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第1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论文关键词】计划生育;新机制;人口管理科学;人本主义

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为内容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中央关于在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所做出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以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创新发展。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执政理念,而且体现了人口管理方式的进步,反映了人口管理科学的要求。如果我们回顾人口管理学的发展,进而追踪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旧机制转向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有密切联系,并且对人口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管理科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

人口管理科学是管理科学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应用,因而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的。

管理科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初,一百年来,经历了从泰罗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演变,其管理哲学也从理性主义逐步向人本主义升华。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提出了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的科学管理原理,即通常所说的“泰罗制”,开创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泰罗因此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以泰罗制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虽然以其科学理性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在追求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理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压抑人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发展。古典管理学视管理客体为“经济动物”,主张对管理客体实行“物本管理”。其管理方式表现为重物轻人,把人当工具来管理,工人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品”。“理性”在古典管理科学那里,被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于是在其推行过程中,很快便暴露出了诸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紧张,工人抵触情绪严重等种种缺陷,最后其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被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行为科学所取代。

行为科学是通过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来提高对其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及行为预测、引导、控制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相互关系和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传统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相反,行为科学强调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物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创造。因而强调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行为科学研究了人的各种各样不同层级的需要,提出必须针对人的需要和需要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激励和引导,由此间接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行为科学在管理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口号,带来了管理与人的关系的重大转变,奠定了西方管理哲学的人本主义基础。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外部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经营决策要求日益提高,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乃至博弈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科学随之诞生。现代管理科学既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营养,又注重了行为科学对“人”的研究,使得人本管理开始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以人为本”。

二、人口管理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

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发展轨迹一样,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也遵循了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逻辑。虽然“人口管理学”这一学科概念提出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人口科学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并且人口科学的理论探索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人口管理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人口思想是近代人口科学重要的思想来源。其主要代表人物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30一公元前354)、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以及后来的重商主义都分别提出过国家干预婚姻、调节人口的主张。色诺芬对当时国王用人口是否增长作为评价官员政绩标准的做法十分赞赏;柏拉图主张由统治者规定结婚年龄和男女配偶选择,让最优秀的男女互为配偶;亚里士多德更认为国家的主要职责就是调节人口数量,使之稳定在一定程度并协调其相互关系。重商主义则提出国家应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口增殖,甚至不惜从其他国家“获得”人口。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人们对人口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多的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已认识到经济上的需求是调节人El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康帕内拉更强调婚姻和生育都必须服从社会的控制和调节。

最著名的还是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可以说是世界人口思想史上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一种人口思想。这种争议和分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

在人口思想史上都是空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思想为从事人口研究和人口管理的人们所熟知,他的“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将人口管理推向了理性主义的极致。

到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人口科学研究更加全面系统,技术方法也更加成熟先进,涌现出大批经典的人口研究理论成果,如著名的“人口转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以及凯恩斯的“失业理论”等都发端和发展于这一时期。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对人口过程的变动规律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仍然完全是理性主义的,贯彻了较多的“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

人口科学在人口管理理念上的真正跨越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行为科学和现代经济学影响下而产生的微观人口学。

微观人口学是以个人或家庭的人口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4年和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列宾斯坦分别发表了《经济一人口发展理论》和《经济落后与人口增长》两本著作,首开从微观角度对家庭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作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先河,实际上是引用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概念,对家庭生育决策作经济学模拟。他将父母为生养孩子所花费的种种费用及为其牺牲的时间、机会等,都视为孩子的成本,而将孩子为父母带来的感情满足,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贡献等视为孩子效用,然后像对产品进行成本效用边际分析那样,以家庭模型,即父母对孩子取舍作模拟分析,从而建立了生育的微观人口经济模型和著名的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成为最先进行微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为人口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1960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发表《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一文,在吸收列宾斯坦有关微观人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有关消费行为理论来分析家庭的生育决策,考察孩子的边际家庭效用及其数量质量替代关系,创建了著名的“孩子数量质量替论”,贝克尔以新视角考察研究家庭收入和父母行为对生育子女数目的影响,阐释了家庭规模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后来微观人口理论的研究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贝克尔本人也因其突出的研究成果,成为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列宾斯坦和贝克尔的影响下,又有各种新的微观人口理论,包括“劳动一闲暇时间分配理论”、“家庭效益化和合理选择理论”等纷纷问世。微观人口经济分析,特别是生育率的微观经济分析在60年代兴盛一时。

微观人口学可被看作是从人口行为发生机制的角度来对人口管理科学进行的探索。它在人口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从技术上研究了人口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信息传导机制和博弈反应机制,而且在于它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将人口管理的目光从“国家”、“社会”的需要转移到“家庭”和“母亲”的需要,把人口管理科学放置到了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因而它是人口管理科学的一个巨大进步。

近年来,人口管理科学注意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营养,将人口行为的家庭人本需要与社会理性规范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文化认同,将人口管理推向了更具人口现代化意义的人本主义。

