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医院管理者还是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都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工作的重要环节,医学人文教育也成为永恒的主题。医学人文教育作为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我深感医学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围绕“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开发也得到各类医学院校的普遍重视。作为一所培养以护理、药学、检验等专业为主的相关医学专业人才的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各类相关医学专业人才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的同时,更把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作为首要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一些我院的医学人文教育基本模式。
一、围绕学院精神,开展新生医学人文教育
我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传承着百年的校园文化。历代苏卫人也秉承科学仁爱的博习理念,吸纳温和精致的吴文化精髓,沐浴现代文明的甘露,弘扬崇高伟大的白求恩精神,以厚德至善、精诚不倦的治学态度,志存救济、育人为先的敬业精神,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汇集成了“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新生入校之际,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对于即将从事的专业或专业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他们都还有些茫然。学院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阐释了学院精神,明确了培养目标,更提出了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岗位目标的具体要求,人文教育便从此开始。新生在学院精神的聆听中,感悟着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也体会着自己职业的崇高。大学的第一堂课从人文教育开始,这是他们人生的起点,也是他们开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
二、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学时最多的是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因此学院注重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融会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医学与人文的融通。相关医学职业特别强调具有以关爱为特质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学院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中明确规定,要根据培养目标加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以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学院在相关医学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认真研究相关医学职业和相关医学教育的特点,提出“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态度”的苏卫公式,突出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的教育,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每门课程的教学中。每门课程都设有知识、技能、态度等教学目标。在重视职业技术知识和突出实践能力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践行了“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把相关医学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要求分解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立德育人作为相关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敬重生命、救死扶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挖掘人文教育点,增加人文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公关礼仪、艺术欣赏、美学基础、医学伦理、医学心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人文素质,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强化医学人文教育
除了专业学习课堂上的显性课程外,学院还有计划地设置了隐性的活动课程。学院团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感恩”、“诚信”、“责任”、“关爱”、“服务”、“创新”等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我给父母写信”、“我为父母做件事”等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组织“爱心社”进社区、献血献爱心、捐款献真情、“爱牙小分队”、“爱眼天使走进民工子弟学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举行“青春起航”、“升旗仪式”、“5.12护士授帽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以“创诚信校园、铸诚信学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以导医导诊服务队、希望图书馆服务队、社区亲情服务队等服务社会的小团队,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以科技文化节、技能大赛、宿舍文化节等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优、创新、创造精神。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所培养的这些精神和品质都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活动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素质教育。
四、关注学生心理教育,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文素质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2006年我院在原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全面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兼职教师,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及选修课,内容涵盖心理健康、心理咨询、适应与挫折教育、成长教育、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等项目。学院使用大学生心理测验综合系统软件,对全院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制定跟踪方案,适时关注。中心建立健全了“三级心理健康网络”,以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为三个层次建立了心理健康保健网络,负责有关心理健康信息的及时沟通。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网络、电话、面对面会谈等各种方式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效果良好。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协会”在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创办了学生刊物《心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同辈咨询等活动。成功举办了“心理你我他”、“新思路辩论赛”、“3月绿色环保”、“心理阳光”等系列主题活动,温暖了学生们的心灵。通过各类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学会运用心理知识处理好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院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也是学院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学院通过党建抓校园文化建设,即学习文化、敬业文化、和谐文化和廉政文化,形成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院还通过繁荣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广大学生在直接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增强人文素养。学院成立了“读者俱乐部”,举办了“校园阅读节”,开展了争创“书香班级”、“我爱图书馆”捐赠、“阅读与我”征文、《文献检索》公开课、《快乐读书、快乐学习》讲座作家范小青见面会、“成长”主题书评竞赛、读者心得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举办各种科技人文讲座、主题研讨会、文化沙龙、大学生论坛、主题党学生日团日活动,成立学生剧社、文学社等社团,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1.1加强免费医学定向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基层建设的必要前提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职业道德教育为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免费医学定向生大学毕业后将直接踏入基层、服务人民,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要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其至关重要的一项。培养出富有职业道德的医学生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加强免费医学定向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力保障
现如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新的瓶颈期。长期以来,国内都存在“患者多、医生少”的状况,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需求。然而,部分医德修养低、看重名利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难以抗拒金钱的诱惑,逐渐显现出不少的腐败现象,如收受红包、滥用药物、小病大治等,导致医疗纠纷越来越严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1.3加强免费医学定向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其自身成长的发展需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把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认为影响患者健康状况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因素,医生的服务不仅要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病痛,还应承担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心理状态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等,这就要求基层医疗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全面的人文科学、心理学、法学等知识。免费医学定向生作为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他们除了要学专习业知识和掌握技能操作外,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追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努力做到敬岗爱业,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基层全科医生的要求。
