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微生物的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的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生物的研究方向

第1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摘 要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体育锻炼是智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菏泽市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为实验对象,采取侧手翻为锻炼手段,对小学生练习侧手翻后是否对方位知觉和灵敏协调性有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侧手翻 空间知觉 灵敏协调性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武术侧手翻练习对小学生方位知觉和灵敏协调性的影响研究。

(二)实验对象

实验人员为一年级学生,选取两个班分成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5学生。其中实验组男12人,女13人。对照组男14人,女11人。选取同样的岁数,身高,体重处于同样的环境来降低外在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侧手翻练习前、后方位知觉能力的比较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对实验组进行前测,实验结果摸错总次数为366,对实验组进行后测,实验结果为摸错总次数为165,实验组在侧手翻练习后摸错总次数明显降低,可知实验组人员在经过侧手翻练习后方位知觉能力有明显提高。

(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方位知觉能力的比较

在经过两个月侧手翻练习后,结果实验组摸错次数为151,对照组摸错次数为320。明显看出实验组摸错总次数少于对照组。

(三)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生方位知觉能力的分别比较

在经过两个月的侧手翻训练后,实验组的男生与对照组男生的方位知觉能力的比较,实验组男生摸错次数的平均数为7.92,对照组男生的平均数为12.36,实验组男生平均摸错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男生。实验组女生平均摸错为4.31,对照组女生平均摸错次数为13.36,实验组女生摸错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女生,从数据表现上看,女生的结果对比比男生的结果对比的差异更加明显。

(四)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灵敏协调性能力的比较

在实验后,结果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总数共多了四次,其差别并不大,故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练习侧手翻协调能力差别并不明显。

(五)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生方位知觉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分析

从运动训练学理论可知,在对运动员实施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过程中,就某一素质训练时该素质的提高还会对其它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这种现象被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为运动素质的转移。对灵敏协调性素质的训练试图借助于运动素质的转移理论,在进行其它主要素质训练中以转移来替代灵敏协调性素质的训练,身体素质训练的实践表明,运动素质的转移是客观存在的,在进行速度、力量、柔韧性素质的训练与提高过程中定会提高灵敏协调性素质的水平,但是这只能说是可以促进而绝不可以代替。如果只依赖于运动素质的转移过程来发展灵敏协调性素质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采取直接发展的形式来进行发展。

运动是肌肉活动的结果,正是因为所有运动都是通过肌肉外化来的,所以力量素质被视为一切动作的基础。灵敏协调性需要肌肉快速的启动,因侧手翻只有两个月的练习时间,对肌肉增长力量的刺激并不是很大,故实验组与对照组并无太大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侧手翻训练对小学生方位知觉能力和灵敏协调性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结论

1.实验组实验前、后方位知觉能力上有差异,且实验组小学生参加侧手翻练习后方位知觉能力均优于参加侧手翻练习前。

2.实验组与对照组方位知觉能力上有差异,且实验组方位知觉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小学生。实验组男生方位知觉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男生。实验组女生方位知觉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女生,且表现更加明显。

3.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灵敏协调性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灵敏协调性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4.整个小学阶段,方位知觉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未来身体方向感和协调等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适当开展侧手翻运动,能够促进学生方位知觉能力的发展。

(二)建议

1.由于本文撰写时间有限和实验器材的限制,建议在研究小学生侧手翻练习时间应更加充分和器材更加先进。

2.在进行灵敏协调性的训练应主要是对肌肉力量的训练,侧手翻可以是辅助练习。

3.在体育课中增加侧手翻练习。体育教育中,应按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使小学生各种心理能力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4.由于本文实验人员有限,建议对小学体育活动中开展侧手翻练习是否对不同年龄段方位知觉增长高低作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第2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据上海医药工业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部门代码、名称及联系电话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0701药物化学

