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的心理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够站稳脚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决定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采取措施解决这些影响因素,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今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虽然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手段和方法,但是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在新时期、新情况、新技术的冲击下,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面对的突况,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因为对新的技术和新的建筑材料的不熟悉,可能在施工的时候,操作方法和流程不符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而对于这些规定,施工管理人员也不了解和熟悉,因而无法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可能引发责任事故。
(二)设备工具管理比较混乱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需要依靠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按照规定和使用方法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操作和使用,能够保证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施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现今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并不注重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管理,还没有形成对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管理的体系,施工人员在操控机械设备和工具时的违法违规现象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纠正,平时也不注重对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零件的更换和维护保养,这些都导致了在施工现场常发生因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故障导致的施工事故,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三)施工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不合理
施工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原料来源,对施工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采购和使用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现今的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在施工进程中施工建筑材料浪费或者短缺,不能够完全适应施工进程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没有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实际情况和施工建筑材料的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预算,采购和使用都存在着不合理。
(四)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应当以“安全施工”为首要原则,我国虽然出台了很多关于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在实际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完全实施到位。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应当从最基本的内容抓起,不应当只提出框架性原则性的规定,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施工的操作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对操作过程的记录上也要花功夫,设定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有人员、设备和工具、材料,还包括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一系列可能影响的要素,并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施工管理的措施,而不能一种措施不根据发展变化一用到底。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一)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庞大和复杂的,要使施工现场可以一直保持一种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施工企业的领导阶层一定要有安全施工意识和管理意识,现如今,施工企业采用的现场管理的规定和操作规程都基本上是在此地区一般通用的规定和操作规程,改动的地方比较小,而每个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和周围的人文环境都不同,因此面临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管理阶层应当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对管理规定进行改动,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可行性,从而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对于施工人员的引进可以通过委培、定向培养和竞争上岗的方式,要注意不断地为施工人员的群体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完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在安全责任面前,不偏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提高对施工项目的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避免出现违章作业的现象。
(二)加强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管理
企业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规划的时候,就应当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小、耗时长短、所处条件、当时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对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和工具的采购和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在对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按照机械设备和工具本身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使用,并及时地对老化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定期对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保养。
(三)加强对施工建筑材料的管理
施工企业应当选用质量和数量都完全适合匹配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材料,不能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建筑材料;同时施工建筑材料在选购过程中,应当根据材料市场的情况进行采购,对于施工建筑材料材料的进出库都要有着详细准确的记录,避免出现浪费或者丢失的现象。
三、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施工企业从上到下每个人的努力,同心协力,这样施工企业才能长期屹立在建筑市场之林,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万军,汪海,沈林.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筑安全.2013(03)
[2]钟敏.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及其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3(18)
[3] 张和圣.谈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J].科技信息.2011(09)
[4] 张建宇,张吉平.探究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应对快速建设步伐的对策[J].天津科技.2010(02)
[5] 高波.浅谈装饰工程的现场管理[J].科技信息.2009(22)
