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工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前言
进入 21世纪,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智能化在工业技术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现代化的机械工厂,从材料的输入,装卡定位,机床启停,参数调整,切削加工,工件拆卸,到运输均可实现全数字化、全自动化,无人值守;一辆普通轿车可以装备数十个微计算机控制单元,定速巡航控制、自动空调系统、数据总线通信控制、路径导航、远程定位通信服务系统以及车载影音系统等,这些部件的核心是计算机微控制器,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动态信息并接受驾驶员操作指令,通过内部核心控制策略进行智能分析判断,输出控制指令,准确、及时地控制执行元件做出响应,达到理想的控制目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更新,给各种传统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
1.我国家具工业发展现状
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家具工业产值、出口量和国内消费额目前均居世界首位,2011年中我国家具业的总产值10100亿元,出口额388亿美元,占据全球75%的家具制造量。逐步形成了按地域划分的家具产业集群,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家具工业的特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凭借与国际接轨迅速、国家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便利条件,广东家具业率先崛起,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集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随后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家具产业集群,以京津为中心包含辽东和胶东半岛的环渤海地区家具产业集群,以川陕内陆省份为主要代表的中西部家具产业集群和以实木家具为主产品的东北家具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家具生产企业逾3万家,产业工人近1200万。家具与家具机械工业在其发展历程中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互相依托,共同进步的。家具工业的发展对装备工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反过来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为家具加工工艺改进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我国木工机械行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的生产模式,目前已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华东、东北、西南木工机械生产区,构成了中国木工机械生产完整的网络。正因为布局和产品结构合理、顺应了市场需要,从而保证了中国木工机械行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2.我国家具加工机械数控化应用前景
2.1 利用数控实现家具部件加工的自动化
家具加工机械最大的特点是批量生产,各个企业由于加工的产品不同,对数控技术开发的要求往往不一样。传统的家具机械是利用普通设备来完成各种家具部件的加工,达不到批量生产对互换性的要求。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采用传统锯、刨、铣、砂加工家具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对于实用、价廉、功率大、转速变化范围大、专业化程度高、可连续工作的数控专用家具机床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中国木工机床的铣床、刨床、锯床、钻床等通用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小型家具厂的需求,但大中型家具企业的专业需求则很难满足,并且这些厂家基本上都是用进口豪迈和 SCM等世界顶级家具设备生产企业的顶级产品来满足自己生产的需求,而没有采购国产设备的意向。我国家具机械生产厂家还没有在数控家具机械市场上打开销路,但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家具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
2.2 批量生产木制品生产线前景光明
我国的家具工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国内大型、高效、专业化出口家具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数控家具生产线,数控家具生产使用的下料锯床、木工线锯机、四面刨床、精刨床、木工镂铣机、仿形铣床、多轴多排钻床、仿形车床、带式磨光机、抛光机、封边机、涂漆机、腻子机、打包机等都需要进行数控改造。开榫、组装、喷漆、烘干、五金件开槽孔、安装、塑封与包装等工序需要系列化的数控成套设备;椅子数控加工生产线、餐桌数控加工生产线等都亟待开发。这些由多台数控机床构成的生产线需要利用计算机群控技术,将单机的功效提升至极点,以实现家具等木制品的低成本批量生产,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木制品生产线的主要数控群控设备,今后需着重发展单台数控设备的联网、视频监控、过程检测、集中调控等技术。数控设备集中控制的专业化将成为我国家具加工数控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通用数控镂铣机所代表的数控家具机械的时代已经过去,批量生产木制品数控成套设备的开发时代已经到来。
3.结语
我国的家具工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作为家具工业配套的行业,国产数控家具机械的应用和普及将是我们行业未来长期的任务。国内的家具加工机械厂家要有决心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中国的豪迈和 SCM。纵观国际家具加工机械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技术普及趋势行将到来,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数控家具加工机械,实现产学研合作,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不断加大数控技术开发的投入,把确定最佳的数控产品作为每个企业进入数控设备市场的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家具加工机械的数控新技术在我国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1发展规模
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约99%为中小型租赁公司。比如:我国公路交通系统的众多租赁公司中,资产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租赁公司仅有80家;广西南宁市除了2家中型工程机械租赁公司外其余都是小型公司。而日本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中型公司约占92%,美国10%的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是大型公司(上市公司)。 与部分发达国家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也有其自身特点。 1.2特点 优点:
(1)投资少、占地少、人员少、经营成本低、专业化程度高;
(2)转换经营灵活,可及时根据市场要求,扩大或缩小经营或转业经营;
(3)在地域上接近客户,减少施工单位的管理环节,便于经营成本的控制。 缺点:
(1)租赁方式少,小型的租赁公司只能提供简单的实物租赁,中型的租赁公司虽然可以提供司机和实物租 赁,但无法提供成套式(全包)租赁;
(2)租赁公司的实力比较薄弱,设备类型不全、数量少、高性能设备少,不能满足中型以上工程的机械化施工需求;
(3)相配套的维修力量不足,有时因不能及时维修租赁的机械,给客户造成停机损失。
1.3影响发展的因素 工程机械租赁业蓬勃发展是必然趋势,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
(1)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权力分散、责任不清,容易产生相互摩擦、相互推诿的现象,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租赁业管理陷入有名无实的“真空地带”。而且我国租赁业至今尚无一个与政府主管部门有密切联系的、对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的业务管理及信息加以协调、指导、沟通和服务的租赁行业协会。
