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医学基础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基础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基础概论

第1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05-02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新兴专业应运而生,如我校陆续开设了公共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医学英语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相关,这就要求该类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学知识背景[1]。因此,在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了一些概论类中医课程,使该类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中医学知识。《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整合而成,分上下两部。该课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合理精选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中医学知识框架,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对中医学基础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所裨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的具体化[2]。目前所使用的《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的内容组合而成,编制时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部分,但四门课程基本还保留原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篇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写,使得该教材成了四门基础课的缩写版,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四门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讲课时教师不能缩减授课内容,对于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无时间深入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生疏拗口的术语,又要了解或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加之老师没有时间就一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吃力,并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非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非医专业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更为适合的教学大纲和修订特色教材,成为非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该课程开设已近十年,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思索,对该课程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也是贯穿应用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基础概论》包含的中医学最重要的四门基础课程,也正是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建议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将所有知识点重新整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得整本教材的内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具体讲,可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中医学的特色,以及中医临证的特殊思维方法,然后按照: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法――中医的特色诊法和辩证论治方法,方――体现治法的经典方剂,药――构成方剂的常用药物,组织归纳全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与主线关联度不大的内容该删除的就删除,该简单介绍就简单,对于一些核心的理论与知识点,尽量详尽介绍,但也要考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论述要通俗易懂,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加强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体现整体优势

在确定整本教材主线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复琢磨教材内容,对涉及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比例,将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糅合在一起。中医学理论自成一体,其各部分内容常相互佐证或互释,在论述某一基本理论时往往要涉及后面章节的内容,甚至是中药学、方剂学或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则会涉及藏象、诊断、治则、药物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为多章节知识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但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印证关系,也为内容的整合设置了难度。因此,我们在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打破以前的章节框架结构,重新梳理整合各知识点内容,每个知识点只保留核心内容,而其他相关的或外延性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相关章节。如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可以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删除,而在藏象、诊断、治则等章节编写中,体现该学说对各部分的指导作用。如此整合不仅可以避免各章节之间内容的重复,简化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也使教学实施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至今仍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较多地运用哲学思辩,甚至直接借用哲学原理阐述医学现象。因此作为中医学概论课程,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看待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和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精髓。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要彰显中医学的学术特征,在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时,注意渗透中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基本观点,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使得全书显示出浓郁的中医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受到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等熏陶,最终能够感悟中医,喜欢中医。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上进行探索和改革,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中医学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精练浓缩中医学基础知识,优化知识框架结构,编写一本高度融合的、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中医教材,将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医学背景知识,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04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12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良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1]。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2]。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5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要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以及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切实有效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科研实验活动,体会并且领悟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另外,医学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学术性的论坛、讲座,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展示、探索。《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其中也要求要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除了上述创设情境去培养实践能力之外,应当支持并且大力发展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应当采取新的方式,一方面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国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和科研。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式来创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

作者:杨函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第3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一、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意义

1.初中阶段的概念学习是化学启蒙教育.学生到了九年级才开始学习化学,虽说南通的中考化学与物理合卷只有60分的权重,但是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之旅而言,初中化学学习是启蒙阶段.注重初中化学概念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初中化学是一门学生新接触的自然科学类学科,初中学生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烈的阶段,对于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教师应从可视化、生活化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出发,促使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接近事物的化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概念是学科学习的基础.化学学习不可缺失概念学习,概念是学科学习的基础,概念是学科学习的核心,是人们通过化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抽象出来的变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本质的属性,基础性体现在是学生化学学习的知识基础、思维基础.正因为是基础,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化学概念学习的准确性、直观性和思辨性.

3.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化学学习离不开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而观察什么?分析的切入口在哪里?实验的设计方案如何?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性知识作为支撑,这就是基本概念的作用.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实验的设计与观察,在探究或验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4.促进化学的系统化建构.知识是系统化的.这种系统化在概念间的逻辑顺序和关系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初中化学概念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前后联系和迁移的作用.从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来看,概念繁多而且琐碎,学生只有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并以此为生长点找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借助于概念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图式,才是有意义和长久的记忆.

