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乡村体育旅游的内涵
1.1 乡村体育旅游的概念
乡村体育旅游广义上讲是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的旅游,即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乡村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上讲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无论是广义的乡村体育旅游还是狭义的乡村体育旅游,就其社会本质而言,都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内容。乡村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能为旅游者在旅游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它能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这就是乡村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
1.2 乡村体育旅游的类型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体育旅游。第二,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体育旅游。第三,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体育旅游。第四,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体育旅游。
1.3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的意义
1.3.1 乡村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
乡村体育旅游相对传统观光旅游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通过亲自参与某项健身、冒险或观战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健美强身,还可陶冶情操。所以,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可以起到提高全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1.3.2 乡村体育旅游具有经济功能。
因为乡村体育旅游能增加国家创汇、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根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旅游业从1997年算起的4年中,单单因为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27亿美元。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一次大型体育盛会能给主办地带来大规模的旅游者群体,涉及到运动员、教练、官员、记者的人数近万,同时,还会有大批的观众。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体育盛会能够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我国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复杂的地理环境及多样的气候特征,为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业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例如吉林省境内有北大湖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北山公园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等。一些像海南、云南、贵州、成都等地理气候位置相当好的地方,可以开展很多乡村体育旅游项目。还有一些地方民族性项目,如“中国荆州端午龙舟节”、“少林武术节”、“西双版纳泼水节”、“新疆少数民族的赛马节、摔跤节”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开拓乡村体育旅游的广阔市场。我国小型多样化的乡村体育旅游已逐渐发展起来,如我国爱好钓鱼的旅游者人数增多、各种乡村体育旅游设施的迅速增长、高尔夫球场的增加、保龄球馆的迅增、网球场的普及。1986年中国国际乡村体育旅游公司的成立,也为中国乡村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近年来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摩托艇暨水上摩托超级明星争霸赛等大型乡村体育旅游。高校举办的老年人棋类比赛、桥牌比赛,邀请了国内外各高校的教授及教育界和体育界的领导或其他行业的知名人士参加。同时,由于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普及,人们的体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的各类体育竞赛及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乡村体育旅游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新亮点。
3.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不完善
旅游设施是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物质设备条件。乡村体育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旅游宾馆、旅游饭店、供应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以及为适应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和爱好而准备的各种设施,如滑雪旅游者需要的滑雪板、缆车、滑雪服装和急救设备;水上运动必须具备的划艇、赛船、风帆、划水板、摩托艇、冲浪板、救生艇、急救车等设备,这些设施都是为接待旅游者所必备的。乡村体育旅游设施是否齐全、实用,服务是否周到,标志着乡村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是乡村体育旅游市场的硬件条件标准,在这方面,我国与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其次,乡村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差。旅游服务是旅游部门利用一定的旅游设施或其他条件,为旅游者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包括饮食、住宿、交通、导游、翻译、购买商品等方面的服务。高质量乡村体育旅游服务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导游资料详细,宣传到位,使游客一目了然;食宿服务主动、周到、热情,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旅游服务(产品)质量高低的标志是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质旅游服务,应该既使旅游者满意,又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目前,我们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旅客不满意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多年不变
不少来过中国还想再访的客人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能满足其寻求新经历的产品而作罢。面对国际客流和游客自主意识的增强,我国乡村体育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外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包价形式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不能适应不同年龄的需求。另外,乡村体育旅游产品质量下降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3 资源开发不力
我国乡村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适合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但目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还远远不够,成为制约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3.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乡村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开发不够,缺乏富有特色的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影响我国休闲型乡村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3.2 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观赏性的多,参与性的少
我国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观赏性的比赛和表演偏多,主要属于观赏型乡村体育旅游,大多数人处于旅游观赏的位置,达不到体育健身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体育人文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体育比赛和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方面。我国由于体育场地缺乏,富有特色的体育建筑很少,能作为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的更少。游客参与性强的大型体育娱乐场,因为需要较多的投资,只有北京、深圳等少数几个城市近郊出现,在其他许多城市很少见,难以满足人们对短线乡村体育旅游的需求。乡村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开发过于注重观赏性,忽视参与性,致使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主要需求,缺乏发展后劲。
3.4 乡村体育旅游需求不足
3.4.1 影响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的因素
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与人们对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的强弱密切相关。根据人们的乡村体育旅游需求进行乡村体育旅游开发,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影响人们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3.4.2 客观因素
影响人们能否成为乡村体育旅游者的主要客观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是个人产生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所谓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支付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的衣、食、住等必要的消费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之后剩余的部分。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大小,同乡村体育旅游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乡村体育旅游活动的实践证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多,对乡村体育旅游的需求也就越大,尤其表现为外出乡村体育旅游次数或在外乡村体育旅游天数的增多。
闲暇时间是指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其它日常的限制性活动之外,可用以随意支配的自由时间。闲暇时间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乡村体育旅游的需求。时间证明,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人们的闲暇时间越多,对乡村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越大,外出乡村体育旅游的次数和在外乡村体育旅游天数便会越多。
3.4.3 主观因素
