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融合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

第1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水彩画 特殊性 水色结合透明 随机与肌理

有人认为:绘画主要是表达他的艺术性、审美意志和相关的个人关照世界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无所谓艺术家用何种媒介材料来表达其意图。他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或多种是以的媒材随心所欲地宣泄。是指绘画这种平面型的艺术渐渐与空间的雕塑、装置或与实践性的影像、电子媒介相结合。艺术越来越没有清晰的分界,一切只为意图服务,但各画种分类依旧存在。

既然有分类,相应的各画种的媒介材料,并由此产生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就是他们存在的主要的依据。正确理解一个画种的概念既不是单纯地以不同的工具来加以区分的,而是主要依据在通过特殊的思维方式下,运用能体现媒材性能的操作方式,表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特性即一种绘画艺术的新格调,一种独特的“味”。其中对媒材的挖掘、开拓、利用也都是根据这一艺术格调的要求来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各画种的固有特征的重要性。水彩绘画亦是如此。水彩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方式或形式技巧,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的固有特征。在历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有的追求油画的厚重,有的追求挂画的韵味,但都是在水彩的本身的基础上,有“度”的借鉴。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的金奖作品《天使餐厅》给遗失在使人眼花缭乱的水彩样式中的画者以极大的启示。这幅作品充分的体现了水彩的特色:透明、水分、清灵等等,是对当下轻视水彩特征现象的纠正。它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在用什么作画?水彩在绘画中的独立价值是什么?水彩的固有特征是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对象,对其的把握也应是画家最关键的创作能力之一。

一、水彩材料的特质

任何画种的材料和媒介,限定它的绘画特性,并由此外化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

正因为水彩颜料的透明性,所以在条配颜料颜色时,除了混合的方法之外,透叠成为重要的调色手段。直接调出的颜色与透叠后产生的颜色也许在色相上趋于一致,但所表现出的质感、量感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错落搭配会产生微妙的视觉,乃至心理上的丰富的感受。洁白的基底透过薄厚不同的涂层视乎是深邃永恒的光芒所在。

对于画笔,重要的是要看笔的储水力和湿润后的弹性。这与色彩的饱和度、水分的控制以及作画时留到画面的笔触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画家的艺术风格。

水彩画纸会对创作和作品的最终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19世纪初,水彩画的创作的兴盛是与纸制造工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比过去那些粗糙、质地不匀的纸,该时期的制造的纸,更利于颜色的薄涂。这对早期的现代水彩画大师们的风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鲜明的色彩、绝妙的薄涂成为诸如透纳这样的艺术家的独有特色。水彩纸的质地(纹理)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肌理变化。如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肌理效果已成为许多画家的现实命题。现代的水彩纸有各种品牌,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不同品牌的水彩纸会有不同的特性。这给现代水彩的探索和发展留有很大的余地,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应与这些纸的特性相得益彰,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意图。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与色相互交融,在水彩纸上形成了水与彩的斑迹与色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与抒情性,形成着奇妙的变奏关系,沉声了酣畅、淋漓、清新的视觉效果,与自然保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水彩艺术。这也是它存在了500多年并依旧有其探索空间的理由。

二、水彩的艺术特性

1、水色结合

水彩除了在一些基本的绘画规律和油画有共同之处外,它应该归属于水彩自身的表现手法和欣赏趣味,有着水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独特特征。17~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它的源头是16世纪的英国地形图。尽管地形图形成简单,色彩单一,但因为它是用水做媒介来绘制成的图画,所以成了今后水彩画的发展的基础。水彩画也是正是在特殊的媒介物——水的伴随下,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

古典时期的水彩画一直是按照油画的模式来绘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看,水彩的独特性并不十分明显。水作为水彩画中的特殊媒介,它的特性还没充分的得到发挥,反而只是单纯地作为调和剂来调和颜色,采用层层叠加颜色的技法,像油画那样来描绘对象。但就其充分发挥水的特质,突出水彩画的鲜明个性来说,它还是处于萌芽时期。不能否认的是以水做媒介,水的一些特征在水彩画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透明、淡雅是这一时期水彩中最显著的特征。在水的其他特质——渗透、流动、融合还未在画面显示以前,透明,作为水的一种基本特征,一直在支撑着水彩画的发展。也正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得早期的水彩画和油画有着分别存在的审美价值。

从18世纪中叶起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在发展古典时期的色彩效果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水的特质的认识、理解和运用。长期的经验使画家认识到,水除了有调和颜色这一基本功能外,它还有渗透、流动等特征。色彩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色粒随着水分的流动,颜色在画面的分布富于节奏变化和自然天趣。水不仅仅作为调和剂来运用了。很多画家懂得了利用水的易渗易透易流动的特征,渲染出画面的整个气氛和表达内心的感受。“湿画法”是对水的特质进一步认识的必然结果。在有水的白纸上,用笔自由地挥洒,水与色的相互融合、渗透、流动最易发挥水质的美感。另一方面,由“湿画法”派生出来的“渲染”、“擦洗”、“笔触”等技法应运而生,从而基本完成了水彩画自身性质的构建。水彩画真正地脱离了油画,按照自身的轨迹发展。

第2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3G时代 手机媒体 网络媒体 第五媒体

所谓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2009年初,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为三家电信运营商发放国内3G牌照,中电信正式获得3G牌照,三家电信运营商将为手机媒体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电信市场的飞速发展,手机用户的深度普及,手机媒体以其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多媒体传播,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一、3G时代下的手机媒体破局

手机出现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它最初只是一种通讯工具,随着手机短信功能的实现,正如当年人类从语言传播进化到文字传播,使手机同时具备了语言和文字传播的功能,短信(彩信)作为2G及2.5G时代的运用,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基本特性,其凭借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覆盖范围,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谓,这也可以看作是手机媒介化的发端。

随着技术进步,短信群发使手机有了大众传播的可能,彩信、WAP等诸多功能的实现使手机逐渐具有集文本、声音、影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功能,这些技术使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升级为大众传播的手段之一。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为三家运营商发放国内3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3张不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移动获得TD牌照,中电信获得CDMA牌照,中联通获得WCDMA牌照。2009年成为我国的3G元年。

与互联网发展相得益彰,3G逐步定位于移动多媒体业务,其数据承载能力高,能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业务。在3G网络支撑下,手机应用的媒体特征更为突出,其提供的内容形式更多样,如手机电视、移动FM、电子书及手机报等都是典型的3G媒体型业务。同时,移动数据业务的实时交互性迅速增强,移动社区(如中国移动139社区)、移动博客等新型业务方兴未艾。据工信部信息,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用户首次突破7亿户。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3G手机用户具有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的特征,研究表明,3G手机用户主要以男性为主,达78%以上,年龄主要在25-30岁,是偏年轻的用户群体,这类群体信息收集和能力强,信息需求量大,同时也容易接受新型的媒体形式。

二、3G时代手机媒体的优势

手机媒体能量的充分爆发,离不开互联网发展所提供的各类平台支撑,通过internet与手机技术结合,实现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随时化、随地化和随身化。手机不仅具备了其他媒体的功能,而且其自身的优越性是其他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手机的普及和技术进步使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摆脱了对固定硬件系统的依赖。3G时代下,手机媒体的优势愈加凸显,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变革传统新闻模式。手机终端是移动通信的一部分,手机媒体便于携带,是一种带体温的贴身媒体。同时,手机媒体的内容凭借无线电波,跨越时空,只要在网络信号所覆盖的地区,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媒体的信息,时效性强。美国学者约翰・帕夫里克(John V.Pavlik)指出,“由于网络新闻具有互动性,并能按照读者的需要点登或量身定做,它融合了文字、图像、移动图像以及声音等各种元素,能够帮助建立以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的群体,以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想象的近乎无限的空间提供具有不同深度、不同结构和不同背景的报道。手机媒体无疑更为便捷,其随身携带新闻的特性,决定了这种新型媒体势必会改变传统的新闻。”①

2、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切合当今“碎片化”传播语境。传统媒体信息面对的是匿名的、不特定的人群,对传播的结果也无从知晓,属于单向传播。手机终端是私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通信终端设备,通过定制各种服务,可以实现分众化和个性化的传播,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手机媒体的这种个性化主要来自于移动通信的特有网络结构。在移动通信的网络中,有两个网络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前者负责管理移动用户的各种信息,包括用户识别信息、签约业务信息以及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后者负责进行用户的存储与呼叫处理等。可以说,这两个元素决定并存储着手机媒体使用者的各种个性化信息,这是此前的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

3、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体现信息传播的整合优势。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认为,电子媒介促成了许多情境的合并。他指出,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由于它们传播代码的简单性,情境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印刷媒介要求受传者具有基本的读写技巧,电子传播媒介由于是展示日常生活声画场景,降低了这方面的要求,促进了许多情境的合并。与此类似,手机媒体的出现,可以说将原来的所有媒体形式进行了“合并”,将其内容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具有整合的信息传播优势。

4、呈现低成本的传播特征。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产品,甚至在销售扩散的过程中,手机媒体都表现为一种低成本化的运作。除无线电频率、通信网络和通信终端外,不需再耗费任何别的资源,单位信息量的传播成本比传统媒体要低很多;传统媒体中耗资巨大的采编及经营活动在第五媒体的运作中得到了简化,从而降低了其中附加的生产制作费用。信息的无限转发性也使得业务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被多次重复利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收益在不断增加。

