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范文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卫生学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

第1篇:环境卫生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室内安全学生态学构建

1人类的安全健康需求企盼“室内安全生态学”诞生

1.1室内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是危害现代人类安全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人类告别了洞穴学会建筑房屋算起,人类以人工建筑室内作为栖身之地的室内居家文明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有史料记载的完整的室内设计活动至少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川。这期间,室内设计与装潢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建筑力学、艺术美学、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建筑学、室内装饰艺术和装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室内环境日益向舒适、艺术和豪华方向发展,甚至正在形成片面追求豪华程度的现代室内文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现代人类生活、工作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研究,现代人一生有70%一80%的时间在是室内度过的。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与装潢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宽敞、舒适、艺术的居住环境,而现代家电产品、家具及各种各样的室内工作、生活用产品为现代人类的室内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和便捷手段,从而使现代人类在享受水平、舒适性、艺术性和工作与生活的效能方面有了空前的提高和飞跃。然而,高科技进入现代室内环境在给人类舒适、享受、方便、美感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隐型灾难和严重的安全、健康问题。近年来,新购买的居家室内甲醛(HCHO)、氨(NH3)和苯系物(C6Ha))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许多人、许多家庭由于人住了安全质量先天低劣的住房或因时尚的室内装修而使家人身患绝症生死难测,甚至全然不知其原因所在。

例如,20__年3月,武汉市建筑材料放射性检测中心,对武汉1400个新居住户(4.2万平方米)的装修材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实地采样检测,发现所检瓷砖、花岗岩、大理石、洗脸瓷盆、陶瓷坐便器等新型材料的放射性严重超标达24%。

北京“现代城”开发商为增进冬季施工的进度,在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中掺用了氨成分极强的物质,结果导致所售新房中充满氨味,致使新人住居民被迫退房退款。

20__年初春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臧晏在问诊时进行了一次因素性调查,意外发现:90%的白血病患儿家中半年至一年内均曾有过装修,而且大部分人都曾用了豪华石材和时尚型装修材料。

无独有偶,哈尔滨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的长期临床资料更让人们震惊:该研究所10年中收治的1000多名白血病患儿中,竟有46%的孩子是因家中半年内曾进行过室内装修而染上此症!专家结论:居室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引发近年来儿童白血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装修材料中开始出现含有苯系物的倾向,包括甲苯、二甲苯等毒性物质,以胶粘剂类尤为突出。而现代临床专家研究表明,暴露于低剂量甲醛中的女性,对其会造成较大危害,主要表现为妊娠综合征、染色体异常、月经不调、呼吸道疾病。长期在甲醛环境中生活的人,可诱发鼻腔、口腔、咽喉癌,还能导致皮肤和消化道癌症,女性在怀孕时还可致畸胎;苯系物除了可对人的眼睛、嗅觉系统和皮肤造成伤害外,最具毒性的是使胚胎和血液发生改变,并直接发生癌变。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表明,接触建筑材料中过量的苯毒,即使浓度很低,其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氡(Rn)与氡子体能引起人呼吸道癌症,已为世界所公认。另外,氡与人的脂肪有较高的亲和力,能潜入式地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神态不清,昏昏欲睡。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82年报告,建筑材料和建筑物是室内氡及氡子体最重要的来源。目前,我国每年约5万人因氡及其子体致肺癌而死亡。美国每年有20__~5000人因在.有氡气的室内环境而患上肺癌毙命。

20__年贵州“中天宅吉大厦”因房地产商在建筑时用了大量的煤渣砖这种被称为辐射砖的材料,氡浓度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的30%,结果造成居民家中养的鱼一条又一条莫名其妙地死掉,许多入住居民终日精神不振、头晕耳鸣、昏昏欲睡。

当代电子技术一日千里,计算机和现代家电设备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来的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微波泄露污染、噪声污染和危害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们周围的环境辐射本底有很大关系,其发病潜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

据研究,许多室内观赏花卉、树种(18个科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4)。环境中促癌物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人体内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

现代人居家生活中大量使用铝质炊具,结果造成老年痴呆症患者越来越多(痴呆症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医学专家预言,老年痴呆症的流行与蔓延将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新灾难,目前世界已有1000多万这种病人,在美国,老年痴呆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及中风的第四杀手。

