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校园创建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校园创建汇报

第1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自智慧校园创建开始,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筹划,仔细部署,认真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创建工作总结向领导汇报

一、已经落实的工作

1.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

为确保智慧校园创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管理、使用、人员培训等系列制度,从创建之初就从严要求,严格按照制度和要求执行。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而教师能力水平决定着智慧校园创建的标准。为此,学校多方面结合:第一,学校邀请区教体局领导专家指导我校的创建工作;第二,校内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媒体的应用专题培训,开展各学科优课展示、师徒听课等活动,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第三,学校安排领导和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国内智慧校园创建的最新理念,学习外单位智慧校园创建的创新做法;第四,进一步落实完善三个课堂工作,以班带班、以校带校,实现优质资源均衡共享,落实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另外,学校还邀请合作企业派驻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等,通过培训指导,提升教师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水平。

3.重视对硬件的投入

目前学校现有教师108人,基本实现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师机比达1:1,学生1356人,学生机222台,生机比6.5:1。学校有28个教学班均配有班班通计算机、交互式白板一体机。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教师办公地点和试点班级安装无线路由,做到无线覆盖。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数字监控、智能安防、访客系统等。做到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平台人人通。

4.加强平台的管理应用

在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初步使用云校家系统。包括:电子课程表、移动讲台、课前导学、在线检测、课后练习、设备保修、会议安排、场馆申请、问卷调查、电子备课、网络素质评价。智慧管理系统涵盖学校各职能部门、各管理层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涵盖校务、教务、资产、人事等业务流程,通过全方位数据采集汇聚和智能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5.我校认真落实市级、区级学习培训计划。本学期全校教师于5月18日全员参加了自治区统一安排的中教云数字教材入校培训;6月11日,信息部针对全校功能室人员展开了“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培训。校内大力开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智慧课堂培训、在线互动课堂教学培训等各类信息化培训,为老师更好的使用信息,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

6.学校每月定期更新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及时上报学校的最新数据,为上级部门把握工作进展和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7.学校积极推动“个人空间”建设应用。在“宁夏教育云”上共享教学资源,书写教学心得,迸发出教育思想的火花;学生登录“个人空间”,下载教学资源,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8.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教学

“在线互动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不用出课堂,就可以实现交流和互动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确保教育的公平。

同时,“在线同步互动课堂”的实施也让教学点的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刚开始我校实施“在线互动课堂”教学时,教师因为不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加上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效果不太好。学校领导及时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深入“在线互动课堂”听课,对每堂课的主讲教师进行点评和技术指导,帮助教师答疑解惑。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师都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运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在线互动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师经常通过“在线互动课堂”教学进行教学交流,相互沟通,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9.本学年学校组织了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的各类公开课,有骨干教师“教学助手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高级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观摩课;“在线互动课堂”数学教师联片教研的同课异构课;青年教师“人工教学助手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质课竞赛。通过各类公开课、竞赛活动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智能教学助手的应用常态化、自觉化。

二、着眼未来,持续发展,总结反思

创建智慧校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着眼未来,我校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长远发展之中。

1.进一步加大硬件的投入。我校有28个教学班级,其中9个教学班配备了鸿合一体机,其余19个教学班均为以前的希沃一体机,目前部分电脑已经接近使用年限,故障频发。今后将计划为这些教室更新装配新的交互式一体机,为教学提供硬件支撑。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平台的融合应用。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我校派出教师学习培训的力度还不够,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培训,请进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为教学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现有多项教学平台、同时有些学科还开始使用多种APP教学软件服务教学,今后将继续开发这方面的创新使用案例,进一步探索运用免费资源。

第2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规划编制的整体安排

关于规划编制的背景,还需要追溯到1994年,即1.0时代。这时期主要是基础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局域网、单机系统、电子邮件、学校主页、校园BBS、FTP等;2000年为2.0时代,主要为应用系统和公共服务,包括图书资源、OA、教务、财务、科研等;2006年为3.0时代,意味着教育信息化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在此期间主要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包括统一用户管理、认证,公共数据库、数据交换,校园一卡通,信息门户等;2014年则全面进入4.0时代,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智慧校园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也是西交大全面实施综合改革的攻坚期和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关键期。因此,需要制定相关规划。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加强目标导向,凝聚全校智慧,突出核心指标,共谋未来发展。任何一个学校的“十三五”规划,都有一个体系。