2加强免费医学定向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2.1加强临床实践
医学道德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内核的根本途径。让免费医学定向生早期参加一系列的有关临床实践活动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一条必经之路。临床实践不仅能够把医学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也是免费医学定向生接触社会、服务群众的途径,此时将形成职业道德的初意识。因此,可通过开展临床实践活动,应用多种的教育形式与手段,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暑期临床见习活动、体验急救中心志愿者的一天等,使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培养,敬业精神得到展现,职业道德得到升华,引导免费医学定向生走向正确的道德之路。
2.2加强师德建设
韩愈《师说》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止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道”,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重点在于如何担当起自己的职责。“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起到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也会趁机涌进校园,冲击高校部分教师的思想。因此,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是所有高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立一支专业强、职业素养高、道德品质良好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通过自己的正确言行激励、引导医学生的健康成长。
2.3开展自我教育
进入临床工作以后,医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除了以上所述各方面之外,还应注重免费医学定向生的自律性培养。通过自我道德能力的培养,使免费医学定向生摆正自身的高校角色的位置,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面角色,完成由“要我”到“我要”的转变。第一,实施以人文教育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将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尽可能达到医学与人文教育课程理想的一体化。第二,开设《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应当注重实践教育,形式可不固定于课堂,选择报告、讲座、演讲、辩论、参观访问等形式,也可借媒体传播职业道德,可通过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潜意识里无形地引导免费医学定向生的职业道德观往好的发展。第三,开展免费医学定向生的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可通过同学们反馈的信息,对症处理,向正面引导。第四,深入临床工作,利用学校安排的医院见习、实习,写出自身的心得体会,学生将会对这段时期所学有深入的反思。
3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 相关医学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罗晓清(1972- ),男,江西于都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药学教学;吴丽蓉(1970-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护理教科研工作;宋悦宁(1974-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基础医学教科研工作。(江苏 苏州 21500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57-02
相关医学教育是指医学教育中除培养医生以外的专业教育,它和普通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有明显区别。我国对相关医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研究不够,难以适应发展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对高职相关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实践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的基础上,对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体系架构
在众多文献中,对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等的内涵定义并不统一。为便于阐述和比较,笔者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同时结合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实践,较系统地研究了相关医学教育的特征,明确了高职相关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1.高职相关医学教育的特征。相关医学教育是大众化的医学教育,它面广量大,培养周期相对较短,基础医学知识强调必需和够用,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岗位针对性强,要求学生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临床实习在毕业后即能顶岗工作。此外,相关医学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因而对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而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应该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别注重人文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2.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对实践教学这一概念所选择的角度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教学形式或方式,另一类则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活动。基于笔者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剖析,结合我院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是指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以工作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关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这一内涵强调了从教学理念上来理解实践教学,既不仅仅是教学形式,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3.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摒弃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按照系统论的原理并结合我院相关医学教育的实践,笔者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架构(见图1)。在整个架构中教学目标体系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及保障体系的构成,发挥着驱动作用。教学内容体系则是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属于受动层面。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管理的机构、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起着反馈和调控作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通常包括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和学习环境,是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我院改革创新相关医学人才培养“ICS”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对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1.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后,在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上应该达到的水平或标准。针对相关医学教育特点,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坚持技能与素质并重,构建了“233”相关医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将相关医学实践教学目标按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地剖析成两个模块、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见图2)。该目标体系打破了狭隘的职业训练壁垒,由原来单一的岗位技能培训转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协调知识、技能、态度三者的关系,强调向学生传授可迁移的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职业熏陶,使学生具备岗位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发展。
2.内容体系。遵循相关医学教育规律,按照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配置各个环节,把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紧紧抓住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实践课程体系分析、实践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五个主要环节,完成培养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框架搭建、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拟定、教学实施方案制订及评价五个项目。其中教学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评价结果又反馈给需求分析,构建实践课程改革的PDCA循环,实现实践课程结构立体化;采取“分层培养、阶梯递进、逐步提高”的策略,实施示教―练习―仿真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模拟仿真训练―临床实习、模型―同学―患者的阶梯递进式教学模式,渐进式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能力,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特色化;按照实践教学项目导向的课程观构建综合性职业训练项目,把单个的实践技能操作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进行合理整合,组合成包括基本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三大层次的内容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
