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收稿日期:20120405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丽水市社科联课题(编号:LB201151)资助
作者简介:杜晓芬(1968—),女,浙江景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6003
1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既包括了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还包括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是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让人们回归到大自然当中,去体验城市嘈杂环境中所没有的生活。“返璞归真,怡然自得”是现在都市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乡村旅游恰以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理念,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扶持新农村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与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撑。乡村旅游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城乡交流,扩大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景宁畲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景宁畲族自治县隶属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市,曾荣获“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中华最佳文化生态旅游胜地”等称号。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拥有一张“畲乡文化”的金名片,民族风情独特。
景宁县地处瓯江、飞云江两江源头,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素有“浙西的西双版纳,华东香格里拉”之誉。再者,景宁县靠近杭州、宁波、金华和温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区位半径小,交通易达性良好。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本,旅游业已成为景宁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渐成规模。
近几年来,景宁县少数民族古老的村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由欢快的民俗节日等乡村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仅2011年景宁全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1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标志着景宁旅游业进入大产业行列。全县有星级农家乐104户,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27家,三星级旅游餐馆5家、旅游商品购物商店5家、旅游特色商品6个和特色旅游演出产品4个,娱乐旅游活动全面繁荣,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度递增均在30%以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提升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同时,乡村旅游在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景宁县来说意义重大。
3存在的问题
3.1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
景宁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业主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政府投入较少。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大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如道路路况差,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简陋,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卫生状况差,旅游旺季住宿床位紧张等。同时,农村的电路较为老化,随着“农家乐”规模的逐步扩大,用电量逐步增加;一些景点尚未开发就对游客开放,如炉西峡等,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2高品位品牌资源缺乏,旅游产品功能单一
景宁县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优越,兼之少数民族的神秘色彩,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水平,品牌产品严重缺乏。自然型旅游资源中的水域类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如炉西峡、大均漂流等。县域内景点虽然数量众多,但过于分散且单一规模小,未形成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景点和旅游产品。同时,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单品单一化同质化严重,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有限,还局限于自主发展的“农家乐”乡村旅游范畴,停留在满足旅游者观光、“居农家屋、吃农家饭、摘农家果”等传统旅游项目上,没有将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资源有效整合。
3.3缺乏系统的营销管理
2011年景宁畲族自治县风景旅游局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策划了一系列的媒体形象宣传活动,开展了十大媒体宣传,有效提升了畲乡旅游形象和影响力。但是,这种单一的媒体投放模式并未形成立体的宣传推广体系,销售网络欠健全,宣传力度不足。当今社会一种流行的营销手段是网络营销,但这一营销手段并未普及到乡村旅游业当中。
同时,很多农民固守着原有的销售模式,在家坐等顾客上门,缺乏主动推销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意识。且“农家乐”的销售网络较为松散,缺乏一定的正规性与模式性,很多发展思路来源于当地村民的主观意识而缺乏一些科学的研究理论。
3.4经营理念与意识存在偏差
经营者与管理者往往十分愿意在旅游硬件设施上(比如场地等)进行投入,却对吸引客源的一些至关重要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重视不够。此外,乡村旅游的经营及管理者大多依赖经验经营,而对学习他人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展乡村旅游方面单兵作战的多,团结协作的少,总体上看,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者致力于树立景区品牌形象的意识不强。
3.5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
乡村旅游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的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乡村旅游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而且开发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对从业人员也没有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另外,由于现阶段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探索较少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乡村旅游管理人才。
4对策与建议
4.1因势利导,明确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
按照“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立足独特的民族和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基地,进一步开阔思路,建设一系列旅游经典产品,把旅游和文化充分融合起来,做好做足整合大文章。
注重规划引导,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乡村旅游就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观光休闲的,其卖点就是与“农”相关的人文、生态、自然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切忌弃“农”造景,应以“农”设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山水、湖泊、林木、物种等生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坚持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再次要优化整合利用自然生态、民俗风情资源,全面构建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独具特色,以山水资源、田园风光、生态文化为主,寓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4.2强调唯一性,做大做强“中国畲乡”旅游品牌
特色化、差异化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生命线,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深刻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精心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求提高,以品牌促发展。
把“美丽乡村·魅力畲寨”作为景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以沿路、沿溪、沿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所在地、重点民族村、特色文化村、大型下山移民安置点的村庄为重点,按照“提升一批、打造一批、改造一批”的思路,整治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明显、乡土文化浓郁”的“美丽乡村·魅力畲寨”。
同时,景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全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丰富,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地区,地域特色彰显。原始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众多的人文景观、浓重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景宁旅游资源的独特韵味,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打造乡村旅游业品牌的名片。因此,要加快畲族文化挖掘,加强创新,形成畲族特色的旅游观光、视听体验和工艺产品为一体的产业带,做大做强“中国畲乡”旅游品牌。
