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媒体融合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融合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融合的意义

第1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传统动画 新媒体 融合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07

引言

时下“新媒体”已成为一个很时髦的名词。在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新媒体艺术展中常会展示许多出其不意、让人叹为观止的“新媒体”作品。新媒体给人的第一感受是一个“大熔炉”、“聚宝盆”,在它的领域里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各类元素,如音频,视频、数据、网络、科技、摄影和语言等等元素。如今在许多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大都烙下了科技的印迹,科技的运用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与新媒体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在彭吉象著作的《艺术学概论》中对“艺术”的概念做了具体的阐述。作者认为“艺术”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

说艺术是具体的,是因为在我们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人类的生活大致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用于物质生活的生产叫做“物质生产”,而用于精神生活的生产则称为“精神生产”。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有很多产物,例如:宗教,文化等。文化作为一个大体系,附属许多子系统,而艺术就是文化子体系中最特殊的子体系。艺术又可以划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之所以说艺术是抽象的,是因为在艺术领域面前,“新媒体”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到底是属于艺术的哪个子体系呢?如果说新媒体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那么新媒体所体现的性质不仅有建筑,园林,工艺,书法等实用艺术的性质,还具备绘画、雕塑、音乐、电视、摄影等特点,同时也包含其它艺术各个方面的属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艺术作为艺术大体系下的一个子体系,它与和艺术的关系应该是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联系。新媒体艺术既继承艺术的属性,又具备其独特内容,是艺术的特殊形式。

通常一件艺术作品的构成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再现是将客观社会生活的人物和事物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再现的对象除了艺术家表达客观社会生活之外,也应当包括艺术家本人的亲身经历与生活阅历)。表现是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评价、愿望和情感,注重表现对社会、时代、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普遍情感。艺术家们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构成,主要着重在对艺术作品的表现上,甚至更强调艺术作品的表现性。

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基于数码科技的新媒体艺术,其表现形式已经成为艺术的主流表现形式,它甚至使其它艺术表现形式都被归为传统形式。人类进入21世纪的数字化新时代,新媒体将文字、图像、影像、声响、动画、视讯等各种沟通形式进行组合,再通过网络将其综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系统。

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曾说过:“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是互动性。”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一个共通点,即使用者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作品的影像、造型和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 “互动”才是欣赏者(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主要关系。

二、传统动画的概念

传统动画是由美术动画电影传统的制作方法移植而来的。它利用了电影原理, 即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将一张张逐渐变化的并能清楚地反映一个连续动态过程的静止画面, 经过摄像机逐张逐帧地拍摄编辑, 再通过电影的播放系统, 使之在银幕上活动起来。传统动画有着一系列的制作工序, 它首先要将动画镜头中每一个动作的关键及转折部分先设计出来, 也就是要先画出原画, 根据原画再画出中间画, 即动画, 然后还需要经过一张张地描线、上色, 逐张逐帧地拍摄录制等过程。传统动画的优点是, 经过很长时间的不断完善,传统动画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包括制作流程, 分工, 市场运作。它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高难度的动画效果, 几乎人们可以想象到的它都可以完成。美术效果也是如此,传统动画可以制作风格多样的美术风格, 特别是大场面, 大制作的片子, 用传统动画可以塑造出恢弘的画面及其细腻的美术效果。

传统动画经历100多年的发展, 影响力越来越大, 无论大人孩子等不同的人群, 都是它的受众, 一个好的卡通形象会被一个人记忆一生, 说明动画片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传统动画产业至今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并且还在成长。

三、传统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

“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句话是李政道先生在一次“艺术与科学”国际艺术大展研讨会上,对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精辟阐释。

艺术与科学又像一座山峰的两个坡面,当人们站在山底不同的坡面时,他们之问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山顶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正如人们所说,艺术与科学殊途同归。

《桃花源记》是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作品改编,将三维手法和传统艺术元素结合而成的动画短片。本片获TBSDigiCon6+2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和2006中国国际动漫影视作品“美猴奖”最佳短片奖等多个奖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平淡自然的笔触展示了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桃花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相通的心理体验。动画《桃花源记》保留了幽远美好的想象,影像的再造契合了国人深藏的宁静安详。这得益于影片对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成功运用。影片借鉴中国传统国画的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表现故事画面,运用陕西民间皮影艺术刻画人物形象,用传统乐器衬托情感,再现了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即国人文化认识的趋同心理——找寻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国画的泼墨写意、皮影的人物传神都保留了对桃花源悠远祥和的意境想象。

在《桃花源记》这部短片中,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使传统动画与新媒体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技术的介入,要服务于内容的表达,纯粹地玩技术,只能使动画沦为游戏。技术的使用要保持影像风格的统一,形成一致的审美体验。《桃花源记》合理地借助了技术的进步,给传统艺术元素带来新意。

(1)各种传统艺术元素得以融合。技术使传统艺术元素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水墨画、皮影戏、剪纸、大写意、各种乐器被巧妙地糅合。多种表现手法相互映衬,视觉和听觉的音画同一,皮影剪纸的平面性和3G技术立体感的对比,水墨工笔画交叉使用与皮影人物虚实飘逸的相得益彰,都使传统艺术元素产生新奇的效果。

(2)3D技术打破皮影戏原有的限制,皮影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更加灵活流畅。运用不同皮影造型之间的搭配和人物转身痕迹的加强,刻意放大皮影转身时的动作幅度,突出动作的痕迹,增加视觉冲击的立体感。皮影人物像薄片一样的奇特转身,给国内外观众带来新奇。导演陈明认为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增添了电影的趣味性。技术赋予影片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比如应用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使皮影在表现上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3)CG技术拓展了水墨画面语言,随意表现水墨的浓淡虚实,表现出传统水墨所不能创建的运动空间。

全球化的探索,首先带来的是技术的革新,同样技术也是本土特色得以发扬的载体。《桃花源记》对一些背景和细节的处理上充分体现3D技术的动感优势。是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结合,是传动动画与新媒体艺术完美的结合。

结语

传统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效果,如水与墨在宣纸上发生的交融互渗的奇妙变化一样,会令彼此别开生面。它们碰撞出的火花是人们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结晶,不论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或是让人产生的心灵触动,都是对艺术发展的无限突破的壮举,给人类最直接的启示。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它必将会随着科技进步成为稳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

[2] 黄剑峰.《从数码艺术看传统艺术与数码技术的融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年9 月.

[3] “中国味”动画在日本获大奖,《深圳商报》2006-8-14

[4]视觉同盟网 http:///article.jsp?code=200607270029.

[5]视觉同盟网 http:///article.jsp?code=200607270043.

