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方向教育范文

新方向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方向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方向教育

第1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关键词】主体间性;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相关概念的提出成为一种热潮,为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其从“主—客”二分模式的出发,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对于主体性的反思。道德教育领域吸收其精华提出了主体间性道德教育。

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西方哲学界基于对个体主体性所出现的弊端进行思考,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一范畴。现象学学派创始人、德国人胡塞尔在《笛卡儿的沉思》中首次提出“主体间性”一词。胡塞尔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这种主体间性是通过 “共现”、“统觉”、“移情”实现的。他认为,在这个自我共同体中我自己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应该是平等的,不具有排他性。“自我”不是出于特别的优先地位。也就是说,在这个人类共同体中,不存在谁控制谁的问题,应该是彼此互相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共同体的成员。海德格尔从本体论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个体的“此在”与他人和世界的“共在”,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存,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主体间性的本质关系是主体通过“对话”而形成的“我一你”关系。此外,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也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对主体间性进行了研究。

哲学家们虽然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研究,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共有的特征:(1)主体间性客观地存在于不同主体之间;(2)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3)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与超越,是主体性的合理的、适度的发挥与发展;(4)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精神已发展至其他的关系领域。

二、道德教育走向主体间性的必然性

1、传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理论中,无论是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还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都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单一主体,忽视教学参与者的沟通与理解等问题。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着重强调统一性,而忽视个体的差异。片面的强调对于道德知识的传授,重视道德内容的规范性,而不注重受教育者精神方面的需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注重道德教育目标设置的整齐划一,以“标准化”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一刀切”的做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尊、兴趣、情感、态度、个性差异;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需要过于夸大,弱化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和个体需要,忽视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有效转换。我们的道德教育都被等同于单纯的课堂教学活动,道德教育的内容只是被理解为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教育活动只是刻板的道德知识传授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只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知识的占有成为道德教育进行的主要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灵处于相互封闭的状态,鲜少有情感和精神的沟通,失去这种灵魂的碰撞,教育者无法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更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道德需要自省与内化,当道德教育世界缩小为刻板的知识世界,与现实生活相隔离,与受教育者的内心情感、精神状态想隔离,道德教育便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同时,在传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教条化和理论化。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与现实生活有效的连接,没有生活实际的依靠,道德就变成了孤独的理论空壳。不难发现,目前为止对于道德教育的教学一直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理论考试方面,涉及到生活实践性的研究和实施还很少,无法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课堂”走向“生活性的教育园地”是现在道德教育的一大难点。在传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是主体,由于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主体,处于支配地位,受教育者是客体,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使得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往往采取单向的灌输方法,无视受教育者的理解能力和想法感受。

2、道德教育走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因素

我们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空前密切,人们成为“地球村”中的村民,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极速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冲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阻碍,全球如同一张巨大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人们在这张四通八达的大网中,可以随时与全球各个角落的人进行对话与交流。同时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人们在各种对话与交流中彼此了解,达成共识。各种全球性的危机问题使得人们意识到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解决的,而要依靠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基于不同领域共同利益的思考,联系也被日益拉近,各国、各名族之间的对话交流意识逐步增强,“共在”、“共存”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为了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人需要从孤立的单子性存在走向开放的共在性存在,即从个体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进行也应该随着这一变化而发展。具备独立性、合作精神以及责任感的人已然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使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改变,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资源被大量开发,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各类生态危机不断出现,使得我们不得不对道德教育进行新的审视。传统以人为中心的狭隘道德观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技术的普及,出现了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都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1、确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

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人的灵魂、内化人的价值的活动,而非单纯的知识输出和认识堆积的行为。相较于道德教条,“人”才是道德教育的本位所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性的生命个体,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在主体间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形成了情感、思想、智慧的相互碰撞与升华。受教育者在提升了道德认知的同时,个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能力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道德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道德。在生活中,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人与人通过交往获得生活意义。因为,人是生活在主体间性中。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所倡导的回归生活世界是让受教育者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受教育者培养德性,做有道德的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过有道德的生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来往交流,使交往双方都在道德境界上有所提升,这便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追求所在。因此,只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和回归生活的科学理念,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2、优化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构