中国学者也对人口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除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的大量人口管理学研究成果以外,根据《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一书所作的检索,人口管理学的学科名称其实还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过建立人口管理学,抑或计划生育学的讨论,当时有几种主张:一是主张建立一门计划生育学。如史成礼、余亦之的论文《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学之我见》就主张建立计划生育学。之后,在1984年,杨德清主编的《计划生育学》就出版了。二是主张建立人口管理学。如曹占泉的论文《对建立“人口管理学”研究的设想》中写道:“人口管理学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动态人口为对象,用计划的方法来组织管理人口的科学,人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人口的动态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通过国家确立的管理机构,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和管理人口,使人口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从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和管理人口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总结和完善人口管理的具体内容,为国家管理人口提供科学论据。”三是主张建立人口生育管理学。如向洪、邓明主编的《人口管理实用辞典》中写道:“人口生育管理学是研究人口生育管理活动规律及其方法的学科。人口目标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计划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信息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决策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政策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等,都是人口生育管理学应该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人口生育管理活动规律,确立人口生育管理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口生育管理学的研究体系。”除了上述三种主张以外,还有主张把学科定名为“计划生育组织与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

从本文要讨论的问题角度看,问题主要有二:一是不应把人口管理狭隘地理解为人口计划实施,而应理解为包括对人口行为发生环境、发生机制、控制机制等内容的全部人口行为的干预活动。二是其学科定义,还普遍带有很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要用于指导我们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实现新的思维跨越。

三、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对人口管理科学的政策实践和理论推动

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口管理方式和新的人口制度安排,它反映了中国的人口管理正按照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引领,从理性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古典人口管理科学的革命,而且是对微观人口管理学的超越和对现代人口管理科学的呼唤。这表现在:

1.在政策基点上,新机制完全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系的竹下让(Takeshita)教授曾经这样描述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生育动机(或生育意愿)取决于两种变量的权衡轻重:一是行为者的生育观,生育态度;一是行为者对群体社会生育规范、生育准则的感知以及对遵循这些规范的评价。如果前一变量起主要作用即主观性成分大,就易产生失范生育行为;反之,后一变量作用大即群体性社会性成分大,就易产生合理的生育行为即规范性生育行为。竹下让认为,人的生育行为就是主观生育观、生育态度,客观社会生育规范、生育准则两股力量在社会支持和自信心的影响下较量斗争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生育行为的内在动作过程。按照现代人口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就应该对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各个要素特别是社会支持和自信心进行调控,通过引导人们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感知和对遵循规范的评价,建立一种生育文化认同,使人们生育行为规范化。

竹下让的观点反映了现代人口管理的人本主义追求,而这恰恰是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正在进行的实践。

新机制深刻理解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文化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育需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生育意愿,在追求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目标时,不采用过去那种简单的控制生育行为的做法,而是通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提供各种生殖卫生、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满足其生活需要,同时辅以各种政策宣传,文化引导,在群众对社会生育规范和原则充分感知和评价认同基础上,将个体生育观、生育意向纳入群体社会生育规范之中。这完全符合现代人口管理科学对人口行为的人本管理原则。

2.在政策内容上,新机制提出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不仅体现了现代公民社会的理政原则,而且从人口管理学的意义上讲,这正反映了现代人口管理科学将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有机结合的要求。所谓“依法管理”,是既要对个体人口行为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同时要求这种约束必须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在充分尊重管理客体法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合法的程序和措施将个体人口行为纳入社会制度规范之中,而绝不能以行政压迫和简单随意的方式对个体人口行为进行强制规范。所谓“村(居)民自治”,是既要注重村(居)民的组织角色,又注重其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充分肯定其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将对个人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转换到树立村(居)民整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上,通过共同价值的认同,实现村(居)民的自我约束。所谓“优质服务”,则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人们在物质生活和感情生活上的人本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较多考虑的是贯彻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要求,而较少考虑为生育群众的个体需要提供服务;在工作方式上,更多注重的是对人口生育状况的监控管理,而较少关注生育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些都与执政为民的理政原则不符,也与人本主义的人口管理理念不符。“优质服务”就是要对此作出纠正。而“政策推动”则是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再辅以政策来发挥引导调控功能,从而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把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结合起来,实现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计划生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当人本主义的人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成为大家的共识,各部门从多个角度共同为生育群众提供服务,解决群众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要,“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就落到了实处,计划生育工作就进入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全新境界。

第2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内观认知疗法 贫困大学生 人际交往状况

一、 贫困大学人际交往问题的提出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围绕贫困生人际交往问题展开全方位研究,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但是目前多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学校给与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学习沟通技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为主,本研究运用内观认知疗法,开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情况为期1周的心理辅导,并进行前后的比较、辅导后与6个月、12个月后的比较。目的是要探讨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效果,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改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内观认知疗法的介绍

内观疗法是1953年由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内观的核心为“打碎我执,恢复纯朴”。贝克认知疗法由A.T. Beck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

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是1995年由天津医科大学李振涛提出、2007年由毛富强教授完善,借鉴并整合吉本伊信的内观疗法和阿隆・贝克的认知疗法,按照吉本伊信内观三个主题(人家为我做的、我为人家做的、我给他添加的麻烦),对自己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人际关系进行回忆,在内观情境中多角度观察和感受已发生的各个事件,从而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着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并使自己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趋于和谐的一种心理疗法。

