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第1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 远教资源 课堂教学 作用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指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教学收视、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它尤如一朵绚丽的奇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研实践,认为在一些科学文化落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学校,要想在课堂短短40几分钟内丰富学生知识,必须自觉运用远教资源,将课件贯穿于英语教学当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远教工程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农村学校偏远落后,相对于城市而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教师教学只能是“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走进了英语课堂,它搭建了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缩小了城乡教学的差距。丰富的远教资源既能解决师资薄弱、资源匮乏的燃眉之急,又能激活教师鲜活的教改思想。由于工作关系,得以长时间和教师探讨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中的同步课件光盘与资源网站中的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其同步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图画、声音、动画、视频,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自觉走进教学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课件操作简便省时,信息容量大,效果好。

二、课堂中应用远程教育课件带来的实效

(一)远程教育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的兴趣、参与度与教学效率具有密切的关系。常规教学的机械性、呆板性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远程教育的课件设计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并创设直观生动变化的精彩画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have a great time!》时,教师可结合课件,通过情景导入法,引导学生走进热闹的“party”,让学生感受“party”的氛围。又如: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谈论的是如何制作香蕉奶昔,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制作香蕉奶昔的整个过程,通过媒体配音学生可以学会目标语言的使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可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使人们产生创美的欲望,而创美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重要。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8《How was your school trip?》讲述的是学生去水族馆旅行的所见所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动态地感受到水族馆的全貌,唤起学生对各种水生动物的热爱,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多彩的课件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走进鲜活的教学文本,真实地感受语言教学情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学生不但乐于学习,审美能力也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远程教育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远程教育信息课件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情景,能促进学生深入思维,引起联想,产生创新意识。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5《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have a great time!》时,以远程教育课件“party”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birthday party”场面,引导学生如何为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举办“party”,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感受英语教学中应用远教资源的体会

第2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境创设 语言情境 直观 电教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102-02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最终判别一个学生掌握一种语言水准不是由他懂多少,而是决定于他能用多少。”“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进行情景活动任务时必须用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从而达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激活英语课堂。

一、创设听说语言情境

“听”是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学会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前提首先要听懂对方所说的内容。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中,要遵循听说第一位、读写第二位的规律,特别是对于学习英语的初学者,一定要把听说训练放在第一位。

1.用英语口语上课。学生从小接触的母语是汉语,在英语课堂过程中教师如果还是用母语与他们交流,学生就很难进入全英语的状态,因此教师应使用英语与学生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创设一个只讲英语而暂时忘却母语的空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 My name’s Gina.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自己,后询问学生姓名: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问候学生以及询问电话号码:How are you today?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随后让学生相互介绍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听说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每节英语课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口语教学,如“Who’d like to tell us a story here?”“Raise your hands if you know the answer.” “Just have a try.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make any mistake.”“You’ve done a good job!”等课堂用语,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情境。

2.通过电教手段加强听说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点读机播放单词、听力对话及短文,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读,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人教版英语每册每个单元Section A 部分的2d、3a和Section B部分的2b都可以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再进行阅读训练。学生通过不断反复的听说训练,很快就可以理解和跟读,从而提高听说能力。

3.听唱一些简单的英语歌。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所学内容选择合适本课主题的英文歌,如学十六个字母时教唱《 ABC Song》;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让学生大声歌唱《 Happy Birthday to You》;还有一些欢快活泼的歌曲,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appy New Year》《 Good Morning to You》《 Do, Re, Me》等也可以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中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快速记住所学单词和句子,正所谓一举两得。

4.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听说训练。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口说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信息交流、游戏等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的句型“I like…”时,可利用接龙游戏操练生词和句子,教师先说: “I like tomatoes. Do you like tomatoes?”(指着班上一个学生)学生接着说:“No, I don’t. I like pears。”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快速训练本课重点句型,练习进度快,练习面广,能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输入条件。

二、创设直观情境

中学英语教材涉及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语言环境等,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应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如打电话、问路、购物等,要求学生在进行情景活动任务时必须用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让学生有更多说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机会。教师应结合实际,巧用生活情境,例如:

