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业集群 共生治理 生态系统 演进路径
引言
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比较乐观,数据表明中国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8%左右,总量稳居全球第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是产业的支撑。因此,建立完善的产业治理机制是保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支撑。如何有效应对产业转型升级难、产业发展瓶颈和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长期有效的产业治理机制,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命题和难题。这个命题和难题最核心问题是建立相关理论、理清研究概念、构建研究框架和完善研究路径。有效治理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使之与经济增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非矛盾对立的均衡发展态势,必须完善理论路径,形成“产业集群-共生治理-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国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主要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很多研究借鉴或引用单一的理论,如产业集群或共生治理理论,对某一产业进行分析,并没有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研究框架。
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
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路径可以从马歇尔(1890)的产业区位论开始。该理论认为集群是由于自然的禀赋或者政府的决策,这两个因素决定不同产业在不同的区位聚集。但是自然禀赋可能并不是某些产业集群的主要原因。之后韦伯(1929)的工业区位论完善了马歇尔的理论。韦伯提出产业集群的新术语,包括“产业聚集”等,认为聚集的原因来源于综合要素优势、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与技术进步等因素,并把研究范围细化到工业,对集群的来源因素进行扩展。现在有学者从更大视角研究这个问题,认为发达国家代表中心区域,发展中国家代表区域。表现在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增长极理论,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群问题进行了研究。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偶然因素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表现在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和新工业企业的进入,并最终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形成增长极。但是在对什么原因造成增长极出现这个核心问题上,缪尔达尔的解释比较苍白,增长极的存在成为事实,是产业聚集的结果。
波特(Porter,1990)竞争优势集群理论借鉴生态学的竞争关系,把产业集群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该理论从竞争力角度考察产业专业化问题,并首先严格定义了产业集群:企业与产业相关的企业、专门机构和供应商在地理上集中的经济学现象,这些机构相互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等多种联系。这种集中的现象,波特认为来源于竞争优势:第一,在竞争力来源问题上,波特提出钻石要素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生产成本、需求条件和相关产业在内的联系,形成钻石结构模型,最终造成产业集群。第二,在产业集群路径问题上,波特认为当企业数量达到一定水平,这是一个自我强化过程。由于存在钻石结构,因此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一种良性促进关系。规模经济、技术外部性首先促进企业投资,产业竞争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外部经济。要素的钻石互动带来成本、分工和信息优势,从而带来竞争优势,进而产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机理首先提高企业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进一步增进企业创新力,企业创新力的提高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从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扩大集群的规模和竞争力。第三,在政府干预问题上,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有积极也有消极,必须加以区别对待。波特的政府干预论实质是政府治理问题,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政府职能进行分析。后来Baldwin & Venables(1995)的新经济地理学结合生物演化环境和区位(生态位)观点开始研究集群问题。
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
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为生态学和治理的观点引入到产业集群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由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和区位等问题与生物进化过程相当吻合,组织生态学理论被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E首次提出,20世纪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应用到产业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Michael.T.Hannan & John Freeman(1977)做了系统研究,提出组织生态学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在理论方面研究组织与社会结构问题,包括以种群、生态链、互利共生、捕食等观点研究现代组织和社会问题;在实证方面则以生态学的观点嵌入到具体案例中进行产业分析,研究企业或其他组织基于生态学概念上的出生率、进入率、死亡率、生命周期等动态演化过程。这些分析的不断深化为产业集群研究拓宽了视角,奠定了理论基础。产业集群问题用生态种群演化的观点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这一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研究,具有无限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共生治理理论在产业经济学上应用的成功阶段,这一时期有意义的研究包括:Mascarenhas(1989)从流动率对经济稳定、增长和衰退时期的产业集群的影响,发现经济增长不同周期的产业集群战略变化问题和产业群间的流动率发生明显变化。Murray.B.Low(1997)的研究则是寻找产业种群的起源,研究产业集群是否有生物集群的相同的习性和变化趋势,并得出肯定结论。于是结合产业集群与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寻找生态学中与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相关的要素,并进行深入解读和比较分析成为必然。
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路径
产业集群的过程实际类似生物的种群演变过程,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稳定性。这种演变过程不是单个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这一群体的综合过程,这个过程的变化过程与生物种群变化一样,生物种群的变化有衰亡、突变和进化过程,产业集群过程也有产业升级和转移、产业结构突变等过程,这种过程的原理一样。具体的演进路径如图1所示。
对这种变化过程的解释,主要体现在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持政策上,日本的传统产业开始不断集群,成熟发展后通过升级与转移,产业集群向高科技产业演变这样一种类似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台湾产业集群过程和日本的情况相似,不同的是台湾刚开始是以承接其他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业务开始形成产业并集群,在进化过程中人力资本不断提高,台湾也向高科技产业升级,而这些传统产业则转向广东沿海地区等。因此,产业集群过程可以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到深入了解。
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路径内部机理
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框架内有诸多组成要素,其中包括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政府等外部治理主体;还有基于生物进化理论和产业演进过程中的要素优势因素: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等。因此,产业集群过程实际上是基于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主要体现在区域要素优势因素。产业共生治理则是企业外部治理主体与集聚经济圈内企业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波特的定义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符合生物种群演化的三大要求:集群内企业位于某一具体区域;具有相同的可供利用资源和相近的客户群;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产业链和产业网络。属于不同产业群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愿景等不同,而它们的特征也不一样。因此,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将同类企业当成一个产业群整体来研究其演化过程。
产业集群中的产业群是指由不同个体单位组成的集合体,异质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政府等组织都属于不同产业(企业)群。不同产业群或治理主体互利共生,通过长期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集群的稳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聚集经济圈是指产业集群与之相关的环境所形成的综合整体,集群内企业、政府、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等之间存在着资源、资金、知识、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通过这些要素的流动,集群内企业与外部治理主体和区域要素优势产生互动,形成一个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共生治理机制不断循环。在与区域要素互动过程中,企业与其环境相互联系和影响,从大的方面讲,包括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和资源禀赋等。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和产业网络则是集聚经济圈的主要联系方式,是集群式的供应链,包括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产业集群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社会网络,这一社会网络类似生物系统中的食物网,具体的路径机理如图2所示。
共生治理机制包括外部治理主体、聚集经济圈和区域要素优势这三个基本要素。也可以认为是三个同等重要的层次,即核心网层级、辅助网层级和要素禀赋网层级。核心网层级主要以企业为核心,企业有互补企业和同类企业之分,由供应商、客商或顾客等上下游组成;辅助网层级主要有政府、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等;要素禀赋网层级主要包括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和资源禀赋等,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聚集经济圈。
结论
第一,构建有效的研究路径,理清研究的相关概念,并进行比较充分解释;第二,构建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研究路径需要构建好的研究范式,生态学的某些重要观点成为重要的参考对象,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要素,找到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的类似自然界生物演化模式这样一个重要的范式;第三,构建“外部治理主体-集聚经济圈-区域要素优势-共生治理机制”的治理主体内部机理路径,并认为内部的重要变量的具体机理相当复杂,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不断深入和细化;第四,对于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的演进路径存在性,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表明这样的范式是存在的,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类似于生物演化过程,共生治理是产业演化的最优模式。
产业经济的传统范式基于“结构-行为-绩效”展开,随着产业高级化的过程,产业治理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的创新在于:第一,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共生治理理论进行了综述和梳理,分析理论的演进过程,对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整合的产业发展演进路径,这是对理论范式存在性的一种新尝试;第二,在充分理解理论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并对路径内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1890
2.Weber.A.The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1909)[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 London,1965
3.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Duckworth,1957
4.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Macmillan,1990
5.Baldwin,R.E.&Venables.A.J.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in G.Grossman and K. Rogoff,e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Amsterdam:North Holland Press,1995,3
6.Michal.T.Hanna,John.Freeman.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2(5)
[论文摘要]在对生态伦理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伦理学所涉及的主要流派对其内部自然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指出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基本理论趋向;进而厘清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发展路向,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界定问题,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内部以生态学为依托对传统伦理学进行改造的环境伦理学。…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生态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自然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系统,所以生态伦理学强调人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而非其中心。正由于生态伦理学以生命实体乃至整个自然为研究范围,关注生态系统中所有自然存在物,强调生态的整体利益,所以理论相对较为激进,因此在环境伦理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