作者简介

第2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融合发展 内容 技术 商业模式

随着新媒体在传播上优势益发明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融合发展这条路困难重重,但各地方广播电视台都意识到了互联网摧枯拉朽的趋势力量,感受到了网站PC端、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等新媒体终端建设、运营在传统媒体发展拓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些观念比较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台通过在线互动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探索出了一些模式。总结这些优秀城市台媒体融合的经验,笔者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用户创造内容实现广电新媒体内容的创新

决定新媒体发展的是内容与传播渠道,新媒体发展的优势是传播渠道,但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依然是内容。内容创新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有别于传统媒体“我播你看”模式的视听服务理念,新媒体的重点已经转向把互联网提倡和追求的平等、开放、互动精神,融入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各终端平台运作和市场开拓中,使内容的创新实践与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各终端平台的精神指向、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达成了内在一致,即通过“用户创造内容”来实现内容的创新。

如山西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自2005年建立“晋广论坛()”以来,以论坛为发源地,组建了“市民记者团”“摄友团”“播客团”等网友小团队,2013年起发展迅猛,现已发展到5万多名会员,日均PV1万以上,日均用户发帖量攀升,已经成为当地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以及舆情监控的重要阵地。该论坛模式实现了与网民的良性互动,也取得了内容创新的实践意义。

技术研发推动广电新媒体向外延伸发展

互联网中不存在传统媒体之间那种明确界限,软件开发者在做许多看似与媒体无关的事情。广播电视媒体的新媒体之路大多不再依靠网站,而是靠其他方法吸引大量用户。这个“其他方法”是指看起来与新闻传播没有直接关系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工具。也就是说,新媒体做的不再仅仅新闻传播,而通过技术研发介入了更多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营,并从中分得一杯羹。

湖南株洲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就是通过技术研发升级建立了一个局域网――教育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区域内教育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将教育教学资讯、学生教师课堂情况等海量信息共融共通,将学生、家长和学校连接,实现了班班通、人人通、校校通。教育信息化平台看似与株洲广播电视新媒体毫无关联,实质上这个平台将广电新媒体的触角向外延展到应用平台,为广电新媒体发展拓展了新的阵地。又如,无锡广播电视台开发建设了手机APP“智慧无锡”,搭建了一个民生服务的平台,当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缴费、查违章、打的士等。该平台为无锡广电集聚了大批活跃用户,可以说蕴含商机无限。而江苏苏州广播电视台不仅仅搭建了这样一个本地民生服务平台,更在做一个全国地级城市台APP的联合平台,应用技术力量将平台扩展到全国。

当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广电新媒体并不一定需要拥有高精尖的新型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技术外包,购买服务或者与相关技术公司合作,实现技术上的研发和升级。

多样商业模式夯实广电新媒体生存的根基

众多地级城市台的新媒体发展都有各自的特色。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株洲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都已经注册公司,实行公司制运作。在运作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晋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基于政府购买服务、新媒体售卖服务的商业模式。政府部门一般每年都有相应的宣传任务,但是苦于人力、物力,无力自行制作、管理维护网站或微信公众订阅号,遂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定期付费,将网站或微信公众订阅号外包给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进行制作管理维护。株洲广播电视台则以项目制管理形式,以宣传入股相关公司控股。无锡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触角还深入到了房地产、股份制银行等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化的网络空间皆为利润导向,但它们所提供的商品不一定必须具有交换价值或者是市场导向。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免费商品或平台来作为礼品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广告因用户数量的聚集也随之进驻,最后达到的仍然是盈利目的。也就是说,某种商业模式运作前期,不一定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盈利,新媒体平台需要一定的培育孵化期。

基于众多地级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内容、技术、商业模式上的诸多创新做法,笔者对发展中的地级电视台手机APP端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网站PC端等新媒体终端建设、运营提几点建议:

一、进行政策支持,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广电新媒体的运营和营销,目前更多地处于探索阶段,根据不同市情有不同的运作模式,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更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如在体制上解绑,实行公司制,让新媒体在实践运作中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上的便利;又如给予一定资金投入,在探索阶段解除前进中的后顾之忧。

二、发挥优势资源作用,专注做媒体服务。目前市场中,诸多私营传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纷纷抢占市场,瓜分市场蛋糕。传统广电媒体擅长于利用资源打造媒体产品,而广电新媒体则应从提供媒体服务,打造媒体平台入手,充分发挥传统广电媒体公信力这面大旗的优势,在市场运作中,与私营传媒公司竞争。同时,在目前的新媒体竞争市场中,网站已经从新媒体最前沿的位置,退让到较后方,市场竞争力逐渐弱化。因此,各地级城市台应减少对新媒体的束缚,将考核转向媒体服务及打造新型媒体平台方向,鼓励新媒体多方发展,深入市场。

第3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媒体融合;广告文化;产业效益;现状;方向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崛起,带动了广告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过去广告主要依靠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以及广播广告等传统形式进行宣传,但是现在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不仅在传统的广告传播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还扩大了广告的传播渠道。例如:车体广告、手机广告、户外广告、植入广告、广告冠名、广告赞助等多种形式,从而有效地打开了广告的市场。并且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传产品,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产品、了解产品、购买产品。但是媒体融合下的市场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如果没有完整的经营体系和管理策略很难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媒体融合和广告文化产业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媒体融合概述

媒体融合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并且媒体融合是社会快速发展下的产物。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导致人们对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从而为媒体融合创造了诞生的条件。简单地说,媒体融合就是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传播平台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1]。但是媒体融合需要建立在高端技术的基础上,由于大众媒体是一个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频率高的媒体平台,所以将各类媒体进行融合的同时也需要将技术进行融合。并且各类媒体之间是相通的且不同媒体的诞生对当时的科技依赖非常强,例如:印刷术催生了报纸杂志、电子技术催生了广播电视、信息技术催生了网络手机。因此,媒体融合是时代的产物,并且媒体融合相当于一锅“大杂烩”可以为各类媒体提供一个充分的展示机会。

二、媒体融合下广告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下单一传播广告现象依然严重

媒体融合时代,广告的传播形势发生了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广告的传播渠道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依然有大部分人群习惯了传统广告的表达方式,并且不容易接受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效果。因此单一传播广告现象严重阻碍了广告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并且但以传播广告使得受众被划分为多个单一的个体,从而缩小了广告的覆盖面和传播范围。因此必须要发挥媒体融合的协调作用,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使用不同的传播模式。例如:对于老年人可以采用广播形式、对于大学生人群可以采用网络和手机传播形式、对于家庭主妇可以采用电视传播形式、对于上班族可以采用报纸杂志传播形式,从而有效地打破单一传播广告现象[2]。

(二)媒体融合下广告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媒体融合强调的就是扩大个广告媒体的张合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媒体的特点。但是目前受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广告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例如:眼下最受欢迎的是新媒体传播,而且新媒体主要依靠网络和数字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但是我们却没有正确的认识数字化生存条件,并且没有针对性的了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从而严重制约了广告的传播空间。而且目前我国消费者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由于受年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消费群体逐渐从“大众化”向“小众化”模式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点对点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赖。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各类媒体的信息资料和客户资料,才能更加直接、准确地实现投放效果。

