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主义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对消费主义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停留在对西方消费主义理论的解读(如孔明安、刘晓君、罗钢、杨魁、董雅丽等),也有学者开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及其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如黄平、陈昕)。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女性消费者在消费主义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换言之,在我国的消费主义研究中存在缺乏性别视角的缺陷。因此,本文将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作为消费主导力量之一的城市女性呈现出怎样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影响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因素有哪些。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消费主义
刘晓君认为:“所谓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杨魁则认为,消费主
消费主义倾向这一概念用于反映发展中国家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的情况: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已开始呈现出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社会中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既表现在广度(即卷入的人数和地区),又表现在深度(即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求和受广告及媒介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尚不如西方社会的消费者)。即介于“消费”和“消费主义”之间的一种状况。
三、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1、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由原先的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通过消费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多种消费形式,如攀比性消费、审美消费、情感消费、个性消费、娱乐消费、休闲消费等等。而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的扩散更是对人们原本潜在的、处于下意识状态中的消费需求起到了“诱导”、“鼓励”和“刺激”的作用。
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了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企业不仅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而且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去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以扩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为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其中,广告宣传是刺激人们需求最主要的手段。由于女性是消费的主力军之一,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刺激女性的消费需求自然就成为了企业的策略之一,目前大部分的广告都专为女性消费者而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女性消费者的消费。
(二)地位因素
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就业和收入情况以及对政治及社会活动的参与情况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建国以后,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力求实现男女平等,与以往相比,女性和男性在受教育、就业和收入等方面的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总体上摆脱了对男性的依赖。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初步实现,使得女性不再是凡勃伦所说的“消费者”,而是成为具有“主体性”的消费者,即女性的消费活动不再是为了炫耀有闲阶级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是从自身的需要和意志出发去选择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女性可以依赖自身进行消费,在消费时束缚更少,因而她们在进行消费时更加的自由,有更多的自。
(三)、文化因素
1、社会的性别文化。不同社会和不同时代的性别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属性、价值、作用等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从而构建了不同的性别模式。性别文化内化在人们心中,就造成了性别的社会角色。女人并非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为女人,而使女人变成为女人的正是性别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230.]这就说明正是在性别文化的作用下,女人才具有了不同于男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人们赋予女性的性别角色文化就是女性喜欢购物、消费。因此,城市女性更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和我国当前的性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大众媒介的消费主义特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借助于媒体,在市场经济和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传播媒介日益具有了消费主义文化的特征。媒介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产生错觉,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现实的或者是一种理应追求的生活方式,不断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而使人们处于“欲购情结”中。这就是大众媒介的“拟态环境”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与具有消费主义特征的媒介接触越频繁 ,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的程度就越高,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消费主义倾向就会越明显。
(四)价值观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庭中的消费的主导权主要掌握在女性之中在,她们购买家庭中大部分的消费品。部分女性由于受到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再加虚荣的心理,往往只重视物质的享受,在享受中不断“竞争”,看谁有品位、看谁有价值、看谁有地位,互相攀比消费高档品,在竞争攀比中凸现自己的价值,标识自己的地位,消费远远超过自己或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即进行炫耀性消费和不可持续性消费。她们以追求无限性的狂热与潜能去追求有限的物。她们认为,占有的物越多,占有物的档次越高,自己的生命便越有价值。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以上四个因素并非单独对女性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起作用,相反正是在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使得城市女性消费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J] .青年研究,1998,(6).1.
[2]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J] .兰州大学学报,2003,31(1).63.
[3] 陈昕.救赎与消费[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4] 毛世英.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消费文化[J] .济南大学学报,2003,13(4).23.
[5] 方亚琴.以北京为例对中国城市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11.
[6] 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 85.
[7] [法]波德里亚.物的体系,让-博得里亚文选[M].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 21-22.
[8]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3.
[9] 倪瑞华.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J].理论月刊,2003,(5).121.
[10]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6.
[11] 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85.
[12]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230.
[13] 周蓉,张颖.浅谈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4(1-2).9.
[14]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2.
