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生产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变高,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旅行作为放松娱乐的方式。据国家旅游局公布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人数达32.5亿人次。旅游人数的不断上涨,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各种不文明现象。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①。不文明行为不符合旅游活动效率最大化和旅游者身心愉悦的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垃圾随处丢弃、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旅游者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旅游质量,也降低公民的内在修养。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谢里夫(Sherif)进行的“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Asch)关于从众行为的经典研究,研究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由此可知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旅行中个体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在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②。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一、情境模糊性
社会情境是指与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从众心理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都依赖于从众者所面对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所做“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一系列经典的从众实验中,情境都有一定的模糊性,情境模糊性是促成旅行者从众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身处陌生环境,对欲知信息了解有限,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准确性。在情境模糊的状态下,旅游者不确定个人要找的目标是否存在或正确,只有依赖于景区内外提供的指示牌。但是指示牌信息的不完整性,只能增加旅行者对欲知信息的困惑,不能解除疑惑。情境的模糊性让个人把注意力从图文指示转移到其他同类人身上,用他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了从众行为。由此可见,由情境模糊引发的从众心理主要原因是:一是外界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二是所处的环境与个人接下来发生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在情境模糊的情况下,情境的模糊性越强,人们急于消除不确定性,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二、外界环境的诱导
旅行中,外部环境是驱使旅行者产生不文明现象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根据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我们知道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旅游者身处在不确定的环境时,同时急需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旅行者就会寻找目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此时外部环境直接刺激着个体的神经。在目标的引导下,外部环境的刺激让旅行者产生了从众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旅行者就产生了行为,行为的产生会正负效应,影响了效果。
根据笔者在景区内观察发现,外界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诱导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例如:某女士需要扔掉自己手上的垃圾,在她环顾四周之后并没有发现附近有垃圾桶。此时,附近地面的扔垃圾引起了她的注意,稍作停顿后,就随手将手中垃圾扔掉。在这种外部环境的诱导,刺激了某女士的神经,经过大脑的系统调节后产生行为。因此外部环境的诱导,影响旅行者从众心理的产生。
三、群体压力
个体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而做出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最为典型的行为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对其个体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个体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不管群体的行为是优良行为还是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发生。
多年来,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影响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主要表现有:随地乱扔垃圾、插队、践踏草地等等。这些行为的产生,受到他人隐形压力的影响。当在排队购票中,当众人不遵守秩序插队购票,就会给遵守秩序的人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导致遵守秩序的人做出了不良的反应,最终选择插队购票。
四、个人行为
中国人在日常行为中,一直存在随大流的思想,不愿强调个人的独立性。根据马库斯(Markus)与Kitayama提出的独立性和依赖型自我建构模式中知晓,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自我认知模式的构建。在各自文化的差异影响下,西方人倾向于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讲究个性。而东方人相反,侧重于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联系,讲究共性。因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旅行者为了不愿意成“另类”,往往相信大众的选择,同时趋于群际威胁的情况下,旅行者的行为更倾向与从众。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求按层次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为满足社交和尊重需要,其行为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往往会改变个人的想法、观点,接受他人的思想。个人的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个人的性格、性别、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个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旅行中,要解决个人不随大流,能独立思考,要做到:第一、完善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景区应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指示牌提供的信息;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二、旅行者在旅行之前(特别是非组团人员),个人应加强对景点的了解,遇到困惑询问工作人员。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坚持个人观点。(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注解:
[关键词]从众行为 管理 工作
中图分类号:T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89-01
一、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群体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我们常会看到这些现象:一个工作和学习得过且过的人,如果在积极上进的环境中,会适应环境变化,改掉不良习惯;而一群工作拖沓、怨天忧地的人,会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一起陷入不良情绪的漩涡之中。这就是典型的从众行为。
1.从众的行为影响。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有一个著名的试验能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力。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做过多次实验,每次都邀请1 名志愿者与自己的5名助手一起,在志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件事情进行判断。在明明是正确的答案面前,助手故意说出了同一个错误答案,最后志愿者也迷惑了。结果显示,平均有33%的人做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不到1%。这意味着如果试图影响他人,可以利用从众心理来施加影响。
