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第1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 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关于中小学校园欺凌的调研报告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中小学校园暴力预防对策 国外中小学校的快乐教育 中小学校园规划的思考 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杜绝校园暴力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 浅谈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监控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构建中小学校园网的思路与策略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成因对策分析 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开展弥补美育的对策分析 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对策的探析 辽宁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对策研究 谈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对学生个人造成的危害 浅析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及其应对措施 再谈京剧进中小学校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爱.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6:66-68.

[5][12][17]李峰,史东芳.挪威反校园欺凌“零容忍方案”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5(3):91-95.

[6][16]童小军,漆光鸿.美国学校欺负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9(8):9-14.

[7][11][15][21]胡妍,朱丹.南非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的“全校参与”模式――《学校安全体系工作手册》解读与启示[J].科教导刊,2014(8):233-250.

[8][9]陶建国.韩国校园暴力立法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5(3):55-60.

[10][14][20][23]李冬梅.看日本如何防止校园欺凌[N].中国教育报,2016-05-20.

[13][18][22][25]陶建国.瑞典校园欺凌立法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A):3-6.

[19][28]罗怡,刘长海.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的匮乏视角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2):29-33.

[24]朱曦.特殊权利保护下解决学生欺侮行为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6(2):34-37.

[26]郑明达,艾福梅,袁汝婷.校园欺凌已成社会问题[J].小康旬刊,2015(16):88.

第2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 道德失范 成因 解决对策

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种现象:旧有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已经破裂,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规范丧失。①

一、当前中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

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总体现状是积极规范、健康向上的,大多数中学生的道德行为是来自善良动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②但少数中学生的道德失范也不容忽视。当前中学生的道德失范表现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极少数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社会公德缺失。

在当今物质化严重的时代,人们的功利性凸显,中学生也出现了些功利性的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出现了危机,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利用与被利用,只有自私自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感情越来越淡漠,没有利用价值就不会有感情的付出。对待教师和长辈也缺乏应有的尊敬,举止不够文明。

《中学生守则》明文规定――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可是现在有些高中生却完全不顾这些规定,公然在课桌和教室墙壁上刻画,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甚至为所欲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都被渐渐淡忘,乱扔果皮纸屑,浪费严重,节俭意识淡薄。

(二)极少数中学生道德态度失范――纪律、法律意识淡薄。

现在中学生违反校规,不尊敬师长,不守纪律,无故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屡见不鲜。校园暴力事件,包括对教师的暴力事件如辱骂甚至殴打教师,以集团或集团力量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间的暴力事件,如打群架,欺负弱小同学等现象也是接二连三发生。这些违反了纪律和法律的事情是不允许的,而作为学习过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的中学生来说却没有意识到,足以看出他们的纪律、法律意识的淡薄。

(三)极少数中学生道德观念失范――道德行为评价标准出现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

一些中学生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其判断评价标准是模糊或者错误的,其突出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非道德行为的推崇与模仿。如某些中学生对拉帮结派、群架斗殴等行为不仅不认为不道德,还认为是讲义气,进而推崇甚至模仿。而对一些道德行为反而认为是不道德的,如学生尊敬师长的行为,在某些中学生看来是“拍马屁”,从而对其嘲讽和打压。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知与行未必合一。有了对道德的认知,可能产生道德的行为,也可能不产生道德行为。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由内到外、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实现这个转化的中介和动力就是行为者的自觉和努力。中学生对于究竟应该如何行为,通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例如有关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的内容,中学生不是不清楚,只是由于缺少自觉自愿地选择,在实施行为时偏离了这种道德认知,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

二、当前中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

(一)家庭对子女的溺爱。

现如今的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十足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对其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是放纵,这样就使孩子产生了优越感,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觉得都是理所当然,没有任何的约束力,认为只要有爸妈在,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逐渐养成了一些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气。

(二)学校德育的偏离。

现在学校教育主要还是智育,毕竟应试的总方向没有变,德育成为配角,道德教育由此松懈,给学生一种错觉,只要成绩好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道德之类的都是次要的,评价学生用得更多的是成绩优良。正是由于此,现实中品德兼优的学生越来越少。再者,学校的道德教育侧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的,讲授的是人生观、世界观,这些长效性的东西无法真正地成为道德素质,只是说教,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符合身心发展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却很少涉及。

(三)社会风气的影响。

人是社会化了的,所以社会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思维能力,逐渐接触了社会。“由于社会处在改革转型期,人们往往在实用性、功利性、世俗化和物质化的思想指导下,把人才片面理解为一种生产力资源,把人看成是未来生产实践的工具,认为谁向客观世界摄取得多,创造的财富多,业绩大,谁就是人才,导致当代人在生存实践中,更多地关注如何凭借知识技能去认识、支配或征服外部世界,并获取物质回报。”③

互联网的盛行,使网络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一切都是虚幻的,中学生有可能会觉得在网络中很难讲道德,也不需要讲道德,导致了学生有一些不良行为。再者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也错误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颠覆了在学校学习到的、形成的价值观。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行乞行业的盛行、见义勇为反而被索取赔偿……这一系列的事情已经使那些从小听着雷锋、孔融故事的高中生迷惑了,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很多中学生选择了沉默或木然地接受。导致这些的原因就是当今的社会风气、人们的觉悟。