3.管理体系。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学院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并将实践教学及其管理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促机制。学院组建了由院领导担任负责人、相关系部及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探索协调互动的运行管理环路,不断完善优化制度管理体系。各级教学部门基于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重点研究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设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结构分析、考核与评估原则、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设计等,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二元三维合作质量监控系统”:学院和行业单位作为两个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主体,将学院的教务质量监控、系(部)质量监控和教研室质量监控与实习单位信息反馈、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和毕业生第三方跟踪调查有机结合,为实践教学评价提供客观全面的依据。
4.保障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保障诸多要素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在加大实践教学师资引进力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附属口腔医院、眼视光医院等实践基地的员工既是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又是实践基地的专技人员,这种“校院合一,一岗双责”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通过探索“双向挂职,交互培养”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一方面加强院内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落实教师行业顶岗实习制度;另一方面,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组织其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根据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功能和特点,构建了“专业实训室理实一体化、模拟实训基地仿真化、服务性实训基地社会化和校外实训基地多维化”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尤其院内服务性实践教学基地,既是能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得到有效训练的理想平台,又是对外承担技术服务按产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同时也还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产教融合、校院合一”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为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自身新陈代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借鉴。
三、体会与思考
对于高职相关医学教育来说,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顺利融入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必须通过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此获得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不断提升。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注重学生实践模拟仿真,阶梯推进,强调教学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将学习过程与真实的职业岗位任务相结合,将自己融入真实的职业岗位角色的集体互动关系中以获得职业能力,熟悉职业规则,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1.强化校企合作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在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应坚持以强化校企合作为基础,将校院(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全领域。学院与医院(企业)应共同研究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制订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确定专业的实践课程开发体系,将行业标准融入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共同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共同参与教学项目建设,合作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同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共同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共同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着力素质培养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线。从相关医学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现状和行业反馈的情况看,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已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中心和第一要素,心理素质和职业认知则是影响学生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综合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应该作为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的主线,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强调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职业导入教育,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际,提高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爱教育,注重言传身教,通过真实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体验服务对象的感受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开设体验性活动课程,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和职业素养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感恩、诚信、责任、爱心、服务、创新等主题活动,并将其与专业课程教育紧密结合。
3.注重社会服务是高职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职业能力和素质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训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医疗卫生事业是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事业,相关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就应是社会服务的实践。以服务性实践基地为载体,实现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专业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不断提高学院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是相关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应注重服务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上的关键作用,充分发动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技能培养及素质养成同步。此外,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也是相关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保障。专业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实践过程有利于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从而保证教学紧跟行业最新发展。
实践教学是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职相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在高职相关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关医学教育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的护理人才培养以中职和高职培养为主,本科培养较少,使我国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显得比较薄弱。首先,我国在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上还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大部分高校仍旧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工作,缺乏对护理人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对护理人才的职业性塑造。这导致我国护理人才角色单一,地位低下,职业空间狭窄,并形成了强烈的刻板印象,从而阻碍了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误区。认为护理工作隶属医疗工作,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遵循着医学教育的模式———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临床实习。所以课程设置上注重医学基础知识,淡化了护理自身的能力结构,人文教育和关怀教育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一直提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的限制,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仍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最后,本科护理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缺少衔接,缺少系统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方案;同时,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问题凸显,比如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能力差,影响了实习的效果[3]。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改革、积极创新,设计出完善而高效的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社会需要。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师资队伍、考核办法等方面来探讨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培养目标