4.3创新营销策略,利用网络推介
目前,乡村旅游地区的经营者在实施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上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如促销手段仍采取媒介广告方式,营销渠道仍以旅行社宣传为主。在旅游市场竞争中,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拓宽营销渠道,创新营销策略,塑造个性化的旅游形象,提升旅游市场营销效率。
(1)乡村旅游景区应在营销策略创新上下工夫,不断优化旅游营销策略组合,营销活动要灵活多样、不断翻新,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2)打造旅游名牌产品。乡村旅游景区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利用媒体广告进行宣传的做法,利用多维视角对旅游景区进行立体式宣传。如发放宣传册、自建网站,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旅游展销会,利用当地的各种媒体有计划地举办一些节庆活动,与携程、酷讯、乐途等大型旅游类网站合作等。
(3)结合景宁人在杭州、宁波等地大量开宾馆酒店创业的实际,可策划制作景宁旅游形象碟片、旅游宣传册、宣传单等,通过景宁人自己的渠道,推介景宁的好山好水。
(4)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营销,可以通过景宁籍学子和在外经商从政人士的渠道向外界进行推销传播。
(5)通过举行作家或摄影采风等活动对景宁的秀美风光进行创作包装,包括照片、旅游心得体会等,在各种论坛上发表,增强景宁风光的可触感,提高景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4改善设施,营造环境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必须拓宽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收入,关键是要树立“经营旅游”的理念。经营旅游,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发展道路。政府主导,就是要把旅游业当作“大战略、大经济、大事情”来抓,而不是由政府包办旅游建设的投资。市场运作,就是要用市场联系产销,让旅游业全面走入市场。如在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上,可以采取土地转让(出租)、旅游服务、农家乐和旅游小商品销售等形式,使当地农民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充分调动景区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旅游发展活力。企业经营,通过采取经营权的转让、旅游企业参股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路子等形式,通过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纪念品、传统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产业,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在提高对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注重加快道路、停车场、厕所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和教育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购置一些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吃住放心,休闲舒心。
4.5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素质,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争取政府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多方面、多层次援助与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培养农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意识、保护意识、创新意识、规范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服务意识等等,就是要把文化素养低下的农民培养成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同时,用优厚的待遇聘任旅游界精英参与乡村旅游管理,着力培养4种人才:一是开拓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对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进行充分论证和策划创意,丰富旅游产品,设计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以扩大乡村旅游开发规模,提高发展速度,挖掘资源潜力;二是具有新思维的创意策划营销人才,通过建设旅游网站等现代传媒搞促销,走出去开拓市场,扩大营销覆盖面和营销力度;三是能编会演的文艺人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体现出地域特色文化,包装民俗文化产品,改变为游客演出的节目形式等;四是熟悉特色种植、养殖的高科技人才。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参考文献:
[1] 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2] 乔芳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策[J].经营与管理,2011(6):29~31.
[3] 盛祥文.发展池州市乡村旅游业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0(9):16~17.
[4] 吴虹.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1(9):3~5.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大连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30日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
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等要素为条件,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以农业生产为特色,融合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村生活、农业劳动、农村风貌等农村特有资源来吸引城市客源,为满足旅游者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型旅游产业形态。二者之间不可分割,已经成为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如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我国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普及遍布960万平方公里,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将进一步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各方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收入,成为拓展农业多样性,促进农业高效用,满足新兴消费者需求的朝阳产业。
二、大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有着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由于大连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城市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并行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旅游需求的大幅度提升。在大连,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于大连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之上,以缓解城市的工作压力。
大连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丰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巨大。大连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田园景观,顺应走进自然、休闲娱乐的城市消费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品种单一到形式多样的喜人态势,已成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引擎”。农家游、渔家游、温泉滑雪游、采摘游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家庭组团到近郊采摘草莓、农庄赏花、休闲垂钓、吃农家饭、参与果蔬种植等已经成为了都市游客的时尚之选。目前,在大连8个涉农县区中,有40多个乡镇街,100多个村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拥有500多个农业观光园,1,200多个农家乐旅店和2.5万张床位的接待能力。据大连市统计数字表明,在黄金周期间75%的市民出游的目的地首选近郊游和乡村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大连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亮点,俨然成为了大连市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2006年以来,大连市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出台了《大连市特色旅游乡镇考评标准(试行)》、《大连市旅游专业村考评标准(试行)》、《大连市星级农家乐考评标准(试行)》,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标准化体系。2008年9月,大连市制定出台了《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作为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11年5月,大连市出台了《大连市政府投资重点园区基础实施项目建设实施细则》,规定对于达到标准的休闲观光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精品休闲农庄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和20万元的补助资金。文件的颁布立即得到各区市县的积极响应,各级政府设立了配套发展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些文件的先后出台,为大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着力完善了规模休闲农业企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三、大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价值