三、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在新生中随机抽取60名贫困大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30名)和干预组(30名),于2012 年5 月12 日 - 19 日接受内观认知疗法心理治疗,完成为期1周的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心理治疗,以及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调查。

3.2 研究方法及步骤

3.2.1培训方法

根据大学生的课业特点,将培训分为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第1-2天为集中内观,每天内观10小时,第3-6天调整为半集中内观,每天集中内观3小时,其余时间分散内观,第3天为贝克认知心理治疗。内观过程中要求内观者坐在一个清静、 舒适、 用屏风围住的 1 平方米面积的空间里,围绕着内观三主题――“对方为我做的”、“我为对方做的”、“我为对方添的麻烦”进行回忆。内观对象依次为最亲近的人(如母亲)、次亲近的人(如父亲)、第三亲近的人(如朋友、恋人或其他亲人等)、次讨厌者、最讨厌者、自己,将自己的一生分成年龄段对过去进行回忆。

要求:除了睡觉、洗漱、去卫生间以及面接之外,内观者不走出屏风,而且除了面接者之外不与任何人交流和联系。面接者每隔1-2小时与裙壅呓行沟通10-15分钟,以了解内观者情况并进行具体指导。内观者要认真反省思考,不加评述。严格遵循内观的要求,重点回忆他们给自己的恩情和帮助,而不能诉说对他们的气愤、不满、积怨。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3.2.2评估工具

通过人际关系调查问卷(UCLA)在心理治疗前后进行评测并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在内观认知疗法前后、半年和一年时间内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情况的影响。

3.2.3研究步骤

针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具体情况,在全校2011级贫困生中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并随机分成培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在一周的培训中每一名指导老师指导3-4名学生,在培训的中期设小结。对照组只参加人际交往状况的问卷调查。

四、结果

4.1 UCLA数据比较

培训前后培训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表1

表1 显示,培训前培训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小于1, t检验差异不明显,对照组符合本研究要求。培训前后培训组的比较总平均分培训后较之前明显降低, t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积极的影响。培训前后对照组总平均分之差小于1, t检验差异不明显,说明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在7天的时间内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小,对本研究未造成干扰。培训后培训组与对照组总平均分差异较大, t检验明显差异,说明在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积极的影响。

培训半年后对培训组和对照组随访

表2 显示,半年随访对照组与培训前对照组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小于1, t检验差异不明显,即半年时间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干扰不明显,半年随访对照组数据符合本研究要求。半年随访培训组与培训前培训组的比较总平均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较表1中半年前数据差异有所减小,减小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半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半年随访培训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表1半年前数据比较差异有所减小,说明在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后,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半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但是作用较培训后减弱,建议平时加强内观认知疗法的个人培训,已达到更好地效果。

内观认知疗法培训后一年对培训组和对照组随访比较(表3)

表3 显示,一年随访与半年随访、培训后对照组组内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均小于1,差异比较小,即一年时间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对贫困的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影响较小,一年随访对照组数据符合本研究要求。一年随访与半年随访、培训后培训组之间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均小于1,差异较小,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一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但是比较t值大小可以发现,该疗法的影响力有所降低。一年随访培训组与一年随访、半年随访、培训后对照组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比较大,差异明显,但是一年随访与对照组的差异小于与半年随访与对照组的差异,更小于与培训后对照组的差异,说明在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一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但是作用随时间较弱,建议长期加强内观认知疗法的个人培训,已达到更好地效果。

5、讨论

研究表明,内观认知疗法有助于大学生情感平衡。此外,内观认知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在心身症状、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容纳他人等方面发生较大改变,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与疏导,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好的向社会过渡以及自身的成长。

(一)人际认知改变,换位思考与三省吾身

内观的三大题目要求人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追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着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趋于和谐。在人际沟通的实际过程中,沟通的一方要站在另一方的角度上去体察和度量沟通中的每一个问题,用对方的观点去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观念与态度,去体会对方对这个话题的喜好程度,善于反思自己的错误,认真总结经验,之后再有的放矢地考虑交流的途径和层次目标,一次性地或逐一进行。在人际交往的的过程中,要建立这样的认知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要学会自己适应周围环境。

(二)建立人际亲密关系

1.主动接受他人 内观认知疗法中“我曾给对方添过什么麻烦?”认识了自己自私的一面和对他人的攻击,产生愧疚心理,通过前后心理的比较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同时,通过认识到自己过去对父母、亲人和朋友自始至终添了不少麻烦,对比自己的自私、罪恶和他人对自己的无私关怀,使愧疚感得到深化。这样,通过内观认知疗法中被疏远和压抑在自我形成过程中扬弃,便能从自我约束中解放和逐步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接纳对方。

2. 角色互换与理解他人 尝试换位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随着内观认知的深化,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进而增强与周围环境的共感和包容性,学会体谅他人、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改善人际关系。

3.理性认知 在进行内观疗法时,通过对父母、朋友等对象的内观,察觉和体会与他们的连带感,会让内观者在今后做事情时不仅考虑自己的得失,而且还会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与父母和朋友建立亲密关系。进行认知疗法时,通过回忆以第三者的角度正确认识自动式负性思维,想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之处,有一种想给予对方回报的渴望。两类情感的交织加剧了内观者的情感体验,逐渐打破了其原有的认知框架,改变了内观者的消极心境。内观者因此提高了爱他人的社会意向,重建自我信念和自我形象,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

参考文献:

[1] 毛富强等.内观疗法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和方向。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4,5(2).