培养护理人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现代医学已经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英美等发达国家均以专业角色为基础,强调护理伦理、护理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角色适应[4],并注重对其跨文化和在高新技术条件下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我国高校也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重技术的培养倾向,设置综合全面的培养目标,使护理人才具有良好的通用能力和深厚的医学人文素质。根据国际护理协会的标准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可以将我国护理人才的通用能力分解为临床护理、专业发展、基本操作能力、人际关系、批判性思维、法律伦理实践、教育咨询7个维度[5];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形成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医学人文素质则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复杂的“社会人”,使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心灵上得到关怀和抚慰。另外,在培养方向上,应该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有所侧重和区别,比如侧重医学治疗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侧重老年社区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等。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培养目标都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首先,课程设置要与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专业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并重,突出护理专业课程自己的特色。每一门课程之间不能孤立存在,要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发挥各个课程的优势,长足发展。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只有学生喜欢的课程才是好课程。最后,护理教育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良好的课时分配,良好的课程衔接都非常重要。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主要讨论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在备课期间,做好课前准备,比如更新知识,完善教学框架等。在课堂授课期间,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起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教师要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好教学效果的反馈工作。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推动者,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摒弃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和单纯的师徒式教学。首先,教师需要改变直述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适时从推动者变成参与者,甚至局外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大量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精神,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二,要随时根据课堂环境以及教学时医疗界护理大环境的现状调整教学步调,例如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引入当下护理界的热点话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第三,在课堂上加强互动,因材施教。比如课堂情景演练、模拟医疗,鲜活的视频、图片等有利于教学的素材,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第四,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护理学生脱离课堂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继续学习和进步,为护理医学做贡献。综上所述,在每堂课中,教师不仅需要配合学生扮演多种角色,还必须要有发掘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不同教学方式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被激发,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
5师资队伍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协会(IIME)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6],对护理学教师的能力要求提供了依据。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要有良好的医学和社会人文素养;三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护理教师培训体系,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和人文熏陶,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教育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
6考核办法
(一)研究范围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管理,包括道德、人文和科技等方面。医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对高校文化的一种折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的文化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类型的学校,大多数高校都存在历史短、基础薄弱、起点低、缺乏历史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特别薄弱。当前很多区域性的医药高职院校校园缺乏强有力的指导理论,大多是在盲目模仿或不重视文化的构建。其次,很多学校一味地模仿和复制一些校园文化模式的其他高校,使院校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状态,这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显示出该学校本身的特性;第三,还有一些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三分钟热度现象,在建设实施方面考虑不够完善,在制度等方面欠缺制定,使得文化建设没有得到长期持续地发展。对于目前研究的各大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由于学科缺乏跨学科的交流和渗透,往往根深蒂固“重物质,轻精神”的传统思想,使得学院对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没有得到重视。这在本文研究范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医药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因此,本文根据当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来看,探索目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优良的人文素质。
(二)现状
1.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的构建主要是以各个学科相互融合才得以发展。受到传统培训模式的影响,医学高职院校强调能力建设、社会科学、医学和管理学的研究等学科,再加上医学教育教学中对医学知识和技能要求医学院的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因为在社会上很多时候,有的人不理解医务工作者,在医务人员工作时出现过各种状况,医学生必须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迫使医学生不得不刻苦努力学习医学技能,以提升自身的医学专业水平,以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水平,以提高自己在业内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校的许多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人文精神。学校领导和老师也因为学科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压力,精神文化的教学并没有重视起来,致使医学教育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和教育上往往是种分离的现象,这就对在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培育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2.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方面对于物质投入不足,缺乏文化设施。院校文化设施需要一定的投资做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务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医学院校在学科设置、文化资源的环境建设的方面,倾向于医学学科。例如,在学校的图书馆,医学书籍很全面,但对于人文书籍往往很缺乏,对医学书刊的使用得心应手,查找人文社会科学少之又少。另外在一些医学院校的学校建筑方面,往往都是当代气息很浓的建筑,但缺乏人文精神理念,学校环境虽干净优雅,但缺乏人文情怀。可见,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要构建一个给人感触深刻的人文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准,而且这对于高品质、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升华是一个强大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调统一,体现不出学校自身特色,文化底蕴缺失。当前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了少数医疗活动、医疗技能竞赛外,仍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往往都是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占据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主要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和娱乐消遣,对于校园文化丧失了教育性,有些活动策划人往往注重的是校园活动的娱乐性和现代感,而忽略了对精神文化的挖掘,没有考虑到医学者的身份和工作状态,也不符合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