2.良好的从众行为需要良好的环境。综观一个业绩优良的单位,工作氛围永远是积极向上。因此,利用从众行为让“正气”树起来,凝聚人心向前进,显得尤为必要。首先,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领导干部要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是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次,中层干部要善思善为。中层干部作为政策的上传、下达和直接执行者,要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诚实、公道正派。最后,要积极带动职工中的“愿做者、能干者”,找准从众效应的突破口,以点带面。
二、正确选择“从众目标”
1.不良的从众目标会造成灾难。2014年4月15日发生在韩国的“世越号”船难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危急时刻,船员未能引导人们疏散,老师也没能组织学生积极自救,而是听从广播不要到处走动,错失时机,导致灾难进一步恶化,到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种从众行为,是错误的选择了从众目标,导致大灾难的发生。如果在事故刚开始的时候,船员能够正确引导,老师和学生能够积极自救,也许会挽救大部分的生命。
2.从众行为的目标选择。在群体中,当个人的行为、态度和意见与别人一致时,会产生“大家都这样,我这样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在日常管理中,要选择态度端正、工作积极的人作为首要从众引导对象,积极发扬“正能量”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培养“带动者”,带动“消极者”。
3.用好工作中蕴含的“撬杠”。调动工作积极性,要先调动工作计划性。工作积极性是愿意做某些工作,工作划性是准备做哪些工作。只有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例如,记工作日志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但可以培养工作的计划性。一部分同事都在认真写工作日志,提高了工作效率,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其他人会不会有所触动?即使存在不写日志的员工,但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一定是存在的,早晚也会被“撬动”,跟随大部分人的脚步前进。
4.抓住关健节点,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个体加入群体是希望得到归属感。所以,人们希望被群体接受而不是被排斥,从众是摆脱压力的解决方法。“坚持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就是使不守规矩的人产生一种压力。当不守规则的人涉及到合作时,只要想继续在团队中生存,都不得不“随大流”。这是良性的“随大流”。为防止出现“负从众效应”,要抓住在团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员工,放置在关健节点上,掌握整个工序,带动整个团队,形成良好风气。
三、积极引导“负从众行为”
要形成健康向上、开拓进取的氛围,使员工产生一种不向上都不行的压力,这样产生的从众心理是积极的,压力越大,从众心理越强。但是,总有一些员工是特立独行的,这就需要加以引导。
1.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要把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目标,层层分解为群体成员具体可行的,并且能够明确认识的目标单元。每位员工对单位目标的完成都能得到认可和肯定,那么就会乐意从众,也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执行者来讲, “精心落实”与“马虎了事”,“心中有数”与“虚无度日”,这是负责与“浮漂”之间差别,直接会反映到工作质量上。所谓汗水和成绩,是成正比的。
2.树立模范作为个人从众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要用权威的言行影响员工的从众行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员工的思想。人喜欢向高处走,也会经常向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看齐。要把握在群体中能力强,发挥正能量的员工,对他们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必要时给予嘉奖,暗示组织就需要这样的人,对从众的方向进行把控。在帮助落后进步时,可以把个人安排到优秀的群体中,个人会主动向大众靠拢,要求进步。再对这种良加以强化,逐步培养出更多为组织目标服务的成员。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前言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即团体心理。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但学生自愿模仿的程度却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吸引力量,即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的技术好,示范动作轻松、优美、自然,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否则结果相反。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或拍拍学生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问题;职业指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69-04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情况下,深入认识和理解职业的分布特征与动态发展趋势,对大学生正确选择职业、寻求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部分大学生未雨绸缪,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就开始充分利用社会实习或兼职的机会感受职业;部分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期在提高该校就业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分析环境的综合能力,从而找到与自己人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范围相匹配的职业领域。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评和总结,确定其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旨在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肯定并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及家庭环境,如果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估有失偏颇,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挫折和冲突,心理上也随之出现困惑和不适,引起各种心理问题[2]。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矛盾心理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期,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和职业领域是未来能够长期从事该职业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面对众多选择和机会,利益与诱惑,初涉社会的大学生群体亦是充满兴奋与惊喜,然而现实的残酷也为大学生增添了不少困惑。一方面,求职者留恋条件舒适、经济效益高的大城市,同时又抱怨大城市带来的生活高成本。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4年对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满意度指数都在最低的9个城市之中[3],而这些城市又恰恰是大学生求职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城市。另一方面,求职者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工作,同时又畏惧高收入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与挑战。在一项基于全国19个行业的收入差距研究中显示,职工个人年均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是房地产业、金融业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这些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对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专业技术等各方面能力要求也较高,工作压力与挑战显而易见。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带来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矛盾心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机遇与挑战并存,无疑都使大学生在取舍、去留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二)依赖心理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通过对自身和环境状况的分析,为了选择合适职业制定相关计划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自身情况的评估,还是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定位,最后付之于行动――完成职业选择、实施具体工作,决定未来职业发展状况的始终是自己。然而,有些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对个人的职业倾向毫不了解,对外界的职业市场不闻不问,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或父母身上,始终处于一种观望就业形势的状态。高等学历、名牌学校、热门专业确实能增强个体求职竞争力,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找到理想工作的充分条件。过分依赖这些有利条件,反而会使其成为成功就业的阻力。此外,父母在很多时候也会成为大学生依赖的对象。父母的意见和选择对一些自我意识发展较差的个人会起到一定的支配作用。这类大学生未完成心理上的“断乳”,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估主要依赖他人,对事物没有独立的见解,害怕承担自主选择带来的过失与责任,将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权交于父母或他人。这种依赖心理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而影响将来就业。