1.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时,因为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如何询问服装价钱的句型,因此第二课时可设计服装店对话的情景,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的衣服、鞋子,课上把教室分成三到四个服装店,除了几个售货员外,其他学生都扮演顾客去服装店买服装,进行如下对话:“Can I help you?””Yes, please. I need a sweater.”“OK. What color do you want?”“Blue.”“How much is it?”……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玩中学会了用英语表达和交流。

2.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1 What’s the matter?时,借助肢体语言,让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很快掌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单词和表示常见病症的词组,然后设计病人看医生的情景,病人说出病情,医生给出建议,如“You look terrible. What’s the matter?”“I didn’t wear enough warm clothes yesterday.I have a cough and a sore throat now.”“Oh, you should drink some hot tea with honey.”“That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Thank you!”等。这样既能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使其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3.有时可创设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比如在学到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ection A部分的3a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这篇文章时,可让几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以“扶不扶”为主题的小品,通过观看小品,让学生讨论遇到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贴切生活的情境既能顺理成章地进入短文主题,又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三、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W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时空、内容抽象等因素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由于条件限制,乡镇学校的学生对机器人比较陌生,如果只将课本的知识照本宣科,会让原本学生感兴趣的科幻知识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动画等制作课件,把将要学习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比如播放机器人视频《ASIMO机器人》《现代汽车机器人》和《未来生活》等,让学生根据图形提示识别单词之意,并提出机器人外形是怎样的、机器人能为人们做哪些工作等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又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第3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多媒体把教学内容以最直观的形式有声有色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今,多媒体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我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谓是“三个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所有知识只能由黑板白字呈现,缺少直观性。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现在的多媒体解决了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等教学问题。

一、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也不例外。创设一个既符合本课主题又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境是这节课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乐于在我的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达到创设一个良好情境的目的。如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第四课时时,我模仿金鹰卡通卫视的麦咭,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教师---Mickey。带着麦克风的我充当配音演员,而Mickey则是今天的主角兼老师。Mickey通过和学生打招呼,学生兴奋不已,大部分同学举手表示要和Mickey交朋友。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Mickey的自我介绍。再以How much?do?you know me?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导入新课。学生们有强烈的兴趣想继续了解Mickey 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 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学环境、模式、资源的限制。往往重点知识不易吸收消化,难点不易解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过程。现在的多媒体不仅具有文字处理系统,还有图像、视频处理系统。它给黑白穿上彩色的服饰,把抽象变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古板为灵动。逻辑思维被灵动的多媒体带动,抽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障碍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被化解了。让学生在彩色动感的课堂中,享受并轻松学习。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加。重点突出,难点也不攻自破了。

三 运用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在提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渗透在各科教学理念中。我常在我的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类视频,电影让学生在这些片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视频的播放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实际相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让学生与时俱进了解中国、走近世界、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也是我的重要教学理念。并以此开拓学生视野,打造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英语课堂。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实行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的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辅助英语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则可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的理念志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将这种创新意识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同时给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我的具体教学表现如下:

1、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theater?本单元在教授比较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最高级单元。而实际上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进电影院的次数少之又少。如何将教学内容拉近实际,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有内容可讲呢?这时,多媒体便发挥了它直观便捷的优势。首先,我以两人flas进行对话情境创设。围绕周末该去哪儿度过为引子,引出“go to the theater”.紧接着,针对学生对电影院了解甚少的情况展示了四所各具特色的电影院。最后,围绕How do you choose which movie theater to go to ?Why?来展开讨论,进行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整个单元围绕“世界之最”设计教学材料。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能呈现更新颖、更开放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单元。在写作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片段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首先化解重难点,再以提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我设计了给Hansel Gretel 配音环节。训练学生英语句子的构思和表达。在学习了《Hansel and Gretel》阅读部分的基础上,续写故事。从作文反馈中,我发现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词汇,句子的表达也还不错。因为我没有规定写作模式,所以学生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具有趣味性,尤其富有想象力。

多媒体不断适应着新世纪下教育的需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让原本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添色不少。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点,但完全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PPT制作应精益求精。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富有艺术性的。制作课件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将教学理念、教学结构、优质的教学资源整合融入课件中。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图片的堆积。一个精致的课件,对于课堂而言应该是如虎添翼的,相反一个未经精心设计的劣质课件则会让一堂课,毁于一旦。