二、基于意义学习理论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1.基于“图式标识”的课堂教学策略.从化学概念的构成来看,其图式往往涉及几个相关的子图式.这些子图式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单质”和“化合物”时,笔者引导学生抓子图式,从“单质”定义的图式上看涉及两个重要的子图式(即概念的关键词)有两个:“同种元素”和“纯净物”,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学生对“单质”概念的整体把握就到位了;“化合物”的概念,抓住定义中的“不同种元素”和“纯净物”这两个关键词,学生对“化合物”概念的整体把握就到位了,然后从两个概念的子图式出发,对比两者,学生对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再用PPT展示例题,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测.

2.基于“样例”的归纳式学习的策略.例题的讲解,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还具有效仿功能.通过例题,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其中的规则和经验,促使学生反思构建概念应用的图式.例如,在讲“化合反应”时,笔者提供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3Fe+2O2点燃Fe3O4;CO2+H2OH2CO3;2CO+O2点燃2CO2.引导学生对这些反应方程式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等式前后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促使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学习.

第4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1世纪高职教育将发生的重要变革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从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入手,着重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亦称作“结构主义”,是一种哲学与心理学理论。

真正对建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m Piaget),他所提出的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完全相反的认识论,是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建构主义理论加以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后来他倡导“发现学习”(1970),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去建构;教师由传统的“教员”转变为“促进者”或“引路人”。另一位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subel)在1978年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即认知结构同化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所有这些都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已涉及教育理论的很多层面。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建构主义教学观无论在教学主体的确立还是在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方面,都构成了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

教学主体观的超越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为主,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与描述进行的,知识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学生的意识被看成是“一个空桶”、“一张白纸”和“一面镜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等待教师用理性的结论将空桶装满或将美丽的图画印到纸上。学生的学习不受个人头脑中原有认知图式的影响,仅取决于教师及教育环境的控制与影响。考试的结果被看成是学生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全部,而教学则是一种按既定步骤进行的固定程序,相应的教学效果是可以预期的,并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而建构主义教学观则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其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与被灌输的对象。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与导航人,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认真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使要学习的内容尽可能落实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域范围内。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组合、批判与澄清已有知识和新信息之间的差异,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新事物的理解,进而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和体系。教师应当知道,不同的学生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理解的唯一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相互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

学习主体认知结构的超越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加以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因此,学习过程就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与提取的过程。而建构主义学习观则认为,学习首先是学习者内化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皮亚杰认为,人的学习过程即知识结构建构形成的过程,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认知主体内部两种相反的自我调节行为,即同化与顺应的互动得以实现的,两者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两个联系紧密的主要过程。同化是指个体将感受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或图式中的过程,随着认知的发展,同化形式会逐渐复杂化,会经历从再现性同化、再认性同化到概括性同化的转变。然而,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并不总是经历同化的过程,个体在接受新刺激、获取新信息时,新的经验常常会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总是试图调整或重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保持其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便是顺应的过程。所以顺应是指有机体通过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环境刺激的过程,包括反思、整合以达到对自我与客体的双重建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一方面是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形式的循环往复;另一方面是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往往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累加,而是包含新旧信息和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亦即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信息的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普遍缺乏综合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法从事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的现象。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只能产生“满堂灌”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实践体验与巩固、缺乏师生互动、收效甚微的教学局面和效果。因此,必须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引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传统的以“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笔者结合自身在高职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长期实践,认为引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高职英语教学应从“双边活动”向“多边互动”转变。传统教学理论只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建构主义将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认为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其中,教师与同学都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学生之间应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为更富于建构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高职英语教学应从“被动传输式”向“主动建构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与接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作用与共同实践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是通过新的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完成的。教师应承认学生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给学生“学”的主动权。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很少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逐词朗读、讲解与答疑,学生则被动地听讲、记笔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多,学生主动练习的时间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不要说创造性地学习了。要改变这一现状,高职英语教师应研究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自觉地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加以批判地吸收,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再次,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与学习环境,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为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利用外语的中介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其发展自我控制学习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教师要接受学生自己对学习的理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选择与自我责任感,实践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为出发点的“全人教育”,切忌一味地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而不考虑他们的主观感受。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境”、“合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教师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任务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应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将使作为知识建构与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赵静鹏.大学英语的世纪走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2).