(2)缺乏保护租赁业正常发展的租赁法规,致使租赁业长期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环境之中,远不能适应租赁业的发展需要。租赁业无法可依,租赁合同当事人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工程投标、资信审查中,租赁业合法性也未得到保护,严重阻碍了我国租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3)缺乏扶持租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我国长期将融资租赁视作贷款,在税收上视同一般商业行为,一般银行不受理租赁业的抵押贷款及银行信用担保,保险业也不参与租赁业保险工作,这已成为租赁市场正常发展的障碍。
(4)承租方拖欠租金十分严重,导致租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巨额租金拖欠使各租赁企业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5)租赁公司的资金力量还不够雄厚,尚未形成较健全的租赁网络及租赁连锁机构。 2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前景 2.1发展良机 随着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实施,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1)工程机械租赁业可以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为施工企业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纷纷采取低价竞标的方式,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很难扩大再生产,更多的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同时工程投标需要一些大型、先进的设备,采用租赁方式引进所需的先进设备能在不影响对外负债总额的情况下扩大投资的规模。
(2)机械设备严重老化、大量设备闲置、富余人员多成为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建立机械设备社会租赁市场,以此盘活机械设备固定资产,体现投资效果,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开展技术培训和国际交往,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的水平;有利于降低消耗,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3)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高性能的技术装备,若现阶段国产设备不能满足其性能要求,直接向国外采购时会受到进口配额或技术封锁的限制,而采用租赁的方式既可以避开这些限制条件,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
(4)工程机械租赁业可以充分利用闲散资金,促进融资市场发展。 2.2发展前景 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教授菅干雄助提出:“未来十二手业(二手设备经营)与租赁业的时代,它们不仅是日本国内蕴藏最大商机的产业,也是获利最快的市场。”中国是个巨大的投资市场,工程机械租赁业更是充满无限的商机,其未来经得到全方位的、灵活多样的发展,提供一流的服务。
(1)首先,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必须是一个有法可依、稳定的、秩序良好的市场。建立权威性的租赁协会,在政府的领导下,成为租赁企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政府管理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助手,促进工程机械租赁业快速、健康发展。
(2)工程机械租赁业也是信息产业,所以必须依靠信息与技术建立租赁信息网站,实现租赁业连锁经营或联营租赁。
(3)租赁形式多样化,做到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并举互补,既要有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动作的大型公司担当市场的中流砥柱,起到稳定和推动的作用,同时需要一批灵活多样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对市场起到平衡和补充的作用。
(4)拓宽融资渠道,租赁业的经营主体可以是单独的制造企业、施工企业、金融机构,也可以是这些机构的联营组织,当然也鼓励民间资本加入。
(5)扩大业务范围,工程机械租赁企业,不仅从事租赁业务,还可以兼管零配件销售,同时配套维修队伍,这样一旦出现机械故障,保证及时修复。
2.3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现状;趋势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工程建设的成熟,我国工程机械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在数量和种类方面具有明显的进步,有效推动了工程机械的多样化发展。但是工程机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造成环境问题,需要针对其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进行改进,而液压节能技术应用能够保证符合这一标准,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促进其功效的提升。
一、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现状分析
对于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现状,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变量泵控制方面。目前在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利用变量泵形式进行液压节能时,如果存在较大难度,则可对变量泵的排量或发动机功率加以适当调节,或者是有效控制压力感应,从而促进能源资源的消耗[1]。由于变量泵控制节能技术具有较高的节能效率、较强的时效性以及简单的操作方式,因此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般而言,变量泵控制都是以排量调节为依据,工作情况不同则排量的调节情况也不同,这样才能保证控制的适当性,避免液压能的浪费。
变量泵可分为LS负载敏感控制、LUDV控制和排量控制,其中LS负载敏感控制能够将负载需求、流量和输出压力进行有效调节,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供油量无法满足系统需求或液压阀开口过大,将会影响系统的稳定及负荷元件的运速,因此系统流量很大时不适用这种控制方式。LUDV系统作为单泵单回路系统,其是将压力补偿阀安设在节流阀后面,有效弥补LS负载敏感控制方面的缺陷。由于负载压力信息能够对该系统中梭阀的极限压力加以决定,因此该系统多适用于负载变化小的机械中,如小型的挖掘机和装载机。排量控制则是对变量泵的排量加以直接改变,将控制压力调节为实际所需的排量值。排量控制可分为负流量和正流量控制,前者能够促进换向阀节流与空流的损失,适用于挖掘机中;后者需要对梭阀组进行加装,能够用节流调速来取代容量调速,促进系统响应速度的减低。
二是多路阀组合控制方面。工程机械中常使用的系统多是四、六通道多路阀,多路阀系统包括直通供油组,能够组合优先回路,而对于中位的并联回路来说,其包括并联供油和直通供油路,能够对流量、功率和压力的变化状况进行及时反馈,实现负荷传感阀控制功能的多样化与全面性[2]。例如将进油联组合在通用阀中,能够对流量负荷传感控制系统加以有效体现。总体而言,液压节能效果与多路阀组合的智能化程度成正比关系,智能化程度高则节能效果好。
三是电液比例阀控制方面。电液比例阀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能够对液压信息传递管道加以简化,保证数据传递时间和电信号响应时间的缩短,便于机械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柴油机转速与液压油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强化系统的节能与高效性,减少液压能源的浪费。
二、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液压技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是以功率匹配为依据进行液压节能。在工程机械中应用液压节能技术时,功率匹配问题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泵的排量进行科学调节,将泵和发动机进行合理匹配,强化应用效果。目前大部分挖掘机都是对变量泵系统和负载敏感系统加以使用,其中负载敏感系统要求负载压力与流量具备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保证负载和泵之间匹配的有效性,并以匹配功率为依据对发动机工作点加以确定,保证发动机油门大小的自动调节,实现系统功率的匹配。
另一方面是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的提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工程机械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液压节能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对于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而言,其将会对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强化自身的自动检测功能,提高监测的系统化、精准化和可靠性,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发动机处于节能和高效的工作状态[3]。液压节能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能够保证液压挖掘机在复杂的工作环境加以自动控制,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是这需要工作人员设计更高安全级别与更严密的自动修复和控制功能,促进其智能化发展。