关键词:农村青年;消费;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8202
1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流动的加快以及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文化模式、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着农村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的消费文化逐渐侵入乡村社会,改变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农村青年作为农村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城市务工的经历也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一群体成为农村时尚的引领者。在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方面,农村青年逐渐脱离传统,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从某种角度讲,探讨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特征,对于了解中国农村消费的未来走势有着一定价值与意义。
从目前来看,对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观。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加之在外见过“世面”的青年们追求城市化生活,这无疑大大地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生活的空间距离。生活讲营养,服装、住房讲高档。在消费观念上,总体上他们既追求时尚,又崇尚节俭,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既赞成“勤俭持家”,又赞成“能挣会花”。二是具体的消费行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对农村青年婚姻消费的实践。有关农村青年婚姻消费中呈现出消费能力超前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对农村青年日常商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本研究从消费主义的视野出发,探讨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特征,并从消费主义与农村社会变迁的角度给予分析。
2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特征分析
2.1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例减少,享受型消费项目增加
消费行为中经常以消费结构来勾勒消费行为的变迁历程与实际状态。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消费结构。传统农业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存方式,在传统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村的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节约型消费”,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吃、穿等基本需要。其中食物消费的比例占全部消费的80%以上。而现代农村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逐年增加。尤其是农村青年,一些有过在外务工经历,城市的消费方式对这一群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目前的消费结构来看,农村青年用于食物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由于生活享受、休闲娱乐的费用在逐渐增加。对于大部分农村青年来说,通讯费用在所有的消费中是必不可缺的,由于购买手机、通讯联系等的费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开支。其次是服装费用,农村青年的着装消费不再是简单的满足有衣穿,而是要讲求服装的样式、是否跟上潮流、彰显个性,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的在购买服装时在意服装的品牌。很多农村青年的服装随着潮流不断地变换样式,在服装打扮上,已经无法看出农村青年与城市青年的差别。在农村青年的消费结构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是人情消费。新时代的农村青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缘、血缘关系,与同学、朋友交往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很多农村青年经常与同学一起聚会,通过吃饭、喝酒的形式加深同学、朋友之间的情谊,同时由于关系网络的增加,生日聚会、婚丧嫁娶等大大增加了农村青年人情消费的费用。
目前的农村青年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享受型的方向改变,在购买商品时,一些青年不仅要求产品实用,而且要上档次。电视、手机、电脑进入了农村青年的日常生活。沙发、洗衣机、空调等家用产品早已经成为农村青年的消费品。出门休闲、娱乐对于农村青年来说也成为正常的消费项目。
2.2消费行为中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
在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用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对于其使用者的功能与意义已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从功能的角度看,商品表现出非功能化的趋向,即商品实用功能的弱化乃至隐退。从产品内涵的角度看,产品中符号内涵即社会文化内涵的日益凸显,这常常被表述为当代产品的符号化。所谓符号即是通过某种介质对某种意义的指代。当代消费产品的符号化趋向是消费文化的一种表现,当代消费在需求指向、选择、感受和满足方式上都表现出符号化的特点。当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与满足往往指向对产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与感受;消费者对产品的废弃,也往往并不在于产品实用功能的丧失,而在于其符号价值的衰减与耗尽。
当代农村青年是时尚、潮流的践行者,通过外出务工的经历,农村青年被色彩斑澜的城市文化所吸引,极力模仿城市社会的消费方式。同时作为生活在当代商品社会、消费经济中的青年群体,他们被各式各样的消费产品所包围,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也令他们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青年被现代消费所熏染,不由自主的成为消费产品的符号功能所吸引。最终在消费行为中不仅在意产品的使用功能,也在意产品的符号功能。例如,对于大多数农村青年使用的手机来说,很多农村青年的手机是使用其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随着手机型号的更新换代,一些农村青年宁可节约其他项目的开支,也要买一部时尚的手机。他们认为,用落后款式的手机就代表“土气”、跟不上潮流。从服饰的角度看,很多农村青年都在意服装的符号功能。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也认为使用某种高档产品就意味着社会地位的上升。
2.3在消费习惯上,节约型消费在弱化、超前消费有上升的趋势
传统中国社会的美德是“勤俭节约”,由于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特点,传统农民视“节约”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大多数传统农民在生活中践行着“节约、不浪费”的消费习惯。很多家用产品、器具等等都是使用一生,甚至代代相传。与上一代不同,生活在消费时代的农村青年,受当代市场经济的影响,消费习惯在慢慢的发生改变。虽然很多农村青年仍然认同“勤俭节约”的美德,但是在消费习惯上,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由于商品经济下,国家也一再倡导用“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也逐渐认同“能挣会花”,“钱就是用来消费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在自己挣得收入以后,也开始大胆消费,面对自己喜欢的商品,毫不犹豫的去购买。在生活中,愿意尝试新产品带来的生活享受。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开始有了“超前消费”的意识。
3消费主义视野下,农村青年消费特征的原因分析
人类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西方社会普遍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始进入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时代。到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大众消费社会以后,消费在背离使用价值上走向了一个极致,即表现为消费主义的流行。一方面,由于商品的大量生产,如何把商品销售出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各种新型的消费品,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大多数人变得相对富裕的时候,消费模式就从主要考虑基本物质需要,转向了所购物品的象征意义。同时,资产阶级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极力倡导消费,一种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追求炫耀、奢侈、时尚的消费思潮应运而生。它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目标,甚至形成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消费主义的诞生。进入消费社会以后,人们在消费商品时,看重的是商品所表达或标志的生活风格、社会身份、文化修养。人们的消费要求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
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推进,商品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起来。为了促进生产与经济的繁荣,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促进消费的政策,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基于消费主义的消费文化在中国城市社会开始蔓延开来。近年来,城乡流动加快,商品经济进入农村社会,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青年来往于城乡之间,受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熏染,不可避免的存在消费主义的行为特征。但是作为也生活在农村场域中农村青年,他们仍然受到传统乡村文化的束缚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消费习惯上,兼具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与传统消费习俗的特点。在消费行为上,首先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兼具享受型、生活提高型消费。在消费产品上,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在显示出对产品符号功能的要求。在金钱使用上,既考虑到“量入为出”也呈现出敢于尝试“超前消费”的特征。
4结论与思考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进入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阶段,随着城乡壁垒的打破,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开启了城乡文化交流的征程。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既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也受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熏染。农村青年作为来往于城乡之间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与传统农民有一些差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例减少,享受型消费项目增加;消费行为中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消费习惯上,节约型消费在弱化、超前消费也能被农村青年所接受。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作为城市文化的模仿着与崇拜者,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城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的侵染;另一方面,作为生活在农村场域中的行动者,消费行为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文树,练庆伟.冲突与重塑:新时期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实证分析[J].青年探索,2007,(1):12.
[2]疏仁华.当代青年农民婚姻消费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消费经济,2006,(4):5657.
[3]汪国华.第三方群体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的变异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1):68.
[4]龚小凡.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J].中州学刊,2010,(1):238240.
[5]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学术论坛,2006,(9):37.