[2] 邱良雪,毛富强等. 内观认知疗法纠正非理性认知个案报告. 资料汇编, 2012, 8.

[3]刘霞,毛富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内观认知疗法效果随访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0):1206-1209

[4] 邱良雪,毛富强,赵璐,等.天津市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0).

[5]冯秀娟,毛富强,赵明,等.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牛心理因素影响研究:自尊和自我和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12).

第3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论文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博客

 

1 个人知识管理

美国Paul A.Dorsey教授曾提出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个人知识管理是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1]”

田志刚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体应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论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

我们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指个体以自身兴趣或工作需要为出发点,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获取、存储、应用、共享和创新自身知识的管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2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情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情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此次调查问卷发放的地区包括宁夏、陕西、重庆、河南四省,共发出160份问卷,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60份博客,问卷有效率100%。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表1

 

您了解知识管理吗:

人数

所占百分比

很熟悉,还使用过相关工具

25

15.6%

了解,但没有使用过相关工具

58

36.3%

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

60

37.5%

没有听过

第4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多元与批判,后现代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西方心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取向的多样化、研究范式的新颖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主题的拓展延伸,新思潮、新方法、新趋向、新理论层出不穷,多元化的研究主题、解释取向以及理论建构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元化的心理学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心理学丰富多样的发展盛况,在此有必要梳理一番,以尝试构建当今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清晰图景。

一、困境与机遇——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契机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图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图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图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4]Seligman M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y, 55(1):5-14, 2000.

第5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第6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前苏联解体后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等学者在秉承了鲁宾斯坦的主体思想后发展并创建的主体心理学。“主体———首先是自由的人,这样,在当代科学以创造的自由为其前提特征的同时,心理学的系统全面发展才有可能”[2];“主体不是人的心理,而是具有心理的人;不是人的某些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形式,而是活动和交往中的人本身。”[3]主体心理学在明确否认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最初的物性假设之后,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作为主体的人,并进一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等因素,使得该理论兼容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主体心理学作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大理论流派,前者已经渗透影响到现今西方心理学诸多分支领域,后者在俄罗斯则独树一帜。通过分析、对比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重要心理学流派思想并挖掘后者内在的理论优越性,将对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主体心理学相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越性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曾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当前主体心理学主要趋势是以通过对阿布利哈诺娃等人所倡导的人学途径及谢尔琴科等学者所遵循的进化遗传途径进行整合进而成为一种系统的解释主体生成与发展的理论体系[4]51。结合两种理论观点的形成及主要主张,可以发现主体心理学更具有理论优越性。