(三)媒体融合下政策监管体系薄弱

政策监管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广告的传播秩序和传播环境。但是目前媒体融合下的政策监管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由于监管力度松懈导致广告产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此外文化领域的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广告传播效益整体呈现较弱的发展趋势。所以可以借鉴媒体融合较早的西方国家,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监管体系,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广告产业规模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媒体融合中广告文化产业效益的实现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提高广告投放的精确度

广告投放需要经过详细地市场调查和受众定位分析,才能提高广告投放的精确度。并且广告投放的时间段、投放形式、投放渠道直接和广告产品的销量挂钩,所以必须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准确地定位,才能保证广告的投放恰到好处。因此广告投放可以采取小众化的投放模式,只要能针对性的抓住某一类固定的消费群体,就可以实现投放的目的[3]。因此广告投放要适当地学会“舍小取大”并采取其他弥补措施,保证主流消费群体处于稳定状态,才能为打开更大的市场奠定基础。

(二)有效整合各类媒体的特长

由于媒体融合本身就是为了集各家所长,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媒体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把各类媒体进行整合管理,有效地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还可以弥补单一广告的缺陷,所以必须要发挥媒体集成化效应才能摆脱各类媒体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设计出易于消费者接受的广告传播模式,例如:增加广告的色彩效果、加强广告的冲击力等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理性诉求的方式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从而有效地突破传统媒体的束缚。

(三)构建数字化网络媒体平台

数字化网络平台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后掀起的一股热潮,并且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所以网络平台是未来媒体行业的主要发展领域。因此可以尝试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并且目前网络购物一度盛行,所以可以借助各大购物网站进行广告宣传,从而实现宣传、购买一体化服务体系。并且各类传统媒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广告信息。例如:电视直播互动、电子杂志、网络广播客户端等载体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提高广告效益。

(四)建立共享媒体数据库

媒体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新闻报道来说,通过媒体融合之后,各类媒体都可以对同一新闻进行报导,从而打破了单一广告的“小众”缺陷[4]。同样的道理,对于广告来说一旦实现资源共享就可以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广告传播,因此可以同时对不同的受众人群进行植入式广告宣传。例如:二维码就是一种比较便捷的广告分享形式,通过手机扫描各种载体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详细的了解产品的具体情况。因此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实现广告的增值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时代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所以人们的思想管理和接受新综上所述,由于时代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所以人们的思想管理和接受新

事物的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与时俱进的开辟新的发展渠道和经营模式。广告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广告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所以为了让更多人接收到宣传的效果,就必须要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广告宣传渠道,所以需要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才能放大广告的宣传效果,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广告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总的来说,媒体融合为当下广告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张品良.媒体融合下的广告文化产业效益探讨[J].东南传播.2011年03期

[2]王.以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传媒产业新型发展之路[J].中国报业.2014年04期

第4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交媒体 移动GIS 新闻报道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空间信息服务、无线移动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的结合,使得移动GIS(地理信息系统)与社交媒体呈现了融合趋势。在此背景下,实时信息、地理空间和社交网络的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5月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74%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手机获取基于地理位置的实时信息服务。报告同时指出,18%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Foursquare等地理社交服务网站。这一趋势对传媒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在新闻生产和方面,公民新闻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交媒体与移动GIS的融合

“跨界、融合、变革”是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寻求跨界合作、媒介融合和实现变革已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对上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关键词“So Lo Mo”模式的一个延伸。“So Lo Mo”模式是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融合了目前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三个关键词——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他认为这三种模式的结合可给互联网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在此背景下,移动GIS与社交媒体也呈现融合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移动GIS的媒体化趋向:移动GIS越来越趋向为社会化媒体

所谓移动GIS是指用户(终端设备)处于移动情况下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伴随PDA、智能手机、车载移动终端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移动GIS逐渐成为了社会化媒体的代名词。另外移动GIS的不同用户通过互动交流与信息沟通,已在地图网站形成了自己的虚拟社区。谷歌地图,必应地图,雅虎地图,成为了吸引数百万用户的虚拟社区。通过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机制,在线地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进行公共信息交流的平台,各地公众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关注实时新闻,共享感兴趣的事件。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移动GIS作为社会化媒体的角色。

2、社交媒体的空间化趋向:社交网络越来越离不开地理位置服务

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地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突出表现就是基于位置社交服务的兴盛。位置社交服务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无缝衔接的社交网络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寻找朋友的位置信息和以及一些相关性信息,同时也可以不断激励用户分享他们自身位置信息等内容,逐渐成为一种可提供社交网络服务、位置信息服务以及游戏元素的平台服务等,并成为以此为基础创建聚合用户、软件开发者以及广告主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交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签到网站;社会评论网站;社会事件网站。目前一些社会化媒体巨头如MySpace、Facebook、Twitter都在涉足这一领域,由此可见社交媒体的空间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移动GIS的媒体化倾向和社交网络的空间化倾向,使得二者之间的融合正在逐渐加剧。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做好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将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业务领域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模式选择

1948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传播过程最基本的五要素,即“五W”传播模式,包括谁(Who)、内容(Says What)、渠道(In Which Chanel)、对象(To Whom)和效果(With What Effect)。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来看包括了信息采集、传递和反馈这三个过程,具体可分为新闻报道内容的生产、传播渠道创新和新闻报道的反馈。

1、新闻采集方式:多信源与全信息

“信息源”是新闻报道信息的来源,“信息源”的改变是新闻报道模式创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的背景下,“信息源”结构包括多信源的采集与全信息的整理。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多是以单一的技术手段为主,逐渐形成了单一的信息采集及传播流程,不同的媒介之间合作和协同报道的机会缺乏,而在融合背景下,与GIS融合的社交网络成为人们广泛获取信息的来源。为此则要求记者要从多角度发现信源,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和GIS发现信息,寻找信源。只有在保证多信源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全信息,新媒体报道模式不断创新是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大力开发来实现的,新闻资源的开发则成为了新闻报道模式创新的关键,为此记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多信源采集,全信息整理。

2、新闻呈现方式:多媒体与全景化

第5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舞台美术设计;融合发展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中,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使用也素质不断扩大的深入。特别在现在的舞台美术设计中,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这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科技与生活发展的融合,二者的结合拓展了舞台艺术生存的空间。[1]从最早的简易式舞台到镜框式舞台,从人工幕布到运用数字影像制作背景,甚至从过去传统舞台到现在虚实统一的舞台空间,从传统演员全程表演到虚拟演员加入到舞台演绎。这一切都表现出科学技术带给舞台艺术的巨大变化。目前,舞台设计中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已是主流,特别是舞台演出表演,比如晚会、演唱会等这些大型舞台表中,科技的运用比以往传统的舞台设计更加省时省力,而且视觉效果也更加让人赏心悦目和身临其境,观众往往就会觉得视觉效果更好,让人更加回味无穷。