人们进行乡村体育旅游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乡村体育旅游需求,一旦认识到这种需要,他便会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乡村体育旅游动机可以视为影响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同人们的体育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性别等个人因素有关。
人们的体育兴趣爱好是产生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最主要因素。据对沿海地区乡村体育旅游者的调查,在校学习期间喜欢活动的占83.1%,不喜欢的没有。可见,人们的体育兴趣爱好是产生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受教育水平对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对体育文化和体育功能了解相对就越多,对乡村体育旅游就有较深的认识与价值判断,从而有助于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产生。从对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乡村体育旅游消费人群学历结构看,初、高中以下学历的占45.6%,这一群体以未成年人为主,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9.5%,这说明成年人中,乡村体育旅游消费者的高学历比例相对较大。可见受教育水平对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产生有显著的影响。
年龄也是影响一个人产生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青少年学生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特别强烈,这与学生在校期间有较强的体育兴趣有关系。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劳累,身心疲惫,需要休闲散心,乡村体育旅游动机较为强烈。老年人退休后,有养老金和一定的积蓄,闲暇时间充裕,因此他们能够经常外出旅游,但由于现有乡村体育旅游项目适合老年人的较少,老年人乡村体育旅游动机并不十分强烈。
性别对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从对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乡村体育旅游消费人群性别比例看,在整体的乡村体育旅游消费者中,男性占72.4%,女性占27.6%,男性乡村体育旅游消费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参加乡村体育旅游的女性多为年轻人,有女学生、年轻的母亲等,中年及中年以上者极少。缺少体育兴趣和体能不足,是制约女性产生乡村体育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4.影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分析
4.1 乡村体育旅游人才短缺
乡村体育旅游人才是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乡村体育旅游人才的现状,却成为影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4.1.1 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
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布局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这些工作需要既精通旅游知识、又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人员,而目前这一方面的人才还很短缺,难以形成有组织、成规模的专业力量。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致使我国丰富的乡村体育旅游资源难以科学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乡村体育旅游胜地。
4.1.2 乡村体育旅游营销人才缺乏
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后,必须通过营销宣传才能开拓潜在的乡村体育旅游市场。乡村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通晓体育、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这样的人才极其缺乏。致使我国当前专业的体育旅行社非常少,综合性旅行社内负责乡村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部门也不多,已从业人员乡村体育旅游知识欠缺。乡村体育旅游营销人才缺乏,导致乡村体育旅游产品难以为大众所熟知,不能促使人们产生乡村体育旅游需求。
4.2 缺乏完善的乡村体育旅游政策
4.2.1 乡村体育旅游扶持政策缺乏
乡村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开发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政府目前主要重视旅游资源文化品味的开发,对于体育文化意义的认识不足,因此对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优惠政策扶持,导致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在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包括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乡村体育旅游宣传营销和乡村体育旅游人才培训等,不能满足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需要。
4.2.2 乡村体育旅游法规政策不完善
乡村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但目前我国有关乡村体育旅游的法规政策还没有出台,旅游对口管理部门也不明确,导致乡村体育旅游市场出现无序竞争,乡村体育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经营混乱,乡村体育旅游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乡村体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乡村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对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建议
5.1 综合开发、多元化发展
第一,综合开发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乡村体育旅游公园,重点发展休闲型乡村体育旅游,设置能满足广大青少年体育爱好者和中老年喜欢的大众乡村体育旅游项目。第二,积极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举办国内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大力发展观赏型乡村体育旅游和竞技乡村体育旅游,第三,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乡村体育旅游资源也要作为重点开发。
5.2 努力提高大众乡村体育旅游需求
第一,开发出高、中、低档次齐全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满足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乡村体育旅游需求。第二,要依据我国居民闲暇时间实际情况,在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短线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在旅游胜地重点发展一批长线乡村体育旅游精品,迎合我国当前城市居民在周末全家到郊区休闲的时尚。第三,大力进行营销宣传,动用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生动形象地向大众进行营销宣传。
5.3 多种途径培养乡村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乡村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在高校旅游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中增加开设乡村体育旅游课程,体育产业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还可以联合开办培训班。培养掌握体育学、旅游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乡村体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进行行业管理、资源开发、营销、运动技术指导的乡村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5.4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配套法规建设
政府要把乡村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战略重点。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乡村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时,政府要进行配套法规建设,明确乡村体育旅游的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宏观管理。
5.5 加强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协作
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因为行业从属不同,相互交融与渗透不多,造成体育资源、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对巨大的乡村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共同推动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
5.6 制定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首先,要同国家的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和2008年奥运会结合起来,以国家现有的旅游景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优势,制定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包括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其次,必要时可考虑乡村体育旅游业的超前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业超前发展是大多数国家在旅游初始阶段的普遍做法,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5.7 突出地方特色
特色是乡村体育旅游点形成吸引力的关键。对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不能离开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要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乡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显示其丰富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生 发展 研究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一、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
国外的乡村旅游产生于法国。1855年,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欣赏游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增强了城乡居民的友谊。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并盛行起来,德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英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就以乡村旅游闻名世界。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的乡村旅游也在国际旅游上享有盛名,把那里的路边城堡或大农场进行改造建成乡村旅游社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度假。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农庄旅游非常流行,每年乡村旅游可以给农民带来相当于法国旅游业收入四分之一的收入。同时日本也兴起了“务农”式乡村旅游,以唤起人们对农业和环保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乡村旅游得以大规模的开展。