1.抗感染药物研发

2. 抗肿瘤药物开发

3.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研发

4.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

5.内分泌系统药物研发

6.药物合成工艺及创新药物研究

7.半合成抗生素药物研发

8.降血糖药物研发

9.降血脂药物研发

10.药物晶体工程研究 001化学制药部 T:021-55514600

009上海市抗感染药物重点实验室 T:021-55514600

010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 T:021-55514600

006生物制药部 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 T:021-50795798 21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701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一(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或702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二(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注:701、702任选一门

方向10为012部门招收;方向7为006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1,009,010部门招收。 100702药剂学

1.透皮给药系统

2.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3.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

4. 新型注射给药系统研究

5.生物黏附性局部给药系统

6.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研究

7.粘膜给药系统研究

8.药代动力学

9.药物新剂型

10.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研究 003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T:021-51320211 11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3药剂学专业基础综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药剂学) 100703生药学

1.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及天然产物化学

2.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

3.创新中药研究及其产业化和重点重要品种二次开发

4.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 004中药研究部 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 T:021-50795798 4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4生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天然药化及分析化学)

注: 方向4为012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4部门招收。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药物分析研究

2.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3.药物质量标准

4.毒物分析 005分析测试中心 T:021-62479808 5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5药物分析学专业基础综合(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微生物新药的筛选及开发研究

2.微生物菌种的传统选育与基因工程改造技术

3.生物转化的工艺研究

4.多肽药物的工艺开发研究

5.细菌抗药机制研究

6.发酵废弃物处理及环保微生物开发研究

7.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工艺研究 006生物制药部 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 T:021-50795798 9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6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基础综合(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 100706药理学

1.生殖毒理学

2.中药药理

3.神经药理

4.肿瘤药理

5.药物毒理学

6.分子药理

7.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8.免疫药理

9.消化药理

10.社会管理药学

11.临床药学 007药理评价研究中心 T:021-55514600

008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T:021-50800333

012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T:021-62897078

015临床药学研究中心 T:021-54234291-409 13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7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药理学、生物化学、毒理学)或708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二(药理学,管理学原理,药事法规)

注:方向1.5为008部门招收;方向10为011部门招收;方向11为015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7部门招收。报考方向10的考生需要选择708,报考其他方向的考生需要选择707 081703 生物化工

1.生化反应工艺与工程

2.生化产物分离工艺与工程 006生物制药部 T:021-62479808 2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第3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微生物防治;园艺植物

1微生物防治园艺植物病害的发展起源

日常生活中,从电视访谈节目中经常看到有关于生物生存的节目,针对微生物和病原体之间的关系,其复杂度较为深刻。正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在种植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种植的植物出现疾病后,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利用有益菌种与植物的相互结合,从而抵御病害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的快速成长。在开发过程中,已经完成的主要疾病防治菌剂,如下表1所示。

2植物园林中的病原抵抗原理

对于植物来说,某些病毒自身不带任何毒性,且无突出变异体。但在侵染寄生以后,会对本体植物营养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导致植物出现营养方面的疾病,而有些病毒本身带有一定的毒性,其影响更大。部分菌种或者病毒自身无毒,在获得一定的能源物质以后,可以帮助植物产生抗性屏障,阻止植物再次侵染其它疾病,称之为诱导抵抗,而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有益寄生。

在对植物体内病毒进行抗性生产的过程中,分析放射性土壤杆菌对桃树冠瘿病的影响,在进行长时间的尝试后,发现其抑制作用较好。其主要机理就在于植物体内的拮抗保护以及生产形势,都能够保护植物本身抵抗周边病毒。对于产生抑制治疗效果的病原体,可以从园艺植物的病害体中进行提取,日本研究者在对青枯病的主要病体菌株进行分析后发现,能够引诱番茄产生番茄素,可有效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针对真菌的生产利用,对根系内部所产生的特殊生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菌根的作用,对周边形态产生较好的影响。

