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柔性;导师制;师范专业;实践探索
一方面是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剧增,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社会提供的有效工作岗位减少且对大学毕业生水平要求日益提高,这一突出矛盾,造就了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年”。面对这一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各高校也在探索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满足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引入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得以实施,实践证明,这一培养模式对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其实际效果与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1]。
一、当前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导师制”就是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给本科生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其基本内容为沟通与交流、指导学生选课、参与科研等[2,3]。
导师制作为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在本科生素质培养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实践表明,该模式促进了本科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实践技能的增长,通过因材施教提高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对于他们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社会顺利开展工作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这项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导师制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认同性不高;对导师的职责界定模糊、范围宽泛;师资相对不足导致导师指导时间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主动性不足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缺乏具有操作性的考核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等[4,5]。
二、柔性导师制的基本内容
现行导师制在实际操作层面遇到困难的原因在于,简单移植研究生培养模式到本科生培养实践中,以导师为主体,赋予本科生导师制太多内涵,以致实施起来缺乏可操作性,遇到的问题太多,从而挫伤了师生积极性。
为进一步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探索实施的可操作性,我们依据本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实际情况,引进和实施了柔性导师制这一新理念。他改变了研究生培养中以导师为核心的模式,强调了本科生培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师制调动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基本内容如下:
1. 双向自主选择
对于新入学学生第一学期执行班主任(导师)制,在入学专业教育课程中由专业负责人对本科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此后组织本专业所有老师在第一学期每人至少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其内容可以是专业发展前沿介绍,也可以是老师自身科研成果展示或者是师生就大学生关心问题的双向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加深对本专业老师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了解。为即将开始的 双向选择奠定相互了解基础。本科第二学期开始至大学毕业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成包括本专业所有教师,同时也吸收相关专业如生物工程部分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所有导师在承担教学任务授课过程中结合所授内容进一步介绍相关专业及自己的研究方向,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导师。学生可选多个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由学生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于第二学期末最终确定导师。一旦确定导师,则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一直贯穿到学生毕业。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导师帮助指导学生针对自身的特点选定一个专业方向,并依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制定该专业方向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计划,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内容。
由于柔性导师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要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考虑出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对导师的了解和对自身的评估有目的地自主选定导师,杜绝学生被强制安排的现象。这样可有效避免学生盲目选择导师,同时导师也容易做到对每个学生有较深入了解,为今后的因材施教打下良好基础。
2. 制订发展规划
在现行学分制条件下,除了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导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优势、特点爱好以及所选定的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专业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公选课,依据各自的专业方向探索高效率学习方法、以及提升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等[6]。
3. 指导发展方向
通过两个学期的适应,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新鲜感基本上荡然无存,而对于未来的迷茫却逐渐困扰着他们的成长,对于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是工作还是考研往往是心中最大的纠结,而与此同时,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此时导师的建议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导师可以结合自己指导学生的个性特点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学生及时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有效指南。
建立学生与导师间定期和不定期的联系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召开导师学生交流会,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由导师对其专业学习、考研及就业准备情况进行分析把脉,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同一名导师下的多名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由不同年级学生组成,通过互帮互学保持参与研究工作的连续性,对于存在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总后与导师联系,然后安排时间进行见面指导。通过发挥集体智慧、互相取长补短来促进本科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较好实现了培养方案制订的目标。
4. 培养实践创新
现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往往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则受到有意无意的忽视,学生在现有体系的学习中,理论知识学的多,实践动手能力弱,更谈不上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全面系统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导师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与科研,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增强,通过独立完成小型科研项目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课程实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建设性指导,逐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上述环节,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研究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在导师指导下,最终达到独立选题并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从而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在上述柔性导师制中,导师的根本职责是“导引”,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自发自主学习为中心、从课堂教上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
三、柔性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按照柔性导师制的基本内容进行实践。本专业10名老师利用授课或者专题讲座等形式,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及所能给学生提供的帮助,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对选择笔者当导师的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成2个小组,各指定一名学生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学生参与老师课题研究以及专业学习,同时传达导师对相关课题的进度安排。笔者利用课余时间每两周举行一次师生交流活动,为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方向上学习提供指导,就难点重点提供导学,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设性意见,较好解决了对未来存在的迷茫,学生普遍对未来有了比较清晰的构想,并通过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导师指导下去努力把构想变成现实。
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省内外生物科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给学生作学术报告,组织校内相关专业博士以“博士论坛”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开展专业介绍,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导师也利用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带领学生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多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况,促进了学生与其他高校、基层工作单位以及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交流,为学生将来走向新的岗位奠定了必要的感性认识,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针对学生科研精神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理论不能与实际有机相结合这一状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实践以及自己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的小型综合性实验以及参加学校和全省组织的生物技能竞赛等活动,学生在科研实践和竞赛中得到了锻练,促进了科学精神养成,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被显著激发起来。
柔性导师制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了一定科研和实践创新素质;为他们毕业后深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部分学生在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向的指导,3名学生在全省生物技能竞赛中获奖,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参与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达到二十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指导,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实践证明,在师资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下,这种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柔性本科生导师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林. 本科生导师制: 意义、困境与出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2]郭欣欣.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 暨南大学,2007.