(一)拉动大连地区经济增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为提高经济收入做出贡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采摘、海钓、踏春、温泉、滑雪等乡村旅游项目上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收入。众所周知,大连以大樱桃最为出名,享誉海内外,并且大连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大樱桃节来吸引游客参与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活动之中。其中,以金州新区樱桃采摘园、旅顺樱桃采摘园、普湾新区樱桃采摘园、甘井子区樱桃采摘园最为出名。以金州新区向应街道采摘园为例,该街道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种植大樱桃近万亩,大樱桃种植户近200户。近年来,随着街道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拉动大樱桃采摘园的建设,接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据该街道统计,2014年大樱桃产量2,500吨,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收入达到1.2亿元。向应街道将大樱桃采摘园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统筹考虑,通过整合旅游资源,使大樱桃采摘与其他旅游项目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拉动,进一步完善街道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的旅游产业结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集中于农村地区,势必会带动当地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每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会增4.3元,从而带动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以大连市普湾新区东沟村为例:东沟村地处小黑山北麓,总面积11.5平方公里,2003年末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并做了大连市第一个乡村旅游规划,累计投入1.2亿元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修路疏河,改厕修宅,美化村屯,使东沟拥有小黑山、九莲山、东沟水库等自然景观,九莲寺、烽火台等古迹景观,五坊、民俗馆、手工艺品展室、农家院、书法家协会等人文景观,石河农业园区、采摘园等农业科技景观,东沟农家院也由最初的2家发展到26家,可同时接待4,000人用餐、500人住宿,年均户收入达到5万元,最高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2011年东沟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直接收入超过3,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后被评为大连市特色旅游专业村、辽宁省环境优美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生态文化村、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近几年中,东沟村的发展模式已套用在其相邻的几个村镇当中,带动大连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因其发展,更加促进了大连市涌现了一批会经营、懂管理、会生活的新型农民而不是过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成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力军。
(三)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传统的农业需要经过无数道工序才能到消费者手中,不仅在批发运输等中间环节所消耗费用比例大,农民受益被进一步压缩,还影响了农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新鲜程度。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它是把消费者直接吸引到采摘园,如大樱桃采摘园、蓝莓采摘园、草莓采摘园等一系列果蔬采摘园内,这样既使游客等到了最为新鲜的果蔬,第一时间采摘到刚成熟的果蔬,而且使游客参与到了农业生产的体验当中,感受到了自己采摘果实的乐趣。更加节约了中间商的约束成本,节约了中间环节浪费的时间。这样体现出了农民与游客双赢的结果。
(四)促进农民就业。过去,许多农民到城市中寻找工作,造成了农村土地的闲置,农村资源的浪费,而又使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现如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大连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开始主动挖掘农村地区独有的价值,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和就业。据大连市统计,自大连市政府2009年启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实施计划以来,大连地区新增农民就业1.5万人,旅游业实现累计就业7.4万人的目标。
四、目前大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大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农村地区的优势资源没有加以合理开发,以至于分布于大连各个角落,形成不了太大的优势产业结构,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只是局部的开发,没有考虑综合效益。又因各个地区产品相似,加大了竞争状况,大大降低了大连市的整体旅游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由于大多数是由农民自己经营,所以目光比较短浅,经营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卫生安全和配套服务上,仍然停留在家庭式的服务水平,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管理。因此,不能满足于现代人们对于服务的要求,使得接待游客的能力有限,为了创造最大收益,而淡化了对游客人身安全的保护,也因此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没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的主题。对于游客,大连很多乡村景区面临一个同样的困惑:人来了却留不住,好不容易人留住了,却又留不住钱。在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的时代,不少去过休闲乡村游的人都会发出一种感叹:去过乡村千千万,没有几个值得玩。的确现在的大连乡村旅游中问题并不少,乡村缺乏个性、产品缺乏特点、休闲缺乏品味、游赏缺乏精致。千人一面,品质雷同。虽然集中地开发了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对于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却不够重视。过分的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不突出,品质档次过低,严重阻碍了旅游的发展。
(四)缺乏专业人才。作为旅游地,缺乏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是旅游开发的困境所在。由于大连近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太快,而专业性人才的增加却跟不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脚步。现如今,在大连地区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的主要是乡村居民,管理形式主要是家族式管理,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经营比较随意,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就严重制约了大连农村地区旅游业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五、促进大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一)超前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一个小小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包括管理、生产、加工、营销、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建设。在开发景区的时候,事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就是市场定位、预算成本、收益等一系列规划设计。在外部布局上,要选择区位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方便游客能够轻松的到达景区。在内部布局上,要将生产区、观赏区、游乐区、休息区等有机合理搭配,发挥其最大效用。
(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为了使大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就应该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布局当中。俗话说:想致富,先修路。的确,大连许多农村地区仍然是土道,这给去旅游的游客带来极大的不便,在修路的同时,更应在消防、卫生、治安等方面综合治理。更应加强停车、厕所、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展现鲜明个性,突出特色主题。无论是人,或者事物,或者产品,有个性才能让人过目不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是如此。在大连乡村,要围绕果蔬采摘、点种、插秧、耕耙等农事活动,打造一批从事农趣体验型特色旅游村。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产品,使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地步。
(四)培养专业人才。在大连地区有许多高校,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大连市可以激励大学生学习旅游管理,更可以与景区相结合,开启“学习+实习”的模式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参与到景区的建设管理当中。这样既可以使学习旅游的学生学以致用,又节约了未来专业人员在景区学习的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松涛.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论文集.2014.12.15.
[2]孙正远.新经济,2015.6.
[3]王荣琦.辽宁日报,2008.4.24.