[6] 陆文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8)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消费产品要绿色对我们的环境无害的,不买三无产品,劣质产品。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消费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要艰苦奋斗,不要走一些歪门邪道。
(来源:文章屋网 )
困扰大学生择业的十大常见心理现象
目前,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问题的描述性研究。总结起来,当前择业过程中困扰大学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存在如下十个方面:
1.紧张焦虑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毕业前感到烦躁、紧张、无奈和悲观的人数百分比分别为31.7%、33.7%、34.2%和13.4%。另有调查发现,有88%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感觉“对未来不可知”,84%的人“对步入社会感到恐慌”。
2.自负心理
一些毕业生自我估计较高,择业取向较高,择业挑三拣四,消极等待,自视清高等。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在择业时缺乏自知之明,而失去良好就业机会。
3.自卑心理
另一些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却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缺乏勇气、不敢竞争。他们往往对所选职业拿不定主意,或者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不敢对能胜任的工作大胆说“行”,总是“试试看”,从而错失择业良机。
4.怯懦
在择业时,部分大学生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5.从众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息,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窝蜂地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
6.依赖心理
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依赖。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消极地等待单位选择,等待学校安排,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加上受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仿佛不是毕业生自身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
7.求稳、求闲、怕苦
追求稳定和一步到位,对职业的选择崇尚“三高”标准,即高起点、高薪水、高职位,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缺乏同甘共苦的创业精神,而自身又缺乏管理岗位必要的实际经验和能力,结果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
8.攀比心理
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择业,而往往是以周围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即使有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盲目攀比的结果只会是错过成功的机会。
9.问题行为
毕业前一些大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或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不仅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违纪与违法。
10.躯体化症状
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挫折体验多,加之一部分大学生性格上本来就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导致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紊乱、背痛、肌肉酸痛、口干、心慌、尿频、饮食障碍或睡眠障碍等。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
总结与概括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困扰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的心理困扰的深层心理根源进行剖析,从一定高度看待这些心理困扰,然后才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而目前对于这一重要环节,研究者还比较忽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1.常见择业心理困扰的分类
从心理困扰产生的源头,上述10大择业心理困扰可大体划分为四类:一是来自毕业生个体的心理困扰,包括紧张焦虑、怯懦;二是来自参照群体的心理困扰,包括自负、自卑、从众、攀比;三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心理困扰,包括求稳、求闲、怕苦、依赖;四是由前面三类困扰综合导致的心理问题,包括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症状。
2.社会心理视角下的择业心理困扰
根据社会心理分类系统(金盛华,1995),社会心理可以分为:个体、人际、个体与群体、微观群体、宏观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和宏观系统化社会心理思想六大方面内容。以此系统的视角看待上述分类,不难看出:紧张焦虑、怯懦属于以情绪为基础的一般个体社会心理现象;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症状属于较严重的个体社会心理问题;从众、依赖属于以行为为基础的一般个体与群体社会心理现象;自负、自卑、攀比属于以认知为基础的需加矫正的人际互动社会心理现象;求稳、求闲、怕苦属于以认知为基础的需加矫正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调适
1.调适的基本原则
首先,社会心理学的分类系统表明,不同来源和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需要不同层次的调适。比如,对于个人水平的问题,如紧张焦虑、问题行为等更多的从其个人角度提供帮助;而对于群体层面,乃至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层面的问题就需要协同各方力量,从更宏观的角度予以配合。
其次,对于不同心理基础的问题,也需要适应其心理基础而提出调适方案。比如,情绪问题主要从情绪的角度,认知的问题则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切入调适过程。
第三,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人的社会行为是关于个体与环境的函数:其中包含行为、个体、环境。因此,对于任何心理困扰都不能孤立地“就问题而问题”,而应该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和解决。
2.调适的具体做法
(1)一般应激心理困扰
社会心理学指出,在面临社会压力时,每一个体都会产生正常的社会应激反应。面对择业这样的重大人生抉择问题,产生焦虑、紧张、怯懦、自卑等心理都是正常的。而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适度的紧张对于行为表现是有促进作用的。
因此,对于学生的紧张、焦虑、胆怯、自卑等心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忧,而以情绪技术予以调适,充分给予情感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对于从众、依赖等行为层面的应激反应,则鼓励其改变行为,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以认知技术予以调适。当然如果上升为焦虑症等就另当别论了,那就需要专业咨询和治疗了。
(2)要矫正的认知偏差
社会比较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主要机制。作为社会的人始终是在与所选择的参考系进行比较中来确定自我价值的。但由于信息不全、认知偏差和参照系选择不当等原因,有时候会产生认知失调。对于这类问题,就需要从认知的角度予以矫正。
(3)以行为为基础的困扰
前面已经提到,对于以从众、依赖、胆怯等不敢付诸行动的心理困扰,则需要通过行为方法,辅之以情绪、认知方法,才能予以调适。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行为主义的一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一种对将要感知的事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也有人称为“心向”,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反应环境刺激。例如人在重复10~15次感知大小不等的球后,对两个大小相等的球就会感知为不相等,这就是过去的感知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所给予的定势影响,心理学家们同时称之为“定势错觉”。