(一)主体心理学在方法论与对象观的确立上具有优越性

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观点,在解释原则上,始终以问题为中心,要简单地面对人的问题,始终寻求发现,不寻求证明,要依靠人的主动性,始终探索未知、探索未来[5]。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兼容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甚广,但其强调研究人类中的精英的同时,过多从个人成长历程的潜能释放、自我实现等概念去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其对象观仍然以对个体经验研究为主。在个体如何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包括对认识过程中人的生物性或者说机体素质如何在人际过程中发挥其作用还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仍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对现实存在的人际认知现象的忽视,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社会的作用致使其无法满足自身关于心理学整体研究的关心态度。主体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科学,应该以人为研究的中心。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明确指出:“人和他的心理不是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是所有心理品质和全部积极性的基础。”[6]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强调以社会实践为其本体论,在借鉴人本主义推崇人性的现象学观点的同时,主张通过研究人的活动、通过主体概念的诠释来获得心理的解释。这使得它从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出发点上便获得了一个前者无法拥有的优势,即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单纯从意识与行为相对立的单一层面去静态地思考问题。主体心理学坚持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集中到具体的“人”,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实践论观点去解释和研究心理存在之主体,既回避了意识与行为到底孰轻孰重这种导致心理学研究分裂的错误趋向,又为更好地解决心理学学科统一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动态、联系的发展观构筑了坚实的方法论平台。主体心理学不仅在前人基础上以实证的态度将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升至主体化(如列别克关于“心智表象”的研究、科尔茨关于“主体颜色表象的多水平性”的研究以及赞科夫关于“人际认知的主体—主体型和主体—客体型”的实验研究[7]95-118),同时也建立了更为严谨和系统的理论,体现了其对心理过程及其机制在主体意义表现上的重视。如布鲁什林斯基时期及其后的主体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以具有心理与活动共同表现的主体为目标;方法上以系统进化与主体活动的双途径的统一来将主体定位于“心理组织系统在不同水平上的系统生成”[8],进而避免了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缺失及单维方法使用的局限,主体心理学的对象观与相应的方法主张在不同侧面所表现出的统一性,是使其系统研究所具有的内部效度有望高于于人本主义乃至整个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重要前提。对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象观,主体心理学更积极面对和研究人际认知及有关心理机制,这与它所持的关于人的心理具有自主、动态和完整性理念有关。在主体心理学看来,只有以社会实践为本体论,对主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和阐明各种心理发生发展之假说的内在机制。从主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方法论基础和对象观的统一性来看,其相对于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二)人本主义在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实践应用领域可能遇到瓶颈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对人善的宣扬与升华,注重个体交往在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使得它在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流派的对比中脱颖而出。马斯洛所倡导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为西方心理应用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受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以及存在主义强调体验的唯心主义倾向所左右,其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尤其在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等方面,还只是局限于简单分类下的个人或小规模的群体范围。如罗杰斯所提倡的“个人中心疗法”和“交朋友小组治疗”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等。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完整而全面的心理学理论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形态多样化,信息世界的全球化,使得各种形式存在的社团、政党、民族以及宗教的活动更具动态多元性;使得人类群体行为问题更为复杂和突出。没有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将社会多元文化群体活动纳•194•入到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学理论,不可能解决类似的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作为对前苏联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也以更具直面社会问题的对群体主体问题的关注反映在主体心理学思想体系之中。布鲁什林斯基认为,群体应与个体一样可以成为主体。“在更完整和广义的意义上,人类作为整体主体是以下不同规模主体的矛盾系统统一体:相互作用着的国家、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组、个体”[9]。为了准确描述相关群体主体概念,主体心理学还将群体成员的相互关联性、群体能动性、群体自觉性作为其三个主要特征,并将它们运用到对群体主体水平的测量与评介之中。在此基础上,主体心理学更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主体群体性等问题的揭示关注并尝试在群体层面解决人类个体如何直接面向社会、面对政治经济体制之变革以及各种因素引发的失业等实际问题,指导民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会调动自身的主体积极性以对现实形成新的认同与归属;学会应对自身面临的劳动就业、经济活动的重新选择等问题。主体心理学对群体主体的关注,不仅取决于自身理论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其遵循的哲学基础。人类群体从事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生产劳动、学校教育、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存在,唯有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说为指导原则,才能保证其以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把握有关群体问题。

(三)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作为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批以积极心理学为最新代表的提倡积极人性观、生态、文化主导观等新生心理学流派相继开始出现。西方心理学学界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期待有一个如同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那样成熟稳定的心理学范式来统一和整合现有的零散局面;另一方面却对以加速学科理论流派的分化和破裂作为结果的理论发展现实束手无策。主体心理学思想认为,无论多分散的具体的知识,都可以纳入主体概念之中并找到适合的位置[7]234。主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甚至其他西方心理学流派相比,知识与理论体系更具整合的倾向,这一点实际上与其所持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定位在主体”的重要主张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研究创造性作为每个人出生就具有的潜能……对于我们的主体活动理论来说,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在不同水平上实现的并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低估的主体活动。”[10]布鲁什林斯基在这里并没有彻底否定“潜能”这一人本主义现象学概念,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之进行了主体意义上的改造,这也是俄罗斯心理学相对于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前苏联心理学理论所完成的一次重要突破。确立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之后,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主体创造性等描述性概念在实际意义上有理由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潜能”并使之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对比人本主义思想,主体心理学理论相对地更显现出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灵活性,在学科本身内在理论丰富性的建设上相应地也更具有系统性和发展的空间。作为当今俄罗斯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主体心理学把马克思关于主体对客体世界关系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心理学领域,以主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心,规避了长期困扰学界的“人性”与“物性”的对立,从而使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避免走入因“主客二分”而导致的哲学立场的重复冲突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又使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真正成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不断自强加转的上升的螺旋。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因其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心理主体观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三、期待对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最终的检验

第7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元理论注重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形式化检视,通过诉诸语言来分析、检验和判断心理学,尤其是现存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同时,运用基本的元理论范畴去辨识和归纳心理学的理论现状,以揭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在西方又出现了一门系统地探讨心理学自身问题的分支学科——“元心理学”(meapscooy。美国心理学元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雷科弗提出,元心理学是比心理哲学更宽泛的概念,它重在考察心理学范围内科学哲学所考察的典型议题,如理论的可接受性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心理学的元问题即学科内部的最高问题的质询和解答来澄清自己实际上已经选择的理论类型,并通过对这些类型的批判性检视,达到新的心理学发展境界。

元心理学是心理学之学,是以心理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尽管目前西方仍有不少学者对元理论概念及元理论化研究趋势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不少严厉的批判。但是近20年来,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元理论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同时也对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后基础论”运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元理论化研究趋势已被视为许多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些学者认为,“是获得对理论深入理解的方式,构建新理论的序曲,形成超越的理论视界的资源”111。特别是在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新转变时,元理论能够在修正目前该学科所通行的范式和纲领的研究中发挥出重要的理论组织功能。

