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体经济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实体经济领域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当虚拟经济崩溃,经济遭遇去杠杆化,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此,欧洲各国需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虚拟经济过大的问题。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分散风险,对实体经济有推动、催化作用。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风险,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还会挤占实体经济的投资。必须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统筹兼顾, 均衡协调发展,并且着重把握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引导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回归。
短期危机救助与长期经济改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债务风险的积累有其内生原因,政府救助只能在短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不能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欧盟经济失去生产性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欧元区过早推行货币联盟,覆盖了一些不具备统一货币基本面的国家,在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不统一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生产力很难被驱动。其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致使经济不断下滑,而货币高估又使得出口恶化。第三,由于全球制造业正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欧洲制造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第四,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过度依赖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周期性产业。
从长期来看,欧洲需要推行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长期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深化经济治理改革,增强欧元区国家经济竞争力,并推动经济趋同进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欧元区存在统一货币政策与分散财政政策并存的制度缺陷,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和独立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调控,而财政政策权利保留在欧元区各国政府手中。当发生危机时,成员国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在举借新债困难的情况下,各成员国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债务。每一项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适度强劲的经济复苏,欧洲经济政策目前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扭转经济颓势,然而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紧”的局面下,经济增长步履艰难。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跛脚”导致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且无法通过简单的政策调整或援助解决。解决债务危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协调的制度性缺陷,推行财政统一,实现不同成员国财政一体化改革。
经济低速发展与社会高福利
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可以看作高福利带来的负面效应。“二战”后,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低迷,财政收入大幅降低,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财政开支不堪重负,欧洲各国寅吃卯粮,依赖外债维持财政运转。
经济发展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失衡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此次危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就在于社会保障的规模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高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过高的福利制度极大弱化了国民的工作意愿和创业精神,导致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国家整体竞争力下降。健康的社会福利制度关键在于动态的可持续发展,过高的、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的社会福利制度必然导致经济衰退。
欧洲内部自救与外部救助
欧债危机的应对路径包括内部自救和外部救助。欧洲国家在寻求外部援助之前,应首先自己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外部救助。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大规模爆发,内因可归结为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度缺陷和高福利制度,外因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无论内因还是外因,都无法通过外部援助改变,外部救助只能暂时避免受援国违约和破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失衡问题。而紧缩财政的内部自救使经济恢复更加艰难,失业率持续攀升。两种救助方式各有优缺点,欧元区应权衡两种方式的利弊,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既不能造成过度依赖对外援助,也不能让经济持续低迷。
政府救助与防范道德风险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政策;实体经济市场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以来,经济学市场领域是市场调节为主还是政府调控为主是一直争论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政府都从未完全停止调控行为,放任市场规律调节经济。特别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我国而言,虽然本届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努力回归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但是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就货币政策而言,几乎所有的国家政府都以直接或者间接调控货币数量为主,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却相比较少,即便在著名的费雪方程式MV=PT提出后,国内外非常多的理论也在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所以,本文意在对我国实体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验证其变化是否稳定,并进一步揭示其变化的趋势。从而在货币流通速度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自威廉配第开始就将货币流通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配第在其《货币略论》中,提出货币流动速度和货币流动数量方面呈反比,是互补的关系,并第一个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函数。
魏克赛尔(1915)找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中最重要的5个变量:第一为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第二为人们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第三为贸易信誉,第四为银行的信用,第五为货币利率与自然率的差值,以上几个方面决定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小。
费雪(1911)提出了清晰的货币流通方程式MV=PT,反映的是在某个时间上,货币周转和商品周转的关系。为了使得交易价值总量PT和名义货币量M相等,所以在货币存量M上乘以V即货币流通速度,代表在时间段中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收入说主要是针对在费雪方程中一般价格水平比较模糊的缺点,同时结合宏观领域国民核算的进展,庇古提出了收入方面的货币流通交易方程式MV=PY,其中Y代表的是国民收入,而V代表的是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且在此方程中,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个比较容易观察和计算的变量。
现金余额说的代表是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式,主要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等人提出的,其表达式为Md=KPY,其中P乘以Y是代表名义国民收入,而Md代表的是对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或者称为是现金需求,K所表示的是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比的大小。不同于前两者的货币供给理论,现金余额理论从货币需求角度入手,在货币均衡的时候货币的需求等于外生的货币供给。