结束语
当前工程机械液压技能技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并且不同的方式具备不同的特征与优势,能够有效满足环保与节能等要求。由于工程机械具有高污染和高能耗等特点,将液压节能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时,需要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机械产品,坚持产品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理念,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液压技能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当前技术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分析机械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提出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保证机械运行效率的提高,满足环保、高效与节能等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纪委.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143.
关键词:液压节能技术;工程机械;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前言: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当中,工程机械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工程机械自身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严重排放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需要具备较多的燃料。那么,分析工程机械节能方面的技术显得较为重要。
1.基于液压节能技术的工程机械发展现状
1.1. 嵌入式系统与现场总线
从挖掘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如果针对液压挖掘机提升其智能化的程度,不同传感器和控制器一定会存在于挖掘机的每一部位当中,此时会导致挖掘机的内部填充了形式多样的导线或者线头,到最后必然会成为复杂化的挖掘机控制系统,由于其控制系统的复杂化程度,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就以上的问题而言,应用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具有着较为显著的实践意义,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对于挖掘机智能化方面的问题通过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进行解决时,可以提升系统可靠性以及对结构有所简化等特点[1]。
1.2. 电液比例的智能化控制
所谓电液比例的控制,具体是利用电信号把液压参数开展传递的流程,可以合理的提升系统速度,并可以较为良好的规避繁琐的信号传递现象。特别是在现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不断的强化了电液比例的智能化控制程度,利用智能化处理模式,可以自动监控液压系统当中的每一参数,同时显示出重点的参数信息,对这一系列的参数进行适当的使用,以液压系统性能做为关键点来开展妥善的调节,会进一步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将能源消耗量降低[2]。
1.3. 柴油机的电喷控制
现阶段,共轨、旋轮增压等技术拥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可是在工程机械的范畴中,共轨、旋轮增压这种电喷控制技术还是会处在起步的阶段,技术上尚未成熟。电喷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别为: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机构等,同时会利用电子系统来控制喷油量和喷油的所用时间,继而实现对负荷大小的调节。并且,利用传感器来检测工作阶段所涉及到的转速、温度以及压力等数据,同时还需要把检测出的数据正确的在计算机中输入,将这一系列的数据和控制单元当中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所得到的则是最为优质的参数,能够进一步完善喷油系统的顺畅运行,可以体现出环保节能的功效[3]。
1.4. 混合动力系统
在最近几年,混合动力系统普遍的应用在了轿车、城市公交以及液压挖掘机等领域内。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包含:压力蓄能、电力蓄能。其中所涉及到的电力蓄能又分为: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这一系列的混合动力系统全部都会通过电能进行能源的储存,该系统的优势之处在于可以确保电动机的稳定性,对电动机的使用期限可以充分的延长,同时可以回收多余的电能,以此来实现系统节能的目标。然而,压力蓄能所具备的优势在于能够保护零部件,可以降低其损坏率,此外在尾气排放量上也能够达到较大的控制力度,继而将对于环境的污染率控制到最低。
1.5. 多路阀的组合控制
六通路和四通路多路阀是开展工程机械当中经常使用到的设备,以多路阀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由直通供油路组合而成了优先回路,然而并联回路是由并联供油路和直通回路一同组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把流量、公路等信号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同时反馈到系统中,多角度的提高控制力。比如:通用阀的设计阶段,对于进油联的组合,能够将流量负荷的传感控制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且,在设计挖掘机液压系统阶段,要通过多路阀把回转优先、工作臂自合流等功能有效的组合为一体。随着频繁使用多路阀的过程中,分析组合控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2.基于液压节能技术的工程机械未来趋势
就工程机械而言,相对节能方面存在最大影响力的则是功率匹配,功率匹配和局部功率匹配相比较,全局状态下的功率匹配拥有更加简单、灵活的调节能力。在挖掘机当中应用局部功率匹配基本上不会显现出较好的节能效果,进行调节的阶段,需要使用调节泵中的排量才可以增进泵和发动机之间的匹配有效性,并且泵和负载在匹配方面也需要开展同样的流程。
基于此,在调节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干涉的现象,想要将节能正常开展是极为难达成的问题。现阶段,挖掘机往往会使用变量泵系统和负载敏感系统,在所涉及到的负载敏感系统方面,泵相对负载压力和流量会具备着相应的适应能力,从而可以增进负载和泵之间的有效匹配。按照匹配所显示出的功率,有必要明确发动机的工作点,再加以调节发动机的油门大小,以此来将全局功率匹配实现,在整体上提升液压系统中的节能成效,是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未来趋势。
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工程机械在使用期限上会产生极大的制约因素,想要将整个功能特性提升,有必要把液压系统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降到最低的程度,以此来将液压元件和发动机的使用期限充分的延长。只有逐渐的提升性能技术,才可以运行新型的技术,从而将新节能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工程机械的未来发展当中。
参考文献:
[1]汪世益,方勇,满忠伟.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2013,12(09):123-124.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发展现状;特点;创新
1、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机械工业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利用国内的技术资源,有计划地对企业的技术进行了改造。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机械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繁荣、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在全球所有销售或使用的工业产品中,小到玩具、服装,大到电器、飞机和轮船,都会出现中国制造的标志,这充分显示了迅猛发展的中国机械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因为如果没有高度发展的机械工业,上述各类消费产品就没有生产它们的最基本的工具。