三、当前中学生道德失范的解决对策

分析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当前中学生道德失范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后,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是有很深的社会环境根源的。青少年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兴衰,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为此针对道德失范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家庭应该放弃溺爱,给孩子正确的爱。

溺爱是错误的,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后应坚决地放弃,给孩子以正确的爱。给孩子自由不是放纵,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不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中心”,而是家里平等的一分子。以身作则“告知”什么是对的,身教重于言传,这个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先做给学生看,经常地做给其看,更多地运用心理学的暗示、从众等效应,让孩子慢慢地去学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

(二)学校改变德育方式。

学校应该改变知识化德育的模式,应该重视道德知识的宣传和道德意义的教育,使学生切身体会什么是道德,使学生掌握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把德育的侧重点应该放在与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上来,通过一些直观的事件结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内化为自身的东西。重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知‘道’为‘智’,体‘道’为‘德’”④,德育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既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行为的要求,还要引导他们重视个人修养,“知”与“行”的重点在于“行”上。

(三)净化社会风气,人人有责。

社会是大家的,净化社会风气人人有责。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大力宣传,造成育人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少年建构正确的道德人格,其中最根本的是帮助青年学生正确理解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提升当前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注释:

①闵德美.大学生道德失范成因与对策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②湛涛.家庭溺爱成因的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生活与德育.

③郑洁萍,邓煊东.论学生的道德偏失及其素质改善.教学与管理,2007-2-20.

④金诚,邓和平.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生成机制及其特性.教育探索,2007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闵德美.大学生道德失范成因与对策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2]湛涛.家庭溺爱成因的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生活与德育.

[3]郑洁萍,邓煊东.论学生的道德偏失及其素质改善.教学与管理,2007-2-20.

[4]金诚,邓和平.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生成机制及其特性.教育探索,2007年第1期.

第3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网络语言的特质 表象语言 异化成因 对策

一、网络语言的特质

(一)缩略生动性。缩略是网络语言的表现特征之一。网络语言最典型的特点是方便快捷、经济有效。汉语从输入方式和速度上不及英语等拼写文字,在网络交际时,为提高打字速度,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大的信息容量,网民们就借助一些简便的字母、数字、符号、图片、谐音和新奇求异的文字并加以组合来表情达意,从而使得网络语言日趋简单,数字、符号谐音表达方式、字母的使用都是缩略性的体现。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网上聊天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高校学生占的比例很高,网民的年轻化使网络语言生动、活泼,他们创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借助键盘的独特表达方式,运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情感及动作的语言情感。常用字符组合成“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经常会使用在网络通信交往中,这种表情符号形象诙谐,让人忍俊不禁。

(二)汉英语混杂性。由于因特网是60年代美国政府为冷战而发展起来的小计算机网络,美语就取得了绝对优势,互联网上90%的信息用英语,作为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很多命令提示都直接使用英文显示。在网络交际过程中,英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网络的主导语言。另外,据CNNIC报告统计,我国网民年龄在18-35岁的67.14%,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16%。在中国的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可见,高校学生和高学历的青年群体是网络主力军,这一群体同时也是英语的掌握者。在汉语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中掺夹着英语再自然不过,汉语和英语混杂使用,也成为网络语言的另一特征。在言语交际中,汉英间杂被视为时髦,在校园交际中汉字夹杂外来字符或外语词汇的现象随处可见,已成为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学生的日常交际用语,一种时尚。

(三)语义语法错位化。汉语网络词汇随意曲解原义,将词语赋予新义,这种近乎病态的语意新解异化,使汉语传统词汇的表意功能呈现混乱状态。在网络聊天时,为了强调将句子成分前后位置颠倒。例如,“郁闷呀,我现在。”或“我走先。”这种方言中的动词加状语的特殊语法结构状语后置的句子,在网络语言中也比比皆是。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网络语言已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时尚。但我们也发现,以图形、符号、数字和英文单词字母等相拼和衍生出的很多奇词怪语充斥于网络中,极具个性、生动风趣、人情味重、语言宽松、幽默等特点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注入活力。但网络上衍生的诸多网络用语出现了变异和滥用现象,其构成违背了现代汉语语言规范,冲击传统汉语语言发展,对高校学生语言规范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网路语言对高校学生语言异化成因

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时尚语言主要借助互联网的网络语言为载体,当下的高校学生崇尚个性和另类,具有较强的接受力和表现欲,他们富于想象,对社会流行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网络语言正迎合了高校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学生生活节奏快,学生崇尚简捷的生活方式,喜爱快餐和速食。在日常交际时,迫切需要缩短表述时间,加快了交流速度,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那些颠覆了规范语法,把复杂的规范的文字简缩用数字、英文字母、符号等替代,因此他们之间一些互通信息的缩略语、代用语很快在这个群体中流行开来。现在大学生生活优越,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的能力较差,缺乏自我放松与调节的手段,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学习生活单调和枯燥,在面对苦闷和挫折时,用自娱自乐的调侃的异化语言可以充分地宣泄内心的情绪,缓解压力。