关键词:微博文化;流动性;碎片化;消费主义
Twitter、饭否网、Follow5等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的广泛使用,公众可以借助网络等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发送至社交网络,与社交网络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便捷的网络社交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公众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构成很大的影响,形成微博文化,微博文化是当前文化系统中的新景观,以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形式存在。微博文化的自由性、随意性、平等性和多元性凝聚了微博用户的情感、知识、经验,也反映着特定时期各种社会变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利益与微博的结合,使得消费主义对微博文化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一、 微博文化概述
1、媒介文化
微博文化是媒介文化的新形式,尽管当下媒介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普遍,但是国内关于这媒介文化这一部分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国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国外有学者认为,媒介文化越来越倾向与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他们正在快速地复制和加以变异,迅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国内学者认为,我国的媒介文化表现出更多的消费主义特征,正在占据和引导着社会,而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正常发展。关于媒介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不同的活跃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社会主体共同创造,传播的文化综合体,通过多种子文化交织而成。
2、微博文化
微博文化作为媒介文化的新生物,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大众生活中,“微博控”的出现足以说明微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微博控”对微博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对微博使用的极度狂热,沉浸于微博平台塑造的虚拟空间,行为方式收到微博的强烈影响。由此笔者认为微博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微博技术平台上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就包括微博平台的文化形态和其他媒介的延伸文化。微博文化是平民文化。是广大微博用户在微博公共平台上共同创造,传递,分享、沟通而形成的传播文化,通俗文化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为我们创造的平台中不断得到延伸和变化。
二、 微博文化的表现特征
微博公共主页上海量信息每分钟更新的信息多达数百条,不断更新的信息中风格各异,不同类型,出于不同目的微博信息充斥网民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伴随通讯技术进步,移动媒体以便捷性、多功能等优势吸引大量的手机用户,研究表明微博平台的丰富对微博用书使用微博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新技术融合和冲突中,媒介文化主要有呈现出一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微博文化的共享性和延伸性
自Twitter在美国的广泛使用,再到世界各地的扩散,这种便捷的网络社交工具迅速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这种传播工具的便捷性、时效性,信息的海量性为受众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微博用户在可以在自己的微博空间中即时信息,动态,迅速的就可以引来很多人的围观和评论,信息可以得到迅速的关注和分享,微博用户之间形成不同的圈子,共同分享、传递不同的观点、信息和思想。微博信息的在微博用户不同圈子的共享、推送,这样一个交错的结构,使得微博文化的共享范围不断扩大,微博对人们的活,人际交往方式在不同的时空中产生强大的渗透和支配,微博文化在共享的同时得到无限的延伸,微博文化在不断吸收和融合的情境下走向多元化,延伸到微博用户的方方面面。
2、微博文化的流动性和同步性
由于微博用户的分散性,微博信息往往呈现出分散和裂变的特征,微博平台为我们提供的140字信息始终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信息后即可就会被下一条覆盖,微博文化呈现多元化,不同的微博用户拥有自身的价值观,思想的独立性决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形成微博文化的多元性,主题很难得到统一,即便相近,却又互不干涉。移动通讯技术为微博用户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使用微博的条件,移动通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微博用户使用频率及使用方式,缩短微博用户与微博平台之前的距离,信息的更具时效性,微博文化白先出同步进行的信息流动性。
3、微博文化的结构化和碎片化
微博用户以自身的人际关系、文化修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微博好友和关注对象,构建自己的“微博社区”,在公共微博平台上形成不同的区域,这些交织的文化社区本身是具有一些共性特征的,呈现出结构化特征。当很多微博用户共同关注同一个事件时,发表各自观点的同时会在不同的微吧社区中浏览各种多元信息,进行交错性的传递。微博平台自身简约便捷特征决定了表达方式,信息的传播不能长篇大论其来龙去脉,只能简单的概括,多数是一句话,这种表达方式就决定了微博文化的碎片化,同时不同微博用户价值观的差异性,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发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自的表达方式和编码方式,丰富了微博文化的碎片化特征。
4、微博文化的外来干扰
由各种子系统文化交织构成的微博文化,由于参与主体与途径的平民化、多元化,微博平台上呈现出草根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在各在的系统内部形成不同的文化样态,不同的文化类型并存,冲突也不可避免。多元的微博文化不可能形成统一的主题,这就给商业利益侵入微博空间提供条件,微博主体不可抗拒的受到商业利益集团的有目的性的影响,微博用户在商业利益集团的消费主义的错误导向之下,消解微博作为新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和媒介对社会的监测功能。对政治文化,娱乐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微博文化的平民多元性很难抗拒外来文化的入侵,给微博的规范价值带来负面影响,对微博文化空间的发展造成极大地挑战和干扰。
三、微博文化面临的冲突
多元的微博文化难以对抗外来干扰,商业利益集团瞅准这一信息平台,以裸的经济利益为有目,持续性的以各种商业信息包装形式出现在微博空间中,潜移默化中向受众灌输消费主张、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价值观,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媒介文化也呈现出消费主义、娱乐精神、享乐主义,这一倾向引来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批评,微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冲突表现如下:
1、 消费主义诱发文化奇观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提出的“奇观理论”认为社会各阶层在消费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开始更加对娱乐化的视觉表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注意力聚焦在短暂的视觉刺激和视觉享受上,忽视事物发展内在的本质和审美情趣。居伊·德波进一步指出“奇观理论”是消费主义席卷社会狂潮的产物,它在事实上覆盖了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以奇观文化为主导的消费主义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文化奇观现象在自媒体时代非常普遍,网络红人、网络推手、选秀节目形式的不断更新、大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非理性参与,通过舆论干涉司法独立等。消费文化只要是伴随着国际之间经济联系和消费变化进入中国的,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已经成为媒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表象之一,媒介文化为消费主义提供了生存和延伸的平台,呈现在受众视野的是承载了大量消费主义文化的媒介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媒介文化发展的平台对受众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与商业利益的联结,使得媒介对商业利益和市场化运作产生强烈的依赖,媒介文化业也逐渐受到利益集团和商业主体的影响,成为商业利益集团市场化运作的工具,背离了受众的利益,消解了自身承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监测功能,因此,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对社会的发展和媒介文化的规范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大众的关注。
2、 缺少统一的价值引导和精神约束
大众作为独立的个体使用微博时会衍生多元的的“微文化”,丰富的微博文化是由多主体共同创造的结果,这一组成结构决定了微博文化的差异性,一方面,微博用户使用微博时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差异性信息,另一方面,微博运营者在发展微博平台时要以不断地迎合受众需求为标准,调整和丰富微博功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微博用户的需求。微博用户的差异性需求会更加迅速的反应在微博空间和微博文化中。但是,合理有序的社会文化系统是需要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和相近行为方式的引导,社会成员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做出符合社会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但是微博文化的多元信息很难形成统一的趋向,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微博用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因此,微博文化缺少统一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约束,差异性的微博文化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根值于媒体的社会价值,微博文化的发展应该立足于社会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为我们提供便捷社交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消费主义诱发的文化奇观,多元信息主体引发的价值引导和精神约束的缺失,说明微博文化急需的规范和限制,尽可能的减少社会负面效应,建立合理有序的的市场化规则约束机制可以促使微博文化良性发展,实现和谐有序的微博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邓忻忻.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等.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4][英]尼克·史蒂文森.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5][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姚燕译.文化社会学领域中的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消费主义主观幸福感自我实现