5、手机呈现“电脑化”趋势,手机媒体自身不足得以改观。在传统观念中,手机硬件上的不足成了影响其成为“第五媒体”的硬伤,这一切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变成历史。当今,智能手机开始大规模替代一般手机,各大手机制造商甚至电脑制造商、国际网络巨头都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智能手机系统,智能手机的造价也大幅下降,各类外观新颖、屏幕宽大、使用方便、价格实惠的智能手机纷纷亮相。以iPhone 3GS手机为例,它继承了iPhone手机时尚炫丽的外表设计,3.5寸的超大屏幕几乎占据整个机身,一经推出,便在美国引起轰动。去年下半年,中国联通正式引进iPhone后,发烧友们终于可以在中国大陆购买。随着3G网络的日趋完善,类似iPhone的各种智能手机将成为超强的传播工具。

三、3G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

眼下中国的传播语境,“碎片化”成为较为形象的描述。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随着当今中国“碎片化”的传播语境的到来,手机媒体,尤其是3G时代高品质手机的广泛普及,为其媒介功能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2004年出版的《手机》一书,保罗・莱文森对手机发展作了最乐观的分析。莱文森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 :说话和走路。可惜,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开始分割,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集于一身。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神奇的电脑也把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分割开来。惟独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于是,人就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进入大自然,漫游世界。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②

诚然,手机媒体作为新兴事物仍然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而且技术也是一直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但它相比较其它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进步,突破了技术瓶颈的手机媒体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手机媒体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因为手机媒体本身并不能凭空存在,它需要成熟的传统媒体提供内容。因此,手机媒体的诞生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传统媒体能抓住机遇,就能与新媒体实现双赢。

3G时代的来临,为手机媒体成为“第五媒体”提供了强大支撑,手机媒体凭借自身特性,将成为方便、快捷的传播工具。“场景相互交叉”③的碎片化传播语境下,手机媒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①约翰・帕夫里克:《世界是新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P70

②保罗・莱文森 著,夏青 译:《手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P136

③梅罗维茨 著,肖志军 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P158

第3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大国”形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同样需要教育领域采取相应的改革,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提出并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也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运用打下基础。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强,实践性体现不够,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而“卓越计划”突出的是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成了该课程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以模块化为手段,优化重构教学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现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高等教学教学基本要求的知识点和逻辑分布进行编制,是一个完整而又不可破的内容体系。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则要求课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动态性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也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生产实践和工程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1][2][3],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卓越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而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科学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稳定性,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数学科学的一门课程保持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也就意味有关“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抵牾。换言之,传统模式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需求。

这就要求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将原有课程体系弄得支离破碎,而应是既要保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严谨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使课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有研究者认为企业课程可以通过模块化方式嵌入“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研究者将大学数学课程按照机电类、土木类、经管类、文科类等学科进行模块化设置[4]。笔者认为模块化也不失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通过模块化形式和手段,按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和学科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既要保持知识的理论纵向深度,又要拓展知识应用的横向广度,从而实现模块化整合。在进行模块化整合的过程中,正确面对和解决三个问题可以较好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重构:一是处理好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衔接,实现数学知识的融合、数学思维的贯通;二是处理好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连通,将专业课程的工程案例融入本课程,既实现知识的上下连贯,又避免该课程过于抽象乏味;三是处理好与工程环节的衔接,实现以主题引导提升理论和技能的理论、实践、技术和素质四位一体的“卓越计划”教学内容建构体系。总的来说,“卓越计划”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而是整合时既要保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要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5]

二、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建设多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自2001年国家开展优质课程建设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公众在重视教学的时候,却并未真正关注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更鲜有人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而是停留于教学大纲、教材、备课笔记、习题、试题或试卷等传统资料上,即便新增的视频录像也仅仅是课堂的翻版。另一方面,也鲜有人以传播的视角来看待教学,更未意识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意义。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讲”,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传统板书的翻印、音视频资料的播放器、图片资料的幻灯片而已。也就是说教学“并没有与技术手段效率的提高成正比”[6],传播媒介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以为充分认识传播媒介尤其是融合媒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融合媒介作为建设教学资源的载体,对于推进“卓越计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举措。那么怎么建设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呢?以个人的观点,我以为,首先要重构教学资源的理论范畴,形成课堂资源与课后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同步资源与异步资源、文本资源与图像资源、音频资源与视频资源的多元化资源。其次要强化教学资源实践性,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就是按照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模块化整合的要求,建设理论与案例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理论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阐述出来,避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二次抽象。再次要正确运用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建设方法。融合媒介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媒介,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需要的媒介,因而以此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也就需要根据新的媒介特点来制订。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否定传统媒介的功用,相反融合媒介应保留传统媒介的优势并加以运用,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就是任何旧媒介都是新媒介的内容[7]。而今的教学资源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备课笔记过去多以纸质媒介为主,而今却是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均有,不过电子形式却只是纸质形式的翻印而已。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电子媒介的意义,也就阻隔了融合媒介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笔者以为应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备课笔记、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转化,不止是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将融合媒介建成一个聚合器,进而将教学资源建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外延知识、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的聚合反应,凸显教学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最后要改变教学资源的建设理念。传统教学资源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教师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是否适合或适应学生并非重要的问题。而融合媒介是一种开放型的媒介,智能化、交互性是其显著特征,因此新型教学资源不只是教师建设,学生使用中也起到建设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师单一中心的理念,转而以教师、学生双中心甚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5]。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4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水彩画特殊性水色结合透明随机与肌理

有人认为:绘画主要是表达他的艺术性、审美意志和相关的个人关照世界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无所谓艺术家用何种媒介材料来表达其意图。他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或多种是以的媒材随心所欲地宣泄。是指绘画这种平面型的艺术渐渐与空间的雕塑、装置或与实践性的影像、电子媒介相结合。艺术越来越没有清晰的分界,一切只为意图服务,但各画种分类依旧存在。

既然有分类,相应的各画种的媒介材料,并由此产生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就是他们存在的主要的依据。正确理解一个画种的概念既不是单纯地以不同的工具来加以区分的,而是主要依据在通过特殊的思维方式下,运用能体现媒材性能的操作方式,表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特性即一种绘画艺术的新格调,一种独特的“味”。其中对媒材的挖掘、开拓、利用也都是根据这一艺术格调的要求来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各画种的固有特征的重要性。水彩绘画亦是如此。水彩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方式或形式技巧,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的固有特征。在历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有的追求油画的厚重,有的追求挂画的韵味,但都是在水彩的本身的基础上,有“度”的借鉴。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的金奖作品《天使餐厅》给遗失在使人眼花缭乱的水彩样式中的画者以极大的启示。这幅作品充分的体现了水彩的特色:透明、水分、清灵等等,是对当下轻视水彩特征现象的纠正。它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在用什么作画?水彩在绘画中的独立价值是什么?水彩的固有特征是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对象,对其的把握也应是画家最关键的创作能力之一。

一、水彩材料的特质

任何画种的材料和媒介,限定它的绘画特性,并由此外化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

正因为水彩颜料的透明性,所以在条配颜料颜色时,除了混合的方法之外,透叠成为重要的调色手段。直接调出的颜色与透叠后产生的颜色也许在色相上趋于一致,但所表现出的质感、量感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错落搭配会产生微妙的视觉,乃至心理上的丰富的感受。洁白的基底透过薄厚不同的涂层视乎是深邃永恒的光芒所在。

对于画笔,重要的是要看笔的储水力和湿润后的弹性。这与色彩的饱和度、水分的控制以及作画时留到画面的笔触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画家的艺术风格。

水彩画纸会对创作和作品的最终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19世纪初,水彩画的创作的兴盛是与纸制造工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比过去那些粗糙、质地不匀的纸,该时期的制造的纸,更利于颜色的薄涂。这对早期的现代水彩画大师们的风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鲜明的色彩、绝妙的薄涂成为诸如透纳这样的艺术家的独有特色。水彩纸的质地(纹理)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肌理变化。如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肌理效果已成为许多画家的现实命题。现代的水彩纸有各种品牌,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不同品牌的水彩纸会有不同的特性。这给现代水彩的探索和发展留有很大的余地,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应与这些纸的特性相得益彰,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意图。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与色相互交融,在水彩纸上形成了水与彩的斑迹与色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与抒情性,形成着奇妙的变奏关系,沉声了酣畅、淋漓、清新的视觉效果,与自然保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水彩艺术。这也是它存在了500多年并依旧有其探索空间的理由。

二、水彩的艺术特性

1、水色结合

水彩除了在一些基本的绘画规律和油画有共同之处外,它应该归属于水彩自身的表现手法和欣赏趣味,有着水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独特特征。17~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它的源头是16世纪的英国地形图。尽管地形图形成简单,色彩单一,但因为它是用水做媒介来绘制成的图画,所以成了今后水彩画的发展的基础。水彩画也是正是在特殊的媒介物——水的伴随下,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