[3]胡守华.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李亚玲,鄢家利,王东杰.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思路[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69-74.
[5]王建方. 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14.
[6]甄宏君.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导师制的几点体会[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2):89- 91.
作者简介:
肖强( 1970- ),男,湖北恩施人,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化课程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 实践教学 创新精神 素质
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的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的新技术。对于职高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来说,应该以学生能力提升和延伸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探析,从而更好地打造完整化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地促进专业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目前职高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职高专业实践效果的实现。必须要从这些问题入手来进行有效的解决,促进人才的培养。
一、职高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来说,农业生物技术是一门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科,也是充满了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专业。在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应该着重对学生的专业实践精神和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研究,启发他们的潜能和创新素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从目前职高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素质不高、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专业师资团队综合素质不够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丧失、教学内容欠缺、教学保障不足等,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职高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效果。
二、职高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1.构建完善的职高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职高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从而最大化地来实现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与现实社会的接轨,与时代科技前沿更好地统一起来,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更多的内容和知识,保证教学的时代性和进步性。其次,增加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比重,同时还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考核和评价系统,对专业实践课程做出合理地评估,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效条件。
2.加大投入,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投入,推进学校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地为实践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第一,推进高职院校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结合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来做出有效的调整,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基地和教学支撑,这对于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第二,积极构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借助于企业的优势来实现真实化的实验环境的模拟,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和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条件,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打造高素质的实验教师团队
打造高素质的实验教师团队,对于不断提升高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应该对本校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培训,鼓励他们进行市场调研,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培养,提升他们所学知识与现实需要的有效结合。第二,打造双师型的实验教学团队。积极邀请企业的成功人士及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职高的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实验学习,最大化地提升个人的素质和水平,促进专业能力提升。此外,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考核制度,对老师的备课情况、教学质量、学生水平、教学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同时制定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将此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薪酬水平有效统一起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专业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管理,强化学校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加强管理,强化学校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强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实验室的秩序、管理人员、操作流程等诸多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促进教学秩序的构建。其次,应该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制度,构建高职信息化管理中心,对于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督导,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顺利达成专业教育目标,为社会科技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163-03
Abstract:Food Bio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the food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biochemistry teaching courses, we made some exploring research about the food bio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from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widening the curriculum appraisal methods, which in ordering to culture students' intere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Key words:Food Bio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食品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利用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对食品的各种组分进入生物体后,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代谢反应进行研究,掌握代谢规律。本门课程研究内容涵盖食品的化学组成、构成比例、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营养和安全性,还包括食品在加工、储运及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食品安全性产生的影响[1]。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的课程构成中,食品生物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核心课。是食品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具有理论性强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习过程中要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并且许多基础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形成自我的潜在认知记忆后才能继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等知识基础,而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高中阶段的知识掌握并不牢固,有部分学生还是文科生,学生的基础知识明显不够用。与此同时,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有陌生感,在尚未形成专业认知前理解专业知识有一定困难,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继而失去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设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生动体现,通过兴趣引导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动者,懂得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资源探寻生活中的食品生物化学知识,才能真正提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促使《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1 结合高职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专业2009年才开始正式招生,而现有的出版教材大都沿用了传统的课程内容,由食品基本组成成分的性质、化学结构、生物学功能和这些组分在体内的分解合成(即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色素和添加剂等构成全部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结构不能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对后续培养专业核心技能的理论指导作用不强。所以,作为食品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亟待调整。