最近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20个区县200户家庭进行一项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2.8%的家用物品细菌污染严重。其中,牙刷最甚(50.5%重度污染),竟然每两支中就有一支严重污染。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5.9%的牙刷受到可引起胃溃疡和胃癌的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的污染;其次为卫生洁具(55.5%);洗衣机(27.5%);肥皂(27.1%)。家庭日常物品大肠杆菌菌群污染率为50.2%,其中以抹布最严重,阳性率高达61.8%。调查结果还表明,在一年中,家庭成员中曾发生与微生物感染有关疾

病的家庭占82.1%,除了呼吸道疾病的上升是与使用空调没有注意经常通风有关外,胃肠道疾病、皮肤病和口腔疾病的发生都与家庭居家生活中清洁卫生用品受污染有关。

1.2 人类的安全健康需要是“室内安全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人的安全与健康又是人类古今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当今,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比人们关心自身的安全与健康更重要。一般的生产技术(主要是指获取物质财富的科学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通常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物质财富并提升人类的舒适、享受水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室内环境)恶化、事故与灾害发生、危及人类健康的新疾病流行和蔓延。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后,生产技术的这种两面性表现更是令人震惊。随着各种生产技术的发展,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何解决人类活动与自身安全的关系就成为现代人类必须认真思考的两大科学问题。由于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类活动与人类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需要,导致了生态学的产生和快速发展;由于人们要解决人类活动与自身安全健康的问题,不得不在发展生产技术的同时相应发展自我保护的安全措施。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安全科学的研究已由零散的、部门性研究,逐渐进入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研究阶段,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安全科学技术诞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一级学科。

同其他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样,生态学和安全科学一级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再一次表明这样一个真理:人类社会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兴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今天,人类又迫切需要一门新的专门的科学技术,一门以室内环境和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安全科学技术(包括安全卫生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室内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安全科学、生态学原理、方法来研究、辨识现代室内环境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危害及其科学预防和治理难题,研究和探索现代室内环境安全化、绿色化规律,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从本质上预防和治理来自室内的各种危险、各种自然的或技术的危害,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让每个人都能置身于安全、舒适、绿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推动现代可持续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一门新的科学——室内安全生态学,便应运而生。

2室内安全生态学的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

2.1室内安全生态学的概念

室内安全生态学,简单地讲,它是一门关于室内(包括各种载人运载工具驾驶仓室、乘客仓室)安全化、无害化、舒适化和绿色化的专门学问,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和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原理、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与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因素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室内环境危险辨识、预防和本质治理;现代室内及家具、家电、设备类产品安全设计、绿色设计、安全管理的新兴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其目的旨在为人们科学地营造安全、舒适、绿色、宜人的现代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室内环境对人类安全、健康的不利影响,切实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2.2室内安全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室内安全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涉及房屋楼宇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内装璜设计、装饰材料等,还涉及立法、法规、技术标准、卫生、环保、人文习惯,并涉及所有家用电器、家具、用具、陈设品、用品的设计制造和在室内的贮藏、陈示、管理等问题。笔者认为在初级研究阶段,将集中于以下方面的探讨:

(1)建筑安全设计。主要研究建筑物的安全结构、安全化建筑材料、消防设计、应急安全逃生技术等。

(2)室内安全工程学。包括居室安全学和办公室安全学。主要研究室内安全的本质、规律,实现安全的基本原理、原则和一般方法;室内安全设计、安全管理方法、室内危险源自动识别与监控报警,室内安全状态评价等。

(3)室内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室内环境中的化学、微生物、毒物毒理学和室内环境因素致病理论、室内安全卫生和无害化设计等问题。

(4)室内安全装璜与陈设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实现安全装修、不留任何危及人安全、健康的隐患或使装修后的室内环境不超出国内外公认的标准界限。

(5)室内安全绿化学。主要研究室内绿化植物、观赏花卉等对人类生存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植物、花卉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使人致病植物、花卉的致病机理、条件和预防问题。

(6)宠物对人类安全健康影响学。主要研究宠物可能对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宠物与人类疾病的互相传播,宠物因素与人类因素相互作用对诱发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及其规律等。