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德教育主体间转向的实现。传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机械地将道德教条、道德准则等一些既定道德知识编排成教材,并以此作为教育内容,教育者忽略受教育者的兴趣和需要,将这些远离受教育者生活实际的“高尚信条”和“道德理想”灌输给受教育者,内容空乏,不易于被受教育者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价值信仰。回归生活作为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思想理念之一,现实生活便成为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要使受教育者所学到的道德知识不是空泛的而是富有生命活力的,所培养的德性不是僵死的而是充满生命气息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就应该来自于受教育者所亲身体验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在教材的编排方面应该更注重灵活性。道德教育的教材应注意要与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相协调,能产生紧密的联系,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要使受教育者产生道德共鸣,仅仅根据知识的逻辑或成人的道德认知水平来编排教材是不够的,更无法取得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3、明确交往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过程的实质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活动就是交往,这种交往活动不仅体现在行为上,同时还体现在心灵中。在一系列的交往活动中,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道德精神必定对受教育者产生启迪性影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双方之间积极的交往关系的形成,从而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人格精神、道德情感、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和感染他的同伴,共同促进道德的进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明确交往的重要性,有助于主体间性道德教育过程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张廷国.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04.

[2]冯美玲、王晖.道德教育的唯美选择:走向主体间性[J].江苏教育研究.2009(25)

[3]陈荣武. 论交往德育与德育交往[J]. 思想理论研究. 2003(7).

第2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1)课程体系安排有欠科学,教学没有针对性。

随着社会对现代化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多,各所高校皆加强了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加大了培养学生基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训练力度,然而,在这种浪潮中,究竟如何科学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所有的学生都被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教育,不分文理科都学着同样的知识,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无所用,甚至学无所学。笔者认为,若要真正凸显计算机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必须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施教者及受教者本身抓起,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大学生自身的不同专业相结合,与计算机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相结合,与高校自身的定位相结合,从而走出一条有针对性、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学之路。

(2)考核方法囿于传统。

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只是简单的上机考试,题型单一僵化,考试内容落后。这种单调的考试方式,使得大部分学生以机械应对的方式来应付考核,比如在临考前一个周突击复习,上机做几套模拟试题等等,目的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核,而完全没有思考过从课程中能够学到什么实用性的知识,更不要说将之应用于实践。这种泥古的考核方式,进一步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实践能力低下,创新思想缺乏。再进一步说,学生通过突击复习固定题型就能通过考核,便很少甚至不会在课外投入精力学习计算机,从而造成更进一步的不良后果。

2对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建议

2.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计算机能力基础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努力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同时满足各个能力阶段的学生的需求,避免出现有人“被撑到”,有人“吃不饱”的现象。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基础能力不同开设高中低三中教学班,开设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协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参班学习。在此过程中,需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应用基础三方面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计算机能力是当今社会必需的基本技能之一,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是每一位大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职责。

2.2改革教学结构,创新教育内容及教学方式,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灵。”对大学计算机教育而言,简单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用于今日,必须对教学结构进行改革,从而避免对学生创新思想与积极性的扼杀。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大学计算机教师离不开学习。“学无止境”,“三人行,其必有我师焉”,古人的警语应熟记于心。教育工作者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应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如参加培训,主动进修等等,尤其对于计算机这样一门日新月异的先进学科,大学计算机教师更应该主动及时更新知识贮备,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

(2)大学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科研者,这是每一位大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身为大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将自身的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3)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随时注意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努力避免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脱节,避免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理论是教学的基础,是应用的根据。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必不可少,但具体的操作环节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理论与操作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简单的幻灯片操作与语音教学,而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启发学生转变思维,多方面思考问题。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只有紧紧抓住时代脉搏,跟上时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从而满足社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科学安排教学体系,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1)针对文理科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同。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工作原理与硬件构造、程序安装的前提下,文科生应注重培养其对Microsoft、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而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则应根据其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应用软件的教学活动,从而方便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及综合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安排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分阶段、分层次、合理有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具体而言,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其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机能力有如下几点:掌握几种基本的操作系统并熟练进行中文字表处理;根据使用性质选择配置、组装调试计算机;安装、调试、运用流行软件,等等。对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还应该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知识,学习程序设计,编写简单程序。在选择程序设计语言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性质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一些要求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专业上,还应当教给学生算法和数据结构、操作环境与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与数据库等知识。