2、运用多媒体应适宜,适量。自从多媒体教学风靡教育界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习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大一部分,也确实达到了超越传统教学的显着效果。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机械式的使用多媒体,而不会灵活操作。有

些知识点用几句简洁的话便可以分析透彻的,但因为一味追求多媒体效果,结果导致问题复杂化。这种舍本求末的方式实在是没有必要。我认为每一张PPT的设计都应该有其教学目标性。正如每一个教学环节,它的设计都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某种目的,并不断为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而更改修正。

第4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阅读高效课堂,主要从阅读的三个阶段(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来实现。以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9的阅读《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为例,结合多媒体运用,教学过程分如下三步:

一、读前活动 (Pre-reading)

这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的一个阶段。

本节课前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以及普遍对旅游活动感兴趣的情况,把全班分成4个兴趣小组,分别就俄罗斯莫斯科、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的城市文化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并写下他们所搜集到的有关城市的见闻,如天气、季节、语言、食物、交通等。同一个兴趣小组需要在课前完成讨论,并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份有关他们感兴趣的问卷。这为学生课前谈论交流(自己想去的外国首都城市旅游)搭好支架,降低了学习环节“Pre-reading”的困难度,实现了同伴互助。

二、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1.Skimming

让学生就课题预测即将阅读的课文谈论了什么,然后在进行快速阅读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其突出显现在screen上。教师可适当在screen上给出simple questions或the mind map。例如:在本文中可以先给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判断正误,然后给出以Singapore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像一剂兴奋剂,能提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信心、兴趣,学生很容易在导图的帮助下找出关键词:location, population, language, food, feature,weather。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带有这些关键词的思维导图后,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初步印象。 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下一步目标。

2.Scanning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告诉学生“scanning reading”有何阅读特点,并将其放在screen上, 鼓励学生放声朗读,这也有助于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体会英语阅读的快乐。同时,教师既可提些较深的问题投放于screen上,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关键词句,如read the text again and finish the mind map 2 by explaining the key words(要求学生找出与key words有关的解释或说明) ,也可以用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scanning”:Most people in Singapore only speak in English.(true or false)”不管是采用哪种问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将大大缩短教师解释和板书的时间,可以快速引领学生进入正题。

3.Reading for detail

在两三次的阅读后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找出他们难以理解的词、短语及难句,并进行解惑。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阅读策略――猜词策略:通过课本上的插图与上下文猜测词义,要学会联系上下文(context)来猜词悟意或通过构词法猜一猜某些生词,利用screen呈现一些词性的构成。例如,文中出现的生词southeast是由south+east而来,Night Safari可以运用图片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在此阶段,利用网络搜集的新加坡风土人情的图片可以适当呈现,给学生直观而生动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读后活动(Post-reading)

这是整个课文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进行融合;将阅读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训练。

第5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1.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模式,确定适合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现有的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模式,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确定适合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针对每个班不同的英语学习的现状,教师要从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进行指导。而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基本英语学习能力的不同,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要按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将英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划分到A组,将英语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划分到B组,将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分到C组,对于不同组别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英语阅读要求,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现有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以获取知识的提升。如八年级英语教师在新接班或者是授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将学生进行动态分层。

2.结合教学大纲,确定阅读分层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中英语的教学要实施阅读为中心的教学,不但要重视课文文本的“读前、阅读、读后”三步走模式教学,而且要重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的学习生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英语阅读学习的主体,不管是在课前自主探究还是在课上交流环节甚至是在课后的课外拓展环节,教师都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在上课之前确定阅读分层教学的重点难点。如在Unit2MyFavouriteSchoolSubject的教学过程中,在授课之前教师就要确定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分层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问卡了解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学问卡的完成到课堂上的学习都可以按照教学重点难点的要求去做。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教学

1.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升程度。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关注阅读教学,因材施教,实施阅读分层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教学中“读”的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要激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教师要确保英语课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原本的阅读能力以及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决定着学生两极分化的严重程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宏观调控、微观分层的教育教学模式。如在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6Acci-dents!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上所设计的阅读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尽量设计适应三个层次的阅读文字理解题或者阅读听力理解题。教师要求A层次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含义,能够找出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章的主体;而对B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顺序以及事件当中人物的行为,能够理解、推理以及判断故事内核;而C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降低阅读要求,让学生达到基本的阅读教学目标即可。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完成本层次学生有能力完成的文字理解题以及阅读听力理解题。