关于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2015年7月,学校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7~9月,进行信息化工作调研、现状摸排;10月,讨论修订纲要框架、起草纲要草案;11月,就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12月,校领导听取“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汇报;2016年1月,进一步修改完善纲要;2月提交学校,待统一审定颁布实施。

规划纲要框架及考虑因素

西交大信息化规划分为七章二十节,前面为序言部分。

第一章,现状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形成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近十年来学校的发展成效,巩固发展的基础,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差距。

十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积极推进中心工作,学校发展稳步向前,办学实力得到增强,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信息化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网络基础设施及服务普遍使用、公共数据库与数字校园平台基本建成、应用系统建设全面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信息化制度建设有序推进。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亏欠;二是业务应用系统碎片化;三是重形式、轻应用,重开发、轻运维,20%以上的网站或系统日均访问不足200人次;四是数据资源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不高;五是信息化投入和应用机制比较单一;六是信息化运维模式单一;七是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都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今天的创新驱动已成为国家命运所系、前途所在的第一动力。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引领支撑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一定要发挥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重在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五大发展理念: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动力;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学校发展的协调性;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这是互联网的先天基因;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师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章,专注于战略目标。面向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从基本校情和实际需求出发,采用云计算服务等先进技术,夯实大数据时代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深化电子校务应用,着力建设以数据关联分析为目标的各类综合数据集成平台,着力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授与获取知识的新途径,统筹校内外资源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集高速通畅、便捷智慧、安全可信、灵活适配、资源丰富为一体的智慧云校园体系。在信息化设施方面总体上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努力在智能教室、教育教学大数据分析、教师与学生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仪器设备共享等系统建设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成果,有力支撑学校的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到2018年,完成IaaS、PaaS、DaaS和SaaS平台的建设,完善学校基础网络设施与服务建设和校园云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跨业务部门的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到2020年,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辐射全省,为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利用创新港“政产学研用”方面的政策优势,在西部科技创新港内建成丝路知识中心、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陕西省MOOC中心、中国西部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多位一体”发挥学校在陕西高等教育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服务于陕西乃至国家。

第四章,主要任务。一是升级智慧云校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提速;二是建设智慧云校园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管理,便捷可靠;三是完善智慧云校园数据基础--数据融合,深度挖掘;四是加快智慧云校园应用系统建设--面向师生,智能服务;五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防范体系建设--制度加技术,防范成体系;六是统筹建设创新港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适度超前,按需推动;七是加强队伍建设、拓宽用人模式。

第五章,推进计划。将七项主要任务分解为50个子项,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执行表。

第六章,保障措施。就是统一规划、统筹建设、避免碎片化;建立分层、分级与网格化相结合的运维保障体系;拓展经费渠道、落实资金保障;创新用人体制,提高服务质量。

第七章,经费预算及来源。

下一步工作的实施

如何做好下一步的工作,首先要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师生员工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关注度、参与度。

其次,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信息公开,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沟通和交流使大家了解和认同,并接受监督。

最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动态监控和年度监测,及时分析任务完成率和差距,确保各项建设取得实效。

第3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大意义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改善民生、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对我校几年来工作的一次大检查、大反思,也是对我校全体党员科学发展能力的一次大促进、大提高,更是对我校科学谋划下阶段发展的一次大调研,大讨论,要把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抓手,借机破解难题。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努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的实效。

二、把握重点,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项活动

学校已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学习实践活动方案,本次学习实践活动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对照工作的实际,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梳理,觉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做好下列重点工作:

1. 加强领导、教师队伍建设。请专家为全校做“教师职业幸福”的专题报告,消除教师职业倦怠;领导中开展“我为教师办实事”等活动,倾听教师呼声,解决教师实际困难。教师中开展“两提高、两满意”活动、“我为学生办实事”、爱生演讲等活动,增强师德修养。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在全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落实“六环三步”教学模式;每周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观看专家讲座录像;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活动和教师读书活动;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组织教师参加外出学习,每一次外出学习回来的教师要做一次学习经验介绍或汇报课,通过系列活动增强领导、教师责任感、事业心,提升专业素质,约束从教行为,打造廉洁、人文、和谐的校园。