随县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态势较好。但是随县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相对不便。虽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的交通状况,但某些景区旅游路线道路太窄,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比如唐镇华宝山村,道路太窄、错车困难。二是接待能力有限。游客的吃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尚市镇群金村“桃花文化节”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体验,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总体接待能力,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2.市场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虽然乡村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名城风貌、自然生态资源特色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二是“六要素”挖掘不够。“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的六要素。只有充分挖掘此六要素,才能形成完善和成熟的旅游市场,最终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是如此。从目前随县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来看,仍然存在旅游六要素挖掘不够、乡村旅游产业链条过短的问题。例如尚市桃花节主要靠卖油桃增加农民收入,桃花节作为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效果并不明显。此外,神农牡丹谷、草店芍药园等景点的季节性过强,无法形成持久动力。也就是说,目前随县乡村旅游精品多以半日游为主,留不住人,经济带动效果不显著。
3.瓶颈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瓶颈。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初期投入大,见效相对较慢。有些投资人在早期难以准确预判投资金额,结果容易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二是技术瓶颈。不少乡村旅游以经济作物为基础,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做支撑,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信息瓶颈。不少旅游企业在发展初期缺少国内市场、市内市场调查,造成信息不对称。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交通、食宿等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游客出游提供方便。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PPP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支持,解决乡村旅游资金投入问题。
3.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发挥随县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高桥、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4.与高校合作寻求技术支持。合理配置和共享双方资源,使双方的优势得到最佳互补。引进高校人才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管理。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提供经济作物种植技能培训。
5.合理规划,形成随县旅游品牌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打造出具有随县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6.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农业、林业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让农民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就业创业和脱贫致富。吸纳村民参与景区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一、以生态文明视角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开发和建设
旅游业是一个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禀赋、社会和文化遗产的行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过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将破坏旅游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很多地方开始盲目开发与建设,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多但是过于雷同,降低了对市场的吸引力。乡村旅游项目定位不准,没有特色,加之旅游产品同质竞争严重,开发后客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不断增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第一,乡村生活垃圾随之增多,而且目前乡村一般不具备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主要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容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笔者曾到武汉石榴红村、蔡甸沉湖湿地景区,发现景区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第二,农村水污染状况增加。笔者曾到蔡甸沉湖湿地景区,景区正在开发与建设,虽然大部分湖水比较清澈,但也发现了受污染的湖水。第三,农田减少、乡村的环境城市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了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占据了农村大量的农田,致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吸引游客,很多乡村允许游客随意采摘与践踏,也使得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3、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人们的行为受思想的约束与影响,目前,生态文明的理念在我国比较淡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乡村旅游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比如部分旅游者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乱扔垃圾,为农村带来大量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质。此外,部分风景名胜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经营者本身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在进行景区开发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乡村旅游的特征要求要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乡村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基础。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开发中要注意保护乡村的自然风貌和乡土文化,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乡村空间逐渐退缩、乡村资源不断消减、乡村环境不断城市化、乡村文化逐渐舞台化,这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着重大挑战。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将会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
1、加强政府调控,减少盲目性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发展乡村旅游会产生外部性问题。乡村旅游景区在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的同时,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与消耗,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积极治理污染,自觉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政府应适当介入,制定合理的政策,纠正外部性所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对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进行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防止经营者的盲目投资与开发。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第二,政府还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例如对以生态文明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的景区给予低息信贷或税收减免或政府补贴等政策。第三,通过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等手段来鼓励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建设投入,完善交通、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联动发展,完成城乡清洁工程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整洁、美化的村庄环境。只有当乡村旅游改变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让其走上规模经营,最终形成规模效应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完善。第四,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建立几个示范的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对其它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起到了带动、宣传、示范的作用。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消费者,将转变消费观念,在旅游的过程中注意环境的保护,爱护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经营者,将积极引导消费者的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价值观,大力倡导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健康旅游,并适度控制景区的游客接待量;旅游地居民,将自觉参与旅游开发与景区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之中。