就生态伦理学的特点和关注的问题而言,可以把动物权利论/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涵盖在其研究范围之内。其中,生物中心主义立足传统伦理学理论,以生命个体的权益作为自己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生态整体主义立足于生态学,以生态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试图把伦理关怀的范围由生命个体拓展到整个自然系统。
在生态伦理学内部,针对自然的伦理观念从生物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经过了一个从关爱生命实体到关爱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都是要扩展人类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而这种自然伦理观念的转变恰恰体现出它的两条基本致思理路,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一、生物中心主义视角:从个体生命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物中心主义包括施韦泽‘傲畏生命的伦理学”、泰勒“生物平等主义伦理学”以及辛格“动物解放的伦理学”、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伦理学”,它们的基本观念是把人以及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个体纳人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之内。
1923年,施韦泽提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冲破了传统伦理学只限于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和关系的观念束缚,力图把善赋予其他的生命。在他的哲学视域里,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他是否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不在于他是否具有内在的善,而在于他是否把一株植物、一个动物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就是:‘菩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生命原理。”这一伦理观念的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对生命采取一种敬畏的态度,其目的是通过直觉、体验等培养、提高我们的德性。本质上,这种伦理观对以往的传统伦理观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使人们发现伦理在本质上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
泰勒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是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延续和发展。生命在施韦泽的观念中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像动物、植物等。泰勒继承和发展了施韦泽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以善为基础概念提出,任何生物均是由自己的本性决定了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善,善是对其生命事实的描述,所以,人类与其他的生命形式一样都拥有绝对平等的天赋价值和道德价值。
从理论形态上看,这类生态伦理学关心的对象仅限于生命个体,只重视生命个体的权利和价值,而对生物共同体所具有的实体属性却视而不见,而且也没有看到人对生物种群及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但是,无论是动物权利论还是动物解放论,乃至生物平等主义都是从关爱个体生命出发,试图重建人类对自然的伦理观念。
二、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从生态整体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态整体主义以生态学思想为理论范式,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把自然界的有机体、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整体都预设为道德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道德主体范围的拓宽,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伦理解答。生态整体主义主要有三个流派: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
三个流派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力图转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建立一种生态的、整体的观念。例如,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他说“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0141193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被大地伦理学视为最高的善。利奥波德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已经证明人类只是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曾这样表述道:“……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我们人类要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大地伦理学的建构不能缺少人类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共同体的拓展过程不光要依托生态学所提供的知识,而且也需要我们的情感。
从理论形态上看,同前类生态伦理学相比,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不仅生命个体具有道德主体的地位,而且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道德主体,所以人类应把自己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个体生命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应对整个生态系统负有道德义务和责任。为此,生态整体主义的哲学家们都从整体生视角出发,依托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力图对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道德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进行确证。他们认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其他有机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其中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处于相互依存、内在关联之中,生态系统本身固有的整体性、过程性、相关性使其具有不依人为判据的内在价值,所以自然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主体、伦理主体。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理论视角,生态伦理学内部形成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条基本进路。这一方面是源于生态伦理学内部自然伦理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担负着一个责任,即为解决环境危机所表征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指导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但在理论实践上,它却无现成的伦理原则可以直接运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从起源上说,应用伦理学不是单独发展了传统伦理学中‘原理’之后的‘应用’这一部分,而是起源于现实生活中无法‘应用’传统伦理学的原则来加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领域,换言之,是起源于现有的原则在同一问题上的相互冲突、以至相悖而使现实实际上无原则的问题领域”。所以,生态伦理学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来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是它的两条基本路向。
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进路: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如何把道德身份拓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既是个体主义路向,也是整体主义路向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一般意义上,传统伦理学只承认人的道德身份,认为人对自然并无直接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道德身份范围的拓展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如何拓展的问题,是生态伦理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个体主义路向主要流派的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生物中心论是以人之外的生命个体作为道德的主体,从个体生命的权益、价值出发论述它们应具有何种道德地位、道德权力和责任等问题。在本质上,这些理论是建基于传统伦理学的情感范畴框架之内,用人的情感来感知动物,所以具有西方传统情感主义的理论特质。就具体而言,个体主义路向的生态伦理学是对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道义论思想的借鉴和运用,其实质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及概念的延伸和移植。例如,辛格对平等的基本准则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充,试图使平等原则运用于其它物种,论证了所有动物拥有平等权益的正当性。他提出,各种动物之间感知能力、智力水平的差异并不能成为他们能否享有平等原则的依据。这一思想直接源于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边沁认为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获得权益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整体主义路向在对个体主义路向进行批驳时,首先肯定了个体主义路向以生命本身作为判据对道德身份的拓展,是伦理思考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思想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推及到自然界的大多数生命存在物,从而赋予伦理学新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思想过于强调生命个体的权益,而没有考虑非生命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的实在性以及整体性,使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得过于片面。而‘一个完整的伦理学必须给非生命的自然物体(比如河流和山川)和生态系统予以道德关注……生态伦理学应当体现‘整体性’,比如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存在于自然客体间的关系等生态‘总体’应当受到伦理上的关注”。整体主义路的这种观念的确立,完全得益于生态学思想蕴涵的整体性。现代生态学的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种是普遍联系的和相互依存的。受到现代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紧密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启发,整体主义路向的学者通过强调系统的整体『生使道德身份拓展到人类以外的其他非生命存在物。他们基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提出,这些非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它们本身就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是道德身份的判据。
关键词:生态;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
Abstract:TherearemanyconsistentaswellasdifferentviewsbetweenecologicalMarxismand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irconsistenciesanddifferenc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theideologicalbasis,essence,theoreticalcore,basicrequirement,andfundamentalapproach,andpointsoutthat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andrawlessonsfromtheecologicalMarxismsoastobetterservethesocialist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omparativestudy
“生态”(EcologicalMarxism)一词来源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本•阿格尔。他在1979年《西方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这个概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与生态学之间的关联。生态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十大流派中较为活跃的一派。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解”两大主题,研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嬗变等问题,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通过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技术批判与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实现社会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从而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化的,其中心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表面上看,生态与科学发展观并不基于相同的现实基础,产生的理论背景、发展脉络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两个理论体系之间,观点的契合是主要的,即使有些观点有明显的差异,却可以相互为用,并不矛盾。
一、思想基础的比较