三、网络语言的异化表象及对策

网络语言中不乏大学生网民用智慧创造的产物,例如“美眉”一词,是形容长的漂亮的女孩子。在我国古代也有“眼如山,眉如黛也”,即“娥眉”的说法,是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把现代时尚的生活同中国古老的典故合为一体,将古今的历史和文化融为一词,极具特色。这不仅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也注入了极富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语言还处于不断变化的不稳定阶段中,所以还存在各种各样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表象(一):方言、别字、粗俗语充斥网络。点开网页尤其是聊天室,方言词、错别字和脏话屡见不鲜。有时在追求速度的前提下放弃选词,出现了错字,故意将错就错,并对汉语词汇进行改造,对这种不加选词造成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这些词语的运用,并未起到丰富词汇和表达的作用,相反给整个汉语的词汇系统画上不和谐的一笔。

表象(二):一实多名,语言浪费严重。一实多名指意思相同的事物,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 出现不同的名称。这种现象不仅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阻碍,更造成了语言的无序和混乱。

表象(三):数字、字母词的汉英滥用和专有名词的缩略指代。在网络语言中, 人们往往借助某些专有名词的缩写形式来指示另一些词语,这种指代虽个性, 但由于其词语模糊的表达和不准确性, 影响了交际的准确和实效。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语言,极具创造力,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需要的。但同时,这种新的语言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和现象,当然针对那些规范的网络语言要根据它隐形的文化和社会的价值意义给与正视和正确的对待,不必摒弃。但对于那些毫无规则和价值的别字垃圾语言污染现象,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予以规范,对低俗的语言现象进行技术的监管,适当过滤,不给粗俗的网络语言以滋生的场所。2002年正式颁布了“网络文明工程”,这是实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这些公约力求通过正面的引导方式,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风气和健康的道德行为准则。对于数字词和字母词,尤其是英汉混用的字母词现象,可以借语言自发性规范解决其对交际带来的影响。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因交流的需要,必然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习惯而趋向于大众认知。但随着新奇和新鲜感的降低,过分简洁的字母词,也会因造成交际的困难而逐步消亡。针对一实多名的语言浪费现象以及一些违反语法常规的语言现象,建议不要急于定性,不能全盘否定,一旦这种语言现象出现,可对其长期观察, 提倡采用评价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段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选择,根据人们的语言习惯并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确定其相对规范的变异形式,如Inter ne、E-mail、电子公告栏等已成为目前约定俗成的说法被大众普遍认可和使用。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日渐匮乏,网络的出现大大拉进了交流的距离,使陌生人通过几句网络语很快熟识,其寓意简单明了的特点,让人们的交流顺畅。针对网络语言现象的出现,应辨证地看待,以宽容的态度关注。因为网络语言这种新的语言总是要发展的,会受时间和语言实践的考验,宽一点也比严些余地要大。但是,宽严也需要一个限度。因此,对于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网络词语不能一概否定,那些趣味丰富具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我们建议挖掘其存在的合理性, 并对它的发展及可能出现的变化形式要提前预见,对那些生动形象、能体现个性又无碍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网络词语应吸收接纳。对于某些无法准确确定性质的网络语言,可以采用多关注的态度,不要妄下结论;在网络交流中,那些粗俗泛滥之作,使用谐音翻造的词,或由于词语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句式使用不当,产生词汇结构和形式上的变异现象,提倡对之加以适当地引导与规范。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新形式,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对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对大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因此,我们应抱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把冲击看作是挑战,科学地辨别,并注重从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上下功夫,使其真正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俞雍思.网络语言欲冲击汉语规范――专家谈网络语言的是与非[N].中国教育报, 2005(10).

[2]许竹君,林伦伦.网络语言论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6.

[3]邢欣.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4]仲洁.中文网络语码混用及变异现象[J].暨南学报,2001(1).

[5]周洪波,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6]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第4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209-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等可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2.1%。其中,20―29岁网民占30.4%,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所占比重最大,占整体网民的25.1%[1]。网络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来源和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同时也为其道德成长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建设,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亟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网络言语道德失范的定义

言语道德,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人类言语交际行为的道德”[2]。网络言语行为与现实的言语行为最大的区别是交际主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交际主体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但是,网络言语行为同现实言语行为有着共通性,它们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公平诚信、平等互助,这些普遍的道德规范,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李一将网络行为失范界定为: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求,而在“虚拟的电子赛博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3]。那么,网络言语道德失范就可以定义为:网络行为主体违反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网络中所出现的一些违公共道德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如网络谣言、言语低俗和言语暴力等。

二、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的突出表现

当前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状况整体比较乐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散播谣言