古典时期的水彩画一直是按照油画的模式来绘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看,水彩的独特性并不十分明显。水作为水彩画中的特殊媒介,它的特性还没充分的得到发挥,反而只是单纯地作为调和剂来调和颜色,采用层层叠加颜色的技法,像油画那样来描绘对象。但就其充分发挥水的特质,突出水彩画的鲜明个性来说,它还是处于萌芽时期。不能否认的是以水做媒介,水的一些特征在水彩画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透明、淡雅是这一时期水彩中最显著的特征。在水的其他特质——渗透、流动、融合还未在画面显示以前,透明,作为水的一种基本特征,一直在支撑着水彩画的发展。也正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得早期的水彩画和油画有着分别存在的审美价值。

从18世纪中叶起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在发展古典时期的色彩效果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水的特质的认识、理解和运用。长期的经验使画家认识到,水除了有调和颜色这一基本功能外,它还有渗透、流动等特征。色彩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色粒随着水分的流动,颜色在画面的分布富于节奏变化和自然天趣。水不仅仅作为调和剂来运用了。很多画家懂得了利用水的易渗易透易流动的特征,渲染出画面的整个气氛和表达内心的感受。“湿画法”是对水的特质进一步认识的必然结果。在有水的白纸上,用笔自由地挥洒,水与色的相互融合、渗透、流动最易发挥水质的美感。另一方面,由“湿画法”派生出来的“渲染”、“擦洗”、“笔触”等技法应运而生,从而基本完成了水彩画自身性质的构建。水彩画真正地脱离了油画,按照自身的轨迹发展。

在现代水彩画中,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调和颜色或渲染内心的感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充分发挥出水的特质。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画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水可使笔和色间枯、焦、润、湿产生变化,直到泼、积、破的应用。这也是画家处心积虑,不知疲倦探索的问题。

水这一物质心态作为水彩的调和剂,它依赖颜色,依赖形象保持着自身的特质。水色形成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水的灵性、水的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请回,自如家奴,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飘渺。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生了水色的渗融、湿润、朦胧、迷离、柔和、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特性,可称之为“水性特性”。吴冠中曾论水彩“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①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它使绘画过程更加奇异多变,相应的技巧也更加复杂。画家要充分利用水色的优越性,既利用水色的透明,以渲染浸润等技巧充分表现气韵、气势、意境这样的典型东方审美内容;有利用水色的流畅创造无以相匹的运笔艺术和造型工夫。水的特殊性、多样性为水彩艺术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水彩淋漓挥洒的笔触,朦胧诗意的情境,表现大气的普所迷离,光芒的闪烁不定,极尽优美之能事。对现代水彩画的真正开山祖师透纳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明亮的朦胧,但其中依稀隐藏着莫测。他的色彩明朗、稀薄而光滑,浓淡变化神秘莫测,水彩澄明清纯,似乎之留下眼花瞭乱的色彩漩涡和光辉闪烁的光波运动。他善于运用水彩和透明的油彩表现天光水色和迷茫动荡的烟雾,以至于康斯太勃尔认为他他是在以“有色的光流”②作画。水彩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是和水质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对水性不同程度的运用或侧重点不同,使得水彩画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作画方法和技巧。

水彩的发展、成熟,依赖于对水质特性认识的程度,对水性调和剂和有幸调和剂本质的区别。从不自觉到自觉到能动地利用水质的种种特性,构成水彩画历史的发展轨迹。

2、透明

透明的特质的水彩艺术产生依赖的标志性的特征之一。透明之感其实是利用光的透射作用发挥光色作用。

通过对色彩的条配,透叠、重置、晕染等手段的运用,使整个画面的色彩交错、混合,白色的基底忽隐忽现。涂层的交错使画面产生薄厚的对比,明亮与灰暗的对比。

水性调和剂具有易溶、易渍、易流的特性,透明的调和剂使色粒光波清晰,色粒在水中流动与渗透更使这些光波交相辉映,从而在洁白的纸面上呈现出明净淡雅之美。经验证明:覆盖性绘画往往重视全部铺垫后的最后一笔,非覆盖性绘画往往重视代表饱和亮部的最先一笔;前者用浓稠坚挺的颜色绘制受光物体,当然富有质感和力度,后者用渐次变深的透明重叠“让”出物体的亮部,更加璀璨而令人神往。

透明也是把握水彩艺术的极限的“度”。如果在求新求变中超越这一限定的“度”,可能失去水彩画存在的价值,成为其他画种的辅助手段,或者成为一个新画种。水彩画的诸多传统技法,作画方式乃至观察方式,以及它们所显示出的独特表现力及其美学特征,均由此透明特质而生。透明这种特质的表现不仅可以表达抒情、轻快、流畅、明丽、淋漓等优美的情愫,而且亦可表现雄浑、遒劲、苍茫、厚重等壮阔的情怀。

3、随机性与肌理

由水色及透明的特质产生的诸如画面的随机性、偶然性和肌理等的特性都是水彩艺术的丰富性的表现。水色的流动往往产生某些意料之外的效果,最难控制却能产生天成的画意。譬如漫流法就是利用水色的流动随机产生的痕迹,因势利导,完成作者的意图。这似乎是自然幻化的美妙画面,令人怦然心动。

水彩画肌理的产生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随着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和心境的发挥,以及各种媒介物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炒作痕迹。水的流动,水的浸润,水的沉淀与冲刷,是画面孕育出新的视觉生命形态,这种人意与天气相结合的形态就是水彩画的肌理美。肌理之美是水彩画的独特风格的重要部分。种种肌理现象无不关系着人们的心里效应。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无疑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那么水彩画恰恰在绘画语言与心里效应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吻合。肌理本身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特性使得市场在某种成都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人们“能够从这个概念中发生出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应比概念自身提供的意象更加完美”。③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技法肌理。美国著名的水彩画家、美术评论家乔雷思金说过,水彩画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快以及斑驳的粒状,虽然对于话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于偶然产生的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这也许不敬意地起到了使观察者“从透明的记忆仓库中唤出的知识和情感的导火线的作用”。④当代一些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造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例如他们采用中国画的宣纸、表面不吸水的卡纸、布、处理过的板材等来作画,靠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材料不同因此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格调。在现代水彩画中,对水的特殊性的把握是主要的、能动的。肌理的制作,就是对水质能动性认识的结果。在水分还没有完全干透以前,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比如:撒盐、喷水、渗进油性材料等等,制成不同形状的水痕,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它不仅能深刻地表现对象的质感,同时重复的水迹符号,不规则的排列组合,使人们从中感悟到水的特殊美感。

三、小结

随着艺术视野的更加开阔,水彩艺术其自身应该与其他艺术形式保持距离,使之走向水彩艺术特征的丰富性和独立性。特征的探索与把握是建构和完善,提高水彩艺术品质的关键。水彩画家就可以把握这一特征的底线上,在其之上艺术的表现自由翱翔。

注释

①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第71页。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2.

②常又明.水彩画的起源及其在英国的发展[J].第71页。世界美术,1981.5.

③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第23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④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第60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

参考书目

[1]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中国水彩期刊丛书——中国水彩(11).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9。

第5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乡居民 媒介接触 利益诉求 特征

研究缘起与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媒介生态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其一,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党和国家力推“新型城镇化”,强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整体推进,形成推动我国新闻规制改革创新的宏观语境;其二,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与融合加速,引发了国内媒介生态格局的巨变,形成推动我国新闻规制改革创新的内部动力;其三,社会急剧转型的综合效果日益明显,具体体现为受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日趋多元,对新闻媒体的心理预期和使用状况正发生深刻变化,形成倒逼我国新闻规制改革创新的外部动力。

在新型城镇化和媒介竞合的语境下,当前国内城乡居民的媒介接触与利益诉求如何,对包括电视在内的我国传统媒体新闻规制有何启示?带着这些问题,2014-2015年笔者开展了专题实证研究,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和结构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抽样调查方面,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的问题设计,重点考察了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媒介接触与评价、利益诉求与表达三方面的内容,以取得较宏观的数据资料,保证研究的广度。结构访谈方面,主要结合调查问卷进行,重点考察被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与评价、利益诉求与表达,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保证研究的深度。

在设计问卷、试调查和人员培训后,由笔者带领有关人员于2014-2015年实施。具体实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一、确定调查地域。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总体现状和国家对“东部、中部、西部”省区的界定,将中部省份特别是江西省作为本次调查的重点地域,同时兼顾东部和西部省区。选择具体调查地点时,先根据其在当地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分为“好、中、差”三级,然后在此基础上随机选择。本调查覆盖全国23个省(市/区),不含上海、江苏、河北、、海南、新疆与台湾。其中,东部占12.8%,中部占69.6%(江西占51.3%,中部其他省区占18.3%),西部占16.9%。

二、确定调查对象。以18-65周岁年龄段的城乡居民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年龄段的城乡居民。本次调查实现了以普通城乡居民为主,兼顾其他社会阶层人士的原则,以18-54岁青壮年居多,18岁以下者占7.2%,18-35岁者占40.2%,36-54岁者占37.1%,55-65岁者占8.8%,66岁以上者占6.5%;城镇居民略多于农村居民,各占55.9%和44.1%。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了随机抽样、立意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择确定调查对象。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本次调查采取入户面访方式,共发放问卷624份,回收有效问卷6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调查数据运用SPSS16.0和Excel 2007软件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的数据为:Cronbach’s α=0.723,KMO=0.817,Bartlett’s Test sig.=0.000。