定势现象是人人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常起消极作用,引导人们按照旧的习惯和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和看待事物的发展,以不变对变,致使思想落后于已变化了的新情况,出现判断的错误。
心理定势现象在人的日常思维过程中经常出现。例如社会知觉偏差之一的刻板印象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定势的反应。人们常将个体按职业、性别、地区、社会地位、民族等分为若干类,对每类人都有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他人的根据,如青年人总认为老年人是墨守成规的,老年人则认为青年人是毛糙的、冲动的等,再如常见的心理现象“光环效应”,就是指由于以往印象造成的惰性而形成的人们心理上的定势,即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把其它好的品质赋于他;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包围,从而也就给予他不好的评价,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夫》、《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前言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即团体心理。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但学生自愿模仿的程度却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吸引力量,即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的技术好,示范动作轻松、优美、自然,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否则结果相反。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或拍拍学生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水平,甚至对于比赛的胜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 结合中长跑训练的特点及其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
来分析和讨论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关键词:心理训练方法 中长跑 运动员
一、前 言
随着现代体育竞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素质
对运动竞赛的影响,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要求运动
员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
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等心理素质。中长跑运动是一项艰
苦的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体能性的速度耐力项目,运
动员大脑皮层要承受长时间的反复单一的刺激,必须要有
良好的心理能力。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
运动员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
教育过程,并且学会调节各种心理状态的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分析
(一)心理能力及心理训练的涵义
心理能力即指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
及依训练竞赛的重要把握和调节自己心理过程的能力。所
谓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调节,
即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以期达到培
养最佳的心理状态,为运动员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取得
优异成绩而做的各种心理准备。
(二)心理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作用
中长跑比赛中,每个运动员都想发挥自己的实力,获
得优异成绩,然而在比赛中,有很多人出于各种原因如赛
前心理准备不足等而事与愿违,致使精神过度紧张、技术
动作僵硬、节奏混乱等,在比赛中根本发挥不出自己的最
佳水平。中长跑运动是一项艰苦的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
体能性的速度耐力项目,想要跑出好成绩,拥有顽强的毅
力和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三、中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及克服
方法
(一)中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
由于各种原因,中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现
象主要有心理过度紧张,情绪消极、低落,意志消沉,精
神萎靡,容易冲动,心理活动失常,心神不定,反应迟钝,
思维迟缓,自以为是,惧怕别的运动员,对比赛缺乏信心,
对教练员的赛前布置和嘱咐听不进去,失去控制自己行动
的能力等,从而使运动员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
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无力,
体力下降、四肢颤抖等。
(二)不良心理的克服方法
教练员应针对运动员的不良心理,采取以下克服方法:
1. 暗示放松法。暗示放松法是通过语言暗示,降低肌肉紧
张和氧消耗,调节呼吸节律,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而
使精神得以放松的方法。2.音乐调节法。选择可以使运动
员镇定的音乐,采用声波信息消除大脑所产生的紧张情绪,
消除紧张。3.加深呼吸法。呼吸频率加快会使运动员注意
力分散,疲劳程度加深,自信心下降。在赛前日子里,有
意识的加深呼吸,有助于改善心里紧张状况。4.激励法。
根据运动员的个性,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士气,把消极情绪
转化为积极情绪,鼓舞斗志。5.分析法。帮助运动员中肯
的分析自己的实力和优势,分析对手的实力和不足,树立
比赛的信心。
四、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日常训练法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91•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
是指在平常的中长跑训练环境下进行心理训练。没有
日常的心理训练基础,很难想象运动员在模拟训练或比赛
时表现出良好的心理能力。因此,日常的心理训练是非常
重要的。常见的方法如下:1.转移注意法。这种训练方法
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力求超脱,减少有关信息输入,利用
外界环境刺激,有意转移注意力,以降低身心的不良感受,
坚持训练下去。2.自我勉励法。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要寻
找自我进步感、成功感,以鼓励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或成功。
教练员在训练时应当鼓励运动员坚持再坚持,保质保量的
完成训练任务。3.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训练法要求运动
员在训练时借助自己的语言,通过默念,获得良好的心理
感受,以获得良好的训练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运动员的自信。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能够提高运动员动作的
稳定性和成功率。
(二)模拟心理训练
模拟训练法是模拟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
心理训练。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运动员参赛做
好适应性准备。模拟训练法的主要作用是在于提高运动员
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在脑海中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结构,以便使技战术在意外情况下正常发挥。对学生进行
模拟训练法,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战术、技术、赛场
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等。在中长跑模拟训练中,常运用
设置比赛地点、模拟裁判、模拟比赛中的观众等。
(三)意志训练
常见的训练方法有在特定的训练负荷下要求领先跑到
终点;在特定的训练负荷下要求紧紧跟随跑,最后超越队友;
突然增加困难训练,如在训练结束或运动员感到疲劳时增
加训练次数。
(四)赛前想象训练
为了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给运动员带来的不利影响,
教练员必须培养运动员识别消极心理的本领,必须要诱导
运动员把精力放到积极思维上,通过纠正错误估计,来形
成正确的心理状态,要求运动员把思维集中到起跑上,想
想正确的跑步姿势及呼吸节奏上等。
(五)集中注意力训练
集中注意力训练是一种主要的注意力调节方法。集中
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教育教学•
注意力是指人的身心倾向于某个目标,不分心,不受各种
内外界因素干扰。注意力的调节能力是运动员的一种重要
的心理品质,具体的方法有. 教练员有意识的安排运动员