网络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和宽松环境。但是,由于信息者和传播者缺乏责任意识和过于关注时效性,信息的真实性往往被放到了次要位置,极易为虚假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打开后门。以讹传讹,利用网络散播谣言的情况在大学生中也比较常见。很多学生对于一些信息不加辨别就进行评论和转载,对自己所说的话完全不负责任,所折射出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的缺失令人担忧。

(二)言语暴力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热点和敏感问题,往往都会在网络上引起一场又一场口水大战。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曾经使用或遭受过言语暴力。这些言论攻击甚至还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人肉搜索”,将受害人的真实姓名、身份、照片等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这不但会干扰当事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引发暴力冲突。

(三)言语低俗

大学生已进入性发育的成熟期,关注性知识和渴望了解异性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共同特点。网络的出现,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但是,由于缺少引导和规范,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良莠不齐,、音频、视频、污言秽语充斥着各大小网站。这些不良信息,不但不能代替正规的性教育,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学生的道德意识模糊,影响学生的婚恋观。

三、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失范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大学生日常言语失范问题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和凸显。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主观原因

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问题与当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直接相关。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群体以80后和90后为主,这一代人对电脑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较高,个性也更加多元化,做事充满激情,但是多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冲动,缺乏理性。一旦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与人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矛盾,他们往往缺乏冷静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在缺少约束力的网络环境中,直接导致问题愈演愈烈。

(二)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客观原因

与传统话语环境相比,网络赋予了人更大的言论空间和自由。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更加自由、透明、平等、便捷地发表见解和言论,而不用担心身份被“曝光”。网络发表言论具有低成本、传播速度快、低风险的特点,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话语权,提高了言论自由同时,也降低了言论的道德成本,极易导致言语行为失范。

(三)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是重要原因

传统以服从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对公民道德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使大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尊重他人和与人诚信的道德意识。网络社会对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建立新型的网络道德体系,任重而道远。

(四)缺乏网络监管是制度因素

很多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事件都与网络传媒的责任意识缺失具有直接关系,缺乏网络监管是诱发大学生言语失范的制度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网站一般采取的是商业化运营模式,注重利益和时效性,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为不实信息的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设一个权责明晰、可操作性强的一套法制体系,是确保网络健康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当前我国的道德和民主环境是社会因素

网络是基于现实的虚拟,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失范是大学生群体日常言语失范问题在网络上的延伸。当前社会问题比较复杂,大学生生活压力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会不同程度折射到网络上。现实生活中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能力比较强,公民自由表达言论渠道则相对比较封闭和单一,当舆论越来越开放而不能畅所欲言的时候,人们就找到了网络作为情绪疏导和表达意见的渠道。

四、多管齐下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建设

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会间接地侵蚀社会基本道德标准,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多管齐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言语道德水平刻不容缓。

(一)加强自律教育

人在网络上的言语行为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价值选择。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语行为,治本之道就是加强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重要职责。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把管理与教育、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自觉构建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防火墙。

(二)推进网络法制建设

遏制网络言语道德失范,还应该完善法律体制,为网络言语行为画一个道德底线。道德和法律二者相辅相成,网络社会的治理也必须通过这两种手段来进行。自1994年我国颁布第一部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了包括网络监管、保护、促进和行业自治规范在内的法制体系,近期针对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新型网络犯罪现象,我国已经进行了立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网络法律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从我国的网络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理清网络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权责关系,突出抓好网络治理的重点环节,切实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形成网络文化管理的新格局,继续推进网络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发展网络监控和隐私保护技术

技术手段是连接网络主题的中介,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阻断有害信息在公众之间的传播。网络监管技术有很多种,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在公开发表言论和进行网络活动时必须以个人的真实信息进行登录,才允许用户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和进行其他活动。把实名制作为网络基本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等网络犯罪行为。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正在酝酿中,计划在2014年6月出台并实施后台实名制和公民隐私保护相配套的法律制度[4]。后台实名制是指在后台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在前台用户不必使用真实名字的一种信息方式。加强网络监管,采用后台实名制,还要兼顾公民的言论自由,加强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如果大规模出现隐私泄露的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监管部门要控制监管的尺度,避免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四)确保信息公开渠道透明畅通,营造民主文明舆论环境

网络是社会舆论表达的重要窗口,赋予了人们平等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话语权,也是政府掌握社会情况和民意的便捷平台。政府部门和各大网络媒体要确保信息公开的渠道透明、畅通,与网络信息传播机制相匹配,对热点类事件及时回应,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营造民主文明的舆论环境。

五、结语

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规范网络言语行为,构建理性、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政府、网络传媒和公众多方共同努力。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可操作的网络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3-01-15.

[2]陈汝东.论言语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 1998,(1):120.

