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第1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物理定律应用课,重点是学习“碰撞过程遵循的规律”。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了自然界中更为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在学习了有关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得到了动量守恒定律,并指出它们都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定理[8]。碰撞问题所研究的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境,它们所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同时遵循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根据碰撞的特点,本教学过程从生活中打台球的实例中抽象出所要研究的物理教学论文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变式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开动脑筋,恰当地利用数学表达式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和能量守恒的概念,进而体会物理学中守恒的思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碰撞问题遵循的规律,帮助学生实现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迁移应用。 

2 教学流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方法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指导思想。据此,教学框架流程如下: 

创设问题情境—核心概念—变式分析—总结提升—核心概念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展开: 

1.从生活情境导入,引出物理问题 

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领悟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存在,将较简单的实际情境抽象为与之对应的物理问题,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抽象加工出的例题,让学生回顾、复习已经学习过的两个核心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进一步设问,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对弹性碰撞问题的理解。 

教师:播放生活中打台球的视频,抽象出物理问题:如果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求碰撞后A、B小球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根据题设条件分析,得出此碰撞过程为完全弹性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据此可解出碰后小球A和B碰后的速度分别为: 

vA= v ,v = v 。 

教师进一步设问:据此讨论一下两小球各自的质量和碰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举出身边的例子。 

学生分析:当m >>m ,vA=v ,v =2v ,比如铅球与相同体积的乒乓球发生正碰;当m = m ,vA=0,v =v ,比如两相同体积的铅球发生正碰,互换速度;当m << m ,vA=-v ,v =0,比如乒乓球与相同体积的铅球发生正碰。 

2.变式比较,实现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 

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针对例题的两个变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讨,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在新物理情境中发现物理问题,并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的应用和探究能力。 

变式1 在m 、v 恒定的条件下,若要求碰后小球B的动能取得极大值,m 和 mB需满足什么关系?若要求碰后小球B的动量取得极大值,m 和mB需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结合例题的分析可知:当m = mB,碰后小球B的动能取得极大值;当m << mB时,碰后小球B的动量取得极大值,为pB=2mAv0。 

变式2 若两个小球A和B碰撞后粘在一起共同运动,则在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损失了多少?并据此分析mA和 mB在满足什么关系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并举例说明。 

学生:此碰撞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相关知识可得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损失为: 

ΔE= v 。 

对上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可知在mA、v0恒定的条件下,当mA<< mB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为 mv ,比如子弹打入墙体的过程。 

教师:碰撞过程涉及碰撞的能量传递和转化。实际的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和声能,但总的能量是不变的,即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3.变式迁移,达成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 

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时注意联系事实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科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变式3 如果小球A以速度v0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9,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 

A. v0 B. v0 

C. v0 D. v0 

学生:大部分学生会直接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Av0+0=mAvA+mBvB及p2=2mEk,易得选项A、B正确。 

变式4 如果碰后小球A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4,则碰后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多大? 

学生:类比上面的分析得出两个结果,分别为v0/4和3/4v0。 

教师:这两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吗?在碰撞发生的过程中,要满足哪些规律?(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变式的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变式4的第一个结果,碰后小球A的速度依然大于小球B的速度,不符合实际;第二个结果碰后总的动能增加了,不符合实际。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变式3经过验证,符合实际情况。 

4.总结提升,建立科学概念 

教师:总结一下解决碰撞问题要遵循的原则。 

学生:(1)系统动量守恒原则; 

(2)不能违背能量守恒原则(动能不增加); 

(3)物理情景可行性原则: 

①若碰前同向运动:碰撞前,小球A追上小球B发生碰撞,所以有碰前vA>vB;碰撞时,两球之间是斥力作用,因此前者受到的冲量向前,动量增加;后者受到的冲量向后,动量减小,即碰撞后A球位置在后,所以有v'A≤v'B。 

(下转第27页)(上接第23页) 

②若碰前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5.反馈练习,巩固科学概念 

练习题:A、B两个小球的动量分别是pA=2 kg·m/s,pB=4 kg·m/s,若A球能追上B球发生正碰,且碰后A球动量变为p'A=1 kg·m/s。则A、B球的质量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后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否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尤其是核心概念,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与建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物理概念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困难、乏味。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抽象的物理规律与生活联系起来,设置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和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增.我国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第2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第3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老年人;心理养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也逐渐进入老龄化。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老龄政策的发展核心,并受政治议程与老龄研究的影响[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老年人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使其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

1积极老龄化的概念

1.1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

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国际社会舆论依次提出了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概念。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认为外在因素只起中性作用甚至于抵消内在老龄化进程的作用,使老年人的各方面功能没有下降或只有很少下降,从而使老年人继续保持中年人的活动和价值观[3]。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认为老年人仍然能够从事一些适应性活动,其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参与十分必要[4]。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强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强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等概念的综合版和升级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积极老龄化”,其观点基于对老年人权利的承认,以及《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从“需求”转为“权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负担。

1.2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2000年4月在第二届老龄会上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作为政策框架,以《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为指导。其内涵纳入大会“政治宣言”,这是为了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内涵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其含义更广泛、全面,要认识到健康、照料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个体和群体,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和积极性,促进健康,即健康+活力。“积极”是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而不仅指身体和活动能力或参加体力劳动的能力。退休老年人、甚至患病或残疾老人仍能为其家庭、社区、国家做积极贡献。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老年人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02年举办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将其写进了《政治宣言》[6]。“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健康”是指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7]。“参与”是指老年人要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7、8]。“保障”是指从社会公正的角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监管评估保障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经济保障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生活照料需要等[9、10]。

