3、理论创新:缩小信息沟
信息沟又称知识沟,这是由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的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这样,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呈现扩大趋势。而此时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传统的传播媒介,阅读报纸的文化水平限制、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及不易储存性等,无疑限制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
但随着手机媒体的普及,降低了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同时,多媒体信息多渠道的传播,使受众有了自己选择、大量接受新闻传媒信息的可能。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社会经济地位造成的信息沟的扩大。首先,手机的技术特性促进了城乡间信息沟的缩小。其次,手机信息的特性促进了城乡信息沟的缩小。再次,由于目前一大部分农民拥有功能强大的山寨智能手机,使他们能够依靠这种单一媒体就可获得比传统媒体容量更多的信息。
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1 信息来源多样化
网络具有较高的信息开放度性和资源共享度,网络传媒以全世界海量的信息存储为内容,建立起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其以全世界网民群体为受众,信息的接收者亦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这种信息共享机制大大扩充了信息的来源与丰富程度,尤其在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网格技术”和“云计算”概念的提出,网络传媒的这种优势表现越发明显。
2 信息模式立体化
网络传媒以互联网络为传播载体,借助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在信息传播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友好性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集成效应,并在信息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网络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元素于一体,使信息传播更加充实、直观、富有吸引力,因而这种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颇具有革命性。
3 信息传播即时化
传统媒体囿于新闻审查制度和技术手段掣肘,信息的与更新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受众日益迫切的信息时效要求。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更具有即时性,网络媒体以“毫秒”为计算单位,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即时新信息、更新旧信息,在信息的即时传播方面表现优秀。
4 信息传播交互化
网络传媒采用信息双向互动传播机制,信息的者不再享有唯一“特权”,与所有网媒受众一并成为平等的信息传播主体。网媒受众不仅可以自由信息资讯,亦可进行自由的批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舆情监督功能。网络媒体这种交互式传播模式蕴含了天然的民主亲和力和自由召唤力,构成了对传统媒体的致命冲击。
传统媒体日益消解的现实发展趋势
1 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
报纸以纸媒形式第一次记录和保存了历史发展演变,为新闻、文化、信息、资讯的传播提供了起点和平台,在世界传媒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作用。但在互联网络飞速发展、信息资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和多样性要求越来越严格,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原有优势已经被立体媒体所打破,已成衰落趋势。
首先,报纸单纯以文字播报为主,辅之以图片新闻,在报道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只能采取单线程、单向度播报方式,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媒介友好性较差;其次,受报纸版面限制,报纸所传递的信息量亦有局限,版面的有限性与受众日益增长的海量信息渴求不能满足成为当前纸媒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三,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在网络媒体面前“捉襟见肘”,报纸无法及时更新信息,时效性差的缺点最终将其推向“悬崖”。此外,报纸发行量在数量和地域上的限制、发行成本的增大,导致其传播效果影响范围日渐萎缩。
2 广播媒体
电视、网络媒体未普及前,广播媒体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一席。一方面,广播受众对象广泛,无论各阶层、群体,都能从广播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点;另一方面,广播传输信息具有速度快、功能多样、感染力强、流动性强等特点和优势。但随着电视等音画媒体、互联网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传统广播不可避免地受到根本性打击。
首先,广播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画面,因而容易分散受众的注意力,且难以维持受众持续的兴趣点;其次,广播新闻主要以声音传播为主,在视觉上不能做到直观、生动,而在采集上也不易记忆和存储;此外,广播亦采用线性的传播方式,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并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因素的制约,收听质量难以保障。
3 电视媒体
电视媒体从诞生始即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从单纯通过视觉、听觉获取信息革命性的步入视听同步接收、获取信息的新时代。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和时效性也满足了大多数受众的信息需求,人们足不出户便能知悉国际国内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大事。但在网络新媒体的攻势之下,仍存在难以克服的不足或弊端。
首先,电视新闻受节目时间的限制,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段传播“被选择”的信息,观众缺乏选择自由;其次,电视媒体与报纸、广播一样,也是线性传播方式,不可反复观看,亦不可自由存储;第三,即时的新闻资讯往往是以字幕的方式在屏幕下方映射,使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即使时效性做到了迅速,但在内容方面失之全面。
传统媒体寻求“突围”的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合围”之下,其自身优势随着网络的跨越发展逐渐被消解,“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更有甚者提出传统媒体“消亡论”。但应看到,传统媒体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演进,必有其坚韧的生命力,新媒体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固然难以阻挡,但这并没有给出足够的论据证明传统媒体将被新媒体完全代替。在一个新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事物总是会出现相应的危机,但危机不意味着消亡,反而是一种变革自身发展思路的“机遇”。传统媒体若想在网络时代不被淘汰,其唯一自我拯救的方法即是通过自身与网络的融合,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
1 突出个性特色,增强传统媒体的新颖性