(三)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各种比较选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这种比较主要集中在各种因素的综合选择上,如地域选择、待遇选择、职位选择等。这些选择是以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能力专长为基础,然而不少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贪慕虚荣,忽略个人情况与需求,在同学朋友之间比较工作待遇、社会地位、所在城市的经济效益等,产生了盲目的攀比心理。更有甚者将个人的攀比扩大到家庭势力的攀比,追求父母的金钱和权力带给自己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便利。如此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大学生求职者也失去了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立足的公平机会,并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四)自卑心理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是接下来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基础。虽然顺利完成高校的专业知识学习,但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求职者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对自己的评价过于保守,缺乏竞争的勇气,对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应有的自信。在自卑情结的驱使下,求职者通常会找出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岗位需求与专业能力不符、职位的未来前景不确定、薪水太低、离家太远等,并极力去避免这些可能情况的发生,害怕失败。他们从未真正考虑自己求职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与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大胆努力地去追求成功。事实上,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任一阶段,问题与困难都始终存在,犹豫、彷徨与退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观望的策略永远也不会将一份心仪的工作带到面前。
(五)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选择而采取顺从多数人意见或行为的心理倾向[5]。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但同时又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特殊时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难免参考多数人的选择,依赖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忽略自己的个性特点,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从众心理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职业选择上从众。高薪白领的工作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这里面不乏有盲目跟风、未从个人实际情况、职业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出发的求职者。这类求职者一般以多数人的意愿和选择为标准,应付即将面临的就业危机,而非考虑个人职业生涯长期发展。二是在就业区域上从众。国内一线大都市聚集了不少来自外地的大学生求职者,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大都市就业的优势,但很多求职者却没有看到在大城市生存的劳苦与艰辛,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来到这里,反而使未来生活变得更加茫然。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成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
表面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心理问题没有直接联系。但这却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6]。首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直接导致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崇尚理论知识教育,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而对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某些家庭已经提前至幼儿期。其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导致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自己擅长哪方面知识的学习,而非在职业教育的指导下对所选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做全面的考察和权衡。再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也使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对职业信息的了解远不及对理论知识的关注。这就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之后,面对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还是无所适从,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矛盾、从众的心理危机,且不知就业问题迟早都要面对和解决。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够深入
在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的前提下,高校工作历来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2003年4月,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就业率偏低的地方或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至此,高校开始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在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中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搜集职业市场需求举办校园招聘会等。然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就业率,而未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简单等同于就业指导,前者是一项连续而又系统的工作,而大学阶段更是通过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做好职业选择的准备阶段。高校只关注就业率而不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素质的变化,只关注大四学生而不包括低年级学生对就业的准备状态,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还不够深入,没有体现其工作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这难免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感到困惑与茫然,产生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在择业时的自我认知失调