为此,根据高职高专食品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和以此为中心构建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结合我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学生和教师双向反馈调查。调查发现,学生仍然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点,未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存在应付考试的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大量查阅课程改革相关资料和广泛了解其他高职高专同类型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3-5],进行总结整理和认真分析,结合我校食品专业的特色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现状,对本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针对性极强的如下调整:
1.1 食品的基本组成方面 对食物中普遍含有的几种成分,如水分、糖类、蛋白质、脂类等要在保证原有课时数,对于其中涉及化学结构的内容要减少课时数的同时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注意紧密贴近生活和后继专业课程,突出食品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水分知识点里很抽象的吸着等温线,学生不好理解,但是借助食品加工中的食品干燥环节,吸着等温线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意义立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都能得到提高。
1.2 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功能 食品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素的功能这部分内容,涉及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生物学功能。其中生物学功能部分内容知识较分散,但是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举例生动体现。如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可以用双氧水分解为例,借助多媒体或者挂图将生物催化剂和化学催化剂的作用条件及效率进行直观对比,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幅度提高。而对于代谢部分内容,因为涉及大量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可以缩减课时,联系食品加工工艺中涉及的代谢过程,只要学生能掌握如何从食品加工的产品出发,分析糖、脂肪、蛋白质在不同代谢条件下会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即可。
1.3 食品安全 这部分主要包含食品在加工、贮藏中的品质变化等内容。增设这部分内容,不仅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还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以后的专业课。
调整之后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施,收效很好。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度大大提高,对学生将来从事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监管等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
2 革新教学模式
《食品生物化学》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还是各类化学反应,要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并能将这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关联,恰是授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被应用到《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2.1 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借助实物,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这个方法学生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具体化地掌握抽象知识,缩短认识过程。特别是当前的90后学生缺乏日常生活经验,对身边经常发生的食品生物化学现象不留意,而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又开设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专业课程,专业知识缺乏,没有积淀。这时若在教学过程中单独采用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有限,即便加上教师的说明,仍然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实物演示法后发现,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克服单独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弊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如:在讲授“糖的甜度”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了解甜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后,现场让学生亲口品尝预先配好的标准甜度蔗糖溶液和果糖溶液,品尝时教师要告知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在品尝后,评价2种糖溶液。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给出的评价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讲授不同糖类甜度的性质。通过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学生反馈信息显示对甜度部分内容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过程变得轻松且记忆深刻,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物演示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得到激发,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要任课老师能巧妙地利用实物演示法的优势,课堂教学就能充满趣味性。
2.2 案例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与食品加工、贮藏与保鲜和食品安全等专业内容前后联系,理论性的基础知识点很多。讲授这门课程的高职高专教师都面临如何借助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挑战。针对教授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的问题,在讲授过程中适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很好地改善了学生的厌倦情绪,而且还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很好地关联起来,促进教学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
案例教学是借助对真实案例的引用、分析,针对生产实际中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案例展开讨论,指导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6]。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食品生物化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深入浅出”,从与学生最熟悉的食品入手,选择与要讲授的内容相关的典型食品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实质,提出疑问后由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和知识点的讲解,通过解答问题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最终使学生掌握目标内容。如:代谢部分的“TCA循环”授课。因“TCA循环”是非常复杂,反应过程包括很多的酶促化学反应,学生理解起来即抽象又困难,而这一循环又是代谢部分的核心内容。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弱化对酶促化学反应过程的要求,以近些年流行的食醋保健和食醋减肥等案例的分析,使同学们了解食醋减肥的原因是饮醋可以促进体内“TCA循环”的顺利进行,促进了代谢,才打到了减肥的目的。这样学生就对“TCA循环”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印象,下一步具体学习“TCA循环”就轻松许多。
案例教学能够灵活地将生活案例与课程理论知识相关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2.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以某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预先设计和组织好,启发学生就某一中心议题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分小组探讨,形成小组共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最终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法[7]。在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寻求解答问题的路径,听取小组内不同意见以完善自己的见解,努力通过语音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文字总结。这一系列的课下准备和课堂过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职教育理念。需要注意的是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需要授课教师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注意提出议题的难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根据学生学习程度有选择地实施。