第5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瘾健康解决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日益渗透到寻常百姓家,它的诞生,为人类开启了沟通世界、创造文明的崭新窗口,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带来了极大方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但是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中职学生来讲,多数对网络“情有独钟”,有的无节制的沉浸在网上,以致上网成瘾,不仅损害了身心健康,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还给自身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有的甚至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中职学生网瘾的成因

“网瘾”,医学上称病理性网络使用。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是时下社会上一种时髦病。网络成瘾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和伤害是触目惊心的,中职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分析造成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一是精神空虚。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喝足穿暖,跟孩子不太主动交流,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二是性格孤僻。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僻、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便去上网发泄。三是环境影响。当今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四是压力过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

二、网瘾对中职学生产生的危害

据调查网络成瘾对中职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长期上网还会引发学生“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对亲朋态度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个性缺陷;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造成心理的错位和行动失调;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产生自我认识上的障碍。

(二)容易弱化道德意识。在网络世界,人们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网络虚拟技术得到充分的隐匿,人们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人们不必面对面的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中职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明显上升,这与网络游戏中大力宣扬暴力有很大关系。

(三)容易导致成绩滑坡。研究表明,学生长期沉湎于网络游戏,其智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学生的标准水平线以下,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一些商家为了赚钱,在网上建立了一些帮写论文,写作业盈利的网站,一些缺乏自律的学生便从网上购买作业、论文敷衍老师,学习认真态度大打折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网络成瘾者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四)容易影响日常交往。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网络成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从网恋中得到了个人归属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造成学生与他人交往频率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出现语言障碍,难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

(五)容易扭曲价值曲向。网络文化虽然价值观多元化,但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并同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利用网络散播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解决网瘾的方法对策

中职学生网瘾成性危害性极大,关系到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要在解决学生网瘾问题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切实取得实效。

1.学校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和交往场所,其能否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健康环境对其成长至关重要。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社团和文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发展渠道。加强网络安全、网络道德及案例教育,规范校内上网秩序和净化内部网络资源,构建绿色网络。

2.家庭要在管教上下功夫。在预防和矫治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上,家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父母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经济上资助他们,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方面严加管教,对子女的网络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对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孩子做到早期发现,积极引导。

3.学生要在管束上下功夫。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束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来充实生活。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要与亲友、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大家的理解与支持,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4.社会要在管控上下功夫。优化学生的网络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各界要配合学校一起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和秩序,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对网吧的管控,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第6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心理成因 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08-01

一、背景

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都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而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也都还是青少年。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以平均14.18% 的速度逐年上升。[1]

根据上面的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所有情况,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在以相当大的速度扩大。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不断增多,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案件所占总的刑事案件比例也在不断扩大。[2]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3]

二、大众传媒影响

传媒暴力是引发新的社会暴力的潜在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的特点是: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强,记忆力的发展达到巅峰,这些特点使他们最容易成为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然而,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还比较低,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急切地追求自由,渴望得到尊重,证明自己已经“成人”,他们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传媒暴力的影响,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不平衡使他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国的文化市场管理还不够完善,暴力文化充斥着整个传播媒介。影视作品、网络音像资料和图书图画等似乎都离不开内容,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感官。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的青少年企图通过各种犯罪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大众传媒的规范不到位,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

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结构缺损和家庭心理教育都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此,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直接奠定了孩子人生的成败和幸福。可见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家庭心理教育入手,是改善目前家庭教育不良局面、消除家庭教育负面影响、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诱发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我们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4]

四、学校教育的缺失

首先,只注重发展智力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在单纯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位。

其次,教育利益化,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学校也出现教育产业化、商品化,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现象。

再次,普法不力,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给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没有将学生的普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后,心理失衡,学校过分注意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5]

五、看法和建议

关于青少年犯罪特征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从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特征方面来看,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有四点:(1)犯罪类型多元化;(2)犯罪主体低龄化,学生犯罪比率上升;(3)青年罪犯的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都是由于中小学生辍学流向社会,从而走上犯罪道路;(4)以团伙犯罪的形式出现,有的甚至结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犯罪因素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郭英勇,赵予平.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社会因素[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3]沈燕华.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4]向巍.略论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第7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语言文字 规范化教学 重要性 对策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此,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已成为时代和全社会赋予我们广大教师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流动、商品交换、信息流通的范围、规模和频度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候,现代化工业、交通业、农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国防事业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推广普及普通话和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重要意义越来越突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直接影响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率。在计算机大踏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今天,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掌握普通话和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规范字形的重要性。汉字在数量、字形、字音、笔画、笔顺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普通话和汉语拼音的逐步普及,保证和推动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又强烈地要求在全社会加快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步伐,要求更大范围的人群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往不断扩大。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必要工具,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和影响越来越大。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将在世界的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的学校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普通话发音不标准,乱用词语,逻辑混乱,滥用网络语言等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教育机制不够完善,学生忽视母语的学习,社会用字比较混乱,教师自身汉语水平有待加强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思想上重视

虽然当前教育机制一时间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相关法规,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使教师意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把思想化为行动,认真做好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

(2)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一方面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语言文字规范相关知识的学习,如教育部、国家语委2002年3月颁发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同时还应有计划地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使用汉语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应组织教师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督促教师写好汉字。

(3)增强师生规范意识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传闻,说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每说错一个字就要扣一百块钱。当时听了觉得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规定没有人性,主持人也是人,是人就会说错,凭什么罚钱?现在细思,却觉得这样的规定也有它的道理。没错,主持人是人,但他们的工作是主持,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他们肩负着传播文化,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的使命,必须做好表率作用。我想老师也是一样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想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教师必须增强自我规范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好表率带头作用。同时还应在校园内大力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并杜绝盗版教材,注重校园用字规范,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