[3]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4).

[4]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5).

第5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一是解决课堂大教学中的理论引领问题。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起源、来源、接收到生成的相互关系中,探寻课改路径、探索课程理论,使实践与理论相贯通。构建了新的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概念体系,引领教师改革封闭、接受、被动考试式的教学文化模式,升级建立开放、发现、自主思考式的大教学文化模式;引导学生善于认识知识的内部本质,自主建构,沟通客体(一般)文化与主体(差异)文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

第6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中小学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各地教育部门正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教师们探讨新课程搭建一个平台,对在职教师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这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而改革与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是切实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还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上,对于究竟如何认识继续教育、如何管理继续教育、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等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教学方法陈旧、手段不多,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尝试谈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个问题。

一、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因素

1.教学方法研究不够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职后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一次教育终生受用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十分重视,而对成人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造成对成人教育的管理、研究严重滞后,自然对继续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极少关心和研究。

2.师资队伍

现在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绝大多数是各地、州、市师专、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其师资基本上是前几年进行教师学历达标培训时的原班人马。他们虽能胜任学历教育的教学,但长期脱离中小学教学,不了解中小学教学的需要,更由于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再加上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深刻认识,导致众多教师虽然承担继续教育的课程,但却不重视它,更不下工夫去研究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只起到将上一级培训的内容照搬再来复述一遍的作用,对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知识甚少,更谈不上研究了。这是影响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3.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传统教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按注入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缺乏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认识,安于现状,自然不思改革与创新。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培训目标

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对其特点和培训目标有充分的认识。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特点。终身性是指每个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应接受多次回归性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更新教师的素质结构,而不能企望一次性地终结学习任务。实践证明教师职业生命的活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有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创新的意识。教师只有具备这种意识,才能自觉地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乐于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尝试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才能创造出新思想及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这种“反思一学习一更新一创新一再反思”的良性循环将伴随着教师度过教育生涯。二是教师的认识能力要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社会在改革发展,教育在改革发展,对教师的素质与人格的要求也在相应地提高。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教师人格的深刻影响产生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主动、及时吸收社会科学文化成果,改变自己的素质结构,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终身性要求我们在实施继续教育的教学时,要根据其周期性,妥善安排每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教学,并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要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全员性特点。全员性是指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每个教师都有权利、义务接受培训以保证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全体教师首先具有上述能力,而且要具有培养学生形成上述能力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员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参训教师队伍内部的层次性。教师是多层次的,职级不同、水平不同,即使是同职级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也会有差异。因此,要妥善合理安排培训教师,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开放性特点。开放性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形式是开放的、多样化的。

开放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讲授的方法,也可以将研讨、教研、单位自培、自学、听学术讲座等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教学格局和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

先进性特点。先进性是指中小学继续教育既要保持贴近中小学实际,又要保持教育先进性、学术性。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学科教育及教育理论的前沿,应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及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先进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示范性的教学方法展示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使学员受到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教育,以不断激发其创新能力。

针对性特点。针对性是要求继续教育须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紧贴中小学教师的需要,急中小学教师之所急,回答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