(2)大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新的课程观,科学安排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内容,使之组成一个完整有机、相辅相成的优化结构,使学生在掌握好必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他课程学习,并有充分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必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应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机的学习过程。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既有知识,拓宽视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老师开展的不同领域的课程,从而可以对计算机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活动课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其内容可以丰富多样,适当搭配教材进行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为主。

2.4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以应用能力、实战性作为考核教学工作的新标准

无论哪行哪业,考核与评价都是衡量其优劣高下的重要手段,更是促使其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传统的考核方式内容单一,手段呆板,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结果导致了机械无果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目的得不到实现。笔者认为,有效的考核方式应该是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的考察,比如计算机的硬件选择与组装,路由器的设置,网线的连接,如何联机共享等等,进一步的程序运用方面,尤其应该着重考察学生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而非过于专业的数据库建立。同时,应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发言讨论的分数,课外实践的分数,等等。

第3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33-01

一、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注重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目前的教育新形势而做出选择。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滞后,不能很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制约教学成绩提高的现象。因此,对高中语文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改革的侧重点在于教材和教学两大方面,而对于高中语文而言,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从目前的高中语文新课改来看,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在于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根本的学习需要是充分了解书本内容,全面掌握书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语文技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此为需求,根据这些需求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不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这是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2.出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学生具有丰富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反映出了高中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开始了人性化教学的转变,充分体现出了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尊重。从这一点来看,高中语文新课改更有利于推动先进的教学方法。

3.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力。考虑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成效,高中语文教学也必须要围绕着教学目的而展开。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很好地关注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性,要求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转变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实际是一个老师启发,学生领会的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积极的效果,不但要发挥老师的启发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非常关键。从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角度来看,目前已经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当做了教学方法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一有利影响,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转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关键,如果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和学习状态中,老师的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只是消极的等待老师讲授的话,那么将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从教学结果而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

目前,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已经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制度下,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能够达到语文教学要求,能够满足目前的高中学问教学需要。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势必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符合新课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要求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其中一项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我们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执行。

三、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注重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始终倡导要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这不仅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在高中语文新课改中,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推动了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培养师生平等关系的意义在于,不仅有利于改善语文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推动教学方法的转变,使教学方法的制定更好的为语文课堂服务。此外,还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1.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促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改变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十分重要。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理念,使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多一些积极地尝试。因此,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可促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改变。

2.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使教学方法更适应课堂需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必须与课堂教学相适应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大,老师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制定可靠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因此,培养师生的平等关系使教学方法更适应课堂需求。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教学方法存在的三点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效推动了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也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利用新课程改革这一有利契机,努力改变现有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梅.论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方法新思维[J].中国教育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第4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体育教育必要性可行性实施对策

0 引言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什么是拓展训练及起源发展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

2.1 纵观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抗挫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在身体方面,或者体质弱、协调性差,或者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人际交际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差,他们迫切地需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而拓展训练的引入正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佳答案。

2.2 在高校中,我们可喜地见到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殿堂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可悲的是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却呈更高曲线的增长,为什么当代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在下降?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给当代青年一个不小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独生子女时代从小所受到的家庭宠爱和学校的教育对于我们的心理磨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而拓展训练正是对于我国大学生最及时、恰当的心理缺陷补充。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激发潜能、不断超越自我,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学生社会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而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大学体育教学则过多地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拓展训练采用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从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来看,可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代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相对薄弱,一旦遭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个人挑战类拓展训练项目,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而其他的团队类项目则对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4 拓展训练项目不受场地、器材苛刻要求。根据校园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开设拓展训练项目,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场地训练的场所,而水上项目除了利用一些学校特有的天然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水上训练场地。而没有天然地理、地形优势的高校尽可能地开展以场地项目为主的拓展训练。场地项目比较简单,容易开展,便于组织,比较适宜内陆地区和中原地区城市。

2.5 拓展训练项目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3 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3.1 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3.2 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部分组成。水上训练内容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训练内容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题及攀岩、跳跃等多种心理训练活动。

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校区较小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3 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一是管理机构: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经费投入: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三是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4 结语

总之,拓展训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它既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拓展训练符合现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高校体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体育工作不断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去审视体育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才与时俱进,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教育育人和社会育人的两大功能,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聂同海,温国强.开设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的设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6月.

[2]程丽珍.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2月.

[3]李钢.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8月.