二、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年生活于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浊、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兴趣,让人感到压抑。许多人产生了返朴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重要生态旅游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2.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产生的,起步较晚。最初的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各地便纷纷开展乡村旅游。如广西的阳朔县、河北的赞黄县嶂石景区、安徽的黄山汤口村等。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己由当初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并己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1997年,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30亿元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消费中的时尚选择,加之世界各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促使中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基本概况
最早的乡村旅游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这一年里,在旅游研究中颇有建树的Stansfield,他在其著作的《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对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但整个20世纪70年代,乃至80年代初期,旅游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忽视旅游基础理论的探讨。所以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建立起旅游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导致了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当时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描述乡村旅游的现象上,从理论、概念上的研究明显不足。
事实上,乡村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而在国外,乡村旅游在这个时期的大规模发展却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由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追求个性的自由化倾向的流行,导致乡村旅游的热潮。Shaw & Williams(1994)从分析乡村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入手,认为广大的乡村在地理上集中了各种景观与吸引物,布局于最能满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要的地点上,并认为乡村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这在当时是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十分有意义的探讨。
在这个阶段,国内旅游界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也逐渐多了起来,如贺小荣的《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比较全面的探讨了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原因。王兵的《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在这篇论文中,他描述了许多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差异。此外,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论述了乡村旅游兴起的历史原因以及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教科书如王连义等著的《旅游学概论》,较为详细讨论了旅游的发展历史,这对于了解乡村旅游的产生提供了背景说明。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
[3]杨晓云: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E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省略.2004
[4]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 No.2
[关键词] 中国重庆 乡村旅游网 未来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兴起,而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当前最热旅游活动之一。2008年是重庆乡村旅游年,重庆将用1000亿来打造乡村旅游,扩大重庆乡村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创建重庆乡村旅游品牌产品,促进重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必需迅速组建以网络为平台的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利用乡村旅游网站进行电子商务营销,增加乡村旅游网的在线服务体验,增强虚拟网络旅游的真实性,促进乡村旅游网向“网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客户的优化”的纵深方向发展,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重庆乡村旅游网站。
一、中国乡村旅游网站的现状
从1996年开始,中国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有5000多家。其中专业网站300余家,目前中国的旅游网站主要有四类;一为对一些旅游景点、旅游路线、旅游知识等方面做简单介绍的门户网站。二为具备宣传自我和信息的功能企业网站。三为能够以良好的个和强大的交互功能迅速占领网上的旅游市场份额专业旅游网站。四为旅游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政府背景类ASP(应用服务供应商)。2007年12月14日以农家美食、乡土特产、民俗荟萃等10个栏目的“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crr.省略)”在京开通。该网站以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务信息为核心内容,为广大旅游者了解相关信息、寻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为消费者和乡村旅游提供者可和检索乡村旅游市场的各类服务信息。随着“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crr.省略)的建立,全国跟风而建的乡村旅游网站出现了很多,如北京乡村旅游网、武汉乡村旅游网、贵州乡村旅游网、桂林乡村旅游网、广东乡村旅游网、婺源乡村旅游网、浙江乡村旅游网等。然而重庆对电子商务运用于乡村旅游的重视不足,至今没有建立起重庆乡村旅游网站,致使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发展滞后于全国乡村旅游网站。但全国乡村旅游网还仅局限在对乡村风光,农家乐园、农家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的介绍,乡村旅游线路并没有深入,游人对网站只是简单的浏览,仅仅为广大旅游者了解相关信息、寻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并没能提供游客可以在网上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乡村乡旅游,模拟出对乡村旅游产品在网络上的体验,提供虚拟的乡村旅游,从而建立起乡村旅游网络品牌,体现为游客提供有效的网络服务。
二、建立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重要性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是中央赋予重庆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也是重庆特殊市情的客观要求。重庆乡村旅游成为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突破口,故乡村旅游在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中有特殊的作用 。据市政府《关于开展2008乡村旅游主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今年将利用乡村旅游主题年活动平台,招商引资100亿,培育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乡村旅游精品。今年重庆市将围绕乡村旅游,开工建设100个乡村旅游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体验去处。并通过中国三峡国际旅游节、都市旅游节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开展100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吸引海内外游客,还可促使重庆旅游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为此,重庆市还将启动乡村旅游示范区评定,评定40家示范区、100家农家乐。由于重庆乡村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都很分散,又存在着距离,大量分处在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供应需要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才能完成产品销售和接待任务。重庆乡村旅游网的建立,必将降低乡村旅游企业经营成本,借助于因特网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企业建立网络型商务联系,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多品种经营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游客通过对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可大大地降低了对重庆乡村旅游信息的寻找成本,使旅游者可以便捷从旅游目的地和相关企业中获得更多的、更有用的信息,弥补网下旅游无法解决大量散户旅游服务要求的不足,节省乡村旅游消费者信息搜寻成本。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组装操作复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得以实现,并逐步形成个性化旅游线路满足乡村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建立起重庆乡村旅游网络品牌,实现乡村旅游品牌化战略。
三、构建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传输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使网上在线交易成为现实,网上交易资格认证、网上合同的签订、网上收付的完成等方面在技术上都已经解决,同时,新发展的网上模拟技术、全景技术还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前全面了解产品的可能性。由于旅游业是一种异地消费,旅游景点充满了感性价值,对旅游商品的个性化需求十分显著,因此网络虚拟技术对旅游者事先掌握所购旅游产品的信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者可以在选择产品时通过网络进行虚拟的全方位感受,以决定对产品的价值认定,更可以在网上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实现产品“定制”服务。 重庆已拥有自己的旅游网站,网络技术成熟,建立乡村旅游网站提高了技术保障,同时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重庆乡村旅游网的发展提高了政策及资金保证。
四、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发展方向