议题尽量选《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中一些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关键知识点,如“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酸奶是怎样凝固的”等,指导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等资源查阅资料,并给出明确的资料整理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资料阐述观点,并分小组展开讨论。教师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引导并能始终驾驭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而且思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的点评和小组总结都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充分肯定,鼓励学生今后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性地学习。通过撰写小组总结,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加深学习印象,而且文字形式的总结可以服务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对学生将来书写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3 拓宽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课地位,一直以来无法改变试卷笔试的考核方式。这一考核方式虽然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知,但却无法获知学生是否具有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高职高专是要培养具有可操作职业技能的毕业生。显然,试卷笔试的考核方式,无法达到高职课程的考核目的,也不能体现高职特色。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考核评价对教学的促进和检查作用,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结合教学实际,在保障考核评价能科学合理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拓宽,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经过探索研究,拓宽之后的课程考核评价包含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堂表现成绩,占总成绩的20%。构成要素是上课出勤、学习态度、平时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各种总结报告的质量等。
第二部分是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20%。《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实训教学时数有限,但是地位不容忽视,实训环节是基础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一个缩影。考核的构成要素有实训的理论准备和物质准备、操作过程的严谨科学、实训结果的准确性、实训报告中是否有缜密的分析过程并能查阅资料注明与之相关的生产实践等。
第三部分是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试卷题目分2大类:一类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类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高职高专食品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本门课程教学内容之外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才能逐渐成熟,这个过程需要收集企业、同行、学生的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更新教育理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高专食品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之路,为培养高职高专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达平.食品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李佩艳.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271-272 .
[3]陈海华.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4):266-267.
[4]孙芝杨,翟玮玮,魏福华. 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10):116-117.
[5]李佩艳,尹飞,刘建学,等.《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169-170.
[6]张小霞,梁振普.食品生物化学高效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1,(01):27-28.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药用植物学实习;带队教师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植物种类繁多,经济植物丰富[1]。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河南省共有药用资源2302种,其中药用植物1963种,药用动物270种,药用矿物69种[2]。药用植物学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野外实习历来受到生命科学技术系领导的重视。实习过程中除实习指导教师外,还组织生物工程专业相关专业课任课教师组成带队小组,在实习过程中负责向学生讲授本门课程和专业的关联,具体情况下面详细介绍。
一、实习过程
我系生物工程专业药用植物学理论课程由药学院的教师讲授,故实习的时间和地点由生命科学技术系和药学院领导共同商定。时间一般选在学生放假后第一周,地点一般选择八里沟景区。每次实习前都会派遣教师到预定地点进行实习考查及安排实习的交通、食宿等事宜;专业课程教师根据考察的反馈意见和实习的时间安排,查阅相关资料,预设4~5个较小范围的题目。
在每次实习前一天指定1名教师讲授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分组安排。
学生一般按每10人为一组安排,每小组安排1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实。每个实习小组配备河南植物志、小铁锹、剪枝剪、标本夹、吸水纸、标签、采集袋、常用药品等物品,并指派专人负责。
实习的过程中,植物的识别分类及标本的采集、制作由药学院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完成。
二、带队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作用
在实习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的带队小组除了负责学生的安全、食宿等事情外,还要在此过程中寻找一切机会,比如休息间隙,根据预设题目,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所讲授的课程引导学生分析眼前的实习与本专业的关系。以笔者为例,笔者所讲的课程为《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了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围绕药用植物学进行相关学科的阐述。
(一)与植物分类学的关系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历史瑰宝,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其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国家开展了中医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工作,而这一项工作的基础就是中药,其中药用植物占据了绝大部分。药用植物的多源性、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使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分类学的相关知识。
分类学研究除经典的形态学分类法,DNA分子标记技术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APG)提出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一种全新的被子植物分类法,其最新更新于2009年[3],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其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序列,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
(二)与生物物质分离的关系
药用植物治疗、预防疾病的基础是其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这其中不仅含有我们所熟知的蛋白、脂类等成分,还包括其生理生化过程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黄酮、生物碱、萜类等。我们要对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开展抗菌、抗癌等方面研究工作,其首要工作就是各类成分的获取,而这项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手段在生物物质分离这门课程中都可以得到系统的学习,这里包括某种药用植物采摘以后如何对其进行粉碎,粉碎以后活性成分的萃取、分离(离心、过滤、膜分离、层析等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纯化(层析、结晶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干燥[4]。
(三)与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的关系