“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老龄观,把战略规划重点从“以需求为基础”(倾向于假定老年人是被动目标)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变老时,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机会、待遇平等的权利,以及他们的责任)[11]。

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作用

2.1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意义

2.1.1积极心理学概念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树立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扭转了之前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消极面的研究取向,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实现自我、生活幸福、性格完善、和谐发展的道路,使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充实、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12,13]。积极心理学认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创造和积极给予,从而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最终帮助人们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过上更快乐、更健康、更积极、更有价值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14]。

Kennon M. Sheldon和Laura 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2.1.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3积极心理学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作用

面对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指出的“积极老龄化”已成为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15]。“积极老龄化”认可老年人有机会均等参与和处理生活各方面的权利,鼓励和提倡老年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参与社会发展,从而体现老人的自我价值。

3.1积极心理学与老年人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以后机体开始衰老,机体的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渐退化,不可避免的出现生理机能的老化,但如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人际关系和谐,善于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则老化现象会大大降低,并表现出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积极精神面貌。只有身心健康而长寿的老年人,才能在人生旅途最后阶段――晚年生活中活得开心、给自己生活带来乐趣,真正做到欢度幸福的晚年。

3.2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活动正常范围和标准,以及如何调节心理活动,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等内容。21世纪养生保健的主旋律是心理养生,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明确养生必须先养心,要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16]。

积极心理学对于老年人心理养生至关重要,关系到老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养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模型,由积极认知、积极行为、积极情绪三个维度所构成[17]。广泛的普及积极心理学对老年人心理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积极老龄化的推广普及提供保障。

3.2.1积极心理学可以增进老人心理养生的积极认知意识

第4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优化其课程体系。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心理学的观念,为师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学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技能,使师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具备最优化的结构。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规律,课程的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调动师范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第5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 作用 发展

一、心理学促进人的自我认识

学习心理学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并研究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学的测验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人,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还是抑郁症。再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丰富生活。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识中包括两个重要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总体认识,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反映评价一直伴随着我们,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并因此得到一朵小红花,那么小朋友的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就会增加,在以后的活动中自然而然表现良好。反之,如果小朋友在活动中因表现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孩子心中就会有挫败感,在此活动中必然无法充分发挥,以后的活动也许还会受到影响。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小时候我们会比较哪个小朋友吃饭速度比较快,哪个小朋友比较乖,大一点,同学之间会比较谁的成绩高,成年后又会比较谁的收入高、谁的孩子好等等。这些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前的状况,并及时弥补不足。自我感觉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做作业时自己通过努力思考解决了一道难题,自己动手缝好了掉落的扣子,第一次独立做好一顿晚餐,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获得较好的自我感觉,并因此而更加自信,同时,自我概念也改进了。自我评价是对自我所做的某种判断。事实上,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有自我评价成分的融入,而自我感念形成后又为自我评价提供了框架 。心理学有效地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

二、心理学有利于教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心理因素两大类,正确处理这两大类心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古代的教学是夫子在上面讲晦涩难懂的古文,之后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固守条条框框、缺乏自己思想的麻木者。现代的教学则吸取教训,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在教学时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法。例如魏书生先生的“六步教学法”,首先给学生进行“定向”,明确方向,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第二步让学生“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习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这些答案都充满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第三步则进行“答疑”,此处的答疑首先是学生之间互相解答疑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了更多问题,答案也集中了全班同学的智慧,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在给予解答;第四步“自测”,顾名思义,学生根据“定向”中指定的目标来检测自己,进行自我评定, 检查学习效果;最后一步“自结”,学生自己总结本科学习的收获,再选取在自测中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系统的总结,使知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认识求知的重要性,并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效率,体验了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通过互动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情况得到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因此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具有猎奇心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时地展现一些图片、案例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则可以使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三、心理学使人更好地工作

心理学在工作中运用极为广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展开工作。我们平时见到的商场工作人员就是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大街经常 “打折”或“疯狂大甩卖”店铺,再如企业中总管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促进员工积极工作,等等。心理学在工会工作中的作用则在2010年富士康“13连跳”后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要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富士康依此通过定时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等方法来促进员工心理健康。员工心理健康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四、心理学使人际关系更和谐

人际交往总会存在一些心理效应,如刻板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晕轮效应等,这些效应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家根据这些效应提出一些合理的交往法则,例如匈牙利传播学家拉希尔提出了一个拉希尔法则,也称为人际交往第二法则,核心思想是:人际交往尊重为本。这个观点与我国儒学大师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相似,这些思想多多少少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促使我们与他人友好相处,是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五、结论

由此,心理学涉及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凡是人,不论幼儿或老人,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都会运用到心理学,终身受其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造福自己,使自己更完善,学习更轻松,工作更顺利,人际更和谐,让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廖秉宜,等.商家高校市场攻略比较[J].现代广告,2005,(2).