实效性特点。实效性表现在受教育的内容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有可行性,要有较大的成功概率,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取得实效,能切实提高效率和质量,使学员感到“管用”、“解渴”。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归根到底是要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其对象是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已经是一名合格教师,因此,培训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合格教师,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什么是创新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强烈的创新意识;出众的创造才能;显著的创造个性。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训练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个性。其基本方法是:渗透式方法,即把创新教育渗透到继续教育的每个地方,使教育活动创新化,特别是渗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专门式方法,即指开展专门的创造力训练,为此,可通过诸如“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等课程来进行。第二,拓宽专业口径,实现学科交叉,造就受教育者复合型素质。研究表明,复合型素质是人们创造力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基础。第三,加大教育改革的外向度,加快继续教育国际化步伐,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方法。不同的区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才能达到文化创新的目的。外向型素质有利于人们形成和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从而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三、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及其对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搞好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除教育者本身应具备较高素质外,还必须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

1.继续教育的教学论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职后成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教学活动当然与普通教育的教学活动有某些共同之处。然而,这种以成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教学活动,有没有特殊性?其教学论有没有独特的性格?不少长期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尽管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教学活动不能“普教化”,但缺乏应有的专业理论支撑;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接受成人教育教学论的专业训练,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加上教学实践体会不深,因而教学时仍自觉不自觉地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教学质量不好,学员意见纷纷。因此,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教育均受到两大基本规律制约:从教育外部而言,教育受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制约;从教育内部而言,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作为成人教育之一的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它要受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因此,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就应以成人心理学,特别是以成人学习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换言之,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具体地说,它应反映成人的社会属性、心理成熟水平和认知心理特征。在这三方面,成人明显区别于未成年人。第一,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成年人是社会职责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其社会身份具有多重复杂性,而后者其社会属性是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第二,在心理发展的成熟水平方面,相对于未成年人,成人显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是:丰富多样个性化的经验、趋于成熟的道德意识、自我指导型的人格、内外整合一致的自我认识、主观能动的调控能力等。第三,在认知心理方面,成人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从认知能力来看,成人的感知能力虽然从整体上不如未成年人,然而感知的精确性、概括性却超过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思维能力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成人学习能力在整体上超过未成年人。其次,从学习心理意向和个性特征来看,一般认为,成人的学习动机具有复合性、职业性、现实性、深刻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情绪具有复杂性、求短性、参与性、畏考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兴趣具有指向集中性、实用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意志具有坚韧性、自制性等特征;成人的学习个性具有自主性、自尊性等特征。由此可见,成人教育的教学理论显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学理论,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格,成人教育教学理论必须在成人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构建。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教学应当是一种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参与教学并成为教学主体,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充分与学员工作生活情景、教学实际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的模式。

2.继续教育对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素质也有具体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深刻理解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及这项事业对人的特殊要求。第二,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它包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教育改革与发展观。第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这些能力能使他们高水平地调控教学活动,高标准地实现教学目标。第四,掌握并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水平上,而是迎接信息时代对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挑战,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之路。第五,理解他人的能力,特别是理解学员的能力,真正能够急学员之所急。

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要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1.把握成人教育规律 “只要认真学习教育规律,把教与学的规律搞清楚,人人都可有上百种方法把教学搞好。”要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就必须认真研究成人教育理论,把握成人教育规律。在成人学习心理学基础之上构建的成人教学理论,既有和其他教学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既要学习普通教育理论,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成人学习心理,把握成人教育规律。要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随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成人教育教学的各种最新信息,关注它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为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打好基础。

2.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必然,但并不能认为一切新的就是好的,更反对把创新作为目的,为创新而创新。创新教学方法要遵循的科学原则:

针对性原则。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改革和创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这是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在教学中的体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法改革与创新的针对性是指:继续教育的学员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其中有城镇教师,也有偏远山区教师;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也有上岗不久的新教师;有的教师已初步掌握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知之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级、不同水平的学员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其次,要把握成人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成人特点施教。