自我评估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然而很多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不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进行有效评估。在面对择业压力时,甚至出现自我认知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估高于实际能力水平。这样的大学生心理定位偏高,对职位待遇的要求较苛刻,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但由于实际能力有限,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二是自我评估低于实际能力水平。这样的大学生畏手畏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刻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勇气去尝试和挑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三是自我评估模糊,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没有清晰的定位。这样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的专业能够胜任什么类型的工作,面对就业压力产生从众心理,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明确的职业规划。
三、对策分析
(一)在全社会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提倡职业教育,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尽早对职业市场进行了解,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加系统化的作出岗位选择,充分预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具体而言,国家应从社会层面引导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首先,从政策上逐步改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其次,国家需要引导高校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的重视程度。再次,从文化氛围上,国家需要引导国民改变现有的只以利益为导向的就业观念,弘扬多元化的就业理念。
(二)高校改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高校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首先,高校应设立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设计出一套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指Х桨福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接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其次,高校应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是由就业指导人员或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承担,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对较差,工作效果不明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配备一支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该项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三)利用心理测量工具对个体进行全方位评估
客观、科学、全面的自我评估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但是自我评估始终是个体对兴趣、能力方面的自我考察,是一种主观体验。为了减少自我评估带来的主观性,预防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问题,可借助心理测量的科学手段对个体的性格、兴趣、能力倾向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将其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负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应该能够熟练心理测量工具,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综观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历史,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已经成为国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心理测量可结合相关课程进行,通过相关心理的测量掌握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一般能力倾向、特殊能力、职业应性等大体情况。学校可以建立相关档案,并定期更新,这样可以让学校和学生个人发现个人职业潜能的发展动态。
参 考 文 献
[1][6]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5.
[2]张玉香.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4:33.
[3]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 生活质量指数趋升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堪忧――2014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报告[J].经济学动态,2014(8):9-26.
创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不可动摇的动力,但是不能强求一味的新鲜,要根据小学儿童发展时期的不同心理状态来制定创新的目标和过程。
小学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育、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存在辩证关系。小学儿童的身心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科技创新活动坚持点与面普及的形式。两者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我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倡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和增强创新能力的理念。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进、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活动,都看作是课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
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创新活动是增长孩子见识,对孩子未来有巨大影响的活动,所以一定要非常的注意。
举个例子来讲,儿童心理学中讲到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备,其有意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他们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颖、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所以新生入学之初,首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注意力的培养,促进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讲,一堂课45分钟都要求他们保持高度的集中,这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当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单调乏味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强制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应当通过新颖、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巧妙地结合,延长学生的注意保持时间,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到小学高年级,由于儿童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习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同时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也有很大发展。这样的注意是可以利用的。无意注意也就是不随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没有既定意图的、不需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状态。对于小学生说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的直观性,由于对课业本身的兴趣(例如画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7页)