1.走特色化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重庆是中国第四大直辖市,也是中国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基地,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港口,重庆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重庆打造乡村旅游主要是对乡村旅游景点或景区的投资建设,而利用网络展示重庆乡村旅游的平台却没有建立。注重对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建设,搭建乡村旅游的电子商务体系,建立重庆乡村旅游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为游客进行有效服务,建立和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网站是重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所至。重庆建立乡村旅游网站不能走全国大多数乡村旅游网站之路,仅从乡村旅游经营者或政府的视角去介绍产品,没能关注乡村旅游者的真实需要,网站没有特色,没能组建起乡村旅游者在线购买旅游产品,更没能利用网络为乡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产品,打造出乡村旅游网络品牌,推动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向着“网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客户的优化”发展,实现网络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无以能比的优势迅速地进入并占领,提高乡村旅游网络品牌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重庆乡村旅游网站还应与其他省市自治区乡村旅游网点相链接,共同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网站交易平台,特色化、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之路。
2.重视客户关系,以消费者为中心
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对目标市场把握及定位,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应以诚信为本奉献最好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并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有效地为游客服务,领导乡村旅游网市场的潮流。重庆乡村旅游网可以利用友好且便于使用的用户界面、精确的搜索引擎是增加消费者访问流量的重要驱动力,网站展示资料,旅游信息以及利用BBS与用户加强沟通等,而应向能与乡村旅游经营者或商与中间商进行交互式的面对面的视频交流与沟通,利用网上进行乡村旅游线路及旅游产品的在线体验活动。即时的网络互动沟通、个性化的自助服务平台。可以全方位的为广大网民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界同仁,提供的交互式网络服务;在纷繁复杂的资讯信息海洋中以独特的视角,第一的时间,周到的服务,协助用户和客户准确快速有效地达成目标,以新型式的商业运作创造出辉煌业绩。
总之,乡村旅游在重庆旅游业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网站优化、用户体验优化、客户的优化”的乡村旅游网,必将推动重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实现中央对重庆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熊剑平刘承良袁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与网络系统构建[J].经济地理,2006年
[2]战璐:传统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可行之路[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9月
[3]李胜利:论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前景[J].经济师,2003(4)
关键词:旅顺口;乡村旅游;旅游业
旅顺是大连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市辖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从上世纪90年代初,旅顺口区就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旅顺口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旅顺口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4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61亿元,人数平均增长10.5%,收入平均增长16.9%,人数平均每年增加63万人次,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1亿元。但是这么巨大的成绩却主要得益于旅顺口区的红色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商务会议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贡献力则很小。乡村旅游收入在旅顺口区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0%,因此在分析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其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提高旅顺地区农民收入、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连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大
虽然大连市政府和旅顺口区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对乡村旅游进行扶持,但是力度还不够大,尤其在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还很小,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
(二)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品牌效应不强
目前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产品大都还停留在单纯的观光、餐饮、住宿及娱乐方面,并且旅游产品相互抄袭、质量较差、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实际上这与村民对旅游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定位不准确,或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不科学有关,从而导致旅游口区很多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一定程度存在着盲从和简单效仿的问题,结果使其产品雷同、档次不清晰,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
(三)乡村旅游规划滞后
虽然大连市政府和旅顺口区也出台了一些旅游业的规划,但是一直没有制定乡村旅游的专项规划,从而使整个乡村旅游规划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专业系统。这致使很多农村在开展乡村旅游时没有一个标准或模式可以借鉴,因此一般乡村都是在原有农业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再加上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服务性差,品牌效应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旅顺口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当前旅顺口区一些乡村的道路设施状况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缺少路标、道路狭窄和路面凹凸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游客因为没有路标指引而找不到目的地;驱车前往目的地时因为狭窄或凹凸不平的路面而感到身体不适,更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由于缺少对交通设施的投资与兴建,造成旅游者因为交通设施的问题对整个乡村旅游过程的印象大打折扣,非常得不偿失。
二、大连旅顺口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
政府一定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从政策、财政、金融等多个方面加大对中小乡村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政府对那些信誉高、特色化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乡村旅游企事业或项目要设立专项奖金予以扶持,对新成立的旅游企业可以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中小旅游企业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建议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大胆探索特色创意以及经过评估的旅游资源项目、销售合同、门票等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使文化企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间接融资支持。
(二)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乡村旅游很大的一个卖点就是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开发与规划时,不仅要依赖于物质的有形的乡村旅游资源,例如果园、农田、民居等,也要重视对乡土文化、民俗等无形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众多乡村旅游发达地区的实践也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打好文化牌。旅顺口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红色文化、军事文化、建筑风格、东北习俗等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培养和引进人才并重,提高服务质量。
(三)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
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必须要有高质量、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旅游口区在以后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认清本地发展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出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旅游项目及相关配套工作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
大力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多方面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要争取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乡村的道路交通状况,扩宽道路,平整路面,提高旅游者进入旅游景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增加道路数量,形成便捷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实现当游客对旅顺口区的乡村旅游产生兴趣时,就能很方便地进入该区,旅游结束后同样畅通地离开旅游地,这能大大提高游客对旅游过程的印象和评价,有利于吸引游客二次旅游或向亲朋好友推荐该旅游区。另外,可以与大连市其它较大的旅游景区合作,与其旅游线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与旅行社合作,让旅行社对该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实现景区与旅行社的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支点发展乡村旅游业[J].科技信息,2008(29):45-46.