(7)室内安全人机学。主要研究室内人性化、宜人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室内噪声控制和声光设计、空间布局设计、热环境和小气候处理及家具、设备人性化设计等。

(8)室内安全、卫生标准和立法研究。主要研究适用于审理、仲裁因建筑设计、施工、装修、销售失误造成的不安全、影响人健康案件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有关技术标准。如室内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室内装饰立法与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家用电器、家具、用具、物品的安全、卫生设计和绿色、环保设计标准等。

3室内安全生态学的学科知识构成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人类整个现有科学基础之上的,其学科知识的构成主要决定于其研究内容和目的,室内安。全生态学也不例外。根

据室内安全生态学的定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室内安全生态学主要是由“建筑室内与装饰”、“安全科学与技术”、“生态学”、“环境卫生学”、“系统科学”、“人类工效学”、“法学”、“材料科学”、“毒物毒理学”、环境艺术、动植物学等众多相关学科高度交叉、融合构成的新兴学科。其主干部分为“室内建筑与装饰”、“安全科学技术”、“生态学”、“人类工效学”和“环境卫生学”。其知识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材、装饰材料、室内设计与装饰,安全设计、安全检测与评价、人机工程学、毒物毒理学、毒物检测、环境卫生学、生态学理论、环境保护、立法、人文、管理、自动识别与监控技术、家电家具安全卫生设计技术等众多领域知识,其涉及知识领域之多难以枚举,上述所列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4 结束语

室内安全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高度综合的交叉科学,其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的结果;它的科学体系、知识结构和学科的发展以及课程的形成,都将是非常复杂的。

室内安全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在今天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作为一个从前无的新兴学科,开始很可能难以被人理解,甚至有的学者可能会持不同观点,这都是正常的。笔者坚信,它一定会被承认并受到重视,因为它是人民大众安全与健康迫切需要的新的科学理论和知识。

受笔者知识和研究水平所限,仅对“室内安全生态学”作了一般性论述,对它的几个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看法,仅是个人观点。笔者撰写的初衷是感到在我国,应进入系统地研

究“室内安全生态学”的阶段了。其目的旨在抛砖引玉,愿所有关心此项事业的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共同研究和探讨“室内安全生态学”问题,加速其发展和建设,使其能尽快地为现代安全、绿色的室内设计,为人们能够享受安全、舒适、绿色、宜人的室内环境,为人们能够安全、健康、高效能地生存、工作和生活,发挥其科学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董 赤等.室内设计导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18.

2陈建辉,张田勘,刘静.别让新居因美丽变成杀手.妇女之友,20__(7):20一21.

3吴戈.现代家庭辐射知多少?.东西南北,20__(5):20~21.

4海东.52种植物上了促癌“黑名单”.北京晚报,1999.2.1(第8版).

5赵永碧.老年痴呆症正逼近我们.家庭生活指南,20__(6):48~49.

6曾广岩(摘自《重庆晚报》).可毁灭人类的20种灾祸.东西南北,20__(3):44—45.

第2篇:环境卫生学的定义范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023-01

医院感染卫生部定义为: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医院感染应具有如下涵义:医院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院外或转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包括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病人;病人从入院后第一天算起,超过某疾病发病平均潜伏期而发病的,应视为医院感染;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1]

1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品种越来越多,其用途与使用方法也越来越细化,再加上使用中缺乏循证意识,容易引起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无明显指征用药;疗程过长,剂量不规范;存在不合理联用现象。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不良反应增多,导致病人抵抗力下降,而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药菌株增加,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疗效,使医院感染增多,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将是目前改善医院感染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

1.2 创伤性和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如导尿、气管切开、内镜检查、深浅静脉置管、体外穿刺、牙钻、各种插管和引流管的应用等,因为消毒不彻底或无菌操作不严格,极易导致感染,有文献报道[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1.3 医务人员感染意识淡薄: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不重视,对医院感染的制度被动和遵守执行,甚至感到是一种压力,再则医院感染机构不健全[3]。①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②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③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未按要求毁形浸泡或浸泡的消毒液浓度不够等,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未分开处理;④护理用品未严格消毒:随着一次性治疗用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切断了很多交叉感染的途径,但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使用消毒未落实到位。

