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去年的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鸟,你在哪?’’ 是我的树朋友,小鸟想着,抬头一看。啊,真是树,‘‘树,我找了你那么久,原来你身上度过啊!’’
‘‘小鸟,其实我被砍断,但是我的一个枝了泥土,这正是伐木工的儿子做的恶作剧,可是没想到我又长出来了!正因为你飞来飞去,忘记了我在哪里生长罢了。’’
‘‘树,你没有消失就好,可是你怎么和我认识的树不一样呢?’’
‘‘可能是其他问题吧,不过没事,因为我能和你生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会来,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倒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的响着。鸟儿落在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里,你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三年级的一件事,我不小心把妈妈的香水打破了。到妈妈回来时,她闻到她自己的香水味道。妈妈立刻走进了房间。
原来真的是香水掉到地上,妈妈走到我面前说:“你是不是把香水打破呢?”。
“不······是我······打······破”我语无论次地说。顿时我心里感到很后悔。因为小孩子要诚实。
过几天,妈妈再来问我:“明明是你打破的,却不诚认你要反思一下”。
我慢慢说:“你第一次问我的时候,已经我很后悔可不知道怎么向你说”。
“今次就算你诚实一点,我就不叫你写反思”妈妈说。
这时我的心里面平静了下来。只希望不要有下次。
学完了《去年的树》这一课,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鸟儿们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给树唱歌。可是树不见了。残忍的人们用斧子把树砍到,做成火柴卖掉,点燃了灯火。于是,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者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这时候鸟儿是多么的难过呀!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要保护动物,可是,大量的砍伐树木让许多动物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家园!可是残忍的人们和冷漠的大门却认为:不就是一棵树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设想一下:假如人们是鸟儿,看着自己的好朋友被砍到,心里会是多么的难过啊?
伐木人砍伐树木时,不妨想一想:一棵树再怎们说也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生命!人们和树是平等的!
1、记住平年和闰年,那得看看二月份。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可以用年除以四,留余平年不余闰。每隔四年为一闰,这句就是死规则。
2、年称末两位不是0(不是整百年),是4的整数倍,这样的年称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年称末两位是0(是整百年),是400的整数倍,这样的年称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鼓励 兴趣 好奇心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亦如此。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基础。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一、抓好起始阶段的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抓好起始阶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七年级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就和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教师在教学时可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多做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或切土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并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对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想方设法让课堂变得生动,变得能吸引学生。
1、注重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情景,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情景并通过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兴趣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具体表现为:备课时,尽量寻找一些热点话题,通过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及时、耐心地帮学生解决,不讽刺挖苦学生;当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解决方案时,要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不打消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最后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 .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
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
4 .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注重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之一,但不能过分追求,因为数学语言的表达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两者要并重兼顾。“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的要求。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模仿和练习语言的机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语言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的过程。
【案例一】《因数与合数》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列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然后汇报表格的填写情况,集体订正;再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抽象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最后出示百数表,先让学生试找10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集体订正。并背诵50以内的质数。
本例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如“写”20以内数的因数。“找”100以内的质数,而忽视了让学生在“言”中悟,忽视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概念的内涵,重操作,轻语言。事实上,当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列出1-20各数的因数时,学生已经对概念有了模糊的意象,只是不能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来概括,此时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概念,而是直接揭示概念,通过背诵记忆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逐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突出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当然,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语言最初可能不规范、比较生涩,但经过与同伴对话、教师对话,与概念之间的对话和自我对话后,会慢慢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对概念本质理解的语言。也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学生将会慢慢地将自身的理解与揭示的概念进行对比,不断矫正,不断接纳,最终理解这一概念。
又如在百数表中找质数和合数环节中,教师关注的是找的结果,忽视了让学生说说找的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讨论这样找的依据,既浪费了找的时间,又导致了找的低效。可以让学生说说怎么找,为什么这样找,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找。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中,能提高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讨论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推理的意识。
误区之二:过分追求直接指向结论的捷径,却忽略了学生经历活动过程的价值
有些教师对已经抽象出的概念或给出的定义,总喜欢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理解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要求学生默读、诵读直至背诵概念,认为只要找出关键词语,会背了,也就理解了。殊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只是停留在概念知识形成的表征上。
【案例二】《循环小数》的教学:教师先谈话引入新课:校运动会,小强跑400米时,用了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请你在课堂作业本上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再出示28÷18和78.6÷11两个算式,让学生笔算并板演,最后抛出几个问题: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三个商的特点?