(信阳农林学院 旅游管理系,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乡村旅游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业的发展重心.在新常态经济下,我国经济的转型再次创造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契机.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在分析相关利益群体的基础上,探讨了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然后分析了黄陂区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95-02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50年的历程了,进入20世纪以来,乡村旅游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我国经济日渐步入新常态,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发展必须要跟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业发展的目标,现今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1].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问题应运而生,本文选择武汉市黄陂区微利,通过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讨论乡村旅游组织内各个组成群体的权利和责任,提出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这对新常态下武汉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 黄陂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黄陂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区.区域面积2261平方公里,人口113万,辖19个街乡镇场,是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区.近年来,黄陂区利用经济发展的契机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了全区人气最旺、亮点最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黄陂区过去主要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近几年来,通过引进民营企业资金投资开发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成效显著,旅游已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工程.
黄陂区现已建成“木兰八景”.其中国家3A级景区两家,木兰天池是武汉市郊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景区.区域内有各类宾馆饭店62家,其中星级宾馆13家,有3星级宾馆3家,木兰湖七星岛宾馆为全市郊区唯一的一家4星级宾馆.几年来,依托“木兰八景”,乡村休闲游得到了迅速的壮大和发展.黄陂区星级休闲山庄8家,星级休闲农舍(户)21家.黄陂区具有一次性接待1.5万名游客的能力.黄陂区现有各类旅行社及门市部13家,其中木兰风旅行社为首家旅行社.黄陂区南部现已建成谦森岛农业庄园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园7家.目前,全区旅游从事人员5600人.截至2012年12月,全区共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8.9%和9.2%.全区已有4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吃上了旅游饭.旅游业已从过去的特色产业转变为支柱产业,木兰品牌的旅游景区已成为武汉地区主打景区.
2 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在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不同层次,不同影响范围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之中选择几个核心成员,即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引进的旅游投资商,来具体分析他们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自的利益表现.
2.1 黄陂区政府.当地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必然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政府在发展本区旅游业时,必定要根据旅游资源的客观情况来制定旅游规划方案,在制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对旅游开发有关的利益主体即旅游投资商和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即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要兼顾本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保护.同时政府为了引进资金,还需制定许多吸引旅游投资商的优惠政策[2].
2.2 社区居民.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肯定少不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在政府和旅游投资商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各项服务,黄陂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围绕旅游“六要素”发展相关配套的产业.同时,黄陂农民也在本区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服务水平,为本区旅游的发展做贡献.
2.3 引进的旅游投资商.政府为了引进来旅游投资商,在土地利用和税费征管等方面制订了优惠政策,大力倾斜在旅游投资商的一面,因此在黄陂开发本地的旅游资源时,各旅游开发商并未在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忘记所应该承的责任.在黄陂区除政府以外,成立了许多旅游协会,来监督和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旅游投资商在这种旅游协会的督促下,利用获取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去,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对当地居民的就业采取了优先政策,做到多方合作,共同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
3 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模式
3.1 木兰天池开发模式.黄陂区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形成了发展的重要模式,也可称为是“木兰天池开发模式”.其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集并农户山水资源、政府统一对外招租、农商联合开发建设、门票收入定比分成.二方面引导小商靠大商、鼓励大商联小商、拓宽旅游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3.2 四主模式.除了木兰天池开发模式以外,黄陂区成功的探索了农村区域旅游发展的黄陂旅游发展“四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村区域性的旅游,必需坚持“政府主导、行业主管(指旅游部门)、企业主角、(争取和引导)农民主体”,以此达到科学规划、全社会支持配套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社会进步和商家盈利的目的.如木兰乡发挥木兰湖的水体景观资源优势,通过整体规划并开发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带动滨湖沿岸地区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或为各度假村提供农副产品,迅速成为省内知名的旅游胜地.该模式的特点:一是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政府引导性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和村民投入开发,加快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步伐;二是区分公共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性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金和村民投入建设经营项目,尽快形成旅游的配套服务接待设施;三是引导和指导农民,积极参与和开展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带动地方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四是依托优良的山水景观,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在吸引和招徕大量游客的同时,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4].
4 黄陂区乡村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黄陂区乡村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营销方式落后;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三是服务管理水平低.
4.1 解决营销方式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适应旅游大市场的木兰旅游品牌的思想营销模式.建立“木兰八景”的营销思想: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千方百计克服各自为政,资源市场分割,一盘散沙的市场营销局面.树立品牌共打、资源同享、企业互动、市场共赢的发展观,创建“木兰八景”利益共同体[5].