消费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工业革命以来,物质产品实现了极大的富足,人们在扩大的市场面前实现了消费者意义上的平等。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被铺天盖地的关于广告和物质的话题所笼罩,人们消费的欲望也随之膨胀,以致于获取财物和消费成了美国文化普遍接受的标志着成功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对于消费主义的认可和接受蔓延到了世界各个国家,不仅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幸免。
一、消费主义的界定及其特征
所谓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在这里,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满足实际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大众传媒刺激出的消费欲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让位于其符号象征意义,价格昂贵的商品成为了人的地位、品味等的同义词,人们进而认为消费等同于高质量的生活,等同于幸福。
刘晓君对于消费主义的特征总结的比较全面,他认为:
(1)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以大规模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特点的一种工业文化,它以鲜明的重视物质消费的物质主义为特征,并通过物质的占有来达到心理的满足。
(2)消费主义的大规模消费需求是被制造出来的,并于无形中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使人们永无止境的追求高消费。
(3)消费主义是对商品象征意义的消费,并将其看作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4)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的消费主义日益在全球获得其正当性和合法性,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统治方式,体现着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组织。
在这种消费方式中,人们失去了作为消费者的自由性。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鼓吹下,人们看似自主的选择已经被预先设定了方向。这种被制造出来的消费需要,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最流行的需要”,它们是“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得东西”,也就是“虚假的需要”。他认为,“这种需要使辛劳、攻击、不幸和不公正长期存在下去”。那么,奢侈的消费究竟等不等于幸福生活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二、消费主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参加了一次国际调查。数据表明,当时我国国民的幸福指数为64%。到1991年,这一数据上升为73%,这主要得益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多项经济改善措施的实施。而到了1996年,这一数据却下跌为68%。按照消费主义的观点,物质财富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相应的人们对于生活的满意感以及幸福感也应该有所增加。但是大量事实表明经济增长和消费主义与主观幸福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在工业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随着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跨时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也没有表现出实质性的变化。Diener和Biswas-Diener总结财富和幸福的研究时认为:(1)富裕国家的人们比贫困国家的人们更幸福;(2)最近的10年里,发达国家的财富增加并未导致幸福感动的增加;(3)同一个国家内,财富差异与幸福仅有微弱的正相关;(4)个人财富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幸福感的增加;5.迷恋金钱的人并不比那些对财富淡漠的人感到更幸福。
这表明,物质财富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由于丰富的消费品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幸福感会相应提升。但是超出某一临界值之后,纵情消费已经无助于人们内在的幸福感受,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
1.就整个人类群体的角度而言
消费主义有两大表现,分别是浪费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用美国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的话来说就是:“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这便是消费主义所倡导的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等的生动描摹。
这种消费方式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生产商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自己的利益,加快了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新包装”、“新配方”层出不穷的吸引消费者的眼光,从而使得消费者大量抛弃仍具有使用价值却已经“过时”的商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庞大数量的生产和生活垃圾远远超过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自净能力,必然导致生态的危机。
不论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还是注重享受的生活方式,都是十分短视的。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一定的,其再生能力也有限,经不起人们经年累月的浪费和破坏。人类在肆意消费中体验到的短暂的,是以牺牲后代更为长远的幸福为代价,这代价不可谓不大。
2.就个体的角度而言
消费主义是一种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信仰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沉迷于财富的累积和感官的满足。他们认为消费品一定意义上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品牌越大、档次越高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也就越大。然而,Richins和Dawson在关于物质主义者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重视财物获取与消费的物质主义者比非物质主义者对生活更不满意。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指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只有当人们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发自外在强迫性的而不是内在的需求和目标,只会阻碍人们求知与求美。艾伦•杜宁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经济活动只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活动,它不应被当做具有最高意义的活动,人类的追求应“从物质的一端转向非物质的一端”。
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阿吉尔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盖了的社会关系、工作和闲暇。社会关系主要是指家庭以及团体中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然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对社会问题保持更为冷漠的态度,人们彼此的依恋水平有所下降。在一些探索物质主义与幸福感之间潜在中介变量的研究中,Christopher等人发现控制社会支持会导致物质主义与积极情感的相关水平降低,这说明缺少社会支持可能是物质主义与低幸福感相联系的原因。工作的全部以及唯一目的成了物质利益这一外在动因,个体很少从工作中感受到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所带来的愉悦。人们由于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驱动,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财物的获取之中,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可供身体与精神放松与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新晨
弗洛姆指出,消费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消费是通向目的即幸福的手段,遗憾的是,人们沉溺在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虚幻的感官愉悦之中,将消费与幸福错误的划上了等号,以为物质性的东西能代替心理上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现代人精神上的荒芜,人的本质渐渐流失在对物的追逐中。如何才能摆脱消费主义的泥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呢?对于个人来说,Boven提出了一种更为健康的分配金钱的策略,即将可随意支配的部分更多运用到生活经历上面,比如旅游等,而不是用于购买物质性商品。他认为这是由于生活经历不像物质财富那样容易受到负面的社会比较。而与他人比较正是产生不幸福的原因之一。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越来越多的学者倡导我们采取文化消费的方式。所谓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这种非物质追求的消费活动,在人们已经基本不需再为吃穿发愁的当今社会,能够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金钱的确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消费也的确能在带给我们物的享受的同时带来精神的愉悦,但是如果把生活的全部意义都附加在这些冰冷的外物之上,随着它们的消耗人生的价值也会磨损。