生态,也称生态学的,其理论基础在于和生态学的有机融合。如生态的代表人物福斯特和佩珀所认为的那样,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了生态学和生态思维方式。应该说,在马克思那里,生态思想并不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谈论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的生产问题,却很少在纯粹意义上谈论生态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马克思有意还是无意的,他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如“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批判了黑格尔关于人居于超自然的地位的观点,提出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并指出‘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但不是生活的手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问题上,‘生态学’与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1]。另外,生态继承了以作为理论基石的西方,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批判传统,像莱斯和阿格尔就受到马尔库塞相当大的影响。只不过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生态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对温和,也更富有建设性。
科学发展观则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及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处处渗透着立场、观点和方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中国化的,面对的现实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与科学发展观对于关注的点不同,偏好的理论也不一样,面对的现实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是以作为理论的来源和基础,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掌握了活的灵魂。
二、第一要义的比较
生态代表人物之间的理论并没有太多联系,应该说,不能形成一个系统,但在第一要义上却是基本相同的。如阿格尔断言,“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2]。阿格尔转变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认为传统的经济危机已经转向了生态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罪,即利用环境代价换取财富,已经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瓶颈,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性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缓解矛盾,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停滞,甚至会倒退。可见,阿格尔关注的决不仅仅是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和分析,问题在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说明,他始终是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这是他逻辑分析的前提。高兹认为:“‘对我们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消费和物质的再循环进行生态学的重建,……对能源、化工、运输和农业进行生态学的重建,……技术上的发明不仅必须有助于生态学的重建和理性化,而且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缩短劳动时间成为可能,把我们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生产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走向基于自我约束、更节俭、生态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达到真正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统一,实现生活得更好、劳动与消费更少的社会。”[3]高兹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归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确了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是第一要义。从阿格尔和高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生态学者无论给生态危机开出什么样的处方,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认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可见二者之间观点的相似性。应该说,生态与科学发展观所提的“发展”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更多的是在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意义上使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增长,当然这种增长不能以生态为代价;二是,正如高兹谈到的那样,发展不仅是经济理性的,还应该是价值理性的。总的说来,生态关注的比较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础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而较少涉及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所使用的“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和谐,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层面基础之上的。与生态相比,概念的内涵扩大了;作为一个分析系统而言,也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理论核心的比较
“生态考察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论断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问题,它研究的方向符合人类的健康发展趋势和美好愿景,它的研究目的是力图从制度层面探索生态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建立和发展,力图通过制度转变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4]由此可见,生态在谈及异化概念时,是以人为核心的,只有人才有异化;在谈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时,将社会系统放在首位,因为只有以社会系统中的主体——人,作为分析的核心和逻辑的出发点,其他的分析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此岸世界的真理探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彼岸世界是遥不可及的;在趋势和目的方面,无论是通过制度还是其他手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都是为了人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科学发展观始终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理论核心。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15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二者之间的观点趋同是主要的。当然,生态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从纯理性的角度说的,在他们的逻辑中,不分析人,其他的分析就抓不住重点,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带有功利性质;另外,他们过多地强调人的解放与个性张扬,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维度,所以,很多时候不过是空批判而少建设,在很多方面往往容易被细节所迷惑,坠入就事论事和抓小放大的泥潭。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不仅源于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把握,还具有伦理层面的考虑。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都是追求人之善,是人全面发展的应然。所以,生态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异只在于对人的伦理态度和侧重点上,而这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四、基本要求的比较
很明显,生态认为,仅仅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是不够的。在高兹那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物质丰富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地位有所改善,然而,这种改善不过是资本主义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手段。并且,无论资本主义采用什么方式给予无产阶级多少施舍,实质上,并不见得会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今日付出了一百万美元,是为了明日的一百亿美元。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是不会泯灭的,相反,越是要提高资本主义的成本,资本主义就越是要加紧攫取,换取更多的财富。于是,自然成了牺牲品,这种牺牲到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就会达到发展的极限,而出现衰退。所以,利润动机同生态环境相冲突是必然的,利润最大化驱使人们破坏生态环境,把降低成本看得比保护生态环境更加重要,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按照奥康纳的总结,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一切社会的发展,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结构及态势的“不平衡的和联合性的”发展过程。[6]奥康纳还指出,资本主义积累导致一定程度的生态危机,由生态危机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生态危机所导致的环境运动有可能会加重经济危机的程度。总的来说,在生态者看来,资本主义的危机就是人、社会和自然失衡的危机,就是片面发展的结果,就是资本运行的现实性危机。根据反向调节的原则,可以明显地推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会被生态所认同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5]15-16应该说,在基本要求方面,如上述分析的那样,生态和科学发展观在基本观点上能够达成一致。然而前者强调的不过是“平衡”二字,即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就社会的复杂性而言,这种关系只是众多关系中的一种,所以分析的结果难免流于片面,或者不过是空洞的说教;后者则强调四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科学发展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部分,在中国社会中能够寻找到现实基础,并为现实世界的革命化起到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影响要远远大于生态的“乌托邦”,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五、根本方法的比较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5]16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用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态学者全方位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批判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自然资源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对自然界所进行的掠夺行为;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批判了资本主义等级森严的管理体制及其破碎的劳动分工;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纳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野之内,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起来考察。”[7]由此可见,在方法论意义上,统筹兼顾是二者认可的。生态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统筹兼顾的思想,但是从其关注的对象,包括制度批判、等级批判、异化批判和工业文明批判等维度考察,它并没有刻意突出资本主义的某一个部分,而是更加突出几者之间的联系。再如,生态的代表人物克沃尔认为,要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在所有制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制度方面,要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在实现条件上,要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全人类一起实现。从这里,生态的统筹兼顾思想也可见一斑。
虽然同样在方法论意义上坚持了统筹兼顾,所关注的视域却截然不同。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基础,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各个部分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治国的理论。生态主要是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因为其所秉承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所以,在思想上侧重于批判,而建设性的东西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生态的相关理论并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这样一来,无论其有多么丰富的思想,也不过是一种值得参考而不具有指导性的理论而已,当然也就不会像科学发展观一样,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为实践所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价值也要大于生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其主流学者遍布在加拿大、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视野广阔,科研环境优越,尤其是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解和批判、对生态危机的本质分析等非常到位。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生态有较多的契合,这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生态的思想。在观点契合的方面,应该说生态在有的方面研究得更为细致,这与其血缘关系和研究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在观点分离的方面,对于科学发展观而言,合理的可以借鉴,不合理的可以作为警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
参考文献:
[1]曾文婷.“生态学”与[J].学术论坛,2005(10):34-37.