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集中化与碎片化:当前城乡居民的媒介选择与成因。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与融合呈现出“冰火两重天”发展态势,手机、电脑等新媒体上升势头强劲,电视媒体的领先优势依然明显,纸媒和广播的利用率则持续低迷;收看电视、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是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城乡居民获取新闻资讯和休闲娱乐的三大媒介。电视是城乡居民获取新闻资讯第一大众传媒,其使用率在三大媒介中遥遥领先;手机和电脑,则在获取新闻资讯、休闲娱乐时有不尽相同的使用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原因主要有二:(一)在我国工业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产厂商不断采取创新营销手段以扩大营销网络的背景下,电视、手机、电脑已成为我国城乡家庭的日常用品。(二)城乡居民的职业(社会阶层)和收入水平对其媒介接触使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所用媒介硬件的品牌和价格上,但本次调查并未将不同媒介的品牌和价格纳入研究范畴。

影响城乡居民媒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调查以城乡居民“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为切入点,运用统计学原理,将其“年龄、性别、所在省区、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职业/主要收入来源、年总收入水平”与 “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逐一进行了交互分析(Crosstab Analysis)和二元相关分析(Correlations Analysis )。据此初步判断,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职业/主要收入来源及其年总收入水平,是影响其媒介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来源”与“获信渠道”正相关,“婚姻状况、年龄”与“获信渠道”负相关。在正相关因素之中,“职业/收入来源”与“获信渠道”弱相关,“文化程度”与“获信渠道”的相关关系中度偏强。在负相关因素之中,“年龄”与“获信渠道”呈中度偏强的负相关,“婚姻状况”与“获信渠道”呈中度负相关。这表明,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是影响城乡居民媒介选择的三大主因。文化程度高者倾向于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已婚者多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未婚者多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中老年人倾向于通过人际传播和传统媒体,年轻人主要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获取新闻。

二、碎片化与集中化:当前城乡居民对电视的两极关注。尽管城乡居民中36-54周岁的青壮年是通过电视获取新闻的主体,但他们每天收看新闻的时长各异,其日收视时长,以“30分钟以内”者最多(占40.2%),“30-60分钟”者居第二(占32.2%),“60-90分钟”者居第三(占14.5%),且每天“收看新闻的时长”在60分钟以内者,女性多于男性并以18-35岁的青年为主;日收视时长在60分钟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且35岁(含)以下的青年与36-54岁的中年人规模大致相当。

考察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有关频道(栏目)在城乡居民中的收看情况后发现,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在城乡居民中呈现出分散与集中两级化并存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城乡居民对电视频道、栏目的关注,收视目的和内容关注度等均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碎片化态势。这揭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国内电视媒介竞争激烈,也反映了新型城镇化和社会转型加速时代背景下城乡居民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看电视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和生活服务类资讯,且央视受关注度高于地方卫视,卫视频道高于地面频道,这揭示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视习惯、价值判断和主要利益诉求点。

首先,央视和地方电视台在城乡居民中的收视情况差异较大。本调查从城乡居民经常收看的频道和栏目、节目两个维度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

频道关注度。在央视诸频道中,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受众关注度较高(5.6%,3.3%);地方卫视频道的关注度普遍高于地面频道;在地方卫视频道中,湖南卫视、江西卫视、安徽卫视、深圳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关注度较高(18.4%,13.8%,3.9%,3.8%,2.5%,2%,1.3%),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党和政府着力推广的央视七套,在城乡居民中的关注度则较低(0.7%);地面频道中,受本次调查对象所在地域的影响,江西二套(都市频道)的关注度较高(10.1%)。

栏目(节目)关注度。央视的新闻类栏目关注度高,《新闻联播》居绝对领先地位(33.0%),《焦点访谈》《星光大道》《天气预报》《今日说法》《开门大吉》的关注度较高(2.5%,2.5%,1.5%,1.1%,1.1%);农业类节目的关注度则较低(《每日农经》《农广天地》各仅为0.2%)。地方卫视栏目(节目)中,湖南卫视的娱乐类节目《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和《天天向上》的关注度分别是4.7%、2.9%、1.7%、1.3%,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江西天气预报》《江西新闻联播》《传奇故事》的关注度分别是2.5%、2.2%、1%、1%,深圳卫视的《一键启动》为1%,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2.8%;通过地面频道传输的栏目(节目)中,关注度较高的是江西二套的《都市现场》(8.2%)。上述电视栏目(节目)中,新闻类节目的关注度最高,其二是娱乐类节目,如《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等,其三是生活服务类节目,如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天气预报》、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等,关注度最低的是农业类节目。

其次,城乡居民收看电视的目的(原因)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收视目的方面。在获取时政新闻方面,城乡居民对中央电视台的收看情况要远胜地方电视台;在休闲娱乐、获取实用资讯和了解社会民生方面,则二者差别不大。二是收视原因方面。均主要根据自己的态度倾向(价值判断)和习惯收看,但略有差异。如城乡居民更倾向于收看地方电视台节目,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则根据已有习惯。

再次,城乡居民对不同节目内容的关注度差异较大。本研究以新闻报道为例,采用五级里克特量表法进行考察,设计了10个设定项目和1个为自填项目“其他”;对每个项目设置 “很不关心、不关心、无所谓、关心、很关心”五个维度,并依次赋值“1-5分”。本文通过计算10个设定项目的均值(Mean)和众数(Mode),重点考察城乡居民对节目内容的关注度。

均值(Mean)统计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新闻报道所涉内容关注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的结果是:天气变化(4.09)、重大事件(3.99)、生态环境(3.68)、教科文卫(3.65)、经济建设(3.63)、时事政策(3.61)、民主政治(3.34)、先进典型(3.14)、娱乐八卦(2.79)、上级视察(2.69)。众数(Mode)统计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涉及“天气变化、重大事件、生态环境、教科文卫、经济建设、时事政策、民主政治”的新闻报道表示“关心”(赋值=4),对涉及“先进典型、娱乐八卦、上级视察”的新闻报道“无所谓”(赋值=3)。

三、务实理性、急需引导:当前城乡居民的利益诉求与期待。本次调查从政治、经济、文教卫生和生态环境四大维度,采取先自填后分类归纳的方式,考察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利益诉求和希望电视新闻增加报道的内容。

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在表达主要利益诉求时,体现出强烈的务实理性、与常住地域无关、急需引导等特征,并对改进当前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持较高期待。

具体可从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各类利益诉求中,居前三位的数据中体现出来:(一)政治方面,主要体现为“加强反腐倡廉/权力监督”(29.6%)、“重视政治民主/公民权利”(15.3%)、“强化政策制定/执行”(13.7%)(注:20.6%的受访者未填)。(二)经济方面,主要体现为控制物价(24.2%)、增加收入(23%)、扶持“三农”(10%)(注:11.4 %的受访者未填)。(三)文教卫生方面,主要表现为服务公平便捷(23.8%)、提升服务质量(22.4%)、加强硬件建设(11.6%)、科学合理收费(11.4%)(注:12.7%的受访者未填)。(四)生态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强化城乡环境整治力度(19.6%)、细化环境整治措施(17.8%)、提高空气质量(16%)(注:15.8%的受访者未填)。(五)希望增加报道的电视新闻内容为民生新闻(31.9%)、时政新闻(15.7%)、实用资讯(10.9%)(注:25.2%的受访者未填)。

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笔者注意到,我国城乡居民利益诉求表达中体现出务实理性和急需引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们既表明了对党、国家和新闻媒体的正面预期;另一方面,他们也表达出某种的不自信。如部分受访问者选择不填,并直接发问 “填了有什么用”;多数受访者,或出于某种顾忌而欲言又止,或只填写较易实现的利益诉求,在笔者与其反复沟通、消除其内心顾虑后才吐露其真实想法。

小结与余论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和媒介融合加速的社会背景,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剖析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媒介使用、利益诉求及其成因,以对当前国内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和规制创新有所裨益。限于篇幅和研究进度,有些数据和资料无法在本文完整展现,但本文所涉及内容仍具启示、令人思考。

首先,在新型城镇化和媒介融合加速的时代进程中,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仍大有可为。上文提及的城乡居民对有关电视频道、栏目(节目)及新闻报道所涉及内容的关注度表明,渠道融合终究是技术问题,内容仍是维系受众关注、媒介竞合的第一法则,关键是如何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当前国内电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顺应形势,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如何找到适应当前形势的电视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进路。就电视新闻报道而言,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及时回应并报道受众的现实关切。如:作为地面频道江西二套的《都市现场》在江西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其公共服务意识,及时回应并报道受众的现实关切。

第6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基本特征;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要求,逐渐的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很多高校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各高校的教学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是一个划时代性相对较强的行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良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模式,这样做不但能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还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相关学校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结构

首先,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提供给大众信息,简单来讲,就是必须要具备传统的传媒媒介相关的知识以外,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的掌握新型的媒体知识,例如网络媒体,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好的发展起来。其次是必须具备学科知识,主要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因此,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就是方法类的知识,捕捉信息、筛选信息都要具备较强的思维方式,不仅要用思维分析做出正确的分析,还有结合其他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1]。

(二)智力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人才具有感知力才会具备敏锐的知觉,从而带来灵感,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直播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报道水平,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是不同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声音和图像,因此,要求人才应该具备将声音、图像转换翻译的能力和迅速记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力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核心,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三)非智力结构