参考文献:
[1]BurroughsJE,RindfleischA.Materialismandwell-being:Abehavior.JournalofConsumerPsychology,2004,14(3):198-212.conflictingvaluesperspective.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2002,29(3):348-370.
[2]刘晓君.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J].青年研究,1998,(6).
[3]贾小玫,文启湘.文化消费:国民实现幸福的上佳途径[J].消费经济,2007,23(5):3-5.
[4]DienerE,Biswas-DienerRIncomeandsubjectivewell-being:Willmoneymakeushappy.Unublishedmanuscript,UnivofIllinois,2000.
[5][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6]RichinsML,DawsonS.Aconsumervaluesorientationformaterialismanditsmeasurement:Scal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2.303-316.
[7]ChristopherAN,KuoSV,AbrahamKM,etal.Materialismandaffectivewell-being:Theroleofsocialsupport.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4.463-470.
一、21世纪中国大众传媒主导下的大众文化图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迎来了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巨大进步,而这种进步促使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这种兴起与两个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是大众的精神需求;二是大众传媒的普及化,尤以电视为最。
首先,曾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饱受折磨的国人在摆脱了那一段过于沉重的历史之后,他们的心理上自然更愿意亲近轻松与安逸。更多人追求的是更现实的生活目标,是对人际间那份默默温情的渴望和满足基本生活享受的需求。人们不再把建构生活的崇高意义当作自身行动的前提,而把自己的目光从理想的天空收回来,投向自己脚下的物质现实,开始了醉心于自我满足的快乐。各种各样的综艺娱乐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消费和诉求,而一些主题还稍显沉重的节目大部分面临被冷落的命运,深沉厚重的电视纪录片也因此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其次,随着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已通过无线卫星覆盖、有线联网、数字微波等方式完成了全国80%以上城乡的视频信号覆盖,为亿万受众提供了无比巨大的收视空间和选择余地的同时,也给行业内部带来了激烈的收视竞争。同时,由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国家喉舌的传播角色定位向以受众为中心的服务型传媒组织的角色转换使受众口味成为了广大媒体的命脉。于是,一方面媒体要看大众的需求行事;另一方面,媒体又在引导与强化大众的需求。而一旦这种需求指向的是一种保守、消极和及时行乐,将会导致一种极其危险的大众文化,一种极为庸俗、肤浅的缺乏真正人文关怀精神的文化形态的泛滥。
二、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除却历史因素,现时的许多思潮都会对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引导与强化作用。其中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思潮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去宏大叙事,去中心,讲求多元化的观点与解释。这些思潮在本质上鼓励人们走出权威、终极理想,摆脱一般真理的统治,鼓励人们把自己推到前台。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大众文化的思想理论形态,大众文化则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现实化”。后现代主义思潮颠覆了人们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主张人们勇敢、真诚地去直面宇宙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神秘性,主张人们对权威的质疑等。在某些方面,虽然它包含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但必须警惕的是,我们仍能从中窥见可能存在的危机即加剧个人主义与道德退化。而这种危机正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出现并扭曲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本质。
(二)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消费主义思潮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兴起的一种以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社会思潮,是伴随所谓“消费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消费社会是以不断增长的物质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为基本特征的。由于社会生产进入标准化、规模化的阶段,大批量生产构成了今日时代的特征。而大规模的生产带来的大规模的消费,由此促成了消费主义的出现。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世界里,大众媒体并不是游离的。文学作品里、电视剧里、电影里、还有广告牌充斥的是各种消费观念、消费生活方式。就连最为严肃的新闻里,也正流露出消费主义文化倾向。某些媒体已失其主体性身份,而极力宣传与营造消费文化的氛围。同时,大众传媒本身也已经成为了消费品。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出现了人文精神的没落。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栏目化给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发展,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电视纪录片也同样如此。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开始。然而仅仅几年之后,中国电视纪录片进入了低谷,电视纪录片栏目也就跟着沉默无语了。
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竞争。对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栏目化的电视传媒来说,竞争最直接的表现为收视率。因而每一个栏目的生存都与收视率相关,以收视率来拉动广告客户,从而决定自己的生存。这样一来,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就不能再单纯依靠创作者或创作团队的主体意志,而是必须了解市场行情。纪录片制作公司面临的处境和生产产品的厂商是一样的:为了确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他们首先要保证对市场需求有比较完整、细致的了解。电视纪录片的市场面对的是广大受众。所以,在收视率的竞争中,纪录片不得不向受众投去咨询的目光,创作受众所喜爱的纪录片。所以,当受众口味同纪录片拍摄者不一致时,纪录片的让步必然使得它在迎来高收视率的同时也由于媚传使得他的本我渐渐死去。
四、创作者主体身份的迷失
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精神的危机从主体上说是纪录片创作者自身的危机,是创作者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失落和无所适从的表现。因为无论是艺术还是学术,其实施的主体都是创作者。所以人文关怀精神的危机说到底还是创作者的生存危机。失去主体身份意味着只能成为附庸,人文精神则沦为市场背后的尘埃也就成为必然。值得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增加娱乐性与故事性的同时不弱化其文化启蒙的功能。
中国服装行业近10年市场容量有望增长2倍
根据EuromonitorInternational预计,2005至2015年中国服装市场零售额复合增长率为11.3%,市场容量有望在10年内增长2倍。根据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统计,2005年中国服装市场零售规模为0.67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有望达到1.96万亿元。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服装消费支出也偏低,未来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统计,在14-45岁的城市主流消费人群中,中国人均服装消费支出每年仅为1150元人民币,是美国和英国人均服装消费支出的1/5。
如何把握机会、分享服装行业成长的蛋糕呢?优秀的企业始终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我们认为虽然未来中国服装市场容量巨大,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胜出,只有那些抓住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才能走的长远,成为伟大的服装企业。为此,我们将从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收入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化来分析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
年龄结构呈现“代际消费”
中国消费者的年龄结构呈现由“babyboom”引起的不同特征的“代际消费”。中国人口的出生有一个波峰、波谷的表现,由此呈现出三代不同特征的消费人群:
银发经济:以50、60后为主,消费以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为主,勤俭节约,服装消费习惯偏被动型。
时尚经济:以80、90后为主,追求时尚,讲求品质,服装消费偏主动消费,是网购的主要人群。80后开始步入职场,带动商务休闲装的回潮;80后进入适婚年龄,带来家纺家居、婚庆市场的。
婴童经济:以00后为主,消费内容以食品、服装等为主,属于高档、精品化消费。00后的消费习惯由父母决定,现代家庭多为“6+1”模式(6个大人对应1个小孩),很舍得给小孩花钱。