时效性与实效性原则。时效性是指教学方法要先进,教学内容要新颖,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实效性是指通过继续教育要有利于学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与优化、人文理论修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继续教育的学员在学校一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继续教育是在职学习,他们的学习时间多半是从工作和生活中挤出来的,因此,吸引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关键是培训的教学内容对他们完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质量是否有帮助。这就要求在继续教育的教学中,除注重针对性施教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时效性和实

效性。

多元化原则。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针对性,应该说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学方法,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把注入式教学法用得太绝对、太简单。成人教育的特点及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法必须遵循多元化原则。

3.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有创新的主观意识。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教师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这种创新意识或源于教学客观现实的需要,或源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或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从教者要学习创新并勇于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4.善于发现问题

改革与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包括教师敢于设疑、善于质疑的能力与教师的教育观察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新手更为高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反省认知技能,而反省认知能力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要经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养成反省的习惯,随时随地注意分析研究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取其长,弃其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教学创新打好基础。在继续教育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所用教法产生的影响,及时收集学员反馈的信息,及时研究发现的问题,寻找最适宜的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5.选择合理方法

尽管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它和普通教育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些优秀教法还是可以借鉴的。另外,在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创新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同样可以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善。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第一,学习他人,在借鉴中创新;第二,博采众长,汇百家而成一学;第三,查漏补缺,在解决问题中创新。

另外,建构主义的兴起则可以说是为师资培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首先,由于建构主义提供了关于学习活动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我们显然也就应当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作出新的认识,而后者则又必然会对师资的培训提出新的不同要求;其次,建构主义事实上也为我们如何具体地去从事师资的培训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也就是说,教师的培训同样应被看成一种主动的建构活动。

总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定要辩证地去看,同时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邵宝祥,王金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第7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导课艺术设计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36-01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物理课堂的主导作用,强化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以实现健康、和谐的物理课堂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教育主要途径,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课环节。它的设计教师应该重点研究,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导课艺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导课设计要与教学内容契合原则

物理导课设计是没有范式的,是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导课设计格式的,优秀的导课艺术设计更是如此。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首先要研究教学内容,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把握来设计,不可脱离学生实际等一些影响教学因素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准备状态,学生的知识基础等,且不可游离于物理教学内容之外,更不能与物理教学内容脱节。要遵循导课设计要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知道学的什么知识,怎么学习这些知识,和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师的导课设计与教学内容脱离,与学生实际情况脱离, 那么无论导课设计的多么有趣新颖,都不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成效。其实,这样的导课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曾听过这样一节课:《透镜》,在讲授《透镜》这节课时,教师首先由学生熟悉的近视眼镜,对近视眼镜的用途给以描述而导入新课,继而又大谈学生一旦形成近视眼后的危害性,不着边际地让学生讨论预防措施,不着边际,没有与教学内容契合,显然,教师的导课设计是失败的,学生不明白教师要给他们讲授的内容在哪,这样的导课设计绝不会收到良好的导课效果。

2 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

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策动力。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在其著作中也阐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有这样的名言流传后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授新课的开始的导入环节要精心设计,引生入胜,给学生产生问题悬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新课教学上,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导课时,应遵循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对所学物理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某教师在讲授《光的折射》这节物理新知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市蜃楼”、“雨后彩虹”、“三日同辉”的三个视频片段,此时,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历史小故事,用以导入新课:“1549年2月,毛利斯率军把德国境内的马德堡城围的水泄不通,但是,马德堡城的官兵奋勇抵抗,因而,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就在这时,有人发现马德堡城的天空中三日凌空。毛利斯的军队见三日凌空这种现象,认为是上帝在庇佑此城,于是撤兵了。这“三日同辉”的自然奇景,吓退了敌军,马德堡全城人欢呼雀跃,认为是上帝救了他们。其实真是上帝救了他们吗?当然不是,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三日同辉”和“海市蜃楼”、“雨后彩虹”这三种现象,是我们即将要研究的物理学中的三种光学现象。好,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这些奇妙景观的成因。”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是遵循导课设计要赋予趣味性原则的要求的,这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3 注重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原则