培育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政府作为制度的建设者,应积极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使环保理念和厉行节约的行为深入公众内心,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第二,抓好学校的生态意识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建立起生态意识教育体系,把生态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第三,注重社会和媒体的引导。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靠社会和媒体的引导,引导人们树立起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3、合理规划
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旅游产品同质的现象,比如,看油菜花武汉周边有黄陂大余湾、蔡甸消泗乡、新洲旧街镇都有万亩以上的连片风光。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发挥当地的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找准乡村旅游产品定位,做好规划。不同地域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各不相同,有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有的以当地特殊乡土人情为依托、有的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等。比如武汉的黄陂景区依托当地的资源,开发了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木兰草原等景区,形成了区域品牌。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和展现乡村独特魅力,尤其是人们的旅游行为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今天,乡村旅游差异化的发展正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市场需求。
4、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纳入领导的考核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目标与年度计划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客观、可行的阶段性、可量化指标评估体系,及时跟踪、监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纳入领导绩效考核内容。第二,对于新开发的乡村旅游景区,把好入口关,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坚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不破坏当地的“乡土”文化,着力推进低碳的、健康的、绿色的、生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第三,地方政府应制定完备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开发法规及管理办法,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加强旅游产业开发管理和监督。相关部门充当旅游产业开发的管理和监督者,严格按照已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来监督经营者的开发行为。
5、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既要通过教育普及逐渐形成,更要通过物质设施的引导,提示人们实施生态文明的行为。比如很多景区设立的爱护花草、爱护文物、节约用水等指示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递,此事虽小,但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游客的生态文明的行为确实需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的转变成自觉的行为。在景区内,用以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的这些说明牌、指示牌、劝诫牌和讲解牌等一系列物质设施要和景区的整体环境相和谐。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各方包括政府、旅游业的经营者、旅游者、旅游景区的居民等各方的参与、推动。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整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增长,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何谓乡村旅游,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乡村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载体,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愿望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本文所指乡村旅游包括古村落游、古镇游、民族村寨游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山庄、渔村等。
一、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
日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如下形式和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它主要依托一些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二是都市郊区型,它主要是适应现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摆脱快节奏、过繁杂、甚喧嚣、多污染的都市环境的需求,利用都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三是老少边贫地区型,他主要是近年来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尤其是秋季采摘旅游在都市郊区最盛行,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影响面最广;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闲度假娱乐旅游。
从游客停留时间和活动空间看,主要以近程一日游“城郊型”为主。由于中国乡村度假型旅游日前才刚刚开发,条件还很不成熟;加上乡村旅游热点区域的城市郊区交通区位的优化,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在增强。因此,日前中国乡村旅仍然以短程不过夜一日游为主,符合中小尺度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的规律。
从客源市场看,主要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及周边都市团体游客为主,散客和国际游客少。受距离、价格、交通、信息、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参加这类特种旅游的散客和外地远程游客甚少。
二、目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1.规划开发不够科学,盲目开发现象严重。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依然存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部分乡村旅游点,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缺乏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特别是由于乡村旅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许多乡村旅游项目仅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
乡村旅游开发一般应选择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城市近郊由于交通便利,客源稳定,区位优势明显,因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而在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由于有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有风景区大量的客源为基础,因而也便于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和客源基础的地方,若盲目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出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本地居民对农业并不陌生,因而也就难以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2.模式雷同,缺乏特色。中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开发利用多限于果园、林地、鱼塘等类型,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观赏型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租赁果园、租赁花圃、租赁菜地、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捕鱼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3.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
4.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都是在一些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这些农户的村镇领导自然就成为了这些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显然缺乏相应的行业法律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混乱,因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旅游效益的提高。
三、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根据乡村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有优势旅游资源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防止出现一轰而上、产品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