一、融合发展的趋势

众所周知,传统的舞台是“镜框式”的,舞台的大小限制着表演的规模,舞台的设计给表演带来很大的限制。观众在长期以往这样的表演中出现审美疲劳而失去对舞台表演热爱。[2]自20世纪末以来,新媒体艺术从开始介入到舞台艺术领域允迹通过艺术家们不断尝试、探索,成功实现了数字媒体与舞台设计艺术的融合。当自数字媒体技术出现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时候,独特的舞台表现艺术手法与视觉语言,形成新的舞台艺术吸引力,带来不一样的舞台表演。目前我国在舞美设计上使用最多的技术是新媒体影像,通过三维立体的数字影像配合LED显示屏呈现精美的舞台背景,建筑投影技术也在尝试并运用到实际中,但仅为少数,与此同时,全息投影技术也在初级阶段。例如,在我国2008年的奥运会的闭幕式中,在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前提下,将人与景的融为一体,呈现出气势磅礴的表演,是一场人文与科技的饕盛宴。继而在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中,科学技术在此得以大显身手,让更多人知道,科技已成为现展的主流,甚至已经在艺术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由孟京辉执导的《柔软》及田泥、鑫导演执导《电影之歌》于2010年底在保利大剧院上演,二者分别使用了实拍和影像结合和3D技术,打造出一场真实与虚拟结合和身临其境的3D大片。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充满艺术。使用数字媒体技术丰富舞台表演,促进舞美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已然是现在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才能发现更多的美好。

二、数字媒体技术与舞美设计的融合运用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舞美设计中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变得愈加普遍,综艺舞台、戏剧舞台、晚会舞台等不同类型的舞台表演都使用到该技术,旨在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舞台,加强舞台效果,为节目表演制造更好的表演氛围。

(一)LED的使用实现舞台背景更换快捷且内容丰富多彩的愿景。其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背景,在通过计算机播放到LED上,背景的形态可随舞台表演的需要进行变动,出现动态背景,甚至背景内容可以添加更多的元素,出现我们难以描绘的我国的壮丽河山之境,或者是变化多样的都市变化等。这些背景使得舞台效果更加逼真,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新鲜的舞台演出氛围,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期待和审美联想。此外,它还具有部分灯光系统的特点,可以利用其所具有的光源特点,表现出多样化的舞台灯光效果,为舞美设计的丰富性增添新的理念。[3]

(二)3D使舞台设计呈现立体感。现在的3D技术不断被使用在各种会、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以及大型晚会中。其主要是模仿现实的情景和物体,让舞台呈现一个立体而真实的空间或情景。例如表演中漫天飞舞的花瓣、飘动的白云等,使这些常见的事物在舞台设计中呈现立体化状态,配合表演。就此,舞台美术设计借助3D技术手段将舞台打造成一个属于舞台表演的三维立体空间,将之与表演主体融合在一起,呈现多维度、逼真度更高的舞台表演。此外,不仅还可以渲染氛围,还增加了舞美设计的发展空间,使舞台的层次感和感官体验感加强。

(三)全息影像技术的研究和采用方面,国外比我国领先。日本的《初音未来》的演唱会就是利用此技术,使得动漫中的人物得以实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愿望。而我国在2009年十一运闭幕式上,第一次使用该技术将“三滴水” 的开场秀展现出在空中往下掉落的舞台效果。以及2016年的湖南卫视的小年夜舞台上,也出现了全息影像技术带来的洛天依(Yamaha公司打造一款虚拟形象)在舞台表演。此技术不仅可以生成类似于我们人体的立体幻像,该虚拟人物还可以与台上表演者进行互动,由此不仅丰富舞台表演的完整性,增加了舞台美术设计创新概念,扩宽了设计思维空间。

(四)巨幅墙壁投影也叫建筑投影。分为建筑内巨幅墙面投影和建筑外巨幅墙面投影两种,目前国外的巨幅墙面投影以建筑外巨幅墙面投影应用较多。[4]其主要是作为建筑物的投影,但因为建筑物是较大的物体,投影难度较大,因此,该技术主要作用于室内外的大型活动。例如在2016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他们采用该技术,将英国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象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英国文化图。我国在这方面技术的采用,目前就上海外滩的灯光秀可以视为先导者。此项技术若是使用在舞美设计中,必定是一种浩大的立体感,就像是生活在舞台上重现的感觉。

结语

综上,在现在的舞台美术设计中,科技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数字媒体技术在其被研究发现之后,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舞台美术设计中使用数字媒体技术,使一些特别的设计艺术在科技的帮助得以实现,以此增加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为更多的艺术设计带来更广泛的思想空间和提高实现的可能性。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使舞美艺术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也为数字媒体技术更好的为生活服务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秦磊. 数字媒体艺术在舞台设计中的视觉化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左雪梅. 新媒体艺术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3.

第6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不仅为国家新闻相关事业提供较多人才,还使得具有播音与主持兴趣的年轻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播音主持事业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部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定位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无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所以,相关专业教师以及高校要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将播音主持教育与新媒体环境结合到一起,为学生的发展以及播音主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结合的作用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将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对二者结合效果的分析,总结了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转变要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1 使信息能够更好的传播

在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相结合之后,会出现较多的有利之处。媒体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信息的传播变得极为开放,这就使得播音主持获得较多的市场信息,并且信息角度多为大众化,促进播音主持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大众也可以通过媒体融合更加便利的获取新闻,从以往的阅读报纸、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等方式,变为手机平台接受新闻信息,使得新闻信息传播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方向区域多样化,使得相关人员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也意味着我国播音主持相关行业将有着质的提升与超越,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增高,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需要根据媒体的变化与工作平台的开放,培养相关人才,使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就业率提升[1]。

1.2 树立全新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网络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新兴的媒体也开始不断增加,其中包括自媒体,这一平台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多的便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所发现的事件,媒体的变化导致人们不再通过单一的新闻播音与主持获取信息,这就导致播音主持受到严峻的挑战。虽然挑战性较强,但是也为人才的培养带来较大的完善,高校不再根据传统教育规定对学生进行教导,而是通过媒体融合观念对其进行定位,通过自媒体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就业率[2]。例如,自媒体“播客”,通过视频捧红了很多底线明星,在播客自媒体系统中,也存在播音主持项目,这也就增加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的机会,高校可以根据自媒体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观念受到极大程度的转变[3]。

1.3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在传统的媒体工作中,各个职位的工作人员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可以,无需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但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各个职位的工作人员只有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执行自身工作。在传统的报纸行业工作中,相关人员只需要根据新闻的播报摘抄部分信息,通过印刷等方式出版报纸,但是,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求相关人员只有从网络中搜集人们关注的信息,才能提高报纸的销量。与此同时,部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行业,对自身的行业开始了逐渐的转变,例如,报纸行业开始向着网络行业、电视行业发展,电视行业开始向着报纸行业与网络行业发展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关乎相关转向行业的经济效益,还考验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同专业的知识,才能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4]。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执行工作,在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教授其与记者行业相关知识,要求其可以达到现场播报的能力,能够及时采编各种新闻信息[5]。

2 融合环境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定位

目前,媒体融合趋势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该重视专业定位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定位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制定相关方案,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播音主持方面人才,以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定位措施。