但是,我国的机械工业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械工业结构不合理。在产品结构方面,生产的中低端产品大大超出市场需求,而生产的高端产品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机械工业结构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发展落后;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一般性的制造加工人力资源,而严重缺乏创新型的高科技人才和杰出的企业家;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力弱,缺少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在形态结构方面,多为传统的制造加工业,而现代制造服务业严重不足。二是机械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机械工业大国,但是其高端装备仍然要依靠进口。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国机械工业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升级得不到有力的支撑。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往往把目光盯在眼前的经济效益上,长远发展眼光不足;强调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却不注重科学研究;先进技术依赖引进,但是不重视消化吸收。
2、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特点分析
机械设计的制造的发展是与各种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不仅是机械专业,还要应用到哲学、心理学、思维和智能科学的研究成果,现代应用数学和化学、物理学等的研究成果,机械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技术、检测技术和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当代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现代设计技术的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具有以下特点。
2.1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过于注重人的感性经验和主观态度,对人员的技艺和判断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而能够制定出更多更快速的方法。现代传统的机械设计更加注重的是新的方法和经验。
2.2传统机械设计制造比较单纯地侧重于机械自身所要求达到的能力;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更加讲究各个要素的配合。具体说就是:机械设计制造理念与所处的环境和人的需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物性和感官等因素,并且周密考虑机械生命循环的整个过程,充分计算好从设计、加工到使用、修理、报废等与人和环境的联系,从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平衡了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3传统机械的设计制造更加注重力学的作用,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强调把握力学能力,而现代设计制造发展了这类效果,具有了更宽阔的设计的领域、更广的范围、更多样的手段。
2.4在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方面,在总的目标下,设计方案形成很多的层次,每一遍的方案经修改后进入下一轮,因此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能源才可能完成一个设计,而选择的所谓的最好方案,也可能因为没有直观的感受而带有主观性。现代机械设计对于重复浪费的现象有了很好的避免措施,在计算机内直接输入数字和方案,从而得出立体图,设计人员通过内部数字的调整,就可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3、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创新
机械创新制造设计主要是指,设计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对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加以利用,设计制造出新颖、实用、具有创造性的机械装置。机械创新设计制造技术与机械系统、优化、可靠性、计算机辅助、有限元等设计一起,构成现代设计方法学库,邻近学科的有利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随着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认识和思维科学、人脑研究的发展,人们益受重视机械的创新设计制造。原因有二:一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认识和思维科学、设计方法学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二是研究和发展创新设计,有利于对于人类的创造思维机理进行解释,又能够推动一系列科学的发展。
创新设计制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生活中对现有机械产品的性能(技术性、可靠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进行改善;二是为了满足新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创新设计制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机械产品创新发明的机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探索,程式化、定量化地看待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制造过程。
受地域广、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机械工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这难以掩盖其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对机械工业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足,致使重复建设同类型的机械产业,且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和经济效益都比较低下。因此,必须要改革机械工业发展模式, 优先考虑机械工业质量的提高,坚持以集约型增长方式取代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多的时候,我国的机械工业走的是世界采购、国内组装的发展道路,不但本土技术严重缺乏,而且严重制约着发展的规模和产品的效益,更是制约国内机械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鉴于此,在“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应抓住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的有利契机,加强开发基础技术、工艺和产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主机与零部件行业相互配合和推进,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业;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机械自动技术的应用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功能多元化和节省能源和材料等特点,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机械工业领域的变革,使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得到发展与革新。