2.注重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发掘及保护。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文化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同时,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因为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自觉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只要科学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地引导和规范,完全可以实现在发展和利用中保护民族文化。
3.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通过正确宣传和科学引导,帮助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本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鼓励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检查与监督,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4.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注意保持传统文明和本地特色,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要保持乡村的特色风貌以及当地居民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对古村民居、古树名木等文物古迹应保持原貌,妥善维护。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乡村景区、旅游农庄内的污水、烟尘、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应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把乡村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
[2]范春.论乡村旅游的开发[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魏小安,刘赵平,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转贴于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乡村休闲旅游是我国旅游行业新兴的一支,在为广大游客,尤其是城市游客创造更丰富的旅游形式和体验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地区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都把发展休闲旅游当做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秦皇岛市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知名度高、游客反响好的经营项目,也看到了阻碍当地乡村休闲游发展的诸多障碍;看到了政府部门在“旅游立市”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看到了经营者出于强烈的致富愿望而对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给予的厚望。对此,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对秦皇岛市乡村休闲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为秦皇岛市乡村休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一、秦皇岛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秦皇岛市作为中外知名的旅游城市,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该市在“旅游立市”方针的指导下,制定了《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在为乡村休闲游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使得乡村休闲游发展有章可循。
该市目前已有集发农业观光园、望峪山庄、万亩樱桃沟、连峪风景区、葡萄沟、渔岛、板厂峪、鲍子沟、桃林口等多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涵盖高新科技农业游、观光农业游、果蔬采摘游、草原风情游、渔家风情游等经营主题。以这些目的地为依托,在其周边形成了众多的农家乐、体验园、垂钓园等“景区加体验”的吃、住、玩立体化格局,使得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住上温馨的农家院、购买特色的农产品、体验传统的农家活,也能参与垂钓、素质拓展训练、真人CS、自助烧烤等当下的热门休闲项目。仅在2013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借助“山海关第八届大樱桃节暨乡村休闲旅游节”、“端午・印象集发暨第二届集发民俗文化节”等精品活动和多条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的设计和推荐,该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共接待游客26万余人,实现收入1.4亿元。在丰富了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也让景区周边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经营者得到了实惠。
二、制约秦皇岛市乡村休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四大障碍
(一)宣传方式落后,品牌意识淡薄
在经营过程中,宣传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品能否被成功销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就对商家揣摩消费者心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营者运用了几种不同的宣传策略,其经营成效有明显的区别。乡村休闲游的客源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大多习惯通过网络预订住处,而乡村游的经营者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度相对较低。对此,一些经营者学会了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和销售,通过与国内的一些旅行、团购网站合作,进行网络订房,有效地提高了入住率。相比前者,一些经营者只会运用传统的在门前竖立广告牌、发放名片、亲朋好友介绍等手段进行宣传,这些方法通常费时费力。相比之下,通过网络的新的宣传方式使农家乐主人能够坐在家里进行经营,旅客能够通过上网搜索自动找上门,这种“一口价”的销售方式也减少了讨价还价、“亲情价”等带来的损失。
(二)经营内容单一,规模影响收益
经营项目单一,是阻碍秦皇岛市乡村休闲游发展的又一障碍,拓展经营、形成规模效应,已成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作为全国首家AAAA级生态农业观光景区,每年就有上百万的游客来园观光游览。除了常规的观光园项目外,该园区还通过申报“丝瓜长廊”吉尼斯世界纪录、引进种植热带水果、开办绿色食品餐厅、举办民俗风情庙会等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使观光园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教育性,让旅客在了解高科技农业种植、体验丰富多彩的瓜果采摘的同时,又能参与多种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还能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相比这种经营内容多样、规模效益明显的观光园而言,众多乡村休闲游经营项目的较为单一,大大减少了吸引游客的合力,也降低了游客在该地的停留时间。
(三)经营者素质不高,档次难以提升
在相同的环境下,经营者的素质和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调研中可以看出,一些采用集资入股、扩大规模、多种经营等方式经营的项目,在有效的激励机制配合下,大多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还能带动周边村民的创业、就业。相比之下,消极的经营必然会带来消极的绩效。一些农家乐的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视野有限,经营策略上也缺乏大局意识。此外,他们对政府的一些配套设施不理解,只关心当下的得失。例如办理宽带使电脑供客人上网,一个房间就可以多卖几十块钱,而且经营者也可以利用网络发展新的宣传和销售模式,但很多农家乐却对此不以为然,更不懂得充分利用。
(四)季节因素明显,缺乏竞争优势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秦皇岛市的休闲旅游虽然发展快速,但是众多产品都存在着季节性强、同质性高、缺乏文化内涵与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如山海关石河镇的万亩樱桃沟,虽然“优质大樱桃”名声在外,但用当地农家乐经营者的话说,当地的生意“就能火十来天”。因为樱桃沟目前只有樱桃采摘,没有别的采摘项目,且采摘期只有半个月左右。这种旅游项目单一且经营期短,显然缺乏竞争力。而如果该地鼓励“错位竞争”,通过“优质大樱桃”吸引游客,同时通过大棚或品种改良等技术手段,延长采摘期,并通过引入其他经营项目,在发挥大樱桃这一主打的特色时,逐步形成其他门类的完善,使得游客在考虑目的地时,会因为大樱桃而想到该地还有其他值得一去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在樱桃成熟时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在樱桃生长时或冬季时也可以使游客“值得一来”。
三、解决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障碍的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
大多数乡村休闲游的经营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其综合素质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对此,首先政府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包括对农家乐经营者经营观念的引导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其实用旅游网络营销的优势发展旅游行业无须太多的资金、政策等优势,需要的只是思维和观念的变革[ ]。如果农家乐经营者受自身素质局限,没有相应的观念,那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培训等手段给予适时的指导。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通过发放补助等方法帮助农家乐建立起宽带等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并联合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对乡村休闲游项目进行打包宣传、整体促销,并策划大型节庆等活动,不断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扩大经营规模,发挥品牌效应