非智力结构主要包括兴趣、性格、情感、动机以及意志等。非智力结构与智力结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2]。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非智力结构的培养,但是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很多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非智力结构,从而使创新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动机、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兴趣于一身的新型创新人才。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本身的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媒体本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未停下脚步,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媒体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媒体过分的追求利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致使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的风气泛滥,媒体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大同小异,大大的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经过了很多的媒体之间的竞争经验来看,能够决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上地位的直接因素就是媒体的自主创新的能力[3]。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这重点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身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繁衍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繁衍,一种是文化繁衍[4]。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有遗传同时也存在着变异,为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繁衍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无法遗传,因此只能依靠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在这传承过程中有继承也存在着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传承文化的手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人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继承原有的文化,还要在这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文化。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进步,因此,必须要求培养出不仅具有继承能力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发扬光大,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国内的发展建设来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在这过程中,要求高校的教育要抓住历史的机遇,严格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设置,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转变。从国外的发展建设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强大和崛起,这过程中的发展和强大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大。从人类进入到经济时代至今,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5]。学校是传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摇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要求高校培养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念、品德、知识和技术等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合国家的建设还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专业率相对较低,根据这一点就说明了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相比不高,这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变化相对较快,不但要求人才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还要具备较大的后劲。通常来讲,在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未定型,准确来讲,当前的学校只挖掘了人才的创新潜能,具备了基本的创新素质,在实际的社会实践当中,人才的创新能力逐渐成型,使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取,有效的推动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人才培养均衡化

从我国目前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来看,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将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增长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专业的分布不均衡。基于此,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控制专业的增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进行严格的评估,控制一些招生过多专业的招生数量,将专业人数和招生人数少的专业进行帮扶政策,优化专业的分布区域和结构层次等问题,以达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层次化。目前没有关于创新人才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很多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有层次化和普遍化。我们通常将具备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等称为创新型人才,这些种类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标准所形成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才都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并且成为创新人才。在实际的很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当中,培养创新人才固然重要,但是每个学校的性质和种类不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无论是哪一所学校一定不能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并根据社会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6]。

(三)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整体化的特点。专业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等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整合,从而建立有机的教学体系,这样做才回有效的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重文轻武”的现象极为普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基于此,要求高校必须要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

(四)创新人才培养共同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共同化的特点。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一直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上存在着教学误区:首先是学校与媒体之间的误区,通常将学校作为主体,将媒体作为客体;其次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误区,将学校的而管理者作为主体,将教师作为客体;最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区,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主体的认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能充分地满足媒体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就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了。基于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建立共同化的主体理念,将该学校的管理者、该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看作是具有共同性的主体,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科学化的特点。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关系到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评价,从狭义意义上来讲,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和管理不能只从片面的角度讲,不能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定标准,应该充分的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教育,有效的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人才的培养是呈周期循环发展的,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相对系统的工程。综上所述,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良好发展,是人才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专业的需要,因此,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的特征,并且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均衡化、层次化、共同化和科学化,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培养人才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人才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人才自身的需求,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第三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5-14+17.

[2]曾致,罗赛清,李燕湘.通识教育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66-69.

[3]张勋宗,张晓霞.新闻专业创新实验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74-76.

[4]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1:120-123.

[5]姜小凌.“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19-122.

第7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西北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意识;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3;F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1-0145-09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为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党的十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道路,农业信息化、农业工业化既是当前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010年,工信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五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的《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文件中指出,实现农业信息化要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信息素养,要抓住信息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以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水平[1]。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及信息意识的提升,已成为加快推进农民信息化、农业工业化的关键。西北地区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亟需培养和提升农民信息意识的重要领域,更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实施的重要群体,因此,对于该区域的信息意识水平现状调查和研究,是其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最早由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此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2]。农民信息素养是农民发现和获取信息,对信息内容吸收和利用,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内容[3]。其中,信息意识是相关主体信息素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决定着信息主体获取、利用信息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信息保障主体所提供的保障服务效果及水平[4]。社会心理学认为,意识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主体能够更好地分析识别信息,并最终科学地利用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并付诸实际行动[5]。因此,农民的信息意识,作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着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如何有效利用政策、科技、市场、气象等农业信息的行为,并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决策水平和收入水平。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主体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信息意识水平直接影响信息行为,并最终体现在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所以,增强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是提高农业科技管理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6]。本文以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探究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现状,并从信息意识角度,提出有助于培养和提升西北四省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信息意识支配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最终决定结果。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学者们对信息意识的研究,逐渐成为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重点,而且对信息意识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赵媛等认为信息意识是相关主体信息素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决定着信息主体获取、利用信息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信息保障主体所提供的保障服务效果及水平[4]。吴优丽等认为信息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对外部世界信息关系的理解[7]。徐仕敏指出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做出的能动反映,具体表现为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敏感,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并善于依靠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决策[8]。解敏等在分析多个信息意识定义的基础上,重新对信息意识进行了定义,认为信息意识是信息主体在从事信息活动过程中,对主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9]。苑春荟等认为农民信息意识是指农民能够意识到信息以及对信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的重要性[10]。王洪俊认为农民信息意识是农民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和能力,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阶段[11]。李习文等认为农民信息意识是指农民对客观信息自觉的心理反映,是农民对信息的取舍、判断、推理,从而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12]。从以上文献的梳理中发现,学者们认可信息意识是农民信息素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构成要素,而在信息意识概念的界定上,也偏向于强调信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动反映。因此,本文借鉴上述定义,并结合媒介化社会背景,将农民信息意识界定为农民对于通过邻里渠道、大众媒介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等的获取、使用以及对这些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信任度的心理状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识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结构及倾向的文化心理[13],属于信息主体内在层面的属性,不易通过问卷等形式测量,但意识是可以通过偏好的形式表现出来,农民的信息意识是通过农民的偏好、外在表现和信息行为表现出来的。罗t晟从信息意识的特征和信息意识的表现形式两方面来测量信息意识,具体构建了触发性指数、指向性指数、能动性指数、社会性指数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和21个测量题项,通过对普通院校A、B两组200名不同专业学生信息意识的对比测量来完善了信息意识测评指标体系[14]。井水通过对陕西627位农民的调查发现,认为陕西农民信息意识与以往研究有所提升,但农民在信息理解、信息甄别上都存在一定障碍[15]。但是,专门针对信息意识在农民群体中的测度及现状调研仍比较缺乏,由于农民群体信息意识针对性较强,而且信息意识本身较为薄弱,所以有必要对信息意识这一最基本概念进行进一步研究。苑春荟等的研究,将信息素养分解为二阶变量,即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因素,其中信息意识包括信息需求和信息价值评价两个维度,从认知、获取、使用、影响四种能力具体展开测量[10]。但是,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高,所以在使用信息前,比较谨慎保守,尤其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农民对相关信息的信任程度有差异,并影响到对信息的利用,因此本文基于上述相关研究,重点从农民信息意识概念出发,从认知、关注、信任、使用等角度,分析和测量农民信息意识的现状水平。

陈志毅等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提升科技信息意识的因素有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认为,科技信息能否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的前提在于农村居民是否有广泛地获取科技信息的意识[16]。徐仕敏认为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的总体特征是较大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现为职业间的非均衡性(职业农村居民与非职业农村居民)、地域间的非均衡性(东、南部与西、北部)、内容上的非均衡性(天气、土壤墒情、地方人情世故等与正式渠道或市场方面信息)[17]。旷浩源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信息获取模式,指出由于农业技术扩散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规避“不确定性”的效益风险,农村居民倾向于采纳可靠的“熟人”已经采纳的且已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农业技术。所以,通过分析湖南省马家湾村的856户农村居民,研究基于邻里互识关系的信息传播系统[18]。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以大众媒介为主,如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书籍等,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新兴的传播媒介获取农业相关信息。农民对于不同传播渠道传播的信息,存在认知、信任和利用的差异性。综合而言,农民信息意识在内在的个人特征因素(如性别、年龄、学历、受教育水平、务农年限等)和外在的信息传播系统因素(即邻里系统和大众媒介系统)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尝试界定农民信息意识的构成要素,在此概念基础上结合其内在特征、外在表现等要素来分析西北四省农民信息意识现状,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可操作性的定义并形成对西北四省农民信息意识现状的基本认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及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通过问卷形式采集数据,调查问卷由本课题组基于已有文献改编,并且通过征求专家意见、预调研、修改等多个环节后最终确定。预调研阶段,课题组成员赴陕西省富平县和蓝田县,通过对14位农村居民的预调研,对问卷进行完善和修正,预调研阶段问卷并未进入正式的分析数据中。正式调查从2014年10月开始,到2014年12月底结束,历时两个多月,选定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宝鸡市凤翔县、汉中市西乡县、延安市宜川县,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武威市民勤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8个抽样区域,样本区域的选择充分考虑了不同西北农村地区的分布状况、地理特征以及收入水平等主要指标。基于抽样的8个区/县,再随机从中抽取63个乡镇的行政村。调研过程中,年龄偏大或不识字的受访者,由调研员采用一问一答形式进行,年轻受访者采用自填与指导填写相结合方式,并在调研员的监督下完成。本次调查合计发放问卷1 650份,剔除掉不合格的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 561份,问卷总体有效率为94.6%。问卷调研完成后,借助于软件EpiData录入完成,进行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二)研究对象及基本特征分析