在外界环境干扰下进行训练和培养,在心理承受力给予有
意识的培养,通过意志品质的锻炼,使队员心理上有所准备;
通过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随时分配和转移注意力的训练。
(六)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也称为心理回忆训练,是心理训练方法的一
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前,对即将进行的技、战术动作
过程,包括跑步的姿势、节奏方法、跑动的线路等做一系
列的回忆。要求回忆教练员经常反复提示的技术动作要点;
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改进技术动作和提高完成动作的正
确性;重现成功技、战术组合的情景;重现比赛取得胜利
的激动场面和外界观众高涨的情绪。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
水平,甚至对于比赛的胜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
应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有计划的进行心
理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技术训练水平,取得
优异的成绩。我们应当多学习和借鉴其他项目和国外同行
经验的同时,结合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实际,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并逐步创建出一套适合中长跑心理训练方法和
手段,为加速中长跑运动技术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 琳,浅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吉林
体育学院学报.2008:NO.24.vol(4)
[2]李国泰,浅谈影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 物理环境 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渗透的,是润物无声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德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学校环境就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德育场,能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愉快、乐趣、活力和希望,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激发学生形成爱学校、爱生活、爱人民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学校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我们分开叙述:
一、物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的物理环境一般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公共设施、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等。
学校的绿化、美化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相当的作用。比方说:整洁干净的校园使学生容易产生“完形”(班杜拉的理论)的需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雕塑作品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小桥、流水、绿草、鲜花等自然风景能让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领略大自然的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保证学生身心舒适,不至于感到环境的压抑,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消除了紧张的学习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最有利于直接经验的获得,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教学设施、足够的活动场地,才能确保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参与、体会和发现,去和其他学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并在交际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完成情感学习,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避免消极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二、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人文环境包括师生关系、校园风气、文化制度、社区环境等方面,学校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样有着重大影响,其具体表现在学校及周边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学校的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校园文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及教学水平密不可分,也与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支持、配合息息相关。
1.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堂文化和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平台,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它是一所学校思想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它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它能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表现出形形的心理现象,其中,大部分心理现象是积极健康的,也是我们期望出现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现象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还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现象,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干扰和冲击。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破坏群体的凝聚力,也可以削弱自己和他人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模仿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010年,北师大珠海附中出现教师殴打学生的现象,其视频一度在网络快速传播;而近期珠海湾仔镇鸿景小学8岁小学生因数学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打了20多竹棍……类似事件常见于媒体,虽然,这些老师的行为遭到了人们的反对和谴责,同时,他们也受到了一定的严肃处理,但是,这些孩子心里留下的创伤却是终生难以弥补的。另外,当一个学校出现了上述情形,在很长的时间内,其他的学生会同样恐惧,情绪也就难以稳定下来。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学生时代,老师的过失更容易促使其自暴自弃,促使其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师的情绪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波动。如果教师们整天沉着脸,动不动就呵斥学生,那么,学校、班级将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种机械的、缺乏活力与互动、缺乏情感交流的气氛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扭曲,情绪会不稳,甚至暴怒、焦虑、抑郁,攻击别人,对社会的认知、情感也会渐渐淡化,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可见,教师的笑脸、爱心、诚信,以及教师的激情教育是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的催化剂。