1.4 环境和空气消毒不符合要求: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较为集中的场所,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所用拖布不分开,清扫床铺时未做到一床一湿巾,终末消毒不彻底,均可造成病室之间的污染。

2 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基于医院感染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着眼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应建立健全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要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给药的方法、间隔时间、途径等,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2.2 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尤其对免疫缺陷者,外科手术及一切侵袭性操作应严格无菌,保证与患者接触的一切器材都具有微生物学安全性,尽量避免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2.3 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2.3.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人员包括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重点科室人员、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和实习生,每年1~2次。

2.3.2 规范医院感染的监测:(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其耐药性等,为控制医院感染等提供科学依据。(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②压力蒸汽灭菌;③紫外线消毒;④各种消毒灭菌后的内镜;⑤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3)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等。

2.3.3 重视手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医护人员在做各种治疗及护理中,要意识到手的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正规地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外,在接触两位患者之间应使用手消液檫手。

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着装整齐,戴帽子口罩,帽子要把头发盖住,口罩应遮住口鼻,必要时戴手套,消毒要认真,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血压计、听诊器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熏蒸,体温表、止血带一人一用后浸泡于0.05%的优氯净中30min,清洗后晾干备用。

2.3.4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要严格毁形浸泡于消毒液中,医用垃圾用专用的黄色塑料袋,标记醒目,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开处置。

第3篇:环境卫生学的定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85―03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原有的知识经验,笔者通过我院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活动情况调查,分析社区活动对医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机制,提出社区活动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一条有效途径。

1 高等医学院校传统教育模式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注重的是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培养目标仍然是培养适应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进行治疗的医生。教学方式依靠满堂灌,压制了学生求知欲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方法较陈旧,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三段式为其经典方案。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缺乏自我成长发展的时间及空间。医学院校大部分为单科独立建制,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学科氛围。现行医学教育五大块模式:普通基础27%,医学基础29%,人文社科7%,临床34%,社区预防3%,已盛行几十年不变。高等医学院校面对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已经明显感到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纷纷出台改革措施。有的对课程进行了重组,如白求恩医科大学;有的推行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如上海医科大学;有的削减生物学科课程,增加人文学科课程,如广州医学院。但总体上难以真正摆脱以教师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学生难以逃脱被动学习,穷于应用考试局面。学校很少从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学生主体如何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方面去考虑其改革。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又是以学生学科成绩分数定优劣。极少有人会去问学生对学习的感受,自己是否乐意这样去学习?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学校成为生产没有差别的学生的大工厂。

2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如何改变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让他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均衡发展呢?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及概念、原理的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高级思维活动来学习。学习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的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此作出检验。

在传统教学中,学和做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建构主义者则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者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问题解决这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中,学习者要不断地围绕当前的问题解决活动获取有关的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问题作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同时新、旧经验的合理性叉在问题解决中得到了检验。所以,在这种活动中,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充分展开,这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途径。

那么依据这样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在实践中的得到体验,得到培养,养成各种素质。

3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提高综合素质的探索

3.1 社区服务活动的定义

教育意义上的活动指以学生兴趣、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指医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到某一社区进行与医学有关的一些社会实践行动如: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预防调查、义务劳动、文艺演出、艺术品展等。社区活动同样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专题调查、文艺演出、艺术品展、社区援助等,能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

3.2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情况

我院从1993年以来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果,曾多次被报刊及电台报道有关事迹。

首先,对毕业班95级医本163人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开展社区活动很有意义93.6%,意义不大6.4%。认为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对交往能力培养作用:很大75.0%,一般19.6%,无5.4%。认为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对专业学习有无益处:有85.6%,无14.4%。认为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对自己思想影响:很大48.3%,有部分41.2%,无10.5%。认为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对自学科研能力培养:有较大作用25.3%,有用51.6%,无23.1%。其次召开座谈会。通过组织召开在校各年级学生代表座谈会,发现: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通过接触社会了解到许多书本外知识,能锻炼同学各方面能力。高年级同学认为低年级同学早接触临床对以后学科学习很有用。实地调查考察及实践体会改变同学对社会一些不正确认识。帮助居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完成了较多任务。