在获得了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信息后,有一个问题会很快摆到我们的面前,即含有高效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用植物的野生资源是否满足我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就会是我们的最佳选择。首先我们可以运用细胞工程的相关技术开展植物培育工作,很少量的野生植株获得后,及时进行分割,培养愈伤组织,在此基础上诱导试管苗,最后对试管苗进行炼化,以使其适应野外环境,为下一步的野外种植打下基础。我们也可以采用直接从愈伤组织收集生物活性成分,如利用紫草养细胞生产紫草素。其次我们在获得少量的药用植物后,可以迅速粉碎原材料,并破除细胞壁,获得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体进行细胞培养,然后从细胞培养液中或培养的胞内分离所需生物活性成分[5]。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发酵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具体的来说就是在野生植株中分离、纯化其内生菌,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酵工艺的研究,以获得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6][7]。
(四)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通过基因工程控制某一特定次生代谢物合成的限速酶活性,或在植物中引入新的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可提高转基因植物目标次生代谢物含量。对于涉及多个基因表达的植物次生代谢,同时增强多个基因的协同表达是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所必需的[8]。上述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如目的基因的获得、序列的测定、目的基因的扩增、目的基因导入植物DNA及表达等。
三、结论
作者所在单位生物工程专业药用植物学理论课程学习安排在第四学期,在随后的暑期野外实习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除形态学和分类学的相关知识外,其指导老师对这门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相应的会减少。这时,由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的带队小组就要发挥其长处,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制定几个小型讲座,在实习的间隙随机同学生展开交流,提高实习目的性,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总之,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要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对药用植物科、属、种的实际鉴别能力,掌握药材采集的基本常识,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药用植物是其专业原材料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1]丁宝章,王遂义.河南植物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张红瑞,兰金旭,高致明,等.河南省常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108-110.
[3]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owering plants:APG III[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2009,(161):105-121.
[4]严希康.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M].北京:化学出版社,2010.
[5]孙启时.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6]郑维发.真菌代谢产物的药物发现――资源、问题和策略[J].菌物学报,2011,30(2):151-157.
关键词:统计软件;实践教学;试验设计;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67-02 一、引言
制药工程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工科类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1,2]。因此,在培养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否熟练且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试验提出了要求。
众所周知,统计学课程不仅具有严谨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更是兼具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3],它涵盖试验的科学设计、试验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各个环节[4]。因而,在专业化统计分析软件日益渗透于科学试验设计以及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大环境下[5],引入适当的统计学软件来辅助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如何利用统计软件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主导着整个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关键。
因此,在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以统计软件为媒介驱动学生主动设计并实施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以统计软件为媒介驱动的实践教学过程
(一)统计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在制药工作和生物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以统计软件主导学生独立设计、实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教学模式。既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和统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实践内容主动利用统计软件完成试验的科学设计、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的精确阐释等具体过程。以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常涉及的研究内容——微生物制药为例,如何优化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提高药物产量是这些专业经常要面临的研究课题[6]。而采用怎样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如何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无不与统计学课程的众多知识点密切相关。
(二)实施实践教学的具体举例
在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阿舒假囊酵母产核黄素的发酵培养基优化为切入点,学生可以利用统计软件自主选择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实验,如正交设计、响应面设计、均匀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等。例如,有同学以阿舒假囊酵母发酵产核黄素的能力为实验考察目标,利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对阿舒假囊酵母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酵母膏、玉米浆和KH2PO4进行了优化。他们所安排的实验因素和水平如表1所示,由统计软件自动生成的实验方案及各方案下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学生根据表2的实验结果,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学生根据表2的极差分析和表3的方差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所考察的各个因子对核黄素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影响大小分别为B因素(酵母膏)、C因素(玉米浆)、D因素(KH2PO4)和A因素(葡萄糖);其中,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用量对核黄素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
在之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实际的试验设计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而将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融入到具体的试验过程中,学生在利用软件确定好试验设计方法后,逐步完成实验的实施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直至得到科学结论。
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是提高了学生应用统计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学生通过统计软件自行设计并实施试验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是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展望
如何将工科类的本科生培养成为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一直是高等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7]。尽管当前各高校日益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施,然而在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设置上却往往缺乏科学性,严重地影响了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我们从制药工程及生物工程的专业特点出发,提出了以统计软件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以统计软件主导学生独立设计、实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这将是适应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这两个工科专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和举措。
参考文献:
[1]邹长军,吴雁,兰贵红,陈秀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2):95-97.
[2]张艳军,于虹,高秀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药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3):153-154.