由于技术的原因,传统媒体一般表现为泛大众化,缺乏对受众的合理细化和科学分类。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当将发展趋势定位于面向个体本身。个人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换言之,对个体受众来讲,其最终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普遍性的,也可以是特殊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从而彻底改变受众被动阅读、收听、观看无差别的“被选择”信息内容的传统媒体传播现状。
2 突出主动选择,增强传统媒体的互动性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一个重要且明显的区别是,在网络媒体上,人人都是作为信息的主动收集者和者,人人皆可选择收听观看自己所需的信息,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可以参与节目的投票,还能对信息进行检索甄别筛选。这事实上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的局限性,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切实改变过去“主导受众型”,变革为“受众主导型”,赋予媒体受众以广泛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3 丰富媒体内容,增强传统媒体的多样性
传统媒体应借助网络载体,充实媒体节目内容,丰富媒体表达方式,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内容即时、拓展深化,从而使信息内容变的丰富而鲜活。从理论上讲,借助网络这一强大的载体,传统媒体完全可以收纳全世界的信息资讯并加以存储、、传播。除此以外,在增大信息容量之余,还应借鉴新媒体“便于检索”的特点,移植在传统媒体上,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调取存储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与便捷。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 “一片多译”现象 翻译方法 文化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大量英文电影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不断涌入国内。在英文电影引进国内的时候,一个好的电影译名不仅有利于该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宣传,而且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然而,纵观当今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存在各地区译名不统一、不规范的“一片多译”现象。本文通过对电影片名翻译特点的分析及各地区翻译差异的比较,试图找出解决“一片多译”问题的对策。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
一部好的电影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而一个好的片名则更是编剧反复推敲的结果。电影片名高度概括了影片的内容,凝练了影片的主旨,它是观众了解电影的一扇窗。
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通俗易懂。电影是大众传媒,是供普通百姓娱乐欣赏的艺术。电影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先赢得观众。[1]因此片名要言简意赅,避免使用专业性很强或是晦涩生僻的词汇,要让观众一目了然。
其次,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片名应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生动形象、富有艺术魅力的译名能产生巨大的商业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电影片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影是否受欢迎。
最后,中西文化差异是电影片名翻译的又一个特点。纵观西方知名电影,常常以主人公的名字或以故事发生地作为片名,简单直白、毫无修饰;而国内的电影则在命名上字斟句酌,往往想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因此在翻译英文片名时,既要保持原影片的原汁原味,又要符合中西方的文化习惯。
三、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西片译名眼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混乱、不统一,不“到位”。[2]同一部影片的译名良莠不齐,常常导致观众重复观看、浪费财力和精力。
片名翻译的混乱、不统一集中表现在国内各个地区译名的差异上。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一种文化转换过程,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难免会因为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译名的不同。而片名翻译的不“到位”现象则表现在片名一味追求商业效果而远远偏离了电影本身的内涵,因而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性与创新性。提起电影片名翻译的成功之作,人们想起来的往往是几部经典电影,如《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然而谈到近几年的电影片名翻译,却鲜有能让人印象深刻的。
要想找到解决这些翻译问题的对策,就必须从分析比较各地区翻译风格和特点入手。
1.英文电影片名在内地及港台地区的译名比较
下面就分别对三个地区英文电影译名加以分析,并总结出不同地区的翻译特征。
(1)内地片名翻译
内地的片名翻译有着严谨认真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大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译名既忠实于原影片的主旨,又常采用贴合内地观众审美观的词句强化艺术效果。例如:电影The Sound of Music翻译为《音乐之声》,四字短语凝练地表达了作品的故事背景,让人一目了然。又如曾获多项大奖的经典影片Forrest Gump,译者从互文性的视角,巧妙地借用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将其译为《阿甘正传》,让中国观众感到十分亲切,也易于让人联想到这是一部人物传记题材的电影,可谓是直译的成功典范。
然而直译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不考虑电影本身蕴含的文化因素,容易产生硬译、死译的现象,让观众很难理解,更不能产生任何商业效果。
(2)香港地区片名翻译
香港地区电影片名翻译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和地方特征。①使用大量的方言俗语。如系列影片The King’s Speech译为《皇上无话儿》,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走佬俏公主》。②香港地区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常用英文翻译英文。如Burn After Reading译为《CIA光碟离奇失窃案》,TYCUS译成《Y2K大毁灭》。③常使用大量刺激、煽情的文字吸引观众。港人多喜看警匪片、武打片,因此译名中常使用“龙”、“虎”、“王”等类似的字眼,如《绝地威龙》(Derailed)、《森林之王》(The Jungle Book)等。
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译名不仅失去了艺术性,而且若是被其他地区引用,会让观众如堕五里雾中。片名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传播文化的过程,而这样的翻译不仅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反而会产生文化隔阂,翻译的功能之一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蒙蔽。[3]
(3)台湾地区片名翻译