师:像这样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师板演课题)
师:你认为这一句话中关键字、词有哪些?(无人举手)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是重点词呢?
师: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重点的词,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谁能记住这句话。(自由读,再指定学生背诵)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理解、会理解“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吗?这一定义是教师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是“被理解”。虽然能背出“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定义,但根本是不知所以然,犯了重结论,轻过程的毛病。
“循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四季的轮回、日历的变化、体育老师的口令等。在概念的引入阶段,教师就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进行“对接”,通过学生的观察,师生的对话,一步一步感知循环,深化循环,直至理解循环。先突破“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的”这些教学难点,再通过计算、思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深入探究,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循环小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
误区之三:集中精力解读概念的内涵,却忽略了概念的丰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了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反映了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外延则包含了某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如三角形的定义是“由三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图形”,其内涵包括:三条线段、封闭图形、平面图形等;其外延包括等腰、不等腰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等。外延与内涵就像概念的形与实,前者具有表象性、直观性,后者具有抽象性、内隐性。厘清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标准之一。那么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选择具有普遍外延代表的正例,而非特例。
【案例三】《商的变化规律》的教学: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金老师花了100元钱买5元/个的文旦;王老师花了200元钱买10元/个的文旦;陈老师花了300元钱买15元/个的文旦。三位老师各买了几个文旦?学生列出了100÷5=20、200÷10=20、300÷15=20这三个算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探究规律。结果,好几个学生都发现了“被除数依次增加100,除数依次增加5,商不变”这一规律,使探究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节外生枝”,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老师还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发现是对的,导致了教学的尴尬。
如果把例题改为:金老师在利群水果超市买了2个文旦,花了30元钱;王老师在楚门水果超市买了4个文旦,花了60元钱;陈老师大众水果超市买了10个文旦,花了150元钱。哪位老师买得便宜?列式:① 30÷2=15,② 60÷4=15,②150÷10=15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变)②式与①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都乘2,商不变)③式与①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都乘5,商不变)反过来,①式与②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①式与②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就可避免了原来的教学“尴尬”“麻烦”。
误区之四:生拉硬拽地对概念的认知从直观感知直接拖至抽象概括,却省略了从“形象―表象―抽象”这一关键桥梁
图形认知是从形象的动作认知到抽象的符号认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有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感性经验的支撑后,直接跳跃到符号认知阶段,抽象出数学概念,省略表象建立的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内化。
【案例四】《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教学:利用课件演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讨论、汇报,得出它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等。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观察活动获取感性的认识,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长方体丰富的表象时,就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他们也只能是糊里糊涂地接受这一概念知识,不会真正理解和记忆长方体的特征。犯了重抽象,轻表象的错误。