4.2 建设与旅游发展速度相一致的旅游基础设施.就必须在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监督下,努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政府公共投入配套,建立适应大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迅速解决旅游目的地交通道路旺季堵塞问题,旅游景区多处通讯盲区无信号的问题,部份景区配套景区建设用地难的问题,旅游通道绿化、美化、文化环境质量档次水平低的问题等等.努力实现木兰生态旅游区环境生态化、产业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的“三化”目标.
4.3 努力提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通过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监督,地区居民的参与,加强旅游地硬件设施的完善和地区居民的服务意识的提高,解决导游服务质量差,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不及时,服务环节脱节、食品卫生不达标、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到2010年为止,黄陂区乡村旅游已经完成相关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不同档次的星级旅游宾馆及相应的环卫环保配套设施的建设.而从2010年开始这10年内,黄陂区乡村旅游将会侧重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文化旅游区的文化内涵,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丰富参与性旅游项目,树立现代绿色旅游地形象和特色文化旅游地形象上来.综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黄陂区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而黄陂区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和服务效应,促进武汉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步,实现旅游业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昆,周国忠,郎富平.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唐克敏,舒伯阳.新农村建设本质以及目标体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2).
(3)代则光.社区参与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
一、引言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政府决策部门决定打造中原旅游区。但是,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尤其是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农民数量基数大,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此,解决好河南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关联性、带动性和渗透性,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共识,并成为研究热点。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省省情的情况下,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在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使得区域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解决共赢。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截止2013年底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名单,河南省共有嵩县、河南省鄢陵县、新县栾川县、郑州市惠济区、河南省确山县六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包括永城市芒砀山休闲旅游景区、信阳黄淮大丰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驻马店友利实业有限公司休闲农业观光园、济源市思礼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中国银杏嘉年华、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陵县刘花桥村、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巩义市汇鑫芳香世界、固始县九华山茶叶生态农业观光园、濮阳县绿园果品种植农场等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由于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河南还有一大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河南的“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成为全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楷模和标杆,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三、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理念落后
发展视野不够开阔,将乡村旅游仅仅作为一项旅游产品来发展。对于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保护和传承中原文化、扩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乡风文明、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二)发展路径单一
对乡村旅游关联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认识不足,需要加深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与农林、水利、渔业、建设、文化、环保等部门协调发展,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省建设同步发展。
(三)产业层次较低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服务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行业性标准或规范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缺乏停车场、消防、医疗等基础设施,食宿、卫生条件简陋,外部可进入性差。
四、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将乡村旅游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和互动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结合新型城镇化,优先加快乡村旅游点道路、通信、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落实全国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进城入户”工程,为乡村旅游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强化国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加强对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凸显旅游服务功能。
2.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把乡村旅游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经济结合起来,把创意全方位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绿色、健康概念引领产品开发,开拓健康田园空间,吸引城市白领归园田居过绿领生活,发展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各类休闲农庄、主题休闲农庄、民俗文化风情园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休闲活动。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特色纪念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成果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
3.与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挖掘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特色,提高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能力,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和商标价值,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实现农副产品向高附加值旅游商品转化。引导工业企业进入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体系,改变分散盲目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项目,向当地产业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4.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强化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突出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
5.与生态省建设有机结合
与河南省林业厅等部门合作,借力河南生态省建设,将乡村旅游“一圈、三带、四板块”总体布局与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圈、三带、四板块”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网;把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县与国家和省级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创建工作相结合,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6.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促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优先扶持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贫困乡村,推动贫困乡、村的饮水、交通、电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当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以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脱贫、农村脱困,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综述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旅游活动场所,以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风情等为旅游资源,以满足旅游者各种旅游需求的生态旅游形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就是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来,把全体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开发、管理、监督以及受益的主体。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从论文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意义和内容研究、模式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特定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等方面。从研究方法上看,不断结合多学科进行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不断多样化。
一.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一)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意义内容方面研究
郑群明、钟林生(2004)分析了参与式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意义,认为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1]。方文华,王力峰(2008)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利,还可以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王琼英(2006)构建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型,提出以表演者、决策参与者、投资者、资源环境保护者身份参与乡村旅游[3]。于笑云(2007)阐述了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指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范围应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包括规划与决策过程、利益分配、环境保护、文化维护和教育培训[4]。周丽洁(2009)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促进社区自身的良性发展,要让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利益分配和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5]。郭凌(2008)对社区参与的主体、方式和目的进行了解析并以 “决策”与“分享”两大基本因素为核心,以参与决策的充分性、文化延续的稳定性、环境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的明显性为支撑框架来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6]。向富华(2012)认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本质是维护社区居民权利,并依据社区居民的3项基本权利,提出9种参与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支撑体系由政府、村委会、企业、社区居民等4方的行动体系构成[7]。