台湾地区翻译的风格轻松活泼、不拘一格。存在的问题经常改写借用成功的译名,通常在一部电影取得观众认可之后,就大量延续那种翻译风格或措辞,于是“魔鬼”、“黑色”、“战士”之类的词就频频出现在电影译名中,不仅毫无新意可言,而且大大降低了电影片名翻译的质量。此类翻译风格在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中大有体现,如:《魔鬼终结者》(Terminator)、《魔鬼阿诺》(Running Man)、《魔鬼总动员》(Total Recall)等,均以“魔鬼”开头。这种直接套用的翻译模式大大降低了翻译的水准,也无法产生优秀译名。观众的新鲜感不会一直持续,长期套用同样类型的电影片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2.“一片多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综上所述,产生“一片多译”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各地译者的风格各异。相较之下,内地译者常用较为严谨、忠实原意的直译方法,而港台地区的译者会加入较多的方言土语和外来词,较为偏向使用增强商业效果的译名。
其次,文化因素。译者为了迎合各地区观众的喜好,自然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诸多符合本地区的文化因素,如内地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地区喜好西方文化,而台湾地区则受日本文化的影响较大。
最后,媒体宣传中没有统一的命名标准和规范。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新引进英文电影的主要途径,然而媒体在宣传时采用不统一的译名,给影视文化的交流和借鉴造成了很大障碍,也导致了“一片多译”现象的产生。
四、解决英文电影片名“一片多译”问题的对策
1.综合运用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
查爱萍等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分为“直译法、音译法和增译法”,[4]除此之外还有意译法等。每种翻译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到电影的文化内涵,选择最符合原意的译法。
(1)直译
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许可时,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与原文的语言形式相对应的翻译方法。忠实于原文的翻译保留了原片名的“原汁原味”,“原始风貌”,还求得了片名与影片的统一美。[5]例如系列电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直接译为《加勒比海盗》就让观众印象深刻,不仅直接指明了主人公的名字,而且给出了电影中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因此当影片片名使用人名、地名或其他专有名词时,大多采用直译的方法。
但是直译存在一定的缺点,在忽略了文化背景或是故事主题时,往往会令观众产生误解。知名电影Gho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将影片直译为《鬼魂》就只会让观众毛骨悚然,自然而然地将其归类为恐怖电影。然而这部电影实则讲述男主人公在死后为了守护陷入困境的女友,不舍离开尘世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于是《人鬼情未了》成了沿用至今的优秀译作。
(2)音译
音译与直译的共同点在于适合翻译短小的片名,采用音译法翻译的片名既能体现原文的韵律,又能展现英文电影别样的异域风情。恐怖电影The Shining音译为《闪灵》,可谓是音与意结合的完美译作,译名不仅与英文发音十分吻合,而且以巧妙的选词让片名产生一种恐怖的情愫,一箭双雕。
然而音译的缺点在于若是选词不到位或是名词过于专业,就很难引起观众的联想与兴趣,甚至有时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3)增译法
在直译与音译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往往需要使用增译法。例如电影Speed若采用直译方法译为《速度》则过于平淡,无法使观众提起观看的兴趣。影片实则是一部刺激的警匪片,不能减速的汽车与随时爆炸的炸弹让观众自始至终都处于紧张状态。采用增译法的译名《生死时速》就完美地再现了影片那种刺激与紧张的气氛,起到了很好的商业效果。3D动画长篇Up译为《飞屋环游记》也是一则典型例子,译名生动再现了影片内容,尤其能引起青少年儿童的观影兴趣。
(4)意译
由于翻译是不同文化间交流传播的媒介,在抓住原文意思的同时最贴切地展现原文的内涵,就必须跳出原文的形式与结构,转而采用更为接近目的语语言习惯的组合。2011年热播的电影《盗梦空间》是一部关于潜入密集而又无限梦境的科幻动作片,译名一语道出了影片的故事梗概,又充满玄幻色彩,引人观看,然而观众很难想象得到影片的原名竟是简单的一个单词“inception”(开端),这便是意译的一例典型的成功佳作。
综上所述,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要多种翻译方式互补,根据不同的片名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艺术、宣传效果。
2.加强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本身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文化是英文电影翻译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之一。这个翻译过程既包括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又包括国内各地区文化的融合。
内地和港台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英文电影片名“一片多译”现象的产生,因此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文化交流不仅表现在熟悉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上,而且表现在借鉴和发展优秀翻译作品中。无论是内地的严谨保守,还是港台地区的不拘一格,都不利于电影片名出现优译、佳译。而对于好的值得学习的翻译风格和翻译方法,都要积极利用,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各地区翻译水平的总体提高。相信一个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优秀电影译名,是许多电影译者的共同追求。
3.亟须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解决英文电影片名“一片多译”现象的同时,电影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和媒体人士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
电影是为了娱乐大众而创作的,因此电影的好坏是以观众的接受与否和欣赏程度的高低为依据和标准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更是如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译者要遵守传统的翻译方法与原则,也要根据人们的精神状态、物质文化需求改变翻译方法,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五、结语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直面当今电影片名“一片多译”的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要齐心协力、加强文化交流,力求将最好最完美的电影译名呈现给广大观众。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的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片名翻译,精雕细琢,如此才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佳译,我国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也才能逐步向规范化、统一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千红.电影翻译的动态观――中国电影翻译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10.