如果用实物演示切土豆:这个土豆是长方体吗?(不是)这刀切下去,会出现什么?(一个平面)换一个方向切下去,又会出现什么?(又出现一个平面)(还出现一条直直的边)师:这两个面相交于一条直直的边,这条边就叫作长方体的棱。垂直于这两个面再切一刀,又会出现什么?(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要切成长方体,还要切几刀?一共要切几刀?(还要切3刀,一共要切6刀)就在切土豆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面、棱、顶点等概念的形象和表象支撑,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哪怕是学困生也能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立体的面、棱、顶点的形象。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都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对于具体形象思维的依赖、抽象逻辑思维的不成熟,是他们的专利,因此,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更多地需要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它必须经历“形象―表象―抽象”这一转化过程。
误区之五:专注于概念模型的构建,却遗漏了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
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由具体到抽象这个环节,而忽视了由抽象到具体这个运用环节。以为学生听懂了概念,记住了概念,就是理解了、掌握了,导致偏离了概念教学的目的。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概念,评价的主要标准在于能否正确的、灵活地运用概念。因此,概念教学要克服重建构轻应用的倾向。
【案例五】在“方程的认识”这一课时中,有些教师以天平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300+300=600;300×2=600; 240+240240;X+50=100; X+50
再通过对算式进行一次、二次的分类来比较式子的异同,直至抽象概括出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算式分类整理这一环节上。在方程这一概念建构时,我们不仅利用天平这一直观载体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的意义,更应注重实际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中理解方程。如:
① 全班共有48位同学,分成X组,每组8位同学。
② 每本练习本1.5元,学校买了X本,共花去600元。
③ 杨戈电影城2号厅一共有150个座位,观众已坐了X个座位,还有20个座位。你能用含未知数X的式子来表示吗?你能用方程X+50=100编题吗?
关键词:故事情境;数学游戏;动手创造;小组竞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成功之源,古今中外,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大多对某一方面都有执着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1]美国拉扎勒斯等人的实验研究也说明:在一定层度上,兴趣与智力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学生是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很大层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处于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因此,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他们呱呱坠地开始,爸爸妈妈就尝试用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由此可见故事的魅力所在,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故事对他们有着执着的吸引。因此,利用故事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非常容易融入进去,他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因为认识到故事的魅力所在,我在工作中也常常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会引用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们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为喜羊羊出谋划策,解救被灰太狼抓走的懒羊羊等。教学新课时,都以小动物为故事的主线,比如课件中出现过的胖胖蛙,小白兔,小猴子等等。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积极性也就不用提了,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引入多人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的精髓在于用,即使是小孩子,数学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他们体会数学的这种功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也可以帮助爸爸妈妈,这就需要游戏来迁移。柏拉图曾经说过“游戏,是一切幼子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地模拟活动。”