3微生物对园艺植物病害放置的具体利用情况

对微生物的利用,从古既有,最早利用的是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更好地促进其生长。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利用这类形式的生产中,也从促进生长朝着抵抗疾病的方向开始发展。1934年,美国发现抑病土,对于小麦生长中所遇到的一些特殊疾病,都有很好地抑制作用。而相关学者在对西瓜枯萎形态的研究中也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的生长会产生较高的抑制作用。在现代,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在生物农药方面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其中利用天然植物产物进行虫害疾病防治,能够更好地保护植物。另外,利用抗生素农药,也能够较为合理地杀死线虫类寄生虫体,且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在对这类药物的应用中,也逐渐广泛使用开来,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好的产业丰收。

对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是我国无公害培养园林植物生产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不仅减少了现代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更有效地从根源上控制疾病的发生。从农业化的发展中来看,微生物农耕用药在市场的比值较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类药物的效果没有传统农药效果好,同时购买时价格偏高,所以,导致在我国的应用中并没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第4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级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4-02

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1号)所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教育,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要求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要有机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级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微生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微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逐步变化,旧的理论、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有些已淘汰,新的已经补充。为了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动态,提高其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技管理、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本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对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江西农业大学1957年创建了微生物学科,国内知名学者黄其望、欧阳谅等老前辈创建本学科。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微生物学科得以发展壮大。2003年本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点,开始招收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高级微生物学”一直被列为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没有固定教材,讲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设定一定学时的讨论课。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掌握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为了使研究生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得以强化,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背景,“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和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为主要教材,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学生自学部分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进步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内容分几个部分:

(1)简要介绍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研究与发展现状,巩固本科学习阶段的内容,夯实研究生学习高级微生物学的基础;

(2)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沿着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代谢调控等基本理论主线,阐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学科的最新成就;

(3)围绕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和最新的技术方法,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与应用实践,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两方面讲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结合科研和生产的实例,阐明微生物学现代技术方法、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研思路和常用的微生物学技术,引导学生在科研设计和实验中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结合国内外微生物学科的一级期刊以及Science、Nature等杂志上新近发表的微生物学相关研究成果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领域中的源头创新及科学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展保持同步。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多数研究生认为研究生学习期间关键是要把实验做好,课程的学习不重要,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所以经常有大量的学生缺课。有的研究生为了获取学分,不是深入探索学习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些考试内容过关。如果老师要求写文献综述,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在网上收集一些论文资料,不做任何分析,敷衍了事。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不但知识背景要宽泛,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是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实验完成。因此我们试图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将理论教学分解为精讲部分、讲座部分、自学讨论三个部分。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布置课前文献报告,再组织课堂交流,讨论文献相关问题,最后监督讨论后的研究报告和进程,把知识灌输改变为以重视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传授知识。通过探究式、激发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专题演讲,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完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后,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主题,如重金属的微生物代谢研究进展、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微生物代谢组学、细菌的信息交流、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微生物蛋白组学、未能培养微生物、新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农用抗生素的研究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将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选题。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写成5000字左右的综述(不含参考文献),制作PPT,安排一定的课时要求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其他学生和老师作为评委,根据其幻灯片制作是否精美、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内容是否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是否恰当等指标为演讲的同学综合评分。研究生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开阔了的学习视野,启发了思维,强化了学术研讨和文献调研的能力,奠定了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

四、增设实验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生源多样化明显。不同的生源掌握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差别明显,新生现状给研究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是第一学期开设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很多学生尚未进入实验室,为了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增设了实验环节。在实验安排中,首先设计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如,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无菌操作技术;细菌与酵母、放线菌与霉菌的菌落特征识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放线菌染色技术及其形态和结构观察。随后根据学生将来的研究方向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例如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我们确定的题目是“放线菌发酵培养物对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的链霉菌代谢产物处理水稻种子,对种子萌发率、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稻瘟病菌为病原菌对三叶一心期的水稻进行处理,以观察链霉菌对水稻幼苗抗病效应的影响。通过这个创新实验环节,一方面提高了不同生源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五、规范考核模式,强化基础知识,考查思维创新