图、朗读),由于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所引起的情绪激动,都能引起儿童的注意,所有这些,都是无意注意。在小学教学上,应该怎样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呢?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善于了解儿童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就能有助于掌握和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学习过程本身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学习内容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对具体事物更有兴趣,以后才逐步对抽象的事物感到兴趣;低年级儿童一般还没有分化性兴趣,以后才逐步产生分化性兴趣;等等。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因此,适当运用直观教具,教师特别注意言语的直观性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运用直观性时,也必须竭力避免把儿童的注意引到不必要的方面去。为此,在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时,必须积极组织儿童的注意,使无意注意沿着必要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就像是从众心理一样,还有着消极的作用。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科技研究领域,也时常出现,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尤为明显,给创新带来重重阻碍。其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权威人士或者其他相关科研人员的服从和顺应,也就像是儿童对老师的盲从。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有着消极影响,从众心理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服从和顺应。这主要是由从众的心理基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个体都期望被他人喜欢和接受或者期望自己正确。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个体并没有自己的意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个体有自己的意见,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人的看法都不同,在群体压力下,放弃原先的意见,改变态度,转变立场。它是一种直接的、感情的心理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混为一谈。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认知心理 行政心理 从众心理
1 电子政务的内涵
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取得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工作方式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起更好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更有利于为大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是手段,政务是内容,服务是目的。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就是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真正目的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分析
从以上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上述分析的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在电子政务建设从认识到实施再到效益实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的认知心理障碍,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障碍、以及公众的从众心理障碍。
2.1 建设电子政务前的认知心理障碍
认知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以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主,即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为主,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的过程。
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一些政府受声誉的影响把能否建设电子政务当作政府的一种工作能力的标志来抓,一些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也只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与政府上网,甚至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认为办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的公文、资料等搬到网上就行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认知电子政务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中国人一般重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它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做定性研究。”这种心态反映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工作方式和习惯上,就形成了先务虚,即先重视外部的电子化建设,再务实,才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好具体政务的问题。可是当硬件上去的时候,有些政府却停止了思考,认识还停留在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只是表征政府优势的一种标志的层面,而忽视了利用电子政务真正向群众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提供服务等实质性的工作。认知心理的偏差和认知活动的停步,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重电子、轻政务”这一问题的心理根源。
因此,要发挥建设电子政务的实际效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真正明白了电子政务是什么,究竟为何而建,才会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2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行政心理障碍
行政心理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心理,决定了他们如何进行工作。
2.2.1 我国行政个体的行政心理障碍
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的约定成俗的心理观念,致使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自己作为官员就理应享受应有的权利。可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把“服务公众”四个字忘得一干二净,随着个人私利意识的膨胀,也就出现了腐败贪污现象。而一些行政人员服务观念淡薄,腐败贪污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体行政心理问题。
在有关行政个体心理的研究中,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到薛思的“复杂人”的对人的假设的发展历程。从现实生活看,“复杂人”的假设更符合现代人高度变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自然也是一定时期的客观必然要求。而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工作模式要能够顺利有效地替代旧的体制或工作模式,当然首先要体制执行人能够意识到这种改变的需要,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调整旧的体制。否则就只是留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罢了。而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特别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的认识滞后,就不可能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初衷,更不可能真正地以“人民的公仆”的服务理念来为人民服务,因而导致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因此,要使行政人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传统行政心理观念。
2.2.2 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障碍