综上可见,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延长农民的收益期;促进社区自身经济、文化、环境的良性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社区居民应该参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包括经营决策、环境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
(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研究
郑群明、钟林生(2004)在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四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1]。廖珍杰,张丽娟(2009)按开发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不同进行分类,认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存在的社区参与模式主要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 农户”模式、“公司+ 农户”模式、“公司+ 社区+ 农户”的模式、“政府+ 公司+ 农户”模式、“政府+ 公司+ 农村旅游协会+ 旅行社”模式和股份制模式这七种模式[8]。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2009)提出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分阶段模式,分为发展初期的打工式参与、发展中期的自主经营式参与和发展成熟期的监控式参与,强调社区参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9]。徐燕(2011)依据社区参与模式理论资料总结中国乡村的社区参与模式有居民自发型,动员型和互动合作型,认为总体的趋向是以居民为主导,政府合作、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利益相关者支持配合的方向发展[10]。王敏娴(2010)在常见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基础上提出“政府+农户+NPO”模式和“政府+农户+企业+NPO”模式,其中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意为非营利组织,例如乡村旅游协会,主要起到自律、管理、监督和协调的功能,前者模式适用于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依托城镇客源的乡村社区,后者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11]。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不乏一些创新的模式,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社区参与模式,应当对当地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标准。
(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社区参与问题逐渐显露,学者们渐渐把目光集中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上。
黎平(2005)认为传统观念的抑制和相关组织与个人对其的漠视是山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障碍,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思路,包括政府正确引导、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12]。彭敏,付华(2007)分析了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状况极不平衡和初级特征明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认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刻挖掘其内涵,大力提倡社区参与.扩大专题交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在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这几点建议[13]。方文华,王力峰(2008)指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参与意识淡薄、参与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不畅,提出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保护村民利益[2]。陈丽华、董恒年(2008)分析了贫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以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14]。李玉新(2008)在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主要障碍基础上提出了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措施[15]。樊忠涛(2010)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存在参与渠道单一、参与层次低以及不规范参与等问题,并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创新机制[16]。张文磊(2012)认为经济利益分配是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最主要和最敏感的问题,选取了3个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典型案例,对它们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比较,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原则和架构[17]。
(四)特定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证研究
保继刚、孙九霞(2003)对阳朔遇龙河风景区规划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要给居民提供参与旅游规划、旅游发展决策的机会、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建议[18]。梁军、郑硕飞(2008)对井陉县于家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大多数村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有较全面和客观认识,愿意为当地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于家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措施[19]。何喜刚,高亚芳(2009)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20]。明跃玲(2010)调查湘西德夯苗寨,了解到该地社区成员参与积极性高,参与程度低的现状,认为应通过更新传统观念、 发展民族教育、 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等方式培养社区成员参与乡村旅游的主体意识[21]。周杰、陈志永(2012)对贵州出现的三类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朗德模式、天龙模式和西江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民族村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村民从单方治理、参与管理过渡到共同治理角色[22]。焦慧元(2012)分析秦皇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23]。陈岚雪,唐雪琼(2012)阐述了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参与的主体、内容以及模式,并提出从引导机制、决策机制、利益保障机制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构建彝族社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24]。
二.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不断引入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工具调查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汪芳、郝小斐(2008)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该地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评价[25]。笪玲、张述林(2009)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并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26]。代则光,洪名勇(2009)认为旅游者、开发商、社区居民、政府是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社区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社区居民与政府、开发商的博弈[27]。徐福英(2010)运用产权理论的相关原,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产权主体不明确、 产权边界模糊、 价值衡量不准确、 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分,并提出相应对策[28]。杜宗斌、苏勤(2011)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以浙江安吉――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为例,运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29]。曹兴平(2012)将文化绘图工具应用于文化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和管理及社区文化资源管理,认为文化绘图有利于组织整合嵌入乡村社区的文化资源,可有效解决社区参与中社区本位的缺失问题[30]。时少华(2012)从“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3层权力结构分析工具出发,分析景区并购事件中主体权利运作策略,提出事件中矛盾冲突疏解的路径是经济分化程度与社区记忆的提升[31]。
三.结论与建议
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并日渐成熟,最初研究大多集中在阐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义,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内容等理论问题,近几年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并出现了许多实证研究,引入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不足,因此,仍应加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促进方法和理论的进步,以科学地指导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践工作。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明确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社区居民应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的全过程中,而在实践中,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知,利益分配问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旅游学刊,2004,(4).
[2]方文华,王力峰.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3]王琼英.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J]. 农村经济,2006,(11).
[4]于笑云. 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探讨[J]. 贵林林业科技,2007,(2).
[5]周丽洁.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9,(21).
[6]郭凌.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概念辨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08,(4).
[7]向富华.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
[8]廖珍杰,张丽娟.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 学理论,2009.
[9]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 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障碍及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旅游地为对象. 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管理问题研究 ――以云南旅游地为例”阶段性成果(2009ZC058M).
[10]徐燕.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1,(5).
[11]王敏娴.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
[12]黎平. 试论山区旅游的社区参与[J].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5,(3).
[13]彭敏,付华. 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1).
[14] 陈丽华,董恒年. 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5]李玉新. 基于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8,(8).
[16]樊忠涛. 基于创新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2):194―196.
[17]张文磊.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与构建[J]. 特区经济,2012.
[18]保继刚,孙九霞. 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 规划师论坛,2003年,(7).
[19]梁军,郑硕飞.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的实证研究――以井陉县于家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9232―9233,9281.
[20]何喜刚,高亚芳.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 开发研究,2009,(6).