2.1 知识结合技能

在播音与主持专业中,知识和技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播音主持的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相关技能,学生要想提升自身播音主持相关技能,就要对基础知识有着良好的掌握,同时,这也是高校开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目的。所以,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将知识转换为技能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发音知识之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相关知识阅读一段文字,教师要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更好的进行发音,纠正发音错误的学生,并且对其加以鼓励,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播音主持业需要的综合能力较高的人才[6]。

2.2 重视社会实践

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能力,只有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工作中。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低,无法在毕业之后的短时间内适应相关工作,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观看各个自媒体的主持节目,并从中总结相关知识,在总结之后,要求学生在自媒体中申请主持,自己制作视频、录制节目,这样,学生在简单的社会实践中,就能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学校可以与报社进行合作,学生担任实习记者一职,给予学生充分的实习时间,要求学生到社会中采集新闻,集中采访,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素质,还能够掌握记者专业知识,为其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播音与主持工作中奠定良好基础;最后,高校可以与地方电视台合作,要求学生在电视台中实习,总结电视台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主持部分新闻,或与节目主持人临时搭档一周,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播音主持专业更加热爱。另外,高校可以与动画制作公司、广播站等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动画配音、广播播音等,这样,学生的播音主持技能就可以得到适当的提升,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为良好的影响。

第7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从媒体发展格局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络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可以说,传统媒体已经走到了革新图存的关口。

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何方?乐观派认为,政府不会撒手不管,危急时刻定会出手“救市”,与其进行无意义的折腾,不如紧抱政府大腿不松;悲观者认为,最终决定传统媒体出路的是市场,没有什么媒体形态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必须开启一场“自我革命”。

舆论唱衰、人才流失、薪酬下滑……许多传统媒体,特别是市场化传统媒体,开始主动寻求变革、推动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传统媒体几年前已经开始探索。

不过,这些融合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颓势。其中一些传统媒体只是在玩新媒体概念,跟在别的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后面亦步亦趋――别人搞微博,我也搞;别人搞微信,我跟上……然后给自己贴上“全媒体”的标签。殊不知,这样的融合徒有其表,骨子里仍是传统媒体的发展套路。另有一些媒体试水非媒产业,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对提升媒体主业意义不大。这类与非媒体产业的“融合”,多少带有一些放弃主业的味道。

第8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工作要求;工作控制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黄丽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沈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62

一、前言

国内以新闻从业者情态为对象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世纪初:其中以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为切入的一类研究作为新闻实务层面新闻人:作实践研究范式下的显性研究议题备受学界、业界关注。纵向对比发现。此类研究尽管均以“焦虑”为研究对象,但是就“焦虑”的外在表现、驱动因素等呈现历时性变化。2000年以来,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驱动因素发生着由简到繁,由内到外的巨大转变。(表1)此变化或与国家政策、传媒生态、产业格局的系列变化息息相关:

2014年以来,分析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时,一类研究主张在传媒人事制度转型中,领导与员工价值观的冲突产生着价值焦虑;工作流程转型中,时间全天化、节奏高频化、舆论压力常态化及转型加剧了竞争、竞争继而推进量化、量化最终放大压力而萌生职业焦虑;同时转型方向不明朗导致了身份焦虑。另一类研究则认为媒介融合是造成近年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动因,以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尤为明显:1.对于依旧供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来说,“哀叹传统媒体正在日落西山,担心行业的前途和自身的命运,对新旧媒体融合的前景普遍表现出担忧,甚至患上了‘融合焦虑症”’;2.对于已经从传统媒体转型到新媒体的从业者,自觉“在工作当中经常会有虚幻感、玻璃心”;3.而对于还在犹豫留守抑或离开的新闻从业者,如何选择、传统媒体职业权威性是否继续存在以及尼葛洛庞帝之间一“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等疑惑,令其承受着超负荷的身心压力,深陷精神困境。

基于此,本次研究认同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不仅会影响其个体务实、求真的职业心态,更会间接影响其供职传媒的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甚者,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下的从业者将不自觉地把焦虑情绪附加到新闻报道中,进而将焦虑传导至公众、社会,从而进一步放大社会焦虑。因此,本次研究以此为逻辑起点,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一则对当下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一则对自变量媒介融合与因变量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一探究竟;引入调节变量,阐释其中介效应的同时以期解构如上相关性的发生机理、内在缘由。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焦虑是人们对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伴随着某种不愉快情绪体验”,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在此概念范畴下。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一项调查表明,如今的新闻记者不但对自己的前途越来越担忧,而且对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充满焦虑。本次研究重点关注对象是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以报纸媒体从业者为例。

(一)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研究

1971年,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约翰斯顿及其同事对全美新闻从业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在新闻从业者研究史上成为里程碑式研究,并为日后同类研究奠定了基础框架与研究范式。20世纪80、9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有关新闻从业者的系统调查研究不断涌现,代表性成果如《全球记者》。国内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研究大致归结为三类:

1.文化心理面向。“当新闻从业者感到他们所属的组织无法提供实现专业理念的空间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甚至失望,其心理根源在与专业人士与组织成员这两者之间的张力”,该研究在对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压力等问题展开讨论时,将研究视角更多投射到文化心理面向,开启国内研究新闻从业者的全新维度。关于“成名的想象”相关议题的讨论在学界、业界尚未得到定论后的一个年代后,“理想”再次与“新媒体”关联,“当代中国新闻社群分别在理想/现实、新媒体/传统媒体二元对立基础上建构着各自的神话。本来在新闻社群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传统媒体新闻人逐渐感觉到这种优势位置感的消逝,表达着身份认同危机下的焦虑情绪”。而对于记者等新闻从业者对自身职业角色产生混乱、焦虑和迷惘等,研究主张都应当回到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来审视当下的困惑。

2.政治经济面向。该面向研究以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政策主导驱动下的国内媒介市场化,及处于该进程末端的人事制度改革和福利政策的变革为研究起点。2000年伊始,传媒尝试实施非终生合同聘用制和业绩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的绩效考核制等多重弹性用工制度,新闻工作成了任务导向型工种,及时劳动取代了及时供应,雇主与受雇者之间的责任和承诺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永久的不安全感㈣;且国内“许多媒体还采取了‘末位淘汰制’,连续三个月处于末位的员工必须离职或重新选岗,这进一步加剧了职业的不安全感”。在此背景下,“新闻民工”现象、“新闻民工”心态成为热点研究视角。“民工心态”的记者,他们基本可以享受编制内同行待遇,但仍感觉受到不公平待遇和职业地位受歧视;伴随工作实践中无力感和挫败感的加深,“新闻民工”意识的自我定位也在加深;进而“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甚者,这种民工化思维往往使记者伴随着个人价值实现的相对剥夺感和职业倦怠,直至将其个人与组织严格分开,工作中甘于被动应付。