相较于国外理论研究,我国对货币流通理论研究较少。基本可以分为,制度方面的研究和市场方面的研究。在制度方面,易纲(1996)将原有费雪方程式MV=PY中加入货币比例系数λ,得到新的交易方程MV=λPY,他认为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货币化进程的加快。曾利飞等(2006)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货币流通速度会上升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在市场方面,冯菲(2010)认为交易流通速度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并说明2000年前后交易流通速度和收入速度出现了分化,原因是金融交易引起的货币需求。胡正,秦娟(2012)运用1978-2009年数据分析得出随着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虽然我国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但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加快且已经超过前者下降的速度。
三、理论分析
传导机制分析:实体经济的增长理论上会促进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而金融投机市场投机的增加可能会对实体经济货币产生替代作用,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市场利率的增加会增加储蓄意愿减少信贷需求,从而减少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
建立理论模型: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持有理论有,并联立庇古的国民收入货币流通速度方程MV=PY,有(货币流通速度约束)。效用最大化下的新凯恩斯曲线,在其货币流通约束下解得:
(1)
(2)
通过分析方程(1)可以研究得出:
命题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预期到的国民收入上升时,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增加的,这说明人们在预期到经济趋势向好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会增加;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交易性和谨慎性需求k增加时,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降低的。这可能是由于在经济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交易商品的方式方法发生改变,或者交易性需求和谨慎性需求综合作用,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对下降。
命题二:投机需求h的变化要受到对经济增长预期的影响,当预期到的经济向好时,小于0,投机需求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说明在预期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人们预期实体经济市场的回报率会上升,所以相应提高该市场的投机需求,从而增加了货币流通速度;相反在预期经济预期衰退的情况下大于0,投机需求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预期经济衰退,所以投机的领域集中在金融投机市场上,从而减少了实体领域货币的流通速度。
通过分析方程(2)可以研究得出:
命题一: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市场利率的增加会导致实体经济市场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们储蓄意愿的增加和企业信贷意愿的降低所致;反之市场利率的降低则会提高货币在实体经济市场的流通速度。
四、实证分析
1.测算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庇古的收入货币流通速度方程MV=PY,可以得到MV=GDP。但是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所以名义货币量M要减去两个方面的数据:其一为金融投机市场上的货币量,本文用流通股票的市值代表;其二为法定存款保证金,这部分资金只是存放在央行的沉淀资金而不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且名义货币量用M2表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包括进入实体经济市场的资金。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通过选取国家统计局我国1993年-2003年的数据和人民银行1993年-2003年数据计算可以得出:
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并非是一个常数,而是大致在0.9-1.6之间,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是平稳的,而是自1993年以来有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趋势。
2.我国实体经济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和预期经济增长、市场利率的计量关系
由于预期经济增长率比较难以衡量和估计,本文假设人们可以根据本年的经济增长率大致估计下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即用本年的经济增长率作为预期下一年经济增长率的估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带入我国1993年-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可得:
Y=1.38+1.51X1-0.06X2
(5.1)(-51.5)
F=1328
(其中X1代表我国GDP增长率,X2代表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得:
经济增长率和市场利率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显著,从数据得出在我国,国民收入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1.51个百分点;而我国的市场利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减少0.06个百分点。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中预期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促进作用,而市场利率的增加则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抑制作用。
本文的实证部分主要说明了三点:
第一,通过计算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判断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并非是一个定值,也并非平稳,而是在一个范围(0.9-1.6)内波动的。这种波动可能来自于实体经济增长方面和市场利率方面。
第二,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在数据上说明了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央行利率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有统计影响的。其中我国国民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促进作用,而市场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抑制作用。
第三,结合第一点和第二点分析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货币流通速度非平稳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周期和经济的波动,还有货币当局央行的频繁调整利率货币政策。使得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自1993年以来呈现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趋势。
五、政策建议
1.在不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增发货币量同时保持市场利率不变时,名义货币量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长,而且国民收入增长会进一步导致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从而促进国民收入进一步的增长,产生螺旋上升效应。
2.在不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不仅增发名义货币量,而且同时还降低市场利率的时候。则是对经济的一种强刺激,两者共同作用,可以比较迅速的提高国民收入。
3.在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机制虽在也在发挥作用但有可能会减弱。因为有一部分货币量进入到金融投机领域,使得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货币量减少或者流通速度减慢,从而减少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所以,在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下,不仅要从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两方面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到实体经济市场和金融投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分配和稀释”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克赛尔.国民经济学讲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费雪.货币的购买力.商务印书馆,1934.
[3]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6(12).
[4]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
[5]曾利飞.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与货币流通速度.世界经济,2006(8).