[4]卢建辉等.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的新内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9月.

第5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教育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以其较强的信息传播功能对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现阶段,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探索,创新教育途径。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思想教育是一个通过信息传递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及人生态度的教育过程。所以,网络将会对高校思想教育的手段及教育效果带来较大影响。(2)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空间。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思想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从而使之前相对狭小的思想教育教育空间逐渐变成社会化、开放化的高校教育空间。借助网络环境,高校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到各种社会现象、文化思潮。与此同时,网络环境所具有的多媒体特性,能够使高校思想教育产生更强的感染力。此外,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能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2.负面影响

现阶段网络信息非常丰富,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负面信息,有时甚至会使高校学生无法理性思考,迷失方向。高校学生因自身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非常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若高校学生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接触了不良信息,就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会误入歧途。此外,网络交流所具有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高校学生缺乏人际互动,不再关心现实世界,最终造成人格异常与心理障碍,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教育途径

1.增强思想认识

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要做到态度端正,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认识。若是认识层面出现错误,则必然会对之后的行动产生阻碍作用。高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其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必要。高校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坚决不能够沉迷其中。具体来说,第一,应增强思想教育理念的开放性。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是比较封闭的,在教育信息上也比较固定。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基础上,信息传输逐渐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应该有着较强的信息开放性。第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教育工作。传统的思想教育往往更注重知识灌输,这会使学生缺乏实践体验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自我教育,在启发、引导的前提下,使其积极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第三,大力培养学生所具有的自律能力。要通过自我要求、自我调控,使学生最终形成道德自律,拒绝不良信息。

2.创新高校思想教育内容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不仅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教育,还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创新精神教育等方面。此外,高校教师还要将一些新观念纳入思想教育中,比如市场经济观念、时间观念、社交观念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要结合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相对较差的问题,适当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与计算机伦理内容,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3.创新高校思想教育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该认识到网络环境对思想教育的影响,通过网络手段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思想教育与思想引导,进一步占据网络教育主动权,大力开展网上宣传,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高校思想教育线上、线下的教育合力。此外,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教师应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形式的传播方式,引入交互式沟通传播方式,更好地顺应高校学生成长期间对社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网络化手段把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有效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将社会主义主旋律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声音、图片、视频等相互结合的方式,实现抽象化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把相对枯燥的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化难为简。教师还应该将相对严肃的宣传主题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得生动形象、更利于学生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4.创新高校思想教育管理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管理方式,强化对网络媒体教育的管理控制,并对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严格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讲,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活动必须要将内容创新转移到技术知识管理创新、法制管理创新以及网络自律管理创新上来。高校必须抢占网络思想教育的制高点,借助政策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以设置高校德育信息网络专门通道,并借助法律、法规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技术优势对网络媒体进行有效控制,加强正面传播,从根本上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进而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及积极向上的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效规范网络运作,强化高校网络管理控制,如对免费个人主页或免费链接进行审查,落实实名注册登记制,借助技术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阻止不良信息肆意进入校园。

三、结语

总之,网络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必然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小到教师、学生,大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对此予以重视,才能形成比较全面的条件和完善的发展环境。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待网络环境的影响,从不同的视角对其两面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充分的研究,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洪生.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59-61.

[2]王盼盼.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5(17):247-248.

[3]马福开.浅谈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2):262.

[4]孙旭,曲政文.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现代交际,2013(9):233.

[5]徐津.网络环境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71-73.

第6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化 教育氛围 主旋律

21世纪国家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大学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场所,如何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每一所高校所应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一、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首先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培养祖国建设人才摇篮的高校,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当代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教育成型期,思维活跃,自尊意识突出,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很容易为外界感染和侵蚀,受到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影响的冲击。大力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基本理论教育,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个别大学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甚至走上了极端道路。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只因打牌不合锤杀了自己的四名同学;上海某名牌高校学生运用高科技手段窃取国家资金数千万元。出现上述问题与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密不可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帮助学生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为研究依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新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新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摆脱空洞的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更加追求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公平;(2)要求面对现实;(3)普遍具有程度不同的逆反心理;(4)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5)渴望及时、多样的思想交流。

不能否认,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得到了加强和改进,逐渐走向科学化、实效化。但由于对新时期急剧变革的现实及其特点缺少深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最紧要的就是研究和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