未来最具有潜力的消费群体是80后的“时尚经济”和00后的“婴童经济”。中国和日本、欧美目前的情况不一样,他们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还是中青年为主的社会结构。预计未来20年(2010-2030年)中国人口结构将由青少年为主转向以中青年为主,中国将进入以“上班族”主导的消费阶段。
收入结构呈现“葫芦型”
中国消费者的收入结构特征呈现发散状趋势,出现新奢侈主义和新节俭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详见图7),1990年至2009年我国各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分布呈现发散状趋势,1990年我国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年收入是最低收入户的3倍,到了2009年这个倍数提升至9倍,由此衍生出来两批人:新奢华主义、新节俭主义。
新奢华主义:新晋的富裕阶层,追求品质和品位,崇尚“买贵的”。通过奢华消费来满足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但区别于传统“奢华主义”,因此奢侈品副牌、二线品牌是他们消费的主要产品。
新节俭主义:由繁荣后的萧条引起,追求时尚平价,崇尚“买对的”。省钱而不省品质,省钱而不省品位,省钱而不省时尚,省钱而不省体面。“快时尚”和网络上的“淘品牌”是他们消费的主要产品。
收入趋势影响:葫芦型财富结构引发奢侈品和平价时尚热潮。根据著名时尚产业专家李凯洛先生观点,中国家庭财富结构正由“金字塔型”向“葫芦型”的转变。(详见图9)类似美国、日本的“M型”社会,我国的中产阶级近年来发生内部分化,部分中产向上变为中富阶层,部分向下变成小康阶层,葫芦型财富结构引发奢侈品和平价时尚热潮。
葫芦上部――“新奢华主义”,引领中国的消费升级的浪潮,奢侈品市场容量虽不大但盈利能力很强;
葫芦下部――“新节俭主义”,将激起更巨大的消费潜流,平价时尚虽然盈利能力一般但市场容量很大。
地区结构呈现“大梯度”:低线城市是下一片崛起的消费热土
中国消费者的地区结构特征呈现大梯度,消费差异大,不断催生消费升级。我国地域辽阔,消费差异梯度大,各地级市GDP分布呈现“长尾”(详见图10):一二线城市GDP较高,城市个数较少,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较相似;三四线城市GDP较低,城市个数较多,各地区消费的差异也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详见图11),我国287个地级市中,人均GDP为4000美元以上的地级市占比的由04年的6%上升到09年的37%,人均GDP为2000-4000美元的地级市占比由04年的17%上升到09年的42%。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候,服装消费出现明显加速增长趋势。
地区趋势影响:中国低线城市是下一片崛起中的消费热土。新的中产阶级消费力量正在三四线城市迅速崛起,根据尼尔森咨询预测(详见图12),中国一二线城市共有5400万个家庭户,总收入估计达到人民币2万亿。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家庭户数量高达1.6亿(几乎是一二线城市的3倍)和1万亿人民币收入。虽然收入没有一二线城市那边高的水平,但是收入正在稳步上升。
此外,中国低线城市人群对品牌的认知度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品牌消费品会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存在逆时针演变的过程。(详见图13)由于所处地区不同,我们把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程度划分为未知型、炫耀型、认知型、知识型四种。在低线城市,以炫耀型和认知型消费为主导,品牌消费品会迎来快速发展期。
寻找具有良好行业基因且具备优秀素质的龙头企业
前文我们已经重点阐述了未来哪些细分行业具有良好的行业基因,但我们认为,只有那些具备优秀素质的企业才能在良好的行业中如鱼得水,发展成真正伟大的服装企业。
我们认为,未来优秀的消费品企业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1、立足品牌,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的追求和赢得消费者的满意,永远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很多制造业转型消费品不成功的企业就是因为其更多的从自身禀赋出发,非以消费者需求出发。
2、精准营销,多渠道拓展销售。目前的渠道更为多样化,实体渠道已经由原来的以商场和街铺店为主转化为商场、街铺店、shoppingmall、社区店等并驾齐驱的模式。以网购为代表的渠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加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带来的快速反应不仅在快时尚中显得尤为重要,并逐步扩散到所有服装子行业。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作品是一个矛盾逻辑的产物,追求的是真实的虚构和冷漠的抒情。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矛盾对撞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态度,裸地向阅读者昭示小说作品纯属虚构。而在后现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采用反讽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含蓄化地表达,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对读者形成了明显的感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通过矛盾对立的统一结合,打破有形与无形的传统界限,将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与火花激荡中将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将这种感觉和思维模式借助文学的途径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大众。他们大声地向世界宣示,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学手段表达的,文学并非清高地独立于世,而应该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表达的认识,扩大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和范畴,创作的形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作家冯尼格在其小说作品《绝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图画这一画面感最强的方式,将作品中难以言表的思想内容进行表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小说家库夫在《临时保姆》中,将小说的要素进行了划分和打乱,108个独立的片段单元使得小说的内容更为抽象,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片段进行欣赏等等。这就是后现代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们心中,艺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为广泛的阐述和发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独的法国新小说和充满嘲讽意味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
二、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消费趋势分析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会的现代性影响,主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物。其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这一思潮影响,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又形成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后扩展到整个欧美;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最早也是始于法国,继而漫延到整个西方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由拉丁美洲开始,继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具体诗产生于德语国家和拉美国家,而语言诗则兴于美国;元小说的兴起地域要广得多,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以及阿根廷等欧美国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这些形成于欧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很快就影响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并在东西方文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将消费对象逐渐锁定于文学的附加值上面。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但却经过包装加工,大大改变了其内在的价值。人们就是借着此种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强调自我或社会地位的确认和证明。当今社会,所有的社会消费或者说经济消费,特别是文学的消费,都有一种欲望性消费的趋势,追求的是没有内涵的,肤浅的快餐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暂时性的获得和压力释放。
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费现状的反思