研究生课程考核模式主要有三种,提交课程论文、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等。但这些考核方式均存在弊端,如课程论文,学生只是在网上拷贝现有的论文,不做任何的归纳总结。开卷考试则是学生把试卷拿回去,在网上搜索相关答案直接照搬照抄。闭卷考试时,学生就在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总结经验,我们对高级微生物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做了许多调整,量化各项指标。我们将考核内容设定为考勤5%+课堂交流25%+课外作业15%+期末考试55%,考勤考查的是到课率,课堂交流包括课堂问题的交流和由学生选定的专题演讲,课外作业为布置的每章节的作业,期末考试主要是讨论型的题型。增加平时成绩和讨论分析题型的比例,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考前突击,考后就忘的现象,引导学生真正地用脑学习。

为了顺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不仅要有宽泛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其技术知识层次也要跟上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不断更新的步伐。因此我们在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高水平期刊文献,更新补充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最新的研究。教师从学习者实践体会方面得到宝贵信息和教学资源,促进了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水平,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国内许多生物相关专业院校都开设了《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各院校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做法。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提供的课程网站、各类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质量,关注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双语教学试点部分教学内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在安排课程实验时,需要课时的保证和实验场地,由此影响了原来的教学安排,这就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师资安排。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尽可能地完善高级微生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完善知识背景和提升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汉寿,杨冰.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2-1116.

[2]马富英,余洪波,张晓昱等.试论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定位[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3):24-27.

第5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46-02

Teaching Reformation Research of Postgraduate Course Based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Established b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Wang Yanjie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Abstract: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iculum provision and course teaching for postgraduate in microbiological field were reviewed. The measure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established b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was put forward. An exploration for teaching reformation research of postgraduate course was established by utiliz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established by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The creative competenc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postgraduate were trained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enterprise competence improvement and scale culture of postgraduate.

Key words:Postgraduate education;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 reform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短缺对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作用逐渐显现;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侧重理论化,使培养的研究生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薄弱,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培养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从而出现了研究生就业率不高,但社会却缺乏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鲜明、创新和实践能力差、学校的投入和保障措施不到位成为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突出问题[1]。针对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趋势,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师资条件与不同学科特点的、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微生物学科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置4个主要研究方向,即环境微生物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品应用微生物和天然药物的微生物转化。这4个方向是互相交叉渗透的,在选择课程时,坚持以本专业为主体,也选相关专业甚至其他学科的课程为补充,以提高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的综合能力。但课程的设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要,逐渐显现出众多问题。为此我校微生物学科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工程中心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调整了课程设置,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课题研究提供了平台。

1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的前沿性、研究性和特色性不强 由于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校微生物学科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先进性不足。微生物学科设置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学位课有高级生物化学、现代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必修课有微生物专题、现代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和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选修课主要根据各老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中缺少本方向研究的前沿课程,不具有特色。此外,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的区别较小,不能充分体现出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按师设课、课程体系规范性差 课程的设置随意性较强,按师设课问题突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同时,课程设置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规划,没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

1.3 课程设置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自主选课 我校微生物学科学位课学分18学分,必修课分,而课程学习要求获得30学分以上,这样学生选修2门选修课即可达到学分要求。课程中包含了专业课程,又包含有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还包括了英语、计算机方面的训练,但这些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不强,知识面狭窄,实际科研工作能力不强。

1.4 实践课程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硕士生除了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一般要求第二年开始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实践,如承担授课、指导本科学生实验或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研究生学习期间要做2~3次学术报告。入学后每学年要有不少于1个月(累加)的社会实践、劳动实践活动。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种实践活动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实施效果不好。考核过程中也存在如何客观考核评价的问题。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滞后 许多高校对老师的考核多是轻教学、重科研[2],老师对研究生的教学水平如何,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缺少督促老师在教学上下功夫的措施。致使研究生的教学内容陈旧、前沿性不足。同时,一门课程多由一个老师讲授,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缺少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2.2 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 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研究生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会更多,研究生的学习形态主要是非正式学习[3],是在培养目标要求和导师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从自身的认识结构和成才需要,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4]。而目前多数采用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和多年传统教育养成的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形成了一切都依赖的观念,研究生本人的个性、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2.3 教师对理论课重视不够 目前许多研究生导师对理论课重视不够,相对于理论课程学习,更多地注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培养,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