游戏具备学习的功能,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因此,我在教学中会根据知识的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例如在《认位置》这一课时,教学完左和右后,我们就玩了一个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刚开始读的比较慢,学生做错了还来得及改正过来,当加快速度时,有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错误,教室里一片欢乐的景象,学生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紧接着,我请一位学生说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及时巩固游戏里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并进行升华:谁在你的前、后、左、右。下学期在教学《元、角、分》的时候,我也设计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选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个学生演售货员,一个学生演顾客。学生应用这节课学习的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知识完成这个游戏。在游戏的欢乐中,学生巩固了人民币的知识,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创造动手机会,发展学生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于手。”[2]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更多的依赖动作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各种器官,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让学生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些图案,学生对这个环节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画房子、飞机、小船、花儿、机器人等。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做中学的过程。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平面图形的意义,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学习了立体图形,为了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区别,我们让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的时间和限定的空间里自由地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搭一搭,滚一滚,加深了对四种物体形状的直观体验。
四、开展小组竞赛,升华学生兴趣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胜心,而这在低年级的小朋友身上表现得更是突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能为集体作贡献的,小朋友们的兴致往往特别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小组教学的形式,在小组的编排上,考察学生的多项指标,如表达能力,性格活跃程度,组织能力、好胜心、学习成绩等,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分组,尽量做到每个组之间的层次都差不多,每个组成员之间的互补。在总体成绩的考核上,以小组综合成绩为准,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人掉队都将影响集体的成绩。通过这种小组竞赛的形式,形成了集体合力,教学相长,以个人影响集体,集体反作用于个人,最终使得全体学生达到了共同进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成为了班级的一个特色。例如,二年级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七巧板里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回答正确的在这一组里发一个“小苹果”。然后再让学生选2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选3块又能拼出什么图形,选4块呢?5块呢?哪一组拼出的图形多,再给哪一组的小朋友们发“小苹果”。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越多。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很多学生还想再拼,我顺势在黑板上展示了课前收集好的一幅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分别像什么?你能照样子拼一拼吗?这难不倒学生,他们很快就拼好了,最后是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桌面上把小组讨论的结果拼出来,我把学生的成果贴在教室里面,给大家共同欣赏。
数学这门课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学习兴趣还不稳定,对于具体的、形象的、新颖的事物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挖掘教材,保证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这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形成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形成良性循h。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苹果树;周年施肥;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61.1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108-02
礼泉县是陕西省栽植苹果树起步早的有名大县之一。虽然多数老果农生产技术水平高,但是多数青年果农由于对苹果栽培技术一知半解,因此在苹果树周年施肥中出现了形形的误区,直接影响了苹果产业节本增效和果农收入。为了引导青年果农朋友走出施肥误区,笔者特撰此文,仅供果农参考。
1 周年施肥存在的误区
1.1 春季(2—4月)