2.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阅读分层教学。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或者课后拓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阅读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涵盖的知识量较多,有些文本知识点也较为散碎。当教师选择口头表述的时候,有些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 往往觉得像是听天书一样,但是如果教师选择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就会变得更好。首先,多媒体课件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文本,让学生从相同的阅读文本亦或是不同的阅读文本中寻找到自己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信息。而在教师进行分层指导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出示找到自己需要完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会有目标。如在初中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2PlantaPlant!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阅读,并通过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阅读要求进行阅读理解,力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3.阅读训练分层,可以采用合讲合练后分讲分练的方法。

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可以采用合讲合练然后再分讲分练的方法。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对全班同学提出共同的阅读要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当教师合讲合练之后再开展分层次阅读指导,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开始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共同的指导中都获得提升。如在冀教版初中英语第五册LESSON46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歌曲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开展听说读的训练。在刚开始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阅读训练,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在教师有计划的活动组织以及讲解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然后分层次指导学生完成阅读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尽情表现,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建立起自信心。

三、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1.课堂作业可以进行分层布置。

阅读教学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程度,教师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单纯依赖教师课堂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布置一定的课堂作业。针对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分层作业的形式,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如在初中英语冀教版九年级下册Unit3PardonMe!的课堂作业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以及所传授的内容进行分层次阅读训练。教师针对课堂作业的要求让C层次学生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B层次学生在这个基础山通过造句、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A层次学生通过写作、阅读理解训练来巩固所学语言。这样的分层布置阅读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2.课外作业要分层。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布置学生完成课内阅读,还要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初中英语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恰当的布置,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指导。对于A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扩大阅读面,深挖英语深层次的内容,还要能够读懂供本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悟和报纸、杂志。对读不懂的词句可以学习查英文字典以及英文工具书等。对于B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读懂难易适度的同步阅读教辅资料,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简单易懂又有兴趣的教材。而针对课内阅读的训练,教师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层次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

四、采用合作小组进行阅读训练,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1.采用合作小组进行阅读训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单纯依赖分层教学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按每组四至六人的形式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并选择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阅读小组长。当教师按照不同的阅读层次安排学生进行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阅读训练的时候,组长要加强组织,力争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组长还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合作交流工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文章资料的“Keywords”以加深学生重点的阅读印象的时候,教师按照不同的阅读训练层次要求布置学生进行阅读,当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的时候组长要组织本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互通有无,教师也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2.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初中英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发现闪光点,肯定学生点滴的进步,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进入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分层,还可以按照学生的阅读愿望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学生的层次要实现动态化,当学生阅读能力进步或者退步的时候,让学生自主进入到相应的层次。

五、结语

第6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一、课前精心准备

上课铃响后,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游戏、同学之间的谈笑之中。如果教师以得体的着装、饱满的精神风貌走进教室,一上讲台就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开口,一抬头,用自身的亲和力去感染学生,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导演好课前三分钟,营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

每天提前布置好任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自编的英语短剧,轮流上台的“Free Talk”,饱含深情的英语朗读,播放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英语歌曲等,这样学生一下子从课间的兴奋状态回到英语课堂上来。

三、精心设计经营课堂,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一)提高自身素养,板书规范,讲究语言艺术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问不倒”的老师。如果我们板书规范有序,语言精练、幽默、具有艺术性,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如春天来了,有很多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恹恹欲睡,这时如果讲一个笑话、幽默故事,引起哄堂大笑,那些想睡觉的学生势必情绪高涨,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有意注意也就形成了。

(二)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深挖教材的趣味性、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死抱住一个教案,以不变应万变,那他什么也干不好,更确切地说,他将使学生变得无知。”人教版《新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趣味性强。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学中,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运用一般将来时讨论未来,学生们都踊跃举手发言,畅谈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打算,通过运用课文所学,进行角色扮演,感受到课文的趣味性。