教师在做导课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导课设计的趣味性而且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即要遵循新旧知识点的关联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教师的导课设计,不仅关注新知识的传授,还应挖掘探寻学生所要学得的新知识,和学生已经掌握的已学得的知识之间的关联点,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同一个单元的内容,所呈现的知识点都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点的关联,在导课设计中,以学生习得的旧知识为铺垫,以旧拓新,水到渠成的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达到掌握。如:在进行《光的折射》这一节的教学时,依据笔者的导课设计,先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光的反射定律,接着笔者提出提问:“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中,光是都返回到大气中吗?可不可能还有部分光没返回而射入玻璃中呢?”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且承上启下让学生对学习新知的信心、兴趣增强。

4 简洁性原则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是哲理,它也体现在物理导课设计中,导课艺术有百般好处,但是,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来说,它就是一个环节而已。初中课时设置是一节课时间是45分钟,在这有限的 45 分钟里,导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导课设计时教师应该有意识控制,最多5 分钟之内,不能过长,否则就是冗长。因此,教师在进行导课设计时不要弯弯绕,在导课情景设置上应该直奔主题,简洁明快,不能冗长,要让导课起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都吸引新课上来。例如:在教学初二年级物理的《电和磁》这节课时,笔者选择的是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导入新课:“电和磁有哪些比较相似之处,同学们知道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联系,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来来共同研究探讨这个问题。”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新知识心中明确了,有数了,而且,也通过这样简洁的设问句式,激发了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泽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第8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快速蓬勃的发展,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作为新兴的民办医学类高职院校,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兴校强校的方针政策。为了适应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二级学院临床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本文拟就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所开设的《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和改革作简要探讨。

1研究对象

高职高专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学生。

2研究方法

根据学院领导提出的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技能型医学生“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创新理念,从“六个统一”(学大纲、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和学重难点)方面,对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3实施步骤及过程

3.1调整教学大纲

本研究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概论》[1],在原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编纂适合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需求的材。课程安排由原来第三、第四学期每周4学时改为第三学期每周6学时进行;总学时由原来的144学时调整为108学时。根据学院领导提出的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技能型医学生,课程大大增加技能实践课学时,理论学时由原来的120学时减少到70学时;实践教学课时由原来的20学时增加到38学时。同时,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增加24学时校外临床医院的见习课,真正做到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3.2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较多,包括诊断学、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内科学常见病、外科常见疾病、妇产科常见病、儿科常见病、老年常见疾病等内容,教师备课需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诊、内、外、儿、妇”的理论及实训课的教学,部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涉及内容少或不考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如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

3.3调整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以前均以传统的教学方法(LBL)为主,调整后根据不同科目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在“LBL”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BS教学法。CBS方法不仅强调理论知识,而且更强调结合临床病例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2]。PBL代替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的封闭教学模式,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3]。部分涉及执业助理医师资质技能考试、操作性强的内容,如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应当改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此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节省了上课学时,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心肺腹部听诊部分内容则直接利用现代化仿真模拟听诊系统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水平。为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水平,本课程教学应当增加24学时的医院临床实践见习课。

3.4调整教学资料

本院《临床医学概论》师资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校内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限于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及师资的差距大,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大纲,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讲稿、课件、教学重难点,最后形成“六统一”的教学光盘以便资源共享,并在2012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班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每周四下午课题研究组进行集体备课交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其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师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4实施效果

我院目前所开设的非临床医学专业有口腔医学、口腔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为普通高职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基于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学大纲、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案、统一讲稿、统一课件和学重难点的“六个统一”,缩小了因学生层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而形成的教学效果的差距,有利于顺利开展本门课程的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和教学互评三级教学评价。高职院校应围绕“三贴近”教学理念,在本课程建设的“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快速提高教学效能。其有利于本门课程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缩小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学差距;有利于内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临床医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探讨,使其更加适应高职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4]。

5结论

我院通过对高职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围绕执业助理医师资质考试大纲建设的“六个统一”研究,建立了一支由内科教研室独立承担《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的师资队伍。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解决了该课程以往由不同教研室教师任教造成的教学安排繁琐和学生为适应不同教研室教师教学风格和方法而形成的困惑;同时为培养新型实用型、技能型医学生及帮助学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卓人,刘淼.临床医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宋淑亚,崔为发,牟青杰,等.高等(本科)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2(12).