第6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积极心理学 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人格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1东方佛教文化是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土壤

佛教关于积极心理的渊源及意义,主要在于其箴言中关于人的苦难和欲望的表述。它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久的,强调因果轮回。佛教中的涅也为积极心理学给予了养分。涅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改变我们内心的欲望,其实,当我们用客观的态度来审视我们的欲望时,就会发现许多欲望实际上超过了我们的需要,我们事实上是在为超过需要的欲望在受苦难。当然要真正做到通过改变欲望获得涅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是一种能力,需要多年的修行。故而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只有具备了涅能力,人才算是达到了圆满。一个人要想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必须克服五个障碍即懒惰、过分焦虑、疑心、恶意和对财富的贪婪,才能使自己变得更沉着耐心和有幸福感。同时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概念和佛教的涅状态有很大的联系。故可以说,佛教文化是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土壤。

2《心经》与积极心理学

《心经》是佛教大乘中,文字最短少且最深奥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般若经的要义。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又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心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是一种幸福的智慧。可以说一部《心经》就是一门积极心理学。“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是走出苦海到达涅彼岸的最高智慧。然而般若虽然是佛的智慧,但人人可以拥有,没有种族、阶级、信仰之分。因而般若给我们一个人生坐标,给我们充满智慧的生活和心灵的愉悦。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追求的幸福,积极体验和积极力量。

3“照见”与积极情绪体验

3.1“五蕴皆空”获得积极心境

《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就是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空的,都是我们的妄心所产生的错觉。“五蕴”指色、受、想、行、识,实质都是心理的作用。《心经》告诉世人要“五蕴皆空”放下尘世的一切杂念和虚幻,才能“度一切苦厄”,达到幸福的彼岸。同样地,对于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心经》早已给出了解答,那就是“照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只有放下内心的虚妄,欲望,杂念等等物质,放空心灵,看空一切名利,抛弃自我的执着,抽离外面的虚幻世界,发掘内心的智慧宝藏,时刻观照自己,就能快乐自在。故《心经》启示我们,放下一切物质的杂念才能获得快乐,“五蕴皆空”才能获得积极情绪。

3.2“无苦集灭道”获得积极情感

《心经》中的“无苦集灭道”即四谛道理。“苦谛者”,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价值判断。大凡世间上一切烦恼之事,都叫“苦”;“集谛”是指造成世人痛苦的原因。世人所以苦恼,皆因倾向于以“我相”为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于妄想,一切争夺欺诈和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明白了这种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逃离苦恼。至于“灭”与“道”二谛,“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根源。“道谛”是指脱离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清净的修行方法。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罪业只能自己消灭,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故如果我们超越了“苦集灭道”的四谛,也就没有了一切苦恼忧愁,也就获得了清净喜悦。从积极心理学上说,“无苦集灭道”的境界就是一种积极情感的升华。

4“般若”与积极人格

4.1“不增不减”获得仁爱与正义

《心经》中的“不增不减”是指佛性遍布一切,众生成佛,并非增加了什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离开众生无佛可成,佛与众生本来就是一体的。因而,佛性人人皆有,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生仁爱正义。故“不增不减”便会获得仁爱与正义的积极人格品质。

4.2“究竟涅”获得智慧与卓越

“涅磐”即是无漏,就是消灭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说,离开了生老病死的苦,中文也常常翻译成灭度、圆寂,就是指智慧和福德都达到了圆满的成就,达到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寂静、安乐状态,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究竟涅”即是最后终于得以重生,获得智慧与卓越的积极人格。

4.3“心无挂碍”获得勇气

这个“心”人空法空,寂灭静安的大自在心,视世间一切一切皆为虚空,无有边际,包罗万象,了无挂碍,心且不有,挂碍何依,苦厄安在?因而心无挂碍就是内心没有牵挂,没有负担,没有了牵挂与负担就可以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坚强不屈,故而“心无挂碍”也就获得了勇敢的积极人格。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7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一、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老人

(一)幸福老人的生活源于积极心理学

2000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在其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如今已被普遍认为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舒尔茨认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方向、新力量主要是认识人的人格成长和变化的能力,即人的成长潜力”他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采取乐观的看法,认为人能够而且必须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又皆能实现,成为健康的人格。可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完美人生的科学。它关注人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阶段,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和幸福感的事件。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就是发扬、聚合积极心理因素,抑制、化解消极心理因素,以开发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求得人生的美满幸福。

老年人从退休到离开这个世界,有几十年的人生路。怎样过好这段宝贵的时光?怎样发掘、聚合人生这个阶段的积极心理因素,抑制、化解其消极心理因素,以求得老年人生的美满幸福?已成为心理学界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说法。既然心理与生理肯定是相互影响的,消极心理倾向于伤害生理和消极生活;而积极心理则倾向于有利生理和积极生活。本文提出的命题也就有了初步结论:幸福老人的生活必然源于积极心理学。

(二)积极心理因素是老人幸福的核心要素

我们仅举几例来证明积极心理因素是老人幸福的核心要素。

1. 中国最长寿百岁夫妻的事例。在贵州省黔南自治州平塘县通州镇党振村,有一对目前中国最长寿百岁夫妻寿星。这对夫妇寿星男的叫杨胜忠,生于1902年12月,今年109岁,女的叫金继芬,生于1905年9月,也已经106岁了,两人的年龄总和达到215岁。询问这对百岁夫妻的长寿秘诀,他们总是用农村人朴实的语言回答,比如“要天天干活”,“_家人要和和气气”,“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放宽心”,“要知足”,等等。杨、金夫妇长寿的“秘诀”,其实最重要的是心态。这种心态,自然包含着在勤快劳作中所享受到的积极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

2.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事例。王蒙讲过,在过去那个混乱年代,没有发疯也没有自杀,是源于“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有朋友问他在流放新疆的16年中都做了些什么,他回答说^“我们是读维吾尔语的博士后,两年预科,五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再有三年博士后,不是整整16年吗?’年年出好书,常常妙语连珠,78岁的王蒙总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乐趣。

3. 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妇人,一个认为,这个年纪是人生的尽头而开始料理后事;另_个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态。于是,后者在70岁高龄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名山。最近,在她95岁高龄时还登上了曰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70岁开始学习登山是一大奇迹,而积极心理是老人创造奇迹、并从中感受幸福的主要条件之一。这就如同面对同样的一种“夕阳”,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前者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者则认为,“只因是黄昏,夕阳无限好”。这既是两位老人不同的世界、人生、价值“三观”在起作用,也是由两位老人不同的性格、心态、阅历所决定。胡达克鲁斯老太太的壮举验证了这一点。