关键词:合并理论;母公司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3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要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合并理论,实际上是指认识合并会计报表的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即如何看待由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及其内部联系,从而合理地确定合并范围和合并方法。不同的合并理论,代表了对合并报表的服务对象、合并范围、少数股东权益的性质以及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等关于合并报表根本问题的不同观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合并理论主要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
一、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是一种站在母公司股东的角度来看待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控股合并关系的合并理论。根据FASB的解释,母公司理论侧重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是对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修正或延伸,是以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代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子公司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代替母公司对子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母公司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合并报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母公司的股东,并不考虑少数股东。
2.子公司的净资产采用双重计价方法,其中母公司的股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少数股东权益则按子公司账面价值计价。
3.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报表中列为长期负债。
4.合并报表中所产生的商誉等于母公司投资成本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相当于母公司的份额部分的差额,即仅列示属于母公司部分的商誉。
现以具体例子,说明母公司理论下合并报表的编制。
[引例] 假设甲公司于20X9年1月1日出资22万元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甲、乙公司合并前的资产负债表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乙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等。
二、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是一种站在由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统一实体的角度来看待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控股合并关系的合并理论,它强调的是集团中的所有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并给予所有股东(不论是多数股权还是少数股权股东)以同等重视,实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合并财务报表服务于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构成的经济联合体的所有股东。
2.子公司的净资产全部采用购并日市价计价,即子公司中归属于母公司的股权和少数股东权益均按公允价值计量。
3.合并商誉按母公司实际投资成本折算的子公司价值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定,并且全额列示。
4.少数股东权益视为企业集团合并股东权益的一部分,独立地反映于合并报表中的股权部分,而不是作为长期负债列示。
仍以引例为例,在实体理论下,合并报表的具体编制如下:
三、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是一种着眼于母公司对其子公司所拥有的所有权的合并理论。与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不同的是,它既不强调法定控制,也不强调经济主体,而是强调对经济和财务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的所有权。在编制报表时,对于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只按母公司所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对于子公司的收入和费用,也只按母公司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利润表。简单来讲,所有权理论下的合并即是一种比例合并法。所有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对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只按母公司取得股权时的公允价值计价,少数股东权益不予以列示。
2.合并商誉的列示与母公司理论相同,即为母公司投资成本与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中相当于母公司份额部分的差额。
3.不存在“少数股东权益”项目。
四、对各合并理论的评价
从上述不同合并理论下的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来看,三种理论各自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所有权理论能够有利的解决同时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的编制问题,它主要用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合并实务,但是所有权理论人为的分割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不符合现实,此外它过分强调对子公司的拥有权,而不是控制权,不符合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体理论体现了控制的经济实质,它尊重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而且采用统一公允价值计价,克服了母公司理论的双重计价模式,但是实体理论对于商誉的计量上存在前提即假设少数股东也愿意支付相同的价格来购买相应的股权,这种假设往往是不符实际的。母公司理论则是一种较为折中的编制方法,首先在控制权上它采用了实体理论的实质上的“控制”,同时在少数股东权益上有一定的修正,但是母公司理论过于强调母公司股东与少数股东的差别,将少数股东权益视为负债,这不符合负债的定义,此外在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的净资产采用“双重计价”的方法,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
五、我国新准则对于合并理论的选择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内容能看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不是单纯地运用某一种合并理论,而是将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相结合,侧重于实体理论。新准则的合并理论基本内容如下:
1.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予以全部确认。
3.少数股东权益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确认
4.合并商誉仅限于母公司投资成本高于其在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部分,不为少数股权确认商誉。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仍以引例为例,在我国新准则下,合并报表编制如下: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提出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要追溯到15世纪业主财产与企业投资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使经营组织独立化,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而且要视组织为一体,反映其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会计上第一次出现了为谁服务问题,即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从而产生。从那时起一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和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据美国商务部在其名为《新兴的数字经济》的报告中的推断,到2002年企业之间因特网商务的数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