[3]陆亚琴,张桂林.PBL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思维教学中的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4).

[4]刘亚莉,赵丽,牛丽凤.高职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以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9).

第9篇:医学基础概论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体会;思考与探索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以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对象的学科,主要阐述各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内容丰富、领域宽广、涉及诸多学科。对于五年制高职医药专业的学生来说,本学科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是促进药学、药剂、医药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药品在临床防治疾病中的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现代医药工作。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其所涉及的学科内容非常广泛,而对于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的学生来说,其医学基础比较薄弱,又没有机会去医院进行相应的临床实践,同时教学课时量有限,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需要的医学知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等各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教学内容较多,教师要想面面俱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需要认真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把握该学科新进展的同时要钻研教学大纲,调整教材内容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五年制高职医药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材更换了多次,最初选用的是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赵增荣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此书不仅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学及诊断学基础的内容,还包括大量急救医学和传染病学的内容,其内容庞杂,涉及疾病众多,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过相应的医学基础课程及桥梁课程,比如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及病理学、诊断学等学科,而已经学习过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因为课时量和其基础所限,掌握也很不扎实,所以在有限的课时量制约下想让学生掌握本教材内容非常困难。随后我们选用了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格桑泽仁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这本教材增加了实验室诊断的内容,删除了急诊医学的内容,传染病的内容也相应有所减少,整本书感觉更加简单、重点突出。但本书中大量体格检查的内容对于我校将来主要从事药学工作的学生似乎用处不大。

现在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於平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这本教材删除了体格检查的内容,保留了诊断学基础、实验室检查等内容,同时把内科常见疾病作为基础内容和主要内容,其它学科内容则相对精简。此外,本教材还增加了新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医学相关知识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掌握重点,也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1]。

2合理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内科学作为基础所占比例较大,列为教学重点,而在内科学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将其列为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当然,在每个系统的疾病中间,又根据发病率的高低而有所侧重,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点;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神经内科和精神科疾病相对来说专业性较高、难度较大,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重点。其中急性脑血管病作为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我们将其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重点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将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确定为难点内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后,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授课时间,变"全讲"为"选讲",对重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重难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详细的讲解,而对于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等内容可以少讲甚至一带而过,这样,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做到条理清晰,重难点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3.1 PBL教学法 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本课程教学中是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并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教师将准备的资料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掘其内在潜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讲解原发性高血压一章中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时,可以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气后血压容易升高并发生脑出血","为什么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启发学生思考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升使动脉瘤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影响肾功能导致肾衰,在教师提示下多数学生基本能够回答出原因,这样不仅改变了学生上课被动接受的局面,而且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3.3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在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设定疾病的典型病例,由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病例,分配角色,然后根据病例情景进行模拟演练,完成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任务。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技能,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4讲授法 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准确、简明的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我校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全天开放的微机房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拥有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便于教师进行多媒体授课;拥有宽敞明亮的实训室和充足的实验设备,便于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我们在教学上的有利条件和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因为我们不是医学院校,所以没有机会组织学生去医院进行真正的医学实践,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还要从教学手段上下功夫。我们需要精心制作一些集语言、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对学生眼、耳等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唤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当然,教师不是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必须针对课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充分的师生互动,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辅助工具。同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将需要重点强调的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将起到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与综合应用。以上只是笔者从事《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造。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新型药品经营管理人才和药品生产企业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知识作为医药高职学校教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在药品经营、药品管理和医药企业生产人才的培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於平,傅蓉.临床医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