(4)重视学生语言文字教学

在学生中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文字教学,特别是汉字的书写,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甚至美观。

(5)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形形的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我们应对它作全面审视、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网络语言”可以说是 “另类思维”之下衍生的一种“另类语言”,符合年轻人求异求新的心理,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所以对于青少年热衷于创造和模仿网络用语,我们不需要搞一刀切,全盘否定,这样只会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但是我们也不可以任其发展,任其泛滥,因为一些粗俗、暴力的网络用语会给青少年带来恶劣的影响。因此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该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和禁止,而是应该加以积极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分清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要适合具体的语境,而不应随意滥用。

总之,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问题较多,成因复杂,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参考文献:

第8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时代构筑的新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个人行为和道德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欺凌,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做出针对他人或群体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站的盛行,网络欺凌问题已经开始侵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由于网络欺凌存在较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大学生在遭到网络欺凌后喜欢多保持沉默,没有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及时关注。网络社会尚缺乏完善的价值体系软规则和法律制度硬规则,社会和学校对网络社会产生的问题管理不善也导致诚信资本的效益并不明显,从而造成了网络欺凌行为的不断发生。

二、文献综述

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研究人员,实地调查了近500名青少年,发现有18.4%的人曾发生过被人在网络上用言语攻击等欺凌行为;Kimberly认为网络欺凌是一种心理虐待,会导致被加害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创伤,破坏学校的环境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社会交往,在极端的情况下,导致严重的暴力行为。李静通过研究,将网络欺凌分为情绪失控、网络骚扰、网络盯梢、网络诋毁、网络伪装、披露隐私和在线孤立等七种表现形式;崔丽娟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从家庭到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很在意社会人的评价。网上评价的消极内容容易让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痛苦等情绪。青少年敏感、情绪波动大等特征是他们容易成为网络欺凌受害者的原因。周葆华认为,网络欺凌的原因主要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权力,能以强者的姿态对弱者发出攻击,获得满足感,同时他们认为网络存在的匿名性,不容易发现他们,助长了他们的气焰。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在形式及表现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传统的欺凌主要通过语言和肢体的行为来实施,而网络欺凌无法实施肢体上的暴力,多表现为网络上言语的恶意攻击。丰富多样的互联网为网络欺凌提供了多种方式,形成不同类型的网络欺凌。综上所述,网络欺凌行为具有传统欺凌行为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某些独有的特征;相对传统欺凌,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欺凌的发生提供了场地和途径,容易使网络欺凌的持续时间更久,对遭受欺凌的人伤害更深。由于网络欺凌具有隐秘性、超时空性和强扩散性,造成被欺凌的大学生个体难以挽回的伤害、群体不可避免的心理危机及网络道德的整体沦丧。

三、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欺凌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做好网络欺凌行为的差异性分析,本文就社会关注的大学生网络欺凌问题,编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28个问题组成,设置了136个变量,将调查样本作为控制变量,受网络欺凌行为作为自变量,把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和反击反应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选取江苏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受网络欺凌行为各相关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对现有网络欺凌行为的态度。本次调查于2014年9月份进行,发放了调查问卷790份,回收了758份,有效问卷726份,有效率达91.89%,采用SSPS20.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完成数据处理。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从样本的基本情况看,37%的学生是传统欺凌的受害者,而63%的学生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65%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研究显示,女大学生更容易遭受网络欺凌。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受网络欺凌行为在上网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网络言语欺凌、隐匿身份和网络伪造欺诈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受网络欺凌行为上网时间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时间越长,遭受网络言语欺凌的几率就越高,就越容易被隐匿身份的施害者进行网络欺凌,越容易遭到网络伪造欺诈。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受网络欺凌行为对反应的预测

以调查样本作为控制变量,受网络欺凌行为作为自变量,把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和反击反应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通过研究得到的网络欺凌频率与研究传统欺凌提供的数据相近。随着上网的时间增加,大学生遭受网络语言欺凌时,受欺凌者的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和反击反应的预测越强烈;当遭受隐匿身份的网络欺凌时,反击反应最为强烈;当遭受网络伪造欺诈时,受欺凌者的心理反应最为强烈。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欺凌者更有可能参与到网络欺凌中,有一些传统欺凌中的受害者因自己遭受过欺凌,会在网上实施报复,变为网络欺凌的加害者。大学生在网上的时间越长,就越有机会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或欺凌者。

四、大学生网络欺凌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危害

大学生群体与其他青少年群体对比,具有一定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敏感性,因此,对网络欺凌问题成因的探讨应从大学生内在的主观因素,以及外部的客观因素这两个角度去分析。通过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特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家庭的监督等方面,对大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大学生在网上进行网络欺凌的动机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网络和新媒体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对当前的大学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着自我的心理需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群体,一个是刚进入校门的新生,另一个就是毕业求职的学生。这两个群体共有特征都是自身的心理需求偏离了实际的情况。刚进入校门的新生由于远离家庭和亲人,在环境与人际关系适应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遇到挫折和打击,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中的就业问题,而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能弥补现实的不足。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偏低