3 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课程改革方案及措施

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同筹建的集研究、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单位。近年来,工程研究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研究生培养的思路、方式、方法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研究生、科研导师团队、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现场“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先后接纳、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初步探索建立了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工程中心的科研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学术资源、企业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打破了研究生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格局,对研究生课程也进行了初步改革。

3.1 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和学分比例 选修课的设置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打好理论基础。确定选修课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专业方向,二是交叉学科。跨学科设置课程有利于研究生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整体科学思维和多学科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虑增设一些体现近代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的需求课程,如宏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组学、微生物代谢组学、SCI/EI论文写作及文献检索等课程。在增加选修课的同时,适当降低必修课的学时和学分,创造学生更大的选课空间。同时增设社会实践课,研究生可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掌握书本上得不到的信息和资料,进而增加研究生对于研究课题的理解和试验整体设计及执行能力。

3.2 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多师一课的作用,并利用工程中心的资源,将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请到课堂,或者将课堂设置在企业现场,提高授课效果。老师一般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一门课程完全由一位老师讲授,不可避免地会有知识内容讲得不深不透的现象,多师结构可以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学术特长,并将企业的生产实际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为学生的科研拓宽思路。

课堂教学中改变重复、陈旧的教学内容,尝试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开展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授课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系列Seminar学术论坛等。

3.3 加强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通过工程中心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协作与互动关系,将大学的学术研究与企业的生产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由大学和企业各选派一名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研究生参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课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使研究与生产实践很好地衔接,克服了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

4 结语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讲义、实验内容等改革,而这些改革涉及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学科的特色和学校的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因此建立一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以及研究生培养规模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打破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各种资源优势,以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人才战略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华奇,刘彬,刘浩然,等.基于综合实践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33-35.

[2]霍静静.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聊城大学学报,2009(2):191-193.

[3]邬智,赵蒙成,罗丹.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非正式学习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38-41.

第6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病原菌检测;生防菌监测

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25-1

深入研究自然土壤生态系中病原微生物和生防微生物的互作及种群生态学,对发展植病生防理论和进一步提高生防菌的防效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等耗时较长,存在较大误差,阻碍了本学科的深入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的对微生物生物量进行定位,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手段和方法。

一、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包括探针类和染料类两种,前者对定量操作更加精细和准确。

二、在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时定量PCR在土传病害生防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技术日趋成熟,成为目前土壤中微生物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技术之一,目前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包括病原菌的检测和土壤中生防菌的动态监测,现阐述如下:

(一)土壤中病原菌的定量检测

在土传病害研究中,对致病菌的定量检测是判断病害发生流行的依据,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定量检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病原菌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了解病害流行学,进行有效的防治提供必要条件。

Lees土壤主要病原菌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的定量PCR检测体系,根据保守区ITS序列设计定量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土壤中的立枯丝核菌AG-3进行了定量检测和动态跟踪,并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土壤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病害流行学以及病害发生动态提供了里理论依据。对马铃薯癌肿病致病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进行了定量PCR检测。刑楠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土壤中水稻纹枯病原菌的群体动态变化;Schweigkofler利用Real-Time PCR技术结合改良的孢子捕捉方法对松树溃疡病致病菌Fusarum circinatum在空气中的孢子释放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根据ITS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定量PCR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改良的孢子捕捉方法收集孢子,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荧光定量PCR的定量检测,进行孢子释放量的动态跟踪,从新的渠道研究了松树溃疡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二)土壤中生防菌的动态变化监测

土壤微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变化和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种微生物存在一定的制衡关系,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病害的发生,而生防菌株对于土壤环境来说属于外来物种,其定殖扩展能力受到土壤内部微生物群落和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施用生防菌剂后,其防治效果和对病原菌的持续控制能力必须通过其在土壤中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监测,传统的平板分离检测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误差较大,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以直观的评价生防菌的定殖情况。