随着休闲市场的发展,单个休闲企业在经营规模、管理手段、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弊端将逐渐显现出来。寻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休闲产业的商业化经营,将是休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秦皇岛市多数乡村休闲游经营项目就专门性而言不够专业、细致,就全面性而言不够齐全、丰富。因此,乡村休闲游经营者应该借鉴发展乡村休闲游“综合体”经营模式,在深度挖掘休闲旅游发展潜力时,丰富休闲旅游的项目种类,避免把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成农业观光、农家旅馆、农家饭庄等单一形式,而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因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即形成集中观光、住宿、餐饮、体验、健身、科普、休闲、娱乐等功能齐全、品类完备的休闲旅游“综合体”。这里,政府和协会组织应该适当介入,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制度和规范,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整合乡村休闲旅游,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乡村休闲旅游的规模经济效益。
(三)提高经营者素质,挖掘文化内涵
知识是增强农民收入的原动力。中小型乡村休闲游经营业户综合素质较低,导致了其所经营场所管理比较粗放,接待水平较低,游客反响不好。因此,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政府及协会组织可采取集中学习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培训队伍。其次,要注重对乡村休闲旅游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通过聘请高校教师进行专业授课等途径,提高从业者的从业能力和经营理念。此外,一些旅游产品一定程度上缺乏文化内涵,不仅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要,而且很容易造成经营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增加市场风险。因此,必须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内容的深层次加工,尤其是挖掘农村所特有的民俗、民风,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开发和弘扬。通过搞好古老乡村劳作、元宵灯会、庙会、品尝当地美食、观看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的加工,把观赏、疗养、旅游、科研、学知识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多空间、多层次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特色。
(四)发挥自身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发展休闲经济应有所选择,有所保留,忌不顾实际、盲目跟从。保持与发挥本色,才能让休闲经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该突出农家特色,让游客有区别于城市喧嚣生活的独特体验,还应在同一理念指导下发展出各自特色,用“人无我有”来吸引游客。此外,应把握市场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主要面向的消费群体是周边的都市人群。城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都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异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因此,在打造休闲旅游区时,应深刻认识城市居民的共性需求,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复合性,精心打造各景区的独特卖点,并根据乡村资源、环境、气候、交通、人文等的特点,科学规划,努力保护好城市周边具有优良生态环境的休闲区域。如以周边大小城市为依托的乡村休闲旅游地可以开辟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渔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和乡村民俗文化型等休闲旅游区。
关键词: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行动策略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源于管理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旅游研究领域正式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关于社区参与旅游方面,国内一些学者依据对社区概念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但大体上都会包括政府、社区居民、企业。本研究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类型为社区主导型参与类型,通过笔者长期在该社区的观察,发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利益主体有三个:村民、村干部、村办旅游企业。在这三个利益相关者中,我们通过社区参与旅游过程中一个事件的描述,来分析三个利益相关者在参与旅游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村办景区企业利益纠纷事件
密云县石城镇桃源仙谷风景名胜区于1997年开发、1998年运营,现已成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和北京市风景名胜区。1997年为了开发利用南石城村西的丰富的山林资源,变山林资源为旅游资产,解决开发资金严重困难问题,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讨论决定,以农民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开发山林资源,兴办旅游业,并通过以协议的形式确定村西的山场、林木、土地、山溪和水库由景区管理处独立使用。根据股份合作制的章程规定,规定1000元为1股,年终税后利润分红为自然股东占南石城村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分红总额70%,南石城村法人股东占30%,明确了红利的分配原则。1997年6月份桃源仙谷旅游管理处正式成立,村民投入股金12.6万元,村西山林资源作价5.4万元,景区注册资金18万元。2000年,景区引进北京金凤凰公司投资入股资金30万元。根据景区发展情况,经双方商定,北京的入股资金按分红比例实行专项分红。从2003年开始股东分红以30%、60%、100%、110%、120%、130%的比例逐年递增。随着逐年分红比例的提高,利润的增大,普通村民、村干部、景区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出现了。在经营与管理景区的过程中,村生产队干部往往兼任景区管理处的职务,这种兼任导致了景区实际管理权仍然掌控在村生产队干部手中,这也为村干部谋取私利提供了方便之门,如私自入股,领取双份工资等,这也造成了后来是堵路事件中普通村民对村干部行为的严重不满,2009年五一之前,南石城村部分未入股的村民集体堵路,要求参与桃源仙谷景区的利益分配,经桃源仙谷景区管理处与村民协商,允许村民入股,但每股为8000元,村民觉得价格太高,不能接受,故此事作罢。2010年五一之前,村民发现了该村生产队长等几名干部既拿生产队工资,同时又拿景区工资,且村干部不经过董事会同意私自入股等行为,导致了收益分配在全村内部的不均衡,引起了村民的强烈不满,进而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村民集体性堵路与上访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村民的理由有三个:一是村内旅游企业入股时候没有严格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导致村民入股机会不均等,一些村干部竟然自己不遵守景区管理处制定的入股制度,私自入股,且领取景区与生产队双份工资,在村民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二是入股比例的问题,村民认为既然是村集体企业,村集体就应该占多数股份,而不应该仅仅为30%。三是收益分配阶段,自然人股东按照税后70%领取红利,而村集体只能税前领取30%的红利,也就意味着实际上村集体的实际红利不到30%,最让村民不满的是,北京金凤凰公司和一些与村两委有关系的外地人后来也介入了进来,并参与了税后分红,这让开始没有入股的村民很是愤怒,觉得本村人没有机会入股,反而外来企业和人员有机会入股,这是对本村人不公平。而且均分的税前30%的那部分红利,多数村民都认为他们拿到的可能不是公司的30%股份,也许连10%都得不到,因为公司的财务多数村民谁也不清楚,从来没有公开过,到底是否分了30%股份谁也不清楚。上述几点原因导致了村民要求公开公司的账目,要求重新核算入股比例,村集体要占绝对股份,村民有权利二次入股、撤销村生产队和大队干部的双份工资等问题。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2010年换届选举后的新一届村领导集体开始重视景区的收益分配问题,对景区中存在管理与利益分配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承诺解决村民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事件中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
在上述村办景区企业的利益纠纷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村民、村干部、村办旅游企业三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与动态博弈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三个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
(一)村干部的行动策略:公共权力的私利化运作
公共权力体现的是一种公共关系,它的执行以创立公共身份及其关系为基础。这些公共身份被强制性地要求以公共规则去行动,从而建立起统一的公务角色来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但在实际上,乡村干部的行为显然并非意在发展出与国家权力普适性要求相一致的公务角色和治理规则,恰恰相反,他们的一切努力旨在通过公务关系的私密化来建立局部支配性权力关系,以此巩固个人的权威地位与权力关系网络。从上述旅游参与过程中的案例事件可以看出,村生产队干部通过兼任景区职务的方式,利用公共权力达到了对村办景区企业的控制,并绕过景区董事会,利用手中权力私自入股,并领取双份工资,从而形成了一种“化公为私”的行动策略,从而建立起一个权力与利益网络,该网络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及网络成员的利益,如上述事件中,该村生产队长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答应可以放弃双份工资,但他的要求是其他村镇兼职干部也要放弃双份工资,并认为这种行为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各村及镇干部整体行为,结果导致此事不了了之。
(二)村办旅游企业的行动策略:集体收益与私人收益的双重标准运作