本文从农村居民信息意识角度调研西北四省农民,围绕农民个体的信息意识、信息传播认知等进行了调研。基于1 561份样本数据,分析西北四省农村居民对邻里系统和大众媒介的运用现状,并探究这两类信息传播渠道下,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的不同表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被访农民群体中,以中老年(46岁以上)为主,比例达到了68.4%,初步说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低龄劳动力不足。相应地,务农年限在20年以上的比例,也是被访人群比例中最高的,达到了28.9%。从被访者的学历水平看,西北四省农民的学历层次以初中为主,占到了52.5%,整体的文化层次与水平不高。在传播距离方面,被访者家庭离最近的县城的车程时间,低于1小时的比例达到了97.3%,从侧面说明西北四省的农户分布较为集中,并以县城为中心,再者交通工具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进,也是农民到县城的车程时间较短的原因之一。

(三)调查工具设计

本文以定量分析方法来构建农民信息意识,基于已有文献的梳理,设计了基于农民信息意识的调查问卷。问卷中首先包括了农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等。其次,调查了农民的务农经验及社会关系等内容,主要包括了农民的务农年限、打工经验以及亲朋好友中是否有城市工作过的等,以此衡量农民接触信息的渠道及对信息的认可度和关注度等。第三,调查了农民接触到的媒介情况,以分析西北四省农民接触信息的外部渠道。最后,通过询问被访者对信息认可度(1代表非常重要,5代表非常不重要)、内容信任度(1代表非常信任,5代表非常不信任)和信息关注度(1带表非常关注,5代表非常不关注)等内容的回答,考察农民信息意识的现状。

农民社会关系方面,基于旷浩源[18]的研究,本文将邻里系统的范围从邻居扩展到亲朋好友,通过询问“您认识的亲朋好友是否有城市工作过”,来判断被访者对邻里系统的运用及其对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的影响。城市工作的亲朋好友,处于信息传播的中心,相比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民,更容易接触到信息,也最有可能将农业相关信息传播给被访者,从而影响到被访者对信息的接受和感知程度。其次,基于信任关系构建的邻里系统传播的信息,往往最易被农村居民信任和认可。通过分析发现,63.3%的被访者有亲朋好友在城市工作,而36.7%的被访者没有亲朋好友在城市工作。被访者中,有亲朋好友在城市工作的群体中,其中50.5%的受访者与亲朋好友经常联系,而46.8%的受访者与亲朋好友偶尔联系,仅2.8%的受访者与亲朋好友从不联系。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传播者或传播机构,通过使用现代传媒技术向社会上一般大众传播信息的活动过程。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了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与电影在内的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本文将大众媒介界定为:用以传播信息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手机、互联网等形式。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受访者平时接触的媒体当中,最喜爱的大众媒体形式主要是:电视(62.3%),手机(13.5%),互联网(13.5%),而报纸、广播、杂志、书籍的占比均低于5%。这说明西北四省农村地区的最重要的大众媒体形式是电视。进一步询问被访者“家里第一次有电视到现在的年限”,发现时间为3年内的仅仅1.5%,而10年以上的比例是76.5%,这说明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电视始终是农民接受信息最主要的大众媒体。电视媒体接触频率方面,通过询问被访者“看电视”的次数,发现被访者“每天数次”观看电视的比例高达82.2%,这进一步证明,农村居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大众媒体是电视。

手机使用方面,被访者中没有手机的比例仅为7.1%,而有59.6%的受访者拥有手机已超过5年。但是,38.7%的受访者,并未通过手机上网。这说明,手机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但西北四省的农村居民,用手机交流的方式仍然是短信或通话,而极少使用手机来连接移动互联网,农村居民手机媒介利用形式单一。

互联网使用方面,有46.4%的受访者家中没有电脑,同样有50.6%的受访者也没有使用过互联网,拥有电脑2年以上的比例为40.7%,1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比例为14.0%。这说明,农村地区农户家的电脑拥有率在不断增加,而对互联网的使用比例也将不断提高。

三、农民信息意识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农民信息意识的结构特征分析

本文借鉴谢中兵[17]及其他学者的定义,将农民的信息意识定义为农民对于通过邻里渠道、大众媒介传播的农业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等的获取、使用以及对这些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信任度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共涉及了13道与农民信息意识相关的题目,为了建构农民信息意识的结构模型,我们对21道题项进行了因素分析(以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为提取因素的标准)。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表明,可以进行因素分析(KMO=0.827,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7 113.912,df=78,p=0.000)。在进行因素分析时,本研究采用如下标准和程度对农民信息意识调查中的题目进行了筛选。

首先,对测量题目做主成分分析时,如果一个题目所在因素上的负荷比较小(小于0.400),或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上的负荷虽然较大但非常接近,则删去该题目。在这一步骤中,共删除了5道题目。其次,在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时,如果归属于一个因素的各道题目在内容上差异较大,将删除这个因素所包括的题目,在这一步骤中,共删除3道题目。第三,如果一个题目与其所属子量表的总体相关程度低,删去这个题目后可以使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增加(α系数提高)[19],则删去这个题目。最终保留13道题目。表2列出了主成分因素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的结果。

表3列出了各因素的特征值及其能够解释的方差,以及各因素的信度系数,依据Hatcher的研究结果,衡量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的测量指标信度值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衡量农民信息意识的三个结构化因素分别可定义为信息认可度、信息关注度和内容信任度,分别代表了农民在利用相关信息前对信息感知、接受和利用的三个阶段,反映农民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信息认可度表明农民对信息重要性的判断,表明农民认为此类信息对“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程度,数值越低,表明农民对该类信息的认可程度就越高;农民在对信息认可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关注相应的信息,因此信息关注度表明农民对各类信息的关注程度,关注度越高,说明农民对该类信息获取意识会越强,也越可能利用此类信息指导农业行为;但是,在关注的基础上,农民更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即内容信任度表明农民对传播信息内容的信任程度,信任程度越高,越可能利用信息指导行为。

(二)不同组别农民信息意识的比较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基于农民内在个体特征和外在的信息传播系统,运用SPSS19.0分析工具中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组别下农民信息意识的区别进行分析。

1.不同省份农民信息意识对比。对样本中的西北四省(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农民的信息意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4省份在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方面的均值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来说,“信息认可度”方面,宁夏地区农民对信息的认可度水平最低(均值=2.339),但仍然认可各类信息对于“农村生产生活”“比较重要”,而青海地区农民对信息的认可度水平最高(均值=2.011),另外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甘肃地区农民,对信息的认可度水平也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均值=2.083),由此说明西北四省农民,逐渐认可各类信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信息关注度”方面,甘肃地区农民对信息的关注度最高(均值=1.518),而宁夏地区农民对信息关注度的水平表现为最低(均值=1.857),这间接说明农民对信息重要性的认可程度,会影响到农民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在“内容信任度”方面,青海地区农民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信任度最高(均值=2.685),但是宁夏地区的农民,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表现为“信任”或“不太信任”(均值=3.030),信任水平最低。

2.性别要素。西北四省农民在不同性别组中的信息意识差异比较,分析结果。

从表5看出,男性农民普遍比女性农民在信息认可度、信息关注度和内容信任度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但是在“内容信任度”方面,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显著性=0.264),表明男性农民和女性农民对于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均表现出相似的“比较信任”的水平。

3.年龄要素。青年农民和中老年农民在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方面,均表现出了显著性的差异。具体而言,“信息认可度”和“信息关注度”方面,青年农民相比中老年农民,对信息重要性的认可度更高(均值=1.979),关注信息的频率也更高(均值=1.477),但是在“内容信任度”方面,中老年农民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信任度表现为“信任”或“比较信任”(均值=2.846),相反青年农民对大众媒介的内容持怀疑态度,甚至表现出不太信任的倾向(均值=3.022)。

4.务农经验要素。务农年限反映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经验深度,是影响农民信息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务农年限越长,表明经验越丰富,越清楚哪类信息重要,也更清楚该关注和信任哪类信息。不同务农年限下的农民信息意识对比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务农年限的农民信息意识具有显著的区别。具体而言,“信息认可度”维度,具有20年以上务农年限的农民,更加认可各类信息“对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均值=2.031);“信息关注度”维度,具有20年以上务农经验的农民,表现出最高的关注度(均值=1.479);但是,在“内容信任度”维度,具有20年以上务农经验的农民,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信任的水平表现为最低(均值=3.054)。

5.传播距离要素。本文以被访农民居住地到最近县城的车程时间作为衡量“信息传播距离”的指标,因为县城一般是该区域内的信息集散中心。花费的车程时间越短,表明被访者离“信息中心”越近。计算结果除信息认可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外(显著性=0.022),信息关注度和内容信任度均不显著(分别为0.416,0.807)。由此说明,农民信息意识的高低,与信息传播距离的关系不显著,从侧面反映出农民接受和传播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尤其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民更多借助大众媒介获取信息,而信息的中心也从集中转为分散。