文学对于人类自身来讲何以如此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种解释,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都是无法被抹杀的。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文学共生与发展的产物。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整个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转性。首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学呈现出各个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发展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是利大于弊。虽然网络文学是对精英文学的化解,但网络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可以加快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人快速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网络文学对后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是对纸质图书市场和印刷业的极大冲击,但是,图像式和网络式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视觉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并以更加快捷的传递方式传递给读者和观众。因此,以图像和网络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文学,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唯有消费才有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费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只属于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向社会底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的民众展开了双臂。在这里,无论高深还是肤浅,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学内容都被打碎打乱,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所有阶层都欣赏和喜欢的文化形式。同时,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需要浓厚的文化积累和创作灵感的碰撞,同样,文学的修养也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累加和积淀。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程式化生产,追求的是快速,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众,追求庸俗肤浅的商业化过程,对于文学的价值提炼和积淀是非常不利的,偏离了健康、积极的方向。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对于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读者来讲,进行了消费至上,甚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输出,从而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四、结语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危机;环境正义;生态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3
生态学是1970年代以来西方思潮中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自产生以来,主要围绕两个论题开展研究:一是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二是研究替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寻求一种变革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和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社会制度——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学坚持批判精神,其研究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生态政治问题等,并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1-3],但其社会变革的改良方案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其时效性还有待检验。
对于当前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主张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生态伦理学家尽管在具体观点上存在差异,但都是在脱离社会政治制度与生产方式的前提下,仅从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可能途径,更多地停留在人与自然冲突的关系层面。与此不同的是,生态学透过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揭示人与人的矛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升到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认为生态危机问题根源于生产关系即社会制度,是由不正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因此生态危机理应通过建构正义的社会制度来化解。基于此,生态学力图运用原理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化解生态危机,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建立社会正义的变革之路。生态学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与对生态社会主义正义制度的建构两个方面。本文拟通过梳理生态学对生态危机制度根源的追溯与批判,来探寻其以社会变革化解生态危机、实现环境正义的思想路径对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
一、生态学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
生态学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破坏问题,更是全人类的生存危机,而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生态学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发展的内在矛盾及其导致生态危机的必然逻辑,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和非正义性。
首先,生态学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具有反生态性,这种反生态的生产方式直接造成了科技工具化、消费异化、经济理性绝对化,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学者看来,当前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对自然的剥削是资本主义剥削的重要一环。资本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为基础,把获得剩余价值作为首要目的,其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的基础上,其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生态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含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1](P2-3)。美国新经济学家詹姆斯?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来源于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由“存在于资本主义与自然界之间,或者说存在于资本的自我扩张和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之间的总体性矛盾”造成的[2](P16)。这种制度性矛盾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最终导致了自然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造成了科技工具化、消费异化、经济理性绝对化等弊病。首先,科学技术运用之所以带来生态问题,是因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控制自然”的观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社会进步观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以资本为基础的特殊利益集团谋取利润的工具,自然仅仅被看做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客体,因此科技工具化必然会造成自然的异化和生态危机。其次,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无自由和幸福可言。为了逃避劳动异化,人们试图通过闲暇时间的商品消费来获得自由和体验幸福,而实质上这种商品消费并不是源于人们的真实需要,而是逃避异化劳动的一种徒具替代意义的异化消费,这种异化消费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本身也不可能补偿人们在异化劳动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经济活动以利己与逐利为特征,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为动机——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绝对化,即对资本增殖的无穷需要和无限追逐。这就必然导致对资源的无限开发和对自然的无限索取,从而使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破坏无法避免,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绝对化的矛盾由此产生。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消费价值观 适度消费 绿色消费 非理性消费
一、消费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消费价值观既受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与限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价值观进行操纵与导向的主角是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机构。消费价值观服务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主义扩张需要依赖于消费的不断增长,因而出现了超前消费、“虚假需求”消费,以及弗洛姆所说的普遍的“异化消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客观上规定了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产的终极目的,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必须有利于两个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二、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一方面保证社会资源及基础消费资源尽可能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合理地分配,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社会消费健康有序地进行,从而推动社会生产顺利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扩大消费品的消费。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不是要无节制地消费,而是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必要消费、反对枯竭型消费,这是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在基础消费方面,应该提倡实行适度消费。因为人类个体之间实际的必要需求差异并不大,亿万富豪与乞丐在每天所需要获取的卡路里、蛋白质总量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此外,基础消费是对资源依存度较高的消费。如果人们在基础消费方面过度消费,更多地占有一些实际并不必需的资源,从而使真正需要的人群不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这些资源,这样将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会的不公。提倡在基础消费方面适度消费,就是要改变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提倡适度消费,就是要提倡以节俭为荣、浪费为耻,反对对社会及消费者本人都不利的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等毫无节制的消费习惯,反对个人以占有大量闲置不用的住宅、交通工具、高级奢侈品为荣的消费观念,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社会和谐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基础消费方面的富足与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提倡适度消费需要建立这样的消费理念:个人的富裕与成功不是依据个人占有物质财富特别是基本生活资料的多寡来区分,而是通过精神财富和对社会贡献来区分的。