三、明确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内容

新时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任务就是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对科学体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根本观点,是人生的坐标。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每个人都期盼着自己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成为事业的成功者,当代大学生们也不例外,但这仅凭一个努力成才的美好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科学、乐观、正确的世界观,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只有积极推动祖国向现代化强国发展的世界观才是科学的。当代大学生要将个人事业的成功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人生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这样人生目的才具有完整性、高尚性和永恒性。

四、如何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1.根据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

要坚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原则。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需要相互间的尊重;教育者要切忌居高临下的指挥和训导姿态,要尊重学生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要坚持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因为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往往是从浅层次的心理感受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的过程。思想教育也应该从浅层面的心理感受入手,逐步达到深层思想方面的问题。

要坚持真诚坚定的原则。教育者只有对自己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坚信不移,才能产生真诚的力量,使学生年受到震撼和感染。否则是不会取得积极效果的。

要坚持灵活性原则。教育者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问题,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方法,解决各种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要坚持惩戒管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而在惩戒的同时把刚、柔两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要重视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机构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才能的挖掘者,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现想信念教育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即教育的过程中,感染学生,取得积极的效果。

教师要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至于以偏概全、以点盖面。

3.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营造社会氛围上下功夫

当前社会信息时代早已到来,网络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普遍喜欢从网络上捕捉自己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网络上年轻群体的思想脉搏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趋向。大学生对网络的如此依赖,也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园地。因此,除了通过传统手段开展教育之外,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利用,大力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教育界各位同仁的共同探讨,也需要这个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希望通过不断地探讨和努力,能够切实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之中,发挥它应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

[2]珀金.论教师的作用.

[3]瞿葆奎,著.王英杰,译.教育学文集•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7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教学方式 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性教学,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运用教学方法和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的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教师的创新教学。创新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又是一种教学方式。当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使一些相关教学方式最佳结合时,才真正体现创新性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最佳结合――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教师感到无从着手或是高不可攀。其实,把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方式做到最佳结合时,就会出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如对这两者的概念、关系、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或教学手段安排不当,就达不到相应的目的。如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素质高低就是智力方面的问题,在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意识到智力因素的提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系。有的虽意识到学生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起制约作用,但没有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在现代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型的浪潮中,“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乐学式”“合作交流”“游戏助学”等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可谓百花齐放,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最大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但有的课堂教学是“追潮”意识,还是为“矫枉过正”?新教学方式得用且用,有“心机”者还加点自己的创新方式。一堂课上完后,观者对其课型不易肯定,疑问重重,看不出本节课的知识学生是怎么掌握的,也没有能突出让学生动脑思维的关键环节,教学过程中为“形式”而形成,这又过度重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目的不明确。综上所述,根本不会有创新性教育。只有明确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是智力因素培养、提高、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为了智力因素更好地提高和发展。相反,智力因素的提高又能促进非智力因素,二者相符相承。只有做到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手段,达到最佳结合时,学生的能力才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才会出现创新。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方式的最佳结合――创新

在课堂上,学生的各种思维形式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最活跃,利用率也最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把这两种思维恰当结合,就谈不上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这两种思维形式的训练,做到最佳结合往往是人们忽视的问题。直观教学具、电教设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条件,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但在关键时机注意给学生留有抽象思维的机会。训练学生这两种思维能力要有一个科学的结合方式,才会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可利用这样几种教学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抽象创新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抽象创新思维形象验证;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是初级思维,是培养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条件和手段,目的是使学生要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会有创新。

根据低、中、高学段或教学内容,先以哪种思维形式思考问题,做到科学地安排。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及体积单位进率等内容时,都可以让学生以抽象思维入手,不要直接让学生利用直观教学具,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想象一下,教师有针对性的了解部分学生的思维情况且保持意见。为了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再利用教学具进行形象思维,逐步得出计算方法,然后再公开直观教学前部分学生的想法。教师对正确或更好的方法给以肯定鼓励,不正确的给以验证。对于其它学生说不定在启发下还会出现更好的创新方法。这就是: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创新思维。