行政文化指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理念、行政心理等。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鸿沟。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政府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的2004年中国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中显示,政府网站提供的交互(包括简单的单向交互)“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民意调查/意见征集”所占比例分别为45.8%、40.0%、38.0%和30.2%。民意意见征集可以说是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而其所占比例仅为政府网站总数的30.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实现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种信息封闭的根源就是由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所导向的。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儒董仲舒开创教条主义的先例,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理论,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中国几千年来也始终保持着行政权、政治权等的高度整合,在政治体制安排上以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这在历史上的确确保了国家的行政统一,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安定和团结,但同时也铸就了国民服从的政治心理,更严重的是同时也导致了中国行政人员行政思想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正是这种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国行政体系缺乏透明度,政务的主体公众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公共决策、政务实施过程也缺乏必要的监督,作为享受服务的主体公众,对于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服务和政策还处于一种“盲”状态,更谈不上监督制定政策的公务人员了。这种封闭的行政文化,正是滋生腐败的最终根源。同时封闭的信息交流,缺乏意识,也是导致各地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单枪匹马独干的根本心理根源。
目前,不少传统的消极的行政心理仍然顽固地遗留在行政主体、行政对象的社会意识中,因而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因此,改变我国人民的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势在必行。
2.3 从众心理障碍
从众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主体即从众个体,而客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代表群体意愿的政策、规则等。从众可以分为理性从众和盲从两种。理性从众,简单地说,就是指其从众行为是在理性状态下产生的,而盲从则是主体以直观、本能的活动为主导接受客体行为或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众行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主要存在盲从的心理倾向。
概括说来,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从众心理趋势。一是政府个体的从众心理。一些政府看到其他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等,为了表示不甘落后,也积极加入“先进的”电子政府的行列,可是因为对于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等还不是很清楚,就出现了技术设施束之高阁的现象。另外一种是从众心理,就是我国公众的群体从众心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但是对于政府工作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关注意识。这当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也与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公众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也渴望参与政府建设的集体决策中来,可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这种意识,自己也将这种意识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政府因为随波逐流而建立电子政务,公众因为人云亦云而忽视个体参与政务工作的意义,从而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盲目心理倾向。
3 克服我国电子建设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建议
3.1 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认知意识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工作运营模式,要真正理解其内涵,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影响,使得我国政府官员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要纠正目前盲目建站的首要问题就在于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认知心理。而要纠正认知的偏差,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
3.2 向服务型政府迈进,消除信息障碍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公开的政府工作模式,要使其发挥沟通平台,首先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真正从金字塔式的传统科层制模式里走出来,放下官民有别的陈旧观念,走进人人平等的扁平式的电子化的工作模式中去。而这种公平公开效益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主动积极参与。政府要建立起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政府真正地在政务电子化这一过程中,做到政策公开、提供福利、公众参与等基本的服务,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有关学者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是:“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健全社会公示和决策听证制度,让人们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
3.3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服务的工具,要使其在我国发挥作用,“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东西部的差异,最大的表现就是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对于新型技术的引进障碍,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物质问题都在日日思考之中,又何从谈起参与所谓的“电子政务”?相信在中国偏远的地区,没有听过“电子政务”这个名词的人数,一定不是少数。而要解决偏远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的参与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他们的经济问题。
因此,电子政务以技术设施为基础,以服务人民,信息公开为理念,以公众与政府为共同主体,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为国家发展共同出谋划策。当然,传统行政心理的转变,政府运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我国东西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公众心理的转变,都是一项需要不断加以强化和探讨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事业实现飞跃的一个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素絮,曾颖. 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J].电子政务,2005(3)
2 覃征,陈俊英,王昱. 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赵国俊. 电子政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 徐晓雯,丛建阁. 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房产“拼杀”;期望效用理论;启发式偏差;心理账户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一、房产“拼杀”基本概述
(一)房产“拼杀”
房产“拼杀”活动是指一种多人集资购房,房产所有权依概率决定归属的房产投资活动。其特点在于:一是集资购房降低了个体的出资额,购房者们在购房中投人等额资金,资金总额为该房产价值。二是房产所有权决定方式所带来的低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特点。因此此种投资更类似于一种赌博行为,投资者们依等额资金投入而具有相同的概率获得房产。由于此种房产投资方法具有成本低的特点,相对于高昂的房价而言,即使投资者未能获得房产所有权,成本损失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二)传统理论的局限