3. 文化环境也是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社区、家庭是学校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学校中的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不是封闭的、静态的,校园文化必须主动地去选择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形成正确、健康的环境,并对学生时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当前流行的港台武打片,经常会出现打打杀杀等暴力场面,也会不经意间被青少年模仿,《逃学威龙》中的坏分子更被少数同学视为英雄,2012年,针对学生的砍人事件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和冲击,这些社会因素显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必须正确引导。而社区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孟母三迁择邻处,以及当前学区房的热炒,也是人们认识到社区对孩子的影响意义重大。在文化环境中,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当属家庭因素,不当的教养方式、管教态度,日益疏远的亲子关系,冷漠的家庭气氛,无一不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在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中会体现得越来越显著,这些表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意义重大。
三、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学校环境建设,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加强校园硬件建设,创造高标准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代学校
校园硬件建设是学生心理成长的物理环境。学校的整体规划应从美学的角度去布局,尽可能远离环境和噪声的污染,保证空气的清新,搞好绿化、美化,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做好活动场地、教学场地的配套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取现代信息技术、艺术活动、体育锻炼、科学实验、劳动实践的物质环境。当然,我们的校园硬件建设目前仍然需要资金的保证和社会的重视。
2.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逐渐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从而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采取措施,例如,制度文化建设要贴近人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避免出现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定,使各项措施更加有利于促进符合预期行为的产生,避免不良行为的蔓延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心理现象分析,才能对不健康的校园心理进行调适,使措施更有前瞻性、针对性,更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应该思考开展什么样的校园活动,建立什么样的社团组织,设立什么样的榜样、典型,提倡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等等,并做到既合理引导,又不会管控过严以致缺乏活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把握好管理的“火候”。
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哺育学生,要善待学生。只有爱学生,以真诚换取真诚,建立相对平等的师生关系,你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会专心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因而,作为学校,应让每位教师相信“师爱作用”,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把无私的爱献给学生,用自己博大的情怀,去感染学生。并时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时,教师应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获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以建立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协调统一外部文化环境,以达成教育目标
学校应协调好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离开了社会、家庭的合作,学校教育寸步难行。
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责任人――家庭,学校应与他们密切合作,通过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召开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途径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创办家长学校,促进沟通和协作,才能使教育富有成效,加快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而在优化校园社区环境方面,我认为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免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学校要与社区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争取他们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工作。
综上,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教育网络的建设,协调统一好外部文化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事半功倍。
结论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学校应当重视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优美、和谐的学校环境,给学生们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雄伟.优化德育环境. 构建“生态德育场”[J] .成才之路,2007(12).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l心理学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大多数只是关注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某些典型人才,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能让我们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1.2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1.3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彻的的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来指导实践,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所面临的困难
2.1学校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2.1.1双师型人才欠缺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大多只研究本专业,专业心理学知识比较缺乏,因而在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
2.1.2技术设备欠缺
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和工具未能在我国普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并作出科学分析,影响了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2.2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教育难度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中职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暴露出不少思想上的新问题;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模糊。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一些违法现象很漠视。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享乐主义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3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
3.1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也往往就在于此。常言说,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
3.2因势利导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3.3持之以恒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重复和暗示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魔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也会被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