2. 创建绿色、人文、安全的温馨化学。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对办公室进行统一规划;优化学生学习、生活化学,消除安全隐患,千方百计做好学生生活服务。

3. 加强对师生的心理化学教育。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注重沟通,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化学讲座,成立心灵驿站,解决学生心中心理问题,培养健康人格和心理。

4. 提倡微笑教学,开展“送去我的微笑”活动,让微笑进课堂,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技能与情感。

5. 创建智慧型校园,培养智慧型教师和智慧型学生,通过转变观念、改进方式,实现课堂“轻负担、高质量”;通过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拓宽师生知识储备。

6. 开展感恩节系列活动,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7.认真落实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内在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发展学生多项特长,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关于学习实践活动,以上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下面,我再突出强调几点保障措施:

一是要高度重视,做好安排。校党总支要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组织上提供保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认真学习,接受监督。全体党员要按照学习计划,按时参加集中学习,确保学习时间和质量,并做好读书笔记。

三是要深入调研,查找问题。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党员自身实际开展调研活动,积极查找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和难题,要献计献策,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

第4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本刊讯2015年-2017年,成都市将每年确定4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建设单位,3年共计120所,通过“边建设、边评估”和“成熟一所、确定一所”的方式,每年评估确定一定数量的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成都市教育局开展教育信息化视导工作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深入推进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工作。2015年4月7-9日,成都市教育局分别对青羊区、新都区、大邑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视导。

成都:举行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

本刊讯成都市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于4月14日在双流县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幕。本届技能大赛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武侯区教育局、锦江区教育局、新都区教育局、双流县教育局、成都市工业职业学校及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协办。

武侯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区政府签定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合作协议

本刊讯2015年4月10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武侯区政府签定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合作协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致辞并为实验区揭牌。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教育厅党组成员刘东与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信伟出席并分别作重要讲话。

金牛区:全国首开网络集团校

本刊讯2015年4月8日,金牛教育网络集团校在金牛区教育局宣布成立,在全国教育系统首创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成立网络集团校。金牛教育网络集团校充分整合全区教育系统云平台资源,积极促进智慧校园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青羊区:区教育局荣获成都市“平安单位”荣誉称号

本刊讯近年来,按照成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成都市平安街道(乡镇)、平安单位创建评估标准”,青羊区教育局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申报和区、市两级综治委的考核验收,青羊区教育局、石室金沙校区、青苏职中被成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了“2014年度成都市平安单位”荣誉称号。

锦江区:校园足球活动暨第一届“锦江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启动仪式举行

本刊讯2015年4月13日,由锦江区委宣传部、锦江区教育局、锦江区旅游局联合推出的第一届“锦江杯”中小学足球联赛启动仪式在沙河堡小学举行。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斌出席启动仪式。

成华区:教育集市第二站专场火爆开市

本刊讯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商报共同主办、成华区教育局协办的2015大型公益教育活动――“教育集市”于2015年4月13日在成都信和御龙山举行。作为教育集市的第二站,成华区教育局携该区域内公立中小学、公益性幼儿园、职业中学以及教育局多个科室到场,亮相教育集市,接受家长们的各种咨询。

绵阳市:三台县人大内司委李立强等领导到三台中学调研社会治安分类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本刊讯近日,三台县人大内司委李立强等领导一行人到三台中学调研社会治安分类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三台中学校长曹福文、党支部书记龙旭光和副校长王本君等领导陪同调研。县人大领导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系统地开展调研活动。

锦官驿小学:学生畅游春天

本刊讯2015年4月10日锦江区锦官驿小学1000多名师生开展了春游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身体力行的感受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守法出行。让孩子感受到规则无处不在,法律关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龙潭小学:“幸福课堂”让生活更幸福 本刊讯为了丰富老师们的课余生活,提高老师们的幸福指数,2015年4月8日,成都市龙潭小学邀请民间艺术家陈福生老师,给老师们进行抽纸盒的制作培训。培训结束,老师们意犹未尽。

第5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大家好!