可见,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何种文化背景,积极心理所产生的观念和行为都是老人感受幸福、追求幸福的核心要素。可以说,积极心理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如何引领老年人走向幸福

积极心理学能提高老年人的情商水平。情商是人类认知、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虽然现在暂时还没有一套科学的测定仪器和手段,但却可以认定它是可以量化的。情绪商数就是衡量情绪觉悟力的量化指标。

现实世界总是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换,老年人的喜怒哀乐情绪也时刻处于流动和转换中,积极心理学在帮助老人发掘、聚合积极心理因素,抑制和化解消极心理因素的过程中,如同不良情绪的转化器,可以及时屏蔽、转换、消化负面情绪,转而趋向正面情绪。

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老年阶段本应是享受生活的阶段。但是,消极心理产生的阴影会紧跟着每一个人,诱使老年人偏离追求幸福的航线;而积极心理产生的积极行为犹如一艘幸运号渡轮,可以搭载着各种各样追求幸福的老人们驶往快乐的彼岸。

积极心理学会帮助老年人调动以下积极心理与行为因素,以化解消极心理与行为因素,引领老年人走向幸福。

(一)调动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化解悲观、狭隘的消极心态

乐观、豁达的老年人比悲观、狭隘的老年人更能调动其产生愉悦的各种感觉。事实上,老年人体验到的大部分愉悦之感,都源于在乐观心理作用下对往曰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胜利预期。“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在积极、美好的心理预期下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愉悦。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两只白鼠的实验也说明,有过逃生经验的白鼠由于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相信在某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坚持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人们如果不能控制、化解各种悲观预期,则必然陷入郁闷甚至痛苦绝望中不能自拔。乐观、豁达的老人,在为人处事上更宽容、谦卑、大度,更能够怀着感恩之心欣赏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更能够用知足和感恩对待人生。老年人拥有了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自然会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二)调动觉悟、坚韧的积极心理,化解偏执、忧虑的消极心理

尽管觉悟起源于佛教,但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觉悟也是一种积极心理的疏导方法’是指引人不要消极厌世,而是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处世。如果说人生是一部小说,老年人已由短、中篇写到了长篇。萧军在老年时曾谦虚地说,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厚自一身轻。启功先生有感而言,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这些大家都是觉悟的老者,他们用自己快乐而富有价值的人生,证实了拥有觉悟、坚韧和积极心理的老年人比偏执、忧虑的老年人更积极、更幸福的结论。

(三)调动快乐、幽默的积极心理因子,化解抱怨、郁闷的消极心理因子

多维度的快乐与幽默比抱怨、郁闷更能调动积极情绪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仰望天上的—轮明月或一抹彩霞,在快乐情绪的支配下,会引发老年人很多幸福的联想;而在抱怨、郁闷的情绪下,也许只能给老年人带来惆怅与哀怨。快乐的老年人比郁闷的老年人更积极、更幸福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快乐难得、快乐易逝。所以,善于抓住快乐的老年人,能享受更多的快乐,自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来讲,调动快乐、幽默的积极心理因子,会活出很高的生命质量。在现实社会中,除了老年痴呆症,真正做到无忧无虑,也非易事,因此,如果有抱怨、郁闷的消极因素,要想方设法去解脱。譬如,不为不值得烦恼的事情伤脑筋;不为不应该激动的事情动感情;不为无所谓的事情生闲气;更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跟自己过不去。

(四)调动好学、勤快的积极行为,化解愚钝、慵懒的消极心理

学习使老年人充实,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拥有让自己快乐、让所爱的人幸福的内在力量。学习中的积极情绪就像一种“酶”,能够带来催化和促进作用,扩展老年学习者的认知,使老年人既获取感官愉悦又得到心理享受。为什么一些人在一生中能够“活到老,学到老”而另一些人进入老年就不再改变?如何发现自己的热忱、力量和才能?事实上,上老年大学、读书、看报、上网、看轻松有益的电视节目等都是学习的途径。开阔视野、充实头脑、老有所学是老年人生活的动力。学习可以使人生永不停步地充实、发展、丰富,学习可以帮助老年人拥有积极幸福的人生。此外,在周而复始、有目的、适度而规律的勤快活动中,老年人得到的是一种积极的生理训练,不但达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似的强身健体效应;也使老年人在勤快的劳动或锻炼中体验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幸福。特别是对那些终生喜好某种劳动或运动的老人,他们每天忙于感兴趣的劳动或运动中,简直就是一种神仙式的高级享受。

三、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一)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必然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被迫中断了。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又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情绪,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潮,对现代心理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积极一面的重视,也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帮助。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和优化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积极心理学发展到现在,特别是在世界范围的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的背景下,在老年群体中深入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与应用有其必然性。

顾秀莲在“第三届全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上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于探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国民幸福的关系、解决现实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实践者,要积极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和实践。要从关注老年人‘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负面心理,转换为用‘兴趣、爱、满意、愉快’等积极情绪来面对老年人的心理现象,通过激发老年人自身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协助他们打开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这说明,在我国关注老年心理问题的部分高层领导,是认同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对老年群体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与应用是重视的。