[2]阿格尔.西方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3]吴宁.高兹的生态学[J].研究,2006(8):99-104.
[4]唐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资本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西方生态的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7(5):76-8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生态课堂 构建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27-02
人类的生态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趋势。教育是人的事业,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所以,教育生态化,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学生生命成长,是课堂改革、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具有生命及其多样性,都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最值得尊重的;任何生物都有其完整无缺的自然整体,是一个稳定、有序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任何生物都只能在适当的环境下存在,只有保持开放,才具有生命力;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一起,互利共生,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不断发生某种联系。可见,“生态”具有生命性、多样性、整体性、开放性以及共生性等特征。用生态学原理去审视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构成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些因素中,既有生物的也有非生物的;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诸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惠共生所形成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我们可把它称为生态学视野下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学氛围。生态课堂具有多元意义,它是自然的、自主的、互动的、开放的、和谐的、审美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1.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的课堂
自然的即是和谐的、自主的。由于自然,生态中的各种因素自由发展,彼此依从而协调。课堂也因自然而自主,因自主而充满活力。自主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和谐中自主地学习,自然地生长。在这种生态的自主课堂里,从封闭的“填鸭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从个人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角色从全权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展现的场所。自然、自主的课堂让学生不断地做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
2.生态课堂是整体和谐的课堂
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利共生的一个整体。具体来说,和谐就是课堂中的各因素之间的和谐,也即是整体的和谐。如师与生和谐、教与学和谐、教与育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等等。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会使师生间相互认可,心理相容,谐振共鸣;会使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从而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发挥各自最大的独特作用,获得最充分的、最和谐的发展。
3.生态课堂是交往与互动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损耗,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即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互惠互利,互利共生,是维系一个生态组织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互动,会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具生命力。
4.生态课堂是开放与生成的课堂
可以说,开放实质上是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想象而不担心其怪诞离奇,能大胆地思考而不在乎其是非正误,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全面展示自己的个性。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5.生态课堂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可持续发展的人,能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均衡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人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归根结底是应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提高对外界及未来的适应能力。所以,将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应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生态课堂构建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张谷英村;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湖南岳阳
AbstractThe related concepts,background,and general situation of Zhangguying Village were introduced.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suggestions for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 Zhangguying Village.
Key wordsZhangguying Village;cultural ecology;protection;development;Yueyang Hunan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在这个“同一化”过程中,原生态的民族聚落和城镇人文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镇形态风貌日渐趋同,个性逐步淡化。因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张谷英村始终与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显得闭塞保守,习俗古朴且风景秀丽。随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旅游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被现代化的强势逻辑所要挟。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新的视角对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文化生态的概念及背景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借用生态来研究特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1]。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概念,并从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研究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过程,创立了专门的文化生态学学科。文化生态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是对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创造性结果,特定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特定的文化,文化在其特定的环境背景中取得发展[2]。文化生态学突出强调受特定生态环境影响的文化发展与变迁中的差异性,“文化生态学它寻求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和型式的起源”[3]。文化生态学主张的生态批判“带有强烈的学科转向特点,具体表现为:从文本形式研究到内容本体追问的转向;从研究的概念化模式向关注实在性存在的转向;从语言中心的文本解读向生命中心的文本阅读转向”[4]。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文化都绝非文化特质的单纯相加或简单汇聚,文化要素总是组成为系统。每种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一体化和统一性,它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系统组织起来[5]。”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文化要素的研究不能孤立地进行,除了要研究其本身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外,更要研究整个文化圈内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2001年6月25日张谷英村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村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同时也是受破坏的重灾区。在对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能全面地认识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张谷英村,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启发。
2张谷英村概况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3个县市交汇处,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体现聚族而居的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张谷英村因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相传明代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张谷英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明清2代多次续建而成,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目前保留了1 700多座明清建筑,内拥有206个天井,60多条巷道,1 732间房屋。整个建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成,其布局之妙,巷道之幽、排水之奇、空间之活、雕饰之美、用材之雅、石桥之玄,制作之精,堪称“八绝”。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连片大屋和村落环境与自然山水和谐与共,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在全国古聚落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在和保护价值。
张谷英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旅游开发后的10余年间,古村风貌遭受严重破坏诸如乱建乱盖、盲目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景观,大屋内千疮百孔,景观“百步三桥和龙泉井”虽然风韵犹存不减当年,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气;民俗文化逐渐瓦解等。同时,这座名村旅游开发的品牌意识淡薄、管理的模式不规范等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历史保护与社会进步对立,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困难,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今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保护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建议
聚落向现代化迈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迈进的过程中,究竟如何让历史与先辈们创造的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从宏观出发、以文化生态学视角,谈几点建议。
3.1引入文化生态学,指导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整体、全面、动态的社会文化研究,而不是孤立地考察文化因素的某一项内容或某一方面。文化生态学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因此要把文化放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考察其形成、发展以及变异的过程。由于社会制度、组织形式等也为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所以文化生态学主张从自然、社会、文化的整体结构、作用及相互关系来研究不同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态和模式。只有把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够说明环境因素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强调从全局去考虑文化因素与环境之间、文化因素之间关系的视角,为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张谷英村作为一种聚落景观的载体,凝聚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它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明清时期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同步,与民俗生活和宗教信仰相互融合,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因此,它与其他聚落景观一样,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作为聚落景观重要的文化生态基础,彼此间的关系又是全面的、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由此可见,对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迫切需要文化生态学这样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理论。