2、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三大报表基本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知识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1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由此企业成本与社会绩效考核的会计信息成为必要,这些信息的提供,不再单纯是基于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的利益来确定会计主体及所需提供信息的界限。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这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知识经济又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竞争将强于任何一个时代。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时:除非有反面例证,否则就能够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即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再面临破产清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会计才可以历史成本而清算价格来确认。计量其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被消耗、售卖等等。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能够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如出现以下情况:
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工发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这些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数目巨大。如此高的风险率,企业面临倒闭、清算的威胁可想而知,持续经营假设由此受到冲击。
2、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并购的作用在于:1企业通过并购能扩展规模又能逐步现现代企业制度演进;2通过并购还能使企业转移重心,集中发展“阳光”产业。并购能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而不必通过漫长的积累之路,因此并购成为趋势不可避免,持续经营假设又一次受到挑战。
3、“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存在的原因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之所以要计算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一周期的生产经营。但是人力地划分区间,并且“待摊”“预提”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即会计期间的划分将不可避免引起会计信息的部分失真,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四、货币计量假设
关键词:传统零售;新型零售;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713. 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的概述
1.传统零售模式的内涵
传统零售模式,主要表现为以实体店面为基础进行经营活动,是商品零售运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还是使用着传统零售模式,以集成式的实体店为主体进行销售,同时具备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功能。在过去,由于商品流通不发达,传统零售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流通性能的逐渐增强,传统零售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核心竞争力也随之逐渐下降。此外,近年来一些国际大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其先进的管理方式、营销手段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迅速夺取市场份额,使我国传统零售模式面临着更大冲击。
2.网络零售模式的内涵
网络零售模式,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商品零售运营模式,主要表现为以网络零售平台为主要途径,提供海量的商品选择并接收订单,实现在线交易,并通过快递业务将商品送至顾客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购买能力的不断增强,消费热情也随之高涨,这就对商品的流通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零售平台应运而生,以其品种齐全的商品信息和快捷方便的购买方式,加上迅捷的快递服务,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并逐渐成为购物主流方式。据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达6.95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67亿,占网民比例为63.8%。仅去年“双11”一天,淘宝和天猫的总交易额就高达1207亿元,再次刷新网购销售额单日最高纪录,让世人惊叹。
二、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的特点对比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零售模式已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网络零售模式以其种类齐全和快捷方便的特点,逐渐占主导地位。传统零售模式之所以没有被网络零售模式完全取代,除了网络零售模式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以外,其自身还具有网络零售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将两者的特点进行对比:
1.成本投入
传统零售模式的成本包括店面租金、仓库管理费、人员工资等,网络零售模式的成本虽然有人员工资和仓库管理费,但相对于传统零售来说,很多交易是顾客在网上自行完成,所需要的店员数量少,工资支出也相应减少。此外,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相比,店面费的减少是主要优势,相较于万达店铺一年高达几十万的租金,淘宝平台的注册则是免费的。可见,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相比,投入成本是极少的。
2.商品规模
传统零售模式由于店铺面积的限制,销售的商品不全面,主要陈列一些销量高的商品,以尽快地实现资金回流,使资金的利用率最大化。而网络零售由于没有店铺面积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销售种类,无论销量如何,都可以放在网络店铺里进行销售,给顾客提供了相对穷尽的商品选择。顾客在实体店里未找到的商品,都可在网络店铺中进行购买。就规模而言,网络零售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
3.抵御风险能力
传统零售比网络零售投入的资本多,但商品结构的单一导致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传统零售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最主要、破坏力最强的就是城市商业中心的转移,一方面是客源的持续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前期的巨大投资导致其无法再进行新的投资,资金的灵活度不高;网络零售一方面是投入低,另一方面是可以根据消费者喜好随时调整销售商品的结构,始终抓住客户喜好,实现资金的合理灵活运用,抵御风险能力显然更强。
4.购物体验
传统零售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提供真实可触的购物体验,可以带给顾客直观强烈的购物乐趣,并且商品的质量可以亲手检验,质量更有保证,顾客还可以和商家进行面对面砍价,这些都是购物体验的重要内容。网络零售虽然商品种类繁多,但顾客并不了解商品的真实质量,只能通过图片和评论自行判断,当不同店铺使用同样的商品图片时,顾客就难以辨别商品的好坏。网络零售大多数是明码标价,不存在讨价还价这一过程,虽然有各种优惠券,但领取条件相对困难。长时间的网上购物,会给人们带来视力疲劳;过多的商品选择反而会让人因为选择困难而放弃购买。可见,传统零售拥有网络零售不可取代的购物体验优势。
5.售后服务保障
传统零售由于其面对面交易的特点,商品的质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进行检验,这是第一重保障;购买商品后想要退换时,顾客可以直接与卖家进行协商,这是第二重保障。网络零售由于其交易特性,顾客和商家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通过快递寄回给卖家,退货过程繁琐、处理周期长,并且大部分网络零售商都是小规模的个体商户,售后服务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这也是网购存在的一大风险。
6.品牌信誉度
传统零售经过多年的实体经营,积累了良好的品牌信誉和稳定的客源,顾客对于采用传统零售模式的品牌,也形成了良好的信任感。传统零售大部分可以保证“一分钱一分货”,基本上做到物有所值,而网络零售由于还未积累良好的品牌信誉,对顾客的吸引力不够,难以形成稳定的客源。顾客在购买高价商品时往往会选择实体店,所以现在的网购还是以服装和食品等低廉商品为主。网络零售店经常会打出“一元秒杀”的噱头,虽然博取了不少顾客的眼球,但其背后的真假程度让人难以分辨,网络零售店良莠不齐的特点也是阻碍其更深入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对零售业的发展建议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各有利弊。网络零售作为信息科技的产物,将会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流。因此,运用好网络平台,将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相结合所形成的协同零售模式,将是下一步零售模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1.传统零售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现如今,网络应用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吃喝玩乐,网上支付、网上交易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零售只有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才能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歌莉娅,这家有着18年线下品牌积淀的传统女装企业,2008年开始进入电商,经过三年的蛰伏,其线上销售额在2011年达到7000万元,在2013年则达到3亿元。与未开展网络销售时相比,这样的爆发式增长无疑证明了电子商务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商业利益。电子商务由于无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优势,可以24小时营业,实现最大程度的获利,并且有了前期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口碑作铺垫,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将比纯电商企业更具优势,能够更快地打入市场和被顾客所认可。传统零售开展电子商务,既是企业自身拓展业务的需求,又是整个传统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网络零售积极向线下拓展