传统投资理论对于投资问题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进行。依照投资人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期望效用理论可以描述一般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以房产投资为例,假设投资者投入成本为A,获得房产的概率为p,房产本身价值为B,那么按照房产拼杀规则,必然总有B*P=A,这一等式在任何条件下成立,也就是说投资者获得0经济利润。既然依照期望效用理论投资者仅获得0经济利润,那么为何还有如此多的投资者有参与此类投资的动机呢?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对此作出解释。
二、房产“拼杀”及行为经济学基本理论
行为经济学认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不完全依赖于脑的理性,决策本身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其中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而在其中,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选择偏好等非理性决策,这也就影响了投资决策的完全理性,产生资产定价偏差。房产“拼杀”就可以由上述基本理论描述。
(一)认知过程中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所谓启发法,是指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进行加工时;当手中的问题并不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当我们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由于认知上具有惰性,往往只根据以往的经验或部分信息作出决策。因此决策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而在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和锚定效应中,代表性偏差更能解释房产“拼杀”现象,投资者由于忽略了结果的贝叶斯优先,容易产生“赌徒谬误”,无意识的夸大结果出现的概率,因而高估了投资的收益,产生非理性决策。
此外,锚定效应在决策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媒体的宣传,在此类“拼杀”活动中,更可能被报道的一定是成功的投资,这会在将要作出投资的人中产生心理效应,将投资本身锚定在一定会以低成本获利这一结果上,认为夸大了投资的收益。
(二)情绪过程中的过分自信和心理账户效应
行为经济学认为:因为人的偏好、信念、情感、人格等因素作用,人们往往具有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后悔厌恶的特性。此外,对于财产而言,同时具有一个心理账户来衡量财产的价值。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人们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关于主观概率测度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过度估计自身知识准确性的情况。当然。就房产“拼杀”活动而言,人们也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状态,系统性的高估投资会获利的可能性。
而在衡量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带来的心理效应时,很明显的人们更倾向于机会成本效应可能带来的损失厌恶,认为自己如果不投入少量的购房资金,很可能面对较大的机会成本,而事实上这还是没有尊重贝叶斯优先的一种表现。
更为重要的是心理账户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心理账户与传统的会计账户不同,其本质的特征是“非替代性”,也就是不同账户的金钱不能完全替代,这使人们产生“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从而导致非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投资者会过分夸大自己的投入资金的价值而看轻另一账户――收益账户资金的价值,因此将少量的成本资金与大量的收益资金等同了起来,造成决策偏差。心理账户效应同样反映的是过分夸大的概率在成本和收益账户之间的联系。
(三)意志过程中的羊群效应
意志过程主要指人的从众心理和自我控制作用。从众心理可以由羊群效应来描述,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在房产“拼杀”投资中,只要出现一定数量的投资者,其他犹豫不决的投资者就很有可能会跟风投资,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心理上对于不投资带来的机会成本过于看重的原因,也可能仅仅就是一种人的本性。羊群效应作用于此类投资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三、结论
房产“拼杀”作为一种投资形式,并不是一种完全合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投资方式。除了脑的理性分析外,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的对于投资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启发式偏差、心理账户效应等行为经济学基本概念对于解释此类问题是有很大的说服力的,而通过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投资行为,也正在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关键词:中职生;羊群效应;分析利弊;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6;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100-01
“羊群效应”即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运用到教育中,“羊群效应”会产生负能量和负效应。当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时,身为“领头羊”的班主任应及时洞察秋毫,冷静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因此,班主任应对学生产生“羊群效应”的原因做出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做出科学的决策,才能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一、认识“羊群效应”,启示班级管理
在土耳其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千多只羊聚集在山坡上吃草,突然,这个羊群的领头羊往山崖下跳,于是便发生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一幕:领头羊身后跟着的羊群接二连三地往山崖下跳,几百只羊跌死。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羊群效应”。最初,“羊群效应”被应用于股票投资业,喻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的“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和跟从他人之举。中职生大多是处于16周岁至20周岁间的青少年,他们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不足,面对诱惑时,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从众心理,缺乏必要的判断,因此,在中职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羊群效应”。“羊群效应”说明了领头羊的重要性,不良的“领头羊”会给“羊群”带来致命的负效应。因此,“羊群效应”也可应用到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杜绝不良“领头羊”产生负能量而给班级管理带来严重破坏。
二、借鉴“羊群效应”,分析存在原因
(1)目标的失去。经历过紧张的中考过后,学生进入中职校园后,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更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未来应该怎样。对于他们来说,学业上的升迁只是从原来的学校过渡到另一个学校而已,形式上没有什么变化,却没有了目标。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会不自觉地参考和模仿他人的举动,盲目地认为别人的选择要胜过自己的,导致很多事情上出现了“羊群效应”现象。
(2)自我的缺乏。中职学校大多为寄宿制,学生基本都是第一次离家,面对不曾有过的集体式的新生活,学生的内心往往会感到茫然,做事喜欢随大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没有自我,感觉大家做了,自己跟着做,就不会错。随波逐流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选择了依赖他人、模仿他人,在还没有经历真正的社会磨炼的情况下,中职学生难免会采取服从大众的一种做事态度。
(3)无形的压力。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班集体有几十个人,在这种长时间的集体活动中,一个组织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潜在的行为准则,这样的行为准则也会给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心理造成一种无形的约束感。如果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脱离了集体,学生就担心自己会被集体孤立,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常常无法自主行为,只好服从和跟随集体。