1 机械工业领域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机械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机械行业在资金、市场、人才和技术等各方面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国际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有效的推进了我国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客观的认识到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牵制和引领作用,因此,加强对我国机械工业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至关重要。当前,机械工业领域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成果集中体现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也就是指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以保证机械生产加工对象的自动的、连续的生产,优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机械制造业发展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机械自动化,同时也是实现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根本趋势。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一方面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进步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日益优化,也不断的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领域过程的优化,特别是使机械自动化生产过程日益数字化、智能化和微型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机械控制技术的微型化,同时也推动了机械工业控制技术的日益智能化,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机械工业生产技术、电子和控制技术结合而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被广泛于各个生产领域。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2.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发展历程
机电一体化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数控机床的诞生标识这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开始,因此机电一体化诞生的标识就是数控机床的问世;第二阶段,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第三阶段,可编程控制器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则从根本上退迪欧你给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和电力电子技术都是机电一体化实现的监视基础和强力支持;第四阶段,激光技术、模糊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强有力的推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使机电一体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光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光学技术与机电的结合,实现光机电一体化。将光学技术引进机电一体化中,充分发挥光学的优点,使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得到有效的改进,也有助于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源动力系统。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控制和执行系统中拥有足够的冗余度,保持系统具有较强的柔性,以更好的适应未来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大的数据处理任务的要求,因此,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就是“自律分配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智能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智能水平也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未来机电产品全息系统化特征和优势会日益凸显。
(4)微型机电化――微型化。蚀刻技术是当前最为新建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之一。当前,在实验室中通过对蚀刻技术的应用,已经制造出了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可以预见,未来机械将与电子实现完全的融合,特别是能够将机械的机体、传感器、CPU以及执行机构等集合在一起,组成一种体积很小的自律元件。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微型化也是发展的重要趋势。
3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机械一体化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是数控机床。将数控技术应用到机械工业领域中,明显的优化了工业操作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了工业操作的精度。另外,机电一体化采用多CPU和多主线的体系结构是数控的功能得以丰富,并且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智能机器人就是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工业领域应用的重要体现。目前,机器人的应用逐渐扩展向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推动了各种各样机器人产品的出现和应用。机器人应用于工业领域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证人身安全,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实现劳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原材料和成本。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机械工业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出的工业机器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并且也逐渐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3.1 自动售货机的应用
顾客通过自动售货机选择商品的开关,由PLC驱动数码管显示出顾客投入的硬币数值,通过光传感识别器进行硬币数值的判断,进而通过PLC控制系统和信号输出功能来实现整个商品自动售卖过程。机械技术、机电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与自动售货机的应用中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PLC的广泛应用。
3.2 交通信号灯系统
微机软件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典型案例还有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应用。交通信号灯系统主要是通过PLC技术的应用来对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动作进行控制,准确无误的完成信号灯的变灯动作来控制时间。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出行秩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3 码垛机器人的应用
码垛机器人的应用是计算机在机械工业领域应用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码垛机器人的日益智能化和数字化,其在搬运、点焊、喷涂等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码垛机器人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等相结合的集成化系统,其组成部分主要有工业机器人、编程器、控制器以及叠盘机、控制器和托盘输送和定位设备等。总之,码垛机器人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代表,能够为用户实际应用提供经济、适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融入机械生产领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生产领域注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其与机械工业领域融合得越来越紧密,使机电一体化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机械自动化。作为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工业方面的研究设计人员和工作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工业领域相结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并且积极创新,设计出更加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以更好的促进机械工业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林.试论电子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2(03).