[3]宁海龙,李文霞,金益.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1-92.
[4]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王伟,崔秀珍,吴世秀.生物统计学教学特点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1):17-18.
[6]俞俊棠,唐孝宣,邬行彦,李友荣,金青萍.新编生物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赵姝淳.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64-67.
[摘要]校企合作育人才,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重要意义。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连续四年实践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有针对性的改进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取得了成效,提出了建议。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为例,通过该学院连续四年实践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才模式,有针对性的改进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校就业指导;实践
一、问题提出与目标
(一)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学校要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合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校方应当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动物科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该专业的研究内容已经涉及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该专业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怎样使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时能够直接胜任或以最短的培训时间就能够胜任企业安排的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才的方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目标
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既彰显了高校人才培养特点,也是新疆畜牧业及行业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取得校企合作成效的重要条件。
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育人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为企业积蓄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畜牧业人才。
对校方而言,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核心就是专业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校企联手培养,学生会对专业和人文知识“知之深,爱之切”,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利于学生就业、创业。
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从理论上讲,畜牧业企业与动物科学学院合作,校企两方不仅都有硬件和软件的合作优势,更有对人才需求的共同预期,这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通过合作,可以发挥两种不同环境和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互补功用,实现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见下表)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四年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以“校企联手抓培养 学生成才促共赢”为主题,与畜物行业的企业坚持目标一致原则、持续教育原则、立体培养原则,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法与过程如下:
(一)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开展企业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培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P183)四年来,动科学院分别与六家畜牧业企来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社会实践与育人基地。有意向去某企业锻炼或就业的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组织与管理,在企业接受一至两个月的实训。通过实践,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中获得真实的职场经验,提升了专业兴趣和技能,提前认识到人职匹配的重要性,规避了一些未来职业人生无法胜任的风险。
(二)加强校企文化共建与交流
文化能够温养熏陶,传道明德,有润物无声、点滴入土的力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优势互补的校企文化共建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的学习理解及应用,使两种文化在大学生身上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理解并熟悉企业文化,提升其就业能力。
一是“企业文化进校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每年开展企业冠名系列活动,如毕业生寄语和新生寄语折页、宿舍门头设计、书签、素质拓展、体育运动会、专业技能大赛、世界粮食日宣传等活动。
二是“校园文化进企业,深化校企共建平台”。旨在加强企业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如大学生文艺演出队定期赴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我们是一家人”文艺汇演;每年邀请企业参加毕业生庆典和迎新生汇演;学生去企业参加篮球联谊赛、研讨交流、团队训练;学院的专家、教师带学生前往企业讲课、交流、观摩。
三是“设立企业助学班,培养畜牧行业人才”。选拔优秀学生成立虚拟班,利用双休日和假期授课,为期两年,课程体系包括行业发展状况、个人生涯规划、企业文化、企业实训等。旨在全程培养行业人才,宣贯企业文化,扩大企业知名度,协助校方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达成企业、学校、学生个人的三方共赢。
(三)共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但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同时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我院的就业指导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的专家、管理者、技术能手、优秀校友进校园、上讲台,为学生授课、作专题报告,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感受企业文化,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四)设立企业奖学金
企业基于自身行业需求,向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一定现金奖励,极大地激励优秀学生、其他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回报社会、学校和企业。此举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企业影响力,而且对校企深度融合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使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效果增强。
(五)建立校企网络交流平台
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特点,搭建学生与企业交流的平台,可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企业与我院师学生共建QQ群、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及时将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就业信息、校园新闻等共享。同时,通过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六)开展企业与学生的对话活动
由于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学院每学期请企业定期和学生对话交流,很多学生从用人单位那里再次证实:一是要诚信为本;二是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要树立爱岗敬业和开拓进取精神;四是要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如:学会写自荐信,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三、工作成效
(一)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1、提高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校企合作促就业过程中,双方树立了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扩大了企业在校园影响力,提前建立了人才蓄水池;加强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了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信息系统。
2、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校企联手的系列活动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专业精神深入了。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成人。
3、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活动中,逐渐锻炼了职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活技能。从大一开始就接触企业与社会,为学生将来走向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年来主动到曾实践过的企业就业的动科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多。
4、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企合作中,学生在带薪实践,车间学习、行业调查、民情体察中提升了道德境界;同时,企业文化的辐射,丰富了校园文化,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创设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校园环境和企业环境都孕育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两种环境共同育人,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结果,这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校企合作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为了对大学生的培养产生最优化的效果,校企双方应密切合作,加强协调沟通,明确各自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工,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校企双方需做到: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
2、完善支持保障体系。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校企两方,配备专管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校企合作育人促就业工作,逐步形成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师资优良、场地和投入到位的工作格局,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有力的保障体系。
3、构建科学化的评估体系。建立一套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就业指导工作做出客观可靠的评定,不仅可以去沙存金,纠正错误的观念和认识,促进该工作的科学、规范发展;同时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的规范与促进,能够使其健康持继发展,打造校企合作育人的品牌活动。
参考文献
[1]孙英,邵伟.“校企联手抓培养,学生成长促共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17-18.