全国基础教育转型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研讨班在东营举办,这是对东营教育的极大鼓励和支持。在此,我首先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领导、专家、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上午,__教授作了一场高水平的报告,我听了后深受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天下午,根据研讨班的安排,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__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转型发展”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20__年,上海市教委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形势,在年度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教育转型发展”这一概念,并为此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教育转型发展”的提法,很快得到了其他一些市的响应,现在已成为教育界不容回避的一个概念、一种行动。借鉴上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东营市在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教育转型发展”的目标,并从去年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实现教育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现在也正处于起步阶段。

下面,结合着东营教育工作实际,结合着个人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向大家汇报三个问题:一是东营教育为什么转型发展?二是东营教育向什么方向转型发展?三是东营教育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汇报不当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概括地讲,东营教育之所以转型发展,一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二是“问题倒逼”的结果。

“问题倒逼”,是因为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化、高品质、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教育系统却受内部、外部因素的共同制约,陷入内外交困的矛盾境地,无法迅速地、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推进教育转型发展,可以看作是从矛盾中突围的一种努力、一种方式。下面,根据个人的观察和思考,现将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概括为以下五种矛盾,供大家参考:

我市教育转型的目标是:以生为本,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具体地讲,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教育规律出发,努力实现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政绩观、学生培养成才观、教师专业发展观“五观”重塑。

教育价值观要从社会转型期的浮躁、短视引起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倾向转向立德树人,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每一个学生,激活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坚实的根基。比如,对高中教育来说,不仅要为学生高中三年负责,更要为学生的终生负责,既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和期盼,客观对待高分优校的社会实情,也要看到高中教育目标和功能的多指向性,不能在高考升学率和高中教育质量之间简单地划等号。

教育质量观要从片面追求高分数、升学率转向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从过度偏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品格。转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使家长认识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比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群众对此有需求、有呼声,但与此同时,一些家长也存在片面理解,存在“学校减压、家长加压”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都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政绩观要从把教育当作工具和筹码、仅仅服从和满足面上的一时之需转向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育长远发展。要转变教育政绩观,不能把教育当作获取利益的工具和筹码,不能把教育当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如果教育被各种各样的“利益”所挟持,必然越来越远离对人精神世界的化育,学生必然沦为裸的“工具”——执政者获得政绩的工具、教育者获得各种名利的工具、家长光宗耀祖的工具。这对孩子、对国家未来都是极不负责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真正把教育当成崇高事业,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

教师专业发展观要从强调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注重教学智慧、德性熏陶和人生引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坚守教育理想追求,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爱因斯坦说过:“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是一位艺术家。”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背过记住,那就等于把学生当作了一种死的容器,知识的积累越多,学生的负担就越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智慧的人,为此,也需要有智慧的教育。作为教育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一个启迪智慧、传播真理的人,不仅仅强调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也要重视自身综合素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

总之,教育转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通过推进教育转型发展,最终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真。

教育转型发展,是一项需要逐步探索和完善的社会化系统工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未来几年,东营将从顶层设计、机制保障、实践载体、规范办学行为、宣传引领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调动有关各方的积极性,形成教育转型发展的合力。当前,东营教育的转型发展也正处于起步阶段,下面我所说的工作大部分是正在做着,或者将要去做。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原有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思路已难以奏效。为了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转型发展,我们积极争得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设计。前一段时间,我

市分管教育副市长王吉能带队,教育、财政、编制、人社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实地考察学习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并形成了《关于赴京沪江浙考察学习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的报告》。市委书记刘士合审阅了考察报告后,对我市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将教育改革作为市委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东营市市长申长友主持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了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要求抓紧制订深化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现代化乡镇、县区评估认定,深入推进小班化教育试点,集团化办学试点等20个重点课题,成立了20个教育课题调研小组,安排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教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育转型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我们将通过推动建立健全教育保障体制机制,努力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逐步建立健全部门磋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加强部门合作,协调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就绩效工资分配、教师梯级发展、教育系统人、名师引进、两项教育附加管理、小班化教学保障等方面制定有关措施。围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鼓励先行先试,积极突破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活力。