(二)在老年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迫切性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M这意味着试图改变年龄结构变化的大趋势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情况。研究表明,2030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攀升,并最终超过50%,此前的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时间,加强对老龄社会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据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在本次大会上,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介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伴随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是另一组惊人数字:目前,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自杀,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其中,老年人抑郁自杀率是其他抑郁自杀人群的4〜5倍。专家介绍,90%的老年自杀死亡者或自杀未遂者从未因其心理问题寻求过有关帮助。以上数字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这正是我们在老年群体中深入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与应用迫在眉睫的理由。

四、在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对策研究

在这个已经到来并逐步加快的老龄化社会中,老年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心理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养老等一些外显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但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较为内隐而受到的关注较少。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做更多的探索研究,尤其是涉及老年人幸福感、抑郁和孤独感等心理方面的问题。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科学,它不同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病理现象,比如抑郁、焦虑等问题,而是关注自信、爱、美德等个体积极优势,以发掘潜力、提升幸福感为目标。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在为老年群体深入普及积极心理学的道路上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以城市老年群体为主要对象,同时不能忽略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建议主要采用比较适合国内老年人的三个标准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城区和郊县老年人在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对老年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因素,提出对策,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调查方式:问卷法。在郊县农村,调查员要和老年人进行交谈,将调查内容逐项读给被调查者,待其理解后自行回答,调查员如实填写问卷;在城区,一方面调查员要深入社区走访调查;另一方面,选取一些社区的老年对象,通过邮递员向其发放问卷并解释原因。

通过开展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积累数据,分析城乡老年人在开展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差异,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8.1%〜25%,严重者可导致老年人自杀。鉴于此,老年抑郁问题就成为我们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调查研究的第二个切入点。另外,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巢现象曰趋突出,这已经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城市达到70%,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空巢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出现“空巢化”现象,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鉴于此,老年孤独问题也被纳入我们对老年群体普及积极心理学教育及应用方面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在空巢老人群体中优先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及应用

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1%以上。在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人比例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四二家庭结构普遍存在的形势下,为解决好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难题,优先解决在空巢老人群体中普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及应用,必将成为老龄工作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实际问题。

第8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维果茨基,继承,发展。

分类号 B84-09

“维果茨基热”方兴未艾,在这股研究热潮中社会建构论首当其冲,扮演了旗手与先锋的角色,促进并维持了维果茨基研究热经久不衰。事实上,维果茨基理论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启发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可以说,维果茨基成就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另一方面,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维果茨基研究热的形成和延续,随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和影响的不断扩大,作为其主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的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在心理学界的地位和声誉也日渐隆起,直到出现“维果茨基热”[1]。当代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在充分吸取和借鉴维果茨基社会建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维果茨基的思想,使维果茨基思想在当代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获得了新生。

1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对主流心理学的反叛传统

维果茨基是敢于面对心理学难题的勇士,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提出了质疑和反叛。在他生活的年代,处于主流地位的心理学是行为主义,其代表有美国的华生、桑代克以及苏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维果茨基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行为主义研究中意识问题的旁落,条件反射忽略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意识是心理学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只有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研究,才能揭开意识的本真面目。维果茨基这些远见卓识与当时追求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主流心理学格格不入。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的反叛精神,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基本预设进行了根本性动摇和冲击,在批判、反思、解构中提出了自己的系列见解。事实上,当下的社会建构论运动正是反实证主义传统在后现代境况中的继续,植根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长期论战之中的社会建构论竭力要超越传统二元论的纷争,将知识之源置于社会交换过程之中。与主流心理学的基础主义、普适主义、个体主义以及忽视文化的研究相对立,社会建构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像格根在其著名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中所总结的那样,“社会建构论研究主要是详细阐述人们描述、解释或说明他们生活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方式”[2]。格根正确地指出,居住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描述、解释、说明他们自身和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社会文化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关世界的描述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可见,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与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观是一脉相承的,对主流心理学的质疑与不满是通约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反叛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反本质主义

心理学是现代性的产物,它采纳了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相信在纷繁复杂的人类行为的表面之下蕴涵着一个不变的规律,决定着人类如何对各种各样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些规律的形成与自然领域的规律是相同的,由各种变量中的形式运算关系组成,解释这些规律的方法是现代主义的方法,即假设演绎实验法。社会建构论反对主流心理学的基本预设,即世界的性质可以被观察揭示,我们知觉到的存在就是真实的存在,针锋相对地指出“我们有关世界的知识以及理解世界的共同方式不是源自世界的性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建构,正是通过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互动我们建构了知识”[2]。

1.2 反实在论

主流心理学强调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心理反映之前就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世界等待我们去反映。反映论是基础主义的认识理论,主张实在是知识的基础,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的心灵同实在相接触形成观念的过程;观念是实在的副本或表象,正确的观念即真理同实在相符合。社会建构论主张,语言不是反映现实的工具,而是建构世界的活动形式。每一种知识的生成都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用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的语言,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论观点积极建构的结果,“有关世界的话语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或地图,而是通过集体互动而产生的人工制品……理解过程不是由自然的力量自动驱动的,而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积极合作的结果”[2]。将人视为知识的发明者、创造者,将心理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传统心理学主体与客体、反映与被反映、物质与意识等二元对立的僭越,彰显了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突出了认识主体自身因素对知识的影响,克服与避免了传统心理学的机械论、还原论。

1.3 反绝对论

现代范式的宏大叙事追求理论的系统性、连贯性、普遍适用性,坚信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揭示蕴涵于现象背后的客观真理,这种经过理性高度抽象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当现代主义陶醉于关注规律性与共同性时,后现代主义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差别性与独特性。后现代主义强调用单个的整合系统总括现实的话语是一种歪曲本质差异的欺骗,现实不是一个静止的系统,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现实暴露自己的方式不同,人们理解现实的解释图式也是根据时间、地点而变化,不同的理解图式被用来理解和解释发生在不同文化或同一种文化不同时间的现象与运动。作为后现代主义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建构论主张,所有形式的知识,不论是科学知识还是日常知识,都具有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不再是发现人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质,“真实”这一观念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我们当前接受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不是对世界客观观察的结果,而是社会过程中人们彼此互动的结果”[2]。 因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规律,受不同规律的支配和影响,不存在一般性的、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