3.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医学文化机构建设框架体系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建设正确的校园文化制度,包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度方面的健全,实行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在学校物质和后勤方面给予支持评价体系,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度工作中已经建立一些机制内容,但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学习,例如对知名高职院校机构的校园文化体系机制进行探索学习;另外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工作的全面思考,在高职院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上没有注重到校园安全功能的发挥,就无法将校园制度文化施展出来,很难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统一。
二、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一)精神文化建设
1.注重医学道德的培养
医学道德精神是医学高职院校教学的一种文化建设和体现发展校园文明内涵的成果,具体体现科研强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深藏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之中,又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为了促进医学生的全面教育,应当更多地注重院校对全体师生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建设院校校园文化的同时应当注重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汇结合,将这些方面都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医药类高职院校应当把医学道德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塑造该校所具有的特色和文化影响力。
2.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虽然相对于其他一些专业的医学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特殊性,重要的是在教育的整体质量和紧迫性方面,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学生的教育状况的探讨,应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注重从素质方面来培养医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水平。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只是学习平时教科书和教学的内容,也需要学生在交流的文化中来探讨出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每所学校要设立相关的人文素质教师,包括教学中和在医院实习基地的教学,医学生应着眼于当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现在一些人文学科和社会医学高职院校有医学教育在整个管理体系与教育有关的课程,该课程已经形成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健康教育体系,这对于整个医学高职院校提高教学体系的关系,现代人文主义意识的工作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全面推进医疗机构人才文化建设培养目标。
3.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
强调高职院校制度的和谐发展,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以建立一个新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并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和校园精神氛围。教师应放下架子,更要了解学生,对学生给予关爱、信任,不要以个人想法来评价学生,杜绝主观意见、盲目评价学生,这样的状况只会造就不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应注重自身态度的改善,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物质文化建设
1.环境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环境卫生的好坏会对人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以致会促进人内心和行为举止的升华,脏乱会导致人行为习惯和品德的恶性化发展。在医药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校园建设中,从景观设计、标语的选择、建筑布局等应着眼于学校的使命和教育理念的取舍。在此,对于校园的布局一定要科学合理,要实现教学、生活、运动功能的有效分区,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各个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都有独特的方式,对校园建设的物质文化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每所学校的文化特色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学校的发展放心,从而落实到建筑施工中,避免了“千校一面”现象。
2.图书馆文化
当前各大院校都无一例外地重视图书馆馆舍、馆容和设备技术的建设,如建筑物、设施、书架布局、展厅装修、图书馆边缘环境等形式的建筑,和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先进的应用程序,这些方面往往反映出图书馆医药信息资源、人文服务和科学管理能力所具备的实力,来符合该校所需的图书要求,增添学生学习的知识所需,构建学习的氛围。
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环境文化的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最大的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每所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教育需求,突出实用性和有效性,结合本校经济状态,做到行之有效的环境建设,避免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因此,学校和谐文化建设要强调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做出统筹安排,切勿盲目建设。
(三)制度文化建设
1.管理
医药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当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形成相应的后勤管理体制,增强校园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基础,以保障学校的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校园文化数字化网络建设方面,要制订出合理的方案,以科学技术来提高校园文化的管理手段,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设施的质量。
2.行政
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高职院校相关的领导应多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对学校政治干部的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加强指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度文化主要由教师、学校制度构建,坚持把增强执政意识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遵循党的工作作风,在思想工作上都做到创先争优,每个工作人员和教师将个人职责履行到位,做好行政工作,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3.教学
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尤其是对新生的思想教育培养,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许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他们对所进入的学校和专业都不是很了解,在校期间的专业态度是不稳定的,对新的专业学习会有些厌学情绪,对学习也没有目标和追求。为此,如何杜绝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应该知道自己的位置,管理到这些方方面面的小问题,注重“细”,“广”,“深”这三个方面:把握专业思维“细”,通过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关注在校学生的表现等,具有针对性;其次是掌握专业思想“广”,组织任课教师编写报告工作,开展对学生进行辅导,对问题学生的家长要求做出协助和合作,以整合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的问题。
(四)行为文化建设
1.教学科研
首先要明确科研方向,其次是聘请权威的领队,以确保教学和科研团队的进展;第三聘请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进行科研工作,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深入务实的精神;第四,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建立,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多听著名专家授课,互相学习,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专题讨论,以及更多的互动。搭建创新平台的教学和研究,以建立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交流。
2.校园文化活动
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系部为单位的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其次是以社团为组织进行的创作比赛、舞会等。针对高职院校在活动的举办上会有时间方面的限制,例如一年举办一次,在高校校园中最多的还是小型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灵活性较大,涉及讲座、社会调查等各个方面的组织活动,这些都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氛围,展现学生个好,为学生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
3.校企文化融合