[2]李明轩.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应用分析[J].机械化,2013(12).
虽然我国机械工业节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与节能的紧迫形势很不适应。一是机械热加工工艺技术明显滞后。热处理是事关机械零部件使用寿命的极为重要的关键工艺,机械零件70%~80%,机床零件60%~70%,工具的100%都要进行热处理。热加工技术落后,导致全行业热加工的能源单耗明显高于国际工业发达国家。以铸造工艺能耗为例,我国每吨铸件消耗标煤0.55~0.7t,国际先进水平为0.3~0.4t标煤,每吨铸件铸造工艺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约80%二是一些宜于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的热加工却生产分散、重复严重,管理水平低下,无法采用先进工艺,挤占了市场,影响了先进企业优势的发挥。三是机械产品总体水平偏低,多数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内燃机耗油指标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左右;发电设备每千瓦时燃煤至少比国外多50g,等于一年多烧1亿t煤;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只有65%左右,比工业发达国家平均低15%~20%;大部分电动机运行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低10%~30%。四是材料利用率低。以轴承套圈的材料利用率为例,我国落后企业为30%~40%,一般企业为50%,先进企业为70%,国际先进水平为75%。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节能环保意识淡薄,能源管理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工艺装备水平落后。
二、机械工业节能潜力及其节能目标
1.机械工业的节能途径
机械工业的生产节能主要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电、水、汽消耗,并把产生的热量等副产品加以利用。目前我国在上述方面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技术,除了变频技术节电外,还有先进电力系统优化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可以循环利用,还可以根据水的温度以及气候因素考虑水保暖、冰蓄冷等特殊功效的运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可以回收处理循环燃烧,也可以经过净化用于供热系统。
2.节能潜力分析
(1)生产过程节能潜力分析通过对铸造、锻造、热处理和重型机械行业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布局和规模效益,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十二五”期间机械行业生产过程的节能潜力(标煤)为4000万~5000万t。(2)机械产品节能潜力分析,发展变频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等高效节能机电产品,促进风机、水泵等通用机电产品提高用能效率,提高节能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加工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机械工业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对主要耗能产品节能潜力的预测,到“十二五”期间机械产品的节能潜力(标煤)约为2亿t。
3.节能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经过测算,“十二五”时期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标煤)由2010年的0.40t下降到2015年的0.31t,年均下降4.9%,5年累积节能量为4653万t。其中,铸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减少(标煤)0.496t,锻造业每年节能约(标煤)40万t,热处理单位产品能耗减少150kW•h/t,内燃机降低油耗10%,燃煤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提高到85%以上,工业炉窑运行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中小电动机的设计能效指标达到95%,风机的设计能效指标达到92%~95%,泵的设计能效指标达到87%~92%,气体压缩机的设计能效指标达到85%~90%。
三、机械工业节能任务及其实施建议
根据“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重点任务和节能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区机械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初步暴露出##区机械加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的问题,机械加工业作为传统产业逐步进入增长缓慢状态。上半年,全区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3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但扣除今年新增的2家企业所完成的产值1650万元,原有9家企业仅完成467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
2、大多数企业市场萎缩。##区的机械加工企业以协作配套为主,受制于人的现象相当突出,而且由于面临银根紧缩等问题,企业生产和销售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半年,原来9家机械加工企业中有6家企业的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有的降幅达到50%。盛安机械有限公司、锦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都因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政策的实施,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雄鹰机械设备集团公司因国家对冶金行业调控也受到明显影响;荣王集团公司因受公路治超治限的影响,销量明显下降。
3、投资积极性有所下降。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因此,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基础行业的影响较长久,与之关系密切的工程机械、生产设备市场也深受影响,造成企业和业主的投资积极性下降,部分项目暂停或实施进度放缓,必然影响发展后劲。今年,机械行业计划新上项目5个,投资4100万元;技改项目11个,投资5200万元。但是,上半年新上项目仅动工4个项目,完成投资1450万元;技改项目实施7个,完成投资776万元。
二、##区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的机械加工业主要是依托市区的大中型企业发展起来的,生产的产品大多为主机厂配套的初级加工件,市场也大多在三明本地,属于产品配套型,而非市场配套型,产品结构的局限性导致产品市场狭小,企业兴衰往往系于某一龙头企业。面对宏观调控措施实施所发生的市场变化,多数企业对“三明的市场感到很无奈”,却无法体会“外面的市场很精彩”。但是,对于一些做行业市场、销路在外的企业来说,如多维机械公司,它的生产经营不因个别企业的景气与否而受到影响,依然保持全国60%-70%的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能力差。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由于依赖于所配套的主机厂,加上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基本上是主机厂给什么业务就做什么产品,产品不定型;企业经营者整天忙于应酬,根本没有精力专于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而且因激烈竞争导致合理利润偏低,技改投入不足,致使整个行业的加工装备水平停留在落后的状态,新产品开发能力也很薄弱。
3、产业协作水平低。一些中小企业经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虽然正在逐步形成了相对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关系,但由于三明机械工业企业在为整机厂配套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原有的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特别是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造成企业之间关联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规模效应和群集效应不明显。