在校大学生精力比较旺盛,自我意识较强,富于挑战精神,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没有最终定型,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当他们在网上遇到新奇、刺激的信息时极易受到诱惑,很少考虑到网络对其生理和心理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到网络欺凌的大学生或知道他人被欺凌的大学生都会选择保持沉默,他们由于受到网络欺凌在精神上受到打击,错误地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错,害怕告诉老师或举报后会再次面临更严重的打击报复。

(三)高校管理不够严格,网络限制建设不够健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网络欺凌的发生提供了场地和途径。在校园网络的安全上,由于网络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使得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校园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多数高校没有制订和实施有效的反欺凌政措施,现有法律条款对网络欺凌问题也没有明文规定予以制裁。受同伴关系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大学生极易发生从众行为,面对一件小事时,会极端地进行放大,当在网络上有一人发起攻击时,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进行跟随,会给受欺凌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深入

网络时代,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过去所未能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很多不良的信息更容易在学生中传播,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很多的信息,接触面广、接触观点也更多,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西方价值观念中把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上,引诱大学生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动摇,他们认为很多网上行为不受法规约束,丧失了自己做人和做事的原则,造成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

(五)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

一方面,虽然网络已进入大多数家庭,但是由于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对网络的危害缺乏正确的认知,不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都是到异地求学,脱离了原来家长说教的约束环境,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容易造成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导致其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这一部分缺少家庭关爱与监督的大学生便会通过网络,寻找可以倾诉和交往的对象,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或值得依赖的群体。当网上有可以供他们发泄的事情,他们便会出现群体效应和从众行为,从而把网络欺凌扩散开来。

五、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策略

基于诚信的视阈来看,诚信场域由诚信规则和诚信资本构成,诚信规则是制约行为人的诚信行为使其表现出相应诚信度的规则,包括道德、文化等软规则和法律、规章制度等硬规则,诚信资本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结构中的由诚信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能够给行为人带来利益。防范网络欺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学校、家长、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构建家长、学校、政府部门、网络企业“四位一体”的协作方式

遏制网络欺凌,就需要认识网络欺凌的本质,加大打击网络欺凌的力度,构建家长、学校、政府部门、网络企业“四位一体”的协作方式,共同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家庭和学校是与大学生成长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大社会环境。家长要时时关心大学生上网的情况,告知在网络上与人沟通存在的风险,遇到网络欺凌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校要构建诚信文化,推进大学生职业诚信建设,将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延伸到虚拟空间,主动承担起反网络欺凌中的责任和义务,对“网络欺凌”现象要明令禁止,引导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减少上网时间;政府部门应严格管理不良信息网站,加大对网络欺凌现象的专项治理,对用户的安全权限做设置,通过不断完善信用管理法律规范,倡导全社会讲诚信的信用文化氛围;网络企业要主动开发、推广过滤软件,营造绿色上网的环境。

(二)完善诚信硬规则,通过制约激励,固化高

校大学生的诚信品行在工具诚信层面上对网络欺凌加以防范,逐渐引导大学生形成价值诚信,达到从源头上防范网络欺凌的根本目标。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诚信问题,树立大学生的诚信典型,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全过程地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纳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中。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主要涵盖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记录和行为记录,通过多方位的评价,综合测评确定学生的诚信等级和考核评语,并记录到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毕业后随着大学生的就业,流转到企业用人单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失信行为,将会影响到毕业后的个人发展。通过完善诚信硬规则,对大学生教育的方式从说教提升到具体的实践中,将对大学生起到长期监督,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约束力,进一步促进诚信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三)引入网络安全教育,教会大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高校应对大学生要加强德育和法制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正视大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特征,广泛地开展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大学生在网上不要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要上传自己的照片等。并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指导大学生积极应对网络欺凌,帮助大学生提高分辨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侵害,培养他们在网络发言中确立一种平等的交往观念和理性的交往意识。当遭到网络欺凌时,注意保存遭受欺凌的证据,及时告诉父母、老师或向警方报案等,不要一味地忍让和迁就。高校应通过提供法律和心理咨询服务,为网络欺凌受害者提供援助。

(四)遵循网络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网络立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制定和完善遏制网络欺凌制度中必须要适应各种网络传播形式。但目前我国的相关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对网络欺凌行为的判定,基本上适用的仍是现实社会中的准则或价值标准。因此,应遵循网络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网络立法,在现有的法律条款中增加网络欺凌的内容,或者单独立法,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保护法,推进网络实名制,从法律上确保大学生的上网安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在风险预测方面对学校提供帮助等具体建议,指导高校正确应对、及时处理网络欺凌这种不良现象。

(五)强化社会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完善诚信的价值体系软规则

第9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三位一体”教育 预防机制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校园暴力问题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有关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理解仁智互见。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的定义是: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1]。