网络零售,优点是合理的利用了网络自媒体这个平台,面对着最广大的客户,跟随了世界的潮流,缺点是品牌存在信誉问题。信誉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吸引客户并且留住客户,网络零售的品牌信誉问题,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这是由它的零售模式和交易途径所决定的。网络零售品牌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线下实体店作支撑,将销量优势转变为品牌信誉优势。三只松鼠,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食品品牌的企业,也是当前中国销售规模最大的食品电商企业。在去年的“双十一”期间,三只松鼠的总销售额达到了5.08亿元,连续五年在全网零食行业获得冠军。就是这样一家不愁销售的企业,在去年开了第一家线下实体店,这对整个网络零售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有了实体店作支撑的三只松鼠,将一改往日“虚无缥缈”的网店形象,对于提升品牌信誉度和企业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网络零售积极开展线下业务,将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企业在着重拓展实体店数量的同时,还要注意提供完善的体验服务和售后保障,做到上线下一个价,以网络零售为主要渠道,线下实体店提升品牌形象,以抵御结构单一性风险。
3.做好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即将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与销售商品,协同线下实体店提供真实的购物体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从而实现商品资源共享、客户信息互通和售后服务互保等功能。苏宁在我国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上走在了前列,线上线下同品同价是苏宁自己探索出来的一条在电商环境下传统零售业转型实现双线融合的新道路,苏宁易购上销售的商品和实体店有着同样的价格,并且在苏宁易购上拍下的商品,还可以到实体店现场取货,这无疑是一种大胆而革新的尝试。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好处在于将两种零售模式的优势进行互补,既有网络零售的方便快捷和广阔市场,又有传统零售的优质保障和品牌形象。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网络零售商要加强自身实体性基础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传统零售则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建立起方便快捷的网络销售平台。这也将是未来零售业的主流模式。
4.加强品牌个性化建设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过去追求的是有什么可穿,现在追求的则是穿什么不同,“撞衫” 、“撞鞋”在现在似乎成了一件尴尬而可怕的事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顾客对于商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私人定制等个性化服务正蓬勃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热点。人们印象中一直将私人定制定位比较高,看成是高档尊贵的代名词,任何东西只要打上私人定制的标签,身价就可以翻好几倍。在今后的零售业发展中,企业也应该积极拓展私人定制等个性化业务,不仅能增加企业收入,关键还能极大地提升品牌形象和自身影响力,提高在顾客心目中的品牌地位,这是企业成为龙头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结语
现如今,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成为最有力的引擎。零售业作为消费最重要的载体,其发展态势越来越为人所重视。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在不同时期都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继续深化,两种模式的单独存在已不能够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整合两种零售模式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并且积极开展私人定制等个性化服务建设,始终将顾客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是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将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零售模式将成为主流,对我国零售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能够在新的变革中逆流而上、脱颖而出,考验着每个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
参考文献:
[1]何慧.网络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3(6):297-298.
[2]汪旭晖,张其林.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协同研究-以苏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9):37-47.
[3]温宇.歌莉娅:一个传统服企的电商视野[J].成功营销,2014(7):16-17.
[4]宋娜.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商业模式探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1概述
在各种金融活动中,经济作为主题,因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经济结果无法预测,资产难以达到预定目标收益,并有可能受到损失,即有金融风险。只要金融机构在从事能进入活动,就一定会产生金融风险。它的表现方式及其丰富,比如金融机构因经营管理不当造成的破产,随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会接踵而至;又如2008年的金融风暴,也是因为风险控制不当,导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全球经济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得到复苏。可以说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就能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面对复杂而又变幻莫测的世界金融格局,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风险的出现,使得金融危机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金融经济与其他经营方式相比交友较强的集中性,而为了控制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已成为当代市场经济建设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因而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抓住金融资本集中的特点,心生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为达不可告人目的而非法操控金融市场,油特别是将金融资本当做直接的经营对象之后,使得金融出现的发展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从而造成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相脱离进行独立运作,一旦金融资本没有产业资本这一后盾,就会导致运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由此可见,当代市场经济的自身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集中而变得更加集中,一旦徐和谊集中记性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势必导致金融资本中断,甚至造成经济危机。我们只有做好金融经济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才能确保我国金融行业朝又快又好的可持续之路上稳步前进。
2浅谈金融经济风险形成原因
2.1金融机构自身原因
表现为:金融机构在贷款时,没有对贷款对象的资本进行有效的评估,也没有严格审查贷款对象,轻率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从而形成了金融风险;中国自古就是文明之邦,到了现代社会,靠情人,靠着关系好,靠着礼尚往来的密切的人情贷款还是会经常出现的,这样也会形成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对贷款对象的贷款后期监督不利。
2.2行政干预方面的原因
表现为:某些行政部门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给银行施压,勒令银行给其贷款,造成金融风险;贷款前期对金融部门施加压力,使银行必须贷款,贷款后当形成不良贷款时却无人问津,形成金融风险。
2.3某些企业或单位方面的原因
表现为:一些企业和单位不按期还贷,形成不良贷款,不配合金融机构的收贷工作,从而导致金融资产产生风险:一些企业和单位以体制改革为由,把不良资产留给原单位或企业,把资产带走,导致金融资产悬空,从而形成风险;一些企业和单位,在得到贷款时不按时还贷,长此以往,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2.4金融机构资产单一所造成的风险