Hagn建立了自然环境中生防木霉的荧光定量PCR体系,通过对木霉ITS区序列进行比对,设计出了木霉特异性引物,利用所设计引物还可以高效稳定地扩增含有木霉的土壤样品的环境总DNA。该实验体系的建立,为生防菌定量检测提供了思路,进一步推广了荧光定量PCR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但是自然界土壤中木霉大量存在,为评价生防木霉菌株的定殖能力,必须设计其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进行检测和定量,Savazzini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和定量研究了菌株Trichoderma atroviride SC1使用后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规律,Savazzini对前人研究的几种木霉定量PCR说采用的引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ITS区虽然可以定量判断,但是特异性不明显,无法准确的检测同种的木霉菌株,后其根据木霉的几丁质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并通过木霉特有的热激蛋白基因设计引物,以保证PCR产物的模板来自木霉,通过进行检测,与传统的平板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差异不明显,其也为荧光定量PCR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引物设计区不一定非要局限在ITS区域,根据物种自身的看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是今后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新方向。

应用小型荧光定量基因扩增系统可实现对植物病害的现场快速诊断,对于疫情发生初期的传染源控制非常重要;另外,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在病原研究、病害控制、生防制剂研究等方面应用同样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说荧光定量技术为植物病理学、病害流行学、生物防治带来了全新的研究空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减少了成本。

参考文献

[1]陶萌.土壤中粉红粘帚霉67-1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J],中国生物防治,2009,21(5):35-40.

[2]形楠.土壤中水稻纹枯病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5.

第7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 宏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 高通量测序

【正文快照】: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通过非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对环境中微生物菌落进行调查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为菌落中的细菌、古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菌落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动态改变、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获取全文----请联系客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镓;董竞成;;浅析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1期

2 DONG ZhiCheng;CHEN Yan;;Transcriptomics:Advances and approaches[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3年10期

3 沙淼;林立亮;李雪娟;黄原;;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策略和方法[J];应用昆虫学报;2013年01期

4 刘金定;张赞;黄水清;李飞;;昆虫RNA-Seq数据的分析流程[J];应用昆虫学报;2013年05期

5 庞晓东;陈学亮;许正光;孙丹;常海龙;王守山;;法医DNA检测仪器及其发展动向分析[J];警察技术;2014年01期

6 章从恩;王嘉毅;郝俊杰;鄢丹;王睿林;李瑞生;李建宇;肖小河;;微量量热法体外表征拉米夫定对肠道特征菌群的影响[J];药学学报;2013年10期

第8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含氮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一、前言

城市污水的来源包括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工业废水和降水等,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含量很大,如果未经处理或脱氮除磷效果不佳就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水质恶化,水体生态环境被破坏,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等,使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加剧,因此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脱氮除磷已经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主要包括反硝化除磷、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等,本文主要对这几种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二、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传统的生物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氮是由氨化、硝化、反硝化三个步骤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来完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被同化为微生物细胞的组成部分,微生物得到增殖。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来源于微生物好氧吸磷现象的发现。磷在自然界以2种状态存在:可溶态或颗粒态。所谓的除磷就是把水中溶解性磷转化为颗粒性磷,达到磷水分离。废水在生物处理中,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为了自身的生长便释放出其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利用废水中简单的溶解性有机基质所需的能量,称该过程为磷的释放。进入好氧环境后,活力得到充分恢复,在充分利用基质的同时,从废水中摄取大量溶解态的正磷酸盐,从而完成聚磷的过程。

三、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问题

硝化菌群增值速度慢,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有机负荷较低,增加基建投资运行费用;

(1)反硝化时需另加碳源,增加运行费用;

(2)硝化过程需投加碱中和,增加了处理费用;

(3)氨氮完全硝化需要大量的氧,使动力费用增加;

(4)系统抗冲击能力弱,高浓度氨氮和亚硝酸盐进水会抑制硝化菌的生长;