[2]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4,(04):41.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教师形象爱生敬业博学高雅
曾几何时,教师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怨无悔的红烛”,并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然而在如今的社会舆论中,“眼镜蛇”、“变态狂”竟成了一些老师的代名词。最近拜读了李燕玲女士的文章《解构与妖魔化——大众传媒中的教师形象》颇有同感:
“电视中的教师(尤其是广告中)通常以古代私塾先生或英国老处女式的形象出现,手持教鞭或戒尺,戴着厚厚的眼镜,古板而严肃地站在黑板前面,不苟言笑,态度生硬。”“在大众传媒中,教师正面形象单一苍白,负面形象则五花八门,教师形象有被妖魔化的趋势。”“教师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过去几千年里,并没有发生过多大的变化。而在当代中国,事情却发生了逆转,政府强调尊重教师,强调提高教师待遇,但在社会舆论中,教师的威信和地位却逐年下降,许多大众传媒更是不遗余力,对教师极尽批判之能事。”
这固然有媒体推波助澜的责任,但也确实有个别教师缺乏师德、不自尊自重,败坏了师风,让广大的教师背负骂名,真可谓“一块臭肉坏满锅汤”!因此,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教师都应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重获大众的认可。
“形象”这个词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既可以指人的外表形象,也可以指人的内在形象。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优秀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教师言传身教、圆满完成教学使命的根本保证。它不仅具有外在的表现,也具有丰富的内涵。我认为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来源于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来源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因此不论学生的外貌、秉性、智力、才能、家庭背景如何,教师都应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不嫌弃、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的学生,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看到希望,受到鼓舞,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不仅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任何一个闪光点,鼓励其发扬光大,而且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其防微杜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全面的,不仅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业能力、身心健康各方面的状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人,用宽心去接纳学生,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耐心去引导学生。学生有成绩时鼓励他;学生有困难时帮助他;学生有缺点时开导他,但绝不会挖苦他、嫌弃他。这种爱超过了亲子之爱,不是父母,胜似父母,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是一种无私的合乎理智的具有伟大社会意义的情感。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敬业是爱生情感与力量的源泉,敬业与爱生相得益彰。教师爱生敬业,就必须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身心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教师的岗位是教育教学,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只有深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才会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尽自己所能为教师职业增光添彩;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甘于奉献。古往今来,凡有作为之人,无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为教师更应该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这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事业心。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孕育着伟大。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的这份荣耀,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以学生是否满意、学生是否快乐,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归宿。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明知工作上的付出与经济上的收入永远也成不了正比,但仍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着。
三、博学多才,与时俱进
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扎实、系统的知识功底,能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充实,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知识发展、学术研究的情况,而且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教理科的要懂得一些文科知识,教文科的也要懂得一些理科知识,做到学有专长,文理兼通。此外,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也都应当有所涉猎。对于现代教师来讲,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具备的。
教师应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要适应时展的需要,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所以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每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必定是个读书人,也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师才是永远的人师,才是永远走在文化前沿的人,才能展现一身的文化气质以及教育的儒雅。
四、气质高雅,仪表大方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特殊职业决定了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而且青少年儿童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每一个学生的楷模。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去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因此,教师的一切思想行为、言谈举止——无论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还是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生活中——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
不同的职业对服饰、外貌的要求也不同。“为人师表”的育人职业特点,对教师外貌形象的总体要求是大方、整洁、自信、稳重。总之,教师不仅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态度谦和、语言亲切,而且要纯洁高尚,富有同情心与正义感,要宽容、大度、热情、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