6.邻里系统要素。农民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群体中,对信息的认可度、关注度和内容信任度也会不同,尤其农民周围的亲朋好友,本文将农民的亲朋好友定义为邻里系统,通过询问被访者“是否有亲朋好友在城市工作”,来分析农民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下,农民信息意识的差异。结果说明农民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在“是否有亲戚在城市工作”的分组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具体而言,被访者中“有亲朋好友在城市工作”,相比于“没有亲朋好友在城市工作”表现出较高水平的“信息认可度”(均值=2.066),“信息关注度”(均值=1.592),“内容信任度”(均值=2.832)。这从侧面说明,居于城市中心的亲朋好友,仍然是接触信息最早和最多的群体,而农民对于这一“熟人”群体传播的信息的依赖性和信任度较高。

7.大众媒介要素。在受访者平时接触的媒体当中,对最喜爱的大众媒体的调查进行频率分析,结果如下:电视(62.3%),手机(13.5%),互联网(13.5%),而报纸、广播、杂志、书籍的占比均低于5%。根据媒介分类标准,将手机、互联网划归为新媒介组群,而将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书籍等划归为传统媒介组群。农民接触的媒介渠道不同,对应的信息意识也会有不同表现。从计算结果来看,在信息认可度和信息关注度方面,传统媒介组群和新媒介组群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内容信任度方面,新媒介组群对内容的信任度(2.727)高于传统媒介组群(2.959)。表明喜爱新媒介的农村居民对内容的信任度高于传统媒介的农村居民。喜欢新媒介的群体年龄偏小,容易接受新事物,对媒介信息的信任度高一些。相反,喜欢传统媒介的群体年龄偏大,相对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对媒介信息的信任度相对低一些。

四、结论与建议

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要提高应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的能力,首先应该是对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信息意识作为信息素养最基础、最重要的要素,成为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关键。因此,本文通过调查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在不同特征要素上表现出的信息意识差异,分别从信息认可度、信息关注度和内容信任度三个维度,分析西北四省农民当前的信息意识现状,以期为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的政策制定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借鉴。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对西北四省农民群体基本特征分析结果发现,被访农民群体中以中老年(46岁以上)为主,务农年限在20年以上的比例较高,农民的学历层次以初中为主,农民接触媒介的情况分别为电视62.3%,手机13.5%,互联网13.5%,而报纸、广播、杂志、书籍的占比均低于5%;(2)西北四省农村居民在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方面均呈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甘肃地区农民对信息的关注度最高,而青海地区的农民认可度和内容信任度最高;(3)性别要素上,男性农民相比女性农民,在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方面均表现出了更高的水平;(4)青年农民比中老年农民在信息意识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方面更高,但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信任度较低;(5)务农经验丰富的农民有相对较高的信息认可度和关注度,但他们对信息的信任度较低;(6)传播距离与农民信息意识的三个维度均无关;(7)邻里系统中有城市工作亲朋好友的农民比没有城市工作亲朋好友的农民信息意识三个维度方面表现出了更高的水平;(8)农村居民对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传播的信息在信息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两方面基本一致,但对内容的信任度有显著差异,随着传播环境的改善,农民对于新媒介传播的信息信任度在逐渐提高。

对西北四省农民信息意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农民信息意识提升的三点建议,期望在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

第8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手机电视 传输速率 终端价格 节目源 媒介融合

长期以来。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慰藉心灵、排遣孤独的情感旅伴,在诞生以来的几十年间,电视一日千里的迅速成长,并且逐渐成为流传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形式。从最初的黑白到彩色、录播到直播、摆拍到现场:从录像机到ENG、EFP、SNG,这些生动的技术名词注定了电视与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手机是当今生活中人们另一个“带着体温的媒介”,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手机用户。正因为手机拥有极高的普及率和携带方便的特点,其与电视的“联姻”可谓顺理成章,强强联手。手机电视以其全新的移动信息平台,打破传统的家庭收视模式,开拓了广阔的新媒体资源领域,形成了新的产业增长点。以进发式的前进势态似乎要向人们宣告“新视听收视时代”的到来。

一、手机电视的概念

关于手机电视的概念,业界目前并无固定的说法。争论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将手机作为移动无线终端,通过WAP或I-mode接收来自互联网电视节目以及其他视频:二是将手机作为特殊的收视方式,通过专有信号为其传送各类点播或定制的电视节目。前者意义上的手机电视仍然是依靠传统电视的收视模式,手机的作用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电视机,作为一种接收信号的终端而存在。而后者则颠覆了传统收视方式、体现了全新的收视理念。此时的手机成为一种独特的新媒介,由量身定制的电视节目、便携轻巧的观赏效果、随时随地的与受众互动、接收信息的私密空间等等,这些看得见的优势让手机电视成为一股全新的媒介力量。

手机媒介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数字化,因此手机电视具备着其他媒介所没有的潜在市场。首先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电视互动性强。拉斯韦尔曾提出传播学的著名理论5W模式,而手机媒介又体现了现代传播的5个W:Whenever无论何时、Wherever无论何地、Whoever无论是谁、Whatever无论什么内容、Whomever能找到对方,即任何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并联系上任何人。基于这5个W的现实传播意义。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短信参与当前节目讨论、评论热点新闻事件、甚至可以修改手机剧的情节结局、或与其他用户在虚拟的空间内同时交流。第二个特征是灵活便捷。一来手机外形轻巧,操作方便。拇指点一点。便可浏览大事小事。第三个特征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3G(3rdGeneration)技术的出现,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实时语音、E-mail这些功能的实现从理论成为现实,为手机电视的传送和接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受众范围广这一特征又使手机电视潜在市场的开发提供了极大可能。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20亿的手机用户,而电脑用户不足其十分之一:我国现拥有超过4亿的手机用户,是网民数量的4倍。数目之巨、悬殊之大让人啧啧慨叹。手机正成为人们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影子媒介”。因此争夺这块份额巨大的“金奶酪”正在成为媒体与商家实施交叉产业发展战略的必争之地。

二、手机电视的现实困境

尽管说手机用户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用户就一定接受手机电视这一新鲜事物。此外,手机电影、手机报纸、网络广播、博客、电子杂志等其他形式的新媒体也在不断的瓜分市场。因此,手机电视并不十分被看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传输速率不稳定,手机电视图像效果差

目前的手机电视节目大多数都是依靠网络提供各级电视台的链接。通过WAP或I-mode平台观赏已有的诸如电视剧、体育比赛等节目。手机电视既需要网络信号的支持,又要具有移动信号的覆盖,按照预期的网络速率,下载速度应达到60kb/s,但事实上目前技术指标仅仅达到了20kb/s。距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此外,手机的便携性也带来了屏幕小、像素低、图像效果差的缺陷。例如收看一些体育赛事,由于屏幕过小。非但看不清赛场的整体情况,可能连运动员的表情特写也看不清,或者因为屏幕宽高不同而带来画面的变形。

第二、手机电池寿命短、播放软件不兼容

尽管手机已经开始从2.5G向3G转化,容量空间长足的进步,但是它的技术空间还未开发到位。所谓2.5G是基于2G和3G之间的过渡类型,通俗上说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GPRS,它是一种GSM系统的无限分组交换技术,速度和带宽都要比2G提高很多。网络传输速率的发展不代表手机硬件已无技术难题。例如手机电池的待机时间就给手机电视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据产品介绍,一部诺基亚N95的电量可以支持连续不间断收看8小时的网络电视。如果扣去打电话、收发短信所消耗的电量,最多只能看2小时,也就是一场足球赛的时间。目前大部分手机电视用户收看的仍然是电视台转播的节目,节目时长大都超过45分钟一集/期。如此耗电的新娱乐功能将会严重影响到手机原先作为通讯手段的常规功能。各类手机款型的不同,又带来了播放软件不兼容的新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有近2000种类型的手机可以支持收看手机电影或电视。用诺基亚手机定制的电视在三星手机上却完全找不到踪迹。不久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等5大国际手机生产巨头已相继表示将共同支持手机电视系统,其中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表示:“如果内容是国王,那么移动性就是王后。而我们则共同促成了这场王室婚姻”这是他们在发现手机不兼容有可能阻碍手机电视发展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第三、节目内容匮乏、终端价格偏高

在一项针对手机电视的潜在使用行为的调查中显示。有超过88.8%的消费者选择“希望试试看”,在这些愿意尝试的消费者当中,有19.77%和32.02%的人关心中断的价格和节目内容的收费情况(资料来源:中国经营报2005年9月26)。而2007年2月,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联合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对互联网、移动信息服务等热点增值业务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手机电视业务定价过高成为阻碍人们进一步选择该业务的首要因素。既然手机电视并不省钱,那么少数使用派便强烈要求能看到更精彩的电视节目。目前,我国的手机电视节目市场仍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节目,用户若想通过手机看电视。不得不依靠移动通信运营商模式,采用流媒体技术,在线或 下载收看。由于无线网络资源紧俏,一旦用户数量饱和则视频质量严重下滑,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按流量计费。用户看手机电视的代价极大。因此手机电视业务要想占据更多的受众群。一方面要选用新的运营模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节目类型。

三、手机电视的发展策略

随着2005年3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拿到国内第一张手机电视“准生证”。再到2008年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纷纷推出奥运赛事手机接收的增值服务。手机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视听媒介开始正式介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与其他手机媒体相比,手机电视业务有着其不可估量的市场空间,它既实现了报纸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的特点:又具备了广播媒体受众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同时保留了传统电视声情并茂、视听兼容的媒介特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媒介融合的“新型复合型媒体”。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1・浦尔(1・Pool)教授最早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并随着网络的推动,逐渐成为建构媒介化社会的核心力量之一。而手机电视要想成为这种新力量,首先需要的就是发展自己独特的节目类型,拉拢更多的收视人群。

“媒介即信息”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体的形式规定了媒体的内容。手机媒体与传统电视在信息编码、传送接收方式上的不同要求必须开发出适合自身媒介特性的内容产品。那么,究竟可以从哪些媒介特性上另辟蹊径呢?