三、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因素,及时引导教育
(1)开展调查,掌握情况。班主任应利用“羊群效应”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班主任应认真对待学生出现的任何思想波动,根据客观调查并冷静分析,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引领班级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有一次,班长反映有同学不出早操,不听从值周班干的教育和任务分配。第二天一大早,班主任特地赶到学校,检查学生的出操情况,发现确实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出操问题。接着,班主任召集这些学生在课后开会,了解情况,有的同学说怕天冷,不想做操,有的同学则是从众心理。针对这些思想,班主任进行了引导教育,并指派其中一位同学担任值周班干的助理,督促这些同学准时出操,以观后效。事实证明,这些同学后来都能准时参加早操,表现良好。可见,开展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2)引导教育,工作扎实。在学期快结束的阶段,很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有的学生上课纪律松懈,考试作弊,这对良好学风、考风的形成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在考试之前,班主任要强调考试作弊的危害,并告诉学生一旦发现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向学生灌输考试不作弊、诚实守信的思想,引导学生应该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提前判断,消除萌芽。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应有提前意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相应的提前判断,给学生“打预防针”,这样才能避免“羊群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减少班级管理工作的被动性。例如,在每个学期末,班主任应经常到班级检查,加强班级管理,激励班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确保班级学习生活的平稳结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地利用好“羊群效应”,可以引领班级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中职班主任应认清学生发展的规律和轨迹,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同时也将学校的教育水平提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郭学新.中职班主任管理“六要”[J].职教通讯,2007(0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心理障碍;心理调适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graduate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employment market, self-dependent career choice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brought the opportunity and affordable, brings the competition. This makes when students in employment is facing a hug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faces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entative analysis, explore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thoroughly solve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smooth employ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barrier;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就逐年增加,大批大批的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他们手里抱着一摞摞的材料,心里怀揣的是坚持四年甚至更久的梦想。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考虑考虑”……“僧多粥少”,这是大学目前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让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日益得到公众关注,因此如何正确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的心理表现及障碍。
(一)心理表现
1求高心理
求高心理指脱离客观实际,奢望高职厚禄的功利思想。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毕业后总想一步到位找到满意的职位和工作。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过高,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不错,理所当然地应该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比较艰苦的边远基层工作,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区域、职位、地位和薪水,常常使自己错失良机。个别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驱使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并扬言:“非城市不留”,“非好单位不去”。此种好高骛远的功利思维极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择业行为的过大偏差。
2 求稳心理
大部分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因而,毕业生对有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来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对报名人数多的热门职位盲目追逐,选择就业城市时趋向大城市,非大城市不去。有些人缺乏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前路很迷茫,也有些人碍于虚荣,总之大家没有认真倾听过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盲目挤向“三资企业”,不问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是看到了其他人都这样做;沿海大城市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热,孔雀东南飞,却没有回头考虑一下到底哪里留给自己的发展空间更大。从众心理反映了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自己的气质、性格、特长,没有对自己进行认真而综合的分析,至于要从事哪种职业,去哪里就业,则完全“随大流”。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凡事依托外力和他人的帮助。有的学生存有浓重的依赖心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一味地依赖学校或他人联系工作,或希望家长亲朋为其托关系、走后门,寻求职业。有的在择业时,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以致贻误择业时机。有的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守株待兔,不愿出远门,拓展就业机遇;有的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为另一半而死守一方。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
(二)心理障碍
1恐慌心理与急躁心理
在面临择业这样的重大问题时,不少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唯恐自己在择业上的一时失误造成终身遗憾。因此,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求职中难免产生恐慌心理,成天精神紧张,思虑过多,忧心忡忡,彻夜难眠。在应聘考查时,往往表现得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其的评价。另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不能宁静致远、深思熟虑,而是烦躁不安,整天心急如焚,急水下船,四面出击,试图抢占先机。往往造成:一是不明就里,盲目签约。一旦发现事与愿违或有更好的岗位,追悔莫及,擅自违约,给自己带来麻烦;二是不辩真假,糊涂签约。以致受骗上当,遗恨终生。
2挫折与失败心理
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除了部分出现攻击行为外,还有些走向另一端,出现自甘堕落的行为。他们在受到挫折后往往过度自责、懊恼不已,认为自己实在是太没用,进而封闭自己,拒绝对外交往,或者选择酗酒、抽烟、逃课等行为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有的甚至会对未来产生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走向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