3.2加大政策支持,保持传统景观的异质性
文化生态系统具有竞争、演替及文化入侵等变化过程。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身演替。历史文化村落通常具有独特性,如大屋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内隔屏大多以喜鹊、梅花等图案的雕花板镶嵌,栩栩如生,这些精美绝伦的雕刻工艺体现了张谷英村民居的传统风貌,是体现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景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生态环境与聚落空间的结构形态相对封闭、稳定,聚落的发展缓慢,始终和村民的传统习俗、生态环境保持着良好的均衡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村镇聚落的社会结构受到强烈的干扰,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张谷英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价值观念转变等多种原因也逐渐走向衰落。当地村民开始改建原有的传统民居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村落结构逐渐失去了特色,村民乱建乱盖现象比比皆是,盲目建设破坏了聚落景观和人文内涵,如进村的农田全部建成了水泥地面、当大门前的停车场取代了绿色田野、建到一半的半拉子房子、到处搭建的房屋和游乐设施阻隔了原本可以远眺的视野。
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担负起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制定、规划制定、资金投入、统筹协调等工作。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承载力,减少外来文化的不良干扰,防止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群落衰退,保持聚落景观的异质性。不可因个别建筑物的外在品质,如简陋、粗糙而拆除,必须从它在整个张谷英村的系统性功能来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将其保护,例如古井、古墓葬、铁匠铺、土地庙等。没有它们,过去农村的生活、生产就不可能维持。虽然它们在当今已经失去了原有功能,但作为历史的见证,是必不可缺的。
3.3推进教育建设,重塑村民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所处工作环境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城镇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中村民价值观念变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快教育建设,重塑村民的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
该村山林面积超过133.33 hm2,植被丰富。退耕还林以后得林场逾66.67 hm2,林木生产已成为该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村里存在着不少偷偷砍伐山林的现象。张谷英村有干部并不重视该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一旦泛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可以得出,从各种渠道或方式引导村民正确认识他们青山环绕的自然环境是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现在张谷英村的一些民间手工艺濒临失传,后继无人,正是因为在传授过程中没有重视村民价值观引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他们特色文化自豪感的培养,让其都明白每一个民间艺术文化都是聚落存在的根基,它最能够彰显聚落的特征,是自己文化身份的标志。对其掌握的各种民间工艺,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3.4尊重聚落演变特征,延续文化的多样共生性
聚落景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仍在继续发展和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依赖于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应该尊重聚落景观的演变特性,延续聚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共生性。面对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趋向,文化生态学的多样共生观为人们指明了对待张谷英村的正确态度。
张谷英村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自发性特点,其文化传统发展具有独特性。近年来,随着张谷英村为外界知晓、旅游业等的开放,外来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向该村渗透。在新文化物种的入侵过程中,村中原有的文化生态平衡正在逐渐被打破,如村民在大屋范围内搭建起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张谷英村等。历史性聚落的保护一方面要复兴和保护这些面临消失的文化,遵守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原则,保护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性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更要使张谷英村传统的人文精
神与现代生活相互适应,在发展中促进文化生态的平衡。
4结语
对于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作为一个文化生态,其需要结合时代的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开放的观点将张谷英村放到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大环境中来进行全局认识和整体把握,全面考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变迁、价值观、伦理观、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各个因素,才能为张谷英村创造一个共生、协调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张谷英村的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1-7.
[2] 王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核心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37-46.
[3] 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关键词:质量生态学;高职教育;质量竞争;协同进化
作者简介:王全旺(1975-),男,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赵兵川(1974-),女,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体功能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劳动力市场适切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103)主持人: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24-03
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的、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这也是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诉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然而教育质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涉及层面甚广,无论考虑哪几个因素都难免顾此失彼。在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市场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时跟踪各类市场主体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以质量为内涵的教育竞争中获得优势是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质量生态学可为科学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全面系统地探究高职教育质量提供独特的视角。
一、质量生态学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非线性、不稳定的系统,质量系统也逐渐演化为复杂网络,不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而且在市场环境中失去了稳定演化的条件。基于生态学与质量系统研究对象的相似性,质量生态学主要以生态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质量系统,并把质量生态系统作为质量系统的最好描述,进而对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形成、演变与质量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对由质量生态位所表达的质量系统在质量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质量群落中质量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质量群落中相互关联或相互竞争、共生以及协同进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1]
藉此,以质量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质量的可行之处在于:
1.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对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的高职教育质量系统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一种为持续改进教育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科学的思考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产品(高职院校毕业生)和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的质量,改进组织内的所有运作过程,以满足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家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与未来需求。
2.高职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典型的需求驱动特征,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十分明显。高职教育的诸多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无法实现在短期内满足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生态学所关注的质量生态系统的演化同样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3.质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单元是质量生
态系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该对象单元又可看作是由其子系统构成。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与协作过程。质量生态系统中某一子系统相对于其他子系统在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用质量生态位表示。如果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是由高职教育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两个构成要素的话,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部”竞争,如高职院校之间为获得共同利用的有限资源而开展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外部”竞争,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在生源、经费等方面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高职教育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系统内某一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可用质量生态位来描述。
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
质量的话语最先来自于企业,然后迅速扩展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虽然有别于企业,但二者之间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伴随高职教育规模“半壁江山”地位的相对稳定,而其在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形下,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下,高职教育系统必须跨越系统的界限,在质量建设的道路上摒弃教育与企业的“异”,学会借鉴与分享企业质量科学的最新成果,逐渐创立并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有鉴于此,将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置于系统演化的时间轴上,借鉴质量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讨其质量个体间的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对于多元化时代的高职教育沿着质量文化的逻辑推行改革,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旺盛动力具有积极意义。
任何系统都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影响和调节高职教育质量的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构成。