4、企业缺乏发展战略。产品为人配套,市场受制于人,思路跟着别人走,对于有利润的产品,大家一哄而上,围绕产品盲目重复投资,这是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的现状。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根据产业链进行合理分工,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投资以及提升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造成企业之间产品类同、设备类同以及企业数量多产品不多、加工能力大而不强等问题。
5、营销队伍建设滞后。由于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依赖于本地市场,有些企业几乎足不出户,平时为了维系自己与主机厂的关系,经营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协调某些掌握着业务分配、资金调度等关键人物身上,没有精力开拓外地市场,更没有精力去培养营销队伍,市场开拓和销售能力较差,一旦本地市场不景气,就变得手足无措。
三、加快##区机械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1、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快##机械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一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核心是发展,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念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三明的中心城区,要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机械工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资源利用的高效和环境资源的永续,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机械工业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上来,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2、加快发展机械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从而创造群体协同效应,获得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等竞争优势,因此,加快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加快##机械工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制定##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规划,明确扶持重点,引导招商引资方向。二是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充分发挥路面工程机械、橡塑机械、机械基础件等行业的优势,以三重机公司、华橡公司等为龙头,加快系列产品开发,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建立新型分工协作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区内新的民营龙头企业,改变大多数企业围绕一二个企业协作配套的局面,加快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发挥集群聚集效应,促进##机械加工业基地的形成。三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步伐。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要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重点,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和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引导私营企业加入机械加工行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富有##产业特色、专业化协作比较集中的机械工业园区。
3、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宏观调控是手段,结构调整才是目的,中央每次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优势企业来说都是一次兼并和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次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好机会。作为传统产业的机械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找准市场位置,准确产品定位,坚持“专而精”,做好优势产品,同时注意借鉴浙江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市场需求,将现有的产品结构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把产品做到全国各地去,争取做成行业市场,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注意培育新型安全产业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是常有的事情,企业要注意产品与经济周期的密切相关,建立起应对市场风险的安全防范机制,不要盲目跟风,及时开发高质量、多品种的创新产品,并在做好主导产品的同时注意在上下游产品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产业链,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干式切削技术;切削液;冷却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5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1.026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仅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化生产模式已成为许多产业的发展目标。而着手“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就可以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1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为了做到节省人力资源,减少和降低工业生产加工流程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同时在满足机械加工效率的前提下,人们从机械工业生产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绿色机械加工技术是以节约资源、降低污染、减少对人体健康伤害为目的,在通常的机械工业加工流程中,为了保持机械零部件运行的,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使用液,与此同时还可能会涉及工业材料的消耗、人力资源的浪费、化工原料的损失等。据统计,在这些消耗中,切削液消耗的比例是最大的,其费用达到占机械制造中零部件加工总成本的16%,而刀具费用仅占总成本的4%。因此绿色机械加工的最大特点是节省能源和资源。为实现绿色机械加工以达到节约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就要我们在机械工业加工的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还有重要一点是在传统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它是由特殊的化学原料和材料所组成的,如果不对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排入河水中的切削液会影响水质、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会给鱼类和水生物的繁殖和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在机械制造加工中必须贯彻对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以取得更好的机械加工效果。