同时,当某一学科的研究很久没有出现进展时,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越来越困惑,元理论化研究更能够凸显出其内在的学理价值。其通过对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建设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进而寻求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由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处于众多困境之中难以自拔,于是元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出现便成为一种逻辑的必然。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信奉“方法中心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危机也多被归结为“方法危机”。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建构理论过程中却连续遭受挫折,不少心理学研究者便开始尝试超越方法论的传统,探索心理学的新的建设与发展途径。后现代心理学无疑是当前西方心理学众多流派中的积极探索者。

作为一种泛化思潮的后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其在许多方面包孕了自己对心理学科中的元理论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后现代心理学在哲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建构实在论(ccnstrutverealim)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本体论思想,拒绝形而上学和元理论,这就意味着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超越和克服,将建设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作为自己的发展任务,他们不得不自觉地将元哲学问题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并在这方面进行重要的重新建设与构造;在科学观方面,无论是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还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均普遍以有机整体观、生态科学观为武器,试图实现“世界的返魅”再现“科学的魅力”,进而建构起内生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后现代世界观与科学观;在心理学领域,后现代心理学通过不断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赖以立足、发展的理由及方法的反思、追问和判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离散式的元理论。近20年来,西方后现代心理学在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主流话语系统进行批判为先导的前提下,重新解释与建构起了新的心理学的知识观、真理观和意义价值论,其中出现的众多新的研究范式,特别是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流派,在知识论和认识论领域所开创的“后继认识论”(rucesrepistenology)更是在元理论层面上对以科学主义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和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思想的一种有力否定与超越。

除了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的知识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建设性的后现代心理学还对目前另一种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一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批判。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元理论核心假设是物理符号加工系统,主张物理符号系统类似于人的心理表征机制。而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元理论核心假设,不是“心理机制”或生理机制和表征而是话语、技能和能力。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建构主义者则认为,谈话的方式才是中心;谈话本身提供的不是“心理表征”而是“心理工具”可以服务于修补与指示的双重功能,也都可作为发现已有意义的符号。心智表征的真实是从社会获得的,其不是对真实事物的指代,而是对在社会传统中运用修辞和文本方式建立的实体的指代,即“理论方法”。当前即使与认知心理学关系十分密切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也批评了经典信息加工理论的“表征”核心概念。例如,格拉斯费尔德和斯皮罗等人便认为,知识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一种解释和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重视“知识的表征和信息的输入”问题,这就等于给知识赋予了预先的客观确定性和权威性。所谓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概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学习设计原理,无不反映出传统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灌输”思想。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并不是信息输入传递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转换、加工的建构过程,其中个体的经验信念、活动参与、语言灵活性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也相当关注“怎么做”的方法论问题。尽管后现代主义者不习惯于使用方法一词,但有时他们也用近似于方法论的术语讨论真理与知识问题。在与现代主义者作斗争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存在方法,不存在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后现代的方法论是后实证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的。他们甚至声称,就方法而言,“怎么都行”。而作为对现代心理学“科学方法”的替代者,后现代心理学主张这样两条方法论途径:内省的反客观主义的解释和解构。“解构”注重否定的批判能力,而“解释”则侧重表达某个积极的观点。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里,解释的特点受到严格的规定:寻求协调、追求对真理的统一,而不是寻求各种方案的扩大和增加。而在后现代心理学的解释理论中,解释已经不是深入根底的追求真理的活动,而是起中介作用的个体化理解形式。“任何一个文本的无限数量的解释(意义)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文本意义、所有的解释,都是无法确定的。所有的解释都是等价的。他们拒绝让某个陈述高于另一个陈述。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将话语分析方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话语分析方法并不亚于自然科学的精确性。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一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创立了G方法,主张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这应该说是近10年来后现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许多积极探索成果。

同时,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主张也涉及了心理学的实践论问题。实践论是与方法论相联系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即“如何去做”之类的实践应用问题。这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超出了元理论的既有研究范畴,但是实践论题本身的重要性也迫使元理论研究,对于实践问题不得不对理论的应用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因为如果任何形而上学的元理论是无用的,那么,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一般性质和结构之类议题的讨论,同样是多余的或者是无用的。倘若一个心理学理论问题的解答是有意义的,那么其必然是人类实践所必需的。一切具有实际价值的基础性问题的反思和探讨,也理应涉及元理论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后现代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而后现代心理学也特别强调要有一种关注日常生活世界和实践操作的心理学。正如建构主义者波特(pq«t2000)指出的那样,后现代主义有利于心理学实践向这样四个方面的转变:(1)促进语言的意义与功能的转变。(2)从个体中心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变。(3)从客观世界向社会建构世界转变。(4)从经验实证向话语分析转变。