宏观系统指从宏观层面对高职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和发挥调节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涉及:(1)社会-文化环境。高职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质量对其而言是一种实质性的潜结构。[2]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职业院校师生和管理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以及质量标准。(2)政治-法律环境。在我国政府行政命令推动,也即通过政治权力与权威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施加影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诸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立法,均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基础性质量保障作用。(3)人口-经济环境。毋容置疑,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的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数量在作为影响高职教育规模的重要因素的同时还影响着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另外,职业教育体系的产生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变化。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结构的优化本身就是质量提升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环境表面上影响和改变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实质上实实在在的对高职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4)技术-自然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科技革命和进步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就自然环境而言,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均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按照美国学者鲍恩的观点,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起始点是高等教育系统环境的资源输入,学生及其社会关系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主要结果,其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变化使自然环境得以改造。[3]与之相似,随着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微观系统指从微观层面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直接作用的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1)政府。政府主要通过制定高职教育相关政策、经费划拨、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手段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影响。(2)学生及家长。学生与家长通过对高职教育消费的选择权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迫使质量不高的高职教育机构努力进行质量改进。(3)高职教育机构。作为高职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机构,高职教育机构的师资、教育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者所秉承的质量管理理念均显著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4)劳动力市场。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成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导向。在劳动力市场适切性以及产业结构匹配性的质量新标准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其固有的内部质量观,面对市场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不转向外部质量观{1}。(5)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并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高职教育的规模大增。然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原则成为社会活动的首要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高职教育作为一类服务活动,各教育机构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必将以竞争和提高效率作为基本的生存法则。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中高职教育的生态圈有别于计划经济。高职教育机构必须面对顾客可以进行开放性选择的教育市场的形成与随之而来的高度市场竞争。[4]
从质量系统的一般构成角度看,质量生态系统是由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员工、股东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值交换和利益相关的复杂系统。[5]从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看,可以把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客观因素概括为顾客(学生及家长)、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高职教育生源供给机构、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员工(教职员工)、股东(高职教育出资方)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这些利益相关方构成的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永恒话题
任何复杂系统内都包含着各子系统的独立运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各子系统构成的质量群体。同处于一个质量群体中的各高职教育质量子系统对于质量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着这些质量子系统在质量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影响到各质量子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系统功能属性。高职教育系统提供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本质上也是一个质量过程。一种质量过程可由不同的服务活动实现,而为了达到同一内涵的质量,不同服务活动个体在质量群体中所展现的质量过程特性又有所不同。所以围绕同一质量过程,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在质量集合中必然存在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过程以增进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知识为根本目的,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内涵。因此,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群体中的各质量子系统必然会为获得有限的稀缺高职教育资源而展开质量竞争。
对于高职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质量过程实际上需要满足整个质量生态系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并且在相互的认可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既得利益。系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持和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并使其最大化,某一种质量的含义就会被坚持,某一种判别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各利益相关者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质量个体。质量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该质量个体在质量竞争及与质量环境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确立的。质量竞争是一个博弈过程,质量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因此,各高职教育个体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在质量群体的地位,选择合适的发展规划,并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动态的调整,选择最优的竞争策略,以期获得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质量生态位。
(二)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尽管各质量个体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的处于主要地位,有的处于次要地位,但作为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彼此之间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不乏相互协作。协同进化是质量系统一种重要的演化方式。质量协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协同系统的整体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质量本身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特质,质量是某种产品或服务所呈现的整体属性,并强调服务过程。
怀特德的过程哲学认为,作为有机体的组织是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之中的。主要表现在组织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以及组织本身内在的创生环境的过程。高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有限资源的竞争可能导致协调效应。质量协同系统的稳定性与质量协同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质量生态位以及质量协同环境有关。就高职教育机构这一特定质量个体而言,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在质量群体中都有自身的质量生态位。当个体之间的质量生态位属于结构性互补时,就是形成质量协同体的最佳时机,互补性越强所形成的质量协同体稳定性就越强。因此,高职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自身办学条件与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在尽量确保质量生态位结构性互补的前提下,通过协同进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质量生态位。
协同进化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哲学思维过程,即对事物的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尽管质量个体之间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但不能由于存在竞争,就忽略对系统的整体性把握。作为一种有机体组织,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会不断自我生成、自我进化。在质量生成过程中,各质量个体及相关利益组织为了组织的质量战略必须相互配合,并形成协作共同体。当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整体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才会呈现出有规律的有序运动状态。[6]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高职教育生态圈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其要给高职教育的质量下一个定义,还不如真正地审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用来判别质量的标准。假使质量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受益者的偏好与各种不同的质量概念被识别和得到尊重,或许也就寻找出复杂的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高职教育质量实践改善和提升的哲学解答。高职教育才有成功渡过质量危机的可能。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质量提升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按照质量就是适合目标的推理,高职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然而这不是一个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科学定义,因为目标未必与质量有关。[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涉及诸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与权利,使得高职教育质量的含义变得十分复杂。换言之,高职教育生存的生态圈发生了变化,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应从质量生态系统的视域出发,通过质量个体间在质量竞争过程中的质量博弈,在动态的质量演化过程中,实现质量的协同进化。
注释:
{1}此处“内部质量观”与“外部质量观”中“内”、“外”的客体均是高职教育。作为教育,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单从教育而言,其“教与育”的质量标准称为“内部质量观”; 而劳动力市场适切性以及产业结构匹配性的质量标准称为“外部质量观”。
参考文献:
[1][5]韩福荣.质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王建华.从复制到分享: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方向[J].复旦教育论坛,2010(02):67-72.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2.
[4]温正胞.市场与学术的对话:高等教育导入ISO9000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3.