1、受众角度

哪些人会收看手机电视?答案毋庸置疑,首先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尤其是经济收入允许,拥有良好教育素质的白领。日本NFFDoCoMo公司调查显示,手机媒体最受年轻人欢迎,绝大多数用户分布在24 35岁之间,年轻、富有、教育程度高,其中以20多岁的高收入女性为主要收视市场。英国移动电话市场服务公司ENOCKET在2003年所做的调查显示,经济支付能力是直接影响手机用户动机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这种独特的年轻化的受众群就要求手机电视节目必须具备一切时尚、轻松、前沿的都市元素。在未来,手机广告更多时候将以资讯的形式出现,拥有精美绝伦的画面、吸引眼球的剧情、煽动诱惑的词汇,成为众多白领了解时尚前沿的主要途径。从观众角度来看,精心设计的广告犹如一个个小的艺术作品,既满足了审美的需要,又可以便捷的掌握讯息。从广告商角度来看,虽然前期广告拍摄的投入较大,但通过广泛的传播,不仅博得了大众的好感,起到了推销宣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最具消费力的人群,因为这些占据手机使用率61.8%的18-30岁的年轻人绝对代表着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作为移动通信商。他们通过广告赚取了广告费,得到更多的投资:又从观众那里获取了收视率,增长了用户的数量。这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告诉我们:事实上。手机电视进入市场,依靠节目本身盈利并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新媒体实现节目后产品开发及相关产业的良性运作。

2、收视特性

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曾表示:手机是唯一能将人类两种基本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一实现无缝对接的媒介形式。在生活中一边打电话一边走路的情景已经司空见惯,手机就像我们独特的附属器官。正是这种无缝对接让手机电视必须实现随时性――随时消磨“碎片时间”。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手机电视的出现不仅消解了等待时的尴尬,也见缝插针的向受众传递信息。既然随意性、流动性大,再加上手机屏幕小、带电时间短,这就要求手机电视首先应该大力推广的是移动短节目。所谓移动短节目MSP(Mobile Short Program)就是适合移动状态中的人们享受的,长度不超过5分钟的电视节目。除了上文提到的精彩广告、FLASH动画就是短节目的现成资源外。大力推广手机剧也是必然的选择。在海外市场,手机剧拥有很大的份额,美国甚至大规模的制作“手机肥皂剧”,真正让手机电视与传统电视接轨。而在我国,首部手机剧是由北京乐视传媒集团投资300万量身定做的爱情文艺片《约定》,每集5分钟,一共拍摄了5集。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也拍摄了首部手机互动剧《白骨精外传》,这部针对年轻时尚白领的情景互动剧由高清设备拍摄,以全年365天每天5分钟的播放模式吸引着固定观众的眼球。更值得一提的事,该剧的互动性为观众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手机用户们不仅可以在线讨论,还可以修改节目内容,使剧情按照自己的想法更加完善。打破了原先“传者一受者”的单项传播模式。

3、分众需求

第9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手机媒介 健康传播 媒介融合

一、相关概念

1、手机媒介

当今社会,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已超越人际传播领域的“通话”功能,而作为传播媒介被广泛应用在大众传播领域中。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手机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公众对于信息量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这就为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潜力挖掘提供了契机。

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应用的现象已经在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当下流行用“手机媒体”一词来表示这一现象。媒体是指“传播、交流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而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那么手机是否已经是一种媒体呢?学术界对于提出的“手机媒体”的内涵也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所谓“手机媒体”只是网络媒体的一种延伸,以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当下提出的“手机媒体”只不过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一部分学者认为手机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可以称为“第五媒体”,独立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外的另外一种媒体形式。以著名广告人朱海松为代表,他将“第五媒体”界定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它是以受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手机媒体”这一名词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只是单纯地描述“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还有部分学者对于 “手机媒体”能否成为“第五媒体”产生了争议,有的学者更多的研究手机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以及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赞成匡文波教授的观点,认为手机作为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上升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存在,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和媒介,因此本文提出了“手机媒介”一词来表述手机作为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2、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的定义学术界尚无定论。目前关于健康传播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认为“健康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另外一种认为健康传播不仅局限于大众传播,还应该包括所有的传播形式,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张自力的《走向专业化的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一书中指出,健康传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是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作者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健康传播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大众传媒的健康宣传,体现大众传播的效果;专业医疗机构里医患之间的健康知识传播,体现人际传播的效果。但是本文研究的是手机作为传播媒介对健康传播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健康传播概念缩小,将基于大众传播的健康宣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手机媒介在大众传播的应用中,对于健康传播的部分影响。

二、手机媒介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

1、手机媒介的传播优势

手机媒介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拥有的优势。首先,手机具有融合性。移动通讯运营商与报纸、电视、网络等,通过合作开发,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因此手机在参与大众传播过程中,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性。

其次,其具有广泛性和强制性。由于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时固有的可移动、便携、个性化等特性,相对于受电脑终端的位置限制,手机媒介解决了网络时代信息接收终端与用户的同步问题,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使用手机终端登录网络,手机媒介受众的广泛性是其他传统媒介无法超越的;此外,发送者可以主动向用户传送个性化的信息,而用户接受信息具有被动性,是强制接受的。

第三,手机媒介在传播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互动性。传播中同时担任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不仅可以进行人际交流,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进行大众传播,这是传统大众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可以进行方便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信息的被接受度。

2、手机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

手机的功能不断丰富使得手机媒介迅速发展,从健康传播信息和获取的角度,手机媒介在健康传播中主要发挥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通过手机媒介随时获取健康信息。传统媒体的健康信息在内容和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有一个局限,就是受众必须坐在电脑前才可以获取,而手机媒介的出现很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可以随时接受,更可以主动获取。比如当被烫伤的时候,可以利用手机直接搜索烫伤的处理方法;很多妈妈对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利用手机提问寻求帮助,并且与其他用户交流经验。

(2)通过手机媒介构建的媒介融合平台全方位健康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将会消失,这种状态被称为媒介融合,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形态上都汇流到一个数字媒体平台中,通过这个数字媒体平台来传播信息。这个平台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不受限制,这样的一个数字媒体平台不仅存储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而且所包含的内容容量巨大,且不受到传统新闻时间和版面的限制,这个数字媒体平台可以做到随时更新信息,受众可以自己决定浏览的内容、顺序和时间;二是形式多样化,传播内容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终端来呈现;三是互动性,这个平台其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有效地反馈信息,拥有非常强的互动性。而手机无疑就是这种数字媒体平台之一,但是手机媒介具有的融合性、广泛性、强制性、互动性等传播优势又使得手机比其他数字媒体平台如计算机、电视等更具有优势,为媒介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未来健康传播也需要借助媒介融合的渠道发挥作用,首先健康信息可以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随时更新正确的信息;同时图片、视频多媒体的形式可以使得健康传播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媒介融合平台信息传输的双向性还可以实现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使得传播者和受众就健康问题进行提问和解答。

(3)通过手机媒介提供点对点的健康信息。手机媒介有其他媒体无法比的优势,手机号对应的是个人,更易于实现点对点传播,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通过手机媒介,可以直接服务于目标人群,根据他们所需要的健康信息进行有目的的传播;而以内容为主导可以在重大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针对适龄人群进行重点防治,发送点对点健康信息。这种点对点的健康传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全面提升人群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社会的形成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提升手机媒介在健康传播中作用的建议

手机媒介具有发展潜力,通过手机媒介进行健康传播,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手机媒介的广泛性和可移动性,利用其搭建的媒介融合平台,扩大健康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其次,利用手机媒介的特点,克服健康传播现有的缺点,比如我国媒体在健康报道上被很多研究和调查指出存在“应景”现象。以艾滋病防治宣传的传播为例,其报道和宣传多集中于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但平时对于艾滋病的关注甚少,这样的传播策略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公共卫生事件突然爆发时甚至会造成受众的恐慌。而通过手机媒介具有的点对点和及时性,不仅可以提前针对重点人群发送信息,提前预防公共卫生事件,还可以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及时平息恐慌;最后,利用手机媒介进行健康传播时,需要克服和预防手机媒介的不足,比如通过手机媒介所有的受众都可以变成传播者,失去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真实性的监督,消息的可信度降低,虚假信息随处可见,而健康信息的真实性比起其他类型的传播更为重要,因此,在手机媒介中如何提高健康传播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也是需要媒介管理者所努力构建的。

参考文献

①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传媒观察》,2010(8)

②刘承智,《手机在现代传媒中的角色担当》,《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

③吉卫华,《手机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青年记者》,2009(3)

④杨柳,《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新闻世界》,2010(5)

⑥何伸,《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透析健康传播》,《新闻窗》,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