有的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可直接让学生抽象思维,并公开学生的想法,再利用直观教学具验证。即抽象创新思维形象验证,这样就对不同学生起到两全齐美的效果,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把形象思维形式与抽象思维形式做到最佳结合时,才会有创新思维。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结合――创新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虽方式不同,但对于面向全体学生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且又是两个即对立而又统一的整体,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两种优点和作用不是更完美的事情吗?应试教育时期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课堂任何时候不准学生相互商量,认为是影响学习的不良现象。现今素质教育时期,“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新时尚,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要具有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才适应社会的新需要,这给原来的课堂教学效率一个很大的补足。往往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只为追求“时尚”,忽略“自主探究”,不能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步提高,顾此失彼,这又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新的缺陷。像有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分学段高低和内容,揭示出课题以后就让学生同位或小组讨论,不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只有很少学生可能按照自己的见解发表意见,但对一部分独立思考能力稍差的学生(见别人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做),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训练机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独创机会、成果被少数学生所取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协调进行,切勿偏颇,使全体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展和提高,我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讨论学习不宜过多,只能略试,循序渐进。中、高年级知识基础较好,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互协调的前提下可多实行讨论式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还是“合作交流”为主,或两种方式结合进行要做到恰到好处。

3.有的内容要采取讨论式学习,但在讨论前要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见解之后或学生独立思考也没有解决方法时,再进行讨论,这样既起到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又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作用。

第8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一、建设校园文化,优化教育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崇尚自由。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对传统和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式有一种不自觉的对抗和叛逆,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心理年龄较实际年龄低,缺乏对待挫折和失败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在个别情况下,甚至会表现为激烈的对抗。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有一般性的理论灌输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逐步接受学校的文化、理念、传统,激发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二、占领网络阵地,拓宽教育领域

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直接面向对象、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等特点,对于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更具吸引力。因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式之一。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寝室里购置了电脑,有些学生还在宿舍楼里将不同寝室的电脑联网。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网络教育功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有关教师和专家学者通过教育网站的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网络征文、软件编程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融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组织“网友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同时,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规范网络行为,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意识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三、广泛开展活动,增强教育效果

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如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进课堂、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而更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通过设立形势资料报告库。定期在校园里组织形势报告会,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拓宽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途径与形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让大学生群体知荣明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针对青年学生喜欢参与性活动和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鼓励学生以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善于创业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业余科技发明、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第9篇:新方向教育范文

目前,大学英语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低效耗时,二是聋哑英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知识有充分的掌握,但是到了实际应用时却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这种语言的交际和表述能力让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热情。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方向必须做出有效的调整。

一、教学效用的提高

以经济学角度分析教学的效用,其内容主要指两个方面,第一是满足了教师的发展需求;第二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其应当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应用上,比如能够在任何场所得心应手的使用英语。大学开设英语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利于今后的自身发展。所以,要想在教学效用方面有所提高,英语教材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教学效果会因为教材内容而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优秀的教材内容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英语国家的相关信息,第一是思维方式;第二是文化文明;第三是生活习惯等。同时,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应当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进行。虽然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也适当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比如听说法和翻译法等,但其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的理论指导,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掌握,导致很多教师无法做出有效的课堂设计。而根据实践课程我们发现,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优化。

课后任务是教学效用提高的有效手段,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多媒体学习资料和相关英语交流平台提供给有需要的学生。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学生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学习资源,还能利于语言使用空间的拓展,保证英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有效激发出来。教师在布置课后任务时,应当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同时,满足教师自身发展也是保证教学效用提高的因素之一,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计划。虽然英语教学看上去比较单一,但其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是非常丰富的,这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全面的掌握西方文化,并对西方的文化趋向及思潮有一定的了解。

二、连贯性的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内容要保持连贯性,其应当避免重复浪费教学内容,较大、较难的跳跃也要尽量避免,在原有程度上有效的向前进行逐步发展。教学体系的连贯性如果无法实现,其将无法有效推进学习进程,止步不前的教学不仅会大量浪费教学资源,还会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目前,我国各地英语教学水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英语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学习学术英语,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听说方面进行加强。

要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首先需要在听说质量上进行提升,重视学生的读写水平。在上大学以前,学生已经长时间的接触过英语,大多学生也拥有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根据我国相关数据显示,新时期的大学生能够流利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的人数比例已经超过85%,这也逐渐改善了“哑巴英语”的局面,大多学生通过几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已经能够听懂一些英文节目,包括电视剧和新闻等。

三、学术英语能力的加强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