关键词: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现代建筑设计理念、“5W2H”、TRIZ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看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所以,建筑设计师不仅应当负起责任,还要大力引进建筑高新技术及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并建造出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建筑。
1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可以从“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环保,可持续发展”这几个角度展开。主要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1.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节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1. 2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使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注重建筑的地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肌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实现: 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如: 楼梯的可生长,预留的空间管道,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等。
2传统建筑设计理念
传统的建筑设计以实现建筑必备的三个条件: 方便、坚固和愉悦为主。建筑要求“坚固”。这一需要使它与科学的标准发生了关系。结构的机械结合严格地限制它的生长。推力与平衡,压力与支撑,正位于建筑使用的语言的根部。在传统的建筑思想中,没有坚固就没有建筑的根本。建筑需要“方便”。仅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及结构的抽象逻辑性是不够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某种外在的需要。建筑物应当以它们的设计是否满足实际目标的成功程度为判断标准。也可以自然地延伸说,我们可以用其目标本身的价值来进行评判。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成为传统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建筑需要“愉悦”。为此,与它的实际目标和机械答案相交织,我们又可在建筑中发现第三项不同的因素―――人们对美的无私愿望。事实上,这种愿望并不终结于某种纯美学的结果,因为建筑必须与具体的实用基础打交道。然而,它毕竟是一种纯美学的冲力,一种与建筑必须要同时满足的其他因素不一样的冲动。一种使建筑成为艺术的冲动,也成为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衔接点。
3 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 创新方法建筑设计理念
创新方法论是研究创新过程中有没有逻辑顺序、规则、方法以及以什么样的顺序、规则与方法为宗旨的哲学研究。创新方法常用于科研活动、产业化生产过程。随着创新理论的不断完善,创新方法理论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在现代绿色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手段,将创新方法的思想与建筑设计的理念相结合,得到新的建筑设计理念: 创新方法理念。
3. 1 “5W2H”法与建筑设计理念的相结合
“5W2H”法是通过设问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只是引导的问题有所不同,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均是首先分析待解决问题本身的属性,然后依照各种方法列出问题或属性进行分析,尝试各种可能的改进,获得创新性的设想方案,再从获得的设想中筛选出适宜的可行性方案,最后执行筛选出的方案,具体流程
见图 1。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面临的矛盾有: 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 投资者、使用者、施工制作等方面和设计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对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求上的矛盾; 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 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 建筑物局部和整体、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就是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采用“5W2H”法进行建筑设计分析,首先分析建筑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种类。其次综合各方面要素分析矛盾重要性的先后关系,如环境、实用性、经济、设计技术等。针对矛盾重要性顺序,运用建筑设计工具和方法逐一找出科学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得到最佳解决方案,最后设计执行最佳方案。设计流程见图 2。
3. 2TRIZ 与建筑设计理念的相结合
TRIZ 理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解决理论。在运用TRIZ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常先将实际问题转换表达为一个TRIZ 问题,然后利用 TRIZ 的理论和工具来进行求解,获得 TRIZ问题的通用解,再根据实际条件的限制,将 TRIZ 问题的解转化为具体求解过程,其解决问题的模式见图 3。
采用 TRIZ 法进行建筑设计分析时,首先要明确待解决的问题,及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 设计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其次将其转化为问题模式,即各个矛盾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来源以及传统解决矛盾的方法。然后通过 TRIZ 的标准处理工具结合矛盾的属性进行分析,建立多种具有创新解决矛盾方法。最终分析得到标准的矛盾解决方案。具体流程见图 4。
3. 3 “5W2H”和 TRIZ 法与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区别
相同点: 都是利用创新的手段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建筑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并将矛盾逐一分解、分析,最终获得最佳建筑设计方案。不同点: TRIZ 法解决建筑设计的矛盾问题时,所运用的创新手段来自 TRIZ 法标准解数据库,解决问题过程简单。“5W2H”解决建筑设计矛盾问题时,所运用的创新手段没有固定的来源,解决问题过程较复杂,但问题解决质量好。
4 TRIZ 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用 TRIZ 的方法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 如何使一座经济实用的建筑体非常醒目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首先: 找出矛盾,即经济实用与醒目之间的矛盾。
其次: 矛盾属性分析,经济实用即造价低,用途广; 醒目往往伴随着雄伟、特色和古老。
再次: 运用 TRIZ 的创新法解决问题。我们提到醒目与雄伟、特色和古老有关。而雄伟总是与高造价相联系,排除雄伟。特色即区别,在建筑外形上一定要与周围的建筑有不同,且不同点要突出。古老: 往往与好奇心有关,例如建筑物的名称以甲骨文和汉字联合在一起,这将起到很好醒目的作用。
最后: 得到标准设计方案,符合两个条件: 1) 外形与周围建筑不同,不同点突出。2) 建筑物名称以两种语言表示,且字的颜色以红色为主。
5 结语
1) 介绍了从“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环保,可持续发展”这几个角度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分析。2)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引出了新的建筑设计理念: 创新方法建筑设计理念。并针对“5W2H”和 TRIZ 的创新方法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矛盾展开分析。最后介绍了两种创新方法建筑设计理念的区别。3) 通过实例介绍了 TRIZ 的创新方法建筑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林扬健.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J]. 建筑建材
装饰,2009,10( 62) :81-84.
[2] 王哲锋. 对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与理念的设想[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24( 2) :76-78.
[3] 杨其国. TRIZ 向度下的绿色创新设计[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 11) : 305-306.
[4] 陈 红,孔祥建. TRIZ 理论推广层面及模式的探讨[J]. 软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城市;规划
1. “生态经济”概念与相关研究
“生态经济”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尔丁(Kenneth Boulding, 1966)出版《一门新的学科―生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协调”理论中,生态经济协调的核目的在于如何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平衡上。城市的实质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特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将进一步要求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生态经济城市”与在目前社会界流行的“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概念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当前在探讨“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时,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形式。相对来说,生态经济城市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衡量标准。
生态经济城市规划,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是以“人与自然协调”为规划原则,在多学科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生态经济规划技术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通过广泛的部门协商和公众参与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等来实现城市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目前,城市规划已从基于解决具体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常规规划路径如彼得.卡尔索(Peter Calthorpe,1993)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ransit Orient Development,TOD)和安德雷斯・杜安伊和伊莉沙白.普拉特夫妇(Andres Danny& Elizabeth Plater, 2001)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TND),发展为“一体化规划发展模式”,如集能源、交通、水、固体废物于一体的城市规划―哈默比湖城(RonaldWennersten,2007)。
2. 湘潭湘江生态经济带规划
湖南最大河流湘江,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湘江孕育着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自古以来,湘江就是湖南省最重要的通江达海的航运河流。国家经济战略向内陆中部转移之后,对其重视度日渐提高,湘江经济走廊势必逐渐发展壮大。湘江作为湖南沿江带城市群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滨水景观,同时,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生态基底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湘潭湘江生态经济带规划措施