3.实证类研究。据上文已知晓,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内针对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研究常见于思辨性研究,因此在实证类研究文献回顾部分,本次研究将关键词由焦虑情绪拓展为“情绪态度”。国内该类实证研究较早见于1994年,由陈祟山、祝建华等主持展开,系统介绍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总体情况。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全国记协国内部进行的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研究,对当时新闻从业者的基本价值观、传媒功能认知、新闻报道价值等进行了统计描述。新千年以来此类实证研究多集中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生存概述、职业化水平、工作满意度等面向,如2002年陆晔等对社会转型和新闻改革过程中相关权利关系作用于新闻从业者的方式、程度;2006年吴飞在其研究中指出新闻从业者对“同事关系、领导能力、工作弹性、社会影响”等内在或激励因素的满意程度要高于“报酬收入、福利待遇、升职机会”等外在或摄生因素。2009年周勇在对125位新闻工作者在线调查基础上得出结论,转型期“焦虑情绪在中国新闻工作者中普遍存在”;2014年赵云泽课题组在对124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基础上明确“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研究

当前中西方学者就媒介融合议题研究呈现智者见智的多样化态势。其中“融合新闻”从应用新闻学的角度展开对媒介融合发展的研究,讨论主体分个体与媒介组织两个层面。个体层面标志性成果如“超级记者”,义称“背包记者”。此类研究重点围绕记者在融合变革下职业素养的新要求与业务功能的新认知展开,因此,本次研究议题一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性归属融合新闻个体层面研究范畴。

在讨论如上变量相关性时,国外相关研究结论较中立,主张真正决定融合的不只是科技过程或其他,融合通常以不可避免的公司化和集中化等含义流传于媒介工业,从而左右着人们对于融合的期待和理解,融合是一个新的媒体意识形态,一种促进新自由主义全球市场的思维方式;且媒介融合一定程度促成记者由“一匹孤独的狼”转向“多媒体团队的一位成员”,同时伴随着多媒体意识的强化。国内同类研究结论则相对明晰,提出新闻记者积极投身于媒介融合,就必须进行自我职业能力的提升,这又无形巾增加了职业压力,打击了新闻记者的从业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感;个别新闻从业者“倾向于将新闻理想的失落归咎于新媒体转型引发的压力”;而在一项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表示,“对于报业融合和转型主要采取不合作、不认同两种态度”。

(三)JDC理论模型

中西方众多学者就工作压力、职业情态的影响、调节变量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Karasek于1979年提出了里程碑式的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模型(Job Demands-Control Model,简写为JDC模型)。在该模型中,工作控制和工作要求被认为是影响工作压力的两个重要变量,增加工作要求的同时应该提高从业者工作控制,才能激发从业者工作积极性。

工作要求,指存在于组织环境中的反映员工工作任务量、复杂程度、时间要求、工作不确定性与冲突的因素,即工作压力源。对应在媒介融合进程下的新闻从业者,“单一业务技能的编辑人员已难以胜任跨媒体的编辑任务,编辑的身份将在裂变中被消解,被整合”;面对变革“每一位编辑都应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认真而冷静的自省精神认识自己,从社会责任、专业技能、协同合作等方面,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主体的核心价值”。

工作控制,指个体能够对工作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细分为技能判断力和决策自由度。在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关系中,引入如此主观性、个人化的叙事语句作为调节变量,一则可直观了解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在传媒结构化转型过程中不断调适和寻找“位置感”的话语策略,一则有助于推测新闻从业者对其职业意义等相关命题的信仰和坚信度。

(四)研究假设与模型

本次研究围绕新闻从业者,特别是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展开。遵循该议题已有研究下实证类研究范式,以当下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主要动因之一――媒介融合为自变量,探究其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基于JDC理论,引入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调节变量,以期阐释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性的发生机理。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1: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H2:工作要求在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性中具有正向中介作用。

H3:工作控制在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性中具有负向中介作用。

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测试

1.自变量媒介融合:拟采用Lau&Woodman(1995)开发的组织变革量表作为初始量表,结合传媒组织特征进行了改良。量表分为5个指标,共计16个题:媒介融合给我带来的影响指标3个题;媒介融合变革的强度和重要性(以对组织的重要性为主)指标3个题、媒介融合的预判及意义指标3个题、媒介融合开展的显著性指标2个题、对媒介融合变革的个人控制指标5个题。

2.因变量焦虑情绪:拟采用xie(1995)对焦虑研究所应用的焦虑情绪受测量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题项,如我会因为工作感到烦躁或神经紧张、工作经常使我忙得几乎发狂。

3.调节变量:工作控制与工作要求,均以Karasek在JDc理论模型中开发的量表为基础,结合传媒特征进行改良,其中工作要求量表包括6个题,工作负荷指标3个题,时间压力指标3个题;工作控制量表包括7个题,技能判断力指标为4个题,决策自由度指标为3个题。

(二)研究数据及分析

研究前期共收回调查问卷219份,填写方式为在线自愿完成,时间跨度为2015年9月1日至10月1日,受访者均为供职于报纸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样本分布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及其他。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对总体样本的特征与结构分析拟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变量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拟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对媒介融合对焦虑情绪的预测作用,工作要求、工作控制的中介作用等验证拟采用回归分析法。小样本预调研数据分析显示,上述各量表克隆巴赫系数均大于0.8(受篇幅所限不再详述),说明本次研究采用量表信度较可靠,且可用于正式调查。各量表中测量题项的测量均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1对应非常不同意,5对应非常同意。

四、研究结果

(一)新闻从业者人口统计学素描

本次受访者以男性居多,占比56%;其中-21 35岁年龄段人群占1:L75%,总体呈年轻态势;工龄在五年以下者居多,十年以下者占比近七成;近六成有跳槽经历,追问其未来半年是否将跳槽,四分之一受访者给出肯定答案。此外,样本总体呈双高态势,即高学历、高收入。其中,58%的受访者学历为本科,博士研究生超高学历者占L:L5%;而4l%的被访者工资水平在8000元以上,6000元以上者占比接近六成。

(二)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显著性分析

1.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显著。本次研究以焦虑感受测量量表五个问题所得值的均数作为焦虑程度值。根据SPSS22.0样本统计结果.可知,反应焦虑程度的指标均值为3 26,大于题目平均值3,并且经过t检验得知,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即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当下焦虑情绪显著。

2.焦虑情绪在学历、工龄属性中差异显著。检验焦虑情绪在不同属性下是否差异明显时,发现存性别、年龄、是否有跳槽经历三个属性中,不同类别下的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差异并不显著。尽管如此,《青年记者》以晚报都市报青年记者为调研对象,充分验证了年轻一代新闻人的职业因惑和从业焦虑。此外,学历属性下的最高学历一博士研究生类别受访者,较其他几项低学历受访者的焦虑情绪更高,且p值0.005小于水平显著性0.05,即不同学历的新闻从业者焦虑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工龄分组中,工作21年以上的新闻从业者的焦虑程度最高,且p值0.038小于水平显著性0.05。