[2]姜洪文.“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2,(1):14-19.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54-02
一、问题提出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出现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关注。对于中学生物教师而言,由于生物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社会对生物教师期望低,其产生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也与其他教师有显著的区别。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预防和解决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摆在广大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概念界定
关于职业倦怠,有的学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有的学者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3]。纵观这些学者的定义,无非围绕着三个问题:职业倦怠在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表现是什么?基于这些问题可以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在社会中工作到一定时间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由最初的欣喜、充满激情转变成为“疲乏、困倦、筋疲力尽、身心疲惫,专业发展目标不清晰”的状态。它是一个长期的、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为更好地解决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以下主要从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怎样解决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总结。
三、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造成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主要从教师自身、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1.教师自身原因。①专业知识不够,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专业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作为一种知识类型,专业知识被看作是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而需具备的专门知识。然而,由于多种因素使得部分教师缺乏坚实的专业基础,一是自身教学中并未对专业知识发展引起重视,二是相当部分师范院校的生物专业课程教学与中学生物教材联系不够紧密,三是生物学科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物学科知识更新快,教材也在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更新。另外,有些教师为非师范院校出身,虽然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了教师行业,但是缺少教育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学生物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应学习生物学科的与时展脉搏共振的特点,立足于新知识、新科技的前沿,了解生物学知识的进展和最新动态,做到与时俱进,也应不断地获得教育类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又一原因。②自我效能感不足,影响教学效果。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对于中学生物教师而言,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各种娴熟的教学技能。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概括为教学设计、上课和实验操作(含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三大方面。教学设计需要熟悉课程标准、熟悉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上课时要能良好地组织课堂,能够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合作性教学等等;最后是实验操作方面,要求教师应有较强的组织、设计生物实验课的能力和熟练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以及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的能力。这些都是生物教师所必备的教学技能。若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信则显而易见,进而也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教学技能不足,自信则无从谈起,更别提拥有自我效能感。换言之,中学生物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教学水平接近的中学生物教师,自我效能感高者更能够简捷、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低者则会因此产生冲突,导致压抑、消极的情绪,这是职业倦怠心理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学校原因。大部分学校目前还是习惯将所有科目分为主科和副科,其中“副科”是指不被列入升学考试或部分内容进入升学考试的文化科目。初中生物大多时候被认为是副科,学校为了升学率,尽可能地将大量时间让给其他科目,导致生物课的授课次数较少。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学校对生物学科的期望较低,也就不难理解学校对中学生物教师的重视程度低了。初中生物教师现在虽然有进修、培训的机会,但还是较少,从而导致初中生物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授课能力衰退、个人发展严重阻滞等问题,这些会使他们感到与其他主要学科教师有着很大区别。
3.社会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生物科学素养也就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5]。新课改强调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然而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重点引入,例如新教材上有豆腐乳的制作、制作葡萄酒等与生活实际挂钩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按照学校要求简略地提一下,并没有更深入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究其原因是这些内容并不是考试重点,学校和社会也不会允许学生将学习时间投入于这些学习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一方面社会大力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实际上又不支持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方面下功夫,教师左右为难。久而久之,这只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消磨他们在工作中的士气,后果就显而易见了。
四、中学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中学生物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已是客观事实。既然中学生物教师的职业倦怠来源于教师自身、学校和社会,那么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寻求对策。
1.教师自身。①提高专业知识。中学生物教师应有意识地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能主动学习和充实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技巧和能力,设法获得新的信息、材料、方法和策略。可通过网络和期刊等资源获得生物前沿知识,并通过参加各类科研、教研活动,彼此交流经验,获得新体会。教师在专业探讨时既获得了新知识,也可消除自身的孤独感、无助感,提高其科研意识,激发其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②增强自我效能感。正如前文所说,自我效能感与技能和自信是有关系的,要提高生物教学技能,光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应进行团队实践训练。教师之间组成团队相互听课,分析优缺点,看优秀教师的课堂视频进行探讨,共同创设教学设计,都可以实现团队实践训练。其次是自信,因为自信除了要有教学技能外,还应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压力,教师应学会进行自我调适,学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教师要勇于正视现实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学校、部门、教研室和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人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