在医药类高职院校教学方面课程开发方面要反映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应有效整合企业的文化元素,包括公司的经营理念。学校要多做相关的调查,督导委员会对人才的有关预测需求,据业内人士提出的培养目标,建立更新以提高程绩。根据药剂业及相关业务组织教学活动,参与新的业务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上应强调实用知识和技能,做模拟训练和现场指导教学。对学校医学生实习管理和指导,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实际业绩支持,以满足医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校园文化行为和企业文化文化的对接。
三、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
(一)医学道德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
文化是教育最本质的体现,教育的成功实现要建立在环境和人格两者的影响之下。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优良教育和文化氛围的有效载体,在校园文化实施中不断地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是一门价值含量较高的学科,医学生在树立价值追求和价值观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往往在医学生踏入社会从事医学工作的时候,对其工作动力和方向以及医学的社会价值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在医学道德精神方面做好传承创新,构建学生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二)校园环境构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
环境构建传承是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基础,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教学建筑是主要的文化区,对环境构建的文化传承是以一种无声的语言来诠释医药类高职院校所具备的精神。在校园环境构建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转换创新,这些都在无形中发挥着物化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环境构建对学生和教师的情绪都起到一定的调整功能。因此,在校园环境构建的传承中应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创新,从而为医药类高职院校创作一种合理的学术空气、和谐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学习氛围。
(三)制度体系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
在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制度体系方面,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在文化建设的层次、构建、氛围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对于院校教师职工在制度体系工作传承中应当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导向,始终坚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合理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明确教学工作定位,以科学合理的治学态度、思想行为对医学生起到积极的模范作用。
四、小结
“临床”作为医学术语,源于医学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临床医学”是相对于基础医学、靠实地诊断治疗病人的医学。教育学人由此获得启迪,主张在师范生培养中融进临床学理念,以突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案例性、现场性和动态性。“临床教育学”概念由荷兰学者提出,后在日本、美国发展较快。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设立“临床教育学”专业,2000年田中孝谚著作《理解儿童:临床教育学的尝试》出版;日本多所大学设置“临床教育学研究中心”,聚焦教育实践,展开教育、医疗、心理等多学科参与的“临床教育学”研究。美国20世纪90年代有教育学者提出相关概念并产生积极影响,柯南特主张由“临床教授”负责指导和评价师范生教学实习,古德莱德呼吁加强“临床教授”队伍建设。这些理念在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美国“蓝带小组”研制出了“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候选教师的临床经验。
1.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我国以“临床教育学”为命题要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以译介性内容为主,较有影响的有两篇:刘燕红、周琴发表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上的《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述评》,钟启泉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上的《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前者概述美国2009年以来临床教育学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研制思路、主要内容等,对我国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钟先生的访谈文章涉及理论视野较深广,其中介绍临床教育学三基轴概念:“现场性、实践性”,聚焦医学中“实地”特征;“病理性、问题性”,聚焦医学中针对“病人”个别性;“发现性、批判性”,基于“临床”的引申义。此三基轴构成彼此独立的三维空间,虽然逻辑关系不甚清晰,但基本揭示了近年来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及特色,为研究者提供一个鸟瞰临床教育学整体面貌的工具,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国外体现为“在实践中”“指向实践”“为了实践”的教育模式,以英、法、日、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国内聚焦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获得途径的研究,钟启泉、陈向明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影响。我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现场性、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而缺乏对“病理性、问题性”现象的关注;有些研究即使涉及学校存在的“教育的病理”或“病理的教育”领域,也多数是着眼于对教育教学中“已然”的“问题”“病理”进行归类、总结,为之寻找“治疗”手段,并形成带有共性特征的诊疗方案。而临床教育学则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个性化内涵研究:如果时间、地点和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不同,则其“现场性、实践性”内涵必然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病理”也将各有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对中小学生行为、心灵的“病理”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预测或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逃学、欺凌”等不当行为,以及校园“轻生案”“案”等,对此能够适时寻求恰当的引导、教育等规避策略和方法。总之,师范教育不可能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只有增强反思能力、发展教育智慧,才能妥善解决复杂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旁逸斜出”或“突发事件”。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发展新趋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指向研究,以裴娣娜、倪文锦、王荣生等学者及大批语文教改一线专家为代表,其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语文建设》2013年首期发表《聚龙宣言》,开启了大规模的“真语文大讨论”,全国语文人针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假大空杂”的积弊,进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构。2014年以来,《语文建设》又相继推出系列讨论专题,如“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本”“文本解读应以文本为本”“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之本”“继承并弘扬古代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等,并且集中刊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期成果,包括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构想(任翔)、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核心理念(曹明海)、语文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李宇明等),还有语文教育评价(倪文锦)、语文教师教育(靳彤)、语文教材改革(顾之川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文建设》2014年第6期、第7期、第8期)。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前沿成果,无疑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重要元素。
3.“临床教育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研究的意义
临床教育学强调实践性、跨学科性,其隐喻意义在于:临床医生在决定治疗病人时,一般运用艺术的、非形式的、质性的方略,是不能量化的。基于临床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优化学科教学论课程,将使高效开展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工作拥有源头活水。当前,业内人士已经关注“临床性”,普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打造,但往往强调了可操作性,却淡化了学术性;流于急功近利的机械训练、低效模仿,解决的都是“已然”“应然”问题;侧重于打造知道“怎样教”,却淡化了要理解“为什么这样教”,忽略了要反思“还可以怎样教”。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突出对“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教育环境的复杂对教师的新要求。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殊性质,在人终身发展中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高度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境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同时,母语教育对于“立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任重道远的使命,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因而,开展临床教育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更具特殊意义。2013年国家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最近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实效性、时效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目标定位及主要内容