(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在我的课堂上,没有一个观众,谁都不是“闲人”。对于优等生,对他们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鼓励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拓展课本知识,强化有意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学困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有时在英语课堂上,无论周围学生学习热情多么高涨,老师讲得多么起劲,有些学生反应依旧冷淡,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思维没跟上。这时应加以提醒,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采用赏识教育,及时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待学困生,如同对待不幸一样,态度上越细致、体贴,精神上越同情关怀,落后者争当先进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其懒散、怠惰的习气就会受到更加尖锐的自责。”通过教师长时间的关注、鼓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四)利用多媒体、肢体语言等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刺激学生的各个器官,帮助学生抵制外界诱惑的干扰。在《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9 Where was he born?教学中,当用多媒体播放刘翔在奥运会上110米栏夺冠,2008年中国在莫斯科申奥成功的视频时,学生们情绪高涨,热血沸腾,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五)做好课堂笔记,强化有意注意

在每节英语课堂上,我都要求学生在书上划出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建立纠错本。这对于巩固记忆、克服遗忘大有裨益。同时,做笔记,划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思维专注,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抵制外界诱惑的干扰,强化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六)划分四人学习小组,适当采用竞争、奖励机制

第7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网络资源英语课堂教学优越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为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手段,从而使初中英语教学迅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面,解决了英语教师棘手的问题,为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从而为初中英语教学拓宽了广度、深度和宽度。但是英语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科目,只有人文感性和网络技术理性有机的合理的结合才会产生最理想/最佳的效果。因此,要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习积极性,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接收,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有效整理网络资源,并对其充分的利用,以便实现现代信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和融合,真正合理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源泉,但同时多媒体课件能集动画、声音和像等于一体,将一些抽象、乏味、枯燥的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拓展,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负担减轻了。生动形象的画面、纯正流利的口语和完整得体的语言材料都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地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教学初中英语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我制作了大量有关一些运动方面的图片,同时在播放时,点击相关的频度副词和短语,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的学会,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利用网络资源,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在教学中,多媒体优势在于把声、光、像各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创设栩栩如生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发自觉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中的机会,主动探索、寻求新的知识运用,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来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材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时,话题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都很想了解其他国家的天气与中国截然不同风土人情的国家的有关情况。这时,课本的有限知识远远不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笔者在学生学完本单元之后,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翻阅、查询有关电视资料,最后将国外的天气、风俗等人文知识和一些漂亮的图片资料都集中起来给学生们共享,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实现外语课堂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果。

三、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个英语教师都愿意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地导入新课,这时多媒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优美的插曲或图片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缓和课堂气氛,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积极动脑,提早的进入课堂状态。

2.讲解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此时,多媒体资源是必要的手段之一。比如,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保证学生发音的准确率多媒体不仅就可以做到,而且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画面上声音和口形的变化,让学生一目了然,简单易学,掌握发音的要领,然后通过反复的听和读,这样学生不仅得到充分的练习和训练,而且乐此不疲。有的学生爱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动画,讲英语对话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利用语言,大幅度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扩大课堂的活动面,这样,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对语言点有深刻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景实际应用,从而将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如:初中英语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要求学生掌握买东西的英语口头表达,但由于学生的自身和社会环境局限(不经常说英语),很难使学生能进入英语交际状态。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件设计到一个超市或商场里,让学生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购物,这样既训练了英语口语,也提高了实践的机会。

3.归纳小结比较训练语法知识

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语法重点(Grammar Focus),因此,在每单元学完后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语法知识,把所学语法知识进行比较和训练是有必要的,学生才能印象深刻。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语法,教学单词,进行必要的语言技术操练,口语训练,批改英语习作等。

总之,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好处,但如果运用得不恰当,不得体,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英语教学时要避免以下两点:

1.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实质

有些教师为了搞活课堂气氛,把多媒体课件搞得像看电影一样,没有重点和难点,课件空洞无内容。结果,学生也是走马观花,只看热闹,其实这就是只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目标,违背了教学规律。

2.课件设计死板,没有活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些老师把旧的教学方式方法――要点、重点、难点内容毫无变化的设计在课件上,没有一点创新和吸引力,直“灌”给学生,结果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就没有发挥多媒体的重大作用。

总之,网络多媒体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正确合理地开发并运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必将进一步促进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只要我们把多媒体资源用得恰当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多媒体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我们共同开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导入;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71-02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学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从而为整节课提供良好的铺垫。