1.4 反“镜像式”语言观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语言是反映现实以及产生、传播知识的工具。语言是理性的,为了符合理性的要求,语言必须是透明的,其功能仅仅在于表征理性思维观察到的现实。在知觉对象与表征它们的语词之间(也就是在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而客观的联结,换言之,语言是反映现实的镜子,现代主义的语言观点是图画隐喻。在社会建构论者眼中,知识不是一个有待发现的普遍性的存在,而是不同共同体暂时达成的观点通约,知识或现实是一种语言建构,由人在特定时间与特定历史条件下建构。语言不是自然之镜,正是语言创造了我们知道的自然。社会建构论使用了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隐喻概念,词不是图画现实的反映,它是通过在社会现实中的使用而获得了意义。也就是说,语言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因为我们并非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现有文化的语言中汲取概念和范畴作用于世界,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框架或思想范畴[3]。

2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倡导的认识论

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人的认识与心理又是如何发展的?认识与心理产生、发展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在回答这些认识论的最基本问题的时候,社会建构论从维果茨基的理论中受到了启发,对人的认识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

大多数传统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世界,知识存在于“脑子中”,客观现实存在于“世界中”,与此相关的哲学研究关注的问题是知识怎样进入脑子之中,这种研究取向在现代科学哲学中达到了顶峰,将“客观的科学方法”作为获取世界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然而,从18世纪的康德那里,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独立的客观世界(物自体)与经验(现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连接。我们所拥有的是一系列有关直觉和经验的解读,这种解读使我们相信世界的“存在”。如果客观世界与经验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假设的,那么,什么才能保证“实在”或“知识权威”的存在?与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思想相一致,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源自个人,而是源自社会群体或知识共同体,正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说的那样,“知识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属性”[4]。这种观点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对知识的“生态学效度”的强调是一致的,不过,它将重点从生物生态学转向了社会生态学。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人没有思想,而是意味着人的思想意义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环境赋予的,赋予思想意义的社会环境而不是思想内容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奠基作用。在社会建构论者眼中,知识、观念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表征,而是人的主观建构,这种建构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产生于人际交往之中,发生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建构于受特定文化制约的话语实践。“我们用于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的那些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加工品,植根于特定文化历史条件下的人际交往”[5]。具体而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维果茨基认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心理学研究的一元论思想

维果茨基强烈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二元论,反对物质和意识、个体和社会等范畴的二元对立,锲而不舍地追求心理学的一元论解释,这种一元论追求集中体现在维果茨基提出的活动理论中。维果茨基将活动与意识统一起来,坚持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观点摆脱了以往心理学研究中理性主义的内因决定论和经验主义的外因决定论之间的两极摇摆,将个体与他人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过程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以维果茨基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论将知识视作社会建构的结果,其主要依据是,知识的基础是语言,而语言是由社会建构的。知识的社会建构是一个循环过程,个人的主观知识经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通过发表而转化为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而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知识究其本质是内化了的、再建构的社会性知识。社会建构论认为,“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建构的,因此,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该从个体内部心理过程转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心理发展的这种“社会建构观”是对维果茨基提出的“活动观”的发展。如果说维果茨基的一元论体现为“活动”,社会建构论则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将“活动”发展为“建构与互动”。社会建构论认为,主客二元世界的划分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超越了主客二元划分的局限,把知识、心理的形成看成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2.2 人的心理的社会文化建构观

维果茨基坚持用历史主义的原则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审视实践活动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维果茨基认为,社会中的变化尤其是社会对个体要求的变化需要满足这些要求的策略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应对策略可以被视为促进社会和心理发展的实践活动。维果茨基既强调了社会要求的变化又强调了由此引起的实践活动的变化,正是实践活动导致了先前知识技能的转化与新知识技能的获得。在此基础上,维果茨基强调了个体对人类文化的内化,他认为符号系统、语言和工具系统一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语言的获得使个体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掌握社会的文化成分,理解文化中的符号意义关系。这些符号意义关系不是由抽象或假设的现实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历史决定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同样奉行社会优先的原则,强调社会背景、社会性话语对于个体心理的决定性建构作用,社会建构论的核心命题“心理是社会的建构”证明了这一点。建构并非个体内在水平的建构,而是由社会互动、相互协商和共同意识决定的,这些社会过程决定了知识的标准和知识产生的方式。尽管社会建构论也把学习或意义的获得看成个体自己的建构过程,但它更关注社会性的文化知识对个体主观知识建构过程的中介,更重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文化与自我的内部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视它们为不可分离的、循环发生的、彼此促进的社会文化过程[6]。在这种意义上,建构又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特定文化历史条件的产物。