现在金融机构的资产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一是为经营业务而购得的同定资产,固定资产占总资本的比率较小且稳定,因此不会带来太大风险。但占金融机构总资本比重很大的主营业务资产由于具有被动性,即若当地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和单位发展滞后,产品无销路,则金融机构的业务资金会很被动的承担金融风险。
3关于如何加强金融风险的防控的几点建议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体制的创新力度,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对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建立与我困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效益,对于水平较低的、重复建设的金融机构要予以撤并,使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减少金融风险。形成金融体系的商业化和现代化,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减少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隐患。
3.1控制信贷规模
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对贷款对象要自.总体的预期和分析,针对贷款对象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庸的贷款方案,抑制小良贷款的产生。清除金融机构私设外账,凶而造成不良贷款,保持合理的存款利率,稳定居民的储蓄。控制信贷规模,使资金有序的运转。
3.2加大金融犯罪打击力度
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查出各类违法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行为。加强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求其刑事责任。抑制道德风险,努力清收资本,减少因资本流失而造成的风险。
3.3注重金融监管
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是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和依法经营,从而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减少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内部的违规活动严厉处罚;授权制度要合理和严格,未授权的金融活动不能擅自越位。另一方面,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市场交易和推出活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执行;定期对金融工作人员进行自查,加强对其工作和业务的监督指导,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研究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在此次危机中,也充分地暴露出了宏观经济的理论问题,就是缺乏一个有效体系对货币金融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宏观经济学的银行与货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然而在Godley分析中,十分重视对货币金融中存量以及流量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存量流量的一致性(下文用SFC表示),后来引入了过程理性、历史时间、银行与货币这些关键性作用之后,使得SFC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对宏观经济缺点问题的考量,同时也提升了货币金融重要性,在此结构中可以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中经济框架的分析。
一、分析SFC模型所具有的特点
1.过程理性
SFC模型是假设经济的人可以具有一定的理性,这就意味着人能够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许多能力限制性,从而使得企业、个人等作出决策时,只能通过简单地“满意度”进行衡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所指定的许多标准,例如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经验以及公正行为等,需要降低其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危害,在SFC模型当中就集中表现为人对此而制定的存量比率,同时也较为关注销售额和意愿存货的比例,此外,人所出现的错误在市场中表现为产品出价格出清,一般情况下,价格主要由金融、企业或者是货币机构进行管理,因此,在分析存货中波动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进行意愿比率的分析。
2.历史时间
在SFC模型中,其主要的方法是重视对后凯恩斯经济理论中历史时间的分析,在此理论看来,对经济的考察时间是一个过程,它能够较好地处理经济均衡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外部冲击的影响,在这一模型中,可以较好地展示出反应的速度,但是对经济均衡变动不能同经济运行割裂,因此,历史时间作为一个十分的因素,而SFC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路径,如经济中某个参数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中曲线的移动,这是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如果新均衡点的出现,就可以马上进行新旧位置的比较。
3.银行与货币
首先是银行具有的重要作用,在生产或者是销售出现不同步的情况时,企业经常需要调动一笔资金继续进行生产的延续,此时就需要对银行进行借贷,能够较好地促进人们扩大消费,但是由于企业家进行了错误性评估,从而使得生产活动出现一定的波动,严重情况下可以会造成经济实体崩溃;其次是货币功能地发挥,货币地出现以及灭失过程都会造成金融债务的灭失,例如银行借贷属于企业所产生的债务,同时也是银行债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债务会产生一定的利息,但是长期性的银行难以回收资产,加剧了银行的不稳定性,最终可能酿成了经济危机;最后在SFC模型中需要具体的分析二者作用,有效掌握经济情况。
二、SFC的模型分析金融危机
SFC的模型首先分析银行的行为、企业以及金额风险等的信心状态,其中信心状态就可以视为信心状态中向美国所传输信息的渠道,在SFC这一模型中,通过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表明金融危机能够对实体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章中基于收入的分配模式重组,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恢复,防止公共债务出现大量的危机;其次,分析SFC模型中还可以建立一个基于企业中债务的结构、家庭中资产的组合以及资本市场中信心的状态,此三者能够较好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从而能够较好地处理有效性的需求、就业率等的短期动态系统,这就较好地验证了金融的不稳定假说;最后加入了对资金中承担、现金流量等的变量进行非线性的特征SFC模型分析,其中就明确表明了资产以及负债中的期限匹配需要稳定性的重要性,如果当资产在短时间之内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那么在负债的积累就会越来,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债务出现在清算中难以有效进行简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中央银行加强利率管理的政策进行经济控制;除此之外,SFC的模型还会对企业中过度的资本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企业中金融负债素带来的生产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问题,而企业则比较倾向于一个持有多余性的资本,因此,在金融市场中,更多地考虑一些多余投资的股票问题、债券等金融性资产,这就使得企业能在借贷的过程中通过金融资产进行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实物投资,这就对企业中的银行的贷款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家庭或者是企业中对不同资产的选择行为,从而导致了资本难于较好地管理,这就可以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出现。
结束语
文章中通过分析SFC模型,掌握其主要的特点,例如考察资本实物、负债以及金融资本,从而对实物以及金融交易中所产生流量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存量流量中核算的一致性指导下,考察存量与流量间实现动态影响的目的,这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预测以及解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SFC模型中可以为宏观经济研究工作带来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温博慧,李向前,袁铭.存量流量一致框架下中国银行体系网络抗毁性研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冲击[J].财贸经济,2015,09(10):46-60.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国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91-01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Kashyap和stein(1995)运用分散数据检验了银行信贷假说,得出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后,小银行拥有的贷款额下降,而大银行的贷款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的结论。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后者能够轻易的获取外部资金,所以小银行更容易受到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所以,他们认为只要银行面对的不是对其公开市场负债的完全弹性需求,银行信贷渠道就可以存在。这有力的回应了Romer (1990)对狭义银行信贷渠道的质疑。