(5)同时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增加了动力消耗及运行费用;

(6)运行控制相对较为复杂等。

四、脱氮新技术

1、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除磷菌(DPRB--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能在缺氧,有硝酸盐的环境下聚磷。DPB的生物聚/放磷作用被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TU Delft)和日本东京大学(UT)研究人员所证实,它具有同PAO极为相似的除磷原理,只是氧化细胞内贮存的PHA时电子受体不同而已(PAO为O2,而DPB为NO3-)。在缺氧(无O2但存在NO3-)条件下,反硝化除磷细菌DPB能够像在好氧条件下一样,利用硝酸氮充当电子受体,产生同样的生物摄磷作用在生物摄磷的同时,硝酸氮被还原为氮气,这使得摄磷和反硝化(脱氮)这两个不同的生物过程借助同一个细菌在同一个环境中完成,反硝化除磷细菌能将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这两个原本认为彼此独立的作用合二为一。摄磷和脱氮过程的结合不仅节省了脱氮对碳源的需要,而且摄磷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可缩小曝气区的体积(亦节省能源),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有望降低。

2、同步硝化反硝化

传统观点是硝化反应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在厌氧条件下完成,两者不能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而近几年许多研究者发现存在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尤其是有氧条件下的反硝化现象,确实存在于不同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如间歇曝气反应器、SBR反应器、Orbal氧化沟、生物转盘及生物流化床等。其机理一方面认为好氧条件下存在缺氧甚至厌氧的微环境,另一方面从微生物的角度为好氧条件下同时存在好氧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这一现象将为生物法脱氮指引一个研究方向。

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以下优点是能有效保持反应器中pH值稳定,减少碱量的投加;减少传统反应器的容积,节省基建费用;对于仅由一个反应池组成的序批式反应器来讲,该反应能够缩短硝化、反硝化所需时间;能节省、降低能耗。

3、短程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利用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在动力学特性上存在的固有差异,控制硝化反应只进行到NO2--N阶段,造成大量的NO2--N累积,然后就进行反硝化反应。与传统生物脱氮相比具有节能、节约外加碳源、可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可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和减少投碱量等优点。

4、厌氧氨氧化

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羟胺和肼作为代谢过程的中间体。和其它浮霉菌门细菌一样,厌氧氨氧化菌也具有细胞内膜结构,其中进行氨厌氧氧化的囊称作厌氧氨氧化体(anammoxozome),小分子且有毒的肼在此内生成。厌氧氨氧化体的膜脂具有特殊的梯烷(ladderane)结构,可阻止肼外泄,从而充分利用化学能,且避免毒害细胞。

厌氧氨氧化正在开发的工艺有ANAMMOX和OLAND工艺2种。ANAMMOX工艺是由荷兰Delft技术大学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开发的新工艺。该工艺的原理是厌氧条件下,以NO2-和NO3-作为电子受体,将氨转化为氮气。OLAND工艺由比利时Gent微生物生态实验室开发,该工艺的关键是控制溶解氧,使硝化过程仅进行到NH4+氧化为NO2-阶段,由于缺乏电子受体,由NH4+氧化产生的NO2-氧化未反应的NH4+形成N2。

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通常对外界条件(pH值、温度、溶解氧等)的要求比较苛刻,但这种反应由于不需要氧气和有机物的参与,因此对其研究和工艺的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厌氧氨氮化一般前置短程硝化工艺,将废水中的一部分氨氮转化成亚硝酸盐。目前在处理高氨氮焦化废水、垃圾渗滤液,消化污泥脱水液等废水方面已有成功的实例。

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无需外加有机 碳源作为电子供体,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 防止了投加碳源产生的二次污染。

(2)只需将进水中约50%氨氮氧化为亚硝酸态氮,节省了供氧动力消耗。

(3)反应过程中几乎不产生 N2O, 避免了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微生物增值速度慢,产泥量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镇化的大势所趋以及国民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污水的水量也不断增加,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工作负荷进一步加大,因此需要合理选择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当前用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工艺有反硝化除磷、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等,除此之外,氧化沟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在选择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时,不但要考虑脱氮除磷效果和工作效率,而且还要考虑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问题,发展处理效率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脱氮除磷方法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肖文涛.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1):59-62.