波特还批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心理学未能将人的实践活动概念化,未能认识实践的行动定向和协同来建构其功能,也未能说明实践如何通过人的分类、公式化及定向活动获得意义。话语心理学集中强调了自然情境中关于现实和认知的“文本”的产生过程,这种文本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承认。但是这种所谓的新的心理学样式进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对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的贡献,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值得进一步关心的问题是“后现代心理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能否为心理学的职业和专业实践上有所丰富呢?”后现代心理学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重要问题。格根指出,现代心理学中,在学术性知识与实践的应用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强的鸿沟与等级之分,而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区别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消除。揭示世界的理论并不是对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在社会中的话语行动建构。所导致的结果是,理论是其自身的一种实践形式。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自身的形式,理论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实践是技能化的做事(skilledpefmance)'为了使心理学家超越学术专业活动的话语世界,更直接地丰富自己的实践形式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后现代研究者一方面强调心理学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增加有效用的实践操作系统的探索,以便能使目前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专业职业实践成员,如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者等能够从中受益。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随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这方面的工作也会得以进一步加强,必将会给后现代心理学获得更大的内在生命活力。

笔者以为,后现代心理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探索,且其本身也正在处于发展及完善之中,受到我国心理学界重视也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要对其元理论探索成就作出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尚为时过早。根据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似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的结论:首先,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心理学对学科自身的反思。对学科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是寻求学术繁荣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日益勃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心理学理论反思的逐渐深化。心理学理论研究所探讨的问题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最后根据,因而是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元理论。作为元理论的心理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学科中的最一般公共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经常反思心理学科的基本问题,从而重新整合自身。作为元理论的心理学,为了同人类知识、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相衔接,它不断地面临着基础问题的重新组合压力。而后现代心理学正是基于后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对心理学的许多重大学科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探索和创新。后现代心理学并非完全的反知识、反科学、反技术的基本本体论形态,而是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它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的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新的精神样式、文化样式、心理学样式;其在人格的整合、话语心理学的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积极性学术成果。

第8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健康人格;高职学生

2010年7月21日,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要文件,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需求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良好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形势喜人,高职生队伍日益壮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此繁荣背景后,我们也可以看到,高职学生仍然比较自卑,信心不足。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应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具有健康积极的人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基础。

一、高职生人格发展现状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社会上对待高职生的看法却并不同步,社会上普遍认同一种观点:高职生是高考中的失败者,是由于高考达不到本科的分数线而不得不被调剂到高职院校。甚至很多高职生自身也持这样的观点。这种消极的态度导致高职生自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责任心缺失,目标不明确。

此外,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在中学阶段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比较差,进入大学后不像本科生有诸如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明确的目标指引,较易出现迟到,旷课,沉迷网络游戏,谈恋爱而导致荒废学业的情况。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三、积极心理学对塑造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启示

1.正确自我认识,挖掘自身优势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智能可分为八类,分别是: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在中学时期一般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高职生可能语言文字智能和数量逻辑智能与本科相比有差距,但不表示其他六种智能都弱,只是自身的某些优势在中学阶段不被重视从而被掩盖。这些优势就是高职生尚未被挖掘的潜能。进入大学后,高职学生进入了新的舞台,可以通过各种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逐步提高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

2.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育内容

二战后,心理学成为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问题的科学,把重心放在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上,即消极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则认为人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不应仅仅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主张心理学应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在关于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针对少数问题学生,比如令高职教师头痛的“网瘾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看来,要防止那些自信心不足目标缺失的学生沉迷网络,在他们已经沾染上网瘾后再进行治疗效果是很差的。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乐观主义、关注未来、人际技巧、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青年是不会沉迷网瘾的。因此应更注重预防而不是治疗,预防的关键则是去了解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从而挖掘出高职学生身上的潜在力量。所以高职心理健康课除了关于挫折、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手段的教育外,还应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具备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培养其利用积极的思维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发展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形成积极的习惯,在自我人格的塑造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3.教师转变观点,积极评价学生

当前,有部分教师也只看到高职学生的消极面,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行为习惯不好,这样的负面评价会通过教师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学生,更加重其自卑心理。“罗森塔尔实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正向期待向学生传达教师的正向暗示,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促使学生达到教师的期待。反之, 教师对学生的负向期待向学生传递了负向暗示,使学生产生消极力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高职学院应大力开展对本校高职生的研究,鼓励教职工开展相关课题,树立“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的高职学生观,不要只看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弱点,将高职生看成“缺陷人”和“问题人”,更要看到他们身上的正面力量。可在校园里开展“发现高职学生的优势大讨论”,组织类似的辩论赛,培养和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先进典型,借助榜样作用,在讨论中让大家认识到高职生身上的潜力。

4.打造和谐校园 优化成才环境

要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重视精神文化环境对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育的关键性,只有在乐观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学生个体才能身心愉悦地学习生活,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各种素质与能力,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才之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学校应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竞赛、技能大赛、讲座或报告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也使部份有人格缺陷的同学逐步走向健康。

参考文献:

第9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13-02

心理咨询行业属于心理学应用实践的部分。应用实践与理论研究总是存在相互推动的作用。本文将从近期心理咨询行业一些新变化,来探讨心理学的发展。

一、国际心理学的新进展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整个心理学界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并以新的思潮或发展方向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其中最具影响的有新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这三门学科又进一步影响到心理咨询界,成为心理咨询界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加之冷战的影响,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因此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他们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的佛洛依德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由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是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又与他们有明显的分歧,因此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目前在心理咨询界,就笔者所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由于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执业心理咨询师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原则,在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二)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的心理过程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目前在计算机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网络和电脑全方位的改变了社会的诸多方面,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如机器人的应用。