1 课堂提问时的技巧和策略

课堂提问包括教师的提问、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应答和教师对学生应答的反应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师的提问是最重要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所采用的技巧和策略对师生间能否相互交流,问答活动能否正常进行下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调、音量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应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3)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教师不要害怕课堂的沉默,更不要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否则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4)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5)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词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2 课堂导入的技巧与策略

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导入的时间一般占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导入的时间太长,就会影响教学的其他步骤,偏离主题。导入的形式不能单一,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课堂导入不能忽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认知水平。成功的课堂导入需要精心设计,更需要教学艺术。

课堂导入应有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突显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任务设计和适当的指导与引导,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来感知和体验,实现语言目标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入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还应注意导入材料的新颖性、时代感和生活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材料,材料越新颖,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越浓,效果就会越好。

2.1 复习导入法: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复习导入新课,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在复习阶段,教师一方面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设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传授新知识的契机。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Unit 9 It’s raining 这一单元时,选取了大量有关天气和季节方面的知识、图片,复习有关weather 的词汇,再让学生用列出的词造句,如:I like snow because I make snowmen./I don’t go out because the heavy rain.等等,让他们熟悉有关天气的词汇。再根据地图图示使用描述天气的形容词来开展有关天气的对话:――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It’s sunn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It’s snowy and cold.这样导入激活了学生头脑中有关天气的词汇,并为下面围绕天气开展的一系列听说活动做好铺垫。

2.2 自由式谈话导入法。通过教师课前设置谈话主题,让学生进行学生间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发表看法,内容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时事话题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八年级Unit 1 It may be cold tomorrow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猜测: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学生就会说出一系列和天气相关的词,如sunny, cloudy, windy, snowy, rainy等等。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演讲式导入法。让一位或几位学生上台演讲几分钟,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演讲准备。当然话题要围绕新课的知识点来展开,这样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如八年级上册Unit 1,我请英语科代表作了一个演讲: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演讲内容紧扣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乐于听,兴趣高。因此,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熟悉、喜欢的事物或人物,学生有话讲,乐于讲,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4 背景知识导入法:对于一些故事、历史或有文化背景题材的课文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有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景中去。阅读课文中讲述英国见面、食物、公共场合等方面的不同传统和礼仪。因此,在呈现新材料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图片的对比,讨论中英manners的不同,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新单词和短语进行呈现,并利用manners table 的填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悉外国的文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呈现也提供了一定的背景。

第9篇: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改变 创建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各级教育机构中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及其教学质量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等多种问题,导致许多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有效性不足,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改变与创建策略,现论述如下。

一、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环境下,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教学活动需以学生为中心。故现阶段,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依据课堂教学目标,重视班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向班级学生讲解本节课教材知识,而是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新词汇、朗读课文内容,此举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课堂主体教学要求,且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课堂朗读了解和把握学生词汇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英语朗读能力,以便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又比如,在同版教材七年级下册《I’m watching TV》的实践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进行时”知识点时,可要求班级学生在了解新课知识的基础上,于课堂中大胆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一些“现在进行时”英语句子,如“I’m reading a book.”、“I’m thinking.”等,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尽量使每位学生均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转变和革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英语课堂听说训练

在以往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多采用“授-受”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多处于“听”的状态,主动说英语的机会较少,学习效果不乐观。故现阶段,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及时转变或革新教学方式,通过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训练,增强其英语听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本节课教材知识之后,需及时转变以往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英语课堂听说训练,如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分为4人一组或6人一组,并由教师选拔一名学习成绩较好、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同时,教师可为各小组学生指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如“为什么喜欢熊猫?”、“熊猫的特征主要有哪些?”“动物园中除了熊猫,还有其他什么动物?”、“除此之外,你还喜欢什么动物?”等,要求各组成员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学习资料并进行组内讨论;同时,教师需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对各小组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课堂辅助,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其英语听说能力。

三、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阶段,随着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快速发展,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级教育机构的课堂教学中,其中尤以多媒体技术更为明显。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需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需提前了解并熟悉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多媒体教学课件,做好多媒体课堂教学准备。在课堂伊始,教师可先让班级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知识,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之后,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guitar”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资料信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阔视野,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说一说自己对“guitar”的认识,调动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将英语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此种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可加强学生对“guitar”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有效性等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有效性不足,教学现状不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及时转变和革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训练,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听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创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