(三)媒介融合与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根据SPSS22.0 pe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焦虑情绪与媒介融合在水平显著性0.05上相关显著,几‘为正相关。(表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媒介融合量表中五个指标为自变量,以焦虑情绪为因变量构建同归模型。首先0ANOVA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12 847,大于10,且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即此因变量适合做回归分析,并且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通过系数表格得到方程为“焦虑=3.730-0.017。影响+0.274*强度和重要性.+0 254*意义-0.458*显著性+0.397*个人控制”;自变量p值均小于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该方程,媒介融合总体与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正向相关。其中,媒介融合变革的强度和重要性(以对组织的重要性为主)、媒介融合的预判及意义、对媒介融合变革的个人控制三项指标对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尤其显著

(四)调节变量对媒介融合与焦虑情绪相关性的中介效应

加人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变量后,自变量媒介融合与因变量焦虑情绪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有所提升,说明如上两个调节变量的加入具有显著影响力。

1.工作要求变量。加入工作要求调节变量.其对应p值为0.000小于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工作要求对焦虑有显著影响,并且由于系数为0.621,表明工作要求在媒介融合与焦虑情绪中起显著的正调节作用,即工作要求升高时,自变量媒介融合对因变量焦虑情绪的作用也相应增加。(表3)

2.212作控制变量。加入工作控制调节变量,其对应p值为0.003小于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工作控制对焦虑有显著影响。并且由于系数为0.289,表明工作控制在融合变革与焦虑情绪相关性中,较工作要求变量发挥偏弱的正调节作用,即工作控制升高时,媒介融合对焦虑的作用仍会相应增加。(表4)表4工作控制在媒介融合与焦虑情绪相关性中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

五、研究假设修正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及模型修正

综上分析,假设1“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成立,假设2“工作要求在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性中具有正向中介作用”成立,假设3“工作控制在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相关性中具有负向中介作用”不成立。研究模型修正如图2:

(二)结论与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本轮以政府行政力主导驱动下的媒介融合变革,不仅诱发了原本在上一轮传媒产业变革便已萌发的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而且使其朝着更严重、更严峻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借鉴塞缪尔斯托夫等提出的“相对剥夺”概念,即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一方面要对付媒介融合下的更高工作要求一更多工作量、更短工作时间,一方面相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或传统媒体引进的新媒体部从业者,认为与之对比未能获得其认为应得的精神认同与物质回报,自觉受到相对剥夺。上述因素的重合叠加更使得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焦虑情绪持续堆积、增长。

第9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彭兰,女,1966年10月出生,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26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浦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他的著作《自由的技术》(Technology of Freedom)中指出,一个称为形态融合的过程正在使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既包括点对点的传播媒介,如通信、电话、电报,也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一种单一的媒介,无论它是电话线、电缆还是无线电波,将承载过去需要多种媒介才能承载的服务。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过去只能通过单一媒介提供的服务,例如广播、报纸、电话,现在都可以由多种媒介来提供。由此,过去在媒介与它所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的一对一的关系正在被侵蚀。

浦尔所指出的这样一种媒介融合趋势已经在20多年的实践中得到证实,而且在近年来得到快速推进。传媒业顺应这一趋势进行的变革也在不断深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传媒业更多的是用“全媒体化”而不是“媒介融合”这样的词来描述他们正在进行的这场变革。但是,媒介融合是否就等同于全媒体化?我个人以为,全媒体化只是通往媒介融合的未来的一个途径,是一种阶段性的战略。从全媒体化到媒介融合,这之间还有什么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对此,实践尚未做出足够的回答。本文试图通过全媒体业务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来分析全媒体化的更深层意义,探析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的可能路径。

一、全媒体新闻如何才能成为融合新闻

尽管全媒体新闻近年来在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谈论得很多,但从受众那端看,有了电视,有了互联网,全媒体新闻就已经形成了。那么现在的媒体所谈论的全媒体新闻业务究竟有何意义?如何才能真正形成适应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新闻模式?

全媒体新闻是融合新闻的基础,但并不必然等同于融合新闻。全媒体新闻业务的发展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全媒体扩张式,即注重手段的丰富与拓展;一种是全媒体融合式,即在拓展新的媒体手段的同时,注重多种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显然,只有全媒体融合式思路,才能真正发掘出全媒体业务的价值。

全媒体融合业务体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是在同一平台上特定主题报道中的多种媒体手段的深层结合。也就是说,不同手段的报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分散的、彼此独立的。一个多媒体报道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报道方案:每一种手段发挥其特长,不同手段之间取长补短,真正产生“1”+“1”>“2”的效果。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将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整合,称为“状态式的生成”。即要使多种传播渠道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提供不同的表达方式。面对不同的状态,要选择性地发现相应的表达方式。??如果各种手段只是同一角度的重复,或者只是不同媒体手段的简单堆积,那么,就很难产生增值的效果。甚至因为传统媒体涉足它过去不擅长的领域,反而会带来某些形式的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准的下降。

其二是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全媒体新闻既意味着多种媒体手段的应用,也意味着多种平台的利用。全媒体新闻的理想境界,是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将一次采集的素材,在多个平台上多次利用,并且形成一个合理的报道圈。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媒体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烟台日报的多平台策略是,对重大新闻的报道,采取手机报多点发送、网站滚动播报、电子纸移动报同步传递、视频节目跟踪解读、纸质媒体纵深报道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也可以通过多平台的共同作用,来提高传播效果。

尽管做出上述两个判断并不困难,但是,要在实践中充分认识融合新闻的特性,开发出富有效率的业务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发展模式是多种而不是一种。

融合新闻的一个基础性支持是编辑部的机制。许多媒体也正是通过编辑部机制的改变来宣告全媒体战略的开始。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该中心相当于集团内部的通讯社,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总编室,在中心内部起新闻指挥作用,在子媒体间起协调作用;二是采访部门,负责日常采访;三是数据信息部,负责稿件标引、背景资料搜集、针对大事件的前期资料整理以及视音频素材的编辑整理。此外,集团还创办了一个虚拟组织――YMG特别工场,一旦有突发或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由全媒体新闻中心牵头,其他各种形态媒体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因事而设、事毕即散。

在这样一种机制里,我们能看到两个本质性的变化:一是传统的编辑部门拓展成为数据信息部,它的职责不是针对单一的稿件进行单一的编辑,而是针对每一个报道对象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梳理与整合。二是针对重大的多媒体报道任务,以团队运作模式来应对。烟台日报的做法是每一次都组成临时性的团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为每一个报道任务进行最优的人员配置,但是,它也存在一定问题。团队实际上需要磨合,团队成员需要通过多次的合作来达成默契,而因事而设、事毕即散的模式,可能不利于稳定的团队的形成。也许,另一种可以探索的思路是,将采访部根据不同采访任务编成若干固定小组,一般任务由对应的小组完成,特别重大的任务则可以进行招标。

二、“背包记者”是否是融合时想的记者?