无止境地追求占有大量消费资源是社会生活物资短缺时代遗留下来的腐朽的消费观。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无不穷奢极欲,据天下为己有,大量地消耗以致浪费资源。如中国古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人们过分浪费资源的真实写照。当今,资本主义为了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将这种奢靡的消费习惯推广到更多的人,但是仍然未能改变少数最富裕的人群占有世界绝大多数消费资源,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贫困者连基本温饱都难以满足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首先就要从消费方面的不公平入手,使全体人民获得基本的消费保障。
三、可持续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遭遇了资源瓶颈与环境瓶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与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消费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西方者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盲目扩张造成“环境异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民的认同。
绿色消费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州首先发展起来的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强调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指出,绿色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各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或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和消费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汲取一切人类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所以,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的消费价值观一方面要求减少消费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另一方面要求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行为,排斥与反对破环生态平衡、过度剥夺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损害的一切消费品与消费方式,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跨越式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中国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模式发展,而必须寻找对环境资源依存度较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中国国家计委就指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人小康社会”。
中国经济增长呼唤着新的消费价值观。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是推动经济走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文化消费、符号消费、虚拟消费、以感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是世界消费观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份,也是对资源环境依存度较低的消费模式。当然,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国具有发展文化消费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千多年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世界充满了魅力;世界各国文化在这里聚集、碰撞,不断产生出新的火花。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国内文化消费市场,还要推动中国文化消费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国人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有能力走在世界文化消费产业的前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培养国民的文化消费观与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培植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广泛汲取及相互融合。这些,都仰赖于构建良好的文化消费观。
符号消费长期被冠以奢侈品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恶名。而符号消费中凝聚了优异品质、良好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品牌消费,凝聚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概念消费,是消费品市场中最活跃、最具恒久吸引力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符号消费,无异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齐倒掉。由于具有附加值高、环境依存度低的特点,以品牌消费与概念消费为特征的符号消费正是中国应该大力培养与发展的消费模式。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品质与文化内涵的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市场;要不断创新消费概念,推动高新科技产品走向市场。品牌消费、概念消费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消费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飞速增长。虽然网络电子游戏等有使青少年沉迷成瘾的不足之处,但网络经济、虚拟产品、虚拟社区具有低环境依存度、高附加值、低运营成本的特征,不但推动者现实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一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中国不应当盲目地反对虚拟消费,而应该注重虚拟消费的合理内核,积极发展虚拟经济。虚拟消费是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科技与文化实力较量的场所,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增长的经济模式,中国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虚拟经济。
世界消费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以感性消费为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正以其动态的、多变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迅速冲击着传统消费市场。美国学者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认为恰恰是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会影响到客观的市场,卡尼曼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为他赢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理性消费对现实经济存在着大量的机会与挑战。不应该对非理性消费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超出个人能力,无益于消费者自身、环境与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控制与摒弃;而有益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进步,有益于创新及个性发展,有益于人民生活改善的非理性消费,则应该大力提倡。
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社会思想体系。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与政策建设、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同时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当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要从两个和谐与中国国情出发,在基础消费方面提倡适度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并鼓励文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虚拟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的建立与发展,在不断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地、健康地、跨越式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2][美]赫伯特・马尔塞斯: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4]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