较外来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乡村生态环境、居民切身利益方面不负责任的态度,缺乏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感而言,村办股份制旅游企业虽然也以利润为最终目的,但由于桃园仙谷景区由村集体开发,村民入股,因此较外来企业来说更多地关注本村村民的利益,尤其是在景区管理和就业机会方面,如笔者问村民“桃园仙谷景区景区是否都雇佣了咱们村的人参与工作?”村民回答“有外人,一般我们都不愿意让外人进来,就愿意都用本村的。有的村民的工作就是买票检票,山上执勤,看管公共厕所。还有在办公室工作的,正副经理也是本村的,从事日常管理工作。把人带到景区,能否进去取决于他”虽然桃园仙谷景区较多地关注当地居民的利益,但仍然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侵犯了村民的利益,我们从村办景区企业入股事件中能够看出,由于入股比例严重倾向于私人权益(占70%税后股份),而集体权益占很少的比例(占30%税前股份),村办旅游企业的收益大部分流入少数人手中,这种在实践中执行的集体收益与私人收益的双重标准,引起了村民的强烈不满。除了在收益分配过程中的双重标准外,在景区的管理过程中,虽然都是本村人在管理,但经笔者调查发现,景区管理处的管理层除了董事长张义兴外,其余管理层领导均为村大队与生产队干部人员担任,其余重要岗位如会计等也由与领导层关系密切的人员担任。也正因为如此,村干部才可能饶过董事会私自入股份,并领取双份工资,这也导致了该企业在实际管理与利益分配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占股份比较多的村干部,而不是村民。
(三)村民的行动策略:从“日常沉默”走向“以法抗争”
在对农民表达利益的行动日益深入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已关注到行动方式的历时性变化。如李连江与欧博文提出的“依法抗争”,于建嵘提出的“以法抗争”,此外,肖唐镖教授通过对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政治稳定状况变化的详细分析,认为农民表达不满的行动方式呈现出递进的“三部曲”特点。一般,农民首先会选择“和平的沟通性”方式,然后才会选择“施压的迫逼性”方式,最后即有可能实施“抗争性”行动。细究起来,他们所指出的这些行动的特征变化,都是以非特定的农民群体为分析对象的。而本文所做的是对特定的同一个具体群体的分析,南石城村村民在上述事件的行动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变化。首先,或者沉默或者选择和平性行动。南石城村村民可以说在一开始的时候虽然看到不公平,然而起初大部分村民都是选择沉默,敢怒不敢言,深怕行动后会遭来不明之祸。即使后来有村民单独的向上级反映意见,其行动方式也是一种温和的和平性行动。但是,这些行动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接着,在村民们普遍都很愤怒、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就会联合起来走向了施压性行动―上访与上告,将自己的诉求公开化、社会化,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政府基于对社会稳定的敏感性,而出来平息事态,以期自身问题可以得到上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南石城村办旅游企业事件中,村民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关注他们,进而采取了上访的方式,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利益分配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最后,走向了“对抗性“行动。当村民感觉上访告、奔走呼吁,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以说是疲惫不堪但没有结果的时候。村民对各种上访与上告失去了信心,他们往往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走向了施暴的对抗性行动。南石城村的堵路事件就是村民集体对抗村办企业与村干部的的对抗性行动。
三、结论
从整个事件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行动策略背后所折射出的根本问题是村基层权力对景区资源的控制而导致村民对景区资源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丧失的问题。正因为缺乏景区资源的控制权与收益权才导致了村民的集体利益表达,这也正是为什么村民想参与到旅游中而参与不进去的重要原因。因此,缺乏资源控制权才是村民参与旅游程度比较低的根本原因,也是阻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当然,本研究虽然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并指出旅游资源控制权的本质及其性质问题,但却没有进一步触及旅游资源控制权的权力运作情况及旅游资源控制权的保障系统等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
2、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尉――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
3、何艺玲.如何发展社区生态旅游――泰国HuayHee村社区生态旅游(CBET)的经验[J].旅游学刊,2002(6).
4、翟学伟.“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J].社会学研究,1997(3).
5、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4).
6、肖唐镖.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Z].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模式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5日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更为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恰恰与我国乡村广为分布、乡村自然资源多样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旅游的要求相一致。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区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乡村旅游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无法独立进行区域旅游开发,需要引进外部资源。由此,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依据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利益以及合作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一)分散自主经营模式。分散自主经营模式,是以乡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以各个单位业户为经营单位,自发组建。该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者,而不再通过委托或者租赁等方式交给外来企业经营,这就实现了旅游开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从经营规模上看,采用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即提供“农户型”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分散自主的经营方式最容易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选择,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发展而言,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户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职业素质不高,追求短期利益,由于简单效仿产生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过于重复的问题,逐渐使乡村旅游失去趣味性和乡村性;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在经营观念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弱势。因此,需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规范约束了农户的经营行为,在民主意识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发挥这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环境改善进行经营管理,与乡村农户合作开发乡村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带动并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乡村民俗观光旅游活动,通过市场营销招徕众多旅游者,建设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公司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输出,对乡村旅游地拥有经营权,同时对各农户的餐饮和接待服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由公司负责,进行统一定价和规范管理,控制农户的分散经营,二者优势互补,在经营层面而非产权层面上实现了一体化。
但由于资本和组织上的强势,公司通常处于优势地位,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在制定合约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在推广该模式时,需注意公司和农户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经营主体,必须坚持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地内部产业组织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机能,确保乡村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在“社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中,公司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基层政府组织发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同时对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运营标准,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和乡村特色,从而全面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社区”是指作为社区代表的乡村旅游协会或代表基层利益的村委会等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规范农户经营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秩序,并且监督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状况;公司着重于乡村旅游地的投资、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是提供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基本单元,是保证社区参与的基本力量。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便于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充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开发成本和利益均衡分配;同时,有利于社区居民实现经济和社会增权,使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保证乡村旅游长期的吸引力。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