教育转型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结合上级要求,借鉴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人民满意”为主旨,以“优质均衡”为主题,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奋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我市教育现代化分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现代化两个阶段。开展三级创建: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现代化乡镇、教育现代化县区。着力点是实现教育“六化”。一是条件标准化: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规定要求。四县区已于2013年完成,利津县于2014年完成。二是教育信息化:加快“三通两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四县区于2015年完成,利津县于2016年完成。三是办学集团化:各学校加入互助共同体,快速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的质量提升。2014年启动实施,2018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四是教学小班化:按照40人以内的班额标准,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等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013年已启动15所学校试点,到2020年全市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实现小班化教学。五是管理民主化:通过扩大学校办学自、建立健全学校章程、完善校内决策监督机制、落实师生选举权、发挥家委会作用等措施,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2014年启动实施,到2019年全市中小学基本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六是队伍专业化:制定实施教师队伍专业提升计划,通过教师和校长梯级发展、星级达标、交流轮岗等活动,持续促进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提高我市教育现代化水平,推进教育转型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难免会有不同声音,但只要宣传和引领做好了,误解、抱怨就会转化为理解、支持。为此,我们树立“教育宣传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抽调专人成立教育新闻宣传中心,负责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用“传播、沟通、服务、引领”大宣传思想指导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作用,运用专业知识,及时宣传教育政策,解读教育规律,描绘教育愿景,大力宣传改革成效和典型经验,畅通交流借鉴渠道,合理引导改革预期,化解矛盾分歧。加大对教育转型发展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家长、社会转变观念,让各级领导充分了解我们的主张、思路与措施,促成决策的信心和决心,让社会了解教育、相信教育,让群众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凝聚形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合力。

第6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将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贯穿一学期的始终,加强少先队阵地。、组织的建设,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为主线,深化行为规范和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根据每月的时令特点,既要注意传统节日,又要抓住重大事件,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教育、文艺和娱乐活动。形成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从而推动少先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九月

教育主题:发明创造从我做起,争当发明之星

工作思路:本月是本学期的开始,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做好整顿校风校纪工作,强化少先队员的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基础文明教育;美化教室,美化校园,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开展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活动,组织队干部的换届民主选举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为了迎接镇、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激发队员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将九月份定为科技月。

工作要点:

1、始业教育。

2、争当老师的得力助手,队干部演讲竞选活动。

3、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十月

教育主题:规范升旗仪式,做好广播体操,争当礼仪之星

工作思路:本月有国庆节、建队节两大节日,抓住契机对队员进行一次少先队光荣的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回顾在星星火炬下的成长历程。迎接镇广播体操暨升旗仪式比赛,规范升旗仪式,在上学期广播体操比赛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力求人人做一套标准的广播体操。

工作要点:

1、喜迎国庆。

2、强化广播体操暨升旗仪式训练。

3、结合建队节举行新队员入对仪式,开展学队史活动。

十一月

教育主题:强身健体,争当体育之星

工作思路:体育不仅可以强身、益智,还可以育德,通过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体育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同时体育又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它能激发人们极大的兴趣。对青少年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把广大青少年引导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来。在上学期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提出希望学校能开素质运动会,为了满足学生要求,学校决定将于本月进行校学生素质运动会。

1、设定比赛项目。

2、召开体育素质运动会。

十二月

教育主题:遨游书海,争当红读之星

工作思路: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所需要的营养。在元旦到来之前,引导队员通过看书了解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做中国人的自豪感。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少做题,多读书”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引向名著的海洋,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工作要点:

1、各班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制定阅读计划。

2、根据班级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汇报会。(如:展出手抄报,交流阅读笔记、读后感等)

一月

教育主题:努力学习,争当进步之星

工作思路:元旦过后,期末将至,引导学生复习迎考,尤其要注重鼓励后进生取得优异成绩为本学期划上句号

具体工作:

1、庆元旦。

第7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依据xx区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创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1、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的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9月份,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8、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除“同研一节课”之外,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第8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各位尊敬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实验小学参加我校语文“校本教研”的研讨活动,同时更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对我校的教研活动给予热情的关注和指导。今天参加活动的有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来宾。感谢市小语会给了我校一次向诸位专家、老师学习请教的机会。今天的活动安排已在各位老师进门的时候发放给大家了。我们的活动准时开始。现在请授课老师和孩子们做准备。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汇报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来介绍一下我校的校园网站,汇报时,您可以边听边查阅我校的教研信息。