Kim Sungmin和Won-Tai Kim(1999)以韩国为例分析了近几年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操作过程的发展。韩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势头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以1991年放松利率管制的提出为标志,这是放松利率管制四阶段过程的第一步。1996年底,韩国加入OEDC后,所面临的金融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改造买入市场结构,允许商人银行以经纪商和交易商的身份参与买入市场及精简支付系统和结算系统,引进了BOK-Wire系统,采用两个安全设备以保证支付结算的安全进行等。
Frederic S Mishkin(1999)从名义锚的角度考察了四种基本的货币政策机制的优缺点,即汇率目标、货币目标、通胀目标、包含隐形而非显性名义锚的货币政策。其中货币目标、通胀目标容易导致动态不一致问题的出现。通胀目标在实际运行得比货币目标和汇率目标好,但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决策者可能过度关注于低通胀,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包含隐形而非显性名义锚的货币政策具有通胀目标的优点,与通胀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正式的名义锚,透明度相对较低,这也是它的一个主要缺陷。
赵勇(1999)从与德意志联邦银行的对比入手,研究了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传导模型,若假定联盟内各国经济周期一致、金融市场完全一体化、要素市场具有充分流动性、影响产品市场的外生变量统一,则货币政策在联盟内各国间的传导基本上可视为被扩大了的一国货币政策国内传导,但其在现实中也与一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所不同。影响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应的因素主要有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独立性、透明度、协调性程度、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与ECB货币政策的配合协调度。
樊明太(2004)在简要考察中国金融结构转型中货币政策机制,包括货币政策的工具、效率前沿和规则及相应的货币传导机制变迁轨迹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分割点原则,实证检验、估计和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对货币政策的适用工具和反应函数的影响,以及对货币传导的利率机制,即由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并进而到通胀率-产出波动前沿的影响。基本的结论是,金融结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货币传导机制的性质和作用程度。
王斌(2009) 从定性的角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在货币传导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包括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过渡性、中央银行的非独立性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着执行障碍、作为传导中介的金融和资本体系市场一体化程度低、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等,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在我国,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问题,是在对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和中国扩大内需实践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上突显出来的。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目标的变迁相伴随,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发生着深刻的变迁。在中国,利率整体上的管制性、中央银行资产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约束明显制约着有限的市场化利率对货币政策的独立反应,不过,这种独立的反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开始有所显现。在研究货币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时,必须注意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动的预期。金融结构不同,货币政策的工具不同,货币政策反应也会有区别,因此在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应问题时,需要区分冲击效应和传导效应。
(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虽然逐步重视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作用,但非均衡的信贷配给现象仍然存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各类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均很高、利率的非市场化形成机制等,造成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货币和资本市场上的传导受到限制。所以迄今为止,信贷渠道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导途径。
信用途径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应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某些借款者依赖于银行贷款;二是货币政策可以改变贷款相对于其它信用形式的供给量。第一个条件说明银行依赖者的规模是信用途径的关键,显然这个条件无疑很容易在我国得到满足,但金融创新的发展迅速降低了银行依赖者的规模,银行信用渠道的作用将减弱。第二个条件要求中央银行能够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但在我国,正是银行中介的行为在特殊的经济转轨条件下的扭曲,各经济主体货币需求约束的动态博弈导致企业的慎贷行为和银行的惜贷行为,使银行信用呈现收缩现象,导致了信用渠道的受阻。
所以在短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应着眼于促使信贷途径向均衡信贷配给转化。而长远观之,规范化的利率传导机制应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
(三)2007年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并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由美国传导至世界各地,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国际以及国内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是综合性的因素共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尤其是美联储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失当的货币政策,成为了各位学者所指出的共同原因。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如果说是相反方向的货币政策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那就很有必要研究这种变化,即由宽松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哪些渠道具体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以及影响的效力如何。这实质上就是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勇.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9,第5期
[2]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2,第9期
1电力企业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
全员绩效管理是指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的层层分解,根据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各级组织机构和内部员工进行考评,并且将考评结果与员工薪酬回报和职业发展相挂钩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和360度反馈评价法等。
1.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为员工设定具体、量化、可实现、与工作相关且具有时限性的目标(即SMART原则)来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适用于周期长,挑战性大,而且不好量化的工作,其缺点在于随着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目标的设定也在发生变化,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同时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目标可能存在冲突,需要进行协调。
1.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远景目标,继而确定各领域、各个层级中的关键绩效指标,通过这种目标式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员工绩效进行管理。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点在于能有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增进企业和员工的市场观念,整合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其缺点在于关键绩效指标有时难于确定,对于不能进行定量的指标难以把握等。