1.目标定位
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三个基本理念;以“回到原点”为突破口,着力研究“学科”“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几方面的原点问题,以语文学科为凭借和依托,以语文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提升语文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为旨归。
2.主要内容
(1)遵循“实践取向”理念,突出“现场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当代语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特征及获得途径和策略,聚焦于“语文教师知识”,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原料和依据;知识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两个基本支点;语文教师知识首先应该指向“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即学校教育课程中的语文课程学科知识,由文字、语言、文学、文章等多门学科综合改造、遴选、提取而来,这些知识力求精要、好懂、有用,以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后来被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并列,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双基”。语文课程知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关注“教学层面”走向关注“课程层面”,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语文课程知识,即把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其基础内容仍然是语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知识的直接呈现,而是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整、变更,使其形成课程知识,即指向语文教学目标、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学习,而且是可以教、可以学,值得教、值得学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指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现什么目标”,指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二是“拿什么来实现此目标”,指向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要运用哪些语文知识;三是“怎样教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指向将采取哪些方法、策略来呈现、传递这些语文知识,使其能够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何以知晓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指向如何通过检测、评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的效度。语文教学知识。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S.Shulman)提出“教师知识”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由七个组成部分构成:学科内容的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习及其性质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最受重视,它是“学科的科学内容与教学论的合金”: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由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实践生成性等特征,因此,该部分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知识(PCK)如何获得,难点是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和语文教学设计个性化。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国家)———课程内容教材化(专门机构)———教材内容教学化(教材编者、教师)———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我国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属于“能力型”标准,缺乏课程内容;而当前的教材基本属于“文选型”教材,在“教材内容教学化”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必然增加语文教师“备课”的难度。据业内研究者粗略统计,70%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是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多处在弄不明白究竟要“教什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材内容教学化”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教什么”“学什么”比“怎样教”“怎样学”更重要,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原理之一。
(2)坚持“育人为本”理念,注重“病理性、问题性”特征,改变一味重视“已然”“应然”问题的研究惯习,重视语文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形成语文教育智慧。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教师教育必须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课程实施需要由“定型化教学”走向“情境化教学”,教学研究需要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教育理论实践化”走向“教育实践理论化”,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必须在此前提下进行。要广泛吸纳“真语文”大讨论的研究成果,探索怎样建构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教育智慧的形成。特别要研究怎样锻造教师的“专业品性”,引导语文教师形塑自我角色,恪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能,养成实践智慧,促使其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或然”和“将然”的“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增强驾驭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进行自我角色的形塑,了解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善于通过母语文化的熏陶浸润,促成儿童心智的良好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品性,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理,甚至出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逃避行为;教师“不愿做”比“不会做”更亵渎“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本,更有损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拥有优秀专业品性的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不仅具有敏锐度,还具有责任感;他们对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使日常“保健”“预防”与“临床治疗”合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传承母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师更加责无旁贷。
(3)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发现性、批判性”特征,体现当代教师“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属性;聚焦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即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唐纳德•A.舍恩(DonaldA.Schon.)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师要从技术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反思和探究,树立“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形象,他指出,“反思性实践者”是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反思性实践者”体现了当代教师的专业属性。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充其量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罗赛尔、科萨根指出:“训练只能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促使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而是在复杂的语境中展开的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反思,是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的重要途径。就反思策略的生成机制而言,可以分为“外辅式”“内发式”两种,前者是经由教师教育者引导而学会反思;后者是由师范生、准教师进行自我澄清。对准教师而言,“内发式”反思难以自动生成,需要在教师教育者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并提升反思能力,因而“外辅式”策略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更加重要。国外教育研究者通过初任教师与熟练教师的比较,揭示了熟练教师的实践性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第一,不仅在课前、课后进行反思,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即兴地思考丰富的内容。第二,能够积极地、感性地思考教学,即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推理,发现并解读教与学的问题与意义,并从该问题与意义出发探寻教学的其他可能性,以求得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第三,不限于教师的教,能够置身于学生的种种立场来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够多角度地把握教学事件。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与学的语境,从教材内容的关系、其他学生思考的关系上来做出相应的思考与判断。第五,能够发现教学中的种种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断地重建教学所固有的问题框架。