[21]明跃玲. 乡村旅游与社区参与的主体意识培养――以湘西德夯苗族村寨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2]周杰,陈志永. 从“单方治理”、“参与管理”到“共同治理”――对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典型模式的剖析与比较[J]. 广角,2012.
[23]焦慧元.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 2012年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课题编号:201206219).
[24]陈岚雪,唐雪琼.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机制研究――以咪依噜风情谷为例[J]. 绿色科技,2012,(4).
[25]汪芳,郝小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08,(8).
[26]笪玲,张述林.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09,(6).
[27]代则光,洪名勇.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9,(11).
[28]徐福英. 产权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5).
[29]杜宗斌,苏勤.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 旅游学刊,2011,(11).
[30]曹兴平. 文化绘图: 文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实践的新途径[J]. 旅游学刊,2012,(12).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民俗风情、农村文化、农家生活、村落古镇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1]。作为旅游的一种模式,因其自身具有的一些特色与优势,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本文选取国内权威杂志《旅游学刊》和国外三大权威杂志之一的《Tourism Management》上面发表的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清晰地看出国内外在乡村旅游研究方面的一些异同,同时也能了解当前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些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乡村旅游研究的未来趋势。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国外乡村旅游最早起源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负面效应不断显现,面对各种城市生活的压力,城市居民开始向往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乡村旅游也就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进入90年代后,乡村旅游更是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推广。如今,很多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已经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国内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了1998年“华夏城乡游”,1999年“生态旅游年”,2006年“中国乡村游”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根据当地的乡村资源纷纷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在中国迅猛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如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游”、云南“村寨游”等。如今乡村旅游又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相适应,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前景十分被看好。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将不系统的、定性的符号性内容如文字、图像等转化成系统的、定量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可以用来厘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信息内容,对事物发展作预测。因此,本文就将内容分析法与乡村旅游研究相结合,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收录的乡村旅游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概况、文献所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进展与动态。
三、乡村旅游研究文献分析
(一)研究文献概况
为了了解近年来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进展,笔者主要选取《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的具有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的正规论文文献进行分析。《旅游学刊》作为国内旅游界公认的权威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旅游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旅游研究发展的走势。所以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献主要是分析《旅游学刊》上以乡村旅游为主题、自2004年-2013年以来的50篇文献;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献则主要是分析来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期刊《Tourism Management》上以“rural tourism”作为标题字眼的同时间段的19篇文献。
从两大期刊不同年份对乡村旅游文献刊载量(图1)可以看出,两大期刊每年都有乡村
旅游方面的相关文献刊载,可见乡村旅游还是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但是从图1中明显可
以看出《旅游学刊》上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明显多于《Tourism Management》。由此可以推测,因发展乡村旅游的成熟度不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度明显高于国外。再分析折线的走势会发现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在2006和2007年有达到一个顶峰,笔者推测主要是受到2006年被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影响,其余年份走势相对比较平缓;而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则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缓的走势。
(二)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每篇文献在构思写作的时候都会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关于研究方法的分类也不是十分统一,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且结合选取的文献特点,把研究方法分为以定性研究为主和以定量研究为主的两大类,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在以定量研究为主的文献中,运用或构建模型的文献比例颇大,故在最后的分类中把模型运用或构建也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类,分为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主、模型运用或构建三大类,相关统计结果可见图2、图3。
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仍然以定性研究为主,2004年―2005年均没有定量研究方面的文献出现,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量研究开始被学者所运用,并且还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由此可以推测,定量研究的方法逐渐被重视,乡村旅游研究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从图3可以看出,国外乡村旅游研究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定量研究显然占据主导地位,定性研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既与国外权威杂志上文章多以定量为主的事实相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先进于国内乡村旅游。
从图2、图3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模型运用或构建在国内外乡村旅游中运用得不是十分频繁,但是其作为定量研究方法的一个分支还是表现出了专家学者对其的青睐,所以笔者推测,在未来的乡村旅游研究中,模型运用或构建的研究方法会被运用得更加频繁。
从对国内外乡村旅游文献研究方法的运用来看,我们可以推测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乡村旅游研究将会朝着更加量化和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定性研究将会被淘汰,定性研究作为一种与定量研究相辅相成的研究方法一定会长久存在,只是运用定性研究方法的文献比例会有所降低。
(三)文献研究主题分析
笔者对选取的所有69篇文献的主题进行总结筛选,最后一共归纳为10个主题,分别为:市场研究、社区参与研究、旅游资源研究、从业人员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及综述研究、发展模式与思路研究、感知与行为等心理学方面研究、其他。通过阅读每篇文献的主题内容,把每篇文献进行归类,最后按照年份和研究主题两个维度制成统计表格(见图4、5)。
综合两张统计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献在不同的年份侧重的主题不尽相同,国内外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此外虽然归纳的十个主题大致能涵盖到所有文献,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主题并不完全重合,从图5中可以看出旅游资源和从业人员方面研究没有文献涉及。
虽然两张统计表格能够反映出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许多差异,但是按照各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总数绘制折线图(见图6),会发现在很多的差异之中还是隐藏着一些相似之处。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主题热度还是偏向一致的,关于感知与行为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开发模式与思路的研究文献数量十分突出,可以说是乡村旅游的热门,此外利益相关者和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文献也较多。
四、结语
关键词:旅游影响;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中国整理)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
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中国整理)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