维果茨基思想的旺盛生命力及巨大威力在于它对社会和个体之间动态性相互依赖的解释,它将发展定义为“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7],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出知识建构中个体和社会相互依赖的性质。维果茨基在《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中,明确阐述了包括高级心理机能在内的个体发展的社会起源,“学习者通过参与广泛的共同活动并将共同活动的结果内化,获得了有关生活与文化的知识与策略”[8] 。维果茨基关于个体发展的社会起源的阐述蕴含了这样的社会建构思想:在意义的生成与制造中,社会共同体起着一个核心作用,儿童周围的人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样的观点正是社会建构论的基本主张。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浓缩了其社会建构思想的精华,涵盖了对教师观(积极的促进者)、学生观(积极的参加者)、教学观(教学促进发展)、发展观(在与他人互动中发展)的阐述。在最近发展区里,当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化工具时,当学习者将这种由文化中介的互动进行内化时,认知的发展就产生了[9]。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获得文化知识,他们对社会互动有自己的理解,并通过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在具体情景中的经验整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思想。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在维果茨基社会建构思想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观,尽管不同的社会建构论者所持的具体观点可能存在差异,但在以下几个核心观点上他们形成了共识。首先,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社会建构论最为确切的比喻为“对话中的人,即在有意义的语言和超语言的互动和对话中的人”。其次,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强调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对个体主观知识建构过程的中介,个体的内部建构与社会的宏观与微观背景是相互作用的。第三,学习和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社会协商”成为个体学习与发展的相应隐喻。第四,文化和社会情景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10]。

2.3 强调人在知识建构中的积极作用

维果茨基强调了社会文化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没有忽视个人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他的解释中,内化既是一个社会过程又是一个个体过程,富有创造性的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蕴涵于文化环境中的信息,而是以新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重组,因而,个体是文化的共同建构者。客观与建构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维度,处于知识连续体一端的客观主义有关知识的假设是,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被动反应,有关世界的知识是可靠的,个人的头脑是一部反映世界特征和信息的装置,知识可以通过冷静的观察在头脑内部建立起来。社会建构论批判了经验论者的知识生成范式,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的基础主义理论持怀疑态度,主张人类知识不是反射现实的镜子,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植根于社会文化、他人与自我的相互作用。作为经验建构组织力量的认知概念模型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共同性源自我们彼此共享的生理遗传,差异性源自我们生活的不同历史、文化、社会与个人环境。

任何形式的建构主义共同信奉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知识是建构的”,人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强调“互动中的人”、“对话中的人”的基础性潜台词就是人是主动的人,具有积极性、创造性的人,不管是“对话”还是“互动”都是由积极的个人完成的。

3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发展了维果茨基的工具论和方法论思想

维果茨基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工具”概念。他认为,人类活动的实现以及从“自然的”、“即刻性”活动向中介性活动的转化需要一种中介物,这种中介物就是心理工具 [11] 。起初,心理工具概念是在与物质工具概念的松散性类比中出现的,物质工具是人手和活动对象之间的中介,心理工具是由社会产生和界定的;物质工具指向对自然的控制过程,而心理工具负责将自然的心理过程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掌握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过程。心理工具既可能像手势一样简单,也可能像文字话语一样复杂。维果茨基最为重视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人类行为的高级随意形式的根源在于社会互动,正是通过社会互动语言符号才开始在行为中发挥心理工具的作用。个体通过参与由语言中介的社会活动运用心理工具与他人相互影响。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维果茨基将词义作为心理分析的基本单位,认为词义是不可再分的保留了整体固有属性的基本单位。

将词义作为分析单位,将语言作为研究工具,系统地启发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研究。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延续并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研究传统,将语言作为基本的研究工具,关注的焦点由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转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探索语言怎样影响心灵的社会建构。社会建构论指出,语言不仅建构了现实,也建构了自我,自我概念是在一定的时间、历史环境和文化中通过关系而建构的,也就是说,自我概念不仅是在具体的关系中建构的,也是宏观环境的产物,是通过文化、语言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而建构出来的,并不存在单个人的自我,自我总是存在于关系之中[12]。就像我们出生于具体的环境和语言系统中一样,关系存在于语言之中,我们通过听取他人的谈论而知道我们是谁,通过对话在关系中、在具体的环境中制造意义。

既然语言在关系、自我的形成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选择话语分析作为心理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就顺理成章。话语分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后,心理学将“不再尝试探索支配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而是转向研究我们用以建构世界和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实践”[13]。严格说来,话语不同于语言,话语具有三个突出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特征[14]。首先,话语不是现实的镜像和表征,话语是动态的、创造性的,话语为现实提供了“版本”,赋予现实以具体的结构;其次,话语是个体(或群体)与语言、社会和文化成分之间互动的产物,也就是说,话语的构成具有语言学的根源如词、短语、语法等,它朝向社会性的他人,反映了思维和活动的文化方式;第三,话语是人类社会现实的共同建构,话语并不仅仅是一种关于社会和私人世界的语言活动形式,话语参与或制造了社会文化经验(“围绕”我们的活动与事件)和个人经验(我们“内部”的思维和感情)。

维果茨基指出,语言这种心理工具负载了文化和历史的信息,前辈们积累的社会经验都浓缩在语言之中。社会建构论主张话语分析,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社会建构论站在现代心理学的对立面,不再将心理世界作为实体,不再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达到这一实体的可靠途径,旗帜鲜明地指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的实体,而是公共关系的社会建构,是话语的产物。话语所包含的意义具有文化差异性,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环境中同一概念和范畴具有不同的意义。话语是心理形成与表达的环境和方式,正是话语保证了心理的存在,在这种意义上,心理存在于话语之中,心理是由话语的属性界定和塑造的,话语和心理不可分割。公共话语如此,私人话语也是如此,在私人的情感和思维模式中,心理是以公共话语为模式而建构的,私人心理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话语。内部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在概念、范畴、短语和其它话语资源中形成、变化的,内部世界也需要使用符号,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的差异仅仅是量的差异。