任何课堂实践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教学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技术,但在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艺术的要素———直觉性、创生性、即兴性、表现性;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即便是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必须有“艺术性”。建构语文高效课堂,就是使语文教师努力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迈进,其发展的逻辑思路可概括为: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第一,语文课堂技术,即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且被固化、定型,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观念、操作流程、方法手段等,它是浓缩了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精华,是静态化了的语文教学智慧;课堂技术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底座”,因此,必须强化语文课堂技术的训练与掌握,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牢基础。第二,语文课堂技艺,即指在熟练掌握语文课堂技术的基础上,个性化地理解、迁移、改进和重组现成的语文教学技术,使其更适应当下的教学情境,更符合自己的教学需求的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样态;语文课堂技艺,是语文教师基于自己的专业积累,进行反思性实践的专业提升的成果表征。课堂技艺,是“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过渡带,具有桥梁作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技艺,可以避免对名校名课的“模仿秀”,回归语文真味。第三,语文课堂艺术,是高度自主化、个性化、弹性化的语文教学形态,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教学境界。教学艺术表现为优秀教师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和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已经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与形成,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重视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研究,有必要通过整体性、情境化和默会知识等方式进行研习;如优课研究、案例剖析、反思性模仿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师徒制、做中学、角色体验等途径,促成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生长与升华。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1.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我们习惯于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来审视教育的科学性,而忽视从素质培养的视角来反观教育的得失,它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需求及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个性和多样性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来华继续深造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医学和中文等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上。因此,我们要根据教育的本质和来华留学生的内在需求重新定位当前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
2.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特殊照顾”的现象。在我国,不少教师认为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不一样,文化差异大,因此降低了对留学生的培养要求。这是对留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与国际上通行的留学生培养方式有一定的差距。
3.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往往采取从“教”的角度为留学生设计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对留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重视不足。同时,缺乏对留学生文化背景的研究,没有开设跨文化人文教育的课程。
4.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单一化。留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存在差异,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不同,因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要求留学生,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很难针对留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二、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准点———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应将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基准点。留学生教育必须要有一种文化交融的眼界,即间性的文化观。间性文化观,指的是文化的非唯我性和非中心性,即文化和文化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这种文化观消除了“我”文化的绝对优越性和文化的中心主义“,把‘异文化’当做与本土文化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的实体加以考察”①,使“我”文化和“他”文化具有平等的地位。国外对留学生采取的是趋同管理,即留学生教育和本国高等教育处于同一个教学体系和教学标准之下,基本排除为留学生而设的特殊标准,排除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在教育方面的双重标准,这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留学生教育管理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以间性文化观为基础,以实现文化的融合。同时,还应围绕趋同管理,以积极引导取代特殊照顾,帮助来华留学生克服困难。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内容是由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外国留学生的身份特点决定的,既要遵循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又要认识到留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1.道德品质教育。“德为才之先”是教育的普遍准则。道德品质教育决定着留学生教育的正确方向。然而,对留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绝不能照搬中国学生的德育内容,而是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以下德育内容:一是勤奋学习教育。外国留学生在华的首要身份是学生,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团结友好教育。由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留学生在交往中难免会产生矛盾或纠纷。对此我们不能采取偏激的态度,而应耐心地说服教育,促使他们树立互相尊重、、团结友好的观念。三是中国国情教育。互相了解是增进友谊的前提。我们应该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采取正面介绍和潜移默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尤其要介绍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对外政策等,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和不良印象。
2.遵纪守法教育。我们有责任向留学生讲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工作制度,让他们逐步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入乡随俗”,学会正确处理各种文化冲突和纠纷。
3.中国文化教育。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修养水平是留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文化水平是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外国人要想学好中文,就必须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强调中国文化教育是帮助留学生提高中文水平的需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们要把这些介绍给他们,使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通过中国文化教育,他们对中国会从冷漠、好奇到感兴趣,最后到产生亲近感。
4.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汉语交际能力是留学生来华接受教育的最直接体现,克服语言障碍是留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表现为语汇的丰富性、语法的准确性和语用的得体性。语汇的丰富性是指能用较复杂的词汇表达较复杂的意思。语法的准确性是指说话、写文章合乎文法。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与实践
1.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该将来华留学生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培养计划的统一性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留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将知识性和体验性相结合,引导留学生自己去欣赏、去品味、去感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内化。
2.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要为留学生开设文化交流课程,学习中国的历史、哲学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习俗,此外,还要增设一些跨文化交流的选修课,帮助他们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3.开展留学生特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留学生为校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学校要充分激发留学生的热情,通过举办留学生文化节、组织有留学生特点的文体竞技活动、组建中外学生搭档班级等,使中外文化相互融合,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