人们通常将校园暴力理解为:发生在校园或一定辐射区域内,由教师、学生、校外人员针对学生受害人的身体、精神和财产所实施的,以故意伤害他人为意图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具有丛生特点,即校园暴力事件并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学校,而是集中在某一小部分学校和学生之中[2]。校园暴力事件与人物、场所、地点和事件发生的范围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暴力往往容易发生在特定的人群、场所、地点和情景中。

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多数人认可有三方面原因,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一、学校教育和预防机制

1.思想品德教育的正常化

尽管很多学校都按规定设立了思想品德课,但在具体操作中,这门课经常成为其他专业课的挤占对象。在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成为鸡肋:上,怕占用了学生主课的学习时间;不上,又有违相关的规定。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让思想品德课名存实亡。

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德育需要向专业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通过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活动等,让校园内的这些未满18岁的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的身心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既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管,更要对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

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在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当前,外界对学校的责难最终都会通过学校结构传导到教师身上,这样部分教师势必会将一部分后进生视为工作上的障碍,极个别教师甚至会采用暴力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学生处在学校结构的最下层,所有教学、纪律方面的压力最终都会通过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因此他们处于始终被压抑的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疏导和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小矛盾都可能会引发大的校园暴力,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解校园暴力的关键。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是解决校园暴力的关键。教师不仅承担教书责任,还承担育人义务。在学生表现出心理问题之后进行心理治疗,是健心工程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表现出心理问题之前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提高师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健心工程的发展方向。

3.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

学校在考察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力图从他们身上分析原因;而是应该将研究视角放大,放大到“学校”这个层面上,将学生和教师都纳入到“学校”这个平台上,从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学生的互动作用来考察校园暴力的原因,并寻求防治措施[2]。

学校对校园暴力有无可推脱的责任,学校对学生实施“高压管理,消化处理”的严格管理,往往使用惩戒、管治、规诫、训导等建立在权力和控制基础上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合理的学校管理的制度与规则。同时要正视校园暴力的存在,客观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建立弹性民主的学校组织结构,当校园暴力发生时,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采取相关措施。

学校与家庭要共同配合,加强对重点学生的管理。学校要面向每个家庭,以家庭教育推动教育,通过两者相互作用,更好地强化育人效果。美国Smith等开展“家庭计划”干预方案,就是以社区为基础,组织多个家庭一起进行课程和活动,旨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共同帮助青少年。这是对学校课程干预非常重要的补充,也是暴力预防计划中很有价值的部分[3]。

二、家庭教育和预防机制

1.家庭教育的不当

家庭教育不当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从幼儿园起,就向孩子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处于两难的境况。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处于两难中的家长,大多采用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使得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导致孩子个性中往往带有褊狭自私与冷酷的成分,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

处于强势地位的家长总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孩子的行为,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导致孩子形成了逆来顺受,“乖乖”性格。在遇到暴力时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在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

2.家庭教育的理性引导

和谐家庭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基础。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坚决杜绝家庭暴力,父母不能将打架作为解决冲突或争吵的方法。不虐待孩子,信任并与孩子建立友好、稳定的关系。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4]。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面对暴力可采用“同伴支持”策略[4]。同伴支持是学生帮助学生的一种有组织的服务形式,它基于儿童遇到困难时寻找同伴帮助或大部分儿童对人友好的自然倾向,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他们以一种负责任的、敏感的和移情的方式为同伴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发现暴力现象时,如打架、辱骂、排斥等,同伴支持者要主动制止,并协调双方行为。尽量使行为双方都成为赢者,而且对处理结果都满意。当然同伴支持是在教师的有效监督和协调指导下进行的,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伴支持也能够使可能成为旁观者的那些学生主动采取行动帮助受害者。同伴支持的长期运作有助于改善学校风气。

帮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调动,对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面对和灵活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社会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对学生进行生命权教育[5],使青少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生命的尊崇和敬畏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当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加之各种影视作品对暴力血腥场面的渲染,使其对生命表现出不应有的漠视。

三、社会教育和预防机制

1.社会教育的影响

暴力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通过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等,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甚至于在某些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其中的暴力场面也十分恐怖。实际上,在身心发育过程中,未成年人并不能理解有些“暴力作品”中宣扬的正义,相反,他们自制能力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

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甚至于学生自己等方面的压力过大。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了一份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种不良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该备忘录指出,每个学生都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

学生的压力过大、承受力过小,再加上心理发育不完善和社会期望过大,身边的群体冷落他们,而没有很好地关心他们引起的校园暴力。

2.社会教育的预警

为遏制校园暴力恶化的趋势,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不少维护校园安全的规章制度,如:2004年的《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2005年的《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2006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2010年,针对连续发生的社会人员暴力伤害中小学生事件,中央部委制定了更严密的打击与防范措施。[1]

3.全面关怀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但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这些学生更需要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尊重。

参考文献:

[1]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9:185-190.

[2]宋雁慧.校园暴力丛生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99-103.

[3]吴桂翎,辛涛.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6:75-78.

[4]苏杰.中学校园暴力成因及干预对策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1.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