2002年,随着新教学楼的竣工,我校的软硬件各个方面都逐步到位了。目前,我校学生用机、教室教学用机、教师办公用机共323台,并达到百兆到桌面。

本校校园网站已开办近3年之久,为校领导的行政命令、上下级思想交流、教师办公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平台。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校校园网站的首页。通过导航栏,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我校网站的构成:有学校概况、学校管理、教师天地、学生园地、党团生活、大队部、政策咨询、留言簿和资源库。同时,校园网站还为我校教师提供FTP,E——mail,VOD视频点播等服务。

今天,我们是将实验小学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思考、探索和一些尝试以及困惑坦诚地置于各位老师的面前,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里,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课改实验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很多学校都已在实施和研究,也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我们在这里不揣浅陋,就是想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校的语文老师搭建一个对话、展示、提升的平台,在各位富有经验的专家老师的指点帮助下,以这次活动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我校向学习型、科研型、实践型、总结型的教研组织再迈进一步。

自2001年秋季课程改革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启动至今,已历经了四个年头。我校也同新课程一起走上了一条探索之路,老师们在这条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试图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拓宽教学内容,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力求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新课堂问题多,困惑多,矛盾多,因此,以往教师孤军奋战的教学研究方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课堂。在我们倡导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校也在不断修正学校的教研方式,同许多学校一样,我们将我校的教研视角定位在群研上。群研在我校是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一个操作层面。2003年6月,我校进行了首次校本培训,当时,张平主任、李晨红老师等专家做了切合教学实际又具指导意义的理念的引领,令我校的老师受益匪浅。

其实,实验小学的群研工作历时已久了。这些年来,我校的语文教研在校领导的关注和天山区教研室、乌市教研中心、自治区教科所以及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自治区继续教育处等各级领导的专业指导下,本着扎扎实实搞教学的精神,特别重视加强教研组内的群体学习和教学研究课的交流。这几年,在前一任主任梁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一直坚持教研组隔周学习的制度(本学期改为一周一次的教研组群体学习)。在教导处的指导监督下,各组老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理论学习,这样是着眼于培养每位教师做思考型、反思型的教师。同时,我校注重在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学研究课的实施,特别是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有幸承担了自治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在教研专题探索的驱动下,我校紧抓各教研组的组内研究课的课堂实践工作。为了让教师尽快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验最初的两年里,我校各教研组每位老师每学期上组内研究课达2——3节(每次上课前上报学校,通知各科老师听课)。同时,教导处非常重视教师课后自我反思能力的训练,写教学反思是我校的教研制度。其间,我校每学期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校级教研活动(如校本培训,教师间的教学比武,家长开放日活动、青蓝工程等),充分发掘校内有潜力的教师,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理论引领下的较为夯实的课堂实践,使得我校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的教研目的。

    在这样的积淀下,我校语文教研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科研特色: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立足基层教研组,实抓群研工作,教研组工作求真、求实、求活,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尝试走班、集体评课” 的群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下面,我就将我校的“集体备课、尝试走班和集体评课”的一些探索及思考向各位老师做一个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以及更好的建议。

一、 集体备课:

1、 提出:其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其二,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因此,我校于两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体备课方案。

2、 实施:

(1) 原则: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田校长提出)

(2) 措施: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语文书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每个班的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集体备课上网,个人备课、教学反思教导处会随时抽查并总结)

3、 收获: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

4、 思考:在我校推行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我校语文教研在思考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对于富有研究精神与教学经验的老师 ,我们还在思考向“0教案”过渡的尝试。

二、 尝试走班:

1、 提出:其一,教师的需要。我校的语文教学基本是以一贯之——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学校应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其二,学生的需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那么,我校就力图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基于这两个需要,两年前,我校田征校长提出试行教师走班制。

2、 实施:其一,以课改龙头年级为试点,由“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其二、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各语文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本学期建议每位语文老师设计一节精品课,在本年级走班,年级组老师听课评议。)