除了编辑部机制方面的变化外,全媒体业务还需要具备新技能、新思维的记者作为支持要素。

在全媒体时代,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做法也许具有普遍性。它为全媒体中心的记者配备了较为齐全的采访“武器”: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移动、联通两种无线上网卡,一台照相机,一台摄像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同时满足手机报、网站、电子纸移动报、纸媒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视频需求。??在国外,有人将这样的记者称为“背包记者”。

尽管打造“背包记者”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种做法,但是,“背包记者”是否能应对一切报道任务?

从实践来看,“背包记者”的出现,是媒介融合时代的一个阶段性特征,但是,它只是融合时代的一种记者模式,而不是惟一的,也并非最理想的。

全媒体化生产,其复杂程度显然要超出任何传统媒体,对于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似乎是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美国许多新闻院系都在开设“媒介融合”专业,希望给予新闻业未来的从业者更全面的技能训练。

这种思路当然没有错,但是,要让每一个记者编辑都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集、加工的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要求技能的全面,也许是以牺牲技能的精通程度为代价的,是以降低报道的专业水准为代价的。全媒体的训练,也许并不在于让新时代的记者编辑总是身兼数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更多地是要让他们形成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并且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现实中,除非是一些不太重要或内容简单的报道,否则,要完成全媒体或多媒体的报道,特别是重大题材的报道,并不能依赖一个人。它仍然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这种分工与合作甚至可能会比传统媒体时代更细。拥有多媒体技能的记者们更多地是需要了解自己在一个大的报道架构中所处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的记者和编辑像是在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这样的个人竞技项目,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制胜的惟一要素,那么,全媒体时代的记者与编辑,则更多的是在参加足球、篮球这样的集体竞技项目,每一个人既要有个人的角色定位,和与此角色相适应的精深技艺,又要有集体配合意识,能认识到自己在每一次进攻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全媒体化是否是媒体产品发展的惟一思考

目前,中国媒体全媒体化的一个直接表现,是产品形态的多媒体化。但是,从具体产品的策略上来看,全媒体并不等于所有媒体,针对自身的特点,针对特定的市场,组织起一个合理的产品链,实现现有产品的合理延伸与适度丰富,才是切合实际的。

全媒体时代的产品变革,不能依赖全媒体化这一个方向上的思考。重新认识数字时代媒体产品的内涵以及生产主体的变化,是更重要的观念变革。因为,新的技术已经赋予了媒体产品更广的含义,也为媒体产品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可能。

除了全媒体化之外,媒体的产品开拓还需要同时结合以下几种思考:

产品的全方位性

网络媒体的发展已经揭示了这样一个方向,那就是:新技术条件下,媒体的产品必须超越“内容为王”这样的单一视野,需要把内容、服务和社区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用户与媒体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牢固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全媒体化发展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媒体的新闻产品提供新的平台,还在于为多元化产品提供新的空间。

产品生产的双边性

过去媒体的产品生产是单边的,也就是说,它仅仅依赖于媒体这一边的力量。但无论这端的力量多么强大,所提供的产品也必然是有限的,至于个性化的产品就更无法保证。只有把用户那一端的力量激发出来,双边共同生产,两者之间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个性化。开拓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也许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为他们参与媒体的产品生产提供途径。

产品的可重组与再分发性

浦尔在提出媒介融合的可能性时,还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分化(divergence)与融合(convergence)是同一现象的两面。”

媒介融合意味着各种媒体产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础,也就是说多种媒体的产品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渠道有了可能。业务形态的整合,也将使各种不同媒体的内容产品最终汇流为一个大市场。原有媒体市场的界限可能不再那么分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介融合带来的是一个单调产品市场。产品的进一步分化,也就是说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产品,应该是媒介融合追求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产品的个性往往是由用户的选择来实现的。例如,在网络中,RSS、Widget等技术,都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在一个页面中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内容。在手机平台上,这种趋势也在显现,例如,在美国,Iphone的用户可以在Itune商店里寻找各个不同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在手机中组织起一个“个人门户”或者说“我的媒体”。

我个人以为,在未来,用户自己将各种来源的内容、服务组织起来形成的一个个“我的媒体”将极大地冲击现在的每一个专业媒体的平台。现在的集中式信息消费将变成分散式消费。

如果媒体提供的产品都只能面向自己的平台,那么就会制约用户那端的使用。因此,提高产品的可重组性(例如,将内容包装成RSS种子、Widget等),提高产品的再分发性(例如,通过多种途径嵌入到其他服务商的服务中),是争夺未来市场的重要途径。

总体而言,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全媒体化”这一个方向之外,还必须关注另一个方向,那就是传媒业与用户关系的改写,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内涵与生产机制的变化。

四、全媒体化是否一定要构建全媒体平台

在国内外许多媒体的全媒体探索中,构建全媒体平台似乎是全媒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是否每一个媒体机构一定要构建全媒体平台?

正像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样,一个媒体机构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撑下,一个媒体机构的平台向所有媒体形态扩展,是否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呢?可以想象,并非每个媒体都能作出正面回答。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播内容的控制与平台及渠道的控制这两者的分离。这既是因为传播平台与渠道技术最初产生于传媒业之外,这些技术的控制者也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传媒业的整体格局,也是因为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产品构成更复杂、产业流程更复杂的时代,技术难度也增加,传统媒体面对这些技术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媒介融合时代更有可能出现信息的包装及平台的提供走向专业化的趋向,在电子报纸、电子杂志及手机媒体领域,这种专业化趋向已经显现得较为充分了。实际上,多个行业共同作用改写传媒业生产流程与格局,正是媒介融合的一个更重要的方面,也正是媒介融合区别于传媒业的“全媒体化”的一个本质方面。

此外,上文也提到,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用户在未来更可能是通过自己的“个人门户”来进行信息的获取,每一个专业机构提供的产品,作为整体存在的意义会削弱,而它的化整为零的“打包”内容,更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其价值所在。因此,媒体在考虑整合式发展的方向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分散式发展的新途径。

这上面两个方面的变化都意味着,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

全媒体化不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全媒体平台,但是,全媒体化的这个过程,也许是每个媒体要经历的。这正像当年网络的冲击。也许网络化并不一定要意味着媒体建立自己的网站,但是,通过其他网站传播自己的产品,吸引网民的力量来参与媒体生产,增强媒体的竞争力,都是网络化的表现。类似的,全媒体化的含义,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一个全媒体的市场格局中寻找自身新的定位,构建自己的产品体系。

其次,在全媒体的思维下,去重新思考媒体的业务模式,特别是新闻业务模式。

第三,全媒体化不仅要为媒体自身的产品提供传播途径,也要为受众的参与提供空间。

第四,全媒体化不仅是传媒机构内部的流程再造,也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寻找合适的外部合作伙伴的过程。外部合作,是使媒体产品真正完成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全媒体的平台的发展方面,会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正像当年媒体所建设的网站。最终能在平台上胜出的,只是少数几家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机构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可以无动于衷。上述提到的各种角度上的全媒体化,是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走向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enry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P10, New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②尹明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媒介形态思考》,载《传媒》2008年第10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