2.2.1总体规划策略
我们把湘潭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定位为湘潭的城市名片,文化之源、生活之乐、休闲之所、生态之谷。其总体规划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
2.2.1.1结构规划
形成“生活居中,产业两头”“商贸入城,休闲临江”“拥抱湘江,江城联动”圈层发展,梯度推进,江城共生的整体发展结构圈层发展:区域空间发展以湘潭城区为核心,向南向北,圈层发展;商业商贸旅游为中心,居住向外,产业两头;绿地东西向楔入分隔,层次分明。
梯度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为沿江至城市内部,东西向梯度推进,沿江以服务休闲,生态绿化休闲为主,商贸入城,工业外拓。江城联动:沿江产业功能,与城市广大腹地产业功能共生共融共进,空间格局透江透绿,绿脉通江。最终形成,内外衔接,有主有辅,绿蓝相间的和谐城市蓝图。
2.2.1.2功能规划
坚持腹地与沿江统一策划的原则,加强城市功能的延续性,共生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兼顾的原则,积极保护滨江岸线的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岸线利用的条块分割,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增加生活岸线和中央商务岸线长度,增加滨江公共空间。对重点地段编制相应的规划,并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加以落实。
2.2.2详细规划策略
2.2.2.1道路结构规划
①两纵十横:跨湘江的10处城市道路桥梁以及沿岸的滨江大道构成湘潭湘江经济带的核心道路交通系统。加强城市主要道路,过江桥梁与城市铁路站场,城市快速路的联系,将外部交通利用最大化,建立起城市快速交通系统。②增加雨湖大桥:在一桥与三桥之间增加一座桥梁(雨湖大桥),疏解一桥交通压力,连通旧城旅游区、火车站和新城行政中心区。远期预留壶山过江隧道位置。③沿江大道分段控制:九华片区沿江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50-60米宽,车行道为双向8车道;万楼片区到一桥,沿江大道控制红线40米宽,双向6车道;湘江三桥至望衡亭东侧附近道路控制红线为30米宽,双向4车道。
2.2.2.2公共设施系统规划
区域整体公共设施布置原则为:商贸入城,休闲临江。由现在的“双城记”走向“复合中心”将人流量大、商贸性强的商业活动布置在远离江边用地条件更适合的中心区域,而休闲、文化、娱乐生态等优雅闲逸的活动沿江布置,打造诗意湘江的生活。湘潭的城市规模和发展趋势,应该由两岸“双城”式的分离发展,走向以文化休闲为中心的复合式发展,集中力量建设湘潭市的核心区,从而提升城市建设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竞争力。
规划形成“一主三副”公共设施系统:一主:河东河西复合中心,城市的主中心;三副:万搂、板塘城市副中心;九华滨江新城副中心易俗河新城副中心。同时,在各社区的中心规划相应的商业公共设施,满足社区发展需要。
2.2.2.3生态绿地系统
湘江要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生态基础是前提条件,生态安全,尤其是水生态安全。重点防治水污染,在湘江综合水利枢纽建设后,由于水流速降低,自净能力下降,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建设沿江截污管网,将污水排放至于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湘江生态带是区域生态的核心,在确保湘江水生态的基础上以间隔渗透绿地的形式楔入两岸,将生态“带”延伸为生态“网”构建更全面的生态绿化体系。结合长株潭绿心的背景山体,形成外有群山环抱,内有碧水蜿蜒的依山傍水,交织渗透的生态网络体系,也是“山水湖南、诗意湘江”的基本保障。
2.2.2.4滨水岸线规划
1)景观规划:以自然柔性植被缓坡岸线为主,以人工块石驳岸为辅,局部点缀人工亲水平台硬质岸线,同时充分利用湿地本身自净功能,过滤水中杂质。水域种植莲藕、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并养殖一定数量的水生动物(鱼类),将自然景观与经济作物结合起来,争取获得双丰收。
2)功能规划:根据功能规划,沿湘江由北往南,功能带组合依次为九华北段生态公共岸线、九华金沙滩开放岸线、昭山自然岸线、九华生产岸线、易家湾生态岸线等18段滨江岸线。
2.2.2.5防洪排涝规划
湘潭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季节性较强,春夏之间,降水量集中,秋季多旱,暑热期长。结合道路以及排水管道的走向。43米以上区域的排水直接排入湘江,43米以下区域的就近排入河道水体,日常直接排入湘江,洪水期由排渍站排出。
为确保防汛安全。拟建的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将会起到调蓄作用,减少湘江水患的发生。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降低洪水爆发的机率。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58-02
生物是次科,次科不参加升中考,可学可不学,考得好不好根本没人关注……这些负面的影响给生物老师的工作带来了麻烦,学校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生当然也不会重视!如何促进生物教学?根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发展的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因素要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突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它们虽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些因素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去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从而推动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生物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那么怎样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达到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如在讲《输血与血型》时,笔者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给出“血型鉴定与输血”Flas,动画中有三个人在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受伤,他们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必须立刻给他们输血和动手术。应该输什么血型的血呢?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幻化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把讲台当手术台,先测血型再输血。学生们非常积极,纷纷举手要求上台尝试操作课件。当操作的同学成功地让病人起死回生时,学生们都很兴奋地发出欢呼声;当操作的同学输错血型导致病人加速死亡时,学生们又都很悲伤、纳闷、不解:同样是输血,为什么有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有的却让病人更早结束生命?这一情境牢牢地抓住了他们善良的心,想救人就得学习!在这样的情境中,不需要教师再用感人、动听的语言动员学生努力学习就能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二、善用生活事例,紧扣学生心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物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的知识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彻底抛掉“学习无用论”。例如,在讲心脏时,笔者以一个真实事件拓展知识:有一个人到北京香山游玩,中途突发心脏病,现场群众马上进行急救,并拨打120,十分钟后救护车赶到,这个人得救了。7年后,他在家又突发心脏病,当时家中有不少人,可是没人懂得只需在他的心口上“打两拳”就可以活命,等医务人员到时却再也无法令他起死回生,因为他已经错过了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同一个人、同一种病、不同的观众造就了两种天壤之别的结果!这一实例让学生明白:在千钧一发之际,赢得时间就意味着留住生命!
又如,英国一个年仅6岁的女孩在医生到达之前,居然通过正确操作为妈妈接生,原因是她曾通过电视看过一些相关知识。活生生的案例紧扣学生心弦,有的追问:“老师,在没有人在旁时心脏病发作怎么自救?”显然,学生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并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懂得主动去思考问题并积极地寻找答案。
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多增加一些急救、自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其在今后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派上用场,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可以学以致用、有机会大展拳脚的知识,学生当然会更用心学习!
三、给学生展现才能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要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真正“主导”的秘诀不是“霸占”课堂,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为学生指方向,把学知识、练能力的主阵地留给学生。课室是学生学习和展示的场所,谁能讲谁上讲台。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要进行“填鸭式”教学,在一节课四十分钟里滔滔不绝地讲,而应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多收集资料,这也是新课程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课堂上笔者会腾出六七分钟,分别让两位学生上台讲“生物小故事”,即他们所收集的资料,最后由师生共同来总结评出优、良、中三个等级。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为了拿到更高的等级、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去收集各种各样有趣的生物奇闻,并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且兴致极高。所谓“一人计长,两人计短”,通过“生物小故事”这一环节,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来自于教材,从而大大地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实践证明,把讲台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展现的机会,其实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妙用角色扮演
学习活动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每节课怎样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创造是教师应考虑的核心问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23章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一节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的知识,但不全面。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如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加深对生态学有关知识的理解?通过思考笔者作了以下处理:①组织PK大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生态系统种类最多,激发学生兴趣。②让四个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环境。让学生自己看书、找资料确定剧本,在课堂上以幽默搞笑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来演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功能,最后总结出: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了我们优美的大自然,它们各具特色、各司其职,就像我们的班集体,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同学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要尽心尽力、真心真意地为班集体做贡献,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总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学习、思维,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