当然,社会建构论的许多主张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经常受到指责的就是其相对主义观点,任何知识、观点都是话语建构、社会协商的结果,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真假之分、高低之别,从而否认了心理学知识的客观性,存在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论泥潭的危险。社会建构论者认为,物质现实的存在也依赖于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发明”或“编纂”的概念、范畴和描述,人们对外部世界认知和语言描述的正确性不依赖于“外部”世界的标准;自然语言是一种自主系统,由一些随意性的符号和词语组成,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是由使用者约定俗成的,因而,“真实”这一观念也是语言使用者约定俗成的,就像我们语言中的其它词语一样具有相对性和随意性;既然对现实的描述和认知随文化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那么,“真实”的观念也就随着文化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社会建构论这种“反实在论”的立场和观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存在冲突,不断受到来自其它学术派别的批评与质疑。

维果茨基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是20世纪世界心理学宝库中颇具特色的瑰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论与观点在其生前与死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处于沉寂状态。这一形成于20世纪初的心理发展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传入西方后,与建构主义思潮融会,产生了作为建构主义重要范型之一的“社会建构主义”[15]。正因为如此,有人将直接受维果茨基影响的社会建构主义称为“维果茨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作为社会建构主义在心理学界的代表不断从维果茨基思想中汲取营养,寻求启发,抨击了采纳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当代主流心理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既为方兴未艾的“维果茨基现象”注入了活力,提供了诠释,又促进了当代主流心理学的自我反省与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莉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 博士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4. 67~71

[2] Gergen K J.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5, 40(3): 4 ~267

[3] 叶浩生. 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1):43~48

[4] 托马斯. 库恩著. 金吾伦. 胡新和译. 科学革命的结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2003. 112~118

[5] 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soundings in social construction.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9~68

[6]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1,(10):15~17

[7] Vygotsky L S. Thinking and speech . In: Rieber R e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Vygotsky. Vol.1.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87. 375~383

[8] Vygotsky L S. Genesis of higher mental functions. In Robert W R. The collected works of Vygotsky. Vol.4.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97. 97~119

[9] Dorothy R J. Vygotsky’s sychology-philosoph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2001. 103~135

[10] 麻彦坤.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外国教育研究, 2004,(12):36~39

[11] Vygotsky L S. The instrumental method in psychology. In: Robert W R, Jeferey W e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Vygotsky. Vol.3.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97. 85~91

[12] Praetorius N. Inconsistencies in the assumptions of constructivism and naturalism. Theory and Psychology, 2003, 13(4): 511~539

[13] Alexander L. The concep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 Theory and Psychology, 2001, 11(3): 363~366

[14] Bozhovich L. Vygotsk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 2004: 20~34

[15] 高文.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 外国教育资料,1999,(4):10~14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Psychology to Vygotsky’s Ideas

Ma Yanku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第9篇: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于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科学,它主张以人的善端、道德、健康、爱等积极力量为研究对象,认为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的抗逆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也会更好。

积极心理学汲取了中西方文化中关于美德思想的精华,尤其是秉承了亚里士多德“福德一致”的哲学思想,肯定了“幸福”在美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幸福理解为是美德的实现,甚至是美德的极致,并用系统分类法从经典和现代思想中归纳出具有人类共性的六类美德,然后把美德分解成可以实践的24种品格优势,最后对每一个品格优势的概念给予相应的情景主题,即它们会在什么样具体的情境中展现出来。这样就带来了学校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当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追求的目标一致、方法共通时,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达至积极的人生幸福中就形成了合力,从而使得道德教育开始从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德性成长,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充分重视了道德对于一个人的幸福与繁盛中所起到的力量。从而,积极心理学就在最高的人类生活幸福的层面使得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合为一体了。作为具有丰富道德意蕴和心理学内涵的积极心理学中的“美德”概念系统,其优势不仅在于其对人类身上存在的优势力量的解释力度超越了以往哲学领域的美德体系,而且它们有着可供评估的一整套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可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用如下的方式实现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

首先,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课程内容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包含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和超越性”等六大内容。其下又包含24种品格优势,用于描述美德的心理构成,或者说美德实现的过程或机制。围绕这些内容,可以开发出以“美德的培养”作为主题的综合课程。其中,对于这些美德的阐述、理解、讨论和体验均可以分别从道德和心理的角度去设置。比如“勇气”,在道德层面上可以是指冒着失去朋友、职业、隐私或者声望而保持道德的诚实和真实性的勇气。在心理的层面上也可以是勇敢地面对使人痛苦的疾病或者毁灭性的坏习惯或状况的勇气。又如“节制”,在道德意义上可能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自我牺牲,最终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慷慨的,“谨慎”和“谦逊”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心理意义上,“节制”这个专门术语则变成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即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情况下去检测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动机和行为能力。这种融合了道德特质和心理品质的新型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心理体验与道德情感的双重维度上,理解并发掘自身具有的美好品质以及与他人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常规活动中增加“美德”主题活动,强化学生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不论是道德行为的形成还是心理品质的培育,都是在学生具体而生动的切身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最好的强化剂便是学生的主观幸福的感受,能够幸福地感受“美德”带来的心灵愉悦和自我力量的个体,对于“真、善、美”的接纳和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会有更为乐观的态度和深度的认同。因此,以“幸福感”为基调,以“美德”为体验的对象,设计各种整合性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心灵的整体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开发。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形式,如团辅活动、情景剧、拓展训练、班会活动、节日活动等开展。

再次,在学校中建设以培养“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对“美德”的体认。美德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环境。人的素质和行为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系统中来考察。建设富有美德的组织机构或团体,利用环境的浸染功能实现对学生美德的教化与提升,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个群体层面的组织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靠组织内部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与人际互动而使其成员形成对“美德”的实践经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