第9篇: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噬菌体;病毒繁殖;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51-02

一、引言

噬菌体是唯一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病毒,其首次作为模式系统,用来研究病毒繁殖的一般特征,有些噬菌体还作为微生物遗传和遗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以及用于人类致病菌的分型和一些疾病的治疗。当然,很多噬菌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在发酵工业中,发酵液噬菌体污染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会引起倒罐的严重后果,并且随着工程菌株在发酵工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有害噬菌体的重要性也会递增。无论在噬菌体分型、噬菌体治疗或遗传工程中的应用,亦或是噬菌体在发酵工业中的危害,使得对噬菌体的学习研究愈发重要。了解噬菌体的分类,对噬菌体的进一步的学习研究至关重要。

现行的本科教材中,对噬菌体的分类介绍得较少,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高教出版社,第二版)中,根据外观形态及核酸类型把噬菌体分为6种,但6类中没有包含dsRNA这种类型;杨苏声、周俊初主编的《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中,仅从形态学上将噬菌体分为6种形态类型,而没有结合核酸类型进行分类,过于笼统;而其他有些教材,如沈萍、陈向东的《微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和黄秀梨的《微生物学》(第三版)中,对噬菌体分类介绍更少。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对噬菌体的分类则过细,难度上并不适合在本科教学中使用。结合长期在课程传授过程中的体会,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我们提出了一套较适合在本科生教学中讲解的噬菌体分类方法,并与同仁切磋探讨。

二、噬菌体分类的一般方法

噬菌体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多面体、丝杆状和多形型等形状,其大小范围波动也很大。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含有单链或双链的DNA或RNA,呈线性状或环状结构。噬菌体的分类与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相似,遵循以下准则:血清学的关联;大小及形态;基因组结构特点、组成和复制方式;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潜伏期;对灭活的易感性;寄主范围;致病性。

1.形态学分类。噬噬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蝌蚪状、微球状和丝状,并且可以进一步分为5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即:A型,蝌蚪状,伸缩性尾;B型,蝌蚪状,非收缩性尾;C型,球状,大顶衣壳粒;D型,球状,小顶衣壳粒;E型,丝杆状。

2.核酸类型分类。噬菌体的核酸成分即噬菌体的基因组(genome),是噬菌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具有遗传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体的作用,也是噬菌体分类中最可靠的分子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①核酸类型是DNA还是RNA;②核酸结构是单链(single strand,ss,单股)还是双链(double strand,ds,双股);③核酸外形呈环状还是线状;④核酸是闭口环还是缺口环等。根据已有文献的报道,可以将噬菌体核酸类型总结如表1。

三、适合本科教学的分类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类依据及本科教学的特点和应把握的难易程度,本文以形态学结合核酸类型作为分类依据,先从形态上把噬菌体划分为蝌蚪状、丝杆状、球状3大类,并根据每一大类具体形态的差异再进行细分,如此将噬菌体分为7小类,最后结合核酸类型将噬菌体分为9个小类。见表2、表3。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得出的分类方法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关于噬菌体的分类基本相似,均是以核酸类型和结构为基础进行分类划分,虽不特别全面,但此类方法更适合本科阶段教学,便于理解和记忆。经过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发现,此种方法可以使同学们对噬菌体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有兴趣对噬菌体作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的同学,可以参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对噬菌体的分类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苏声,周俊初.微生物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9-90.

[2]黄秀梨.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8-80.

[3]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76.

[4]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9-193.

[5]Bacteriophages.Mark H.Adams[M].New York:USA.Interscience Publisher,Inc.1959:250-279.

[6]何能波,司东,余茂.噬菌体图谱[M].北京:科学出社,1991:1-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