(三)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对心理活动生理基础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机能定位,到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的生化研究,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历经一百多年,但其迅速发展还是近几十年。在研究领域里,生理心理学最符合现在是实证科学的要求,能够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在心理咨询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理论依据。

二、《水知道答案》对心理学的启迪

作为心理学的爱好者和关注者,笔者留意了济南的心理咨询界,发现在应用中突破了学术界内的新理论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知道答案》。

(一)《水知道答案》的基础实验

这项震惊世界的实验由日本研究水结晶的I.H.M综合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主持,已进行了10年。所有的这些风姿各异的水结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拍摄而成。在最初的观察中,研究员发现城市中被漂白的自来水几乎无法形成结晶;而只要是天然水,无论出自何处,他们所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当研究员异想天开地在实验水两边放上音箱,让水“听”音乐后,一个奇妙的现象产生了: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而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则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

联合国项目中国水务督察专家高中认为,“《水知道答案》可以说是一本很有想像力的关于水的‘奇妙之书’。”《水知道答案》用图片和文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从点滴做起,创造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二)《水知道答案》对心理学的启示

《水知道答案》对心理咨询界产生了很多启示。比如,当水“看”到“爱与感谢”时,会呈现出几乎接近完美的结晶,让人们联想到“爱”与“感谢”本是宇宙存在与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好的情感与心念会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与感谢”。这也回答了“世界为什么需要赞美”的疑问。这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很多支持。这说明,作为心理咨询师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必备素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这些善良和美好的品质源于客观规律的要求。

三、心理治疗领域的新发展

就笔者所见,在济南业内目前广泛应用的沙盘游戏、NLP教练技术、完形疗法、家族系统排列、催眠术等都因为突出的效果引起业界的关注。这些治疗手段并直接从实践领域产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治疗方式:

1、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治疗来自于瑞士心理分析家多拉・卡尔夫,她跟随荣格学习心理分析,同时也深受莱温菲尔德世界技术的启发,最终结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简易的沙-水-容器世界中寻找到了一条心灵治愈的有效途径。

2、NLP教练技术。

NLP教练技术被誉为本世界最具革性和效能的管理技术,已成为当今欧美企业界提高生产力的最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也是企业培训经常选用的课题。可以大概表示为:NLP教练技术=NLP+教练技术(Coaching)

教练技术起源于运动场,是体育网球教练添・高维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教练事件中发现:肯定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所产生的良性改变,要比批判、否定、矫正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要好的多。后来添・高维先生将此课题做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很快将此理念和技巧应用的到企业界。随着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很和加入,很快形成了一门学问:教练技术。教练技术目前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和专业,它除了应用于企业管理外,还广泛应用于心态、态度、人格、情绪、素质、技能、人际关系、亲子教育等个人成长及家庭、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NLP教练技术就是将NLP对人心理的研究应用于教练技术的一门学问。

4、催眠术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催眠可以很好的推动人潜在的能力,现在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是使用催眠来治疗人的一些心理疾病,如强迫症,忧郁症,坏习惯,情绪问题等。在西方,在很多国家有名望的大学、医院里,都设有催眠研究室,并积极开展着把催眠应用于医学、教学、产业等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催眠治疗确实有快速缓解很多症状的作用,笔者曾亲自目睹催眠给求助者带来的快速变化。

四、新理论与新实践的相互推动

通过对当前心理咨询界的了解,发现当前心理学新理论与心理治疗领域的新发展之间,形成了相互推动的趋势,各种理论相互融合、相互解释,促进了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1、《水知道答案》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互解释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水。《水知道答案》中提出了水会对外界的信息做出反应。人体的60%-70%是由水组成,根据生理心理学,当我们的生理基础发生变化时,自然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这方面的研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又提供了科学的实验的数据基础。

2、认知心理学与NLP等的相互支持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加工系统,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笔者认为NLP、教练技术、催眠、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都可以视为这一学派的体现。它们都是通过改变信息的输入来达到人行为结果的改变。

五、心理学将在我国呈现异彩纷呈的发展格局

我国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21世纪中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化,人们所面对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性,抑郁,恐慌,焦躁,嫉妒,自私,退缩,悲观……人们面临的这些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于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而来自国际心理治疗大会的数字同样表明,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因此,心理咨询行业将会出现巨大的发展。而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心理学本身的发展。

另外,我国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西方心理学界不断号称“从东方文化中获得了启迪”的时候,随着中国社会心理咨询行业的不断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可以预见心理学界也必然会呈现出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凤池,咨询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

[2] 【美】马斯洛,科学心理学,马良诚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3] 【美】斯滕伯格(Sternberg,R.J.),认知心理学,杨炳钧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美】卡尔森(Carlson,N.R.) 著,生理心理学(第六版),苏彦捷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5] 沈政,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6] 【香港】李中莹,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7] 黄荣华,人本教练模式,西安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