2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老百姓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由于机械制造加工业具有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使得它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机械加工制造业目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研发:第一,通过降低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摩擦来实现对环境的无污染;第二,对于切削液本身无污染的研究;第三,通过研制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切削冷却剂再结合低摩擦的切削技术,最终达到绿色的机械工业加工技术。
2.1 高速与超高速干式切削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都在研制新的干式切削技术。该种技术能实现在机械工业制造加工的时候不使用任何冷却和的液体。为了不断改进机械制造中的内部技术,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环境污染,但显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切削状态的模拟技术。因为在不使用切削液的情况下,要达到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对工具和刀具的冷却和的效果,就要求干式切削技术具备很高的技术标准,这就涉及了很多数据的考虑因素,比如工具和切削的方式的选择、还有切削的环境等。
1931年,德国Salomon博士提出一种高速切削的概念,高速切削具有降低刀削力、减少机械加工中受热形变、提高机械业加工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等优点,给最终实现干式切削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国内各种相关技术还不完善,所以在研制的过程中还需考虑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基础油的选择、切削液添加剂的选择、挤压抗磨剂的选择、抗雾剂的选择、防腐剂的选择等。众所周知,剂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基础油,而基础油中包含矿物油、合成油(脂)和植物油。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而且我国物产丰富,植物油的储备极其丰富,所以从能耗和来源及污染的角度来说,植物油是一种无害且来源充裕的制造切削液的原材料;对于抗烟雾剂则可使用聚异丁烯类化学物质;用猪血清来做极抗压磨剂。
2.2 绿色机械加工切削液的研制
绿色的机械工业加工模式应该是以实现机械工业加工过程中的绿色、安全、环保、无污染,追求高技术标准的干式切削方式为目标。因为历史因素的限制,该技术尚未成熟面向市场,一直受到技术支持的困扰,从而导致绿色机械工业加工模式难以实现。为了能够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从机械加工中所必须用到的切削液入手,研制出一种新的绿色机械工业加工切削液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对于在绿色机械加工中切削液的选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根据机械工业加工的精度,通过精度可以将精度、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切削参数等作为限制条件,对于四大类和若干小类再进行预选,最终选择合适的类型;第二,通过对每一个细化的小类切削液的性、冷却性、消泡性、污染性、渗透性、抗粘合性及寿命等作为特性条件对具体细化的每一个小类进行特殊的选择;第三,对几十位所拟定选择的切削液进行合理性的评估,通过对比差异选择最优的结果。如果出现只有一种类别的切削液,则精心挑选的结果就是输出的最优结果。
绿色机械加工切削液的研制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废液的处理问题。对于一般传统的切削液可以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由于水基切削液不易燃、易稀释、不易变质等优点,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
2.3 低污染或无污染冷却技术
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干式切削技术虽为大家所熟知,却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推向市场技术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然而在机械工业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切削技术又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比较严重,而这种新的冷却技术正是可以弥补传统机械加工方式的缺陷,经试验证明通过小量的剂就可以使得切削顺利进行,还会提高机械加工制造的质量,所以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冷却技术在目前的市场来看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一种近似于干式和切削液切削技术的最小量切削技术,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相应机械添加最小化剂,从而在实现机械制造加工的高质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切削的质量。在机械加工流程中,伴随着切削液的减少,为了实现切削的双赢模式加工,运用最小量剂技术就可以有效提升切削质量和效率。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实现资源的节约的同时,降低了刀具磨损,并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年限。
3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3.1 绿色机械加工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使用自然降解有剂、冷风、水等原料的基础下,经过一定步骤就可以加工成一个新的绿色机械加工液,这就是在实际机械加工应用过程中通常所说的微量油膜附水滴技术。通过试验和实际的机械加工应用,我们发现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环境问题、防止资源、水源、生态系统破坏,从而实现“零排放”的要求,通过绿色机械加工液技术的推广,最终会推动我们一个传统的机械工业向一个现代化机械工业转变的进程。
3.2 零污染
相比较传统机械加工业的加工技术而言,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变得很小。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可以在实现机械加工废料零排放的同时,减少在制作切削液和切削液的使用维护过程中有毒化学试剂的使用量,通过采用冷风和自然降解的油剂与水,就可以实现切削液的重复利用。同时,我们使用绿色机械加工技术替代原先传统落后的技术,这就大大减少了对传统冷却和废液处理装置的使用,能够实现电力等资源20%以上的节能。对刀具使用年限的问题上,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可以相对以前延长2倍以上的使用寿命,使得质量效率双提高。
3.3 低污染高效率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是建立在对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改善基础之上,对于机械加工业而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绿色机械加工液不仅在环保、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有良好效果,在经济、社会方面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今后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
4 结语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多样化类型,加之本身一系列的显著特点,使得在今后机械加工业的发展中应该着力于此,进行大力研发和普及,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实现机械加工零污染、零排放最终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书楠.浅谈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高新技术,2013,(3).
[2] 李佳.谈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教导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