3、 收获:其一,学生的收获。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授课教师的收获。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思考:目前我校的走班制是立足于教研组的。但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在思考:其一,年级大课走班尝试;其二,跨年级走班;其三,跨学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三、 集体评课:

1、 提出: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我校语文学科在推行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2、 实施:其一、组织活动。我校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的校级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竞赛——十几年来,基本上是每年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站到了家长的面前,请家长评价,与家长互动;青蓝工程汇报课——一年来,田校长全方位而长远的思考,精心的部署及教导处、师傅们扎实有效的指导、徒弟们虚心的学习;校级推优课——“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其二、形式多样。我校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各教研组或学段教研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语文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其三,明确分工。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 讨论交流。

3、 收获:其一,评出了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了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了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了进步。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加快了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了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4、 思考:目前我校的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我校语文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思考既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今天,我将实验小学语文老师们近几年在教学研究上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及思考做了简要介绍。之前,宁老师和李校长对我校开展这个研讨会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宁老师反复强调要办得有特色,让参与的老师们不虚此行。对于特色的定位,我想,我校这些年就是突出了“研”和“实”。在我校校领导所一贯要求的以研究为先导的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中,我校的老师们用笃学实践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求得专业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第9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立足全区实际,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了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智慧路南”建设已经开始起步。

    (一)注重基础先行,智慧城市建设根基得到夯实。一是政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区直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加大了对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初步形成了技术比较先进、系统内上下结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政务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以“智慧民生”建设为切入点,民生领域信息化服务开始起步。自去年网上审批系统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截止目前累计办件1915件,并逐步推进了居民健康卡、民政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社会保障综合系统、数字校园等服务民生项目。

    (二)注重示范带动,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结合我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探索实施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为总体目标,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构架的“三全七化”网格管理体系,搭建了社会治理新平台,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区143个村居,建立508个网格。

    (三)注重融合效应,智慧产业发展初露端倪。近几年,我区在有效促进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注重项目管理,为“智慧企业”和“智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促进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金融服务等多个产业类别。二是推动面向产业(园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国际新型的“互联网+虚拟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创新驱动路南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培育,强化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适用、商业运作模式清晰、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和应用模式。截至去年底,引进、培育了58同城、易物天下、易车网、志金科贸等电子商务企业40余家,开发建设了报春钢铁网、志金钢铁网、唐山北方国际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借助阿里巴巴、天猫、美团等知名网站,开拓网上信息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路南财经大厦为载体的河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先进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前期工作推进困难。少数部门单位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够多,有时甚至存在敷衍应对的现象,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工作进展缓慢。

    (二)整体规划尚未确定,先期投资重复浪费。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尚未出台明确的整体规划,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突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三)缺乏服务平台支撑,信息整合有待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而我区尚未建立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导致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无法统一,数据交换标准不一致,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形成了“智能孤岛”。例如,大多数部门单位、小区村居均安装有视频监控,但是在需要调取影像资料时,无法通过共享来获取,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舆论宣传引导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群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度普遍不高,成为推进此项工作的瓶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宣传推介不够。智慧城市是为市民而建,在实施前要让市民从一开始就了解相关推进计划,使市民对可使用的城市资源有认同感,如水电、公共设施等“智慧城市”提供的各项服务,让市民与城市连接,推动城市更加绿色、低碳。二是数据收集不够。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味追求科技的炫酷,而是给予市民生活上的便利和帮助,让百姓受益。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城市中各个角色的充分关注,在大数据时代,提升城市“智慧”。

    (五)融资机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缺乏保障。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入,缺乏相关融资政策,社会投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从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单一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建设需求,甚至成为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几点建议

    智慧城市是城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智慧路南”建设工作,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智慧城市建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将给城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对我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路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发展大势,从全局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案例,增强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尽快明确发展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成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要有效衔接“智慧唐山”建设,借鉴先进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搞好顶层设计。要按照适度超前、特色明显、注重实效的要求,把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明确的建设时间表,统筹建设各领域的智慧项目,有计划、分层次的协调推进。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大脑”,要首先完成对平台的搭建。要加强与移动、联通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对城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同时,要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区场开发能力。

    (四)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区政府要在保证引导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投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要吸收有资质、有实力的运营商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区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