1.1.1 弱树施氮不足。春季4月中旬正是北方苹果开花的盛期,也是苹果树需氮元素较多的时期。据有关资料表明,开1朵花需要消耗氮元素1 mg。一部分果农给苹果园上年秋施基肥中没有加施氮肥或者加施氮肥很少,翌年开春后又没有及时给一些弱树多施氮肥。因此,导致弱树施氮不足,营养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于是形成了“一树花半树果”的现象。
1.1.2 旺树施氮过多。有一部分果农偏爱旺树,开春后给一些营养生长盛的旺树施氮肥过多,从而促使旺树更旺,导致营养生长过盛而压抑了生殖生长。这种旺树本来多数原来形成的花很少,又因施氮肥过多发生了严重的落花落果,造成了“冲花”现象。特别是一些强势品种,例如红星和富士等,在春季发生“冲花”的现象屡见不鲜。
1.1.3 主干涂肥偏迟。果农给苹果树主干涂抹氨基酸等液体肥料是一种见效快的“补肥”方法。实践已经证明,给主干涂抹液体肥要抓住3个技术要点:一是涂抹时间早效果好,一般以4月上旬至中旬为宜。二是涂抹肥带长效果好,一般以40~60 cm为宜。三是涂抹次数多效果好,一般涂抹2~3次为宜。但是一些果农没有抓住这3点,在涂抹时间上偏迟,往往拖延到5月下旬才涂抹。涂抹带多为15~20 cm。涂抹次数只有1次。因此,涂抹效果不太明显。
1.2 夏季(5—7月)
1.2.1 追肥深度太浅。苹果树多数根系分布在地下25~30 cm处,且吸收无机养分的根毛区多数分布在树冠外缘。只有将肥料施入到地下25 cm左右和离树冠外缘25~30 cm处,才是最佳位置。而一些果农在夏季进行地下追肥深度多为10~15 cm,又多施在树冠投影之内;还有一些果农趁夏季降雨之机,总爱给树盘上撒施速效化肥。这种施法,由于施肥位置不当,没有把化肥施到根毛集中区,因此肥料吸收慢,吸收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地面上撒施的,一般肥料损失率都在20%以上。同时,容易引根向上,降低树体的抗旱能力。
1.2.2 叶面喷肥未到位。叶面喷肥属于根外追肥,主要依靠叶片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其最大优点:一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二是吸收快,见效快。但是在果区,一些果农实施叶面喷肥技术差:一是没有喷到苹果叶片背面。因为叶片背面分布的气孔多,一般都在200个以上。二是喷施次数太少,多数只喷1~2次。三是喷施浓度不当。有的喷施浓度过低,效果不佳。有的喷施浓度过高,发生了烧叶现象。合理使用浓度,硼砂为0.2%~0.3%,磷酸二氢钾为0.2%~0.3%,硫酸锌萌芽期至采收前为0.3%~0.5%,休眠期为2%~4%。益植素(稀土)为0.15%。叶面肥多数要求喷施次数应在3次,其效果最好。
1.2.3 轻视中、微量元素。苹果树从萌芽至采果前生长期间,都需要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其中夏季需要量比较多。各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不能互相代替。根据施肥“木桶装水”原理,虽然果树对一些微量元素需要很少,但其却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最短板条”。有不少果农只重视应用大量元素,而轻视中、微量元素。因此,不少果树发生缺素症。例如,缺锌发生小叶病,缺铁发生黄叶病,缺钙发生苦痘病和痘斑病等。
1.3 秋季(8—10月)
1.3.1 施钾、氮不合理。一般进入秋季8月中旬,应当多施钾肥,少施氮肥。这样施,有利于果实增糖、增色、增硬度。如果施氮过多,对于果实来说就会贪青晚熟,不易着色。对于秋梢来说,徒长贪青,不易成熟木质化,就会降低抗寒能力。而一些果农正好相反,他们在8月中旬施追肥,认为钾肥(硫酸钾)价格高,而尿素价格相对低,因此他们中购买并施钾肥的仅占22%左右,而多施氮肥的却占60%以上。
1.3.2 施基肥误区多。一是时间过晚。实践证明,一般中、晚熟苹果采收前8—9月,是施基肥的最佳时期。而多数果农却延误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有的还拖延到开春后才施基肥。二是品种单一。据调查,69%的果农只重视施化肥而轻视施有机肥。化肥主要施普磷、二铵和三元素复合肥。施有机肥的果农不到30%。三是数量不足。多数果农没有采用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技术,而仍是想当然、老一套乱施一通。一般秋施基肥量仅占苹果树周年总施肥量的30%~35%。
1.4 冬季(11月至翌年1月)
由于果树处于休眠期,加之大地封冻不能施肥,所以从略。
2 对策
2.1 坚持无公害苹果园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所施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产生不良影响。
2.2 采用先进施肥技术
采用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技术,既重视大量元素的应用,又要重视中量和微量元素的配合应用[1]。
2.3 增加果园有机肥投入
有机肥是指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如土粪、堆肥、圈粪、绿肥、沤制秸秆及杂草等。其特点:含养分全面,肥效长,有机质既可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又可协调水、肥、气、热,提高产量,增强味道,可以克服群众所谓的“苹果没味蔬菜不鲜”的说法,因此应当重视多施有机肥[2]。但要切忌生施有机肥,生施的缺点:一是病虫卵多;二是发生放热反应,易烧根。
2.4 各季节施肥养分各有侧重
春季要以氮为主,以磷、钾为辅。夏季要以磷钾为主,以氮为辅。秋季要以钾为主,以磷、氮为辅。秋季施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用量应占全年总量的60%~70%。
2.5 秋施基肥时间宜早
一般应在8—9月施入。此时正是果树根系生长第3个高峰期,光照充足,墒情好,施基肥有利于促长新根,恢复树势,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据有关试验,秋施基肥比冬、春施基肥可增产14%~30%[3]。
2.6 追肥次数和氮磷钾肥比例适当
一般幼龄树追肥2次,即在萌芽期和新梢旺长期各1次,其氮、磷、钾肥比例为1∶2∶1,而成龄树应追肥3次,即施萌芽肥、形花肥和果实膨大肥。其氮、磷、钾肥比例为2∶1∶2。
2.7 追肥方法科学
幼龄树可采用环状、放射状和条状施入。而成龄树可采用开沟条施、肥水穴施或全园撒施。所谓撒施即先将肥料撒到地面,然后用犁或铁铣翻埋地下25 cm左右处[4]。
3 参考文献
[1] 邓姗姗.苹果树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6):26.
[2] 李淑娟.临猗县苹果树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