2.学校方面。学校应借助于《国培计划》为生物教师多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这不仅可以使其在短时间内学到所需的知识技能,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生物教师调节身心,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另外,提供必要的入职培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应该是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同等重要,三者应该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的。因此,学校应建立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培训体系,这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据调查,目前教师培训整体效果一般,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很多教师认为培训可有可无,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培训的目标不是指向专业知识发展,因为经验介绍不具有可复制性,而接受教学理论学习部分教师感到有难度。因此,明确生物教师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已遇到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进行参与式、案例式培训正成为教师们的期待。
3.社会方面。首先,社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中学生物教师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中学生物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再者,社会对生物教师的期望低,导致生物学科教师的地位低,因而提高生物教师的社会地位对教师自身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待遇,社会不但应当给予中学生物教师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工资待遇,还可以适当考虑增加所有老师的经济收入,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真正地释放到教育事业之中,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满意程度。在进行中学生物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为教师提高足够的改革信息,注重教师的需要和要求,让教师真正地参与到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生物科学 野外实习 闭环体系
[中图分类号] G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97-03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出发点与依据,而由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组成的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基本能力的人才。[2]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野外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3]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1]本文旨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分析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习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在实践基础上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野外综合实习模式。
一、生物科学专业传统野外实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野外实习模式
地方本科高校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主要有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两种传统模式。分课程实习,即在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课程开设期间或结束后开展实习工作;分学年实习,即在学校根据学年开设课程情况组织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开展2次左右实习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野外实习模式自身限制及外在因素影响,传统野外实习存在诸多问题:1.人员队伍:每次实习需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专业指导教师若干名、分管学生工作教师、随队医生等,人员队伍庞大,不利于管理。2.时间安排:在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模式下,每届学生实习次数达2-3次,总实习时间达20天以上。3.经费限制:由于交通、食宿费用上涨,且实习次数多、时间长,尽管学校划拨有学生实习补助,但学生仍然要承担一部分实习经费,加重学生负担,同时加大学校办学成本。4.实习效果:目前动植物资源保存较为完好地区均建设成为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封山育林区等,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此类地区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学生多次实习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实习变为“游览式”。学生通过野外实习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记忆能力。这种机械式灌输知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与“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符合。[4]5.考核机制:当前野外实习考核机制单一,对学生野外实习效果的考核多从学生识别动植物种类数量多少予以单方面评价[4],而忽略动植物分类学特征,物种结构、功能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高。
二、野外综合实习模式构建
(一)构建原则
构建“一个目标,二个能力,三个结合,四个环节”的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模式,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并落实野外实习教学目标与内容、实习教学过程、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二)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内容及研究层次
野外综合实习应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三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实习主要内容各不相同。植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植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植物结构、功能与生长环境的适应关系,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等。动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动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常见动物类群的调查方法,动物的野外捕捉、鉴定及标本制作等。生态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样地的选择,研究样地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坡度、坡向、光照强度、土壤特征等)的测定,主要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的调查等。[5]生态学实习还应注重研究生物体与环境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不同层次之间的生态关系。
(三)实习时间及进度安排
结合课程开设情况,野外综合实习一般放在二年级或三年级6-7月开展,实习前应基本完成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6-7月正值植物花期,动物活动较为频繁,植被状况较好,学生观察动植物生物学特征方便、直观、准确。由于综合野外实习包括植物、动物、生态三方面内容,因此可以实行轮换实习制,如将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每段5-7天,学生分为3小组,第一、二、三小组第一阶段分别开展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实习,第二阶段分别开展动物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实习,第三阶段分别开展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固定指导内容不变,而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植物种类辨认、群落调查和生态景观调查等不同实习内容,且能通过实习将不同课程知识串联起来,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5]马红梅,张燕、李东哲.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群实验内容体系构建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