1.3平衡计分法
平衡计分法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学习与成长性指标、企业内部流程指标、客户价值指标和财务指标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平衡计分法的优势在于将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整合,平衡组织各个层级的绩效指标与行动,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其缺点在于实施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
1.4360度反馈评价法
360度反馈评价法是指通过员工、领导、同事、客户等多个角度的反馈来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估。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多个角度全面地对员工进行考评,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客观和完整的信息,使绩效管理更加准确有效。其缺点在于其在管理过程中以质性数据和分析为主,量性管理因素较少,增加了管理难度。
2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的应有原则
电力企业采用以上绩效管理方法,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企业现代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革新提供了良好基础。电力企业作为自然垄断组织,绩效管理的要素与竞争性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能仅以经济目的为引导,还需要考虑行业自身特点,同时要满足内部管理对绩效评价指标在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上的需求。我国电力企业现阶段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尤其是电网企业行为目的的公共性、资源配置的计划性、产品价格的管制性决定了企业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不能只依靠一种管理方法建立起来,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多种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各种绩效管理的优势,在组织层面利用绩效管理工具明晰发展战略,在管理流程层面实现有效规范的管理,在员工层面实现有效的绩效改进。我国电力企业在根据行业特色,综合现有绩效管理方法的优缺点、构建新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时应当秉持以下原则。
2.1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相平衡原则
我国电力企业是国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电力服务提供者的角色,需要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能目标,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的时候,尤其是在设定企业绩效目标的时候,既要强调经济绩效方面的目标,还要注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电力企业应该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纳入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中,设定具体的指标、规范和考评制度。
2.2企业绩效与个人绩效相协调原则
目前电力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往往更多地关注企业生产的绩效,而对员工个人绩效,尤其是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特殊需求关注不够。这容易导致员工和企业组织之间目标、意识和动力方向的不一致,从而造成企业整体目标的偏差。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绩效和员工的个人绩效协调起来,在追求企业目标的同时,促进员工的发展,满足员工的需求,实现员工的个人成长,综合性、全面性地对员工绩效加以考评,人性化地进行员工绩效管理。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绩效考评结果为员工的个人提升和发展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引,为员工提供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寻找其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契合点。
2.3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原则
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时,要树立相关的管理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对企业全员绩效加以考核与评价。但是这些指标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具有灵活性的发展性,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动态最优。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绩效管理绝不仅是一种封闭的制度体系,它还是一个开放的与企业其他各种制度和组织运行状态相联接的一个过程。在推进全员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不仅要关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还要关注其实施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动态中使其更加完善。只有这样,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才不是孤立于企业实际运营其他环节的一个枝节,而是嵌入整个企业治理体系全景中的有机模块。
2.4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相并重原则
电力企业的全员绩效管理是为了实现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而展开的,这些目标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转等、岗位职能的妥善运行等,这是全员绩效管理的实体价值。但是在追求这些实体价值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绩效管理的程序价值,即为员工绩效的考核与评定提供更加客观、公平的考评制度与程序,进而达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考评结果。程序的公正是使员工接受考评结果的基础,只有重视绩效管理的程序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绩效管理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员工通过绩效管理实现个人的进步,并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2.5量化管理和质性管理相统筹原则
电力企业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的实践中有一个倾向便是尝试对一切指标进行量化,对一切行为和绩效采用量化考评和管理,并且将这种量化管理的方法扩展到企业所有岗位所有工作环节之上。诚然,量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它并非全员绩效管理的全部。量化管理在部分岗位部分工作环节上并不适用,量化指标也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貌。因此,在适当的领域采用质性管理方法,比如360度反馈评价法等,是完善全员绩效管理的重要方向。区分量化管理和质性管理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二者的结合模式,是全员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2.6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相配合原则
电力企业在推进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中还有一种倾向是过于强调惩罚,将管理等同与威吓。事实上激励与惩罚同为绩效管理中的两端,二者相互间不可取代,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重惩罚轻激励的绩效管理体系必然带来一种失衡的状态,影响绩效管理体系的效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也要避免过于重视激励,激励措施过于优厚而忽视惩罚机制。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员工对于激励的期待将大为下降,从而抑制了激励体制的作用。总之,激励和惩罚是一机两翼的构成,在全员绩效管理中应该讲求二者的配合使用。
3结语
全员绩效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升自身市场化水平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管理体制和外部经营环境,遵循全员绩效管理若干原则,尽快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全员绩效管理在电网企业管理中具体应用和改进,这对促进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能源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陶俊伊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祥亮.国网电力全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提升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14(4X):60-61.
[2]徐柏城.电力企业管理现状与创新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272.