最后,对在附属医院实习的45名学生的实习情况调查访谈(35人曾参加社区活动,10人未参加社区活动者)显示:35名曾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者综合评分为“优秀”者占76.5%。10名未曾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者综合评分为“优秀”者占30.0%。在临床技能考核方面:35名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者平均分为78.5分;10名未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者平均分为71.5分。

对我院94、95医本的追踪调查及对一些同学成长经历的思考,发现社区服务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94医本一位不善言辞的同学,在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后,特别是任队长后奇迹般变了,工作大胆开拓,敢于在公众场合说话,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最后在双选会上因其良好表现被一家优秀三级甲等医院录用。后来统计发现,在双选会上最先签约的同学,大部分是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者。

由此可知,在地方单科医学院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4 社区服务活动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机制

4.1 尊重学生选择权及自我实现愿望,激发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活动方案的选择是学生自行决定的,教师只是一位真诚、可信的指导者。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能依已有经验及知识进行行动方案的策划,这种信任能极大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的旁观式指导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投入.在积极投入中满足其成长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每一个活动都是策划者的创造.对策划者本人是个很大的鼓舞,策划者能从中深刻体会自由选择课题及活动方案的所有甜酸苦辣。社区服务活动的成果又会影响活动者的情感体验。取得完满成功的喜悦及满足感自不必说,就算不太成功的活动也能让活动者感到收获不菲,走向成熟。

应相信人都有先天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倾向性。作为具有整体性的学生个体,学生以独立承担人,主角出现在社区活动中,不但使他们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复习,而且还能在其情感、技能如与人交流、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得充分发展。学生能依据自身内部知识、价值体系去评价活动中所遇的人及事,当出现知识或情感与现实情况的“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为解决不平衡而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内部的体验与外部的刺激经验的和谐统一能极大促进学生的发展,素质培养的目标自然就达到了。

4.2 社区服务活动的情境性

根据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现在到医院就诊看病的患者只有占大约10%的患病者,大部分处于亚健康或疾病发作状态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仍生活在社区中而且缺乏必要的健康咨询及指导,到医院就诊者仅为患者群冰山的一角。所以,在社区中存在非常丰富的可资临床教学应用及需要医务者服务的患者。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医学生可接触到人群中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可体验到在不同家庭及不同个性的人对待健康的不同概念。那么,医生考虑问题就应更多关注疾病的复杂成因及预防、诊治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医学生在进行健康咨询、义诊服务时的切身体会会激发其对医学知识的探索欲望。社区中受惠人群对他们的嘉奖会激发医学生的热情及信心。丰富的实践情景使他们自然生发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了满足患者及咨询者对他们的期许,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为主动、积极。还有在社区中通过对环境卫生的清扫,帮助孤寡老人可使他们在实际中体验到做好事带来的崇高美感、实践自我价值感。

总之,社区为医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在贴近学习环境的生活情景中,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学习会是最有效的。杜威所倡导的“学习即生活”所注重的也是学习的情境,陶行知进行的教育实验及提倡“知行结合,在生活中学习”的主张也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社区服务活动中的社区环境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学生的活动中,在教师的指点下,将被学生一个一个地发现并得到很好的利用。社区服务活动的各种情境满足了学生交往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其具有很强的内驱动力作用,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去探索更远的未知世界。学生为解决问题会很自觉去学习各种临床技能,自觉去检索收集回答患者提问或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所需的有关疾病的一切信息,因而会自觉去学习如何利用图书资料的方法,如何通过国际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等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学生亲历的探索发现活动将从各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起提高素质作用。

4.3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建构新知识

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学生由不同年级组成,知识掌握程度有差异,且在校的课堂理论学习中已对各学科知识有了初步印象,但那只是一种印象。对于缺乏亲身实践经历体会,尚未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的理论,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是处于一种“封存”状态。参加社区类活动时,面对各种现实事实,学生不得不对所知学科知识进行重组,结合活动现实重组的知识将成为其个人自主拥有的新鲜灵活的知识,这种发动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索问题精神、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无疑能极大提高学生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